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2024-06-25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精选12篇)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篇1

一、建立评价模型的意义

同普通教育比较, 职业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满足人的职业技术学习需要, 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职业教育的价值是构建合理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姜大源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结果就是学生个体职业能力高低, 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三种要素的整合状态。学生技能形成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学生能否凭在学校学到的一技之长顺利谋到一份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就业能力。

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 不仅关心学生的在校学科成绩, 更需要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包括职业技能和其他与就业相关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企业和毕业生之间就业平台, 通过建立评价模型, 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甚至学生的情感因素等, 做出比较客观的全面评价, 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毕业生评价信息。

二、模糊综合评判的定义

评判是指按照给定的条件对事物的优劣、好坏进行评比、判别。综合是指评判条件包含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因此, 综合评判就是指要对受多个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不能用单一的因素完成对某一事物的客观评价, 而必须通过对多种因素的全面考虑和分析, 从而给出综合评价。综合评判是模糊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软科学领域里。所谓的模糊 (Fuzzy) , 是指事物差异中间过渡的不明确的现象, 它表征对象在认识活动中的分辨界限是不确定的, 即无法精确地描述对象在类属、形态方面的定义。要描述对象的模糊性特征, 需要运用模糊数学, 通过模糊数学分析, 实现由模糊向精确化的转化。模糊集合理论摒弃传统的二分法, 即属于或不属于, 而是用某种程度属于, 即隶属度 (Grade of membership) 来表示。而隶属度是表示某个东西属于模糊集合的程度。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对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事物和现象做出总评价的一种定量化的数学方法, 它以模糊数学为运算工具, 在确定各指标和子指标的权重系数的基础上, 构建单因素评价模糊矩阵和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根据模糊数学的合成原理, 计算出最后综合评价得分, 从而确定评价对象的等级。

三、使用模糊综合评判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模型

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允许同学和班主任教师对评价对象的综合素质各级指标输入成绩, 然后系统根据综合素质的评价模型, 给出可以获得毕业生全面的客观的评价等级, 该评价等级将作为就业决策和就业指导的重要参考。在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分析的过程中, 指标选择与指标系统的构建非常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 关系到能否为毕业生提供一个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指标应该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为了使本指标体系合理、科学、实用, 本研究分以下两个步骤确定各项指标, 同时很好地保证了指标体系的信度。

第一, 通过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理论学习, 参考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教材, 各人事部门对员工的培训教材, 与职业教育专家讨论研究, 听取专家意见, 全面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建原则, 提出初步的各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第二, 对指定的评价指标进行充分论证。请企业人力专家、各学校就业部门教师进行调查、访谈。对指标的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等进行深入地调查, 对反馈意见进行认真研究之后, 重新整理出如下指标体系。

1. 专业技能

(1) 动手能力

(1) 实际操作灵活;

(2) 完成作品质量;

(3) 完成作品速度;

(4) 实践经验。

(2) 创新能力

(1) 求新意识;

(2) 作品有新意;

(3) 不畏困难, 主动探索;

(4) 能影响别人看问题的角度。

(3) 专业基础

(1) 基础知识扎实;

(2) 专业知识广泛;

(3) 专业学科成绩;

(4) 热爱本专业。

2. 潜在的职业素质

(1) 诚信品质

(1) 为人正直;

(2) 有责任感;

(3) 与人相处有信誉;

(4) 考试不作弊。

(2) 团队合作能力

(1) 热爱集体,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 有集体意识;

(3) 在集体作品设计中, 能积极推动项目的进展;

(4) 懂得与人分享。

(3) 沟通能力

(1) 善于倾听;

(2) 善于表达;

(3) 在新环境里不怯场;

(4) 与人相处愉快。

(4) 时间管理能力

(1) 做事情有计划;

(2) 有困难时忙而不乱;

(3) 课业、设计能按计划完成;

(4) 出勤率。

实际上, 不同的企业对以上指标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访谈中, 有的企业强调专业技能, 有的认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经过综合各方面的信息, 确定了每个评价指标对综合素质的隶属度。下面通过实例说明如何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毕业生综合素质作出评价。

首先, 根据上面给出的信息, 对评价对象作分析, 得到评价指标的域为:

U={专业技能 (U1) , 潜在职业素质 (U2) };

其中:

U1={动手能力 (U11) , 创新能力 (U12) , 专业基础知识 (U13) };

U2={诚信品质 (U21) , 团队合作能力 (U22) , 沟通能力 (U23) , 时间管理能力 (U24) };

由此形成综合评判的二级模式。评语域V表示为:

V={优秀 (V1) , 良好 (V2) , 中等 (V3) , 及格 (V4) , 差 (V5) }

假设组织同班同学10人和本班的班主任教师为某同学进行评价。

统计学生的原始数据用小数表示, 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的信息, 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模糊矩阵, 分别用于评价专业技能和潜在职业素质:

依据U1和U2中各个因素对综合评判的贡献, 分别确定权重如下:

A1= (0.5, 0.3, 0.2) A2= (0.2, 0.2, 0.3, 0.3)

评判结果为:

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为:

从而得到二级模糊矩阵R11:

A= (0.6, 0.4)

从而得到

B1=A×R11

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为:

B1= (0.31, 0.19, 0.14, 0.22, 0.14)

同样可以由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语得到一级模式的模糊矩阵:

评判结果为:

从而得到

对B2做归一化处理后, 得到:

B2= (0.39, 0.23, 0.15, 0.23, 0)

考虑到学生的评价和班主任评价的权重为 (0.4, 0.6) , 则总的评价为:

归一化处理后, 得到B= (0.342, 0.202, 0.131, 0.202, 0.123)

设置等级矩阵 (见表2) , 评价指标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差5个等级, 考虑到毕业生个体差异性和评价喜好的差异性, 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按表2设置划分等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评价中给出的分数如果低于50分, 则按50分计算。

因此对该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为

即对该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中等。

四、结束语

用人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往往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不仅是专业技能。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结合起来, 作为评价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依据, 比传统的评价体系更科学, 更实用, 同时也能为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提供依据和拓展思路。

参考文献

[l]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编.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及其分析[M].北京: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2]吴蔚, 李士伟.发展职业教育是国策—访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姜大源[J].职业与教育, 2006, 1:2~4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4]卞玉玲.模糊综合评价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杂志网, 2006, 7:13~14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篇2

教高[200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毕业生就业,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积极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就业市场要求

高职院校要按照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的要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拉动内需、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专业方向,通过更新、调整及增加必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实习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要贴近当前产业转型、调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在每年一季度为高职院校提供一次针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专业调整备案服务。各地、各部门应根据高职院校申请,审核当年毕业班专业调整需求和实施条件,报教育部备案,并指导学校据此及时进行专业设置结构调整。

二、强化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提高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的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后期调整方向的专业,更要加强与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和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尽力获得专业教师、企业技术能手、行业专家顾问的支持,同时共享实训实习条件,以弥补本校本专业在师资、实践条件上的不足。高职院校要加强和企业在顶岗实习、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和岗位技能训练水平,确保学生的生产安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和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必须起到模范带动作用,向其他高职院校开放实习实训基地,共享教学资源,帮助本地区、同行业高职院校完成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实训教学。

各地、各部门要利用好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措施,帮助高职院校建立就业见习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有效促进就业。

三、实施“双证书”制度,有力推动就业工作

要积极开展工作,切实落实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应积极吸纳产业、行业、企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相关人员参加。高职院校要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各地、各部门和高职院校应积极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学校教学安排和毕业生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考务管理等基础条件,帮助、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好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专场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高职毕业生,要帮助其按规定申请相应的鉴定补贴。

四、大力宣传务实的就业观,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社区、军队国防、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等基层工作岗位就业,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基层劳动从业人员素质结构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维护社会稳定,而且更有利于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

