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精选12篇)
文化城市 篇1
一、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聚居地。在这一改造和创造的过程中, 正如著名的“文化景观学派”所认为的那样, 任何文化景观的塑造过程, 既离不开自然因素也必然体现人的思想和行为, 反应出人类自身知识以及思想的演进。可见, “城市”与“文化”之间具有如影随形的亲密关联, 既可以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产物, 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而人类文化则是城市得以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品质, 二者共同滋养和培育了“城市文化”。可以说, 在历史过程中成长起来并遗留至今的城市文化遗产, 既是城市过去文化的结晶, 又是城市当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本身亦可整体地视为一个综合的文化遗产体系。
二、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 是城市特色的独特体现
城市如人, 有其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而文化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 既体现了不同时期特有的建设风貌, 又遗留下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足迹。这些历史的风貌和足迹往往是无所不在的, 甚至也可以说是“最为普普通通”的。但正是这“无所不在”亦“最为普普通通”的文化遗产, 却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 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 甚至成为一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地区的重要象征和代名词。
三、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文化被誉为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这一点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中提出, “世界上众多国家随着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 将被迫或主动地转向自己的历史和传统, 寻求自己的‘文化特色’ (或者叫‘文化认同’) , 试图在文化上重新定位”。这实际上预示了未来的世界城市竞争将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竞争, 文化建设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目前甚至已被提高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作为城市发展独特见证的文化遗产资源, 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 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
四、城市文化及其遗产是城市所在地域、民族以及国家文化的杰出代表
城市文化遗产不只是所在城市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 而且是城市所在地区、民族甚至国家文化的杰出代表。从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 城市的分布格局、发展规模以及发展程度甚至发展命运, 基本上都与城市所在地域以及辐射范围的区位、资源、交通、生态等诸多因素相关。那些延续时间长、发展好而且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城镇, 往往是一个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虽然城址有所扩展或就近迁移, 城市规划建设有继承也有发展, 但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联系。经过历朝历代积淀而且幸存下来的文化遗存, 无疑就成为了城市所在地区、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
五、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1、面对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之势, 城市的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的渊源, 重视区域文化的差异, 重视文化的多元保护, 并将这些理念切实地贯彻到城市的宏观发展战略以及具体的规划建设当中。
从当前很多城市的发展思路来看, 对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纷纷在制定各自的文化发展战略以及各级遗产保护规划, 但是保护的过程以及成效并不乐观。其症结既在于保护规划及其方案本身前瞻性、可行性不够, 同时也在于规划的落实、监督、管理、评估等工作的匮乏, 一方面使得规划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 同时人为调整和改变的随意性都很大, 甚至学术层面的深入评析和讨论也难以见到, 这就导致了规划难以提高, 亦难见成效。
2、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的视野要开阔。
“城市文化”及“城市文化遗产”分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且包含着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等多层面的意义和特征, 因此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绝不只是单纯的建设行为和技术行为, 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继承与创新工程。以遗产保护为例, 在资源认识方面既要加强物质文化的保护, 又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加强地上文化遗产的保护, 又要加强城市考古工作, 保护好地下遗产;既要重视可视性强的上层精英文化遗产, 又要重视那些“貌不惊人”但却代表广大民众生活甚至在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遗产。而在保护方法和管理层面, 则要加强遗产保护领域各个环节的保护力度和协调合作, 并扩大保护和利用的领域, 既要加强政策、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 又要加强保护科研和技术的提高;既要加强国家层面的保护力度, 又要引导广大公众的参与, 并积极参与国际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凡此等等, 都需要增加我们工作的广度、深度以及成效。
3、要加强文化建设及遗产保护研究。
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只凭一腔热情还是不够的, “好心办坏事”所引发的建设性或保护性破坏屡有耳闻。尤其在遗产保护领域, 一些短视、庸俗和过度的开发行为, 不但不能揭示遗产所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而且往往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 务必要坚持保护的基本原则, 并加大人力、资金的投入, 探讨符合遗产保护的原则及方法, 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国际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领域已有的而且比较成熟的先进理念和保护原则;另一方面, 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探索符合国情及本土的建设和保护途径,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和保护体系。
我国作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中唯一不曾间断的文明古国, 保护好、利用好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 并传递给子孙后代, 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正如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孟浩然所感怀的那样,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不断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 “现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 “我们”也只是历史过程中的匆匆过客, 而文化的前延后续、生生不息才是最为重要的。做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以及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是我们肩头所负的时代使命。
文化城市 篇2
论城市文化与城市个性
文化是城市个性的体现,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城市建设趋同化现象却十分严重,亟需科学的城市文化理论支撑.因此,明确城市文化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特点等基本理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 者:李坚 李锐 LI Jian LI Rui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沙,410081刊 名: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年,卷(期):27(3)分类号:G05关键词:城市 城市文化 城市个性
城市文化与塑造城市形象 篇3
关键词:城市文化 塑造 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文化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城市的文化价值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也日渐凸显,显示出其巨大的影响力。一定区域最先进的文化设施、最经典的文化成果都聚集在城市,而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形象,也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明水平。因此,如何展示城市文化魅力、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就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任务。
一 城市文化的定位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淀。城市文化几乎涵盖了整个城市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方式,它不仅包括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精神理念和精神产品,而且还包括建筑风貌、街景美化、广场规划和设计、雕塑装饰、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实体。城市文化的结构大致上可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
凯文·林奇指出:城市文化的物质方面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展现着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旗帜、草地、十字架、标语、彩窗、橙色屋顶、螺旋梯、柱、门廊、锈了的栏杆,等等,这些符号告诉我们其所有权、社会地位、所属的团体、隐性功能、货物与服务、举止,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趣或有用的信息。以思想观念形式存在于市民大脑中的城市精神文化,如城市居民价值观、精神追求、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传统、风俗习惯等,则是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以及指导、影响、支配城市居民行为的规范、准则,城市居民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心理的总和。城市的制度文化,指城市的各种用于约束市民行为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于城市市民的政策和体制。城市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城市行为文化,指即一切生活和工作在该城市里的市民的一切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
而城市文化形象,則是指一个城市以其自然地理环境、外观建筑、公共设施、社会秩序、治安状况、人际关系及内隐的法律、制度、治理方式、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方式等所形成的城市氛围,综合作用于社会公众主观意识后所形成的基本印象。城市文化形象不单是指某一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等的狭义文化形象,而是包括了城市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形象。城市文化形象也不单是个人对城市文化个别要素的认识,而是大多数人对一个城市的总体认识结果。
总之,我们研究城市文化,就是为了更好地寻找城市文化的精华和特色,指导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建设,扬长避短、节俭资本,更好地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形象。
二 城市文化定位与塑造城市形象的关系
一位社会学家曾指出:“有灵魂的生命才是有活力的,有完善的城市文化体系的城市才会是有生命力的。”没有文化的城市形象是单调的、低水平的,也难以吸引人。城市形象工程不是简单地把城市外表装饰一下,关键在于体现城市素质,表现城市文化。因此城市文化定位与塑造城市形象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城市文化定位是树立城市形象的基础,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气质和品位,是城市最真实、最直接的表情,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从城市文化定位中树立城市形象,使城市历史传承、城市标志、人文积淀、市民气质、生态环境等要素融为一体,使城市形象既有形又无形,由民众深刻体验和展现,并为外人强烈感受和认同。因此,城市文化定位是树立城市形象的基础。这种定位是对城市形象的评价和选择方式,是价值准则,它培育城市气质,确立城市品味,给予城市形象深刻的内涵。
(2)城市文化定位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核心。伊里尔·沙里宁有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够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形象凝聚的是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内涵。世界上形象良好的城市无不具有特有的文化。中国城市也有多种文化特色,它们无不以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形象留在人们心中。这些形象表现正是通过城市文化的要素传达给受众的。因此,城市文化定位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核心,它凝聚着城市的灵魂,引导着市民的思维。
(3)城市文化定位是传播城市形象的关键。城市形象最富有吸引力、最能展示自己内涵魅力的是城市的文化特质,城市形象建设的根本是城市文化建设。从城市文化定位的角度去传播城市形象,会使人们对城市具有准确的理性理解和感性认识,凝聚公众注意力,提升市民层次,增加外地公众对城市的兴趣和向往,进而予以城市形象无穷的魅力。如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哈尔滨冰雕节、青岛啤酒节、潍坊风筝节等等,在积极传播城市形象的同时,展示城市风格,增添城市魅力。因此,城市文化定位是传播城市形象的关键,城市形象对内创造城市凝聚力,对外创造城市辐射力,进而又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 城市文化塑造的基本原则
良好的城市形象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体现在城市文化形象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层上,从这一层面塑造城市形象,应注意以下原则:
