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发展

2024-07-08

街区发展(精选12篇)

街区发展 篇1

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不仅在史籍志书中, 更存在于承载着有形体、有生命的古道巷陌, 赋存着大量人文遗迹的历史街区上。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 通过旅游开发对历史街区功能的更新可以解决历史街区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 而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又为旅游开发提供了现实的物质载体, 可实现在合理组织下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一、漳州旧城历史街区的概况

本文研究的漳州旧城历史街区主要是指位于漳州市芗城区西南地带的明清历史街区。其范围指北京路以西、钟法路以东、新华西路西段 (钟法路—中山公园) 到太古桥以南、九龙江以北的区域, 面积48公顷, 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经2008年SPOT5漳州遥感影像绘制而成

漳州城自唐建郡以来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唐贞元二年到20世纪80年代, 漳州城市中心一直位于旧城区内。改革开放后, 随着漳州城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外扩、东移, 旧城城市中心地位下降。但是漳州旧城历史街区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 保存良好的“九街十三巷”街巷格局, 各具特色的建筑形态, 较好的交通可进入性, 体现着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复杂的城市肌理、社会邻里关系, 成为旅游开发不可忽视之地。

二、漳州旧城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一) 历史街区的旅游资源分析

1.历史文化价值

旧城历史街区的历史面貌体现了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居和街巷等历史遗存, 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城市发展史、闽台文化交流史、漳州商业交流史和“闽南护法运动”的重要实物资料。

台湾路的西段、芳华横路是具有隋唐时期闽南特色的民居, 台湾路中段则是具有南洋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台湾路东段、香港路、府埕是上宅下店的“骑楼式”二层楼房, 反映了漳州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台湾路、香港路上数十间老字号招牌不仅体现了在漳州被发扬光大的书法艺术, 也见证了漳州经济的发展。

修文东西路横贯以城濠为界的唐宋古城, 是古城的核心地带。它两侧基本上是骑楼式建筑, 底层各种各样的店面, 连同遗存下来的庙宇、桥亭、名人故居、宗祠等古迹或遗迹, 作为历史见证, 最集中地体现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千年古貌。

青年路、北京路、延安南路的商业气氛、历史文物保护价值不及修葺过的香港路、台湾路, 但两侧统一的骑楼式建筑及居民原态生活方式形成了厚重的乡土氛围。

2.地域资源价值

旧城历史街区记录着地方宗教文化的特征。旧城历史街区内庙宇林立, 社戏频频。新华西路上的东坂后天主堂和礼拜堂、修文路上的武庙文庙、东西桥亭上的观音庙、香港路上的伽蓝庙、青年路上的嘉济庙等地方性庙宇, 生动地印证了漳州“山路逢人半是僧”的古话, 记录着漳州丰富的宗教文化。

旧城历史街区保留着活态文化的传统及浓郁的民俗风情。“活态是指代代相传、流传有序、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民间文化”。漳州的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萌芽于旧石器时代, 形成于唐朝开漳时期, 发展于宋元时代, 繁荣于明清时期, 鼎盛于近现代。目前旧城内仍存在着木版年画、漳绣、扎花灯、纸扎、泥塑等民间工艺作坊, 铁枝木偶、皮影戏、纸影戏、棚仔艺、面塑、扎彩楼、踩高跷等濒临失传的民俗技艺依旧能在旧城找到其身影;芗剧、歌仔戏在旧城也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府埕、中山公园每天都有芗剧票友自组剧团鸣锣开场。

3.风貌观赏价值

旧城历史街区保留着基本完整的旧城风貌和大量地方特色历史建筑。漳州旧城历史街区的路网呈棋盘式, 街面砌条石, 街区内建筑布局呈现浓厚的开放性与兼容性的闽南文化特征。目前仍保留大量闽南大厝、竹竿屋、骑楼、庙宇宗祠等多种类型的传统建筑, 区内有文庙、石牌坊两处国家级文物单位, 王升祠、嘉济庙明代石碑、东桥亭、东坂后礼拜堂、七星池等多处市级文物单位。

位于香港路北端的国家级文物单位“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两座明代石坊, 是现存漳州石坊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体现了漳州传统艺术保存浓厚中原文化色彩与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国家级文物单位漳州文庙位于修文西路, 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 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 是研究宋代文庙建筑的珍贵实例, 反映了当时闽南一带较高的石雕刻技术和建筑技术水平, 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 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

(二) 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1年起, 漳州修缮整治旧城历史街区中的香港路、台湾路、府埕和文庙, 并于2005年4月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在旅游开发方面, 近年来相继开发了相关的旅游路线, 政府也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来确保街区保护、开发的有序进行。但是, 作为漳州历史文脉的主要依托和组成部分的旧城历史街区, 在市民、游客心中并未形成清晰的认知意向,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旅游开发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历史街区旅游形象模糊

虽然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宣传旧城历史街区, 但总的来说宣传手段少, 影响的范围也十分有限。通过对漳州市民展开问卷调查可知, 旧城历史街区的老房子、老街古巷、旧城生活气息等要素得到市民较多认同。但是对于街区外的游客而言, 该区的旅游资源形象较为模糊, 特色不明显, 很难吸引潜在的旅游客源群体。

2.有关旅游的商业开发力度不够

由于规模较小, 利润少, 旅行社推出的与之相关的旅游路线很少, 主要以“漳州一日游, 平和—芗城一日游”这种短线游为主, 或者是夹杂在“漳州滨海休闲度假三日游”这类以其他景点为主导项目的游览路线中。客源主要以周边省市的散客、规模较小的旅游团为主, 还有极为少量的台湾游客。

历史街区因其特殊性无法像其他旅游点一样收取门票, 主要的收入就来源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额外消费。随着旧城的拆迁改造与城市中心的东移外扩, 旧城街区商业区位优势不再, 区内的传统商业街已沦为居民生活服务的邻里商业街, 经营的商品缺乏特色, 商品价值低, 总体商业经营氛围比较低迷, 缺乏活力。过去“下店上宅”的垂直利用方式, 许多已被“上宅下宅”土地利用方式代替。因此, 街区内能吸引游客消费的地方很少, 短时的参观游览实质上并没有给地方经济带来多大的推动作用。

3.与旅游相关的服务功能不完善

(1) 街区内交通可达性差。

现代商住区贴近历史街区核心区的布局, 向历史街区内引入更多的交通流;加上历史街区本身的街道尺度不大, 交通管理上的缺陷, 使历史街区内交通状况趋于恶化。机动车与步行混杂, 缺乏停车空间, 以致部分街道交通拥挤嘈杂, 与街区宁静怡然的氛围不相称;骑楼底层的廊道常常被停放的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所占据, 破坏了骑楼廊道便民性特点;行车难、停车难, 在无形中赶走一些游客。

(2) 旅游指南匮乏。

街区内在芳华路、台湾路、香港路设置了游览图, 也有在主要的文物单位和服务设施 (停车场、厕所等) 作标志, 可是道路两旁引导游客参观的路标还是缺少。当游客需要到文庙等具体景点时, 一路上没有相关的标志指引, 这样游客在游览时可能会因为过于麻烦而放弃参观。

(3) 公共服务设施少。

游览图所标志的公共厕所只有入口处的一个, 这必定给游客的游览带来不便, 也无法使游客在街区内停留更多时间。历史街区主要靠游客的徒步参观才能完成, 但街道两旁没有供游客休息的桌椅设施, 专门的休息场所也很少, 游客在参观时容易产生疲惫心理。

三、基于保护的旅游发展方案

(一) 实行功能分区, 整治街区景观风貌

漳州旧城历史街区应该实行功能分区, 根据“突出遗产主题, 便于组织观光游览和方便游客活动”这一原则, 建议将漳州旧城历史街区划分三个主要功能区 (见图2) 。

1.历史风貌核心区——香港路北段、台湾路、府埕文庙历史街区。这部分的文物单位最多, 建筑的特色也最集中最明显, 应注重维护遗产的原始性, 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游览应以徒步观光为主。

2.文化旅游休憩区——核心区外围区域。青年路、香港路南段、延安南路仍以“上宅下店”商住混合的使用功能为主, 延续街区的历史风貌, 再现其悠久的商业文化环境氛围。始兴南路、芳华南路集中体现漳州传统的二层住宅形式, 展现漳州代表性传统民居和传统居住氛围的文化内涵为主。

3.沿河景观和旅游服务区——恢复东西护城河景观, 维护九龙江的生态景观, 沿九龙江北安设餐饮为主的旅游服务区。在“保护历史的真实性, 保护风貌的完整性”的原则下, 加紧对街区的景观进行整治。对于那些建筑质量很差, 体量较大, 外貌形态难以改造且难以与周边建筑融合, 功能上也难以满足商贸、购物及观光功能的街面建筑限时拆除;对建筑形式现代, 外立面墙体与古街氛围难以融合, 但建筑质量尚可的街面建筑进行改建或修饰, 以保持街区风貌的协调;对那些或为平顶, 或为钢窗, 或为卷闸门的街面建筑, 进行局部改造;在传统商业建筑与现代建筑接壤的地方, 通过景观规划设计使得两种意象之间平缓过渡, 如在两者之间设立绿化带, 或采用类似建筑造型, 以色彩协调视觉, 创造整体空间的平衡与和谐。

(二) 梳理交通网络,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通过相应手段, 梳理历史街区交通网络。首先, 加紧对博爱道、江滨路等街区周围道路的改造与建设, 适当分散人流和车流, 并且禁止大型运输车辆进入历史街区, 避免街区的交通更加拥堵。其次, 对规划成游览路线的道路实行车辆的限时管制。私家车、摩托、三轮车等可以停放在周围的停车场, 商家有装货卸货问题, 车辆可以允许进入街区, 但要现停现走。最后, 进行土地功能置换, 将不合理的功能设置迁离历史街区。如文庙旁边的西桥小学, 建议另选地址, 或是将家长接送区设置远离街区。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做好服务旅客的工作。适当扩大停车场的规模, 在历史街区周边多建停车点, 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街区内根据游览线路规划厕所、问询处、导游接洽处等游客服务点, 为游客提供方便的同时, 也为游客提供有关历史街区的信息资料。需设立一些游客休息点, 使游客在历史街区内的参观更充分, 增加游客在街区内的消费, 体现漳州主打的休闲度假游的旅游模式。

(三) 复兴商业活动, 再现传统文化生活

漳州旧城历史街区自古是商业贸易区, 政府可出台一些优惠措施, 积极引导商家进驻, 刺激街区内的消费, 重现街区昔日的活力。历史风貌核心区主要引进像漳州的木偶、剪纸、八宝印泥、华安玉等老字号传统工艺品, 同时根据这些开发出附加价值更高的旅游产品, 吸引游客进行消费;在文化旅游休憩区与沿河景观和旅游服务区除了旅游产品的生意, 可以主导漳州小吃业, 如豆花、卤面和手抓面等, 利用闲置店铺适当开设休闲场所如茶馆、咖啡厅, 作为游客休息之用, 有限度地发展民宿, 让游客也可以体验传统街区生活。

另外, 对于街区内部原来盛行的民俗节庆、信仰活动也应该通过一些手段进行复兴, 将历史街区作为展示漳州传统文化的载体。政府可以将文庙、菊香苑和刘厝等场地作为展览馆展示漳州文化, 包括漳州城市的发展、漳州的风景名胜、闽台渊源等。而像杨骚等名人故居则可以恢复故居原貌, 宣传名人的精神和气质。府埕这样的空旷场地定时演出说书、大鼓凉伞、歌仔戏和木偶表演等富有闽南特色的民俗活动。漳州在传统节日有许多的民俗活动亦可以融入街区, 例如农历正月十五猜灯谜、赏花灯、农历八月十五博饼、九月二十八祭孔以及其他庙宇活动都可以引进街区。

(四)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区域旅游协作

政府相关部门和旅游行业要联合起来, 对历史街区进行宣传, 提高历史街区在游客中的形象。其一, 由政府主导承办各种演出活动, 并在街区设置展览厅播放相关纪录片等方式让外面的人们了解漳州历史街区。其二, 利用名人名事, 提高知名度, 树立历史街区的旅游品牌形象。其三, 在花博会、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会等重要的会议和展览活动上进行推广宣传。

福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山水环境, 旧城历史街区可以参与到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中去。在旅游旺季时, 向其他景点进行游客分流, 做到旺季不乱;在旅游淡季时, 与其他景点互通有无, 在增强区域旅游资源丰度的同时, 也能分享其他景点的客源, 做到淡季不淡。

摘要: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历史街区的旅游发展是全面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内涵, 解决历史街区保护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漳州旧城历史街区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文化价值和风貌观赏价值。但在旅游开发中存在旅游形象模糊、商业开发力度不够、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设计了实行功能分区,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复兴商业活动等旅游发展方案。

关键词: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漳州

参考文献

[1]马晓龙, 吴必虎.历史街区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协同———以北京大栅栏为例[J].城市规划, 2005 (9) .

[2]Jenkins, T.N.Putting postmodernityinto practice:endo-genous development and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ulturesin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marginal regions[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3) .

[3]江焕明.漳州古城名胜考[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4 (4) .

[4]严国泰.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5]张维亚.国外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 .

[6]戴湘毅.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及其旅游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8.

