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街区(共4篇)
旧城街区 篇1
1 引言
我国旧城普遍存在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名胜古迹绿地遭受破坏等严重问题, 改革开放后, 这些问题己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山于城市原有结构总有保持稳定性的趋向和难以改变的惰性, 以及问题的面广量大, 一些历史上积累的旧矛盾和旧问题, 积重难返, 且不断地在新水平上再现和演化, 体现出一种客观历史与现实的延伸和发展。主要反映在道路和街道不通畅、土地配置低效率、住宅拥挤和房屋破旧、基础设施滞后和不足等方面。为此, 本文从旧城街区空间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造。
2 道路系统整合
道路在旧城区的改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路的划分不仅影响着功能分区的情况, 开发的模式和强度, 而且对整个街区乃至整个地段的街区空间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街道又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每个人的生活中不可能不和道路发生关系。在街区改造的过程中, 我们对道路的整合要充分尊重现状, 并和现状进行有机的结合。具体来说, 道路系统的整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尊重现状
道路重新布置要依据道路等级、性质的不同而定。对于区内主要支路, 平面线形应尽量顺直, 以使区内主要交通流量能脾速有效疏散对于区内次要支路则应多从现实条件出发, 尽量避免对现有生活方式的过多干扰, 减少拆迁量及土方量, 使区内次要交通流分散, 方便居民的生活出行。支路网设置尽量沿大单位用地边线设置, 避免穿越功能要求比较完整的单位。总之, 在充分改造利用现有设施为居民服务的同时, 应尽量保持人与人、人与环境间的相对稳定关系。
2.2 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提供停车设施
停车场是街区内机动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转换节点, 在旧城街区机动车停车场系统设置通常有四种情况外围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夜间临时停车场和中心停车场。一般的以外围停车场为主, 夜间停青三场主要供街区内居民停放车辆, 对于较大面积的街区, 可考虑中心地带的停车场, 外界车辆可通过一条双车道进入街区中心的停车场。另外, 停车最好比较集中, 同时也应设法通过适当的选址或加设景观来屏蔽视线。为促进旧城街区服务业的发展, 要保持中心区、商业中心、商业街等地区停车设施的总体适度供给。鼓励建设占地少、效率高的立体停车设施。通过对新建公共建筑和居住地区严格按照新的配建标准设置停车位的方法, 增加建筑物配建泊位总量。结合地区的更新和美化,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和边角地, 设置社会公共停车场。对远期存在停车矛盾的地区, 应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 作为周边建筑物配建不足的补充。
2.3 结合整个城区的道路系统
旧城区道路系统的改造过程中, 必须站在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战略上考虑问题, 必须注意处理好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道路交通的关系。
旧城的主干路、次干路是承担旧城交通的主体, 提高旧城主、次干路的道路服务水平是旧城道路系统规划的重点之一。首光, 从根本上讲, 单纯依靠道路建设, 扩大道路容量是不可能满足无节制交通增长需求的, 因此, 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应当采取适度的交通需求控制与管理对策, 能通过规划、管理、政策、系统综合解决的, 不要动辄只想到用工程措施来保证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内建设大型公共建筑等, 事前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和环境的预评价, 尽可能地减少重大交通源流生成, 减少吸引点对城市路网的影响。其次, 旧城的道路交通问题必须系统研究, 不能只考虑一个点解决一条路或一个节点的问题, 应从周边的多条道路、多个节点来考虑。最后, 旧城中的主干路、次干路基本建成, 很难通过对整条道路路幅拓宽的方法来实现通行能力的提高, 可以通过对主要交叉口拓宽架化, 增加进口车道数, 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路段上增设公交港湾停靠站, 减少公交车在站台停车阻塞和干扰路段交通。
