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院校毕业论文

2024-05-23

护理院校毕业论文(共8篇)

护理院校毕业论文 篇1

为了顺应改革开放及护理国际化趋势,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办了涉外护理专业[1], 培养了大批涉外应用型护理人才, 同时为广大护生就业拓宽了渠道。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市场, 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护理人才是专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现就某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 旨在探索提升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及促进对口就业策略。

1 调查对象

抽取某高职院校护理系涉外护理专业2008、2009级毕业生共96名, 均为女性, 年龄22~25岁, 平均 (23.7±1.3) 岁, 均已顺利毕业且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同时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及西安对外技术交流中心等涉外护理人才服务中心协助问卷调查。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了解国内外护理行业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状况, 以及关于涉外护理人才就业的相关渠道、有关文件和政策法规。

2.2 调查法

利用抽样调查法对涉外护理专业2008、2009级两届毕业生进行自制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就业现状及影响对口就业因素两方面, 包括基本资料、就业意向、就业单位性质及涉外就业经费等内容。

3 结果

3.1 发达国家 (英语语种) 护理人才短缺严重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推进, 发达国家护士短缺已持续数十年。根据美国官方数据, 2010年美国护士短缺量达28万人, 预计2020年将达到50万人[2];加拿大到2016年护士短缺预计达11万人[3];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也同样存在护理人员短缺问题。《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明确指出, 培养护理人员出国就业, 不仅扩大了国际护理交流, 而且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文化和护理制度, 促进我国护理整体水平的提高[4]。

3.2 国内涉外护理人才需求旺盛

随着国家对外技术交流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中国工作、求学、旅游或者定居;中国医疗水平的区域领先地位也促使周边很多外国居民前来就医。以武汉为例, 截至2011年, 武汉大约有6 000家外资企业, 每年约有1 500多位外国专家到武汉工作, 且在武汉长期居住的外籍人士近万人。仅武汉协和医院, 年均接诊超百名外籍人士。目前, 武汉同济、协和、中南等大医院部分门诊能提供多种外语就诊服务, 有的医院还开设了“涉外病房”[5]。

3.3 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

本次对口就业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96名毕业生均已就业, 但对口就业率仅为3.1% (见表1) 。

3.4 对口就业影响因子

调查显示, 影响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主要因素为英语基础、专业英语运用能力、涉外意识、职业规划、对口就业指导及平台、国外就业经费压力等。

4 讨论

面对国内外强大的涉外护理人才市场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难的局面, 积极分析影响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的主要因素, 有利于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促进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和发展, 提高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保证招生及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4.1 招生宣传突出特色, 从根本上解决英语基础问题

常规招生都是学校将报考护理系且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分配到涉外护理专业, 其中包括对涉外护理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当下鼓励自主招生的大环境下, 招生宣传不仅针对初、高中毕业生, 还应面向在读的其他年级学生宣传涉外护理的优势, 鼓励有英语爱好的学生保持英语学习优势, 发展特长, 为以后成为涉外护理特色人才打好基础。

4.2 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强化英语能力

解决好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与其他专业课的时间分配问题, 在保证医学基础和护理专业课学时的同时, 针对本专业特点增加英语课时。最早开设涉外护理专业的某校采用的四年制中专、部分高职院校增加晚自习英语课时的做法, 有效合理安排了英语与专业课课时。

4.3 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项目教学已是当前课改的热点, 开展双语项目教学对学生掌握基础医学英语以及进行情景英语会话有着积极意义, 有利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6]。面对当前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 选择志愿从事双语教学的护理教师, 让其出国工作, 在进行系统的工作语言训练的同时增加其临床工作经验。对专业教师强化英语培训, 开展双语教学竞赛, 选拔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 在提高双语师资力量的同时形成教学竞争机制。

4.4 开拓涉外实习基地, 探索合作办学

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能够顺利对口就业是推动专业发展的源动力。而目前较多见的是通过中介公司达成 (学校不参与) , 这对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笔较大的费用。比如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的中介费为2~3万, 并且需要1~2年的工作经验。如果学校能够开拓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和睦家等涉外医院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不仅有利于学生医学英语水平的提高, 也可为其毕业后涉外就业积累经验。如果能够申请到教育部与新加坡等国家的合作办学项目将会大大减轻学校以及学生的经济负担, 同时更有利于学校特色专业建设。

4.5 加强对口就业指导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毕业生及其家长对用人市场的涉外中介存在诸多疑虑。如果学校就业部门通过当地政府劳务输出机构开拓国外就业市场, 或者选择信誉好的中介公司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合作, 使选拔学生出国工作成为常态, 往届毕业生在条件成熟时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就业部门报名参加出国工作考试, 为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搭建诚信的就业平台, 可消除学生及其家长的疑虑。相对于欧美国家护士入职语言门槛高的现状, 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英语要求则偏低, 只要专业基本功扎实, 会简单的英语语言交流即可, 学生可先在这些国家边工作边学习, 提高英语水平, 而后可考虑考取待遇更好的欧美国家护士资格。正确的职业规划引导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不会让学生觉得目标太远无法企及, 从而产生退缩心理。

4.6 强化学生涉外意识

调查显示,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自身感觉与普通护理并无明显差异, 只是英语课时多了几节而已, 而且英语学习目的性不强。所以, 只有强化学生的涉外意识, 才能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邀请对外技术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来校讲座, 介绍国外的就业环境及护士出国资格审查要求等, 不断强化学生的就业目标。也可以邀请已出国工作的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 为涉外就业形成传、帮、带的良好局面奠定基础。

