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命题(精选4篇)
存在命题 篇1
由于当前各地学校对“考试命题”的研究较少, 加之对教师缺少必要的考试命题培训和指导, 因而, 客观审视基层的语文试卷, 笔者发现小学语文考试命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 当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注重形式, 忽视价值
毋庸置疑,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给语文测试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 在试卷命题的形式上开始关注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需要, 如添加温馨提示、改革标题设置、创新呈现形式等, 让测试焕发了人文光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卷首千遍一律的温馨提示, 卷尾如出一辙的好心忠告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学生早已熟视无睹, 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如卷首的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 在愉快而紧张的学习中, 我们又迎来了丰收的时刻, 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礼物送给自己!认真、细心一点哦, 祝你成功!”卷末的好心忠告:“祝贺你顺利完成答卷!再回头认真检查检查, 争取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赶紧行动吧!”这些提示语少则几十字, 多则上百字, 无非是提醒学生要放松心情, 细心答题, 认真检查。然而事实上我们发现学生一拿到试卷, 很少有人会仔细地读这几句话, 大多是关注考试的内容, 迫不及待地动笔答卷。换言之, 对于考试的注意事项, 老师们早已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对学生作了无数次的交待, 考试的规矩以及相关的学习行为也许早已烙在学生的脑海中, 所谓的温馨提醒恐怕只是老师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真要是遇上那些听话、乖巧的孩子, 读完了这些温馨提示, 是否也预示着已浪费了自己宝贵的考试时间呢。所以, 笔者认为应向这些形式主义说“不”, 真正关注考试的内容、题目的形式, 让学生从考试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 这才是根本。
二、表述随意, 缺失规范
句子的考查是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 每份试卷都少不了句子考查的内容, 一般根据学期、年级学习的重点, 考查扩句、缩句, 按要求改写句子 (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陈述句、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等) , 判断句子正误, 修改病句, 补充句子以及排列句序等。
如五年级下册考题:句子万花筒。 (可要看清题目要求噢!)
1.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例:水渐渐窜上来, 没过了人们的腰。
水渐渐窜上来,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枙子花在微风中摇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们怎么会忘记老师的教育之恩呢? (改为用句号的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考题是对句子理解的考查, 标题“句子万花筒”意喻句子的丰富多彩、变幻多样。然而括号里的提醒“看清题目要求”似乎和下面的呈现不一致, 第2题和第3题并没有明确的要求。那么第1题的要求对2、3题有约束吗?显然, 这样的表述过于随意, 会使学生不明题意, 无所适从。另外, 改写句子的要求呈现的地方不统一, 第1题标注在句前, 第4题又标注在句末。前后不一致, 不规范。第1题的要求“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应统一移到句子的最后用括号标注说明。第2题同样也应在句末标注要求“写出诗句的意思”。第3题应注明要求:“照样子改写句子”, 学生才能明白下面的句子要照着上面的样子去改。第4题句末“改为用句号的句式”显然表述不当, 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改为陈述句”。
笔者认为, 此类题目只注重了内容而忽视了规范。没有正确规范的语言表述, 学生就可能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导致科学非合理的作答, 使考查失去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因而, 考试命题不能随意而为, 语文教师更应对题意的表述再三推敲, 做到科学规范。
三、难度偏大, 超出基准
新课程呼吁“减负”, 切实降低试卷的难度是当前考试的基本要求, 所以试卷命题应关注大部分学生, 而不能仅仅满足少数尖子学生的需要, 更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因为难度大而产生畏惧考试的心理。
如四年级上册考题:
1. 读句子, 完成练习。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添上了“点睛”之笔。
(1) “点睛”之笔在句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用上“点睛之笔”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想一想, 填一填。
(1) 尺有所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以恶小而为之。
