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隐患(精选12篇)
存在隐患 篇1
抽查范围:太原市市场上经销的由省外企业生产的50个批次的电动工具。
抽查结果:合格43个批次, 不合格7个批次, 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4%。
主要问题:标志和电源线不符合标准要求。
红榜
黑榜
主要不合格项目分析
电动工具属于3C认证产品, 个别产品标志不合格主要是没有按规定在电钻或角向磨光机表面标识3C符号;电源线不合格主要表现为线径达不到标准要求。电源线截面积不达标, 易引起电源线发热起火、漏电等问题发生, 给使用者留下安全隐患。导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小型企业质量意识淡薄, 不能严格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 甚至为降低成本, 偷工减料, 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认识电动工具
电动工具是一种由电动机或电磁铁为动力, 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进行作业的手持式或可移式的机械化工具。电动工具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功能多样等特点, 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手工操作机械化,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住房装潢、汽车、机械、电力、桥梁、园艺等领域, 并大量进入家庭。
选择方法
(1) 选择具有“3C”认证的合格电动工具产品。
(2) 一般场合应选用Ⅱ类产品, 该类设备具有双重绝缘、使用相对安全的特点。
(3)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场所工作, 应选用Ⅱ类或Ⅲ类产品。
(4) 在金属容器、管道、锅炉等狭窄场所工作, 应选用Ⅲ类产品。
(5) 如确需使用I类产品, 应按安全要求采取必要的其他安全措施, 如安装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
存在隐患 篇2
幼儿教育: 近年来,儿童正餐外的食品在孩子们膳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由于多数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儿童食品的消费中存在着一些健康安全方面的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5月30日,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启动《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家长注意儿童食品消费中存在的十大健康安全问题。
问题一: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三精”,指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标准规定的,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问题二: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类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问题三:过分迷信洋食品。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
问题四:用方便面代替正餐。方便面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问题五:多吃营养滋补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问题六: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
问题七: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喝饮料,饮后具有饱腹感,妨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
问题八: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儿童的味觉将发育不良。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
问题九:长期食用“精食”。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而“株连”视力,造成近视。
如何解决桥梁设计存在的隐患 篇3
关键词:桥梁;隐患;设计
中图分类号:U4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5-0055-02
1 桥梁设计上存在的隐患
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性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许多设计人员往往只满足于规范对结构强度计算上的安全度需要,而忽视从结构体系、结构构造、结构材料、结构维护、结构耐久性以及从设计、施工到使用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人为错误等方面去加强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不少桥梁,虽然满足了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但仅用了5~10年就因为耐久性出了问题影响结构安全。结构耐久性不足解决这一隐患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设计时要从构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强结构耐久性。
不同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不同的设计对象都会对结构体系提出不同的布局和构造等方面的要求。规范再详细也不能包罗本应由设计人员解决的各种问题,规范更新得再快也适应不了新认识、新技术、新材料快速发展对结构提出的各种新的要求。因此,合理可靠的结构设计除了满足规范的要求外,还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对结构本性的正确认识、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
2 解决桥梁设计中存在的隐患
2.1 地理位置
临汾位于山西省境西南,东与长治、晋城两市相接,西隔黄河与陕西为临,南和运城市接壤,北与吕梁、晋中两市毗连。
侯马位于山西南部,地处临汾、运城、晋城、“小三角”地带的中心和南同蒲城市产业密集带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增长带的交汇处。
临汾地理坐标为北纬36°,东经110°50′,侯马市地理坐标东经110°24′~110°37′,北纬35°33′~35°51′,该项目位于临侯之间汾河中间位置,东经110°09′~111°10′,北纬35°47′~35°58′。
2.2 地形地貌
临汾市地处黄河高原,汾河下游。东有太岳,西在吕梁,两山之间为临汾盆地。最高峰为太岳系的霍山,海拔2 346 m,境内的吕梁山系以隰县的紫荆山为最高海拔2 012 m,河流有百余条,主要为黄河汾河、沁河、昕水河等。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沁河为常流河,其他多为季节河。
侯马市属晋南盆地的部分。海拔高度在420 m~257 m之间,南部紫金山的海拔1 055 m,浍河贯穿市境12 km,河宽30 m。汾河纵贯穿本市15 km,河宽300 m。两河在市境西南汇合,流入新绛县。该土地肥沃,水利气候条件较好。
2.3 气象特征
临汾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特点极为显著,年均气温10℃~7℃,一月零下4℃左右,七月26℃。年降雨量555 mm。无霜期为180 d。
侯马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据气象台40余年资料统计表明,显著特点是“十年九旱”全年平均气温12.6℃,1月最冷,平均-2.4℃,极端最低气温-21.4℃;7月最热,平均气温26.1℃但极端最高气温出现于6月,1996年6月21日曾高达42℃。全年无霜期约197 d。
2.4 土质状况
(1)拟建的汾河2#桥地质构造主要受穹析陷控制,地质构造简单,没有断层、单斜等不良的地质构造,对桥梁的影响不大,盆地内有三组隐状断裂。
(2)地层岩性。汾河2#桥Ⅰ级阶台地上,岩性以粉砂、亚砂土、亚黏土为主,很少见砾石,河床及河漫滩中,岩性的颗粒较粗,以砂、卵石、砾石及亚黏土为主。综上述:全线地质构造简单,没有对桥梁产生重大影响的地质构造。
2.5 地震烈度
依据“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拟建桥梁所在地区基本烈度为8度,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桥梁等构造物应该按8度地震预防。
2.6 方案的设计原则
①一定要满足二级公路平原微丘区的技术标准;②与临汾、侯马整体规则相协调;③在满足技术要求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少拆迁、以减少对两岸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④加强环境保护,防止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2.7 桥型方案比选
2.7.1桥梁总跨径的确定
总跨径参照水文、地质资料设计计算而确定。桥梁的总跨径必须保证桥下有足够的排洪面积,使河床不改道受过大的冲刷。另一方面,根据河床上土壤的性质和基础的埋置深度视河床的允许冲刷深度,适当缩短桥梁的总长度,以节约总投资。应注意的是总跨径的缩短可能会引起过水面积减小,流量加大,从而导致冲刷加大,以及桥壅水高度的加大。
2.7.2 桥梁的分孔