4.7 开设五年制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优势

三年制大专涉外人才培养时间短, 除去临床实习, 在校学习时间仅为两年, 两年时间要完成专业课及公共课的学习, 留给医学英语强化学习的时间较为有限, 加之高职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导致毕业生英语能力欠佳。而五年制高职生在校时间长, 且年龄小, 可塑性强。选拔有一定英语基础且有从事涉外护理志向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报考涉外护理专业, 在英语学习时间上具有优势。为避免长时间在校学习英语可能导致的倦怠, 应设定阶段学习目标, 分阶段通过大学英语三级、四级、六级甚至尝试雅思考试, 同时在校第三学年为学生安排1~2个月的涉外医院见习, 使其在熟悉护理工作内容、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 检验自身医学英语会话能力, 找出差距, 增强返校后两个学年的学习动力。目前在校的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后期学习态度懈怠、纪律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专业意识不强, 学习目标不明确。重构五年制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设置, 突出专业特色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涉外护理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探索提升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及促进对口就业的策略。方法 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了解我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 (英语语种) 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现状, 对某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国内外对具备较强医学英语能力的护理人才需求量巨大, 而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仅为3.1%。结论 重构涉外护理人才培养计划, 提升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及加强对口就业引导将有效促进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涉外护理,就业

参考文献

[1]甄小娟, 徐淑秀, 谢虹.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进度[J].护理研究, 2010, 24 (1) :7-9.

[2]雷厉.对护士出国热的冷思考[J].当代护士, 2008 (1) :16-17.

[3]Paul H T, Laura A W, Elish M A.Nurses’experiences of recruitmentand migration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A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J].Hum Resour Health, 2007 (5) :15.

[4]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J].中国护理管理, 2005, 5 (4) :8-11.

[5]刘迅.武汉“涉外医疗”悄然兴起[N].长江商报:电子版, 2013-01-30.

[6]牛晓婷, 洪津, 卢莉.护理专业英语情景教学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8, 23 (8) :717-718.

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篇2

技工教育是培养随着社会发展适合企业需求的基层实用型人才的教育。这就决定了我们对招生对象的挑选具有很大的宽松性。也就是说,我们招生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只要学生初中或高中毕业即可。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源逐年减少的大环境下,生源普遍文化课差,学习主动性不积极。这种状态直接影响了在技工院校的学习,在加上学制较短,文化课程繁重,学生的技能水平较差。因此学生毕业后经培训主要胜任的还是各行业的基层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并不乐观,影响我国就业形势的因素纷繁复杂,既有来自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和生育政策的变化等,也有来自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譬如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乏力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就国内而言,经济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长期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水但是宏观经济面临三期叠加,潜在增长率将明显下降。经济增速回落属于向新常态的过渡,将逐步由高速回调至中高速增长平台,这种增速的放缓必然会给就业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

同时,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要面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比农业和制造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慢于制造业,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率降低,反过来又会制约到总体的就业增长。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淘汰落后产能,一部分产业工人将面临成为新的失业群体的问题。由于这些产业工人学历较低,掌握的技术比较单一,很难适应产业转型后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从而较难在新兴产业中就业。

就业问题

技工院校毕业生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缺少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平均年龄只有十六七岁,对社会认识不够,学生本身积累的综合素养例如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存在缺陷,看不清人际关系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善于与其他员工交往,劳动纪律和组织观念较差。譬如,一些学生参加工作后,不服从生产任务安排或者受到些不公平的待遇就甩手不干了,这样不仅影响其他员工正常工作,同时也给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家庭过度溺爱,孩子吃苦精神不够。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前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家庭过度溺爱或者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无能力教育孩子继承父辈吃苦耐劳的精神。通常这些孩子缺乏上进心,无法理解社会生存的艰难,做事情往往虎头蛇尾,再加上家长溺爱迁就自己的孩子,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的就业叛逆心理。具体表现为,通过努力面试上一家好的单位,却无法适应企业严厉的管理氛围和紧张的生产过程,这就造成学生首次工作的离职率很高,就业稳定性差。

毕业生定位不准确,对薪资期望值过高。首先,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走出校门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生产工人需要一个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们必须从基层干起,脚踏实地。其次,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估计过高。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通常有很大差别,在学校学的再好,到企业后也必须有一个培训的过程,才能胜任具体的生产岗位。所以,我们的学生必须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正确树立目标,才能有所发展。

采取的措施

针对面临的问题,作为技工院校学生首要任务就是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积极努力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未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做好准备。学习态度决定你学习的质量,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天花乱坠,大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不是趴着睡觉就是玩手机、看小说,就是小声聊天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第二、督促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些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这是最基本的校纪校规,然而却无法做到。鉴于招生形势的严峻性,对这类学生的管理比较松懈,通常都是睁只眼,闭只眼,除非旷课很严重并且给班级带来极不好的影响才会受到校规的严惩,这不能不说是技工院校教育的悲哀。但是进入企业后要求学生准守厂纪厂规,具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平时在校表现好的同学在企业的适应性就比表现差的同学强很多,违反厂纪厂规轻者扣钱,重者开除。也就是说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果往往就是比较悲惨的。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走向社会成功站稳脚跟的前提,这也促使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三、要多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热爱班级荣誉,上班后才能做到爱岗敬业。个人发展是建立在企业发展之上的,爱岗敬业不是空话,只有做到爱岗敬业,企业才能给你更好的发展空间。第四、建议学校应以下三方面加强毕业班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要做好。学生从小已经习惯了轻松的学习生长环境,养成了在家靠父母,在学校靠老师的懒隋心理。参加工作后,身份变了,轻松地环境没了,那就必须严格遵守厂纪厂规,担负起自己的生产任务。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都突然变大,很多同学开始很难适应,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如社会冷酷、同事无情的悲观情绪。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必须提高标准约束自己,多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防止参加工作后经不起任何挫折的考验。

