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运作(共12篇)
商业运作 篇1
一、商业企业的特点
按照商业企业的经营特点, 商业企业是指买进货物, 然后转手卖给别人的企业。商业企业主要以商品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 它只对经营的商品进行浅度加工或者不加工, 通过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和价值形态的变化, 而获得生产企业让渡的利润。
与生产企业相比, 因为没有生产环节, 所以商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较短。因为没有加工机械和厂房的支出, 商业企业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商品的购置, 少部分用于物流环节中仓储以及运输机械的购置。所以, 其流动资金占资金总量的比重较大。基于以上原因加上商流和物流的分离, 商业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较生产企业快。
对于钢铁商业企业而言, 因为钢铁属于比较贵重的物品, 其单价较一般商品较高, 而且其可加工性较强, 储存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所以在同类商业企业中, 钢铁商业企业经营周转周期较长, 资金周转速度较慢。
二、商业企业资金筹集方式及选择
(一) 商业企业资金主要筹集方式
1、股票筹资。
一种通过股票的发行进行筹资的方式, 属于权益性筹资。因为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和固定的到期日, 且股利分配是根据盈利的多少, 所以它具有灵活性, 稳定性等优点。
2、内部筹资。
内部筹资是企业将自己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一种方式, 因为它是企业内部资金的转移, 所以具有简洁性、无偿性以及纳税优惠等优势。
3、短期借款。
属于负债筹资。它具有筹资速度快, 筹资灵活, 以及筹资成本低其优点, 比较适合季节性和临时性的资金需求。
4、长期借款。属于负债筹资。它具有筹资速度快、成本较低以及灵活性强等优点。
5、债券筹资。
债券因为利息在税前支付, 发行费用低, 所以具有资金成本较低的优势债券筹资的优势。不过债券发行程序较严格, 且需要到期付息, 所以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二) 商业企业资金筹集方式的选择
为了有效筹集企业所需资金, 企业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是企业规模。企业的注册资本限额、债务契约约束以及投资规模影响着企业的筹资规模, 企业财务人员需认真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增长率和投资需求, 采用一定的方法, 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 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 既能避免因资金筹集不足而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又可防止资金筹集过多而造成资金闲置。
其次是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主要是指权益资本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关系。一般说来, 完全通过权益资本筹资时不明智的, 不能得到负债经营的好处, 但负债的比例大, 风险也大, 企业随时可能陷入财务危机。企业在决定筹资方式时要考虑现有资本结构, 以确定最适合资本结构的筹资方式。
再次是筹资时间和成本。企业在筹资时要考虑自己对资金的需要在时间上的要求。同时不同的筹资方式, 其筹资成本不一样, 因此, 在筹资时应该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对比, 以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方式。
三、商业企业资金运作要点分析
资金的运作主要包括资金的流动和周转。从资产经营的意义上讲, 企业所有占用的资金均应促使其快速流动, 对于资金周转周期较短的商业企业更应是如此。
(一) 平衡资金, 保证正常经营需要
资金的平衡是实现资金快速周转的前提条件, 做好资金的平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保证足够的营运资金, 要使结构性负债大于结构性资产, 以便为日常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资金。二是要做好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测算和平衡。三是要做好归还短期借款或债务所需资金的平衡。资金平衡的原则是: (1) 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2) 将业务按资金需要的重要程度排序, 对既重要且安全度高、获利率高、占用期短的业务做优先的资金安排。比如商业企业在物质仓储的资金支出上, 可以按ABC对所经营物质作分类, 再按物质的重要程度作出具体的资金支出。 (3) 要敢于摒弃资金使用上的平均主义, 去除过时的、不需要的、无效的业务支出。
(二) 加速资金流动, 增加企业利润
资金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 所以促使资金快速流动和周转也是企业资金运作的关键点。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保持合理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反映企业可用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一般认为以2:1为宜。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可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1:1为宜。现金比率反映企业当前支付现金的能力, 应努力保持企业各项现金收入之和略大于各项现金支出之和, 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 (2) 保持合理的存货比率。存货比率是存货与流动资产总额之比。对于商业企业而言, 这里所指的存货主要指购进的商品、包装物以及低值易耗品等, 而且它们占着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 影响着企业资金的流动。企业应对采购物资实行定额控制, 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在保证基本客户需要的情况下, 最大程度减少存货, 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量。 (3) 严格控制存货周期、应收账款周期及应付账款周期。存货周期是通过当期的销售额和库存资金占用之比来体现的, 商业企业可以通过加速产品销售缩短存货周期, 加速资金周转, 减少资金占用。应收账款周期即账款回收天数, 企业可以通过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政策, 进而缩短账款回收期。比如实行清欠收款责任制、奖罚制度、仲裁和诉讼等。应付账款周期是指供货方允许企业支付货款的期限,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应付账款周期, 在不影响企业信誉的情况下, 尽量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周转。
总的来说, 商业企业尤其是钢铁经销企业应该结合行业情况和企业自身情况, 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 做好资金的筹集及运作。
摘要:本文分析了资金筹集的基本方式,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选择资金筹集方式的基本原则以及加速资金周转的措施。
关键词:资金筹集,资金周转,商业企业
参考文献
[1]、艾小宁, 《谈谈企业资金筹集管理的把握点》, 经营管理, 2010.02
[2]、罗冬梅, 《关于企业资金运作的分析和探讨》, 财经界, 2009.12
商业运作 篇2
时间:2010年11月12日 09时41分 来源:中国改革 作者:李汝容、毛志荣
房地产行业,屡屡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关键,这与商品房市场畸形发展有很大关系。中国已经认识到,必须“两条腿走路”,让保障房与商品房同步。自2009年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以来,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公租房政策的出台针对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制度缺陷与覆盖范围盲点,已成为完善保障性住房体制、引导中国楼市理性健康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但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之后,如何拓展公租房的资金来源,确保公租房建设可持续发展又成为新的难题。在这方面,资本市场在资金的融通运用上本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现在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证券产品的缺陷,其作用还远未发挥。
借助资本市场服务于公租房建设,是当前保障性住房体系制度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核心难点在于如何使作为公共品的公租房满足资本市场对资本品的要求。实际上,公租房、廉租房某种意义上就是商业地产,是经营性物业,因此,可考虑引入国际通行的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来扩大资金来源。REITs是一种信托基金,以发行收益凭证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在公租房基础上,REITs还可以在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上有更广泛的应用。
深圳交易所金融创新实验室会同房地产行业专业机构联想控股融科投资,针对公租房满足资本品要求的制度设计、政府财政补贴的操作方式、房地产投资基金参与公租房建设的运作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并相应提出政策建议。
财政支持难以为继
作为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载体,公租房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二次分配的公共品”特征。
——租金水平非市场化,低于市场价格。以重庆公布的公租房政策为例,租金价格拟控制在市场价格的60%以内。
——公租房产权属于政府,一般归属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房管部门。
——公租房租户的资格审查与管理由政府实施。
为确保作为公共品的公租房能够持续发挥保障民生的功能,在制度设计及操作环节需要解决资金来源与退出机制两大难题。
在资金来源方面,公租房建设面临庞大资金需求,长期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支持难以为继。以重庆为例,根据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算的一笔账,在重庆主城建设2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算上建设成本与减收土地出让金,合计成本近1000亿元。
在退出机制方面,缺乏顺畅灵活的退出渠道,一方面将会限制社会资金参与公租房建设,另一方面将限制公租房政策退出的灵活性,难以适应随着城市化、老龄化以及城乡经济差异等诸多因素而不断动态变化的公租房需求。
制度设计应符合资本品要求
从全球范围的实践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尝试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社会化的资金和商业化的运作来帮助解决保障性住房难题。
基于对解决资金来源难题的考虑,《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住建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已明确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建设”的基本原则。借助资本市场,可以为公租房资产持有主体提供退出机制,直接或间接地拓宽公租房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公共品市场化的过程中,应符合资本市场对资本品的相应要求。
其一,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应符合资本市场要求。资本市场投资者基于投资的风险对投资回报率有明确要求和期望。对以房地产资产为标的的投资,投资者要求租金的回报率能符合市场水平。
其二,资本市场要求投资品的权属有明确界定。就房地产资产而言,资产持有人应拥有建筑物及附着物所有权以及土地出让使用权,物业可以整体转让,且转让行为应当真实、合法、有效。
因此,在公租房制度设计上,需要根据资本市场的要求,完成公共品与资本品的对接。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弥补公租房资产租金回报率,达到市场可接受的收益率水平。补贴方式一般可分为补贴前期投入成本的“补砖头”方式与建成后补贴租金的“补人头”方式两类。结合对两种补贴方式的特点与适用阶段来分析,当前我国公租房建设补贴政策极有必要探索“补人头”这一补贴方式。具体来讲,政府根据不同阶层人群的实际承受能力划分不同的补贴等级,支付不同数量的“租金券”,每份“租金券”代表约定的金额。在租户安排时可将不同补贴等级的租户人群混合搭配,通过“阶层混搭”,避免大面积拖欠租金或形成新的城市“贫民窟”。
另一方面,公租房资产应具有明确权属,包括公租房建筑及附着物所有权、土地出让使用权、配套物业所有权等。在满足公共政策前提下,公租房资产持有者对公租房拥有一定处置权,物业可整体转让。
房地产投资基金大有可为