桥梁孔径的拟定,主要根据池洪的要求,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701-88表6.03中规定了不同等级的公路设计洪水频率。对于一座桥梁应分成几孔,并且跨径应多大,这不仅影响到使用效果、施工难易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桥梁的总造价。跨径愈大,孔数愈少,上部结构的造价就很高,墩台的造价就减少;反之,则上部结构的造价降低,而墩台造价将提高。这与桥梁的高度及基础工程的难易程度有密切关系,最经济的分孔是使上下部结构的总造价趋于最低。
2.7.3 桥梁标高确定
桥道的标高应保证桥下排洪和通航的需要,根据设计洪水水位桥下净空等需要,结合桥型跨径等一起考虑,以确定公路合理的桥道标高,桥道标高确定后,就可根据桥头的地形和线路要求来设计桥梁的纵断面线形,为了保证桥下流水净空,主梁底一般应高出设计流水位不小于50 cm。
2.7.4 桥梁横断面确定
桥梁横断面的设计,主要是决定桥面的宽度和桥跨结构横断面布置,桥面宽度决定了行车和行人的交通需要,该桥净宽按净-9+2×0.75(人行道)+2×0.25(安全带)
2.7.5 平面布置
桥梁的线形及桥头引道要保持平顺,使车辆能平稳地通过,从桥本身经济性和施工方案来说,应尽可能避免桥梁与河流成桥下路线斜交,故该桥应采用正交。
2.8 预应力砼T形梁桥
T形桥的特点是:制作简单,肋内钢筋可做成刚劲的钢筋骨架,主梁之间借助间为4 mm~6 mm的隔梁来连接,整体性好,接头也较方便。对于承受正弯矩作用的T梁来说,既充分利用了扩展的砼桥面板的抗压能力,又有效地发挥了集中布置在梁肋下部的受力钢筋的抗拉作用,从而使结构构造与受力性能达到理想的配合。与桥抗相比,对于梁肋较高的T形桥梁来说,由于砼抗压和钢筋受拉所形成的力偶臂较大,因而T桥也具有更大的抵荷载弯矩的能力。
装配式肋梁桥,考虑到起重设备的能力,预制和安装的方便,一般采用主梁间距在2.0以内的梁式结构,在设计整体式梁桥性,鉴于梁肋尺寸不起重要装、机具的限制,故可以根据砼体积最小的经济原则来确定截面尺寸,对于桥面净空-7 m的桥梁,只要建筑高度不受限制,往往建成的双主梁数为合理,在每一预制T梁上,通常设置待安装就位及相互连接用的横隔梁,以保证全桥的整体性。在桥上车辆荷载作用下,通过横隔梁接缝处传递剪力和弯矩而使各T形梁共同受力。
在保证抗剪等条件下尽可能减小梁肋(或称腹板)的厚度,以期减小构件自重,是目前砼和预应力砼桥梁的发展趋向。因此,为使受拉主筋或预应力筋在梁肋底部较集中地布置,或者为了满足预加应力的受压需要,就形成呈马蹄形的梁肋底部。
故结合该桥实际地质情况及综上分析得出,设计成预应力砼T形梁桥。之所以放弃预应力砼梁式板桥的选择是因为它简支板桥的经济合理跨径一般限制在13 m~15 m以下,预应力砼连接板桥也不宜不超过35 m,否则就会存在自重增大的隐患。
3 结束语
因此,我们在桥梁工程设计中,桥梁存在的隐患是十分关键的,必须根据具体的桥梁做具体的工程设计,还应该注意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然而,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来自构造上(也即设计上)的缺陷却往往被人们忽视。所以,桥梁存在的隐患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除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外,要从桥梁设计理念、结构体系和构造的角度做好防患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桥梁存在的隐患,保证桥的持久和耐用性。
How to Solve the Bridge Design Existence Hidden Danger
Zhang Xiaoli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ist industry, agricultural,the national defens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s gradual realization, urgent needs to construct more and more bridges,for this reason the general bridge technical personnel will face unceasingly are designing and construct many kind of bridges the duties.But the security is most important, how does the article solve the hidden danger which in the bridge design exists to discuss some views.
我国饲料安全存在的隐患 篇4
1 应尽快制定《饲料法》, 进一步完善饲料管理法律体系
当前, 一些发达国家为解决“二恶英、疯牛病”等全球性饲料安全问题, 都相继制定和完善了饲料法规。欧盟新制定的动物饲料卫生法规, 将动物饲料卫生管理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类型的饲料及整个饲料生产链。加拿大在《饲料法》的基础上, 制定了《动物饲料限制和禁止规定》和《加药饲料生产管理暂行规定》。日本和韩国新修改的《饲料安全法》和《饲料管理法》, 对饲料安全源头和生产过程监管作出了新的规定。我国也应当按照从源头开始、实行全程监控的管理原则, 尽快制定《饲料法》, 抓紧完善饲料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为饲料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体制和制度基础。进一步修改、起草有关饲料、饲料添加剂的配套法规和管理办法;完善生产记录、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和质量安全追溯等监管制度;尽快起草并出台《饲料法》, 为依法查处违禁药品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饲料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各项质量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 而且要努力与国际接轨。进一步理顺饲料标准制定程序。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要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以提高质量标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2 完善饲料管理体制, 切实加强饲料安全监管工作
2.1 进一步完善饲料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必须明确饲料行政执法的具体办事机构, 固定专人负责, 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要稳定、充实执法力量,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进一步推进饲料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扩大国家饲料安全主管部门的权力和责任, 提高其业务指导的权威性, 并逐步建立起地区间饲料管理工作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新机制。
2.2 对饲料安全实行全程监管
首先, 要加强对饲料风险的研究, 并着手建立饲料及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其次, 要组织开展饲料行业HACCP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管理模式的研究和试点, 逐步在饲料行业推行HACCP管理制度;第三, 要进一步规范和健全饲料标签和标识管理办法, 保证饲料产品在各个环节的可回溯性。与此同时, 在监督执法工作中要逐步实施对饲料原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
2.3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切实履行饲料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加强对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检验检疫, 严密监控动物性饲料、转基因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流向, 消除各种隐患, 确保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坚决查处在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中添加禁用药品的行为。对于生产不合格饲料产品和安全隐患多的企业, 要停产整改, 跟踪监测。对于违法使用禁用药品和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饲料企业, 要取消其生产和经营资格, 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4 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饲料安全监督
饲料安全与养殖产品安全乃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有关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 广泛宣传饲料安全法规, 安全饲料及相关产品的选购和使用常识;要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 为社会监督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必要的手段, 向社会各界征询饲料安全问题的线索, 以期尽可能地解决业已暴露出的饲料安全问题;要增强服务意识, 及时回复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建议, 及时通报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对提供重要线索和建议的人员给予表彰或奖励。
2.5 全面实施国家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