其次,立足本身、认清现实,低调做人、踏实做事。认清自己的不足,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适应企业的工作,对岗位才不会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才能任劳任怨,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

护理院校毕业论文 篇3

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选拔录用人才时基于与岗位要求不相关的因素而作出的区别、排除或限制。随着高校十来年的连续扩招, 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1万, 2010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 用人单位在选拔高校毕业生时设置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如学历、性别、身高、年龄、户籍等等要求, 导致各类毕业生就业歧视。其中, 最为显著的是,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大量院校歧视现象, 许多企事业单位, 甚至是政府部门, 在人才选拔录用方面设置了限招“211”高校毕业生的门槛, 而且这种院校歧视具有发展蔓延的趋势。如2009年和2010年, 长沙市天心区政府连续两年定向211院校毕业生选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1]引发广泛的社会争议。再如, 国内一知名企业, 连招聘前台服务员都要求是“211”院校毕业生。

就业院校歧视对非“211”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根据由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2009年) 》统计:2008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0%, 而非“211”院校本科毕业生为87%;2007届毕业生中, “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3%, 而非“211”院校本科毕业生为90%。就业待遇方面, 2007届“211”院校本科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949元, 而非“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则为2241元;2008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459元, 而非“211”院校本科毕业生为2030元;2009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2757元, 而非“211”院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2282元。可见, “211”院校与非“211”院校毕业生的收入和职业发展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院校歧视造成多种负面影响, 其中主要表现为:

1 造成人不能尽其才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多样化专门人才, 是高校办学的基本目标。每所高校都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生源特征, 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与特质, 培养独具规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而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 作为高校, 希望所培养的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发挥才能的机会。与此同时, 高校毕业生作为高层次、高水平人才, 每人都具有独特的才能、专长与发展潜质, 每位高校毕业生希望尽可能发挥自身的才能和专长, 而且他们有权利有义务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以理应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但是, 现阶段由于人为的政策和制度障碍, 形成就业的院校限制, 尤其是非“211”高校毕业生没有平等的机会进入某些特定人才市场, 造成大量的毕业生虽达到岗位要求, 却无法在人才市场中同一岗位竞争中取得起码的竞争机会, 导致严重的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对用人单位而言, 由于非“211”高校毕业生占毕业生人数90%以上, 在人才选拔制度中设置“211”院校的标准, 将人才选拔局限于10%的狭窄范围内, 使得真正优秀的人才和最适合的人才难以被发现, 导致人不能尽其才。

2对高等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多样化造成威胁

高等教育公平包括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就业政策和制度设计不合理, 导致非“211”院校毕业生失去平等竞争的机会, 造成教育结果不公平, 从而从根本上损害了高等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合理趋势, 因为多样化与知识体系复杂化、劳动力市场多样化以及高校功能多样化是一致的。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我国已形成类型、层次结构、形式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格局, 有利于培养多样化人才。但由于就业政策和制度设置的不合理造成就业院校歧视和就业机会不平等, 使得非“211”高校培养的多样化人才不能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 导致许多非“211”院校认为, 只有学习借鉴“211”高校的办学模式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甚至有的院校完全效仿“211”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致力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造成办学形式单一、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规格单一、教育质量标准单一。同时, 由于院校歧视, 造成高校间的无序竞争, 使得非“211”高校无法凸显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不能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性, 逐步丧失自身的办学特色, 从而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

3使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受到威胁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 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但是, 正因为当前的政策与制度设计向“211”高校毕业生倾斜, 导致各用人单位选拔的是单一的理论性人才, 严重挫伤了非“211”高校培养不同规格人才的积极性, 同时导致一批高校不顾社会需求, 只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忽视应用型、创新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 从而使得高校无法培养出多种多样的人才, 尤其是能体现本校特色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 由于政策制度设计的偏差, 用人单位不能形成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人才选拔机制, 势必造成国家人才结构和规模的不合理, 导致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难以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所以, 就业机会公平的制度障碍严重威胁到整个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院校歧视的深层原因分析

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院校歧视的现实原因有用人单位偏好“211”院校毕业生, 非“211”院校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等, 但深层原因是人为的制度性障碍, 即人为地设置“211”院校的门槛, 缺乏保障就业机会平等的制度设计, 使达到岗位要求的毕业生被挡在门外, 使其失去应有的就业机会。这种制度障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反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没有制订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 关于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只是散见于《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有关条款, 而且这些法律条款适用范围过宽, 没有针对性, 很难对就业过程中的院校歧视给予规制, 使得非“211”高校毕业生享有平等就业机会的权利难以得到法律保障, 进而造成非“211”院校毕业生不能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2 不利于平等就业的政策和制度大量存在以及反就业歧视行政措施不力

许多地方政府为吸引高端人才和优秀人才, 在户籍、社会保障、招录公务员等方面, 在政策层面和制度设计上实行不同程度的院校限制。如《2010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规定对申请上海落户的“211”高校毕业生给予加15分。此类政策和制度在北京、深圳等城市也是屡见不鲜。同时, 许多地区政府组织在人才开发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中, 硬性提出限招“211”高校毕业生。如重庆市定向选调全国“985”、“211”高校2010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2]又如2009年元月,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人民政府面向“211”工程高校招聘。[3]由于各级政府政策导向的偏差和制度设计不合理, 造成各企事业单位将就业机会只留给“211”高校毕业生, 使非“211”高校毕业生失去应有的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如江西省电力公司2008年1月单独面向全国“211工程”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招聘。[4]此外, 我国反就业歧视相关的行政措施不力。虽然教育部、人事部等四部委2002年9月12日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及中组部、教育部、人事部、中央编委2003年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都提出用人单位要打破人才选拔中的院校、地域、性别等方面的限制, 但却没有制定相应的强制措施, 使得毕业生平等就业机会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

