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业街区

2024-07-04

传统商业街区(通用7篇)

传统商业街区 篇1

0 引言

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传统商业街区形成各自独具特点的风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代表着城市的不同特色,与城市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但传统商业街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短期回报的高额利润具有强大吸引力,开发商急功进利,形成破坏性扩建,传统商业街昔日的风采再也找不到了,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韵味;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及大规模的商业空间,如大型超市、综合百货商场及购物中心等。随着现代设计手法的引入,新建的商业环境更加的舒适优美,完善的公共设施及优美的环境,为人们带来了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方位的享受。这些变化使传统商业街使吸引力大不如前,传统商业街正在遭受致命的冲击。面对这一情况,正确认识传统商业街区,恢复传统文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 传统商业街区的概念

传统商业街区是过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遗迹。这样的反映某一时期文化特色的街区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街区。最早反映保护历史价值的建筑、地段的国际宪章,是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简称CIAM)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这个宪章早就指出社会特征决定着其个性和特性决定着城市的体型结构。所以大力倡导保护好所有极具价值的体现着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一方面尽可能的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一方面努力的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1987年在华盛顿通过的《华盛顿宪章》涉及到保护城市化地段的内容:“应该予以保护地价值是城市的特色以及形象地表现那个特色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体,尤其是有结构、体积、风格、尺度、材料色彩和装饰所决定的建筑物的形式和面貌……”。

传统商业街区既有历史街区的特性又有商业特性,由传统街道、建筑群及文物建筑所构成,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对表达城市历史文化传统有重要作用。承载着过去的生活信息。传统商业街具有活力、人情味,往往是一个市镇中文化气息最浓,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它既是人类过去生活的载体,也是历史物质空间的遗存。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传统商业街仍然承担着当今社会生活的功能。手工艺品、糖果烟酒、古玩字画、土特产品及风味饮食等常常是传统商业街所经营的商品。

2 传统商业街区的街道空间特色

2.1 街道空间比例与尺度

街道空间舒适度与街道空间尺度大小和比例的处理情况有关,建设一条街是从这条街预计的功能出发,由此来设计街道空间的大小和比例。人们正常视野范围在垂直方向是60°,但只有在45°视角范围内才可看清细节。要想使得街道与两边的建筑物能够组成一个完美舒适的空间就要把街道的高度与宽度的比设置为1:1。如此一来,人在街道的一端,45°的视野可以看到建筑物从底部至顶部的全部立面,这样使人们感觉到强烈的围合感但又没有压抑的感觉。当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大于1:1时,正好使得所围合的空间比例关系适中,给人一种庇护感,使人们有一些拥挤的感觉。这种比例的街道在传统街区的街巷中时常可以发现,它带给人们以亲切感。当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小于1:1时,高度与宽度比例的增加,此时街道的围合感也随之降低,亲切感也大大减少。这样的建筑物的完全不能空间的垂直界面存在,以仅仅具有空间边缘的作用(图1)。

传统商业街道的空间尺度正是充分的考虑了空间的舒适度。通常情况下,沿街的商铺大多为一、二层建筑,街道高度与宽度比例多为1:1.2~2,街道宽的时候为8米到10米,窄的时候有4米。这样的宽度,满足人们在这样不是很宽的空间里更加方便的进行贸易活动。既没有拥挤感,又满足商业活动场所范围的需求。人们行走在繁华活跃的街上能有一种亲切感。

2.2 传统街道与建筑之间的复合空间

传统商业街沿街店面相互邻接,商店、作坊以及店主住房都是组合在一起的,店面的构成通常情况下都是前店后坊或者前店后宅。这样一来的话有店前台阶上、街道两侧就作为了商业街道与沿街建筑两者的过渡的复合空间,利用好这样的复合空间,采取散设的小摊或者搭建棚子这样的措施就可以使得街道与建筑物达到过渡。通常在店面开敞,前部设有檐廊,与外部街道空间相连接;或者更简单的形式,在店面门前摆个小摊,上面支出个棚子。从传统街道空间特点上讲,由外部的街道空间向沿街的店铺内部空间渗透过渡,空间层次由街道外部空间到檐廊空间再到店铺空间。

这种过渡的复合空间是街道空间的一部分,同时又作为商业空间。它的产生能够弱化由街道空间直接转变到店铺空间。它担任着交通空间的作用;延伸了销售空间,使店铺内的有效面积得以扩大。左邻右舍可以在这过渡空间吃饭、聊天等,加强邻里之间的亲情关系,增添丰富生活气息。正是这种复合过渡空间的存在,才使得传统商业街道更具活力、更具人情味。

3 传统商业街中建筑的形态分析

3.1 前店后坊(宅)的格局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中,商业和手工业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这样延续下来的。直至宋代有关里坊制度得到改进之后,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宅的格局流行开来,把手工业和商业融合在一起发展完全符合了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要求,而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发展。这样的商业街格局是明清到民国的建筑最普遍的特征,甚至在目前的传统商业建筑也可看到。在封建社会时期绝大部分的商业者都是兼手工业者和商人两职,从生产效益和经营利润中赚钱。因为,只能进行小规模商品买卖的商人,在开始的时候资金都比较少,因此把钱都大部分的投资在商业活动之中,而对店铺的要求较低。然而一间店铺的建立仅仅是向着街道将沿街的住宅或作坊设置门窗,并不需要特殊的场所。这样前面面向街道一面作为店铺,经营买卖,后面多作为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或者商人的居住地点。作坊兼设店铺,这就是前店后坊的格局形式。前店后宅的格局形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经商,多靠家人或族人合力经营。

3.2 临街开敞式格局

传统的商业建筑格局,多为前店后宅,前店后坊,店宅合一,店坊合一的格局。这种格局形式使各种店铺比邻,形成了商业街道的丰富立面(图2)。店铺为了招揽生意,都向邻街的一面开设门、窗,顾客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店铺内的货品,不需要做专门的宣传,一旦发现自己所要买的商品,视线和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过去,就可以去交易。有一些店铺或商贩,为了招揽更多的顾客,将店内货品摆放到街道两侧的店铺前,或将货物陈列于门首,结合叫卖、表演等多种宣传手段,更具吸引力,使商品更好销售。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扩大了营业面,售卖活动直接在室外进行,对于那些路过的顾客也是一种潜在吸引。邻街营业,人们围观、挑选、购买等一系列活动都在室外或半室外进行,活动所占据的是街道空间,这样不仅节省了店铺的面积,而且使街道更具吸引力。