根据饲料和畜牧业生产布局,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从饲料源头管理、生产监控和市场准人三个环节制定国家饲料质量监测计划。建立全国饲料安全信息网络, 完善饲料业信息采集和发布程序, 逐步把饲料监测机构建设成产品质量检测评价中心、市场信息发布中心、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和专业人才培训中心。加快实施饲料安全工程, 改善饲料监测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 提高饲料监测体系的检测水平。重点扶持一批骨干科研机构, 建立饲料安全评价基地, 为饲料安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要整合畜牧业生产资料和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加大投入力度, 建设并形成统一的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 强化畜产品安全检测。进一步加大饲料质量全程监督抽查力度, 扩大检测覆盖面, 对饲料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加强养殖环节监管, 对重点养殖地区、外调生猪主产区和重点企业进行“拉网式”监测, 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实施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检查情况与检测结果依法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彻底追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源头, 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努力保证饲料和畜产品安全。
3 加大财政支持、强化基础研究, 加快产业重组, 促进饲料业及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1 加大财政支持
饲料安全监管是政府行为, 而对饲料安全实行依法监管, 必须以科学公正的检测数据为依据。因此, 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饲料检测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饲料和养殖产品重点区域饲料检测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 确保饲料检测机构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 将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稳定并逐年增加饲料安全监管财政专项经费, 保证饲料检测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强化基础研究
在基础研究方面, 要以研究、开发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的生产及高效利用技术为重点, 大力开发非常规饲料。加速研制并推广安全、无污染、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大力推动专用饲料和饲料科学配方技术, 以及大型饲料加工设备及成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加强生物工程技术及饲料营养理论的研究, 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信息网络技术在饲料生产和经营中的应用水平。逐步形成一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饲料生产新技术, 增强饲料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3.3 加快产业重组
要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支持企业走扩大和兼并之路, 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饲料企业数量多, 设备简陋, 技术力量薄弱, 资源严重浪费, 产品良莠不齐, 恶性竞争的落后局面。要把深化企业改革和强化科学管理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应积极鼓励和引导饲料生产企业构建稳定的营销网络, 积极扶持发展饲料产品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通过销售和技术服务的紧密结合, 促进饲料进乡入村。要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饲料营销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从事饲料经营的人员必须要接受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要鼓励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 把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
4 开展动物源性饲料监测, 千方百计防止疯牛病的发生
疯牛病对畜牧业的危害是灾难性的。2003年加拿大和美国各一例疯牛病就造成了巨大损失, 加拿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多亿加元, 美国损失达60亿美元。英国、德国和法国等欧盟国家因疯牛病造成的损失更是惨重, 甚至还引发了社会动荡。我国是养牛大国, 必须高度重视疯牛病防范工作。
4.1 加大监管经费投入, 提高监测技术
一是将动物源性饲料例行监测计划作为专项, 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用于对动物源性饲料生产、经营 (包括进口) 和牛羊养殖环节的监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测, 对重点地区进行跟踪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 调整监管政策和措施, 公布风险信息。二是在现有的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选择3~4家, 作为动物源性饲料检测定检测机构, 增加检测设备, 提高其检测技术, 与国际接轨。
4.2 完善监管制度贯彻《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一是做好 (办法) 的配套工作。根据《办法》第七条的规定, 做好申请书、审核表的设计和申报审核指南的编写, 开展动物源性饲料评审员培训工作。各级饲料管理部门要对本辖区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摸底调查, 全面掌握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情况, 为企业设立审查做好准备。同时, 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使生产企业了解《办法》的内容, 促进企业设立审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办法》的规定, 农业部颁布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目录》。由于目录中部分产品数量很少或只是进口产品, 因此, 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在审批过程中要把握重点, 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二是加快制订《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 尽快完善进口环节管理。三是加快制定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 确保动物源性饲料原料产地和动物种属来源清晰、生产原料清洁、无致病病原体, 生产规范, 使用合理, 以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
4.3 开展动物源性饲料普查和风险评估
要严格执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尽快组织中国动物源性饲料生产、进口和使用情况普查, 积极开展防范疯牛病的饲料监测, 重点检测动物源性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牛羊源性成分, 严肃查处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牛羊源性成分的行为, 坚决切断疯牛病的传染源, 严防疯牛病在我国发生, 确保牛羊生产安全, 为农民增收和食品安全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动物源性饲料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和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信息, 对动物源性饲料质量安全状况进行系统研究分析, 制定相关对策。对目标动物源性饲料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评估, 对疯牛病等动物疫病发生的隐患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处理。
5 加强交流合作, 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检测技术