各地、各部门和高职院校要大力宣传,正确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树立务实的就业观和正确的成才观,使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就业预期适应社会需求与现实,激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社会、投身国防事业热情。国家对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按规定特别给予相应补贴、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提供人事户籍管理服务、入伍退役后优先考学升学等优惠引导政策。

组织实施好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应对今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急、应变措施,更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定位的长效制度建设。各地、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源,紧贴市场需求,解放思想,拓宽就业门路,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和指导,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努力形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教 育 部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数量;质量

一、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08届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分析

(一)数量描述

1.就业率

2008年,学院共有应届专科毕业生2521人,截至当年6月底,一次性就业率为88%;截至当年12月底,就业人数为2376人,就业率为94.25%。

2.区域流向

尽管学院加大了向沿海地区推荐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力度,但调查结果表明,学院毕业生就业仍以省内市场为主,已就业的2376人中有2325人在省内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97.85%;在省外就业的有51人,仅占就业总人数的2.15%。

3.就业行业情况

学院毕业生就业行业以各类企业和医疗卫生单位为主,其中灵活就业占较大比例,这与学院的专业设置是相关联的。

(二)质量评价

1.毕业生就业期望

2008年,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对当年的毕业生开展了一项“首次就业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15份,回收率为83%。这一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就业需求以及分析学生从沿海地区离职回来的原因。在“离职原因”一项调查中,毕业生反馈“试用不合格”的占9%,“工作环境差”的占39%,“工资待遇低”的占53%,“单位管理严”的占16%,“发展机遇少”的占33%,“有更好工作”的占25%,“专业不对口”的占33%,“身体不适应”的占16%,“受别人影响”的占7%,“其他”的占13%。从中可以看出,学院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首先看重的是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其次看重的是发展机会和专业对口,另有不同程度的毕业生对从学习到工作表现出不适应,以身体不适、管理严格等原因离岗,有时也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

2.就业薪酬

调查同时表明,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月薪在“500元以下”的占6%,“500元~800元”的占36%,“800元~1000元”的占37%,“1000元~1500元”的占18%,“1500元以上”的占3%。这表明学院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平均为每月1000元左右。

3.就业岗位

调查还表明,学院毕业生“从事一线工作”的占12%,“技术岗位”的占26%,“服务岗位”的占37%,“文员”的占16%,“其他”的占9%。虽然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实践中毕业生初次就业大多仍要从一线工作干起,逐步才能过渡到适合的技术岗位。

二、职业院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市场状况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2008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一年,这种严峻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首先,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去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同时,2007年尚有近15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另外,首批2万名“三支一扶”大学生2008年已服务期满等待再就业。其次,2008年是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一年,新增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最后,根据国家宏观政策调控,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放缓一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将因此降低7个百分点。按照“十一五”规划中城镇每年要安排的就业人数以2400万计算,将有168万人的就业受到影响。特别是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量工厂倒闭,这对于以技工为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类院校影响很大,迫使已经在岗的一些毕业生不得不面临着重新择业的现实,客观上也导致学院毕业生在沿海地区的签约率大大低于往年。因此,2008年毕业生面对的是“三峰叠加”的严峻局面,造成了整体就业形势的艰难,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

2.市场行业就业竞争日渐激烈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职业类院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有较大的增长量,省内企业特别是各地市的重点企业都面临着多所院校上门推荐毕业生的现实。而沿海地区企业的用人多以一线工为主,技能要求较低,以至于毕业生都不愿意去,用人单位也不愿意用(专科类毕业生)。对毕业生来说,由于刚走上工作岗位,对所学专业的应用和岗位的适应与调整需要一个过程,很多毕业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甚至出现待岗或有岗不就的现象。这就使我们的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

3.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质量要求提高而数量并无大的增长

一方面,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催生了用人单位的“大材小用”,很多技术岗位也使用本科生甚至硕士研究生顶岗,而一般岗位更偏重使用中专生甚至初中生,客观上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挤压”。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有知识、技术、经验等要求的岗位,专科类毕业生确实不太胜任,如计算机网络、播音主持、商务英语等专业,因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能通过改行来实现初次就业。

4.社会就业形势的压力促使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20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在一线工作的人数占到了49%,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转变。此外,从学院团委统计的数字来看,2008年报名参加志愿者和“三支一扶”计划的毕业生达到了310名;医学院组织的到英国就业报名人数有78名。这些都反映了学院毕业生积极调整心态,多方联系就业出路的好现象。

(二)市场份额分析

根据2008年6月19日河南省人事厅公布的《河南省2008年度人才需求目录》显示,省内社会人才需求总体表现出五大特点:一是专业教师需求量大。2008年河南全省发布人才需求达6.5万人,其中仅省属大中专院校教师的需求就达3834人。二是县区各类人才需求量大。近年来,省内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地方经济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各县区更加注重人才引进。三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紧俏。从全省范围来看,省内对人才的需求偏重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各类技术人才,特别是操作能力强的焊接、电工等各类高技能型人才。四是人才需求多元化。需求涉及管理、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12大类52个专业类别。五是全省人才需求体现了地域经济的特点,地方特色明显。

(三)市场结构分析

1.区域结构

省内各地市是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和重要地区,其中2008年就业人数位列前十名的地市依次是鹤壁市、新乡市、郑州市、濮阳市、安阳市、洛阳市、开封市、平顶山市、许昌市、三门峡市。对比2008届毕业生生源地情况,显见毕业生回乡择业的基本趋势。

2.行业结构

(1)医学类护理和影像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省内各地市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2008年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进行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省内各地市中心医院出现了学院毕业生“聚集”现象,其他县级医院、条件较好的私立医院也有学院的大量毕业生,个别卫生防疫机构也有少量毕业生。

(2)教育和外语类毕业生就业单位以私立教育机构为主,另有部分毕业生到房产、经营、生产、旅游等公司从事文员或服务性工作。这类教育机构主要是中小学、幼儿园和社会外语培训辅导学校,特点是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稳定性差。

(3)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私营企业,也有毕业生去了科研单位,少量的到了机关事业单位。

(4)自主创业毕业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在已创业的毕业生中,以开经营性店铺居多,产品生产和规模经营较小,需要我们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

三、建议与对策

1.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主题,启动院系专业和毕业生“品牌”建设计划

专业“品牌”建设计划要从专业设置出发,将专业设置与社会就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拓展训练、竞赛、发明创造、获得专利等方法和手段,逐步提升专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最终完成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战略布局。毕业生“品牌”建设计划是属于专业“品牌”建设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学业实践、就业能力拓展、职业访谈、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等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着眼于毕业生就业需要,大力做好省内就业市场的开发,增强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和用人制度的调整,沿海不少企业正在向中西部转移,这与学院毕业生的实际需求正好是相吻合的,需要我们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提早占领市场。一是联合省内其他职业类院校组建毕业生就业联盟,联合开拓省内各地市大学生就业市场。二是加强与重点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朋友式”战略互助关系,优先获得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了解他们的用人标准,从而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三是采取高端引领方式,选拔优秀毕业生向高端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占领高端点位,为扩大整个市场的辐射范围及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奠定基础。四是针对行业门类复杂多样的就业市场,把就业市场开发以地理区域划分为主线,转变为实施以地理区域划分和行业划分的双主线市场开发战略。

3.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使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更加人性化、直观化、科学化

依据就业创业课程建设,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及岗位职业等内容,利用展板、展品等手段,结合网络职业生涯规划、模拟面试招聘、知识技能闯关等活动,结合教师和专家的专业指导,让学生对就业创业过程有更加全面而直接的认识,树立起明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创业。