支路的规划与建设是旧城道路系统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旧城内支路的规划建设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 其特点是拆迁量大, 难度高, 而且长期以来不易被人们所重视。然而, 支路对于平衡旧城交通流分布, 减少主次干路上短距离交通, 提高干路通行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 需要确保系统性、交通性支路的贯通, 为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提供辅助道路。最后, 旧城支路网的规划将涉及到旧城中大量的历史文物的保护, 在满足道路交通的情况下, 应兼顾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原有道路网形成的历史, 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应当加以保护。
3 街区空间的塑造
3.1 传统街区与院落
传统街区中的不同院落之间各自具有独立的轴线, 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主次关系, 只有院落的多寡, 空间的大小, 位置的高低等因素的区别, 对于整个街区来说, 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相同, 都是构成街区空间形态的一个基本单位。这些作为基本单位的院落之间相邻而建, 彼此之间没有空间的过度, 仅通过院墙之间相互的隔绝, 界定彼此之间的空间领域, 各院落相互独立, 这些不同的院落之间相对于街区来说, 不仅地位与作用是相同的, 它们相对于街巷空间的关系也相同, 分别对着胡同开门, 沿街区内的胡同并列分布。这些组合方式我们可称之为并列布局方式。如果把单独的院落简化为“点”的话, 这些不同院落之间的并列组合, 集“点”成“面”, 构成传统街区的整体的空间形态。较大的院落如四进院, 通常与胡同之间的距离相等, 占据了胡同之间的全部空间, 与周围的院落之间是并列布置, 一些较小的院落如一进院或两进院, 又是采用背靠背布置的布局方式。需要指出的事, 独立院落空间的拓展与院落之间的并联布局方式有明显的区别:院落空间的拓展主次轴线之间具有明确的主从关系, 轴线间的院落空间之间具有明确的空间联系, 次轴线上的院落空间并不独立, 通常与主轴线共用一个大门。因此, 这种布局方式不是简单的并列布局, 而是院落空间串联布局方式在横向上的排列, 应属于串联布局方式的一种复杂的表现形式。对于不同大小的院落和不同形态的道路, 传统街区的院落群体组合方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整个街区的院落群体组合方式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3.2 采用结合自然的设计手法
旧城区街区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 使得绿化极度的匾乏。我们在旧城街区改造的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绿化系统的建设, 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的需要。水是一切生命赖于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 也是环境与生态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有人把水比作城市的血脉, 比作都市的生命。由此可见, 水在城市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水在构成环境中有三种基本形态, 即面的形态、线的形态、点的形态。在旧城街区空间改造中设计构思城市空间环境时, 可以将水以一种或几种形态作综合布局, 充分利用水的流动、聚散、渗透的特性, 使空间环境富于变化和生气。
4 建筑的处理
中国的建筑也极富民族性与世界上许多以石材为主的古建筑不同, 中国古建筑一开始就朝着土木结构的方向发展。注重横向铺排的群体组合, 讲究整齐而又灵活的平面布局, 崇尚阔大实用, 趋于内向收敛, 从而展示出清醒的世俗性精神和强烈的政治伦理的色彩。与此相适应的审美情绪和取向, 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反映, 是民族精神与灿烂历史文化的象征。在旧城的改建中对建筑的处理首先应该是一个识别和精炼的过程, 既要保持历史的延续性和可读性, 也要抛弃其中的落后和不适宜现今生活的部分, 而与时俱进的城市载体, 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以此为切入点, 我们就能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可以相互协调和互为因借的平衡点。让新的开发成为城市风貌保护的一个有机的重要手段, 而不是摧毁城市历史践索的一把快刀。我们对原有的建筑精华提炼后, 将它们真正的有效地融入到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之中, 将它们作为旧城之中的核心价值的区域, 构成展开城市空间的主体框架, 传统建筑和人文轴线, 唤起和延续原有城市和建筑空间以及文化的价值。
小结。旧城街区的改造绝不仅仅是旧建筑、旧设施的翻新, 也是一种城市建设的技术手段, 更是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经济行为, 它具有深刻的社会与人丈内涵。
参考文献
[1]田银生, 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2]翁振合, 论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道路与桥梁, 2006.
[3]房爱华, 探讨城市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 安徽建筑, 2006.
