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2024-10-06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精选8篇)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篇1

小儿腹泻病为全世界小儿第一位常见多发病,在我国居第二位[1]。布拉氏酵母菌是唯一上市的真菌类微生态制剂。有资料显示:布拉氏酵母菌可显著缩短急性腹泻患儿病程及住院时间。笔者对急性腹泻患儿46例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3~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腹泻病患儿92例,年龄2个月~7岁。 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关于腹泻病的诊断依据,将急性腹泻定义为病程≤14d、连续24h内出现>3次水样便或不成形便的现象;腹泻停止定义为每天大便次数<3次,或者24h内大便性状显著改善。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男26例,女20例,中位年龄14.22个月,平均体质量8.19kg,平均腹泻天数2.50d,其中水样便30例,黏液状大便16例,平均每天大便次数9.46次,治疗前总病程2.5d;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14.41月,平均体质量8.39kg,平均腹泻天数2.74d,其中水样便31例,黏液状大便15例,平均每天大便次数9.39次,治疗前总病程2.74d。2组性别、年龄、腹泻天数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予补液、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根据患儿病情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每袋250mg,布拉氏酵母活菌含量≥5×109cfu,法国百科达制药公司生产),<1岁患儿每天1袋,顿服;>1岁患儿1袋/次,每天2次(间隔12h服1次),连续治疗至出院。根据情况可以与白水或果汁一起服用,但注意与蒙脱石散剂间隔2h服用。所有患儿均在治疗7~14d后治愈出院。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1]。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粪便性状及大便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粪便性状、大便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目前国内临床使用的微生态制剂均为细菌类微生态制剂,这些制剂即时止泻效果并不好,临床上治疗急性腹泻不作为常规用药[2]。本资料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布拉氏酵母菌在治疗急性腹泻中效果明显。小儿急性腹泻病的发生,既有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及机体防御功能较差的内在因素,更有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因素。常用细菌类微生态制剂治疗作用主要是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起到生物屏障作用,抵御病原菌的侵入[3]。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非致病性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通过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致病微生物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释放短肽蛋白中和、钝化和降解细菌毒素,从而发挥直接抗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另外,布拉氏酵母菌在肠道内通过代谢释放多胺类物质(亚精胺和精胺),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如提高小肠绒毛膜二糖酶水平及α-糖苷酶、碱性磷酸酶、属于锌金属蛋白酶类亮氨酸氨基肽酶等代谢酶活性,刺激肠道释放分泌型IgA,提高肠道局部抗感染能力。最近研究发现,布拉氏酵母菌通过抑制炎症信号途径中NF-κB的易位而抑制炎症信号途径,发挥抗炎作用。

布拉氏酵母菌作为一种非致病性的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可耐受胃酸、胆汁和各种消化酶,天然对所有抗生素耐药,常温下保存不影响疗效。对比细菌类微生态制剂须低温保存,不能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但能否作为治疗急性腹泻病常规用药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6-1298.

[3]沈晓明.临床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9.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篇2

【关键词】 葡萄糖酸锌;布拉氏酵母菌;秋季腹泻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11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Zinc gluconate combined brady's yeast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autumn diarrhea.Methods Select 89 cases children ,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asure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9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Brady's yeast,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p combined oral Zinc gluconate,four weeks after treatment to observe th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score and tetal effectrve treatment.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scores after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Zinc gluconate combined brady's yeast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autumn diarrhea was improved obviously, it was worthy of clinic application.

Keywords:Zinc Gluconate; Brady's Yeast; The Autumn Diarrhea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在小儿总体发病率中占第二位,其发生率仅仅低于呼吸道感染。小儿秋季腹泻可能引起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1]。笔者选取小儿秋季腹泻5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有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方法,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病例89例,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9例,男29例,女10例,年龄3个月至2岁,平均年龄(11.5±3.8)个月,临床表现:发热21例,呕吐18例,脱水13例。观察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4个月至2岁,平均年龄(12.6±3.3)个月,临床表现:发热41例,呕吐37例,脱水30例,纳入标准:89例患儿均参照小儿秋季腹泻诊断标准[2],年龄<2岁,就诊时间<3d;排除标准:肝脏、肾脏器质性疾病患儿、重度脱水患儿。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给予常规的补液、降温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法国百科达制药厂,S20120086,0.25g/袋)口服治疗,0.25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葡萄糖酸锌(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限责任公司,D3940000624,10ml/支)治疗,口服10mg/次,2次/d,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1.3.1 观察两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分[3] 主要是观察患儿治疗前、治疗后胃肠道症状情况,包括大便性状、腹痛、腹胀和排便次数情况进行评分,0分: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1分:患儿粪便柔软团块,其边缘清晰,容易排出,有腹痛和腹胀的临床表现,但是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患儿排便次数为3~5次/d;2分:患儿粪便呈现柔软的片装,其边缘相对毛糙或者呈现糊状,患儿有腹胀的临床表现,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是十分明显,排便次数为6~8次/d;3分:患儿呈现水样便,无固定形状,患儿的腹痛和腹胀的表现较严重,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患儿的排便频率>8次/d。