当前, 加拿大、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饲料安全监管制度比较配套, 体制比较完善, 机制比较健全, 技术手段比较先进, 及时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跟踪和引进吸收先进检测技术十分必要。应当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检测机构的人力资源优势, 成立专家组, 专题研究发达国家的饲料和畜产品安全法规、政策措施和检测技术, 定期举行专家研讨会, 交流研究成果, 对具备应用条件的成果, 应当尽快予以推行, 努力提高中国对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同时, 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高饲料管理和质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家庭药箱存在的安全隐患 篇5
1.药品过多。“花怕霜打人怕病”,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人们在家储备的药品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其实家庭备药越多,因变质失效而承担的经济和安全风险会越大。所以,家庭用药最好随用随买。
2.药品变质。药物常因光、热、水分、空气、酸、碱、温度、微生物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失效,因此家庭保存的药物最好分别装入棕色瓶内,将盖拧紧,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以防变质失效。部分易受温度影响的药品,如胰岛素和利福平眼药水等,应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而酒精、碘酒等制剂,则应密闭保存。
3.过期失效。药品的有效期有长有短,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服用。有些人服药时从未注意查看有效期,即使吃了失效药,自己还不知道,这样不仅会贻误治病的时机,而且还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4.药品污染。家庭药品要大人药和小孩药分开存放,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保管,不宜混放。存放药品的容器不洁,储藏地点不干净,都能造成药品污染。急救用的绷带、纱布、药棉、胶布等,如被灰尘或环境污染,就不能再用于创伤部位。
5.包装破损或标志改动。药品保管不当致使包装破损或残缺不全,也会影响药品质量,不加识别随便服用对身体有害;将药品随意装进其他包装容器内,造成药名与标签不符,或者使用说明书丢失,时间长了记不清,因此而吃错药的事例时有发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以,药品不要随便换包装,即使换也要详细记清楚。
一旦过了有效期,药品变质过程十分迅速,有效成份下降,并出现发霉现象。如果是西药的话,化学结构还可能发生变化,分解成其他产物,而这些分解的产物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反应。患者服用这样的药品,不仅没有治疗效果,还会造成意外的伤害。很有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四环素片可能会影响肝功能,还有些药品可能会导致休克。
存在隐患 篇6
关键词婴儿输注静脉内门诊医疗
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儿科病人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现介绍如下。
输液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药物剂量与患儿的实际年龄、病情不符: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发现医生对药物的规格不熟悉,导致药物剂量过小而达不到治疗目的或剂量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
穿刺过程中忽略了病情观查:小儿静脉细,穿刺难度大,家长要求高。特别对1岁以内的婴儿,护士为了力求达到“一针见血”,注意力往往过于集中在穿刺过程中,而忽略了对患儿病情的观察。
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儿科输液室环境嘈杂,工作量大,护士的情绪容易急躁。有时护士只注意护理技术操作,而忽略与患儿或家长的沟通交流,从而产生误解引发纠纷。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儿科输液室病人密度大,患儿同名同姓或名字音同字较多,由于环境嘈杂,护士叫患儿姓名时,家长容易出现错误应答。加上家长此时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将注射的孩儿身上,确认名字时不够专心,造成相互交叉错用药物。
巡视不及时:小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一旦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适,不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若护士巡视不及时,未发现病情变化,将延误抢救时间。
不重视健康教育:1—3岁的幼儿好动,部分患儿无法在输液区完成整个输液过程。家长因缺乏医学知识或担心孩子哭闹加重病情会尊从孩子的意愿带到户外活动或逗留。但一些药物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导致药效下降;由此还可能引起药液污染,导致输液反应及其他意外。部分家长希望尽量缩短输液时间,因此擅自加快输液速度导致心衰、肺水肿的发生。
讨论
制定规范化的输液流程:①认真执行医嘱:护士收取输液治疗单后,首先将门诊病历医嘱与电脑医嘱单核对,包括患儿姓名、年龄、药名、剂量及体重是否有误,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发现医嘱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在病历上签名,执行人签字。这样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②实行发号对号系统:收药护士按秩序将排好队的门诊病历,逐本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用药天数,确认无误后发号给家长拿着在输液区等候,一式2份,1份给家长、1份贴病历内。当轮到该患儿注射时,护士先叫患儿姓名叫号,家长拿号与护士对号相符,护士在注射前不仅和家长共同核对患儿的姓名,并再次核对输液单与病历医嘱药名、剂量、浓度、用法、用药天数相符,防止错用药物,从而也使输液室秩序大为改观。实行发号对号系统以来,没有因姓名相同或音同字不同造成错用药物。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①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门诊输液药物品种繁多。护士不仅要掌握输液相关理论和技能,还要掌握新药的药物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输液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关的处置流程。护士长经常对护士不定期进行口头提问,并遇到实际患儿进行操作演示,使每位护士熟练掌握。②加强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静脉穿刺水平:对于1岁以内且病情较重的患儿最好选择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穿刺,此处静脉不仅易固定,便于家长看护,更重要的是护士静脉穿刺时有利于观察患儿病情。尽量避免选择耳后静脉、枕静脉,穿刺此处不仅容易造成药物的渗漏,而且穿刺时不利于病情的观察。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5~30分钟巡视1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穿刺部位的情况。使用特殊药物应增加巡视次数,并做好巡视记录。此外,对3岁以内哭闹不安的婴幼儿要特别引起重视,需排除因静脉刺激、药液外渗或恐惧所致的哭闹,警惕是否为药物过敏、输液反应等所致的不适。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应采用家长教育为主,患儿教育为辅的方法。注射前口头简单告知家长用药目的、注意事项、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特别强调擅自调节输液速度所造成的危害,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将健康教育处方分发给家长阅读,主要内容是输液过程中家长需配合的事项。例如应将患儿抱在注射部位肢体的对侧,以防家长身体触及针头;避免将衣物覆盖患儿的头部或穿刺部位;不能外出输液,以免发生药液污染、输液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等。在输液大厅安装电视机,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媒体的形式滚动播出,中途穿插孩子爱看的动画片或喜欢听的音乐,这样可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消除其恐惧感;同时口头、书面、电视宣讲教三者相结合,使患儿在气氛融洽、愉快而安全的环境中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4批次检查井盖存在安全隐患 篇7
抽查范围:太原、吕梁、晋中市16家企业生产的30个批次的铸铁井盖。
抽查结果:合格26个批次, 抽样合格率为86.67%。
主要问题:结构尺寸、承载能力不合格。
主要问题分析
结构尺寸不合格。主要表现为嵌入深度低、井盖支撑面宽度窄, 稳定性差, 在局部受力情况下, 井盖易翻起, 易使过路车辆和物品掉入下水井, 甚至碰伤行人, 还会带来噪音污染。主要原因是个别生产企业质量意识淡薄, 不能严格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 有的企业甚至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劣质原材料, 导致产品不合格。
承载能力不合格。即井盖的残余变形超差和承载能力不足。此种不合格产品在使用中遇到重压会使井盖破裂, 留下安全隐患。造成该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生产工艺落后, 在结构上未能设计铸造合理的加强筋;有的生产企业在生产中偷工减料, 致使产品重量严重不足;还有的企业检测能力不足, 进厂原材料和出厂产品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验把关。