旧城街区 篇2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六大任务, 就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指出:“城镇建设, 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 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 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特色正在逐渐消失与被同化, 而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地域特征、传统文化的载体, 对其进行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形成社会的广泛共识。一方面, 历史街区应注重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的全面记录, 实现整体保护;另一方面, 历史街区在展开积极保护的同时, 又要注重其发展, 实现有机更新。本文以宁德蕉城组团旧城区核心历史街区规划为例, 探讨当今城市化语境下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问题。
1 概念辨析
1.1 历史街区
初次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 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 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又称《华盛顿宪章》提出“历史城区” (historic urban areas) 的概念。
我国正式提“历史街区”的概念, 是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 其基础是此前由建设部于1985年提出 (设立) 的“历史性传统街区”。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因此, 历史街区从概念上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1.2 有机更新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 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认识基础上, 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的。“有机更新”的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含义:即“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细胞 (居住院落) 和城市组织 (街区) 更新的有机性”、“更新过程的有机性”。
1.3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的关系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不可割裂、相得益彰。从二者的涵盖关系来看, 旧城区的界定和地理界限相对历史街区来说更为宽泛, 可以说, 历史街区是旧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历史保护“不是为了过去而过去, 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片面地鼓励新形式的开发而牺牲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或过分强调保护旧建筑, 牺牲城市的舒适性和创新性, 都是不应该的。只有立足于城市整体, 辩证、系统地认识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而正的关系, 将旧城更新和街区保护置于城市整体的发展过程中, 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开发, 才能最终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
2 宁德蕉城组团旧城区核心街区概况
宁德蕉城组团旧城区位于宁德市主城区西北部, 区内商业繁荣, 文化昌盛, 名胜古迹遍布全城, 河网纵横, 是宁德一千多年历史的发源地。宁德设县于公元933年, 早于此时, 宁德旧城的位置, 已有较为繁荣的街市。此后, 宁德城屡经兴废, 城区位置始终不变, 特别是核心区域内的街巷格局, 自1562年倭患后浴火重生以来, 基本未改观, 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成片集中的旧建筑群落 (见图1) 。
蕉城古民居建筑是公认的体现闽东区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闽东民居的特征主要有两点, 一是纵向组合的多进天井式布局, 二是极具美感的封火山墙。建筑风格一律为砖木结构。这种风格特点, 是揭示闽东地理气候环境、民众心理、经济状况及千百年来与外界文化往来状态的实物标本。旧城内主街较为平整, 次巷则多采用丁字街形式, 小巷更是曲折, 巷陌悠悠。
宁德市旧城区自古以来以商业见长, 但又有着浓郁的耕读传统。旧城区街巷组织形式是以“境”为代表的街区模式, 每个境都信奉自己的神—“社头公”。社头公是古时人们的信仰, 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 也是社区凝聚力的象征, 形成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随着城市发展有一些“境”已经不存在了, 留下来的除了保留其信奉职能外还承担了社区会所, 老人活动的职能, 形成了具有宁德特色的街巷文化。
3 核心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存在的问题
《宁德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提出了“紫色计划”—通过控制老城风貌、引导文化分区、引导城市游线和引导城市嗅觉感知, 传承和发扬宁德“人”“文”底蕴, 打造具有闽东城市风貌特色的“宁德文化”与“宁德生活”。但如何解决老城区的历史包袱, 如何具体控制管理, 编制城市人文脉络, 提升公共交往空间和当地居民的民俗风情, 仍需政府、民众、规划技术人员等共同谋划破解的难题。随着“六新大宁德”战役的逐步深入, 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有效地保护整治和有机更新, 做到保护与发展并行。目前, 宁德旧城区核心街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3.1 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
历史街区保护大都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 因此, 历史街区多是作为旧城改造的一部分, 由政府出政策和场地, 房地产开发公司出钱进行“保护”。在有的城市中, 旧城用地成为个别开发商追求高额利润的竞争地, 从而与历史街区的保护背道而驰。