(1)遵从城市文脉,正确处理城市形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遵从城市文脉,就是尊重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物的创造性与个别性,通过设计和建造上的特定手法,使建于不同时代的建筑物之间原有的“文脉”,在新建设过程中得到延续,实现新老建筑有机结合。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功能、城市布局、城市的社会结构和人文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进行城市形象建设时,必须深入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贯彻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原则,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民居、传统街道、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加以保护和发展,使城市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独特个性。
(2)吸收地方风格和文化精华,保护城市文化形象特色。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宗教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城市在总体布局和局部景观特色上,都要体现这些文化因素。如北京在总体规划的修订中,强调从整体上突出古城景观特色。在方法上以保护为主,利用与发展相结合,包括城市轴线、城廓景观、道路景观;对新建筑限制高度,以保护城市中心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与传统景观特色相协调,达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创造首都独特城市形象的目的。欧洲的许多著名城市,如伊斯坦布尔、华沙、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等,都精心保护历史建筑群,以此作为城市的骄傲。
(3)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形象建设需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形象建设的关系,防止建设性破坏。在制定城市文化形象发展战略与进行城市形象设计时,必须统筹兼顾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发展经济这两个方面。首先,城市经济结构的建立和调整,必须服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这个基本原则,制止那些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工业建设项目。其二,城市规划的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和色调等,要同城市历史形成的风格、特色相协调、相适应,使城市新建筑群同城市古建筑、古城风貌和环境融为一体。
四 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根据城市文化形象层次观点,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实施也从相应的方面展开:
(1)城市建筑形象。城市建筑虽然直接表现为一定物质材料构成的能为人们提供居住、休闲、学习、工作等各种生活和社会功能的特殊器物,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定地理条件下的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和表现。我国多数城市建筑的文化底蕴较为单薄,较多注重外在形式和商业价值。在塑造城市建筑形象时,要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建筑的文化赋值,将城市的主体功能、发展定位、历史文脉、宗教信仰、理想情操、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渗透到建筑物中,让建筑物形神兼备,使人们在欣赏建筑这幅立体绘画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滋养。特别是文化赋值较高的标志性建筑,对提高一座城市的知名度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一个城市要真正体现自己的城市个性,就必须塑造出既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又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标志性建筑,从中体现该城市人民的精神面貌、厚重历史和辉煌明天。
(2)城市景观形象。城市景观是指由城市道路、绿地、广场、水景及城市照明景观等形成的外观和氛围,既包括城市的历史景观,也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城市景观虽然直接表现为外观和视觉形象,但只有突出文化主题、渲染人文气氛、体现人文特征,而且无论其外层表象还是内在结构,都展示出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才会为城市文化形象增添持久的魅力,也才能体现一个城市内在的和諧与美。其中城市雕塑以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和感染力,营造城市空间的美感和艺术氛围,体现着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是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载体。美国的“自由女神”,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广州的“五羊”,深圳的“拓荒牛”等,都是城市雕塑的成功代表。
(3)城市环境形象。城市环境形象既包括外在的硬环境,也包括内在的软环境,特别是要通过提升市民的环境意识,培育市民的绿色生态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园林城市是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之一,是世界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人类回归自然的通幽曲径,要把加强园林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环境形象的重要环节。
(4)政府行为形象。政府是一个城市重要的行为主体,政府形象是政府的行为(包括行为方式)等在公众心目中所形成的综合印象和评价,特别是政府的政务行为,是城市行为形象塑造的关键因素。政府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软环境,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环节。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应从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入手,培养政府工作人员良好的行为方式,同时要在制度建设和依法行政方面着力推进,从根本上消除徇私枉法等腐败行为,增强政府公信力,为社会树立良好的公共主体形象。
(5)市民行为形象。市民既是创造城市文化的主体,也是城市文化的享受者,同时市民又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主体,是城市形象的历史和现实的展示者。市民的素质、精神面貌和待人接物的方式等,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一个城市的整体人口素质、文化修养、文明程度反应出来。要大力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尤其要培养市民的道德自律意识、文明意识、法律意识、维护城市形象意识,以他们高素质的言行,塑造高水平的城市文化形象。
(6)城市精神提炼。城市精神是城市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是城市文化和文明的浓缩。城市精神反映市民的精神风貌,同时对市民行为具有导向、激励、塑造、规范的作用。城市精神提炼可以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从而为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注入“血液”。提炼城市精神不能仅仅依靠专业团队的策划,更要充分发挥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过来,城市精神提炼出来后又要对市民进行广泛的宣传和灌输,把城市精神贯彻于城市行为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使之与每一个部门、行业、岗位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外化为市民的日常行动。
五 结语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形态的形象塑造,还包括无形的精神形态的形象塑造,既需要全体市民的素质提升和积极参与,更需要政府的率先垂范、职能更新和正确引导,以及对城市形象文化内涵的准确解读和相应的战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一个城市的良好文化形象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吸引力和推动力,以更大优势吸引生产要素的聚集,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强:《从城市文化定位中思考和塑造城市形象》,《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 苏艳玲:《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扶贫”》,《剧作家》,2006年第4期。
[3] 李植斌:《城市文化形象特征与建设》,《人文地理》,2001年8月。
作者简介:
臧毅,男,1988—,浙江湖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从城市文化看城市特色 篇4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根源,全球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千百年来,在西方人眼中,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就足以给中国自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然而现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是,这层面纱正在消失,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已不再神秘。或者说,令西方人神往的是我们的过去,而不是现在。2001年,德国建筑学会会长汉派尔先生来我国访问,谈他到北京、上海等地的观感,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我驾车从北京外围向内开,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感觉可能是在迈阿密、新加坡或者在法兰克福,所有的高层建筑都是一样的,没有各自的特殊个性,只有从写的字上才能看出是在中国。”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而导致城市文化衰退和特色丧失的根源是什么,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挖掘城市自身的文化特点,塑造城市特色,将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问题。
1 概念释析
1.1 文化概念的理解
城市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一种,因此要谈及城市文化,不得不先了解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来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的说,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文化。我们在这里谈论文化的概念,并不仅仅是要了解它的含义,而是通过概念,启发我们的思考,进而归纳出文化的一般属性,研究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出一些普遍性的东西,以帮助我们探讨文化衰退的根源问题。
1.2 城市文化
1.2.1 城市文化的涵义
城市在其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具有不同地域、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建筑形式,我们称之为“城市文化”。
从整体上来看,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1)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人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的狭义文化形象,而是包括了某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形态。2)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即主体整体对某特定城市客体的总印象。3)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等。它们构成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
1.2.2 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是人的物质寓所,城市也是人的精神家园。一座缺乏文化气息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城市是时间的艺术,城市述说着历史,然而现在,在我们的许多城市中,四处林立的高楼大厦以其庞大的身躯阻隔了历史,四通八达的道路也割断了当地文脉的延续。城市在纯功利和效益的驱使下,技术盛行,必然导致城市面貌趋同,而丧失自身特色,缺乏吸引力。这种对外部的吸引力又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上的投资引力、旅游引力,也会促成更大规模、程度的城市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体现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表现出城市内涵的深化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一个城市要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素质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3 对城市特色的理解
对城市特色的追求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追溯历史,在城市发展的早期,虽然没有着意营造城市的特色,然而我们把商周时期的商城、洛邑与古希腊、罗马的古代城邦相比较时,就会赫然感受到那种迥然不同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审美内涵和先民们孜孜追求、苦心经营的心理痕迹。
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息息相关,蕴藏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城市特色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城市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也可以说,城市特色是人们在感受城市的过程中对城市整体形成的独特意象,它主要通过地理自然环境、人为建造成果(即城市建筑、机理、小品、绿化等)和社会人文因素(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等)三方面表现出来,由此成为一种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外在表现。
2 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
2.1 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特色
无论何种类型的城市特色的形成,无不和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内在因素,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城市特色的追求是潜意识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形成才逐渐成为人们有意识的、自觉的追求。一大批风景名胜、故都名城、外贸商埠、交通要隘、文化胜地、名人故里和特色物产城镇经过历史的淘漉和沉淀,成为我们今天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特别关照的历史文化名城。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伊斯坦布尔则显示了欧亚文明的交汇……我国有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城市建筑与大自然、与民俗、与吏制、与经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西安的古朴、苏杭的灵秀、桂林的奇逸、拉萨的神秘等等,令人流连忘返。
