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策划制胜技巧

2024-10-25

新闻策划制胜技巧(精选4篇)

新闻策划制胜技巧 篇1

一、新闻策划是新闻竞争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今, 报纸报道的新闻越来越频繁地和“策划”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种新闻媒体快速发展, 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昔日“千报一面”、“千台一面”、“一城一报”的局面正被打破, 各种媒体在努力打造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以满足受众各方面的信息需求, 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自己的殷切希望, 也是现实社会提出的客观要求。其实, 新闻产品就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它的产品就必须要有优质的质量、新颖的品种。新闻产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自己的“消费者”的眼球, 就必须在新闻质量方面下功夫。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闻策划无疑成了报纸在硝烟弥漫的新闻大战中增加竞争力的“利剑”。其实, 从某种意义上讲, 新闻竞争说到底就是新闻策划的竞争。

二、如何用好新闻策划的“利剑”

(一) 多个“心眼”, 看到别人要想到自己

在2014年年底有一部影片叫《匆匆那年》, 之后, 《江南都市报》策划了年底盘点的版面“匆匆一年”, 版面选取了一年来每个月的重大事件刊登, 图文并茂, 版式新颖、灵活, 内容丰富, 贴切时尚的标题, 该报将一个比较老的话题做“活”做“新”了, 取得了突破。该版面很快便吸引了笔者, 并从中获得启示, 想到平时我们关注的都是铁路职工的工作, 而很快反映他们的精彩生活。于是, 便认真思考、精心编排, “盘活”稿库里那些关于职工业余时间种花、插花、打球、垂钓的图文, 进行了局部策划“时间哪去了”, 效果比通常中规中矩的处理要好多了, 避开了一味报道工作的套路, 这样有亮点的版面, 让人觉得有“嚼头”。策划一出, 由于内容贴近铁路职工生活, 引发很多职工的讨论, 纷纷来电来信、网上投稿为此次策划“点赞”。

所以, 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 应该多个“心眼”, 看到别人想到自己, 以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

(二) 做深做透, 挖出新闻“背后的故事”

新闻策划不能停留表面, 要敢于、善于进入“深水区”去探索, 善于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不让新闻背后的新闻漏掉, 深入挖掘, 将受众关心的报道层层做深, 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2014年9月16日, 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开通运营。在地方报纸也争相报道的同时, 笔者所在的行业报《南昌铁道》不甘于停留在“一事一报”的浅显层面上。而是独辟蹊径, 精心策划, 利用行业内部优势把这一新闻事件做深、做大, 挖出新闻“背后的故事”。在开通运营前、开通当天、开通后, 陆续刊发了大型系列报道:《红土地上, 高铁圆梦》《万事俱备, 蓄势待发》《联调联试, 合力共为》《黄金通道, 助力赣鄱》。在开通当天, 该报做了一期特刊, 一版报道了当天开通的情况, 并配发了评论, 二三打通版面, 刊发的是路局史志办从未对外发过的沪昆前世今生的文图, 和铁路职工为此付出的故事和震撼的工作场景, 这期特刊爆出的“猛料”, 是地方媒体很难“采”到的。为此, 开通当天, 该报报纸在当天的高铁动车上被地方媒体的工作人员争相要走, 一睹为快。之后, 刊发了评论专版, 诠释了沪昆高铁开通的意义、影响。这次策划, 可谓有力度、广度、深度, 提高了本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 占得先机, 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

随着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 新闻策划越发受媒体重视。占得先机, 成了新闻策划的成功与否之关键。这就提出了新闻策划前瞻性的问题。获取信息是新闻策划有前瞻性的一个重要前提。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具有强烈的新闻敏感, 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 成为一名能够“通天”的社会活动家。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发生。当年, 地震一发生, 有着强烈新闻敏感性的本报资深记者王老师立即思考, 会不会铁路也有自己的“动作”?于是, 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反复打听, 得知铁路会开出多趟抗震救灾的专列到灾区接送伤员, 其中南昌局也会参与。他了解到专列开行的具体情况后, 随即跟报社领导、采编人员碰头, 一起提前做好功课, 打算在现场写稿, 并及时发回现场报道, 成功策划出了“救灾现场南铁人在行动”系列报道, 还有“千里转运大爱无限——我局救12次专列安全运送灾区伤员到达武汉”打通专版, 刊登了我局抗震救灾的现场情况, 在本局引起很大反响。