(3) 仿照上面的格言, 结合自己的想法, 自己创作一条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中的第 (2) 题“点睛之笔”是一个不太常用的词语, 它的使用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 用上“点睛之笔”说一句话, 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第2题中 (1) 、 (2) 两题考查学生对格言警句的积累情况, 难度不大, 第3题仿照创作一条格言, 难度就偏大了, 一是格言不是一般的语言, 是含义深刻、蕴含道理的名言;第二还要仿照上面的格言, 要求学生模仿上面的来写, 这对学生来说是难上加难了。如果说最终学生写出来的都是一些大实话、大俗话, 那么此题的得分应该如何给呢?因而考试命题要关注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 难度系数要合适, 尽可能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
四、自相矛盾, 前后不一
习作是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 除了要精心设计习题话题, 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之外, 切不可在题意的表述上犯自相矛盾、前后不一的低级错误。习作命题时一定要做到内容要适合学生, 表述要科学确切。
如五年级下册作文考题:
地震牵动着你我的心, 在这个特殊的“六一”节里, 你是怎样度过的, 把你的快乐以书信的形式告诉地震灾区的孩子, 并带去我们的关心与问候。请注意信的格式要正确, 内容要具体感人。
题目:给灾区孩子的一封信
众所周知, “5·12”汶川大地震震憾了全世界。此题紧扣重大事件, 引导学生给灾区孩子写一封信, 给人以鲜活的时效性, 体现了“情系灾区、关爱孩子”的动人主题。然而仔细读题, 却有“自相矛盾”之嫌, 请看作文中的提示:“在这个特殊六一节里, 你是怎样度过的, 把你的快乐以书信的形式告诉地震灾区的孩子。”显然, 信中要告诉灾区的孩子自己六一的快乐。如果说写信本意是美好的, 但信中内容恐怕就要“伤人”了, 试想, 灾区的孩子吃、穿、住亟待解决, 许多人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 生活在与身体的伤痛痛苦抗争中, 你却叫学生用自己的快乐去刺伤灾区孩子们已经伤痕累累的心, 这显然与本题的意愿相违背的。笔者认为这段话应改为:“地震牵动着你我的心, 在这个特殊的六一节里, 请你以书信的形式给地震灾区的孩子写一封信, 带去我们的关心与问候。请注意信的格式要正确, 内容要具体感人。”
又如三年级下册作文试题:
你愿意向朋友介绍你温暖的家吗?你可以选择你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说说你家住在哪里?周边环境怎样?是怎样的一个家?别忘了向大家表达你对家人或家的感受噢!自己取个题目, 注意把句子写通顺。
读一读上述这段话不难看出, 意思的表达前后矛盾, 句1提示要介绍温暖的家, 句2又提示可以介绍最熟悉、最亲近的人, 句3又重新提示可以写家的地址、环境等。一段话中意思多样, 前后不一, 作文的要求缺失了科学性, 学生下笔自然无所适从了。笔者认为应这样表述:您愿意向朋友介绍你温暖的家吗?可以说说你的家住在哪里?周边环境怎样?是怎样的一个家?也可以选择家中你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介绍给大家, 别忘了向大家表达你对家人的感受噢!自己取个题目, 注意把句子写通顺。
五、对号入座, 开放不够
词语的考查形式多样, 如改正错别字、写近义词反义词等、照样子写词语、根据提示写词语、写出词语的意思、给词语排序、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等题型。常用的形式有填空题和连线题等。
如四年级下册考题:选词填空
违背 违抗
1. ( ) 了诺言, 就会失信于人。
2.军令如山, 上级的命令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不得 ( ) 。
呼吁 呼喊
1.看到幼龟已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 我们赶紧大声 ( ) , 抢救幼龟。
2.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 新闻媒体 ( ) 各界人士捐款救灾。
又如一年级下册考题:读一读, 连一连。
上述两题, 都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要求学生将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或搭配成对。题目中的词语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 刚刚够对号入座。我们发现学生做此类题目时, 第一句或者说前面几个会认真比照, 作出选择, 但剩下的一个几乎不用思考, 将其照抄填入准不会错。久而久之, 学生养成不动脑筋的答题习惯, 可谓危害大矣!笔者建议, 此类考题不妨多设1个或2个词语, 让题目的答案不再唯一而具有开放性, 想必学生不会“想当然”地作答了。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肯定是不无好处的, 更何况传统试题答案的唯一性已经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命题理应倡导多元、开放。
总之, 考试命题是一个科学性和艺术性要求比较高的课题, 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深入研究探讨的大课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 练好基本功, 自觉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让小学语文命题更加规范、科学、和谐, 让考试这根指挥棒正确引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奏出符合语文课改精神的优美旋律。