1.3.2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效果评价标准[4]:显效:患儿在治疗72h内大便性状、腹痛、腹胀和排便次数均恢复正常状态;有效:患儿在治疗72h内大便性状、腹痛、腹胀得到明显改善,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无效:上述临床表现均未达到。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道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前胃肠道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肠道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秋季腹泻病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布拉氏酵母菌属于非致病性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其初始是从水果果皮中提取出来的,并不属于胃肠道原籍菌类,其对于抗生素有一定的耐受性,不容易被胃酸或者胆酸破坏,可以促进肠道内有机酸类化学物分泌,进而降低肠道内pH值,提高肠道拮抗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同时还可以结合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形成肠道内的生物膜屏障,降低外源性致病菌侵袭的可能性,阻断致病菌的定植和侵袭[5]。布拉氏酵母菌和外源性致病菌形成竞争性抑制作用,可缩小外源性致病菌的生存空间,抑制致病菌生长,降低肠道内毒素,有效的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进而提高肠道的免疫能力。葡萄糖酸锌可以维持上皮细胞和组织的完整性,降低由于缺锌造成的机体酶类水平降低和小肠粘膜增生带来的损伤,另外其还可以参与DNA聚合酶和胸腺嘧啶核苷酸激酶合成,进而对核酸和蛋白质代谢造成影响。葡萄糖酸锌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可对肠细胞膜形成很好的保护作用,有效地为肠道黏膜提供微量元素,提高肠道屏障的自我修复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胃肠道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预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梅,王敏,李婷.葡萄糖酸锌佐治小儿秋季腹泻 198 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1561.

[2]方鹤松,魏承毓,段恕成,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 13(6):381.

[3]Canani RB, Cucchiara S, Cuomo R, et al.Saccharomyces boulardii:a summary of the evidence for gastroenterology clinical practice in adults and children[J]. Eur Rev Med PharmacolSci, 2011, 15(7):809-822.

[4]汤明.布拉酵母菌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效果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15):15-17.

[5]单丽沈,侯萍,王植嘉,等.布拉氏酵母菌散剂防治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1):55-59.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 01 2年1 0月至2014年3月收住院的3岁以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117例, 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病程≤2天, 每日解稀水样便≥3次。随机分为亿活组57例和思连康组60例。亿活组男31例, 女26例;平均 (20.2±8.9) 月龄。思连康组男3 4例, 女26例;平均 (18.7±9.5) 月龄。选择同期因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入院的婴幼儿41例, 入院时大便正常, 抗生素治疗3天后出现腹泻, 每日解稀便≥3次, 且粪便化验检查无异常发现, 诊断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随机分为亿活组23例, 思连康组18例。亿活组男13例, 女10例;平均 (12.6±7.1) 月龄。思连康组男、女各9例;平均 (15.2±8.4) 月龄。各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接近。

1.2 治疗方法

亿活组给予亿活 (法国百科达制药厂生产, 0.2 5g/袋) 1袋, 每日1次口服。思连康组:6月龄内小婴儿给予思连康 (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0.5g/片) 1片, 6月龄至3岁2片, 每日2次口服。各组均予蒙脱石散剂口服及适当补液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在病情允许下换用窄谱抗生素。治疗3天后观察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1]

治愈: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治愈与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疗效比较 (表1)

轮状病毒性腹泻:亿活组治愈率 (26.3%) 与总有效率 (84.2%) 均高于思连康组的18.3%和8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 8, P=0.3 0;χ2=0.3 5, P=0.5 5)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亿活组治愈率 (56.5%) 与总有效率 (91.3%) 均高于思连康组的22.2%和66.7%, 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9, P=0.02) , 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4 9, P=0.1 1) 。

2.2 各组痊愈时间比较

各组患儿最后均痊愈。轮状病毒性腹泻痊愈时间:亿活组 (3.9±2.2) 天, 思连康组 (4.3±1.9) 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5, P=0.29)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痊愈时间:亿活组 (2.2±1.5) 天, 思连康组 (3.6±2.3) 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5, P=0.0 2) 。

2.3 不良反应情况

各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过敏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婴幼儿期是肠道菌群快速演替的重要阶段, 肠道菌群不稳定, 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发生菌群失调。利用微生态制剂可以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平衡, 促进内环境的稳定, 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以纠正腹泻症状。亿活和思连康是临床常用两种微生态制剂, 治疗腹泻已广泛见于报道, 但儿科主要应用范围为急性肠炎[2,3,4]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5,6]。轮状病毒感染后引起腹泻的主要机制是破坏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绒毛结构, 从而引发渗透性腹泻和水、盐分泌及吸收失调性腹泻。随着腹泻加重, 产生肠道菌群失调。

