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隐患(共3篇)
污染隐患 篇1
0 引言
植保机械是农民家家都必备的生产工具。它数量多, 分布广, 使用范围大, 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武器”。由于植保机械 (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结构简单, 使用操作方便, 多数农民能正确使用。但是也有部分农民环保意识差、思想麻痹, 在使用中药液“跑、冒、滴、涌”现象普遍, 影响了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 造成环境污染、人身药害事故及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安全隐患。因此,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要采取有力措施, 预防减少植保机械对环境污染等隐患。
1 植保机械使用中产生环境污染等隐患的原因
1.1 植保机械的质量性能差
植保机械的材料基本上是塑料, 有的喷雾器采用劣质塑料, 密封性差、不耐磨、老化快, 使喷洒部件吸管、接头、喷头和增压部件 (筒、泵) 等渗漏。据反映, 有药液渗漏的喷雾器达52﹪。药液渗漏, 污染水源、土地和农作物, 造成药害。
1.2 操作使用者环保意识不强, 技术水平低
一是植保机械操作使用者为农民, 他们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环保意识不强, 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占70﹪, 其中妇女占30﹪。使用维护保养不当, 乱丢乱放, 使喷雾器技术状况差, 故障多, 污染环境, 甚至造成人身中毒。
1.3 喷洒的技术和方法不对
主要是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例如不穿长袖衣裤, 不戴口罩;田间作业时选择风向不对, 使药雾过多的接触人体并吸收;连续长时间喷药, 造成人体过敏或中毒;选择喷药时机不对, 一般农药在高温时易挥发, 应避开中午和高温时喷药。农药残留超标。农药喷洒的数量和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影响很大。一是用药量小和防治时机不对, 影响防治效果, 必然进行二次使用农药, 造成二次污染, 增加了农产品农药的残留量。二是用药量大, 防治效果虽然好, 但农作物和果实吸收较多, 农药残留量较多, 短时间内很难消失, 造成农产品的污染。
2 预防减少环境污染等隐患措施
2.1 加强环保宣传, 增强环保意识
环保部门要向广大农民宣传《环境保护法》以及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增强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使他们认识到环保, 减少污染是全社会的事, 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事, 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事。同时, 有关部门要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工作, 使广大农民清楚认识到植保机械使用不当, 造成污染的危害性。
2.2 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产品质量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有关规定, 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对植保机械的质量监管、推广鉴定及认证工作, 严格准入条件, 加强植保机械检测, 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 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使农民能够真正购买到质量好, 性能优, 适合当地应用的植保机械产品。
2.3 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植保机械生产企业要采用先进技术和材料, 生产高效植保机械产品。即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 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 不断提高质量安全的植保机械产品。同时, 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物品, 使用说明书应有详细的安全使用规定等。
2.4 加强技术培训
农机部门要加大植保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提高农民的操作技术, 维护保养技术。农业部门的植保专家要对农民进行施药、配方、操作、防治等方面的植保专业知识培训。同时推荐低毒高效的农药, 并制订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方案, 提供给农民。
2.5 加强农药的管理
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药的监管力度, 杜绝假劣、高毒、低效的农药流入市场, 坑害农民。
2.6 鼓励和支持组建农业植保专业服务组织
要采取政府引导, 部门支持服务等措施, 帮助鼓励和支持农民组建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鼓励使用高效植保机械装备和技术, 提高植保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 结语
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实际, 逐步确立一套预防减少植保机械污染环境措施体系。要全面提高施药技术水平, 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植保机械、农艺及农业推广部门的结合, 建立植物保护服务机构, 定期负责给广大农民传授农药知识与安全施药技术, 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防治水平和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尤勇.植保技术与机械发展现状[J].南方农机, 2010, 41 (4) :24-25.
[2]陆琳.我国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落后原因浅析[J].南方农机, 2010, 41 (4) :13.
[3]朱虹, 高玲, 赵海瑞, 等.浅谈植保机械发展环境及使用现状[J].农机质量与监督, 2009, 27 (6) :33-34+37.