3 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

我国尚未成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 导致难以对就业歧视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且我国缺乏反就业院校歧视的救济机制,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只受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产生的劳动争议, 对人才选拔录用过程并不干预;而法院往往认为就业歧视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 导致就业歧视的救济机制不健全, 这也是导致非“211”院校毕业生难以享有平等就业机会的重要原因。

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 使得各用人单位在选拔录用人才时人为地设置院校限制, 从而出现各类院校歧视现象, 导致许多非“211”院校的毕业生失去应有的平等的就业机会。

三反高校毕业生就业院校歧视的几点建议

鉴于就业院校歧视造成的严重危害,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逐步消除人为的制度性障碍。

1立法方面, 制订反就业歧视法, 并在其中设置反院校歧视的专门条款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虽有零碎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款, 但至今没有任何的法律条款明确提出反就业中的院校歧视。如《劳动法》只界定了“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四类歧视, 没有涉及非与生俱来的要素;2008年颁布实行的《就业促进法》, 虽然提出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权利, 但没有提出具体的反就业歧视办法。所以, 为保障各类高校毕业生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尽快制订《反就业歧视法》。虽然近年来也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制订《反就业歧视法》的建议, 但这些代表所提出的反就业歧视建议并没有包含反院校歧视。所以, 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应包括反就业院校歧视的条款。

2行政方面, 建立机会平等的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各级政府应根据有关的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 建立促进机会公平的就业政策与就业制度, 并改革业已存在的不利于公平就业的政策与制度, 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1) 认真落实反歧视的法律法规, 制订反就业歧视的具体行政措施与实施办法;成立各级就业机会平等委员会, 负责消除影响毕业生就业机会公平的制度性阻碍, 专门负责受理相关的行政复议, 帮助受害者维护自己享有平等就业机会的权利。

(2) 改革公共政策中不利于公平就业的导向, 提供均等的公共政策, 保障非“211”高校毕业生公平公正地参加就业竞争。

(3) 建立配套的行政制度, 特别是在户籍、社会保障、医疗服务、招录公务员等方面建立平等的制度, 引导用人单位为非“211”高校毕业生提供平等的应聘机会, 并引导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 多从岗位本身要求考虑。

护理院校毕业论文 篇4

目前, 独立院校学生的毕业条件与所有大专院校一样, 一般是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 成绩合格就准予毕业。这是学籍管理的常规。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借鉴体育课、语文课教学上将学习目标订为标准的做法, 我们非常有必要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站在社会的角度重新认识和设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毕业标准。这个“毕业标准”不是传统高教中获准毕业的条件, 而是指大学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指标。这些标准必须是可度量和检验的。围绕这样的“毕业标准”, 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目标, 教学改革和创新也有了方向。本文根据上述概念, 对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中如何设定公开、具体、可考核的“毕业标准”, 并规定学生毕业时应完成何种专业作品, 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毕业标准与毕业作品的内含与意义

本文所说的毕业标准, 是用易于度量和验证的指标描述学生毕业应达到的技能和素质水准。在各院校传统学籍管理政策文件中规定的“毕业标准”, 实际上是学生获取文凭的条件。为了讨论的方便, 我们把后者称为“毕业条件”。毕业标准与毕业条件并不等同。毕业条件通常要依赖教学计划文本的说明;毕业标准通过标语式的文字自我说明。二者的区别如表1所示:

虽然毕业标准和毕业条件明显不同, 但二者都是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规定, 都反映了特定专业的技能特点和专业素质要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毕业标准和毕业条件都服从专业的培养目标, 都必须从就业岗位出发。

所谓毕业作品, 就是学生毕业前应完成的作品。它是毕业标准之外对学生要求的补充。毕业作品一般集中体现了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技能, 也从某种程度反映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志趣等因素, 可以说它是毕业标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是物化的毕业标准。毕业标准、毕业条件、毕业作品与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专业技能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

从以上对毕业标准和毕业作品内涵的分析不难看出, 独立院校为学生设定专业毕业标准和毕业作品的意义主要有:

1、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入学后在专业介绍时就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毕业标准和毕业作品要求, 使学生知道今后要学什么和要做什么, 目标明确;

2、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教师可以很容易地将所教授课程与最终毕业标准和毕业作品的要求联系起来。将毕业标准分解到各课程中落实, 既促进了实践教学, 也反过来成为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

3、有利于理清专业办学思路, 制订符合实际就业岗位需要的专业培养计划。

毕业标准和作品模仿就业岗位的实际制订, 一切课程和教学实践以毕业标准和作品为指针, 可以防止教学计划制订中课程选择偏离就业方向;

4、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学生拿着毕业作品就业, 可以弥补毕业证书认可度低的不足。一件优秀的毕业作品, 是学生就业最好的名片, 胜过千言万语的求职信。

三、毕业标准与毕业作品设定原则

根据上一节的定义与分析, 毕业标准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1、毕业标准应体现就业岗位群的核心技能要求。

毕业标准以特定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参照, 其内容来自就业岗位的技能实际需求的总结和预测, 它应该是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和专业核心技能相结合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2、毕业标准应具体、易理解不模糊。

由于毕业标准要成为学生努力奋斗的目标,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针, 它必须是十分具体、没有歧义和容易理解的;

3、毕业标准应该是可度量、可验证的。

为了便于贯彻、检查和研究比较, 避免毕业标准流于形式和有名无实, 设定毕业标准应该采用可度量的指标, 容易检查和验证。这将令毕业标准具有客观性、可比性, 通过研究和完善最终达到合理、科学的水平;