3.2 历史街区建筑的大拆大建
由于决策者对城市现状与发展缺乏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 盲目地开展规模大、内容单一的投资项目, 致使对历史街区大拆大建, 造成城市外部空间丧失、历史文脉断裂和社区归属感模糊等问题。
3.3 历史街区生活网络的破坏
对历史街区的任何保护措施, 都会对当地居民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然而, 在保护规划方案中, 居民少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侵害居民利益的现象经常发生。出于保护要求, 必然需要降低历史街区的建筑密度, 减少那里的居住人口, 但考虑当地居民各种潜在的生活危机也是十分重要的。
4 核心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模式的探索
历史街区作为旧城的历史遗存, 是城市历史进程的产物, 它的保护与更新是对城市传统风貌最直接的保护和继承。针对目前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更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福州“三坊七巷”的改造与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是典型的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有机更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为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和旧城更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4.1 福州“三坊七巷”模式
三坊七巷的开发近24年历程, 经历了从房地产开发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保护, 继而打造社区博物馆的尝试。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前期主要是对街区“鱼骨状”总体格局进行恢复, 对传统建筑及街巷历史风貌进行整治, 对传统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进行保护与修复, 凸显其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历史价值与建筑风貌。在此基础上, 三坊七巷正在从单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步提升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保护的阶段, 为社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土壤, 使街区的保护有了质的飞跃。在博物馆经营中, 积极提倡“体验人文, 消费文化”的理念, 在博物馆的布局上, 按照“商街、文坊、俗巷、杂边”的布局对各种专题馆与展示点进行合理配置。福州三坊七巷作为历史文化街区, 基本形成了以“地域+传统+记忆+居民”的组织模式和“一个中心展馆、各种类型展示馆、活动空间”并存的社区博物馆架构雏形。通过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完整、动态地保护和展示, 使其正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功能, 并探索一条社区博物馆发展之路。
4.2 上海“新天地”模式
上海“新天地”里弄改造是保留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的代表性实例, 成为在尊重历史和建筑文脉的基础上保留外观、更新内部设施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地段改造采用了“存表去里”的方式, 通过“街-弄-堂”的传统道路结构形式与建筑有机结合, 形成传统的围合空间格局。即对保留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 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 对内部进行全面更新, 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新建建筑则有机地融入保护区的环境之中, 与保留建筑融合“共生”。
“新天地”成功地保护了包括“中共一大会址”在内的历史街区风貌和历史文脉, 也表达了人们观念中天生保守和怀旧的情怀, 并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物、休闲、过夜生活, 把这里变成为了人群高密集和环境高品质地区, 带动了周边地价的全面涨价,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这种手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5 对宁德核心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和旧城有机更新的建议
首先, 大力发展旅游业, 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旧城的积极保护与开发, 为文化保护项目的实施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第二, 确定合理的城市布局, 用地发展方向和道路系统, 力图保护旧城格局和历史环境, 通过道路布局和控制建筑高度等手段展现历史街区、突出旧城特色;第三, 把文物古迹、遗址、遗迹以及各类历史文化标志物在空间上组织起来, 形成网络体系, 让人们便于感知和理解老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第四, 按照老城中历史街区和重要文物古迹的分布状况, 设定风貌协调区, 高度控制区与边缘区, 并与水系、绿化等自然景观相结合, 同时构成保护结构意象, 明确提出各区域建设规定和控制指标;第五, 着力保护城市格局中依然遗存的老城轮廓、街巷、肌理与形态, 恢复水系与滨水绿地, 体现旧城格局的存在与延续;第六, 对于现存的33处文物古迹分为三级保护:一级保护对象为蔡宅、天后宫、朝天桥等三处, 保护措施为按文物要求给予绝对保护;二级保护对象为整体质量相对完好的明清、民国时期建筑, 保护措施为采取保存之方式, 严格地保护原有的格局、结构和外观;三级保护对象为传统建筑相对集中成片的组群, 采取保护其建筑格局和风貌特征, 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 配备厨卫设施,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第七, 对于现存的古树古井、明确其保护范围, 并可以结合城市小品和社区广场建设, 成为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图2为宁德旧城核心历史街区规划示意图。
