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隐患

2024-09-26

排查隐患(精选12篇)

排查隐患 篇1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也是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 山东省莱州市紧紧围绕“查改控隐患、防堵减事故”目标, 把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安全生产工作始终, 作为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抓手、主载体、主动力, 健全完善机制, 强化工作措施, 落实工作责任, 坚持不懈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状况, 提升事故预防能力, 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8年实现“双下降”,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

强化监督检查 坚持从严排查隐患

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 针对各个时期、各个行业特点, 持续深入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全市全面排查

采取“企业自查自纠、镇街全面排查、部门执法巡查”相结合的方式,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 对各行业领域进行拉网式检查, 做到横到边、纵到底, 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实现了隐患排查全覆盖。针对工矿商贸行业企业特点, 重点开展了以“查制度执行、查现场管理、查事故隐患、查责任落实、查教育培训、查职业卫生、查应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七查”活动, 督促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及时治理纠正各类违规违章行为。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逐级建立并落实从市级分管领导到监管部门和镇街分管领导、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 并建立完善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档案, 确保了排查不走过场、治理不搞形式。

专家诊断检查

充分发挥专家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中的重要作用, 依托辖区大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特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抽调优秀专业技术人员, 成立了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工商贸3个专家组, 集中开展专家查隐患活动。对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诊断式”检查, 对安全隐患进行专家“会诊”, 帮助指导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提高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重点时期巡查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职责, 将全市所有行业领域分类划分, 组成了25个安全生产专业领导小组, 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明确到了分管市级领导、责任部门和配合参与单位。每逢“两节两会”、夏季汛期、“十一”国庆等安全生产的敏感期、关键期, 组织各专业领导小组, 由市级领导带队, 对监管职责范围内的行业领域进行专业检查,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种场所、各个部位、各个环节进行反复排查, 对发现的隐患能整改的, 坚持当场整改、当天整改。整改难度较大的, 全部登记建档、限期整改, 并做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整改时限、整改资金、应急救援和监控措施“六落实”。

强化治理措施 坚持从快整改隐患

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和温床, 隐患不除, 事故难绝。为切实抓好重点隐患的治理、监控和整改, 莱州市建立健全了“四个机制”, 强力推进各类隐患整改工作, 确保了隐患按期整改到位。

责任落实机制

定期调度分析、整理汇总全市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情况, 对确定的较大隐患进行梳理分类。对每处隐患所涉及的责任单位、工作任务、整改时限及分管市级领导逐一进行细化分解。采取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等形式提出整改要求, 把隐患整改责任落实到了每名分管市级领导和每个具体单位。对可能造成伤亡大、损失大、社会影响大的重大事故隐患, 提交市政府挂牌督办, 并由市长签发《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 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实践证明, 这一做法措施硬、力度大、效果好。近年来, 利用这一手段, 莱州市先后对非法尾矿库排放点、危化品加工企业安全条件不达标、海上非法采运砂石、油气输送管道非法占压等一批重点隐患进行了挂牌治理, 均取得良好成效。

资金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全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引导作用, 带动镇街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加大对重点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 为隐患治理工作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近年来, 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 300万元, 先后扶持治理了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渔业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危及公共安全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治理项目, 彻底治理了一批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 有效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动态管理机制

加强隐患整改期间的动态监控, 组织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不间断地对隐患部位进行监督检查, 分析隐患危害, 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和监控措施。同时, 加强隐患整改情况跟踪调度, 定期在全市通报隐患整改进展情况, 加快了隐患整改进度, 确保了隐患整改效果。

验收销号机制

对重点隐患建立“一患一档”台账, 包括隐患整改表、监督检查记录、隐患图片资料、整改方案、相关会议记录、督查记录、验收合格意见等资料, 对每处隐患整改过程进行全面记录。整改一处, 验收一处, 销号一处, 实行“排查、整改、验收、销号”规范化管理。近年来, 莱州市整改消除了一大批隐患, 及时堵塞了漏洞, 其中整改消除重点隐患176处, 有效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强化制度保障 坚持从实防控隐患

建章立制堵隐患

在全市规范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安全生产专家组工作制度、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等规章制度, 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确保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同时, 强化源头监管, 严格执行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 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 从源头上杜绝了安全隐患。

重点监控查隐患

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 完善了25处重大危险源管理库, 建立了市镇村企四级监控网络, 做到了分级管理、措施到位。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海上运输、渔业生产、消防、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特种设备、液化气和钢瓶、农机、石材加工和废旧塑料加工等15个行业领域实行重点监控, 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坚持重点时期派驻安全督导员制度, 强化了重点部位管控力度。为及时查改隐患, 加大宣传力度, 畅通12350举报电话, 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监控, 累计查处群众举报120多起, 有效提升了隐患治理效率。

严格考核除隐患

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 并加大考核权重和考核力度。对存在隐患排查治理不落实、重大隐患不上报、以及上级督办隐患久拖未改等问题的单位, 在年终考核时予以加重扣分;对因隐患排查治理不深入、不彻底, 引发安全事故的, 依法依规从严追究责任。

排查隐患 篇2

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

安全不离口,规章不离手。

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建立安全风险分析双向预警预报机制。

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快刀不磨会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想要无事故,须下苦功夫。

坚决打击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行为!

事故教训是镜子,安全经验是明灯。

不懂莫逞能,事故不上门。

安全是朵幸福花,合家浇灌美如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保健康,千金及不上。

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狠抓责任和措施落实。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及其处理措施 篇3

一、建立“三级”排查制度

什么是“三级”排查制度?即每月(每季)两次的矿级隐患排查;每月两次的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排查;每班一次的班组排查。矿级隐患排查要重点放在下月(下季度)的矿井重大事故隐患上,由矿总工程师负责,召集专业副总工程师和生产科室主管工程师、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技术主管参加;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重点排查当月及下月存在的事故隐患,由生产单位技术主管负责,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排查出的隐患形成书面材料后,在矿级隐患排查会上进行汇报;班组主要排查当班生产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由当天区队值班人员和班组长负责,当班或在一天内解决。坚持每周安全办公會制度,定期分析、排查矿井安全状况,重点解决影响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严格执行副总以上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做到时刻都有领导干部在井下现场督查安全生产,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基层区队干部24小时井下带班,保证现场动态安全监查到位。经常组织拉网式安全大检查,按照谁带队、谁签字、谁复查的原则,对查出的问题全部进行落实整改。“三级”排查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岗位各负其责,形成紧密的排查合力。

二、狠抓排查的重点环节

1、发挥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监管职能作用。各级领导下井要严查细管,各类检查要注重实效,隐患整改要落实到位,凡出现检查不负责任,隐患不按期整改,隐患督查不到位的,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责任者的管理责任,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对隐患管理要做到档案管理规范,隐患上报及时,凡出现建档不规范、流于形式或上报材料不及时,按公司和矿考核办法处罚。各级领导、业务科室要认真排查、检查和督促整改隐患。凡工作不认真、不仔细,导致被上级部门查出重大隐患,造成停产或受到经济处罚的,隐患单位、各业务科室、矿分管领导以及包队领导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将井下作业环境的排查放在首位。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事故隐患。这类事故隐患分长期性事故隐患和短期性事故隐患。长期性事故隐患主要有:水患威协、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的自然发火倾向、瓦斯涌出、顶板压力等。短期事故隐患主要有:地质构造变化,瓦斯、煤尘、涌水出现突然异常变化等。环境因素中的长期事故隐患,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找到有效的防范方法,除加大强化管理力度,在开采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要做好防御基础工作,确保长期事故隐患不引发事故。另外,短期事故隐患引发的事故,是由于这类事故隐患的突发性所造成的,其引发事故的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突遇短期事故隐患,而现场作业人员对事故隐患认识不高,处理不及时,应变能力差,不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而酿成事故。

