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托学生感恩教育·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研究建议(通用2篇)
关于《依托学生感恩教育·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研究建议 篇1
关于《依托学生感恩教育·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
研 究 建 议
一、感恩教育的概念界定
‚感恩‛原指虔诚的宗教教徒对上帝恩赐的一种感激之情。进而发展到感激赐予丰收的自然,感激父母,感激所有一切给予生命润泽的人和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对‚感恩‛一词又有了新的诠释:感恩是一种品质;是社会文明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相处的润滑剂;是个体作为合格社会成员的基本品德。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等人文教育;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感恩意识的缺失背景
(一)现状
当今社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剧烈变化。从大的社会背景来看,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少数人崇洋媚外、很多人不遵守社会公德等,再到前段时间出现的‚范跑跑‛、‚杨不管‛等等现象都反映着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的行为现象。而对中小学生来说,垫江县人民政府督学 杜康民
也面临着这些思潮和行为的冲击,相当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在生活中他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只知享受,不懂回报,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以为社会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帮助都是理所当然,在与人交往中,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中成长,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知接受,不知责任……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使不少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比如在学校内的行为习惯好了,可到社会上就不行了,随处乱扔垃圾;文明礼貌在学校行,到家里就不行了,对家长吆五喝六;嘴巴上说尊老爱幼,做起来又是一个样。父母的养育不知道回报、升国旗时不能严肃、春游时随手乱扔垃圾等等,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原因
1、从主体来说,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①在自我意识上,喜追求个性,往往用模仿来张扬自己的个性。②在情绪上,容易激动,不能理智地控制情绪,常常表现出忧郁,沉默、冷漠等。③在行为上,平时自由散漫,遇事爱走极端。④心理素质较差,喜时易狂,遇挫易悲。所以,中小学生往往心理不成熟,他们不认真读书也不感到内疚,更不会顾及父母、社会的期望。
2、从客体来说,感恩环境弱化:①从社会文化环境看,我 国传统的感恩文化导致感恩教育产生了一些误区,使中小学生感恩精神的理解产生了扭曲。这主要表现在:报恩观念比较功利,报恩的目标非常明确,很少能将感恩的心惠及到没有帮助过他的更为广泛的人群,这就形成了一个‚感恩图报‛的恶性循环;对感恩进行说教,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将感恩看成是自己的损失,其实感恩的效用不仅在于对施恩者的回报,更在于人们在感恩过程中所获得的愉悦。②从学校环境看,学校一味的强调学生成绩,关注智育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尤其是感恩教育,学校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培养,没能有效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让感恩教育迷失了方向。③从家庭环境看,家庭教育存在偏差,父母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将来能金榜题名,不用懂得什么是责任和良心。这种功利化色彩过强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是不利的。家长的过分溺爱也使得当前不少孩子的感恩之心丧失在过分的厚爱之中。
三、感恩教育的基本思考
学校历来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行为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教育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学校开展的‚拒绝零食拥抱文明‛主题教育,一段时期内学生的行为习惯明显地好转。可是一旦放松,想让学生自觉管理、自觉行为时,此项工作就又有 反弹和回潮。这样反复进行管理和教育既劳神又费时。其实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存在着这解决了表面问题而没有在学生思想深处转变这一层次。现在办学理念提倡‚文化育人〃特色立校‛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指引方向,学校可着手研究如何将学生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进而形成学校的一种特色育人文化。
基于这些思考,开展《依托学生感恩教育,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课题研究很有必要,通过课题研究,着力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国,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感恩教育的研究范围
学校的研究课题在于通过实践研究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特色。以独特的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独特的文化影响、感染、教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着独特个性、有着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进而为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五、感恩教育的研究目标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 教育。这个课题研究解决的重点在于对小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以活动和学校渗透以及与家庭、社会配合,教育中小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进而推恩及恩,发展成爱自然、爱祖国等,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让学生知道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一)构建新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学校课题研究的一个基本目标,如何通过感恩教育实践,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整体德育教育体系,探索感恩教育在校本德育体系的办学特色化的价值和作用,确立感恩教育在校园建设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如何把‚文化育人、特色立校‛的办学思想与学校感恩教育课题研究进行整合和有效的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校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发展。