6 结语
历史街区以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地域特征、文化传统及其所营造出的特有场所感与认同感, 在城市特色日渐消逝的今天, 显得弥足珍贵。伴随社会变化及城市形态的演进, 幸存下来的历史街区, 置身于快速化的城市发展浪潮之中, 需要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我们在借鉴前人或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 必须探索适合宁德历史街区和旧城自身特点的发展对策和实施道路。同时, 正确处理好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的关系, 如果说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是基础, 是对城市文化的尊重, 那么对旧城的合理更新就是保护的延伸, 是城市文脉的延续。只有将旧城有机更新和街区保护置于城市整体的发展过程中, 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开发, 才能最终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
摘要:我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的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二者的涵义及内容, 以宁德蕉城组团旧城区核心街区为例, 剖析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有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三坊七巷”和“新天地”两种典型的模式进行分析, 探讨城市发展中如何对待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旧城有机更新,“三坊七巷”模式,“新天地”模式
参考文献
[1]田继忠.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及有机更新路径研究.北京规划建设, 2011, (04)
[2]宋忠泽, 于继盛.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理论学习, 2006, (9)
[3]宁德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宁德市蕉城组团旧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3-2030) , 2013
[4]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历史文化保护中心.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2007
[5]姜海玉.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 山西建筑, 2010, 36 (24) :29, 2010, (08)
[6]连晨曦.三坊七巷开发保护历程考察, 黑龙江史志, 2013 (09) :261
旧城街区 篇3
当代城市的更新发展除了注重物质环境的改造, 更应着眼于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街区的古旧建筑及场所的保护与更新, 将历史保护与商业开发在一定的程度上结合起来, 在不影响发展的前提下, 在保护与利益的博弈中尽量使两者平衡是设计师应该遵循的原则。
1. 武汉天地开发背景
1.1 地理位置
武汉天地改造项目位于汉口旧城长江北岸的永清片区, 原为汉口开埠后的日租界, 现在是汉口旧城与新城区的过渡位置。她西邻中山大道, 南接卢沟桥路, 东临沿江大道, 面向汉口江滩公园, 尽揽长江二桥江滩美景, 周边连接解放大道、沿江大道、京汉大道、中山大道, 与轻轨黄浦站咫尺之遥, 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
1.2 改造前的状况
“武汉天地”原地块大致以东西向的刘家麒路为界, 其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 几乎全在南部, 包括中原机械厂的宿舍区、铁路中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机关和宿舍区。北部则为京汉路段、麻阳街贫民区和荒地。
其精华地块历史建筑物保留完好, 建筑特色明显, 街道和里弄不乏绿荫古树, 和式矮楼、西方建筑和一般住宅、店铺在幽静的小街上排列错落有致, 红砖灰瓦或灰砖红瓦的砖木建筑比比皆是。但该区域范围内环境较为杂乱, 公共设施明显不足, 交通阻塞, 大部分房屋破败不堪, 管网缺乏 (如图2所示) 。2003年的一次“旧城改造”曾经将在战争中侥幸留存的三菱洋行和日本神社等历史建筑强行拆除, 令人扼腕。幸运的是长春街东北端的国军将军楼、徐源泉公馆、李石焦公馆、日军联排公寓等9幢公馆式老宅在武汉市民的热心护佑下逃过此劫。
1.3 开发背景
2005年香港瑞安集团在无人竞标的情况下取得了汉口永清片的开发权。整个项目规划参照了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模式, 将现代时尚元素注入老汉口的传统街区中, 打造集住宅、写字楼、零售、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商业区。武汉天地周边的配套设施和运行也十分成熟与完善:公共交通有麻阳街公交车站、轻轨黄浦站;学校有长春街小学、武汉二中、七一中学、解放中学等;金融设施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还有市八医院和一六一医院等医疗机构服务本地居民。武汉天地的开发面向社会各阶层, 主要目标客户群既有工薪阶层、为了子女在重点学校就读而选择这里定居的家长, 也有小资阶层和银领、金领阶层。
2 老城市的新意象
随着武汉市延江里份的大规模拆除, 老武汉的特色也逐渐消失。现在的武汉市给人的总体印象不很令人满意。对武汉天地的设计就要结合武汉的城市意象, 武汉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 这些特点有要摒弃的, 也有值得保留并传承的。
“武汉文化的特质是市井化、平民化的。这种市井平民文化的底蕴不是精英化、高雅化, 而是选择了务实的常态的生活需求作为其支撑的底蕴和基础。”
2.1 武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包容性具有包纳和宽容的特性, 是一种联接和贯穿城市发展与壮大的重要因子和要素[1]。武汉具有九省通衢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武汉强大的包容性。武汉的规模越来越大, 移民的规模也越来越多, 她所接收的文化多样性也就越来越凸显。在对武汉天地的设计中, Ben Wood (武汉天地项目的设计人员) 摒除了武汉平民市井化的特点, 而将重点放在了武汉的开放与包容上。
“倘若换一座城市, 大俗和大雅不一定能这样融洽地相处。不过, 嘿, 这里是武汉”。
