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区安全问题

2024-08-23

城市街区安全问题(精选3篇)

城市街区安全问题 篇1

一、引言

文化特色街区是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的核心载体,兼具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等价值。[1]现在的城市文化特色街区,往往以其独有的传统文化为依托,集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城市中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人们对于文化特色街区价值的认同,使得学者对于它的研究也相当丰富,主要集中在:(1)对历史街区的概述。如杨新海在《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一文中分析了历史街区的三个基本特性,并据此提出和阐述了历史街区保护应遵循的原则。[2](2)从街区本身角度阐释。如丁绍莲,保继刚以中山市孙文西路为例,梳理出孙文西路的传统风貌变迁过程,并对这一变迁过程背后的文化推动机制进行了剖析;[3]周钟萍则着重分析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旅游商品的现状,从不同角度提出街区旅游商品策划的建议;[4](3)从游客的角度阐释。如廖仁静等的研究表明夫子庙景区的游憩者主要动机包括文化体验和娱乐休闲,他们对于夫子庙的客观真实性整体把握较准确,但这些游憩者即使知道夫子庙没有真实保留多少古建筑,也仍然认为夫子庙是一个成功体现了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游览区。[5]

然而,在文化特色街区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在街区开发的初期阶段,偏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街区商业化氛围过重,失去了它本源的文化特色。文化是旅游开发中的灵魂,在商业化开发的同时,要以街区特有文化为依托,街区才能长久发展下去。本文以南京夫子庙为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探讨街区优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特征分析

1. 区位优势明显,内外交通便利。

文化的传播往往以点带面的辐射开来,城市文化特色街区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辐散,在城市中心建造特色文化建筑,在其周围形成城市文化特色街区,所以它多坐落于城市中心或古城区内,地理位置优越,是城市的辐散中心,交通发达。特色街区内的文化建筑创建年代久远,历史悠久。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属于古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始建于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由当初的文教中心演变而成如今的繁华闹市,历史悠久。

2. 景观色调典雅,文化内涵深厚。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渊源于该地的某一特有文化,因此该地特有的文化建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此处发展各项活动的依托,各项活动以此为基地辐散开来。南京夫子庙以孔庙为中心,依托孔庙和它前方作为天然泮池的秦淮河,向西延伸经过贡院西街至贡院;孔庙两旁为东西市;向北经过文德桥,把乌衣巷、朱雀桥、王谢故居等景点串联了起来,各景点间又镶嵌有酒家、古玩字画商店、特产商店等,形成具有规模的商业旅游街区。这类街区以特有文化为背景,常常带有典故和传说,文化底蕴深厚。南京夫子庙,宋景祐元年孔庙的建成,吸引了大量学子聚集于此,儒学文化占主要地位。江南贡院壮大之后,书肆、茶馆、客栈等市井文化应运而生。所以夫子庙兼容并蓄,雅俗共赏。

3. 商业氛围浓郁,产品种类繁多。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形成得益于周围的商业发展,正是它的商业化开发,商业街区才能形成规模,才有人气。街区一般是市民休闲购物和游客观光消遣、体验当地文化的场所。市民来此的目的是休闲和购物;游客则是把此地当成是体验当地特有文化的旅游地,而游客的需求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各大方面,所以这类街区配备有相应的消遣、购物、食宿、娱乐设施,多方位地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商品齐全,种类繁多。

4. 地方特色浓郁,民俗风情彰显。

街区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形成之初是小商小贩摆摊的形式,所以销售的商品多为日用品、小摆设,发展为旅游地之后,又有很多商店为满足游客需求,销售当地特产,突出地方特色,从吃的到用的,也都是小商品,层次不高。笔者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得出,夫子庙的贡院街,是夫子庙地区的商业主干道,街道两旁的店铺共83家,销售的商品几乎都为小商品,且与当地地方风俗息息相关。其中,服饰类占很大比重,这些服装店多为适合中青年的品牌专卖店,价格适中,适合大众消费者;夫子庙特色小吃所占比重也较大,如桂花鸭、雨花茶、牛皮糖、鸭血粉丝汤,这些小吃同样也凸显了南京的地方特色;其他小商品还有茶叶、箱包、饰品等。

5. 人文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这些人文旅游资源代表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具有良好的口碑效应,外地游客凡提到这座城市就会联想起这个地方,它俨然成了这个城市的名片,成为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和代表性场所,是该城市的著名旅游胜地。游客来到南京一般都会到夫子庙一游,夫子庙融儒家文化和秦淮文化于一身,兼雅文化和俗文化于一体,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孔庙、贡院、王谢故居,乌衣巷、秦淮河,到处是胜景典故。

