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2024-08-18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共8篇)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篇1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在中小学校的培养规格上,以往的提法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现在更多的提法是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若此,则学校首先必须有特色,如果学校千校一面、同质化办学,都是一个模子烙出来的,又如何能够让学生有个性?学校要实现特色办学,打造特色文化,首要之举是要找准抓手,也就是统领学校一切工作的“魂”。有了这个“魂”,学校教育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形态就会聚敛而有力。如同珠子与红线,现在散在的“珠子”很多,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剔透、五彩斑斓,委实漂亮。但如果没有一根“红线”贯串,就立不起来。就成不了一串“项链”。那么,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提炼这根“红线”呢?梳理、归纳一些学校已有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依托历史底蕴。一些学校办学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很有历史渊源,有些学校甚至还可以向上追溯到某朝的某所书院、某代的某个名人,有许多厚重的历史故事。学校可以由此深入挖掘,提炼出能代表学校精气神的东西。比如,有的学校坐落在当年象山书院的旧址,办学薪火相继、弦歌不绝,学校可以据此打造象山文化。对陆象山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其合理的一面:古为今用;有的学校传说有东汉著名贤人、经学家徐孺子的活动遗迹,学校可以围绕其恭俭义让的处世哲学来做文章,提取其不媚权贵、“非自力而不食”等思想品质,激励少年后学。对办学历史悠久、校友资源丰富的学校,还可以围绕校友文化来做文章。南昌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建校113年来,从这里走出袁玉冰、黄道、张朝燮、刘和珍等革命先烈;走出邵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走出吴有训、胡先?、黄家驷、阳含熙、徐采栋、杨叔子、徐性初、游效曾、吴式枢、刘高联、朱中梁、熊大闰、朱伯芳、贺其治和张弥曼等28位老一辈科学家、院士;走出大翻译家许渊冲,计算机专家洪家威、涂序彦,国画大师刘勃舒,作曲家辛沪光、颂今,歌唱家徐有光等杰出校友。学校做足校友文化,以优秀校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让学生学习先辈校友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科学、探求真理、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目标,从而步名人足迹,炼人生境界。

依托区位优势。南昌县莲塘一中坐落在县城所在地莲塘镇,由莲塘而生荷文化,学校围绕春荷才露、夏荷悠悠、秋荷满园和冬荷有声四条思想文脉,展开文化建设,旨在培养学生“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气质。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小学坐落在洪都航空工业公司。讲到洪都,从事航空事业的人无不知晓,这里是新中国第一架战斗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的诞生之地。作为原子弟学校,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在从事与航空有关的研发、制造工作,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是从小听着飞机试飞的轰鸣声长大的。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脉资源,打造求学大地中、励志蓝天上的蓝梦文化,激发学生遨游蓝天的梦想、成就事业的意志。南昌市百花洲小学坐落在市内八一公园的百花洲畔,学校紧紧围绕百花来做文章。1996年《人民教育》《江西教育》杂志同步推出长篇通讯《百花洲上百花开――南昌市百花洲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纪实》,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从此百花洲小学被誉为南昌市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2009年媒体报道学校依然“百花依旧笑春风”,到今天学校进一步追求“四季百花绽芬芳”。学校坚持“让每一朵花儿都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每个班都确定自己的班花,并根据花的特性提炼出班级精神;学校还通过开设花与诗、识花赏花、花与心理、花与画、花与技艺和花卉种植等校本课程群,实现花怡性、花导行和花益智的育人目的。南昌市滨江学校利用濒临赣江的地域特征,打造“尚水文化,滨江情怀”。抓住水“以柔克刚、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百川归海”的特点,将水的至柔至刚、至净至美、至情至义的品质,渗透到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有滴水穿石的韧性和恒心、海纳百川的包容和博大、行云流水的灵动和畅达、润物无声的奉献和智慧,以及上善若水的品格和境界。

依托办学理念。特色文化也可以是办学理念层面的。比如,南昌市新建二中打造“惠风和畅。上善若水”、“和而不同,与人为善”、“和衷共济,止于至善”的和善文化,培养师生“和谐感恩,从善如流”的精神,最终的教育追求在于打造和美校园、塑造和乐少年、构筑和润课堂、培养和雅教师、形成和洽团队,实现“和谐而善、善而和谐”的教育。南昌市豫章小学秉承“和雅豫章,尚雅人生”的办学理念。“雅”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愈发突显的魅力修养。“雅”者,谓之美好、高尚、不粗俗。“雅”不仅是举止谈吐间的高贵、儒雅,或是内心境界的恬静、从容,更是自然、和谐地应对外界环境。豫章小学采赣鄱之灵气,承豫章之文华,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的四个维度,以及雅境、雅课、雅制、雅言、雅行、雅趣、雅思和雅作的八个要素,培养“雅师”,即要求教师将优秀个人魅力和人文素养,潜移默化、藏而不露,润物细无声,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品味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浸润“雅生”,即要求学生做到身心健康、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和德才兼备。南昌市上河街小学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坚持“回归人本,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构建生活教育的校园环境,创立生活教育的实践基地。以生活化教学为抓手,推进基础型课程的实施;以生活化德育为轴心,推进拓展型课程的开展。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珍惜生活,进而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南昌市羊子巷小学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借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之壳。赋予新的精神和内涵,提出“新六艺”教育,并据此开发出具有时代气息、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和健康快乐成长的“新六艺”系列校本课程,以实现“以诗性育人性,以书品育人品,以礼修德,以乐化心,以动健体,以御(拓展为对现代生活、学习的驾驭)立人”的育人目标。

依托名师资源。一所学校几十名乃至几百名教师,真可谓人才济济。学校可以充分依托教师资源。发挥其在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和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由有特长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艺术、体育类活动。有的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学会下一两种棋,比如围棋、跳棋等。棋类活动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细致耐心”、“遵守秩序,落子无悔”、“胜不骄,败不馁”、“善于沟通、公平竞争”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很有帮助。学校在普及棋类活动、开展棋类教育的基础上,进而提炼出一句话:走好人生每一步,以此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作为激励全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力量。

