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选题的重要性(精选10篇)
新闻选题的重要性 篇1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管理工作, 如同一般部门的管理工作一样, 千头万绪, 如何做好县级电视台的新闻选题工作, 是关系到新闻播出的质量, 更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能否及时迅速传达到群众中去的大事。因此, 县级电视台发展得如何, 新闻选题至关重要。
近期策划是龙头。新闻中心作为编辑、记者与上级宣传主管部门的“中介”, 必然担负着把宣传精神化作实际报道的使命。根据一个时期的宣传要求, 制定并管理好新闻选题, 应当是新闻中心首要的事情。重点是选题策划, 由新闻中心出面牵头组织好选题策划班子, 围绕改革开放的大局、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定期进行选题策划, 可以突破新闻中心内部长期闭门造车的局限, 集思广益, 将众人的意见整理成选题。在此基础上, 作进一步的调整、修改与补充。
每天策划是必须。除了一个时期的新闻策划外, 每天的新闻策划也很重要, 要抓的社会新闻或公众视线中的问题是什么, 对昨天或前些天的新闻是否要作后续性反映等。定下这些主要内容后, 即按此去布置采访和组稿。虽然每天这样策划很累, 却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当天要急抓的内容, 如若一大早不安排布置, 就失去了时机, 从而给当天晚上的屏幕留下缺憾。
专题策划是重点。主要是配合中心工作的选题, 这些选题通常以战役性报道的选题为主, 样式上也体现为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类型为主。如果说这类选题的管理主要是重在策划的话, 那么, 对日常动态类新闻选题的管理则似乎是重在“管”字上了。一般来说, 对必发的动态消息, 如县里领导的重要活动, 要讲究一次不漏, 主要领导的活动不会天天有, 但却一点也大意不得, 一次也不能出问题, 不能漏发。一方面, 对于重大的动态活动, 其选题策划主要体现在良好的计划性上, 一个大活动, 一共要报几次, 每次突出什么重点与特色, 在什么时间推出。另一方面, 对可发可不发的动态消息, 如某个行业的总结表彰会等, 则应严而灵活。可发可不发的消息应尽量不发, 这类新闻的比重大了, 你的屏幕必然不好看, 那样会造成选题失控进而屏幕失控的局面。但管得太紧也有负作用, 不利于充分调动编辑、记者的主观能动性, 容易产生记者在家坐等、你布置什么我就拍什么的被动局面。因人、因事、因时制宜的管理方法就很有艺术了。
贯彻落实是根本。好的选题确定后, 可以编制成月度选题计划或某一个特定时期、某一个特定战役的选题计划。接着, 关键就是对选题计划的贯彻落实了。选题再好, 如果落实不当, 最终不能变成屏幕上的精彩成果, 计划就等于白定了。通常应防止两种情况, 一是执行者没能透彻了解所接受选题的要旨, 把题目做偏了;二是选题没能“适销对路”, 接受任务的记者对这一选题不感兴趣。后一种情况可能发生得更多一些。一般来说, 哪个记者或记者组报的选题, 就由这个记者或记者组来完成。但对一些重大选题或创新创优的选题, 新闻中心领导要善于调兵遣将, 根据记者的特长来安排任务。如有的记者善于做经济类文章, 有的记者善于做文化类文章, 有的记者对现场报道情有独钟, 有的记者写的新闻评论力透纸背。因此, 只有根据记者的专长来下达、布置和落实选题计划, 才能落实到位, 使好的选题最终变成好的片子。
新闻选题的重要性 篇2
新闻评论的选题,从哪里来?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评论部主任米博华认为——
没有一个孕育过程,就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有时,题目确是闪念中产生,但那闪念正是孕育的结晶。我们的眼睛总是处于搜索状态,大脑总是处于对各种信息加工处理的工作状态,“闪念”就会不期而至。一些作者通常习惯随手记下一些感想、观点、新闻由头,有时这种未经加工处理的材料多达十几个。搜集这些思想碎片,是因为感觉到的东西未必能立即深刻四理解它,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一毫之光,而后细细地消化、思考;一旦酝酿成熟,就可以援笔成文。写掉一批题目就是割掉一茬韭菜,割掉旧的,新的又长出来。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创作过程。概言之,选题和写作两个阶段密不可分。在大多数情况下,选题可以被看成是不动笔的写作,而写作则是对选题的深加工。
选题的产生,主要来自交流、观察和思考。把交流多得、观察所见进行综合归纳,最终以题目显示出来的途径是思考。交流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与专业人士交谈,阅读报纸书籍,听取会议报告和发言等。通过交流获得知识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产生摩擦和碰撞,激发某些思想灵感或唤起某些可能还沉睡的思维。有人说,一篇作品的产生,有时仅仅需要一个小小的提示。可能是几句话,也可能是几个字,犹如“棒喝”。观察,则是长时间地研究某一现象而有所发现。但观察必须辅之以思考,懒得动脑子的观察,只能是看热闹;浮光掠影的观察,则可能流于肤浅的感觉。
题目之所以要选,其实包含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意思,就择优汰劣。这是言论创作的核心所在,难度所在。所谓优劣,当然是比较而言,难有统一标准,但一般认为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因事而作。一个人很饥饿,而另一个热心人建议:“请允许我弹一支曲子助兴”,那一定是很扫兴的。选题首先要明确这些话要讲给谁听,他们需要什么。有时即使文章写得不算太好,只要是选题应运而生、因事而作,有针对性,也是上佳之选。正如一个人饥饿的时候,你及时送去面包,而不是充满华丽音符的空气。
二是有所创见。比如,我们说“储蓄并非一成不变的可喜”,这样的选题总比重复那些人所共知的老生常谈要好。一篇言论,很难有“突破性发现”,但是要力求在某一点上有些新的独到的见解。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在某一课题上别人已做过什么,现在正做什么,达到何种水平,有何成果。总之,有独创性的选题亦为上佳之选。
三是别有洞悉。一样的答案有不同的解法,一样的疾病有不同的治法,一样的山水有不同的看法。有些选题恐怕是永恒的,变动的只是认识的角度回探索的路径。平中见奇,旧中见新,更是上佳之选,这方面论列甚多,不必重复。
新闻性、针对性、独创性和新颖性,四个方面同时包含在一个选题中最好,但仅有其中的一个因素也好,同样算优质选题。
当然,具体到不同的评论类型、投稿对象,选题来源和选题原则又有不同。
本报评论员文章、社论,主要是上级指定选题,或编辑部根据上级精神确定。
时评写作的选题,主要源于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热点——社会舆论关注什么,就评论什么。
通讯员如果要给中央党报撰写评论,就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党报宣传报道重点来确定选题。
通讯员如果要给省级党报投送评论稿件,就要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国家需
要、该省发展需要、社会需要、省级党报宣传报道重点来确定选题。
通讯员如果要给市级党报投送评论稿件,就要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国家需要、该省发展需要、该地市需要、社会需要、市级党报宣传报道重点来确定选题。
通讯员如果要给晚报、都市报投送评论稿件,一般是要针对新闻热点来确定选题。通讯员如果要给企业报投送评论稿件,一般是要针对该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领导工作思路来确定选题。
通讯员如果要给校报投送评论稿件,一般是要针对学校发展的需要、校领导工作思路来确定选题。
有时,一些媒体(例如《人民日报》《半月谈》)会抛出一些评论话题,通讯员紧紧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论述就可以投稿,而且比较容易发表。读者回应式的评论,则是对媒体所刊载的报道进行回应,或评论,或补充,或发挥,或纠错,或点赞。《南方周末》评论版的“读者来信”栏目,就经常刊登读者对前一期该报报道的回应稿件。
《南方周末》评论版“读者来信”栏目2008年5月1日发表的《图书馆“高收费”当休矣!》,就是读者回应式短评。
图书馆“高收费”当休矣!