从海外实践看,借助资本市场为保障性住房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房地产投资基金,即REITs。REITs主要特点是集合分散资金投资成熟物业组合,由专业机构经营管理,并将大部分租金收益以分红方式分配给投资者。在美国,政府通过实施低收入住房返税政策(LIHTC)吸引了一部分REITs参与公租房建设的开发和运营,直接扩大了公租房规模。香港政府则成功尝试出售廉租房配套商业物业发行领汇房地产基金,获取资金为廉租房建设运营服务。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试验依托房地产投资基金这一资本市场金融工具,汇集投资者资金并在政府有关部门监督指导下参与公租房建设和管理,探索出中国公租房建设商业化运作的模式。通过REITs,可以将金融市场资金和房地产市场需求有效联合起来,将政府的直接财政支出转变为政府通过土地供应、租金规范、租户标准等方面的间接引导,以社会化筹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通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房地产信托受益券,盘活已建成的廉租房,能够为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开发探索一套新的融资机制,是金融创新服务民生的大胆尝试。目前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现在天津正在摸索具体操作模式。
在公租房建设中引入房地产投资基金,能够开创和实现保障性住房的滚动融资与持续开发,其意义还不止于引入多少资金。除此之外,还可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将企业长期依靠政府资金支持的状态转变成自我融资;同时将金融市场资金和房地产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撬动社会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大缓解了政府集中建设的财政压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分流房地产市场上的部分资金,引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理性回归。
对中国而言,现阶段可探索通过REITs为已经完成开发并形成稳定现金流的公租房资产提供退出机制,具体运作模式如下:第一,公租房项目开发建设完成并稳定出租后,由公租房资产持有主体(例如政府)将资产出售给REITs,获取资金进入新一轮公租房开发。第二,政府行使公共职能,进行租户资格审核与持续监督,确定补贴比例。第三,REITs享有公租房资产的完整权益,资产由专业管理机构管理运营维护,向租户收取租金。政府的补贴租金券直接划拨至REITs管理公司。第四,REITs份额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租金(含补贴)回报获得收益,并可按约定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获得对公租房资产进行相应处置的收益。
借助资本市场,推动公租房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探索:
一是按照资本市场对资本品的要求,设计补贴政策提升公租房资产收益率;同时,完善资产权属安排,实现公共品与资本品在法律基础上的对接。
二是及时探索公租房有效管理模式,通过与经济承受能力挂钩的“租金券”政策,使租户“阶层混搭”,以改善租户结构,提前防范出现城市“贫民窟”。
三是引导培育专门投资公租房开发建设的产业基金,形成社会资金投资公租房建设并由REITs退出的完整链条。四是重视公租房配套商业物业开发,积极尝试以配套商业物业发行REITs。
(作者:李汝容 联想融科投资管理公司总裁
英超成功的商业运作 篇3
最具商业价值的足球联赛
英超联赛始于1992年2月,而在此前的几年当中,英格兰足球处在有史以来的最低谷。英超联盟诞生之后,最大的变革就是把联赛的产权、财务监督权,包括商业开发和赞助谈判在内的经营权从英足总手里硬生生地拽了过来,使联赛脱离了不擅长市场运作的足总的制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商业吸引力的联赛。在英超联盟中,任何一家俱乐部都没有特权,没有俱乐部大小与股份之分。在财务管理上,英超联盟采取透明和强制披露的制度。
为各俱乐部赢得更多资金,增强竞争力,增强对球迷的吸引力是英超联赛的重要目的。作为一个联赛,一个品牌,英超的商业运作模式十分独特。从体制上看,英超公司是独立于英超20支俱乐部之外的,它的运营费用由各俱乐部平均分摊。俱乐部可以就经营进行建议,但任何一家俱乐部都没有单独行动的权利,公司就是所有英超俱乐部的利益代言人,在收入分配方面尽量平衡各家俱乐部的利益,确保那些小俱乐部不至于与曼联、阿森纳等豪门拉开太大的差距。
十几年来,英超联赛逐渐成为英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2004~2005赛季,英超20家俱乐部的收入达到了13.5亿英镑,排在第二的意甲只有9亿英镑。由于电视转播、赞助以及商品销售等收入的迅猛增长,英超2005~2006赛季收入高达20亿欧元,获利达到两亿欧元,继续保持着对意甲、西甲、德甲和法甲的巨大领先优势。
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最新统计,在包括英超、法甲、德甲、意甲、西甲在内的欧洲五大联赛总收入排名中,英超收入最高,是当之无愧的最富有的联赛。
天价电视转播费
英超刚成立时,英国市场上付费电视所占份额非常小,但随着英超与天空电视台合作的不断深入,比赛质量的不断提高,英超的电视转播费用大幅提升,为联赛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目前,在英超各项收入中,出售电视转播权获得的收入所占份额最大。
1992年,英超与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天空电视台签下第一份五个赛季的电视转播合同,价值1.91亿英镑。在1997~1998赛季。双方签定的第二份为期四个赛季的转播合同就已经飙升到6.7亿英镑。到了2001年8月,英超又与天空电视台签定了第三份三个赛季的电视转播合同,金额已经暴涨到了11亿英镑。2000~2001赛季,在英超年度总收入16亿欧元中,电视转播收入就占了39%。
在硝烟浓烈的2007~2010年赛季电视转播权争夺中,天空电视台的独家垄断局面被打破,只拿到全部6套转播打包计划中的4套,另外两套则被爱尔兰Setanta电视台获得。电视转播费也在激烈竞争中大幅攀升,天空电视台将转播138场比赛中的92场,费用为13.14亿英镑;Setanta电视台获得其余比赛转播权,花费3.92亿英镑。据估计,不久后英超还将陆续完成全球转播权、手机信息发布权和集锦节目的发售工作,预计总收入将接近25亿英镑。相比之下,西甲的转播费只有英超的小零头。
巨额电视转播费给英超20家俱乐部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在电视转播费的带动下,下赛季的英超冠军可获得高达5000万英镑的奖金,即使是在英超垫底的俱乐部也可获得2680万英镑。相比之下,上赛季的英超冠军切尔西只得到了3040万英镑的冠军总奖金。新电视转播合同的签订不但使英超俱乐部的获利翻了一番,还使英超球员的薪水节节攀升。据预测,在即将到来的2007~2008赛季中,英超球员的工资总支出将超过10亿英镑。而在未来的三个赛季中,英超顶级球员的周薪可能达到20万英镑。
电视转播权收益成为英超经营的经济基础,正如英超联盟第一任主席里克巴利所说,英格兰足球界所有的变革,都与电视转播权有关。获得巨额转播收入,就能提高球队质量,提供精彩比賽,吸引更多观众,增加广告收入,进而开发相关市场,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巨额门票收入
足球,已经是英国人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电视转播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时,英超的另一重要财源就是门票收入,几乎达到了各俱乐部总收入的30%。
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迅猛增长,英超上座水平依然保持强劲。2005~2006赛季,英超场均观众人数为33887人,且连续9个赛季场均上座率超过90%。2006~2007赛季,上座率在95%以上的英超球队足足有12支之多;上座率最低的布莱克本和维因,也始终能保持在65%以上水平,这个数字在意甲能够排进前5。
2005~2006赛季,英超的门票收入达6.2亿欧元,在欧洲五大联赛中独占鳌头。预期收益的增加使得俱乐部用于球场建设的投入增加,良好的设施使球迷现场看球的热情增加,并使门票收入随之也增加,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据统计,自1992年来,英格兰各俱乐部用于球场设施建设的资金总计近20亿英镑,占同期俱乐部总收入的15%。
眼花缭乱的商业开发
英格兰足球享有一个庞大、笃信“足球宗教”的球迷组织,球员职业化已有100多年历史。良好的产业环境使得英超的商业化道路走的十分顺利。2001~2002赛季,英超联赛与英国四大私营银行之一巴克莱银行签定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冠名赞助合同,总价值为4800万英镑,获得的冠名赞助占欧洲顶级联赛所获赞助总额的22.8%。在E006~2010四个赛季中,巴克莱继续冠名英超联赛,费用总额达6.58亿英镑。
在商业开发方面,各俱乐部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球员球衣胸前广告是各俱乐部的一块重要收入来源,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资金刻印在英超各家球队的球衣上,足球与商业的联姻已经愈演愈烈。2006年,曼联俱乐部宣布和美国国际集团签下4年总价值5650万英镑的球衣赞助合同,平均每年约1400万英镑的赞助合同也使曼联超过了切尔西和三星每年1000万英镑的球衣赞助合同,成为英超球衣赞助收入的冠军。同年,阿森纳把自己的球衣赞助合同卖给了阿联酋航空,每年的赞助费用突破千万。就连热刺也不甘人后,与赌博集团Mansion签下的合同也高达四年3400万英镑,跻身世界十大昂贵球衣赞助合同之列。
一些英超俱乐部还积极与国际体育用品巨头合作开发球衣市场。曼联在2000年同耐克签订了一份长达13年的合作协议,每个赛季由耐克设计生产的曼联新款球衣在全球58个国家同时上市,曼联由此获得了高达3.03亿英镑的赞助。2003年,耐克又与阿森纳签订了为期7年、总额达1.3亿英镑的赞助合同。
各俱乐部展开的纪念商品开发也是英超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例如,最普通的方式是标志商品的销售,包括围巾、帽子、纪念章、玩具、T恤衫等。英超首富曼联在新改造后的老特拉福德球场设有一个1350平方米的纪念品大型商店,专门出售俱乐部商品。在商店里,球迷可以把球星签名的照片、球衣、金银首饰往回搬,而一些穷学生至少也会带个钥匙扣或者马克杯回去。如果不能亲自前往曼彻斯特,还可以从曼联的官方网站上邮购。球迷可以申请曼联信用卡,还能得到包含曼联名字的电子邮箱地址。
不少英超俱乐部还围绕着比赛球场实行综合经营,如切尔西球场的周围有宾馆、酒吧和娱乐中心等,切尔西球场只是切尔西村的一部分。老特拉福德、斯坦福桥、海布利以及安菲尔德等球场内都有豪华的宴会厅和会议厅,都对外出租营业,当然收费也都不菲。另外,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中上流社会人士以及企业公关的需要,这些球场内建有很多包厢,当然收费也高。英超俱乐部还在探索其他增加收入的办法,比如纽卡斯尔、切尔西等俱乐部最近又计划和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大赌博公司合作,在球场附近修建赌场。阿森纳俱乐部还开辟出一条新路,那就是出售球场冠名权。阿森纳以高达1.45亿英镑的价格,把即将启用的新主场15年的冠名权卖给了总部设在迪拜的阿联酋国际航空公司。
调味品运作的新型商业模式 篇4
前言
中国是调味品的故乡, 无论哪种面条或者菜肴都有与之相配佐料和调料, 由此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风味独特.绚丽多彩的中国饮食。如果离开了调料和佐料, 再美味的饮食也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 更不用说成为美味的享受。现有调味品市场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运作模式, 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新型的商业模式对应出现了。
市场简要分析
调味品是小产品, 大市场, 且市场剩余空间大, 增速快并且表现出地域特征明显、市场集中度较低的特点。
未来调味品市场的产品形态更加细分, 高端消费显现, 中小企业只能立足区域突围全国, 加上政策驱动, 可有利肃清行业发展障碍。
O2O独特商业模式
O2O独特商业模式简介
随着城市发展农贸市场的不断扩张对城市的各个方面都带来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而农贸市场的改良和优化是非常迫切的也是必然的。
近年来, 互联网不断发展, 除了传统的交易模式之外, “O2O”模式应运而生, 即“线上到线下”的交易模式。
依托强大的线上线上服务能力, 打造一家市场贸易电商科技服务产业链正当其时。以供应链整合服务为核心, 为全国优秀调味料生产商商品交易、信息交流、物流服务、资金匹配以及企业协作等活动为一体的全程电子商务平台-云市场。
商业模式定位-云市场
云市场定义
所谓“云市场”, 是指物联网中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海量的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集合体, 是通过相对集中的云平台资源联合物联网各个感知节点信息资源的方式, 以运行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海量的经济交换关系的集合。
云市场:农贸市场的全面优化和组合体。
同样具有传统农贸市场的所有功能。
互联网行业高度的创新性决定着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不断演变和升级。
在B2C、B2B、C2C等已经成熟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之外, O2O模式正在发挥着自己的效应, 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商业模式创新点-云市场的优势
云市场取代传统城市农贸批发市场的O2O新概念企业;
云市场经营项目:仓储中心、分销配送中心、农副产品的销售和采购中心、名优产品体验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客户云网络科技终端开发中心、云市场的网络科技营销平台;
经营方式:O2O的销售和管理经营模式;