(四) 精心设计, 通过版面语言来“发声”

好的新闻策划最终要落实到版面和栏目上。成功的策划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因此, 充分利用版面语言“发声”, 通过固定的名牌栏目体现策划的意图很重要。

笔者编辑的版面《观点时评》中就开设了一个话题性专栏“微议录”。这个栏目主要是在三版推出, 主要是网民围绕与铁路有关的热门话题或重要事件而发表自己的看法, 根据话题分量的不同, 讨论短则一期, 长则数期, 个别重大的话题甚至时间更长, 大大增加了专栏的影响力。例如, 2015年春运将近, 央视《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等多档节目接连曝光, 网络“黄牛”利用抢票软件短短10分钟就抢走了1245张车票。临近春运, 这一现象很快引发轩然大波, 引起了民众的热切关注。本栏目就及时开辟了一个话题“黄牛党现象之我见”, 笔者积极与网友互动, 经过精挑细选, 摘登了一些网友的独到见解。这个栏目开设后, 引起强烈反响, 曾得到读者点赞, 领导肯定, 称形式新颖时尚、接地气, 策划有看点。

在当今新闻竞争如火如荼的现状下, 新闻策划成为提高报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践启示我们, 竞争之道, 重在策划。有了策划, 报纸就能演绎出一幕幕生动活泼的历史话剧来。诚然, 报纸也就能在新闻竞争中占据高位, 成为新闻大战中的赢家。

参考文献

[1]高兴烈.21世纪新闻传媒展望[J].新闻采编, 2000 (1) :4.

[2]葛志军.媒介竞争和新闻策划[J].新闻通讯, 2001 (4) .

[3]白丽.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及其现实意义[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新闻策划制胜技巧 篇2

三、随机应变DD突破主考人员的问话限制

面试现场是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主考人员经常会出其不意地提出一些令求职者难以回答的问题,以考查应聘者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求职者应该掌握一些面试应变的谋略和技巧,机智灵活地从容应对。以下便是几种常用的应答技巧。

1、避实就虚法。面试中,常有主考官向应聘者故意泼冷水的情况,比如说到“公司没有适合你的位置”“我们需要的是有工作经验的人”“请谈一下你的失败经历”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沉着冷静,谈话中注意扬长避短,以求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巧妙地突破话题的限制。例如:

问:你知道我们这次要招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吗?

答:对贵公司这种录用人的条件,我是很理解的。富有经验的人,工作上手快些。但我作为一个新手,可塑性强,适应能力强。我随时准备按贵公司的需要去塑造自己,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到于工作经验,我也不是没有,大学时,我在实习和勤工俭学中,也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技艺,虽然这些不是在专职工作中得来的,但毕竟也是一种工作的积累。

2、自由发挥法。面试中如果主考官提出一些近乎游戏或玩笑式的、过于简单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必局限于所问问题的限制,而应充分调动发散性思维方式,灵活机动地发挥。例如:

问:请问一加一是几?

答:请问你是说哪一种场合下的一加一?如果是团队精神,那么一加一大于二;如果是没有团队精神,窝里斗,那么一加一小于二。所以一加一是多少,这就要看你想多少。

3、怪问怪答法。面试中,偶尔也会遇到主考官提出一些近乎怪异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架,利用提问者的反常思路,恰到好处地去构思问题的答案。例如:

美国某公司一位主考官问一个前去应聘的中国小姐:

问: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你该如何称出一架飞机的重量?