4.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利用高科技手段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而今,网络成为实现商业运营的主要载体。将网络求职的相关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可减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网络介绍招聘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让在校生做到知己知彼。学生对诸如此类的社会发展规律应有所了解,在网站上登记个人信息将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5.积极利用政府有关政策法规,教育与支持并存,鼓励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当前,各级政府已经为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多项政策,包括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资金补贴等。在这些政策的带动下,要尽快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培训计划,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或创业一条街,使大学生创办、领办小企业或经济实体,流动式地培育小企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活动,通过组建创业咨询专家团及建立项目资源库,指导大学生制定创业方案,提高其创业成功率。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篇4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质量,有效措施

1 引言

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 职业教育质量的最直观的体现形式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的好坏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就业率的高低, 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毕业生专业对口度一般, 工作稳定性不高, 工作时间较长, 跳槽现象过于频繁;毕业生的薪酬水平普遍不高, 满意度下降;毕业生的工作保障程度不高, 未签合同或签订短期合同, 未加入社会保险, 职务晋升几率低, 培训机会比较少或者培训时间短。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笔者认为要从院校、学生和政府企业三个方面进行加强引导, 正视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加强职业观念教育, 才能有效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

2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措施

2.1 职业院校方面

2.1.1

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 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期望值, 真实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可以拉近学校与市场、与社会的距离, 缩小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距离, 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改革, 改进学生管理模式。某校在招生就业办的指导下, 由各院系负责统计毕业生的各项信息, 计算出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 及时了解和掌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 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和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就业单位的建议意见, 信息的收集有助于分析毕业生专业能力、职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表现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 也有利于统计毕业生对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就业状况的满意度, 为进一步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就业奠定基础。

2.1.2 以就业促进专业建设, 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保证毕业生就业后能“学以致用”, 并有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某校努力做到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零距离的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 凸显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学校要求, 任课教师利用企业实习的机会, 认真收集各专业领域的道德行为规范、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方面的资料, 然后将这些信息充实到实际教学内容中去, 使学生尽早接触并熟悉该职业领域内的相关要求。为了加强教师对企业的了解, 尽量使教学过程符合企业的需求标准, 某校积极主动与企业互动,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每年暑假, 安排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和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等项目, 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 对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我们也积极邀请企业专家来校为师生开设各类专题讲座。还可以走专兼职结合的道路, 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或科研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 量身打造为企业员工开展专业系统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 围绕技能培训的要求, 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 要占到1/3或更多, 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实训基地, 深化对行业的认识, 调整就业观, 使学生及早了解并适应企业环境及行业文化。邀请校外实训基地的技术专家来讲课, 将职业道德教育、行业文化与心理素质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此外, 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培训、各种专业技能大赛, 让他们通过考取相关专业领域的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来实现技能的提高, 提升其自信心和进取心;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性和就业竞争力的各种专业辩论赛、模拟招聘会等。

2.1.3 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构建良好的就业平台

一是广泛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走“订单式”培养道路。经过前期调研确定适合订单培养的专业, 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单位需要结合起来, 最终实现学校、学生与单位的“三赢”。通过长期的调研合作, 我们选择了一批优质的企业来作为某校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如河南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内乡仙鹤纸业有限公司、河南西萨食品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奥克啤酒实业有限公司、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邮电印刷厂和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等60多家企业。每年这些企业可以提供一些岗位, 接纳某校学生顶岗实习或进行短期的企业实践, 为期一年或半年, 实现“产学结合, 工学交替”。目前某校与企业建立冠名班的形式主要是一年制。这种企业冠名班在学生完成校内学习后就进单位实习, 如某校开设的“安阳印刷班”、“邮电印刷班”“白云造纸班”、“仙鹤造纸班”“宋河酒业班”等。从实际运行情况看, 组建企业冠名班是极受企业欢迎的形式, 有助于企业对未来的用工状况有一个清晰合理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也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二是加强学校就业网络信息化建设, 及时收集并更新招聘企业信息, 为毕业生通过网络快速就业建立良好的绿色通道。

2.2 学生个人方面

2.2.1 提高自身素养

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要按照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逐步提高自身素养。首先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其次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如责任心、团队合作意识等。此外还可以可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如各种专业培训、技能大赛、实习等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技能的学习认识, 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2.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正确的就业观念就是能够认清就业形势, 结合社会需求, 把握个人追求。高职院校学生首先要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 在应聘走上就业岗位前, 对自身素质有多高, 专业知识有多少, 实际工作能力有多强, 自己能干什么, 会干什么,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目前的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怯懦、盲目自信、急功近利等就业心理障碍。树立正视社会现实、积极进取、顽强务实、敢于竞争、正确对待挫折的就业观念, 培养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 有利于高职毕业生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 顺利的就业。同时学生通过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帮助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2.2.3 掌握相关的就业知识

掌握相关就业知识有助于高职学生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业知识的获取可以通过所在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 在入学初期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初步的了解,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所学专业的动态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宏观指导;在学习中期阶段, 应侧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其职业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鼓励学生尝试兼职,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就业前期, 应侧重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技巧, 进行就业心态调整, 开设就业方针与政策、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模拟面试等来强化学生的面试技巧。总之, 在择业技巧、相关法律知识、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及就业前准备等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可以帮助学生在就业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2.3 政府企业方面

为了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干预, 首先政府可以优化经济环境, 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拓宽就业渠道;其次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劳动力市场, 保障学生的各项权益。企业用人单位方面, 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健全劳动规章制度, 为员工购买基本社会保险, 遵守用工制度和劳动法律法规, 创造条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晋升机会, 提高工作岗位质量和就业满意度, 实现双赢。

3 结语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努力。培养素质高、技能强、用人单位满意的实用人才, 真正做到学校教育教学、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零距离过渡, 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 提高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建孟.当前经济形势下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0 (17) :75-76.

毕业生职业规划 篇5

(1)认真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这点无须赘述但至关重要。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锻炼服务意识及各方面工作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一如既往地参加有意志的志愿者活动。适当参加企业和机关的实习活动,提高实战能力。

(3)继续不断提高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把四、六级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拿到手,但决不为考试而考试。

(4)继续听有意义的讲座,在南京三有意义的资源讲座资源很多,我们的学校也离南京图书馆很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知识资源,博读精读结合,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素养。

(5)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一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稳重求变的创新能力、效率意识、执行力、领域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应变反思能力等。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篇6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职业技能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陈煦(1978-),男,浙江诸暨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红梅(1978-),女,陕西铜川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社会学。(浙江杭州 310053)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3-0089-01

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高等职业教育,并提出了职业教育终身化的理念。但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没有摆脱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办学缺乏特色。尤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资源向国际国内开放,高职教育办学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实施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

一、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的内涵界定及实施构想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今天的高等教育也日益明显地体现出产业特征,教育产品包括合格的毕业生、科研成果转让、教师的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其中,毕业生无疑是教育产业最主要的产品。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就是高职院校秉持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对本校毕业生的全部职业生命历程实行有效管理。其核心是对毕业生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升级教育,使其能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毕业生“技能升级工程”的实施应包括以下环节:

第一,建立毕业生职业技能档案,定期开展毕业生职业技能跟踪和毕业生学习需求情况调查。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综合调查,掌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及业务表现是否能满足职业岗位需要。

第二,分析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根据调查报告和当前社会相关技能发展水平,结合学校师资、设备条件拟定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再教育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第三,集中师资,对不适应专业岗位要求的三年内毕业生免费实施“回炉工程”;对其他有学习需求的毕业生分专业集中实施“职业技能升级”培训并适当收取培训费用(较对外培训有所优惠),培训结束通过考核者授予高一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相关技能项目培训结业证书。

第四,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展开下一轮学习需求情况调查。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不是一次性行为,而应该贯穿整个毕业生职业生涯。上一次“升级”教育的结束同时意味着下一次“升级”教育的开始。

