图书选题策划的五大陷阱(共9篇)
图书选题策划的五大陷阱 篇1
图书选题策划的五大陷阱
⊙海默
图书选题策划本是一门专业,由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出版社都实行了策划编辑制度,图书选题策划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出版人的一项职业。从事图书选题策划这项职业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崇高的职业精神。在激烈竞争的图书出版业,图书选题策划几乎是决定出版成败的命脉。中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在中国大陆,目前年图书出版品种已超过20万种,平均每天有600多个品种上市,按单品种进行核算,至少应该有接近一半的图书是赔钱的,其中30%的畅销图书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如今,当你走进各大图书卖场,五花八门的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可当你深入进去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高质量的图书时,却常常令人失望。目前,一个人们不愿看到的现实是,图书市场上“精品图书”少而又少,而“垃圾图书”俯首即拾。在这个年图书销售码洋跟库存码洋几乎对等的国家,对优秀图书
选题策划人的需求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书业跟其它任何行业一样,处处布满陷阱,能否经得起诱惑并成功绕开陷阱,取决于一个图书选题策划人的专业素质与思想高度。在图书选题策划领域中,出于功利目的,选题策划人或经受不住一些“看上去很美”的选题内容的诱惑,或忽视市场需求和读者胃口而表现出来的一相情愿的自以为是,从而陷入各种图书选题策划的误区。
陷阱常常被鲜花覆盖,所以陷阱总是美丽诱人的。在图书选题策划中,最常见的五大陷阱是——
陷阱之一:盲目跟风自成马后炮
据权威数据显示,目前,畅销书占中国国内图书总量的6.7%,创造的利润则占整个图书市场利润的68.9%,所以畅销书成了出版人竞相追逐的“猎物”。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读者群,广大读者像追赶时尚一样购买图书,在利益的驱动下,跟书出版就在在所难免了。
跟风出版既可以大大减少产品开发的成本,又可以大大降低市场风险,所以众多出版人趋之若骛。这种在经济学上叫做“搭便车”的现象,对图书出版业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图书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紧追市场热点似乎是一个“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真理。然而,正如一枚钱币有正反两面,在此观念的主导下,常常伴随的是跟风出版物的泛滥成灾。
一本“奶酪”的畅销,就会有成堆变质的“奶酪”端上桌面;一本“细节”的畅销,就有成千上万个“细节”迅速露脸;一本内容为“小故事大道理”的书畅销,几乎所有出版人好像没有“小故事”就无法说话。你叫王跃文,我也改名叫王跃文,你王跃文出的是《国画》,我就出《国风》;你叫王朔,我本来就叫王朔,我何不借势出本书呢?你台湾有个李敖,我出书时就起个笔名叫李傲;你叫金庸,我就叫全庸;你有《正说清朝十二帝》,我就来个《正说明朝十二臣》;你有《天下无贼》电影,我就来一本《天下有贼》图书,不一而足。跟风出版如果仅仅体现在选题内容上的跟风,尚无可厚非,许多非常智慧的跟风出版物大卖特卖也并不稀奇。让人感到更为愤怒的是,一些投机出版商常常在选题内容跟风的同时,还对已经上市的畅销图书的封面创意、版式设计和图书名称甚至作者名字进行全面模仿。目前,市场场上绝大部分跟风书都只是在外在形式上对市场上大行其道的畅销书进行拙劣地模仿,常常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中只有极少数质量较高的跟风书能够赚取一定利润外,绝大多数跟风书都不会给出版者和作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这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
跟风出版是出版界的一个毒瘤,一股浊流,长此以往,它将严重破坏出版生态,侵蚀出版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对图书公司和出版社品牌塑造是有害的。恶劣跟风出版的结果,常常是误导和迷惑读者,必然会冲击被模仿图书的市场份额,实际上就是不正当竞争。针对这种现象,出版界暂时似乎还显得无能为力。目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图书出版领域的这种充满了恶意的行为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相信随着读者群的逐步成熟和图书市场的逐步规范,跟风出版越来越没有市场,跟风现象也将会越来越少。
从市场效应的角度考虑,善意的“智慧跟风”依然是值得提倡的。所谓智慧跟风,是指图书选题策划人仅仅是对市场上流行的热点选题内容进行跟风,通过借力、借势进而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出版市场能够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是出版多样化的表现,这样做不仅对图书市场没有破坏性,相反还体现出了图书选题策划人强烈的市场意识。这里要提请“智慧跟风”者注意的是,一定要选取生命力旺盛、保鲜期较长、影响力较大的畅销书作为效仿对象,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市场,否则就会成为“马后炮”。想当年,模仿
《谁动了我的奶酪》就有数十个版本,但数十个版本加起来的销量还没有被模仿的版本多,抢先进入市场的有的甚至还上了排行榜,但后期上市的许多跟风书都血本无归了。
“跟着别人屁股后走”肯定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一个优秀的图书选题策划人应该争当市场的“领头羊”,应该以策划出领跑市场的图书产品为己任,这才是中国出版业的希望所在。陷阱之二:自以为是,苦酒自酿成。
在文学写作中有一个名词叫“主题先行”,就是说先有了主题,然后按照主题去寻找题材。在图书选题策划过程中,这种“主题先行”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许多选题策划编辑在策划选题时,不是先对市场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而是只凭主观臆断,先入为主地拿出某个想法或点子,然后再去寻找去相关题材和资料。这种闭门造车的行为,如果感觉好运气也好的话也并不是绝对没有制造出畅销书的可能性,但由于想当然的成分极浓,极具主观性,所以市场风险极大,胜数很小。
在图书选题策划的领域,存在两种“自以为是”的人,一种是“躲进小屋成一统”,自命清高,以个人专业和个人阅读嗜好为标准,无视市场走向和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策划”出来的图书选题,市场肯定不认可读者不买帐,赔本是必然的,此类策划人以精英知识分子居多;另一种人是天天都在市场上“泡”着,对市场热点了如指掌,对大众需求如数家珍,然而,他们做出来的书总是没有良好的市场效果,为什么?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只知道市场上在流行什么,并没有深入研究它们为什么流行?更不知道市场的“潜在需求”到底是什么?当此类策划人苦心推出他们精心炮制的自以为会大卖的图书品种时,市场的热点已经转移,而接下来要流行的他们又无从知晓。此类策划人以草莽书商居多。
我个人认为,目前出版策划人分为两大阵营和三大派别。两大阵营是指国营出版社(体制内)和民营图书公司(体制外)。三大派别是指以体制内出版人为主体的主张精英阅读的出版策划人、以体制外出版人为主体的主张大众阅读的出版策划人和以两大阵营中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强烈的市场意识的出版人为主体的主张思想与市场相融合的出版策划人。前两大派别的图书选题策划人都失之偏颇,而第三派别的图书选题策划人才是目前中国出版业真正稀缺的。
陷阱之三:触碰禁区,难产成必然。
一生酷爱读书的毛泽东曾经对读书的问题发表过“读书没有禁区”的高论,1979年4月正式创刊的《读书》杂志的封面文章就是《读书无禁区》。然而,“读书无禁区”并不代表“出版无禁区”,由于诸多众所周知和众所不知的原因,不同体制和制度下的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出版领域都会有不同的限制,即“出版禁区”。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是感兴趣,正因如此,越是属于出版“禁区”的内容,潜在的读者也会越多,市场风险越小。图书选题策划人深谙此理,受利益驱动,都会有意无意地去触碰属于出版“禁区”的选题,总希望能够侥幸通过或借“打擦边球”的形式通过终审。实际上,软性的创意在硬性的制度面前显得非常无力,其结果常常是出力不讨好,选题通过终审的可能性极小。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有许多出版禁区,比如关于文革、关于国家领导人、关于宗教等选题都必须送有关部门送审,一般情况下这类选题通过率极低,另外,对于在色情和暴力方面有过分描写的书稿在出版过程中也会受到诸多阻力。就是最终通过了选题,也会伤筋动骨地删除诸多“核心”内容,背离出版者初衷。并且是在历经坎坷和磨难之后,终于把书上市了,常常却错过了最佳出版时机,给出版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建议出版选题策划人,如果有其它选题可做,尽量不要触碰属于官方限制的属于“出版禁区”的选题。
陷阱之四:内容无辜,书名不抢眼。