2.2 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城市特色就是城市的个性,是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是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不同的城市特色所具有的城市辐射力、知名度与吸引力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品牌,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乃至城市文化的发展。
3 城市文化衰退及城市特色丧失的根源问题分析
3.1 意识根源问题
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在此已无须多言。作为华夏的炎黄子孙,我们引以为豪。但这种自豪一旦变成一种骄傲,我们的问题也就来了。沉醉在祖先创造的辉煌朦雾当中,我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在全球化浪潮滚滚袭来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民族文化离我们远去的危机。麦当劳前门庭若市,民族小吃店却门可罗雀,这时我们会说:那些小吃店还在开嘛。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化心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中庸心理延续至今,不求最好,不做最差,安于现状,危机感不强。源于这种心理,城市文化衰退的危机也随之而来。与其说我们仍陶醉在过去的辉煌当中,还不如说是我们越来越忽视自身的文化了。没有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文化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因为我们的不重视,就不能真正的理解自身的文化,不知道自身文化的精髓所在,甚至把糟粕看作精华,该抛弃的没抛弃,该保留继承下来的又没有继承。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植根在这种文化底蕴下的城市文化不可能不受到打击,城市文化衰退的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
城市文化具有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因而,城市文化的衰退就直接导致了城市特色的丧失。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是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不是去展现自身的个性魅力,而是一味的模仿其他也许不适合自身发展的东西,甚至不惜与历史文脉割裂开来。本文认为,这种“拿来主义”是最要不得的。
3.2 方法论根源问题
1)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
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都不可能离开其各自的载体而独立存在。而根据前文的观点,没有载体的建设就没有城市文化发展,自然也不能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的衰退和城市特色的丧失在方法论问题上的根源就是忽视载体的作用,造成载体的单一落后或停滞不前。城市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城市特色体现的重要载体,地域化的城市建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生活、历史文脉和传统,具有强烈的城市心理色彩,且是城市景观特色的构成要素。可以说,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城市建筑载体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载体是它们外部功能的体现,因此载体建设的好坏与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而城市建筑又是诸载体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目前的各级城市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相对落后的城镇比相对发达的城镇显得有文化有特色。显然,这是由于发达城镇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较大而迷失了自我,大拆大建,对原有的城市文化、特色的建筑载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城市文化和特色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2)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忽视。
我国许多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建大发展时期),普遍存在重开工和竣工面积数,忽视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管理与街区(乃至城市)整体形象等倾向,加之城建赶时髦,不管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传统,也不论南方北方和东西部,竞相追逐时尚,相继出现玻璃幕墙热、草坪热、喷泉热、彩砖铺地热、街头雕塑热、人造景观热,当然,还有早年的十里长街热以及近年的摩天大厦热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对城市文化作用没有透彻的了解,崇尚技术先导而忽视了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导致很多城市的建筑与布局缺少特色,没有文化品位,让人感觉到的只是资本和技术堆积的冰冷,城市不和谐,缺少整体的美感。
4 结语
从文化角度看城市整体特色的形成离不开构成城市个体因素的特征,特别是文化特征,要善于挖掘提炼这些特征,一旦掌握了这些特征因素,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很好的保护、运用它,使其在城市中不断的出现,在新的设计中进行加工,就能在城市建设中不落俗套,避免新的千篇一律。总之,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的主题和要旨,就是在于通过保护来继承传统,寻求特色,促进城市发展,协调解决保护与建设,过去和现在、改造与利用诸方面的矛盾,对于富有深厚的文化沉积的城市来说,关键在于传统风貌特色的发展与现代个性创造的结合,达到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洁.利用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J].山西建筑,2010,36(12):47-48.
[2]胡元梓.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宋启林.从实践看我国文化对城市规划的作用[J].规划师,2000(1):16-17.
[4]彭震伟.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与城市规划的思考[J].规划师,2000(1):51-52.
[5]赵云伟.文化全球化与当代城市文化特色浅论[J].规划师,2002(2):35-36.
城市文化的书目 篇5
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包亚明等著:《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戴可景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英进:《审视中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舒可文:《关于城市梦想的叙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迪:《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马杰伟:《酒吧工厂: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伟强编著:《理想空间18:文化、街区与城市更新》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杨剑龙:《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与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英进:《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文汇出版社2008年7月版。
姜进主编:《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陈平原:《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复旦大学2009年版。路春燕:《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法国)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德国)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美国)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德国)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英国)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法国)P.布尔迪厄、J-C.帕斯隆:《再生产》,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国)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美国)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年2004版。(美国)Edward W.Soja:《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李均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城市化与受伤的城市文化 篇6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延伸,城市创造和容纳了几乎人类文明的全部。人类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中,在不断的繁衍、聚集、迁徙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城市,并依托城市积累了人类的几乎全部文明。
城市文化若从广义上讲,可以分为物质的城市文化和非物质的城市文化这两种。物质的城市文化是指有形的物质设施,包括建筑物、马路、公园等,它们是城市风貌的展现。非物质的城市文化包括城市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制度层面的文化,也包括生活方式、休闲娱乐方式等,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特征、一种气质,或者一种灵魂,这种特殊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构成了城市独特的灵魂魅力。
建筑是城市的风貌,是城市的外观,是城市文化的容器,也是城市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城市的物质文化可以是点(单独的建筑物),也可以是线(历史街区),还可以是面(历史旧城)。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历史环境风貌的关联性而魅力永久。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的城市正在策动一次集体反攻,以大拆大建的姿态,把一座座历史建筑、一个个历史记忆毁为永远难以复原的瓦砾,城市中的文化遗产日渐被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难以保留绝版,传统已经成为绝唱。
可以说,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使历经千年风雨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遭到远比战火和自然灾害更为严重的损害。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不无忧虑地指出:“急功近利的旧城改造方式,使历史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片面地求变、求洋、求大的心态,使一些历史名城风貌荡然无存,欧陆风盛行,导致千城一面。”
据载,我国已知的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就有四十余万处。但国土面积只有中国十七分之一的法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普查已确定全国二百多万处保护项目。当欧美国家旧城保护范围可以达到80%乃至100%的时候,中国有资格以完整城史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只有丽江和平遥(《绝版中国:受伤的城市和它们的文化孤本》)。
中国保存完整的古城已屈指可数,即使曾经令无数国人骄傲和令世人赞叹的北京城也已完全面目全非了。
让我们来看看前人是怎么描述北京的。美国建筑学家贝肯在《城市建设》中称:
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这个中国城市是作为封建帝王的住所而设计的,企图表示这里乃是宇宙的中心。整个城市深深浸沉在礼仪规范和宗教仪式之中……它的(平面)设计是如此之杰出,这就为今天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丹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罗斯穆森(S.E.Rasmussen)在《城镇与建筑》中称:“整个北京城(平面设计)匀称而明朗,是世界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建筑物,是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马可·波罗面对八百年前初建的北京城赞叹道:“它的设计精巧美观,实非语言所能描述……它的建筑艺术巧夺天工,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著名作家林语堂在旅居巴黎时创作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中如此充满了对北京的追怀:
巴黎和北京被人们公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有些人认为北京比巴黎更美。几乎所有到过北京的人都会渐渐喜欢上它……它的难以抵御的魅力恰如其难以理解和描绘的奥秘。
可是,这么一座充满魅力的北京城在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中就此被拆掉。“拆掉一座城墙,就像挖去我的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我们承袭了祖先留下这一笔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遗产,对于维护它的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人所不能推诿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保护北京城楼和城墙四处奔走而无果,郁闷而死。
北京古城被毁灭得如此之快恐怕是梁、林夫妇始料未及的。城墙被拆了,四合院被拆了,胡同被毁了。老城不保,皇城焉附?如今的紫禁城已逐步成为高楼下的盆景了。
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城市则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如今,不管你走到哪座城市,你都能看见豪华的办公楼、宽阔的马路、巨大的广场、大片的草坪、新移栽的小树……洋化的格式,洋化的名称充斥眼帘。“商业街+饮食街+仿古一条街+美国小镇+英国乡村+德国庄园”的城市格局绝不在少数。历史缺席了。传统的民族文化不自信了。城市虽已更新,但已千城一面,并且魂不附体、形神皆散。历史的脉络已割断,传统的神韵已消失,留下的是一座座受伤的城市。
传统不再、经典难求。难怪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已成为摩肩接踵的劝业场,难怪乔家大院、周庄水乡已成为人们追寻历史记忆的稀有场所。中国人都已经难以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具有独特气质的城市记忆和家园之梦了,况外国人乎?难道要让来自纽约、东京的朋友看我们的钢筋水泥玻璃房吗?