◆回应“图书馆的书不是用来看的?”
(4月24日E29读者来信)
两年前,因撰写论文需要外报资料,所以去国家图书馆查询。为得到朝鲜《劳动新闻》某期头版图片(对开报纸,需扫描两次后拼在一起),我缴费80元!管理员不让用数码相机拍,而复印、扫描又收费昂贵,以扫描为例,扫描一张A4大小的样收费40元(市场价3-5元)。
管理员给出的理由,一是“保护文献资料”。这当然不能成立,因为如果不打闪光灯拍照,根本不会损坏文献。
另一理由是“收费标准得到物价部门的核准”。不信?旁边就有一个牌子写明这个批准文件的具体内容。我当时想,物价部门怎么会同意这样的“高收费”?无独有偶,我在本省档案馆查阅、复印文献资料时,也发现物价部门批准了类似的“高收费”——复印1元/张,每次取档6元/本。
“图书馆者何也,所以输入文明、实验教育,坚其信心、富其能力者也。”这是《创设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募捐启事》的原话。“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们寻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资源。……原则上,公共图书馆应提供免费的服务”,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的原话。
什么时候,我们的图书馆、档案馆才能告别“高收费”,与“彻底免费”握手呢?
(嘉荞 大学教师)
目前,许多报纸都在头版开设有小言论栏目,这类栏目是通讯员可以投稿的,这类栏目的言论稿件该怎么确定选题呢?江西日报编辑钟兴旺曾这样总结该报小言论栏目《求是坛》的选题技巧:
《求是坛》栏目开办的宗旨是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稿件的选题广泛,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身边小事都可做选题。但要做到“小”中见“大”、以“小”见“大”,要言不繁,点到为止。同时,由于处在党报头版位置,决定了《求是坛》言论选题的题材要尽可能大一些,政治性和思想性强一些,指导性
和服务性强一些。……因为篇幅短小,决定了其稿件在写法上“口子”尽可能小一些,从小角度切入引出令人深思的大道理。
……
不少基层通讯员反映,给《求是坛》投稿不少却很难见报。其中原因固然很多,除了选题不对路、文字粗糙、论述缺乏条理等原因外,还有就是话题老、缺乏新意。当然,“旧”选题并非不能写,关键是要有新意。以新颖的话题、巧妙的角度切入,加入新时期的一些鲜活元素,老话题之“树”照样能发“新枝”。
在江西日报评论员骆辉看来,党报短评的选题可以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一是要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
短评虽然不直接阐述大的方针政策,但要着眼于当前的中心工作和任务,着眼于客观形势的需要。强调选题要从小事入手,但所说的小事并非鸡毛蒜皮、不足挂齿的琐事,而是能反映新事物、新方向、新的矛盾的事物,选择那些意义重大的小事,倡导时代新风,鞭挞落后现象。
比如,在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方面,江西日报拟推出各类言论近20篇,除了社论及本报评论员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短评,如1月13日见报的《改革要有“舍得观”》、2月4日见报的《改革者当有“硬骨头”》等。这些选题,就是从“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全会”这个大局着眼,从具体事情入手的范例。
二是要具体细化,切忌大而空泛。
比如表扬一个先进人物,最好从他事迹中选择一点闪光的东西加以评论;批评一个坏的典型,也应该选择一点去揭露去批驳,切忌面面俱到。努力使论题具体些、角度小一些,矛盾的焦点集中一些,议论的口子要窄一些,新闻素材要细巧些、典型些。
江西日报2013年9月25在一版《求是坛》栏目刊发的《兰辉的“群众热线”》一文,堪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典范。兰辉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格很多,但作者却抓住“手机里储存着2000多个电话号码”,以“群众热线”为主线,深刻反映了兰辉的群众观。
“小”不是意义小,而是要求小中见大。谈的尽管是一点、一滴、一斑、一叶,却都能够由点而面,由滴水见太阳,一句话,能够抓住反映事物本质最核心的一点,弹动那根绷得最紧的时代之弦。
三是要从群众关注、社会关心入手。
短评要善于选取当前群众感兴趣的新事物、新问题,选取群众有疑惑有争议又亟待搞清楚的问题作为选题,反映群众的呼声,消除群众的疑惑。
新,指的是既要有新鲜引人的题目,选择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话题,对工作、生活、思想各方面的新问题及时加以评论,更要有新颖独到的见解,要有新角度,新的论据,新的表达方式,能给人以新的启迪。不少短评写得一般化,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往往跟文章本身缺乏新意、角度老一套有关。因此,要提高短评的写作质量,就得下决心剔除泛论,选取新的立论角度。新与快是对孪生兄弟,但评论的刻意求新,还不仅仅限于它的时效性。在强调快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评论的思想新、问题新、内容新以及角度新、语言新。抓住人们最热心、最敏感、最关注的焦点问题,有的放矢,积极反映当前的现实,引导当前的现实,推动当前的现实。论出真知灼见,正确地进行舆论引导,让评论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2014年1月8日刊发的《算好公车改革“民心账”》,处处彰显新意。新事件,新余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公车改革;新观点,在算好公车“经济账”的同时,最根本的是要算好它的“民心账”。
实际上,本书第二章提及的找新闻选题的那些方法,有一些也适用于找评论选题。在某个节日(如教师节)或纪念日(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详见附录一)到来之前,就可以撰写相关主题的评论稿件并投稿。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可以找到评论选题。《南方周末》评论版“读者来信”栏目2010年9月9日发表的短评《莫让非自愿扎根》,选题就来源于作者王卫明的一位教师朋友的闲聊。
那些被媒体报道、被网民热议的新闻事件,往往是时事评论的最佳选题。晚报、都市报的评论版,大多是刊登这类评论。
例如,《人民日报》2014年9月5日头版“今日谈”栏目刊登的短评,选题就来自前一天的新闻事件。
高考改革,关键的第一步
陈 凌
“看见太阳,你就把阴影甩在脑后了。”一位孩子高考落榜,父亲这样安慰他。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公布,合理的制度设计、科学的改革谋划,应该可以让更多孩子和父亲告别阴影。
改革开放之初,恢复高考成为多少人命运的转折;新一轮改革大潮起势,高考的改变同样牵动人心。不仅是因为这一改革能减少城乡教育差距、缓解唯分取人弊病,更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从高考到中考、从高校到中小学、从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从考试方式到教育理念,改革不断推进,必能真正改变更多人命运的辙痕。
而这一步,也与更多改革息息相关。异地高考在大城市的突破,仍需户籍制度改革助推;城乡孩子要站上同一起跑线,仍需收入分配改革发力。“牵一发需动全身”,教育改革的基础性、系统性、复杂性,正折射中国改革的艰辛;而教育改革的突破,也就更能体现改革者的勇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考试招生改革迈步,中央重视、社会期待、群众支持。相信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青春将“甩掉阴影、看见太阳”,拥有更好的未来。
有些评论选题,来源于自己的采访。
例如,《江西日报》2014年9月4日B3版刊登的评论《做“大家的公司”》,选题就来源于作者王卫明、刘若兰对正邦集团总部的采访。这篇评论的正文如下:
近日,笔者采访了位于南昌市艾溪湖畔的正邦集团总部。印在企业一楼大堂墙上的一句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小公司做成大公司,把大公司做成大家的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做大家的公司”这一理念体现在集团发展的各个方面。2008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安排了2万多名大学生就业,通过企业内外部各种培训帮助员工成才;通过项目承包制、投资人才等方式扶持员工创业;对于投身国内畜牧业领域的年轻创业者,给股份、给平台、大胆放权,扶持壮大了50多家志同道合的小微企业。
做“大家的公司”,让员工、合作者、消费者及公众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实现多方共赢,正是国内外一些企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
要把企业做成“大家的公司”,首先要善待员工。善待员工,可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有助于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不仅给予员工物质回报,而且给他们别处难得一见的信任与授权。这家公司授予服务员这样的权力: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认为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或免一餐。如此一来,每一个海底捞的员工(包括基层服务员),实际上都在行使管理者的权力。这使得员工更愿意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来爱护,共同促进服务品质的提高。
