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犹太博物馆

2024-06-02

布拉格犹太博物馆(精选3篇)

布拉格犹太博物馆 篇1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2015年4月17日 晴

今天午餐后我坐190路在中山公园换13路到提篮桥。下车后我走到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147号的上海监狱陈列馆。提篮桥监狱是一座著名监狱,因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号称“远东第一监狱”。提篮桥监狱南面的正门位于虹口区长阳路(原名华德路)147号,北面的围墙紧邻昆明路,西侧是舟山路,东面靠近保定路。提篮桥监狱是由10余幢楼房组成的建筑群,始建于1901年,启用于1903年5月,后经陆续扩建、改建,直到1935年才形成如今规模,并使用至今。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将提篮桥监狱一幢6层高的十字监楼改造为上海监狱陈列馆。陈列馆于《监狱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之际的1999年12月29日正式开馆。2013年05月03日国务院将这里定为在上海不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门卫告诉我参观上海监狱陈列馆必须团体预约,于是我就来到位于虹口区长阳路62号(原华德路62号)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门票每人50元,老人40元,有中、英语专业讲解员全程陪同。犹太难民纪念馆由摩西会堂旧址和两个展示厅组成,是“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见证和纪念犹太难民在上海这段历史。1933—1941年,上海总共接纳了近三万名为逃离纳粹的屠杀和迫害而从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为他们撑起了一艘“诺亚方舟”。在虹口提篮桥地区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中,曾生活着近两万名犹太难民,他们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共渡难关。至1945年战争结束,大 多数犹太难民得以幸存。“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现仍较为完好地保存着当时作为犹太人居住区时的风貌,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能够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在专业讲解员陪同下,首先参观了摩西会堂旧址。摩西会堂旧址是上海仅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1928年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二战期间是在沪犹太难民们经常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1994年参观时留言感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2007年3月,虹口区人民政府依据从档案馆发现的原始建筑图纸斥资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摩西会堂旧址现已恢复为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建筑风貌,内部结构也根据图纸进行了调整,此建筑图纸的复制品现被安置于一楼。三楼设有游客签名仪、犹太难民数据库和视频节目等。接着参观二号展示厅,它于2007年底完工,共展示图片140余幅,并在上海首次运用了多幕多媒体播放系统。内容丰富的短片配合情景雕塑、圆雕和油画等艺术品,生动再现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此外还展有难民护照和上海犹太早报等实物复制品、刻有拉宾题词的大型石片等。历史学家和艺术家的携手努力,使这一展厅令观众流连忘返。然后参观三号展示厅,它于2008年5月完工,经常有各种主题新颖的展览在此展出。专业讲解员最后推荐我继续参观霍山路、舟山路建筑群,他告诉我霍山路71—95号、舟山路1—81号是于20世纪20年代末建造的欧洲古典风格毗连式建筑。二战时因犹太难民的集中居住使其成为充满异国情调的商业中心,热闹非凡,有“小维也纳” 之称。美国前财政部长、现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馆长麦克·布鲁门撒尔曾在舟山路59号亭子间居住。于是我在院内拍了几张照片,16:20我走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沿舟山路朝南一直走到霍山路,前往霍山公园。

严隽圻2015年4月17日写于上海闵行美邻苑

布拉格犹太博物馆 篇2

二战之后, 德国一直没有停止对历史的反省, 为了表示不忘历史的决心, 德国为犹太人修建了一座大屠杀纪念馆。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是个加建项目, 旧建筑为18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博物馆, 旧馆所在的周边沉淀了不同时代和风格的建筑, 高度不一, 质量良莠不齐。建筑彼此联系不多, 各自反映着不同的都市概念。

1988年为扩建旧馆举行了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主办方最终选择了里伯斯金的方案。竞赛评委们认为, 该设计把犹太民族文化历史与柏林联系贯通在一起, 用无声的语言——各种设计手法赋予建筑使命感, 彰显了场所精神, 建筑也成功地有机融合在无序的外部环境中。

一、建筑的生成

1. 场所精神

有人认为, 设计师熟练运用解构主义的手法, 通过自己的感受, 提取部分符号, 对建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灵魂表达。设计者摒弃了传统的以形会意的方法, 而尝试刻意模糊过去与现在的界限, 不断地提示着犹太人与柏林这段互相交织不得不说的历史。

里伯斯金表示, “博物馆成为了某种象征物, 一些可见和不可见的实体或者精神的形象弥漫在建筑场所之中, 成为那些无名者的归属之地。它们的踪迹与设计语言一起构成了这座建筑的灵魂与血肉。