书名跟人名一样,非常重要。孩子出生了甚至还没有出生,爹妈们都开始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给孩子起个好名字,为的是求得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图书就是出版人的孩子,作为选题策划人必须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好名字。我个人认为,好的书名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书名必须完整准确地表达了图书的核心内容;二是书目必须新颖独特感染力强,能迅速激起读者的购买欲;三是书名不能太短也不宜太长,一般情况下书名字数不宜超过7个字,同时用一个字作书名时要相当谨慎。
书名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如何让图书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图书出版项目的成败。在“眼球经济”时代,图书已经不是纯粹的精神产品的范畴,它已具有了商业经济时代物质产品的共同属性。书名和封面是第一印象,图书品种越来越多,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读者的阅读胃口也越来越刁,那么,一本书的书名如何最大限度地吊起读者的胃口成了选题策划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除书稿内容外,书名肯定比书装设计重要”这是一位资深出版人说的。“书名必须抢眼!”这是我想说的。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抢眼”?为了“抢眼”是否意味着可以不顾一切?从王朔的《我是你爸爸》到莫言的《丰乳肥臀》,从毕淑敏的《拯救乳房》(原书名叫《癌症小组》)到池莉的《有了快感你就喊》(原书名叫《东方青苔》),书名的问题屡遭非议,饱受诟骂。凭心而论,这几位著名作家的作品是严肃的,这样“抢眼”的书名也基本妥帖,无可厚非。之所以需要这样的书名并不是作家的需要,更多的是市场的需要甚至是读者的需要,我把这类书名归为世俗化的书名。当然,世俗化不等于庸俗化,那种为了一味迎合低俗读者群的胃口而不考虑社会影响的书名肯定是要鄙弃的。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用“广告人”思维惯性为前提,以“谋杀眼球”为使命,至于贴切不贴切那是另外一回事。如《还有多少高潮可以重来》、《不想上床》等。其实,“抢眼”的书名并不一定要非要“另类”、“刺激”、“性感”不可,马克思1860年11月出版的《福格特先生》的书名是恩格斯最后敲定的。恩格斯说:“朴素的书名无疑是最好的。”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书名愈简单朴素愈好,生命力也会更加长久。比如梁漱溟的《这个世界会好吗》、杨绛的《我们仨》、王蒙的《半生多事》和《不成样子的怀念》、再比如恺蒂的《酿一碗怀旧的酒》、拉波特的《画布上的泪滴》、毛姆写高更的那本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一本书能否吸引读者,能否流传久远,关键还是书的内容是否经典。《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书名都朴素得很。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红楼梦》变成了《一个男人与十二个女人的故事》,把《西游记》会被改成《人妖孽缘》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陷阱之五:迷信名人,叫好不叫座。
多年来,名人出书(泛指作家、学者之外的演艺界、体育界和商界名人出书)成了重要的出版资源,在某一个时期几乎成了书业“票房”的保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本真正意义上名人出的书,应该是影后刘晓庆的《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尽管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图片比文字漂亮,但并不影响购买者趋之若鹜。随后,名人出书热浪迭起,延续至今。接下来又出现了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和《岁月情缘》、倪萍的《日子》、杨澜的《凭海临风》,姜昆的《笑面人生》、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崔永元的《不过如此》,一直到后来的陈鲁豫的《心相约》、朱军的《时刻准备着》、潘石屹的《永远不做大多数》、徐静蕾的《老徐的博客》、黄健翔的《像男人一样去战斗》等等。
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全国近百家出版社大约出版了近300位各领域的名人的自传或其他作品,正版发行量最高达3000余万册,盗版发行量保守估计过亿册,库存积压数量无法统计。与此同时,读者对此类图书的购买指数已经下滑至10年前的8%以下。近年来,名人出版渐冷,这是读者和市场共同成熟的表现。究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随着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在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对名人的崇拜感和好奇心日趋理性;
二、名人书太多太滥,许多名人自身经历不吸引人,缺乏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文字水平差,可读性差,败坏了读者的胃口;
三、盗版书泛滥成灾,印刷质量太差,错别字连篇,甚至有的地方文不对题。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许多名人的书并不是名人自己所写,常常是只要名人在出版合同上签个名和提供所需的照片,其余包括写作在内的一切都可由编辑和”枪手”们包办。
其实名人出书,跟普通人出书一样无可厚非。有些名人的人生经历坎坷,富有戏剧性,如果名人本人又有相当好的文字功底,利用业余时间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著书立说,以警示后人,启迪读者,无疑是一件好事。给名人出书的原始动机就是赚大钱,如发行量过百万的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和发行量近百万的倪萍的《日子》都为出版社和作者本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这毕竟是少数成功的案例。这样成功的案例并非偶然,它需要名人本身超高的人气和市场号召力,否则失败是必然的。所以,名人并非是出版业的“救星“,名人出版也并非是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
图书选题策划的五大陷阱 篇2
1选题策划的重要性
图书的选题策划, 主要包括选择和确定图书出版物的题目、内容、性质、特点等方面。图书的选题策划在出版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他策划应服务于选题策划, 并围绕选题策划而展开。选题策划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最活跃、表现最突出的创意过程。
李朋义在担任外研社社长期间曾说过, 现在是一个以知识、资讯、信息为资源的新经济时代, 出版界的发展趋势也在随着经营方式、出版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它由分散性经营逐步转为垄断性经营, 由传统的出版方式逐步转为现代的出版方式。这就需要图书的选题策划要做到与两方面的结合, 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与战略发展的策划, 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与市场营销的策划。选题策划不仅仅是策划一个题目、几本书, 而是会涉及出版社的发展方向和出版社的整体出版走向。只有与两者紧密结合, 才会形成一个二者交叉互动的格局。
中国青年出版社前总编辑阚道隆强调, 出版物的选题策划体现了编辑的创造力, 也体现了出版物的质量和效益。出版社只有不断设计出符合社会需要和读者需要的并富有独创性的选题, 才能在出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选题策划的原则
2.1 创新性原则
出版业的发展需要出版好书、畅销书, 好书需要有好的选题, 而好的选题策划需要编辑有创新意识。编辑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敏感性和创造性思维, 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捕捉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的变化, 以及这些变化将要引发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 在大量的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基础上, 能够对信息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与论证, 科学地预见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 从而进行科学决策。图书的选题策划要有新意、有创意、有特色, 这样的选题才有生命力、竞争力, 还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变”。编辑策划一个选题或一套选题, 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 通过在平时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 加以分析、判断而有感萌发出来的新发现或新创造。这与只是一味追求图书的标新立异有着本质的不同。“想他人所未想, 创他人所未创”, 选题策划可以在形式、内容、立意等方面创新。
2.2 双效性原则
