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设

2024-12-29

城市文化建设(精选12篇)

城市文化建设 篇1

一、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聚居地。在这一改造和创造的过程中, 正如著名的“文化景观学派”所认为的那样, 任何文化景观的塑造过程, 既离不开自然因素也必然体现人的思想和行为, 反应出人类自身知识以及思想的演进。可见, “城市”与“文化”之间具有如影随形的亲密关联, 既可以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产物, 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而人类文化则是城市得以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品质, 二者共同滋养和培育了“城市文化”。可以说, 在历史过程中成长起来并遗留至今的城市文化遗产, 既是城市过去文化的结晶, 又是城市当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本身亦可整体地视为一个综合的文化遗产体系。

二、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 是城市特色的独特体现

城市如人, 有其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而文化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 既体现了不同时期特有的建设风貌, 又遗留下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足迹。这些历史的风貌和足迹往往是无所不在的, 甚至也可以说是“最为普普通通”的。但正是这“无所不在”亦“最为普普通通”的文化遗产, 却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 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 甚至成为一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地区的重要象征和代名词。

三、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文化被誉为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这一点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中提出, “世界上众多国家随着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 将被迫或主动地转向自己的历史和传统, 寻求自己的‘文化特色’ (或者叫‘文化认同’) , 试图在文化上重新定位”。这实际上预示了未来的世界城市竞争将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竞争, 文化建设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目前甚至已被提高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作为城市发展独特见证的文化遗产资源, 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 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

四、城市文化及其遗产是城市所在地域、民族以及国家文化的杰出代表

城市文化遗产不只是所在城市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 而且是城市所在地区、民族甚至国家文化的杰出代表。从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 城市的分布格局、发展规模以及发展程度甚至发展命运, 基本上都与城市所在地域以及辐射范围的区位、资源、交通、生态等诸多因素相关。那些延续时间长、发展好而且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城镇, 往往是一个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虽然城址有所扩展或就近迁移, 城市规划建设有继承也有发展, 但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联系。经过历朝历代积淀而且幸存下来的文化遗存, 无疑就成为了城市所在地区、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

五、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1、面对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之势, 城市的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的渊源, 重视区域文化的差异, 重视文化的多元保护, 并将这些理念切实地贯彻到城市的宏观发展战略以及具体的规划建设当中。

从当前很多城市的发展思路来看, 对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纷纷在制定各自的文化发展战略以及各级遗产保护规划, 但是保护的过程以及成效并不乐观。其症结既在于保护规划及其方案本身前瞻性、可行性不够, 同时也在于规划的落实、监督、管理、评估等工作的匮乏, 一方面使得规划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 同时人为调整和改变的随意性都很大, 甚至学术层面的深入评析和讨论也难以见到, 这就导致了规划难以提高, 亦难见成效。

2、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的视野要开阔。

“城市文化”及“城市文化遗产”分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且包含着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等多层面的意义和特征, 因此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绝不只是单纯的建设行为和技术行为, 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继承与创新工程。以遗产保护为例, 在资源认识方面既要加强物质文化的保护, 又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加强地上文化遗产的保护, 又要加强城市考古工作, 保护好地下遗产;既要重视可视性强的上层精英文化遗产, 又要重视那些“貌不惊人”但却代表广大民众生活甚至在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遗产。而在保护方法和管理层面, 则要加强遗产保护领域各个环节的保护力度和协调合作, 并扩大保护和利用的领域, 既要加强政策、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 又要加强保护科研和技术的提高;既要加强国家层面的保护力度, 又要引导广大公众的参与, 并积极参与国际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凡此等等, 都需要增加我们工作的广度、深度以及成效。

3、要加强文化建设及遗产保护研究。

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只凭一腔热情还是不够的, “好心办坏事”所引发的建设性或保护性破坏屡有耳闻。尤其在遗产保护领域, 一些短视、庸俗和过度的开发行为, 不但不能揭示遗产所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而且往往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 务必要坚持保护的基本原则, 并加大人力、资金的投入, 探讨符合遗产保护的原则及方法, 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国际文化建设以及遗产保护领域已有的而且比较成熟的先进理念和保护原则;另一方面, 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探索符合国情及本土的建设和保护途径,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和保护体系。

我国作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中唯一不曾间断的文明古国, 保护好、利用好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 并传递给子孙后代, 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正如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孟浩然所感怀的那样,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不断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 “现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 “我们”也只是历史过程中的匆匆过客, 而文化的前延后续、生生不息才是最为重要的。做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以及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是我们肩头所负的时代使命。

城市文化建设 篇2

在璀璨的星光下,仰头遥望深邃的银河,与眨着眼睛的星星说句悄悄话——身处今天的大都市,这恐怕只是一种奢望。但在40年前的北京,却是很寻常的事。

当年,夜幕降临,宿舍大院露天电影场正在放电影。忽然,半空中一条拖着长长尾巴的火球急速划过夜空,飞落远方。伙伴们叽叽喳喳,有的说是人造卫星,有的说是流星。一会儿,又一长长的尾巴从头顶划过。

出於对浩瀚星空的好奇,我走进了北京天文馆。从槐树掩映的西直门外大街往西走,远远就能望见北京天文馆那带有标志性的穹形拱顶,这是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在这里,我了解了流星的形成,认识了日珥,观测了黑洞,计算了光年,享受到学习天文知识的无限乐趣。

时光荏苒,如今的西直门外大街已发生巨大变化,马路宽敞,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天文馆的新馆,半透明的玻璃建筑在喧嚣的城市中显得很入流。一旁的老馆静静依偎,那苍劲浑厚的拱顶,仍不失庄重典雅。北京天文馆——我对这座古老城市丰富多彩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页,一次次遥望星空、阅读宇宙的情景现在回忆起来依旧那麽甜蜜。

如今,高楼越盖越密,夜晚的街道愈加明亮耀目,但夜空中的星星却渐渐隐去闪烁的身影。

保留城市独特印记

笔者曾在法国留学,假期时,喜欢在法国各个城市穿梭游走,领略不同城市的魅力。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曾说过:“城市是石制的圣经。”在法国人的观念里,城市是宗教、政治、经济的融合体,不仅是居民的栖息之所,更是历史的传承者、文明的守护者、联系历史与未来的纽带。

因此,法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将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走个性发展之路。比如,法国南部是地中海气候,一年四季阳光普照,建筑大多采用明快色调,活泼而欢乐﹔北部城市如巴黎、里尔等则因多阴雨天气,且历史上是政治、工业重地,建筑多用灰色系,庄重而肃穆。

此外,法国特别注意防止现代文明破坏城市原本的质朴面貌,如被誉为“南方小巴黎”的埃克斯市,至今没有超过7层的建筑物。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些地方在城市化进城中,偏重城市形象,比楼高,比路宽,比广场大,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

一些原来颇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正被模样一致的新建筑所淹没。城市本应是艺术、文化与知识、思考的产物,而不是简单的容身之地。保留城市独特印记,让生活其中的你我他不感陌生,这或许是城市建设最基本的要求。

瑞安市

日前,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就保护和利用瑞安历史街区开展专题调研。政协委员们呼吁,在不断推进的城市建设中,历史街区亟待保护和利用。这是记者从市政协十二届三次常委会议上获悉的。

瑞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丰湖街、公园路、飞云西路和会文里等街区内的一些老建筑被拆建,街区的历史风貌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淡忘在记忆中。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需注重保护和利用历史街区,不能一拆了之!”近两年来,我市的不少有识之士曾大声疾呼,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的成员们也凝聚了一个共识要为保护瑞安历史街区鼓与呼,并将其作为专委会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来做。

今年5月开始,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通过对上述几条历史街区进行实地视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问卷调查、邀请专家指导和组织人员赴外地考察等方式,就如何保护我市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调研报告呈报给市政协常委会审核。

调研人员发现,公园路历史街区由于玉海文化游览区的建设需要,中段的大多数建筑已被拆除,西段管宅等四处清末优秀历史建筑亟待修复;会文里历史街区保存的历史建筑更少、更分散,许松年、项骧等故居已面目全非;丰湖街和飞云西路两个街区的总体街巷布局和整体街区风貌虽得以保留,但部分建筑格局和空间利用已被更改,许多历史建筑已被鉴定为危房等。

委员们通过调研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要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完善保护机制,制定工作细则,保障工作落实。由政府主导,分步实施保护,立足现状,明确保护和修复重点;规划引导,修旧如旧,改善配套设施和环境。同时,要合理利用,突出展示瑞安的传统技艺、发展历史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重点,坚持街区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彰显街区特色等。