3.3 世俗性和外向性

商业建筑是由生活的需要所产生的,它决定了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类型之间的差异,它是人们日常交往的场所,无论是街道空间还是建筑实体,都应以人们日常活动的需要为尺度。商业建筑从产生开始就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一般采用民居的形式,结合商业经营的特殊需要,形成了商业建筑,以最合理经济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商业建筑虽然脱胎于民居,但两者有较大的不同。民居有较强的私密性,有蔽护、防范的功能;而商业建筑要有一种外向性,商业活动本身就需要在外向的空间中发生,所以店面总是尽量开敞,街旁设置小摊等,给人一种亲切近人的气氛,方便吸引、招揽顾客。

4 总结

传统商业街区是社会结构和城镇发展的细胞,是人类聚集生息、生产的居住载体。这种根植于地方的东西是中华灿烂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质朴隽永,是地方文化之本和历史记忆。它在特定的社会背景、文化风格影响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空间形式,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己动手建造起来的一种生活生产场所。

传统商业街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不协调的地方,需要整治与更新。一方面要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持和完善原有环境的合理性,引进新的机制与活力,使传统商业街区成为富有活力的有机生命体。

摘要:传统商业街区作为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商民们长期的巨额财富运作积累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是灿烂的商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本文论述了传统商业街的物质空间形态,剖析了传统商业街的深厚价值。对传统商业街的空间构成方式、街道空间特色、商业建筑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传统商业街区,物质空间形态,价值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扬.盖尔著,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4](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空间的设计》[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5]吴建荣.城市历史地段商业建筑环境及旅游开发[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传统商业街区 篇2

在古城保护工作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传统商业街区正在或已经走向衰败。因此, 恢复传统商业街区的城市活力, 介入新的要素以满足居民和市民对现代生活的需求, 重现其价值, 成为了古城规划者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研究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立足我国当前国情, 对古城传统商业街区活力的构成要素与恢复其活力的相关措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恢复、改造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传统商业街区恢复、改造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整体拆迁重建式

在古城更新改造活动中, 由于古城传统商业街区特殊的地理位置 (往往是古城的中心或中轴线位置) 和突出的城市问题, 往往成为改造活动的“先驱”。大片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居, 由于在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的层次较低, 建筑质量不好, 街区的地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弱化, 街区内居民逐渐显现出低层次化的趋势, 街区环境和卫生条件较差, 而被整体拆迁。有的是拓宽道路红线的需要, 有的是城市“形象工程”的要求。在拆迁之后, 有的新建 (恢复重建) 仿古商业门脸, 有的则干脆全部建设成由大型商城组成的商业步行街。

2、沿街立面修整式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 迫于一些外部压力或工作开展的局限性, 只能或仅能够对衰败的传统商业街区进行“两张皮”式的修缮。这种模式对传统商业街区的积极作用无异于杯水车薪。

二、古城传统商业街区恢复活力的措施研究

1、古城传统商业街区活力的构成要素

要恢复古城传统商业街区的活力, 我们就要先分析古城传统商业街区活力的构成要素。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要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们是互利共生或相互联系的。

(1) 多样的地区功能

在古城传统商业街区内必须保证有多样性的用地布局, 这是保证街区人流的必要条件。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出行目的上, 都应保证古城传统商业街区具备为人群服务的可能性, 并具备一定规模的服务能力。

(2) 微小的街坊面积

小面积街坊的必要性表现在, 为人流选择多样的街道生活提供可能。换言之, 是减少人流在街道上的不必要路程和提供人流方便的可达性, 同时减少公共空间的交叉使用率。另外, 微小的街坊可以避免乏味单调的街景, 从另一个侧面满足人群在街道生活中的舒适感和体验感。

(3) 恰当的新旧建筑比例

新旧建筑的比例应该刚好能满足容纳街区多样性的功能。其意义在于提供不同层次的物质基础, 如层次不同的房租及房屋设施的配置, 这些不同层次的房屋恰恰满足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不同利润空间的行业之需要。因此, 对于古城传统商业街区来说, 保留历史建筑是街区繁荣的物质基础。

(4) 适度的高密度人流与居民

高密度的人群和居民是古城传统商业街区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地区文化得已延续的重要保证。当然, 这里所说的高密度是相对的高密度, 并不是超出该地区承载力的超高密度。

2、恢复古城传统商业街区活力的相关措施

(1) 做出合理的定位

对古城传统商业街区的街区特色、社会职能、开发模式、人口规模、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组织形式和街区风貌构成要素进行综合定位, 避免因定位不当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天津的鼓楼商业街区, 由于其在地理位置上太过靠近天津的古文化街, 而在街区特色、商业规模、街区建筑质量、街区环境等方面又不具备与古文化街抗衡的先决条件, 造成整片商业街区一片凋敝。如果在传统文化商品方面没有竞争优势, 应考虑转向第三产业, 如上海的新天地地区, 由于毗邻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商业街、豫园传统商贸区, 在销售业、传统文化产品上显然是没有竞争优势, 但开发者将其定义为时尚酒吧、餐吧的聚集区, 成为上海市民与游客理想的休闲场所。

(2) 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

古城传统商业街区的凝聚力是其自身各物质与非物质组成成分的一种向心力, 是构成传统商业街区活力的最根本因素。构建具有凝聚力的传统商业街区不仅可以满足市民和游客在商业服务、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商家对自己店面规模与外部环境的需求。传统商业街区凝聚力是多方面的, 它表现在街区商业规模、街区商业形式、主要经营内容、商品品位与质量、品牌公信力、店面分布与组合方式等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古城传统商业街区的规划与设计中应考虑大小店面的分配比例与排布方式、街区主要经营内容与次要经营内容的选择与分布、店铺品牌价值与商品品位品质的合理分配、历史建筑职能的转变等诸多能够影响街区凝聚力的因素, 最大限度地对人流与商家形成持续而稳定的吸引力。

(3) 增加街道的体验感

古城传统商业街区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活动的空间, 还是一个市民生活、游客感受城市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场所。如天津市古文化街, 不仅以销售传统文化产品为主, 还辅以茶楼戏院, 定时定点有艺人演出, 在街道中游览的游客, 时不时即可听闻阵阵乐曲声。再如杭州市南宋御街 (今中山路步行街) 在鼓楼附近设置文化广场, 这个广场类似一个小型舞台, 为市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的同时, 还可以让游客体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结语

本文从古城传统商业街区的活力这一表征入手, 对古城传统商业街区失去活力的原因与更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对古城传统商业街区活力的构成要素与恢复其活力的措施与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力求在古城保护的基础上, 延续古城传统商业街区的活力, 使其继续为市民与游客服务, 挖掘其潜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Jane Jacobs, The Death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2006.