使感恩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道德意识程度的深浅,直接体现着学校人文底蕴的深浅。简单的说校园文化不仅仅是环境的文化优美,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根据学生实际编写符合学生需要的感恩教材,学习、借鉴、探索感恩教育学科教学模式,推动学校学生感恩意识的 提高。培养出更多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才,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四)将感恩教育从形式上的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和珍惜,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和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做一个心智健康,利于家庭、利于社会,符合当前社会竞争需要的合格人才。
六、感恩教育的研究内容
(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探索学校德育教育相互结合。学者刘金铎在他的《道德体验论》中写道:如今的学校德育未能达到引导者预期的效果,理论界称之为‚德育失效‛。该课题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就是结合目前各类节庆日,开展感恩活动,每学期少先队负责拟定具体的活动安排和计划。并组织对班主任和相关的活动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学校课题组要在研究中,初步制订了本校感恩教育活动安排表,各班按照安排开展研究活动。然后进一步优化活动,争取以活动创设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从行动上发生转变。也就是通过生动、新颖的方式方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
(二)日常教育,与学科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合。首先,将感恩教育与学科渗透校本教材纳入课程,将各学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审校。制定感恩教育学科渗透安排表,各学科任课老师根据安排进行课堂教学,逐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学生的感恩教育以及成效。其次,将感恩教育校本教材纳入课程。学校课题组组织教师编写‚与感恩一路同行‛校本教材,教材可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学校每周安排一节晨会课作为感恩教育课,然后探索研究如何更加有效使用教材,推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建立有效、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总之,在德育过程中,把提高认识、树立道德观念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三)努力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纽带,构建‚三结合‛进行感恩教育的模式。与家长、社区达成共识,争取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学生的感恩不仅仅在学校进行教育还需要家庭、社区的配合,因此与家庭、社区的联系非常关键。学校可设计感恩表现手册。如家长、社区给孩子写一份评价表,对孩子在家、社区的表现进行评价等等。还应针对实际不断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形式,与家长、社区进行沟通,不断完善评价的形式和内容,最终制定较为成熟的‚感恩表现手册‛。
(四)探索学生感恩教育评价方式,加强心理疏导。感恩教育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不可 能急于求成。学校在研究中要不断探索,如:进行新‚三好‛表彰评价模式,即‚学校里的好学生‛、‚家庭里的好孩子‛、‚社区里的好公民‛等。但在任何新生事物的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困惑和不解。因此,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也是学校着力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感恩意识的真正确立和培养在于学生自觉地从内而外自觉养成习惯,心理问题不解决是不行的。在这方面,不仅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要解决教师在心理上的抵触情绪,让教师明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
七、感恩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学校专门成立感恩教育研究、实施小组。对参与研究的班主任老师和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并成立感恩教育教材编写组、活动实施指导小组等相应研究部门。
(二)根据课题性质、类型,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在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一边探索,一边研究,分类建立、逐步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感恩教育的体系和机制,辅助采取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践观察法等。
八、感恩教育的研究过程
(一)研究时间:2012年2月-2013年12月
(二)研究步骤: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2-2012.3)
1、建立课题研究组,明确分工。
2、制订研究实施方案。
3、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料。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4-2013.8)
1、各种感恩活动方案进一步完善与落实。
2、课题全面进行试验,各个组按照计划开展研究和数据分析以及资料收集工作。组织开展课题论证和研讨活动。
3、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4、关于各种感恩活动的实践研究。
5、形成一些有价值阶段性的成果加以宣传与推广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9-2013.12)
1、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成果—论文或研究心得,进行资料整理。
2、完成结题论文、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九、感恩教育的研究成果
感恩教育的研究成果形式为:研究成果集、教学设计集、教育案例、研究报告等。
十、感恩教育的理念条目。
关于《依托学生感恩教育·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研究建议 篇2
[ 作者: 来源:彩龙中国 发布时间:2007-10-30 15:17:20 进入社区 ]
彩龙中国网讯 黑井镇近年来,在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旅游产业的开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民间参与等方式,加强古镇保护管理,加大对深厚的盐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开发,不