依托传统项目。南昌十七中是江西全省唯一举办内地西藏初中班的学校,以“办汉藏人民都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己任,制订《汉藏民族团结公约》,每学年组织一次“汉藏团结班”结对仪式,设计“汉藏一家亲”等校本课程。出版由西藏班真人真事改编、由国内知名画家史俊绘制、反映西藏班发展历程的连环画《高原路,红土情》,录制《老师,我的阿妈》《哈达献给共产党》等校园歌曲;在教学楼大厅绘制表现汉藏团结的大型壁画《情深意长》,在一些墙面上绘制反映藏族风情的宣传画等,将民族团结教育日常化、自动化,打造浓浓的民族和谐文化。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被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栏目、央视七套、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南昌二十中位于南昌都司前街,为明代江西都指挥使司衙门所在地,北面是以东汉高士徐稚命名的孺子路,西临以明代文化名人王夫之命名的船山路,东靠以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命名的象山路,南浦飞云、抚河流淌。处如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地,学校如何凝练自己的特色文化?30多年来,学校坚持走“传承集邮文化,创建邮雅校园”的特色文化发展之路,成效显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学校更是借课改东风。开设“方寸世界――集邮”、“邮票与音乐舞蹈”、“邮票与美术书法”、“邮票与历史地理”、“邮票与体育运动”、“邮票与戏剧影视”、“邮票与社会文化”等校本课程群,以收“方寸能容大千世界,集邮似读百科全书”之效,学校也由“邮”而“雅”,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日渐上升。

依托学校名号。南昌铁路二小依托与铁路的天然关系,围绕铁路这一主题。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火车的历史”向学生介绍从最早的蒸汽机到如今的高铁200余年火车的演变发展;“乘坐火车去旅行”,使学生了解铁路沿线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山川名胜;“未来的火车”更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创造欲望。南昌市绳金塔小学坐落在素有“千年古迹,镇城之宝,一城文脉”之称的绳金塔旁,该塔是“西湖文化”(南昌市西湖区)的代名词,是南昌市最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挖掘具有向善向美之遗风的社区资源,设计美德校园、美书校园、美体校园、美艺校园等系列课程,“以美育心求发展,以心尚美待时飞”。南昌市石头街小学取校名中的“石”字,提炼出“以石载道,以实育人”的办学理念,开发石文化课程,收集奇石,学习赏石,让学生学习与石有关的故事传说、民谚诗歌、名人名石等,了解与石头有关的文化。体悟石头的坚毅、质朴、谦逊和沉稳精神,并引导学生努力将石的精神转化为自己的意志品质。南昌市进贤门小学开发以“举贤立校品、古韵唱新风”为主旨的校本课程,通过设置文化廊、文化牌和文化栏,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家乡历史名人、社会贤达,并设计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敬贤、进贤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家乡历史名人的风范和品性,以实现“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培养目标。

依托校园名胜。一些学校特别是有一定历史的老校,校园里会有一些“古迹名胜”。可以据此而做些文章。南昌市邮政路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内有一棵古树:枫杨树。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这种树既有枫树的坚强挺拔,又有杨柳的飘逸婆娑,兼具树木家族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特性。学校以此打造树文化,秉承“一棵树,一片林”的办学愿景、“坚忍不拔,昂扬向上”的学校精神、“外树风貌,内塑精神”的校训、“坚毅树品、勤勉立学”的校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工作作风,管理上“树正气,谋发展”。德育上“以德为根,根深叶茂”,行为上“一枝一叶总关情”。种好两棵树:一棵是教师之“树”,树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树干:教师的学习力、反思力;树枝:教师的专业技能:树叶:教师的人气、才气和名气。一棵是学生之“树”,树根: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树干:学习力、合作力;树枝:学科思维方法、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树叶:学科知识。激励教师“悠悠古韵枫杨冠下传文化,默默园丁桃李花前育未来”,激励学生“千枝万叶各不同,千姿百态竞芬芳”。

依托教育创新。学校文化并非百年老校的专利,新建的学校或者办学历史较短的学校,可以通过高位嫁接或无中生有等形式,逐步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比如,有的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科技教育,在课堂教学、学生社团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灵活运用萃智理论的40条创新原理,通过科普知识讲座、科技故事演讲、科技与创新主题班会、科技天地队角评比、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我的小发明竞赛、校园科技节、小科学家表彰等系列活动,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点亮学生的创造智慧。几年下来,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创意,获得一个又一个专利。在学生收获成长、获得特长的同时,学校也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江西省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严加红]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篇2

一、对文化的认识

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对文化内涵的不同认识影响着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学者们对文化的内涵争论了几个世纪。美国人种学家克拉克洪(C.Kluckhohn)在题为《文化:概念与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中提出了160例定义。通过对100多位权威人士的著作进行归纳分析后认为,“文化就是通过符号取得和传达的外显的和内涵的行为方式,构成人类集团各不相同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传统(即来源于历史并经过历史选择的)的观念,特别是依附于这些观念的价值标准;一方面可将文化系统看做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可将其视为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条件因素”。格尔兹把文化定义为一定组织内群体所共同认同的“意义之网”。鲍尔认为文化就是“我们这里的人的做事方式”。司肯(Schein)认为文化是“凝聚一个团体的共享的信仰、价值观以及一套基本的假定”,这些价值“成为一个群体观察、感知和思考有关问题的正确方式”。

我国有学者认为文化是指一定群体所共有或共享的意义体系,具体指群体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由于各种类型群体组织都有自己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也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于是不同类型的群体组织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而相同类型的群体组织也形成了各自有特色的文化。

综观各种文化定义,大体上可以将研究文化意义的学者划分为两个派别:一派是文化适应派,着重于直接观察一个群体成员的行为、语言及使用之实物等;另一派是观念学派,着重于观察社会成员心目中共有的信念。根据学者们所研究的着力点,罗伯特和亨特(Robort&Hunt)提出了组织文化研究的四种基本取向:一是组织共享的规范、信念及价值;二是有关组织的故事、语言及传说;三是组织的典礼、仪式;四是组织中成员的交互作用系统。这些研究的基本视角和取向为我们理解和认识学校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二、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是基于教育的共同目标、共同理想、共同追求而成立的教育组织。

学校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范式。一方面,学校本身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相对于学校组织内部来讲学校也是一个蕴涵了诸文化要素的社会系统,人们基本上都是从文化的四种取向展开对学校文化的研究的。

“学校文化”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于1932年在其《教育社会学》中使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校文化形成的来源之一是年青一代的文化,之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前者是由学生群体中的各种习惯传统、价值观念以及接受影响而产生的情感心理和表现行为等构成。而后者则代表了教师的成人文化。由教师群体的各种习惯传统、规范准则、价值观念和心态行为等组成”是“学校中形成的文化”。HecK-man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常常被引用,在他的理解中,学校文化是教师、学生和校长所持有的行为方式;同时,学校文化和学校本身的传统与历史也有密切的关系。即学校应该是学校全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和共享的信念,其形成又是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的。沙因、迪尔和彼得森(Deal&Peterson)认为,学校文化是由教师、学生、家长和行政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工作和生活所共同建构的组织传统与规则,并且内化为人们思考、活动和感知问题的方式。斯肯把学校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包括学校文化中的仪式、典礼、故事、传说、共享的语言和互动系统等外显性的成分;第二个层次包括学校组织成员共享的规范、信念、价值;第三个层次是师生行为的出发点和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往往促进或阻碍师生行为的发生。每一项学校文化形式中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和基本假设。