为了复兴我市历史街区,市政协一直以来在积极思考寻找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实施载体,目前有两个设想方案浮出水面。第一个方案是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由瑞安日报社联合浙报集团,创建一个创意文化街区。初步设想是打造“一街”和“一区”,努力将丰湖街打造成温州第一条兼具历史街区特色和地方创意经济的文化街区。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其成为温州乃至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二个方案是探索打造环西山开放式养老街区,该模式是将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街区保护及利用相结合的一种新思路。

四川宜宾市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四川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代表说,“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把”文化繁荣“作为建设美好新宜宾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杨冬生说,宜宾是国务院1986年命名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宜宾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交流、文化惠民等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宜宾文艺百花园可谓生机勃发、群芳争妍。宜宾通过深度挖掘宜宾丰富的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紧扣时代主旋律,创作出一批独具地域和文化特色的精品剧(节)目。

城市生活/城市文化 篇3

八卦·巨资

小心垃圾泄露你的机密!英国一份调查显示,97%的英国家庭曾把写有亲朋名字和住址的纸片扔到垃圾箱,1/3的家庭扔过写有信用卡号甚至银行账户细节的纸片,这都会为犯罪分子利用他人身份诈骗提供可乘之机。

现在在巴格达清洁王是高危职业,捡垃圾时,不小心就能引爆一个路边炸弹,或者发现武装分子埋伏在垃圾堆里,所以很多地方垃圾成山也没人去清理。只有一些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孩子,才以捡拾垃圾维持生计。

俄罗斯现首富、英国切尔西足球俱乐部老板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因地下情曝光而面临离婚案,他的妻子伊莲娜准备和丈夫打一场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离婚官司。据悉,阿布拉莫维奇名下的财产高达们。亿英镑,如果伊莲娜胜诉,她将获得55亿英镑的离婚赔偿,远远打破此前离婚赔偿10亿英镑的最高纪录。

在美国加州,卡梅隆·迪亚兹男友贾斯汀·汀布莱克最近斥资800万美元在好莱坞半山买下豪宅,欲与卡梅隆共筑爱巢。占地13530平方英尺,共有6个卧室、10个浴室以及一个室内游泳池,四面绿树环绕,风景优美。看来,有钱人不光离婚值钱,爱情也价值不菲。

城市文化

时尚·巧克力

巧克力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美容呢,在意大利的佩鲁贾举行的第13届欧洲巧克力节上,主办方推出了巧克力美容坊,爱美的女士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以巧克力作为护肤美容品的各种服务,从巧克力按摩、美甲,到护发、发型设计,将巧克力有益健康的一面充分展示出来。

在日本东京,巧克力的科技含量陡然上了一个新台阶,瞧,一部手机正在阅读一块巧克力上了二维条码网站信息呢。这种新型的巧克力可用于送礼等用途,目前限量销售500盒,每盒售价25000日元,包装1050日元。

发现·喝酒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下班后常出去喝一杯的男性,比从不喝酒的男同事,工资要高出10%,而适度喝酒的女性,则比从不喝酒的女同事,工资高出14%。专家指出,常和朋友、同事喝酒的员工,社交能力较强,推杯换盏间,也有更多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所以在事业上更容易成功。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化 篇4

城市化亦称都市化, 通常是指人口集中, 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的数目增多, 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化的实质是消除城乡差别, 实现社会转型。

城市化的历史发端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在此之前, 世界的城市发展处于十分缓慢、曲折的过程中。世界城市人口历经长达1000年之久, 始终停留在3%左右的水平。而产业革命刚刚进行了几十年, 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便以每5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1800年为3%, 1850年为6.4%, 1900年为13.6%, 1950年为28.2%。

二、城市的人口特征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统称为“前工业城市”。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可提供城市居民消费的农产品有限, 前工业城市总的说来数量少, 规模也不大。中国古籍所载“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 无过三千家者”[1]。这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城市规模的实际情况。像罗马及后面要提到的中国某些曾达百万人口之巨的大城市, 在当时属凤毛麟角。当时的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宗教和手工业中心, 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周围征集农产品的地带。

城市具有三种基本的社会学特征:众多人口、高人口密度和高人口异质性。

人口数量的特征: (1) 大量的人口会在城市的文化和职业上产生异质性。 (2) 文化差异的存在, 导致了城市生活中正规控制结构的需要。 (3) 千差万别的众多人口成为专业化急剧扩大的基础。 (4) 城市是以次属关系而不是以首属关系为特征的。 (5) 大量人口造成分散于混乱的可能性。

人口稠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 它促使城市居民丧失对他人“比较有人情意味方面的感受能力”。 (2) 异质的个性和生活方式的结合, 会使城市人产生比较强烈的“容忍差异”意识。 (3) 密度过高会引起反社会行为的增加。在人口相挤的地方, 摩擦与冲突往往不可避免。

人口异质性的后果是: (1) 在城市环境中, 各种不同个性特征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将打破顽固不化的等级界限, 阶级结构将变得更加复杂化。 (2) 社会流动可能会伴以人们身体的移动。 (3) 千差万别的人口的集中必然导致进一步的非个性化。

三、城市空间的变化特征

1.任何城市都是集中过程的产物。

伴随这一过程, 人口及其活动聚集到特定地区域。

在一定条件下, 人口及其活动的集中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优越性。 (1) 集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 集中可以降低流通费用。 (3) 集中有利于促进学习, 刺激竞争。“但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 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2]。 (4) 集中便于融资。

集中还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优越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大城市的发展加速并加深了人们的现代化过程。大城市优越的科学文化设施和集中的社会生活条件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而且创造了新的观念、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从而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创造了前提。

随着集中过程的进行, 城市内部不断发生着一种分化与分隔的结构变化。城市生态学把城市里各人口集团的分隔过程叫生态隔离。城市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财富等等差异, 相似的各集聚于特定地区, 与其它地区彼此分开, 关系比较疏远, 有的甚至存有歧视或敌对的态度。

专门化系指城市范围内某些地区被限于或集中于某种专业用途或特殊活动的现象。“当一个社区的人口规模达到1万至1.2万时, 其内部就具备比较细致的结构了”[3]。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 其内部的分化就更加精密。

2.“侵入”是指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侵入另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集中地域的过程。

侵入过程是所有城市生态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 只有某些未曾发生变化的城市才没有经验到或受到其影响。

3.“承继”过程是继侵入过程的不断发生而出现的。

随着一种新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不断侵入另一种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的区域, 当这种新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逐步取代原先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而在该地区属于主体地位时, 承继的过程也就出现了。在中国, 由于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动有着自己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才开始显露出一些与社会区位隔离现象的萌芽。

四、城市的人文特征

城市的人口异质性很强。城市人口的异质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如城市社会分工发达, 职业种类多, 就业结构高度分化, 造成城市人口在职业上的异质化;城市人口所从事的职业不同, 收入也不同, 造成他们在财富上的异质化, 现代城市往往是花园别墅与贫民窟并存;城市人口接受教育程度也不同, 造成他们在科学文化素质上的异质化;城市人口来源不同, 造成他们在社会背景上的异质化, 其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与社会习俗等往往大相径庭等。

城市的社会分工复杂, 专业化程度高。现代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分工, 有不同的产业和职业。不同的职业一般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人方能胜任。为确保具有专门知识与技能的人和特定的工作岗位相结合, 在现代城市, 考试制度非常盛行。城市不仅分工细, 且不同领域都集中了大量的专门人才。这些人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又成立了各种专业团体, 如律师协会、医师协会、教师协会、工程师协会等。

城市社会活动科层化。现代城市, 初级社会群体趋于衰落。邻里、街坊等在传统社会本属于初级社群的群体形式在现代城市变得名存实亡。家庭关系由于其在传统社会所承担的各种功能不断外化而受到削弱。城市居民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一般与正式组织相联系, 由其来安排与控制。科层组织规模大, 分工细, 其运作按组织章程规定, 特别注重形式化的程序。传统上依靠亲友、邻居便可解决的一些事务, 如搬家, 城市人一般选择形式化的组织, 如搬家公司。城市社会阶层趋于开放, 社会流动性高。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城市的职业等级结构, 增加了许多受人尊敬的职业和收入丰厚的职业, 并淘汰了极低报酬的体力工作;现代城市教育制度发达, 且接受教育不再是上层阶级的特权, 而成为人们谋生的必备条件, 因而, 教育机会普及。上述因素相应地提高了人们向上流动的机会。现代城市的阶层结构由过去的蓝领阶层 (体力劳动者) 为主, 变为以白领阶层 (脑力劳动者) 为主。传统的等级森严的阶层体系在现代城市被打破, 其结果是出现了高速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又推动城市阶层结构的进一步开放。

参考文献

[1]《战国策.赵策》卷二十.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3, 362-363.