做“大家的公司”,就要让合作者一起发展壮大。淘宝网的成功,其实就是以众多网店的成功为基础的。在淘宝网开店成本低,受众面广,消费者也能够用较低的价格买到商品,这样的共赢平台,大大提高了淘宝网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市场份额。
做“大家的公司”,还要尽可能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很多商界名人在公司做大做强后,都会选择将财富与社会分享。“股神”巴菲特2006年决定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约375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2008年宣布将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捐给慈善基金会;李嘉诚自1980年至今,已向李嘉诚基金会捐出145亿港元。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让公司的发展成果惠泽更多的人,正是成功企业的一大特质。
当然,也有一些人把企业做成“自私自利的公司”,忽视员工的权益和福利,不肯与合作者公平分享利益,更没有主动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上往往是昙花一现,遑论做大做强。企业要与社会共成长,就要培育类似于做“大家的公司”的企业文化。善于合作,乐于分享,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企业文化。
新闻选题的重要性 篇3
对期刊而言,选题是刊物的灵魂与基础。期刊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具有相对较长的出版周期,信息传递相对滞后,但信息容量比较大。期刊选题的新闻性、时效性往往难以比肩其他新闻媒体,但选题的厚重感、深入度却也让其他媒体自叹弗如。时政类期刊是新闻性、时效性相对较强的期刊,做好时政类期刊选题策划,关键是要把握选题的新闻性和思想性、时效性与深入性的有机统一和内在平衡,提高选题的质量和效果,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传播力。
一、时政类期刊选题应努力增强新闻性和时效性
新闻性是时政类期刊的重要特征之一。时政类期刊在做选题策划时,也应当考虑新闻性和时效性,使之具有足够的热度,否则难以激发读者的兴趣。
(一)善于捕捉新闻点。时政类期刊选题策划时,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政治敏锐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捕捉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要选择有强烈现实性和鲜明时代感的话题,选题不仅要反映近期新闻事件,而且要能反映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记录时代脉搏,反映时代强音。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思想、重要决策部署,搞好形势分析和政策解读,传递高层声音,引导社会舆论。要关注读者需求,倾听读者呼声,善于抓取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二)巧妙运用周期性。时政类期刊都有一定的出版周期,通常有月刊、半月刊、周刊、双月刊、季刊等。时政类期刊的出版周期,决定了在第一时间的即时性上并没有优势,但可以通过选题策划,在信息的优选、综合和预判上做足文章。一是优选信息。时政类期刊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新闻素材,从一个出版周期的大量新闻信息中筛选重大新闻,进行集中、深入的宣传报道。二是梳理综合。出版周期内的新闻丰富多彩,可以一月(一周)新闻集锦、荟萃、精选等形式,对周期内的新闻事件进行回顾、梳理和总括,配以点评、综述、分析,让读者对一段时间内的重大新闻一目了然。三是前瞻预判。时政类期刊要善下“先手棋”,及早组织对前沿性新闻走势预判预研,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报,努力增强前瞻性。如全国“两会”的前瞻报道,可以约请专家学者建言“两会”,预判“两会”热点难点,引导读者新闻预期,为“两会”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充分体现独特性。每一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和目标读者,都是相对独特的“这一个”,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时政类期刊也不例外。时政类期刊选题策划须紧紧围绕其功能定位、目标读者来进行,努力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科学把握、合理统筹“共性新闻”与“个性新闻”,尽可能避免泛泛地反映一般性的新闻内容,要有针对性地选取符合本刊定位的特色新闻信息,充分体现期刊的个性色彩。要注重针对本刊的读者群精心策划选题,发现本刊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内容,满足本刊独特的分众需求。
二、时政类期刊选题应当着重突出思想性和厚重度
时政类期刊须扬长避短,通过精心策划,在兼顾新闻性和时效性的同时,下功夫提升思想性和厚重度,努力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凸显自身的比较优势。
(一)着力向深度挖掘。如今,人们不再满足于获取重大新闻浅层次的资讯报道,而是期盼更多有深度、有意味的报道。对重大新闻的深度报道,恰恰是时政类期刊的优势所在。时政类期刊通过精心策划、深耕细作,完全可以后发制人、以静制动、以专胜博,使自身动态性报道的劣势转化为重大选题策划和深度报道的优势。要通过对重要选题的精心策划,对简单、表层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度加工,把对事件的报道深化为问题的研究,把对点的报道上升到面的分析,拓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实现选题的“高附加值”。要着力在第一时间新闻播报后占领第二、第三落点,帮助读者从更高、更深、更远的角度解读党的战略决策,认识和把握新闻事件。坚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有限的篇幅内把报道做深入,把观点讲透彻,避免“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没说清楚”的泛泛而谈。
(二)善于策划组合文章。围绕重大选题策划推出具有系列性、组合性的专题报道,是时政类期刊的一个优势。要善于进行综合分析,以宽广的眼光寻找可能入手的角度,通过精心比对寻找独到的视角,找到“官方”与“民间”的结合点,“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的平衡点,推出不同角度、多个侧面的立体组合。在策划推出阶段性重大选题时,可以通过深度采访、实地调查、召开现场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基层同志等从各自的角度讨论交流,使期刊专题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支撑,还有他山之石,打好“组合拳”。要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政策出台的背景、相关知识的链接,配以多角度、立体化的解读、分析,给读者提供富有厚度和层次感的集束产品。还要增强各栏目之间的关联性和各期之间的呼应性,不同栏目、不同期数之间的选题要注意呼应衔接,整体统筹布局。特别是主打栏目要精心设计、深度开发,推出拳头产品,大幅增强新闻的冲击力和可读性。
(三)切实增强思想内蕴。期刊的特色可以通过栏目设置、外观设计等表现,但最本质的内核是思想观点。一份期刊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对读者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期刊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取决于观点的高度和新意。时政类期刊应以学术研究的态度踏踏实实做新闻,以新闻报道的敏感认认真真搞调研,既有新闻信息的可读性,更有理论研究的思想性。要增强创新性思维,敢于对惯见的现象和已有的权威理论持分析的、批判的态度,提出独创性的思想见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浅我深,给读者以启迪。要以文化人的眼光和责任感,以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刻的洞察力策划选题,用心用情创作富有文化气息的文章。要接地气、聚人气,善于以读者的身份去感受所报道的内容,切实表达和汇集读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实现与读者在思想情感上的零距离。要坚持政治家办刊,正确把握选题自由度与传播正能量的关系,大力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确保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充分发挥时政类期刊的舆论导向功能。
(作者单位系紫光阁杂志社)
浅谈新闻采写选题和策划的重要性 篇4