我国自上世纪末以来,教育界学者积极对学校文化进行研究,郑金州先生将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种定义强调动态性,强调学校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北京教育学院季苹这样描述:“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内隐规矩”是指大多数组织成员在主导的或者说强势的做事方式的左右中形成的不约而同的某种做事方式,“内隐概念”是指做事方式中体现的对于某个问题的价值判断。),并认为这种“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才是文化的真正的、真实的内容。马云鹏教授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另外,其他学者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还有的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等。

如同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一样,目前对学校文化的释义亦是丰富多彩,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表述学校文化,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文化应是学校成员共同享有和认同的行为取向、期望、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态度的统一体,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群体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含涉于学校制度、课堂教学方式、学校科研活动、师生互动方式以及学校建筑、学校传统、仪式、庆祝活动、典礼等具体行为或物象之中,其核心价值是学校精神。

“学校文化”含有“文化”概念,但它又是对社会文化反复选择加以吸收并融入自己学校意志和个性的文化结构,它建诸于学校集体与团队共享的基础之上,是由校长、教师和其他一些人物所强化、扶植或改造的潜在的规范、价值、信仰和假设所组成,物质、精神图腾或制度等是这些要素的重要载体。有人把学校文化比作一棵生命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及行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土壤。也有人说它就像一种感情和社会习俗的“地下流”,流注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牵引着学校成员、各项工作和他们的理念朝着一个潜在的目标行进。

三、学校文化结构的形态

(一)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并为全部或大多数师生员工接收、认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体现着文化的价值观。它体现在包括学校的校风、学校精神、管理者的思想理念、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学生的学风、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旗等方面,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主要内容为学校价值观和学校团队精神。学校价值观是学校大多数师生员工所推崇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目标,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决定着学校的基本特征,规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对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学校团队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校主导意识。

(二)学校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保障体系和措施。一般主要包括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长期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规章制度,除此还包括学校的组织形式、传统、节日活动、仪式等,用以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要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在建构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的规定和条例,学校制度文化一方面突出学校的目标追求,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赋予制度以学校精神文化的色彩。因为“从更深的意义上讲,学校组织制度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摸索、选择、积淀下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要提高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学校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突出以人为本,更多地体现出对师生主体的尊重,并能根据实际变化和需求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学校群体文化

在学校组织中,存在着相对独立、各自又具有稳定性的群体,其中最核心的是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这两大群体的文化的共存、碰撞和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群体文化。教师群体文化和学生群体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最生动的表现。教师文化是教师的生活方式、学习工作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等教师个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其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教师价值观念的反映。教师境界的高低、素质的差异,决定着教师文化品位的高低。教师应树立新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权威观念,谦虚、诚信、耐心、尊重、平等待人,使学生心悦诚服,应注重提升教师的现代教养学养水平,建立自然合作文化。学生文化指学生集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师文化一样,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体现,它通过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技能、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表现出来。

(四)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通过它们给人以一种感情熏陶和启迪。学校物质文化是表层的外显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外在体现,更直接的表现出学校文化的特色和内涵,是学校文化的窗口。主要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如学校标志、学校建筑与布置、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络、现代教学设备等及其蕴含的价值取向。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是最为显现的,比较容易实施,但并不是有了标志、建了图书馆和网络就有了物质文化,必须注意开发物质中的“文化”精髓,做到将外显的物质和内隐的价值观统一,将直观冲击力和教育人文内涵统一。

四、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战略规划

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要通过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化发展战略,更多地用文化作为战略武器,打破常规,改变现有的竞争规则,从全局性、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出发,重新对办学思想进行个性化、非线性的定位并统筹推行,这样才能把学校战略创新的精神释放出来,才能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学校文化的战略规划,大致包括学校形象定位、办学核心理念与学校精神的提炼、学校使命与发展总目标的制定,以及相应的办学要略、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品牌理念、课程理念、公关理念、质量理念的确定。这些教育理想与价值观念的阐释,必须基干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必须具备全局的和长远的眼光,必须具有创新性、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制度与执行系统跟进,必要时还应以校内“立法”形式加以固定,并通过一整套的规范化运作,鲜明而有效地传达出学校的个性形象。

(二)全员参与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是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师生员工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实践者、传承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受教育者和受益者。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师生员工参与的学校文化将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再好的文化理念也将得不到落实。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又提升着自己,没有人参与的文化,体现不出文化的力量。

首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学校价值观的塑造通常是由校长这一“总指挥”来完成。校长主要借助诗性的、感人肺腑的语言,融合个人的价值观与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将学校的核心灵魂书写出来。这一共同愿景成为学校的文化领导,统帅和规范着学校每一个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其二,有学者指出,一旦领导完全理解学校文化,他们就会对建构或强化文化的需要进行评价。文化建设要求学校领导关注组织内部每一个成员的信仰和行为,关注其对于学校生活各个方面非正式的、微妙的和象征性的影响,创造和支持一种追求工作效率和伦理价值的态度,比如可以利用教师会议和典礼庆祝成功;在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的过程中,使用群体所创造的清楚地、共享的语言;还可以在日常工作、言语和师生的互动中强化他们的标准和价值等等。

其次,学校文化建设必须调动校内人员(教师、学生和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如成立校长为首,党政领导参加,中层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负责开展工作;选派骨干教师掀起培训,采取措施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各类文化教育活动;以学校文化的某个方面作为教科研的主要任务,把学校文化的主题作为每年艺术节和团队活动及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等。这需要学校发扬民主精神,强化师生员工的主体意识和认同感,让全体成员参与到学校共同愿景的建构中,让愿景成为大家共享的目标、成为整个学校的期望,全体成员既有认同,又能不断反思与变革,引领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不断与学校文化相融合。只有这样的愿景才能统率学校各项活动,潜在的决定着学校的各个方面,成为学校自我完善与自主运作的“意义结构”。

(三)继承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树立鲜明的“时空意识”,一方面要审视学校的历史底蕴,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本校积淀的文化历史和元素,这是学校文化中一笔宝贵的、独特的财富,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基,是学校文化中稳定的成分。但是,继承并不意味着不变,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固守、更不能保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植入先进文化,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吸取精华,形成并延续学校文化中富有个性的、先进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审视学校的现实形态和未来规划,审视教育行业形势、学校个性和内外部生态环境,在这一前提下不断地扬弃和创新。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封闭的、静态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因而它的建设过程不是一种仿效,而是一种创新,需要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使之适应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适应师生员工主体的内在要求。如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自主发展、尊重、合作、和谐共生、创新等思想。只有坚持继承与发展,才能提炼出具有校本性质的重要元素,整合成新的学校文化理念系统。