经营范围:国际国内的优良产品的采购和供应;
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服务;
物流配送中心;
安全的质量检测体系;
安全的资金保证体系;
对城市的发展的贡献 (交通、物流、环保、灾害安全、食品安全) ;
对生产企业的销售保障;
对客户的成本和质量控制的保障;
及时快捷的客户终端科技网络APP的服务体系;
及时正确的分享优质农副产品;
互动的的体验产品新型旅游文化中心;
民生的食品的安全保障;
自有产品和销售体系;
民生消费的识别体系的规范;
降低各类资源成本几倍的差额:人力、物力、价格、单个物品在流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综合成本。
产品的经营模式
经营核心思想:正品保障、价格低廉、品类全面、配送及时、服务高质;
建立自营网站进行全面推广;
开发与自营网站互联互通的手机APP;
支付方式可采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货到付款、公司转账、未来可以引用“白条类”快捷网络信贷方式进行支付;
建立全面的配送系统, 在重点区域建立分仓库, 进行多点辐射;
建立客服系统, 为顾客进行答疑解惑以及接受意见投诉;
建立会员积分制、退换货政策;
商品可采用套装组合类进行销售, 不定期开展促销, 抢购, 定期送模式 (即客户设置好需要定期采购的商品, 按一定周期自动对客户进行配送, 无需客户每次都自行下单订购) 。
商业模式的意义和对城市的贡献
大大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全面带动周边农业生产;
增加就业机会, 为周边人民提供工作岗位;
巨大的减少了农贸市场商品在传统销售过程中多个中间环节, 形成从生产商到客户的一站对接, 缩短流通时间, 保证产品真实, 节约了场地储存的成本, 重复销售的价格成本, 流通的货品损耗成本和人工成本;
打造新的农副产品的品牌识别体系, 减少食品的安全隐患;
集中的花园式现代化管理方式物流园区, 取代传统农贸市场的脏、杂、乱、差。增加城市的环境美誉度。集约合理的环保车配送服务降低城市交通拥堵和安全;
高科技的电商销售网络服务体系不仅为客户节约了采购成本, 也为城市的交通因为采购大军的出行而减轻流量压力。
融合多渠道高科技行业智慧力量节约空间和时间, 形成巨大经济生产力, 打造新概念商业业态航母企业, 推动首都智慧城市的发展;
结论
商业物业管理运作模式 篇5
商业物业的概念、管理特征
商业物业是指集商业、娱乐、餐饮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经营场所,其物业管理内容包括超市、大卖场、餐饮、零售店等。商业物业具有大空间、多设备、商号多,客流量大等特点,物业管理与服务的难度大,责任重。一般住宅类物业管理主要管理居民的居住场所,服务对象是住户,而商业物业作为一种商业经营场所,其物业管理机构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业主,租户和顾客三个方面。其中,租户和顾客群不是长期稳定的,而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且来源不同,构成复杂,因此物业管理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业物业的商誉。一旦物管机构在管理服务方面出现差错,导致租户或顾客不满,对物业商誉有极大的影响。若因此失去租户或顾客,就意味着会失去物业业主的信任,影响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商业物业的物管机构为实现令各方满意的服务目标,就要不断调查研究市场情况,了解市场变化和不同租户、顾客对物业管理服务的不同要求与满意标准,以高于市场普遍水平的服务标准来满足他们,并赢得市场竞争。
商业物业的管理内容一、一般性管理
1、对小业主或承租商的管理
统一产权型的商用物业,其经营者都是承租商,可以在承租合同中写进相应的管理条款,对承租户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也可以以商场经营管理公约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管理引导。
2、环境清洁管理
商业物业环境的清洁与否是衡量物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商业物业的人流多且人员杂乱,产生垃圾的源头较多。除应有专人负责流动保洁、及时清运垃圾、随时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之外,同时还应注重提高清洁工作的专业性,满足商业物业内部各种设施设备的保养需要,商业物业的保洁形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A、由于商业物业日常的保洁需求时间较长(营业时间长,且节假日照常营业),在保洁人员的工作安排上一般实行两班制,保证营业时间内场内卫生营造好的购物消费环境。B、商业物业保洁巡视的人员配备主要由物业自身 素质及档次来决定,商业物业保洁还需注意对停车场、垃圾存放点的巡视保洁,为方便顾客,还应注意垃圾收集桶摆放的数量与位置是否合理。
C、商业物业对保洁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包括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正确处理清洁作业过程中的各种应注意事项的能力。
3、安全保卫管理
商业物业面积广、商品多、客流量大,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保安和消防队伍,并有一套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保障物业安全,维持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秩序。
对于商业物业的安全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A、将物业保安管理同物业消防管理相结合。
消防安全是物业安全的重要环节,由于商业物业内人员密集、设备昂贵、财物(产)汇集,发生火灾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商业物业的物管机构的每一位安全人员都应同时是兼职消防安全管理员,并具备相应的消防知识与技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火灾隐患。B、将安全管理与客户服务工作相结合。
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对象较多,包括业主、租户及商业顾客,由于物业的商业特性,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服务性,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都可能会接到客户的各种服务要求,因此,必须将安全人员的日常工作纳入到客户服务工作中去,为顾客提供各种细致服务,尽可能地保护业主、租户和顾客的利益。
C、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理。
商业物业属开放型环境。对于高度密集性的商业物业,必须设计一套有效的紧急事故处理程序,该套程序必须为诸如火灾、电源失控、水管爆裂、犯罪活动、爆破威胁、严重伤病等紧急事项有所准备。商业物业的一些地方较易发生犯罪活动,如商业中心的停车场就是犯罪分子与歹徒经常活动的主要地方。对此,物业管理机构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增加照明灯以加强顾客安全感 ;人行道附近和停车场不应有藏身之处 ;为顾客提供的哨岗应安排在停车场重要位置等等。增加训练合格的保安人员,配备高性能的安全设备,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而降低犯罪发生。
4、消防管理
商业物业常见的引发火警的原因主要为烟蒂或火种处理不当、电器引致的火警、装修不慎等。商业物业内部人群密集,短时间内的人员疏散压力较大,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遇有紧急情况时能及时疏散人群。商业物业建筑应严格按国家消防部门的具体有关规定配备消防装置及设备,如火警报警系统、应急发电机,应急照明系统、花洒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等等。物业内务类消防设施及消防通道的指示标识必须完整、齐全、清楚,所有固定装置、设备或装饰品均须达到高度安全标准,保证顾客,特别是儿童不致意外受伤。物业的消防管理还必须注意物业管理机构与业主、租户(使用人)之间的联合管理,组成以物业管理公司为主,业主和租户为辅的消防管理网络,必须注意消防宣传与强化消防管理之间的结合,才能真正把各项消防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5、设备管理
商业物业高起点、高质量的设备设施需要具有先进 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专业化养护维修技术。由于商业物业使用频繁,预防性的维护工作与建筑地面、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各类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减少停机率,并在商业物业开放运行中及时处理各种设备故障,保证其正常运转,为物业业主及使用权人提供方便及不间断服务。
6、车辆管理
停车面积供应紧张,对往来车辆实施有序管理难度较大。商业物业类的建筑物的停车场(地上、地下停车场)应合理规划、加强使用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不仅保证物业管理区域内良好的交通秩序和车辆停放秩序,确保业主、租户、顾客的车辆不受损坏和失窃,还应注意将车辆管理与环境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及交通管理相结合。例如在环境管理方面要求车辆和人员保持停车场内清洁,禁止乱丢垃圾。在消防管理方面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栓,配备灭火器等。做到既方便顾客的交通往来,吸引顾客消费,又能保持整洁的物业环境和物业辖区内的安全与交通秩序。
二、特殊管理
1、商业物业形象的宣传推广
商业物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做好物业商业形象的宣传和推广,扩大商业物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商业形象,以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是整个商业物业统一管理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商业物业良好形象的作用
商业物业良好的形象是商业特色的体现,也是未来潜在的销售额和一种无形的资产。商业物业必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才会对顾客有更多的吸引力。在各类商场不断涌现,各种产品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今天,顾客去何处购物,选购哪家商场的商品,都会有一个比较、选择、决策的过程,也有一种从众心理和惯性。为此,商家应树立与众不同、具有特色鲜明的形象,以形象昭示特色,以特色的商业标识、商品、服务和特殊的营销策略征服吸引顾客,在实际管理中不断突出这些特色,使顾客熟悉、认识这些特色,印入脑海,潜移默化,传递、追逐这些特色(一段 时间后,顾客便会将物业的形象与特色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有稳定、壮大的顾客流,所以物业楼宇的良好形象就是销售的先行指标。同时,商业物业的良好形象一旦形成,便是一种信誉、品牌和无声的广告,说到底也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当商业市场进入“印象时期”后,消费者过去买“品牌”,现在买“店牌”。可以说,在不同商店里,同样品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价值与形象,商业物业的良好形象便具有提升商品价值和形象的作用。(其确立过程如园示)
2、承租客商的选择
商业物业是一个商业机构群,其所有人主要是通过依靠经营商业店铺的出租而赢利,因而商业物业的管理者必须十分重视对客商的选择及其搭配。
商业物业的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承租商进行分类选择:(见表一)承租客商在商业物业的不同作用:(见表二)商业物业的管理者,应主要依据所管理的商业物业的规模大小和不同层次去选配承租客商。大型商业物业,如省级、国家级的,甚至是国际级的,其经营的商品范围、零售商店的类型以及商业机构门类应该是越齐越好,应尽量争取一些省市级、全国性乃至世界级的分店为基本承租户,给人以购物天堂、度假去处的感觉。中型商业物业,如大城市区一级的,其经营的商品和零售商店类型应该尽量齐全,也应有其他各种商业机构,同时应尽量争取省市级和区级大商店的分店作为基本承租户。小型商业物业,如一些住宅小区的购物中心则各方面都不必太全,其主要功能是为附近居民提供生活方便。
商业物业的管理运作方式
一、管理主体的设置
商业物业应实行统一的专业化管理。但在具体的管理决策上应设立商业物业管理委员会。因为商业物业管理内容虽包括物业管理、物业形象的宣传推广和对经营者的分类、选择与管理,但不涉及具体的经营问题。物业管理公司不拥有所管物业的产权,因而不具有物业的经营使用权。它只是受物业产权人的委托对物业及设施、使用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管理,以保证商业物业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秩序,使经营者的生意好做。商业物 业本身是一个整体,由于多家经营,各经营者经营活动的许多方面需要协调一致,而物业公司并不参与经营,无权介入各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因此,要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应该组织由工商管理部门参与、经营者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对商业物业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管理委员会由全体经营者投票选举产生,代表全体经营者的利益。日常工作可以由一个执行机构负责,重大决策由管理委员会共同决定或者由管理委员会召开全体经营者大会讨论决定。这样一来,商业物业的管理者就可以通过管理委员会间接地对各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进行协调和管理。