街区发展 篇2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传统街巷。2)项目位置

上下九商业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北城区中部,是广州三大传统商业中心之一,周边地段为广州西关老城区。东到人民路,西至大同路,北至永发新街-安良里-康王路-长寿西街-文昌南路-连登横巷一线,南至十三行路-杉木栏路-梯云路一线,用地范围约82公顷。3)项目背景

早在6世纪初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达摩高僧在此登岸传教时,上下九步行街一带已经成为商业聚集区,清末民初便已是巨商大贾聚居的地方,广州最早的金融、饮食、娱乐等城市文明都能在此找到源头。如今的上下九商业街包括上九路、下九路,全长1800米,有建于20世纪初的骑楼建筑238间,保存了相对完整的传统城市格局及尺度宜人的街巷空间,体现了悠久的商业文化、独特的岭南建筑文化、浓郁的西关民俗文化和独具粤式风味的饮食文化。

在广州迎亚运和2010年“一大变”的契机下,荔湾区提出以文化引领为导向,打造集传统与时尚、古典与现代、岭南乡土气息与国际大都市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综合区。4)现状概况

现状土地利用以居住功能为主,大部分居住街区沿街底商,上下九沿线立面经过多次整饬,价值较高。质量较差的建筑物主要集中在居住功能为主的街区内。基地内主要的建筑类型有竹筒屋,骑楼,明字屋,西关大屋及局部现代建筑,竹筒屋所占比例最大。基地范围保留了大片广州传统民居和传统街道肌理,但由于近年城市发展更新,街区内出现很多插零新建建筑。5)项目定位

规划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具有浓郁西关风情,延续历史空间、生活氛围,保留历史景观及传统街巷肌理,汇聚多元化岭南特色商业文化精品街区。6)规划理念

(1)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收集详实充足的历史现状资料,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论证。对历史街区和特色商业步行骑楼街应注重保护历史风貌延续历史文脉。(2)创新性原则

规划方案应突出新理念、应用新方法、体现新思路、富有新创意,强调规划的创新、个性和特色。为传统骑楼街业态与现状产业升级提出创新的思路和实际操作的办法。(3)可操作性原则

规划应注重区域城市景观与产业发展、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实际需要,充分体现规划地区发展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4)延续岭南风貌特色

总体上把握传统街区的整体风貌,延续该地段特色浓郁的岭南城市与建筑文化,突出其中反映岭南特色的建筑及景观,对特定历史文化遗存要确定具体的保护范围、保护要求,周围环境景观的控制管理要求,确保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在整治修复中要贯彻“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在有机更新的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与整体风貌的协调,传承岭南特色。(5)复兴西关历史空间

挖掘与西关地域变迁关联密切的传统空间,体现西关半个世纪的历史发展,对特定的空间要素进行有恢复、美化、纪念,修补与延续城市记忆,重塑历史空间场景,延伸历史生活气息,在功能使用上寻找与现代生活的衔接点,演绎新型西关文化。

(6)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模式

寻找门户点,改造触媒点以及级激活触媒点(特色景观),设计时充分挖掘,最大化激活其对周边街区的价值,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德带动整个街区的发展。(7)制定城市设计导则框架

在街块划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街块的外部条件(包括上层次规划要求、现状条件和整体城市设计要素),提炼历史文化保护区、大观河历史河涌、上下九步行街、旅游观光路线四个主导性外部条件,分别从街区,道路景观,街巷,街块以及建筑更新设计等控制层面对基地内部各个元素的更新模式或空间形态提出不同的设计对策。7)规划策略及实施(1)交通策略

利用现有道路,通过交通管制建立内部单行交通中环线及小环线,缓解大环线及内部支路压力;通过小环路的调整还可进一步释放上下九路西段的步行空间,以适应未来商业品质升级需要。尊重旧城肌理,不增加或拓宽现状道路,重新梳理交通单元内单行道车行方向,使替代上下九交通量的环路(长寿路-宝华路-和平路-光复南路)距离更近,交通服务更便捷,交通环截流街区外围交通量,外来车辆进出街区进行限制(2)景观策略

恢复上下九南部的大观河,唤起西关水乡记忆和商业文化,重现一河两岸的西关传统商业氛围,水体要素的出现必将提升上下九街区的空间品质,吸引多元化的新型商业业态,促进街区品牌升级。大观河景观恢复计划可分为近期及远期,确保规划可操作性。近期可实施在人民南路—十八甫路区段,涉及难拆除建筑较少,并且与上下九距离关系适宜。(3)建筑拆建策略

建筑拆除策略—根据大观河景观恢复计划分远近实施建筑拆除,主要拆除的建筑为大观河河道上及两岸部分建筑风貌冲突且有特殊更新意图的建筑。各街块内部建筑风貌严重冲突或极端破败的建筑。如建筑质量评级为D级的建筑、建筑风貌评级为4类等。被拆除建筑的补偿可通过荔湾区旧城改造安置商品房资源解决。

新建建筑策略—大部分新建建筑在风貌上应与周边建筑及整体街区协调,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及平面形式,适应传统街区肌理,避免街区风貌再度破坏。少数新建建筑根据特定的功能需求和区位条件,可采用现代新式的建筑设计方法,体现多元文化与时代感,但必须在建筑体量与高度上与街区尺度协调。(4)上下九主要街道综合整治策略

■对西关传统风貌要素进行提炼,在上下九街道统一进行廊下空间的整治,统一廊下界面,铺地以及吊顶天花,对商铺的门进行传统风貌要素的提炼,并进行统一整治

■上下九主要街道重新铺装,恢复石板路。

■结合主要公共空间设置具有西关风情的雕塑小品,■统一了街道上的灯具,广告牌,座椅等城市家具。

■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发掘当地民居空间形态和历史符号应用于改造,用于上下九骑楼立面进行整体整饰。8)立面整治的设计思路和工作框架

(1)以市政设施和环境设施的改善为基础,促进环境综合品质的实质提高与改善。

(2)通过街道家具、景观和灯光环境的更新,营造更加具有时代气息的环境氛围和商业氛围。

(3)对于沿街的骑楼,以尊重历史真实性为原则,去除多余的粉饰,通过安全诊断和技术改进提高历史建筑的健康程度,并恢复浓郁的历史气息。

(4)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非历史建筑进行界面、材料、色彩等方面的改善,强化不同街道的特色、在保持风貌和谐统-的前提下,丰富建筑和景观的多样性。9)立面整治的工作方法及示例(1)详细的实地调研及现代工具的运用

通过对上下九至龙津西路全段的详细调研和记录,调研包括建筑信息、街道公共设施的记录,并运用三维立体扫描仪对全街进行扫描。(2)调研数据资料的整理,建立分类库

对调研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整理,并依据特征建立了建筑构件分类库,如门窗库、柱式库、镂空构件库、山花女儿墙库、地面铺装库等等。(3)立面修缮措施表在修缮中的应用和构件分类库在设计中的应用 与此同时,还对沿街建筑按风貌和保存状况进行分类,并根据建筑保存状况对建筑立面细部提出了具体的修缮、整治的措施表。使得具体建筑均可按照措施表来进行修缮和整治。而需要更换或重新设计的部位,则根据建筑构件分类库进行更换或设计。

三维激光扫描生成的点云模型图

建筑细节建库

上下九项目的建筑整治措施表

沿街建筑及其维修措施表(局部)

上下九建筑修缮方案(局部)

广西梧州骑楼城保护与更新(一期工程)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传统街巷。2)项目位置

该项目是梧州市骑楼城的核心保护区,是现存骑楼最为集中的地段。西起小南路,东面一中山路为界,南临西江路,北背南环路。是梧州老城区中的老城。3)项目背景

梧州地处广西东部,由于凭借天然的水运优势,历史上商业贸易活动兴盛,曾有“小香港”之誉。梧州骑楼集中在梧州市的商业经济中心河东区。在此区域内,现存的骑楼街有二十二条,骑楼建筑沿街道的长度约6.2公里,占整个河东区街道长度的百分之六十。骑楼建筑的建筑面积有3 7.2万平方米,该骑楼城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骑楼建筑和骑楼街区、保持地域建筑风貌和空间形态.重现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获得旧城复兴。4)现状概况

梧州作为广西最早的港口开放城市,受外来文化影响大,旧城的建筑呈现多样的格局,和一批标志性建筑物以及具有地方民族文化气氛的骑楼建筑类型。但基地扩展余地有限,基地内部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整个历史街区和骑楼由于年久失修.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功能的需求.导致这些街区交通混杂、居住质量下降。

梧州骑楼街整治后状况

5)项目定位

在保护、发展骑楼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下,把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让历史的文脉在当代的生活中延伸,使之成为集商贸、居住、旅游体的多功能城区。开发、利用骑楼的建筑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一个集各时期、各风格、特征的骑楼建筑博物馆,使城区成为具有特色的建筑、城市景观。实行整体的保护、改造、调整,使之成为梧州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6)规划理念

(1)经济发展是梧州骑楼保护的基础,是梧州市骑楼城发展的动力 骑楼本身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寻找梧州骑楼保护和发展的平衡点,以骑楼商业街区结合旅游开发,房地产地产开发,重新激发河东区的城市活力。骑楼城采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运营,在核心保护区,保护控制性强;而在边沿地带,靠近高层的地块适当提高层数以保证一定的建筑面积。骑楼城的建设将彻底改善河东区的人居环境和商旅等条件,从而大幅提高周边地价,房价使得建筑升值。取得骑楼城保护和发展双赢的目标。(2)改善人居环境是梧州市骑楼城规划的基本理念

对梧州骑楼而言,改善人居环境与骑楼的保护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提高市民居住质量、改善商业条件是梧州市骑楼城的规划目标,把梧州市骑楼城建成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为了彻底改善人居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疏减过多的人口。第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更新。第三、完善公共设施的建设。第四、尽量增加绿化。第五、改善建筑内部的居住环境,重点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以及在功能上如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3)保持和发展骑楼城的活力,就是要保护和发展其城市生活原有的形态 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因此需要场所感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历史上的梧州骑楼就是比较紧凑的混合体:人们临江盖楼,下商上居,前铺后巷。梧州市骑楼城应维持商居混合的形态。除了城市建设的考虑,同时也是文化的延续。注意提倡紧凑、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混合使用的街区。目的是逐步摆脱过度依赖汽车的状况。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活品质和真正意义上的人居质量环境。(4)保护骑楼城的格局就是保护和发展灵活方便出行的交通途径

保持骑楼城的格局,就是要基本保存原有的路网和街道。梧州骑楼街已从步行街逐渐演变为人、车共行的道路系统。街道除了交通功能外,还起着一种交往的作用。为保持骑楼城空间格局的肌理,规划中保留原有的道路系统。梧州骑楼街较密的道路系统,是保留的基础。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对系统进行整合,例如,合理地规定机动车的行驶方向、设置绿色公交系统、人力游览车系统等等。同时,在管理上提出相应的措施:机动车分时段通行、禁止乱摆乱卖占道。就可以建立起一个有序、快捷、方便、安全并富有梧州骑楼特色的交通系统。

7)规划策略及实施(1)立面保护

立面保护包括骑楼建筑个体、街景、街区立面景观的综合性保护,以保留住它的环境风貌、空间形态和街区肌理。对骑楼建筑个体,城市街景以及整个骑楼街区总体景观和空间形态进行分级保护。在保护方法上强调保护整体的风貌,行政上规定保护区域,措施,采取逐步更新整治的方法,设计施工上争取保留更多的历史信息。(2)立面的改造

a.规划区周边主干道和步行街两侧采用仿欧式或混合式;

b.街区内部按某一地区的精品骑楼进行设计组合,以形成街区特色; c.原有装饰较少且无特殊价值的沿街建筑,原则上增加具有梧州当地特色的装饰:

d.骑楼街道不连续的,增加骑楼;

e.重要建筑物周边街道街区的骑楼风格相协调。f.尽可能有恢复街道,街区内原有老字号门面:

g.建设梧州骑楼博物馆:利用新西酒店的部分楼层面积或大南路嘉进康泰药房改建为骑楼博物馆,以全面介绍国内外骑楼建筑的历史与特色:

h.发掘梧州当地民居的空间形态、历史符号等应用于建筑改造。(3)环境保护与改造

沿街布置商业铺面,将商业引入街区,扩大营业面积,除商业外,规划布置娱乐,餐饮,休闲游览等多种设施,促进商业发展。

改造道路为步行街或单行道,减少车流量,强调慢行。周边地块布置大型地下停车场,营造一个连续的购物休闲场所,解决汽车交通与步行交通之间的矛盾。

吃出危房,保证每个组图拥有一块中心活动绿地,居住建筑日照间距折减为0.6,提高公共绿地面积比例,达到5.92%(4)基础设施的改造

合并小学,节省用地按居住小区的 要求,布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所门派出所公共厕所等。在利用原有管渠的前提下,对部分破损老化管道进行完善更新,逐步将lOkV架空线路全部改为电缆供电,并将配电变压器、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等全部安装到高于洪水位的室内。公用电缆配电阿选用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电缆截面按长远规划选型一次建成。电缆敷设方式采用电缆沟、排管、沟槽、直埋等方式相结合。8)保护与改造后的效果

梧州骑楼城一期工程历经两年的保护与改造建设,已焕然一新,无处不再现出昔日梧州百年商埠的风姿。一期工程启动后,经过不断地可持续性的保护与改造,至今已建成的“梧州骑楼博物馆”内的骑楼街道共22条,总长7公里,其中最长的达2530米。因其规模大、数量多、特色突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每当旅游高峰期,都在主要景点举行舞狮表演、美食节、月季花会等特色活动。越来越改善的旅游、商业环境为广东港澳地区等游客、商家进入提供了便利。骑楼街区的保护和改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清,民国 功能性关键词: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宅院、传统街巷 2)项目位置

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位于成都市原老皇城片区,为青羊区所辖。区北以泡桐树街为界,南以金河路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为界,西以下同仁路西50至100米为界。3)项目背景

清朝初年满族士兵在成都驻防,重建并定居于少城。宽窄巷子便是少城的遗留部分,因此形成了“鱼脊式”的北方胡同街巷格局、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素净雅致的街巷景观和建筑风貌。2003年—2008年,政府对宽窄巷子历史街

宽窄巷整治后状况

区进行了保护性改造,确定了以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街道为核心的保护区,大力保护和恢复了传统街巷格局和建筑风貌等物质文化。4)主要技术性指标

总投入:5.8亿元;用地面积:6.67hm2;总建筑面积61800m2 5)项目定位

2003年开始,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改造和一定的拆迁,重建,努力寻求历史街区与现代商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索,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工艺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特色策展等旅游,休闲项目,形成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目前已经成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6)规划理念(1)整体性保护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是由街巷、庭院、建筑、装饰构件、园林绿化、其他历史要素组成的整体,必须完整地将历史信息保护并展示出来,是“街巷—院落—建筑—装饰”四位一体的全面保护。不仅保护物质环境要素,更要保护非物质文化—传统的生活方式、节奏、场景、内容,以及街区的各项历史信息,避免保护工作流于“形式”,割裂了“精神”延续。(2)原真性保护

完整保留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3条传统街巷;最大限度地保护传统院落,整治和恢复遭到破坏的院落,使整个街区保持清末民初时期的院落形态。真实携带着历史遗存的大量信息,是保护区价值的载体和历史文化氛围营造的时空依据。要有相当比例的原有建筑和环境,才能称之为保护。(3)多样性保护

多类大门,清中河清末民居,民国及近代民居等形成的庭院及街巷。针对不同性质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采取不同措施予以切实有效地保护,并保护一定比例的居住人口,不宜全部商业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建设方也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实施策略,而非整体搬迁统一建设的单一模式;最终有保留现状、回迁、合作建设、统规自建等多种形式,充分体现了居民参与的原则。(4)城市原生性生态保护

保护区的绿化生态系统,它构成成都特有的空间形态,成为中国城市超前的生态平衡模式,尤其要加以保护。(5)可持续性保护

可持续性保护策略应遵循“循序渐进、有机更新、居民参与、动态保护”的原则。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实施过程,虽然以动迁居民为主,但是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拆迁模式,不仅对搬迁居民实施优惠条件,还逐渐增加了多种居民参与的形式。944 户居民最终有110 户留在宽窄巷子,这其中有商人、政府公务人员、学者教授、艺术家、满族后裔等,最多的还是普通居民;而心甘情愿离开的人不仅彻底改善了居住条件,有的还