存在命题 篇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认为,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唯物论的反映论的一般原则,它回答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路线和出发点问题。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别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认识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上。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同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主体和客体作为一对范畴,它们在本质上是互相规定的,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首先,认识的主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纯主观的思维和意识,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社会的、实践着的人,是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一部分、作为社会基质的物质性的人同具有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精神性的人的统一体。
其次,同主体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客体,不再完全等同于与思维、意识相对立的客观物质现象,而是指同人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心理因素、实践能力相关并在实际上进入实践过程的认识的对象。对认识的客体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由于物质世界的无限广大性、多样性、复杂性,由于一定阶段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性,物质世界不可能全部进入现实的实践过程而成为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能够成为认识的客体总是有限的。第二,同认识的主体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认识的客体,除了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物质现象外,还包括既定的社会事实,已经形成的人类认识成果、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和传统习俗等精神现象。既定的社会事实、已经形成的精神现象是人们面临的客观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人们面对的认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在现实生活中,他人的思想相对于具体的认识主体而言,是一种客观的认识对象,马克思称之为“思想客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6页)。
把精神现象看成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的观点能够成立吗?当然能,因为实际情况本来就是这样嘛!比如,思想史一类的科学,诸如哲学史、文学史、经济学说史等,就是把已经形成的人类认识成果作为研究、认识的对象。虽然已经形成的人类认识成果本身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是,它们一旦形成,便又成为一种认识客体。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成为遍及全球的红学家研究的对象,你能否认它是认识的客体吗?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思维科学是以人的思维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思维科学认识的客体当然是精神现象,而不是物质现象。我们常说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如果否认人们的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依赖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意识而存在的认识客体,那么,这是从何而来的“实际”?总之,“思想客体”也是认识的客体,尽管它本身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只要它在实践中同认识的主体相联系,就成为认识的对象,即认识的客体。就“思想客体”来说,人们接收它所储存的信息,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思想、观念、认识,其目的在于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
所以,在认识论领域,在分析具体的认识过程时,我们可以把别人的思想看成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
这样理解会不会违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路线呢?不会!我们已从本体论的角度同唯心论的先验论划清了界限。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就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而言,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的界限是不会也不容混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是对世界上两大类现象各自的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范畴是对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概括,意识范畴则是对物质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即精神现象的概括。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但是,一旦进入认识论领域,进入对具体认识过程的分析,物质和意识的界限就不再是绝对的了。列宁曾经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选集》,第2卷,147~148页)超出本体论的范围,主观的精神现象就转化为客观的认识对象,转化为认识的客体,而“客观存在”也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和内容,即有了特殊的规定性。