图书选题策划的原则之一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两个效益也是衡量选题策划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出版工作的任务应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在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同时, 还要引领积极健康的时代风貌,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繁荣文化市场。选题策划应服务于读者, 从读者正确的需求出发, 提高读者的科学文化水平, 同时也提高社会效益并取得经济效益。出版工作一方面要注重社会效益, 还要兼顾经济效益, 争取两种效益兼得;另一方面要把握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眼前利益必须服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是出版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 在进行选题策划时, 要注重提高图书的质量, 力求做到读者在阅读图书后能获得知识, 受到教益, 得到提高, 还要对整个出版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科学地预算, 努力达到用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编辑在策划选题时, 对图书的内容、印刷、发行量、定价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合理估算。进行科学地预算为具体运作奠定了基础。
3结语
现在图书市场各种层次、各种形式、各种品味的图书, 可谓堆积如山, 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图书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 具有商品属性。作为商品, 图书就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参与竞争, 优胜劣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上站稳脚跟、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做好图书的选题策划。图书的选题策划做得成功, 才会提高社会效益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 图书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图书的选题策划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重要性, 已在出版业达成共识。选题策划的原则包括创新性原则, 双效性原则。在图书的出版中做好选题策划, 才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选题策划,选题原则
参考文献
[1]陈方方.新形势下编辑选题策划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4 (6) :122
[2]郭爱民.选题策划方略谈[J].编辑学刊, 1996, (5) :32
[3]贾培信.选题策划观念论[J].中国出版, 1998, (3) :26
[4]刘萍.编辑策划论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30 (3) :165
[5]刘永东, 熊红燕.出版新闻化背景下的选题策划[J].编辑学刊, 2009, (4) :16~18
浅谈“三农”图书的选题策划 篇3
[关键词] “三农”图书 选题策划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4-0035-02
做好“三农”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对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出版业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三农”图书出版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三农”图书质量不高,一些编辑对农村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識不深,特别是城镇化以后农村出现的新的耕作模式和新的合作化组织形式,以及农村现实的人口、读者状况研究不够,导致出版的“三农”图书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广大农民读者不断变化的需要。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7月31日发布的《2012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的数据来看,2012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14005种,其中农业类图书只有5883种,占总品种数量的1.42%,与2011年相比,品种数量下降6.69%,总印数下降39.07%。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农业图书质量不高,已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要提高“三农”图书质量,关键要做好选题策划。作为一名合格的农业图书编辑,要策划受农民读者欢迎的图书,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既要吃透“上情”,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农业的方针政策,更要摸清“下情”,了解当前农业、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在此基础上策划选题,才能适合农民读者的需要。笔者回顾近几年自己的农业图书编辑出版实践,有经验也有教训,特总结出来以就教于方家。
1 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农业方针政策策划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农业工作的指导方针,指出当前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工作的重点、措施,既是农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个如何开展农业图书出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挖掘“三农”图书选题的宝库。作为农业编辑,要认真学习这些文件,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同时结合农业工作实际,策划“三农”图书选题。如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总要求,确保丰产丰收。”基于此,笔者策划了有关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水稻的三个选题——《玉米栽培实用新技术》、《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和《超级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其中《鲜食玉米栽培技术》一出版即被列入全国农家书屋书目,被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的十多个省选用,发行量达14万多册。这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要“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推行以奖促治政策,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湖北科技出版社同有关单位合作,适时出版了《美丽家园清洁万家》一书,全书以清洁家园为重点,宣传介绍农村如何做好家庭卫生、集体卫生,如何进行垃圾处理和绿色家园建设等,发行量达七万多册,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2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策划选题
当前农村经济正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合作化、企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引导农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成为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要加大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业企业主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技能、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让种田汉转变成企业主。这也为“三农”图书选题策划打开了一扇窗户。湖北科技出版社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同湖北省农业厅、财政厅共同组织一批理论和实践知识丰富的专家,编写了《现代农业创业基础》《如何创办你的乡村旅游企业》《如何创办你的农机合作社》《如何创办你的种植企业》《如何创办你的淡水养殖企业》《如何创办你的畜牧养殖企业》6种农业创业图书。这套丛书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农民创业实际,告诉农民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创办农业企业,如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如何组织农产品生产,如何分析市场,如何进行营销,如何进行财务核算和经营管理等,内容实在,信息丰富,既有政策法规解释,也有典型案例分析,其目的在于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让农民掌握创业技巧,以创业兴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套丛书出版后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阳光培训优秀教材”,向全国推荐使用。