仿古商业街区设计初探 篇3

1. 仿古街区与传统古镇街区的对比

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在空间上的投影,形成了特定的历史街区。它是记录城市发展历程、文化积淀的重要区域,是见证城市演变历史的“年轮"。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以旅游为主要驱动力的古镇开发势头正盛,国内对古镇的概念众说纷纭,本文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得出传统古镇街区的定义:保留传统历史格局,历史建筑成片与文物保存丰富,并对当地历史文化有重大影响的城市、镇、村庄。

仿古街区相较于传统古镇街区而言,真实性、历史性不是其考量的重点,它既可以是原址修复、改造的,也可以是异地新建的,其更多的是借用传统古镇街区的某些元素,来满足现代都市的要求。

2. 仿古商业街区的定义

以商业开发为主要目的,借用传统古镇街区的某些元素(如建筑形态、空间肌理等)修复、改造以及新建的建筑群落;同时对所在区域建筑风貌、文化特色、生活方式具有重大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街区。

二、仿古商业街区的开发模式及问题

1. 仿古商业街区的开发模式

仿古商业街区开发,基于对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归属不同,主要有三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引导,企业跟进模式以及经营权出让模式。其中,“政府主导模式”适用地处偏远、处于开发初期或尚未开发的街区;“政府引导,企业跟进模式”适用于旅游资源较丰富,政府需要借助知名企业的资源来突破发展瓶颈的街区;“经营权出让模式”适用于政府不足以长期主导街区发展,出让经营权以持续获益的已开发街区。

2. 仿古商业街区发展的问题

(1) 旅游开发过度

以旅游为主的仿古商业街区,随着开发的深入,原有的自然环境被逐渐侵蚀;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传统的空间肌理、街道尺度、风貌被无情的破坏,大量旅游客流带来的环境污染成为仿古商业街区后续开发建设的阻力因素。

(2)功能逐渐单一过剩,文化丧失

尊重传统历史街区中功能构成,并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是仿古商业街区的主要特色,但随着商业价值凸显,纷纷用商业置换居住和文化功能,居民逐渐被外来商家取代,原有的生活方式与地域文化随着本土居民的迁出而消失殆尽,出现了以商业、住宿等功能过剩的情况,最初具有生命力的古镇形态变得空洞无序,商业与文化被生生的割裂分离,仿古商业街区失去了发展的持久动力——文化。

(3)步行、车行交通交叉问题严重,停车混乱

传统的古镇街道尺度较小,因此在仿古商业街区的交通组织中,经常出现人车混行的情况,步行人流与车辆通勤流线交叉较多,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与使用上的不便,这也是仿古商业街区后续管理运营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虽然仿古商业街区屡遭诟病,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认识到:仿古商业街区正成为城市主要开发模式之一。作为传统建筑群落与现代生活结合的产物,其在传统继承、地区活力、文脉续接、城市形象、商业开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均衡且良好的效果,并越来越多的被使用者们接受。仿古商业街所需的是如何尽可能规避掉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后续建设的良性运作,这也是本文的宗旨所在。

三、仿古商业街区设计方法

1. 主要类型及其功能组成

我国学者杜一力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称为旅游经济的“第一现象”。反之,通过旅游业发展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则称为“第二现象”这一概念可以用来划分出仿古商业街的主要类型,一般有两种。

(1)区域带动型

区域经济发展较为成熟,自然环境良好,本身就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这时仿古商业街区主要功能是展示城市及历史片段,满足旅游产业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是区域旅游中的一站,空间规模一般不大,如上海的朱家角、杭州南宋御街等。

(2)区域引领型

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经济发展陷入瓶颈,居民生活环境亟待改善。在这样的区域环境下,仿古商业街一方面承担着历史文化的展示者,同时也是经济突围的排头兵,不仅需要满足商业及旅游的基本需求,同时还应涵盖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功能,大多成片建设,是一个完整的城市片区,如台儿庄古城等。

2. 空间肌理

对于区域带动型街区,基于其商业及旅游的基本功能,空间肌理与传统的古镇类似,如模式图一,街道空间单元一般为鱼骨状,巷道与主街垂直布置,建筑呈单排布置,沿街界面大多为一进,7~11 m不等,2~3层居多。

对于区域引领型街区,经济地位突出,空间肌理较为复杂,如模式图二,街道空间为“川”字型,辅以垂直的巷道。建筑形式多采用合院式,临街面作为商铺,内进院落作为生活居住之用,单个合院的面积约为500~800㎡不等。

3. 序列组织

如前文所述,两种类型的仿古商业街区的功能不尽相同,因此在空间序列的组织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多产业链、多系统的复合方式不同。

对于区域带动型街区,其空间序列为线性展开,主街承担着多数的空间组织职能,并串联着各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如模式图一种红色的区域。这类空间序列形成的功能系统以商业为主,简单而直接。

对于区域引领型街区,其空间序列因为其功能的复合性,大多以方格网状展开,主街承担着旅游、商业等功能,辅街满足日常生活交往的功能,如模式图二中红色的区域。街区空间不仅是简单的通道,它既是商业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区域文化展示的长廊,更是人们生活和交往的场所。因此,在商业运营系统之外,叠加入生活系统。

4. 行为与空间的耦合

为了增加仿古商业街区的人文氛围,我们需要对不同使用者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预留出各种交往活动的空间。本文从空间设计的角度,通过对各类功能空间的尺度调节,来限定不同的行为活动,以达到仿古商业街区各种功能相协调的目的。

(1)街道空间限定

街区主街主要满足商业“可走可停”的功能需求,从空间上看,紧邻商铺的一侧为慢行区,中间要求人流或者车流能无阻碍的通过,其宽度约为慢行区的1.5倍左右,如模式图一、二中绿色的区域,为主要的慢性区。通常临水主街面的街道宽度D与建筑高度H比为3:5,临山主街面D与H比为3:7,这种空间尺度足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活动要求的。

对于生活型的街道,多与主街垂直,街道两侧由相邻建筑之间的侧立面构成。为了满足生活需求,其宽度在满足消防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的保证其私密性与生活氛围,因此尺度不宜过大,同时需要结合入口空间,为邻里提供交往空间。

除了主街与生活型街道以外,在比较大型的仿古商业街区里,还存在一种“辅街”,与主街平行布置,功能兼顾商业与生活。在设计的初始阶段,这类辅街通常处于后勤或者货运的需求而设立的,但通过对彝人古镇、台儿庄古城等商业古镇的研究,笔者发现,辅街的存在,对仿古商业街区的功能进行了修正,使其在运营过程中有了弹性,同时也使各种功能更符合使用需求。

(2)建筑空间限定

区域带动型街区,在建筑形式上主要采用的单进的房屋沿着主街排布,建筑进深控制在7 M,同时结合主要节点集散人流的特点,会以块状形式布置餐饮及旅馆等建筑。

区域引领型街区,采用四合院布局,随着街区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前市后寝”的布局——沿主街一侧布置建筑进深约7 M左右商业类空间,在另一侧布置居住类空间。通常居住类空间为2~3层不等且高于商业楼空间,庭院这类的灰空间则要求满足日照建筑要求的同时,兼顾交往,临时堆场等的功能需求。