小常识
检查井
通往地下设施 (如自来水、排水、暗处沟渠河流、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火栓、阀门、环境卫生等) 的出入口。
检查井盖
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及对策 篇8
一、网吧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
经济的发展和利益的驱动, 使得近年来网吧的发展不断增加, 规模也越来越大, 但是违法违规经营的状况也日益普遍和严重, 这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尤其以火灾隐患情况最为严重。经过笔者详细的调查发现, 网吧普遍存在着以下火灾隐患。
1. 网吧的营业场地随意性大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 网吧大多都选择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或者学校附近。并且任何使用性质的建筑都可以改建成网吧, 如民宅、商场等。同时很多网吧虽然条件简陋, 但是却吃喝玩乐功能齐全。一旦发生火灾, 既不利于网吧人员脱身, 也不利于消防展开营救。
2. 网吧经营手续不全, 未经消防部门审批
在调查的网吧中, 80%以上在装修、开业和使用前未向公安消防机构申请审核、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就私自营业。在消防安全管理上也存在疏漏,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情况比比皆是。如安全疏散条件不符合相关规定, 无消防设施或者消防设施失效, 装修材料未经防火处理, 大多易燃或者有毒, 私自改装电线, 使用大功率电器等。
二、网吧火灾隐患成因
网吧的火灾隐患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经营者的消防意识淡薄,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不愿意对消防安全设施投入资金, 不愿意或者忽视履行消防法律法规造成的,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消防安全基本条件和基本设施配置不足
首先, 很多网吧都设置在民宅中,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与居民住宅共用, 而居民住宅建筑结构不符合《建筑设计消防规范》的规定。其次, 网吧人员密集, 电气线路较多, 这使得火灾蔓延速度非常快, 并且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如果网吧人员不能及时疏散, 生命必将受到威胁。再次, 网吧缺乏正确的安全疏散标志, 或者指示标志的位置和知识的方向错误, 不能发挥应有的指示作用。
2. 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 消防管理水平低下
很多网吧没有完整的消防管理制度, 营业者和从业人员也没有参加过必要的消防培训, 不具备基本的消防知识, 对于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形同虚设。同时, 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大多法律意识和消防意识淡薄, 对于自身应该履行的职责不明确。甚至部分经营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故意违背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 这些都为网吧的安全埋下了火灾隐患。
三、网吧火灾的特点
1. 火势凶猛, 蔓延速度快
很多网吧都用易燃材料进行装修, 且大多为经过防火处理, 或者有的网吧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只有三、四级。一旦发生火灾, 就会很快蔓延, 不易控制。
2. 火灾后果严重
网吧经营者受利益驱使, 大多选择人口密集场所营业。如果发生火灾, 人员疏散不能及时。再加上消防应急措施不完善, 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3. 消防救援不能及时到位
网吧经营的位置、设备的不完善、经营空间狭小和人员密集等因素, 决定了网吧一旦发生火灾, 消防工作很难及时有效的展开, 从而容易造成更多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网吧消除火灾隐患应采取的措施
1. 消防部门要加大网吧的消防设计审核力度
消防部门要对网吧的消防设计加大审核力度, 要求网吧的建筑设计和消防设施必须满足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 网吧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必须在二级或者二级以上, 装修材料要杜绝使用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2) 网吧必须设立足够的疏散口, 并保证疏散通道畅通, 通道地面墙上应设置疏散标志。网吧疏散门不得采用卷帘门、专门和侧拉门等, 门口不得设置遮挡物。 (3) 网吧不得设置在居民住宅内, 或者在居民住宅内改建。如果网吧更改地址, 要向原消防审核机构提出申请;如果网吧设置在地下室或者半地下室, 必须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 网吧要配置轻便手提式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 对于设置在地下的网吧, 还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 消防部门要加大网吧开业的消防审批力度
网吧在开业前, 必须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兵役法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检查, 审查合格后才能营业, 具体应包括如下内容:网吧经营场所通过公安消防机构的审核和验收;网吧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标志、应急照明设施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网吧从业人员必须经过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教育和培训, 懂得火灾应急常识, 会使用消防器材, 可以及时引导疏散网吧上网人员;网吧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系统的灭火和疏散应急措施等。
3. 加强对网吧的长期消防管理
网吧作为公众聚集场所, 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强日常的管理。 (1) 建立岗位责任制, 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管理人的职责;落实消防安全制度。 (2) 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组织网吧从业人员定期学习, 并不定时的进行抽查检验, 确保规章制度严格贯彻执行。 (3) 网吧要经常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增强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网吧从业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 才能持证上岗。 (4) 网吧要按照消防安全规定配置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 并做好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 保证设备完好有效, 避免出现火灾来临时消防设备或器材失效的情况出现。 (5) 网吧要定期检查经营环境、电器使用情况和网吧的电路设施, 并及时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 改善网吧的营业环境, 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的消除于萌芽之中。 (6) 网吧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灭火和组织疏散演练, 保证从业人员在处理火情的时候可以沉着冷静面对, 熟练应用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7) 网吧人员夜间部的流苏, 禁止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严禁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8) 网吧必须加强电气防火安全管理, 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
五、结语
总之, 维护网吧安全、消除火灾隐患任重而道远。只有消防部门、网吧经营者和网吧从业人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
摘要:当前, 网吧火灾隐患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分析了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成因和特点, 并提出具体的对应策略, 为进一步加强网吧的消防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者的安全经营行为提供了实际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吧,火灾隐患,对策
参考文献
[1]朱连武.网吧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及消防对策[J].安防科技, 2009 (04) .