存在命题 篇3
一、高考语文题量与时间设置存在问题研究
(一)研究对象
我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结构、考试时间设置基本相同,都通常要考:字音、词语使用准确恰当的判断;病句判断、填空、文言文(解释词句、选择对古文内容表述正确的语句、翻译、断句)、古诗词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补全名篇名句;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选答;语用题,最后一篇大作文,等等。时间设置为150分钟。在150分钟内完成题量如此大的试题是否合理?是不是考察内容越多,越能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通过研究,我们对高考语文试题在题量和时间设置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存在问题
1. 试题题量过大,时间不足直接导致中学语文教学应试化
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为例。试卷全卷共有8页,6道大题,规定时长为150分钟。
分析研究发现考生做该卷所需的默读速度平均为592.30字/分钟,由于全卷题目字数为7772个字,由此得出考生读题目所用的时间约为13.12分钟,单纯答题时间为136.88分钟。假设我们将136.88分平均分配给6道大题,每道大题答题时间大约为22.81分钟。假设除去作文所需的50分钟,其余5道大题的答题时间约为86.88分钟。那么每道大题的时间就约为17.38分钟。第一大题共四个小题,以第一小题语音题为例。按以上时间分配,第一小题的答题时间只有4.34分钟,题目中需要判断24个词语语音的正误,根据计算,最终分配并搭配每个选项的时间只有仅仅10.85秒。这个时间对于最基础的第一道题目尚可接受,但是对于其他题目时间就比较紧张了。
以第二大题中的第9小题为例: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根据上述的时间推算,该题分到每句文言文翻译的题目时间只有约1.09分钟,概括原文两个事例的时间只有2.17分钟,此处我们甚至省略了写字的时间,所以这很显然是超负荷完成题目,甚至无法完成。如此紧迫的时间限制下,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以及答题。这样的情况会导致语文教学中大量的应试教育方式涌现,让教学不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答题方法的掌握上。
2. 考题量过多,不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
除了试卷前部分的题目,我们再说说作文。作文分配了50分钟的时间,除去审题、立意、构思、谋篇布局的时间,我们把单纯写作的时间假定为40分钟。而实际情况,高考时,考生往往纯写作时间只有20~30分钟。用10分钟来完成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仅仅审题、立意、构思、谋篇布局的时间便十分不足。
长沙市一中和长沙市雅礼中学有5名经验丰富的老师,为高考五科各写了一篇指导复习的文章。其中对语文学科的指导中说到:“语文‘稳是命题走向的主要特点,作文要搭好基本框架。这样的命题和时间安排只能逼迫学生熟记各种文体的框架结构和各种写作素材,机械地进行合乎题意的‘拼装,为求稳中求胜,这样的做法以至于考生大多畏头畏尾,避免跑题风险,不敢打破框架,生搬硬套,使作文内容老套、形式僵化。因为如此,高考也成了机械僵化的应试行为,作文档次无法拉开。这样的情况让考生出现了套题的心理,比如写作中说套话,编造论据等情况。这些情况发生的几率就更频繁,更不容易拉开水平高的考生和水平低的考生的距离。”广州市执信中学的曾湖仙老师也曾反映:“很多作文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在考场上无法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由此可见,考题量过大,无法从根本上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准。
(三)调整建议
从高校选择人才的角度看,这样面面俱全的题型有必要吗?例如字音的考查、常见词语的使用、名句的填空等,是不是一定要作为高考必考的内容呢?字音的考查与小学生、初中生的水平比较吻合,可并不一定适合对高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检测。在笔者看来,这些基础知识主要在小学、初中解决即可。其他一些“标准化”的选择题也可以不完全在高考的考试中实行,而更加应该突出现代文阅读、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语言应用和作文这些能体现高中毕业生语文水平的题目。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语文考试时的负担,又可以腾出时间让考生去做更能体现语文水平的题目。
二、病句题命题存在问题研究
(一)研究对象
病句题是高考题目中的常客,然而当前高考病句命题却存在着较多不合理的地方。
在近三年全国各地合计共52套语文高考题中,有44套题有病句判定或修改的题目,占总数的84.6%。在这44套题中,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判定病句能力的试卷便有38套题,占总数的86.4%。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所有的病句判定或修改题中,只有安徽卷和福建卷采用一段相对完整的文字作为语料,其余题目都是采用数个意思上相互独立的句子作为语料。
病句题出现的本意是让学生能够辨识生活中的病句并作出修改,以促进学生在自己的口语表达与写作中使用规范的语言。可惜的是,大部分的病句修改题目远离了这个初衷。这里不妨举例说明。
(二)存在问题
根据对现有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当前高考命题中病句题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1. 脱离现实,“为改病句而改病句”