(四)系统整合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关系。在学校文化系统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是核心,制度文化建设是保证,群体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和表现,四者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互为呼应,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统一于学校培养和发展目标这一核心价值观。为此,应全方位、立体的围绕培养目标,突出人的价值关怀、道德追求、人格精神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使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成为引导和促进师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和心智情感不断形成的过程,成为引导和促进师生自主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内驱力不断形成的过程,成为引导和促进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精神和凝聚力不断形成的过程。

(五)强化个性

了解一所学校,很重要的就是了解其深层次的文化品质,因为教学模式、管理程序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以引进,唯独文化性格是一所学校独具的生命力。在大量同类型学校相互竞争的态势中,只有借鉴企业“错位经营”策略,避开同质化的交锋,注重开发自我的特有能力,将学校品牌引人“无竞争空间”,也就是在学校形象、办学理念、校本课程设置、优势项目强化、学生素质、教师教学风范等方面办出特色,办出成就,才能提升学校文化力,提高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也才能更好地使社会公众建立起对学校的品牌认知与忠诚。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努力强化个性。学校领导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以及办学追求,关注于学校中最有意义和具有独特情境的学校文化要素,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或者针对学校现状炼整合出自己不同于同业的差异,塑造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的象征,作为支配全校师生行为的“意义结构”,引领学校的整体运作。

参考文献

[1]马云鹏,邬志辉,谢翌,等.优质学校的理解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路易.多洛著.黄建华译.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季苹.“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J).人民教育,2004(2).

[4]周勇.提炼学校的文化精神:教育叙事与建构学校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4(3).

[5]赵士智,张改娥.关于学校文化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

[6]特古斯.学校文化:问题与思考(J).前沿,2008(3).

[7]艾克柔.学校文化: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柱(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篇3

概括地说,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是依托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提炼特色。一些学校办学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其中还有历史上颇具影响的学校,向上可以追溯到某朝的某所书院、某代的某个名人,有许多厚重的“故事”,学校可以由此深入挖掘,提炼出能够代表学校精神的东西。比如,有的学校坐落在象山书院的旧址,办学“薪火相继”“弦歌不绝”,学校可以据此打造“象山文化”,对陆象山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其合理的一面“古为今用”;有的学校传说有东汉著名高士贤人、经学家徐孺子的活动遗迹,学校可以围绕他“恭俭义让,淡泊明志”的处世哲学做文章,提取其不媚权贵、“非自力而不食”等思想品质激励少年后学。

二是借助学校地域文化创特色。比如,南昌县莲塘一中由“莲塘”而生“荷文化”,旨在培养学生“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小学坐落在洪都航空工业公司,这里是新中国第一架战斗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的诞生之地,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在从事与“航空业”有关的研究、开发、制造工作,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脉资源,打造“励志蓝天上,求学大地中”的“蓝梦文化”,激发学生遨游蓝天的梦想、成就事业的意志。南昌市滨江学校,利用临江(赣江)的地域特征,抓住水能“以柔克刚、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海纳百川”的特点,打造“尚水文化,滨江情怀”。

三是依托名师资源创特色。一所学校几十名乃至几百名教师,真可谓人才济济。学校可以充分依托教师资源,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由有特长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艺术、体育类活动。四川成都某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学会下围棋、跳棋、五子棋、军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等中的一两种棋。棋类活动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细致耐心”“遵守秩序,落子无悔”“胜不骄,败不馁”“善于沟通、公平竞争”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很有帮助。学校在普及棋类活动、开展棋类教育的基础上,最后提炼出一句话——“走好人生每一步”,以此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作为激励全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力量。

四是精心选定办学理念创特色。打造特色文化也可以在办学理念层面上精雕细琢,比如,新建二中打造“惠风和畅,上善若水”“和而不同,与人为善”“和衷共济,止于至善”的“和善文化”,培养师生“和谐感恩、从善如流”的精神,其最终的教育追求在于打造和美校园、塑造和乐少年、构筑和润课堂、培养和雅教师、形成和洽团队。南城实验小学打造“和美文化”,通过和洽管理、和煦德育、和美课堂、和乐课程、和馨教师、和美少年,实现“和谐而美、美而和谐”的教育。

探寻法院文化建设的路径方法 篇4

专业论文

探寻法院文化建设的路径方法

探寻法院文化建设的路径方法

摘 要 笔者认为当前法院系统文化建设呈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如文化建设忽视层次性,建设偏器物化;忽视长期性,建设功利化;忽视独特性,建设平庸化;忽视复杂性,建设拔高化,这是没有厘清“法院文化是什么”导致的。笔者认为法院文化存在三重维度――器物之维、制度之维、观念之维,并据此提出法院文化建设的正确建设路径。

关键词 法院文化 三重维度 路径

基金项目:该文为“2013年四川省双流县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资助,项目编号:SLSK13-20。

作者简介:黎莎,双流县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0-239-02

作为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一个新兴课题,法院文化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当前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法院文化建设呈现出一些值得反思和深省的特征、现象,如建设表面化、形式趋同化、偏器物化等。笔者认为,这类现象的产生同我们对法院文化内涵结构认识不清、决策者政绩思维、创新精神的缺失等均有关联,只有在对“法院文化是什么”有了准确把握之后,才可能拿捏准如何建设法院文化,进而寻求到价值导向和路径方法。

一、法院文化的三重维度

(一)器物之维

这是法院文化的第一重维度,也是最为直观、最易达到的维度。器物者,表征也,是指可以承载法院文化元素、理念、精神等的一切物质设施、建筑、服饰、装饰、标识等。在现实中,器物之维的法院文化是通过庄严肃穆的法意建筑(审判大楼、办公场所、司法装备场所等)、具有法治图腾意味的装饰物品、装修风格(雕塑、雕像、廊柱、图案等)、法官身份象征器物(法袍、法槌、法官坐席等)、提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法院文化氛围的设施(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休闲吧等)折射出来的。

(二)制度之维

这是法院文化的第二重维度、中间维度。是指对法院文化(审判文化、法官文化)加以反映的一切规章制度、活动方案、运作流程等,如案件管理流程、审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甚至法院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准则、协调与党委政府关系时遵循的方法等。在实践中,最为常见的当属法院对文体活动的策划、制度、方案等。

(三)观念之维

这是法院文化的第三重维度,也是最难企及、最难领会的维度。法院文化的观念之维是法院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关键所在,它是指法院人对待法律的信仰、理念,对自身职业地位性质的看法、认识,对法院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对社会生活的构想,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行为起到潜在的和实际的引导作用”。观念之维深植于法院人的意识之中,而这种意识通常无法言传,只能意会,只能通过法院人的行为和活动表现出来。观念之维折射出法院文化最根本、最深邃的核心价值,文化到最后将沉淀为人格,锻造出法院文化的职业性文化品格,所以它的形成对前两重维度具有决定性意义,对法院文化建设实践将产生最深刻、最本质的影响和作用。