(3)交往空间的营造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论述三种活动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在区域带动型街区中,交往空间多集中在主街上,交往的社会性越强,交往空间越靠近主街的中心部位,反之,自发性越强则越靠近临街建筑一侧;同时还应设置一些临时性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拍摄,逗留,等候等多种功能需求。

区域引领型街区,在涵盖了第一类中所有类型的交往空间的基础之上,还复合了日常生活所需的交往空间,大多出现在生活型道路、庭院入口、辅街等非商业化的街道空间之中,随着私密性的增加逐渐向建筑一侧靠近。

5. 场所精神的塑造

布迪厄简要地把“场”概述为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个网络或构造。“场所”之所以被定义为“场所”,是因为它被文化和历史内涵所充实,空间具有了意义,然后成为场所。空间只是场所的物质载体,场所更多的蕴含着社会、人文、历史、政治及其他的社会人文因素。

仿古商业街区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场 (建筑形态、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 ,每个场都是主体行为逻辑的客观载体,同时作为客体的各种场又能反作用于主体行为,如为了满足大型人流的交往集散,要求设置广场空间,同时广场空间又容易成为大型人流的集散地。各个场之间相互交联与作用,形成了具有场所内涵的空间环境,在内部与外部交联作用中,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变化,场所精神得以在不断的积淀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各类空间之中。

四、仿古商业街区设计的意义

1. 延续传统形式,传播地域文化

仿古商业街区浓缩的体现了地域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向人们展示一定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及城市特有的空间肌理。这种保护性质的开发,避免的现代城市中的大拆大建,很好的保护了街区中的历史遗存,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仿古商业街区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的融合。虽然这种业界对这种做法褒贬不一,但我们需要肯定的是这种探索是有意义的,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才能更好的续写传统,才能更好的运用宝贵的历史财富。

2. 唤醒怀旧情怀,满足心理需求

人们对于仿古商业街区的喜爱,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是对记忆中某种生活的怀念。仿古街区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街区的还原,恰恰迎合了人们怀旧的情怀,这也是仿古街区兴起的心理根源。仿古商业街区呈现出悠闲慢活的状态,很好的舒缓了现代人的紧张情绪;合适的街道尺度,带给人们宁静亲切之感;多样的公共空间,让人能够驻足交往;民俗活动的演绎,让人亲身体验地域文化之美,这些都成为现代都市人心灵的一剂良药,抚慰人心。

五、仿古商业街区发展预景与期望

1. 发展方向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街区在城市中有序的分布,彼此协同,形成网络。每个街区单元的发展变化,最终都要反馈到城市这个大系统之中,在网络中求得新的平衡,协同发展。随着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仿古商业街区面临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需要充分的融入到区域的共同发展之中,以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为支撑,在保留原有生活氛围及生态化的大前提之下,对区域内周边产业进行梳理整合,通过区域的协同作用,找到仿古商业街区新的增长点,形成区域发展的持久动力。

2. 期许

仿古商业街区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行为的结合体,承载着保护、商业、居住和交往等功能,集中的展示着地域特有的文化,本文希望通过对仿古商业街区的理想模式的构建,从设计上规避掉仿古商业街区后续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仿古商业街区有序而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希望仿古商业街能够更好、更多、更本质的师法传统建筑文化,丰富中华建筑篇章。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释义, 得到仿古商业街区的定义, 并详细论述了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仿古商业街区进行分类, 并从设计阶段通过对空间肌理、序列组织、行为引导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建构理想的构成模式;最后论述了仿古商业街区的建设意义及广阔前景, 希望对仿古商业街区的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仿古,商业街区,设计

参考文献

[1]阮仪三, 王景慧, 王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12) .

[2]李扬萩, 金晶.我国古镇旅游之发展模式探讨.吉林:华章, 2011 (26) .

[3]何光眸.新世纪新产业新增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商业街区园林植物配置初探 篇4

1.1 美化街景

植物景观作为商业街景观中柔化硬质景观的重要元素, 不仅自成一景, 还可以与其它景观组成新的景观, 创造景色宜人的商业空间。各种色彩、质地的植物和临街建筑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柔化现代城市建筑单调生硬的线条, 给人以自然、宁静及艺术的享受。

1.2 营造空间

良好的植物将更多的自然元素引入城市, 增加商业街整体视觉效果。可以用植物来划分空间, 组织行人路线。通过树木的孤植、列植、环植、丛植、绿篱、花坛等景观设计形式, 形成特色步行空间和小型活动空间, 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2 商业街区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2.1 充分发挥乔木的遮荫降温作用

配置方式除行道树外, 可采用各种树池形式, 或设置木质围树椅, 或采用树木围合形成绿色休闲空间。在植物围合之中淡化商业街区的喧闹, 达到闹中求静的效果。

2.2 采用多样化植物配置手法

商业步行街人流量大, 空间有限, 在植物配置上要将美观和实用功能结合起来, 采用多样化植物配置形式。通过合理利用乔木与灌木、地被、时令花卉等多层次的搭配, 创造多功能环境, 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功能。

3 商业街区植物景观营造模式

3.1 现代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区植物景观

大型购物中心往往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旨在休闲娱乐相结合, 增加游客购物乐趣, 因此植物景观的有序性、简约性与建筑物的和谐统一尤为重要。这类商业街区景观营造模式一般以花池、树池、容器种植等简约的种植方式为主。例如北京朝阳银河SOHO, 优美的建筑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 在每栋建筑的中庭设置种植池, 种植池随着建筑平台的相互错综位移, 不同层面对彼此视角的介入, 四面环绕、引人入胜的景观环境。

3.2 特色步行商业街区植物景观

这类商业街区常常与旧城改造相结合, 为旧城改造带来生机, 植物景观多富于想象力和细节设计, 尤其树池和容器种植成为该类商业街的主要种植形式。

如北京太古里商业街, 街道空间相对狭小、相互交错富于变化、人流量大, 该类在整体设计上讲究主题一致, 营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观氛围。树池种植用于狭窄或人流相对集中的区域, 植物以国槐、白蜡为主, 树池边缘镶嵌着修剪整齐的黄杨;植物的体量与建筑尺度相互协调, 同时植物曲折多姿的枝干与建筑物平直的线条产生一种动态平衡的效果。容器种植也是其营造方式, 布置上与景观空间及小品的体量关系、造型关系、色彩关系相协调, 根据商业街人流密集程度灵活调整;容器种植的形式主要有盆栽绿植、盆花、种植槽、种植箱等, 盆栽植有肉桂、金钱树等观赏性强的植物, 种植槽、种植箱种植了草本花卉, 有地被菊、鼠尾草、八宝景天, 色彩鲜艳。