商业物业管理委员会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制定管理章程,并负责监督执行,以规范每个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2)开展商业物业整体性的促销活动。如筹资、委托制作宣传商业物业的商业广告,举办节假日削价展销会,组织顾客联谊活动,以商业物业名义赞助社会事业等。带旺人气,吸引顾客。
(3)协调商业物业各经营者的关系。管委会可以通过共同订立的章程,规范每个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协调各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如:不得欺行霸市,不得进行不公平的竞争; 统一营业时间,不影响他人营业;各自负责管好店铺门前卫生等。经营者在经营上发生的矛盾、纠纷,也可由管委会调解解决。
(4)开展一些经营者之间的互帮互助工作,如互通信息、互相提供融资方便等。
(5)协调管理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商业物业管理者可通过管委会来达到统一组织、协调经营者经营的目的。另一方面,管委会又成为经营者与商业物业管理者之间对话的桥梁和中介。
(6)与工商管理部门配合,严格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商业物业的形
二、内部管理运作方式
1、专业化管理机制 以专业化管理要求,在归并物业管理要点上着力推行建章立制工作。建立统一的台帐记录、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的行为规范和操作规范及统一的文明用语规范,并按行业要求挂牌、上墙,实施制度化管理。
2、教育培训机制 强化教育培训,有效地实现人力素质的再改造、再提升。建立坚实的培训体系,实施分层次教育培训,不同层次人员按不同要求进行培训,注重专业性、针对性和适用性相结合;推行晨会制度,把培训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之中,进行物业理念、服务规范、职业道德的潜移默化的灌输和熏陶。
3、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建立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使用机制,打破地域,内部流动,平衡各物业点之间的骨干力量和技术力量,压缩冗员,缓解紧缺。
4、工作责任机制 推行达标创优活动,并以此为依托,扎实管理基础。除以经济责任书的形式向管理下达达标要求和管理质量目标、与经济利益挂钩、强化质量意识外,还按行业达标要求,制订工作细化标准,实行量化管理。建立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推行每月一次物业工作报告制度,将物业工作情况、物业隐患和整改要求以书面管理形式通报业主,加强双方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增进了解,取得理解、支持和配合,共同搞好物业管理。
5、管理监督机制 成立公司、物业处经理、领班的三级督查网络和业余督查员队伍,进行物业管理质量的动态监控,及时收 集各种信息,进行管理状态调控,为物业质量的好转奠定了基础。
三、外部管理运作方式
(1)成立商场管理委员会,在商场管理部设执行机构,让经营者参与管理。如果商业物业属分散产权性质,管理委员会由全体业主根据各自产权面积所占的份额,进行投票选举;如商业物业为统一产权,则管理委员会由所有经营者每人一票选举产生。管委会的组成人员一般由5~9人为宜,不宜过多,否则不便统一思想、统一意见。管委会的人员应该由具有一定代表性、有经营经验和广泛商业关系的人员担任。管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管理公司,协调、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提出经营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决定经营格局的调整、经营方向的定位、经营活动的整体安排(如拍卖、让利等经营活动的组织安排)等重大经营行为,同时协助经营者组织经营、联系货源等,并对违规 者进行处罚。
(2)引进工商管理部门。在经营场所内,设置工商管理办公室,由工商执法部门协助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管理,以保证商业物业的信誉。总结
公益化事业,商业化运作 篇6
公益广告说起了思想道德
中央电视台的11个频道将首次播出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其中中央一套将在每天《新闻联播》之前、“国歌”与“节目预告”之间的黄金时段播出。
在中央电视台的机房里,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做最后的调试。在首次播出的四条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共同的力量》、《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将爱心传递下去》、《爱我中华,再创辉煌》中,画面上鲜艳的国旗,行人驻足凝望的专注眼神,孩子无邪的笑脸和动人心弦的音乐渲染出鲜明的爱国氛围。
据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编导荆虎介绍,这批公益广告的筹备策划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公益广告的主题来自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推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最基本的20个字,首次播出的这四条公益广告表现的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每条公益广告长度在30秒到60秒之间,为了提高宣传效果,中央电视台还会加大每条公益广告的播放周期和播放频次,一般每条公益广告在固定时段安排1周,在插播时段安排2周,总播出次数不低于50次。
负责此事的荆虎说,如此频繁的播出对他们的创意和制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不能打动观众进而形成良好的收视习惯是对他们的考验。
看到这则信息,您是否认为这完全是脱离商业行为的公益广告?思想道德是属于全社会、全人类的深层次话题,而企业也当然有企业自己的“觉悟”。
思想道德公益广告背后的故事
众多大腕想拍公益广告
据介绍,中央电视台要拍摄思想道德公益广告的消息刚刚传出去,就有众多国内外的大广告公司前来和他们联系,其中不乏拍摄过大片、获过大奖的名导演、名摄影和国外著名的广告公司。公益广告极高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吸引着他们,但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具体电视语言和电视画面的运用,双方没能达成一致。
为了制作出精良的思想道德公益广告,更好地阐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中央电视台分别和70多家广告公司进行了接触,最后达成合作的只有10多家。为了保证质量,这次公益广告全部采用胶片拍摄,画质清晰,颜色饱满,的确堪称公益广告的精品。
公益性广告采用商业化运作
精美的广告制作随之而来的就是拍摄成本的提高,怎样才能做到在一个多方合作的商业活动中做到双赢或多赢,也是这次公益广告拍摄成功的前提保证。针对这种情况,中央电视台提出了一种“公益化事业,商业化运作”的全新模式。
近年来许多企业为了树立企业形象,纷纷投资自己拍摄公益广告,然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样企业既要付出公益广告的制作费,又要花钱购买电视时段。而在公益广告的内容上,由于各个企业选择的角度不同,内容也是不尽相同,观众看过之后很容易淡忘,所以公益广告没有形成良好的制作条件。
由于这次思想道德公益广告要表现的内容很多,播出时间也将持续一年的时间,所以中央电视台选择一些企业形象比较好,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广告合作伙伴,由这些企业投资来完成这次的公益广告制作。这样既提升了企业形象,也使具体制作的广告公司有钱可赚。
思想道德公益广告这样拍
“以德治国”的主题公益广告的竞标在中央电视台风风火火地进行了很久,一定要选择几家公益广告已经运作比较成熟的公司。第一批入选的五篇创意公布后,捷先广告公司“爱心传递篇”及“公众篇”的创意就榜上有名。1998年,捷先广告公司做出的下岗再就业题材公益广告《李淑芬篇》,一度使得这个虚拟人物家喻户晓,还有记者把电话打到电视台要求采访“李淑芬”。这种广告效应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捷先广告就象它的名字一样,在一开始就占了上风。
在拍摄反映家庭美德的《将爱心传递下去》时,他们抓住“身教重于言教”这句格言,用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演绎了婆媳、母子、祖孙三代人之间的醇厚而朴实的感情——妈妈给儿子洗完脚以后,让儿子等一会儿,等得不耐烦的儿子在门缝里发现原来妈妈在给奶奶洗脚,当妈妈转身回自己的房间时,发现幼小的儿子正笨拙地端来一盆水,他也要给自己的妈妈洗脚。朴实的生活情景,将“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主题表现得极为真挚。
参加拍摄的小演员尤浩然今年才5岁半,已经是有两年多戏龄的老演员了,平时挺闹的,但一听到胶片响,就立刻精神抖擞地进入状态,45秒的片子拍了整整两天,拍摄时,小浩然的妈妈奶奶都在现场,看到成片里稚拙可爱的孩子摇摇晃晃地端来那盆水,他们都感动得流泪了。后来一次次地审片,参加制作和主创的工作人员又跟着看了无数次,他们说,每次都有新的感动。
捷先广告公司的创作人员张颖女士说:“和商业广告不同,公益广告受众需要的是感动,而感情的真挚流露与平民化的大众情怀是让受众产生这份感动的有效方式。”
这是企业成熟的标志
北京广播学院广告系主任黄升明先生认为,中国的公益广告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还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自愿地加入进来给予资金的支持。公益广告也是广告,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付费来买时段和制作费用,必须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企业关注社会,关注和公众有关的话题,将他们在社会公益主题上的意见、诉求、声音、看法等表达出来是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一个企业发展到开始关注社会公益问题需要一个过程:最初的企业都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当他们企业做得足够成功,却听到了社会上批评他们惟利是图的声音。于是关注公众关注的问题、塑造企业的企业形象、保持企业在公众中的亲和力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的理念。特别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很多企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战争、灾难、艾滋病、社会弱势群体、环保等问题已经成了很多企业公益广告的主题。
中国在1996年开始出现公益广告,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很多只注重短期效益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公益广告的必要,但中国一些好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黄升明教授最后指出,关注公益事业,不但有利于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甚至他们的股票价格也会受到有益的影响。
浅谈钢铁行业商业保理运作 篇7
一、宏观环境及钢铁行业情况
1. 宏观环境
(1) 政府强力引导和支持。自2012年商务部出台《关于商业保理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后, 国家相关部委近几年国家各部委连续发文支持商业保理加快发展, 鼓励加大力度发展应收账款融资, 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 建立应收账款交易机制, 帮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 见表1。
(2) 保理行业发展情况。从商业保理公司注册成立的数量来看, 2015年是商业保理持续高速发展的井喷年。截至12月底, 全国注册的商业保理企业共有2, 514家;其中, 当年新设立的1, 294家, 是2014年的1.44倍。
从2015年开展商业保理的业务量来看, 我国商业保理融资业务量超过2000亿元, 较2014年增长了1.5倍。按照总体开业比例20%计算, 500余家已经开业的商业保理公司大约服务了31, 500家中小企业, 平均每家中小企业客户获得保理融资额为635万元, 商业保理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2. 钢铁行业情况
(1) 开展保理业务的市场潜力大。钢铁企业近年来受银行信贷政策影响, 供应链资金趋紧, 应收应付占绝对额逐年扩大。根据中钢协主要对标企业应收应付账款合计总额从2009年2569亿元迅速增加到2015年的4595亿元;且应付账款占销售成本比例和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钢铁行业上下游资金需求旺盛。
(2) 开展保理业务的利润空间高主要钢铁企业, 特别是央企, 融资成本即资金成本大约年化4%左右;地方国有钢企融资成本即资金成本大约年化4%-6%左右。但是钢铁企业中小供应商资金成本年化10%-15%左右, 且没有什么有效的融资渠道, 供应链上下游资金成本相差较大。利差足够大, 适合商业保理公司开展针对钢铁行业中小供应商应收账款的保理融资放款业务开展。
二、钢铁行业开展商业保理的意义
1. 拓展融资渠道
商业保理公司资金来源可以突破钢铁行业原来较为传统的融资方式。可以采取与再保理公司合作, 与信托、基金、资产管理、P2P平台合作, 与银行开展“双保理商保理”等获取资金来源。同时根据商务部颁布的《商业保理企业管理办法 (试行) 》规定, 商业保理企业风险资产与或有负债之和与风险系数的乘积不得超过10倍, 也就是说总资产可以达到10倍于注册资本, 杠杆最大可达10倍, 见图1。
2. 提升钢铁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商业保理业务主要是基于对钢铁产业链的结构特点和交易细节的把握, 从核心企业入手判断其整个产业链, 着眼于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和服务, 使产业链成员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 促进核心企业供需链条平滑和效率提升。