4、毕业标准应该符合应用型本科层次。

不同于毕业条件是学生获得文凭的最低要求, 毕业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高度。这可以让毕业标准更符合主要就业岗位的要求, 同时对学生具有号召性、吸引力, 对教学有指针作用。但毕业标准也不能脱离应用型本科教育层次的实际。它应是大部分学生 (比如规定75%以上的毕业生) 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如果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达到, 则毕业标准会失去普遍意义;如果任何人不经努力就能达到, 则失去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由于毕业标准的客观性, 达到毕业标准的毕业生的比例也可以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

对于毕业作品的规定, 应遵循的原则有:

1、作品的完成方式方法应具有较大的伸缩空间。学生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设定毕业作品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而完成的方法和质量可以成为学生技能水平的表征;

2、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有实用价值的作品容易被理解, 也容易与实际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吻合。如果过分脱离实际, 为作品而作品, 或者为训练而作品, 则容易脱离实际的技能要求;

3、作品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构思的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 进而浓厚学习风气, 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4、作品应具有观赏性。作品的观赏性便于在校园内的宣传、展示、观摩, 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 毕业作品是学生就业的名片, 观赏性令作品有更好的说服力和就业效果。

四、毕业标准与毕业作品设计实例

根据上述毕业标准制订原则, 我们考虑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 确定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面向的岗位群为软件企业或者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部门的软件工程师, 同时也初步确定其毕业标准为:

1、编程量标准。

四年期间各课程作业、考试、项目实践、毕业实践等环节总计有30, 000行以上手工代码编写经验;

2、技术熟练标准。

熟练掌握当前主流技术中Java或者.Net中的一种, 并能在72个工作小时内使用所掌握的其中一种开发架构和工具独立设计一个基于Web的多层体系结构的信息系统或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功能至少应包括用户登录, 增加、修改、删除业务数据, 修改、验证数据结构, 查询或者发布结果的显示输出等;

3、技术规范标准。

能够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的观点和方法, 在软件开发中能编写比较规范的文档, 创建比较规范的模型, 提交比较优良的代码, 编制产品部署和使用说明书。

4、辅助能力标准。

(1) 具备在Windows和Linux两种操作系统环境下数据库服务器安装配置能力;

(2)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结构, 具备局域网的设计和组网能力;6)

(3) 能够熟练使用Office编辑排版长篇文档 (作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 、制作演示讲稿 (小组方案、毕业答辩) 和使用电子表格作统计计算;40分钟内可以对10000字以上无格式毕业论文进行排版;或者对含有5门成绩共500条以上记录的原始学生考试成绩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或者对含有10张以上无格式的幻灯片进行美化设计;

(4) 能理解软件开发工具的英文输出提示, 看懂软件开发英文技术文档, 并使用英语作5分钟以上的技术交流;

(5) 理解各IT企业的岗位分工与合作, 了解一般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知识领域, 能够简要说明自己在用人单位的岗位切入点, 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上述毕业标准采用能够反映一个软件工程师程序设计能力和熟练程度的量化指标, 同时兼顾了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应具备的辅助技能。这样的标准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 相关课程的任课老师只要看到这样的标准, 就知道在教学中如何把握重点和方向。另外, 我们可以将毕业标准中的指标分解到各门专业课程中, 形成对教学的直接影响。例如标准中提到的编写30000行程序代码的要求, 可以分解到从第一学期的“C语言程序设计”到第6学期的“软件工程综合实训”等多门课程和实践教学、毕业设计中。承担这些课程的老师就会将代码编写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这必然会促使学生动手编写代码。

在毕业作品方面, 从第四学期实践课开始, 负责实践指导的老师就开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技能水平构思可以展示的软件作品。作品类别包括桌面工具、游戏、程序框架、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网站等。这样的作品不仅可成为毕业设计的素材, 也可以参加校内外的软件设计竞赛, 最后在求职时成为进入理想就业岗位的敲门砖。其产生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多方面意义, 可谓一举多得。

五、总结

高职院校毕业实习管理与实践 篇5

一、毕业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外在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大学生就业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毕业实习管理中仍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师生对毕业实习重视不够。由于对毕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对毕业实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随便找个单位完成学校要求提交的各项资料,如实习周记、实习证明等,而实际上根本未曾去单位实习。在实习指导教师方面,由于部分老师自身并不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大部分老师主要的精力忙于发表论文、评职称、申请项目,也导致了师生之间沟通、监督的不到位。

其次,毕业实习管理工作难以到位。当前,实习方式日益显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自行联系实习模式、产学研相结合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实习模式,为学生的毕业实习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但却给管理出了道难题。随着高校的招生,指导教师的平均工作量日益增多。实习模式的多样化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监管难度。而实习经费投入的不足,如有限的通行补贴、食宿补贴,又限制了实习管理的质量。

再其次,企业消极对待毕业生实习。由于考虑到市场竞争压力、企业技术机密、知识产权保护及学生自身工作能力和经验的限制,部分企业并不愿意给实习生安排具体的有实质性的工作岗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实习积极性。

二、毕业实习管理策略

1. 做好毕业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要毕业实习之前,要做好毕业实习动员工作。通过实习动员,使学生和教师充分认识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发放毕业实习工作手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进入实习岗位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指导教师在实习指导工作方面,要做好全方位的指导,指导内容包括:如何寻找实习机会,本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及相关情况,本专业有可能从事的职业及相关情况,实习过程中应培养的职业素质,实习过程中的权益和义务,涉及实习过程中的其他注意事项等。