二、高职院校实施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的必备条件

第一,实施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的高职院校必须确定科学的培训原则。职业培训有别于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以“知识为体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职业培训强调的是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能力、企业行为能力、社会行为能力等,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因此职业培训要坚持以“能力为体系”的原则。

第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针对毕业生展开的“职业技能升级工程”对师资队伍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尽快建立一支熟练掌握新技术发展、有丰富的职场实践经验、能够适应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学校一方面要增加本校教师社会实践的机会,有计划地经常性地安排教师到企业中挂职、实习;另一方面要从企业中引进一批生产和管理经验丰富、职称较高的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师。

第三,拥有一批适应毕业生专业技能“升级”需要的实训基地。要做到所有技能培训都按照专业教学要求配置实际操作训练设施或设备,能够切实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

第四,根据需要设置课程和编写培训教材。职业培训课程要完全依据新技术发展需要设置,考虑培训对象的学习发展需求来安排课程和编写教材。在编写教材和课程讲授时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第五,拥有相应专业、较高层次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实施“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该把职业技能升级与职业能力认证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受训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竞争力。

三、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实施的预期价值展望

第一,为学校赢得更大的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竞争力。在同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竞争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一直地位尴尬,如果不未雨绸缪,厉行变革,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不久的将来将严重影响我国高职教育的总体社会形象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计方针。在此背景下,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以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有利于为高职院校抢占更大的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提高办学竞争力,从而为高职教育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和各种成人短期培训的进行,也可为学校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益。

第二,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毕业生的终生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随着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频率加快,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每个从业人员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职业技能升级型教育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满足毕业生在自己整个职业生涯中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对新知识的需要,从而推动“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素质更高、技术应用能力更强的智能化、博才化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实施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对已有一定技术能力基础、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毕业生进行再教育,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有利于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四,有利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建立。全球化的竞争,对教育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对人才资源的争夺,对教育主权、意识形态安全和民族文化传统的维护任务更加艰巨。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且各具特色。德国的高职教育走双重职业训练制度,即双元制(Duales system)发展模式,也就是走职业培训-就业-职业技术再培训一再就业的道路。美国采用举办社区学院,把高职教育、大学预科教育、成人教育集于一体,依靠社区经济办学,注重进行实践训练和培养实用型人才。澳大利亚依托二百五十余所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TAFE)作为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形成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培养体系。英国普遍建立多科技术学院,实行工读交替的三明治(2+1+1)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工作,第四年再回到学校学习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基于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的毕业生“职业技能升级工程”,有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职业教育是贯穿终身的教育。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高职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成为搏击风浪、弄潮时代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理应对此作出回应。否则,任凭毕业生在工作之余进行自发的、零星的、片段的学习,不仅对毕业生的发展无所助益,而且也与职业教育的理念相背离。只有调整教育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开放灵活、完备便捷的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优化升级,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出强国富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遵民.现代中国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陶西平.职业教育研究要坚持与时俱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9).

[3]黄双喜,范玉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研究综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

[4]刘聘终身教育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篇7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声誉的关键指标,就业质量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1]。近年来,随着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强化就业创业指导,鼓励企业、基层、部队等吸纳毕业生等多个方面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实,大学生的就业率稳中有升,特别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是连续几年高于普通本科毕业生,然而高就业率并不等同于高就业质量。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对口就业率低、离职率高、薪资水平低等方面。

首先,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处境尴尬。为了克服08年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2010年两会期间,仅教育部就收到200多件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和提案。中央有关部门采纳两会建议、提案,出重拳、打组合拳,制定出台了一整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国家教育部也成立了专门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牵头制定下发了19份文件。但是,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少之又少。公务员报考、“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只能矮人一等,或者与之擦肩而过。

其次,就业环境恶劣,就业保障缺失。职业院校毕业生多是由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等单位吸收,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较低,通常由基层做起,所处工作环境恶劣,知识技能提升机会少,工资福利待遇低,发展空间有限。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大型行业、企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也随之提高,然而职业院校毕业生更多的是扮演操作工角色,严重阻碍专业特长发挥、技术技能提高。

再次,职业教育水平不高。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基础力量薄弱,与高等教育的高速度发展相比,职业教育表现出教育办学保障不足、自身实力不强、缺乏行业支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优秀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效率和质量。

就业质量不高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就业领域最为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所在。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关键还是要靠政策扶持、教育改革和经济增长。

1 正视职业教育,完善政策体系

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已任,已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据统计,06年全国共有413万高校毕业生,其中212万是高职毕业生。2007年4月,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109所,占普通高校学校总数的60.9%,由此看来,从全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和招生数量都已经占到了整个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2]。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加快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职业教育在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服务经济社会转型需求中的地位作用前所未有[3]。

职业教育的地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举足轻重,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正视职业教育,完善政策体系,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完善就业政策,开辟新的就业渠道。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1年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服务等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4]。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由此,职业院校应当在各级政府及领导部门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做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的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各部门对职业院校就业工作的支持和制度倾斜,通过制定和完善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积极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探索拓宽就业渠道的新途径。

其次,鼓励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有关数据表明,非公有制企业每年吸收了大约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促进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经济,集约型经济,鼓励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技术引进和创新,提高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的成功对接率,形成的人才需求梯度,加大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力度。并通过完善行业准入制度,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充分保障高职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同时对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化水平,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再次,破除政策壁垒,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推进高职毕业生的户籍制度改革,破除户籍壁垒,彻底打破制度性障碍,切实解决像薪酬待遇、社会保险、户籍档案等实际问题,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渠道,继续加强、完善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后续保障机制,并使之长效化。通过提高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财政支出措施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职业院校毕业生发挥特长,到社区、福利院、农村技术服务部等社会公益服务类岗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毕业生是真正能“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高职毕业生是掌握一定技能的科技型人才,通过加大实施“到村任职”、“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的力度,对实现高职毕业生的人生价值,充实建设力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5]。面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职业院校应该及时更新办学观念,在国家、地区教育部门的引导下,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以促进技能就业为抓手,突出办学的行业特色,建立健全相应的培养体系,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产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关键在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瓶颈。因此,政府应对职业院校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经费投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鼓励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引导职业院校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切实提高我国培养技术型劳动力的能力和水平,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社会团体、用人单位等相关部门也应当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训基地、培训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职业院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产业发展需要,实行自主招生,扩大相关专业规模,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相互沟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3 加强职业观念教育,提高就业技能

职业院校毕业生往往因缺乏就业经验和求职技能,存在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需求情况了解不透彻、分析不到位等状况,形成就业满意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由此,通过加强就业观的指导,使毕业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职业,正确看待职业,找准就业定位和方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完善就业心理储备,势在必行。首先,通过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改变职业院校毕业生传统就业观念,正确看待就业。其次,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平衡职业院校毕业的在不同行业、职业上的薪资差距,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职业发展前途来择业。再次,鼓励学生注重自身人格的完善,个性的优化和能力的提升,通过政策倾斜,机制保障,倡导学生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西部。第四,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经验,将创业纳入正轨教育体系中,全面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五是,注重开发和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发挥媒体宣传作用,促进社会整体就业观的转变,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另外,教育部门及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应协助并指导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改革,将职业规划教育纳入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当中,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贯穿整个职业院校教育全程;利用生动的案例素材、模拟招聘、场地、信息等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配合学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淡薄,自主就业能力不足,择业意识滞后等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潜能和创造力,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能,提升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资源。以江苏省为例,目前就业结构已经实现了向“三二一”的突破,但产业结构依然保持为“三一二”的格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生了偏离,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较大[6]。根据世界银行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创造80-100万个就业岗位。由此,根据国际形势变化、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及本地区的区域经济特色,开展科学的人才需求调查机制,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引导,提高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效率,优化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办学思路更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建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于拓宽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在铁.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J].江苏高教,2010,(6):146-147.