城市文化建设 篇5

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如何使外界能够迅速、直接的了解一个城市,则要从该城市的城市文化建设入手。我们阜新市地处辽西北,是一座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进入了2010年,如何加强我市城市文化建设,如何让打造属于我们阜新市特色的城市文化标志,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001-2007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阜新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8年初,阜新经济转型进入新阶段,“突破阜新”战略的实施对阜新是极大挑战,同时更给阜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突破阜新”战略的实施,使阜新历史地站在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上。阜新这座城市在思考、在实践,阜新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超乎寻常的闯劲、干劲、拼劲书写着这座城市更加辉煌、灿烂的今天和未来。2009年我市取得了一系列可喜可贺成绩,在巩固“突破阜新”的基础上,各行各业不断取得和创造新的成绩。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是“突破阜新”的关键之年,在2010年,我们阜新市不仅要继续突破,更要再燃激情,创造新的成绩。

“突破阜新”一直是近年来我们城市的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而“激情阜新”则是需要我们各行各业的精英们,要在不断突破与打破常规中,再创辉煌,不断燃烧我们的激情,一个没有激情的城市只是死水一潭,我们需要激情,发展的激情、思维的激情、行为的激情。作为一名人大常委,接下来我针对我市的城市文化建设做一下简单的报告。

“突破阜新”在转型振兴的第一阶段中取得了成功,而在转型振兴的第二阶段中也在不断的创造着惊人的成绩,但是我们阜新人不满足现状,所以又提出了“激情阜新”的口号。我认为,激情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在转型振兴的现阶段不仅要燃烧激情,更需要责任,对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负责人的态度,我们要有主人翁意识,各行各业都需要在“突破阜新”基础上,在“激情阜新”的同时,更好的做到“负责阜新”。如何做到“负责阜新”,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研 篇6

[关键词]社区文化;现状;对策研究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在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1]具体来说, 社区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物质方面,即该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场所、设施; 精神方面, 即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培养起来的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新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审美情趣、人生乐趣和生活方式等; 制度方面, 即为保障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所构成的规范结构。[2]

近年来,铜陵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该市创建“精致大气之城”,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铜陵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铜陵市近年来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事业,积极建设适应创建“精致大气之城”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社区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涌现,社区文化工作网络不断健全,社区文化建设得到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一)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自2008年起,铜陵市政府将“四优”和谐社区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社区场所等工程建设,并启动了社区综合整治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资金近2亿元,对全市所有社区实施综合整治。社区文化活动的场地面积和文体活动设施有显著增加,所有的社区均建有“一厅三室一中心”。2009年,铜陵市将78个社区文化家园工程建设列入市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273万元,给城区全部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配置了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信息共享设备等,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文化场所全覆盖。该社区文化家园项目获国家社会文化政府最高奖第十五届“群星奖”,反映了铜陵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文化民生出现新气象。

(二)体制创新推动社区文化大发展。铜陵市于2010年7月在主城区铜官山区启动了“区直管社区”的综合体制改革,将原有的6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整合调整为18个新社区,重新界定社区职能,将经济发展、城管执法等主体职能收归区直部门,将计生、民政、社保等服务职能全部下放到社区,进一步实现重心下沉。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区范围内撤销街道办,实现区直管社区的市区社区直管改革。社区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创新,解决了过去社区文化工作“政出多门”,互相扯皮推诿的现象,扫除了社区文化建设的体制性障碍。这种创新的社区管理运行模式,因为更加贴近基层、更加方便群众,推动了铜陵市社区文化大发展。

(三)城市文化社区建设项目在稳步推进。2011年,铜陵市城市文化社区建设项目获得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这必将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不断丰富群众文艺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当前,铜陵市积极推进城市文化社区创建工作,创建项目中,社区图书室调配中心正由市、县图书馆着力建设;社区文艺人才培训中心,由市、县文化馆承建,现已面向社区舞蹈队举办四期舞蹈培训班,培训人数达500人次;业余文艺团体“样板工程”由市、县文化馆、艺术剧院承建,首期以市中老年民乐艺术团、京剧业余爱好者协会艺术团、黄梅戏业余爱好者协会艺术团、民管协会少儿艺术团、铜娃少儿舞蹈艺术团等五个业余文艺团体为对象,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业余文艺团体的“样板”;社区文化活动“品牌工程”正在进行,新苑、官塘等社区相继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月、邻里节等;社区文化建设“示范点工程”已选定以黄梅戏为特色的安铜办、以木兰扇为特色的白鹤社区等作为示范点,同时“公共文化服务门户网”正在筹建。

(四)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异彩纷呈。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指导下,为创建“精致大气之城”,铜陵市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不断建立健全市社区文体工作网络,繁荣群众文体生活。各社区在发展业余文艺团体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楼群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老年文化、节庆文化等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要。社区文化家园制定了“五有”目标:每天有居民文化活动,每周有文艺团体活动,每月有广场演出活动,每季有公益文艺骨干培训活动,每个假日有群众文化活动。政府和有关部门还经常组织社区文化主题活动,如“文艺进社区”、“社区文化活动月”、“全民健身、健康铜陵”、“邻里节”等,极大地推动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五)社区特色文化品牌在不断涌现。2010年以来,铜陵市以组织实施特色文化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居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为培养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铜陵市连续4年开展了几十万人次参加的规模浩大的“社区文化月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守望相助的人际氛围与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在打造文化社区的过程中,各社区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品牌,全市现已拥有“廉政文化”、“连心桥”工程、“阳光生活”、“幸福列车”、“楼道文化等一批社区特色文化品牌,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增强了广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铜陵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铜陵市的社区文化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社区文化建设虽然红红火火,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一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定位不准确,“对于什么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如何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什么,怎样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等,都是我们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二是在社区建设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对社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考核时,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力度不够,致使各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不均衡,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要重视如何去开展有内涵、有品位的文化活动;三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兼容性和互补性比较弱,市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和学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以被动接受的居多,主动参与进来的比较少。这说明在推动机关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突破单位和行业界限,融入到整个社区文化体系中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近年来,尽管铜陵市财政加大了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了一些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和设备的问题,但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依然有较大差距。有的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面积还不大,很多室内活动场所都是一室多用,在冬季,就限制了文化活动的开展。还有一些社区没有室外活动场所,靠借用辖区单位的场地开展文体活动,因为距离较远,让居民感觉很不方便。此外,社区文化活动基本没有专项经费,因此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很多都是社区文化爱好者自己掏钱做服装、购道具、找场地等,社区因为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有时只能靠“募捐”和“化缘”来解决,影响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持续性。而且,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这种发展态势看,没有各级财政对社区文化建设更大的和专项的投入,社区文化建设就很难适应创建“精致大气之城”和居民的实际文化需求。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存在欠缺。搞好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有一支高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热心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社区文化队伍包括社区文化工作者、离退休文化专业人士和社区文化积极分子。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各类文化专业人才较为缺乏,许多社区工作者都是兼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并且经验不足,延缓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3]另外,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单一化也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发展。目前社区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依靠的对象、参与的对象和服务的对象大多是离退休人员,而社区里的青壮年在职人员参与活动的不多。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社区文化的整体健康发展,最终导致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丧失依赖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因此也缺乏凝聚力。

(四)社区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力度不够。铜陵市虽有三千年的铜冶炼史,有深厚的铜文化底蕴,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建市时间短,而且是在矿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工业城市,传统文化资源分散在不同地点和社区,开发保护力度不够。如历史上的“五松山”到底在什么位置,面积有多大,至今未有科学的考证和结论。金牛洞等珍贵的古铜矿遗址,因为资金的缺乏,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保护,没有发展成能创造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同时,因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一些已经枯竭的铜矿井和停用的铜冶炼高炉,本来完全可以作为现代工业遗址保护下来,却为了局部的经济建设和城市规划,将它们夷为平地,确实可惜。

三、加强铜陵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涉及许多领域。而且各个社区的发展状况和人文地理条件差异比较大,社区文化发展的程度和层次不尽相同。要建设好社区文化,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坚持富有成效的探索和选择正确的路径,这样才能把铜陵市的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一)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那些社区文化建设搞得好的社区,对社区文化的概念、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社区文化建设规律的探索都比较明确。现阶段,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精致大气之城”的创建。社区文化建设搞得好,可以增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引导力和创造力。现在铜陵市很多社区的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发展和做强社区文化就必须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个统一的、深刻的认识。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件关系创建“精致大气之城”和社区平安幸福和谐的战略工程。只有这样,全社会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才能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来加强社区文化的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开创全市社区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建立多渠道社区文化资金投入体系。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主要是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拨款应当是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各级财政要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设立社区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但是,仅仅只有国家的投入还不能满足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还要形成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发展的良性格局,才能彻底解决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缺乏的问题。这里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主动联系,积极宣传。要通过多种路径与辖区里的有关单位联系,提倡共享、共建的社区文化建设理念, 争取它们从资金上进行支持。其次是建立互益的共享机制。要建立可持续的、循环互利的资源整合方式,使辖区单位的投入不只是一种公益性奉献,要使它们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和回报,从而实现社区文化持续、良性和长效发展。再次是建立灵活适宜的组织形式。要逐步完善社区文化资源整合的组织程度和规范化的运行程度, 使社区文化资源整合由不固定、零散的“募捐式”发展,变为固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制度。