污染隐患 篇2
生活污水从沟汊直接进入丹江口水库入库河流之一的神定河,河水呈黑色并伴有异味;引滦入津水源地的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至今水源地依然面临尾矿扬尘、挖山取石和网箱养鱼三大威胁;在官厅水库的上游,在桑干河不足一公里的沿线周边堆放着大量的生活垃圾„„
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修建调水工程成为很多地方解决水荒的办法。不过,记者最近在湖北、河北等地几个全国重要的调水源头采访发现,众多的污染隐患威胁着调水工程的水质安全,而水源地政府保护水质的主动性和能力普遍不足。专家呼吁,国家应尽快出台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破解调水源头的保护困局,以确保调水工程的水质安全。
水源地污染威胁重重
在十堰城区,流入神定河的众多沟汊边分布着大量的居民点,不少沟汊成为“纳污河”,生活污水从沟汊直接流入神定河,河水呈黑色并伴有异味。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库区的湖北省十堰市有12条主要的入库河流,过去这里一度是“有河皆厂,有厂皆污”。近几年来,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建设及投入运营水污染防治项目,有7条河流水质已经基本达标,但是流经城镇再进入水库的神定河、泗河、剑河、犟河和官山河等五条河的水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大多仍维持在劣V类水质。
记者在十堰城区看到,流入神定河的众多沟汊边分布着大量的居民点,不少沟汊成为“纳污河”,生活污水从沟汊直接流入神定河,河水呈黑色并伴有异味。当地提供的数字显示,十堰市城区的污水收集率仅有50%左右。
十堰市环保局副局长袁劲松表示,工业点源污染的问题基本解决,但生活污水直排现象和农业面源污染仍非常突出。据2013年5月全国政协特邀常委视察团的调查报告显示,丹江口水库近十年来营养物含量呈上升趋势,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局部库湾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富集程度较高。据统计,水源区面源污染负荷以总氮计约为36442吨,是造成水库总氮超标和向富营养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报告认为,如果总氮含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局部库湾水体可能会出现水华现象。(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作为引滦入津水源地的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位于河北省境内,10多年前天津就开始担忧水质污染问题,但至今水源地依然面临尾矿扬尘、挖山取石和网箱养鱼三大威胁,水质污染状况有增无减,近几年来多次出现水质被污染事件。2010年出台的《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大纲》显示:入库来水总氮、铁超标,不能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及饮用水要求,引滦沿线农业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的治理。
此外,作为北京的备用水源地,处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官厅水库也存在水污染隐患。记者在水库上游桑园镇夹河村看到,大量的生活垃圾堆放在离著名的桑干河不足一公里的沿线周边。同时,由于官厅水库的水位下降,在上游有大面积的库底裸露,当地官员称,这些地方变成当地农民抢种的“耕地”,大量施用的化肥、农药直接危及水库水质。
用水与保水存利益之争
用水的不保护,保护的不用水,水源地保护因用水地和保水地利益之争面临重重困境。甚至有基层官员称,现在的调水现状就像是为了保发达地区“过好日子”,而让贫困地区“守苦日子”。
据了解,遍布全国各地的调水工程,有不少是跨地域甚至跨流域,受水区、水源保护区以及受影响区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导致调水工程的水质保护成为多年来困扰各地的突出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至少有三大困局亟待解决,否则水源地水质保护及调水模式将难以为继。
一是用水与保水的脱节困局。据介绍,官厅水库曾有着惨痛教训。随着上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官厅水库的污染问题从七十年代开始便愈演愈烈,直至丧失水源地功能,1997年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2001年,为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国务院启动“改善官厅”的治理规划,2007年官厅水库被重新启用作为北京饮用水备用水源地。
为保护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到十二五末,国家将在十堰市库区建成8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十堰市住建委副主任张丙申表示,这些污水处理厂的人员经费、运行费用、设备维修资金按现在的政策全部由水源地承担,保护了北方用水,当地却要背上一个沉重包袱。