[2]张娅.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3]袁贵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Z].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http://wenku.baidu.com/view/ce70d2707fd5360cba1adbd6.html.

[4]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0[11]号http://wenku.baidu.com/view/220db5d43186bceb19e8bbcf.html.

[5]袁贵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松懈不动摇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Z].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http://wenku.baidu.com/view/026af96527d3240c8447ef1a.html.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篇8

以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同类高职院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获得第一手数据, 从而掌握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 并概括出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要求。用定量分析验证定性研究, 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总结出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之下, 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探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策略, 对就业质量差的专业做出预警, 建立适合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的预警机制。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 一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根据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 即从数量上看的大学生就业率;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 即就业单位质量、工作收入、工作时间等;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 即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的对口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薪酬福利、社会保障的完整性、就业单位文化等七个方面。

三、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评价指标和测算

(一) 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笔者结合当前国内外同类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结合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 采取定量分析对各个因素之间进行比较, 计算出各项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和分值, 通过实际的考核测算、量化而获得各个单项的指标数据, 并运用科学的综合分析及加权运算, 得出就业质量的综合得分。在具体操作中, 综合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个层面, 构建了7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的权重。其中, 一级指标总分为10分, 二级指标中规定一个统一衡量标准, 具体方法就是根据指标内容的特点划分4~10个等级, 对每个等级予以质和量的规定并进行相应评分, 这里统一以10分为单位。通过实际的考核测算、量化而获得各个单项的指标数据。

(二) 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的测算

大学生就业质量体系及评价标准确定后, 便可对其进行测算:就业质量得分为M, D为一级指标, 即Mi=D1+D2+D3+Di。二级指标各项用N表示, N为在等级标准中得分的分数比值, 则Di=a1N1+a2N2+a3N3+a1Ni, 其中, ai (i=1, 2, 3) 为权重。如D2为就业单位, 则D2=1.2×N2+0.3×N3+0.3×N4, 以此类推。

(三)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测评结果分析

截止2013年4月底, 共调查我省高职高专学校22所, 216个专业, 回收2007、2008、2009三届毕业生调查问卷5326份, 其中有效问卷5238份;挂网调查问卷3239份, 其中有效问卷3127份, 调查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综合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我省高职高专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不高, 只有35.22分, 说明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不容乐观, 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2. 我省高职高专就业好的绿牌专业有安全技术管理、产品造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加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城镇规划、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软件技术、商务英语、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种子生产与经营、通信技术、金融与证劵、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房地产经营与估价、观光农业、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动漫设计与制作、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导游等44个专业, 占专业总数的17.3%。以上专业与2008—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 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 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 且薪资较低。部分红牌专业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 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 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3. 就业质量较差的红牌警告专业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渔业综合技术、语文教育、营销与策划、影视动画、艺术设计、音乐教育、印刷技术、印刷设备与工艺、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医疗美容技术、医疗仪器维修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仪器维修技术、医药营销、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水文与水资源、水务管理、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水利工程实验与检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汉语言文学、航海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电脑艺术技术等25个专业, 占专业总数的9.8%。

4. 其他185个专业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专业。

四、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措施

1.加强对在校生的就业指导, 树立就业质量意识。由于大多数在校生对就业质量状况平时教育指导不多, 致使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涉及就业质量问题不甚了解, 因此, 对毕业生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很有必要。明确定位, 全面落实毕业生的去向。同时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观、价值观的教育, 使毕业生树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 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 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 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通过各种活动形式, 帮助毕业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完善自我, 增长才干, 为提高就业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就业质量”不单单指觅得一份待遇优厚、前景乐观的好工作, 更多的是应该立足现实, 从个人素质和单位情况综合考虑。

2.建立预警报告机制, 提升全员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关注度与责任感。通过对高职高专失业率高和失业量大的专业进行监测和预警, 锁定并发布红牌调控专业、黄牌警告专业与绿牌发展专业。各高校应该对本校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年度的就业状态跟踪, 对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在本校各专业最后的专业亮红牌, 对失业率上升最快的专业亮黄牌, 对就业率和薪资持续走高的专业亮绿牌。对于红牌专业, 须分析失业率高是本校培养水平低造成的或是该专业供大于求造成的, 后者造成的要缩减招生量, 分流该专业的在校生到其他专业, 对于黄牌专业给予警示, 对绿牌专业给予发展。

3.改革高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学校应从内部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 使理论结合实际。反映社会需求, 减少高校的培养与企业用人机制之间的差距, 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实施的顶岗实习等教学改革, 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大学生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是其未来工作不可替代性的基础, 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年轻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素质, 大学校园与社会毕竟有差距, 甘于从低做起, 提取经验, 关键依靠的就是适应力。还有求职能力, 包括个人面试素养、前期准备等,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换来的, 而是要长年累月地锻炼。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学校, 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 积极开拓各种途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制定科学的就业评估体系, 真实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为能科学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 要尽快建立科学的就业质量评估体系系统的研制。把就业质量, 甚至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雇主满意程度等纳入评价体系, 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更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 从而也能更科学地引导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来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何小洲.周治娟.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基于营销学产品层次模型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 2011, (5) .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篇9

一、职业院校毕业档案规范化管理中的漏洞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职业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经验和管理方法, 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并且这些问题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发展。

(一) 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档案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促进毕业生档案向规范化发展。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管理措施, 由于没有相应措施的保障, 档案管理很难向规范化发展。

(二) 管理职责不明确。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大多数职业院校对于毕业生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的职业院校都将毕业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放在毕业生就业的末尾来进行。在职业院校中档案管理的部门主要是就业部门或者是各独立的院系,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这种情况就造成了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管理职责不明确, 不能够形成规范化的管理系统。

(三) 毕业生档案管理不规范。

职业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相应的管理制度还有专职的档案管理员, 所以非常的容易造成毕业生档案管理不规范的情况。这种情况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毕业生档案资料归档不完整。由于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由老师暂时充当, 这些管理人员对于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标准以及方案不熟悉, 所以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标准会出现很大的差距。这就很容易给用人单位选人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 毕业生档案保存工作不规范。

毕业生档案的保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是在实际的档案保存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 这也是职业院校档案管理规范化进程中的一个弊病所在。每年职业院校都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就业, 另外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接收毕业生的档案, 这两种情况下毕业生的档案就会暂时留在学校由学校进行保管。我国教育部规定, 毕业生的档案留在学校后学校可代为保管两年。但是, 在实际的档案保管工作中这项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部分毕业生由于没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转档事宜加之职业院校的档案保存不妥善, 导致很多毕业生的档案成了死档, 甚至是出现丢失现象。 (1)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档案规范化发展的措施

规范化的管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档案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能够提供非常大的便利, 同时毕业生档案规范化管理也能够更好的帮助毕业生就业。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职业院校毕业生档案规范化发展的相应措施。

(一) 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院校在开展毕业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你体系, 以适应新的教育背景下毕业生就业体制的要求, 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部门, 科学有序的进行档案的归档, 档案的转递、档案的移交与接收以及档案的管理等工作。 (2) 通过这些措施来避免档案规范化发展因为管理职责不明确以及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 培养档案管理专门性人才。

毕业生的档案管理是一项对于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工作, 职业院校的档案管理要求技术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工作经验, 还必须熟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流程且认真负责、细致耐心。职业院校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 通过教学来培养专门的档案管理型人才, 或者是选出部分的教师进行档案管理方面的技能培训, 从而更好地保障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三) 探索新的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 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应该向数字化发展。可以通过计算机建立档案管理的监控体系, 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此外职业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应该秉持着一切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更好的为学生的就业工作服务。职业院校应该不断地对档案管理的模式进行改革, 建立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档案管理模式, 从而促进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结语

职业院校毕业生档案的规范化进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学校要更加的重视起档案管理对于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 从建档、管档、归档以及转档等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 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 明确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 从而保证档案管理能够向着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此外, 职业院校还应该对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毕业生档案管理办法, 促进毕业生档案的规范化发展。

摘要:毕业生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实际的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规范化管理毕业生档案的措施, 希望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院校,毕业生,档案,规范化,措施

注释

11 张俊英.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 2013 (4) .