断推动古镇深层次保护与开发进程,黑井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黑井历史沿革
黑井镇位于楚雄州禄丰县西北部,距昆明近200公里,距楚雄75公里,成昆铁路、龙川江穿境而过,镇国土面积133.6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27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总人口18754人,其中镇区人口3000多人,财政自收收入122.7万元。
晨曦黑井,成昆铁路穿古镇而过
黑井镇1995年被命名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5年,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6年被评为云南十大名镇,同年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州级文明乡镇,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黑井历史悠久,早在3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因“黑牛发现之井” 产盐,简称“黑井”。自汉代始,黑井由于盐的经济地位,封建中央政权在这里建提举制,四方客商向这里云集,各种文化向这里渗透,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体系,致使黑井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在省内外独树一帜,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至今,黑井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民居、庙宇、牌坊等建筑和大量文物,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被誉为“蒙尘的贵妇”、素有“明清社会活化石”之称。
古镇保护与开发情况
黑井镇陈书记作关于黑井未来发展规划报告
近年来,黑井镇紧紧围绕文化旅游产业载体建设,进行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初步探索实践,不断推进古镇保护与开发进程,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要素逐步健全,旅游产业发展的雏形基本形成。
(一)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规划是龙头,是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也是政府调控城镇建设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几年来,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我镇坚持以统一规划为先导,以规划引导古镇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规划古镇,结合地域特点建设特色古镇的总体思路,按照古镇规划与古镇发展主导思想相协调、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相协调的原则,于1997年始,相继编制了《黑井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黑井镇保护性规划》、《黑井镇保护性开发详细规划》、《黑井镇总体规划》、《黑井镇近期建设规划》等规划,制定并由县人大审议通过了《黑井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编制上报了《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规划》;在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储备,2007年编制完成了《黑井镇旅游小镇近期建设项目规划》、《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禄丰县黑井镇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投资4424万元的项目规划已列入州县项目储备计划。为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整体规划上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规划的超前性、前瞻性。二是坚持规划的权威性,做到规划一张图,评审严把关,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三是坚持规划的科学性,确保道路、绿化、照明“三配套”,功能、环境、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格局“三协调”。四是坚持规划的可行性,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发展留有余地,建设分期实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五是坚持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法定制度,对规划区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实行审核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强化规划服务发展的意识,围绕保护开发古镇、项目带动和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三大战略,严格规划控制,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挖掘古镇文化内涵,提高古镇品位。在保护与开发中,严格规划法定性,按照“修旧如旧、保护原貌”的原则,突出一要保护、二要发展,以科学的态度,精心策划,稳妥谨慎地对现代建(构)筑物进行保护改造,力求保持建(构)筑物的原真性,防止急功近利式的破坏性建设。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配齐配强相关人员,切实加强城镇开发建设及日常综合管理,严格核发“两证一书”,坚决制止和处理城建违法行为,严禁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出现,清理整治与古镇传统风貌不协调的现代招牌和灯箱广告及环境综合整治,有效保护极具古镇明清传统特色街巷风貌,(二)实施项目,夯实基础
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以完善城镇功能为目标,统筹规划,加快配套基础设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重点是落实在《近期建设规划》和《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五年工作计划》上,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相结合,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实施一批,不断加大古镇区综合整治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做好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与历史性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优化美化人居环境,为城镇经济发展营造优质环境?。自2001年以来,我镇多渠道筹措资金1100多万元,其中省级290万元,州县级300万元,社会融资(含企业、个人、招商引资等)510多万元,配套完善街巷道路、沿街房屋立面整治、完善给排水等基础条件,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城镇面貌取得了较大改善。