3、如实上报隐患信息。煤矿各生产区队和班组每天坚持对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每天把排查结果报告矿安监处;煤矿各专业每旬组织对本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结果筛选后报告矿领导,同时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矿长每月组织1次重大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排查结果每季度由集团公司汇总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每月组织1次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的专项检查,每旬对各矿上报安全隐患信息,筛选统计分析并向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报告。

三、安全隐患处理措施

煤矿安全隐患的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动态性决定其在防范、治理方面的艰巨性、持久性、群众性。安全隐患不可能不出现、不发生,但要切实加强管理,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排查治理,主要还必须从隐患的源头和矿井从业人员思想教育上抓起,从矿井的每个岗位和矿井基础工作管理抓起,达到标本兼治,总体提升。

1、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企业各级管理干部,尤其是业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摈弃单纯追求效益的思想和做法,真正确立“安全是最大效益”的安全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真正做到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无条件服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没有整改不生产。

2、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煤矿事故发生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仍然有自身规律可循。只要充分认识和掌握隐患发展、事故发生的规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实现事前控制,把事故提前到对隐患的预防上,把对事故的处理提前到对隐患的处理上,就会预防事故发生。

3、增强隐患即事故的理念。这是新时期应当坚持的安全观。隐患是事故发生的苗头,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要加强隐患的预防工作,及时割裂、阻止具有因果关系的事故条件之间的联系,就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反之,事故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从这种意义上讲,隐患就是事故,预防事故发生就是要预防隐患发生,消除隐患的存在。确立这种认识,有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4、加强综合治理。把安全生产的重点转移到隐患治理上来,切实建立隐患的预防、发现、整改、检查、验收、处罚机制,完善隐患治理整改制度,严肃隐患整治纪律,多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是同大自然作斗争,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严谨的作风,有赖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严密措施和到位执行。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科学的隐患排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隐患就及时治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一定能够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和安全生产。

排查不留隐患整治不留死角 篇4

7月15日凌晨2时许, 浙江杭州钱塘江三桥引桥发生坍塌事故;7月4日3时48分, 湖北省武汉市海龙旅游客运有限责任公司一大客车违规下客, 造成群死群伤事故;7月22日凌晨4时许, 山东省威海交运集团一中型双层卧铺客车因违规带危货上车发生爆炸造成43人死亡。上述事故的发生, 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敲响了行业管理部门的警钟。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危险态势, 浙江省嘉兴市交通运输部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隐患大排查风暴, 集中力量打好安全隐患排查攻坚战, 重整改求实效,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排查一: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责任落实情况

许多事故的发生, 往往都有违规违章的问题。血的教训告诫人们, 规章制度是生命的保障线, 是公司管理的“灵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从排查的情况来看, 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已建立最新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且归档;二是已建立最新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但未归档;三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未更新。安全工作要坚持从“零”做起, 从基础工作做起, 反复抓、抓反复, 关口前移, 预防在前, 防患于未然, 建立最新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势在必行。

有的企业建立了规章制度但未认真贯彻落实, 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落实在口头上。要做到“三个进一步”:一要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教育, 教育职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落实规章制度、按规章制度办事、对违规操作行为绝不放过, 严肃处理。二要进一步健全落实规章制度的措施, 制定更严格的要求, 实行更严格的监管和责任追究。三要进一步规范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确立情况。强化安全基础管理, 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有的单位, 管理部门催一催、动一动, 严一严, 紧一紧。日常管理工作是做给管理部门看的。这些企业要认清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反复性, 切实增强责任心。许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个重要原因是责任不落实。对这样的单位, 要做到“三个强化”:一要强化部门、单位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安全生产责任, 把安全责任与目标考核紧密结合, 实行一票否决。二要强化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责任。三要强化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 依法依规严厉查处每起交通运输事故, 认真追究事故责任, 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违法违规行为。安全工作没有完成时, 不能有丝毫的麻痹、侥幸和懈怠, 任何时侯都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坚持常抓不懈。

排查二:日常管理台帐的建立及记录情况

日常管理台帐的建立和记录情况是一个公司管理的缩影,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及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有些单位除了根据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相应台帐外, 还根据公司实际, 将某些台帐细化, 开展的安全工作都详实具体的记录在台帐上, 养成了良好的登记习惯。有些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要求的台帐都用不起来, 不知道怎样用或者记录只有几句话, 较笼统、较单一。台帐除了给自己看, 更重要的是给外人看的。

比如:对从业人员开展的安全教育工作, 有的单位开展的很好, 组织学习《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等等, 根据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 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业人员取得从业资格证前, 也进行了这方面知识的培训, 但由于学时有限, 只学到了一些皮毛, 学过之后, 若是不巩固的话, 可能有些从业人员也会忘记, 毕竟知识太过专业了。而有些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却空洞乏味, 有的一味的宣传行业管理部门的文件精神, 有的一味的分析事故案例, 太单一、太片面。

安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例外”, 只有树立“万无一失”的责任意识, “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 用显微镜看成绩, 用放大镜看问题, 始终怀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戒恐心理, 以十倍用心, 用百倍努力, 抓紧抓实抓好, 才能持续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排查三:从业人员的准入和日常管理办法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 有的长途运输, 有的晚间作业, 家里很难顾及。很多本地驾驶员都不从事这项工作, 不得已, 危险货物运输单位只能聘请外地驾驶员, 但是从业资格证真伪很难辨别, 各地打印内容不一样, 又没有公共查询平台, 给运输单位的把关带来了很大难度。有的单位较懒惰、嫌麻烦, 聘用外地驾驶员时, 看看基本素质没问题, 就匆匆招了进来, 上岗作业。有的单位, 严把准入关, 聘用外地驾驶员时, 要么发协查函到属地管理部门核实, 要么向所属地主管部门调档案, 严防“南郭先生”进入驾驶员队伍。据某运输企业反映, 他们招聘了一个外地驾驶员, 看看从业资格证没什么破绽, 就让他上岗作业了。但是, 就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一定要求该驾驶员将档案调过来, 该驾驶员开始还有很多理由搪塞, 后来拗不过, 就不来上班了。可见, 该证是假证, 核实非常重要。

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有的单位对于超速违章等驾驶员听之任之, 担心处罚以后司机离岗, 这样就很难找到新的驾驶员接班;有的单位承包车辆较多, 有效监管缺失, 有些车主未经单位备案私自聘用驾驶员上岗;有些单位车辆较多, 从业人员也较多, 参加安全宣传教育人数与公司实际人数不符, 未全员参加安全教育;有些单位从业人员对所运危险货物业务知识一知半解等等。此类情况都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方向盘掌握在驾驶员手里, 司机本身都有很多问题, 专业知识缺乏, 发生事故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大。

这些单位要认真分析近期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总结事故的规律性特征, 深刻汲取事故教训, 加强教育管理, 举一反三, 全面加强安全管理, 切实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排查四:车辆准入关及GPS日常动态监管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准入门槛是很高的, 如:车辆技术等级要达到一级、罐式车的罐体检测合格证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险等等。而这些都是一年有效期, 还要定期维护及续保, 有些单位车辆档案资料都没有更新, 资料还停留在准入阶段, 有效监管缺失。要定期维护和续保, 及时更新档案资料, 不留安全死角。