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问题浅析 篇10

高职毕业生入职1~2年正处于职业适应期, 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明确, 走上社会、走进企业、对企业状况和工作基本了解认知后, 多数学生面临着个人的预期梦想与现实市场需求之间不兼容, 同时发现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职业要求有许多差距, 自身的心理素质、职业技能不适应企业的需要, 从而产生职业适应问题。

1进入角色的心理准备不足

大学毕业生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 身在职业环境, 而心理仍停留在学校环境, 以单纯的学生角色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 对待工作, 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学生角色来要求自己。面对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及职业责任的压力, 不禁会留恋相对单纯的学生时代, 职业心理准备不足带来了职业适应问题。

2职业技能难以胜任岗位要求

高校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有些毕业生仍沉述在文凭、学位或毕业于名校之中。自以为接受了正规高等教育, 已经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是人才端起了架子, 而忽视了通过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转换的过程。突出表现在眼高手低, 心中只想做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不愿从基层做起、甚至认为一个堂堂的高校毕业生干一些不起眼、有失身份的事是大材小用, 造成高不成低不就、难以立足的局面, 从而产生职业适应问题。

有些高职毕业生面对生疏的工作环境和不同于学校的人际关系, 缺乏应有的自信, 在适应期工作过程中胆小、畏缩, 放不开手脚, 越是看到有经验的同事驾轻就熟, 越怀疑自己的能力, 相比之下否定了自己, 产生不利于聪明才智正常发挥的消极心理, 觉得自己这也不行, 那也不行, 基于逃避的心理而产生离职。

3缺乏职业责任心

现在社会,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学生在家里备受呵护。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 在父母万般悉心照料下, 无忧无虑的环境下成长, 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渐渐养成了只懂索取的习惯, 不懂得去为家庭分担做些什么, 家庭的片面性影响是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根源。尽管一些教育家尽力呼吁, 而我国教育仍存在这样一种不容忽视现象:认为人文道德教育不能提高就业率, “不够重视道德教育”。这成为学生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职业责任感不强的继发原因。

包括高职院校在内, 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片面理解影响下, 就是学生自己犯了过错, 家长、社会舆论和有关部门往往总是先从学校、老师身上查找原因, 责任归咎在教育单位或教育者身上, 过多强调学校、教育者方面义务, 而很少要求学生检查自身, 忽视学生本身的道德责任, 培养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毕业生在履行职业角色义务、遵守职业角色规范方面不懂得做到“先做应该做的事, 再做喜欢做的事”, 与独立承担职业义务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初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刚刚进入企业, 职位低, 收入也低, 人际关系也没有展开, 他所需要承担的成本不会太大。因此, 并不用做过多的考虑就轻易做出离职决定。

4急功近利心态浮躁

一些毕业生职业适应阶段, 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 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凸现出不踏实、不稳定的特征, 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 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 把自己看得太重, 只想晋升加薪, 缺乏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这一段时间想干这项工作, 过一段时间又想干那项工作, 这山望着那山高, 不能坚持地了解本职工作的性质、职责范围和工作技巧, 大谈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理论和想法, 看不起基础工作, 而对本职工作深入不下去, 缺乏敬业精神, “重享受、轻劳动”、“重地位、轻岗位”、“重眼前、轻长远”, 这几乎成了通病。当在工作中遇到期望与现实的冲突时就容易出现心理偏差, 从而出现离职的情况。

二职业适应期离职频繁现象的负面影响

美国学者卡兹的研究成果“组织寿命曲线”表明:人员流动不宜过快,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流动间隔应大于2年, 这是毕业生适应组织环境和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下限时间。

对高职毕业生本身而言, 不仅造成了求职成本损失、心理压力增加、职业发展中断、诚信度受损, 而且对其今后职业生涯发展极为不利, 无法很好地积累工作经验、失去提高职业素养的时机、没有建立稳固的人脉资源、难以使自己产生归属感等消极影响。

同时, 给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成本损失、干扰了工作绩效, 也会影响团队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团队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受阻等负面效应。

对其就读的高职院校而言, 当各行各业在招用高校毕业生之后, 发现其中大多数人不能适应工作, 高离职率会让用人单位怀疑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上存在问题, 就会质疑高校的教育质量, 从而造成对该校学生就业的统计性歧视。

新就业高职生的高离职率, 加重了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 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也会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低效率。

三稳定职业适应期的策略建议

1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 正确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成为一种生存技能, 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毕业生整个职业发展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 有助于高职毕业生在入职前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潜能和特质, 正确地评估自己, 了解职场, 在积极提高职业技能的基础上, 有意识培养工作态度端正、认识问题角度客观、善于把握人际关系的尺度的职业素质。 (2) 能有效地引导毕业生将自己的专业特长、职业兴趣同社会需要、具体的就业岗位相结合, 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最大程度上减少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实现人职匹配, 提高就业满意度。 (3) 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根据现实环境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目标的素质, 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兴趣的能力, 调整初入职场的不适, 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按照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顺利渡过职业适应期。

2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改革

据调查显示, 有高达50%的高职毕业生认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是困扰就业稳定的主要原因。这说明越来越多的高职生进一步认识到实习实训在职业稳定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期望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来提高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和自己的组织能力。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倒逼机制, 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要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可以通过“校中厂”模式, 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高职院校树立为用人单位服务的办学理念, 引入企业文化和标准, 力求做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与企业需求的“口径”一致,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地植入企业文化的基因, 让企业文化基因在高职学生的心灵生根发芽。这样在避免老师因缺乏对用人单位的了解, 而出现的无效教学现象, 加强学生职前实习实训。

同样, 还可通过“厂中校”模式, 使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岗位、教学进入现场。既解决了企业怕增加负担不愿接收学生实习的矛盾, 又弥补了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生产工艺流程的不足, 降低实习实训的成本, 还能使学生直接感受最新的工艺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知识。通过学生与企业员工要求一体化、车间与教室一体化、技能培养与现场管理能力培养一体化、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养成一体化、职业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一体化, 全方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走好做好岗位工作的第一步, 为学生不断积累行业经验, 力争成为企业中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提高职业素质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据调查显示:招聘单位最看重的职业素质从高到低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事业心、灵活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性、自信心、压力的承受力、礼貌与成熟等。对高职生来说基本上属于综合素质范畴, 在大学是可以习得的;从职业角度看, 都属于职业道德范畴, 大多可以由综合素质迁移为职业道德。所以, 提高综合素质, 完善人格形象, 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 应加强高职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责任心教育。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生能尽快从对大学生活的沉湎中解脱出来,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 具备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意识。要在工作中独挡一面, 干一行爱一行, 对本职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 有针对性地加以积累, 热爱本职工作, 在职业适应上领先一步, 有效缩短“心理断奶”期, 尽快成为真正成熟的职场人。其次, 应注重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当代职场集体协作意识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增强协作意识, 不但能更快、更好地完成高职学生向职场人的角色转换, 而且对学生今后的迅速成长、走向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具备团队意识、牢固树立以团队利益为重思想。高职学生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 即:在理论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 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活动中还是一个新手。就需要告诫我们初入职场的高职生, 在职业适应期间, 既不要骄傲自大, 也不要妄自菲薄。应虚心学习, 善于请教, 敢于实践, 才能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切忌急功近利,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总之, 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高度重视, 尽量前置尽早使学生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 乐意从基层做起, 学会脚踏实地发展, 在校期间就能以职业人的标准有意识地要求自己, 使其具备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职业素养, 有助于顺利渡过职业适应期。

参考文献

[1]蔡丽红.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7) .