答:这要看你用中国式还是美国式的方法了。假如是中国人,他会从中国古老的“曹冲称象”中得到启迪;假若是美国人,他会现实一些,拆下零件来分别过磅,也可以浪漫一些,发明一种特大型的吊秤也并非不可能。

新闻策划制胜技巧 篇3

《都市热报》的成功, 一方面是其作为新兴的渠道媒体, 在市民逐渐依赖的轨道这种出行方式上, 有着排他的优势;另外就是, 在读者群体上, 有着精准的营销对象, 因为早上乘坐轨道交通的人员, 通常是20岁到40岁的上班族;还有很重要一点, 《都市热报》是免费报。

然而, 仅仅有这三点还不够。全国目前已经有十几家轨道报, 但是盈利的并不多。换句话来说, 《都市热报》一方面虽然是渠道媒体, 但其更显著的特征仍然是一张纸质媒体。所有都市报面临的问题, 同样也体现在《都市热报》上——那就是新闻滞后, 同质化现象严重。

对此, 《都市热报》的生存策略是:研究竞争对手, 了解其他媒体的操作手法和规律 (不仅是纸媒) , 找好突破口搞好新闻策划, 从而赢得市场。通过一年多以来的办报实践, 《都市热报》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其他传统都市报的差异越来越大, 拥有了自身独特的风格。简单来说其新闻策划就是一句话:知己知彼, 出奇不意。

笔者以下将举例说明, 《都市热报》是如何通过新闻策划进行创新的。

《都市热报》策划特色之一:敢想敢干拒绝平庸

“别人无, 我有”, 一方面是指独家报道, 但受限于一个报纸的人力物力, 这毕竟只能作为一个追求的方向。因此, 更重要的一方面, 就是靠独家策划。

实例1:《都市热报》是国内第一家让小朋友题写报头报眉的报纸

对于六一儿童节的报道, 传统媒体无非都是做些应景类的新闻。然而, 2012年6月1日当天的《都市热报》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请小朋友来题写报头报眉。 (图一)

头版报头下移, 用一帮卡通小朋友拉横幅的形式, 展现经过小朋友题写后的报头。版面核心位置, 使用了一系列小朋友的笑脸。在内版的报眉, 也全部采用小朋友题写的《都市热报》报眉, 同时附上每个小朋友的基本介绍, 以及他们希望实现的心愿。

影响:创意加上生动的文字, 让这次策划十分成功。该策划在中国设计师网等国内众多专业报刊网站上广为传播, 深受好评。让小朋友在六一儿童节当天题写报头报眉, 在国内纸质媒体中也是第一次。

实例2:《都市热报》是国内第一家在轨道上为读者举办集体婚礼的报纸

2012年5月20日, 《都市热报》面向社会征集了20对夫妻, 他们穿着结婚礼服搭乘轨道列车完成了从鸳鸯站到平安站的幸福之旅。既见证重庆轨道交通发展20年, 又通过“鸳鸯—平安”的旅程祝福“天下鸳鸯一生平安”。 (图二)

影响:这是国内第一家纸质媒体在轨道上为读者举办集体婚礼, 引起其他媒体纷纷效仿。此后, 重庆轨道“鸳鸯~平安”这条原本普通的线路, 成为年轻情侣及婚庆影楼争相朝拜的经典线路。

实例3:《都市热报》是重庆第一家在全国范围内向读者刊登拜年广告的媒体

2013年2月, 《都市热报》在重庆地区首创了一个策划:向在外打拼的重庆人拜年问好。从4日开始, 持续在《深圳都市报》、《上海I时代报》、南京《东方卫报》等全国重要城市报纸上推出拜年广告——“在异乡的重庆人, 家在远方呼唤你”。 (图三)

影响:这是重庆媒体首次在异地向重庆老乡送祝福。通过后续采访证明, 许多在外地的重庆人看到这个广告后, 都表示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这一策划, 也提升了《都市热报》的形象, 在业界受到交口称颂。