综上,法院文化以三重维度为内涵式结构,是法院作为行使审判权、从事审判活动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二、法院文化建设的误区――以三重维度为坐标的审视

(一)忽视层次性,建设表面化(偏器物化)

诚如前文所述,法院文化是由三重维度构成的系统性文化体系,三重维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但现实是众多法院一提及文化建设,依然局限于建设法院文化的器物维度或仅仅触及制度层面的皮毛。各地许多法院都充分利用“文化建设”契机,率先将自己法院的“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档次,希望通过新的审判、办公场所彰显法院文化,如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1月投入使用的新审判大楼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草坪上各有两个“山字形”喷泉造型,寓意为法律的威严“坚如磐石”;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新审判大楼大厅迎面而来的墙壁用大理石拼成巨大的天平图案,院内园林绿化“明镜池”、“清风亭”、“守拙石”等寓意中国古代司法行政官员推崇的品德操守。有的地方法院对法院文化还停留在“唱唱歌、跳跳舞、照照相、看看书”等文体活动层面上,这从各类关于法院文化建设的报道、信息、网站就可窥见一斑,“书画作品展览、摄影展览、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拓展训练、文体活动”等字眼出现频率极高,言必称“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了法院文化建设的发展”云云。

(二)忽视长期性,建设功利化

法院文化三重维度中的观念维度不易塑造和形成,需要“润物细无声”的长期积累和沉淀,但这一维度所代表的文化品格一经形成,却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延展力,这就决定了法院文化建设注定是一项长期工程。但正因为观念维度塑造的艰难性,使得法院在“建设文化”时常常首先关注器物之维或是浅层的制度之维,由易到难本无可厚非,可现实的情况却往往是急功近利。有的法院因为上级法院下达的目标考核压力,加上决策者将法院文化建设作为达成某种政绩目标的手段,在实践上往往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求属下在拿方案、做计划时都以功利取向为标准。甚至为了应付某项检查或某种考核,临时搞“突击战术”,将法院文化建设异化为组织法官开展几次文体活动,几次学习交流活动等。如此一来,法院文化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成为了苍白无力的符号。

(三)忽视独特性,建设平庸化

一方面,法院文化建设与审判活动、法官职业素质等职业化内容割裂,形成文化建设与审判实务“两张皮”、“各忙各”。所谓的法院文化建设沦为法官工作之余消遣的玩艺或是舒适的办公环境,这无疑是对法院文化“边缘化”的误读。事实上,法院文化应当存在于法官审理的每一件案件当中,流淌在法院审判管理艺术的每一项流程当中,萦绕在每一个来到法院“打官司”的社会公众的脑海之中,它不应仅是硬邦邦的器物或吹吹打打的玩乐,它应与审判工作、审判管理、法官职业素养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否则将无法区别于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他的文化体系。另一方面,现有的法院文化建设工作在各法院间呈现模仿化严重的迹象,创新理念严重缺失。图书馆流行,大家就纷纷设置图书馆;“法官沙龙”时髦,各地以此为雏形的“圆桌会议”、“交流论坛”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在模仿、学习的过程当中形成了法院文化建设的无限复制,可是这种拷贝却只能局限于物质、活动等表面东西,囿于器物之维、粗浅制度之维而无法突破。

(四)忽视复杂性,建设拔高化

一味拔高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很容易陷入文化建设“工具论”误区。法院文化作为意识范畴不可能“包治百病”,更不可能全是积极影响。事实上,社会意识总会有它的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要遵循它的历史逻辑,法院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建造新的大楼或是组织某一次培训来建设法院文化,但是这只是整个浩大工程的沧海一粟而已,法院文化的主体部分仍然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延续原来的轨迹:法官在裁判案件时仍然会担心和考虑来自外界的干扰;法官群体的职业文化品格仍未形成,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仍处于较低状态等;中国古代集行政与司法于一体的传统法文化(如官本位)仍然会产生消极影响。

三、探寻法院文化建设的路径方法

(一)找准司法为民的基本价值导向

法院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司法为民需要:如在硬件上,应尽量以方便当事人诉讼为主体理念进行设计,如设置“当事人停车区域”、“诉讼绿色通道”、“诉讼休息等候区”等。在机构设置上彰显司法为民特色,笔者所在地区中院,借鉴政务服务中心成功经验,在区域内进行推广的诉讼服务中心就是一个切合司法为民理念的产物,它既方便了当事人诉讼又将法官从繁杂的程序性事物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了办案效率,这样的好处又最终回馈给当事人,减轻了他们的讼累。在程序设计上,也应便利当事人,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应培养当事人主体观念,以当事人为中心,尽量发挥司法调解作用,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开展“送法下乡”、巡回审判等,方便百姓诉讼,释疑解惑,大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在工作态度上,应树立司法为民、服务至上理念,对待当事人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耐心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致的态度。

(二)正确认识和孕育法官素养

法院是维护法治,提供公平正义产品(判决)的机构,法官素养应当也必须包含法官的正义感、法律感、社会责任感、判断技巧、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多学科的知识涉猎等等,而这些都远非丰富业余生活就可解决。比如说,法院系统现在都很重视调研工作,但是如何去培养法官的调研素养却是一个问题。很多业务部门的法官都不愿撰写调研,将之看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调研任务很大程度上都集中于主抓调研工作的综合部门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人”身上。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二是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工作分配);三是多数法官确有实际困难(工作多、写作能力低);四是思想上不重视。必须针对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一一拆解,才可能在法院内部形成一种大家参与、人人提升的氛围。

(三)锻造法官群体的职业化文化品格

我国法官群体,远未达到“法律职业共同体”要求,更遑论文化品格的养成。现阶段的法院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普适性的建设,尚未同法官群体的职业化文化深度结合。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法官群体应当天然与其他职业群体相区分。锻造法官群体的职业化文化品格,就是要从法官群体的价值取向、行为范式、思维判断模式等入手,养育法官群体的职业化文化特征,消减传统法院文化的不足(即职业素质平庸化、社会地位淡漠化、管理体制行政化、司法权力易受干扰化等),通过展示职业化特征,发挥职业化文化的辐射作用,才可能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法院的评价和司法公信力。

(四)追求法院文化的法律信仰理念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感情,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公平正义是法律的最高价值,也是法律孜孜以求的终极理想。法院并不仅仅是审判的机构,它同时也是法律信仰得到实现的最重要途径。法律的信仰位于法院文化的最顶端,是属于观念之维最上层的意识形态。法官,只有信仰法律,才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才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化水平,才会为自己的职业引以为豪,才会真正司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为民,公正断案;法院,只有信仰法律的文化积淀,那些庄严的法意建筑、有序的法庭设置、规范的裁判文书才不至于空洞无物,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起司法的信仰。