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留下的居民有的加入到合作建设、自我修缮的行列,也有的采用回迁的方式,这些都使得宽窄巷子保持了原有的生命活力。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建设方采用“条件成熟一个院落实施一个院落”的方法,循序渐进,小规模的进行修缮与建设;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宣传教育和提升认识的过程,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虽然这种做法政府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但这是对社会的一种尊重。(6)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整体规划层面,延续独特的街巷空间和历史痕迹,通过精心修复和合理改造内部结构功能,使之适应相待生活形态。同时创造现代商业氛围;建筑层面,在保护本区域的大背景前提下,适量的新民居和新建筑可以增强保护区的个性特征,并与原有建筑相得益彰。(7)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

保护区的原有建筑多已年久失修,如果进行保护性改造耗资巨大,很多不是和作为普通居住建筑,但保护性开发将极大提升地段周围的潜在价值,使得经济和文化产生互动价值。即使保护区的收益为零,但成都总体收益必将大大增加,这也是经营城市的成功。(8)明天与昨天相辉映

一方面要留住历史文脉,另一方面要面向新世纪的国际水准,使得保护区建筑的历史感和新内涵之间相映成趣,力争采用新材料,新手法,新风格的建筑和旧建筑相得益彰,使保护区充满活力与生命力。(9)旧建筑文化与新生活形态互动

在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中,建设物化环境和再生成都生活形态是并重与互动的。在实施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同时,着力引进新的生活形态,吸引和培育如休闲,射击,展示,文物,艺术品拍卖,书店演艺,娱乐等各种文化商业,并特别注重其小型化,多样性,和商业性。历史街区的历史感和新生活形态的文化品位结合在一起,是确保保护区新生的重要原则(10)开发与运营管理相生

沿革选择引入项目,有导向性地选择客户,合理的定位,不单纯追求购买率,这确保保护区有一个好的开端,好的气氛和好的定位。7)规划策略及实施(1)修旧如旧,落架重修

按宽窄井箱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的三个级别加以保护性的设计,力求尽可能地保留古建筑,还原本真,而不是简单的仿古建筑。(2)策划为魂,保护制胜

邀请各方面专家成立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委会,梳理出“宽窄巷子,最成都”作为核心内行,成都生活精神以“成都生活标本”的形式在宽窄箱子中集中体现和延续。不仅仅是静态的保护和复原,更重要的是让宽窄巷子成为传统文化和生活精神的生长空间,传统精神复苏,觉醒的范例。因此形成了丰富并具有文化特色的业态组团、分别将三条巷子定位为“宽巷子老生活”,“窄巷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中餐,茶文化,传统文化和民俗放在宽巷子,西餐,咖啡特色,现代艺术放在窄巷子;酒吧,夜店小吃城放在井巷子。不同片区的不同业态,承担着不同的文化功能。其外,引进项目中,外资或国外著名品牌占到整个招商项目的10%,有力提升古老街区的开放,时尚,现代形象。(3)整合营销,精细运营

项目前期营销方面紧紧围绕“宽窄巷子,最成都”,“宽窄巷子成都生活精神家园”展开,在营销载体运用方面,搭建了平面媒体,电视广播媒体,户外媒体和现场活动互动的综合平台。为确保项目后期运营,引入成都少城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进行招商规划和市场营销。(4)分级性实施

根据价值和现状调研,将保护区规划成几个不同区域和层次分别对待,分别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及外围保护协调区三个区域。在6.62公顷核心保护区的基础上规划了约23.7公顷的建设控制区,建控区主要是配合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

广州荔枝湾涌及周边街区改造(一期工程)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明清,民国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传统街巷。2)项目位置

荔枝湾一期工程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北部,珠江主航道以东,中山八路以南,黄沙大道以东,紧邻荔湾湖公园,是历史上广州老城区的最西端。3)项目背景

自秦汉起,荔枝湾区域即为官家荔园,至明清、民国,更成为私家园林和达官别墅聚集之地,园林楼阁荟萃,西关民居连片,水乡风情浓厚,美景深烙民心。

而自上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城区人口增加与建设强度增大,城区生活污水大量倒灌入河涌,涌内水质不断恶化,荔枝湾涌整治后状况

因此被迫以石板覆盖河涌为道路。2009年,在广州“中调”、“宜居城市”建设和“文化引领”的发展战略下,借亚运建设,荔枝湾迎来复兴发展的契机——荔枝湾及周边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面展开。工程的范围涵盖历史河涌及其周边社区,面积约为6.5公顷,其中包括长近800米历史河涌的恢复、截污及水环境治理,历史建筑修缮与改造,景观环境整治,园林建筑营造,光亮工程等建设。4)主要技术性指标

规划范围:约6.5公顷;拆除危破房面积:3.47万平方米;整治建筑面积:约10.63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3067平方米;河涌揭盖复涌长度:约800米

5)项目定位

本项目位于荔湾湖-逢源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内,周边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龙津路骑楼街区、泮溪酒家、仁威庙、逢源大街西关大屋群、陈廉伯公馆、陈廉仲公馆、蒋光鼐故居、小画舫斋等历史遗存,再加上荔湾湖公园优美的环境,西关古玩街浓厚的商业氛围,周边丰厚的人文氛围沉淀,为项目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

基于浓厚的岭南文化,本案定位,应为具有历史怀旧氛围的现代时尚休闲区,其主要功能包括:文化展示、主题餐饮、精品销售、时尚体验这四方面。6)规划理念

坚持可持续性,地域性,首创性,艺术性及综合性的规划理念。沿用岭南园林与建筑设计手法,以水和历史为主题。

整体景观控制以河涌为主线,截污清淤,调水补水,恢复河涌;恢复河涌水上活动,再现西关小艇。将景区联系为整体;再通过分区,凸显各片区自身特色。

针对文保单位,经过细致考证,积极保护尽可能恢复原貌 针对历史建筑,尊重历史原貌,修复与改造并重

针对新建与改造非历史建筑,则完整和延续历史街区风貌,呼应文脉的新建及改造措施。

针对园林建筑,借鉴岭南园林建筑元素,因地制宜。7)规划策略及实施(1)恢复历史河涌风貌

构筑一条展示整个片区功能和特色的滨水纽带,并使之与荔湾湖建立起直接的景观联系。

(2)“起—承—转—合”建立完整又富有各具特色的景观序列

根据原有场地特征将基地分为四个景观空间序列:起、承、转、合。荔枝湾涌,蜿蜒曲折,仿似荔湾湖旁的游龙,东起逢源大街古玩城,中跨龙津路,过西关大屋群,最终汇入荔湾湖区,其势起、承、转、合,相得益彰。对四个不同的区域运用相宜的改造更新策略,达到历史保护、环境改善、文化振兴和产业提升的目的。

起——建设内容包括梁家祠整饰,东入口广场建设。

承——本分区建设内容主要为文塔广场建设、日杂仓改造(西关古玩城)、龙津桥建设、文塔对岸叠水景观、六合叠水、何香凝艺术中心、风水基建筑整饰。转——这是荔枝湾最具历史情结的部分,集中了陈廉伯公馆等多栋著名历史建筑,统称为荔湾博物馆群,为荔枝湾文化展现与传承的舞台。本区域建设内容以古建修复为主,包括龙津路骑楼街整饰、陈廉伯公馆整饰、逢源大街西关大屋群整饰、小画舫斋及小红楼修缮、德兴桥建设、公园南门戏台修建。

合——此段主要包括廊桥建设、至善桥建设与南入口叠石水景。(3)拆除违章建筑,营造绿化空间

规划首先进行的是沿河涌破旧建筑的拆除工程。在建筑抽疏的同时尽可能地营造绿色空间,以提高空间绿化质量(4)建筑更新——立面整饰与景观塑造

地块将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不同的立面整饰及景观塑造。(5)配套工程

地块改造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关配套工程,其主要包括景观工程,以及灯光、监控等相关工程。景观工程主要是景观细节的提升,如广场小品、河堤、公园的植物配置,以及门、亭等样式的确定等;岭南文化、西关文化、绿色、活力是景观打造的主题。另外,灯光工程将对骑楼街、洋楼及河涌在夜间营造泛光的照明效果,展现河涌沿线“柔”和“流动”的景观氛围。

(6)触媒效应

以荔枝湾复涌为契机带动荔湾湖周边地块和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以线串点,联点成面,最终带动整个荔湾旧城的发展。8)保护更新后效果

重回荔枝湾,是过去与现在的情缘再续。尤其是水系的重现,触动到广州人心中的最深处,那是城市之根,记忆所系。历史河道经截污、揭盖、引水、整饬、理景,最终重回公众生活,荔湾湖水体的全面生物净化和水系循环不久将实现。河道沿岸的文物保护单位均经细致考证和积极保护,并尽可能按原貌修缮,历史建筑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进行修复及改造。荔枝湾复涌不但重塑荔湾城市形象,更标志着西关民俗文化复兴——百年泮塘龙舟得以原地重现,饮食、棋艺、粤剧、西关五宝、画舫等均渐渐重盛。

项目在2010年亚运召开前顺利完工。开放后的荔枝湾涌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每天接纳游客超5万,成为广州亚运环境整治亮点工程之一,并被誉为新羊城八景,同时体现了近年来广州旧城历史保护、更新开发、水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的决心与成果。5 上海田子坊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旧城中心区,传统居住区 2)项目位置

田子坊深藏于闹市中的泰康路210弄,属卢湾区打浦桥街道辖区内,南面泰康路。北至建国中路,东临思南路、西迄瑞金二路,是目前上海所剩不多的典型里弄建筑格局,原是20世纪50年代典型的弄堂工厂群,由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六家工厂组成。3)项目背景

田子坊在上世纪30年代是一典型的弄堂工厂。1990年代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厂房闲置。1998年开始,陈逸飞工作室、王劫音画家先后入驻“田子坊”,开始了田子坊新的发展;1999年,画家黄永玉为泰康路210再题名“田子坊”。黄老先生取其谐意,喻意艺术人士集聚地:2000年5月,打浦桥街道办事处以盘活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创意产业为目标。对田子坊进行改造,开发旧厂房2万余平方米,吸引多家企业。2004年11月田子坊首间石库门民居对外出租,2005年4月28日田子坊授牌为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如今,田子坊每天都有各类画展、书展、收藏展、摄影展、雕刻展、音乐沙龙、钢琴咖啡吧、时装发布会、中外歌舞表演、新潮的个人演唱会等举办,吸引众多热爱艺术的观众。4)主要规划理念

1)采用政府引导、居民自主、自下而上的创新机制 2)采用二元化的管理开发模式  土地获取方式

田子坊存在两种土地获取方式,一种是针对老厂房的土地,通过租赁方式获取,并通过泰康路艺术街管委会负责招商和市场监管;另一种旧式里弄则是一种居民自行出租原有公房给艺术家,擅自改变原有居住性质,就目前法理来说

田子坊整治后状况

合情但不合法。

 开发主体及其利益之争

总体看,田子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民间行为。艺委会负责对田子坊的老厂房进行招商和监管工作,居民自发成立的管委会管理田子坊后弄的民居出租。早先的田子坊在房产商的眼中是该弃之的“敝帚”,政府也没有对其关注过,最初是源于艺术家发现了旧厂房的魅力,租下了其中的大空间用作创意设计之用,如今圈子坊规模和声誉日趋高涨与这些最初的开发者——第一批入住的艺术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田子坊这些艺术家的努力,引起了政府对田子坊的关注。政府开始对田子坊建设给予了一定的扶持。4)营销模式:名人效应,口碑营销

田子坊模式中对名人效应运用的十分成功,早期名人效应的集聚不仅吸引到更多优秀的入驻单位,保证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发展前景,而且也扩展了田子坊的开发利用价值,为旅游开发创造口碑效应。5)借鉴之处

田子坊的开发模式为石库门的更新利用又创造了一种有别于新天地的新思路:田子坊的开发是一种自然生长的作坊式创意产业集聚地,通过对田子坊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发掘,充分发挥了创意产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开创了一种历史保护和创意文化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新途径。

田子坊作为一个完整的城市社区同时具有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创意产业园区功能和城市居住功能。因地制宜的改善石库门居住条件,尽可能地留住原住民,通过保护居住空间来保护居住文化,在发展创意产业的同时留住了一部分居民,并且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把更多的商业收益用来改善居住条件,实现田子坊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这正是田子坊模式中的关键所在。

通过田子坊的案例可以发现,除了把文化底蕴作为拓展的基础之外,城市居住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正是这一功能才能更真实的展现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田子坊是一种民间自发的小规模渐迸式的城市更新方式主要通过空间环境改善,建筑功能置换,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营造出当地居民和艺术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小规模城市开发具有灵活高效性,因为旧城区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长期沉淀的产物,它容纳了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不同的街坊和社区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期望,可分解复杂的旧城改造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效避免大规模改造带来的盲目性和破坏性;并且渐进式的改造避免了纯市场经济操控下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利于保障社会公平,也避免全部推倒重来带来的破坏,使原有城市肌理、空间形态、邻里和社区关系得以延续,是对城市文脉最好的保护。小规模、渐进式、多元化更新,提升地块土地价值,延续历史的文脉。创造出多样的文化氛围,并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居民自主、自下而上运作机制的道路。安徽屯溪老街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清末民初新旧建筑混杂商业街区 旧城中心 2)项目位置

屯溪老街位于黄山市屯溪区旧城区中心华山和新安江之间,靠近新安江水运码头,是一条具有徽州传统建筑风貌的商业街市。3)项目背景

屯溪自古为皖南重要商埠,屯溪老街整治后状况

为皖南山区与浙赣边区茶、木、竹等产品的集散地,屯溪老街就是处于华山和新安江之间的一条具有徽州传统建筑风貌的商业街市。

明末清初,屯溪老街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清末,老街成了钱庄、茶号、银楼、药材、百货、绸布、典当、南北货、瓷器、黄烟、锡箔等行业齐全的繁荣市集。20 世纪40 年代前期,江浙一带官府商行多迁屯溪,使老街商业畸形发展,有“小上海”之称。1949 年后一直为徽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7 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市政府即设在屯溪。

1979 年和1985 年清华大学会同屯溪市政府分别编制了屯溪市城市总体规划及老街保护整治规划,明确提出了屯溪老街保护的“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指导思想,规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的保护区。1993 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再次与当地规划部门合作,对老街的保护规划进行修订,探讨老街的更深层次的保护和发展方向。4)主要规划理念(1)坚持保护整治方针;

(2)整体保护与积极保护两项原则。

规划中强调了“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的规划指导思想,即不但要保护老街上的传统商业建筑和空间特色,还应包括老街周围地区传统城市风貌的控制,以及整个屯溪旧城区山水环境的协调,包括老街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继承和发展。

整体保护有两重含义即在内容上不仅要保护老街体形,还要保护其历史文化内涵,如传统经营特色,民俗民风等在空间上不仅要保护老街本身,还要保护毗邻两侧传统街区和徽州民居,以及屯溪老城山、水、城相融一体的景观环境,为此划定了三层保护范围。

积极保护也有两层含义一是老街既然是历史地段,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不可能一成不变,相反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使其保持活力,但又要保护其传统风貌不受破坏。二是鉴于中国国情,政府不可能对历史地段拿出资金进行补贴,只能调动沿街店户和居民积极性,在保护规划指导下,在政策扶持下,整治改善自己的经营环境。5)借鉴之处