三、城市文化特色街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 商业化气息过重,商品品质不高。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经济意识得到了强化。但是有的商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商品质量的把关。再加上部分商家销售低劣商品,造成了不良影响。夫子庙地区由于历史因袭、店面错乱、经营者素质偏低等原因,销售低劣商品的店铺比比皆是,具有秦淮传统特色的商品鱼龙混杂,商品层次普遍不高。笔者走访调查时发现,部分商家依仗街区的独特文化,销售质量低劣的产品,损害游客旅游购物的热情,给街区蒙上不良的口碑。

2. 文化内涵不突出,传统主题淡化。

近年来此类街区大力发展现代商业、娱乐休闲、风味美食等,满足于一般性的、大众文化意义上的街区建设,相关部门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特色的建设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对本地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进行了挖掘并得以开发利用。但需要指出的是,相关部门忽视了商业街区中本源的传统文化。南京是著名的文化古都,其发展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优点与特长在于传统文化。夫子庙的文化旅游资源无可比拟,应该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但是对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宣传和开发是相对滞后的,游客到达夫子庙一般是观光购物,很少会走进大成殿、贡院内参观,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是我们中华名族的瑰宝,应该得到宣传并加以开发利用。

3. 产品同质化严重,精品项目缺乏。

游客旅游,免不了要购买些当地特色商品,此类街区中商品在突出地方特色及民俗文化的同时,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精品项目。随着交通及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商品的交换与流通显得格外便捷与迅速,然而各类特色商品的信息,从产品造型、包装设计到生产工艺和宣传销售方式也随着交换与流通显得如出一辙得相似。以南京夫子庙为例,它的特色商品为早在明代就闻名遐迩的南京咸水鸭、板鸭,以及夫子庙各色小吃,同时,服饰和各类小商品在夫子庙的商品销售比例中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据笔者统计,夫子庙街区销售的咸水鸭与板鸭,口味一致,品牌单一,几乎所有销售鸭类商品的店铺,在商品种类、产品包装、宣传销售方式上都是相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

4. 环境容量受限,配套设施不足。

夫子庙景区是南京景点的窗口之一,是初次到访南京的游客的必游之地。每到节假日和周末,大量人流涌入夫子庙,有本地居民,也有外地游客,这使得夫子庙的环境容量受到限制,配套实施略显不足。这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夫子庙的餐饮文化是它的一大特色,夫子庙传统的小吃也是备受游客青睐的,但由于特色小吃店的不足,一到就餐时间,小吃店里人满为患,这使得游客不得不选择如麦当劳等体现不出夫子庙特色的洋快餐;其次,大成殿前的广场区域是最能体现夫子庙儒学特色的场所,广场最南端的泮池,照壁也是绝佳的合影留念之地,但广场周围给游人提供的休息设施不足,很多游人把泮池前的栏杆作为休息场所;再次,景区内缺乏完善的标识及导览系统,很容易使初来乍到的游客在景区内迷失方向。

四、城市文化特色街区旅游开发的优化对策

1. 突出文化主题,彰显文化魅力。

这一类型的旅游地往往以特定人群聚集地发展而来,聚集地传承发展其文化精髓,所以此类旅游地一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是景区开发的灵魂所在,在景区建设和发展中,应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为指导思想。南京夫子庙最初以儒家文化为代表,随后的发展,又衍生出了独特的秦淮文化。夫子庙景区内零散分布着各个景点,将各个景点整合,串联成线,形成以两大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景点;在开发景点的过程中,加强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修旧如旧,还旧建筑以本来面貌,体现其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在商业开发时,合理利用夫子庙景区的文化底蕴,在特色商品开发、纪念品销售、民俗文艺表演等环节上刻上夫子庙文化的烙印,与此同时,防止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使文化韵味偏离。

2. 深挖地方夜色,打造旅游精品。

特色商业区的夜景近年来备受关注,许多景区都致力于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区夜景。对于夫子庙而言,灯光的设计可分为两大块。第一,对于商业区、店铺等的美化灯光应以店铺照明和夜间广告宣传霓虹为中心,灯光色彩的选用要考虑到夫子庙传统的文化特色,不可过分艳俗,做到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相统一;第二,对于一些老字号、明清建筑群、尤以横贯景区的秦淮河两岸建筑群为著,这些区域应着重打造建筑物顶端及周身灯光,用串灯等勾勒建筑物的轮廓,适当的霓虹灯运用于建筑物的周身。充分体现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结构特征及夫子庙街区特有的文化气息,避免灯光过分艳丽。打造夜游秦淮、游船听曲、船上品茗等一系列景区旅游精品。