3 围绕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策划选题
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是农业编辑出版工作的目标,是“三农”图书选题策划的方向之一。调查显示,有些农民种了一辈子水稻棉花,辛勤耕耘但产量不高;有些专业户养鸡养鸭,劳神费力还没养大就死了,根本原因都是缺乏技术。如何让农民掌握种植养殖技术,通过种植养殖脱贫致富一直是困扰基层干部群众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湖北科技出版社策划了《现代农业新技术丛书》(6册),介绍农业机械化、农村能源、淡水养殖等方面的新技术,既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有较强的操作性,市场反响很好。特别是通过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组织湖北省农业厅、林业厅、水产局等多个部门三十多位专家学者编写的《致富金桥:100项农业实用技术》一书,立足湖北省实际,根据湖北省的地理、气候和种植养殖条件,介绍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的实用新技术,既有水稻棉花等常见粮油作物、萝卜白菜等蔬菜作物的栽培技术,也有烟草茶叶等经济作物、党参当归等中药作物的栽培技术,还有食用菌种植、畜牧养殖、禽类养殖、鱼类养殖等技术,基本涵盖湖北省农村常见农作物和畜禽、鱼类,也提供了农村经营管理和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内容新颖,文字简洁,通俗易懂。该书发行量达10万多册,为农民群众播下了脱贫致富的种子,搭建了一座走向致富道路的金桥。
4 根据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策划选题
图书选题策划 篇4
《南通风雅颂》
《第一城——行吟南通》
《生活在此地——南通见闻录》
《南通地图》
《南通童谣》
作者:
选题缘起:
南通是一个有着自己文化个性的城市,集山川海天之毓秀,得吴越荆楚之风韵。很多博物馆,很多老街旧巷,饶有意趣的文化景点,民俗风物,电视台还有方言节目。四季分明、声色俱佳的这座城,家常而时尚、包容而圆通,注重自我,充盈着生动而有趣的生活状态。
本书中,充满个人经验的见闻使得文字有很独到的视角和知识点,往往是一点切入,生动有趣,不追求面面俱到,不要求读者了解完整的历史和人文景观的全部地标,没有阅读的压力,但是暗藏了一个文化南通的线索。
记住一个城市,可能是因为它的文化;了解一个城市,可能是与这本书惊艳的邂逅。
基本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学和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拟以南通环濠河文博馆群、南通的桥、南通童谣中的街巷名作为地标,在这些点上做南通文化地图和地理地图的粘合。记录一个城市消失的、现存的、发展的人文地理景象。
本书以个人化的文字叙述为主,以泛文化的视角,大散文的写法,行吟江左,力图将读者带进一次审美的远足。
特色分析
1.时代性。
2.文学性。
3.可读性。
本书书体大纲设想3种
一,以环濠河文博馆群为点、线索,将南通的人文风景串联起来。
选择十个左右博物馆,一个博物馆为一个章节,首先手绘出文化地图和地理地图,以此为圆心,描画该区域的风土人情,将历史和当下,地理和文化糅合在一起。
1、南通博物苑
2、纺织博物馆
3、蓝印花布艺术馆
4、沈寿艺术馆
5、……
6、……
以纺织博物馆为例,周边有文峰塔、书画院、三元桥等,
以南通博物苑为例,有怡桥、张謇别业、隔河相望的城市博物馆等,
二,以南通的桥为点和线索来架构本书,可以用修桥的历史和修桥者在南通城市史上的地位展开叙述。相对博物馆式写法,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因为桥亦是水城南通的一大特点,一座桥,能够记载着这座桥附近的故事,与风景、与民生、有城市的走向密切相关。毕竟,最古老的博物苑也不过刚过百年。而关于南通最早有关桥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明初守御千户杨清、姜荣相继修三吊桥。”
一、桥上桥下
二、桥与人
三、大桥小桥
1、四座吊桥今昔
南通的濠河上曾经有过四座吊桥,而如今的位置则在友谊桥、和平桥、中远桥(长桥)和新城桥。旧时的吊桥一般是木制结构,如今早已看不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1)和平桥
已有千年历史,经过改造,成为南通首座景观桥。远眺和平桥宛若濠河碧波上的一条汉白玉腰带,串联起濠河沿线的各个景点,漫布桥上,青铜的桥栏杆、古式桥灯无不给人以精致婉约的感觉。它与环西文化广场、和平绿地、电视塔等景观融为一体,又将宋代古城遗址巧妙保护起来。沿着大理石台阶而下,桥下别有洞天,顺着几十米长的亲水走廊走来,一座座6米多高刻着精致花纹的桥墩渐次映入眼帘。桥下宋代瓮城遗址,展示出一段出土的古城墙和部分陶瓷。古老与现代,在这里完美结合。桥西的引桥北侧是以《和平颂》为主题的浮雕,绿地进口处两块大石头,一块刻着诗《濠河漫咏》,一块刻着“江风海韵”。南侧的观光石上是中国白话朦胧诗代表人物卞之琳的代表作《断章》,读后不禁使人浮想联翩。……
(2)长桥(中远桥)
南通人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长桥不长”。的确,长桥身处市中心南大街的南端,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市民和观光客川行其间。长桥见证着南通的繁盛和兴旺。说起长桥的历史,不得不提起明代著名的外科医生陈实功,他的医学著作《外科正宗》名扬四海;他的同样乐善好施,捐赠见了好几座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长桥(如今中远桥的前身)。陈实功将原来的木结构改建石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曾将此桥改名为“纪功桥”,如今在桥东侧的石碑上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座桥的历史。……
(3)友谊桥
(4)新城桥
2、南通有名的石拱桥
端平桥、起凤桥、三元桥、怡桥
(1)端平桥
早期的端平桥名不见经转,近年来的端平桥边则因南通最著名的水产市场,从早到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2)三元桥
在博物苑的南侧,三个拱与河中的倒影看上去像是三个圆。据说当年建桥时南通的举子参加京师的考试连连失利,而状元的“元”与圆形的“圆”同音,因此取名“三元”,意思是希望能中解元、会元、状元这省级以上三级考试的第一名。
(3)怡桥
在濠河之畔,有座南北的小石拱桥——怡桥,拱桥北边就是怡园。这桥和园都是为纪念在南通师范学校任教45年,曾七辞教育局长之职,数辞高校之聘,长期任教务主任,诲人不倦的顾怡生先生而建造的。濠河之水穿过拱桥注入园南之塘,园北为濠河最宽处,分濠河为东西两流,围绕园侧。站在怡桥边观看濠河,濠河之水淌于脚下,水面波光粼粼,对岸树丛影影绰绰,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4)起凤桥
……
二、桥和人
1、陈实功
据《通州志》载,“州南多圮梁,实新其半”。明代著名医学家陈实功,共建桥五座,其中木桥易石两座,新建三座。易石的两座桥一是通济桥,二是涧桥。通济桥即南吊桥,也就是现在的长桥。该桥建于元至正年间(元惠宗年号)。明天启元年(1624年)改为石桥。涧桥,
在如今的段加坝小园新村内,当年这座桥是城区与郊区分界的标志物,也是保留至今最完好的一座石桥,已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
陈实功新建的三座桥,是段家桥、永丰桥、白塘桥。这三座桥的地点,据《通州志》载:“涧桥在南门外一里……又一里曰段家桥,二里曰永丰桥,东路三里曰白塘桥。”现今,段家桥、永丰桥以不复存在,白塘桥尚在,虽已不是原样,但其名称未改。
关于陈实功修通济桥(长桥),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一次,实功出诊途中遇一乞丐求乞,陈先生先施食,后慷慨解囊乞丐不谢,只道:“沧浪亭下沧浪草,任何搭背医得好。”说罢大笑而去。后来,陈先生果然找到了沧浪草,并为江苏慕抚军之母医好了病。慕抚军要重谢,陈说,看病不是为了钱,乃为救人生命。你们做官的也应关心百姓疾苦才好。通州的南吊桥为营民往来要道,兵马践踏,一年两易,行人不便,能换成石桥就好了。慕抚军应诺,留陈住了几月。陈回到通州,一看,木桥已改成了石桥,命曰“长桥”。……
2、张謇
曾经主持建桥10余座,除了在唐闸为办实业修的几座桥外,为兴办文化教育,他还在城南濠河一带先后建启秀桥、公园第一桥、第二桥、第三桥、第四桥。到了20XX年,张謇以祝贺他哥哥70岁生日名义,集祝寿款在盐运河入西濠河处建桥,与桥西的起凤桥相对,定名为跃龙桥。这座桥由孙支夏,桥下有13个环洞,当时被誉为“淮南第一桥”。
在南通那么多座桥中有一座桥是一位外国友人设计,这就是南公园桥。20XX年,荷兰水利工程师特来克应张謇的邀请,来到南通主持水利工程。当时,南公园和中公园之间建造的公园第三桥,也是现在的南公园桥,由特来克设计。20XX年8月,特来克在水利工地上不幸染上霍乱,吐泻不止,星夜急忙送往南通医院抢救,然而就在到达他设计的公园第三桥的时候,无法维持,溘然长逝长眠于南通。而南公园桥,也成为了这位外国友人的纪念碑。……
三、大桥小桥
濠河上的小桥连接着历史,而长江上的大桥引领南通走向未来。
南通的桥越造越美,南通的桥也越造越大,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苏通大桥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设计,建设技术难度最高的桥梁工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三,以南通童谣,和已经消失的记忆中的地名为线索来写,也许显得更亲切和家常。有历史和当下的对比,现代化文明进程中的些微怅惘,更多的留存价值。