此外,河北怀来县环保局副局长刘万利也称,用水的不保护,保护的不用水,调水工程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官厅水库的教训还会在其他地方上演。
二是水源地的发展与保护困局。在保护水质的要求下,调水水源地环保部门“一票否决”拒批有污染风险的企业成为工作常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十堰市,据当地统计,近几年来已拒批160个有污染风险的拟建项目。
作为官厅水库水源地的怀来县同样如此。据当地环保部门介绍,近几年每年拒批的招商引资项目都在一二十家。环保局副局长刘万利说:“大家辛辛苦苦引进企业,结果被我们否了,为这个已经得罪不少人。现在守着官厅水库,很多企业都进不来,地方牺牲很大。”
为了向京津地区调水,在河北张家口、承德已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不少基层官员认为,水源地一般都是贫困的山区,现在的调水现状就像是为了保发达地区“过好日子”,而让贫困地区“守苦日子”。
三是受影响区与受益区的利益困局。今年南水北调中线向北方通水后,汉江的水将有95亿方改道流向北方,这就意味着丹江口水库下游一年将减少95亿方的径流量。湖北省襄阳市南水北调办副主任李国栋说,经过专家的测算,中线工程通水后穿过襄阳市的汉江平均水位将下降0.41米,这将造成当地水环境容量的急剧下降,给地方发展和生态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河北省水利专家魏智敏称,受引滦入津的调水影响,滦河下游河道水位下降1米,多年来河道淤积严重,河床明显抬高,荒漠化加剧。如果不消除这种不利影响,随着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增强,调水工程将可能面临巨大的社会抵制风险。
亟待出台生态补偿法
目前我国关于生态补偿的相关规定散见于一些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不仅没有一部生态补偿的基本法律或行政法规,而且现有的相关条文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
不少专家认为,调水工程实质是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要破解这些困局,就必须协调各方利益并调动各方积极性,所以建议尽快出台生态补偿相关法律。
当前由于生态补偿无法可依,一些调水工程的水质保护陷入困境。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曹大正说,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虽然是引滦入津的水源地,但运行近30年来却迟迟没有被划定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据了解,这个尴尬局面的背后,是河北和天津两地的利益博弈。河北省水利专家魏智敏1998年就开始呼吁建立京津冀水资源补偿机制,但至今有关部门没有实质性动作。他说,天津方面认为引滦入津工程是国家工程,他们不应该补偿;既然不补偿,河北当然也就没有积极性划定水源保护区。
据了解,目前我国关于生态补偿的相关规定散见于一些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不仅没有一部生态补偿的基本法律或行政法规,而且现有的相关条文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湖北省丹江口市环保局副局长魏庆九表示,今年2月刚颁布施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实行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但谁也不知道谁来补、补多少。
污染隐患 篇3
聚氯乙烯 (PVC) 线缆料价格低廉、性能优良, 在电线电缆绝缘保护材料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1]。PVC由于结构的特殊性, 热稳定性较差, 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变色、热降解等劣化现象, 因此需添加热稳定剂来增加其热稳定性[2]。铅盐类稳定剂因其固有的耐热性好、电绝缘性佳、耐候性优、价廉等特点[3], 应用时间最长且效果最好[4], 在我国大多数电线电缆料生产过程中作为热稳定剂使用。但铅盐的毒性一直是生产和使用中最大的问题[5], 铅进入体内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 与机体多种氨基酸中的巯基结合, 干扰机体正常生理活动而产生毒性作用。因此PVC相关产业普遍存在铅污染隐患, 是隐藏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之一。作者对浙江省PVC线缆、PVC塑料制品和热稳定剂等行业的铅污染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 分析评估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铅污染隐患情况, 以及潜在的职业卫生风险,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1 PVC相关行业现状
行业协会资料表明, 目前浙江省电线电缆行业企业共有600余家, 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 年产值约900亿元, 约占全国的10%。据《2011年聚氯乙烯年度调研报告》, 2010年, 浙江省PVC下游制品产量为915.57万吨, 占全国总量的15.7%。