3. 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倡导诚信经营,加大监督、打击力度。街区管理部门对商家经营进行规范,对商家定期进行教育,开展定期学习,并对商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要求商家诚信经营。设立街区经营管理部门,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机构,发现商家不诚信经营的行为,应严厉处罚。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消费者得到最佳的体验效果。

4. 加大促销力度,发挥品牌效应。

同时,旅游产品的包装也要注意文化的宣传。如在街区销售的特色小吃的包装盒上,可以印上反映文化特色的宣传图画和文字,使消费者对其有一定的印象。结合传统文化、民俗、表演,由商家举办促销活动,增加街区的文化氛围。完善综合配套设施,突出各项设施的文化特色。夫子庙地区四边都有雷同性的牌坊,更应在入口处增加导游图,使游客了解其地形和方位。标牌的设计应符合地区的特色文化,夫子庙地区的标牌设计和造型应突出儒家文化。再如垃圾桶的造型、公共厕所的外观和内部设计都要突出当地儒家文化与秦淮文化特色。街道两边的公共设施如长椅的设计也应突出地方文化,可在扶手或靠背等醒目位置刻上富有代表性的儒家人物的图案。

五、结论与讨论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蕴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城市历史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相互映衬的浓缩窗口,是当下城市建设、文化保护、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保护好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机的优化开发,使城市文化街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的现代商业气息相融合,在商业化的开发中突出文化主题,彰显文化魅力;在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深挖地方夜色,打造城市特色街区的精品项目;在加大管理力度,合理有效使用促销宣传手段的情形下,极大限度发挥特色街区的品牌效应。进一步研究城市文化特色街区,不仅有利于促进街区乃至其所在城市经济、环境效益的增长,而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承。

摘要:城市文化特色街区一般都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又具备旅游、观光、休闲和购物等功能,成为集城市代表性文化、商业发展于一体的城市地标性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场所。本文以南京夫子庙为例,在概述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基础上,分析其具有交通便利、文化深厚、商业氛围浓郁、民俗风情突出、名胜古迹众多等特征,进而总结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发展对1策。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初步探讨了南京夫子庙的优化开发策略,以期为同类型的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优化开发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文化特色街区,旅游开发,优化对策,南京夫子庙

参考文献

[1]旺姆,吴必虎.拉萨八廓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居民感知研究[J].人文地理.2012,(2):128-133.

[2]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2005,(5):48-50.

[3]丁绍莲,保继刚.传统商业街区风貌变迁的文化诠释——以中山市孙文西路为例[J].中国园林.2012,(1):53-56.

[4]周钟萍.浅谈文化因素与旅游商品策划——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00-104.

[5]廖仁静,李倩,张捷,卢韶婧,祁秋寅.都市历史街区真实性的游憩者感知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1):55-60.

浅议城市街区 篇2

关键词:街区,特色街区,住区街区,人性化,个性化

1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越来越多的街区和建筑都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 无数现代时尚的建筑复制品或毫无特色雷同的街区蔚然成风。随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 机动车道不断的扩宽, 宜人的城市街道和城市空间越来越少。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说:“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 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 城市也就有生气, 街道沉闷, 城市也就沉闷。”可见, 城市的街道之美足以体现这个城市的性格和魅力。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指出城市的五要素:“道路, 边界, 区域, 中心节点和地标。”街区往往包含城市要素中几项甚至全部。

由此可以看出, 城市由街区组成, 而街区集中反映了城市的面貌和意象。

2 街区的概念和分类

2.1 街区的概念

“街区” (BLOCK) 源自于20世纪中期以街道和广场的形式来建设城市的欧美传统。BLOCK是5个英文单词的缩写:B-Business (商业) 、L-Liefallow (休闲) 、0-0pen (开放) 、C-Crowd (人群) 、K-Kind (亲和) 。BLOCK理念最早发源于美国, 如今在欧美等国家, 街区式生活已是人居的主流模式。我们说的街区概念, 是以街道为主体, 能够满足相对完整的生活功能的空间区域, 是多元化空间的载体。