一、童谣声里
一人巷
二沟头
三里墩
四步井
五步桥
陆洪闸
七佛殿
八里庙
九华山
十里坊
二、记忆典藏
葛星巷就是原来的女人街,如今已经拆迁划为八仙城商业区的一部分;
丁古角就是现在的八仙城;
北街小学对面的巷子叫藕花池;
和平桥附近有个育婴堂巷;
通中附近有个中学堂巷;
望江楼西边,通往三中的小巷叫二沟头;附近还有个湾子头;
端平桥下有个竹厂巷;
桃坞路上有个大有理;
冯棋杆巷、尖沟头、马家巷、蒋家巷、将军巷、东小巷、仓巷、胡家庵巷、礼巷、柳家巷、钩子巷、候家巷、大巷……寺街、摇鼓井、掌印巷、三人巷、田家巷、马厂巷、习家井、灰堆坝、陆家井、三门巷……
写作要求
对南通文明城市建设有侧面烘托作用,对南通文化建设有积极意义;可读性强,有益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同类的图书有很多,如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沈从文和他的湘西》《王蒙和他的新疆》等,都是同过一个名人的视角去书写生养他的城市,文学价值很高,整套书都图片和文字并重的。
直接反映南通的图书有南通电视台编写的《江风海韵》,是社教频道的同名节目,用独特的视角和画面荟萃了南通风物人情的精华,不管是内容还是装帧都很难超越。
因此本书的写作要多方考虑,独辟蹊径,图片只用来点缀,写法上要避免写成单纯的游记,同时又要避免写成艰涩的个人感悟,要时时处处体现城市的特色,历史厚重感与文学趣味并举。
书的基调是对这座城市美学和文化的体验、记录。为了做到与众不同。不妨学习《文化苦旅》之类的大散文,从个人观感的角度写写遗憾,但是要委婉……
读者对象:
南通人、想要了解南通的人、参考书籍
图书选题策划的五大陷阱 篇5
一、题目:《世博达人全攻略》
二、作者及其已出版著作
吴志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国际规划界知名学者,还兼任全球规划教育联合会联席主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建筑师协会建筑教育委员会终身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等国内外学术机构要职。先后编辑出版《上海世博会可持续规划设计》、《上海世博会精彩看点》、《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告》(译著)等一系列学术著作。
周国宝资深旅游图书策划人,痴于行走,乐于写作,熟知全国旅游动态。多次游历上海,熟悉城市的大街小巷,结识了众多当地驴友。策划并已出版的图书有:《北京奥运游指南》、《上海及周边旅游完全指南》、《北京生活实用指南》、《行摄中国》、《全景中国》、《中国自助游》等。
三、编辑意图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盛会,它将吸引数千万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而面对众多精美绝伦的展馆、丰富多彩的主题表演,很多游客却又犯难了:“上海世博会有什么精彩看点?”、“各类展馆所表达的主题和理念是什么?”、“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地预约和参观展馆?”、“世博园内有什么美食和纪念品推荐?”、“参观世博应该如何安排食宿和交通?”、“世博周边还有什么好玩的?”„„网上的驴友们分享了林林总总的世博攻略,数量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市面上有很多介绍世博会历史、文化、建筑等知识的书籍,然而关于游览世博的导游手册却少之又少。为此,本社特邀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和资深旅游人士合力打造一本针对世博会的权威旅游读本,图文并茂地带读者把世博会的各个展馆走透透。在每个展馆的介绍中,既有对主题的具体演绎,也有缤纷多彩、体现各参展方文化特点的精彩看点。本书还会贴心地为读者介绍世博期间在上海的衣食住行及周边的游玩地方。书中将有精巧实用的导航图,详尽收录包括进出口道路、交通线路、各具地方特色的餐饮、购物、问询、志愿者服务等多方面的实用信息,并附有上海旅游景点分布图、上海地铁交通图、上海城区交通图、上海世博会会期日历,使读者在世博期间玩得开心,玩得舒心。另外,本书末页特别预留精美空白页供读者使用,可用作展馆纪念印章盖章处、游览心得记录等,让读者珍藏一份独特的“世博回忆”。
四、读者定位
本书主要针对有意前往上海世博会参观的各年龄层的游客、导游及相关人士。
五、基本内容
《世博达人全攻略》作为一本权威的上海世博会旅游工具书,将会比较详尽地介绍相关的旅游资讯。《世博达人全攻略》第一篇“速览上海世博”对上海世博会的相关知识作要点式的概述;第二篇“玩转世博场馆”将对世博园内各类展馆分片进行详细介绍和精彩点评;第三篇“演艺论坛专场”为读者介绍世博园内将举行的庆典类活动、巡游类活动、原创类活动、主题类活动、国家馆日/荣誉日活动、高峰论坛、主题论坛、专题论坛等不容错过的表演和活动;第四篇“世博交通全攻略”为读者在上海及其周边城市通往世博会场的交通出行作出准确的指引;第五篇“玩转上海及周边”扩展到整个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主要为读者在 1
参观完世博会之后游览上海及其周边城市提供美食、住宿、娱乐、购物等信息指南;第六篇“我也是世博达人”为十页设计精美的留白页,供读者作世博游记及收集展馆纪念印章之用;最后附上三张三折拉页,内容分别是上海世博园区导航图、上海旅游景点分布图、上海地铁交通图、上海城区交通图、上海世博会会期日历,便于读者在游览中查阅。
六、写作要求
由于本书是以介绍上海世博旅游资讯为主题的导游手册,故以轻松活泼、诙谐有趣的文笔为主要写作风格。
七、交稿时间与出版时间
1.交稿时间:2010年12月25日
2.出版时间:2010年4月1日
八、出版规格与定价
1.篇幅字数:180000
2.装帧设计:32开本,平装本,内页采用全彩印刷,内置三张三折拉页,整体展示世博园区、游览线路与公共交通设施。考虑到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大多处于天气炎热时期和本书为工具书的特性,本书封面采用软塑料套包覆,避免汗渍和人为卷曲对图书造成的损害。
3.印刷册数:30000册
4.定价:29.80元
九、市场分析、宣传营销方式与效益预测
1.本书与同类图书的比较及其卖点
上海世博是继北京奥运后中国承办的又一世界盛会,“世博热”的出现使图书市场上有关世博的图书开始热卖。我在当当网、卓越网等大型网上书城搜索有关世博会的图书时,发现世博图书名目繁多,包括《历史的回眸——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故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览》、《世博文化解读》、《世博与建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主题解读》、《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等,这些书籍涉及的内容大多是世博会的主题理念阐述、历史、文化、建筑等专业知识。然而,对于为了参观世博会而寻找相关导游书籍的读者来说,这些书籍的内容就显得比较单一和不够实用了。现时出版了的有关上海世博的旅游读本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上海世博会精彩看点》、《世博,让我们做得更好:中国2001年上海世博会导游手册》等,这些图书相比之下较适宜准备旅游的读者阅读。但是,这些图书也只是提供了上海世博园区内的游览资讯,对于外地游客解决在沪的衣食住行问题仍远远不足。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读者提供最全面、最权威的上海世博游资讯,它不仅详细地介绍了世博园内的游览攻略,还提供了世博游期间读者需要的食宿、出行、娱乐等相关信息,甚至为读者介绍上海周边的旅游名胜景点,最后还为读者留有记录难忘旅程的余地。本书努力做到从读者的需要出发,想读者所想,为读者服务,实在是游览上海世博会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书。
2.宣传营销方式
①在新浪读书频道、网易读书等知名读书网站上以书讯方式进行宣传,争取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期待。
②与携程网等其他知名旅游网站合作,推出世博游有奖问答活动,以本书作为赠品吸引更多的世博游客关注本书。
③与人人网合作,推出“世博达人”评选活动,鼓励学生们(尤其是大学生)针对本书提出意见和建议,甚至可以让他们策划一些超值路线和精品路线,对合理部分可以考虑再版时收入书中,进一步扩大该书在读者心中的影响,特别是在校大学生,该群体大多热爱自助游,应该是这本书的主力消费群体。
④在各大书城、书店进行海报宣传。特别在上海的图书市场加大宣传力度,亦可在世博会周边的书报亭设销售,最直接地吸引以游客为主的读者群体。
⑤重视在贝塔斯曼书友会、当当网、卓越网等其他销售途径的宣传,请知名人士为该书写书评,吸引读者的关注。
⑥在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其他新书上为该书做宣传,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效益预测
如何跳过在职读研的五大陷阱? 篇6
你希望在不失去现有职位的同时冲刺更高的职业目标;
你希望在读书的同时实现其他人生目标;
于是你选择了和大多在职人士一样的道路;
你决定在职读研,将学习进行到底,
根据美国教育中心的统计,美国的研究生平均年龄为33岁。一半以上已经结婚,1/3有孩子。全日制学习对于他们是不可能的,因此有64%的硕士生和39%的博士生采取业余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业。这种获得位的方式就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在职研究生制度。
对于大多数已经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除非你对目前的工作彻底失去信心,否则人们还是更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研究生学位课程。尤其对于那些希望在本公司或本行业进一步取得发展的人来说,这种业余学习更为适合。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提高文凭资历的同时保持职业上的联系,不会产生与社会脱节的不良心理感觉。