参考文献: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篇5

我国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而体育文化是最直接作用于人的身体和精神的文化形式,体育文明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娱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断唤起个体文化意识的觉醒,并满足个体的文化诉求,促进个体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转型,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文化强国的建设.所以说,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而且又对文化强国的建设起着推动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体育管理部门和体育界人士要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我国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体育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奥运争光计划”使我国的竞技体育走在了世界前列,“全民健身计划”也使我国的群众体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我们的体育文化的发展还较为滞后.一方面,学术界还没有真正厘清我国体育文化的概念、范畴、功能、特性等基本问题,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途径还没有清晰的思路,没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体育文化实践.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虽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体会,对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逐步培养起了参与体验意识,但大多数人对体育的认识仍只停留在体育外在表现形式等表面,对体育的内涵、精神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等认识薄弱.此外,我国对体育文化产业这一文化产业新亮点的认识不足[4],体育文化产业建设十分落后,没能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体现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的体育文化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调查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府管理部门对发展体育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文化发展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人才队伍建设薄弱;学术界对体育文化发展研究还不够深入;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不够;体育文化的宣传手段和方法欠缺,宣传力度薄弱等.

建设文化强国机遇下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1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

发展体育文化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管理,其工作的展开首先要有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协调其他部门的关系,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保证体育文化发展工作有序进行.而目前我国体育文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薄弱,机构和人员缺乏.大部分省份都没有成立专门的体育文化管理机构,有些只是将体育文化工作挂靠在其他部门开展,有些甚至连相应的挂靠部门都没有,导致体育文化工作处于无所依托的状态.这种现象是政府部门对体育文化和发展体育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不足、对体育文化发展工作不重视的体现.建设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显示出政府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和对文化发展工作的重视,体育管理部门也要重新审视体育文化在体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尽快组建和完善各级专门的体育文化管理机构,并根据当前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使体育文化工作落到实处.

2建设体育基础设施,丰富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

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播需要体育实践作为载体,体育实践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才能够实现.没有充裕的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民众缺乏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活动就无法开展,体育文化就无法被人们体会和接受,其传播必然会受到阻碍.所以说,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物质基础的丰富.针对我国人口众多,且体育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应该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做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论证工作,建设的体育场地要有利于开展、繁荣当地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场地建设要为需所建、为民所建,还要有专人来管理,提高效益,发挥其最大利用率.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体育文化活动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一理应得到大力的提倡和支持,在为群众提供充裕的体育活动场地的基础上还要为群众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规则上的指导,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满足民众的需求.

3扶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体现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

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仅依靠外来资金的支持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而依靠对自身价值的挖掘会使其发展更具生命力.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领域内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体育文化中的体育传媒、体育科技、体育健身、体育旅游等所提供的服务是可以用来进行交换的产品,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经济价值.此外,体育产业的发展,民众提供更多体育服务的同时也是在传播体育文化,使体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明确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但当前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依然处于尚待开发阶段[5].体育主管部门应该想办法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深挖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努力建设好体育文化市场,充分体现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

4开展民间体育运动,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优势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国际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不同民族的文化也不断交流、互补,从而实现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而在体育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竞技文化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跨越了民族和地域的限制,并积极地吸收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凭借着西方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奥运模式全球化发展,迅速成为当今体育文化领域中的主流文化[2],使我国的体育文化也受到了的巨大冲击和影响,这从我国的竞技体育制度和内容上都有迹可循.但我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无论是物质文化景观还是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和习俗都对世界各国人民充满了吸引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而产生了具有传统养生思想、内外兼修、身心并兼的体育文化形式,其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和谐、养生、修身、正心等.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对待体育强身健体的文化认同感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这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而西方体育文化不具备的吸引力优势[4].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式草根性、平民性、廉价性的特征也更满足正努力向小康社会迈进的中国人民对为他们提供健康和娱乐而又能够消费得起的廉价体育的要求.体育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抓住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这一优势,大力开发传统体育的健身与娱乐价值,立足国内,大力开展气功、太极拳、跑步、踢毽、舞龙、舞狮、赛龙舟、扭秧歌、抖空竹等民间体育运动,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发挥体育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结语

高校文化建设优化路径分析论文 篇6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含了多个子系统和组成要素;高校文化建设又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必须科学把握各文化要素之间的联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应将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分步实施。坚持重在建设、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原则,发动全员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全校共同参与的格局。

丰富精神文化。要对高校精神文化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和宣传,明确办学思想和理念,树立学校精神,发扬高校传统;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断丰富高校精神文化的内涵。首先,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文化建设,使师生员工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次,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风,通过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发挥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吸引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促进学生增强创造力,丰富知识;形成良好的学风,营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和开拓有为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建立融洽的校风,使师生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激励,使师生关系变成朋友关系,形成生动活泼和健康向上的文化境界。再次,积极营造人文关怀的校园氛围,形成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的良好风气,努力实现和维护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制度文化。高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必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成为全校师生员工自觉接受、广泛认同的思维定势和言行准则,印刻于脑海,付诸于实践,高校文化建设才能持之以恒,长盛不衰。积极探索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科学规范、以人为本、学术为先的管理制度,并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高校制度创新和依据制度的管理,是制度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两翼。抓好制度文化创新: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对个性的宽容、对创新精神的激励和保护,形成独特的高品位的高校制度文化;二是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原则,鼓励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制度创新;三是坚持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本化目标,不断增强师生员工创新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四是坚持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发挥制度的引导、保障和规范功能,着眼于促进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系统、后勤系统的互动互补,创新现代高校制度,为高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学术文化。高校是学术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场所,高校的学术文化构成了高校文化的基础,显示出学校的学术品格和学术地位。高校学术文化倡导民主、科学、独立、自由,在包容和开放的环境中实现创新和发展。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风范,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和抄袭剽窃的不良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倡导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学术水平,形成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支持和鼓励教师撰写学术论著、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广泛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取得更好更多的学术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组建学术社团,开展学术活动。

优化环境文化。高校环境文化建设应着力提高校园规划和建设的文化内涵,体现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特色,通过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师生关注自然、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美好情操。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在校园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作品等文化景观,营造高尚健康的文化环境和氛围。重视教学设施建设,建设好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学生学习成材的需要。规划、建设和使用好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的场所,不断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各项设施,为广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充分发掘和利用优秀文化资源,弘扬文化传统,建设独具特色的环境文化。培育行为文化。高校行为文化建设要以育人为宗旨,学术性与娱乐性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师生在行为文化活动中提高素质,增长知识和才干。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彰显行为文化特色;组织学生开展文明修身活动,培养公共意识、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师生情操;开展评先评优树典型活动,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作用;加强行为文化研究,倡导文明、和谐、高雅的高校行为文化。