安装GPS也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准入门槛之一, 根据近期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 道路运输证核发时, 除了审核GPS入网证明外, 还要在市级GPS监控平台上看到这辆车, 才能核发, 切实将GPS安装工作落到实处。

安装卫星定位装置, 目的在于应用, 真正起到预防事故的作用。本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 重点检查运输企业是否为所属车辆安装了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 是否接入了监控平台, 有没有制定卫星定位装置安全使用制度, 能不能定期检查卫星定位装置使用情况, 能不能确保车辆全程在线, 有没有运用动态监控手段, 及时纠正、处理违章行为等。同时督促运输企业将内部生产调度部门和安全部门进行整合,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过程监控, 使生产运营和安全监督实现“无缝连接”。要制定并严格执行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制度, 对拒不接受监管、故意破坏或关停车载终端的企业和驾驶员, 对玩忽职守的企业监控值守人员, 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篇5

为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运行好,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持续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XX]58号)和《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漳政办[20XX]195号)及诏政办[20XX]127号文件精神,现就我乡抓好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排查对象和工作分工

本次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的对象是我乡在建重点项目,包括:公路交通设施、水运交通设施、重要电力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公路交通设施。以桥梁为重点的所有在建和投入使用的公路、桥梁,包括高路堤、深路堑、地质复杂路段的公路和桥梁。乡重点项目为:县道店湖公路,隐患排查工作由陈锡文副书记牵头,会同交管站、水管站、建设所及公子店、丁寮作业区、湖内村组织实施。

(二)农村基础设施。乡重点项目为:田朴村海堤水毁修复工程、院前田朴海堤第五期强化加固工程、寻寮片区渠道和溢洪道修建和改造工程。隐患排查工作由张海潮委员、沈金平副乡长牵头,乡水管站、院前村、田朴村、丁寮水库管理处配合。

二、排查主要资料

(一)在建重大基础设施的立项审批程序是否完备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是否有贴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资质,是否履行了职责;工程质量是否存在问题,质量和安全监管是否到位。重大基础设施是否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职业病危预评价”;是否按要求进行了“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验收;是否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适用于要求取证的行业)。

(二)重大基础设施设计、施工、维护依据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规程,与当前实际运行状况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强制性标准、规范是否严格执行。

(三)重大基础设施产权单位是否建立制度化的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机制,对结构、材料、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是否进行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做出结论;对存在的重大隐患是否能够及时发现,是否采取了有效防范、补救措施。

(四)使用中的重大基础设施管理、运营维护和安全监管职责主体是否明确,承担维护保养、检查评估等日常管理的单位是否确实履行了职责,设施状况记录(台帐、档案、数据等)是否健全。

(五)重大基础设施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是否到位,防范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否齐全,应急措施和救援力量是否满足快速响应和紧急处理的需要。

三、实施步骤

本次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分四个步骤实施。

(一)制定方案阶段:要根据县政府要求,结合我乡具体状况,制定我乡重点基础设施隐患排查方案,并抄送县安办和县项目办。

(二)组织实施阶段:各牵头领导、单位和村(区)要按照乡政府的工作方案和本部门、本地的细化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将隐患排查工作状况在10月21日前报乡政府办,乡政府将于10月24日左右召开会议听取乡重点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状况汇报。

(三)抽查复查阶段:各牵头领导、单位和村(区)要按照工作进度,认真组织督查和抽查。复查、抽查状况于11月12日前报乡政府办。对隐患排查不到位、整改不落实的部门和单位,要进行重点跟踪督促,确保落实。

(四)建章立制阶段:认真治理已排查出来隐患,切实解决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档案资料,严格安全技术规程与标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健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行监控、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和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机制,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我乡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重大好处,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要结合本辖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实际,制定周密可行的排查工作具体方案。搞好宣传发动,抓好实施,切实将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抓好抓实。

(二)落实职责,明确分工。各村(区)、乡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乡政府的部署,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职责。乡重点项目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由乡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乡有关部门、单位要用心主动配合,加强沟通协调,确保隐患排查工作顺利进行。村(区)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做好配合工作,乡直有关部门负责督促指导。各建设单位、业主单位和参建企业及运营管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县政府的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改,落实主体职责。

(三)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各村(区)、乡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突出工作重点、相互密切配合的原则,坚持隐患排查和群防群治相结合、集中排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全面普查与分类抽查相结合、政府督查与单位自查相结合,加强协调沟通联系,齐抓共管,全面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四)加强督查,落实整改。各牵头领导、部门和各村(区)要根据隐患排查工作的阶段要求,切实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确保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落实到位。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要督促建设单位、项目业主和参建企业采取措施,及时整改。重大隐患要组织技术安全方面评审,根据状况督促有关单位及时采取警示警告、加固、防护、拆除、封闭等各种有效措施,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职责、整改资金、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到位,防止排查治理工作走过场。

排查隐患 篇6

摘要:介绍了以隐患信息采集、审核、整改、复查为主要环节的隐患排查信息平台在五矿投入使用后,促进了隐患信息的快速流转,有利于五矿及时准确地掌握安全生产动态。

关键词:隐患排查 信息平台 应用

2013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颁布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新标准,取消了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行一级、二级和三级管理。五矿结合实际,实行煤矿分级分类和对标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新的进步,促进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搭建煤矿企业局域网络硬件平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利用专业软件系统来排查煤矿隐患,如今已成为煤矿企业促进安全管理、提升隐患排查效率及工作质量的有力保障。

1 五矿基本情况

平煤股份五矿是一个老矿井,水、火、瓦斯、顶板、煤尘五大自然灾害并存。五矿现有已三、已二扩大及庚一三个生产采区,开采已15、16、17及庚20煤层,两个准备采区,分别为三水平已二采区、已四采区。矿井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其中已16、17煤层为突出煤层,已二扩大采区、已三采区为突出采区。矿井自燃危险等级为自燃,其中已组煤层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正在开采的已组、庚组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2 隐患排查的现状及缺点

目前五矿对安全隐患的管理仍然以手工管理的方式进行,即对矿安全检查小分队或矿领导或各职能部门领导检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以“隐患整改单”的形式将安全隐患通知给责任单位,由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签字并制定出整改时间,再由矿安全检查小分队进行复查。然后由矿井口信息中心将这些隐患整改单分类存档和报送相关领导。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①信息反馈滞后,不利于职能部门实时掌握隐患整改情况。②安全隐患的统计、分类、查询困难。③不利于及时形成隐患的检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④无法做到使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一段时间内各类隐患的分布情况。⑤浪费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且极易丢失“隐患整改单”,安全隐患的管理一度陷入僵局。

3 隐患排查信息平台的内容及构成

该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利用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提升隐患处理的工作水平。②隐患信息快速流通的高性能工作流引擎技术、短信集成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隐患信息自动分类分级技术、隐患信息的智能图表分析技术。③基于规范的隐患库建立。④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网络、移动通信等科学技术,搭建隐患处理信息平台,隐患信息实时交互,实现隐患历史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