(1)较好保护地保护了老街和毗邻街区,通过整治和更新,使环境质量有很大提高,风貌特色更为浓郁。由于它不是像仿古街那样突击建成,而是在传统基础上逐步增添,并精雕细刻,因此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2)保护促进了经济与旅游发展,而经济旅游发展反过来又加强了保护措施,达到了良性循环。商业在老街功能中比重逐年增加。老街商业构成主要成分由文房四宝,逐渐转向旅游商品。

(3)使保护老街的意识深入人心。在1993年第二次修订规划时进行的老街社会调查表明了当地居民对于老街保护措施的认同和支持。

(4)以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作为执行和贯彻老街保护更新的保证。这次规划建议老街保护必须要有一个权威领导机构和有力执行机构。其次,结合保护范围,制定了《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条例》讨论稿,共四章十八条,对保护方针、原则、保护范围、建筑控制、市政管理以及奖惩办法均作了明确规定。第三,还有一个规划、设计、施工、管理长期密切配合问题。这也是做好老街保护重要保证。(实施)广州恩宁路地块保护与更新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传统街巷 2)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广州旧城区荔湾的中部,范围东至宝华路,北至多宝路,西南至恩宁路。3)现状背景

恩宁路代表着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与龙津西路与第十甫,上下九步行街骑楼连接,成为全市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周边分布着昌华大街,西关大屋,耀华大街等历史文化保护区,有着浓郁的岭南风情和西关文化特色,改造后将重

恩宁路改造方案

塑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的城区形象,成为广州未来的一张新名片。4)主要技术性指标

用地面积:11.37公顷;现状建筑数量:1352栋;总建筑面积:21.52平方米;现状容积率:1.89;建筑密度:67.6%;规划建筑密度:47%;规划容积率:1.29;规划绿地率:23.6% 5)现状概况(1)空间形态

基地内主要为高密度,并列式为特征的传统竹筒屋及其衍生物—骑楼。不足之处在于追求土地利用效益的模式导致了就成中心区域常见的高度集聚和过分拥挤现状,开敞空间和绿地严重不足,由于之前旧城改造的偏差,恩宁路原本连续的骑楼街道界面已经出现若干处的缺失。(2)街巷格局特色

恩宁路街区内遍布老街深巷子横街窄巷纵横交错,独具特色的麻石板路随处可见,保留完好,四通八达,街道的宽度尺度有利于居民间的交流街区的建筑采用组群形式布置(3)历史建筑特色

地块拥有众多的文物单位,文物史迹线索建筑和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其区域整体建筑布局也大量保留了清末民国时期广州西关商贸居住区的特点。6)文化特色

粤剧曲艺文化,武术医药文化,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以及传统居住文化是区内主要的文化特色。

区内有一条东西向贯穿用地的大地涌。旧时的大地涌与荔枝涌交汇,体现了历史上西关地区河网交织的城市形态。然而随着近现代城市建设发展,已经变为道路,并逐渐变为一条容纳排放污水的臭涌。7)项目定位

具有浓郁西关风情,延续传统生活氛围,体验岭南民俗情景的精品消费街区;荔湾老城怀旧旅游的人文休憩中心。8)规划理念

(1)传承岭南建筑风貌,可持续发展与有机更新

保护该地段特色浓郁的岭南城市与建筑文化,保留并保护其中的文化及文物史迹线索建筑,骑楼,建筑艺术及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等。整治和修复中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该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在高呼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应兼顾该区的可持续发展与有机更新。

(2)延续西关城市记忆

新建筑必须与保留建筑以及街巷等历史风貌相协调,结合保留的大叔,石板路等环境要素恢复延伸历史生活气息,并在更新改造中体现并发扬具有西关风情的粤剧曲艺,中医武术及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重塑历史空间场景,演绎新型西关文化。

(3)塑造多元精品街区

提炼本地文化特质,植入新型的休闲,文化与商业业态,并适度保留与改善原有居住空间,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空间的质量,使街区保有持久活力,努力探求一种新旧建筑共存共生的经营理念与空间模式。(4)全区平衡,区域平衡

实施新旧区联动发展,改变以单个地块寻求经济平衡的思路,通过街区整体改造,新区地块与旧城地块的联动开发和区域范围内德土地开发运营来实现改造资金的平衡。

(5)“有保有放”—保护也是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树立“保护也是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采取“有保有放”的策略,以平衡保护要求,更新成本与城市发展等不一致的目标。既有重点保护区也有适当放宽控制幅度并适当提高开发强度的区域。(6)重视传统特色及生活氛围的延续

尽可能保持社会网络的完整性,坚持历史文脉保护与环境改善相结合,传承旧城文化,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9)规划策略及实施

(1)调整道路,提出慢行理念

在荔湾老城区外围利用现有道路形成的交通环路,通过环路实现与过江交通的转换。环内部为历史保护优先的交通政策区,组织单行系统,倡导慢行,公交优先的设计理念。(2)调整用地,混合使用

荔湾分区规划中恩宁路主要规划为居住用地,而本次更新规划保留部分居住用地外,基本保持原有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并新增了大量的公共绿地,开敞空间以及若干商业和文化设施用地,使恩宁路地块变成一个以商业文化活动为主,兼容原有居住功能的综合性区域(3)制定建筑拆留对策,分级修缮保护建筑

根据改造政策,紫线范围以及文保部门的建议,制定现状建筑的拆留对策;根据现有建筑的建筑质量,保护价值,将现状保留建筑分为三类进行分级修缮保护。

(4)公共场地改造,“以人为本”地延续地方文脉,强调公共交往性 公共场地改造力求体现西关历史传统风貌的主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传统街巷空间,岭南园林及现代化小型景观绿地并与主体活动广场相结合,强化开敞空间公众可交往,可驻留的特征,延续地方文脉,再现人们记忆中富有魅力的传统生活模式。(5)河涌改造

近期打开河涌上面盖板,上放清水;远期截污清淤,改善水质,并保留河岸古树,以期回复河涌历史风貌,遵照传统肌理,修缮并重建大部分沿河建筑,延续传统商业活动。8 福州三坊七巷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清末民初 传统居住区 2)项目位置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这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南街以西,其中,“三坊”为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总占地面积为39 hm2。

3)项目背景

三坊七巷整治后状况

自从晋、唐代起,三坊七巷便是贵族和土大夫们的聚居地,于清至民国走向辉煌,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代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现在的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是由大量明清传统居住建筑按一定空间秩序组合而成的“有机体”,仍基本保留了较为完整街区的“街—坊—巷—弄”格局,这在中国大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因而被誉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

1992年,三坊七巷曾被作为旧城改造项目,由长江实业房地产公司进行开发,结果导致街区格局受到严重破坏。该工程在各级领导重视与有识之士的呼吁中仅实施了一期便停了下来。2005年,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作被重新提上政府议程。福州市成立了“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并聘请全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为领导小组的专家顾问。2006年,三坊七巷一朱紫坊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福州市专门成立了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理委员会,开始对三坊七巷进行全面保护和修复。4)主要规划理念(1)整体保护原则

历史街区保护强调的是保护整体风貌,重点在于构成街区景观中各种负载历史信息的遗产和反映景观特色的因素。包括道路骨架、空间骨架;自然环境特征、建筑群特征;建筑房屋、道路、桥梁、围墙、挡土墙、庭院、排水沟及古树名木在内的绿化体系等,都应该仔细研究鉴别予以保护,从而使历史景观风貌得以延续。同时,需要保护街区历史文化内涵,包括社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传统商业和手工业等方面,保持街区的历史环境氛围。(2)真实共存原则

历史街区往往经过几个历史阶段建设形成,包含不同时期的遗产与景观,根据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均应予以保护。对街区中明清和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遗产与景观,应该同样重视与正确对待。同时,应尊重与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及可读性,尽管有时街区风貌由于历史原因不完整或不协调,也决不能运用现代手段进行处理,更不能为了追求街区面貌的纯粹性、统一性而拆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3)分级保护原则

根据价值评价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级别历史街区,不同级别街区的保护更新程度有所不同。价值较高街区实行从区段环境到历史文化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整体保护,保护为主,更新为辅。价值中等街区重点保护原有价值与特色的空间结构、景观和社会生活等主要特征,保护与更新相结合。一般历史街区则主要保护有价值与特色的空间结构、建筑、城市构件和社会生活等,在保护前提下,加大更新力度。对建筑的保护也是这样分级进行。(4)适度整治更新原则

街区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整治,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首先是景观的整治与修复。清理乱建、添建违章建筑,改善与街区风貌相冲突的建筑,适当恢复部分损坏的立面风格,适当整修老化破损的围墙、铺路、踏步等。其次是基础设施的整治与规划。规划配置街区给排水、暖气、煤气等设施,改善室内与室外的卫生、给排水、通风、供电等设施。小规模、分批分期地实施历史街区的整治,这样不但有利于做好细致的调查与规划,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且便于从容筹集资金,特别是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可以有时间精工细做,保存更多的历史信息。5)借鉴之处

(1)对文物及历史建筑单体的保护

对现存的古建筑进行拉网式的普查。在普查过程中,利用勘测地形图与进行现场踏勘两种方式相结合,对古建筑的院落范围、占地面积、建筑格局、建筑特色、保存状况、人文历史、名人著述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得了坊巷内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价值评估的第一手资料,并编制了三坊七巷地理信息系统,从街坊整体到院落布局再到建筑细部,全面地记录了街巷和古建筑的地理信息,为规划编制、文物修缮设计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与实物影像资料。(2)对建筑群和历史街区的保护

2005年一2006年,福建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开展了《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街坊民居》课题研究,对三坊七巷的街区构成、利用现状、整体保护、更新利用、社会因素和对策等进行了详尽的探讨。2006年~2007年编制完成了《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2007年~2008年又编制完成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规划》,该规划受到了国家文物总局及多位全国知名古建筑专家的重视。2007年将三坊七巷文物保护规划升格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三坊七巷保护工作的内涵实现了质的飞跃,文物建筑与历史建筑均被纳入了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

(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在《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增加了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注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突出福州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曲艺、传统工艺及民族活动的传承。将三坊七巷内保存完整的福州传统文化、民俗、工艺、宗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到与物质文化遗产同等的高度,将历史街区长期以来积淀的文化内涵与建筑本体有机结合,不仅注重对古建筑本体的保护,更注重保护古建筑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古建筑中所升华的人文精神。(4)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联系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边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突破了地理空间边界,是—个大的文化氛围。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相互交错,相互依托,有机结合,成为旧城的精神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于建筑之中,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建筑单体内涵的体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可割断。在对建筑本体与坊巷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精神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与传承,将保护落实到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历史记忆和老字号上,尽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化到物质遗产上。9 杭州河坊街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清末民初 商业街区 2)项目位置

河坊街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东至中河高架路,西至南山路清波门(距离西湖约200m),全长1350m,其中吴山广场以东路段约500m,是1999年以来杭州市历史街区更新保护的重点区域。

3)项目背景

河坊街整治后状况

河坊街在南宋时,因街坊三面环河一一中河、涌会河(今惠民路)、运司河(今劳动路)而得名。清未民国期间,河坊街成为“地当四冲,百货所聚”的商业中心,形成民族商业与现代商业交相辉映的繁盛局面,成为当时杭州的“商业金三角”。民国初年,拓建后的河坊街成为汽车可达的马路,改变了坊巷格局,资金雄厚的店家借机改造店面,在街巷交叉口四周新建了一批中西合璧的巴洛克式西洋建筑。自1950年代以来,随着杭州市区的扩展、市中心的北移,作为以往城市中心区的河坊街一带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往昔的辉煌。到20世纪末,虽然格局犹存,但整体环境质量恶化严重。1990年代末,随着河坊街周边新火车站、吴山广场、城煌阁及历史博物馆、钱币博物馆的陆续建成,河坊街所处的吴山地区己成为杭州的旅游观光休闲中心之一,于是河坊街经历了从最初计划的拓宽改造到最后实施“抢救性保护”的过程。4)主要规划理念

(1)“原真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根据河坊街的区位、历史、现状及今后该区域的发展趋势,河坊街历史街区定性为:以清末民国初杭州城市风貌为特色,以传统商业、药业文化,以及餐饮、茶文化为内涵,集旅游、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步行街区。为使街区恢复清末民国初的“原汁原味”,在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民间征集历史照片和物件材料的基础上,按照“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依据每一幢建筑不同的建造年代、建筑风貌及建筑质量进行保护和整修。(2)“整体性”与“特色性”相结合

河坊街内现存建筑多为清末民国初所建,但街巷仍多承南宋格局而来。为全方位保护历史文化氛围、保持风貌的完整性,对道路路网、路幅宽度基本不作变动,保持原有肌理,对任意添加的、不符合历史文脉的建、构筑物等予以剥离,根据传统特色加以整饬。严格控制建筑高度,要求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有空透性和层次感,并强调街坊与城市山体的联系,使山景充分进入街景。通过对街区内不同层级开放空间的细致设计形成层次丰富的开放空间体系。(3)“人文性”与“现代化”相结合

河坊街保护整修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依据历史原貌和周边建筑特点、商业布局,在河坊街沿线设置了具有杭州传统特色和人性化尺度的街景小品,吸引人们驻留、观赏和休闲。对街区内部分非文物建筑内部进行改造,增加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设备,上、下水等管道也一次埋设到位。在街区外围设置机动车道、自行车通道、停车场和公交车站,游人步行进出街区。针对历史上河坊街一带是火灾多发区的特点,在不破坏街巷空间尺度和风貌的前提下,安装现代化的消防设施。5)借鉴之处

(1)把握好着眼全局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在规划范围上,要根据“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合理划定保护区范围(可统一命名为清河坊保护区);在空间格局上,利用街巷交叉口等空间界面和古井、牌坊等空间节点有重点地建设景观高潮区,将不同时期的多种文化浓缩串联,体现历代文化艺术;在功能要素上,要合理设置功能区块,构成风格迥异又十分协调的功能带(点),增加游客的选择,增强休闲性、观赏性;在交通联络上,保护区内设置老式敞车、轿子等旧时交通工具,保护区外集中设置停车场,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同步抓好入口节点、边角空间的城市设计。

(2)处理好保持原貌与推陈出新的关系

在具体保护整修过程中,针对不同建筑在尺度、形态和风貌方面的不同特点,一边研究,一边整修,突破大规模基建工程的施工模式,精雕细琢,在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内外空间、建筑装饰上体现原貌的真实性和独特性。对不属于文物保护范畴的部分木结构建筑,利用原有工艺、材料,根据原貌将建筑破落部分修复一新;对文物保护建筑的整修则应继续保持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识别性。(3)营建好集聚人气与创建特色的关系

以税收优惠等措施,强化对经营业主的引导和制约,尽量引进本地或外地货真价实的传统土特产品、特色小吃,除销售外,还可展示制作过程,让游客参与。印制旅游小册子、光盘,或以通俗简明的文字刻于商店铭牌或雕塑边上,使街区成为集购物、休闲及丰富知识于一体的“活”博物馆。另外,通过市场机制,邀请各类文艺团体,定期定时在街区广场、部分茶馆进行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使传统文化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有机融合,增强游览的吸引力和观赏性。(4)区分好商业开发与历史韵味的关系