木质茶叶包装盒存在安全隐患 篇9
目前, 多数茶叶包装礼品盒都由三部分组成, 以普洱茶包装为例, 其最外层采用三层或五层胶合板、3毫米或5毫米的中密度纤维板作包装盒;包装盒内用华丽的织物面料覆盖泡沫架, 茶饼置于织物面料之上;另外, 礼品盒的里、外表层均经过精美的裱贴、装饰。如此工艺生产制成的礼品盒, 显得大方和贵重, 使商品档次明显提高, 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商品的价格。殊不知, 这种人造板包装盒对人体健康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国家对胶合板等材料的使用有明确标准
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均属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 其主要用途为室内装修等, 并没有允许直接用于食品包装的相关规定, 如今被大量用于茶叶礼品盒。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中一般都含有甲醛, 甲醛可导致人的眼、鼻、喉和呼级系统等疾病。即便是用于室内装修, 也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做出了严格要求。如《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18580-2001) 国家标准中就对此类产品中甲醛的释放量做了严格规定。其中, 胶合板甲醛释放量≤1.5mg/L可直接用于室内, 中密度纤维板的甲醛释放量≤9mg/100g可直接用于室内。
通常在室内装修完毕、家具到位后, 如室内出现异味和刺激性气味时, 一些消费者都会采用菠萝、茶叶等来吸收室内空气中的异味, 以降低异味和刺激。试想, 如果茶叶礼品盒也采用此类人造板, 其中的甲醛便会被茶叶吸收, 这种“带毒”茶叶被水浸泡, 茶叶吸收的甲醛溶于水之后又进入人体, 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甲醛含量控制标准有待规范和统一
目前, 在相关国家标准中, 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90-2009) 中对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做出了规定, 甲醛含量检验方法是浸泡法, 而在《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18580-2001) 中规定的甲醛含量的检验方法是干燥器法和穿孔萃取法。由于检验方法的不同、检验条件的不同, 导致甲醛允许的限值不同, 对甲醛含量控制缺乏统一的准则。因此, 建议国家针对目前一些似类于茶叶包装的豪华木质食品包装礼品盒存在的安全隐患, 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统一的检验办法。
云南省针对茶叶包装的标准有待完善
云南省针对茶叶的生产、包装制定了地方标准, 而在包装上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其中, 《普洱茶》 (D B53/103-2006) 中第8.2.1款规定, 包装应符合《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035) 、《紧压茶运输包装》 (SB/T10036) 规定。规定要求, 包装应牢固、洁净、防潮, 能保护茶叶品质;胶合板箱适用于沱茶外包装;内包装应无毒、无异味。普洱茶综合标准 (DB53/103-2006) 中第8.2.2款规定, 接触茶叶的内包装纸应符合国家标准——《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 (GB 11680) 的规定:包装容器应干燥、清洁、卫生安全、无异味。《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 (DB53/T173-2006) 中第6.2.1款规定, 选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保障人体健康的材料进行包装, 包装应牢固、洁净、防潮, 能保护茶叶品质, 便于长途运输;第6.2.2款规定, 接触茶叶的内包装纸应符合GB 11680的规定, 包装容器应干燥、清洁、卫生安全、无异味, 符合S B/T 10036的规定。《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 (DB/171-2006) 和《普洱茶生产技术规程》 (DB/172-2006) 还对普洱茶产地的环境空气、土壤环境及灌溉水质也都做了严格的要求。但所有的云南省地方标准没有对茶叶包装用的人造板中有害物质甲醛含量控制进行明确规定。
礼品盒属过度包装, 应该摒弃
采用人造板等材料制成的茶叶礼品盒不仅存在安全隐患, 还属于过度包装, 既浪费又不利于环保。2009年7月,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 此标准将于201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空隙率、层数和成本等三个指标都做出了强制性规定, 分别是包装层数3层以下、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同时, 还针对饮料、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过度包装现象较为严重的商品标准指标要求进行了相应调整。这对治理过度包装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有利于降低资源的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 除监管部门按标准要求对食品包装进行检查外, 广大消费者要不断加强环保和安全意识, 自觉抵制过度包装问题。
煤矿电气安全隐患及存在问题分析 篇10
1 煤矿电气存在的相关隐患
煤矿电气安全隐患主要是指在煤矿作业中, 因为电气使用不当导致设备和电路漏电等问题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电气设备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1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雷电导致电压不稳是造成煤矿电气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雷电灾害也是大自然的主要灾害之一, 很多安全隐患都是雷电造成的。雷雨时节最需要注意, 雷电容易造成用电设备短路、电缆被击穿, 产生的电火花使周围易燃易爆的物品点燃, 引发火灾甚至爆炸[2]。雷击入井是导致煤矿电气安全隐患主要成因。雷电经过地面进入井下, 防雷设施不完善、接地设施接触不良、防雷设施装置不对等都是导致雷击入井的主要原因。
1.2煤矿企业电气硬件设施也存在缺陷。消防设施不健全是煤矿电气安全隐患主要成因之一, 煤矿里消防装置不可或缺, 但是很多井下因为消防措施不够完善或者存在质量问题, 给处理火灾事故的效率带来极大的影响, 甚至加剧事故更加严重, 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更大损伤。具体来说, 虽然所有的煤矿都配备了必要的消防装置, 但大多缺乏维护、检查和更新, 部分煤矿甚至超过十年没有进行过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更换。这使得这些煤矿的消防措施成为空架子, 火患发生时, 消防装置大多已无法使用。此外, 部分煤矿的消防用电系统未从主电力系统中独立出来, 当电力系统本身出现火患时, 这些消防装置会因为断电而无法使用。开关和主变压器的容量不足是煤矿电气安全隐患主要成因之一。电源线路中主变压器要负荷井下用电, 容量不够的变压器除了难以保证正常工作外, 还会因为设计施工等原因诱发事故。开关容量不足会产生短路, 因为大量的电流通过产生极大的热量烧坏设备和电缆, 严重时诱发火灾,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
1.3相关电气设备布置不当。电路保护装置不全面是煤矿电气安全隐患的另一原因, 停电也是煤矿电气安全隐患主要成因, 井下的很多作业需要照明, 还有很多的电器需要电力的支持才能工作, 主通风机是煤矿必不可少的用电器, 是保证瓦斯含量低于爆炸水平的保障。所以, 井下对电力的供应要求十分严格。静电也是电气危害的另一原因, 井下十分容易产生静电, 内壁与高速流体摩擦会产生大量静电电荷, 会在管壁上产生静电电压。静电的放电也会造成火灾, 人体也会受静电影响引发人体疾病。谐波也是煤矿电气安全隐患主要造成原因之一。谐波是电力系统中主要的产物。提升机是谐波的主要源头。谐波会使电网变形, 造成电能品质下降, 使电气设备损毁增加, 降低设备效率, 加速设备老化, 影响使用寿命, 同时会造成设备精准度和灵敏度的下降, 降低可靠性, 最后还会干扰弱电系统, 甚至会造成电网谐振, 使系统紊乱、破坏设备。
2 解决对策
煤矿隐患复杂多变, 必须掌握每一项的隐患特点, 才能及时想好应对措施, 保证人身安全。
2.1用电设备保证安全。用电时, 保证用电系统的稳定, 要采用多项线路避免停电。在电路设施中, 要保证电路保护系统的运行, 避免短路电流和静电产生, 也要减少用电器和电缆的损伤带来的漏电问题, 避免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2.2防雷电系统建设。完善地面电路和设施的避雷系统, 避免因为雷雨导致的安全隐患, 防止架空线路遭受雷击, 导致井下停电或者井下漏电。
2.3设置滤波检测装置。由上文所知, 滤波会对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定期对井下电网谐波进行检测, 并根据相应数据调整, 保证电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2.4加强煤矿企业相关管理制度方面的基本建设, 煤矿企业可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体系, 分层次地排查和记录汇报工作。领导要重视事故排查, 定期安排检查工作, 员工要积极配合, 还要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 时时刻刻对隐患进行监督和排除, 逐级安排, 责任到人, 保证井下电力安全。
近年来, 有煤矿企业开始尝试将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引入电气安全防护体系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利用信息网络联接所有的电气装置与防护设施, 并将其系统化和联动化的安全防护技术, 这种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以前述的用电系统稳定维护措施为例, 信息控制系统能够随时监测供电体系的运作情况, 一旦某部分出现问题, 可以自动调度、连接备用线路, 将停电的可能降至最低。同时, 这种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电力系统的漏电、损伤等故障, 及时进行控制并给出维修警告。遗憾的是, 由于价格过于昂贵, 而且在技术应用不成熟的地方很多, 所以这种全新的电气防护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才能获得更好地普及。
3 结语
煤矿企业相关管理机构应该针对自身在电气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有预防及应急方案。同时, 为了促进煤炭产业的良性发展, 煤矿涉及电气部门和机构应该加大对电气设备安全问题的监管, 并始终按照严格的要求与原则, 工作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细节, 稳步提升安全管理的综合水平, 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煤矿产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茂坤.煤矿电气安全隐患及存在问题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 2012 (12) :208.