我想起二十年前的一次旅游经历。那是在沈从文著名的小说《边城》的原型所在地——湘西茶垌镇。该镇位于湘、渝、黔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中,一群光屁股小孩在尽情地嬉水。河边一排排吊脚楼宁静地守候着无声流逝的河水,渔夫木船撑竿划桨,这一切都跟梦想中的田园生活一模一样。我从一位大嫂那里借了典型的湘西背篓和斗笠,对着黑乎乎的吊角楼照张相。大嫂难为情地对我说,这吊角楼多难看呀,你看我们那边新的农贸市场修好了,照那个吧。我哭笑不得。
如今,我们的城市又何尝不是那样?我们的很多官员、规划师和开发商又何尝不像那位大嫂那样自豪地介绍新开发的景观?
新的建筑多是商业性的、时髦的、没有精神内涵的。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否定新的建筑,但新的城市肌体若与历史的肌体在文化基因即文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则肯定是一种失败的建筑。冯骥才先生说,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它个性的外化,是一个城市精神气质可视的表现,是一个地域共性的审美,是一种文化,绝不只是一种景观。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多样,每个城市都有着独特和鲜明的城市形象。可惜,现在我们的六百六十个风情各异的城市形象基本上都消失了,即使有也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很难呈现出一个整体的城市形象。
非物质的城市文化更多的是指一种文化符号,包含城市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民俗习惯、生活方式、地域人的集体性格等,它们是城市内在的灵魂与本质。除了有形的建筑物,无形的文化也是区别城市形象特征的重要因素。中国城市与美国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之所以有区别,就在于其内涵的差异。以大气著称的京派文化和以洋气见长的海派文化是区别北京和上海两种地域文化的最大特征。同样,代表着厚重朴实的黄土文化的西安与代表明快灵秀的岭南文化的广州,喊着川江号子有着码头文化特色的火爆的重庆和细致精巧玲珑剔透宁静含蓄的江南水乡苏州,都无不透露出含有各自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特征。
但无形的文化也往往与有形的建筑物互为依存的。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的涵义已不仅仅是建筑物本身,而是与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密不可分的。很难想象,没有了四合院和胡同,还能有京韵大鼓的神韵和卖豆汁的吆喝声,也很难想象在一个现代化的广场上能够让天桥的杂耍和叫卖声真正重现、长盛不衰。没有了八百里秦川文武胜地、嵯峨的城墙、慷慨激越的晨钟暮鼓及气势恢弘的各类古迹,西安还能有喝西风、吃泡馍、吼秦腔的壮烈?没有了小桥流水黛瓦白墙,还能有不紧不慢的老人靠在大樟树下悠然自得地听着苏州评弹?北京的四合院没了,南京的六朝街区没了,上海的里弄也快没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象征城市形象的建筑物没了,城市的记忆就丧失了,城市文化的整体符号也就没了。“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的那种氛围怎么去体会呢?“烟花三月下扬州”、“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记忆又到哪里去找呢?
城市文化应该如何传承与积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脉发展过程,关键是如何去描述、整理、规范、重塑,来重新构建文化。有些城市是有其传统精神的,提炼城市文化基因有助于城市文化的建设。潍坊是一座不大的城市,但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它充分发掘风筝、剪纸字画、板桥故居等历史文化资源,将历史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特别是风筝文化完美结合,以风筝为主题的雕塑广场,令人耳目一新,并在每年九月举办潍坊国际风筝会。国际风筝会让潍坊走向了世界,也让世界走进了潍坊。杭州扩展了西湖。西湖是杭州的灵魂。沿着曲院风荷,北起灵隐路,南至虎跑路,开辟了一条新的杨公堤,因纪念明中叶杭州知府杨孟瑛主持开挖西湖而得名。杨公堤是与白堤、苏堤齐名的“西湖三堤”之一,串联起曲院风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花港观鱼等著名景点。一片林中湿地烟雨氤氲,茅乡水情在一片草荡后若隐若现,背后是烟雾飘渺的青山。一湾秀水,把我们带到了文化的积淀之中。这里有近代戏剧家盖叫天的故居,有元代文学家张雨的“黄篾楼”和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子久草堂”等二十三处历史文化景观。杨公堤营造出了一种亲水、亲山的环境氛围,形成独特的“堤在水中,水在堤中”的景致。人文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与整个西湖无缝相接。杭州的文化得到了梳理,文脉得到了延伸。
城市建设之于城市文化 篇7
现在中国大地掀起了谈文化、抓文化的热潮, 城市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 城市文化怎样建树、展示、提炼、传承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打开网络, “文化”一词的解释成百上千。从广义上说,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但无论广义狭义, 无论中外, 文化一词均有共同的含义, 即“文”都指一种知识, 是与自然相对的人的一种精神或物质创造, 而“化”则有“教化、培养”之意。因此, 城市既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文明结晶, 也是新的文化和文明的孕育所。不同的城市将产生不同的文化, 也将孕育不同的人群。
2011年中国跨越了城市化率50%的节点, 大量的乡村迅速被城镇覆盖, 乡村文化丧失了生存基地, 而城市文化却未完整建立。我们处在一个城市物质形态建设领跑精神文明建设的危机关口。站在这个节点, 思考一下城市建设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和责任, 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思考城市建设的规划。70年前,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就精辟地指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这容器所承载的生活比这容器自身更重要”, “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 最终成为改造人类的场所”。城市的基本功能不但要解决人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求, 还应满足人的交往、安全、实现自我的心理需求, 要起到文化积累、文化创新和留传文化、教育人民的作用。因此, 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中, 要人性化地解决工作、交通、居住问题, 关注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舒适生活, 摒弃过多的、宏大的、超人性尺度的建筑、场所、道路;要将人类放到更加宏阔的自然世界中, 与自然取得有机的统一, 与生态环境有更好的平衡;要将城市放在更加完整的发展链条上, 关注与古老过去的对话, 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关注对未来正确传达历史和现在的信息。
其次思考城市建设的形象。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 具有中国传统城市形象的已寥寥可数。借助资讯的发达和全球化效应, 每个城市的特色也正在趋同。从道路的分级、居住区的建设、建筑的形象乃至平面布局、建筑色彩, 我们都能看到不同城市里同样的形象、同样的建设标准。同质化的设计和建设充斥我们的城市, 其产生的文化可想而知。久而久之, 我们多元的、丰富的城市文化必将趋同, 人们将进入标准化的机器思维, 而民族的创新精神怎么发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又怎样传承呢?