该纪念馆最具特色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占地20 000 m2的露天广场, 地面由2 711块高矮不等、刻有请愿书的水泥板铺成, 远看就像一片被微风拂过的麦田, 而走近了则像是步入一个巨大的迷宫。负责设计纪念馆的美国建筑师彼得·埃森曼表示, 他的设计将强迫人们面对过去。

2. 理念与符号的语言

建筑充斥着弯折的锐角空间, 幅宽也似被强制压缩, 就像人的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 挠动人们不快的神经。而这弯折体的构思是受德国纳粹时期强迫犹太人佩戴的六角星标志的启示。这六角星被称作大卫之星, 是犹太人的象征。博物馆闪电般的外形如同破碎的大卫之星, 由一条轴线贯穿, 在贯通的轴线部分涵盖了所有二战中在柏林被迫害的犹太人的名字。这一曲一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又若即若离, 好似一个趋于无穷的折线相互交织, 但各有自己的方向。

建筑的立面充满了线的艺术, 由镀锌金属片覆盖, 窗口都是斜线状, 这些窗口线是依据柏林地图上的一些犹太历史地点而被连起的, 它们也被视为连结德国犹太人不同时期的破碎象征, 光透过其中, 形成微妙的空间效果。

3. 建筑与环境

建筑物的短立面接近主街, 削弱了建筑物在街道中的体积感。在高层建筑与老馆之间形成了一个中立的、广阔的城市空地, 当建筑置入这个开放的绿色空间时, 建筑看起来要比实际高度要低。这些处理手法, 都流露出建筑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意外的谦逊。新馆造型如闪电般, 在地面上与老馆分离, 与老馆形成鲜明对比。其平面形状与金属外表与周围环境貌似少许突兀, 却在混乱的城市肌理中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展现出建筑不卑不亢的性格。

二、艺术的手法分析

1. 线与时间的意义

里伯斯金对“线”的运用情有独钟的, 在我看来这种偏爱是有据可依的。不同于点的单薄和面的笼统, 线, 给人迅速、坚定、随性的感觉, 更容易表达出戏剧性的感受和设计的张力。我认为里伯斯金选择“大卫之星”的轮廓线、间断的直线、地址的连线作为设计的骨架是极具创造力与感悟力的。在他看来, 线在建筑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代表斜墙或其他构件的一个符号, 还潜在地代表犹太人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脉络的延续、探寻和变革。

2. 空间表达

里伯斯金巧妙地设计了3条参观线路。第一是主参观线路:参观者从旧馆进入, 置身门厅, 一侧有个到地下层的楼梯入口, 顺梯而下会发现一条通往新馆之路, 新旧两馆的历史轴线, 正如这条地下入口通道一样, 承前启后。一个是代表柏林历史的博物馆, 一个是犹太人博物馆, 城市的历史与犹太人历史的联系交汇于此。参观者来到地下之后, 走道地面呈现一个缓坡, 人们的视线缓缓上升, 接着步入狭长的直梯, 从而通向地上各层的展厅。从地下走向空中的过程, 犹太人与德国相互联系的历史就像画卷一样, 慢慢展开在人们面前, 每层展厅的入口, 如同是这个历程中的新的篇章。

第二和第三参观路线是两条支线, 支线并未另辟蹊径设立入口, 而是由主路线在地下层的途中分叉出去的。仿佛是犹太人和柏林历史的脉络分支, 开启了不同的影响和结局。进入这两条支线, 视线随着地面坡度陡然上升, 而高度不变, 于是越走向路的尽端, 层高越来越低, 心情也随之压抑, 人们会对接下来的参展景象充满期待与好奇。

其中的一个支路引导人们通过一个下沉式的露天花园——霍夫曼花园,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支路是新馆的地下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 里伯斯金设计这条支路, 把地下之旅隐喻为犹太人背井离乡, 通向外部世界喻为走向自由, 暗含之间只有一个出路。设计师把霍夫曼花园作为这个路线上的主题场景, 就像话剧演员在剧情爆发之前的沉思, 默默无言却又张力十足。花园中竖立着49棵混凝土的空心柱, 均采用7×7的模数布置。所有柱中都填了土, 除中心外的48棵柱中填的是柏林的土。这些数字颇有讲究的, 48代表了1948年是以色列建国的年份。中心的那棵柱里装着的土来自犹太教的圣地, 耶路撒冷。花园里种植的植物也在设计师的考虑范畴。49棵柱子里都种着洋槐, 由地下灌溉系统浇灌, 花园中种着玫瑰。在以色列文明中, 洋槐代表着传说中的伊甸园, 而玫瑰花, 是古代圣城耶路撒冷里唯一允许种植的植物, 象征着生命。