(三)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引领人,他们的整体素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成效。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队伍,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选拔任用社区干部时,要充分考虑社区建设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必要时可根据工作性质和职务要求来聘用。其次要专门对社区从事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文化主管部门要组成文化指导组经常深入社区,对文化建设进行业务指导和具体帮助。再次要培养社区自己的文艺团队,各社区要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发现那些既有文艺特长,又热心社区文体工作的居民,要努力把社区内不同层次、不同界别的人员团结起来,建设好社区文艺队伍。要重视社区文艺队伍的培训工作,请文艺名家为社区文艺队伍进行专业辅导,促进形成演出队伍稳定、演出场次提高、演出质量提升的良性格局。

(四)重视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以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为起点,到找到社区文化建设规律,形成品牌,创出特色,由此发展到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开放和保护这个较深入的阶段。首先需要摸清家底,了解本社区的发展过程,以及所在地区的历史渊源,发掘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再请教专家学者研究整理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社区文化的品质,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其次,在关注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还要留意当代有文化内涵的工业遗址,要有保护意识,在经济建设和城市规划时,尽量绕开这些遗址并能投入资金加以切实保护,为我们的子孙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这座现代工业城市累积人文底蕴,这样才真正符合创建“精致大气之城”的需要。

(五)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包含道德文化、科教文化、生态文化、网络文化和休闲文化等,它们都处于社区整体互动之中。因此,其中某一种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都要与其他文化系统保持平衡。我们只有把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与传统的伦理道德结合起来,才能协调好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同志关系和单位关系,才能引导社区成员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社区文化还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来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社区文化建设除了要适应老年人在社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丰富晚年生活和保持身心健康外,也要适应少年儿童在社区找到课外活动场所,作为学校教育在社区的一种延伸。此外,还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活动方式,吸引中青年更广泛地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从而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六)积极探索文化设施的社会化经营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开始多样化,有一部分居民对社区文化产品的有偿消费,从观念上和经济能力上都能接受。因此,对不同的社区文化产品可以采取分类管理。一些健身保健类的、休闲娱乐性的文化产品,可以采用准成本的经营模式。具体地说,社区对于这类文化设施可以采用公开招投标形式。通过社会上的个人、企业来经营管理,而社区起协调和监督作用。这样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而且也能使居民得到更专业化的服务。

总的来说,社区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一种群众文化,一种创新文化。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有多少文化进入到社区,社区内办了多少文化活动这些浅层次的东西。更深层次的社区文化建设是通过社区文化的营造,增进社区的凝聚力,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品质,增强社区的和谐性。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个方面来关心和关注,要在政府的带动下、基层的推动下和企业的拉动下进行发展。让政府、单位和社会看到发展社区文化的意义和商机,这样社区文化才能走出发展的窘境,在铜陵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精致大气之城”中发挥出积极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社,2001.

[2]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J].消费导刊,2008,(8).

[3]马海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6).

基金项目

2014年度安徽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AHDXKT2014053)

作者简介

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品牌建设 篇7

一、文化资源与文化品牌

(一) 城市文化资源。

城市文化资源是人类在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质与精神文明总和, 它代表了城市的独特性、典型性文化内涵。以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为依据, 可以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源 (文物) 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城市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

(二) 城市文化品牌。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凯文·莱恩·凯勒在《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 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 也像产品和服务一样, 可以成为品牌, 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 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 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 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一些学者从城市角度出发认为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就是城市“特有资产”或者是蕴含城市独特个性及受众效用的城市名称和标记。他们认为城市管理者通过识别和传播能够体现城市价值和特色的要素, 如城市标识、城市口号、城市标志性建筑、城市自然风光、城市历史等都可以形成城市文化品牌。

根据卡瓦拉兹和阿什沃思的观点, 从城市角度提炼的城市要素本身是不足以形成品牌的, 因为品牌与顾客感知的价值和质量相关。他认为从顾客角度来看, 品牌是顾客对价值和质量的感知, 是联想和感觉的集合。威菲尔德也指出要定义城市文化品牌, 必须考察城市的旅游者、市民、来访者。凯文·莱恩·凯勒认为成功的城市品牌要能够给公众以美好的印象和联想。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 本文认为城市文化品牌是指整合城市文化资源, 在功能定位和公众认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的能够识别城市, 引起联想, 带来附加价值的城市形象要素的组合。

(三) 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系。

城市文化资源是形成文化品牌的前提条件, 城市文化资源决定城市文化品牌的定位。定位是建立文化品牌的关键, 每一座城市在建设城市品牌时, 都需要深入研究本地方的文化个性与特色, 从而做出准确的定位。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个性特点, 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或是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文化, 这些特点往往需要城市文化品牌来展现出来。城市文化品牌开发需要城市文化资源的烘托。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 各个城市均加大了高楼大厦、宽阔街道的建设, 要想从城市的外在面貌区分城市的优劣越来越难。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在形象特征之外, 真正给人们长久印象的还是建筑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文化才是识别城市特征的核心标识。

二、保定市城市文化品牌调查

(一) 基于城市角度的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调查。

依据前文的概念界定, 我们首先从城市角度出发对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整理,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保定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保定市的具体情况, 本文将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划分为三个类型: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形成于特殊年代的红色抗战文化资源。本文参考保定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保定市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确认了21项知名度高, 比较有代表性的保定城市文化资源项目。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包括: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满城汉墓、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清西陵、大慈阁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方面包括:保定老调、安国药市、徐水舞狮、孙氏太极拳、定瓷传统烧制、雄县古乐、子位吹歌等。红色抗战文化资源方面包括:狼牙山、白洋淀、冉庄地道战遗址。此外, 还有保定独具特色的饮食, 如驴肉火烧、槐茂酱菜、刘伶醉酒、直隶官府菜、白运章包子。

(二) 基于顾客调查的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

课题组于2013年12月开展了“保定城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活动, 考察社会公众 (顾客) 对上述21项文化资源知名度的认知。此次问卷调查面向社会各类群体, 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发放和街头随机发放的形式, 共收回有效问卷326份。其中, 男性181人, 占样本总数的55.6%, 女性145人, 占样本总数的44.4%。调查样本的年龄以18~25岁的青年居多, 其次是26~35岁的中年人, 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88.3%;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 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11.7%。调查的职业类型中, 学生超过了样本总量的半数, 其次是商业/企业员工;其他类型的构成较为复杂, 包括自由职业、农民、离退休人员、医生等多种职业类型;教师和公务员也占有一定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保定市的人口结构。保定高校云集, 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数量偏多, 加之近些年保定的经济快速发展, 商业/企业数量猛增, 增加了员工数量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二是因为相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 18~35岁之间的中青年是社会的主体, 他们外出次数较多, 活动范围较广, 接受调查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受到调查时间和调查条件的限制, 公务员和教师的样本数量较小。本次调查的样本中保定市市民占样本总量的44.4%, 河北省其他省市占总量的36.2%, 京津地区占5%, 其他地区占14.7%。

在我们所调查的21项保定市文化资源中, 公众认同感排名前5位的是:直隶总督署、驴肉火烧、狼牙山、白洋淀和古莲花池。 (表2、表3)

如表2、表3所示, 保定市市民对各项文化资源的认同程度都要略高于非保定市市民, 但整体顺序相似。但是, 非保定市民对清西陵的认同度要高于保定市民。在众多的物质文化资源项目中, 公众对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的认知程度较高, 而清西陵、满城汉墓、保定军校认同程度较为一般, 对大慈阁的认同程度偏低。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繁华地段,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优势公众更为熟悉。其中, 直隶总督署是我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省级衙署。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 增添了直隶总督暑的知名度。

如表3所示,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 保定市市民与非保定市市民对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整体不高。这与文化资源管理的力度、文化资源本身的开发程度以及当前曲艺整体不景气有密切关联。与其他非物质文化资源相比公众对保定老调的认同度较高。

公众对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是非常高的, 如表4所示。 (表4) 尤其是白洋淀和狼牙山的认同度较高。白洋淀、狼牙山和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著名的红色旅游项目, 早期拍摄的影视作品, 如《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让这些文化项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荷花淀》、《狼牙山五壮士》等作品被收录于中小学课本, 增加了公众对白洋淀、狼牙山的认同感。白洋淀与狼牙山也因其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魅力倍增。