一个好的新闻选题, 从宏观上来说, 首先是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 在这一大的框架下, 新闻选题更能贴近国家的实际情况, 更能把党的最新政策和施政纲领传播给普通大众, 使民众对大政方针政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而拉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些主流报纸为例, 它们能够及时报道党和国家的政策, 做到时事及时更新, 使离政治很远的普通大众能够更加近距离地了解时政要闻;其次是能够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给每一个百姓, 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道德理念的同时, 起到了警示、教育的目的, 成为党和国家思想教育的先锋队,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从微观上来说, 首先, 一个好的新闻选题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一些特别的、新奇的、具有个性的事情, 需要新闻工作者用眼、用心认真观察, 要贴近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要走群众路线, 做新闻工作也要坚持群众路线, 我们在选题时, 要深入生活, 去发现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这样的新闻才更能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使得新闻的社会性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使百姓更愿意看新闻报道, 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比如, 关于老人晨练的新闻报道, 既展示了老年人群体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传播了正能量, 又从细节入手, 贴近百姓生活。其次, 好的选题是多角度、多层次的, 同时也是逆向思维的结果,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反映, 新闻工作团体要不断为新闻事业输入适合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推动新闻事业发展。
新闻策划是“记者根据平时的仔细观察, 发现一些可以特别采写的报道, 或是揭秘性的内容, 或是就某个话题进行专题报道的谋划过程”, 就是利用掌握的新闻线索和背景资料, 策划出一套有效的材料发掘方法, 进而更有效地利用新闻线索进行有效采访。可以说, 新闻报道策划的成败直接影响报道的成败, 在新闻采写中占有重要位置。
首先, 一个成功的新闻策划能够充分发挥报道者的聪明才智和主观性,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报道者依据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参与, 形成自己的一套报道思路, 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反映, 这对于提高报道质量大有好处。同时, 通过发挥个人的主观性, 能够充分发掘新闻背后的价值, 甚者在不引人注意的新闻事件中发掘极有价值的珍宝。“新闻策划能够极大地开拓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 而且可以敏锐地回忆过去发生的历史, 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 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
其次, 能够最大限度地坚持群众路线, 满足受众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导致大众的需求和兴趣越来越广, 这就使得简单的报道不能使受众获得满足, 对事件内部的发展和事件背后所反映的思想层面的需求增加, 它要求新闻策划者必须以群众为基础, 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甚至是逆向思维的角度来进行策划, 充分满足受众的要求。新闻报道者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 也增加了新闻的社会效应。一条新闻报道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 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只有好的新闻策划, 才能够从符合社会价值理念的角度进行报道, 在社会上产生影响, 感染更多的人, 使其更好地服务大众。
再次, 新闻策划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 各个新闻媒体在不断的竞争过程中, 将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 同时也会不断地学习其他媒体的先进经验, 在学习中进步, 还会形成“你无我有, 你有我新, 你新我快, 你快我深”的积极局面。应看到, 在竞争中也带来了媒体之间的互相合作, 在合作中优势互补、互相学习, 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新闻资源, 形成合力, 更好地报道新闻, 同时也达到了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的境界。
选题和策划是新闻采写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选题是新闻采写的良好开端, 而策划则决定了日后的报道质量, 对于新闻报道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闻工作者, 要充分认识选题和策划的重要意义, 为新闻报道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操慧等编著《新闻采写教程》,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2]张俐著《新闻采写实务》,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3]李树阁《浅谈新闻选题策划》,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9年第4期。
(新闻09)学年论文选题 篇5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网络传播研究
2、邓拓的新闻思想和实践
3、论毛泽东的新闻思想
4、中外名记者的采访技巧研究
5、试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6、谈记者的新闻敏感
7、试论记者的采访艺术
8、试论新闻记者的全局意识
9、采访心理学研究
10、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业务手段探讨
11、浅析追求新闻价值与社会伦理的矛盾
12、浅谈现场短新闻的语言风格
13、关于灾难性报道的研究
14、谈新闻导语的技巧
15、谈新闻背景及写作
16、论新时期的人物报道
17、“民生新闻"报道研究
18、试论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19、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20、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21、近代新闻思想研究
22、知识经济时代的传媒角色
23、论网络传播的信息可信度
24、晚报、都市报的贴近性分析
25、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26、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
27、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28、新闻时评热现象透视
29、突发性事件与新闻传播机制研究
30、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新闻传播机制研究
31、新闻监督与媒介审判
32、中国电视传播观念的历史演进
33、全球化与中国当代电视的发展策略
34、浅析电视直播现象
35、试论电视专题节目的采编与主持
36、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37、电视生活类节目的人文内涵
38、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39、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40、新闻评论的语言特色
41、新闻评论的标题特色
42、广播电视评论专题研究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媒体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高科技的风险---谈新闻摄影真实性问题 论新闻侵权
网络时代的传媒生存状态
网络新闻传播与中国政治民主进程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网络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新闻公众关系的世俗与理想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
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症结所在 新闻类博客研究
试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及特点 论当代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功能 电视新闻报道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研究 中国当代电视新闻传播观念的沿革 电视暴力及媒介教育探究