另一条支路通向一个塔的内部。塔是由坚硬冰冷的混凝土构成。塔顶设有天窗。当人们进入这个塔的空间里, 透过天窗投下的微弱光线和隐约透入的外部世界的景象, 反衬出塔里世界的凄凉与寂静。置身于封闭的空间里, 人们依稀可以感受到那种心灵上的期盼、无助、恐惧。这里没有其他, 只有这个场所的名称, 作为主题的提示——“大屠杀塔”。在这样的提示下, 场所独特的震撼意义令人不寒而栗。

三、结语

柏林犹太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犹太博物馆, 展品多达3 900件, 其中1 600多件是原件, 大量的展品记录了德国犹太人2 000年的历史。毋庸置疑, 这座建筑本身就是展品, 它足以阐释这一段历史的警示意义。人们爱在空间中徜徉。我认为他们那是在体验和感受历史和意义, 一路上默默无言。整个建筑就是一出悲剧的表演, 吸引人们去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1]潘瑞超, 叶小舟.死亡、生命和里伯斯金期[J].美术教育研究, 2009.

[2]李茗茜.解读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中霍夫曼花园[J].华中建筑, 2009 (01) .

布拉格犹太博物馆 篇3

与玩具博物馆的相遇纯属偶然。藏在布拉格城堡一角,墙上一个吹号小兵的小人模型吸引我往里走。全球第二大(全球第一大在马来西亚槟城)的玩具博物馆竟然藏身此中,有1000多个芭比娃娃,数千件儿童玩具!其中为数不少的玩具是捷克导演、漫画家Ivan Steiger的私人收藏。博物馆空间有限,展出的只是部分藏品,难以想象收藏家花了多少时间、金钱和心思收集来这么多的玩具!

玩具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一切都很小,犹如走进一个具体而微的小人国,令瘦小的我都嫌自己块头太大。这里有城堡、马戏团、游乐场、教室、工厂、社区,每一处都是一个小世界。中国孩子比较容易找到共鸣的是“过家家”。摆弄小碗小灶学做饭,我小时候没少跟小伙伴们玩这游戏,但我们那些家伙跟眼前玩具博物馆的展品相比,就犹如一只帆布袋遇上爱马仕Birkin包!

博物馆里有数十套房间模型,每一套都堪称豪宅,即使是厨房也令人惊叹。锅碗瓢盆整齐地挂在墙上,橱柜上的餐具不乏细瓷茶具碗碟,菜刀水果刀有好几种,锅分为牛奶锅、炒菜锅等等,还有咖啡机和果仁磨粉机——这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厨房,开饭店都绰绰有余了。厉害的是,炉灶并非仅是摆设,把电磁炉接通电源,把那比火柴盒还小的锅放上去,就真的能煮开水做饭,焗炉里还能烤面包!

再看客厅和卧室,都像是王侯公爵的豪宅。花纹墙纸,雕花窗、油画、蕾丝床褥、皮沙发、梳妆台……唯一不够现代的,就是尚无抽水马桶,娃娃要坐在痰盂上方便。这种“过家家”游戏普遍流行于19-20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几乎是家家必备,而送礼也时兴送家具模型,为主人的“家”增添新摆设。须知这种房间模型买回来时只是一个空壳加一堆家具,需要小主妇亲自动手设计装修。主妇的持家之道就是这样从小被培养起来的。

用两个小时看完博物馆一楼后,我感觉自己成了皇帝,吃了流水线般送上来的一百道菜,却原来还有一百件饭后甜点——二楼收藏的芭比娃娃!虽然我不是芭比的粉丝,也从未拥有过一个芭比,来到这里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早期的古董芭比在收藏市场上价格高昂,尤其是第一代芭比,原价仅3美金,如今已价值10000美金。玩具博物馆的一千个芭比中,自然少不了这种第一代芭比——一套四件,分别有黑发和金发两种,脚下还有一副蓝色泳镜。

看这些芭比最大的意义在于重温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服饰潮流,以及看芭比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犹如一场静止的时装秀。第一代芭比的衣橱里就已经有21件衣服,而诞生50年以来,这个永远不老的女人穿过的华服恐怕比最红的模特儿都多。伊夫·圣罗兰、高田贤三、克里斯汀·迪奥等顶级设计师都曾为她设计衣服,沙滩装、花朵裙、朋克装、晚礼服、运动服、职业装,现代时尚史上的潮流服饰她一个都没错过。

TIPS

布拉格1区Jirská4号(在布拉格城堡内)

每日09:30-17:30

成人60捷克克朗,15岁以下儿童免票

上一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制度下一篇:教师自我党性分析材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