思连康主要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作为活的细菌, 较容易受到胆汁、胃酸, 尤其是抗生素的影响, 与抗生素合用时益生菌容易失活, 失去调节肠道菌群及抑制致病菌的作用。临床上也很难做到让患儿家属严格把控喂药时间, 与抗生素使用拉开间隔。亿活主要成分是布拉酵母菌, 属于非致病性真菌微生态制剂, 天然对抗生素耐药, 可以和抗生素合用是一大优点。布拉酵母菌可直接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 并对肠黏膜有营养作用[7]。

本文结果显示, 这两种制剂针对轮状病毒性腹泻, 疗效无显著差异, 因而临床医生可根据价格、药物口感、服用便利性等因素自由选择使用。而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中, 亿活的疗效明显高于思连康, 且起效快。因而笔者认为, 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中亿活更有优势。

参考文献

[1]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4.

[2]李星虹, 庞晓军, 刘应美, 等.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急性腹泻病5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 5 (9) :827.

[3]李庆忠, 胡祥英, 石霖.思连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206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9, 15 (8) :942.

[4]Riaz M, Alam S, Malik A,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acute childhood diarrhea:a double 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Indian J Pediatr, 2012, 79 (4) :478.

[5]王艳丽, 王莹, 陆晓霞, 等.布拉氏酵母菌在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 (19) :1537.

[6]马秋芹, 陈春英.思连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 2010, 12 (10) :1230.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篇4

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散,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它是指因血清胆红素增高引起的皮肤、黏膜、巩膜及周身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正常情况下约80%的足月儿肉眼可见黄疸, 但应辨别是正常情况下的生理性黄疸, 还是非正常情况下的病理性黄疸[1]。因未结合胆红素可引起全身器官功能损害, 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 严重者可遗留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胆红素浓度达到什么水平需要干预,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确定干预标准需进行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 胎龄及日龄越小, 出生体重越低, 血清胆红素超出一定限度对新生儿造成脑损伤的危险性越大。目前我国已提出以不同日龄及生后小时龄的胆红素值进行评估, 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干预, 避免后遗症的发生。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降低了光疗率, 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416例, 胎龄37~42周, 出生体重2.0~4.0kg, Apgar评分8~10分, 无感染、窒息及溶血等疾病。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208例, 对照组208例, 性别、胎次及分娩方式均随机抽取, 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试验组及对照组患儿每日均应用JH20-1B经皮黄疸仪动态监测, 每日测定3次 (每次分别测定额部、胸部及腹部) , 取其平均值。经皮测胆红素值:生后24小时≥9mg/dl, 生后48小时≥12mg/dl, 生后72小时≥15mg/dl, 生后超过72小时≥17mg/dl, 确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开始应用光疗干预治疗。试验组在母乳喂养同时给予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 每袋250mg (菌粉) , 6袋/盒, 125mg/次, 2次/日;对照组单纯母乳喂养。

疗效判定:两组新生儿达到上述光疗标准时转新生儿科给予光疗等干预治疗。观察新生儿黄疸 (包括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 的发病人数及几率, 判定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发生的治疗效果。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预防治疗后情况, 见表1。

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治疗, 使其发病率明显降低, 其中病理性黄疸发病率降低更显著。

讨论

新生儿期胆红素生成增多, 肝脏功能不成熟及肠肝循环的特殊性都易导致胆红素增高, 临床出现黄疸。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调节菌群平衡, 增强肠道功能, 形成生物屏障, 阻止胆红素的吸收;能降低肠道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 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可以降低肠道p H值, 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减少胆汁酸的重吸收, 增加胆汁酸的排泄, 促进胆红素的转化和排泄;提高免疫力, 降低新生儿感染机会;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布拉氏酵母菌是非致病性酵母菌, 布拉氏酵母菌散 (亿活) 采用冻干法 (从冰冻状态的有活性的细胞里面抽取水分的过程) , 极大程度保留了物质的微结构, 药理特性以及酵母菌的活性, 保证有足够的活菌数量, 保持益生菌极高的复活率。布拉氏酵母菌防治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机理是通过需氧的布拉氏酵母菌消耗肠内的氧气, 从而创造出有利于益生菌生长的厌氧环境[2]。益于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链球菌等有益菌的菌落增加, 从而发挥作用。

根据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 本观察发现, 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对预防新生儿黄疸发生有明显疗效, 尤其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显著降低, 黄疸程度减轻, 降低了光疗率, 可缩短治疗疗程, 未见不良反应, 且药物易储存, 服用方便, 可作为早期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有效药物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邵肖梅, 叶鸿瑁, 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67.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 研究对象:3个月~8岁儿童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2) 支气管肺炎需使用抗生素 (拉氧头孢、阿莫西林舒巴坦) 治疗的患儿; (3) 使用抗生素同时应用布拉氏酵母菌预防腹泻, 对照组为使用抗生素但未同时进行任何干预; (4) 剔除入院时即存在腹泻及入院后72h出现腹泻者。