多数地区的高考题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判断病句的能力,大部分题目是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没有语病的句子,即学生在阅读这四个选项的同时会接触到三个错误的句子。在高考的出题方向上,教师教学和备考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高考的命题。以此推论,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判定病句的同时会大量地接触错误的句子,他们每做一道病句判定题都必须设法找出其中三个句子所存在的语病。这样的出题模式不仅缺乏出题的合理性,而且也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不符,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病句要比正确的句子少得多。所以这种命题的模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此外,病句修改教学和考查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不仅能判定出句子是否具有语病,而且还能发现病句的病因,并对病句进行修改,最后写出一个正确的句子,以此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果只考查学生判定病句的能力而不考查他们修改病句的能力,那么相当于功夫只做了一半。
2. 语料多为人为编造
2010、2011、2012这三年语文高考广东卷病句判定题中的语料,其中包括了3个正确的句子和9个病句,均没有发现这12个句子中任意一句的出处,即这些句子除了以题目的形式出现外并没有出现在其他原始的文字材料中。也就是说,这些语料都是命题者人为改造或编造的。
以2012年广东卷病句判定题C选项为例,该选项为“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较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一篇发布于2012年5月2日,题为《党报刊文称我国茶叶安全,农药残留不等于超标》的新闻,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刘新表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即使茶叶中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农药含量极低,通过饮茶摄入的农药也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产生健康风险”。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命题者是将该篇新闻中一个正确的句子改成一个病句用于考查学生。
笔者认为,人为地改造、甚至编造句子来考学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没有用典范白话文中的句子来引导学生掌握语法规范,另一方面,人为地造出错误的句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备考时花大部分的心思去揣摩命题者的用意和命题规律,他们也许能提高做题的分数,但却容易忽略了真正在生活中出现的病句,以致于自己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产生了病句也无法发现。
(三)调整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高考中的病句题应该更贴近学生生活,尽量取材于生活中容易出现的病句情况;同时,不要局限于判定病句的对错,而把试题调整为病句修改,切实提高学生修改病句、正确运用语句的能力。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存在命题 篇4
一、命题特点
1.紧扣课标,稳中有变
2011年英语学科命题是以“课程标准”中五级目标为主,兼顾三、四级目标的命题范围。
今年英语命题本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完形填空题由2010年选词填空变为三选一(分值没变)的形式;书面表达由原来的一篇大作文变为小作文和大作文两部分(分值没变),例如:
III.C loze test C hoose the bestansw er to com plete the passage.
You’ve just finished...Is high school a lot 32 middle school?...”
Most high schools in America hold a freshman class 33...
32.A.the same as B.different from C.helpful to
33.A.before B.after C.since
2.注重双基,强化能力
2011年的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卷通过单项选择、情景交际、听力等题型考查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视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如, 单项选择题第17小题:Lily will go to the___.Shewants to exchange some money in it.A.bank B.restaurant C.bookstore.考查的是语言知识部分名词的用法。另外,本次命题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书面表达中的B题是开放性试题,围绕“母爱”的话题,要求学生对“母亲的付出→将怎样回报→感激之情”展开描述。该话题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每个学生都会有切身体会,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形成的情况。
3.语境真实,贴近生活
2011年的命题很多材料来自于生活实际、社会现实和一些热点问题,这些语境真实、内容广泛的素材更有利于中考检测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情景交际部分选取了“校报记者采访纪实”和“去香港度假”的话题,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得体的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试题情景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反映时代特点。再如,阅读理解C题“A Singing Doctor”描述了一个充满爱心而又极富创意的医生如何救治病人的故事,文中倡导的“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精神也与我们的时代要求相吻合,这也是我们当代中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精神品格。