3.3 传统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植物景观

传统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又可分为城市传统中心商业区演化型和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型两种类型。

前者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商业圈, 通过精心规划和修整, 挖掘并展示其人文内涵, 从而营造饱含历史气息的商业景观, 在植物造景方面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节点处布置花坛, 形成景观视觉焦点。 (2) 沿着线性街道空间两侧或中间行列式种植乔木, 行列种植要注意与建筑的关系, 不能影响橱窗的视线;连续种植的乔木呈现出一种韵律美。 (3) 树池、花池及种植容器零星布置, 丰富景观空间格局。如北京前门步行街, 是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的商业街, 在植物方面, 一系列种植容器沿步行街的线性空间布置, 种植小乔木、大灌木和草本花卉, 有白玉兰、黄杨、金焰绣线菊等, 组成的序列感给人视觉享受。

后者主要集中于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旧城地段, 通常保留原有建筑和景观格局, 植物景观上主要以树池的形式对原有古树进行保护。例如北京什刹海观景区,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风情, 岸边原有旱柳、垂柳, 利用树池进行保护再利用。再如北京南锣鼓巷商业街, 街中原有槐树、榆树等古树很好地保留下来, 结合橱窗、屋檐等设计增添了街道的趣味性, 以此来活跃沉稳而古朴的景观氛围。

4 结语

当代社会随着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 植物景观在商业街区设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 植物作为富有生命力的景观元素, 应注重其内在的自然规律并顺应这种规律, 植物随着时间推移所展现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变化为商业街硬质景观注入活力, 因此通过植物营造来提升商业街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指出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在美化街景、营造空间方面的功能, 基于此提出了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并结合成功的建设实例、针对具体的街道提出了植物景观营造模式, 以期为商业步行街的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街区商业地产发展的实证分析 篇5

一、株洲街区商业地产的调查

不同类型的商业项目在业态定位及组合、消费群体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而研判一个商业项目的市场价值, 一个基本的参考依据就是租金收益,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街区商业类型, 选取典型街区商业入手, 从租金收益、物业实体状况及经营状况等方面展开调查。

(一) 河东主题街区商业项目情况 (表1)

(二) 河西 (天元区) 街区商业项目情况

二、株洲街区商业地产发展的问题

(一) 部分主题街区商业缺乏消费引导

株洲的街区商业要形成消费习惯需要有引导。目前来看, 相对成功的几条街区商业都是主题鲜明, 而且标识性强, 如七一路娱乐一条街, 整体全是娱乐商家, 霓虹标识, 共同形成株洲娱乐文化的主阵营。而府前路步行商业街就缺乏明显的主题引导, 商家经营无特色, 整体氛围散乱, 后经过业态调整, 主要以文化主题商业整合, 略有弥补。相对而言, 徐家桥特色饮食街在消费引导方面做得较为到位, 与株洲晚报开辟星期天专栏, 对整体街区商业具有很强的引导性, 在现场氛围营造上也能突出消费休闲主题, 对消费滞留时间形成有益补充, 但其间距过大超过30米, 而且以水间隔, 不利于双向商业交流, 对人流动线形成阻碍。

(二) 新城区街区商业发展前景大, 但本地商家思想观念保守

天元区作为新城区, 几乎没有商业中心, 商业氛围十分冷淡, 周边配套十分不齐全。但又是高档楼盘的集中地, 市场容量大, 商业发展空间较大。但目前为至, 众多商家对此处的街区商业仍保持观望态度, 对此市场仍存在怀疑, 对于做开路先锋的抗风险能力有限, 都不愿意做这样的尝试。河西经济仍处于发展成长期, 但作为全市重点开发区域, 河西商业近几年逐渐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以长江广场为商业中心, 相继成立了华天大酒店、天元购物广场、粤华大酒店等商业项目, 聚集了浓厚的商业氛围, 与中心广场仅一桥之隔, 形成东西两大商业中心遥相呼应的局面。同时, 以长江广场为中心, 以天台路、长江北路为交通纽带, 衔接了炎帝广场、体育中心全市两大公共活动场所, 形成了河西经济发展活跃的“三角地带”。在此背景下, 天台山路一线、炎帝广场一线、以及长江路一线街区商业都面临强大的发展后劲。

三、对策研究

(一) 街区商业要引导商家, 形成主题

街区商业要想立足市场, 必然要求要有特点有主题, 与集中商业的大一统不同, 街区商业主要以某一业态为主, 但与专业市场的大额批发又不同, 街区商业主要以零散服务业态为主, 株洲的七一路、徐家桥, 各有其服务业主题, 但还有太多的街区商业没有形成服务主题, 后期可以考虑商家成立行业协会, 由协会形成纽带, 根据城市商业布局和各个街区区位特点强化某一业态主题, 逐渐调整商家进驻, 同时单个业主的零散租赁可逐渐过渡为行业协会的统一管理。

(二) 街区商业要加强推广, 形成品牌

街区商业要形成消费习惯, 除了商家的自我积聚, 还需要消费者形成某一方向消费导向, 例如株洲已经成形的唱歌到七一路, 宵夜到人民路, 农产品到钟鼓岭等等, 这些业已成型的街区主题对入驻商家有极大的号召力, 但在很多街区商业还没形成品牌号召力之前, 一定要能联合众商家, 统一推广, 形成标识, 例如可以对招牌门头统一规划, 可以对广告宣传统一推广, 通过前期的知晓度推广, 形成美誉度传播, 进而实现消费的忠诚度, 实现消费的惯性。徐家桥在这一方面的经验可以作为其它街区主题商业的借鉴。

(三) 控制整体商业体量, 形成市场

从2004年起, 株洲商业呈井喷之势, 每年都有新项目、大项目启动, 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作为株洲这样的城市人口和城市性质, 是在常规发展状态下难以容纳如此巨大的商业市场放量的, 可以说最近四年, 株洲的商业面积翻了一番, 如再不加以控制, 会出现下一个汇亚国际, 下一个家润多。因此, 可以考虑在今后几年对于大体量商业项目提高开发门槛, 控制批地数量。

一个城市的商业地产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针对性的进行产品设计, 商业功能分区, 服务对象定位, 还必须结合一个城市的属性来展开, 株洲这个典型的三线城市在商业地产的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频频出现, 若能从各个问题的症结点入手, 对症下药, 将对每一种商业地产的发展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尚春香.商业街的制造与困境[J].商业文化.2005 (10)

传统街区改造复兴模式研究 篇6

众所周知,传统街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对其改造复兴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不仅从自身的环境风貌和构成的个体片段进行研究,还要立足于城市整体背景。基于此,为了直观说明,本文将其归为城市宏观、街区中观和个体微观三个层面(其相互关系和内容归纳如图3),并结合相关实例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科学合理的保护改造、开发利用实现传统街区的复兴提供参考。