1.2 方法

观察我科共178例符合上述条件的病例, 实验组98例应用布拉氏酵母菌预防AAD (其中50例应用拉氧头孢, 48例应用阿莫西林舒巴坦) ;对照组80例未进行任何干预 (其中48例应用拉氧头孢, 32例应用阿莫西林舒巴坦) 。

2结果

两种抗生素引起腹泻的比较:实验组98例患儿出现继发性腹泻22例, 发病率22.45%, 对照组80例患儿出现继发性腹泻30例, 发病率37.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儿腹泻止泻情况比较见表1。实验组较对照组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时间均短。

3讨论

在临床上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大部分伴感染的危重患儿必须使用抗生素, 并从而导致5%~35%的患儿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而广谱抗生素必然对微生态活菌制剂产生影响, 这也制约了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但从有限的研究资料结果看, 抗生素与活菌制剂合用对某些感染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如Saaverdra的研究发现乳杆菌制剂与抗生素合用可降低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严重性与发生率;又如Rochapi在治疗肠道难辨梭菌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时, 发现乳杆菌与甲硝唑合用的效果优于甲硝唑单用的治疗效果[1]。另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肺炎继发性腹泻主要由肠道菌群紊乱所致, 针对其预防和治疗, 积极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药物。对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的防治, 布拉氏酵母菌有更可靠的证据支持[2]。

鉴于上述情况, 笔者认为, 一般情况下宜先用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 再以微生态活菌制剂调整微生态, 这是合理的选择, 即先治后调;也有认为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分开使用, 中间间隔若干小时, 以避开抗生素药物的浓度高峰;在抗生素抗菌谱不覆盖微生态活菌制剂的情况下, 两者可以同时合用;在有严重微生态失调表现的患儿, 原则上需要停用抗生素, 给予微生态疗法, 以扶持恢复微生态平衡。

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非致病性真菌类微生态制剂, 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通过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抑制致病微生物对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袭[3], 释放短肽蛋白中和、钝化和降解细菌毒素, 从而发挥直接抗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 布拉氏酵母菌在肠道内通过代谢释放多胺类物质 (亚精胺和精胺) 发挥多种生理功能, 如提高小肠绒毛膜二糖酶水平[4]、α-糖苷酶、碱性磷酸酶和属于锌金属蛋白酶类亮氨酸氨基肽酶[5]等代谢酶活性, 刺激肠道释放分泌型IgA, 提高肠道局部抗感染能力。尤其最近研究发现, 布拉氏酵母菌通过抑制炎症信号途径中NF-κB的易位而抑制炎症信号途径[6], 发挥抗炎症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 口服布拉氏酵母菌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 该药服用方便, 口味适合婴幼儿, 无明显副作用, 可与抗生素同时应用,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抗生素应用能否减少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双盲实验, 实验组应用抗生素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 (n=98) ;对照组应用抗生素联合安慰剂 (装有生理盐水胶囊) (n=80) 。结果:实验组98例患儿出现继发性腹泻22例, 发病率22.45%, 对照组80例患儿出现继发性腹泻30例, 发病率37.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较对照组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时间均短。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婴幼儿

参考文献

[1]黄肖梅.微生态制剂在儿科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J) .儿科药学杂志, 2005, 11 (2) :50-51.

[2]郑跃杰, 黄志华, 刘作义, 等.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 26 (1) :20-23.

[3]Czerucka D, Rampal P.Experimental effects of Saccharomycesboulardii on diarrheal pathogens (J) .Microbes Infect, 2002, 4 (7) :733-739.

[4]Buts JP, De Keyser N, De Raedemaeker L.Saccharomyces bou-lardii enhances rat intestinal enzyme expression by endoluminalrelease of polyamines (J) .Pediatr Res, 1994, 36 (4) :522-527.

[5]Buts JP, De Keyser N, Stilmant C, et al.Saccharomyces boular-dii enhances N-terminal peptide hydrolysis in suckling rat smallintestine by endoluminal release of a zinc-binding metallopro-tease (J) .Pediatr Res, 2002, 51 (4) :528-534.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儿科收入院病毒性肠炎患儿98例, 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 每组49例, 性别、年龄见表1。