尝试导入新的使用功能,重建新的生活形态,挖掘出深层次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魅力,使商业氛围与人文氛围有机统一,使历史文脉不只在建筑形式、空间形态方面,同时在生活方式、人文形态、业态功能方面也到延续和发展。运用“政府引导,市场介入,市民参与,自我完善,多管齐下”的保护整修模式,使街区成为融历史传统、文物保护、商业经营、传统民居、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5)分析好规划控制与更新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要突破“指标简单量化、条文标定”等一般规划控制模式,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合理性。在充分进行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划定重点保护区和环境风貌协调区,发掘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和空间景观,根据不同区域进行深度不

一、内容各异的城市设计,保留街区原有的韵味和精华。另一方面,加大规划管理力度,尝试“法定图则”管理方式,规范“保护、维修、改建或添建”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健全分期实施计划制度、过失追究制度等,并强化“专家指导组”等社会机构的监督、指导、协调作用,按设计方案拆除或整治已建成的破坏历史风貌的建筑,使规划控制指标、设计思想贯穿于更新保护及后续管理的整个过程。6)保护整修运作机制

(1)技术层面——专家把关审批

为确保河坊街保护整修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验证,杭州市组织专业力量开展现场调查,向全国招标征集保护设计方案,并公开征求专家和市民意见。在工程筹备阶段就组织成立了清河坊管委会,建立了由园林、建筑、考古、规划设计等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全程指导保护整修工作,对各类建筑提出明确的整修规程。同时,扩大施工单位的选择范围,由清河坊管委会邀请苏州、安徽、金华、东阳等地对古建筑修复有丰富经验的单位参加,并根据每幢房屋的历史沿革、形态和风格,通过投标确定不同的施工单位,以避免施工作业、建筑形态的雷同。在河坊街四拐角等重点区位进行样板房整修试点,重点修缮,重点保护。

(2)政策层面——有机疏减容量

河坊街历史上就是商业街区,其临街建筑在设计建造时一般为“前店后宅”、“上居下铺”,“商业”的比重考虑较多,而根据现状调查,在保护整修的500m街区范围内,共有居民1171户,企事业单位25家,一院多户的情况较多,人口密度极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杭州市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分门别类地拟定了人口疏解和保护整修政策:

对公有住宅房屋(包括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住宅)由清河坊管委会统一保护和整修,原使用人由清河坊管委会根据有关条例实行易地安置或货币安置;

对产权属私人所有的房屋或属单位的非住宅房屋,产权人要求自行保护和整修并且符合有关条件的,可由产权人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自行保护和整修,并与清河坊管委会签订保护和整修协议,明确整修时限、保养责任,原使用人由产权人按照有关政策进行补偿安置;

对除第二项规定外,街区内因规划需要保护整修的房屋,由清河坊管委会统一实施保护和整修,其产权人或使用人由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实行易地安置或货币安置,对因规划需要拆除的房屋,其产权人或使用人也按以上办法安置。(3)资金层面——市场机制运作

杭州市在借鉴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杭州房地产业等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拟定了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紧密配合的河坊街保护复兴模式,即:确定河坊街整修保护的业主单位为上城区政府(具体操作单位为清河坊管委会),由市财政提供贴息贷款作为启动资金;街区周边已出让地块暂缓开发,规划范围内与历史文化保护无关的企事业单位一律外迁;沿街两侧商铺,经保护整修后实行公开招标或拍卖,所得资金用于平衡先期投入成本及街区的后续保护管理;通过招标或拍卖取得商铺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其经营活动应符合街区区块功能和业态布局要求。7)成效

河坊街保护整修工程于2000 年4月动工,2001年10月18日正式竣工,并举行了隆重的开街仪式。河坊街一改过去破落萧瑟、嘈杂混乱的景象,成为粉墙黛瓦、飞檐雕窗、旗飘灯摇、热闹有序的传统商贸步行街区。在河坊街还恢复或引进了一批杭州城及外地的老字号特色店铺、艺术馆、博物馆,增添了展示传统生产、交易模式的独特风景线,对一些缺少文化内涵的店铺进行调整、清退,形成了餐饮文化、药文化、茶文化、古玩艺术、市井民俗、建筑古迹等六大特色。

自河坊街正式开街以来,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最多一天的客流量突破了30万人次,平均日人流量10万人次,已与吴山城隍阁、胡雪岩故居一道成为热点旅游线。据统计,河坊街保护整修先期投入资金约3亿元,其中约2亿元用于拆迁安置,动迁居民1156户、企事业单位25家。其中,货币安置476户,易地安置680户;自行投资修缮原地保留的有15 户;在河坊街两侧抢修保存建筑22542m2,占总建筑面积的90%。清河坊管委会从2000年10月-2001年4月,共组织了四次商铺拍卖,共拍卖铺面48间(温州等地的业主占77%),计9000m2,最高成交价达23.949万元/m2,共回收资金2.2亿元,加上周边土地出让金的返还,河坊街保护整修资金基本平衡。保护整修后的河坊街正式命名为“清河坊历史街区”,市政府还专门拟定实施了《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办法》,使街区后续保护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泉州市中山路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中小城镇、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 2)项目概况

泉州市中山路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之间,是泉州古城区主要的商业街。当年主持街区设计和施工的是一位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工程师。3)规划理念

泉州中山路的保护与整治的方式与探索:“以保护为主、修旧如旧”,在此基础上开展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充分挖掘和寻找原有沿街建筑的典型特征及原创性特征,使之恢复其沿街建筑的历史风貌。整治工程完成后,广泛地受到群众、专家及政府各方的好评,1999年初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泉州时,赞誉中山路整治工程为“洗脸式”保护整治这一做法。

通过对传统肌理的继承,沿街建筑高度,以保持原来良好的建筑尺度,着力使其建筑风格与相连接的三个历史片区相协调,使其不但自身具有应有的特色,又在三个历史片区中发挥过渡及纽带的作用。着力增强商业气氛,为重现商业的繁荣提供良好的氛围。保护沿街树种、并补植修剪,使其形成拱形的绿色长

泉州中山路整治后状况

廊,改善并进一步美化、绿化环境。保护骑楼特色,并使其连续。通过整治骑楼游人通行地面,使游人在购物或逛街有轻松舒适的感觉。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使原有杂乱现象彻底改观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繁荣的商业街。

泉州中山路整治后状况

4)规划实施

历史街区的整治、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要在保护中达到整治的积极目的,公众的参与十分重要。在中山路的保护与整治中,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是市政府对此工作十分重视,在整治动员大会上,市政府领导亲自动员,让群众了解整治的作法和目的,做到家喻户晓。并成立整治指挥部、深人群众中,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倾听意见,并作现场答疑,召开各种形式群众座谈会,让广大居民了解中山路经过整治,不但能改变脏、乱、差的风貌,同时也保护中山路的传统风貌特色,使中山路重新焕发商机。会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变抵触为支持、并积极参与,且主动筹集一部分资金,参与整治工作。由于有群众的支持和参予,使中山路整治资金更加充足,整治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旧城中心区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2)项目概况

东关历史街区历史上是众多的富商巨贾的居住地。历史上也有商业,但不算主流。时至今日,居住仍然是东关历史街区的重要功能。3)规划理念

历史性街道界面景观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保护的重要对象。根据上面对历史性街道界面景观的建构分析,保护工作应当从两方面进行:对硬性建构中含有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软性建构中含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1)保护整体的风貌

扬州东关历史街区整治后状况

保护构成街道外观形象的各个因素,包括房屋建筑、路面、河道、小桥、古树等。凡是历史上存在,能反映当时历史特色的,都应仔细研究鉴别,予以保护。在行政措施方面做好规划,划定保护区域,规定保护措施。(2)坚持长期与逐步整治结合的方法

以逐步恢复街道历史传统风貌为目的,渐进式的整旧更新,不可一蹴而就。施工前做好细致调查规划,设计施工中精工细做,保留尽量多的历史信息。(3)尽量保持原有的社会网络的稳定

慎重选择精而少的能最好反映历史景观的街道,保证资金投入最有价值的地方,进行严格有效、持久的管理和整治。(4)严格确定历史性街道的范围和数量

慎重选择精而少的能最好反映历史景观的街道,保证资金投入最有价值的地方,进行严格有效、持久的管理和整治。(5)坚持小规模的“有机更新”的改造模式

结合原有“住文化”,加强对传统居住形态的研究,创造出新的住宅改造模式,以保持原有社会网络的延续。4)规划实施(1)政策的引导

在规划方面.目前在扬州已形成城市总体规划、古城保护专项规划、历史街区控制性详规、民居改造规划等完整的古城保护规划体系。(2)实施的程序 a.规划阶段的公众参与 在东关街历史街区更新的试点中.为扬州旧城改造提供智力支持的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将先进的公众参与的“社区行动计划”引入东关街历史街区更新试点中。在“社区行动计划”当中,老街区的居民是行动主体。也是整个更新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之一。为了使东关街居民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问题,除了发放问卷、实地走访外.街区的居民还被要求参与发现街区中存在的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街区更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历

史街区的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钱由谁出也成为公众参与东关街历史街区更新的一个讨论项目。对于“谁来做”的回答,通过票选,大部分居民都选择“政府实施、社区监管、居民自觉”的方式。相应地,居民也愿意承担部分整治资金。

扬州东关历史街区改造前后对比

东关街更新中实施阶段的公众参与在历史街区更新项目实施中,公众参与是配合项目顺利实施、监督项目合理进行的重要力量。就东关街更新而言,专家与居民一起就参加整治的民居制定了详细的改造规划,随后开始实施。不仅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与名城建设请来的专家以及监理人员对工程的实施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把关。居民们也在专家的指导下参与决策与监督。

b.扬州东关街后期维护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对历史街区进行长期有效的维护。既是对更新成果的一种保护。也是长效持续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发动公众参与历史街区管理。是值得东关街历史街区正在探索与思考的问题。目前。东关街打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建。我们的家园我们管”的口号,在社区的组织下建立了文化流动站。鼓励居民们多学习,从而营造街区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实行了责任到户的绿化养护机制,对居民门前的植物实施承包到户。北海市珠海路历史街区

1)项目相似度关键词

地域性关键词:岭南、旧城中心区 时间性关键词:民国,清末

功能性关键词:商业街、传统居住区 类型性关键词:骑楼街、新旧建筑混杂 2)项目概况

位于广西北海,于1927年,为适应北海发展需要,对“大街”进行拓宽,两边商铺统为骑楼建筑,因北海濒临盛产南珠的古代珠海而将此大街定名为“珠海路”。毗邻外沙岛,沿街遍布英国、法国、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见证了北海曾经的繁华,被誉为鲜活的“近现代建筑年鉴”。3)规划理念

面对许多地方出现的新兴的旅游活动和古老的住居文化相互冲突的局面,珠海路历史街区保护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不应仅仅从历史角度.更应从旅游发展角度去严肃地界定其范畴和属性,提出保护与更新的思路一应以民风民俗保护、景观保护为目的,完善和发展历史街区的主要特点,并通过用地结构调整、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街道空间与行为场所的认同和继承、居住条件与基础设施的改善等一系列猫旋,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1)合理利用土地

通过对旧城区的改造,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管理,既使土地具备较高的利用效益,又注意避免旧城区密度较高的弊病,适当地、合理地调整旧城区中一些不适宜的土地利用项目,引进多用途、大空间、小尺度的具有北海地方风格的建筑综合体以满足发展的需要。(2)优化产业配置

确定合理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使经济在协调中发展。从发展传统产

北海市珠海路整治后状况

业、旅游业和保护街区风貌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满足经济发展与街区保护并行不悖的要求。(3)保护传统文脉

用规划控制手段对旧街区进行治理和改造,发掘其特有的环境性格和场所精神,体现其商业街市文脉的潜在价值,再现传统的历史文化。(4)繁荣地区经济

注重街区自身的经济发展,使历史街区在获得繁荣与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脉的保护。

(5)改善居住条件

建筑更新、用地调整、景观规划等手段,改善居住空间,提高环境质量,完善各种基础设施,把历史又化的再现与现实生活的创新结合起来,形成空问层次对比,增添城市的魅力。

北海市珠海路骑楼

4)规划实施

公众集资,翻新街区 篇3

居民之所以可以留下自己的名字,是因为这条步行街是居民们自己通过众筹网站集资修建的。三个月内,居民筹齐了建造350米长街道所需钱款的三分之一,随后政府拿出了剩余的钱。负责该项目的建筑师克里斯蒂安说,要是让政府去规划这个工程,他们可能要等二十年才能看到这条街道。Brickstarter是一项由芬兰政府资助的公民研究计划。该计划参与人布莱恩·泊伊尔希望公众集资不仅帮助居民改善、翻新社区,也能参与审计、融资,与政府一起思考社区未来的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众筹网站,开始帮助当地居民募集资金改善周围社区。

英国网站Spacehive是其中最热门的网站之一,诸如此类的平台还有网站Citizinvestor、groundUP以及位于智利的UrbanKIT。2012年3月,位于威尔士的小村庄Glyncoch的居民借助Spacehive募集了28000欧元,自己修建社区中心。参与者分摊了社区中心的免费无线网络,还帮助爱丁堡当地居民把废弃的电话亭变成微型艺术展廊。

街区商业地产发展的实证分析 篇4

一、株洲街区商业地产的调查

不同类型的商业项目在业态定位及组合、消费群体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而研判一个商业项目的市场价值, 一个基本的参考依据就是租金收益,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街区商业类型, 选取典型街区商业入手, 从租金收益、物业实体状况及经营状况等方面展开调查。

(一) 河东主题街区商业项目情况 (表1)

(二) 河西 (天元区) 街区商业项目情况

二、株洲街区商业地产发展的问题

(一) 部分主题街区商业缺乏消费引导

株洲的街区商业要形成消费习惯需要有引导。目前来看, 相对成功的几条街区商业都是主题鲜明, 而且标识性强, 如七一路娱乐一条街, 整体全是娱乐商家, 霓虹标识, 共同形成株洲娱乐文化的主阵营。而府前路步行商业街就缺乏明显的主题引导, 商家经营无特色, 整体氛围散乱, 后经过业态调整, 主要以文化主题商业整合, 略有弥补。相对而言, 徐家桥特色饮食街在消费引导方面做得较为到位, 与株洲晚报开辟星期天专栏, 对整体街区商业具有很强的引导性, 在现场氛围营造上也能突出消费休闲主题, 对消费滞留时间形成有益补充, 但其间距过大超过30米, 而且以水间隔, 不利于双向商业交流, 对人流动线形成阻碍。