2.2 街区的分类

街区大致可分为特色街区和住区街区。所谓特色街区是指体现城市文化特点, 具有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特质的公共街区。它是城市文化、商业与旅游的结合, 是满足市民与游客消费需求的重要场所, 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根据其不同功能, 特色街区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商业购物旅游街。 (2) 生活休闲娱乐街。 (3) 保护性街区。一般是保护古老的风俗人情, 历史文化的街区。如上海的城隍庙街区, 新天地街区, 上海外滩的“万国博览会”街区。住区街区是以街道为主体, 能够满足居民相对完整的生活功能的空间区域。

3 街区的构成要素

街区的构成元素有街道, 围合街道的建筑, 街边广场, 街边小花园, 铺地、小品、照明、植物配置等。

没有建筑, 街道不能成为街道。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这样写道:“建筑外墙即是广场或者街道 (即城市外部空间) 的内墙。”可见, 街道是一种文化, 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在现代城市里面, 绝大多数人都在室内活动, 建筑内部才是最有活力的场所, 所以要街道富有活力, 就必须将建筑内部的秩序渗透出来, 街道的活力是两侧的建筑造成的。

3.1 建筑和街道的空间关系

(1) 开放式。在一些优美的海岸小区, 在沿街布置独立住宅时, 住宅与街道之间有整体的过渡空间, 种植有葱郁的草坪和美丽的花卉, 放眼望去, 一派田园风光, 将街道环境的外部秩序渗透到内部秩序之中。这种关系对街区环境美化的贡献很大, 形成生动宜人的居住环境。

按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建筑和道路间应留数米宽的距离, 安排绿化广场小品等向街区空间开放, 成为街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2) 封闭式。大部分的住区, 为了私密性和安全, 在街道和建筑间建完全封闭的院子或围墙形成街道, 这种街道往往单调乏味。但围墙退道路数米的用地, 可处理成栅栏绿篱, 能给单调的围墙增色不少。在中国的传统住区街道, 街道被封闭的围墙限定, 街道没有丰富的建筑立面, 但偶有几支红杏出墙, 鸡犬之声相闻, 琴瑟和谐的意境。人们虽没有美化街道的观念, 但浓浓的生活气息, 仍然使得街道投射出建筑内部的秩序。

(3) 直接式。外墙直接形成街道, 外墙上门窗的形式, 形成街道的表情, 内部秩序完全渗透到外部秩序之中。希腊意大利的很多街道是除石构建筑之外, 地面全部铺装作为街道使用。街道会受建筑形状所左右, 或宽或窄, 或自由弯曲或适当交叉。我国传统的街区一般采取这种形式。外墙上有丰富多彩的门窗装饰, 建筑与街道内外互动渗透, 室内的生活气息洋溢到街道上, 极富感染力。

3.2 街区街道的比例、街边广场及街边公园

(1) 街道宽度。街道宽度与两边建筑高度有关。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详细的论述了步行街道宽度D/建筑高度H的关系:“步行街道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主要建筑物高度, 最大尺寸不超过建筑物高度的2倍, 用公式表示为1<D/H<2, 当D/H<1时, 从步行街来说, 成了建筑与建筑相互干涉过强的空间;D/H=2时, 则有点过于分离, 作为步行街的封闭性不容易起作用。D/H在1与2之间时, 空间平衡是最紧凑尺寸。”如上所述, 芦原义信提出步行街D/H最佳比例是1.5~2.0, 我国传统商业街道D/H在0.7~1.5之间, 街道宽度6~8米, 亲切感较强。如今由于人口和交通工具的增多, 街道的容量也相应增加, 经验得出最佳适合街道比例应是1~2之间。

(2) 街道的长度。由于人在行走距离过远时, 容易产生厌倦疲惫的心理, 所以对步行街道的长度也应有一定限制, 目前, 国内外经验普遍认为舒适的人行街道长度在500~800内。若过长, 可分段处理。

(3) 街边广场。好的街边广场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广场边界线清楚, 边界一般是建筑外墙, 铺装面直到边界, 能成为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形”关系。二是一面或两面和街区相连。三是具有良好封闭的阴角空间。阴角空间是指建筑交接时凹进去的空间。阴角空间封闭性强, 让人感觉安全和亲切。三面或两面由建筑所围成, 一侧或两侧面向街道, 这样的广场有两个或一个阴角空间, 形成有归属感的室外空间, 在这样的广场里停留或休息, 既安定又惬意。当人从街道向广场看时, 广场有很好的空间封闭感和整体感, 与街道相对的建筑常作为视线的焦点。当人进入广场内时, 看到道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 给广场增添了动感与活力。为了提高广场空间的完整性, 常在广场与道路相邻的一侧, 布置绿化、喷泉、坐椅、花坛等分隔空间, 这样, 广场由建筑和各种小品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空间。