完善交通设施: 投入资金73.5万元,在妥黑公路与黑井镇区交接处新建成占地17亩的生态化停车场,作为联接火车站与城镇短途客运中转站,解决铁路、公路换乘的停车和镇内交通拥挤的问题;投入13.3万元,对五马桥至飞来寺1500 米的游路用红砂石铺设;投入75万元,完成了停车场至古镇区红砂石路面铺设,并进行道路两边景观绿化配置;投入85万元,完成了镇区至武警十中队红砂石路面铺设;投入45万元完成了飞来寺至万春山僧人墓群游路;协调投资投资1400多万元完成广通至黑井出境油路建设。
夯实城镇基础:加大保护力度,投入财政补助资金50多万元,对二街、四街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整治恢复,力求保持原“明清建筑”一楼一底一铺面的原真性,按“修旧如旧”原则,对二街等大部分砖混结构的现代建(构)筑物进行了仿古整治;投入68万元,修复整治开发大龙祠、黑牛盐井片区,建成了黑井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投入50多万元,完成了古镇大门续建、旅游接待中心及配套星级旅游厕所建设;投入30多万元,完成了政府办公楼立面仿古整治;补偿上武家院等代表性民居进行确权开发;镇区线缆改造、沿街仿古招旗、匾额恢复,拆除了一批影响镇容的杆线、灯箱广告牌,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投入30多万元,对镇区主要街(巷)道和五马桥、节孝总坊进镇公路主干道进行专业亮化、绿化设计,布置古色古香的灯光亮化和景观配置;投入50多万元,新建旅游公厕2座,改造旱厕2座,逐步解决游客行路难、停车难、入厕难的问题;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把古镇环卫保洁推向市场,基本解决了镇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投入20多万元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标一座;投入30多万元完成镇区一期亮化工程;投入30 多万元新建综合广场一个。通过环境整治,城镇景观得到有效控制,古镇明清传统街巷风貌格局得到有效保护,城镇规划区新增绿地面积10000㎡,旅游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
(三)保护资源,合理开发
黑井镇大门
在保护与开发中,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历史原真性的前提下,积极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开发促保护,寓积极保护于合理利用之中,保护好、适度开发好古镇。以科学的态度,稳妥谨慎地对现代建(构)筑物进行改(建)造和整治修缮;吸取成功引入原黑井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及现在的云南博源集团入驻黑井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建设的经验,积极吸引外资,引入上海中桥影视公司昆明分公司对重点特色民居史家大院进行了整治修缮招商开发和石龙村万株蜜枣生态旅游光观园建设,盘活了闲置资产。筹划参加了CCTV-1举办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及云南“十大名镇评选活动”,各大新闻媒体竞相到黑井采风,宣传黑井;成功举办昆明国际旅游节楚雄分会场开幕式等系列活动;在加强硬件基础建设的同时,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和开发盐文化资源,恢复古法制盐作坊,进行盐文化陈列展览及参与体验古法制盐,增强文化互动;成立业余艺术团,恢复耍盐龙、说书、唱古戏、洞经音乐展演,展示传统文化;同时,在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物化成果,主要是编辑出版了《逝去的盐都》等系列盐文化丛书,校注出版了《康熙黑盐井志》;由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成功拍摄了《看不透的黑井》、《黑井纪事》等专题宣传片;设计制作了黑井古镇宣传画册;成功引进北京电影学院拍摄云南省第一部方言电影《光荣的愤怒》,并于2006年3月15日在黑井进行了首映式。通过适度保护与开发,黑井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渐得到提升,特色规模日益显现,被列为全省特色旅游小镇项目建设镇,历史文化资源逐步得到适度、合理开发利用,迈出了特色产业建设的新步伐。
黑井古镇发展成就
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直接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镇内生产总值达5769万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742万元,增长14%,第二产业产值174万元,增长-45%,第三产业产值2853万元,增长6%;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接待床位由2000年的100多个增加到1500多个,接待餐馆由2000年的6家发展到42家,2006年接待游客9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200万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00多人,至2006年末,累计接待国内游客达20多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500多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860元增长到2006年的1912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促进了黑井特色产业的培植。
小城镇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周围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以黑井、三合、复隆沿河中低海拔村委会为主的小枣、石榴种植面积及销量继续扩大,以赵园、复隆等村委会为主的青早蚕豆、优质蔬菜种植规模及销量逐步扩大,以法龙、大树为主的青早包谷、反季蔬菜种植及销量逐渐扩大,以青龙、银马、三合等山区半山区村委会为主的肉牛、生猪畜牧养殖业初具规模;涌现出了一批民居接待户,农家乐经营户,仿古马车经营户,特色农产品经营户等。
承续了历史原貌
景洪市勐罕镇:激发群众建设热情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2008-02-25
勐罕镇位于景洪市东南部,地处“黄金水道”——澜沧江下游,距景洪城27公里。镇内有宁静秀丽的龙德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傣族园和菩提岛五星级酒店,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勐罕镇以其浓郁的傣乡民族风情、旖旎的亚热带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傣族宗教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享有“孔雀羽翎”、“鱼米之乡”的美誉。著名散文作家冯牧先生所作的《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和著名作家邓子华先生在《滇云散记》中描绘了勐罕镇的美丽景物,使勐罕镇的美名盛于天下。全镇土地面积321.91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26671人。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61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24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6元。