2.2 武汉天地开放性与包容性的体现
2.2.1 开敞空间的设计
武汉天地注重场地的围合感, 场地完整性强, 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其内部空间注重连贯性, 采用小街坊的尺度进行划分, 创造了宜人的街道空间, 很好地延续了老武汉里弄的氛围 (如图3所示) 。
2.2.2 建筑风格的多元化
在改造更新历史建筑方面, 武汉天地力避千篇一律、格调单一的商业街区, 充分借鉴欧美城市小区的风情, 在新建筑上既与时俱进体现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结构、材料和风格, 又注重与已有西方、和式建筑的和谐, 而且还通过我国传统建筑符号进行装饰, 以延续我国历史建筑的美学传统。
2.2.3 材质的冷与暖
材质的冷与暖在审美感受上至关重要。砖石、混凝土、钢铁的质感是“冷”;木材和一些专用的化工建材则偏“暖”[3]。
武汉天地的地面装饰和用于绿泥的围合材料多处采用了砖石, 为减轻“冷感”多些“暖感”, 在细部处理上, 设计人员将砖与砖的接缝处嵌入泥土, 泥土中生长出的青苔与砖石, 形成了特有的怀旧效果, 这就将本使人感到冰冷的砖石中透露出一些生命的活力。
木材这一最常用的建筑材料, 它的纹理与图案有着独特的自然美。武汉天地中无论是木质的桌椅、屋顶、楼板、阶梯和栏栅所散发的暖意, 都为人创造了一种宽松而舒适的氛围。
2.2.4 色彩的统一与多样
武汉天地整体的色调是统一和谐的 (如图4所示) , 但是其中也不乏彩色的点缀 (如图5所示) 。这样就不仅满足了中老年人的审美习惯, 也给年轻人带来了时尚的新鲜感, 对游客的年龄段体现了其包容性的特点。
3. 老街区的新风貌
武汉天地所在地在历经拆建中幸存的9栋历史建筑可谓汉口租界北端留下的唯一痕迹, 硕果仅存, 必经保护。另外对街道景观进行了重塑并置入了很多新景观 (如图6所示) 。
3.1 建筑的改造
旧建筑改造的目的有两点:其一, 通过改造使旧建筑“延年益寿”;其二, 通过改造使旧建筑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5]。
3.1.1 外立面的改造
上述历史建筑的外墙多为红砖清水墙、灰砖墙两种, 其外观都较为简洁。分层处设有腰线, 部分外墙有立柱, 并为划格的汰石子粉刷。项目改造基本上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 在旧窗户位置不变的基础上尽量增大立面窗的面积, 每个建筑加入21世纪现代都市人喜爱的时尚休闲氛围——砖石、钢筋、木材、玻璃等材料进行混合运用, 街道边挑出宽阔的屋檐——使现代主义的时尚建筑与历史老宅浑然一体 (如图7所示) 。
3.1.2 体量的改造
在体量的改造上有两种途径:水平扩建和垂直扩建, 这将使旧建筑的水平荷载或垂直荷载发生变化。该项目多采取了在建筑主体的侧面或前面、后面多进行横向、垂直的扩建, 配以不超过3层的砖砌低矮建筑的措施。有的商家为了扩大经营面积, 还修建木质平台作为外摆区。
3.1.3 功能的改造
无论是外立面的改造、体量的改造——即形体的改造, 其目的都归功于功能的改造, 包括单一用途和混合用途。武汉天地所在地原属旧日租界, 这里的建筑改造前大部分为住宅, 而改造后多为餐饮、娱乐、文化等功能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3.2 街道景观的重塑
3.2.1 地形的重塑
武汉天地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设计为了使一览无余的空间有所变化, 对原本单调的地形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嵌入了垂直要素:例如室外踏步、上升和下沉广场等 (如图8所示) , 使得平缓的地形拥有了起伏变化, 从而也为建筑物分布提供了环境创造的条件, 也使游客的漫步体验变得丰富。
3.2.2 绿化的搭配
室外环境的美化, 除地形、地势的变化外, 便是绿化。绿色植物不仅可以改善环境, 并在维持生态平衡、增加视觉美感等方面起作用, 因此是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必备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武汉天地的中南部已有一个东西向几十米的林木带;其中西部濒临中山大道的地坪上, 还有十来棵已成林的法国梧桐。此外是零星点缀在院落里、砖缝间、木质栅栏上的花花草草 (如图9所示) 。
3.2.3 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在武汉天地商业街公共设施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的心理特点, 尽量使其行的路线、空间和景物有所变化, 从色彩、质地、坡度、地面铺装等方面使人得到充分的放松, 缩短感觉距离, 延长人们在商业街内的停留时间, 并且设置了充足合理的休息设施 (如图10所示) 。
4 老市民的新生活
武汉天地旧城改造项目的成功不仅是提高了武汉城市形象, 为武汉市建立了一个新地标, 还使得老城区的人们拥有了新的生活习惯, 其项目的商业运作是非常成功的。至2013年, 每天流连于武汉天地的游客已超过2万人, 新春庙会时日均人流接近8万人, 一年超过30场的国内外交流文化艺术活动更是为武汉天地注入了新活力。这些都使生活在周围的居民们开阔了眼界, 并快速的融入到更新的颇有档次的生活中去。
5 结语
从武汉天地的更新改造中, 我们可以看出, 依据不同的历史背景, 旧城更新的方式也是有所差异的。在保护建筑物时, 应当尊重原有的形态并保护其基本的风貌特征, 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保留新老建筑与场所之间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 将老街区与新生活以一定的模式融合在一起。现在, 这个被武汉人划入“小资”又“洋气”的地方, 已经成为外地人来武汉旅游必不可少的一站——老外来感受“武汉味道”, 建筑师来看武汉的老房子, 文化人去逛独立书店, 武汉人来此“轻松一刻”……老少咸宜, 中外汇聚。武汉天地就这样真正的融入到武汉人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Burton, E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M].费腾, 付本臣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本社, 2009
[2]丁圆.景观设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罗布.W.索温斯基.景观材料及其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4]赵飞鹤, 张先进.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设计[J]华中建筑, 2004, 1 (22)
[5]郑宁.关于建筑改造之中西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7
[6]张宇钟.城市发展与包容性关系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1 (1) :85-95.