3. 有利于改善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钢铁行业成立的商业保理仅仅围绕着核心企业及其供应链, 针对其上下游中小型企业提供的保理融资服务。对于风险的把控能力和行业的理解深度大大强于传统银行, 可以有效防止重复质押等类似的风险, 从而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大大改善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4. 有利于促进金融与实业经济的有效互动
不管是传统的如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是新兴的互联网融资平台, 都可以利用对行业的理解和把控能力控制风险, 顺利地切入到产业链当中。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了融资问题, 也将极大地促进金融与实业的有效互动, 部分解决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必将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钢铁行业商业保理情况
1. 目前钢铁行业保理业务情况及模式
钢铁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市场前列, 应收应付账款持续增长, 同时还有日益增加的商业承兑汇票, 上下游中小企业存在巨大融资需求和业务空间。目前有5家钢铁集团也成立了商业保理公司 (见下页表2) , 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宝钢旗下欧冶金融通过“金融+电商+仓储物流”模式初步实现三流合一, 占据市场先机, 并将业务领域从宝钢体系拓展至大宗商品多个行业领域。
河钢集团租赁公司和保理公司于2016年2月同时成立, 集团通过提供注册资本快速到位、集团政策鼓励等全方位大力支持, 河钢租赁4月实现创效2109万元、河钢保理4月实现创效76万元, 两公司实现首月创效以来, 截至5月底, 集团租赁、保理新业务两个月合计创效4505万元。
2. 主要存在的问题
(1) 保理行业资金渠道尚未成熟, 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注册资金及股东的借款。P2P平台融资、资产证券化 (ABS) 等虽有所突破, 但尚未形成规模。银行等金融机构受之前自己经营的保理业务亏损影响, 已经急剧收缩相关传统业务规模, 与保理公司合作的如保理池、再保理等业务目前还只有几个自贸区的部分银行略有尝试。
(2) 钢铁行业保理公司同业合作少。相较于行业的保理公司或纯三方的保理公司, 钢铁企业设立的保理公司深根于行业内, 对行业的理解最深, 把控能力最强, 相应风险会降低许多。
三、钢铁行业商业保理模式探索
1.商业保理简单分类
全功能保理:即保理公司承担买方信用风险并向卖方提供保理融资。
到期保理:即保理公司仅承担买方信用风险。
有追索权保理:即保理商仅向卖方提供保理融资。
保理服务:即保理公司既不承担买方信用风险也不向卖方提供保理预付款, 仅提供应收账款管理、催收等服务。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产生更细度的产品分类 (图2) , 如定保理与池保理、正保理与反保理、有追索权保理与无追索权保理、明保理与暗保理、折扣保理与到期保理。
2.主要业务模式
(1) 传统商业保理模式。以供应商供货给核心钢企形成的应收账款向保理公司申请保理贷款。主要基于核心钢企信用, 缓解中小供应商资金困难, 见下页图3。
(2) 基于商票质押/回购的商业保理模式。商票具有明确的还款意愿和还款日期, 无需核心钢企再次确权, 核心钢企为了维持商业承兑汇票的信用水平, 一般会按时承兑, 见图4、5。
(3) 其他保理服务。其他保理服务主要是指不给中小供应商融资的保理服务类型, 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到期保理、双保理中的信用担保等方面的服务。
3. 融资方式
(1) 银行融资。银行资金是属于低成本资金的主要来源, 目前可以操作的模式主要为银行流贷、保理池模式、再保理模式、联合保理模式等方式。
(2) 收益权转让融资。收益权转让融资主要是针对保理公司通过业务形成了一定量的保理资产收益权, 对接民间资金、互联网金融平台、金交所等转让保理资产收益权, 形成资金流入。
(3) 发债模式。发债模式主要是对保理资产进项打包, 通过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 涉及主体包括融资方 (原始权益人) 、资产管理机构、信用增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证券承销机构、资金托管机构、投资人等, 较为复杂。
(4) 其他模式。主要包括股东借款、关联企业借款、其他企业通道类借款等等。
4. 钢铁行业保理模式探讨
(1) 钢铁行业联合组建再保理公司。钢铁行业资金体量大、涉及上下游企业众多, 许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融资成本非常高, 间接抬高了钢材的生成成本。可以考虑成立钢铁行业再保理公司, 一方面利用行业资金体量大、市场大与银行等投资人谈判, 争取低成本资金;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整个钢铁行业上下游降低资金成本, 从而降低钢材生产成本。
商业运作 篇8
关键词:博客营销,web2.0,网络,商业价值,运作模式
博客(blog)兴起于上世纪末的美国,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存在形式,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网络媒体服务层出不穷的今天,博客的出现正好符合互联网自主化,个人化的发展趋势。在博客出现的初期,由于技术和理念的刚刚萌芽,其内涵也相对简单,即一般形式的网络日志——网友通过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空间中写下自己的随感或者发布个人信息。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营理念的不断拓展,以及对于新媒体研究不断深入,博客的概念已经从单纯的网络日志上升到了一个内容、理念,形式的外延都不断扩大的新的互联网传播形式。博客在2002年被引入到我国,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便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据CNNIC的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在中国2.98亿网民中,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用户规模为1.62亿人。在用户规模增长的同时,中国博客的活跃度有所提高,半年内更新过博客的比重较2007年底提高了11.7%。博客数量的增长带来了用户聚集的规模效应。博客频道在各类型网站中成为标准配置。同时根据2007年~2008年网络社区类应用用户对比(见下表),博客的使用量和更新率远远高于BBS和其他类型社区网络。
如此庞大的使用人群再加上博客自身巨大的商业价值使得敏感的营销人士发现了一种新的营销形式——博客营销。
一、博客营销的商业价值研究
1. 博客注意力是网络中的黄金注意力
注意力经济并不是出现在网络时代,早在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就指出:“在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信息的丰富意味着另一种东西的缺乏——信息消费的不足。非常清楚,信息消费的对象是其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丰富导致注意力的贫乏,因此需要在过量的可供消费的信息资源中有效分配注意力。”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网络营销的独特性,“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才日益为学者关注。1997年,美国学者Michael Goldhaber在网络杂志上《第一个星期一》上发表了论文《注意力经济——网络的自然经济》,引起极大反响。从此“注意力经济”的概念迅速流行于世界中。
注意力经济是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考察经济的发展。而经济总是建立在对稀缺资源的追逐上。就像农业社会稀缺的是土地,工业社会稀缺的是能源,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由于信息资源的无限性和人们对信息需求有限性的矛盾,注意力便成为了稀缺资源。因此所谓注意力经济就是指最大限度的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商业利益的经济模式。而网络营销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人们注意力的营销。所以,在早期的网络营销中,各大网站往往会采取一切手段来获取受众的注意力,即吸引受众的眼球,其具体表现为“点击率为王”的营销思想。然而随着网络经济形态的变化和网络营销的深入,人们发现光有注意力的“量”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注意力“质”的问题,即所谓的有效注意力。这种有效的注意力其实是对注意力的细分,从信息的汪洋中寻找真正有效的客户,从而保证品牌的定向传播以及商品的准确销售,因此也有人称其为“黄金注意力”。
由于博客天然的分群化,使得“博客注意力成为网络金矿中刚刚开挖出来的‘注意力黄金’,博客点击成为网络点击中最有价值的‘黄金点击’”。这是因为一方面,博客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过程中,必然因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聚合为特定的受众圈和资讯圈,从而可以有效实现商品信息的分众传播和广告信息的针对投放。另一方面,博客的互动性可以保证企业第一时间得到目标用户的反馈,从而迅速做出营销调整。这样一来,博客营销不仅较好的实现了信息的顺畅流通,而且也遵循将最重要的信息价值提交给最需要的样的商品信息交流模式信息需求者的原则,从而确保营销的效率和效果。
2. 博客营销灵活化,人性化更易于商品和品牌的接受
基于传统媒体的广告传播正面临一个困境:虽然广告费用支出大幅增长,广告制作更加精美,广告媒体更加多元,然而受众对广告的反感情绪却与日俱增,广告接受度逐步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无处不在的广告信息严重侵扰受众的私人空间以及虚假广告、恶俗广告的泛滥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这种以传者为中心的硬性“推式”传播方式难以获得受众的认可。
与传统广告媒体相比,博客传播更具有灵活性和人性化。博客的灵活性表现在博客是一个有着多种展示功能的互动平台。这其中包括文字展示,图片展示,视频展示以及FLASH动画展示,这种多媒体的感性展示方式比单纯的文字促销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容易消解受众对广告的反感心理。博客传播的人性化表现在博客的传播往往是在公平和轻松的状态下进行,这是因为博客的传授双方是地位平等的网络用户,双方的交流是分享式的交流。因此,在博客的传播环境中不存在高高在上的“授予者”,也没有卑微的“接受者”。这样,商品和品牌信息在博客中的传播中往往是以轻松幽默的状态出现,从而有利提高品牌的接受度。据国际调查机构Ipsos-M0Ri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4%的被调查者相信博客传播,而相信电视传播的比例只有17%,相信电子邮件传播的为1 4%。
3. 极大的降低营销成本
博客营销的低成本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品牌宣传费用的降低。虽然,目前博客广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参考表,但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广告费而言,博客广告花费就显得微不足道,比如2006年5月初,中信银行与和讯网站的博客广告联盟签约,在5月初投放60万元的信用卡广告。这已经是自有博客广告以来额度最大的一单。第二,市场调查成本的降低。博客的灵活性和互动性保证传者和受者之间顺畅的沟通,其中通过博客,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能够自如的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同时,企业可以在博客文章中设置在线调查表的链接,便于有兴趣的读者参与调查,这样既扩大了网站上在线调查样的商品信息交流模式表的投放范围,又可以直接就调查中的问题与读者进行交流.使得在线调查更有效率,这样一来,网络的问卷调查和在线交流就取代了现实生活中的街头访问和小组访谈,从而不仅保证数据的稳定性,也大大降低调研费用。第三,维持顾客的费用的降低。在市场营销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规律:获得一个新顾客的成本要远高于维持一个老顾客的成本。因此,对于营销人员而言,如何巩固老顾客的忠诚度是工作中的重点。由于博客是一种相对自由的交流方式,而且博客的内容又处于时刻更新当中,所以博客往往能牢牢地吸引对其内容有较大兴趣的群体的不断参与,这些群体的稳定性也为市场营销节省了相当大的成本。
4. 博客的用户多为高素质用户
相对传统媒体的使用者而言,博客用户的文化素质较高。这是因为博客用户需要把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与社会大众分享,这就需要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而博客的阅读者想要清晰的了解文章含义同样需要相关的知识储备,因此博客的使用者多为高学历人士。比如CNNIC在《中国博客研究2006》中就调研了博客用户的学历,如图1。
由此可看出,博客中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的用户远远高于低文化层次的用户。另外。由于博客的使用者需要有能力购买电脑设备和相关设施,因此,博客用户多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其职业分布多集中于管理以及技术人员,如图2。