策划特色之二:出奇不意火中取栗

“别人有, 我更好”, 讲究的就是比竞争对手永远要好上那么一点点。可以先从唱好“四季歌”入手, 再扩大到对热点新闻的策划, 最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实例1:黄绮珊的系列报道

对于黄绮珊的系列报道, 《都市热报》毫无疑问是重庆乃至全国做得最出彩的。早在黄绮珊参加《我是歌手》第一期节目, 《都市热报》就敏锐地关注到了这位重庆歌手, 并率先在重庆地区进行了报道。随着黄绮珊的升温, 《都市热报》开始全面关注这位歌手, 就她的经历、情感、生活进行了详细报道, 做了《今晚, 等待黄绮珊成功逆袭》、《傲气让她“被埋没”十多年》等系列独家稿件, 其篇幅和质量在重庆占了先机。当黄绮珊开始走红后, 重庆其他媒体开始跟进, 这个时候, 《都市热报》又换了角度, 把视线放到了和黄绮珊一样, 也在“北漂”的重庆籍人士。2013年2月26日, 《都市热报》推出独家报道《北京, 北京!》, 讲述几代重庆“北漂族”的酸甜苦辣。 (图四)

影响:这组系列报道在重庆所有媒体竞争中取得了胜利。

实例2:春节前夕“巴人与蛇”大型策划

有关春节前的报道怎么做?这似乎是一个鸡肋, 但这个鸡肋任何媒体都得做, 哪怕是为了应景。不过, 《都市热报》却做成了一个十分有创意的大型寻根报道。

2013年是蛇年, 2013年2月7日, 《都市热报》推出了10个版的新年策划, 其中“巴人与蛇”4个整版。从“巴”字的象形意义说起, 把蛇与巴人、重庆密切地结合起来。分为“巴人, 真正的‘蛇的传人’”和“蛇, 重庆人的‘正能量’”两部分。不仅显示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获得新年祝福。 (图五)

影响:此特刊被业界评为近年来重庆较为成功的春节特刊。

策划特色之三:不甘人后强化亮点

相对于重庆地区的其他都市类报纸, 《都市热报》还是一个小兄弟。无论是发行量还是版面数, 都差距甚大。因此, 做新闻不可能靠拼版面来取胜。找新闻角度, 就成了《都市热报》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例1:国际小姐三强系列

2012年7月, 国际小姐重庆赛区选出了前三名, 在这场全国瞩目的“选丑”上, 《都市热报》记者嗅觉敏锐, 第一家进行报道披露。随后, 都市热报从全新角度, 再次刊登“三强”后续:《莫让化妆毁了你的俏模样, 热报特邀专家会诊:“国际小姐重庆三强”的妆容败笔》。 (图六)

影响:稿件既有贴近性、服务性, 还显得客观、中立, 不盲目跟着起哄, 赢得读者及被批评对象的充分尊重。

实例2:“周凶已毙”系列

2012年8月, 周克华被击毙, 轰动国内和世界。当时《都市热报》创刊仅数月, 该如何在重庆这场举世瞩目的新闻事件报道较量中不落人后?最后, 经过周密的新闻策划, 《都市热报》我们胜出在两个点上:一是记者密切关注, 第一个通过认证微博向全球发布了消息;二是利用记者独特的经历, 打破常规, 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撰写了与这个恶魔纵深面上的特殊的关系。 (图七)

影响:当天, 《都市热报》因为记者全球首发微博, 让同行刮目相看。

渠道建设制胜法宝:网络开发技巧 篇4

4P的渠道和4C的便利性:销售渠道(也称网络),必须要遵循和保障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这是渠道建设的根本职能所在。至于销售渠道是以一级(省级)还是二级(地市级)或三级(乡镇)的形式出现,是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市场灵活采取市场策略。