目前, 国内热稳定剂生产厂近千家, 浙江省万吨级的热稳定剂生产企业有3家, 2家 (温州天盛、浙江传化华洋) 主要生产铅盐类和复合稳定剂, 1家 (浙江海普顿) 主要生产有机锡和钙锌类稳定剂, 合计产能9.8万吨/年, 2010年实际产量4.7万吨, 占国内产量的11.9%。
2产品生命周期内的铅污染隐患情况
2.1铅盐热稳定剂生产环节
铅盐类稳定剂的初始原料为铅锭, 经熔化、磨粉、氧化、粉碎包装后制成氧化铅 (也称为黄丹) 。氧化铅生产过程基本类似于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极板工序, 在熔铅、氧化和粉碎环节产生大量铅烟和铅尘, 尤其是铅烟为PM1.0以下的极细颗粒, 极难治理并能够通过呼吸作用直接进入肺泡和毛细血管, 造成血铅污染。目前, 大多数企业外购氧化铅为起始原料, 经加热反应、复配混合、干燥、粉碎包装后得到铅盐热稳定剂产品。
2.2铅盐热稳定剂使用 (PVC制品生产) 环节
调研发现, PVC热稳定剂仅在造粒工序使用。由于传统铅盐为极细的粉末, 因此主要在PVC造粒车间配料工序的搬运、称量、投料、混合等过程中有一些粉尘逸散, 难免对生产工人及环境造成危害。近年来为减少铅尘污染影响, 也有企业 (如温州天盛、浙江传化华洋) 生产片状、颗粒状的无尘复合铅盐稳定剂。
2.3 PVC制品使用环节
PVC制品用途广泛, 包括硬质PVC类的塑料建材 (PVC门窗异型材、各类管材、板材) 、包装制品 (瓶、盒、医药包装等) 等, 以及软质PVC类的建材 (地板、壁纸、密封异型材等) 、电线电缆、人造革、玩具、医用软管、软玻璃等。使用铅盐作为稳定剂所生产的产品具有不透明、毒性大、有初期着色性、不耐硫化、相容性和分散性略差的缺点[6]。这些产品中, 食品和药品包装材料、生活饮水管道等PVC制品直接与食品药品接触, 存在铅溶出污染隐患。家用电器电线电缆、儿童玩具、人造革、塑钢门窗等与人体存在较多的接触机会, 也存在铅污染隐患。
2.4 PVC制品废弃后处置环节
废旧塑料的填埋、焚烧等过程都对大气、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系统带来重金属污染。由于PVC使用量巨大, 因此其废弃物的处置对人类生存环境也是个巨大的威胁。这一问题近十年来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 出台了一系列的控制标准。
综上分析, 铅盐类稳定剂在其生产、使用, 以及PVC制品的使用和废弃处置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均存在一定的铅污染隐患, 尤其以热稳定剂生产环节最为严重, 铅盐使用环节污染主要来自配料混合过程。热稳定剂生产和使用环节的铅污染以含铅粉尘废气为主。由于铅盐热稳定剂并非只用于PVC线缆料, 其更大范围和数量的使用在于硬质PVC产品, 因此PVC线缆企业铅污染隐患只是冰山一角。
3职业卫生风险隐患
浙江省企业均无氧化铅生产工序, 主要以氧化铅为原料生产铅盐, 铅污染隐患仅存在于造粒车间的配料、混合工序, 虽会产生粉尘逸散, 但由于铅盐比重大、易沉降, 因此不易造成大范围影响。但从调研情况看, PVC造粒企业环保和职业卫生情况都不容乐观, 尤其是职业卫生防护问题尤为突出:
一是3家被调研的造粒企业中只有1家设置了相对隔离的造粒间并配备了布袋除尘器, 其他两家企业都只配套了强制换风系统, 未对粉尘进行处理。
二是铅稳定剂存在随意堆放现象, 配料间地面有撒落的粉尘, 存在随车间冲洗水排入雨水渠的可能。废弃包装物未按照危险废物管理。
三是3家企业均不能完全满足塑料厂生产车间与居住区之间应达到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四是职业卫生防护情况与相关规范要求差距较大, 存在配料操作区未隔离、配料岗位职工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规范、车间排风的通风效果达不到规程要求、粉状铅原料未使用专用容器包装储存等问题。
PVC线缆料、PVC制品行业中小企业众多, 绝大多数企业的污染防治水平和职业卫生防护水平都较差。从行业特征来看, PVC下游制品加工企业生产中不存在铅污染, PVC造粒企业有铅尘排放但排放总量有限, 一般不至于造成区域性的铅污染, 除非生产企业被居住区所包围。但同时应该看到, 在PVC配料工序职业卫生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 很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性铅中毒现象, 并可能因为个人防护用品管理不当和个人卫生问题而向家属传播健康危害, 尤其对儿童有很大危害。国内外研究都已发现, 在环境铅污染越严重的地方, 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病率越高, 儿童的体格生长也受到铅的影响[7]。
此外, 由于PVC容易热解, PVC造粒企业还存在氯乙烯单体废气污染问题, 也可能造成职业性损害。作为铅稳定剂的主要替代方案, 如果使用产品质量不过关 (即甲基硫醇锡稳定剂中“三甲”含量过高) 的有机锡热稳定剂, 在现场通风差的情况下还可能造成严重的有机锡中毒事件, 甚至发生群体性中毒。
4对策与建议
4.1完善政策法规, 自下而上有序推进禁铅工作