这些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所蕴含的消费潜力是每个商家梦寐以求的追寻对象。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市场营销人员为如何锁定有效消费者而大伤脑筋,然而在Web2.0时代,通过博客这一平台的分众和聚合,可以轻易地将目标消费者从众多的消费者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较高价值的消费群体,为企业实施精准营销奠定基础。
二、博客营销的平台研究
1. 在博客托管网站(BSP)
博客托管网站(Blog Service Provider)也就是提供博客服务的各种网站媒体,根据他们各自专攻的领域不同可以被分为博客门户和门户网站的博客频道。
博客门户是指专门从事博客网络运营的BSP,其特点是专业性强,分工明确,其中以博客网和博拉网等网站为代表。博客门户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最优秀的博客集中起来,并且通过主页推出,从而方便博客受众阅读。这样一方面在传授双方中间搭建了一个搜寻平台,大大节省受众寻找目标博客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和网络注意力,有相当多的网络用户习惯于通过博客门户进入博客世界。这一点对企业的网络营销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比如2006年6月,博客网获得“阿芙”香薰品公司的1万元现金博客广告投放订单;长虹数码和西南最大的陶瓷企业哥德集团的广告也正在西南地区最大的博客类网站——博拉网上的博客中刊登。
门户网站的博客频道,也有人称为门户博客,其实就是门户网站开办的博客频道。进入2004年,由于Web2.0的异军突起,即使再强大的门户网站也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于是,网易、Sohu、Tom以及和讯等网站相继推出了博客托管服务。这种博客频道的优势在于依托门户网站巨大的流量和人气,通过制造相应话题,可以迅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比如新浪博客就常常通过举办博客大赛来吸引注意力,并且通过大量聘请名人在新浪上开博来聚集强大的号召力,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20个新浪博客的访问量达到2000万次,超过57个新浪博客的访问量达到1000万次,门户网站的博客凝聚力和号召力由此可见一斑。目前而言,门户网站的博客频道大有取代专业的博客门户的趋势
2. 个人博客
个人博客的分类很多,但是其中最有商业价值的是名人博客和专业博客。名人博客的价值在于点击量大,浏览量高,再加上名人往往拥有一大批“粉丝”以及消费潮流的影响力,因此很容易形成名人效应,提高广告的渗透效果。比如建在新浪网站上的名人徐静蕾的博客,刚建立儿天就创下了千万人次的点击率,广告商主动上门提出希望在其主页上登广告,虽然此次合作因博客和网站如何分成之类的诸多问题搁浅,但这次事件却向人们展示了名人博客广告发布的潜力。专业博客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是专家级别或极具影响力的人的博客。这些人在相应的领域实际上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他们的广告传播虽然范围较小,但是由于对于专业知识的权威性,因此极具说服力。当消费者面对高卷入度的商品(比如汽车,电脑,电器产品)等无法抉择时,他们往往希望得到专家的意见。而这也些正是吸引广告主的重要原因。比如国内最先发布广告的博客就是著名的I T写作社区Dnnews的总编辑洪波。虽然金额只有几千元,但专业博客所蕴含的广告价值却开始吸引很多大公司的目光。2006年7月3日,国内最大的信息安全厂商瑞星公司的形象广告以Flash的形式悄然出现在一千名博客上,这些博客的用户大都是IT、财经等行业的知名人物,每个人都拥有一定数量的铁杆读者。这是国内IT厂商首次大规模试水博客广告,这表明以精准定位和口碑传播为特征的博客商业价值逐步得到主流企业的认可。
三、博客营销的运作模式研究
1. 直接在博客网页上发布广告
就目前而言,广告依然是博客实现盈利最可预见到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企业最常用的品牌传播形式之一。但是不同于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博客是个人思想和观点传播和共享的一种形式,因此具有明显的私人空间的特点。所以企业在投放广告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采取影响受众博客阅读的广告形式,如横幅式,滚动式广告,并且应当相应控制广告的数量,从而保护博客空间的个人化和自由化,避免受众产生反感情绪。
2. 企业自建博客进行网络营销
Web2.0时代带来的消费者行为的一个变化就是从AIDMA模式到AISAS模式。当消费者产生消费需求时,他们已经不再满足被动的接受商品信息,而是会主动的搜索(search)并且与人分享(share),因此,作为传统营销手段的补充,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网络接入点,帮助消费者寻找到自己的商品和品牌信息。有鉴于此,在Web1.0时代,大多数企业纷纷建立企业网站作为消费者和企业的连接点。但是大量涌现的企业网站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企业网站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作为一个企业的官方网站,其网站内容和形式往往过于简单,大多数企业网站在完成中规中矩的企业信息介绍之后就很少其他企业信息的披露。二是消费者的查询模式较为单一,反馈渠道狭窄,很多难以沟通的事情往往还需要另外打电话询问。所以,总体而言,企业网站作为企业的网络接入点是合适的,但是作为其网络营销源就难有成效。因此,当企业博客一经推出,就获得国外各大公司的推崇。2002年9月,国际知名咨询顾问公司Jupiter Research就在公司网站上建立了博客频道;2005年4月,Oracle推出了podcasts节目和博客社区;Visa USA在10月发布了他们的第一个博客“都灵之旅”。在中国,2005年10月,博客网推出的“企业博客”;2006年2月谷歌推出企业博客“Google黑板报”;6月,雅虎中国推出企业博客“雅虎搜索日志”。诚如美国社会性媒体会议Blogon在发布的“205年社会性媒体调查”报告中认为:企业正在使用博客进行对内对外的交流、沟通,达到增进客户关系、改善商业活动的效果。企业博客营销开始兴起。
3. 企业聘请专业的博客写手进行软文式的品牌宣传
相比于前两种营销形式,通过聘请专业的博客写手进行软文式的品牌传播是企业博客营销中最常用到的方式。这些专业的博客写手一方面将企业的产品,品牌或者营销活动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发布到博客网站或个人博客上,另一方面,将产品使用的感受以及产品的优缺点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传达给消费者,从而帮助消费者形成新的品牌形象,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以及改变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消费者对商品物质属性的追求逐渐退居其次,而心理方面的需求则成为购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企业在进行商品营销时不仅要重视品牌的品位、形象、个性、感性等方面的塑造,营造出与目标顾客心理需求相一致的心理属性,同时还要吸引消费者参与,并借参与产生互动,赋予消费者真实的品牌感受,让消费者真正成为品牌的主人,从而促使消费者接受品牌所传递的信息并产生消费吸引力。因此,相比于广告的说教式的宣传方式,软文传播所代表的体验式的品牌传播无疑更具有良好的效果。博客中的软文将体验者对产品和品牌的感受传递给消费者,并把品牌与顾客关心的事物连接起来并融入到顾客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帮助消费者在心理层面上感受品牌的魅力,从而建立起品牌的偏好。
4. 利用事件营销在博客中传播
事件营销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升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企业主钟情事件营销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企业通过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热点事件,可以迅速引起社会大众的瞩目,达到快速宣传品牌的目的,另一方面,事件营销是一个空间广阔的品牌树立平台,借助事件营销可以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为新产品推介、品牌展示,建立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创造机会。因此,事件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而博客则是事件营销的最佳载体,这是因为博客传播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在事件传播的过程中极易形成二次传播。在博客形成的舆论圈中,不仅博主和受众之间进行传播,受众和受众之间同样存在有效的传播,这样就形成了大众传播和口碑传播的有机结合,从而将事件营销的新闻效应发挥到最大程度。
四、结语
商业运作 篇9
关键词:浙江卫视,娱乐节目,商业运作
在收视率为王的电视收看时代, 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胜出, 并获得在全国乃至全球地区性地位, 是众多电视台特别是覆盖更广的卫视都在努力思考并积极实践的一项重点工程。在保持党和政府喉舌功能的同时如何转型为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 走市场化之路成为了电视台必须去面对的课题。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受众处于云信息时代, 接受资讯渠道充分多元化的环境下, 如何能够让自己的频道吸引受众的眼球, 并成为自己忠实的“消费者”, 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美誉度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是试图通过对浙江卫视这些年娱乐节目的创新之路,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 对它怎样在短短的几年中, 从原来一直徘徊省级卫视前十, 一跃成为仅次于湖南卫视的强势台, 完成从第二集团进入第一集团 (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 浙江卫视全天收视率居省级卫视第二) 的跨越。
一、“产品”入市时机选择
自1997年推出《快乐大本营》, 到后续的《超级女声》、《天天向上》, 湖南卫视一直在争议但收视率却居高不下中发展着。湖南卫视用十年时间, 稳固了其娱乐老大的地位, 影响力直逼中央电视台。这期间, 包括浙江卫视在内的各省级卫视既惊羡于“湖南卫视现象”, 又在一轮又一轮的引进、模仿、复制境外娱乐节目的短命与失败中苦苦挣扎, 它们始终找不到湖南卫视成功的真实基因。2008年, 恰逢中国奥运年, 奥运会给浙江卫视频道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奥运会期间停止一切“选秀”节目播出, 奥运结束后, 娱乐、选秀类节目也进入整体调整期。浙江卫视很好地抓住了这一机遇, 一夜之间创造了省级卫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奇迹。这一期间最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我爱记歌词》的横空出世。2008年国庆期间, 浙江卫视在仔细研究了湖南卫视十年娱乐节目发展道路后, 成功移植了风靡美国的娱乐节目《合唱小蜜蜂》, 并且经过对国内市场的分析与本地资源的整合, 在全国独创全民参与的电视卡拉OK大赛。至2009年8月, 《我爱记歌词》引进改造一年后, 收视率就达到全国同类节目第二, 成为除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以外唯一一个收视率过1%的省级卫视周播娱乐节目, 这就意味着全国每100个人中就有一人在收看这档节目, 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二、“产品”的定位与选择
《我爱记歌词》的成功, 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的背后其实是浙江广视集团痛定思痛, 彻底转变经营理念。浙江卫视多年来一直沉迷于其单一的江南风格传播, 以“怎不忆江南”的自我陶醉心绪掩盖了办台的保守。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唤醒其主观改变意识, 甚至浙江卫视一度成为“左”的典型。随着集团领导班子调整以及浙江省发展文化大省战略的铺开, 2008年以“中国蓝”为分水岭的改革全面开始。由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持续走红的启发, 如何打造一档能够吸引观众眼球, 快速提升浙江卫视关注度的娱乐节目成为了首选。但究竟打造怎样的一档节目以提升浙江卫视的知名度成了关键
1. 选择以高互动、宽基础的市场切入口
浙江卫视之前也曾经引入、模仿过一些娱乐节目, 但都因为缺乏新意而草草收场。湖南卫视的几档娱乐节目收视率高, 如果浙江卫视一味去简单模仿、复制, 必定会成为跟随者且因无法超越而处于竞争劣势。经过反复分析研究, 发现湖南卫视娱乐节目存在一个问题, 即节目娱乐性强, 但观众基本处于被动收看, 参与度不高, 而且每期节目出现的嘉宾多是娱乐圈名人, 观众收看点以轻松开心、满足明星情结为主。那么有没有一种能够足以吸引绝大多数人感兴趣并且愿意参与、能够参与的项目呢?结果很快惊喜地发现, 有, 那就是群众基础非常广泛的卡拉OK。卡拉OK不但基础广, 而且具有宽年龄层次的特征, 即从50后到80后都能参与其中, 一种以市场需求理论为核心、以参与对象专业要求门槛低、“产品”差异化明显为特征的精准市场切入口就这样被找到了。
2. 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形式
找到切入口以后, 如何构建节目框架和完善节目内容成了关键。受风靡美国《合唱小蜜蜂》启发, 形式很快确定了下来, 但由于文化差异, 观众参与的形式必须加以改变。浙江卫视策划组发现我国卡拉OK有两个特点:普遍不记歌词, 习惯于随屏幕跟唱和不同年龄段歌曲选择的年代性。那么起始期以年代跨度不大歌曲为主, 以记歌词我竞赛点娱乐形式会不会引起大众的参与呢?结果是肯定的。《我爱记歌词》以80年代、90年代为主打歌曲的记歌词比赛一开始, 就赢得了热烈的反响。虽然节目培育之初经历了一些曲折, 但随着节目录制过程中受众接触点磨合越来越细, 这档娱乐节目也就越来越被观众接受。