由于饮食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公众对保定市的饮食文化资源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如表5所示。 (表5) 从调查结果来看, 公众对驴肉火烧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其他饮食文化资源, 而且非保定市市民的认同度高于保定市市民。经过保定人民不断发展和推广, 驴肉火烧已经成为保定悠久的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 保定的驴肉火烧连锁店众多, 并且已经将分店开到了周边城市, 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这一名吃, 提升了非保定市的公众对它的认知度。

三、对保定市城市品牌的建议

保定市在建设自己的城市品牌时曾拥有过若干不同的品牌定位表述。如“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燕赵文化之都”、“红色文学城”、“游泳之乡”、“冠军之城”、“太阳能之城”等等。但推介没有聚焦于最适合传播的品牌, 都不能在公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现状与调查结果, 本文对以下四方面城市品牌的建立提出建议:

(一) 物质文化方面。

保定文化遗产众多, 但是保定缺少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品牌。本文认为保定在城市文化方面的最佳品牌是直隶衙署文化。直隶总督署, 具有浓郁的时代风采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素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而且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等多位清末名人曾担任直隶总督, 随着公众对李鸿章等人功过的认识更加客观, 直隶总督署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们可以以浓缩中国近代荣辱史的百年直隶总督署为载体, 总结以其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传统文化, 发挥其在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和旅游价值所综合得出的特色文化体系。

(二) 非物质文化方面。

本文认为对于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与传承应首先重点发扬保定老调。通过对保定非物质文化资源调查, 发现保定老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老调作为保定市特有的戏曲种类, 是保定人民的艺术结晶。将保定老调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应当推动保定老调的市场化运作。探索保定老调与商业运作、旅游业的结合。与传统礼仪节庆仪式相结合, 与保定饮食文化、红色旅游相结合, 将戏装、玩偶、脸谱等开发为纪念品出售, 结合传统的文艺演出, 将保定老调打造成知名品牌, 并成立相关公司, 组织跨地区展演。

(三) 红色抗战文化方面。

古城保定的确是一座带有深刻革命烙印的红色城市, 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文化品牌的构建应该在充分调查、评价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价值以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由政府主导, 积极扶持和重点建造数个红色旅游精品, 实现保定红色抗战文化资源的大发展。可以重点建设狼牙山和白洋淀。

(四) 饮食文化方面。

保定饮食文化积淀丰厚, 历史悠久, 应重点打造这一品牌。保定于2006年推出第一批直隶官府菜, 之后直隶官府菜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公众对其认同程度不高。而驴肉火烧由于更贴近公众的生活获得了较高的认同度。因此, 我们可以先打造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 以点带面, 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保定的饮食文化资源, 再逐步发扬保定的直隶官府菜系, 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目前, 保定驴肉火烧这一饮食文化品牌已初具影响力, 正在向周边城市辐射。但是仍然缺乏知名度较高的商业品牌, 漕河驴肉, 袁家、永茂、老驴头、好滋味等品牌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 但规模都差不多, 不能形成规模经营, 集团化运作, 有待进一步的整合。

摘要:文化是一种资源, 文化建设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 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城市品牌是城市文化参与城市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出发, 从城市和顾客两个视角调查分析保定市的城市文化资源, 挖掘其形成品牌的文化项目。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城市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李乃和译.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5.

[2]Mihalis Kavaratzis&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of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 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 2006.2.

[3]Mihalis Kavaratzis&G.J.Ashworth.City branding:An effective assertion of identity or a transitory marketing trick Journal of Place Branding, 2006.2.

城市文化建设 篇8

1. 保定市文化优势

1.1 人文历史优势。

保定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丰厚。保定是尧帝的故乡, 春秋战国时期, 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 元朝在这里设郡, 明代护卫京师的大宁都司驻于此, 清雍正年间直隶总督署驻保。此后保定一直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享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的美誉。目前全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600余处,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处, 堪称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优秀的历史造就了大批的历史名人, 如荆柯、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

1.2 红色文化优势。

保定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她曾是义和团活动的重要地区, 北方辛亥革命的发祥地,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中国北方最早红色政权“阜平苏维埃”的诞生地;中国北方最早农民运动“完县五里岗暴动”和“高鑫暴动”的发祥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首府, 全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的诞生地。狼牙山五壮士、白洋淀雁翎队、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等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都发生在保定辖区内。保定拥有全国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 唐县自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1.3 文教优势。

保定教育渊源, 人文灿烂, 西汉置郡、宋有州学, 明有府学, 清有莲池书院, 北洋军阀冯国璋、清末状元刘春霖等一大批官员和教育家曾毕业于此。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 曾培养了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向警予等一大批中国早期革命家。保定是将军的摇篮, 保定军校曾培养出吴佩孚、蒋介石、叶挺、张治中、白崇禧等1700多名将领。清末保定被称为学生城。现在河北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均驻保定。

2. 保定市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当前保定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万面还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文化优势还需要充分发挥, 城市特色还需要更加鲜明。

2.1 城市形象推介不够。

良好的形象是无价的资本, 可以催生无穷的效益。保定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资源丰厚, 从古至今文化名人灿若群星, 涵盖历史、文化、经济、科学、体育等各个领域。但是, 长期以来保定在形象重新定位和形象全新包装方而做得还不够到位, 许多方面仍给人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2.2 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

虽然保定一直致力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总体来说, 保定市的城市文化特色还不够突出,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城市的文化内涵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城市文化特色不突出。

2.3 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够丰富。

受各种因素限制, 保定市现在的群众文化生活并不是特别丰富, 没有形成有一定规模、有广泛群众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市民文化生活形式比较单一, 市民是城市文化的创作者和体现者, 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才能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2.4 基础设施不足。

文化基础设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定市文化设施偏少, 种类也比较单一, 还缺乏具有古城特色的, 可以继承和发扬保定市传统文化优势的文化设施。尤其是群众性活动场所和设施不够普及, 群众性文化活动影响力不够, 没有形成规模, 缺乏具有古城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综合来看, 文化吸引力和承载力有待提高。

3. 保定市文化建设战略

3.1 全面推介保定文化精品, 凸显“保定制造”。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 而特色的基础在于文化。建设文化名城, 必须强化文化建设、整合文化资源, 无论是远古时代的“唐尧文化”, 古代的“燕赵文化”、“三国文化”、“直隶文化”, 还是近现代的“抗日文化”、“民间文化”, 都是名符其实的“保定制造”。还有“保定作家群”创作的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曾辉煌全国。保定除了著名的“保定三宝”外, 白沟箱包、蠡县皮毛、曲阳石雕等特产也闻名全国, 保定的名吃有“驴肉火烧”、“白运章包子”、“槐茂酱菜”和“冰糖葫芦”等, 做工精湛、口味独特, 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要通过充分挖掘、整合、利用这些优势, 推介文化精品,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舆论氛围, 提高产品的美誉度, 突出地域特色, 全力打造“保定品牌”, 凸显保定制造, 让人们不但知道保定制造的文化产品, 而且知道文化产品的生产者, 这对于提升保定知名度, 打造以“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为标志的城市名片、建设文化名城至关重要。

3.2 激励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 强化城市文化自我认同。

提升民众城市文化意识, 强化城市文化自我认同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既是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又是城市文化的主要体现者和实施者, 不断激励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 鼓励和支持他们不仅以欣赏者接受者, 而且以创造者、参与者的身份走上城市文化建设的大舞台, 这是城市文化建设保持持久活力的源泉。保定市近来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开办空竹文化节、登山节等活动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但是更需要发挥社会团体、企业、学校家庭个人办文化, 比如在小学校开展空竹游戏推广, 组织学校和企业进行各种红歌大赛等活动, 把文化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是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文化传播上, 以诱导式取代单纯的灌注式, 多举办让居民群众自娱、自乐、自我表现的文化活动, 可以选派老师和赠送活动用品开展各种具有保定特色的文化活动, 让文化活动在学校、企业、街边等遍地开花, 把文化触角逐渐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3.3 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融合。

城市发展如果失去文化的支撑, 城市建设也将失去绵延不绝的动力, 城市街景、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市标等见证城市发展, 体现城市标志, 展示城市形象面貌, 美化城市形象, 进而传播城市形象。保定市近年提出三年大变样, 并且恢复了古城原有名城景观, 如西大街与古莲池、直隶总督署、大慈阁、淮军公所等文化古迹, 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些问题也要注意。