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互动研究 新时期农村电视功能提升研究 闽台地方报人研究(选择个案)网络评论监管研究
网络舆论与群体性事件传播研究 博客传播研究
新闻媒介素养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研究 网络电视研究
论财经新闻的专业性与通俗性
跨媒体传播语境下的阅读方式变革
由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看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某一新闻人物(如王韬、邵飘萍、范长江、邹韬奋等)个案研究 某一新闻报刊个案研究 古典文学修养与新闻语言 微博与舆论监督 微博传播效果研究
我国幼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品牌建设研究 浅谈纪录片的声音录制 浅谈纪录片中的画面语言 * * 类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
电影中 “隐性广告”的利弊解析 电视广告的表现手法分析 地方电视台的特色研究 中国电视评论栏目研究 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报纸评论版研究 新闻摄影研究
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研究 电影宣传中新闻点的选择研究
试论党报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及影响 试析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 论新闻报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 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 福建精神下的地域品牌传播研究
“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的传播效果研究 归真堂”事件的公关原罪研究
福建晋江运动品牌的公关现状实证研究 从“窃听门”看新闻自由 新媒体时代受众角色变迁
“培养分析”理论与媒介责任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
突发公共事件与网络舆论引导研究 浅析网络暴力 网络实名制探讨
黄远生在中国新闻史上的特殊意义 论《新华日报》舆论监督特点 三十年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
十年新闻事业市场化的利弊(1992至2002)新时期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利弊得失
信息公开理念在新时期新闻报道中的实践 我国报刊与青少年受众 电视深度报道研究
开展“走转改”活动对新闻报道的推动作用研究 中西方新闻佳作比较 新闻人文的困境
新闻公关的现状与不足
新闻采写中的选题和选题策划分析 篇6
新闻选题主要包括标题与主题的选择, 主题的选择即中心思想与新闻观点的选择。在新闻报道中, 所有内容应围绕主题展开, 这样才能让新闻有吸引力[1]。而标题的选择则是合适新闻标题的确定, 新闻标题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既能够突出文章主题, 又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尤其是在当前信息爆炸的社会, 一则新闻传播效益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好的标题。
新闻策划内容包括对已经发生新闻的采写方向、新闻线索收集及后续报道的深入。良好新闻策划能够使新闻事件更完整地呈现出来, 使短新闻传播效益提升、长篇新闻有深度、事件描写更详细。
2 新闻采写选题技巧分析
2.1 题材应贴近我国基本国情
新闻采写选题应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及政治主旋律, 以我国各项方针政策及基本国情为出发点, 真正发挥新闻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因此, 在新闻选题时, 要求新闻采写人员掌握国家最新的政策与制度, 注重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闻事件中体现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 如“高物价上涨对高校食堂以及学生的影响”选题, 新闻采写人员就应结合国务院相关政策, 将政府提出的给予高校学生伙食补贴这一政策体现出来。
2.2 题材应贴近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
新闻报道中, 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新闻往往会吸引受众的注意[3]。因此, 新闻采写人员在选题上应从群众的日常生活出发, 通过深入基层群众, 挖掘基层中可用于报道的新闻素材与事件, 记者通过深入了解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 才能报道出吸引民众的新闻, 在拉近新闻与民众距离的同时, 实现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选题上应彰显人文特性, 引导正确的舆论, 传递正能量。例如, 针对我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的“扶老人难”现象, 就可以进行相关的选题报道, 选题上侧重报道积极正面的新闻, 如扶老人得到回报等。通过贴近群众生活及传播积极向上的观念, 全面提升新闻报道的全面性。
3 新闻采写选题策划技巧分析
3.1 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各种素质能力
新闻采写看似仅仅是对已经发生事件的报道, 通过对事件进行组织并传播给受众, 但是要完成这一工作却对新闻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力要求较高。新闻事件的价值与新闻吸引力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新闻敏感性与社会责任性, 从同一事件中挖掘与他人不同的观念或者新闻报道方向。例如, 在“5.12大地震”的报道中, 一则“地震男背妻”的新闻瞬间火遍网络, 在所有记者都在关心地震的伤亡与现场情况时, 该记者从亲情方向入手, 收获出其不意的效果。
此外, 新闻工作者在选题策划时, 还应兼顾新闻的全面性与深度性, 把握受众关注点, 反映民众的心声与想法, 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策划的完整性与报道全面性[4]。
3.2 坚持走群众路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物质得到满足, 在此基础上逐渐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在这一需求下, 各个阶层对身边事的关心度不断提升, 新闻媒体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应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 在选题的策划上应从民众关心的日常事出发, 使新闻表达的内容使民众喜欢看的, 寄托民众的思想情感, 反映群众的诉求, 为群众解决问题、办实事, 使新闻达到推动老百姓道德素质全面提升的作用。
3.3 借助现代新媒体提升新闻深度
在以往的选题策划中, 新闻采写者对民意的调查往往是在小范围进行的, 这使新闻报道常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新闻传播效应及新闻舆论导向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因此, 在选题策划中, 新闻采写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当前新媒体工具, 收集更广泛的民众意见, 以期对新闻内容进行合理的策划与报道。例如, 新闻采写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对民众搜索与点击量较高的内容进行分析, 找出民众的关注点,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事件报道, 使新闻的吸引力不断提升。
4 结语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 做好新闻选题与选题策划工作对提高新闻采写质量以及新闻传播效应有积极意义。因此, 新闻采写工作人员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一定要明确选题与策划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走群众路线及充分结合现代新媒体工具, 使新闻报道质量不断提升, 进而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稳步发展。
摘要:新闻采写既是新闻传播最关键的步骤, 也是新闻传播质量与传播效果提升的关键。进行新闻采写前, 好的选题与策划是新闻采写成功的一半。因此, 新闻采写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新闻选题与选题策划环节。本文结合具体事例, 对新闻采写过程的选题与策划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闻采写,选题,策划
参考文献
[1]李道荣.论经济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J].当代传播, 2010 (1) .
[2]王凤俊.浅谈新闻采写选题和策划的重要性[J].新闻传播, 2013 (11) .
[3]周阳.加强选题策划, 打造内刊品牌[J].青年记者, 2016 (5) .