街边广场另一种形式是下沉式广场, 是指低于路面, 由坡道和台阶相连的铺地空间。由于低于地面, 由挡土墙代替周围建筑, 四角严实, 强调了转角, 保证了广场空间的充实性, 因此形成“图形”关系, 创造出虽是室外却像室内的阴角空间, 这种空间让人安定, 不受打扰, 而且和街道联系紧密, 使街道充满生机勃勃的气象。

(4) 街边公园。传统意义上的公园, 以自然景观为主, 占地大, 领域独立, 周边以围墙, 大树, 栅栏同周围的环境隔断。这些城市公园由于面积过大, 不方便管理, 一般夜间不能使用。但对于街道旁一些面积较小的公园和绿地, 我们可采用密接的方法。首先, 小公园或绿地要靠近街道, 进出方便, 同街道一体化设计, 甚至可以穿越, 成为街道的一部分。其次, 视线上要通透, 不能设高大的树木遮挡, 一般设置草坪, 绿篱, 视觉上连通, 没有阻隔。第三, 没有时间限制, 可昼夜使用。由于方便进出, 视线通透, 给人安全感, 管理也方便, 故可以夜间积极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淮海路上的淮海公园, 淮海公园由于面积较大, 沿淮海路的一侧, 采用密接的方法处理成可以穿越, 昼夜使用, 视线通透的小公园;靠太仓路的一侧还是保留的传统公园的格局, 有大树, 围墙。两者通过通透的围墙相连。白天两者连为一体, (下转第23页) 晚间小公园照常使用。

4 城市街区的设计原则

(1) 人性化设计。1980年, 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我的城市构想”座谈会上, 人们提出了街道建设的三项基本目标: (1) 能安心居住的街道; (2) 有美好生活的街道; (3) 被看作是自己故乡的街道。”这三项目标都是与人性化密切相关的。

每个人都生活在街区的环境中, 街区环境对人的成长和个性的塑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人性化设计, 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 这体现在街区宜人的尺度和完善的街道配置。采用适宜的街道宽度和长度, 配备完善体贴的街道设施, 塑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品质。进一步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人的心理最基本的就是安全感。组织好各种流线, 实现人车分流。人的心理较高层次的追求, 是满足价值的需求, 塑造宜人的交往空间, 体现生活价值的休闲场所, 能让人感觉亲切, 并留下记忆的空间。

(2) 整体性设计。保持街区的整体性, 形成有整体感的空间序列, 首先要使建筑的排列布置具有内在的秩序。其次, 街道两侧的建筑可利用其材料, 质感, 色彩, 元素来渲染街区空间的气氛, 高低错落增加空间的透视感和深度感, 而建筑的连续性是保证整个街道空间完整性最重要的性质特征。西方城市街道和中国传统商业街道往往以相似的色彩, 材料和开窗形式造成的氛围让人驻足, 街道中的每一个建筑都不会喧宾夺主, 表现得很谦和, 宁静, 形成统一协调的美感, 人们在其中行走, 兴致勃勃, 流连忘返。

(3) 多样性设计。克林·罗的《拼贴城市》中指出:“城市不能是单一的景观, 而应是不同时期, 不同功能的混合体。”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写道:“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产物, 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 这些人的兴趣, 能力, 需求, 财富甚至口味都千差万别, 他们之间相互关联, 同时又不断的相互适应, 结果产生了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的城市功用, 并形成富有活力的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他称这种复杂性为城市的多样性。城市的复杂多样性正体现在街区的复杂多样性上。在街区设计中, 应尽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 使其满足各色人等需求, 街区才具有生命力。

(4) 个性化设计。不同的气候, 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历史, 不同的城市的街道应体现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条件, 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氛围的街道应有自己的个性。不同性质的街道应体现不同的设计风格, 比如对于住区的街区, 应满足住区居民的需求;而特色街区, 则是凸显其特色, 吸引人流。

(5) 可持续性设计。街区是精神和文化的载体, 反映了城市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我们应充分认识每个街区的场所精神内涵, 深入体会, 并注重继承和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简·雅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3]芦原·义倍.《街道的美学》.