不过想要在业余时间完成学业的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事先取得家人和爱人的支持是业余学习者获得成功至关重要的条件。想象一下你在以后的几年中要利用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埋头读书,每天只能睡6个小时。你可能遭遇上司的刁难,他会认为你的学习对工作没有帮助,或者“影响”了工作而对你横加责难。你还可能为此遭遇被炒,失去所有收入来源……所有这些困境都需要你和你的家人共同承受。如果你已经决定了要接受这样的挑战,那么在职读研的确是你增加自身职业砝码的好途径。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为自己挑选一所信誉良好的学校和一门适合的专业。这样,你提升自我的目的才有希望最终实现。
跳过5大招生陷阱
在大城市打开任何一张销量可观的报纸,你就能在广告栏里找到多如牛毛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放眼望去,似乎所有的名校都在招生办班。看到这些诱人的名校招牌和新颖的学科名称,你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在你将不匪的学费交到招生单位手中之前,你是否已经意识到,你有可能正站在无数办学陷阱的边缘。你投入的金钱和精力有可能血本无归――你可能根本申请不到那梦寐以求的学位、你甚至没有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的资格、你可能压根儿就没有机会聆听到你所渴望的名校教授的亲身授课,你还有更多可能被名目繁杂的收费项目深深套牢……
陷阱1 无效证书的陷阱
通常表现:
你在报纸上发现了“某某大学管理学院”、“某某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招生信息。实地考察之后你发现,这家招生单位的办公地点确实存在于该校校园内。于是你相信了这次招生的合法性。
出现问题:
学习结束后,你发现手中的结业证书是那个所谓的某某大学管理学院出据的,甚至连该校校方都不予承认。
问题内幕:
钻国家办学监控不严的空子、校方只收钱不管理。
这个所谓的“学院”根本不具备一级法人资格,它的炮制者可能只是该校某系几位创收心切的员工和一些胆大妄为的社会人员。校方对于这样的“草台班子”既没有监控权,也抓之不及。很多学校甚至采取放任态度――毕竟雁过可以留毛,而且即使这些草台班子出了问题,校方也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于是你在一番辛苦努力后只得到一张昂贵的废纸。
预防策略:
*到当地省市级教委的学位办公室查验该研究生班是否在这里办理了备案登记,
没有备案的当然是骗你没商量的草台班子。
*鉴别图章的效力。比如南开大学金融学在职研究生班结业证书上盖有南开大学四字印章(一级法人印章)、现任校长手章和证书编号的证书才是“南开大学”所认可的。
陷阱2 学科名称陷阱
通常表现:
“广告”、“策划”、“文化市场学”这些听起来既实用又时髦的学科名称让你跃跃欲试。成为市场上紧俏的广告、策划、人力资源方面专业高级人才的希望眼看就能实现了。你怎能忍心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出现问题:
在读了很多被业内人士称为“花拳绣腿”的课程之后,你发现这些课程对于你通过国家统一专业知识考试的帮助实在有限。因为国家学科设置里根本没有广告这一类条目。你所要面临的还是传统的文学类知识考试。除非你根本不打算获得学位,否则这样的课程设置可要让你走不少冤枉路的。问题内幕:
为了吸引生源,招生单位刻意对个别对大众有吸引力的课程夸大宣传,以偏盖全。结果是要么你根本不会拿到那个你希望的所谓“广告学”“策划学”的硕士学位,要么你需要通过国家考试的时候会感到困难重重。因为你所上课程与统考内容很不匹配。
预防办法:
事先查看研究生班详细的课程、课时设置。对照国家有关大学学科设置和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考察该课程设置的含金量。
陷阱3 乱收费陷阱
通常表现:
在报名之初,你只被告之一个大概的学费数额,比如13000元、21000元等。但是你开始就读之后才发现,你的花费远不仅限于此。出现问题:
学生除了要支付报名费、学费、教材费、论文指导费和答辩费这些正常收费外,还被要求交纳诸如考试费、补考费、出题阅卷费、结业证成本费、学位指标费等一系列“苛捐杂费”。由于已经身在其中,你当然无法抗拒这些的收费项目滋扰。但是这种被人套牢之后割肉的感觉实在是很不舒服。
问题内幕:
巧立名目,任意收费。
预防方法:事先咨询清楚所有收费项目,并要求招生单位列出收费细则。
陷阱4 师资不足陷阱
通常表现:
你只知道这个研究生班的课程设置,却不知道给你授课的人到底是谁。于是在很多时候,来给在职研究生上课的非但不是该校的教授、副教授,甚至不是该校讲师,而是一些在校就读的研究生。还有一些地方竟然将所谓的资深人士请上讲台。
出现问题:
学生们听着那些似是而非的糊涂讲解,大呼上当。
问题内幕:
招生单位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或者是学校开班太多,师资不够调配。他们于是聘用大量在读研究生、外校老师、企业管理者到课堂上滥竽充数。预防方法:
报名时不仅要关心课程的设置情况,对于每一门课授课教师的资质也要多加留心。比如,你可以要求验看办班学校在教委学位办备案的文件。正规的文件里都会有详细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授课教资质、任课教授签字等内容的详细记载。比如,南开大学在北京开办的文学与传播专业专业研究生班14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中12位为南开文学系教授,两位为副教授。这样的师资配置自然能让学生对办学质量吃上定心丸。
陷阱5 申请学位陷阱
通常表现:
办班单位无限制地招收学生,一个班200人的情况也不罕见。可是到了申请学位时却发现困难重重。
出现问题:
如果班里200人全都通过了国家统考,也不可能人人按期申请到学位。毕竟硕士生导师的数量和精力有限,如果过多地指导学生,那么必然导致学生论文质量下降。学生最终无法通过答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另外还可能导致大批学生排队多年等待申请学位的情况。为了让自己能尽早拿到学位,实际情况恐怕只能是出价高者先得学位了!
问题内幕:
每所大学、每个专业的师资力量(有多少名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毕竟有限,无限制招生和教学力量不足必然导致这一矛盾的产生。
预防方法:
设法搞清该专业每年授予硕士学位的人数额度,教学能力、师资水平、再对比在职研究生班实际招生情况,你就能够心中有数了。三五个人抢一馒头的事儿,您就别干了。(侯琨)
图书选题策划的五大陷阱 篇7
关键词:选题策划,市场调研,营销手段
图书出版行业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 不仅为社会奉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时通过企业化经营及市场化运作, 出版社的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打造了一些经济实力强、“航母级”规模的大出版集团、出版社。但在激烈的图书出版竞争中, 编辑们有干劲、有热情还是不够的, 摸索和总结出版市场规律, 思索从图书产品开发入手, 如何加强选题精益策划及全程营销工作成为业界的焦点。
选题开发和图书营销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价值所在, 下面就科技图书的选题开发及营销对策进行探讨。
一、科技图书的选题策划
1. 跟踪技术发展方向, 掌握产业政策
科技图书的选题策划与其他类别的图书开发有许多共性——在广泛的读者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不断开发出能满足读者需求、可以提供给读者价值的图书产品。但科技图书由于涉及技术属性, 又带有一定的特殊性, 编辑需要一定的技术专业背景、对技术发展动向的研究与跟踪能力、对技术内容可否转化为图书选题的甄别及筛选能力等。如我国正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 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很多相关产业和技术将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 策划编辑在研究了相关政策及关注了行业发展后, 就会在相关产业上形成选题规划, 并策划出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有关的工具书, 它们投入图书市场后, 将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技图书选题的内容甄别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在组织《电动机维修手册》的选题时, 章节中如果出现J系列电动机的内容, 都必须全部删除, 因为我国早已明文规定J系列电动机是淘汰落后产品, 也不符合节约电能及安全运行等要求, 工厂不允许生产销售。所以科技图书的策划过程必须要了解哪些产品是被国家淘汰的, 哪些是被国家所推广的, 以保证选题内容的方向正确性, 不违反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
2. 选题策划前广泛而科学的市场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图书选题策划的灵感及内容并非空穴来风。面对如今变化异常激烈、变化已经成为常态的市场, 即使经验再丰富的策划编辑也已经很少有可以适用10年, 甚至是5年不变的经验了, 事事都靠经验主义判断会造成选题决策的失误, 给出版社带来损失。选题开发前的图书市场及读者调研成为有效决策的唯一依据, 调研中总结的经验也大大加强了策划编辑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选题策划的调研阶段, 我们可以列出以下两个调研问题:
(1) 给谁做书?谁给你出的书埋单?