随着品牌(本土与合资品牌、国内品牌之间)、品质、区域、消费习惯、购买力、舒适度、耐用性、维护便利性、性价比及造型等差异,同行业不同品牌竞争非常激烈。谈到竞争,从产品本身(品质、价位、款式、服务等)到市场(广告、促销等)无处不在,所有的营销实施和竞争平台都离不开渠道这个阵地。品牌成熟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网络形象(展示品牌形象)、增强商家盈利能力、通过整合产品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等;开发市场(含新品牌进入市场或原有品牌重新进入市场):更重要的是要建设和完善渠道布局。本文重点在渠道建设和开发方面加以讲述。

一、合格的营销人员:是营销人员渠道建设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不论什么样的品牌,无论产品如何,在现代营销中,企业对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产品本身带有一些专业性的东西,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还要求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方可胜任。在此仅谈合格营销人员的基本素质。

1、自信:小到个人生活和学习,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不仅要坚持,更要有自信心态;大到各种体育比赛的体育健儿,在众多来自国家或地区的对手面前,更要有一种自信的心态,出色的发挥,才能取得最佳成绩。而在今天,每一个从事市场营销的工作者,对自己没有自信心,对企业和产品(文化、介绍、产品知识等)没有信心,怎么去面对和说服潜在的客户与我们合作。

2、激情:如上所述,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不但有自信,更要有激情坦然面对营销工作。因为自信是表现在对企业、产品及文化有相当的了解,通过激情,以饱满的热情和斗志去说服和感染潜在合作伙伴,才能让商家对你感动,对企业感动,对品牌和产品感动,能成功建设渠道的可能性就会高。

3、坚持(执着):在市场营销,特别是渠道建设中,为开发一个网点,业务人员不但往返同一个区域数次后方可取得成果,更重要的有可能对一个商家数月甚至几年拜访,方可成为合作伙伴。如果说没有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是不可能最终取得潜在客户与其合作的。

4、能力:自信、激情、坚持所说的是一种心态和工作精神,但能力是渠道建设重要的条件。这里所说的能力重在指基本的谈判持巧和沟通能力。很多人都说自己可以从事销售工作,也有的人会说自己也是一个合格的营销人员,但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不在少数,但在别人眼里认为优秀营销人员那就不多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和提升,具备相当出色的能力,建设和开发市场网络,其成功率更高,速度会更快。

5、忠诚:作为营销人员应当对企业和公司,对上司忠诚。因为企业和领导相信你,才把区域市场交给你,你就代表这个市场,你在市场所做的一切就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在这个市场立足,并取得好的销售成果。笔者在这里想说的是,除对营销人员设定好合理的薪资,更应在渠道建设和网络开发方面给予激励(当然薪资是影响忠诚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影响和培养营销人员的忠诚度方面很多),通过营销人员对薪资的满意,进一步提升忠诚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市场开发和网络建设不中。

二、深读企业:几乎所有的公司对刚进入的营销人员都会进行现状分析,对相关的企业文化和产品知识进行讲解。特别是对于一些制造类的企业,会组织营销人员对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设备先进带来的加工精度,相关的财务知识,物流和客服等,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数月进行参观或现场操作,讲解和培训。我们可以想象营销人员在不十分了解企业的情况下,去建设渠道和开发网络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三、市场调研:是建设渠道和开发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同一区域市场要求对:

1、网络(商家)数量及经营的品牌分析;

2、商家的经济实力、销售实力、信誉评估、管理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及人脉关系等进行分析;

3、各商家经营品牌销售数量或营业额、主销和主推产品、盈利产品等进行分析;

4、销售排名前一位至五位品牌及产品进行分析;

5、主导产品及区间价位进行分析;

6、商家发展:对从事的本行业充满信心,会加大力度或扩大发展;认为行业前景只是暂时维持,并投资其它行业;对行业没有信心,急需寻找其它行业等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自身企业及产品优势,选择有意向的合作对象,使其成为合作伙伴。