3.3.1 城市建设要突出地域特色。

城市建设的每一条适路、每一块墙角石、每一盏街灯、每一座凉亭、每一张桌椅等都要能体现城市的文脉及文化特色。建议评选市花, 以乡土品种为主, 形成本地特色的园林文化, 以展示本地特点、人文、资源、材质和艺术的雕塑文化, 以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资源, 着重体现当地居民、民俗的街区文化。

3.3.2 旧城改造要着重保护既有文化, 新街区建设要以文化延续为主, 避免出现文化断层。

旧城区要有明确标识、建筑年代和简介, 新建部分要突出特色, 实施精品工程, 努力创作一批具有现代水平的精品佳作。新城区建设要尽可能地避免与当地特色文化不相适应的、反差较大的建筑和设施, 给人们视觉和感官上造成过大的冲击, 使旧城区与新城区的文化构架做到既一脉相承又相互协调。

3.4 弘扬保定精神, 提升凝聚力。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 是一个城市通过历史积淀而成的精神品格。城市精神以观念形态、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城市居民的大脑中。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 保定人民逐渐凝聚成以“重诺守信、不屈不挠、兼容并蓄、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奋发自强”为主要内涵的“保定精神”, 这是保定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奋发自强、振兴保定的内在动力。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 我们要坚持把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 把独具特质的城市核心理念, 纳入全民教育内容, 融入到市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之中,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舆论氛围,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论坛, 把这一源于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发展的城市精神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 使全市上下始终保持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精神而貌, 为提升保定市竞争力提供深厚而强大的支撑。

摘要:城市文化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剖析了保定市的文化优势, 以及现状和问题,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保定市文化建设战略。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文化建设战略

参考文献

[1]王强, 吴齐.从城市文化定位中思考和塑造城市形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4) .

[2]林利琴.浅谈城市文化建设[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3]藏毅, 徐小龙.城市文化与塑造城市形象[J].作家杂志, 2010, (1) .

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篇9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文化,特色文化

从城市产生之日起, 就已经具有自身的文化,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城市文化是城市灵魂的展现, 是支撑一个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 失去了城市文化, 城市的发展也是空洞的, 毫无内容的。在城市长久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文化已经融入了各项建设之中, 城市建筑的风格、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人情风俗等, 都蕴含着城市文化, 也是展现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城市建设中, 应该充分的发挥城市文化的作用, 利用城市文化带动各个项目的发展, 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进步, 因此培养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 城市文化的内涵及定位分析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国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 同样放在一个城市中亦是如此。居民是城市发展中的主体, 同时也是创造城市文化、展现城市文化的主体, 所以要培育出具有高素质的居民。城市文化从大的方面讲是指居民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从小的方面来讲就是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价值观、思想理念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总和。从外在的展现形式来看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这些都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 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 在街区、建筑等的风格、地域风俗、思想形态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 这也是一个城市能够长久发展的原因。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 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 与城市的经济、政治并列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在城市文化的定位方面, 主要看城市自身具有的特色, 这是经过长久的历史文化的沉淀, 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 是一个城市精神的象征, 所以在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要确保城市文化的普遍性的基础上, 保持城市文化的特殊性, 与其他的城市区别开来, 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

2 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的误区

2.1 本土文化的缺失。

城市文化重要的是展现城市的本土文化, 但是很多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 盲目的抄袭国外的建设风格, 并没有与本地的实际状况相结合, 导致本土文化的流失, 所以造成了设计风格雷同, 却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对城市的整体规划造成了破坏。

2.2 历史文化的破坏。

城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慢慢的融入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但是很多城市并没有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保护, 盲目的推进建设的速度, 在此过程中摧毁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这种行为已经无法展现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 人们生活中的文化元素也被渐渐的摧毁。

2.3 功能性与文化性的不均衡。

由于对城市文化的内涵没有深入的了解, 所以很多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 只是注重城市的功能性建设, 而忽视了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的渗透, 导致城市整体建设缺乏灵动性, 无法展现城市的魅力。

3 城市建设中培育发展城市文化

3.1 培育城市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3.1.1 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 是为社会和市民提供优雅舒适的生活空间、经济发展空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适合人居住和生活的因素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3.1.2整体性原则。城市建设要兼顾新旧区开发和保护两方面的因素。这样就要求在推进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建筑等城市要素的整体特点, 使城市整体的环境受到保护和开发利用, 充分彰显历史风貌。3.1.3谨慎性原则。在涉及到文化遗址的保护方面, 要进行科学的论证, 把握原址重建与保留的分寸, 使城市文化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选择外来的、现代的、新颖的建设要素的时候, 也需要进行论证与分析, 充分兼顾环境的协调性、兼容性, 避免原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得到破坏。3.1.4协同推进原则。城市的发展, 需要的是整体考虑。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发展有各种因素, 既有历史的, 也有现实的, 要有整体的保护开发思路, 在保护中实现发展, 在发展中注重保护, 实现共赢的局面。

3.2 实现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的有效融合

3.2.1 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发展八大文化体系。分别是以体现特色铺装、特色标志为主的城市道路文化;以乡土品种为主、外来植物点缀的代表本地特色的园林文化;以展示本地特点、人文、资源、材质和艺术的雕塑文化;以丰富沿街建筑风景、富有朝气和商业气息的广告招牌文化;以美化城市夜景、实现照明向观赏转变的灯光照明文化;以展示当地特产、商业氛围浓郁的商贸文化;以休闲娱乐为主、间以地方文化内容的广场文化;以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资源、着重体现当地民居、民俗的街区文化。3.2.2加强立法保护, 合理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在社会上要大力普及《文物保护法》、《历史名城保护条例》以及《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在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 使历史文化遗产这一不可再生资源不会因为我们城市空间的拓展而失去原有的风貌。3.2.3新城区建设要以文化延续为主, 避免出现文化断层。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与当地特色文化不相适应的、反差较大的建筑和设施, 给人们视觉和感官上造成过大的冲击。3.2.4旧城改造着重保护既有文化, 体现文化功能价值。要破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的障碍这一错误观念, 正视和重视历史文化遗产潜在的价值;要采取适度开发、重在保护的思路, 对遗留下来的文化古迹、名胜进行合理性开发, 避免出现为了追求旅游产业扩大, 而造成对文化遗产的再次破坏。同时, 还避免出现认为“保护就是恢复历史遗迹, 热衷于重建”的论点, 历史遗址的价值往往高于重建价值。

结束语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经过漫长的发展所逐渐形成的一种特色, 充分的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和人情风俗, 是展现城市魅力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发挥城市文化的作用, 将其利用到城市的资源整合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 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发展。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文化已经慢慢的渗透到城市的各个方面, 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 要注重对城市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建设一个具有灵魂和内涵的城市, 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邕健, 张秀芹, 毛蒋兴.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互动影响研究[J].规划师, 2006, 11, 1.

[2]史巍.当代文化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特点及价值[J].城市建筑, 2012, 9, 5.

城市文化建设 篇10

一、城市精神对城市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法国著名学者潘什梅尔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 一片经济空间, 一个生活中心;也是一种气氛, 一种特征, 一个灵魂。”城市如人, 既需要强壮、健康的体魄, 又需要深厚、向上的精神底蕴。人无精神不立, 城市无精神不振。一座城市的发展, 离不开城市精神的支撑。换言之, 一座城市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决定了这座城市到底能够走多远。一座城市的精神是社会风气、城市面貌、市民素质的综合反映, 是城市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生动展现, 它是城市之魂, 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无形资产, 它作为一种软实力, 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城市精神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文风貌和文化底蕴,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却可以产生硬力量, 这种力量所产生的爆发力往往是物质因素或经济杠杆所难以企及的。

最近, 我市开展围绕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进行探讨和研究, 因为我们鹰潭面临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的新空间, 需要新的城市精神加以规范指导;面临国内外城市日趋激烈的竞争新态势, 需要新的城市精神彰显个性和魅力;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进程, 需要新的城市精神加以整合汇聚并引领驱动。因此, 笔者将鹰潭城市精神的基本内涵定位如下。

二、开放融通, 和谐奋进

1. 开放融通。

从地理环境来说,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东连江浙, 南控瓯闽, 扼鄱水之咽喉, 阻信州之门户。地理条件独特, 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素有“六省通衢”之誉, 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与京九线相互贯通;公路四通八达, 两条国道 (320线、206线) 成“十”字叉, 两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六条省干道与之配合, 辐射四面八方;水路交通, 可直达鄱阳湖及长江沿线, 形成了江、海直通联运的黄金水道。发达的交通网络已使鹰潭成为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交通枢纽。在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 鹰潭正好处在承东启西的交汇点上, 成为沟通我国东南沿海与西南边陲的中枢之一, 区位条件极为优越, 必然带有开放融通的特点和精神。从人员构成来说, 鹰潭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不多, 正是这种开放融通的精神让不同的人在同一块土地上共存共荣。