[2]杨军.煤矿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2013.
存在隐患 篇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聚集场所迅速增加,在公众聚集场所活动的人员也大量增加,其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也在增加,发生事故的场所也更加多样化。公众聚集场所发生安全事故,除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影响和社会的不安定。因此,研究和探讨公众聚集场所安全防范的对策与措施,避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众聚集场所主要包括影剧院、录像厅、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室内游艺厅、具有演出和放映功能的礼堂等公共娱乐场所及设施;宾馆、饭店、酒家、招待所等公共餐饮住宿场所;酒吧、网吧、氧吧、咖啡屋、美容美发厅、足浴室等公共休闲场所;体育场馆、保龄球馆、台球馆、健身馆、旱冰场、室内射击场等公共体育运动健身场所;金融、保险、电信、邮政等对外营业场所和商场、集贸市场、证券交易场所等营业场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宫、文化宫、俱乐部、群众艺术馆等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活动的场所;机场、车站、码头、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医院、养老院和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托儿所;订货会、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物资交流会、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庙会等群众性活动场所;其他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公共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自然灾害、火灾事故、触电事故、交通事故、踩踏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和治安事故等。
一般行业和场所的危险源总是和某种能量或能量的载体有联系。而公众聚集场所最大的危险是来自公众自己。同时,公众聚集场所具有各种设施复杂分散,场所面积大,并且人员多、密度大、流动性大、随意性强、危险因素多等特点。并且公众聚集场所的管理者对引发事故的人为因素难以预防、控制和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所以大量人群聚集在一起进行某项活动,一旦发生事件,人群存在从众心理及盲目恐慌,往往会导致灾害扩大,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近年来发生的一次性人员伤亡较多的非工业事故,均发生在公众聚集的场所。
公众聚集场所多建在人员集中地段,或附设在其他建筑物内,这些场所布局紧密,防火分隔差,防火分区小,事故的繁杂性和危险性增加。同一建筑多种经营共存,而且各自属于不同的经营者,安全管理混乱。公众聚集场所人员集中,密度大,多数人员缺乏逃生知识,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疏散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一些公众聚集场所室内装饰装修使用大量易燃材料及各种塑料、化纤、海绵制品,火灾发生后产生有毒烟雾,大面积扩散蔓延,严重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的电气设备较多,电力负荷大,电气绝缘材料容易老化,电线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容易造成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有的公众聚集场所设在地下建筑内,由于受条件限制,出入口少,疏散步行距离长,发生灾害时,人员疏散只能通过出入口,不能象地面场所那样通过其他办法仍可疏散,地下建筑无自然采光,断电时,人的视觉下降,心理恐慌,疏散更加困难。有的公众聚集场所经营者不按国家规定要求设置安全设施和器材,或者对设置的安全设施和器材不进行维护保养,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有的公众聚集场所不按要求设置明显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人员的安全疏散无保障。还有的公众聚集场所为防盗和便于管理,堵塞、封闭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有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宽度、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符合防火要求等等。从安全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公众聚集场所潜在的危险性。
防范公众聚集场所安全事故,首要任务是疏散救人,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为此,我们要采取以下安全防范的对策与措施
1. 加强规划、审批和检查
在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区域安全距离内;重大危险源可能危及的区域;矿区塌陷可能危及的区域;尾矿(含固体废弃物堆场)可能危及的区域;燃油和燃气长输管道安全距离内;电力设施保护区域内和其他危险区域内不得新建居民区、学校及其他公众聚集的场所。
对公众聚集场所申报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检查其是否依法通过了公安消防机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是否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是否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符合规定;消防设施运行、消火栓状况以及灭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规定和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公众聚集场所应当确定专人在每日营业活动结束后对营业场所进行检查,及时清理人员,消除遗留火种,检查电源,关闭防火门,放下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需值班的,应当明确专人值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脱离岗位。要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公众聚集场所的机房、消防值班室等安全重点部位。严禁在营业时间内堵塞消防通道或安全出口上锁。严禁公众娱乐场所封闭封堵外墙窗户或采用固定铁栅栏。严禁公众娱乐场所夜间留宿人员(值班人员除外)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人为损坏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严禁公众娱乐场所在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严禁乱拉乱接电气线路或违章用火、用电、用气。
有关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公众聚集场所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排除;在重大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暂时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场所或者停止举办群众性活动;其中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应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
2.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故并没有固定的危险源,最大的危险多半来自人们自己的无知和大意。人们进入公众聚集场所前就应注意自己活动的安全问题,哪怕简单的活动也应有安全意识,这样便于发现需要防范的意外情况;还要穿戴与活动相宜的服装,配备适当的工具;平时应多积累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和救治方法,在发生意外事故时,才能发挥作用,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人们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自己要有意识的了解其内部地形,熟悉所有通道的方向,并做到心中有数;应认真阅读安全需知,并认真遵守;向管理人员了解安全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商场;一旦发生险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应惊慌失措,切勿上前拥挤,应尽量向人群少的地方躲避,或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有秩序地撤离现场。
3.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
公众聚集场所事故的防范,是对公民整体安全素质的考验。除了公众聚集场所的管理者应尽可能消除灾害、事故隐患外,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事故防范意识和临场自救及互救能力。只有公民整体的安全素质提高了,我们才能安全地进行公众聚集场所的各种活动。公众聚集场所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应当组织上岗前的安全培训。在营业活动期间,应当采取张贴图画和广播、播放闭路电视等方式对场所内活动人员宣传预防突发事故,如:防火、灭火、疏散逃生和救援等安全常识。