城市街区安全问题 篇3

1.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一词最早来源于法国的社会学家布迪厄,是他在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它不像经济资本那样可以进行量化操作,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发挥着与金钱和物质财富等经济资本相同的作用。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从概念上来说该是文化资本的一个派生,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的认知过程来理解它。当人们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会形成一种“第一感觉”,比如苏杭的儒雅、北京的磅礴、上海的洋气、哈尔滨的浪漫,这些形容词会随着人们走进这个城市而走入人们的脑海。产生这些感觉的来源有很多,但其中最直接也最能表明一个城市特色的就是城市的“建筑文化”。作为承载城市历史的物态表征,城市的建筑文化体现着多元的价值,如: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功能价值等等。由于诸多价值的并存,使得建筑文化具有作为资本经营的潜质。当我们把建筑作为文化资本来看待时,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的特质就会凸现出来。在商品经济极为活跃的今天,城市的任一文化现象都被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城市的建筑文化当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城市建筑的文化属性转换成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也就成为可能。

2.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与历史建筑保护

不论什么年代、何种风格的建筑,都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一部分,并且各具价值。一般来说,年代久远的建筑拥有的价值是因为其自身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历史文化的积淀,其中也不乏在建筑风格、建筑类型等方面上具有独特性等原因。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现代建筑,历史建筑总能令人回想起一个拥有精湛技艺与个性特征的时代。而这些特征在现代工业化的建造手段与建造系统中都已消失殆尽,所以人们对那些手工生产的、经历了历史沧桑的、由自然材料建造的建筑有一种本能的认同感,不仅希望能对其进行保护,还希望能修复与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除此之外,一些历史建筑由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缘故,还包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内涵,因此历史建筑本身所具备的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就显得格外厚重。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其实就是保护城市的建筑历史文化资本。

由于建筑年限、风格与功能的不同,历史建筑呈现出的价值不仅各具特色,而且影响力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历史建筑的价值越高,它作为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就越高,对于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但一个城市历史街区场所的景观效应,应当是众多历史建筑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某些个别历史建筑的“杰作”,即使它最具代表性。所以,仅仅简单地对单体建筑、构筑物和历史遗迹进行保护的策略是有局限性的。这种“盆景式”的保护,具有再高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单栋历史建筑其价值也很难发挥出来,只能导致建筑文脉消失殆尽,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强调对于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强调更多地关注历史建筑群、关注城市历史街道的景观形态,是保护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最可取的对策,也是被实践证明最为有效地途径。

3.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经营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城市的历史街区泛指重点保护地段,主要关注的是那些保留了历史完整性和内聚关联性的街区。城市的历史街区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建筑及历史建筑群体,因此它必然拥有更高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不仅如此,城市的历史街区还因其整体性与关联性而具有其他特征,如:建筑环境多样性、建筑功能多样性、建筑文化多样性和经济与商业价值等等。但由于疏于整治,历史街区大多破败不堪,使得其蕴含的城市文化资本价值往往无法全面展现,而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视而不见。在一些历史城市的发展建设进程中,常常会出现拆掉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新建假古董的怪事。所以妥善处理好有价值的历史街区,使之得以复兴,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应该看到,尽管历史街区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价值,但如果把城市的历史街区仅仅当成文物,不加以积极的保护性改造利用,任其继续衰落下去,使其作为文化资本的经营不能得以实现,那么它的文化资本价值作用也就无从谈起。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历史街区急需改造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城市的历史街区复兴是通过经济的发展为历史街区的保护、维护和改善提供财政支持得以完成的。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干预或者市场运作的方式,都可以在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经营中寻找到历史街区复兴的理想途径。由于历史街区的性质不同,经营的方式亦应有所差别。城市历史街区在其功能形态和物质环境上往往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要使历史街区在建筑文化价值复兴和突显的同时,使其在功能上也能融入城市新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的复兴就是在城市发展经济所导致的变革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需求对物质环境所作出的限制之间寻求平衡。历史街区的复兴相对于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结构机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城市历史文化氛围当中的影响面十分广大。所以搞好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改造,深挖其内在的深厚文化价值,将其作为城市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本之一,通过合理的经营,就可以在城市建筑文化的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最大化

为了使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最大化,许多城市都在规划和设计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从而探索并验证出了一些各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其中作用比较突出的当属城市触媒理论与旧城织补理论,虽然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功效却十分卓著。