[2]白云龙.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探讨[J].北方经贸, 2004 (07)

[3]袁晓华, 何瑞强.浅谈大学生就业准备[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

[4]杨晓红.以职业规划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2) .

[5]邓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6) .

[6]汪芮.大学毕业找工作:把握毕业实习注意职前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04-30.

[7]韩秀景.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0) .

[8]高炳亮, 谢伟.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力提升高校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 2011 (1) .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篇11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时,职业认同感是左右就业率、就业状况以及学生决定未来方向的重要因素。职业认同感,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求学过程中,贯穿其中,从无到有,从认识到执行。职业认同感,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专业导师,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率 离职率 职业认同感 导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25-02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近年来公布的就业统计数据中显示,毕业生就业率都是居高不下,成果喜人。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番职院)为例(此处数据引用《番职院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2015年)》),2012-2014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就业率分别为2012年的93.6%,2013年的94%,2014年的94.2%。从这三个数据来看,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是良好的,值得期待的。

同样在《番职院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2015年)》报告中显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同时存在着一个无法规避的现象——离职率高。报告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之后,2014年的离职率为45%,比学校2013年(51%)低6个百分点,比全国示范院校2014年(42%)高3个百分点。离职率如果较高,会影响到学校在用人单位的声誉。被动离职反映了毕业生没有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主动离职会使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毕业生缺乏忠诚度。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顶岗实习课程过程中,工作变更频繁,就业不稳定,这种现象很普遍。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很多原因,包括薪酬低、个人发展空间有限、工作不获认可、工作氛围不好、工作压力过大、个人能力有限等等。在本人看来,是职业认同感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的就业现状与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 (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职业认同感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随着职业的发展及对职业研究的深入,职业认同感的概念也愈来愈朝着社会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持续状态发展,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角度。职业认同感一般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

职业认同感,对企业来说,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业绩的稳定增长、产业的做大做强,是企业员工努力工作,长时间奋斗的结果。职业认同感,有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和凝聚,有助于企业员工适应新的就业环境,适应就职单位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成为企业的一员。在企业新员工对职业认同感强烈时,会对就职企业产生移情作用。当企业新员工,即高职院校毕业生,由职业认同感转化为企业认同感时,新员工才正式成为企业的一员。当企业员工对企业产生企业认同感,他们才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谋利、奉献。企业员工以企业为荣,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员工的奋斗目标,以企业前进方向为自身努力前进的方向,以企业文化为员工自身发展的指导方向和行为准则。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感与企业认同感合二为一的时候,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于就职企业、就职岗位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就会在目前高就业率的情况下,同时降低离职率。这对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职院校、企业都是有利的,创造出三赢的局面。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可以在较为稳定的工作环境中发展自身的职业前途,磨练自身的专业技能,为自己创造更远大的前景积蓄能量。对高职院校来说,职业认同感,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兴趣对专业认同造成影响,对专业感兴趣,是专业学习的最佳途径。专业学习好,学生有成就感,对所学专业才有所期待,对于职业前景才会深入的进行共同描绘并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的学生为实现自己描绘的前景蓝图,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专业学习中。高职院校提供这样的学生,可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可以向企业、社会宣传学校的正面形象。企业得到了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员工——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员工。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选择离职的时候,是对当前的工作产生了工作倦怠,是对自身现状不满,对自身定位的怀疑,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这一行为,影射出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认同感的缺乏,或者说是职业认同感不够强烈。

三、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与导师指导

由于我国特有的高校招生体制,大学基本以高考成绩作为选拔标准,并不注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专业兴趣培养,因此在高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盲目“择业”的情况。高中生由于之前并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填报志愿过程中,甚至有时迫于各种内在外在的压力而极为勉强地进行选择,结果在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与期望相差甚大。虽然我国学者一直在呼吁扩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权,甚至将其纳入大学生学习权这一权利范畴中[1],但是现实中我国的大学教育体制并不能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宽容的专业转换渠道。因此,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冷漠、不满甚至抵触的情绪,进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以至更远的人生发展道路。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承担着职业专业化的社会培养任务,要求学生采取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心态与目标。高职教育的起点,在于高职院校新生们对自己专业的认同。专业认同,引申出来的,是对未来职业前途和就业方向的确定。专业认同与职业认知感,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导师工作条例,指明了导师的工作职责中包含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指导和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导师,其工作重心偏向于对职业教育的范畴。导师的工作,涉及专业介绍、职业规划、选课指导、心理咨询等多方面。这几个导师工作内容,导向职业教育的根本。这种指导,贯穿了整个高职教育的过程。在高职院校学生三年的求学期间,导师担当了指南针、灯塔的作用。导师指导学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了解,对专业的喜爱程度,在专业学习的努力程度等方面,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会直接影响其专业学习、专业能力和未来职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导师,不仅要叙述、介绍、描绘专业的现状、发展和前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培养职业认同感。有职业认同感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容易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更能适应职场需求。

职业认同感,是高职院校学生在自身定位、专业认识、社会认可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干涉的进化过程。而高职院校的导师指导,是对学生的专业引导、职业推荐、可以认为是对学生未来的塑造,是对企业、对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过程。

四、结语

职业认同包括认知、情感、持续三个维度。职业认同感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是变化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职院校的学生参加毕业顶岗实习,就是对职业认同感的一次检阅,也是对高职院校的导师指导功能的验证。

参考文献:

[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2015年).麦克思数据有限公司.

[2]启哲.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职业时空.2005年8期.

[3]王顶明.对专业认同有关概念的理论述评、家园,2002年08期

[4]曾汉君.教师职业认同感探析.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8期.

[5]张田孙卉.大学生专业认同综述.科教文汇.2010年10期.

基金项目:广州市高等学校第六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穗教高教〔2014〕34号)

职业院校毕业生论文 篇12

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选拔录用人才时基于与岗位要求不相关的因素而作出的区别、排除或限制。随着高校十来年的连续扩招, 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1万, 2010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 用人单位在选拔高校毕业生时设置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如学历、性别、身高、年龄、户籍等等要求, 导致各类毕业生就业歧视。其中, 最为显著的是,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大量院校歧视现象, 许多企事业单位, 甚至是政府部门, 在人才选拔录用方面设置了限招“211”高校毕业生的门槛, 而且这种院校歧视具有发展蔓延的趋势。如2009年和2010年, 长沙市天心区政府连续两年定向211院校毕业生选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 , 引发广泛的社会争议。再如, 国内一知名企业, 连招聘前台服务员都要求是“211”院校毕业生。

就业院校歧视对非“211”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根据由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2009年) 》统计:2008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0%, 而非“211”院校本科毕业生为87%;2007届毕业生中, “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3%, 而非“211”院校本科毕业生为90%。就业待遇方面, 2007届“211”院校本科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949元, 而非“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则为2241元;2008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459元, 而非“211”院校本科毕业生为2030元;2009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2757元, 而非“211”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2282元。可见, “211”院校与非“211”院校毕业生的收入和职业发展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院校歧视造成多种负面影响, 其中主要表现为:

1.造成人不能尽其才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多样化专门人才, 是高校办学的基本目标。每所高校都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生源特征, 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与特质, 培养独具规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而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 作为高校, 希望所培养的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发挥才能的机会。与此同时, 高校毕业生作为高层次、高水平人才, 每人都具有独特的才能、专长与发展潜质, 每位高校毕业生希望尽可能发挥自身的才能和专长, 而且他们有权利有义务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以理应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但是, 现阶段由于人为的政策和制度障碍, 形成就业的院校限制, 尤其是非“211”高校毕业生没有平等的机会进入某些特定人才市场, 造成大量的毕业生虽达到岗位要求, 却无法在人才市场中同一岗位竞争中取得起码的竞争机会, 导致严重的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对用人单位而言, 由于非“211”高校毕业生占毕业生人数90%以上, 在人才选拔制度中设置“211”院校的标准, 将人才选拔局限于10%的狭窄范围内, 使得真正优秀的人才和最适合的人才难以被发现, 导致人不能尽其才。