根据调研, 生产环节的铅污染主要来自含铅热稳定剂生产和PVC线缆料、PVC塑料造粒等生产企业, 均属于产业链的上、中游。但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禁铅经验看, 禁铅必须从下游终端消费领域做起, 通过完善政策法规, 完善下游消费品技术标准, 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禁铅工作。通过行业协会和行业管理部门, 严格贯彻实施国家已经出台的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 同时, 支持和鼓励上游热稳定剂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 尽快完善各类热稳定剂的产品技术质量标准。浙江省作为沿海发达地区, 以及塑料制品、热稳定剂的生产大省, 可以在禁铅、限铅方面先行一步:一是在政府性工程中通过绿色采购, 引导鼓励企业生产禁铅、限铅的PVC制品。二是结合热稳定剂技术开发情况, 先于国家完善热稳定剂和PVC制品相关标准, 并通过行业协会争取上升为国家标准。三是依托省内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研发力量, 支持塑料制品和热稳定剂生产企业加大环保产品开发力度。
4.2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并举, 深入开展全行业综合整治
针对普遍存在的环保设施和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不健全现象, 建议以职业卫生防护和环境保护为重点, 对含铅热稳定剂生产企业、PVC造粒企业进行一次综合整治:
一是对热稳定剂和PVC行业开展一次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大检查, 提高企业的环保和职业卫生意识, 规范企业行为。二是建议进一步调查摸底后禁止传统粉状铅盐热稳定剂的生产, 改为转产无尘铅盐稳定剂 (即片状或颗粒状复配型铅盐稳定剂, 或液体稳定剂) 或非铅盐稳定剂。三是要求PVC造粒企业须对配料、造粒工序进行隔离, 设置规范的无组织废气收集和排风系统, 废气至少采用袋式除尘器过滤后排放。四是按照《铅作业卫生规程》 (GB13746-2008) , 对含铅热稳定剂生产和使用企业进行职业卫生防护整治, 重点是原料规范储存, 涉铅岗位实施隔离并规范强制排风系统配置, 落实作业场所和防尘设施污染物检测制度, 配备正确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规范个人清洁卫生管理并落实员工尿铅、血铅年检制度。五是按照《塑料制品加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QB1532-92) 要求, 对PVC造粒企业的配料加工实施自动化和密闭化改造, 配料、混料操作区实施隔离并规范排风系统设置。
4.3积极开展铅污染清单调查和源解析, 全面防控铅污染
从调研分析来看, 涉铅的工业企业包括显性涉铅企业 (手续齐全且有明确的排放量) 、隐性涉铅企业 (如PVC制品厂、黄铜厂、燃煤电厂等, 目前通常都不作为涉铅企业管理) 、正规涉铅企业 (手续完整、设施齐全) 与“山寨版”涉铅企业等四大类, 建议全省开展涉铅行业的清单调查, 全面摸清四大类涉铅企业、各类型涉铅行业的铅排放量情况、相对负荷及排放规律。开展重点地区、典型环境下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并进行源解析研究。在清单调查和环境质量源解析的基础上, 掌握血铅超标现象的问题根源, 进而根据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制定铅污染防控方案。
4.4广泛宣传, 科学引导全社会避铅防铅
多部门联手,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以及广告、展览等多种形式, 科学引导全社会避铅防铅:例如编辑出版血铅防治知识读本, 引导全民建立良好卫生习惯, 减少铅暴露;对幼儿园、小学等敏感儿童进行防铅避铅知识普及, 减少因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和不当行为导致的铅暴露;相关部门从市场准入和产品禁铅、限铅角度, 逐步完善相关法规标准, 引导促进涉铅行业转型升级, 从而实现消费者防铅避铅。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PVC电线电缆行业进行调研, 在了解和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评估了PVC线缆行业的铅污染隐患情况, 并提出了防护对策建议, 为政府决策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PVC,热稳定剂,铅污染,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森.国内PVC电缆料研究近况[J].聚氯乙烯, 2011, 39 (8) :1-3.
[2]张敏, 黄继涛, 宋洁, 等.PVC材料环保型热稳定剂的研究[J].应用化工, 2008, 37 (4) :349-354.
[3]吕宏初.复合铅盐稳定剂在PVC电缆料中的应用[J].聚氯乙烯, 2002, 5:41-42.
[4]杜永刚, 张保发, 刘孝谦, 等.聚氯乙烯热稳定剂研究新进展[J].河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1 (5) :549-554.
[5]郑明嘉, 黄锐.具有推广价值的PV有机铅稳定剂[J].塑料助剂, 2001, 5:13-16.
[6]刘建平, 方廉, 宋霞.PVC热稳定剂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塑料, 2001, 15 (1) :15-18.
【污染隐患】推荐阅读:
火灾隐患排查通知.隐患排查总结doc07-25
幼儿园学校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和隐患报告制度11-14
安全隐患01-14
隐患检测05-11
技术隐患06-20
隐患因素08-01
护理隐患08-08
煤矿隐患08-11
消防隐患09-02
卫生隐患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