1.2 选择标准

入选标准[1]: (1) 年龄6月至3岁, 性别不限; (2) 腹泻发病至就诊时间≤48 h; (3) 患儿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 腹泻次数﹥3次/d, 粪便镜检白细胞≤3个/HP; (4) 患儿无基础疾病, 如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 (5) 获得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 入院前7 d曾服用以下药物:抗生素、肠道动力药、抗分泌药、微生态制剂; (2) 粪便出现粘液脓血, 镜检白细胞﹥3个/HP; (3) 住院期间发现患儿罹患上述基础疾病或出现严重并发症; (4) 各种原因致使患儿中途退出研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补液、止泻、降温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限责任公司, 10 m L/次, 2次/d) 和布拉氏酵母菌散 (法国百科达制药厂, 0.25 g/次, 2次/d) 。

1.4 疗效判定

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4]。另外, 观察患儿有无与研究用药有关的并发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入院时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脱水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 (83.7%) 优于对照组 (6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 (11.2±2.1d) 短于对照组 (12.4±2.5d) , t=2.5728, 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罹患病毒性肠炎时, 各种病毒侵入肠道后, 在肠黏膜上定植复制, 进而破坏肠黏膜的完整性及相关功能。一方面, 小肠黏膜重吸收水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 肠液在肠腔内大量聚集而形成“分泌性腹泻”, 这一过程与“Ca离子通道”活性增加有关;另一方面, 肠黏膜受损后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下降, 致使食物中糖类物质消化不全而滞留肠腔, 被细菌利用分解为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 使肠液渗透压增高而形成“渗透性腹泻”[1]。此外, 肠道受病毒感染后内环境发生改变, 肠腔内氧含量增高, 厌氧菌群减少, 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增多, 增加了致病菌的感染机会。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案, 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包括补液、止泻、降温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但这种常规治疗显效较为缓慢, 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部分患儿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锌是人体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 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能增强小儿抵抗力。对于感染性疾病患儿, 补锌能够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 并促进患儿健康恢复。2005年, WHO提出的第二版腹泻病诊治指南中建议儿童腹泻病患者加用锌制剂, 近十年, 锌制剂在治疗儿童腹泻病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识。葡萄糖酸锌是常用锌制剂之一, 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损伤能力, 对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葡萄糖酸锌能为肠道黏膜提供微量元素, 增强机体相关酶类水平, 起到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和提高肠道屏障自我修复水平的作用, 从而减少病毒性肠炎给肠黏膜带来的损伤。但是, 由于锌制剂的使用剂量因东、西方人种差别而存在不确定性, 其在国内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吴祖成[2]等经过研究发现, 补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疗效显著, 可缩短腹泻及发热病程, 但大剂量补锌可能延长呕吐持续时间。

肠道益生菌种类繁多, 其中布拉氏酵母菌对抗生素、胃酸及胆酸具有一定耐受性而备受关注, 其最初由水果果皮中提取而来, 不属于胃肠道原籍菌类。布拉氏酵母菌可以结合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成肠道内的生物膜屏障, 降低外源性致病菌侵袭的可能性, 阻断致病菌的定植和侵袭[3]。布拉氏酵母菌能分泌某种蛋白, 降低肠上皮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活性, 从而阻断级联反应, 导致Ca2+内流减少, 减少分泌性腹泻[4]。布拉氏酵母菌是真菌类, 对抗生素、胃酸及胆酸的耐受力强, 其在肠道内能迅速达到有效浓度, 在消化道内存活较长时间, 有报道显示存活时间为2~5 d, 可长时间的平衡肠道环境, 改善菌群平衡, 但布拉氏酵母菌不会定植于肠道, 没有发生真菌血症的顾虑, 有报道显示, 应用布拉氏酵母菌的患儿停药2~5 d粪便中找不到该菌[5]。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加用葡萄糖酸锌及布拉氏酵母菌的观察组患儿72 h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同时,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也短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未发生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提示葡萄糖酸锌与布拉氏酵母菌的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 选取98例在本院儿科收住院的病毒性肠炎患儿, 随机分为2组, 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72 h治疗效果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83.7%) 高于对照组 (63.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效果较好, 并且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肠炎,葡萄糖酸锌,布拉氏酵母菌,疗效

参考文献

[1]王卫平, 毛萌, 李廷玉, 等.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6:251-260.

[2]吴祖成, 鄢能荣, 焦继光, 等.不同剂量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36 (17) :4358-4360.

[3]单丽沈, 侯萍, 王植嘉, 等.布拉氏酵母菌散剂防治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3 (1) :55-59.