2. 和谐奋进。

鹰潭是一座文化有特质的城市。不到鹰潭不知“道”, 鹰潭因道而名, 龙虎山是道教发祥地,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素有“南张北孔”之美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 属丹霞地貌, 山奇水秀。上清“嗣汉天师府”为全国21座重点开放道观之一, 仙水岩战国崖墓群更是国内罕见的文物宝库。首届举办的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 宣扬崇尚自然、和谐宽容的精神, 吸引更多人来鹰潭旅游观光、问道论道, 充分展示我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鹰潭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滨江公园二期的设计理念也受到道教文化的启发, 以“自然之道”作为设计主题, 整体形态取材道家思想物化形态的代表———拂尘, 反映道家柔中可刚的和谐思想, 景观形态刚柔并济, 从南到北实现人工向自然的逐渐演化和过渡。道教文化的宣传展示和推广, 对进一步提高鹰潭知名度, 促进旅游业发展, 带动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 铜加工业、眼镜制造业等几大产业是我市特色产业、龙头产业。鹰潭市提出了依托江铜, 服务江铜, 再造一个“江铜”, 打造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铜废旧原料再生利用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的“三个基地、一个中心”, 把鹰潭建成世界铜都的发展战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鹰潭的整体投资环境日臻完善。206国道改造、320国道拓宽、沪瑞高速公路和龙虎山大道、夏埠中大道、沿江大道、东湖景区建设等重大市政工程已相继完工, 为鹰潭的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鹰潭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体现了鹰潭人民团结协作、携手并进、务实争先的精神面貌与气魄, 为鹰潭实现和谐发展、跨越式奋进提供了有力的信念和精神支持。

三、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的策略

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塑造, 除了重视经济文化的建设外, 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首先, 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公民意识最核心内容就是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 这是所有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人是城市的主体, 市民的精神素质决定着城市的精神走向。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既要有大张旗鼓的讨论和宣传, 强化广大市民的社会责任感, 形成一种对不文明行为“千夫所指”的社会舆论压力的“他律”, 文明的进程更需要的恰恰是一种“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的精神, 需要积以时日的潜移默化与熏陶, 形成一种“行已有耻”、“非礼勿动”的基本道德素质的“自律”。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应该是城市精神培育中的核心, 也是城市文明导引人类发展的基础。唯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滋养起来的城市精神, 才会逐渐建构起多元、和谐、自由、独立的公民社会, 此乃城市精神文化重建的最终指归与使命。

其次, 加强城市形象建设。塑造城市精神, 展示城市形象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地区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美好的城市形象展现了城市精神源于历史、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内在魅力。三者的有机统一, 为城市的健康均衡、和谐发展提供了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保障, 促进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稳步提升。一个城市对居民来说, 不仅仅是一个生存的空间, 更是一个人性得以复苏和生息的乐土与梦境。正如鹰潭滨江公园的建设, 让“江、岸、城、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建设滨水景观文化走廊、建立沿江休闲开放空间轴、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廊道。滨江公园极大地改善了鹰潭市老城区的环境和景观面貌, 扩展了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的空间, 就近为老城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同时, 公园建设所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周边城区经济的发展, 对于鹰潭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实现“一江两岸”跨越式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 树立起一个好的城市形象, 就是拥有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它是增强城市精神凝聚力的关键, 是构建城市精神的有效途径。

最后, 建立服务型政府, 培养塑造城市精神的社会公仆。城市精神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还有城市的生态文明。如此繁难的系统工程建设, 既要有全体城市市民的自觉有序行动, 又势必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有效的政府来组织和管理, 协调市民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相互关系, 规范市民在社会中的行为。如果说城市市民公民精神的塑造是塑造城市精神的根本的话, 那么, 政府官员公仆精神的塑造则是现代城市精神塑造的先决条件。如果城市政府领导在过于片面化的政绩观指导下, 热衷于赶热潮和做表面工作, 忽略城市全面丰富的精神内涵, 急功近利, 那么花巨资建立起来的城市就有可能演变成“标志工程”、“形象工程”, 这种“搭台”却不“唱戏”, “造势”却不“造市”的工程劳民伤财, 最终导致的是更加严重的信任危机, 城市精神的塑造将成为一句空话。

总之, 培育、塑造和弘扬城市精神是一项长期任务, 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升华的过程。城市精神也具有阶段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 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城市精神还需要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不断推陈出新, 不断完善提升, 这将是我们在今后城市精神建设中需要面对的新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 2007 (10) :4-5.

[2]肖红缨.试论城市精神[J]江汉论坛, 2004 (8) :126-128.

[3]冷观.城市精神与城市现代化[J]上海经济研究, 2003 (4) :27-29, 43.

[4]朱广黔.对城市精神构建的理性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 2009 (2) :34-38.

[5]张景秋.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规划中的辩证统一[J].规划师, 2008 (11) :10-13.

城市文化广场建设探析 篇11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开放空间,广场总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深层意义上说,城市广场是城市历史风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的场所。在尊重传统、延续历史、文脉相承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和发展是城市文化广场规划的文化内涵表现。本文以茂名文化广场为例,如何建设城市文化广场提出了建议。

规划与设计背景

茂名是发展中的工业城市,以石油、农业为主要经济产业支柱,茂名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市的实际,提出了文化发展方略,充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建市区文化空间,构建公共文化网络,营造文化氛围,为市民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成果提供条件。

现状分析

茂名文化广场是茂名市创建地方文化特色、国家园林城市的一项“大手笔”造绿工程。茂名文化广场坐落于茂名市第一中学与南国书店南面,名雅、泽丰住宅小区西面,凯利得商场北面,广场周围环境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茂名文化广场总用地面积为14hm2,东西长达620m,南北最大纵深350m。茂名文化广场以形态规划为设计手法,根据当地文化设施建设的需要,将图书馆、会展中心、影视厅和市民露天舞台四大文化活动项目集中建设,采取广场空间的特征来布局,形成一个市民文化活动为主又具有市政性质的开放性的现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1.丰富的空间形态

茂名文化广场的形态规划将广场空间进行方格网络化的组织,布局上形成了南北主轴的前后延伸和东西次轴的左右对称均衡,有严谨逻辑序列的空间形态。南北主轴线的南边设有圆形下沉式空间,此空间南端为半圆形大舞台,舞台前设有旱地音乐喷泉,此处也是市民聚集中心;上沉式广场周边是观众席、台阶和坡道。东西次轴线上的西边是造型新颖的市图书馆,东边是绿油油的宽阔的草坪。广场中部为连贯开阔的硬质铺地的空间。

2.绿色的生态环境

文化广场的绿色系统设计首先根据地方特色、生态环境、植物种植要求选择绿化景观设计方案,再结合广场的空间形态安排设计多样的绿化景观空间。绿地设计除了考虑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外,还要创造丰富的绿色空间供市民休闲、活动、社交等。在整个广场里把绿化景观空间分成八大块自然式布局的生态植物群落。位于广场中部硬质铺地旁的群落主要种植了油棕、大王椰等乔木,上层有大块叶片带来一定的遮蔽覆盖,而下层的单杆树杆之间完全通透,既不对广场空间产生强硬的分隔,还适当地形成了网络立体延伸的效果。而软质铺装地的群落上层选择了红棉和扁桃这两种乔木,红棉树冠高耸挺拔、花色鲜艳,扁桃树冠浓密浑圆,体形简洁的两种乔木集结成为一组小树林,形成明晰的上层空间轮廓。在软质铺装地还采取自然式的竖向设计,突破广场的平面空间,形成缓坡草坪,也就形成了迎风坡,广场上空局部的空气形成对流,在炎炎的夏日给广场带来凉意。

对城市文化广场建设提出建议

1. 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纵观世界上能为人称道的优秀作品,无一不向人们体现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表达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因为富于地域文化内涵的空间环境,能给当地市民以安全感和归属感,也因其个性魅力对游客产生无穷的吸引力。广场设计注重文化内涵建设,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领悟和理解,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广场。用适合该广场的表现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茂名文化广场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有不足的。茂名是油城;茂名是荔枝、龙眼、香蕉的生产盛地,也被誉为水果之乡;茂名是洗太夫人的故居。广场如何向市民及游客展示茂名地域、历史文化,体现广场文化底蕴,彰显茂名这座城市的魅力和品位。茂名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上应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规划与设计时应注入“石油文化、荔枝文化、洗太文化”,通过抽象化处理后,以符号的形式再现于广场各景观空间中,借符号之使用实现当地文化的传承。