(二) 新城区街区商业发展前景大, 但本地商家思想观念保守

天元区作为新城区, 几乎没有商业中心, 商业氛围十分冷淡, 周边配套十分不齐全。但又是高档楼盘的集中地, 市场容量大, 商业发展空间较大。但目前为至, 众多商家对此处的街区商业仍保持观望态度, 对此市场仍存在怀疑, 对于做开路先锋的抗风险能力有限, 都不愿意做这样的尝试。河西经济仍处于发展成长期, 但作为全市重点开发区域, 河西商业近几年逐渐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以长江广场为商业中心, 相继成立了华天大酒店、天元购物广场、粤华大酒店等商业项目, 聚集了浓厚的商业氛围, 与中心广场仅一桥之隔, 形成东西两大商业中心遥相呼应的局面。同时, 以长江广场为中心, 以天台路、长江北路为交通纽带, 衔接了炎帝广场、体育中心全市两大公共活动场所, 形成了河西经济发展活跃的“三角地带”。在此背景下, 天台山路一线、炎帝广场一线、以及长江路一线街区商业都面临强大的发展后劲。

三、对策研究

(一) 街区商业要引导商家, 形成主题

街区商业要想立足市场, 必然要求要有特点有主题, 与集中商业的大一统不同, 街区商业主要以某一业态为主, 但与专业市场的大额批发又不同, 街区商业主要以零散服务业态为主, 株洲的七一路、徐家桥, 各有其服务业主题, 但还有太多的街区商业没有形成服务主题, 后期可以考虑商家成立行业协会, 由协会形成纽带, 根据城市商业布局和各个街区区位特点强化某一业态主题, 逐渐调整商家进驻, 同时单个业主的零散租赁可逐渐过渡为行业协会的统一管理。

(二) 街区商业要加强推广, 形成品牌

街区商业要形成消费习惯, 除了商家的自我积聚, 还需要消费者形成某一方向消费导向, 例如株洲已经成形的唱歌到七一路, 宵夜到人民路, 农产品到钟鼓岭等等, 这些业已成型的街区主题对入驻商家有极大的号召力, 但在很多街区商业还没形成品牌号召力之前, 一定要能联合众商家, 统一推广, 形成标识, 例如可以对招牌门头统一规划, 可以对广告宣传统一推广, 通过前期的知晓度推广, 形成美誉度传播, 进而实现消费的忠诚度, 实现消费的惯性。徐家桥在这一方面的经验可以作为其它街区主题商业的借鉴。

(三) 控制整体商业体量, 形成市场

从2004年起, 株洲商业呈井喷之势, 每年都有新项目、大项目启动, 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作为株洲这样的城市人口和城市性质, 是在常规发展状态下难以容纳如此巨大的商业市场放量的, 可以说最近四年, 株洲的商业面积翻了一番, 如再不加以控制, 会出现下一个汇亚国际, 下一个家润多。因此, 可以考虑在今后几年对于大体量商业项目提高开发门槛, 控制批地数量。

一个城市的商业地产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针对性的进行产品设计, 商业功能分区, 服务对象定位, 还必须结合一个城市的属性来展开, 株洲这个典型的三线城市在商业地产的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频频出现, 若能从各个问题的症结点入手, 对症下药, 将对每一种商业地产的发展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尚春香.商业街的制造与困境[J].商业文化.2005 (10)

朗诗国际街区 篇5

朗诗国际街区与国际一线品牌(德国西门子、美国科勒、德国柏丽、瑞士乔治费歇尔、瑞士吉博力等)深度合作,打造高标准的精装生活,部分房源更豪华增配中央吸尘系统、食物垃圾处理系统、电动遮阳卷帘等。另外,为了尊重和满足部分客户的个性化装修需求,朗诗还开创了领先市场的不绑定装修房源,提供包括家居品牌、颜色、款式等多种可供选择的标准。

室内“恒温”环境系统

室内“恒湿”环境系统

室内“恒氧”环境系统

室内声环境控制系统

室内光环境控制系统

高效节能外保温系统

高效节能门窗系统

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中央生活热水系统

南京朗诗国际街区

朗诗.国际街区是朗诗置业在河西奥体板块开发的一个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米的高科技“健康、舒适、节能”住宅项目,占地240亩左右,位于河西新城中央商务轴与商业轴的交汇处,毗邻地铁1、2号线换乘站,交通十分便利。地块西沿庐山路(原经四东路),北靠河西大街(原纬九路),其东侧、南侧分别为规划道路,西侧为向阳河。项目周边凭借新城规划优势,配套齐全;建筑类型以小高层为主,定位国际化街区式住宅,力求营造开放私密并蓄的社区文化。

朗诗.国际街区整合国际领先的建筑科技,改变传统住宅观念和生活方式,创造最舒适的环境,彻底告别严寒酷暑和黄梅天,超前20年进入未来生活。

十大建筑科技系统

1、地源热泵技术系统

采用埋设垂直管、水平管或向地表水抛设管路等多种方式,直接从浅层常温土壤提取能量,供室内使用。冬季将地热能传递转移到需要采暖的建筑物内,夏季将建筑物内的热量通过热泵机组传递散失到地表浅层中。

与其他形式的冷暖设备相比,节能非常明显;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地源热泵取用的能源更广泛,并且解决矿物燃料迅速枯竭以及消耗矿物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

2、混凝土顶棚辐射制冷制热系统

通过预埋在混凝土楼板中的均布水管,依靠常温水为冷热媒来进行制冷制热。夏季送水温度为20℃左右,回水温度为26℃左右;冬季送水温度28℃左右,回水温度为20℃左右,温差加热或制冷混凝土楼板,再通过楼板以辐射方式进行传热,调节室内温度。

该系统温度分布均匀,室内没有机械转动部件,辐射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小,没有吹风感且空气洁净,安静无噪声且不占用室内空间。

3、健康全新风系统

经过除尘、消毒、除湿等多级处理的新鲜空气,以略低于室内的温度并以小于0.2米/秒的速度,从地面踢脚或窗下送出,无噪声,无吹风感。

由于送风层的温度较低,密度较大,会沿着整个地板面蔓延开来形成一个“新风湖”,通过人体和室内各种其它热源加热,连同人口中呼出的废气一起缓慢上升,通过设在上部的排风口有组织排放。室内空气清新怡人,品质极好。

4、外墙系统

住宅的主体结构以钢筋混凝土墙体为主,在其外侧设置高密度保温板,再留出空气对流层,设置开放式的干挂外墙。中间流动空气层能带走保温板上的凝结水,有效保证保温材料的长期干燥,维护其保温性能持续有效。空气层加上干挂的外墙,夏季起到了很好的遮阳隔热作用,也有效地防止雨水的侵入。

5、外窗系统

窗户采用断桥隔热铝合金窗,有效地阻隔室外的冷热。窗框和窗洞的结合空隙也采取阻热设计,隔绝这些细微之处的热传导。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加LOW-E涂层,可以内外双向阻热,冬天室内的热出不去,冷进不来,夏天室外的热进不来,室内的冷也出不去。

6、外遮阳系统 窗外安装铝合金外遮阳卷帘,其遮阳率最高可达80%,不仅可以遮挡直射辐射,还可以遮挡漫射辐射,从而降低室内制冷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

7、屋顶地面系统

屋顶设置较厚的保温层,女儿墙部分也严密包裹,并且把隔热层延伸到地面冻土层以下,形成闭合的保温隔热体系,全方位阻隔能量流失。

8、隔噪隔声系统

外墙系统、外窗系统和楼板均采用隔音构造措施,有效阻隔外界及楼层间的噪声,提供安静的室内环境。

9、排水噪声处理系统

系统采用后排水卫生设备,在本层把污、废水排入管井中的主管道,有效的解决排水噪声的影响。

10、吸尘排污系统

米兰的前卫设计街区 篇6

设计周期间,无论奢侈大牌还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小店,都会变化些姿态来迎接这每年一度的盛会。Zona Tortona便是米兰外围展览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大街小巷中都散布着Tortona的标志立牌,像个大型主题乐园,肆无忌惮地在Via Savona、ViaTortona和Via Stendhal等几条路间划定疆界,编织着丰盛的设计网络。光看导览手册上洒在米兰市区的若干小红点,就能想象大大小小的设计展位正如繁星一样,散落在这个城市的不同角落。

游走开始于米兰商业中心的卡地亚橱窗展,中国设计师宋奕君的作品“Cirde”,从众多候选中脱颖而出:概念化的星球轨迹,水波潋滟的气泡飞舞联袂,又扩散开来,三环相扣形成的层层纹理在橱窗玻璃和展示灯光间辉映,已然一副国际奢品橱窗的设计风范。

等到绕出繁华的商业中心,处处散布的Tortnona展点充满着人文关怀和幽默细节。材料极其平常的衣架,将彩色铅笔插在每个衣勾中,每次衣服上下振动,彩色铅笔都会在墙壁留下美丽的痕迹,无意有意留下的色彩胜似彩虹,充满幸福感的小设计令人会心微笑。

误打误撞进入的一个铁艺工坊,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意大利式的精致,精美而古典的手工作坊作品,小小见方中制造出的精致陈设,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赞叹。地域文化影响设计风格,也许只有在米兰的设计周上我们才能看到这样的储酒柜:厚重大气的笔触制作的不锈钢酒柜,还有像砖砌一样用酒盒拼起的储酒墙,可真是只有欧洲的酒鬼才消受得起啊。

无论是奔走于设计周各个展览,还是悠闲地漫步米兰,我们不时地发现大量的户外家具用品,这大概是因为欧洲人更喜欢户外生活——在广场遛弯、户外就餐、晒太阳、美黑、都戴墨镜却从不打伞,于是可以滤掉雨水的快干沙发成为当地相当受欢迎的户外新品。而防水椅子也有很多出众的设计,无论是自家花园的躺椅还是公共设施的排椅都毫不怠慢。

灯具设计上,材料的取舍和变化成为一个亮点,木棍、铁丝、丝织、纸材……灯具材料的多变于是成为这次展览的一大特色。

街区制在我国的发展与展望 篇7

要认识街区制, 首先要对居住小区和街区有一个简要的认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居住小区的定义: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 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 并设有与其居住, 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在我国, 大多数居住小区都是有围墙的封闭住区。关于街区, 本是一个舶来词, 即英语中的“BLOCK”, 而BLOCK也是由五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组成:B即Business, 商业;L即Lie fallow, 休闲;O即Open, 开放;C即Crowd, 群众;K即Kind, 友善。

2014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绿色住区标准》对城市街区定义:在城市中由城市街道围合成的区域称之为街区, 通常以一个居住组团为单位。同时, 《标准》对开放性住区定义:可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与城市功能空间有机融合, 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和完善城市功能的住区, 与传统的封闭式小区的做法有本质的区别。

此外, 城市规划领域学者吴志强对中央文件中提出的“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的解读:一, 所谓的“封闭住宅小区”是指体量超大、阻碍城市路网的“城中之城”, 并非是指所有的住宅小区;二, 对大型房地产企业拿地、用地, 要做出一定尺度限制, 土地在出让方面, 应该小块出让, 而不是大片的出让;三, 通过对中心地段街区制的发展, 使城市道路网更加密集, 四通八达, 从而缓解当前极度堵塞的交通状况。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 最终是让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综上所述, 街区制可定义为:城市街道的一种布局形制, 这种形制使城市街道围合而成的占地适中的开放式区域内, 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与城市功能空间有机融合, 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和完善城市功能。

2 街区的历史沿革

2.1 西方城市街区发展

20世纪二十年代末, 一群建筑师在瑞士成立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简称CIAM。1933年, CIAM在雅典会议上制定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 即著名的“雅典宪章”, 这个大纲反映了当时的新建筑学派, 特别是勒·柯布西耶的观点。“雅典宪章”的核心思想就是功能分区, 通过对居住、工作、游憩、交通进行分区, 提高城市效率;以机动车交通为主的城市干道连接着居住、工作和游憩区, 实现了分区间的迅速转移, 城市环境更优美, 但城市的区与区之间也被道路所分割。

早在1922年, 勒·柯布西耶发表的《明日的城市》一书中, 他假想了一座容纳300万人的城市, 矩形的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 400m宽的道路间距划分出许多方块街区, 每一座摩天楼之间以工业时代的象征物“汽车”作为连接, 让人们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和空气。在那个年代400x400m的巨大尺度街区震惊了当时的欧洲人与美国人, 没有一个城市愿意实践他的理念。直到1951年, 他的大尺度街区理念才在印度的新兴城市昌迪加尔实现。

1961年, 简·雅各布斯在她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 强烈批判了那种充满了住宅小区和摩天大楼的城市形态, 并呼吁安全的交往空间、密集路网、社区活力与“街道芭蕾”的回归。

1977年, 一群城市规划师相聚在利马, 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讨论, 提出了《马丘比丘宪章》。新宪章重点批判了那种“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做法。有围墙的封闭式住宅区, 正是新宪章所批判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 新都市主义成为城市和社区领域最有影响的运动, 新都市主义的宗旨是重新定义城市与住宅的意义和形成, 它尤为强调高密度的土地利用, 狭窄的街道和舒适的人行道, 临近公共交通以及混合的城市功能等。

2.2 中国城市街区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 我国的城市建设主要受苏联的影响。这一时期兴起的单位大院, 城市里各相对独立的单位圈一大块地, 建一个集居住、办公、生产以及各项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大院子, 作为福利提供给职工, 外来人员及车辆不能随意进出。直到现在, 这种单位大院仍然是国内许多城市的基本构成形制。

1958~1978年这二十年间, 由于处于“大跃进”“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文化大革命”时期, 城市建设处于曲折甚至停滞状态。如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一些城市居住区内全部围墙被拆, 连住房内厨房也取消, 建立“公社大楼”。这一时城市期居住、功能结构布局等都比较混乱。

改革开放后, 城市建设迎来春天, 城市变化日新月异, 特别是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 居住区的开发由房地产商主导, 原本妙趣横生的胡同住宅、街区住宅和里弄住宅统统被拆掉, 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成片开发的封闭居住小区, 这种大街坊式的小区, 隔断了城市肌理的连续性, 破坏城市整体的有机性。

3 街区制对城市宜居生活的重要性

对于街区制, 其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开放式街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建筑的独特性, 每栋建筑可以各成一派, 或求同存异, 不同功能建筑根据各自的体量需求融入到城市的街区网络当中。当我们的新建住宅不在封闭, 当街区制推广到每一座城市, 多元开放的街区形制对城市宜居生活有重要意义。

3.1 实现城市资源共享

据数据显示, 光北京城目前就存在近四千座单位大院, 放眼全国, 这样的封闭大院更是不可胜数, 此外, 我国的居住小区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封闭的住区和大院的资源都是供内部使用, 重复建设率自然极高, 而使用效率却十分低。当住区开放后, 通过资源整合, 可以使整个区域的配套质量提升, 进而实现资源共享, 达到城市共荣。

3.2 细化城市交通

交通堵塞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每天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 基本上所有的城市都沦为“堵城”, 交通拥堵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效率, 而城市的拥堵在很大程度上跟城市路网密度有密切关系。当住区逐步开放后, 有条件的住区道路升级为城市道路, 城市路网密度大大增加, 驾驶者的道路选择性增多, 城市拥堵情况也自然会缓解。