2. 提高指导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会对学生的实习态度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指导毕业实习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多的实践知识。高职院校应激励青年教师由“双门型”向“双师型”转变。如让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相结合一起带实习;让青年教师在假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让部分青年教师分批次去企业带薪实习等。同时,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讲解时,应注意与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深入认识所学知识,切实感受到“理论指导实践”,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3. 双导师联合指导。

双导师联合指导是指为实习学生在校内安排指导教师,同时在企业安排校外指导教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实现双导师的关键是聘请到合格的企业实习导师。聘请的兼职教师应是各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或是业务骨干、管理骨干等。校内导师要求在学术和教学掌控上有丰富经验。双导师制有利于实现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

4. 制定严格合理的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包括对实习生的考核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行的是2.5+0.5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即在最后一个学年的第二学期学生全部的时间都将用于毕业实习。这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行为规范进行衡量和观测。考核指标包括:实习周记、实习报告、考试成绩、企业对实习生的实习纪律和态度的评价鉴定等。实习指导教师要求保证每周通过电话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对于集中实习,要求教师至少每星期到现场指导一次,对于记录,并交系主任助理审核。

军队院校的毕业综合演练问题 篇6

综合演练是军队院校培养与锻造合格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 也是对学员综合素质及任职能力的集中考核。它由军队任务使命决定, 融专业理论、实际操作技能、战术理论、军事素质等为一体, 全面检验和锻炼学员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处置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素质和统筹规划能力。不仅让学员在近似实战条件下练技术、练能力, 更练思想、练战斗精神。因此, 综合演练已成为军队院校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及整体战斗力的重要形式和必要方法, 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本文就目前综合演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 以期对提高综合演练水平有所帮助。

1 综合演练中存在问题

1.1 演练科目设计陈旧死板, 综合性、科学性不足

进行毕业综合演练是希望学员能将四年内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全部运用到实战中, 通过战场实践升华课堂理论, 为学员第一任职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这要求综合演练的课目设计必须体现大综合理念。演练内容不能局限于单门课程、单一实训项目, 而要涵盖岗位任职所需要的多个系统、多个层面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案例设计, 有效地解决知识碎片化的问题。

目前, 综合演练的预案制定一般都由机关和专业教研中心合作制定, 专业教研中心负责具体项目内容, 机关负责相关保障, 看似周全合理, 然而在落实中往往出现诸多问题。首先, 演练任务下达后, 各课程组进行分工, 具体到个人, 这样一来, 内容设置就变成参训教员熟悉什么就练什么, 不参训教员不闻不问, 所谓的多课程、多专业融合、群策群力就成了空话。而机关更关注演练现场的形式、声势、保障难易程度, 个别专业中心提交的演练题目中使用的装备即由单位自己研发, 就地取材, 何乐不为。以机械专业为例, 多用途工程车的展开与撤收是每年的必考科目, 学员喊着口号, 一通忙活, 考试通过。可一旦部队现有装备真出现故障, 学员仍不知道如何运用器材维修;学员花很多学时在装备构造课程上, 到毕业综合演练结束后, 部分学员还不知道燃油泵装在什么位置。这样的综合演练显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演练科目的设计明显存在问题, 综合性、科学性亟待提高。

1.2 实施过程形式大于内容, 个别项目沦为走过场

开展综合演练是要以部队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 通过创设工作情境, 使学员在真实情境学知识、练能力、强素质。而实际操作中, 一些演练过程往往更注重形式, 而忽视了演练内容。看起来形式多样、热热闹闹, 实际上缺乏深度, 缺少对演练内容设计和组织等问题的深度分析与思考。第一, 演练内容陈旧, 缺乏新意。如演练科目上, 机械专业开开车、地爆专业扔扔雷、伪装专业抹抹脸, 缺少难度和创意, 被学员讥笑为小儿科。第二、演练内容不完整, 过程草率。如军事科目演练, 缺少实战背景, 把捕歼战斗演成捉迷藏;保障专业演练, 一组学员喊着“一二一”上场, 死板地展开工程车完事, 另外一组学员跑步一撤收就结束了, 完全不清楚如何保障维修。第三, 从过程上看, 轻重不一, 虎头蛇尾, 演练前, 往往有声有色, 可一到演练中后期就偃旗息鼓, 使演练缺乏总结, 年复一年提升不足。如何按照真实环境构建演练场景, 突出实兵、实装、实景、实弹、实打的特色是演练组织者应当深入考虑的问题。

1.3 装备保障难度大, 制约演练效果发挥

在毕业综合演练中, 专业沟通和专业技术演练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随着大学教育转型、探索实践精英教育的不断推进, 基于教学装备的专业演练要求更高, 其科目丰富、内容完备、专业融合、组织系统、指挥先进、实战性强等的特点, 对教学装备保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综合演练数十个科目集中在1周内完成, 参训学员来自工程、通信、气象等不同专业, 各专业演练科目之间在时间与空间上联系紧密, 任务密集, 保障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另外, 演练地域范围广, 人员分布散, 地形天气环境复杂, 这进一步增大了保障难度。受到经费需求、保障条件、保障水平的限制, 部分演练形式和过程大打折扣, 训练环境与实战环境差别巨大, 难以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2 改进方案

2.1 发动全员参与, 形成能力生成体系, 实现教员学员共同提升

综合演练是教学中的一件大事, 是强化和全面提升军校学员素质的重要环节。首先, 领导、教员要在思想上要重视起来, 不能把综合演练当成例行公事, 应付完成工作任务即可。教员要充分认识到综合演练不仅是对学员的综合考核, 也是锻炼和提高教员的好时机。机关若能在演练方案的预制、演练过程的组织、演练全程的管理和演练总结等方面有针对教员的配套的奖励机制, 就更利于激发创新积极性, 促使演练更加科学。在具体实施上, 可将演练科目提前在军训网上公布, 征集意见, 最大程度发挥集体智慧;组织专家对拟定方案进行审核, 使科目设置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要求不参训教员同样要到演练现场观摩见习, 进一步融合教员知识体系。