新闻采写中的选题和选题策划研究 篇7
关键词:新闻采写,选题,策划
一、引言
当前, 新闻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严峻的挑战, 此时对于新闻业中的各个环节要求均在不断提高, 新闻采写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要求其要保证较高的质量, 通过选题与策划为大众提供新闻事件, 此时的事件要适应大众的新闻需要, 在此基础上, 大众对于社会、国家与世界的了解才能够更加及时与深入。
二、新闻采写的概况
新闻采写作为新闻的关键性环节, 为了促进大众传播目标的实现, 新闻采写要以国家、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 为大众提供贴近生活的新闻事件, 在此基础上, 新闻采写才能够彰显新闻的主题及其价值。同时, 新闻采写要利用朴实的语言, 其中的描述语言要源于人民生活, 如果新闻内容介绍的为百姓生活, 要求采写语言要平易近人。[1]例如, 对于老年人而言, 其采写的语言要简洁, 并利用放大的字体, 以此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对于年轻人而言, 其采写的语言要新鲜, 如人艰不拆、神马、高富帅、屌丝等。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新闻采写是重要的, 要注重其质量, 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为选题与策划, 下文主要阐述了二者的相关内容:
三、新闻采写中的选题
新闻选题是指为新闻报道选择相应的题目, 此环节是重要的, 具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是由于新闻选题要具有独特性,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观察, 对新闻点进行寻找, 并从中挖掘出有新闻价值的线索, 在此基础上, 对新闻展开合理的安排与细致的布置, 此时新闻报道才能够具有方向性。[2]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 新闻素材、线索与报料的寻找是困难的, 三者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成效, 如果三者存在不足, 则会降低新闻报道的质量, 但选题能够弥补新闻素材、线索与报料的不足问题。因此, 新闻采写过程中, 要明确选题的重要性, 并给予其高度的重视, 良好的选题不仅能够提高报道的质量, 还能够使报道具备创新性与独特性。
(1) 在宏观角度。新闻选题时要根据国家、党的方针政策, 选择贴近国情与党情的事件, 将其新的政策与纲领等传递给大众, 在此基础上, 大众对于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够实现全面的了解, 进而国家、党与人民群众将保持良好的、和谐的关系。例如, 《人民日报》《新民晚报》《中国青年报》与《光明日报》等均十分注重选题, 此类报纸对于国家、党的政策实行了及时的报道, 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了解政治的平台。同时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也进行了传播, 让普通大众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再者还发挥了教育与警示的作用, 新闻报道成了国家与党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此基础上, 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 在微观角度。新闻选题要贴近群众的生活, 并对日常生活中新奇的、特殊的、个性化的事件进行报道, 此时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要求相对较高, 要求其要对生活进行仔细的观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群众的路线, 在选题时要深入群众的生活, 在贴近百姓生活的基础上, 才能够了解百姓生活中的故事。新闻报道要讲述百姓生活中的事件, 唯有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才能够发挥新闻的价值, 新闻报道才能够获得坚持的群众基础。[3]例如, 新闻报道中可以对广场舞进行报道, 此时的选题要彰显老年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以此促进正能量的传递。同时, 新闻选题要保持层次性, 通过逆向思维, 保证新闻报道的多角度与全面性, 此时的选题直接体现着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在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 要注重对高素质人才的利用, 以此为新闻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可靠的人才保障。
四、新闻采写中的策划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工作者通过对百姓生活的观察, 寻找符合采写要求的报道, 其中可以为揭秘性的内容, 也可以为专题性的报道, 新闻策划要对新闻线索与背景资料进行合理的利用, 并利用高效的策划方法, 实现对材料的深度挖掘, 此时, 不仅新闻线索得到了积极的利用, 还实现了有序的采访。因此, 新闻策划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的成败, 它在新闻采写中的作用是显著的。
(1) 展现报道者的综合素质。新闻策划的成败体现着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成功的策划是通过报道者对自身综合能力高效运用后实现的。在明确报道目标与方案的指导下, 报道者要对新闻活动展开主动的、全面的参与, 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报道思路, 通过对事件积极、主动的呈现, 报道的质量将不断提高。同时, 通过报道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新闻的价值将得到挖掘。
(2) 坚持群众的路线。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 人们的物质生活有着较大的改变, 此时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新闻策划要坚持群众路线, 根据大众的兴趣与爱好, 为事件展开全面的报道, 并注重其中思想层面的呈现。新闻策划人员要以群众的基础, 展开全方位、多角度与多层次的策划, 此时不仅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还能够凸显新闻的社会价值。新闻报道不仅要反映社会现象, 通过策划, 还要传播积极的社会价值理念, 以此感染大众, 使其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更加完善。[4]
(3) 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 新闻媒体的竞争十分激烈, 为了促进新闻业的发展, 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 通过对其他媒体的学习与借鉴, 促进新闻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高效配置。
五、总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闻采写中的选题与策划, 二者作为关键性的内容, 直接关系着新闻采写的质量, 同时二者也影响着新闻报道的效果。因此,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明确选题与策划的重要性, 并对二者进行全面的学习, 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 新闻选题与新闻策划的意义将更加凸显, 进而我国新闻业也将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凤俊.新闻采写中要注重选题和选题策划[J].科技传播, 2014 (10) :37-38.
[2]王凤俊.浅谈新闻采写选题和策划的重要性[J].新闻传播, 2013 (11) :189.
[3]欧春芳, 廖和平.军事学术期刊选题策划探要[J].江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04) :169-171.
企业新闻的选题与立意 篇8
一、选题:站得高, 贴得近
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新闻选题站得高, 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中心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明确新闻创作的大方向。“记者基层行”系列报道活动策划之初, 就主题鲜明, 主旨明确。把新闻宣传的重点聚焦在企业的发展变化方面, 在反映职工心愿、心声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企业生产经营的好经验、好做法, 新亮点、新成就, 典型人、典型事, 进而激发、动员广大职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 以更高的目标、更实的作风, 不断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基层, 深入生活, 才能挖掘到鲜活的新闻素材, 寻找到新闻的源头活水。新闻选题“贴得近”, 就是要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激发创作活力, 提升宣传效果。“记者基层行”系列报道活动报道组深入基层, 掌握第一手材料, 采集鲜活新闻, 捕捉生动、感人的事实、情节, 同时结合企业基层队站的具体情况, 从弱势中找优点, 从平凡中找亮点, 从空白点中找热点, 在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 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宣传价值, 扩大了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新闻选题是为最终的宣传效果服务的。定位在“聚焦基层发展变化, 反映员工心愿心声”的“记者基层行”系列报道活动, 由于站得高、贴得近, 采取“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的方式, 围绕基层生产建设开展新闻报道, 受到广泛关注。有的单位专门组织职工收看和学习“记者基层行”相关新闻;有的职工主动来电话对新闻报道进行点评。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记者基层行”活动产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立意:新闻符号的表现与运用