4 隐患排查信息平台的作用

通过该系统使矿井的安全隐患形成隐患的检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主要起到如下作用:①通过该系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安全隐患的查询速度。使用户和领导能及时了解想了解某部门、某种隐患、某天的隐患数量和情况,以便于科学地决策,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②通过该系统使矿井的安全隐患形成隐患的检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使责任单位和职能部门及时了解本部门、本系统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以便于及时处理整改安全隐患,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③软件编制使用B/S架构,使矿领导和生产指挥人员在办公室或家中能通过浏览器了解井下生产信息。终端计算机上无需安装任何专用软件。为系统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 隐患信息的采集

开始环节的采集步骤,是信息的源头。隐患排查系统中,高效的数据采集,是该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之一。数据采集主要有三种方式实现:①全手工采集: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电脑操作,而且打字要快,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②半自动采集:按照隐患类别建立信息库,采集隐患时将关键字输入系统,系统自动显示相关的隐患信息,操作者最终选定相对应的隐患。③全自动采集:运用瓦斯监测系统自动采集不同监测传感器的隐患报警数据,但仅适用于瓦斯监测。

6 短信平台

对于很多需要及时整改的隐患信息,或向上级汇报的重大隐患信息,由于区队负责人不可能始终在线查收隐患信息,因此本系统设计了短信实时发送隐患的方式,以便及时将隐患信息发送到移动、联通等任意移动终端上。

7 隐患排查流程

传统的隐患排查工作,包含了检查、手写整改通知单(下发给责任部门)或隐患简报(汇报给局、矿领导)、整改、复查等环节。采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来进行隐患排查的管理,根据手工处理的环节,设计出适合软件实现的工作流程,当复查结果鉴定为整改未通过时,系统将自动重新发送整改通知单,并且隐患的级别也会自动升级。

8 效果

通过对三个月内隐患数据的采集、审核(发送)、整改(反馈)和复查(反馈),证实了该信息平台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效率符合现实需求,短信发送准确率达100%。矿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在办公室能随时按责任单位、部门,隐患类型、复查情况、日期、级别、检查点等分类情况进行隐患的查询,同时各战线的各类隐患又以柱状图、饼图、时间曲线趋势图的直观形式为矿各级领导分析安全趋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规范,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作鹏,尹志民,于景邨,刘韵,张杰,许新征.煤矿隐患数据可视化研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10(02).

[2]尹志民,赵作鹏,刘韵.煤矿隐患排查信息平台的设计[J].煤矿安全,2009(08).

电缆线路通道隐患排查管理 篇7

1 电缆通道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和完善, 电力电缆线路在城市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受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地域局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造成了电缆线路的通道路径困难, 因而电缆线路通道越来越成为稀缺宝贵的资源。

国网蚌埠供电公司通过开展电缆线路通道资源隐患排查, 对电缆线路通道存在的安全隐患, 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开展隐患治理;完善电缆线路通道管理规范, 对电缆通道进行全过程管理监督, 在项目规划前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后期电缆运维工作管理上下功夫, 把牢电缆通道原始资料、基础数据、施工质量关;严格电缆线路通道的审批, 规范电缆通道资源的审批、使用、运维等流程, 提高电缆通道管理水平, 提高电缆通道资源的利用率、完好率, 从而保证了电缆线路安全。

2 电缆通道存在的隐患

2.1 电缆通道前期存在的问题

2.1.1 电缆通道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造成了电缆通道与其他市政管线之间存在安全隐患。

2.1.2 电缆通道在设计时大都只进行原则性设计, 造成了电缆通道路径精准度较差, 给后期运维工作带来不便。

2.1.3 政府及用户投资改造的电缆通道在建设中缺乏对施工质量的管控, 施工单位素质参差不齐, 造成了电缆线路通道安全与质量存在缺陷等。

2.2 电缆通道运维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 未建立健全电缆通道使用审查与审批机制, 电缆通道使用不规范, 存在较大资源浪费。

2.2.2 在已建成电缆通道内施工随意性较大, 存在乱敷设、乱摆放、乱穿管等现象,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2.3 电缆路径上警告标识缺失, 倾斜严重;电缆工井内无防火措施, 存在火灾隐患, 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2.4 电缆沟道积水多, 影响电缆安装维护与稳定运行。

2.2.5 市政建设、用户施工多, 防外力破坏压力大。

2.2.6 电缆监测装置配备较少, 在线监测电缆运行水平能力不高。

3 治理措施

3.1 建立政府投资电缆通道的接收管理机制

3.1.1 针对政府出资建设的电缆通道, 公司明确运检部门归口管理, 通过规范的手续进行电缆通道无偿接收。

3.1.2 加强用户出资系统改造工程、非系统工程电缆线路资产移交公司管理, 积极参与用户出资系统改造工程、非系统工程项目的方案确定、设计审查等过程。[1]

3.1.3 加强政府出资建设电缆通道的过程管理, 协调和指导电缆通道的施工质量管控, 保证电缆通道的安全与质量。

3.1.4对接收后的电缆通道建立电缆通道的基础台帐、基础信息和数据, 纳入主设备进行管理, 开展常态的运维工作。

3.2建立了备用电缆通道的安全管理机制

3.2.1 加强备用电缆通道的运维管理。加强对备用通道的运维, 将备用通道与运行通道执行同一标准, 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制止, 禁止在备用电力电缆沟、工作井内同时埋设其他管道, 尤其是输油、输气等易燃易爆管道, 未经许可不准同沟埋设。[2]

3.2.2 规范备用电缆通道的使用管理。电缆备用通道的使用实行审批制, 由使用单位填写电缆通道使用审批表, 明确使用的具体位置和起至点, 由通道运维单位进行审批。对不能满足电缆安全的通道申请拒绝审批。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备用电缆通道, 进入电缆通道内, 均应到通道运维单位办理书面许可手续, 施工作业应签订安全协议。事故处理等紧急情况下可通过电话或口头办理, 事后应登记备案。

3.2.3 严格在备用电缆通道内的作业安全管理。电缆备用通道内施工作业时, 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电缆安全作业规范, 负责对通道内已有电缆及相关附属设施的保护;运行部门要履行安全监督职责, 加强现场作业监护。确保作业期间内电缆设备、电缆通道的安全。

3.3 建立电缆通道使用的审批机制

3.3.1 强化电缆通道作为主设备管理的力度和意识, 明确相关部门职责, 将电缆通道纳入到公司统一进行管理, 由公司相关管理与市政部门联系, 由运维检修部作为电缆通道的归口管理部门。

3.3.2 公司系统内的部门 (阳光公司、信通、营销) 使用电缆通道时, 应进行严格审查、审批, 具体步骤是使用部门报送电缆线路通道使用申请, 经电缆运检室审查后, 报运检部、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同意, 方可进行申报相关手续。严禁私自、随意使用电缆通道进行地下管线的敷设。

3.3.3非系统工程使用电缆通道 (如电信、移动、联通) , 由信通公司进行汇总后, 经电缆运检室审查后, 报运检部、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同意, 方可进行申报相关手续。

3.3.4 市政部门需使用公司系统的电缆通道时, 应按照公司制定的审批制度, 填写申请表, 经运检部审核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同意, 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3.3.5 对设计部门设计的电缆线路使用的电缆通道进行严格设计审查, 规范预留电缆通道使用, 保证新建电缆线路和运行电缆线路的安全。[3]

3.3.6 各单位在使用电缆通道时, 应严格按设计及电缆通道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不得更改电缆敷设的设计路径以及电缆在通道中的相对位置。