4.科学命制,确保信度
坚持中考命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才能保证试题的信度。2011年大部分英语试题的命制都能从知识考点、使用情境、能力立意等不同的角度考虑,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得分。例如:23.The birthday cake____good.We all can’t wait to eat it.A.sounds B.tastes C.smells在这道选择题中,乍一看,3个选项都是系动词,都可以与形容词连用,但是结合语境“We all can’t wait to eat it.”,就能判断答案只能为C。所以,情境的铺设在这道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从英语课堂教学来看
1. 教师“双基”教学不扎实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的不够,初一时不抓学生的拼写,结果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如在试卷上可以看到a、o、g不封口,r、v或u、v写的一样,y和g或c和e很像等问题,尤其是作文的书写过于潦草,这些问题给今年的网上阅卷带来很大的困难。初三复习时,很多教师忽视了单词检测和词汇辨析,致使部分学生词语书写和运用都出现了错误,如sun写成son、England写成Englond、impolite写成polite或pilote。很多学生在完形填空中第40小题take part、take up、take place的辨析出现失误。
在阅读理解D篇中部分学生用词不准确,把固定搭配take one’s advice写成了take one’s idea。
2. 教师教的多,指导的少
教师对新的课改理念“少教多学、以学定教”没有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重视灌输,轻视指导,使学生不会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解决不同的问题。如,情景交际B题是打算去香港度假的对话,部分学生不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准确的推理和判断,不会使用特定语境中相关的语言进行交际。如,学生不会运用be going to的句型、不会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出行方式”,不会使用“提醒他人”的句型。在写作教学中,多数教师关注学生写得怎么样,却很少指导怎么写,尤其缺少对不同的文体用不同的写法的指导,如今作文应用第一人称写“自己的母亲如何付出……”,部分学生却用了第三人称写别人母亲的付出,结果造成“跑题”的现象。
3. 教师在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
由于平时教师比较重视讲解语言知识、语法结构,而不注重各种技能的训练,造成部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偏低,如在听力试题中有的学生信息检索较差,把时间next week听成last week,把参观地点“国家(England)”写成了“城市(London)”;再如,有的学生没有看出作文题目涉及“母亲的付出→将怎样回报→感激之情”3个方面内容和相对应的不同时态,只写了其中一、两方面内容,造成叙述不完整,并出现时态错误,造成失分。
(二)从命题角度来看
1. 命题教师应加强题干的严密性、科学性
今年有的试题命题不严密,如,第26小题题干涉及到“时间修饰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等名词时,通常用“时间+’s+名词”。此题题干表述的不准确给学生造成很大障碍,很多学生错选了B选项。
—Sally and Rose____about the TV showyesterday.
—Let’s join them quickly.
2. 命题教师应按照课标要求来命制试题
课程标准要求命题不应超出学生3年所学的内容,应以“五级目标”为依据,标志在教材中出现的很少,很多标志不是常见的,以这样的内容命题有失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公平性。
31.Which sign is made for safety?
A图原意是“Don’t drink&drive.”,属于交通安全标志,而题干中“安全(safety)”指各种“安全”,二者概念不吻合。另外A图的标志在公共场所很少见到,此题学生只能用排除法来获取答案。
3. 教师命题要注意试题的区分度
阅读理解E篇中的第81小题:List a kind of your favorite holiday homework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所设题目过于宽泛,阅卷时出现几百种答案,这样的试题区分度过低,会使试卷的信度降低。
4. 命题教师尽可能准确预设试题难度
预设难度系数对命题者来说是一件很难把握的事情,有时预设和实测会有很大距离,今年的试题也有这种现象,如第5小题和第12~16小题预测难度系数为0.7,而实测难度系数为0.47~0.48;第31小题预测难度系数为0.7,而实测难度系数为0.3;第37题预测难度系数为0.3~0.0,而实测难度系数为0.54。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强对考试的研究,尽快提高命题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真正推进有效教学深入发展,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存在命题】推荐阅读:
怎样认识全称命题主项存在问题07-31
高中命题作文经典命题09-11
如何给半命题作文命题10-23
命题形式07-15
命题特点07-15
命题理念07-17
语文命题07-17
命题创新05-26
理论命题06-13
命题管理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