构建文化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文化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大力加强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宣传媒体、学生社团、网络文化等在内的各类文化阵地的建设。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对校园电视、广播、校报、宣传橱窗和各种自办刊物等校内宣传媒体的规范管理,增强校内宣传阵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引导社团正确地开展活动和开展高尚的活动,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对师生网络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引导师生正确处理虚拟主体与现实主体的关系,共同营造学校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培育路径新探 篇7

一、打造彰显品牌的特色文化

我们的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 我们致力于打造的大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主旋律,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旨, 是我们的基本价值追求。但与此同时, 每一大学由于在地域特点、历史传统、功能定位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 因而每一大学的文化又应该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检点我们当前的大学文化, 可以说是千校一面, 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方面如同按一个模式刻制, 特色不鲜明。打造彰显品牌的特色文化, 是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 特色文化是大学之魂

大学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 这样的社会有机体都应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这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有文化个性即有灵魂, 无文化个性即无灵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们的大学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大学文化建设没有抓到本质的东西。有人作过统计, 在所调查的一百多所大学中, 谈到校训时, 80%以上的学校校训都有“求实、创新、奋斗”这几个字;谈到办学目标时, 都是“一流”, 不是世界一流, 就是全国一流, 至少也是地方一流;更有甚者, 许多学校甚至连学校名称都基本一样, “理工大学”“理工学院”“文理学院”之名大同小异, 各地多见。这样的大学及其文化谈何特色?切实改变这样的现状, 加强大学特色文化建设, 成为当务之急。

(二) 特色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

一个文化上根深叶茂有灵魂的大学就是有文化特色的大学。特色文化从哪里来?应该是从一个大学的精神文化中来。就大学文化的构成而言, 大而言之, 它由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这其中,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可以大同小异, 但精神文化是可以而且应该各具形态、各有特色的。一个大学的精神文化是最能反映一个大学本质和灵魂的东西。这种精神文化的产生, 第一, 它取决于大学主要领导者的文化自觉。具体说, 它是大学主要领导者———“一、二把手”的思想水平、学识水平、管理水平、文化积淀的综合反映。大学主要管理者应该是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大学特色文化之魂关键就是由其主要领导者带出来、铸造出来的。第二, 它取决于一个大学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一代一代的大学管理者、教育工作者以及他们的教育培养对象都是这一文化传统的创造者、推进者。第三, 它取决于一个大学自身的功能定位。这种自身功能定位是由大学的地方特色、学科特点、社会服务专长等东西决定的。有些专业性很强的大学, 不顾自身特点, 热衷于某些短视性、功利性的办学行为, 比如机械学院里边办新闻主持人专业等, 这种短视的、功利性的办学取向, 是同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方向相背离的。

(三) 特色文化是彰显大学品牌的关键所在

特色文化从内在方面说是一个大学的灵魂, 而从外在方面看则是一个大学彰显自己品牌的关键所在。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品牌的社会。一个大学的品牌从何而来?来自于它的特色文化。例如, 人们对于北京大学品牌的认同, 主要来自于对由蔡元培先生开创的自由、民主、多元文化特色和学术风格的认同。相对来说, 我国现有的几千所大学, 国人认可的、世界认可的品牌大学能有几何?可以说是“多乎哉?不多也”。原因何在?主要就是其文化特色不够。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大学, 唯一路径就是铸造大学自身的特色文化。

大学特色文化的打造, 注意需注意以下三点:

1. 要坚持宗旨, 持之以恒。

大学特色文化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必须坚守办校、治校的基本宗旨, 持之以恒, 经过数代大学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才有可能形成。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一大弊端在于“跟风”, 今天刮北风, 他是北风派, 明天刮南风, 他是南风派, 后天再刮北风, 他又是北风派。今天一个主张, 明天一个口号, 完全以风为准, 没有自己的文化定位和文化自觉。这里的关键是必须坚持教育家办学, 将办学治校的基本宗旨融入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之中, 实现大学本性的回归;在教书育人和科学创造方面坚守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 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中锤炼出特色鲜明的大学特色文化。

2. 要准确定位, 不走偏锋。

特色不等于离奇怪异, 每一大学的特色文化应该说都是该校办学理念、运行特征、社会定位的反映。国立大学与地方大学、综合大学与专科大学、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 办学性质、学科特色不同, 历史文化传统各异, 文化定位也自然各有差别, 应该找准自己的方位和坐标, 力求“准确”和“不偏”。

3. 要注重基础, 表里如一。

大学文化建设就其表层意义来说可以讲是指校园文化建设, 即与校园文体活动、学术活动和物态文化相关的文化表征。但其实质应该是和学校的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治校理念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理念。许多时候, 不少学校实际上只抓了些一般的、皮毛的、形式的东西, 将其内在的、实质的东西忽略了。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需要重基础, 练内功, 把决定大学文化本质的文化桩脚打牢了, 特色文化自然就能够形成。

二、培育引领潮流的精英文化

大学文化应该说既是一种特色文化, 又是一种精英文化。即使在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的今天, 大学人也只是社会成员的极少数。这一群人集合了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精英人物, 传承和创造着引领潮流的精英文化, 成为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样的精英文化, 是一所现代知名大学的文化名片。能否形成这样的精英文化, 是衡量一所大学社会地位与社会影响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一) 培育教学精英, 打造大师队伍, 把握话语权, 形成引领潮流的精英文化, 是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人们常说, 大学不应只是高楼大厦之城, 而应是大师云集之所。这是真理。大学的大师从何而来?在于环境, 在于胸怀;在于打造, 在于培育。人是环境的产物, 大师同样是环境的产物。为什么当年蔡元培先生主政的北京大学大师云集?为什么当年如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这样的大师能引领潮流?它是与蔡元培先生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极力营造的民主、自由的人才成长环境密切相连的。创造使大批学术大师脱颖而出的环境, 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这里, 首先特别要强调打破现有的人才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 绝不能再用搞工程的方法来评价我们大学的所有教学和科研工作。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我们的社会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 这种现象也渗透到大学里边来了, 急功近利, “数字化”管理, 文、理、工、农、医等一个要求、一个模式。“数字出官, 官出数字”等同样成了大学的怪逻辑。这种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扼杀了精英人才的成长, 现在是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了。其次, 对于每一具体的大学人, 应该能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贫, 坐得住冷板凳。板凳能坐十年冷, 成果才会天下闻。如今的大学教师, 能坐十年冷板凳的已经寥寥无几了。这里既有环境的影响, 也有自身的修养。只有把环境改善和个人努力结合起来了, 才有可能既出成果, 又出人才, 打造出鲜亮的大学文化品牌, 推进大学文化的社会认同。