“城市就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聚体”, 在这个汇聚体内用智慧和财富建设符合人类发展、展示历史传承的形象, 为城市搭建保留和孕育特色文化的场所, 正是我们每一个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职责。
文化城市 篇8
1. 保定市文化优势
1.1 人文历史优势。
保定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丰厚。保定是尧帝的故乡, 春秋战国时期, 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 元朝在这里设郡, 明代护卫京师的大宁都司驻于此, 清雍正年间直隶总督署驻保。此后保定一直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享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的美誉。目前全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600余处,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处, 堪称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优秀的历史造就了大批的历史名人, 如荆柯、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
1.2 红色文化优势。
保定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她曾是义和团活动的重要地区, 北方辛亥革命的发祥地,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中国北方最早红色政权“阜平苏维埃”的诞生地;中国北方最早农民运动“完县五里岗暴动”和“高鑫暴动”的发祥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首府, 全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的诞生地。狼牙山五壮士、白洋淀雁翎队、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等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都发生在保定辖区内。保定拥有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 唐县自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1.3 文教优势。
保定教育渊源, 人文灿烂, 西汉置郡、宋有州学, 明有府学, 清有莲池书院, 北洋军阀冯国璋、清末状元刘春霖等一大批官员和教育家曾毕业于此。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 曾培养了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向警予等一大批中国早期革命家。保定是将军的摇篮, 保定军校曾培养出吴佩孚、蒋介石、叶挺、张治中、白崇禧等1700多名将领。清末保定被称为学生城。现在河北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均驻保定。
2. 保定市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当前保定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万面还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文化优势还需要充分发挥, 城市特色还需要更加鲜明。
2.1 城市形象推介不够。
良好的形象是无价的资本, 可以催生无穷的效益。保定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资源丰厚, 从古至今文化名人灿若群星, 涵盖历史、文化、经济、科学、体育等各个领域。但是, 长期以来保定在形象重新定位和形象全新包装方而做得还不够到位, 许多方面仍给人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2.2 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
虽然保定一直致力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总体来说, 保定市的城市文化特色还不够突出,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城市的文化内涵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
2.3 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够丰富。
受各种因素限制, 保定市现在的群众文化生活并不是特别丰富, 没有形成有一定规模、有广泛群众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市民文化生活形式比较单一, 市民是城市文化的创作者和体现者, 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才能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2.4 基础设施不足。
文化基础设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定市文化设施偏少, 种类也比较单一, 还缺乏具有古城特色的, 可以继承和发扬保定市传统文化优势的文化设施。尤其是群众性活动场所和设施不够普及, 群众性文化活动影响力不够, 没有形成规模, 缺乏具有古城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综合来看, 文化吸引力和承载力有待提高。
3. 保定市文化建设战略
3.1 全面推介保定文化精品, 凸显“保定制造”。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 而特色的基础在于文化。建设文化名城, 必须强化文化建设、整合文化资源, 无论是远古时代的“唐尧文化”, 古代的“燕赵文化”、“三国文化”、“直隶文化”, 还是近现代的“抗日文化”、“民间文化”, 都是名符其实的“保定制造”。还有“保定作家群”创作的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曾辉煌全国。保定除了著名的“保定三宝”外, 白沟箱包、蠡县皮毛、曲阳石雕等特产也闻名全国, 保定的名吃有“驴肉火烧”、“白运章包子”、“槐茂酱菜”和“冰糖葫芦”等, 做工精湛、口味独特, 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要通过充分挖掘、整合、利用这些优势, 推介文化精品,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舆论氛围, 提高产品的美誉度, 突出地域特色, 全力打造“保定品牌”, 凸显保定制造, 让人们不但知道保定制造的文化产品, 而且知道文化产品的生产者, 这对于提升保定知名度, 打造以“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为标志的城市名片、建设文化名城至关重要。
3.2 激励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 强化城市文化自我认同。
提升民众城市文化意识, 强化城市文化自我认同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既是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又是城市文化的主要体现者和实施者, 不断激励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 鼓励和支持他们不仅以欣赏者接受者, 而且以创造者、参与者的身份走上城市文化建设的大舞台, 这是城市文化建设保持持久活力的源泉。保定市近来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开办空竹文化节、登山节等活动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但是更需要发挥社会团体、企业、学校家庭个人办文化, 比如在小学校开展空竹游戏推广, 组织学校和企业进行各种红歌大赛等活动, 把文化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是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文化传播上, 以诱导式取代单纯的灌注式, 多举办让居民群众自娱、自乐、自我表现的文化活动, 可以选派老师和赠送活动用品开展各种具有保定特色的文化活动, 让文化活动在学校、企业、街边等遍地开花, 把文化触角逐渐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3.3 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融合。
城市发展如果失去文化的支撑, 城市建设也将失去绵延不绝的动力, 城市街景、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市标等见证城市发展, 体现城市标志, 展示城市形象面貌, 美化城市形象, 进而传播城市形象。保定市近年提出三年大变样, 并且恢复了古城原有名城景观, 如西大街与古莲池、直隶总督署、大慈阁、淮军公所等文化古迹, 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些问题也要注意。
3.3.1 城市建设要突出地域特色。
城市建设的每一条适路、每一块墙角石、每一盏街灯、每一座凉亭、每一张桌椅等都要能体现城市的文脉及文化特色。建议评选市花, 以乡土品种为主, 形成本地特色的园林文化, 以展示本地特点、人文、资源、材质和艺术的雕塑文化, 以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资源, 着重体现当地居民、民俗的街区文化。
3.3.2 旧城改造要着重保护既有文化, 新街区建设要以文化延续为主, 避免出现文化断层。
旧城区要有明确标识、建筑年代和简介, 新建部分要突出特色, 实施精品工程, 努力创作一批具有现代水平的精品佳作。新城区建设要尽可能地避免与当地特色文化不相适应的、反差较大的建筑和设施, 给人们视觉和感官上造成过大的冲击, 使旧城区与新城区的文化构架做到既一脉相承又相互协调。
3.4 弘扬保定精神, 提升凝聚力。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 是一个城市通过历史积淀而成的精神品格。城市精神以观念形态、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城市居民的大脑中。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 保定人民逐渐凝聚成以“重诺守信、不屈不挠、兼容并蓄、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奋发自强”为主要内涵的“保定精神”, 这是保定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奋发自强、振兴保定的内在动力。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 我们要坚持把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 把独具特质的城市核心理念, 纳入全民教育内容, 融入到市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之中,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舆论氛围,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论坛, 把这一源于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发展的城市精神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 使全市上下始终保持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精神而貌, 为提升保定市竞争力提供深厚而强大的支撑。
摘要:城市文化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剖析了保定市的文化优势, 以及现状和问题,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保定市文化建设战略。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文化建设战略
参考文献
[1]王强, 吴齐.从城市文化定位中思考和塑造城市形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4) .
[2]林利琴.浅谈城市文化建设[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3]藏毅, 徐小龙.城市文化与塑造城市形象[J].作家杂志, 2010, (1) .