一、基于城市背景的宏观层面研究

该层面主要是从宏观上对街区的功能进行有效定位,明确保护控制范围、内容等。一方面,功能定位关系到街区与城市的互动是否可持续发展,如外部交通组织、区域背景的适应性等。另一方面,保护控制范围、内容的确定又关系到街区整体风貌背景是否能延续传承。虽然我国已出台明确的文物保护法和名城保护规划法,但因保护内容、范围不明确,实践中往往容易在资本与权力的挤压下,导致很多宝贵资源遭到令人痛心的破坏,因此,科学制定保护更新内容、范畴也尤为重要。

1. 传统街区的功能定位

城市快速扩张往往导致传统街区的边缘化,如人口老化、对外交通不便、配套设施陈旧和消费力就业率下降等,致使原有街区功能退化不适应时代需求(图4)。因此,在改造复兴时首先应根据传统街区本身的文物类型、生活形态进行研究,其次对所在的区位条件、业态背景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发展来进行功能定位,增加配套设施和多种方式组织对外交通,才能激发老城区活力并与城市有机结合互动共生。在以商业、旅游为主的传统街区就要解决好交通的可达性和整体商业背景的营造,保证有足够的人流、物流聚集人气。如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观前街改造,其有良好的商业背景和交通条件促进了该地区的复兴发展。而若以聚居为主的街区,在保障居民的出行方便的同时,则要适当限制商业行为和外来交通流量,如北京的菊儿胡同改造等创造了宜居的居住空间,是对四合院居住形态的演绎传承。广州西关老城区因长期商业背景的积累和成熟的“商住合一”的传统聚居形态,长期以来是广州城市生活、商业活动的重要城区空间。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快速扩张,该区域人口老龄化严重,原来兴盛的商业、手工业和聚居形态衰落,特有的西关传统风情风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图5),在其改造中既考虑整体的商业背景又兼顾到原住民的利益,使传统的居住形态得以延续,同时增加了传统街区特色旅游的功能,符合时代需求和城市特色形象的建设。

2. 历史地段、建筑的周边保护线的控制

传统街区中往往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历史地段,在设置保护区范围时,应根据其自身的价值和环境特点来划定,一般设置“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三个等级[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绝对保护区”的建筑本身和环境,不允许随意改变现状、面貌及环境;“建设控制区”其建设活动不对文物古迹造成干扰,控制其周围的环境;“环境协调区”的建设便于保护对象与现代空间形成合理的景观过渡。可见,《保护法》没有具体明确的指标指导,在制定保护控制线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要避免只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环境、建筑,又要避免划定的保护内容过于宽泛而不容易管理和操作等。如上海“新天地”在控制线上针对具体环境而划定是较为成功的例子。由于有“一大”会址,其所在的两个地块被划入上海市中心区11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中。为使这些保护单位在旧城改造后不致于被淹没在与之不协调的环境中,对其风貌保护区提出了两个保护层次: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正是基于对保护控制范围的合理划分,新天地广场不仅把紧贴着“一大”会址的建筑风貌保护下来,同时,也把广场北面大片老式石库门里弄的旧时风貌保存下来,再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图6)。

3. 对保护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

历史环境指历史风貌区、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包括硬质环境(城市肌理、空间形态、建筑特征等)和软质环境(人文环境、生活场景、社会特征等)[3]。在实践中由于保护内容不明确造成原有历史人文环境的破坏也屡见不鲜。如许多普通的历史建筑达不到文物保护的级别,在改造中往往被拆除,导致历史场景消失、人文环境被破坏。因此,在改造中要注意强化对有价值的普通历史建筑的保护。又如在改造保护中,往往强化硬质环境,而对软质环境常常被忽略,如原有的社会特征、习俗、生活场景等(图7)。目前,多数街区改造往往把原住民全部迁出,取而代之的是能够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功能,这同样也削弱了改造复兴的社会意义[4]。

二、基于街区背景的中观层次研究

该层面的改造主要立足于长期形成的有认同感的街道格局、空间形态、建筑体量、风貌色彩和自然山水的合理利用,以避免街区整体环境在改造中遭破坏。

1. 对原有的街道格局、空间形态的保护

在传统街区的改造复兴中,由于道路的拓宽和新加入建筑的体量失控,虽然形式上或许还有原来的特征,但原有的街区格局、尺度和形态已发生改变,历史风貌较之从前大为逊色,这也是城市特色消逝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对街区传统的路网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好原有的骨架形态,在改造中延续传统的街区结构肌理。如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吸取了北京“鱼骨式”胡同体系的特点,与北京旧城肌理有机统一,保持了传统文脉的延续。又如广州西关风情风貌区在改造规划中,结合泮塘村原有的道路、河涌走向,将之改造为“水街风情”,沿岸安排传统的商业、生活场景,空间格局以片段的方式再现原泮塘居民聚落的水乡形态,并与荔湾涌“游船河”相呼应共同构成完整的荔湾水乡风貌(图8)。日本京都的传统老街不仅对建筑进行保护,其街道走向、空间尺度和地面起伏也都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图9)。

2. 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和色彩

对传统街区的改造一方面要拆除影响传统风貌的较大的建筑,另一方面要修建修复新的建筑以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对这些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和色彩的把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改造开发的合理性和传统风貌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根据本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指标加以控制引导,特别是街区的整体立面形象和天际轮廓线的控制等。如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建设,就是对建设控制范围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在高度体量、空间结构、整体色彩上加以规定,使之与历史文化风貌协调延续(图10)。中山市孙文西路传统步行街,对个别新建建筑高度体量、形式色彩做了规定,改造后仍保持了良好的天际线和骑楼建筑风格(图11),广州西关商业街的改造,延续复兴了往日的商业景象和传统建筑风貌(图12)。

3. 街区内的山水元素因借利用

城区发展和人口剧增导致绿地被谗食、山体遭破坏、水系受污染,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城市的特色形象大打折扣,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如许多传统街区的内城河涌遭污染堵塞甚至改为城市排污渠。如湖岸沿线的大规模建设,将传统街区与湖面景观隔离,自然风貌悄然消失等等,这种忽视生态、无视环境的建设造成了美学上的灾难和市民心灵上的阴影[5]。其实,街区内良好的自然山水往往为改造复兴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善加利用将起到锦上添花之妙,为此,面对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应建立一个阶段性的、科学合理的、可望可及的生态建设目标,走改善、调适、提高的道路,在“顺应自然”和“调适自我”的基础上,去审慎地“装点自然”,有节制的“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这对提高街区的活力,丰富景观形象具有突出的作用[6]。如上海“新天地”广场,在其旁开挖人工湖(图13),将湖景自然引入到里弄空间,在尺度上形成有趣的对比,景观上又互为因借。同时,开阔的湖面空间又将“新天地”与传统风貌区与周边的高层住宅自然隔离,避免了空间上的突兀不协调。既美化了环境增添了空间情趣,又提升了该区域的价值。又如广州西关民居风情区中,拆除了现有的“古玩街”临建,使得荔湾湖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传统风貌区融为一体,二者相得宜彰,其良好的水环境更突显了岭南传统街区的环境特色(图14)。