[7]谭畅.城市中心步行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及尺度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8
旧城街区 篇4
一、安阳市的基本概况及历史演变
安阳市坐落在河南省的最北部, 地处晋、冀、豫三省的交汇处。西依太行山, 地处华北平原。以温带气候为主, 雨热同期, 水热充足;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北有漳河为界与河北省相邻, 市区内有洹河穿城而过, 优越的地理环境为人类的聚集和繁衍提供了有利保障。
1. 安阳市老城区形成的历史演变
商王盘庚于约公元前1300年自奄 (今山东曲阜) 迁都北蒙 (今安阳小屯一带) , 历经曹魏、后赵、冉魏、前燕, 直至南北朝的东魏、北齐, 共有7个朝代在此建都或作为畿辅。据明代崔铣所著《彰德府志》记载, 北魏天兴元年 (398年) 始, 安阳老城正式成为一个城池。公元580年 (北周大象二年) , 杨坚辅政, 焚毁邺城, 迁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至邺城南安阳城。安阳遂称相州, 亦称邺郡。宋真宗景德三年 (1006年) , 安阳老城增建为周长19里。
老城自明朝初年重修后定型, 此后铬局基本稳定, 城内人口逐渐增多。明洪武元年 (1368年) , 改筑缩小, 新城池处于老城的西北位置。
清康熙十六年 (1677年) 、五十二年 (1713年) 和雍正七年 (1729年) , 官府对老城进行了三次修复, 街道逐渐增多。至清末, 城内有街道90多条。主干道为东、西、南、北大街, 南北大街共18条分支街道, 谓十八罗汉街。大街小巷纵横交错, 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誉。
2. 安阳市老城区的现状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对象研究, 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街区的历史意义、交通条件、住宅设施以及人口状况等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因子, 历史街区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以及是否应该得到保护取决于相关因子的复合效应。其中, 城市交通贯穿于历史街区之中, 并与其功能的实现、保护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 在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过程中, 考虑交通因素很有必要。建筑物的式样和历史风貌、住宅的形态与格局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因素;而人口则是历史文化街区中最为活跃的因子, 原住居民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取向。交通流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员流动及其附带的信息流, 交通流量关系到庞大的人流与信息流。随着人口流动, 历史文化街区的格局、规制的印象无形中在流动人口中得到扩散, 实现了文化传承的横向传播。以下对安阳市老城区的交通、住宅及人口状况进行分析, 以探讨有机保护的路径。
(1) 安阳市老城区的交通便捷程度
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规划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的前提之一, 也是缓解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交通拥堵的一种手段。而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交通网密度越大, 交通越便利。但是交通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不一定便利, 衡量交通便捷程度还要考虑到交通网的结构, 即要综合考虑连结度和通达度指标。
安阳市老城区的交通网连结度是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 表示安阳市老城区内的交通结点之间交通联系的可能性 (节点间有无直接交通连接) 。其有多种表示方法, 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β指数为交通网络中结点的平均连线数目, 是对网络连接性的度量。对于各结点的安阳市老城区街区而言, 如果连接不同的街区各结点之间的交通线越多, 等级越高, 则连接性就越好, 其公式为β=E/V。
式中:β表示交通网的连接度;E表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 即两节点间的直接连接条数;V表示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β指数的取值一般处于0~3之间。在这个范围内, β值越大, 表明网络的连接度越好。
通过计算, 得出安阳老城区内的β指数=70/44=1.591≈1.6, 处于区间0~3中间微偏上的位置。结论是, 老城区内的主要交通网络的连结度为中等, 街区交通网络空间结构还尚待优化, 街道有待修缮。
1) 安阳市老城区的交通通达度状况。
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通常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而通达度是衡量交通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可以用通达指数来衡量。
2) 安阳市老城区的交通通达指数分析
通达指数是指交通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式为
式中:Ai表示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指数;Dij表示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累计和表示顶点i到所有顶点的距离。明显地, 如果Ai所得值越小, 则说明该点的通达度越高。将安阳市老城区内的通达度进行计算处理后得到的通达度指数按升序进行排列, 这里所说的指数并不代表实际距离。我们仅是从交通通达性进行分析老城区交通状况, 并没有考虑道路的实际宽度、人流车流量等重要动态因素。