4.制定公众聚集场所应急疏散救援预案
因为大部分公众聚集场所是安全预防重点单位,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要重点制定应急疏散救人预案,以便于平时进行演练,发生灾情时按预案有序地组织疏散救人,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公众聚集场所应急疏散救人预案的主要内容是:⑴人员疏散的组织。应设事故广播组、事故照明组、内部疏散引导组、外部疏散引导组、警戒救护组等,并明确分工;⑵人员疏散的现场指挥。通常由场所领导或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人指挥,救援队到场后参与指挥或直接指挥;⑶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如步梯、消防电梯、疏散楼梯、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避难层(间)、直通室外的门等;⑷确定选择疏散路线。选择疏散路线的原则是:选择最短的直通室外的通道或出口、尽量避免对面人流和交叉人流、选择烟气尚未充斥的通道或出口、选择直接通往疏散楼梯间的通道或出口;⑷疏散救人所需的救援车辆和技术装备,需要调集的各种协同力量等。
5. 推行安全评价制度
在一些公众聚集场所的经营者中,只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安全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此导致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国家有关安全监管部门应要求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内部装修以及用途变更的公众聚集场所工程项目,必须依法报送有关安全监管部门审核、验收。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开业前以及群众性活动举办前,有关人员应当对公众聚集场所位置及周边、安全设施、电气电缆、特种设备、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救生器材等进行安全评价。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源,落实整改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6.推广公众责任保险
日常生活多姿多彩,但每一项活动的过程中都潜伏着意外的危险,为防不测和万一,根据现代事故控制的理论,公众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参加人身安全有关的保险是有益的。充分发挥保险在防损减灾和灾害事故处置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立法强制等方式,在公众聚集场所推广强制责任险。加强安全事故防范和补偿,促进预防和保险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存在隐患 篇12
1 年轻护士护理隐患存在原因
1.1 年轻护士性格以自我为中心
年轻护士多为独生子女, 受到家人过多的关怀呵护, 有强烈的依赖心理, 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无法承受繁重的护理工作, 责任心不够强, 与病人沟通的意识淡薄, 工作缺乏主动性, 直接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
1.2 心理调节能力差
护士每天要接触不同性格的病人, 应对病人的愤怒、恐惧、悲伤等情绪变化, 面对血腥刺激, 甚至病人的死亡, 内心处于压抑之中。年轻护士经验尚浅,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导致在心理自我调节上出现障碍。
1.3 责任心不够强, 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现在患者不仅要求治好病, 还希望得到尊重、重视、关怀、理解。年轻护士社会阅历浅、人文关怀知识不足, 护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均不熟练[1]。当患者对病情、治疗等存疑时, 不能为患者解惑释疑, 从而使患者产生误解或不满。加之年轻护士工作计划性差, 容易忙中出错, 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有时未经医嘱执行治疗, 超越护士执业权限[2], 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1.4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目前, 护理队伍受聘用制度改革的影响, 队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护理人才大量流失, 聘用护士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就我院4个临床科室, 5年内流失了较高年资护士62人, 平均每年有12人以上, 而培养1名有较好业务素质的专科护士, 最快也要3年[3]。新护士每年边培训边上岗, 培养的速度跟不上护理人才流失的速度。现一线工作的年轻护士多, 年轻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实践时间短, 工作经验缺乏, 缺乏敏锐的观察力, 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要。而住院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 涉及多专业的医疗问题, 年轻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
2 年轻护士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 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
的心理需求, 我们医院相继推出各种“人性化”服务, 要求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微笑服务等, 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增强护理服务意识。
2.2 指导年轻护士自身的心理状态的调节
医院经常组织年轻护士参加拔河、围棋、书画、演讲比赛及户外郊游等活动, 陶冶年轻护士情操, 疏导、松弛他们的精神紧张状态。护理部经常组织年轻护士进行谈心, 给予关怀和鼓励, 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 及时发现问题, 并且指导年轻护士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平衡的调节, 使其保持平和的心境[4]。
2.3 强化年轻护士的法律意识
护理部每年进行护理安全教育,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各科护士长利用展会、交接班及业务学习等机会评判护理工作的得失, 设想某种不周可能带来的后果, 积极评估和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存在的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现象进行正确处理[5]。
2.4 深化年轻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
我院护理部狠抓“三基”训练, 每月进行各种中西医护理操作技能和护理理论知识考核, 每月1次护理专科查房, 每季度1次护理临床教学查房, 每周组织护理知识小讲课等, 为我院年轻护士创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鼓励引导年轻护士学习和了解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 拓宽知识面, 能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 降低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吕岳娟, 王美琴, 周君.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 2006, 13 (6) :1047-1048.
[2]戴付敏.重新认识超越执业权限的护理行为[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7) :69.
[3]曲梅, 张春艳.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l8 (6) :69.
[4]王富琴, 高秀萍.急诊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初探[J].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6 (4) :633-634.
【存在隐患】推荐阅读:
网吧存在的火灾隐患06-09
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11-27
电动工具存在安全隐患07-09
电热毯存在安全隐患论文05-26
停工期间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报告07-17
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05-18
关于华侨中学存在的两处风险隐患情况汇报10-19
家庭饮用水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保障家庭饮用水安全10-16
火灾隐患排查通知.隐患排查总结doc07-25
幼儿园学校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和隐患报告制度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