3.3.7 对非开挖工艺施工的通道管理, 施工时顶管宜逐根敷设,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批复的通道进行排列。

3.4 建立停运、退役及报废电缆通道的管理机制

3.4.1 公司运检部加强对停运电缆线路通道的管理, 废旧电缆拆除后, 及时保留通道以作备用, 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对保留通道进行维护、打通。

3.4.2 电缆运维部门应及时更新停运、退役及报废电缆通道的基础台帐、基础信息和数据。

3.4.3 电缆运维部门对停运、退役及报废后电缆通道纳入日常运维管理, 对其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 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确保电缆通道完好。

3.5 健全和完善电缆通道的日常运维管控机制

电缆通道的隐患主要包括火灾、外力破坏、非法侵入、运行温度过高和渗漏水等。隐患排查的方式主要包括人工巡视、检测和在线监测等方法和手段。

3.5.1 建立电缆通道隐患排查和治理的长效机制, 明确管理职责, 规范工作流程, 认真落实消除电缆通道各类隐患的措施, 实现电缆通道隐患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3.5.2 缩短电缆设备巡视周期, 优先对重点线路、重点部位电缆警告标识进行补充。加强设备巡视, 建立市政施工工地档案, 及时下发防外力破坏通知书, 对重点地段设专人监控, 降低外力破坏事故。

3.5.3 加快积水电缆沟道改造。首先对积水的电缆沟道进行定期排水与封堵。其次加快改造防水等级低于三级的电缆隧道结构。最后建立积水电缆沟道数据库, 加强降雨后特殊巡视, 及时排除积水。

3.5.4 及时修补、更换缺失的电缆井盖。对不能立即处理的井盖, 要采取临时措施, 加设警示标志或围栏。在主要街道安装电缆井盖“安全”防坠网。

3.5.5 积极采取电缆隧道防火措施, 首先对变电站电缆夹层、电缆竖井、电缆隧道、电缆沟等空气中敷设的非阻燃电缆, 包绕防火包带或涂防火涂料。其次在电缆隧道中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隔断, 电缆竖井中分层设置防火隔板。最后在电缆夹层、电缆隧道设置火情监测报警系统和排烟通风设施, 并按消防规定, 设置沙桶、灭火器等常规消防设施。[4]

3.5.6积极开展电缆设备在线监测, 积极应用电缆专业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扎实开展电缆设备状态检测, 建立电缆线路状态评价:资料查阅、带电监测、巡视检查、在线监测的参量数据库, 提高对电缆设备技术监督水平。

3.6 建立电缆通道的运行分析制度

结合每月电缆运检专业月度运行分析会, 专题开展电缆通道隐患排查与治理分析, 对电缆通道运维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运行经验, 找出薄弱环节, 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4 注意事项

4.1 加强电缆通道的规划管理

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的联系, 使电网规划真正作为政府进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使电网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变为“融入”城市规划, 从而保证电缆通道路径规划落到实地。[5]

4.2 加强政府城市建设电缆通道接收管理

明确专门部门与政府城市建设电缆通道项目对接, 畅通政府建设电缆通道资源的过程管理和接收环节, 加强政府建设电缆通道的安全质量管理, 同时对接收后的电缆通道纳入日常管理, 保护通道资源。

4.3 将电缆通道作为主设备进行管理

按照三集五大体系专业管理要求, 进一步理顺电缆通道公司内部的管控环节和管控要求, 梳理通道管理中的不畅流程, 及时进行优化重组, 有效解决电缆通道问题。[6]

5 结论

5.1 建立了电缆线路通道隐患排查与治理的常态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化和明确10k V及以上电缆线路通道和通道结构排查的责任分工和排查计划, 保证了电缆通道的排查与治理工作的实效;

5.2 健全完善了蚌埠电网电缆线路“三图两档两表”。即:蚌埠地区电网电缆线路系统接线图、电缆线路地理平面图、电缆线路敷设剖面及特殊结构图;蚌埠地区电网电缆设备“一线一档”、电缆线路防外破“一案一档”;蚌埠电网电缆线路设备一览表、电缆通道资料台账;大大提高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效率、提高现场施工安全交底的准确性、提高电缆线路参数的精确度;

5.3 强化了电缆通道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要求, 加强了政府投资电缆通道建设过程安全质量的管控, 提高了政府、用户投资电缆通道的可用完好水平;

5.4 建立健全了电缆通道使用的审查、审批程序, 提高电缆通道资源的利用率;完善了对停运、退役及报废电缆通道的管理维护, 提高了电缆通道完好率;

5.5 制定了电缆通道内电缆线路设计和施工精益化管理标准, 基本杜绝同电缆通道内多种、多条电缆线路乱穿、乱放、乱敷设、相互挤压现象, 提高了电缆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5.6 加强了电缆通道运维计划管理和质量管控, 提高了备用电缆通道的运维、使用管理水平。

摘要:本文对公司所属及代管的电缆通道使用原则及使用审批、施工、验收、电缆通道内设备运维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进行规定, 加强电力电缆通道运维管理, 进一步提升电缆通道标准化、精益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确保电缆通道及电缆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电缆线路,通道,隐患,管理

参考文献

[1]皖电运检[2014]28号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关于全面推进配电网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Z].

[2]国家电网生[2010]637号国家电网公司电缆通道管理规范[S].

[3]Q/GDW512-2010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S].

[4]国网运维检修部运检三[2014]42号关于印发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检修综合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Z].

[5]电运检工作[2013]560号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关于加强用户资产接收管理的通知[Z].

排查隐患 篇8

隐患是造成人的伤亡、物的损失等事故的先决条件,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从源头上杜绝隐患的存在。隐患的两个潜在的关键因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居于重要地位。“人的不安全行为”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行为。下面根据多年施工井筒装备的经验把井筒装备安装中存在的主要“三违”行为进行列举并提出应对措施。

1、井筒装备安装中经常出现的“三违”行为

1.1违章指挥行为

1.1.1使用罐笼提升时井上下口进出车侧不按规定设置阻车器的;

1.1.2立井施工钩头未设双保险的、保险没按规定锁住的、摘挂钩头未实行双监护的;

1.1.3提升绞车运转时未安排一人开车,一人监护的,连续开车超过规定时间的;

1.1.4提升绞车未安装信号闭锁的;

1.1.5罐笼提升未安装防坠装置的、未安装防撞梁的、无防坠试验报告的、罐笼内档车器损坏的罐帘不符合规定,安排使用的;

1.1.6提升信号声光不齐全安排生产的;

1.1.7井下电器设备失爆不及时处理的;

1.1.8机械设备裸露的转动或传动部分(靠背轮、链轮、皮带、齿轮等)没有护罩或护栏安排使用的;

1.1.9使用国家明令淘汰设备的;

1.1.10没编制专项措施的、没按规定报批,安排井下使用电气焊(割、喷灯焊)的;

1.2井筒装备安装中出现违章作业情况

1.2.1按规定应持证而未持证(未经培训的脱审的、丢失未及时补办的)上岗的;

1.2.2不按规定携带矿灯(自救器)入井的不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的、穿化纤衣服入井的、戴安全帽不系帽带的;

1.2.3未按规定佩带保险带作业的;

1.2.4在井下拆卸矿灯的;

1.2.5不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的;

1.2.6氧气(乙炔)瓶使用时无压力表或失效的、放置间距小于5米的、吊盘同层排放的、距离明火小于10米的、无防回火阀或失效的;