(2) 同类竞争图书中, 目标读者为何给你埋单?
并列出具体的指导性调研内容:
(1) 在某科技领域, 谁在买书?购买力如何?哪个细分市场的读者购买力最强?利润最高?读者购买的“唤醒率”最高?
(2) 图书的目标读者的需求?是否有图书消费的刚性需求?需求的广度?其他工具及辅助途径?
(3) 阅读习惯、主力购买人群的偏好和审美?最喜欢的形式?价格的敏感度?
(4) 明确读者了解信息的管道是什么?一般从哪里得到图书信息?何种购买方式?
以上列出的主干性条目可以根据不同科技领域的调研内容进行具体的细化。如对科技图书领域中的“电工电子技术普及类图书”的调研主干条目进行细化, 可以扩展成以下框架, 并以此撰写调研报告:
A.电工电子普及图书的需求分析
a) 按照图书的适用人群;b) 按照图书的自身特质;c) 按照内容教授模式的区别。
(A) 电子普及类图书需求分析
基础型图书的分析:成长型图书的分析:作用型图书的分析:
(B) 电工普及类图书需求分析
(C) 各专业领域的对策
B.行业需求
(A) 经济发展趋势性变化
(B) 国家重大产业政策调整
(C) 相关法律法规等变动情况
(D) 产业链上下游以及相关产业的需求变动情况与趋势
C.市场情况
(A) 电工电子类普及图书市场整体情况及科技出版前三甲的竞争情况
(B) 各细分领域的市场情况以及我们的地位
D.产品
(A) 各出版社开卷市场排行前100名分析
(B) 上述榜单和方向上成功产品的长处分析
(C) 我类同类产品的不足和问题分析
(D) 调研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3. 转变选题策划的方式及观念
张瑞敏有句名言:观念不变原地转, 观念一变天地宽!在这个不变革、不创新就要灭亡的时代, 思维僵化、经验主义是我们要摒弃的。为了保证选题策划不再是“闭门造车”, 策划编辑已经认识到深入市场的调研、对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还要进行观念转变。
如今书业提出了“跳出书业做书, 进入行业做书”的工作方式及“定制出版”等新理念, 这都为选题策划编辑的思想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科技图书的营销对策
图书作为一种商品, 除了产品开发, 营销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各出版社都组建了自己的专职营销队伍, 还包括策划编辑的项目经理式的全程营销。在实践中, 我们要研究营销的规律、方法、手段, 以便保证读者与图书产品的“见面率”, 提升出版社品牌, 促进销售。
1. 策划适销对路的图书选题是营销有效性的保证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结果, 有逛书店习惯的中国人实在是少得可怜。而我们科技图书的读者面比较窄, 读者的刚性需求大, 无法完全依赖于传统书店的销售模式。图书业界的“货架之战”及“上架,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虽然突出了图书在书店上架的重要性, 但图书的上架不是图书销售过程的终点, 即上架≠销售!图书销售的第一个前提是要“书好”, 第二个前提就是要“营销”。书好是营销的基础, 比如系扣子, 第一粒扣子系错了, 接下来的无论费多大功夫, 也都是错误的。所以图书上架固然重要, 但上架的图书如果在选题策划阶段已经造成不适销对路, 即使保证了上架率, 也无法保证营销环节的有效性。
2. 营销手段的多样性及有效性
图书营销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手段是:读者数据库营销、专业媒体营销、专业网站营销、专业会展营销、专业会议营销、作者营销等。
(1) 要做到充分保证读者数据库的规模增长及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做到信息的有效传递, 建立部分读者的回访制, 以培养忠实读者。
(2) 要加强网络营销、媒体营销、会展营销等的力度, 形成点对面的信息传播形式, 对宣传内容要及时更新, 并且要对营销活动的效果及时评价.
(3) 策划编辑与营销编辑要经常针对图书产品进行沟通, 传达起初的策划意图及思路。对营销设想、营销工作进行总结, 交流成功案例, 总结经验和教训。
3.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营销带来的新机遇
2009年12月29日, 全球最大的网上图书零售商亚马逊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称, 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 亚马逊电子图书的销量首次超过了传统印刷书籍。在国内, 当当网、卓越网的图书销售额也超过了实体书店的销售, 网络书店的优势及销售方式的深入人心, 使图书营销工作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1) 营销重点场所更倾向于网络
如今各出版社除了巩固实体店面的营销, 还更加侧重了网络虚拟场所的营销。比如都将在当当网、卓越网、互动出版网等知名图书网站的营销计划实施作为重点, 并安排专人负责。网络书店的营销重点包括:保证图书的“网络上架”;定期检查重点图书在网页上的正常显示;与网管人员沟通, 将出版社有库存的图书, 在网页上清除“缺货”的提示;结合网站的活动, 设置图书促销专区或进行某技术专业的网络图书展等。
(2) 营销手段电子化
网络营销上传手段与纸介质营销方式有很大不同。有些网站会给出版社的营销人员一个后台密码, 由专人定期进行后台维护。有些网站需要营销人员提供专门格式的文档, 由网站编辑进行上传和制作。营销手段的电子化给营销活动带来了便捷, 同时还可以提供读者在实体书店的选书感觉, 如有部分样章及书评的图书网页, 比较受读者的欢迎, 读者获取信息量会较大。
(3) 营销与选题策划融合
传统纸介质的营销手段很难对读者的反馈进行收集、评价。但电子化的营销借助了互联网的信息快捷传播及互动性, 往往会获得读者留言或书评。有时候根据图书的点击率也可以间接得知该图书的受欢迎程度。这些信息都为选题策划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依据或线索。
(4) 电子书带动纸质书
数字化时代地图图书的选题策划 篇8
介于科技和应用图书之间的地图图书,选题策划除了具有一般图书的共性外,还有其更高的要求。因为地图图书的 “选题资源”一般不是“社会文化资源”,而是出版社本身或其他特定专业单位的固有资源,所以地图图书的选题策划是根据已经拥有的地图数据资源,结合市场而对数据的针对性加工。由于选题资源的局限性,对地图图书选题策划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数字化时代,地图数字化的进程远远超过其他出版媒体,除了给常规地图出版造成冲击外,还给地图图书的选题策划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在数字化时代,一个成功的地图图书策划编辑除了有常规的选题策划能力外,还要有过硬的地图专业知识,具备组织设计和制作的应变能力,并熟练了解地图数据资源的种类和具体情况,在当今变化和创意无处不在的年代,还要将地图图书放在数字化大时代下延伸。由于地图图书的局限性,同质化情况严重,要保证每一本策划的图书有市场,就必须保证每一本书要有亮点,具备数字地图所不具备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图图书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1.地图图书的市场调研
①必须要有选择,所谓选择就是选择开本、印张、定价、出版者等,也可以视情况制订一个合适的选择。②对选择的图书必须细读,包括同一开本的封面设计、版式设计、符号设计、图内的布局和内容。③在细读的基础上,要详细记录。版式设计要记录版心和周边的设计风格、特点;图内的布局和内容除了细读,如符号设计必须记录的有:注记:字体、字形、字大、字色;注记符号:大小、形状、用色;线画:高速、国道、省道、县道等线粗、线色;境界:符号、设色。④分析。细读后要分析,形成自己的结论,哪一本书你认为最好,为什么,好在哪,问题在哪。同样,不好也要分析,对系列图书中,分析怎样组合更好。⑤分类。哪一本书、哪一个出版社的书比较强或接近自己,对自己构成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本书、哪一个出版社,自己应该如何去超越。⑥认真研究市场上及网络上各种数字地图的优势和不足,策划的图书要表示数字地图无法表现的内容。⑦定位。通过以上的分析,定位自己的产品,做好设计,包括风格特点、地图分幅、读者对象、建议销售区域,并写出本书的宣传要点。
2.资源分析
对本社现有已出版图书的分析。①要了解自己目前策划的所有产品,进一步了解其优缺点。保证新策划的产品在原数据的基础上要有新的亮点,并且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亮点,特别是封面、内饰、表示方法。②了解所掌握的数据资源能否满足新产品的需要,如满足不了要考虑如何补充,用什么资料补充。③了解并掌握数字地图的各种资源,并将数字地图中的新内容及时表现在策划的图书中,要让读者有一种超前感。
3.预先设计
对选题进行设计是地图图书策划编辑与其他策划编辑的最大区别,提出一个概念和将这个概念变为现实有根本的区别。将理想变为现实是最后的一步,也是最难、最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一步之遥需要策划编辑的所有积累,这就是所谓的策划编辑的资本。对地图图书编辑来说需做如下积累:①学习和掌握地图出版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要求,及时了解地图各种信息的变化,确保地图的现实性。②学习并了解所有与制图相关软件。③了解后端生产,如现代的印刷设备和技术状况,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大胆地进行用色和大胆的制作。④必须先做几幅样图,广泛征求意见,随时调整自己的设计。⑤在正式制作之前要写出详细的制作要求,每一个符号都要具体到位,都要量化。