(二) 培养学生精英意识, 引导精英人才产生, 以精英人才彰显大学精英文化的影响力, 促进大学文化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快速实现大众化, 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大幅度提升, 大学的规模在急速扩张。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等学校的教育本义———育人本义却在逐步缺失, 教风、学风日下, 教育教学质量滑坡, 成了人们诟病的话题。这里到底缺失了什么东西?我们说主要是缺失了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和精英意识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不等于社会大众都能来上大学, 大学更不是所谓的“大家来学”。即使我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大众化的今天, 能上大学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因此, 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的精英意识教育。应该让我们的大学生懂得, 大学生都是社会的精英, 大学生更应该努力争做社会精英, 努力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人物, 承担社会责任, 奉献社会, 实现价值, 成就自己, 荣耀学校, 由此彰显大学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三、创造服务社会的先进文化

大学文化是一种品格独特的文化体系。它一方面吸收着社会文化的多种内容, 一方面又以其特殊的文化品格辐射和影响着周围的社会文化。创造服务社会、影响大众的先进文化, 是当代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任务, 也是大学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 创造反映和推进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 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代大学文化的构建, 一方面是通过各种信息传递和其成员的社会交往, 吸收社会文化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科技文化、民俗文化、娱乐文化的种种内容, 并将这些文化内容整合为以先进文化为主导, 以时代精神为核心, 以科技文化为特色, 并以政治和伦理文化为保证的文化系统。当代大学文化就是在不断地吸收整合各种社会文化成分、不断地与外部社会文化广泛交流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文化形态;另一方面, 高校的大学文化, 同时是在高校成员的集体奋斗中, 特别是在一批先进分子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凝练而成的先进文化体系。这种先进的大学文化一经形成, 又以自身特有的文化幅射方式, 作用于周围环境, 发挥着服务社会的独特功能。大学文化的科学精神、理性态度、人文传统、创新意识、高雅娱乐形式等, 时时对社会文化产生着重要的文化幅射和影响, 促进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道德伦理、社会文化心理的进步与提高, 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为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增添新的内容与成分, 从而体现出大学文化服务社会的强大功能。这种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是否形成, 是衡量一所现代大学文化品牌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志, 也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大小的标志。

(二) 形成服务社会的先进文化体系, 服务社会, 引领大众, 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社会责任

新时期的大学文化, 不仅需要产生服务社会的先进文化内容, 同时需要形成服务社会的先进文化体系。当代大学, 精英云集, 思想解放, 特定先进思想文化的形成是可能的。但当代大学文化作为能辐射社会、引领潮流的先进文化, 不仅需要思想意识内容的先进, 而且需要服务社会的体系先进。这二者是合二而一的东西。一方面, 应该创造条件, 营造环境, 形成让大学的专家教授出思想、出成果的良好氛围, 鼓励各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逐步产生一批 (而不是个别) 具有社会影响的、确为社会需要的、真正服务社会的先进思想文化;另一方面, 大学文化作为能为社会服务的特殊的先进文化体系, 它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 除了内容的先进性之外, 还应该具备服务体系的先进性和功能的实践性。这里既要求大学文化的社会服务体系要对接好文化创新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使社会需要真正成为大学文化的内容, 使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懂得, 只有社会需要的、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东西才是先进的;同时, 也要使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懂得, 将大学先进文化服务于社会, 要通过实践, 搭接起大学文化与社会需要之间的服务平台和体系, 实现大学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引领和服务。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体系,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先进部分。在当代中国, 培育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文化, 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除了上述打造彰显品牌的特色文化、培养引领潮流的精英文化、创造服务社会的先进文化之外, 还应该对接好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 努力使大学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实现精神上的一致、内容上的互补、形式上的多样, 使大学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

摘要: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先进部分。在当代中国, 培育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文化, 应努力打造彰显品牌的特色文化, 培养引领潮流的精英文化, 创造服务社会的先进文化, 对接好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 努力使大学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大学文化,特色文化,精英文化,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李长春.正确认识处理文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J].求是, 2010, (6) .

[2]陈坚良.关于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3]付晓东.对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考[J].学术交流, 2008, (4) .

[4]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N].光明日报, 2010-07-21.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路径 篇8

关键词: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高校;路径

从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确立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一些高校分别办出了各自的特色,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队、北京大学的乒乓球队、武汉理工大学的篮球队等。这些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而且对这些高校软实力的整体提升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可见,对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及其对高校软实力提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视。

一、软实力、高校软实力与竞技体育软实力

(一)软实力

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著名学者Joseph Nye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军事、科技、经济等硬实力,也包括了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等软实力。他认为软实力是能够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无形力量资源关系紧密。国内学者对软实力较具权威的界定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1]。

(二)高校软实力

与国家综合实力一样,高校的综合实力也囊括了软实力和硬实力。对于高校软实力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有:申小蓉认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2]。彭凤仪认为大学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精神、文化、制度等要素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力量[3]。胡凯认为它是指每一所高校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维护本校利益、实现本校战略目标、推动学校进步和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包括:根植于民众心中的大学精神、独具匠心的办学理念、丰富精彩的校园文化、独具魅力的自身特色、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卓有成效的育人氛围。

(三)竞技体育软实力

竞技体育软实力是一种隐性的、强有力的能力。苗治文等人认为竞技体育的软实力是指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具备的竞技体育的思想与文化的吸引力、价值标准与政治制度的感召力以及人性修炼与精神文明的影响力等内在的、人化的综合竞争能力。由此可见,竞技体育软实力是一种精神力、一种凝聚力或是一种吸引力。高校竞技体育软实力集中体现在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和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以及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竞赛等方面。

二、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对高校软实力提升的积极效应———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武汉理工大学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带动效应。武汉理工大学篮球队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大学生参与篮球活动和比赛。第二,社会效应。武汉理工大学武术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武术比赛并多次夺得佳冠,且在中南地区也多次夺冠。第三,明星效应。武汉理工大学篮球队培养了一批校园篮球明星,如刘佳、刘久龙、代怀博等人,这些明星不仅是校园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而且吸引了广大球迷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第四,交流效应。武汉理工大学篮球队与台湾艺术大学、日本筑波大学展开了广泛的交流活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对提升高校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在高校软实力提升中开展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主要有三条:其一,树立品牌意识,打造高校独具特色竞技体育文化。每一所高校的竞技体育资源都是有限的,唯有集中力量办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形成品牌效应,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影响力,使其能够更好服务于高校软实力的提升;其二,大胆创新,改革高校竞技體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畅业已成为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改革现行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畅通运行机制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有效举措;其三,重视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与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只重视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而不注重宣传和推广,那么,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所产生的效果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要想提高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对高校软实力的积极影响作用就必须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既要抓好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还应抓好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基金项目: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2027)

参考文献:

[1]苗治文,李伟,李勇勤等.中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及其提升路径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874-876.

[2]申小蓉.对高校软实力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209.

上一篇:江苏省著名商标认定封面及目录下一篇:形势与政策当代大学生的使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