2.广场与环境协调统一

广场的环境应与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街道、建筑物等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城市的活动交往空间。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一般是没有定式的。组织广场环境的思路就是结合广场规划性质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护历史建筑,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很好的融入广场环境中。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可看作是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类型是对系统结构的完善,将有助解决广场使用多样性的需求。茂名文化设计所利用尺度、围合程度、地面质地等手法在广场整体中划分出主与从、公共与相对私密等不同的空间领域。但在空间形体布局上有失衡,有代表性的建筑只有广场西边的图书馆,整体比例不够协调。在绿化布局上,规划了大面积的硬质铺地;为了广场空间艺术效果,规划广场中部为连贯开阔的空间,这些都与南方气候条件对室外空间需求有良好荫蔽覆盖和通风降温产生矛盾。南方城市的广场在绿化景观设计应大量采用群落式种植,以大量乔木为主体,用绿化增加荫蔽覆盖,同时产生集中的生态效应。

3.广场与交通组织协调统一

城市广场的人流、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上,要保证有城市各区域到广场的方便性。茂名文化广场没有设置专用停车场,给到广场活动、社交、游玩的市民和游客带来交通和不便利。在广场外部和内部的交通组织上,考虑到人们参观,浏览交往及休闲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结合广场的性质,很好的组织人流车流,形成良好的外部和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机会。

结语

在进行城市广场设计时,不仅要汲取历史上的优秀广场设计经验,也要认真分析现代城市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特点、交往需求,更要重视通过城市广场景观来表达和强化地域文化精神。设计优秀的城市广场不仅能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具有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等多重作用。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每一个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的魅力和品位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邱锡寅,男,广东茂名人,硕士,园林工程师,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

从城市文化看城市特色 篇12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根源,全球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千百年来,在西方人眼中,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就足以给中国自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然而现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是,这层面纱正在消失,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已不再神秘。或者说,令西方人神往的是我们的过去,而不是现在。2001年,德国建筑学会会长汉派尔先生来我国访问,谈他到北京、上海等地的观感,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我驾车从北京外围向内开,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感觉可能是在迈阿密、新加坡或者在法兰克福,所有的高层建筑都是一样的,没有各自的特殊个性,只有从写的字上才能看出是在中国。”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而导致城市文化衰退和特色丧失的根源是什么,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挖掘城市自身的文化特点,塑造城市特色,将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问题。

1 概念释析

1.1 文化概念的理解

城市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一种,因此要谈及城市文化,不得不先了解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来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的说,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文化。我们在这里谈论文化的概念,并不仅仅是要了解它的含义,而是通过概念,启发我们的思考,进而归纳出文化的一般属性,研究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出一些普遍性的东西,以帮助我们探讨文化衰退的根源问题。

1.2 城市文化

1.2.1 城市文化的涵义

城市在其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具有不同地域、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建筑形式,我们称之为“城市文化”。

从整体上来看,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1)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人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的狭义文化形象,而是包括了某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形态。2)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即主体整体对某特定城市客体的总印象。3)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等。它们构成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

1.2.2 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是人的物质寓所,城市也是人的精神家园。一座缺乏文化气息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城市是时间的艺术,城市述说着历史,然而现在,在我们的许多城市中,四处林立的高楼大厦以其庞大的身躯阻隔了历史,四通八达的道路也割断了当地文脉的延续。城市在纯功利和效益的驱使下,技术盛行,必然导致城市面貌趋同,而丧失自身特色,缺乏吸引力。这种对外部的吸引力又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上的投资引力、旅游引力,也会促成更大规模、程度的城市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体现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表现出城市内涵的深化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一个城市要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素质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3 对城市特色的理解

对城市特色的追求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追溯历史,在城市发展的早期,虽然没有着意营造城市的特色,然而我们把商周时期的商城、洛邑与古希腊、罗马的古代城邦相比较时,就会赫然感受到那种迥然不同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审美内涵和先民们孜孜追求、苦心经营的心理痕迹。

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息息相关,蕴藏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城市特色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城市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也可以说,城市特色是人们在感受城市的过程中对城市整体形成的独特意象,它主要通过地理自然环境、人为建造成果(即城市建筑、机理、小品、绿化等)和社会人文因素(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等)三方面表现出来,由此成为一种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外在表现。

2 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

2.1 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特色

无论何种类型的城市特色的形成,无不和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内在因素,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城市特色的追求是潜意识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形成才逐渐成为人们有意识的、自觉的追求。一大批风景名胜、故都名城、外贸商埠、交通要隘、文化胜地、名人故里和特色物产城镇经过历史的淘漉和沉淀,成为我们今天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特别关照的历史文化名城。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伊斯坦布尔则显示了欧亚文明的交汇……我国有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城市建筑与大自然、与民俗、与吏制、与经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西安的古朴、苏杭的灵秀、桂林的奇逸、拉萨的神秘等等,令人流连忘返。

2.2 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城市特色就是城市的个性,是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是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不同的城市特色所具有的城市辐射力、知名度与吸引力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品牌,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乃至城市文化的发展。

3 城市文化衰退及城市特色丧失的根源问题分析

3.1 意识根源问题

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在此已无须多言。作为华夏的炎黄子孙,我们引以为豪。但这种自豪一旦变成一种骄傲,我们的问题也就来了。沉醉在祖先创造的辉煌朦雾当中,我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在全球化浪潮滚滚袭来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民族文化离我们远去的危机。麦当劳前门庭若市,民族小吃店却门可罗雀,这时我们会说:那些小吃店还在开嘛。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化心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中庸心理延续至今,不求最好,不做最差,安于现状,危机感不强。源于这种心理,城市文化衰退的危机也随之而来。与其说我们仍陶醉在过去的辉煌当中,还不如说是我们越来越忽视自身的文化了。没有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文化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因为我们的不重视,就不能真正的理解自身的文化,不知道自身文化的精髓所在,甚至把糟粕看作精华,该抛弃的没抛弃,该保留继承下来的又没有继承。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植根在这种文化底蕴下的城市文化不可能不受到打击,城市文化衰退的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

城市文化具有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因而,城市文化的衰退就直接导致了城市特色的丧失。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是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不是去展现自身的个性魅力,而是一味的模仿其他也许不适合自身发展的东西,甚至不惜与历史文脉割裂开来。本文认为,这种“拿来主义”是最要不得的。

3.2 方法论根源问题

1)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

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都不可能离开其各自的载体而独立存在。而根据前文的观点,没有载体的建设就没有城市文化发展,自然也不能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的衰退和城市特色的丧失在方法论问题上的根源就是忽视载体的作用,造成载体的单一落后或停滞不前。城市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城市特色体现的重要载体,地域化的城市建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生活、历史文脉和传统,具有强烈的城市心理色彩,且是城市景观特色的构成要素。可以说,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城市建筑载体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载体是它们外部功能的体现,因此载体建设的好坏与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而城市建筑又是诸载体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目前的各级城市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相对落后的城镇比相对发达的城镇显得有文化有特色。显然,这是由于发达城镇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较大而迷失了自我,大拆大建,对原有的城市文化、特色的建筑载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城市文化和特色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2)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忽视。

我国许多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建大发展时期),普遍存在重开工和竣工面积数,忽视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管理与街区(乃至城市)整体形象等倾向,加之城建赶时髦,不管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传统,也不论南方北方和东西部,竞相追逐时尚,相继出现玻璃幕墙热、草坪热、喷泉热、彩砖铺地热、街头雕塑热、人造景观热,当然,还有早年的十里长街热以及近年的摩天大厦热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对城市文化作用没有透彻的了解,崇尚技术先导而忽视了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导致很多城市的建筑与布局缺少特色,没有文化品位,让人感觉到的只是资本和技术堆积的冰冷,城市不和谐,缺少整体的美感。

4 结语

从文化角度看城市整体特色的形成离不开构成城市个体因素的特征,特别是文化特征,要善于挖掘提炼这些特征,一旦掌握了这些特征因素,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很好的保护、运用它,使其在城市中不断的出现,在新的设计中进行加工,就能在城市建设中不落俗套,避免新的千篇一律。总之,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的主题和要旨,就是在于通过保护来继承传统,寻求特色,促进城市发展,协调解决保护与建设,过去和现在、改造与利用诸方面的矛盾,对于富有深厚的文化沉积的城市来说,关键在于传统风貌特色的发展与现代个性创造的结合,达到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洁.利用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J].山西建筑,2010,36(12):47-48.

[2]胡元梓.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宋启林.从实践看我国文化对城市规划的作用[J].规划师,2000(1):16-17.

[4]彭震伟.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与城市规划的思考[J].规划师,2000(1):51-52.

[5]赵云伟.文化全球化与当代城市文化特色浅论[J].规划师,2002(2):35-36.

上一篇:特殊语言现象下一篇:住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