4.与销售沟通
了解同类地图图书在不同渠道、不同地域、不同上架点的销售情况,通过分析,根据策划选题的开本、印张确定消费对象,确定书的定价。
5.写好上架建议
写好上架建议,对书店一线营业人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图书的销售意义也很大,特别在目前图书种类繁多的情况下。
最后,还是建议地图图书策划者多走出去,地图既然是色彩缤纷的图书,所以掌握的知识范围就要广,不要只局限在地图,绘画、摄影、服装等都要关注和研究。通过绘画、摄影可以更加完善地图图书构图的设计,扩展自己的思路;通过服装可以了解每年的流行色,可以及时地对地图色彩进行调整。总之,只有运用自己的勤奋、心智,并且善于观察生活、社会热点及重要事件,并能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注入消费者心智空间,才能不断发掘优秀的概念、理念,在流行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创造出有价值的图书。
图书选题策划的五大陷阱 篇9
在策划选题时,所谓“知彼”,就是了解对方:一是了解处于竞争对手地位的其他出版社,尤其是其出版的同类图书;二是了解我们策划的选题的读者对象;三是了解处于合作对象地位的作者。所谓“知己”,就是了解自己:一是了解自己的知识功底,是否能够胜任所策划的选题;二是了解自己所在的出版社是否支持出版此类图书,是否符合本社的出版方向和品牌要求;三是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出版业的有关规章制度。只有做到知彼知己,才能在选题策划中,百战百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里以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轼全集校注》为例,谈谈古籍图书选题策划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技巧。
《苏轼全集校注》是笔者近年来策划、组织、责编的一部古籍整理图书。对于策划该书来说,所谓“知彼”,首先要了解研究对象。苏轼,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在许多领域都富有创造性,堪称开宗立派的人物,无论是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皆有极高的造诣。论书法,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大家”;论绘画,苏轼善画枯木竹石,是宋代文人画的代表;在诗坛上,苏诗内容丰富,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黄庭坚一起并称“苏黄”;在词坛上,苏轼开创豪放词派,并提高了婉约词的境界,与辛弃疾一起并称“苏辛”;在文坛上,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与欧阳修一起并称“欧苏”。苏轼的诗、词、文、赋,数量之巨为北宋著名作家之冠,品质之优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次,要了解市场上同类图书的出版情况。在《苏轼全集校注》出版之前,市场上有珠海出版社的《苏轼全集》、中华书局的《苏轼诗集》、《苏轼文集》以及语文出版社的《三苏全书》等。《苏轼全集》只有苏轼作品原文,没有任何创新因素和附加内容。《苏轼诗集》《苏轼文集》只是对苏轼诗、文进行了校勘,虽然附有校记,但缺乏进一步的创新。《三苏全书》是包括苏洵、苏轼、苏辙在内的三人全部著述之总集。该书附有集评,但由于内容创新不足,没有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再次,了解读者对象。由于苏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关于苏轼的研究成为近年学术界的热点;同样,由于苏轼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有关苏轼的图书在大众市场也有卖点。所以,策划出版《苏轼全集校注》不仅会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也会赢得大众读者的欢迎。复次,要了解作者的情况。《苏轼全集校注》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集体承担的项目,最早由著名学者杨明照先生主持,其后由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教授主持,是集三代学人、二十余年之功而完成的一项艰巨而浩大的文化工程,是对苏轼诗、词、文的总结性而又为开创性的集大成之作。主编张志烈,196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文史学家庞石帚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编马德富,1978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工作;1983年调入四川大学,现为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周裕锴,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3年5月晋升为教授。1994年2月在职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具有教授身份的博士生。1997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可以说,几位主编均是学养深厚的著名学者,他们深厚的学术功底,能够保证书稿的学术质量。
所谓“知己”,首先要了解自己,自己的知识积累能否胜任策划古籍整理图书;古籍整理图书对编辑的文史素养的要求较高,如果自己学养不够,要抓紧补充文史知识。其次,要了解自己所在的出版社能否出版古籍整理图书,当年本人供职的河北人民出版社具有出版古籍图书的资质。再次,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古籍整理图书的出版,为此专门设立了国家古籍出版基金,资助古籍整理图书的出版。
后出必须转精,否则就没有出版的意义。《苏轼全集校注》,与此前出版的同类图书相比,学术贡献颇多,对苏轼的诗、词、文作了“五通”工作,即通收、通校、通注、通编、通评。(一)通收。在中华书局版《苏轼诗集》《苏轼文集》及商务印书馆版《东坡乐府笺注》的基础上,又做了辑佚工作,补充了一些前人未曾发现的苏轼作品。(二)通校。校正了中华版苏轼诗、文与商务版苏词的失校之处,并且校记力求简明,凡底本不误而校本异文有参考价值者出异文校记,凡底本误者则据校本改正后出校记。(三)通注。苏诗、苏词是在旧注基础上另作新注,苏文绝大部分为自作新注。对于前人注释,经过作者的细心考辨,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在作品的作时、作地的考辩上下了不小的功夫,创获颇多。(四)通编。对苏轼绝大多数作品进行了编年,其中有相当多的作品属首次编年,发现颇丰,堪称一部北宋中期的文学编年史和文人交往录。编年时特别注意吸收近年来国内外苏轼研究学者的成果,以便为读者提供最新、权威的学术信息。(五)通评。评论苏轼作品代不乏人,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该书在博览前人评析的基础上,对其中见识卓荦、富有代表性者予以采集,对于进一步研究苏轼作品,颇具参考价值。这五个方面的成就奠定了《苏轼全集校注》的集大成地位,凡是搞苏轼研究的几乎人人需要这么一部书,这就使得该书具备了赢得市场的基础。
该书出版前,即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入选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基金资助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燕赵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四川大学“九八五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项目、四川大学“二一一工程”中外文学与俗文化重点建设学科项目、《巴蜀全书》精品系列项目、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精品工程项目等多项桂冠。该书出版后,更是获得学界的广泛好评,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不仅如此,该书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该书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基金资助2.5万元,国家出版基金资助80万元,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精品出版基金资助20万元,合计102.5万元。出版后一个月,一家文化公司一次买走300套,实洋57万元。该书2010年10月出版,到当年年底,不仅收回全部成本,并且已初步赢利。可以说,该书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虽然此前苏轼全集有不同版本,但《苏轼全集校注》的作者,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进行校注,尽管花费20余年的时间,未能抢得出版先机,但由于作者学养深厚,学风扎实,虽然出版在后,却赢得了学术界和读书界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