[4]刘琴, 刘沧桑, 李建国.抗生素相关性腹泻79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 2013, 26 (11) :1168-1169.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篇7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正常对照组:健康婴幼儿30例,年龄 6个月~2岁,平均年龄(14.5±0.4)个月。男女各15例。经询问病史及体检无胃肠道疾病。(2)腹泻患儿组:共64例,均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年龄6个月~2岁,平均年龄(13.4 ±0.3)个月。男31例,女33例。患儿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镜检未见异常,且在采集粪便标本前1个月内及治疗期间未使用微生态调节剂等影响肠道菌群的药物及乳果糖等影响粪便pH值的药物。将患者随机分成两个治疗组(各32例)。

1.2 测定方法

1.2.1 肠道菌群的检测:

称取新鲜粪便1g加入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按10倍连续稀释法稀释。分别取10-9、10-7、10-5、10-3和10-1稀释液各100μL次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需氧菌2种(肠杆菌、肠球菌),厌氧菌4种(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梭菌)。需氧菌置35℃孵育箱内培养24h,厌氧菌采用抽气换气培养法培养48h。使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美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进行细菌鉴定。结果以每克粪便湿重中菌落形成单位的对数值表示(1g CFU/g)。

1.2.2 粪便pH值的测定[3]:

称取粪便1g加入蒸馏水10ml,充分搅拌均匀后进行测定。pH计由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提供。

1.3 治疗方法

两治疗组分别予: (1)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商品名: 金双歧,内蒙古双奇药业提供。规格0.5g/粒,含活菌各5×107CFU/g) 2次/d,1粒/次; (2)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商品名:亿活,法国百科制药厂,深圳市康哲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规格250mg/袋,含布拉氏酵母菌1.3×109CFU/g)2次/d, 1袋/次。共治疗10d。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上述指标。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两组之间采用t检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组与正常对照组肠道菌群的比较

正常对照组肠道菌群中厌氧菌占优势。而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双歧杆菌等厌氧菌明显减少(P<0.05),肠球菌、肠杆菌等需氧菌及梭菌等厌氧条件致病菌则显著增多(P<0.05),治疗后金双歧组中双歧杆菌增加,梭菌减少;亿活组双歧杆菌增加,而肠球菌、肠杆菌等需氧菌及梭菌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注: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治疗组治疗前、后粪便理化指标的改变

治疗后两组的粪便pH值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2。

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三联活菌的作用是直接补充有益的厌氧菌,而布拉氏酵母菌则是利用生物夺氧作用,降低局部氧浓度形成破坏性超氧游离基对细菌的杀灭。通过占位效应,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特异性结合,黏附并占据肠道黏膜表面,形成生物菌膜,抑制致病菌黏附到肠黏膜上,起保护作用。同时通过产酸拮抗效应[4],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和氧化还原电势(Eh),抑制致病菌繁殖,造成适合厌氧的正常优势菌群生长环境。并且刺激肠黏膜,诱导激活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球蛋白(SIgA)的分泌,平衡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产生,提高了胃肠道黏膜的免疫和抗感染能力。还激活补体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清除感染的细菌。此外,能合成维生素B簇,能显著增加上皮细胞刷状缘内的二糖酶。本研究提示,此两者均可有效提高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改善肠道菌群失调。

从本院临床上分析6个月~2岁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球蛋白低、防御功能差,极易患感染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多联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易引起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同时原发病病原体毒素作用可使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如重症感染时肠道血运障碍,低氧血症对消化道的影响。再加上抗生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毒性作用对肠黏膜的直接损伤,药理效应致肠道动力学改变更加重了腹泻的次数。

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时患儿肠道厌氧菌减少,失去了厌氧菌的屏障与保护作用,从而有利于外来病原的侵袭与定植,促进腹泻病的发生。滥用抗生素则加重菌群紊乱及微生态失衡。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粪便pH值均显著降低。这可能与双歧杆菌等产有机酸的细菌增加。微生态调节剂能直接补充机体的正常菌群或造成适合厌氧的正常优势菌群生长的环境,选择性刺激正常菌群的生长繁殖,从而竞争性地抑制外源致病菌及内源性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及定植,有效地防止内源性感染的发生及发展。因此微生态制剂对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常规微生态制剂如金双歧为细菌型益生菌,此类微生态制剂易受抗生素、胃酸、胆汁的影响,临床疗效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布拉氏酵母菌属于非致病性真菌类益生菌制剂,它不属于人体胃肠道原籍菌。不会被胃酸、胆酸所破坏,对抗生素天然耐受。因此,此类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应用相对更方便,疗效更确切。

摘要:目的:观察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口服三联活菌和布拉氏酵母菌前、后肠道菌群、粪便pH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共6种进行培养和计数;64例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三联活菌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10d测定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粪便pH值。结果:治疗后金双歧组中双歧杆菌增加,梭菌减少;布拉氏酵母菌组双歧杆菌增加,而肠球菌、肠杆菌等需氧菌及梭菌减少;两组的粪便pH值降低(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继发性腹泻患儿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改善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失调,并降低粪便pH值。

关键词:肠道菌群,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小儿腹泻病(M)//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89-1293.

[2]方鹤松,等.小儿腹泻病微生态疗法(J).小儿急救医学,1998,5(2):62.