1. 城市触媒理论—由点及面

城市触媒(City Catalytic)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学者韦恩·奥图和唐·洛干先生于1988年编著的《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所谓的城市触媒,可以是某一功能区、某一单独建筑或公共空间,也可以仅仅是一系列的实体。它在不失去其本身性质的同时,却能促使城市构造持续与渐进发展,粘合整个建筑群落各个功能空间并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在城市发展与改造过程中,具有连锁反应的潜力。

城市触媒的切入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小范围的街区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对于街区来说,在全面修复的同时,可以对某些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触媒放大,这样不仅使街区主次分明,并且为后续发展留下充分空间。街区的触媒在性质上分为两部分—功能性与实体性。在视觉范畴,城市触媒的实体性很直接。人们在选择触媒点时,注重的大都是建造风格与建造年代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或实体空间,最终放大的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但如果只注重实体性,那我们保存下来的将仅是脆弱和近乎荒废的空间形式。站在历史街区复兴的角度,如果想让历史街区不仅是开敞的露天博物馆,还可以充满活力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功能性必不可少。这种功能触媒是伴随实体触媒展开的,寻觅有价值的触媒点,用新的功能替换老的功能等方式进行更新,或保留现有的功能但是使它的运作更为有效或更有利。在宏观上,这属于“功能重组”或“功能多样化”。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来说,历史街区只是其组成部分,城市触媒点的对应范围也随之扩大了。对应城市范围内的触媒,更多的应是关注群体建筑与城市区域的价值,如区域综合功能、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等,应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些价值加以评估,找到有利和有潜质的触媒点加以活化,使其由点及面的促进城市发展。总之,城市历史建筑或者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价值越高,其作为城市更新触媒点的作用就越强,效果就越明显。

2. 旧城织补理论—碎片连接

旧城织补是城市设计领域的另一概念,是把旧城内各个点周边的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采用统一的设计指导思想,贯彻“历史复现”的主题,通过调动城市设计手段减弱建设拆迁对旧城造成的影响,恢复旧城原有良好的城市风貌。

旧城织补可分为两个大方向,即实体织补与非实体织补。

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理念,街区从城市结构整体上说属于平面二维概念,当人们进入街区之后才会有三维的视觉体会。因此实体织补可分为两种方式,即二维平面织补与三维立体织补。二维平面织补是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上,对城市进行统筹的碎片整合。它可以通过区域织补、街道织补和肌理结构织补等来实现,力求在大视角下对城市因历史变迁而造成的新老记忆混淆、断裂等现象进行修复。三维立体织补针对的是城市街道景观进行视觉上的织补,大多是站在城市视角以街区或群体建筑为目标,可分为立面织补和街道景观要素织补等,目的是为了修复因年代久远且疏于管理造成的空间视觉不连续现象。

与实体织补相对的是非实体织补,它注重的是对城市实体空间的功能属性进行织补,可分为区域功能织补、文化记忆织补等。非实体织补不像实体织补那么直接,其可操作性也没有非实体织补那么强。因为原有的功能与文化等不一定适合现有环境的发展,所以对原有功能的置换与对其的后期连接是十分有挑战性的。

三、案例印证—哈尔滨历史街区的复兴

城市触媒理论与旧城织补理论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应用很广泛,成功案例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的案例进行分析,解读这两个理论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利用,以及其是如何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更好经营的。

1. 哈尔滨道里老城区商圈的发展

哈尔滨的道里老城区是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核心。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讲,道里区是由索非亚教堂商圈与中央大街商圈两大触媒点刺激成长,并由经纬街、西十二道街、通江街等纵横交错的街道织补完善的。但从历史街区的角度看,这两大商圈各自也拥有自己的触媒点与织补方式,活化自身的内部街区。

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最早期的标志性建筑,随着教堂艺术价值的展现,它的建筑文化资本也随之得到了充分的经营。索非亚教堂商圈就是以索非亚教堂为触媒点发展起来的。在空间形式上,在索非亚教堂沿轴线处开辟出了广场,并且有意识地对广场周边的建筑进行立面织补,使得这里形成以索非亚教堂为核心的欧式建筑群。在功能上,因为教堂的宗教功能已经淡化,在这样的一个市中心、商业气氛十分浓厚的地方,索非亚教堂被置换了一个新的功能,即对哈尔滨历史的展示功能,形成了一个与实体触媒点相结合的功能触媒点。索非亚历史博物馆与其地下的哈尔滨城市建设馆一起成为了哈尔滨城市文化展示中心地。这一定位与周围商业环境相结合,奠定了索非亚教堂商圈在道里区的经济文化地位(图1,图2)。