1.2.7电气焊(割)等操作人员不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的;

1.2.8斜井(巷)不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的;

1.2.9运输途中扒车蹬钩的;

1.2.10提升容器内人货混装的;

1.2.11用绞车拉空钩头无人牵钩的;

1.2.12绞车运行前不认真检查的、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的;

1.2.13天轮轴瓦未按规定加油的、加油记录不真实的;

1.2.14双吊桶提升时同时打开井盖门的;

1.2.15操作高压电器设备没有使用绝缘手套(绝缘胶鞋、绝缘胶垫)的、绝缘用具失效的;

1.2.16井下带电作业(检修、搬迁机电设备)的、强行送电的、未检查瓦斯打开电气设备的;

1.3井筒装备安装中出现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

1.3.1入井人员不检身或检身不认真的、不服从检身的、不清点出入井人数的、清点不准确的、不填写出入井人员记录的;

1.3.2酒后上岗的、发现没有及时制止其上岗的;

1.3.3携带烟草(火种)下井的、在井下(井口棚内)吸烟的、在禁火区域内吸烟或使用明火的;

1.3.4擅自离岗、串岗、岗上睡觉的;

1.3.5在岗位上干私活的;

1.3.6进入井口棚(施工现场)内穿拖鞋的、衣冠不整的;

1.3.7要害场所(要害工种、固定岗位)不按规定执行交接班制度的;

1.3.8要害场所携带手机上岗的、岗上看书籍(报刊)的;

2隐患排查的措施与对策

2.1隐患除不除,关键在干部

企业要通过培训、教育、宣传等方式使领导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自觉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技术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按照“分级管理、分片负责”对隐患实行“四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综合治理,把隐患排查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之中。做到层层抓、层层落实,并与经济挂钩,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约束作用和经济激励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隐患排查的强大推动力,充分发挥领导的龙头作用。

2.2安监队伍是主力军

安监队伍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力军,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是企业内的“警察和裁判”,为创造企业一方平安的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各级领导要稳定安监队伍,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经验丰富、懂技术、作风扎实、任劳任怨敢管理的安监队伍,树立安全管理的权威,促进企业生产的安全、持续、稳定发展。

2.3班组是主阵地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隐患排查的主要阵地。要真正使隐患销声匿迹,抓好对班组的管理无疑是重中之重。针对班组管理要着重抓好日常安全意识教育和岗位培训。让职工掌握作业标准、操作技能、设备故障处理技能、消防知识和规章制度,做到“四比”(比敬业爱岗态度,比职业技术水平,比实际操作能力,比安全作业标准),做到“三不”(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2.4五种人是隐患排查重点

一、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管理的领头羊。班组安全工作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班组长。二、特种作业人员,他们都在关键岗位,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职业和作业,随时有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可能,是事故多发之源。三、青年职工,他们多为新工人,往往安全意识较差,技术素质较低,好奇心、好胜心强,在这个群体中极易发生违章违纪现象。四、安全技能差的职工。五、有不安全习惯的职工。把上述5种人作为排查的重点,进行重点教育、培训、管理,并分别针对其特点加以引导和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

2.5现场管理是重中之重

现场是施工的场所,也是存在隐患,出现伤亡事故的源地,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要抓好现场安全管理,项目经理(工区主任)、工地负责人、技术人员、安监人员等要深入现场,在第一线查隐患疏而不漏,纠违章铁面无私,抓防范举一反三,搞管理新招迭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摘要:排查事故隐患,必须从源头上分析隐患,找到隐患的根本,本文从“三违”的角度综合分析井筒装备安装中的隐患,进而论述如何进行隐患排查,为今后的井筒装备安装工程提前预知隐患、排查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治理 篇9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在建筑施工现场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安全隐患随时随地皆可能生成。看上去似乎现场无法管理,其实不然,虽然隐患无处不在,随时可能生成,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于建筑行业来说,首先要清楚常规安全管理项目,主要包括:垂直运输机械(大型机械设备)、外架(包括爬架、挂架、吊篮等)、消防、临时用电、钢筋加工机械及搅拌机(中小型机械设备)、“四口”“五临边”防护、材料堆放、人的行为等;此外还包括深基坑、高大支模、超高空作业、网架结构、钢结构、幕墙等一些特殊作业。

在这些项目中,设备因素相对人来说是稳定的,尤其一些看似伤害或破坏程度不大的施工安全隐患,人为因素往往起决定作用,所以现场检查过程中,最耗费精力的是“人”,此为管理重点。

“查”有方法

首先,要明白“物”与“人”的安全管理是有区别的。于物来说,发现丝毫“隐患”皆要立即处理,效果也立竿见影;对人来讲,则“隐患”往往不易见,也无法立即使其彻底消失,而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教育培训和督促整改。只有对“物”与“人”的安全管理有正确认知,才谈得上合理的工作预期。

其次,在安全检查中,有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值得探讨。比如垂直运输设备不需要每天去检查,可以根据设备的稳定状态决定检查周期,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也不要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对故障原因综合分析,搞清根本原因,确认安全后再同意使用。同理,对外架、消防、临时用电、中小型机械设备等也可采取类似工作方法。而“四口”“五临边”防护,还有材料堆放和作业人员管理,则是日常工作的主要检查内容。它要求基层管理者必须对工作人员每天的作业分布面、当天或近期各个工作面的工作内容要心中有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被破坏的各种防护设施及其他设施、设备要及时检查。

要学会统筹安排工作时间,从一个作业面去往另外一个作业面检查的路途中,可顺带检查途经的各类设施、防护还有人的状态。比如检查外架拉结点,顺便可检查各类防护设施;途经垂直运输设备有附墙的楼层,可检查一下附墙的状态;有楼层电箱的,检查一下电箱的安全状态;乘施工电梯上下楼的过程中,注意检查施工电梯的日常工作状态。总之,在日常检查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对途经的各类人、机、料的安全状态进行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自身要过关

检查和整改还离不开一个最主要的前提——个人业务素质能力。笔者认为,安全管理人员是“杂家”,在你的管理范围内的所有作业内容和过程,不但要懂其“表”,还要知其“里”,绝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你对一个事项不懂,那你怎么布置工作和提出做法要求,又怎么去发现隐患?如果你说的隐患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或本来是隐患你却说正常,那么就可能让被管理对象看不起,从而失去威信,给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像防护被拆改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包含了现场所有的人(作业人员)、机(机械设备)、料(材料)、法(施工方法)、环(环境因素)在各类施工过程中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才能保证安全的全部知识要点。所以,只有管理者业务素质达标,才谈得上有效展开工作。

2个小案例

几年前,在一个砖混结构的施工现场,当天的日常巡查中笔者发现,3层砌筑人员使用的脚手板铺设不严密,并且部分脚手板变形,有点晃动。笔者立即告知作业人员处于不安全状态,并且找来砌筑班组的带班人员,要求整改,还提出了补充、更换脚手板的要求。带班人员立即安排砌筑人员去拿脚手板,在笔者又提出了应将脚手板上的砖块先拿下来,再把不能用的板带下去,作业人员却说没事,拿上来再更换。笔者错在并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因施工人员在彻换脚手架过程中图方便,走捷径,致外架形成晃动,脚手板上的2块砖掉了下去,砸伤了1名作业人员,1块砸在其安全帽上,另1块则砸中了后脑,致使其头皮破裂,幸好高度有限,未形成大的危害后果。