其次, 学员不能有综合演练只是惯常考试, 只要考试通过就完事儿的想法。要在综合演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 让学员认识到综合演练是升华课堂理论、检验自我水平的难得机会, 是提升第一任职能力的最直接途径, 从思想根本上认真对待综合演练。要调动学员的紧迫感, 真正以战斗的状态投入演练, 渲染气氛, 营造“实战”环境, 。在具体措施上, 可创设情境, 向学员下达演练任务书, 根据演练内容, 学员自行模拟担任各级指挥员、战斗员、技术人员, 提升组织指挥能力;通过学员间的协同配合, 强化其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另外, 可广开言路, 让学员参与演练的设计, 鼓励他们献计献策, 并采纳优秀方案, 对设计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 突出学员主体地位。在制度上、政策上为综合演练保驾护航。

2.2 提高基层部队参与力度, 不同专业联训联演

综合演练必须紧贴部队岗位任职需求, 突出演练内容的实用性、实战性。军队院校综合演练的绝大多数环节是由院校自己组织, 缺少外界参与, 易出现“想当然”、闭门造车, 建议请基层部队专业人员参加观摩、交流, 使综合演练与部队实际不脱节, 跟得上部队变化。目前, 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已逐步加大基层部队的参与力度, 如开展到部队调研活动, 与部队联研联训, 要求学员毕业设计要有基层部队人员作为辅导师等措施。但在综合演练方面做得还不够, 可考虑由部队人员担任考官, 即考核机关教员的组织管理, 又考核学员的能力水平, 本着从严、从难的要求, 从源头上提升演练层次。同时, 加强与部队联研联训常态化建设, 也是提升整个大学靠拢部队、服务部队能力的重要举措。

2.3 逐步推进, 使装备保障科学化、规范化

基于综合演练保障强度大、难度高的特点, 首先, 应规范保障流程。在演练前充分做好网上推演, 仔细筹划, 制定行之有效的保障预案。并在装备派遣、作业过程、撤收保养等各个环节, 制定清晰的职责划分。其次, 应动态化管理装备。建立综合演练期间装备信息系统, 重视保障过程调控。另外, 也可安排保障人员伴随保障, 根据演练作战进程和实施内容, 及时做好沟通协调。第三, 从长期来看, 注重培养装备保障人员的技术、能力素质, 也是促进综合演练的保障工作走向科学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如组织保障分队进行贴近实战的装备保障、指挥、抢修等技能演练;注重装备使用维修的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注重演练经验的总结, 逐渐提升保障能力等举措。

3 结语

综合演练实现了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课堂教学与实战教学的有效衔接。当前, 大学正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联演联训的教学模式, 综合演练即为很好的形式。积极推动各专业课程的实装演练,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不同课程、不同专业间的融合, 真正体现综合演练大综合的特点,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增强演练合力。

参考文献

[1]贾宁.军队院校毕业综合演练设计的探讨[J].教学设计, 2012, 36 (2) :236-237.

[2]王文良.军队院校毕业综合演练问题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3) :171.

[3]王博.政治军官任职教育军政融合演练新模式初探[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9, 22 (5) :117-118.

[4]孙弋岚, 陈友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综合演练实践教学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12, 28 (3) :67-69.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探讨 篇7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院校,毕业设计

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通常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是学生在完成大一基础课、大二专业课学习,大三上学期顶岗实习后对整个高职院校三年学习期间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的考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笔者作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亲身经历,就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进行了探讨。

1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为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是完整体现学生系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并且通过顶岗实习的职业素养培训后的素质和能力,具有总结性、综合性作用,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大部分职业院校中,毕业设计往往和学生毕业实践综合在一起,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大量查找资料,部分工科院校要求在校试验以获取数据撰写论文、总结概括性强的要求不同,职业院校中的毕业设计注重学生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设计方向可能来自顶岗实习中的某一过程,也可来源于学生在毕业实践中所从事的相关工作要求,因此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及动手性,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一致的[1,2]。

2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中的问题

(1)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后寻找工作,工作单位也希望毕业生提前实习以熟悉工作环境,毕业生想努力完成毕业设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近年毕业设计质量大幅度下降[3,4,5,6,7]。

(2)部分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并未根据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新形势进行改革,仍沿用以往本科毕业论文模式要求,使得学生从网络、书籍等渠道进行文字摘抄、组合,导致毕业设计理论性不如本科论文,实践性又脱离社会需求。

(3)由于部分院校的管理监督不规范,对毕业设计任务不明确,指导教师自身对毕业设计不重视,毕业设计环节经常是形同虚设,成为学生毕业前的最后过场。

3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如何创新一直是高等职业院校探讨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创新应基于工作过程,又要联系校内已学知识,并且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相互合作,从选题、指导、管理等方面层层把关,步步重视,才能涌现出质量高、水准好、能较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的毕业设计。

3.1 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基石,决定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方向。当前大部分院校对于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可分为以下3类。

第1类是指导教师给定题目,可为3~5人组成的项目组,也可是毕业论文形式,或者是结合教师科研的某一部分进行,此类选题限制较多,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发挥空间有限,更强调指导教师的作用性。