三、“产品”价值的构建与延伸
随着《我爱记歌词》的成功, 浙江卫视清醒地意识到, 如果单纯依靠一档节目, 其市场生命周期是有限的。节目消费者和日用品消费者有着共通的“喜新厌旧”习惯, 特别是以精神消费为特征的娱乐节目, 更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如何实现“产品”保鲜, 如何形成“产品”多元化以及多元化过程中的节目内容系列化、推进化、集合化成了新课题。浙江卫视在总结《我爱记歌词》经验基础上, 接连推出了《我是大评委》、《爱唱才会赢》, 及集以上“综艺三剑客”《全国麦霸英雄会》, 将三个节目的闪光点:歌词记忆力考验、蓝巨星音准考验、翻箱子智力考验融合在一起, 在多个城市进行海选, 直至总决赛, 打造了集好看、好玩、好听由一身的综合性娱乐节目, 加上后来推出的《中国梦想秀》, 一举奠定了大众化、平民化、参与度广、关注度高、融合度强的娱乐强台的定位。
四、错时“渠道”的设计与扩展
浙江卫视娱乐节目在全国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除了节目本身差异化特征明显外, 其播出时间的选择也值得肯定。客观地说, 浙江卫视娱乐节目的制作水准以及主持人阵容还是跟湖南卫视存在一定差距。在节目内容上形成差异化同时, “销售渠道” (播出时间) 错位也非常重要。浙江卫视的娱乐节目一般都安排在湖南卫视娱乐节目黄金时段播完后再播出, 这样既避免了与湖南卫视的正面冲突, 但是很好地笼络了部分湖南卫视的忠实观众, 扩大了自己的受众范围。这种以劣势心态形成的错时“销售”, 反而获得了更强势的收视率。浙江卫视在后续保持这一优势的同时, 针对不断扩大的受众群体和需求变化, 不断丰富节目内容, 适时调整节目播出时间和顺序, 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态势。另外, 由于节目大众化、平民化、娱乐性高, 参与度高, 《浙江卫视的娱乐节目已引起海外媒体的关注。马来西亚Wa TV (华频道) 主动提出以单集1000美元的价格一次性购买26集《我爱记歌词》节目版权, 创下了该频道国内娱乐节目最高价。目前, 《我爱记歌词》还在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家和地区播出, 反映都比较好。
五、促销手段灵活与多变
就社会日用品实体产品而言, 促销一般是在产品出厂后进入市场前展开。但浙江卫视的娱乐节目除了常规性的片花宣传预告这样的传统促销之外, 独特地是把促销巧妙融合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如《全国麦霸英雄会》, 通过各个典型城市海选, 把各个参赛的小组成员以及他们的相关背景通过视频的形式录制成并在节目中加以播放, 将极大形成参赛的小组成员周边人群和所在地城市的受众偏好性收看效应;在比赛过程中由现场主持人随机到卡拉OK厅抽取参赛曲目, 也会引起出题者以及他们周边人群对浙江卫视的关注, 他们日后都可能成为浙江卫视娱乐节目的忠实观众。再如《中国梦想秀》通过对平民有梦者的寻找、跟踪拍摄, 把一批平民有梦者感人的故事加以记录、播出, 即形成了平民有梦者周边人群所在地受众的对浙江卫视的关注效应, 又因为这种寻找平民有梦者的过程本身就会感动一大批受众, 进而会带着情感自觉不自觉锁定浙江卫视。这种把“产前”促销贯穿于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形式是包括湖南卫视在内的许多电视台都没有做过的, 其促销效果有时往往明显好于“产后”促销。从单纯的单集成本来看, 外景式的拍摄会加大节目制作成本, 但从区域性受众的锁定、扩大、巩固等促销效益环比效果评估来看, 这种成本的增加是非常划算的。浙江卫视的确走出了一条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软促销之路。
商业运作 篇10
一、商业模式的内涵及结构
商业模式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不过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蒂默斯(Timmers:1998, 1999)在商业模式研究中,指出商业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包含多方面内容的复合概念,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体系结构;商业活动参与者潜在利益的描述;以及收入来源的描述。威尔和威泰尔(Weill&Vitale, 2001)将商业模式描述成为公司的客户、同盟者和供应商之间角色和关系。KMLab公司(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关于公司在市场中想要如何创造价值的一个描述,它包括公司的产品、服务、形象和营销等的综合,以及基础的人员组织和运营基础设施。
简单地说,在某种程度上,商业模式就是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寻找到价值所在,然后将从供应商那里获得的原材料转换成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目前世界主要煤制油项目发展情况见下表,本研究我们根据煤制油产业参与者性质不同进行商业模式的分析。
二、煤制油商业模式的三种类型
煤制油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政府、科研院所、国有及民营企业。根据这些组织在煤制油商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性质不同,可以将商业化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商业化模式、研制企业主导商业化模式和企业主导的商业模式。需要说明的是随着产业发展各种模式之间也在发生变化,并非绝对不变的模式体系。
(1)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商业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商业模式是以政府或公共部门为煤制油商业化运行主体,各类研发、私人部门为辅助,高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运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通过中央和地方直接投资,国家所有的方式,推动煤制油商业化运行的项目建设、实施和发展。根据政府在商业化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方式不同可以将政府主导型划分为政府直接主导型和政府间接主导型。所谓政府直接主导型就是政府自己全部通过财政拨款进行投资,并指定政府的某些职能部门直接参与煤制油商业化运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类似于我国的中央直属企业。政府间接主导型模式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然后委托国有企业实施煤制油的商业化运行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政府对商业化运行提供部分资金,但是并不直接参与经营,即政府为所有者充当委托人角色,而国有企业为代理人,即具体经营管理者,类似于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
(2) 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是指煤制油商业化的组织和管理由科研机构担任,在这种模式下由煤制油科研机构投资进行煤制油商业化运作,即将其技术直接进行产业化,向创新产业链下游移动。同样,根据研制型企业对煤制油商业化运作的组织管理方式不同,研制企业主导型模式又可分为研制企业直接主导型和委托—代理型。研制企业直接主导型模式是指煤制油技术开发企业通过组建煤制油企业自己来进行技术产业化,而委托—代理型则通过科研企业委托第三方企业进行煤制油的商业化运行。目前,国内的研究企业一般还不具备直接投资煤制油项目的能力,大多采取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煤制油项目的建设。
(3) 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技术购买型的,这些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并不研发煤制油技术,其煤制油技术主要是通过购买自煤制油技术研发企业。这类企业从项目申报、审批到投资运营,都由企业自身独自操办,并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办事,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此外,在投资商也有是采用多元投资方式吸收其他资金进入,在煤制油的组织管理方式上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煤制油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技术引进起协调作用,另外,制定相关的产业规划和产品标准。目前国内参与这种商业模式的主要有潞安矿业集团、徐州矿业集团等国有企业的煤制油项目。此外,浙江、广东等地的某些民营企业也在积极开展煤制油项目。
三、不同煤制油商业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分析
1. 煤制油商业化特点分析
概括起来煤制油商业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受国际油价波动大。煤制油商业化将直接受国际油价的影响,油价在45美元/桶就可保本运营,国际油价高升,已经间断性地突破140美元,因此,目前煤制油技术商业化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第二,商业化规模效益显著,投资巨大。研究表明煤制油项目至少年产规模要达到100万吨油品才能有效益,而这个规模投资需100个亿以上。第三,技术风险大。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都有风险。第四,对资源和设备依赖性强。煤制油项目需要大量的优质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作保证,在设备上需要超大型特殊装置,并对设备质量安全提出很高要求。第五,煤制油项目商业化参与主体多。煤制油项目实施需要煤制油研发机构、金融机构、政府、公共部门、煤炭企业、技术设备企业和电力公司、石油公司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推进煤制油商品化。
2.煤制油商业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1) 政府主导型商业化模式的优缺点。从政府主导型的优点来看,第一,在商业化初期,由于煤制油项目的技术并不成熟,同时,投资巨大,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对于产业化的前景并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导型可以发挥政府资金优势和协调能力优势,担负煤制油项目的组织运营,这样可以促进煤制油商业化运行的实施和快速发展,最终形成煤制油产业发展。第二,在煤制油商业化运行期间,由于煤制油的中试环节复杂,成本较高,如果没有政府财力支持,那么企业要克服较长时间的中试,试生产过程是很困难的。第三,由于煤制油项目的风险太大,投资收益周期长,这样导致企业投资经济激励受到制约,投资不足,所以,这时采用政府主导型可以起到资金示范作用和杠杆作用,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煤制油商业化中来。从政府主导型的缺点来看,巨额的财政资金投入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使得政府的融资压力增大,同时,政府参与会伴随运行效率的低下,相比市场而言这种弊端先天注定的。另外,由于政府投资,收益归属政府所有,不利于商业化运行成果快速市场化。
(2) 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化模式的优缺点。研制型企业的优点在于:第一,研制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科技人员优势担当煤制油商业化的责任者,保证商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并能够根据项目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各种技术问题。第二,拓宽了融资渠道,减轻了政府压力,成熟技术往往可以直接转化成资本,即技术入股。第三,在煤制油项目运营过程中,各种设备仪器的维修工作能够及时跟上,保障项目稳定运转。研制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的缺点是,一方面,很难保证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结合。发展煤制油从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发展需要,尤其在一些特定政治背景下,这种需要具有长期意义,但是研制型企业可能因为投资周期长,资金额大,收益不明朗而降低商业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商业化后煤制油企业的运营更多体现一种商业行为,而研究机构未必能够提供这种运营的人才需求,另外,科研机构的资金有限,筹资能力也常不高,所以不一定能够保障煤制油商业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需求和持续不断投入。
(3) 企业主导型商业化模式的优缺点。技术购买企业主导煤制油商业化的优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发挥企业的资金优势和融资优势。第二,通过企业的规范化经营可以提高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成本控制、人员管理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可以发挥现代企业的独特优势。第三,由企业来处理政府、科研结构、高等学校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可以将这种协调关系建立在利益同盟基础上,使得关系更加牢固。尤其是商业化之后的产业化发展更能展示私人企业主导模式的优势。企业主导型的缺点在于,煤制油项目商业化过程中增加了对技术和政策的依赖性,从而增加了项目风险,尤其是商业化初期。另外,企业主导型商业模式还可能因为缺乏政府资金的支持陷入僵局,尤其在初期更是如此。
3. 煤制油商业模式的适用条件比较分析