[3]袁杰利,文殊,康白,等.三种益生菌对种鸡肠内环境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124-126.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确诊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 其中男39例, 女29例, 年龄18~70岁, 平均年龄 (37.5±4.8) 岁, 病程最短2年, 最长10年, 平均病程 (5.6±0.84) 年。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34例, 见表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注:两组性别比较:χ2=0.060, P=0.806;两组年龄比较:t=0.433, P=0.666;两组病程比较:t=1.298, P=0.199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和病理确诊, 并符合UC诊断标准[4]。所有入组治疗的患者均符合人体观察伦理要求,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同意后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重度UC;年龄<18岁或>70岁;有胃肠道切除手术史者;对水杨酸过敏者;正在使用或1周内停止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或其他5-氨基水杨酸衍生药物者;1周内使用大剂量胃分泌抑制剂者;1周内口服抗生素者;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或进展性疾病者;患者不能遵医嘱配合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不同意参加本研究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在同时给予相同常规抗炎、营养补液等对症支持的基础上, 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 (德国, 霍克药厂, 批号12G31165L) 1 g/次, 3次/天, 口服;同时还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活菌散剂 (亿活, 法国百科达药厂, 批号1560) , 0.25 g/次, 口服, 2次/天, 联合中药锡类散 (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111008) 1支与温盐水60 ml均匀混合后保留灌肠, 灌肠前嘱其排空大便, 左侧卧位, 用凡士林润滑灌肠管头部, 边灌入药边插管, 插入深度约为20~25 cm, 保留药液6~8小时, 2次/天, 治疗时间为4周。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的用药方法与观察组相同。两组患者均在三餐前服用, 同时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健康饮食指导。治疗观察期间患者不再接受其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4周治疗结束后, 均行结肠镜检查, 镜检结果显示有效者, 则继续服用美沙拉嗪, 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率。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积分疗效评定, 总分为各症状评分之和。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红细胞沉降率 (erthrocyie sedimentation tate, ESR) 及C反应蛋白 (C-Reuctive protein, CRP) 水平。

1.5 标本处理及指标检测

所有观察对象均于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 置于-80℃冰箱保存待用。血清CRP测定使用德林公司提供型号为Behring:Nephelometerloo分光仪, 以散射光比浊法, 定量测定其浓度。ESR测定采用空腹静脉穿刺采集静脉血, 以3.8%枸橼酸钠抗凝, 采用Westgren方法进行检测。

1.6 疗效评价标准

1.6.1 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判定标准》[4]进行疗效判定, 具体为: (1)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经结肠镜检查黏膜基本正常, 无炎性反应; (2)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结肠镜复查肠黏膜轻度炎性反应或假息肉形成; (3)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检查无改善。

1.6.2 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评价

腹泻:无腹泻为0分;每日<4次为2分;每日4~6次为4分;每日<6次为6分。脓血便:无脓血便为0分;少量脓血为2分;脓血便较多为4分;全部脓血便或便新鲜血为6分。腹痛:无腹痛为0分;腹痛轻微、隐痛、偶发为2分;腹痛或胀痛每日发作数次为4分;腹部剧痛或绞痛、反复发作为6分。腹胀:无腹胀0分;偶有轻微腹胀为1分;腹胀较重、反复出现, 但能忍受为2分;剧烈腹胀、持续出现, 不能忍受为3分。肛门灼热:无肛门灼热为0分;有肛门灼热为1分。里急后重:无里急后重0分;有里急后重1分。食欲减退:无食欲减退0分;有食欲减退为1分。乏力:无乏力为0分, 无;有乏力为1分。

1.7 统计学处理

收集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CRP和ES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两组患者计量资料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CRP和ESR值)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 (患者疗效) 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2例, 有效10例, 无效2例, 3个月复发2例, 对照组显效14例, 有效15例, 无效5例, 3个月复发8例, 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确切概率法, P=0.427) , 见表2.

2.2 患者临床症状积分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分别为 (11.86±1.12) 和 (12.34±1.01) , 经检验t值为-1.856,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68>0.05) ;经4周治疗后,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降为 (3.07±0.65) 和 (6.32±0.53) , 经检验t值为-22.60,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见表3。

2.3 血红细胞沉降率 (ESR) 和C反应蛋白 (CRP)

治疗前两组ESR比较:t=-0.074, P=0.942;治疗前两组CRP比较:t=-0.244, P=0.808;治疗前两组ESR和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4周后, 两组ESR比较:t=-9.456, P<0.001;治疗后两组CRP比较:t=-20.671, P<0.001;观察组ESR和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治疗前后ESR的差值比较:t=4.935, P<0.001;两组治疗前后CRP差值比较:t=6.128, P<0.001。观察组治疗前后ESR和CRP的下降幅度也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01) , 见表4。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仅有3例患者发生轻微的肛门刺激症状, 停止治疗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2.5 随访

2组各34例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组有2例复发, 复发率5.9%;对照有8例复发, 复发率23.9%,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21, P=0.040) 。