3.3 提升城市活力

街区制鼓励文化、功能空间的有机融合, 避免当今住区典型的单一性功能。住区的开放使得单体建筑在设计上有了更多的自由, 住区内部空间具有了更多的外向性。由于被利用的多, 院落、街道及广场的内部机能受到更多重视, 受关注越多, 在这些公共空间停留的人越多, 人气旺盛, 街区就有了活力, 整个城市的活力也得到提升。

在邻里关系逐渐丧失的今天, 街区制的推广就是要鼓励多样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地寻找以往那种邻里间的亲密关系, 调节不断变化和进步的发展过程, 求大同, 存小异。

4 街区制的实践探索

街区制的规划理念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住宅建设也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在国内, 已经有一些住宅小区的建设进行了街区化的探索, 并不乏成功的案例。位于上海创智天地广场以西的创智坊, 首先, 它与其说是一个居住组团不如说更像一个开放的街区, 它并没有自成一体的内部交通, 而是与城市交通融为一体, 每一个深入其中的居民都会感到自己始终与城市气息相融。

其次, 创智坊对静态交通有着严格的管理。大面积的地下停车, 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地下车库, 地上留有较大面积的庭院空间进行步行及景观设计, 由建筑组团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既增加了交往空间的私密性, 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性, 提升街区活力;同时, 街边设置的停车位便于城市车辆的临时停靠。

再次, 庭院空间由三种形式构成:开放式、半开放式以及封闭式。开放式的庭院主要是临街商铺和街边小广场, 商铺前有露天咖啡吧, 形成一个小的交往空间, 街边小广场则主要是服务于住区居民;半开放的庭院主要是地面停车场, 虽开敞但不可达;封闭式的庭院要高出街边道路一米左右, 通过阶梯和栏杆与城市道路空间相分隔, 供内部居民使用。

这样的居住小区, 在面对城市时它有更大的开放性, 更多的城市人口参与到住区内部的街道和庭院中, 它与城市功能空间有机融合, 始终处于动态的交融与更新中。

5 结束语

中国的城市规划从新中国成立之时起, 大多在走弯路, 现在终于要回溯古老传统, 正视国外人性理念, 审视自身问题, 动手解决了。希望街区制自开放大院始, 实践了这么多年的上行下效, 先从政府自身开刀。西方人爱住石材建筑, 东方人爱住木质建筑, 这也明显反应了东西方文化的性格差异, 现在寻回传统犹未晚也。房屋建造模块化, 工厂化已有相当成熟的经验, 一些民营地产商开始造森林城市, 国家和众多企业也应跟上步伐。城市规划积弊甚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破冰的气魄即已是向成功迈进, 希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再是一句笑话、空话。

参考文献

[1]李晴.具有社会凝聚力导向的住区公共空间特性研究——以上海创智坊和曹杨一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4) .

[2]于泳, 黎志涛.“开放街区”规划理念及其对中国城市住宅建设的启示[J].规划师, 2006, (02) .

[3]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开放街区——以欧路风格住宅和马塞纳新区为例[J].城市环境设计, 2015, (Z2) .

[4]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街区发展 篇8

承德市政府侧重避暑山庄旅游资源的开发, 而忽视了避暑山庄特色步行街形象的整体塑造。文章试图打造具有承德文化底蕴、休闲与避暑山庄景区和谐为一体的旅游特色街区, 对全面提升承德市高端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步行街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 避暑山庄步行街形成主要因素, 这是外来游客和市民游玩避暑山庄时进出通行的必经之路, 现如今的商业步行街是由昔日小商贩自发形成的。

(一) 缺乏整体规划和定位。从整体规划来看, 步行街的定位模糊, 街区整体风貌不统一, 没有很好的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 这会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没有新鲜感, 导致游客满意度降低;从历史角度看街区的保护上意识较弱, 缺失文化氛围的营造;从商业营销角度来看, 业态配置不合理。

(二) 忽视文化内涵。城市特色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理论指导, 在避暑山庄步行街的开发建设过程中缺乏文化要素的设计。

(三) 基础设施不完善。入驻商家的选择存在问题, 店铺特点不够明显, 项目单一, 重复, 产品档次低, 业态排布杂乱无章。

三、避暑山庄步行街发展对策

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建议:“在避暑山庄外围建立一个丰富的功能区, 如小广场、小餐饮、小商业等, 成为城市文化体验地、欢乐聚集地。”通过调研分析步行街的发展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 合理规划及准确定位。避暑山庄步行街的综合开发要加强规划, 准确定位, 科学发展。深度挖掘承德市旅游文化资源, 可从街区形象、基础设施、旅游环境、经营与服务管理等方面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划, 真正做到原汁原味, 浓缩精华的特色街区。

(二) 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挖掘文化内涵不仅仅把文物古迹摆在其中, 而是需要从当地居民的精神风貌、风土人情、人性化的街道等方面体现。

(三) 旅游特色街区的主体产业链

1.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区的使用功能比较注重环境和整体氛围的打造。功能区内部会设置一些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商铺, 涉及休闲、娱乐、文艺等方面, 如咖啡厅、酒吧、茶馆、书吧、画吧等。此类街区比较受年轻人、老友的欢迎, 来此可以唱游心声或闲适惬意或舒畅心灵。

2.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及特色小吃。步行街开发可从以下几个典型民俗做起。如表演捏泥人、吹糖人、剪纸、二鬼摔跤表演等。承德特色小吃如八沟烧饼、荞面饸饹、驴打滚、果丹皮、山珍野味等。开发旅游产品,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精巧且携带方便的工艺品, 如核桃、字画等。由此规划, 步行街可以带给游客独特民俗体验, 同时提供本地居民一处休闲场所。

3.人文景观街区。 (1) 植物配置。步行街内现有植物多以大乔木为主, 冬季景观略显单一。为提升步行街空间品质, 可尝试利用不同层次的乔、灌、草本植物来保证四季景观的多样性, 在树种选择上以地方树种为主。如乔木类银杏、梧桐、山桃、梨、杏、山楂等;灌木类樱桃、迎春等;藤本类山葡萄、软枣等;彩叶树紫叶李, 红枫等。提供游客及本地居民参与的机会, 实现人们赏叶、观花、品尝等乐趣。 (2) 休闲座椅。步行街休憩座椅的质量直接影响居民对户外空间的使用率, 人们停留、观赏、等候都需要休憩座椅。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看选择圆形、弧形、曲线弱化棱角的座椅形式;从材质上多选择木质, 木塑, 防水, 防潮, 能简单的实现个性化造型。 (3) 地面铺装。步行街景观设施设计中延续传统的青砖作为主要的堆筑材料, 装饰构件材料可以选用石材雕刻, 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本着人性化设计理念, 在步行街内应在高差处设计无障碍通道, 在一些地方设置可移动的护栏来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 (4) 雕塑小品。在步行街中, 可以设计一处还原生活体验区。例如展示清朝民国初期承德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 用一个院落复原这个家庭的厨房、书房、堂屋等。在整条街上, 可设计雕塑小品如斗蟋蟀, 钓鱼, 遛鸟等。向参观者呈现老承德的生活状态, 感受承德几乎要失传的老承德民俗生活场景。 (5) 照明设计。设计一系列关于本地文化特征灯具造型, 如道路照明灯、草坪灯、景观灯、LED树灯、壁灯、水下灯等。良好的开展夜游项目真正做好景观视觉效果的延续性。通过各种设计手法的营造来烘托空间气氛。

旅游特色街区的快速发展能够为承德市旅游注入强劲活力。加强对老街区传统文化的保护, 突显城市文化内涵, 有效满足游客和市民的文化体验需求, 提升承德市的美誉度, 推进承德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提高。

摘要:旅游特色街区兼备了商业、旅游餐饮等满足多方面需求的特色区域。一方面通过街区独特的营销脉络吸引游客或当地居民前来购物;另一方面避暑山庄步行街特殊的地理位置承载非购物功能, 游客通过感知, 体验了解地方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

关键词:旅游特色街区,发展对策,避暑山庄步行街

参考文献

街区发展 篇9

鲜鱼口街道形成于明朝正统年间,有560 年历史,自前门大街至南、北晓顺胡同,名鲜鱼口,向东至长巷头条,名小桥。西口以原 “瑞林祥”绸布店和 “黑猴”为标志,东口原地名为 “小桥”有小石桥为标志,历史上全长425 米,占地2. 4 公顷。街道鱼贩集中,市井商业繁盛,历史上曾有“先有鲜鱼口,后有大栅栏之说”。鲜鱼口与前门大街、大栅栏共同构成了老北京城南部的传统商业街区,并汇聚了北京著名的老字号商业、餐饮、戏院、茶楼和手工艺作坊等,是典型的北京民俗市井商业的著名区域。20 世纪20—30 年代,伴随南城商业繁荣,前门大街更新改造,此街也发展成为著名商街,老字号云集,店面更新,是其全盛时期。20 世纪60年代以后,老字号逐渐消失,大量老店堂被拆改,所剩大多成为居民住所或简陋小商店、小餐饮,而且多数已是危房。鲜鱼口街内原生地老字号包括: 天兴居炒肝店、便宜坊烤鸭店、黑猴百货店、兴华园浴池等。至2004 年启动全面整治前,盛时面貌已基本无存,只保留街道肌理和约1 /4 严重残损的历史建筑。

2004 年鲜鱼口街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全市25 片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之一。经过修缮改造后的鲜鱼口街两侧总建筑面积约5. 6万平方米,重新聚集了大批老字号店铺,延续原有的业态特色和历史风貌,成为展示古都文化、京商文化的重要窗口。

2011 年5 月8 日,与北京前门大街相连的鲜鱼口街正式开街。修缮后重张开业的北京鲜鱼口街,以 “鱼”为元素的各色装饰、设施尤其生动抢眼。街区以 “京味特色、美食经典”为定位,以特色餐饮为主,保留原生地老字号、引进民族品牌餐饮、荟萃国际美食元素。老字号餐馆挂上了各式招幌,颜色鲜亮,迎风招展。古香古色的字号牌匾、抱柱楹联和景泰蓝材质的文化志牌,装点整条街区越发古朴雅致,突显出民族风格、历史文化、北京特色。入驻的商家包括: 便宜坊烤鸭旗舰店、天兴居炒肝、锦芳小吃、永丰莜面、烤肉季、金糕张、天源酱园、炸糕辛、力力餐厅、锅贴王、吴裕泰内府菜等。此次鲜鱼口重张老字号的比例在70% 以上,京味老字号占老字号总数的70% 。

2 经济新常态下餐饮业发展趋势

2. 1 新常态经济环境下,餐饮业发展呈现 “新常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餐饮业以15% 以上的速度增长,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约2 个百分点。餐饮收入从1978年的54. 8 亿元增长至2014 年的27860 亿元,但自2009 年以来,增速逐步放缓。见图1 所示。

2014 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态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消费型驱动转型。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升,城镇化规模和质量稳步推进,餐饮业充满发展潜力和机会。2014年全国餐饮市场结束增速不断下滑的颓态,出现企稳回升的势头,“四降四升”即因公消费大幅下降,私人消费持续上升; 高端消费继续下降,大众消费保持上升; 中年消费比例调整下降,“80 后”消费比例显著上升; 包间消费水平明显下降,线上消费快速上升,构成中国餐饮业发展的 “新常态”。①

2. 2 大众化需求旺盛带动餐饮市场回升

中央 “八项规定”出台后,公务接待、公款消费直线下降。2014 年5 月商务部出台 《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的指导意见》,提出大众化餐饮所占比重由当前的80% 提高到85% ,表明政府对促进餐饮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态度。2014 年商务部的重点工作中,早餐工程、厨房改造工程、绿色饭店将是财政支持的重点项目,引导更多的餐饮企业加入到早餐工程、社区餐饮、商务快餐等领域,加大大众化餐饮连锁步伐。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高端餐饮被迫寻求转型,大众化餐饮突显出强劲的市场需求。据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抽样数据统计显示,2014 年上半年上海市点心小吃和团餐营收分别大幅上升12. 66% 、21. 08%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刚发布的餐饮消费调查,朋友聚餐、家庭聚会、情侣约会等私人社交需求是餐饮消费的最大诉求,占到餐饮消费总需求的80% 左右。具体见图2 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烹饪协会《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2. 3 休闲快餐市场增长迅速,文化体验餐饮逐渐兴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消费模式的变化,休闲快餐市场增长迅速。2014 年中国餐饮业销售收入中休闲快餐占比56% ,正餐占44% ,见图3 所示。2014 年北京快餐企业43 家,门店数1278 个,平均门店30 家,其中中式快餐平均营业额1 万~ 2 万元。英敏特信息咨询( 上海) 有限公司报告显示,受二三线城市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的影响,中国快餐和外卖市场规模2017 年将达到1. 8 万亿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进入体验经济时代,餐饮消费也呈现出体验化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体验、艺术品位体验、现场互动体验等方面。国内外很多餐饮企业突出强调餐饮的艺术、文化体验价值,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文化,借此提高餐饮附加值。以90 后的消费者为例,他们更喜欢一些超出预期的消费体验,物美价廉、喜闻乐见、休闲娱乐的餐厅。

3 鲜鱼口文化体验街区餐饮发展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 《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以创新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设施为基础,以环境为保障”的发展思路。鼓励发展商业创新,包含商业功能的创新、经营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技术的创新、商业管理的创新等多个层级,商业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选择创新路径和方法,以创新促提升。

餐饮业在新常态下,随着租金、人工、食材、能源等成本不断上涨,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餐饮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创新发展成为餐饮市场发展新的驱动力。政府支持、鼓励餐饮业从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组织方式、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型发展,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向前。

随着消费者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消费方式的新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新要求,餐饮服务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成为市场主体,整个餐饮产业组织呈现出 “三小三大”的新特征,即小店面大后台、小产品大市场、小群体大众化。餐饮企业抓住 “产品和服务”的本质,通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等多种方式,向大众化、特色化、品质化转型。

3. 1 向大众化、特色化、品质化转型

面对餐饮业自2012 年以来的增速下滑,成本上涨的大环境,面对 “厉行节约”和 “反三公”的冲击,部分高端餐饮企业积极发挥品质与服务的优势,积极寻求转型,寻求升级。通过消费层次结构调整、菜品结构调整、服务模式调整,从外部市场转型和内部模式升级来突围困境。

一是适应市场、调整定位的外部转型。定位上从以前的高端消费转为服务商务、团体、事业单位或大众餐饮市场等,寻找新的增长点; 二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转型。通过团购打折吸引客源; 在入口显眼处打出了 “小份菜”的宣传字样; 部分定位政务接待的高端餐饮通过套餐的产品模式,吸引朋友聚餐、家庭聚餐和情侣用餐的客户群体; 定期推出新的菜品,尝试自助餐模式; 三是调整人均消费、提升性价比,发挥服务和环境优势,提升性价比,以此提高客流量,增加营业额; 四是通过推出平价酒水,来吸引客人进店用餐,消除客人对自带酒水有收费或现点酒水价格高的顾虑。

3. 2 拓展产业链,拓宽服务范围,延伸服务时段

餐饮企业应当细挖新市场,充分利用经营设施和集中采购的优势,纷纷开发附属外卖产品,将业务延伸至食品加工业,拓宽服务范围,延伸服务时段,以提高营业收入。如净雅17 家门店都推出了惠民的外卖窗口,将餐厅特色产品转化成可外卖的半成品,或发挥集采的价格优势,让利顾客,推出农副产品或海鲜水产的外卖产品。老字号品牌全聚德已完成对美顿的并购,将进军团膳市场。净雅也已经并购火锅、团膳品牌准备进入大众餐饮市场,甚至考虑拓展早餐工程,分散企业风险。老字号餐厅鸿瑞兴400 平方米的堂吃空间,每日营收2 万元,而一旁仅50 平方米的熟食超市,每日营收达4 万元。北京常胜鲍鱼、顺峰等高端餐饮企业开始销售茶点和中午的白领工作餐。许多星级酒店的餐饮转化为24 小时的餐饮超市,一家宁波慈溪的星级酒店,将一楼近2000 平方米的大堂,改为24 小时的餐饮超市,提供10 ~ 50 元不等的多种套餐,平均每天营业额可达五六万元。上海杏花楼的食品加工业销售比重逐步上升,当前已占到总销售额的60% 左右,餐饮部分只占到30% ,其余为酒店等业务。同时不少餐饮品牌积极投身早餐、老年、社区餐饮等,拓展服务范围。

参考文献

[1]赖阳韩凝春.论“云消费”时代的零售革命[J].商业时代,2014(2).