三、基于构成个体的微观层面研究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在其经典著作《城市意象》中所说,借助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图式系统对城市居民的认识进行分析,得出现今大家众知的城市意象中的物质形态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7]。相对于历史街区主要体现在历史建筑、街道立面、传统街巷铺装、空间节点、街道傢俱、古树、雕塑小品等。这些与人最直接接触的要素,往往给人印象深刻,不能简单粗糙的整修,否则将沦为劣质“仿制品”,降低街区历史文化品味,正所谓“成败在于细节”。

1. 个体建筑的保护、修复、修建

对重要的历史建筑要保存,不得损毁、改建、加建或拆除,保护原状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图15)。对准文物建筑、改建建筑,进行更新,整旧如“旧”,恢复原有风貌,内部功能可根据现代生活和功能性质进行改造。同时,除了文物建筑外,其它建筑在改造更新中可适当结合功能需求局部使用现代感强的玻璃和钢构,这有助于体现传统街区更新中的时代特色,又不影响风貌整体性的延续。如上海“新天地”一方面保留原有的石库门石材雕花、清水砖墙,并用“老”砖来“整旧如旧”,另一方面,又改旧如“新”,在修复建筑中适当地采用现代材料,使建筑风格既有新旧对比,在文化上东西合璧,以完整的基调保留这一片上海旧城的特有风情(图16)。

2. 提高环境设施的品质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创作者心态浮躁、缺乏精品意识,多数作品平庸无特色,使传统街区空间品质的营造大打折扣。因公共空间环境设施是传统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化铺装、街道傢俱、雕塑小品、灯饰照明、指示标牌等等,处处都体现出环境设计的匠心,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无形中提升环境的文化品味。为此,这些环境设施的设计既要有统一的风格,又要体现街区文化的内涵,无形中提升环境的文化品味。如上海新天地内节点空间的水景亲切宜人,旧影中蕴涵着新韵(图17)。铺装上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采用传统板石,卵石材料,容易与环境协调呼应(图18-19)。雕塑小品要有趣味性,体现当地传统的风土民俗(图20-21)。古树名木要保留利用,这对组织景观和柔化空间的硬质界面作用显著,同时往往也成为居民休憩的重要场所空间。

结语:

传统街区的改造复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环节,是创建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城市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传统街区本身也在不断的演变发展,因此,对其改造复兴是一个动态系统工程,需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运作,并应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冯骥才.城市个性的消失.建筑与文化,2005(12):106.

[2]阮仪三,王景慧,王林编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夏青.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机制.城市建筑,2006(12):15.[4]同上.

[5]吴庆洲著.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朱雪梅,王国光,林垚广.文化广州、生态广州景观建设小议.南方建筑,2004(4):3.

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分析 篇7

自然在不同城市环境中体现出地域性差异, 是两方面因素在起作用:其一, 是显性因素, 即城市特定的地理位置;其二, 是隐形因素,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设计师对商业街区等城市人工环境规划设计或者城市居民在其中生活时, 会根据城市特定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主导性对自然的思想观念, 也就是“自然观”。

伊恩·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将东西方不同自然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做了深刻的总结:西方文明将自然看作被征服的对象, 城市“一切都人格化, 具有人的特点以及以人为中心的形象”, 西方的城市建设是对自然的野蛮破坏和掠夺;东方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为了尊重自然甚至牺牲个人的生活权利和个性。日本设计大师黑川纪章从普通市民的角度, 认为西方人对自然有一种亲近感, 而日本人对自然自古以来就是禁忌和敬畏的, 这也导致东西方城市自然环境的差异。从东西方迥异的文化背景出发, 他们找到了商业街区等城市环境地域性差异的重要根源, 即孕育在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中的自然观。

2 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体系的建构

由此可知, 步行商业街区的环境设计需体现出地域性差别,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不同的地理环境, 对当地人的生理影响不同, 这一基本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二是要迎合当地人的自然观, 从而满足当地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归属感和意象感。

剖析城市的自然环境, 对步行商业街区的地域性设计产生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地质, 水文水域, 气候气象和生物矿藏。这四大因素彼此依存而又互相影响构成步行商业街区的自然地域性设计体系。

3 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体系的因素分析

3.1 地形地质因素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不同, 步行商业街区大体可以分为平地型和山地 (丘陵) 型两大类。其中地形地质对山地 (丘陵) 型步行商业街区地域性设计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就以山地步行商业为例, 阐述地形地质对步行商业街区地域性设计的影响。

3.1.1 地形地质因素对步行商业街区物质环境设计的影响

概括来看, 山地地形在以下方面影响步行商业街区的物质环境设计: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开放空间系统;区内交通和步行系统;细部的设计与处理。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山地地表起伏大, 没有平地平整;但是又有利于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独特韵味。在山地型步行街建筑设计时, 要有整体观, 兼顾建筑群体的天际线和山体轮廓线设计;充分结合自然山体, 尽量保护和营造自然生态, 因地制宜, 切忌大挖大填, 这既是设计个性景观的需要, 也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的安全需要。

开放空间系统:山地步行街的开放空间分布宜更加灵活多变, 立体感和层次感也应得到加强, 为了适应特定的地形条件, 街道大都蜿蜒曲折, 使街道本身的连续性与方向性减弱, 构成街道边界的建筑及外界景观随行进高度与方向变化呈不同特征, 具有较强的边界可识别性, 易与外部环境形成不同空间层次。

交通和步行体系:地形的限制使步行成为主要交通方式, 步行环境设计也就成为重中之重。步行环境首先保证安全性和连续性, 其次是塑造富有个性和和谐共生的沿街景观。在设计方法的选择上, 建筑与步行道的结合是双赢的组合。虽然山地步行道的高度变化起伏较大, 但处理好起伏节点就可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吸引顾客的好奇心, 这就是山地城市的个性特色, 同时也能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地域性。

细部的设计与处理:山地型城市对自然的依赖性更强, 与自然共生的关系也更为紧密。山地高度起伏大, 景观细部设计时, 应兼顾俯视与仰视角度的景观塑造;在步行时, 更易产生生理与视觉疲劳, 可以采取多设休憩场地等方式尽量满足人们需要。

3.1.2 地形地质因素对步行商业街区精神环境设计的影响

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整个过程都无法规避地形地质的作用力。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这一因素又融入城市的文化和当地人传统理念之中。