中央大街是早期国际商业都市哈尔滨的缩影,是欧式建筑的集中展现地。中央大街从历史街区自身来说,更多体现的是旧城织补的结果。因为它是呈街道型、带状的历史保护区,多年来对其的修复改造一直致力于对其立面及建筑空间的织补,从而使历史街区的空间实体记忆尽可能的完整。中央大街从19世纪开始就被赋予商住一体的功能,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居住功能已经慢慢退化,商业中心的价值被确立起来。随着多年的发展,中央大街保留了许多原有的老字号,也置换了许多新的商业功能。从功能织补的角度来说,它致力于在保持原功能的同时对新功能加以织补,力求形成一个商业功能集中有序的历史街区。从现状看来,不论是从实体上还是从功能上,对中央大街辅街的织补力度是不够的,这使得主街的承载力没有更好地向辅街处发散,其文化资本的价值及其影响力大打了折扣。

索非亚和中央大街两个历史街区都是以其独特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作为两个触媒点触动着周围的商圈发展。这种由点及面的形式辐射度是有限的,需要将其织补连接起来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而“西十二道街”就是这些纽带之一。西十二道街是一条历史老街,两侧商铺林立,经过多年的演化,其外立面已经进行了修补,功能也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它就像一条记忆线一样织补着两个商圈,不仅是建筑形式的延续面,也好似功能上的延伸体。它的连接像人体的一条经络,使得两个穴位间的血气顺畅,激发了两个触媒点的潜能,让道里商圈不仅更“火”而且更“活”。同时,道里尚志大街历史建筑的修复,对于将中央大街商圈和索非亚教堂商圈织补成一个整体以及道里历史街区的整体复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图3)。

当然,现在的道里商圈并非发展的全部,它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活力。在道里的通江街上,近年恢复了一些老的建筑,如犹太老会堂(图4)、犹太新会堂(图5)和犹太学校(图6)等等。但是因为与中央大街相垂直的辅街并没有将中央大街所承载的影响力向外延伸,所以通江街上的老建筑群并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如果中央大街的辅街也可以发展起来,犹太会堂等建筑所在的通江街区将被激活,历史建筑文化能继续延伸,街区的历史风貌将全面的展现,建筑文化资本会得到更大化的利用,这时的道里区才真正的“活”了。

2. 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的复兴

道外区一直是哈尔滨历史建筑保存最为集中的历史城区之一,但因为使用过度、疏于整治,承载力和活力已经严重下降,所以对道外区城市历史风貌区的改造建设可谓是意义非凡的。历史风貌区在道外区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的振兴繁荣将直接带动整个道外区的历史建筑文化复兴和随之而来的商业上的复兴。

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的复兴主要是指靖宇大街和南北二、三、四道街。从整个城区的角度来讲,它们像触媒点一样带动整个历史城区发展,可谓是一荣俱荣,因此对其的复兴显得格外重要。从街区自身角度来说,由于道外区是以整体片区的形式存在,保持相对完好,因此其复兴更多体现的亦是城市织补的运用。其中最为典型的手段是立面织补。立面织补不仅将街区的外立面修补连接,并且对街区内院的建筑立面也进行了修复改造,总体上体现依旧修旧的原则,使街区在不丧失原有活力的同时恢复原有风貌。街区在修复立面的同时也进行了功能织补,在设计过程中计划在保留如仁和永、范记永、三八旅社等老字号的同时将餐饮、娱乐、休闲和商住等新的功能织补进去,使这一地区形成“传统百货区”“专特商业区”和“中小规模零售商业区”等六个风格各异的特色街区。当这个风貌区建设完成以后,整个道外区将会被这股力量推动得更加繁荣(图7~图10)。

四、小结

城市是复杂的、精致的、美妙的、深刻的,它包含万千元素,并将人纳入其中,让人可以自由穿梭。它是建筑、景观、街道等事物的载体,并通过它们反映着其背后深远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人文特色。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人塑造建筑,建筑塑造人”。人们建造的城市也缔造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像城市的名片一样,在受众心中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感。而历史街区是承载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经营是当代城市复兴和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

【城市街区安全问题】推荐阅读:

城市商业街区08-29

城市步行街区论文08-22

街区设计06-17

旅游街区06-18

步行街区06-24

小街区07-07

街区发展07-08

历史街区07-09

工业街区08-23

传统商业街区07-04

上一篇:微信息素养下一篇:顺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