四、产品分析:这里所说的产品分析是指区域市场竞争产品,大多数消费者能接受,且对有意向商家感兴趣的产品进行分析,如何利用自身产品的优势去赢得对方信任。在这里想说的是,针对前期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政策走访市场数次,但都未取得网络开发成功的效果。建议: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对市场主流产品,且对有意向商家急想要的产品,对其中一个或几个产品价格适当调低,找到产品进入市场的切入点。被商家看好,且对刚进入市场的产品,有可能是竞争(低端)或企业不盈利的产品,不管怎样,网络总算开发成功。通过对市场和商家的培育,积极引导并促使客户与公司同步,核心产品进入市场,以便更好的开展市场营销工作。

五、新品上市:利用新品上市的契机,通过政策出样、款式吸引、价格合理及利润可观,或采取新品推广会的方式等,取得开发网络的良好机会。

六、传统销售旺季:多数产品市场销售都有淡旺季之分,企业完全可利用旺季,开发和建设网络。即使能开发的网络,由于受到季节的影响,其盈利能力可能无法维持商家的费用和所达到期望的利润,所以网络很难成功开发,即使开发成功也因为亏损最终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七、形象店(样板店)带动:利用在某一区域该品牌的较高占有率,商家较高的盈利能力,及区域内该商家较高的影响力,将有意向的商家带其参观与交流,通过形象店、样板店和旗舰店的影响,开发和建设网络。

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潜在伙伴合作的理由。

1、企业及品牌:让其知道与我们的企业合作值得信赖,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和品牌获得国家权威机构的相关多项荣誉、产品核心技术在国内或行业领先、有一个国内或世界级的长远战略,这些因素均是取得商家信任,成功开发网络的优势。

2、产品价格:不管是从供货价和市场零售价,与市场主销产品和竞争产品在品质、外观、维护、性价比、售后服务政策、舒适和耐用性等相比,都很有较强的竞争力。

3、利润:与我们合作,不只是产品能够卖出去,而且卖得好,会带给你带来可观且丰厚的利润。我们合作,这是最佳选择,一定能让对方取得双赢。

八、资源利用:是促成开发网络的又一个重要技巧。

1、广告支持:建立起网络,这只是开始,企业将会采取多种广告,且会针对你们这个区域进行特殊支持,以取得潜在合作伙伴的信任。

2、人员支持:不同行业人员支持也不一样,如饰品行业,会指派专人进行数天的开业指导、导购人员培训等,制造业会通过现场和换灯片等方式介绍产品组装,性能、卖点和维修讲解等,而更多的企业都会对其产品进行使用操作和导购培训等。这里所说的人员支持是指:会派人帮助刚开发的商家进行三级网络的开发,以增加终端网络数量;帮助和指导商家直至正常营业;配合商家开展新店开张后的广告宣传等。让商家觉得在他经营产品的背后,有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在不断的支持。

3、政策支持:对新开发的网络,可以在任务的完成情况下,给予特殊的奖励;对指定商品在价格或政策方面给予不同于其它区域的优惠支持,增强潜在客户对企业和品牌感兴趣,以便获得网络开发的成功率。

4、资金支持:由于行业的不同,同一行业企业和品牌的影响力不同,现代营销中,企业已在可控、手续完善、风险防范可靠等措施下,广泛采取赊销制度。根据客户资信等级赊销金额有大少;根据政策规定及区域市场赊销所产生的利息分免息,减半或按规定全额收取。而在这里所说的资金支持指:对潜在商家通过了解、评估,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吸引商家对企业和品牌感兴趣,促成合作。有充足的资金,不但能开店,开好店,规模扩大了,竞争力增强了,形象和品碑均得到提升,商家对经营品牌信心增强,不但能有机会促成合作,而且合作后一定会更加愉快。

当然还有产品支持,物流支持,服务支持和培训支持等,这里就不在一一列举。

上一篇:环境管理评价下一篇:缺陷产品召回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