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品牌建设 篇9
一、文化资源与文化品牌
(一) 城市文化资源。
城市文化资源是人类在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质与精神文明总和, 它代表了城市的独特性、典型性文化内涵。以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为依据, 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源 (文物) 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城市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
(二) 城市文化品牌。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凯文·莱恩·凯勒在《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 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 也像产品和服务一样, 可以成为品牌, 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 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 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 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一些学者从城市角度出发认为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就是城市“特有资产”或者是蕴含城市独特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记。他们认为城市管理者通过识别和传播能够体现城市价值和特色的要素, 如城市标识、城市口号、城市标志性建筑、城市自然风光、城市历史等都可以形成城市文化品牌。
根据卡瓦拉兹和阿什沃思的观点, 从城市角度提炼的城市要素本身是不足以形成品牌的, 因为品牌与顾客感知的价值和质量相关。他认为从顾客角度来看, 品牌是顾客对价值和质量的感知, 是联想和感觉的集合。威菲尔德也指出要定义城市文化品牌, 必须考察城市的旅游者、市民、来访者。凯文·莱恩·凯勒认为成功的城市品牌要能够给公众以美好的印象和联想。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 本文认为城市文化品牌是指整合城市文化资源, 在功能定位和公众认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的能够识别城市, 引起联想, 带来附加价值的城市形象要素的组合。
(三) 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系。
城市文化资源是形成文化品牌的前提条件, 城市文化资源决定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定位是建立文化品牌的关键, 每一座城市在建设城市品牌时, 都需要深入研究本地方的文化个性与特色, 从而做出准确的定位。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个性特点, 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或是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文化, 这些特点往往需要城市文化品牌来展现出来。城市文化品牌开发需要城市文化资源的烘托。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 各个城市均加大了高楼大厦、宽阔街道的建设, 要想从城市的外在面貌区分城市的优劣越来越难。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在形象特征之外, 真正给人们长久印象的还是建筑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文化才是识别城市特征的核心标识。
二、保定市城市文化品牌调查
(一) 基于城市角度的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调查。
依据前文的概念界定, 我们首先从城市角度出发对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整理,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保定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保定市的具体情况, 本文将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划分为三个类型: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形成于特殊年代的红色抗战文化资源。本文参考保定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保定市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确认了21项知名度高, 比较有代表性的保定城市文化资源项目。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包括: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满城汉墓、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清西陵、大慈阁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包括:保定老调、安国药市、徐水舞狮、孙氏太极拳、定瓷传统烧制、雄县古乐、子位吹歌等。红色抗战文化资源方面包括:狼牙山、白洋淀、冉庄地道战遗址。此外, 还有保定独具特色的饮食, 如驴肉火烧、槐茂酱菜、刘伶醉酒、直隶官府菜、白运章包子。
(二) 基于顾客调查的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
课题组于2013年12月开展了“保定城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活动, 考察社会公众 (顾客) 对上述21项文化资源知名度的认知。此次问卷调查面向社会各类群体, 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发放和街头随机发放的形式, 共收回有效问卷326份。其中, 男性181人, 占样本总数的55.6%, 女性145人, 占样本总数的44.4%。调查样本的年龄以18~25岁的青年居多, 其次是26~35岁的中年人, 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88.3%;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 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11.7%。调查的职业类型中, 学生超过了样本总量的半数, 其次是商业/企业员工;其他类型的构成较为复杂, 包括自由职业、农民、离退休人员、医生等多种职业类型;教师和公务员也占有一定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保定市的人口结构。保定高校云集, 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数量偏多, 加之近些年保定的经济快速发展, 商业/企业数量猛增, 增加了员工数量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二是因为相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 18~35岁之间的中青年是社会的主体, 他们外出次数较多, 活动范围较广, 接受调查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受到调查时间和调查条件的限制, 公务员和教师的样本数量较小。本次调查的样本中保定市市民占样本总量的44.4%, 河北省其他省市占总量的36.2%, 京津地区占5%, 其他地区占14.7%。
在我们所调查的21项保定市文化资源中, 公众认同感排名前5位的是:直隶总督署、驴肉火烧、狼牙山、白洋淀和古莲花池。 (表2、表3)
如表2、表3所示, 保定市市民对各项文化资源的认同程度都要略高于非保定市市民, 但整体顺序相似。但是, 非保定市民对清西陵的认同度要高于保定市民。在众多的物质文化资源项目中, 公众对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的认知程度较高, 而清西陵、满城汉墓、保定军校认同程度较为一般, 对大慈阁的认同程度偏低。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繁华地段,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优势公众更为熟悉。其中, 直隶总督署是我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省级衙署。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 增添了直隶总督暑的知名度。
如表3所示,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 保定市市民与非保定市市民对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整体不高。这与文化资源管理的力度、文化资源本身的开发程度以及当前曲艺整体不景气有密切关联。与其他非物质文化资源相比公众对保定老调的认同度较高。
公众对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是非常高的, 如表4所示。 (表4) 尤其是白洋淀和狼牙山的认同度较高。白洋淀、狼牙山和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著名的红色旅游项目, 早期拍摄的影视作品, 如《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让这些文化项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荷花淀》、《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被收录于中小学课本, 增加了公众对白洋淀、狼牙山的认同感。白洋淀与狼牙山也因其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魅力倍增。
由于饮食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公众对保定市的饮食文化资源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如表5所示。 (表5) 从调查结果来看, 公众对驴肉火烧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其他饮食文化资源, 而且非保定市市民的认同度高于保定市市民。经过保定人民不断发展和推广, 驴肉火烧已经成为保定悠久的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 保定的驴肉火烧连锁店众多, 并且已经将分店开到了周边城市, 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这一名吃, 提升了非保定市的公众对它的认知度。
三、对保定市城市品牌的建议
保定市在建设自己的城市品牌时曾拥有过若干不同的品牌定位表述。如“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燕赵文化之都”、“红色文学城”、“游泳之乡”、“冠军之城”、“太阳能之城”等等。但推介没有聚焦于最适合传播的品牌, 都不能在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现状与调查结果, 本文对以下四方面城市品牌的建立提出建议:
(一) 物质文化方面。
保定文化遗产众多, 但是保定缺少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品牌。本文认为保定在城市文化方面的最佳品牌是直隶衙署文化。直隶总督署, 具有浓郁的时代风采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素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而且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 随着公众对李鸿章等人功过的认识更加客观, 直隶总督署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们可以以浓缩中国近代荣辱史的百年直隶总督署为载体, 总结以其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传统文化, 发挥其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和旅游价值所综合得出的特色文化体系。
(二) 非物质文化方面。
本文认为对于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与传承应首先重点发扬保定老调。通过对保定非物质文化资源调查, 发现保定老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老调作为保定市特有的戏曲种类, 是保定人民的艺术结晶。将保定老调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应当推动保定老调的市场化运作。探索保定老调与商业运作、旅游业的结合。与传统礼仪节庆仪式相结合, 与保定饮食文化、红色旅游相结合, 将戏装、玩偶、脸谱等开发为纪念品出售, 结合传统的文艺演出, 将保定老调打造成知名品牌, 并成立相关公司, 组织跨地区展演。
(三) 红色抗战文化方面。
古城保定的确是一座带有深刻革命烙印的红色城市, 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文化品牌的构建应该在充分调查、评价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价值以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由政府主导, 积极扶持和重点建造数个红色旅游精品, 实现保定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大发展。可以重点建设狼牙山和白洋淀。
(四) 饮食文化方面。
保定饮食文化积淀丰厚, 历史悠久, 应重点打造这一品牌。保定于2006年推出第一批直隶官府菜, 之后直隶官府菜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公众对其认同程度不高。而驴肉火烧由于更贴近公众的生活获得了较高的认同度。因此, 我们可以先打造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 以点带面, 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保定的饮食文化资源, 再逐步发扬保定的直隶官府菜系, 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目前, 保定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已初具影响力, 正在向周边城市辐射。但是仍然缺乏知名度较高的商业品牌, 漕河驴肉, 袁家、永茂、老驴头、好滋味等品牌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 但规模都差不多, 不能形成规模经营, 集团化运作, 有待进一步的整合。
摘要:文化是一种资源, 文化建设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城市品牌是城市文化参与城市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出发, 从城市和顾客两个视角调查分析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 挖掘其形成品牌的文化项目。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城市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李乃和译.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5.
[2]Mihalis Kavaratzis&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of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 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 2006.2.