新闻宣传, 是借助文字、影像、声音、镜头等多种符号, 形成连续传播的综合符号体系。按照这一综合符号体系所表现的形式划分, 主要包括文字和声像。电视新闻中的“字幕”、“同期声”、“画外音”, 平面媒体注重的“照片”、“图表”等各种符号, 会形成不同的表意效果。合理编排、组合这些表意要素, 既需要高超的编辑技巧, 使新闻信息优化组合, 也会从整体上提高新闻信息量, 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突出最佳的新闻宣传效果, 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 是新闻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现代社会, 各种新闻媒介异常活跃,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 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 尤其要注重不断开拓, 勇于创新, 努力追求各种新闻符号的最佳表现功能。
一是切口小。一般而言, 企业大型新闻报道宣传选题集中, 处理不好会造成选题和报道角度的重复, 无法写出有深度的稿件。因此, 在确定选题时注重小切口, 就会较好解决这个难题, 使新闻报道内容不重复, 既有亮点, 又有深度。二是多样化。为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在保持报道总体风格不变的情况下, 力求在报道形式上不断创新。通过记者出镜、现场采访、资料链接、配发图片等方法, 将现场信息直观传递给观众, 给读者以图文并茂之感, 使文章既不沉闷, 又增添厚重感。在内容表达方面, 对表意符号均衡分配, 突显同期声、照片等手段的运用, 拉近受众与新闻的距离, 还原现实, 增强新闻的可信度与感染力。三是有新意。在信息泛滥的今天, 读者容易视觉疲劳。多采用比喻、拟人、虚实结合等多种修辞手法, 精心制作准确、生动、简洁的标题, 画龙点睛, 为文章增色, 能起到向读者推介、吸引阅读的作用。立意上抓住读者的眼球, 以真实性、生动性、形象性呈现, 效果事半功倍。
选题与立意, 互为表里, 是新闻报道至关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选题是目标, 事关宣传目的;立意是手段, 决定宣传效果。冀东油田“记者基层行”系列报道活动在三个方面为企业新闻报道提供了借鉴。第一, 超前策划是前提。活动过程中, 冀东油田各单位上报线索后, 报道组积极组织策划, 及时联系通讯员和基层队站, 沟通素材情况, 探索采访方案, 做到了内外携手, 让活动从“独唱”真正成为“合唱”, 努力为下一步采访奠定基础。第二, 深入采访是基础。只有深入了才能贴近, 贴近了才能感动, 自己感动了才能写出让别人感动的文章。为此, 报道组在采访过程中, 努力做到多看、多听、多记、多跑、多问, 不断挖掘基层闪光点, 真正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第三, 创新报道是目标。只有通过不断创新, 才能把报道制作得更加生动活泼, 富于感染力, 产生影响力。找准切入点, 创新报道方式方法, 以刊发新闻精品为目标, 才能不断提升电视、报纸、网络的影响力。
电视新闻选题的创新探讨 篇9
关键词:电视新闻,选题,创新,竞争力
0 引言
现今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以及各种软件的应用更新, 大量的信息在网路上以不可抵挡的姿势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 如何能在信息量如此之巨大以及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情况下, 使电视的受众对电视新闻仍旧保持较高的兴趣以及关注度呢?创新是关键。电视新闻是党、人民群众的喉舌, 尽最大可能加大其所包含的信息量、流通量以及提高其新闻价值才能使其健康快速的发展, 不被观众抛弃。
我们知道电视新闻选题在电视新闻的工作中占有绝对的地位, 它代表着方向以及高度, 决定了电视新闻的新闻价值, 一个好的选题往往能胜却无数华丽词藻。创新, 是每个行业, 无论是实物还是服务型的, 特别是科技型以及具有较强时效性的行业中更是对行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明朝的大家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进步的源泉, 而在电视新闻行业, 永远让观众保持新鲜感的才能在业内屹立不倒, 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所以我们电视新闻行业必须重视创新, 而本文选择从选题的创新进行切入。
传统的电视新闻选题, 一般都是按照时政、文教、科技、财经、工业、农业、体育、法制、社会等单个题材进行选题, 具有单一性, 我们应该提高电视新闻选题的综合性, 像时事政治和法制结合建立法治社会, 科技、财经、农业相结合, 报道现代化农业等。这是在内容上进行结合, 使电视新闻选题更接近民生, 贴近观众, 将以往具有“高、大、上”充满神秘色彩的政治新闻从人民生活角度折射体现出来。下面本文从选题的结合性与综合性方面对选题如何创新作具体的论述。
1 导向性与群众性相结合
电视新闻作为党、政府和民众的喉舌, 向民众传达党和政府的政策和举措, 向党和政府表述群众的生活和意愿, 由于其具有双向性, 所以电视新闻必须具有真实、公正等性质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喉舌的功能。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先锋部队, 其决策与发展方向亦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未来的发展与走向。因为党和政府的政策往往通过电视新闻向民众进行传达, 因此电视新闻又具有导向性的作用, 又因为民众通常从它来了解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政策, 因此其又具有群众性。电视新闻选题也应从使导向性与群众性相结合这个方向进行深入, 成功实现其作为党、政府和民众喉舌的作用。
怎样在选题中实现导向性与群众性相结合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方向进行努力。
1.1 增强电视新闻的导向性
我们知道电视新闻具有导向性, 不仅仅是在政治上, 还有经济上 (政府颁布经济政策时) , 不仅仅是在思想上, 还涉及行为上, 不仅仅是在道德上, 还有生活、知识、文化、科技、等等。因为电视新闻涉及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我们对其导向性要求更高。电视新闻我们要求其不仅要大胆的去触及社会敏感点, 又要保持好一个度, 使大众能够得到公平、真实的信息,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群众反映。对电视新闻我们还要求其应大胆的去接触社会疑点, 还应帮助民众解决困惑, 以免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对电视新闻我们更要求其能大胆触及民生矛盾, 帮助、引导民众直面、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电视新闻应勇敢的揭露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但又不使情况更加恶化, 使政府和人民能够意识到问题, 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为了实现其导向性, 应该注意微观, 把握宏观, 保证其能公平、公正、公开, 并且在报告时应该集中的、大批量的、有计划的、全面又不失公正的进行报道, 引起群众关注又不使他们偏听偏信, 使事实公布, 获得舆论支持, 引起大面积的反响在民众之间, 起到导向作用。
1.2 电视新闻选题的深入浅出
政治、经济、科技等作为硬新闻, 当对其进行电视新闻化时, 其选题应贴近民生, 不能仅干巴巴的对其进行介绍, 应将其放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其进行深入剖析, 使其走下神秘神坛, 真正的使群众了解其意义及作用。像看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时, 通过对衣物的变化进行系统的报道, 因为它非常贴近生活, 每个人都要穿衣, 对它非常了解, 能给群众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选题以小见大, 以点盖面。
电视新闻报道时应重视其与社会问题、伦理道德等的联系, 以使其具有较深刻的印象, 还应多采用直击性报道、现场报道等直接的与事实接轨的方式, 并且应注重群众的声音, 多让他们发表对事件的看法等, 这在大多电视新闻报导时已被广泛应用, 如前段时间上海发生的踩踏事件就采取了现场报道、追踪报道、以及现场调查、群众访问等, 来反映新闻事件以及这里面所产生的道德问题。
2 选题的权威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电视新闻有两个主要功能, 一是使民众了解其未能到达的地域的信息, 二是对民众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为了使电视新闻能够实现这两个功能, 在电视新闻选题上就必须具有权威性与广泛性。
2.1 电视新闻选题的权威性
电视新闻的权威性表示其选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对电视新闻选题如何拓展其深度进行介绍。一是对突发性新闻的选题在注重时效性的同时, 还应深入了解其前因后果, 对其所具有的意义进行阐述。二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进行选题时, 可以选择对其所发生的背景进行分析, 联系社会现实与道德, 加强新闻的影响, 使人们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三是对典型报道进行选题时, 应摒弃只报道做法与成果而忽略使其成功的深层次因素的方式, 应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以使民众对其有更清晰的了解。四是应“另眼看世界”, 即是说选题时应独辟蹊径, 抓住其他人所看不到的, 更加本质的问题进行报道。
2.2 电视新闻选题的广泛性
互联网的发展使地球上的居民进入了地球村的时代, 因此电视新闻的选题也应立足于地球村, 因为我们的观众对未知的区域充满好奇心。而怎样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提高电视新闻的竞争性, 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21世纪, 电视新闻的选题必须广泛, 如可以外派记者、新闻交换等。
3 新闻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新闻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信息的传播, 那么怎样实现其的知识性呢?现代是一个高科技时代,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说的, 在报道科技型新闻时, 或者不仅仅是科技型新闻, 应尽量使用科学术语, 并对其进行解释, 如2015年的“3·15”晚会中的新闻报道就将电视新闻的新闻性与知识性很好的结合起来, 让观众在了解事实真相时, 也学到了新知识。
4 结论
电视新闻选题的创新是电视新闻创新的主角, 为了能更好的实现电视新闻的创新, 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加思考, 多多发现。创新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而各行各业想要发展和进步就必须进行创新。因此为额欸了保证其收视率, 和较高的关注度, 电视新闻必须重视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烨.浅谈电视新闻选题的创新[J].科技与经济, 2006 (17) .