第2类是学生根据教师指定方向自主拟定题目,这一类较为灵活,但是教师需要更多的把握,避免出现范围过于宽泛或者过于简单使得学生不能如期完成毕业设计。

第3类是笔者所推崇的,即结合学生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选题,来源于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此类选题中,学生如果提前工作可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准备,如果正在寻找工作也可根据顶岗实习的情况准备,但都不脱离实践需求。同时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方面着手,在撰写和完善的阶段也是根据自身工作岗位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为达到要求不断寻求工作中有经验的前辈进行指导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认识到所从事的职业发展方向。以一名从事原材料销售的学生为例,其毕业设计题目可设定为**原材料特性及销售市场分析,学生从事工作的过程即为毕业设计要求,整个分析过程又与学生销售息息相关,有助于学生了解工作的背景,重点在材料的特性分析及对应的销售市场判断,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销售业绩,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3.2 管理

对学生毕业设计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及管理,分为校内指导教师,和工作现场指导教师两类。校内指导教师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并以文本方式完整记录毕业设计指导过程,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合理把握毕业设计进程,填写教学管理部门下发的各类统计表格及监控表格。工作现场指导教师为学院聘请的兼职教师、能工巧匠,或者为学生工作中的前辈、师傅等引路人,他们是工作现场中具体指导学生工作方式的执行者,能及时准确的以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经历来指导学生。这是校内指导教师所欠缺的,故校内指导教师也应主动联系校外指导教师,相互沟通、共享信息,合作完成指导任务。

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也应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毕业生此时处于提前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难免会碰上挫折、沮丧或者各类不适应情况,指导教师在这方便应给予关心和指导,促进毕业生克服不利情绪的同时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例如可与毕业生约定每周一次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汇报工作状况和毕业设计进展,也要鼓励毕业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帮助。整个管理和监督的过程要持续至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教师给出相应成绩。

3.3 答辩

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环节,对检验毕业设计的质量至关重要。在答辩前指导教师应确保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是按期保质的完成,并且达到任务书的要求,并指导毕业生进行最后的文本排版、装订,作品装裱,样品编号等工作,以放松地姿态迎接答辩。与以往惯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指导教师要指导毕业生了解毕业设计整个答辩中要突出与工作岗位相结合的基点,并通过展示作品、样品等方式陈述给答辩委员,并附有工作过程的痕迹。

4 总结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一方面能解决学生毕业设计与工作的冲突关系,是二者之间的一个契合点。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的完成能促进自身工作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更好地融入工作,发挥所长。基于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避免了模仿本科论文的误区,与工作现场相结合的特殊性又增强了毕业生的实践性、技术性,是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的一个可行方向[8,9]。

参考文献

[1]丁邦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62~64.

[2]胡光辉,仇雅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1:67~68.

[3]赖华清.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33~37.

[4]王新蒙,秦补枝.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l 7(35):247~248.

[5]丁邦俊.高职毕业设计环节的重要性及创新方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80~82.

[6]张慧敏.高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2):117~119.

[7]陈旭.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5):38~39.

[8]庄美男.林波.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2):79~81.

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简析 篇8

一、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外因

(一) 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人才供求错位是导致就业难的外因之一。相关研究证明, 就业难问题不是高校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 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这种阶段性社会现象。当今社会, 一名高校毕业生不仅工资抵不上有技术的“蓝领”工人, 连就业也比他们难。大学校园培养出来的天之骄子只会纸上谈兵, 难以适应需要实干精神, 实干能力的岗位。且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是职业岗位的变化, 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 四年后可能就变成了滞销专业, 供给与需求时间上错位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影响。

(二) 市场配置手段粗放是导致就业难的外因之二。目前, 大学生进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 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 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 具体表现为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让社会需要相关配置, 从社会供需双方看, 每年为毕业生、招聘单位服务的都很少,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学扩招速度和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为人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增长;二是人才服务机构过去一直由政府所属机构独立经营, 发展较慢;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我国较晚, 还没有成长起来。

目前, 我国大学教育还处于知识型教育, 四年的大学缺少能力培养和技术培训, 这就需要由专业化的公司为大学生设立不同职业的能力模型, 提高大学生上岗前的职业能力;要规范就业市场, 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能力, 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要整合就业信息资源, 在公益性和公共化服务中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做细、做深、做好。

当然, 社会发展, 环境剧变, 使大学生不得不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 适应者生存。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整体形势严峻, 有外部因素作用, 但个人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

二、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内因

(一) 独立院校的特征是导致就业难的内因之一。独立学院, 是由普通本科高校 (申请者) 与社会力量 (合作者, 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 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 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有三大特征:一是一律采用民办机制;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 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歧视民办院校学生, 用人单位也怀疑民办教育质量;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 其发展还不成熟, 在就业工作方面自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二) 理念滞后和眼高手低是导致就业难的内因之二。独立院校学费远远高于公办院校, 就出现了家长和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专业对口要求等方面。而不少毕业生对此感到很委屈, 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 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 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三) 专业知识和求职技巧欠缺是导致就业难的内因之三。很多用人单位反映, 独立院校大学生到岗工作, 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 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不精, 更是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多停滞于“纸上谈兵”阶段。

独立院校以较强的硬件设施为依托, 缺乏较好的师资力量。学生所学知识不精, 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 还得自己来补充。用人单位则表示, 独立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 表现不出自己的特色和实力。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我们在日常人才市场运行中发现, 就业率高的毕业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 这些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

(四) “温室花朵”缺乏自立能力是导致就业难的内因之四。独立院校学生大多家庭环境较好, 在家养尊处优, “独立”在其身上的展现则是小事自己做主, 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很多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 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在双选会现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 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

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话题, 这不仅仅只是内因或者外因造成的结果。综上所述, 只有合理的调整好内外因, 对症下药, 才能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才能让独立院校的就业工作朝良好的方向发展, 才能让独立学院的莘莘学子向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龙军等.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科学时代, 2007.1.

上一篇: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下一篇: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