[3]Mihalis Kavaratzis&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of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 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 2006.2.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 篇10
1 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间的冲突
600年来, 南京先后是明代的首都、留都, 清代的两江总督驻地, 民国的首都。昔日的南京, 既和北京一道, 是拥有雄伟的城墙与城门、金碧辉煌的宫殿与庙宇的伟大都城;又和苏州、杭州一样, 用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勾勒出精致典雅的江南风韵。虽然早在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的1992年, 在文物、规划、城建等社会各界的努力下, 南京市制定了极具前瞻性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划定了多处历史文化保护区。但城建、房产部门和基层区政府的所作所为, 却造成了消极的后果。但截至2003年, 南京明城墙内老城约为40 km2, 未改造的仅剩5 km2。1992年以来, 南京老城各处都在以“旧城改造”为名进行着房地产开发项目, 大量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被接连拆除。截至2004年, 已有近百处各级文保单位遭到破坏。
在真文物被频频破坏的同时假古董却层出不穷。2001年, 金陵报恩寺塔重建项目推出。堪称中国瓮城之最的中华门, 这座经历过太平天国、抗日战争血雨腥风的明代聚宝门, 600年来, 一直护卫着城内秦淮河两岸的民居。而今天, 在中华门外, 即将崛起的是投资数亿、重建毁于太平天国的明报恩寺琉璃塔, 而中华门内, 饱经沧桑的真实的历史街区却纷纷化为废墟。南京下关狮子山, 阅江楼建成。这座所谓“江南名楼”的仿明建筑, 虽然有宋濂的《阅江楼记》, 但自古以来却是“有记无楼”, 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假古董。而不久之前, 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两江总督署之前的, 为纪念清代名臣、两江总督陶澍、林则徐的陶林二公祠 (市级文保单位) , 却因市政项目而被“易地重建”, 恢复重建遥遥无期。我们不禁要问南京有关部门, 一方面在积极申报明孝陵、云锦和城墙为世界文化遗产, 甚至宣称要将南京“打造”为世界遗产城市, 可是, 另一方面为什么听凭如此众多的文化遗产, 特别是作为南京城墙所依托的历史环境和云锦所依托的传统社会的明清老城区, 惨遭市场化开发而造成的所谓“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造成了南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挽回的损失。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职责, 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于内罗毕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强调“历史区域及其环境应当视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普遍的遗产”。拥有这些历史区域的各国政府和公民有义务保护这些遗产并将其整合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去。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 于华盛顿特区通过了《保护历史性城镇和城区宪章》 (简称《华盛顿宪章》) , 旨在推动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步骤保护、保存和修复历史性城镇和地区, 以及使其得以发展并适应当代生活。
2 西方城市遗产保护的举措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也都经历过类似的对历史城市从破坏到保护的曲折历程, 但最终各国政府、知识分子与人民普遍意识到了文化遗产不可再生的特殊价值, 纷纷采取各项措施保护历史城市。美国1966年的《国家历史保护法》, 英国1967年的《城市宜人环境法》, 日本1975年的《文化财保护法》, 都通过立法来保护历史城市。特别是法国著名的1962年《马尔罗法》, 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 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 维修、改建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指导, 符合要求的修整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 并享受若干减免税的优惠。这条思路, 对中国的胡同四合院具有极强的适用性。
的确, 旧城历史建筑普遍面临了人口过多、亟需修缮的困境, 相当部分的居民因不满居住现状而表示愿意外迁。但是, 这并不成为一些人主张拆除传统街区, 改建房地产项目的理由。修缮历史街区与房地产开发, 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旧城改造”, 是在旧城区修复历史建筑, 恢复社区活力, 保持传统社会, 使旧城区重获生机, 而绝非是用房地产项目取而代之。旧城区的保护问题, 本质上也是一个公共利益与部门/地方利益, 乃至私人利益的博弈。保护、复兴传统街区的结果, 将会复兴城市的人文传统, 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改善南京乃至江苏的旅游业、服务业, 乃至招商投资的外部环境, 其收益对象是全体公众, 其回报也将更为丰厚、全面、多元。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在于保护历史街区, 总体思路是保护古城, 另建新城, 力求保持城市的历史风貌。这也是《梁陈方案》的精髓所在:将旧的行政、经济中心和过多的人口从老城转移到新城, 既可以解决旧城的交通、居住、办公问题, 又可以体现古城历史、文化、旅游的价值, 新城老城并行不悖, 从根本上解决老城面临的种种压力。
其实世界上已经有许多这样成功的城市发展案例。如法国巴黎的城区保护和新城区的协调发展就是其中的翘楚。1960年的PADOG文件第一个提及法国巴黎的城市规划, 其中中心多极化是分散巴黎人口和工业活动的手段。“中心地区人口过于稠密, 离城市边缘地区太远, 需要建立新的中心地区”。1965年SDRAUP提出了城市和地区规划的框架, 新城和以往的中心地区将并行发展, 而不是相互竞争。“新城市中心形成后, 将成为城市扩展区域的新城, 它们将在目前的城郊地区得到强化和改造, 并不断多元化”。新城将成为真正的城市中心。
人们对这些新城进行了细节的构思 (马恩拉瓦勒 (Marne-laVallee) 有12个区4个区域, 色那特 (Senart) 有10个区) , 它们都坐落于城郊。法国的新城, 有等级之分的中心多极化。新城距省会城市不到30 km, 而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新城距省会40多千米 (比如巴斯尔敦 (Baslldon) 距省会48 km) 。新城是就业、管辖、商业和文化服务等活动的场所, 但在巴黎地区只起次要作用, 人口聚集量也有限 (是社区的分支) , 但新城与市中心有一定的距离, 这使巴黎地区和就业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中心多极化与城市扩展从经济地使用空间的角度来看, 中心多极化是解决城市扩展的途径。“就这点而言, 要组建大巴黎, 不能把巴黎延伸”。60年代以前, 规划者力图牵制城市化的发展, 例如1939年的巴黎PARP规划项目。在1994年SDRIF框架下, 人们就有了控制城市延伸的愿望, 方式是牵制, 不是组建 (敌人是城市蔓延) 。问题是如何一方面在法国的不同部门之间平衡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在法国和其附近区域之间平衡它们的发展。有3个主要的规划原则, 其中一个是中心多极化 (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美化自然空间。多个中心的城市组织, 交通组织) , 另一个是确认它们的城市建设作用。大克洛恩 (Grande Couronne) 的3个地区 (蒙特斯Mantes, 米克斯Meaux, 米沦Melun) 和它行之前的城镇———城市经济发展区是相邻地区的过渡区。
3结语
其实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不一定是互相矛盾的, 也可以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一个保护良好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可以带给城市发展良好的契机和经济收入, 而具有规划协调的城市发展同样也可以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优秀的保护手段。
参考文献
文化城市 篇11
【关键词】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历史街区;复兴
一、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
1、城市建筑文化资本
城市建筑的文化资本可以说是文化资本的一种分支体系,当人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总是有一种最新的感觉,比如苏杭的儒雅、北京的磅礴、上海的洋氣。这些城市的印象直观的进入了人们的脑海之中。但产生这些感觉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最直接的就是城市的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可以说是城市形态的一种表现,也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这其中包含了美学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历史价值等等。由于这些价值的存在,也使得建筑可以作为城市的文化资本来看待。因此,城市建筑的文化属性转换成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也就成为可能。
2、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与历史建筑保护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城市建筑都可以成为文化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具有其自身的价值。通常情况下,历史的建筑其蕴含了更为独特的历史积淀。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其虽然美观但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并没有任何的文化气息,而历史建筑是文化的传承,人们可以通过历史建筑来想起一个拥有精湛技艺与个性特征的时代。历史建筑经历了历史沧桑、不仅希望能对其进行保护,还希望能修复与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历史建筑的保护具有整体性的要求,仅仅简单地对单体建筑是具有局限性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单栋历史建筑其价值也很难发挥出来,只能导致建筑文脉消失殆尽,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强调对于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强调更多地关注历史建筑群,是保护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最可取的对策。
3、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经营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城市的历史街道主要是指特定的地段,是历史文化积淀的汇集区,城市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在联系性,必须将其拥有更高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不仅如此,城市的历史街区还因其整体性与关联性而具有其他特征。在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过度追求发展,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或者进行历史建设的拆迁,而通过假历史建筑的重建来进行恢复,破坏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美感和历史性,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最大化
为了使历史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有效的发挥,获取其最大的价值,我们需要进行规划上的重新设计,进而探索出一套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方法和途径,以下对有关建设的理论进行介绍,其各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但在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功效却十分卓著。