2.对高等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多样化造成威胁

高等教育公平包括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就业政策和制度设计不合理, 导致非“211”院校毕业生失去平等竞争的机会, 造成教育结果不公平, 从而从根本上损害了高等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合理趋势, 因为多样化与知识体系复杂化、劳动力市场多样化以及高校功能多样化是一致的。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我国已形成类型、层次结构、形式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格局, 有利于培养多样化人才。但由于就业政策和制度设置的不合理造成就业院校歧视和就业机会不平等, 使得非“211”高校培养的多样化人才不能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 导致许多非“211”院校认为, 只有学习借鉴“211”高校的办学模式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甚至有的院校完全效仿“211”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致力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造成办学形式单一、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规格单一、教育质量标准单一。同时, 由于院校歧视, 造成高校间的无序竞争, 使得非“211”高校无法凸显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不能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性, 逐步丧失自身的办学特色, 从而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

3.使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受到威胁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 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但是, 正因为当前的政策与制度设计向“211”高校毕业生倾斜, 导致各用人单位选拔的是单一的理论性人才, 严重挫伤了非“211”高校培养不同规格人才的积极性, 同时导致一批高校不顾社会需求, 只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忽视应用型、创新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 从而使得高校无法培养出多种多样的人才, 尤其是能体现本校特色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 由于政策制度设计的偏差, 用人单位不能形成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人才选拔机制, 势必造成国家人才结构和规模的不合理, 导致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难以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所以, 就业机会公平的制度障碍严重威胁到整个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院校歧视的深层原因分析

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院校歧视的现实原因有用人单位偏好“211”院校毕业生, 非“211”院校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等, 但深层原因是人为的制度性障碍, 即人为地设置“211”院校的门槛, 缺乏保障就业机会平等的制度设计, 使达到岗位要求的毕业生被挡在门外, 使其失去应有的就业机会。这种制度障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没有制订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 关于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只是散见于《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有关条款, 而且这些法律条款适用范围过宽, 没有针对性, 很难对就业过程中的院校歧视给予规制, 使得非“211”高校毕业生享有平等就业机会的权利难以得到法律保障, 进而造成非“211”院校毕业生不能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2.不利于平等就业的政策和制度大量存在以及反就业歧视行政措施不力

许多地方政府为吸引高端人才和优秀人才, 在户籍、社会保障、招录公务员等方面, 在政策层面和制度设计上实行不同程度的院校限制。如《2010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规定对申请上海落户的“211”高校毕业生给予加15分。此类政策和制度在北京、深圳等城市也是屡见不鲜。同时, 许多地区政府组织在人才开发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中, 硬性提出限招“211”高校毕业生。如重庆市定向选调全国“985”、“211”高校2010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2]。又如2009年元月,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人民政府面向“211”工程高校招聘[3] 。由于各级政府政策导向的偏差和制度设计不合理, 造成各企事业单位将就业机会只留给“211”高校毕业生, 使非“211”高校毕业生失去应有的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如江西省电力公司2008年1月单独面向全国“211工程”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招聘[4] 。此外, 我国反就业歧视相关的行政措施不力。虽然教育部、人事部等四部委2002年9月12日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及中组部、教育部、人事部、中央编委2003年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都提出用人单位要打破人才选拔中的院校、地域、性别等方面的限制, 但却没有制定相应的强制措施, 使得毕业生平等就业机会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

3.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

我国尚未成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 导致难以对就业歧视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且我国缺乏反就业院校歧视的救济机制,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只受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产生的劳动争议, 对人才选拔录用过程并不干预;而法院往往认为就业歧视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 导致就业歧视的救济机制不健全, 这也是导致非“211”院校毕业生难以享有平等就业机会的重要原因。

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 使得各用人单位在选拔录用人才时人为地设置院校限制, 从而出现各类院校歧视现象, 导致许多非“211”院校的毕业生失去应有的平等的就业机会。

三、反高校毕业生就业院校歧视的几点建议

鉴于就业院校歧视造成的严重危害,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逐步消除人为的制度性障碍。

1.立法方面, 制订反就业歧视法, 并在其中设置反院校歧视的专门条款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虽有零碎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款, 但至今没有任何的法律条款明确提出反就业中的院校歧视。如《劳动法》只界定了“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四类歧视, 没有涉及非与生俱来的要素;2008年颁布实行的《就业促进法》, 虽然提出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权利, 但没有提出具体的反就业歧视办法。所以, 为保障各类高校毕业生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尽快制订《反就业歧视法》。虽然近年来也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制订《反就业歧视法》的建议, 但这些代表所提出的反就业歧视建议并没有包含反院校歧视。所以, 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应包括反就业院校歧视的条款, 这些条款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1) 对就业院校歧视的内容和标准给予明确的界定, 规定认定程序, 并对就业院校歧视的行为及其引起的法律后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具体明确的界定。

(2) 严格规定各用人单位不得对非必须条件的岗位设置“限招‘211’高校毕业生”的要求, 允许符合岗位要求的所有高校的毕业生公平参加应聘。规定各级政府的劳动行政部门要对院校歧视进行监督检查, 并及时予以核实、处理。

(3) 明确规定各类高校的毕业生在各地区就业时享有与“211”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户籍、社保、医疗等方面的待遇, 禁止各地方政府出台限制非“211”高校毕业生享有与“211”高校毕业生同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

(4) 规定对就业院校歧视受害者的法律救济和保护途径, 并明确举证的责任和程序。规定对被侵犯公平就业机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2.行政方面, 建立机会平等的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各级政府应根据有关的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 建立促进机会公平的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并改革业已存在的不利于公平就业的政策与制度, 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1) 认真落实反歧视的法律法规, 制订反就业歧视的具体行政措施与实施办法;成立各级就业机会平等委员会, 负责消除影响毕业生就业机会公平的制度性阻碍, 专门负责受理相关的行政复议, 帮助受害者维护自己享有平等就业机会的权利。

(2) 改革公共政策中不利于公平就业的导向, 提供均等的公共政策, 保障非“211”高校毕业生公平公正地参加就业竞争。

(3) 建立配套的行政制度, 特别是在户籍、社会保障、医疗服务、招录公务员等方面建立平等的制度, 引导用人单位为非“211”高校毕业生提供平等的应聘机会, 并引导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 多从岗位本身要求考虑。

3.司法方面, 建立就业院校歧视的司法救济机制

(1) 明确就业院校歧视司法救济的范围、方式、途径。

(2) 积极、及时受理院校歧视案件, 并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各类就业院校歧视案件。建立法律救助热线, 为遭受就业院校歧视的毕业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参考文献

[1]天心区选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简章[EB/OL].长沙高级人才网, 2010-6-10, http://www.gjrcw.com/gongxuan/Article_View.asp-id=658, 天心区定向选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简章[EB/OL].长沙高级人才网, 2010-6-10, http://www.gjrcw.com/gongxuan/Article_View.asp-id=598.

[2]重庆市定向选调全国“985”重点高校2009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调剂录用有关事宜的公告[EB/OL], 重庆领导干部考试网, 2010-8-21, http://www.cqleaders.com/browse_newsview.asp-nid=81563.

[3]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人民政府面向“211”工程院校招聘公告[EB/OL].广东应届生求职网, 2010-6-8, http://www.yjbys.com/Job-seeker/html/show1-256822.html.

上一篇:口腔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下一篇:滚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