富有个性的步行商业街区设计如果融和这些具有文化烙印的地形地质条件, 可以增强当地人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城市的凝聚力;同时可以向外来者展现城市的个性魅力。

凯文·林奇通过调查发现, 美国的城市, 例如洛杉矶, 市中心的步行商业街区不考虑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而实行严格的方格路网布局, 淡化丘陵、山脉、山谷等特殊地形的地标作用, 只会让当地居民感到疲劳、迷惑和陌生, 勾起痛苦或者怀旧情绪, 无法在新的城市环境中自我定位。这样的设计对精神环境的破坏极大。

3.2 水文水域因素

城市最初建设思想就是依山傍水, 水是人类生存和农作物生长的基础。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和社会进步, 城市水系又起着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塑造城市生态景观的作用。由于人类与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水文水系就融入当地的文化, 被不同地域的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定义。

繁多的文化脉系, 多样的水系种类, 使水文水域的地域性特色十分鲜明。利用这种地域性特色, 设计富有个性风貌的步行商业街区, 各地均有成功的实例。

本文从水系不同种类入手分析, 可分为:

3.2.1 滨河 (湖) 型步行商业街区

水网密布或者有大河经过的城市, 水系在早期一般担负交通运输的职能, 也就与城市商业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城市滨水区的商品集散地就是早期商业街区发展的雏形, 即使在现代, 水系对于商业繁荣的影响力在减弱或者消退, 但是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步行商业街区就是在原有商业街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水系并没有因此消失。设计师利用这一特点, 让现代滨水步行商业街区的水系更多担负营造生态景观的功能。

另一方面, 自古以来星罗密布的水网和大河对居民的日常生活, 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 城市空间的扩展割裂了城市与原有水系的联系, 也割裂了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韵律, 城市的滨河地区甚至成为城市文化的吸聚地, 是真正能对居民产生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区域。特别是在以水闻名的城市, 虽然商业街区可以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突破空间的限制, 但居民对滨河 (湖) 商业街区在心理上更为依赖和自豪。为了迎合这种心理, 滨河 (湖) 区商业街区的更新设计大量保留和融合与水相关的文化脉络, 体现其地域性特点。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商业街区就是这一类商业街区的代表。

3.2.2 滨海型步行商业街区

海洋的自然力作用巨大, 滨海型步行商业街区自然特色更为强烈, 拥有许多自然优势:大海、阳光、沙滩、清新空气、海风和更复杂的生态系统。许多商业街尝试将这些宝贵的自然要素掺揉到物质环境中, 营造具有浓郁滨海风情的步行商业街区。

在一些海滨城市, 建筑群按照一定的角度排列, 将海洋清新的空气和海风引入城中心和沿岸的商业街中。精心设计围绕海岸的步行路线, 视线走廊保持通透, 使步行者能够随时感受到地处海边。合理组织步行者的活动, 商业街的布置与开发的岸线位置相结合, 吸引海上运动爱好者和旅游者, 增加商业街的人气。营造独特的生态景观, 充分利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 甚至嗅觉 (海味) 和听觉 (海浪声) 都会加以利用。

滨海型步行商业街区的开发既要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承载力。如果合理利用这些条件, 可以最大限度地使人们享受到其他地域所无法感受的自然特色。

3.2.3 特殊型步行商业街区

还有一些水文水域是以特殊形态在城市中存在, 例如泉水。泉水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不强烈, 它更多与历史文化产生联系, 而且由于它的特殊性, 更能表现城市的个性。

济南是我国最著名的“泉城”, 泉水代表着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地域特色。泉城路商业街区是济南市中心商业街区, 在设计时便注重协调地域性和现代化的关系。在毗邻泉水和传统街区的一侧将现代商业与传统物质环境改造相结合, 保护城市特色环境, 延续城市文脉。

3.3 气候气象因素

3.3.1 气候气象因素在步行商业街区地域性设计中的重要性

气候条件的地域特殊性, 对城市形态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在一定程度上, 也影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从而影响社会人文。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同气候条件相抗争相妥协的过程, 尤其一些气候鲜明的城市, 更是要将特殊气候条件看作步行商业街区地域性设计的重要原则。

3.3.2 不同气候因素的步行商业街区设计原则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模式已经基本与当地气候和谐共存, 对街道网络结构、开放空间系统还有建筑及其组合的开发设计或者改造, 应该多多挖掘传统模式, 客观上也就延续了商业街区的地域性特征。

湿热地区:若要改进步行环境, 必须缓解热和湿的问题, 物质环境应该从这两方面加以改善, 并且整体上要有利于提高通风性能, 降低街区内的热岛效应。

干热地区:强烈的太阳辐射和温度决定了街道以狭窄为宜, 避免过度曝晒;风强度大而且伴有尘土和沙砾, 所以街道走向既要保证通风, 又要抑制主导风随意进入;水体和绿地可以降低太阳曝晒, 提高空气湿度, 在该地区显得更为重要;建筑的设计考虑隔热和降温问题。

冬冷夏热地区:既要考虑夏日通风和降温, 又要保证冬季最大限度减少寒风影响和保持温度。在街道布局走向和建筑单体设计方面, 当地传统商业街已经提供了良好的模式。

寒冷地区:主要考虑在冬季保持街区活力, 避免冬季寒风侵扰和过度低温, 为此应保证街道的走向隔断主风向, 建筑物分布紧凑, 减少不必要的室外步行, 并做好保暖设计。

3.4 矿藏生物因素

矿藏生物是城市宝贵财富,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必须保护这些生态资源, 客观上也就保持了步行街区的地域性。

无论从植物的生存条件还是经济实用角度来看, 步行商业街区利用当地的植物作为区内的绿地体系都是最好的选择。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和频繁的人流活动使步行商业街区的动物少之又少。但是因为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的关系, 个 别步行商业街还是存在动物分布, 这也增强了步行商业街的趣味性和地域个性。例如海滨商业街的海鸟、欧洲某些商业街的鸽子、印度商业街的牛等。

4 结语

在后现代主义思想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 重视自然地域性设计代表着当代步行商业街区设计的发展趋势, 对于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也日益系统化和专业化, 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城市环境, 提高商业街区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同自然地域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 商业步行街是一方百姓休闲购物的集聚地, 也是各地旅游客人必到之处, 设计师必须认真分析地域特征, 创造出个性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 满足环境中的人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摘要:文章从分析自然地域性设计的现实基础着手, 构建步行商业街区的自然地域性设计体系, 分析影响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的因素, 并阐述这一体系对步行商业街区设计实践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

参考文献

[1]麦克哈林.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纲, 戴志中著.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4 (10) .

[3]黄光宇, 何昕著.山地建筑和步行空间的共生[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8) .

上一篇:城市饮用水源下一篇:设置与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