[2]邢红文.浅谈电视新闻选题的创新[J].新闻传播, 2014 (1) .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探析 篇10
1 电视新闻节目选题策划的意义
新闻节目选题策划上报到主管部门, 并由主管部门实施执行权额审批权, 这能够使上级主管部门与电视媒体有更进一步的有效沟通, 从而对电视新闻节目采编制作的组织化程度进行强化, 并将所采编的新闻更好的与选题计划相契合。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不但能够降低电视新闻记者赶活动与跑会议的辛劳程度, 也能够对会议领导活动的电视政闻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规避。由此可见, 选题策划能够对权利部门的盲目指挥情况进行有效的抑制。此外, 地方台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要将策划重心放在与当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产和生活选题上, 从而实现电视新闻节目报道在对观众与节目的互动吸引的同时, 又能够对百姓的归属感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
2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特点
2.1 选题策划的探索性分析
电视台新闻节目采编制作要依循领导、群众共同喜爱以及广告商投资取向制作规律, 将这三项主要元素 (领导、广告商和群众) 与电视新闻从业工作者策划不断的结合, 从而报道出领导活动与会议的新意与特色。针对于一些新闻由头较少的部门副职领导参加活动和会议, 相关新闻选题策划人员要采取成就性的报道方法, 尽可能的找寻出新闻中存在的特色与亮点。
2.2 选题策划的创新性分析
新闻选题策划的环节主要包括:奖励、采编、考核、评选、薪酬和问责机制等环节, 这些环节都需要不断的创新, 从而起到促进该机制发挥其价值的效果。同时, 要将这些机制的主要对象工作热忱进行积极调动, 并将其向创新闻品牌、新闻精品的过程不断引导, 使选题策划更具有创新性特点。
2.3 选题策划的时效性和效益性分析
由于网络媒体、报纸媒体和手机媒体相对于电视新闻媒体更具时效性, 这就导致了电视媒体播报的新闻内容缺乏新意, 不能够及时的报道出具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因此, 要进一步强化新闻时效性发展的力度。此外, 电视新闻节目也有一定的宣传优势, 即图、声、文、像并茂。该选题策划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用同期声或现场直击的表现方式, 从而使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更为周密, 增加其新闻效益性。
2.4 选题策划的优化性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采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等方面, 使选题策划的内容不落入俗套, 并将新闻的灵魂塑造出来, 使没档期新闻都能够因创造性的新闻事件和情节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并发展更多的新受众群体。而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选题策划套遵循客观的实际主义原则, 从大局出发, 杜绝主观、形式和官僚主义的新闻策划方案。
3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注意事项
根据对地方电台的一些大型电视新闻节目成功案例研究结果表明, 其成功与否取决于选题策划的质量, 下面是本文对电视新闻节目选题策划的注意事项分析。
3.1 对新闻事件的典型性要进一步强化
针对非事件性的新闻节目选题, 即对具有典型性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报道, 对事件和人物的过程与成果进行报道。该选题策划可以从原因分析为出发点, 使受众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到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典型性。而有些非事件性新闻报道是没有确定的时间的, 那选题策划可对其在特定的背景与时间范围内进行其“新”性的阐述, 可以应用大盘点的选题模式, 将已经结束的新闻大事件重新被整合为新型新闻素材, 而上述新闻的这些性质都是对新闻的典型性所进行的阐述。
3.2 可播的电视新闻要遵循动态和时效原则
地方电视台对新闻事件的常规报道依据的是具有社会和新闻价值以及受众收视关注度的一体化标准。针对于事件性的新闻节目选题, 通常是采取单一的过去事件发生报道方式, 并没有适当的引入该新闻所发生的背景, 使报道流于形式化。为了改善上述问题, 地方电视台对新闻的选题策划可以动态的对其新闻产生背景进行分析, 使受众能够对新闻事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此外, 新闻的本质意义是对“新”字的阐述, 因此,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要基于新闻事实, 并遵循“新”的特点, 使新闻性的时效性增加。
3.3 保持新闻事件的魅力, 增强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和贴近性
针对于策划主题性的新闻节目选题, 要坚持正面宣传与弘扬, 策划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理解和消化宣传精神与党中央的大政方针, 基于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使上述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而该种选题策划方案能够使原本枯燥的新闻选题变为更加立体化和生动态, 从而彰显出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服务性和贴近性。
3.4 提高电视新闻的契合性
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要与预期的收视目标进行匹配。随着电视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化, 新闻选题的策划对新闻节目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预期的收入效果, 节目的选题策划要与受众的期待相契合。一项成功的新闻节目选题策划方案是能够实现雅俗共赏的目的的, 从而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提高。本着以社会责任感的电视新闻节目体现, 新闻栏目要具有高质量、高稳定性的话题来源, 不能仅仅依靠对节目的包装来提升受众的关注度。由此可见, 电视新闻节目选题策划的核心目的是将电视节目的核心理念进行有效的传达。
综上所述, 电视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工作需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内容, 准备工作包括对新闻事件的前瞻性谋划和调研, 后续工作包括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评估和反馈。而地方台新闻节目是作为对官方新闻进行发布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平台, 该新闻报道要及时和准确的将政府与党的声音共同传递给地方人民, 让当地的百姓对周边的人事物进行更好的了解。因此, 地方台新闻节目的选题策划就要依据上述原则, 将策划重心放在与当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产和生活选题上, 从而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报道在对观众与节目的互动进行有效吸引的同时, 又能够对百姓的归属感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刘昱彤.浅论电视节目策划[J].大众文艺, 2011, 13.
【新闻选题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电视新闻选题的创新07-07
新闻的选题策划案例07-17
新闻选题策划07-18
新闻选题与策划论文06-22
四方台区职称论文发表-音乐启蒙教育重要性论文选题题目05-22
电视新闻细节的重要性07-21
怀仁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要性教学策略论文选题题目10-28
浅谈新闻美学在新闻报道中的必要性11-18
分项选题的探索07-14
图书编辑的选题策划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