另一次是在贵阳世纪城项目施工过程中,当时所有的项目均已完成,需要做住宅内下水管道通球试验。该试验由1名水电安装专业现场管理人员和1名年纪相对较大的老师傅配合进行,老师傅在里面放球、灌水,管理人员在外面看球是否出来。当时,因全部施工均已经结束,管理人员产生懈怠心理,并没有戴安全帽,当笔者巡查发现时,立即要求其戴上安全帽。戴上后,此人弯腰准备从市政管井向里观察橡皮球位置,发现戴着安全帽多有不便,又想摘除,被笔者坚决制止。正当其侧着身低头观察的一刻,从高空飞落1块直径5 cm左右的砼块,直接砸在其头部太阳穴上,当时鲜血直流。事后调查:高空飞落的砼块是清理工人使用竹枝编制的扫把在清理31层走道时,不慎掉落的。经医院检查,伤者头皮破裂,而且是安全帽在受到重击后、破裂时划伤的,并不是钝器击打伤,可见幸好坚持让他戴着安全帽!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与实践 篇10

1 安全隐患排查意义和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要求, 集团公司把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研究列入年度科技发展项目, 并下达了《计划任务书》, 要求通过开展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使公司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这项工作的开展, 实现了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的压力的层层传递, 使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理向超前防范转变, 切实消除了现场存在的隐患, 给职工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实现了公司的消灭重伤以上和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的安全目标, 最终使公司安全状况得到改观。

2 安全隐患排查的实施过程

按照鑫龙公司三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 实行规范化操作和管理;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 切实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使安全生产的压力得到层层传递;研究安全隐患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及时排查和治理现场安全隐患;研究开发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管理软件, 实现安全隐患信息的快速传递、反馈和查询。

通过以上的安全隐患排查体系, 确立了公司、矿、区队三级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研究制订了《安阳鑫龙公司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 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在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责任, 明确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程序, 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 对不执行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给予行政和经济追究;还组织制订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规定》, 确定了煤矿安全隐患的认定标准, 对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的内容进行了规定。把2项制度以及国务院446号令和上级有关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文件整理装订成《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手册》, 下发到基层煤矿, 做到了管理人员人手一本, 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为了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集团公司成立了以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每月召开安全例会, 研究部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公司安全监察局、生产部、机电部和通风部都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当作工作的重点, 每月坚持开展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制度不落实、漏查漏报等行为给予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各矿安监部门也把安全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来, 成立了基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构, 落实了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 加大了检查和考核力度, 实行制度落实与工资收入挂钩, 强力推进制度的落实。目前, 这项制度已经深入人心, 落实制度已经成了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

为了推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制订下发了《关于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的具体要求》, 对基层各矿开展安全隐患的频次、上报隐患信息的时间以及文本格式、安全隐患排查档案格式等都做了规范化的要求, 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针对安全隐患治理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明确了煤矿“三违”要纳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范围, 作为行为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 从而减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发的事故;规定了跟班副区长对单人岗位和流动作业人员的监管职责, 进一步消除了安全管理中的盲点和薄弱环节;建立了煤矿专业负责人对自己分管范围安全状况的分析和评价制度,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专业副职对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压力。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 进一步堵塞了安全管理的漏洞, 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更加明确, 使这项制度更全面, 更严密, 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了提高安全隐患信息的管理效率, 以一个矿为试点, 推广实施安全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依照国家有关文件和公司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的要求, 研发了安全隐患信息管理软件, 各区队和科室配备了计算机, 并配备有专门的信息录入人员。通过推广应用安全信息管理软件, 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引入计算机管理, 实现了区队科室及有关领导安全信息的快速传递、汇报和反馈, 为各级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区安全隐患存在及治理情况, 研究分析安全隐患发生的客观规律和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管理平台。

3 安全隐患排查的创新点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研究的技术关键主要是:①研究制订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规范化工作程序, 使制度更便于操作, 运行更加规范;②建立约束机制, 落实各级人员包括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 实现安全管理的压力层层传递, 真正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③研发了安全信息管理软件,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的透明度;④把安全隐患划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一般隐患3类, 并且实行了隐患治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和专项培训措施“四到位”。

4 安全隐患排查的效果

三级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操作以及安全信息管理软件在集团公司6个生产矿井进行了推广应用, 各矿依照《鑫龙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构, 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并按要求向鑫龙公司安监局报告安全隐患信息;生产区队和主要科室都配备了计算机, 推广应用了安全信息管理软件, 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信息及时上网公布, 为各级领导动态掌握井下安全隐患信息、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2010年以来, 各矿加大了隐患治理整改力度, 矿井生产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2010年1—8月, 鑫龙公司杜绝了重伤以上事故的发生, 实现了安全生产目标。

5 存在问题

由于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采取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 有的地方还不太成熟, 仍需改进。①安全信息管理软件还没有实现鑫龙公司与各矿联网, 一些数据仍需用电子邮件传送, 公司不能直接读取基层煤矿的数据, 工作效率受到影响。②由于职工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所以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上不能完全达到要求, 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③由于技术和经验的局限性, 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仍以个人经验为主, 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 对安全隐患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分析也存在不足。

6 结语

(1)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以来, 大大消除了可能造成事故的隐患, 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促进了安全生产, 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改善了煤矿工作环境, 保障了职工生命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提高了职工安全素质、技能, 对改变煤矿企业形象和提高煤矿职工社会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排查隐患 篇11

翻开近几年来福建省煤矿安全事故选编,翻阅着一起起带血的事故案例。事故,是令人痛惜的,更是不堪回首的,它是用前人的鲜血和生命代价换来的惨痛教训,是留给后人一份特殊的“财富”。这是我省某煤矿发生的一起因顶板安全隐患不排除,敲邦问顶工作落实不到位引起的事故案例。2006年9月8号的中班,某矿综二队工人田某某(班长)、赖某某、林某某3人到+255-15#下运巷掘进工作面作业。早班作业人员交接班时告诉当班人员,掘进头顶板有脱层,经撬撬不下来,提醒当班人员要注意。中班3人到达迎头后,首先撬脱层顶板但也撬不下来,于是便不去在意,也不先套架就开始进行打眼、放炮和出渣作业。出完渣后才进行支架,田某和赖某2人在+255石门处锯木头做棚梁。约21:40分,田某和赖某听见“哎呦”一声和顶板冒落的响声,马上进入运巷察看情况,发现林某被冒落的顶板压住动旦不得,田某和赖某立即搬开石头,并赶紧打电话给矿井调度室汇报,请求救援。23:03分,林某被运送出井口,但在送去医院的途中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这起顶板事故原因。一方面,当班作业人员思想麻痹。早班矿井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时已经发现顶板脱层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但班长田某在明知存在较大隐患的情况下,没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带班冒险作业,导致脱层顶板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而发生冒顶。另一方面,是执行规章制度不力的问题。当班安全员在查出较大隐患和发现空顶作业情况下,未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而放任至中班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加强煤矿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如何加强事故源头的隐患治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本起事故给广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深思,不让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事故源于隐患,隐患不除,则事故未已。鉴于现阶段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和高危重点行业企业安全隐患仍然相当严重的实际,国家安监总局把2008年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安全监管总局局长王君在3月20日的总局干部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措施。王君指出,今年是安全生产的“隐患治理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总局和相关部委也陆续下发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内容、重点、方法和要求。排查治理隐患,是加大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年安全工作的一条主线。当前我们工作的重心,就是要着眼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抓落实,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抓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抓落实,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抓落实。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动各地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落实好煤矿和重点行业、领域的实施意见,把这项工作全面铺开,以此带动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巩固和发展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成果,切实做好停产检修煤矿、受灾煤矿的复产工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排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隐患点;健全重大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通过努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灾害特点,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排查重点,深入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多循环的自我排查和整治,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边远采掘头面、系统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掌握事故发生的部位、环节、原因、特点及规律,举一反三,制定并落实措施,预防和杜绝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浅析电力隐患的精细化排查 篇12