1、城市触媒理论—由点及面
所谓的城市触媒,可以是某一功能区、某一单独建筑或公共空间,也可以仅仅是一系列的实体。它在不失去其本身性质的同时,却能促使城市构造持续与渐进发展,粘合整个建筑群落各个功能空间并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在城市发展与改造过程中,具有连锁反应的潜力。对于街区来说,在全面修复的同时,可以对某些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触媒放大,这样不仅使街区主次分明,并且为后续发展留下充分空间。人们在选择触媒点时,注重的大都是建造风格与建造年代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或实体空间,最终放大的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但如果只注重实体性,那我们保存下来的将仅是脆弱和近乎荒废的空间形式。站在历史街区复兴的角度,如果想让历史街区不仅是开敞的露天博物馆,还可以充满活力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这种功能触媒是寻觅有价值的触媒点,用新的功能替换老的功能,或保留现有的功能但是使它的运作。这属于“功能重组”或“功能多样化”。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来说,历史街区只是其组成部分,城市触媒点的对应范围也随之扩大了。总之,城市历史建筑或者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价值越高,其作为城市更新触媒点的作用就越强,效果就越明显。
2、旧城织补理论—碎片连接
文化城市 篇1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文化与日俱增的需求和专注, 城市文化精神的挖掘与表达已成为设计师当下关注的命题。城市景观效果是通过大量的细部艺术体现的, 在总体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一些细节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而景观小品虽体量不大, 却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不仅形象生动、为恢弘严肃的建筑增添情趣、丰富空间层次, 活跃了整个景观环境的气氛, 更能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物质承载, 有助于在城市空间内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 表达城市的文化精神, 满足公众对城市文化生活的需求, 进而带动地方发展。
我国城市景观文化现状的浅析
当前, 在我国许多城市的景观设计中, 不乏优秀的景观小品, 为现代城市空间增添了魅力, 让人们置身其中感受了人文艺术的精神熏陶。然而同时期难免也存在一些问题景观、与周边文化不协调, 而发现问题加以改正及发扬其现有的优势是做现状分析的价值所在。
在城市景观文化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不能明晰表达当地的文化精神, 盲目堆砌文化景点、模糊文化地域特色的现象, 而这一问题的源头则在于对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度不够。一般来说, 城市历史越悠久, 文化积淀越深厚, 文化的本质就越不能用寥寥几个词描述。正如繁多的修饰语只能让主语本身变得单薄, 同样, 面面俱到呈现某一文化的种种特质, 只会让其变得失去特色俯首可拾。要避免取材过多和题材间无明显关系, 杂乱无章给人以混乱感、堆砌感。成功的设计往往胜在具有鲜明的亮点, 只用一种元素呈现一种文化, 便可达到直观有力、个性鲜明的视觉效果。
另一类景观设计的常见问题则是地域文化的缺失, 或让现代化、欧式化阻碍了对地方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如在一些地区的传统老街大兴西方咖啡厅、洋快餐店, 布置异域景观小品。试想一下让麦当劳的山姆大叔雕塑树立于具有浓浓中国民俗风情的传统建筑中, 势必显得格格不入, 不利于特定文化氛围的营造, 应尽量避免。当然, 忽视时代精神一味追求历史感, 而与当代大背景环境脱节, 也会造成荒谬。时间能筛选出文化之经典, 要有选择的继承传统文化, 而不是一味的照抄原样, 才能真正将传统文明之精髓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一直延续下去。
典型城市景观小品的文化内涵
1. 国内传统的城市景观小品
中国传统的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表达含蓄, 往往在事物表层的背后隐藏着才是事物要表达的本意, 此之谓“文化的本意”, 亦称“精神”、“象征”。中国传统的景观小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 是一部非文字的历史书。以下例举运用历史已久的中国传统的城市景观小品, 并且由于其极具特色, 已成为传统文化的象征、沿用至今, 仍有实际运用的价值。即使是只常见于宫殿内、与现在人们的生活相距甚远的小品, 但这番以活泼轻松的形式表现严肃庄重内容的成功经验, 依旧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龙图案装饰:龙是一种象征, 帝王鼓吹自己与龙的关系, 实质是把君权神化, 用于驾驭子民。
石狮子:可用于镇宅驱邪。雄狮蹋球, 象征权力、一统寰宇;雌狮扶小狮, 象征子嗣昌盛。
吉祥缸:象征压火, 保持蓄水状态也有实际的扑火作用。
铜龟铜鹤:龟鹤长寿, 象征国运迹象, 江山永固
太平有象:大象象征社会安定政权稳固, 象身袱宝瓶, 盛有五谷吉祥之物, 象征五谷丰登
鼎:权力和等级的象征物, 传说禹收天下之金铸成九鼎, 九鼎为传国之宝, 立国的重器
桥梁:在精神世界, 桥意味着向美好的方向转折, 在宗教世界, 象征由此世界进入彼世界[1]
2.国外优秀的城市景观小品
中国的景观小品雕塑, 如石龟、铜牛、铜鹤等, 大多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而在西方, 古典园林、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 乃至城市的步行街、购物中心, 更是无处不有雕塑, 不仅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情调, 还表达能一定的主题、反映特定文化。并且相对于中国传统景观小品, 西方的景观小品的立意更直白鲜明, 学习国外城市景观小品文化精神的表现形式, 可以为今后城市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灵感。
西方城市典型的景观小品, 如老年公寓入口前“两个相互扶持的人”, 喻义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文化和现实情况:子女成年后独立生活而不与父母同住, 老年人选择住进老年公寓, 依靠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生活;荷兰库肯霍夫花园的雕塑小品:草坪上的鸟、水中的天鹅、花丛中的观花人等, 无一不在宣传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经典的雕塑“母与子”, 表现了永恒的主题——母爱;德国西部施维茨辛根园中的阿波罗神庙是光明的象征[2]……
当代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设计原则与新思路
1.当代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设计原则
当代城市景观小品的设计, 除了要遵循一般小品设计的原则外, 为了突出表达一定的文化精神、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塑造有所益, 还可格外注重以下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原则:
(1) 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为了能迎合广泛的社会文化需求, 优秀的城市景观小品应有较为丰富的内涵, 能反映时代、地域、民族的文化特征, 协助营造独特的、引人神注的意境, 使观者产生美好的联想, 成为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一个情感节点。
(2) 满足环境的整体要求
城市景观小品属于城市景观环境中的艺术, 与外部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依存关系, 因此, 充分考虑景观小品与环境的融合, 协调景观小品的空间尺度、形象、文化等因素与周围环境想的关系, 有助于景观小品文化精神的表达。
(3) 具有一定的个性和识别度
艺术设计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 这不仅体现设计师的个性, 更应有区域环境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色的反映。地域的个性美是由景观小品参与的整体的人文景观体现的, 人们无论是游历五光十色的好莱坞, 还是历史悠悠的西安古城, 朝气澎湃的上海浦东等, 都能感受到这些地区独有的文化内涵。
2. 当代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新思路
景观小品的构成要素分为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两方面。外在形式是实质性的物质元素, 指所运用的艺术语言和结构, 包括造型、色彩、材料、比例、空间以及构成形式等;内在内容是抽象性的美学理念, 包括所选取的题材、表达的主题和内在价值等。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景观小品外在的艺术设计语言、形式构成和内在的艺术创作内容的多样化, 是当代景观小品发展的趋势[3]。
(1) 设计内容多样化
设计的内容既可以反映当下某些社会现象, 让设计作品的主题紧跟时代, 展现当下的文化风采, 张扬时代特征;也可以选择性得还原传统文化, 使其更具地域特色, 体现历史感。前者如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旁的公共艺术品——“缺腿的椅子”, 以社会问题为主题, 寓意着世界需要和平;后者如北京街头铸铜雕塑的“剃头匠人”, “拉洋车”, “吹糖人”, “大碗茶”, 其设计意境极富民族特性, 富有时代气息, 引发人们的怀旧情怀。成功的城市景观小品设计还能成为当地文化的标志, 如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的铸铜“骆驼祥子”。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为城市景观小品内容的创新提供新的方式。如用波普艺术的形式调侃时事或者生活的方式, 用景观小品这样亲民的艺术形式和人们探讨社会问题, 让人们与艺术对话, 提升文化涵养;对于相对宽阔的有地形地质特色的区域, 还可大胆借鉴大地艺术的创作方式, 让作品与环境结合, 加强人们与自然的沟通;超现实主义艺术由绘画作品转变为景观小品, 不是仅仅在形象上改变, 而是从超现实艺术作品中提炼出的元素符号, 把超现实主义的内在精神涵义更简明、更深刻的表现, 是艺术的升华, 也使艺术作品更贴近生活[5]。景观小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景观小品艺术一般采用接近人的尺度, 与人在空间上处于同一水平, 可观赏、亦可触摸, 增强人的参与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景观小品是人与艺术对话的媒介。
(2) 设计形式多样化
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可通过材质、色彩、体量等表现。
如何运用物体的材质塑造精神文化, 是一个有待研究的新话题。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看, 铜制雕塑、仿青铜雕塑的景观小品可显历史感, 而采用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材料, 如玻璃钢、仿金属等材质, 还能给人们新鲜的时代气息。
中国人对色彩的把握独具特色, 中国人习惯将自己民族的习俗、宗教和传统给颜色赋予情感, 使色彩成为一种象征:黄色象征皇权, 黄色的景观小品给人以高贵、神圣之感;白色在中国古代建筑里主要用在须弥座上, 表示佛性的洁净无瑕;红色象征天子统治, 象征生命力;黑色崇拜则源于鸟图腾名族把自己的祖先看作玄鸟, 崇拜黑色的燕子[1]……中国人喜爱色彩的背后往往也有其丰富的文化背景。
城市景观小品的设计形式上还可通过“体量”的特征展现文化特色。如体量上采用组群的布置, 形成空间复杂形象多变的结构, 符合中国古代建筑的普遍规律, 传达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渗透、适应, 体现和谐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4]。而西方的城市景观小品更倾向于用鲜明突出的个体标志物传达精神, 这或许也于西方人追求独立和个性的有关。
结语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而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 利用城市景观小品塑造城市精神文化, 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无形力量。成功的城市景观小品应该是该城市的文化精神的一个缩影, 既能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物质表现, 本身又是城市巨大的精神财富, 它们分散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城市景观小品张起了文化氛围的巨网, 对地方文化的营造起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