就整个区域而言,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 文峰南街与中山街结点的通达指数位于第一位, 通达度为良;其他通达度为良的结点是文峰北街与三道街、文峰南街与县前街等位于文峰北街和南街及其附近的交通结点。老城区内的平均通达指数约为172.614, 整个区域的平均通达性位于单个结点通达指数172~173之间, 即第19~20位之间, 说明整个老城区内 (不含边界) 的交通通达性一般, 交通空间网络结构需要加强优化, 部分街道待需改造。
针对具体子区域以及街道而言, 老城区内的交通通达性较优的交通结点及其子区域的分布状况, 具体街道内, 通达性较优的结点大部位于纵向交通线, 如唐子巷、中轴线、二道街、乔家巷、县前街以及横向交通线, 甜水井街、文峰北街和南街、西大街上, 其他街道则需要改造、修缮。
综上所述, 安阳市老城区内的部分街区交通通达性较差, 如东大街、库口街等街区的交通有待优化升级, 否则会影响人员流动及其信息的传播扩散。由于老城区之外青少年人群、外地人不是有目的的话也很少主动进入老城区, 因此无法对老城区文化特征进行认识和传播。
(2) 安阳市老城区的住宅现状
历史街区内的居住密度与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和幸福感密切相关,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 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大于5, 多层住宅容积率应不大于2。通过计算可知, 安阳市老城区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旧民居和危房存在, 居住密度偏高, 整个街区的住宅属于紧凑型住宅。加上房屋破旧, 各类线路老化, 基本生活设施不能很好满足老城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因此, 需要对部分老城区破旧建筑进行翻新改造, 以提高居民的住房质量。
(3) 安阳市老城区的常住人口密度分析
根据人口密度9级划分, 中国人口地理分布划分为9大类型区。通过计算可知, 第一, 老城区内的各街区人口密度均远>1 000人/km2, 整个老城区属于人口集聚核心区, 老城区历史街区的人口承载负担很大;第二, 老城区各街区的人口分布不均, 造成部分街区供养的人口容量压力较大。因此, 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与保护要求结合街区内部分人的外迁意愿进行外迁, 以缓解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压力。但此仅能反映上世纪80年代的人口状况, 经过20多年, 老城区人口逐渐变化, 年轻一代大部分选择外迁, 老城区的常住人口密度实际上有所下降。由于经常进入老城区的青壮年人口在减少, 因此不利于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和传承。
二、安阳市老城区街区改造面临的问题
1. 安阳市老城区街区改造与保护引发的资金流
旧城区一般是人口密度大, 建筑物破旧, 拆迁改造工作量多, 拆安比和拆建比使得“旧改”成本居高不下。要解决安阳老城区旧城改造面临的问题, 创新融资方式非常重要。可以鼓励各种合法渠道的资金参与旧城改造, 通过资金流带动相关人员对安阳老城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 以扩大安阳历史文化街区的知名度。
(1) 老城区改造资金封闭运行, 专款专用
由于地方政府事务权相对大、财务权相对小、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 大规模资金一旦到了地方政府手中, 往往容易产生截留、挪用、滥用等弊端。对老城区改造资金在使用中可能产生的类似问题, 安阳市政府应及时防范和控制, 及时对旧改资金进行封闭运行, 做到专款专用。
(2) 老城改造需与国际接轨, 允许国外因素参与
老城改造需要创新理念, 与国际接轨。其中, 允许国外资本参与就很重要。安阳市政府想要搭建广阔的融资平台, 就应设法吸引外商、外资, 充分利用国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改造的成功经验、先进的技术, 使其为老城区改造注入活力。
2. 安阳市老城区街区改造与保护引发的人员流
安阳市老城区街区改造、修缮与保护要把改善街区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居住质量作为主要目标, 由此带来老城居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深厚感情, 传达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视与行动。
(1) 安阳市老城区街区改造中的原住居民的回迁
由于受开发成本限制, 开发商以企业效益为首要, 而老城区原住居民本就收入较低, 按照开发商提供的住宅建设价格, 原住居民回迁的成本很高, 因此导致大量原住居民因为经济原因被挤压分散到成本较低的住宅小区。
老城区居民 (以年老者居多) 大都有老城情结, 拆迁时一般希望回迁或就近安置。因此, 建议市政府采取合理措施, 降低改造成本, 力争使老城居民原地回迁。使得历史街区保护与原著居民有机融合, 展现鲜活的历史街区文化特色。
(2) 安阳市老城区街区利益相关方——政府、旧城居民、开发商三方的利益协调问题
旧城改造涉及到政府、居民以及开发商的利益, 三者利益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竞争。市政府要对开发商进行管理、调控和监督, 依法执行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条例, 以免造成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同时, 安阳市老城被拆迁居民也要合理表达自身诉求, 服从政府合理安排, 配合拆迁、安置工作。在老城改造的过程中, 安阳市政府、开发商和被拆迁居民三者只有在通力合作、积极履行各自义务的情况下, 才能享受到各自应该得到的权利, 从而实现旧城改造的多方共赢, 最大限度的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效保护。
摘要:本文以安阳市旧城区改造为例, 通过研究旧城区边界节点交通流量, 探寻新老城区之间经济、社会有机联系的方式, 运用现场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交通流量统计法对安阳市进行研究, 提出城市化进程中新旧城区有机、和谐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旧城改造,保护,安阳市
参考文献
[1]齐瑞申.安阳老城九府十八巷.[N].安阳广播电视报, 2002.
[2]赵荣, 王恩涌.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葛美玲, 封志明.中国人口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