勐罕镇依托区域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围绕旅游产业的开发,坚持“政府主导,企民参与,市场运作,共同受益”的原则,加强勐罕旅游开发保护管理,旅游名镇建设初具规模,城镇化功能日臻完善。随着澜沧江黄金水道的沿江经济开发及镇区内4A级国家风景区——傣族园的二期开发建设,使勐罕镇不仅成为了景洪市沿江经济中心地带和旅游东环线上的重镇,也成为了西双版纳州对外开改的靓丽窗口,被云南省列为全省首批10个旅游名镇之一。当前,“昆曼”国际大通道、橄榄坝电站、橄榄坝综合码头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勐罕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掀起了勐罕旅游名镇新一轮建设高潮,也为全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搞好勐罕旅游小镇建设,规划是龙头,是建设的指南,决定着勐罕旅游小城镇建设的水平和档次。镇党委、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勐罕旅游小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一是搞好城镇规划。在城镇整体规划中,把勐罕城镇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进行总体修编,将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86平方公里扩大到18.96平方公里,按照“不求大、但求美”的指导思想,突出勐罕“一江、一湖、一园、三片区”功能,充分体现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引导勐罕小城镇建设从凸现小城镇个性特色和城镇魅力上作文章,大力挖掘文化底蕴和个性特色,完善城镇功能布局,对行政功能区、居民住宅区、旅游观光区加以科学划分。目前,规划已进入评审阶段。二是做好村庄规划。村庄规划中坚持做到: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方便群众,组织实施;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避免趋同;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把村庄分为近期规划(2006年—2010年),中期规划(2010年—2015年)和远期规划(2015年—2020年)三个阶段。并对村庄、产业、精神文明作了详细的规划,做到各村因地制宜,目标明确。到2007年底全镇完成30%的村寨规划,指导村寨新农村建设和特色旅游开发建设,着力把勐罕规划和打造成为傣乡大风情园。
二、宣传发动,更新观念
2006年以来的两年,是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旅游建设开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两年。一是组织考察学习。勐罕镇党委、政府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州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村委会也根据各村情况,分别组织小组干部到市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拓宽眼界。二是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清醒认识到旅游开发蕴藏的无限商机和内在增收潜力,认识到共同参与建设,共同打造大傣乡风情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和层层思想发动,农民和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不关我的事”或不愿参与,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建设和保护,参与勐罕环坝游览公路、绿化村庄和美化家园建设,保护杆栏式建筑和傣民族风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合理开发,注重保护
勐罕镇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坝区6个村委会,以傣民居杆栏式村落、民族风情、贝叶文化、古寺庙、古树和一江、一湖风光为主。对国家4A级景区、菩提岛五星级休闲度假酒店、曼迈桑康泼水印象和神话园的开发,政府与各公司签订《勐罕镇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旅游开发公司在旅游规划和设计上必须保持浓厚的傣民族风情,表现出极强的环境意识和审美能力,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做好杆栏式村落、民族风情、贝叶文化、古寺庙、古树和一江、一湖风光的保护工作。同时,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宣传,出台了《关于成立勐罕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工作暨杆栏式建筑保护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制定相应的杆栏式建筑保护措施,有效地防止杆栏式建筑异化现象的发生,为大傣乡风情园可持续资源开发利用坚实基础。
四、共同建设,夯实基础
(一)政府主导。近年来,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城镇四条主要街道罩面工程、景诓路拓宽增设人行道工程及曼岗景人行道的彩砖铺设;完成了过境公路长329米、宽26米的拓宽改造工程的拓宽改造工程;建成了日可填埋近10吨的垃圾处理场;完成了勐罕镇饮水一、二期工程,主管架设完毕,现已向傣族园及周边六个村寨供水;投资近200万元,完成了勐罕主街道扩建、亮化绿化工程;完成了街道路灯照明安装工程。勐罕小城镇建设“三横二纵”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小城镇的发展框架已经显现。
(二)群众参与。一是环坝游览公路的建设。环坝路全长20公里,总投资概算1000余万元,涉及6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3808户,17316人。目前,曼嘎俭、曼累讷村委会已完成近10公里建设,投资近600万元。曼法村委会段近5公里,现已开工建设;曼搭村委会段5公里计划年底动工,2009年全部完工。二是村容村貌整治。目前,全镇88%的村民小组实现“五通”;50%的村民小组完成村内道路硬化;40%的村民小组建有文化室;51%的村民小组建有篮球场;18%的村民小组建有晒场;33%的村民小组建有村公厕;29%的村民小组建有村垃圾池;38%的农户完成改厨;63%的农户完成改厕。累计投资3448.6万元。三是绿化村庄,美化家园。已有5个小组完成村内绿化、庭园美化和发展庭园经济,还有35个小组正积极申报州农委办的生态示范村建设,12个小组列为2008年试点村,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
(三)企业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傣族园公司投资近5000万元完成一、二期项目建设;曼迈桑康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 “泼水节”印象建设;云南拓普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五星级菩提岛休闲度假酒店。夯实了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了旅游设施开发功能。
【关于《依托学生感恩教育·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研究建议】推荐阅读: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09-04
依托城市谋发展 打造特色奔小康 (镇长的讲话材料)07-07
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10-19
依托企业文化,促进海外党建10-13
依托资源优势 对接市场需求 倾力打造“杜仲之乡”绿色发展新引擎09-13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10-19
弥河初中依托“学校共同体”促发展09-14
关于打造现代航运物流旺市的思考与建议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