一、确立隐患精细化管理体系

确立“主动安全”的管理理念, 即掌握安全主动权、发挥全员主动性, 从事后的被动转为事前的主动, 从任务式的被动转为习惯式的主动。确立“全、勤、快、深、细、实”的工作原则。建立隐患精益管理模式, 最大可能地将隐患消除在事故萌芽状态, 如图1所示。

二、隐患管理的精细化排查

(一) “地毯式”查找隐患

1.全面动员, 实现分类主动常态化排查

建立“地毯式”的主动排查体系, 确保排查无漏洞, 无死角:一是将隐患排查纳入设备巡视等例行工作, 开展常规“勤排查”, 保持排查高频度;二是开展事故/隐患专题和迎峰度夏等固定专题的专项“深排查”, 提高排查纵深度;三是结合春季安全大检查等开展监督“全排查”, 扩大排查覆盖面。

2.以点带面, 实现同类隐患专项化排查

建立隐患库, 对于一般隐患, 出现一次则记录在案, 出现两次则列为专项排查对象, 对于重大隐患, 直接列入专项排查对象, 同时密切关注国网公司相关通报、行业新闻等, 举一反三, 以点带面, 达到“发现一个隐患、消除一类隐患”的效果。

3.动态评估, 实现重点设备实时化排查

建立重点设备清单, 及时收集设备相关信息, 对设备状态开展实时评估、日对比分析、周趋势分析、月评估报告, 强化重点设备的隐患排查, 提高排查的准确及时性, 如图2所示。

4.科技引领, 实现特殊区域无人化排查

以科技为引领, 推进“无人飞机辅助巡视系统”、“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GPS巡线及现场监控系统”、“输电线路巡检智能机器人”、“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 提升隐患排查作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打破地形环境限制, 保障人员安全。

(二) “源头式”分析隐患

1.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 开展隐患深度技术评估

建立常态化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加强与西南设计院等的合作, 建立隐患管理专家库。基层单位在发现疑似隐患后,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预评估, 确定需要专家评估的, 在最短时间内组织专家对隐患进行“会诊”, 提升隐患评估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2.开展四层次管理分析, 挖掘隐患背后管理成因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4层次隐患管理成因分析机制, 分别从个人层、班组层、中心层、公司层, 逐级落实责任人, 分析管理原因、提出管理对策并执行管理优化方案,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 使工作得到系统、本质改进。

(三) “闪电式”治理隐患

1.搭建集中指挥平台, 推进隐患快速治理

搭建由运维检修部和安监部联合组成的集中指挥平台, 将隐患治理和月度检修、大修、技改等工作充分结合。同时, 通过在线监测和监控系统应用、业务现场联系等多种手段综合应用, 强化现场执行过程管理, 实现隐患治理的集中指挥、快速高效。

2.开辟治理绿色通道, 多方联动, 快速响应

对于需要停电且需尽快治理的隐患, 开辟治理绿色通道:申请省公司调度部门等的配合, 合理确定停电方案;协调物资部门保证物资供应;安监部门做好安全保障;由设计院、科研院所等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 协调发电企业, 取得支持和理解。

3.实行两级跟踪预警, 确保隐患可控在控

对于尚未治理的隐患, 本部建立监控预警制度, 及时跟踪隐患治理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适时预警、催办。基层单位建立跟踪巡视制度, 缩短巡视、监测周期, 加强隐患跟踪, 分析隐患发展趋势, 检查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防止隐患发展成事故。

(四) 以计划为龙头, 统筹管理隐患

1.建立隐患管理工作导航, 明确工作要点

建立隐患管理工作导航, 划分隐患管理全闭环执行、全业务计划、全过程管控、全方位考核和多智库支撑五大工作界面, 细分16项工作要点。各级单位在导航图的指引下, 统筹规划全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制定“二十四节气表”, 谋划全年工作

制定隐患管理“二十四节气表”, 对全年的隐患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将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至具体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有序推进隐患管理工作。

3.以信息为平台, 全过程追踪隐患

第一, 线下全程信息通报, 强化分析控制。建立月度例会制度, 掌握公司隐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分工作简讯、动态、机制建设、经验交流和专题报道4个模块发布当月隐患管理信息专报, 使各级人员掌握公司隐患管理动态, 明确工作方向。

第二, 线上实时进度跟踪, 加强闭环管理。建设隐患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培训和考评, 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一旦发现隐患即在信息系统中建档;预评估、评估、治理、验收、销号等每完成一个环节则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及时跟踪各隐患的分析、治理进度, 适时预警、催办。

4.以考评为抓手, 量化隐患整治效果

第一, 设立二级单位同业对标指标, 加强引导和激励。设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整改计划完成率”指标, 纳入二级单位同业对标考核, 帮助各单位找出差距并予以改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整改计划完成率= (N1/N2) ×100%×0.4+ (N3/N1) ×100%×0.4+ (N4/N1) ×100%×0.1+ (N5/N6) ×100%×0.1。其中N1指排查出的隐患累计数;N2指应完成的隐患排查整改数;N3指隐患排查整改累计完成数;N4指已完成整改的隐患数据正确数;N5指隐患定期分析次数;N6=12。

第二, 创新隐患查找绩效激励, 提升全员主动性。创新隐患查找绩效激励模式, 建立积分奖励池, 每月定期划拨500积分作为当月基本积分奖励来源。主动发现重大隐患的, 奖励5分, 一般隐患奖励2分。对瞒报或工作不力造成重大隐患的, 处罚10分, 一般隐患处罚5分, 导致事故的处罚50分。每年底将积分兑换成绩效。

5.以多智库支撑, 共享隐患管理成果

第一, 建立标准化流程表单库。以“排查-评估-报告-治理-验收-销号”的隐患管理流程为基础, 结合实际工作开展, 对隐患管理流程进行细化和完善, 规范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自主性和任务性排查、验收管理等流程, 完善隐患排查任务分解表等表单工具, 确保治理痕迹清晰、完整。

第二, 建立实践经验库。建立事故隐患范例库, 每月汇编更新隐患清册, 每半年结合隐患排查工作经验, 补充并完善事故隐患范例。建立隐患排查重点对象库。记录并动态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点污染源、山火区段、大风区段、鸟害区段等, 开展重点和有针对性的隐患排查。

摘要:为适应电网飞速发展, 应对复杂自然、地理特点给电网安全带来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 超特高电网安全管理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作者通过对当前超特高压电网运维中的安全隐患精细化管理体系及精细化排查模式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为实现电网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隐患,精细化,排查管理

参考文献

[1]李静.建立健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J].电力安全技术, 2011 (3) :67.

[2]陈建军, 刘建民, 刘亚伟.电力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方法[J].电力安全技术, 2010 (12) :56.

上一篇:股权制衡下一篇:科技创新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