街区发展 篇10

历史街区类景区是城市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 我国很多历史街区被开发成景区, 从而历史街区类景区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发展, 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但是, 我国历史街区类景区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我国历史街区类景区进行集中概括, 分析现状,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探索适合我国历史街区类景区的发展方向。

1 历史街区类景区概述

1.1 历史街区类景区概念

在我国, 历史街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86年《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申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中, 提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 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 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 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1]而历史街区类景区是指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 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 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历史街区进行开发, 使其具有景区的性质, 属于资源保护性景区。

1.2 历史街区类景区构成元素

历史街区类景区不同于一般的观光型景区, 它主要有四大元素构成, 包括: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景观、交通和相应的步行系统、管理和营销。历史文化主要是指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作用及影响、特点, 相关历史名人和传说故事以及老街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作用, 相关重要历史事件等, 它是历史街区类景区的精神文化载体。建筑和街区景观指历史街区类景区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街区景观, 它是历史街区类景区的物质载体。交通和相应的步行系统是历史街区类景区的空间载体, 它既方便游客游览又能起到疏散游客的作用。管理和营销是历史街区类景区必备的运营机构, 主要负责历史街区类景区的保护、建设、产品宣传及销售。

2 历史街区类景区的发展现状

2.1 获得初步发展

历史街区类景区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发展。近年来, 随着旅游资源研究和旅游市场开发的深入, 历史文化名城及古镇旅游渐成气候。同时, 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法律支持也有效地促进了历史街区类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阮仪三作了题为《迈向永续发展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主题报告, 从中国城市遗产保护的形势、保护中存在的误区、编制保护规划的重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2002年国务院修订颁布《文物保护法》、2003年建设部颁布《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等立法举措, 更进一步确立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法定地位。历史街区类景区在全国各地, 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发展, 如丽江, 第一批接受国家资助的历史街区;黄山市屯溪老街, 在清华大学朱自煊教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规划和整治, 1995年被定为建设部试点保护的历史街区;济南的芙蓉街经过整修, 近几年来已成功对游人开放, 又体现出济南“家家泉水, 户户垂柳”的泉城古韵。

2.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街区类景区法律建设滞后。国家对历史街区类景区的开发、保护、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跟不上历史街区类景区发展的步伐, 导致历史街区类景区在发展中缺乏规范, 责任不清, 严重影响历史街区类景区发展速度及开发利用的质量。

历史街区类景区发展模式化严重。自北京琉璃厂拆除原有传统建筑建新的仿古建筑开始, 陆续出现了沛县的“汉街”, 开封的“宋街”, 使得许多历史街区沦为仿古一条街,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都误入歧途。实际上, 任何一个古街区类景区由于文化环境、资源存赋、肌理结构、功能特征、开发条件、客群消费认知、城市建设导向等多方面的不同, 都不具备现成的、可从其它地区直接移植的规划模版和开发模式。许多历史街区类景区在开发中模式化, 使优秀的历史文化街区渐渐失去光彩, 许多传统街区的空间个性越来越模糊, 城市历史文脉难以延续。

历史街区类景区利用与保护的不协调性。很多历史街区类景区存在没有把保护和利用两者等同对待, 保护规划往往在“保”的方面做得兢兢业业, 但在“用”的方面却往往过于原则、笼统, 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方法不多, 致使保护与利用的政策、运作方法相互脱节, 许多历史街区类景区无法为合理利用找到合适的出路。另外, 历史街区类景区的旅游业开发正面临着商业化、现代化、时尚化、公园化、人造化的冲击, 形成了后人工景观与古街原生态景观之间巨大的差异, 成为保持历史街区类景区风貌的核心矛盾, 从而使历史街区类景区在开发和保护中呈现不协调性。

3 历史街区类景区发展策略

3.1 健全法律体制及管理体制

完善立法建设, 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完善立法建设, 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 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法规规划, 由相关规划部门、文物保管部门统筹落实, 保证立法建设的科学、可行, 法律落实的有效、到位。同时, 历史街区类景区的管理机构要尽可能的小, 尽量利用现有的管理机管理景区, 防止造成机构臃肿[2]。政府应当对历史街区类景区发展方向和规划制定标准, 防止出现危害景区的事件发生。

3.2 多层次格局开发

突出精神层面的开发。在旅游开发中, 我们审视其包容兼顾的精神格局, 将不拘泥于静态的时间和空间段, 即打造成是历史文化的“活本”, 而非“标本”。因此, 必须充分挖掘和提炼其中的文化内涵, 通过文化的差异性来吸引和满足旅游者求知、求特、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 才能保障景区拥有最大的市场吸引力——活着的历史、永远的城市[3]。

保证生活功能区的合理开发。现今人们在游览过程中, 除了对历史街区的建筑遗产的兴趣外, 更愿意看到街区中保存的原住居民的人文文化。如云南的丽江古城只保留原有历史文化景观的物质形态, 而不再保留其居住方式, 这种开发模式使当地人的人文环境、民俗民风不再存在。所以, 生活功能区的合理开发至关重要, 生活功能区在开发中要体现“生活真实性”。

3.3“链接式”保护与“生长型”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历史街区类景区保护与利用的不协调性, 提出“链接式”保护与“生长型”发展的策略。所谓“链接式”保护是指不能孤立地去考虑历史街区的某一个要素而忽视其周围存在的空间环境, 应当充分考虑每个街巷的有机联系、每个建筑在环境中的融合等。“生长型”发展应在保持原有的居民生活习惯的同时, 充分挖掘其内部蕴含的文化社会等发展潜力, 融会到当今现代化的发展中去[4]。在对历史街区的发展中, 在着眼于近期发展建设的同时, 对远期目标仅提供一些具有弹性的控制指标, 并在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与补充, 以实现生长型发展。

摘要:就我国历史街区类景区进行集中概括, 分析现状,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健全法律体制及管理体制、多层次格局开发“、链接式”保护与“生长型”发展等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探索适合我国历史街区类景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历史街区类景区,发展现状,策略研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风潇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初步研究[J].旅游研究与规划, 2006, 11 (20) , 17-20.

[2]姜艳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运动的实质[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9) .

[3]Ashworth GJ, Tunbridge J E.The tourist2historic city[M].London:Belhaven Press, 1990:35.

面朝大海的幸福街区 篇11

宜业篇:地域优势·成就有激情的高端商务圈

香港中路街道针对企业多、业态丰、结构优的特点,将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作为重点,加快推进国际金融商务核心区建设,强化跟踪服务,搭建招商平台,促进企业交流,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高档商业、时尚餐饮等现代、高端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拥有青岛国际金融中心、数码港、远洋大厦等现代化商务楼宇43座,驻管区企业达8000余家;集聚了海信广场、阳光百货、百丽广场等10余家大型购物中心,是青岛市高端商务楼宇和高档商业聚集区域,服务业比重逐年提升达到90%以上;2012年辖区企业创造的税收占到市南区总税收的近三分之一,税收过亿元楼宇达到9座。

宜居篇:绿色生态·造就会呼吸的高尚住宅圈

打造精品楼院,为居民提供舒心居住环境。深入实施楼院整治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务求实效,把有限的资金用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切实解决影响居民民生的根本问题,不断优化提升街区和居民小区的整体环境,积极打造生活舒适、居住适宜、安全稳定的高品质街区。近年来,先后整治楼院50个,受益居民4000户,辖区100余个楼院达标,居民居住和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开展环境整治,为居民提供舒适居住环境。开展楼院植绿活动,栽种各类花木10000余株,增绿补绿1000余平方米,对16000多平方米绿地和1000多米绿化带进行了维护:对脏乱差区域进行集中清理,清运大件垃圾、清理各类小广告:对44栋高层居民楼二次供水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完成一户一表改造905户。漳浦路10号社区小院内,设立了垃圾分类投放试验点,效果显著。

强化平安建设,为居民提供安全居住环境。深入加强平安社区建设,加大技防、物防、人防投入,提高居民楼安全水平。积极化解消防等安全隐患,积极推进解决安全隐患整治,创造了规范和谐的秩序。健全食品安全“一站四员”工作模式,着力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创建安全示范街5条、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50家、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30家,创造了“食得放心、购得满意”的食品消费环境。

幸福篇:美好愿景·打造温暖和谐的生活圈

加快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推进社区管理、卫生、文化中心建设,丰富载体,创新内容,突出特色,积极打造基层服务品牌,真诚服务群众。街道5个社区达到了10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建立了5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处老年人娱乐室以及40处养老互助点,社区为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积极组建群众性文化队伍,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区学校、老年大学、科普大学、道德大讲堂等平台开办国学、绘画、书法、养生等20余项课程,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打造“银龄幸福家园”为老服务平台。积极探索社会养老服务形式,把关爱困难空巢独居老人作为服务重点,整合协调辖区10余家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富有社会责任感企事业单位,组建了30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加大扶贫帮困工作力度。累计为管区140户低保户发放救助金112万余元,为35户(人)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助、大病救助金5.8万余元。办理保障性住房手续160余户,发放廉租补贴15万余元。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篇12

关键词:历史街区,可持续,保护,更新

历史街区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因社会、文化因素集结在一起的有一定空间界限的城市地域,它以整个环境风貌体现着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示着某个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特色,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进入21世纪,在历史街区更新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矛盾,使之既能满足城市现代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更好地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的首要问题。

1 可持续发展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强调“可持续”的同时,更强调“发展”,发展才是概念的主体,可持续性是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更新”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具体是指在保护历史街区建筑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准则,对历史街区进行的改造整治以及统筹处理,由此而涉及到的文化、居住环境、经济、社会问题的一个过程,而“可持续”则是这个过程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既是历史街区可持续性更新的目标,同时也是更新过程的行为准则。

2 历史文脉的传承

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历史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不但包括物质性的有机载体,比如布局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诸如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脉。因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应在保护文脉的同时注重传统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扬,为此,应深入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把历代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广为宣传和利用。

3 经济的可持续

首先,历史街区建筑产权复杂。历史街区建筑产权原本均为私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使部分私房变为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的公房。但直到目前,历史街区中私有房屋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次,居住在历史街区中的居民一般为城市的老市民,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一方面因为他们经济能力所限,没有足够的能力独立完成建筑物更新的投资,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地位不高,他们不能向社会广泛地传播他们的呼声,难以引起社会对历史街区更新项目的足够关注。最后,历史街区的更新要在保护其历史原真性不受破坏的基础上进行,有严格的限定条件,同时街区建筑物质量和各类基础设施都需要有很大的投入,高投入与低回报使得历史街区在更新中很少有开发商愿意投资。所有这些都为历史街区更新资金的筹集带来了问题。

在历史街区更新活动中遇到两个主要的问题:1)历史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蕴藏在其间的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资产,但与此同时,历史街区由于长期的衰败使其缺乏经济活力,不具备主动更新的内在条件,大部分更新资金都不得不依赖外部;2)历史街区所处地段的“高地价”与保护所要求的“低容积率”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利益至上的原则使得历史街区的更新保护难以保持正确的方向。因此充分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资产优势,增强街区经济活力,提高街区对保护更新资金的支付能力,加强人们对历史街区外部经济性的认识,从经济的角度提高人们保护历史街区的意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加强公众参与,保持街区活力

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分层次、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政策,它强调公众对保护规划编制、管理过程的参与、决策和管理,是人本主义与民主化的体现。参与决策、加强监督,方能使历史街区沿正确轨道良性发展。

在历史街区的更新保护中,一方面由于涉及的面大、问题多,不可能完全做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更新改造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单个居民对更新保护的参与往往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很难形成参与者之间相互合作的良好局面,所以建立必要的组织来反映群众心声,代表群众利益十分重要。

从目前实践来看,公众参与旧城更新改造的具体运行方法主要有:诉说与倾听、图表、召开公众听证会、讲解和说服等多种形式,但究竟采用哪种方法更有效,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尽可能采用简单明了和通俗易懂的方法应该是保障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新的、更好的参与方法,才是真正落实公众参与的必由之路。

社会网络是一个人同其他人形成的所有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联系,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关系和通过对物质环境与文化的共享而结成的非直接的关系。历史街区社会网络结构的形成依赖于“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在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内,居民使用该设施的活动方式重叠的可能性大,因此,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对社会非正式联系的联结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历史街区由于历史的积淀,其城市空间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人与人之间结成了丰富的社会网络。历史街区的社会网络结构既来源于其稳定、有机的物质结构形态所创造的空间氛围,也来源于居民整体的“同质”。这种“同质”是由现代生活所赋予的新内容,即经济水准、文化水准以及职业分工的相同层面和共同的生活方式、观念标准等构成。

5结语

随着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保护观念也逐步从仅仅保护街区物质基础发展到对街区功能的改善,以实现街区的经济复兴。同时,强调对历史街区原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求实现街区文化的发展。只有历史街区经济文化共同发展,才能使其物质基础具有内部的保护动力,历史文化才得以不断延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历史街区不仅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承载要素,同时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实现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在保护中发挥历史街区的各种职能,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有利于保护工作的开展,也使得保护更具有意义,促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陈易.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罗哲文.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25(10):36-37.

[4]李和平.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J].城市规划,2003(4):44-45.

[5]李晖,丁宏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J].规划师,2003(4):94-95.

[6]赵中枢.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及保护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2002(7):30-31.

上一篇:档案价值下一篇:闲暇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