3 讨论

近年来中国UC患病率逐年增加, 而该病的发病因素及致病机制尚未明确, 一般认为与外界环境、基因遗传、免疫能力及感染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腹泻、血便及里急后重等, 中国UC病变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5], 局部治疗在UC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了肠道内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6]。研究表明, UC患者肠腔内和肠黏膜内含有高浓度的细菌, 结肠细菌数量高于回肠1000~10000倍[7]。尤其是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 肠道菌群在UC的发生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8]。布拉氏酵母菌作为微生态调节剂, 通过释放多胺类物质改善生态菌落平衡, 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和通透性[9], 有利于宿主肠道健康, 对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以及消化性链球菌等有益健康的厌氧菌有促进生长作用。常规微生态制剂易受抗生素、胃酸、胆汁的影响, 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但酵母是一种真菌, 其生物学特性与细菌完全不同, 因此布拉酵母不会被胃酸、胆酸、抗生素等所破坏[10], 故临床应用相对较广泛。Lee等[11]用布拉酵母喂养经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小鼠, 发现布拉酵母可使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污受体γ表达增加, 并且抑制黏膜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布拉酵母在肠道中可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 降低了细菌对宿主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 提高内源性防御屏障, 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与病原菌竞争性地黏附于上皮细胞, 促进上皮细胞分泌黏液, 在黏膜和微生物之间形成保护层, 防止栖生菌易位。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布拉氏酵母菌可以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 因此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美沙拉嗪使用可达到协同治疗作用。

中医学中UC属于“痢疾”“泄泻”范畴, 其病机是感受外邪, 热重于湿, 热毒之邪猖獗, 深陷入血, 血热妄行, 灼伤脉络或肉腐成脓而成此病[12]。锡类散方中青黛性咸寒, 长于清热解毒凉血, 专清肠胃之邪火, 为君药;寒水石清热泻火, 珍珠清肝除翳, 收敛生肌, 共为臣药;佐以紫硇砂化腐生肌, 硼砂清热解毒, 西瓜霜解毒消肿;又使用牛黄深入血分息风止痉, 冰片缓急散热止痛。全方八药共奏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之功[1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可能与锡类散的消肿止痛功效有关。现代研究发现, 锡类散可以调节结肠炎T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 从而减轻结肠炎症, 有利于溃疡修复和组织再生, 方中主要药物青黛的有效成分靛玉红能够抑制多种刺激引起的核转录因子-k B, 从而下调一系列炎性因子和抗凋亡分子的表达, 具有重要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1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 ESR和CRP明显低于对照组, 可能与锡类散的上述功效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异常是造成炎症和组织损伤的内在因素, 目前许多学说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因肠黏膜的正常防御作用减弱, 导致免疫调节失常, 从而引起组织的炎性病变[14]。C反应蛋白 (CRP) 是一种经典血清急性反应蛋白, 正常血清中含量较少, 但当机体发生创伤或感染, 组织遭到破坏时, 肝脏大量合成并迅速释放CRP入血中, CRP水平可增至正常的3 000倍, 可使组织学改变先于临床改变[15]。近年来有许多研究发现CRP对评估UC患者的病情发展有重要的价值[16,17]。ESR及CRP等炎症指标增高是UC活动期的标志, ESR和CRP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活动程度、内镜表现活动性和组织学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两组ESR和CRP的水平在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 并且治疗后两组的下降差值存在明显差异, 说明药物联合应用确实较好地控制了炎症反应, 使UC在治疗后血清学指标能明显下降。

由于观察组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 用药剂量较小,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且很轻微, 只有3例发生轻微的肛门刺激症状, 且停止治疗后症状消失, 不影响完成疗程。

综上所述, 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可以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措施, 且其具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较低及安全等特点。但目前关于布拉氏酵母菌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的临床试验较少, 且样本量较小, 还需进一步行大样本临床试验观察。随着对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实用价值的深入研究, 相信联合口服布拉氏酵母菌这种便捷并且安全有效的微生态治疗方法必将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 并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 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及中药灌肠治疗, 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和血红细胞沉降率 (ESR) 及C反应蛋白含量 (CRP) 及随访3个月复发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4周后, 观察组有效率94.1% (32/34) 与对照组有效率85.3 (29/3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确切概率法, P=0.427)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观察组为 (3.07±0.65) 和对照组为 (6.32±0.53) ,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60, P<0.05)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ESR分别为 (14.85±4.4) mm/1 h和 (25.90±5.16) mm/1 h,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456, P<0.001)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RP (8.12±1.51) mg/L和 (19.90±2.96) mg/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35, P<0.001) 。3个月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9% (2/34) 和23.5% (8/34) ,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21, P=0.040) 。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虽不能提高治疗的近期有效率, 但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少近期复发率。

上一篇:Java界面程序技术下一篇:城市空间绩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