政府主导型模式适用于煤制油商业化初期,规模较小阶段,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强大的资金优势和协调沟通能力,推动煤制油项目快速实现商业化发展。研制企业主导型模式适合于企业研究能力强,技术发育充分,商业化过程中对技术依赖的初期阶段,或者急需提升煤制油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期间,另外,也可以适用于具有长期规划的煤制油项目的商业化。企业主导型模式则适用于具有一定的资金优势,并具有较为充足的煤炭、水资源优势的企业,或者具有一定运营能力经营的公司,在煤制油商业化后期比较适合于采用这种模式,提高煤制油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及产业效率,尤其在政府财力不强,市场发育完善,融资渠道畅通的情况下更适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和适用环境,应该结合各国经济发展阶段、整体生态环境、技术进步状况以及资源情况等灵活应用,也可以在商业化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商业化模式。
四、南非煤制油商业模式的实践和对我国的启示
1. 南非煤制油商业模式实践
南非煤制油商业化主要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之前的政府规划制定阶段,第二阶段是1950—1978年,在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支持,属于政府主导,1979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在这阶段主要由煤制油企业主导。
(1) 第一阶段,筹备规划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非经济主要依赖进口,后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严重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南非放弃自由的贸易政策,实施关税保护,促进国内工业产业发展。1946年CTL通过南非政府融资论证,一年后液体燃料和石油法案通过,随即成立液体燃料委员会,规划煤制油项目的发展。An glo-Vaa在1949年获得南非政府许可开始进行煤制油项目,拟投资1300万英镑,先开发一个新的煤矿,以确保稳定的供应。
(2) 政府主导阶段。1950年初,Anglo-Vaal公司由于前期投入太大陷入资金困境,这时政府开始进入,成立南非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到了196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南非的种族隔离主义遭到了国际反对,石油出产国对南非开始实行石油禁运,科威特取消了所有南非出口计划,1974—1978年的石油危机进一步促进了沙索公司的事业发展,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性得以进一步体现,比如在1979年末期,沙索公司生产的油品为30英镑每桶,而同期世界价格为40英镑每桶。这种经济性的显现也刺激了南非加大对煤制油项目的投入,1976南非在S e cu nda建立了沙索Ⅱ项目,1980年在同一地区又新建了沙索Ⅲ,使用技术同样采用了费-托方法。
(3) 煤制油企业主导阶段。经过近30年的努力,南非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效果初见端倪,在这种情况下,南非政府认识到只有将煤制油项目社会化,采用遵照国际惯例的企业经营模式才可能更好地推动煤制油产业发展,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经过这一股权结构的调整,公司走向企业化经营的道路,并在以后发展中显示了威力。1984年起,沙索三个工厂一起投产,日产量为11.2万桶石油,几乎能够满足南非当时能源需求的一半。
2. 南非煤制油商业模式对我国煤制油商业模式选择的启示
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南非在能源结构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对比南非煤制油商业化的模式和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这种启示将为发展中的煤制油项目商业化提供有益借鉴。
(1) 煤制油项目的商业化周期较长,在南非从提出煤制油规划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壮大花了近50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必须由政府主导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帮助。前期的政府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保证资金链不断裂。
(2) 煤制油产业发展可以吸收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不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各类投资机构、企业、研究机构及金融保险公司进入是加快商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3) 煤制油商业化的不同阶段必须辅以不同的商业化模式,初期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后期以私人部门主导为主。科研主导型在充分的资金和经营人才支持下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商业化模式。
(4) 煤制油项目不单纯产出油品,更重要的是不断扩大产品范围,向石油下游产品衍生,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完善增强煤制油的抗风险性。
(5) 我国煤制油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有一个统筹规划和产业布局,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遍地开花,煤制油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必须在结合资源状况条件下,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市场进入严格控制。
(6) 南非的煤制油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了德国的技术和国际资金,同时也广泛接纳上游煤炭企业及石油企业为合作伙伴,这样可以保障产业供应稳定,产品多样,增加效益。
摘要:油价飙升及能源短缺直接引发了各国政府对煤制油项目的关注, 许多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煤制油项目, 这也掀起了中国煤制油项目的热潮。煤制油项目属于高风险性投资活动, 对技术、经济、资源、设备条件要求苛刻, 对商业模式的选择依赖性也很强, 恰当的商业模式将大大降低项目实施风险, 加快煤制油商业化进程。本文介绍了几种商业化模式及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南非沙索公司的商业化模式及对我国煤制油商业化的启示。
关键词:煤制油,商业模式,南非沙索公司,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胡社荣.煤成油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震出版社, l998:1-l97.
纪录片商业化的运作 篇11
纪录片商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回顾国内纪录片商业化的生态现状,我们清晰地发现,纪录片相对其他电视节目而言其商业化程度还很低。目前,纪录片创作者被人为地分为体制内与体制外两种类别,前者大多具有较浓的政治化色彩,企图以“真实”的名义图解政治,后者则大多怀有孤芳自赏的心态,幻想以“真实”诠释艺术;前者拥有播出平台,后者难于寻找播出渠道。若此两种类别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多元形态中的两种倒是无可厚非,但是他们目前几乎代表着中国纪录片的整体,这种体制与当今的市场化潮流背道而驰。众所周知,体制是一个非市场的概念,而在中国市场化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作为市场主体的纪录片创作者应该享有平等的制作、播出权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像西方国家那样用市场的标准来要求,才能打破目前这种各自为政、相互封闭的经营状态,才能推动中国纪录片获得新的发展。中国电视纪录片商业化主要由融资、制作、营销等几个关键环节构成,但这几点恰恰是制约现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瓶颈。
融资方式单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融资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商业化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纪录片创作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央视和地方台为主的官方媒体投资;二是各种影视传媒公司的企业投资。此外,由于中国纪录片的节目收视率低、销售难,广告收入少等原因很难吸引国外投资。在仅有的投资中,与其他类型的节目相比,资金仍显得捉襟见肘。以实力最雄厚的中央台为例,其投资一个30分钟的纪录片,最高预算据说不会超过6万元。传媒公司等企业投资更是希望少投入快产出,但是由于纪录片自身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都直接影响投资。除了国内的资金外,外资公司的资金开始进入中国纪录片市场,但只是处于一个摸索性的尝试阶段,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由于不熟悉商业化的运作流程导致这些资金很少使用。
制作脱离市场 在创作纪录片时,从选题、策划到制作都要着眼于市场的需求,脱离市场的孤芳自赏终将被市场淘汰。选题准确是先决条件,创作者注意选题时必须从过去的高雅文化的惯性中解脱出来,把纪录片看作是大众文化。选择那些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记录发生在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事情。只有在选题上适应观众的需求,才可能拥有最大量的观众群。例如,2006年普遍获得好评的纪录片《躁动》就是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讲的是渔民捕捞海蜇的故事,这种题材因为关注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通俗易懂,容易被各种层面的人接受。可见,选取具有市场潜质的题材,是获得纪录片营销成功的关键一步。
商业化需要优质的商品,工整精良的纪录片就是优质的商品。澳大利亚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克里斯·麦可黎曾经指出:“中国纪录片要在海外寻找市场,必须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首先是技术质量,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必须达到国际普遍认可的技术标准。”回头看看我国的纪录片,的确有一批上乘之作,可是在国际节目交流洽谈会上,往往由于图像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失去了很多机会。此外,纪录片的制作与播出不分也是制约其商业化的重要一关。因为体制的缘故,电视台的纪录片人自己选题、制作纪录片,目的仅是满足本台播出需要,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显然不符合纪录片的商业化要求。
营销环节缺失 纪录片的融资、制作、营销是一个完整的商业链条,缺一不可。对于目前的中国纪录片现状而言,营销环节缺失成为纪录片商业化的最大瓶颈。好的营销机制往往能拉动投资,在纪录片行业,多元的播出渠道也要靠营销机构来开拓。至于题材的把握、制作的方式是否符合市场规律,营销可以进行适当的协调;当纪录片的创作与市场发生脱节时,营销可以进行适当地引导;营销是生产与播出之间的纽带,对于纪录片营销的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也将逐渐松动。因此,纪录片商业化营销环节的缺失是重大的发展瓶颈,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纪录片营销体系迫在眉睫。
纪录片商业化的建议
树立纪录片的商品意识 纪录片不仅仅是纪实艺术,它还是商品,制作人在创作时必须考虑它的制作周期、制作成本和投入支出。首先,在创作者的组合上,不仅要考虑到编导的品位、创作者驾驭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经济上的收入和产出的均衡,也就是说,要考虑有没有利润空间。要改变过去那种由电视台出资,创作者只管把片子做出来,是否具有收视率,什么观众爱看,能否销售出去一概不管的状况。关键的是,如果把纪录片当作一个商品去运作,就可以在选题前主动进行市场调研,看看观众爱看什么样的节目,什么样的节目有市场前景,制作什么样的节目节省经费并能打入国际市场。笔者在2004年和2005年先后拍摄的《伴》和《蜘蛛人》分别卖到几十万,并且还在销售,延伸其价值。这两部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成功的商业化运作。
建立纪录片的“方案预售”机制中国唯一一家专业纪录片代理商零频道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郑琼认为:“国内独立纪录片制作人的生存状态比起外国同行要差许多。”这归因于中国纪录片仍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方案预售机制,同时又没有来自国家、社会的纪录片基金。目前,纪录片的“方案预售”(ProjectPitching)形式是欧洲比较流行的融资方式,即制片者首先把自己的计划和构想,向一些投资商展示,通过进一步的游说和洽谈,把部分版权等利益出售给投资商,从而从投资商那里获得一定数量的资金,使拍摄的资金更为充足,这种方式将纪录片的投资风险大大降低了。但中国的纪录片通常是制片者先去拍,然后再考虑市场和推销问题,这就降低了前期题材规划的市场化程度。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初步尝试这种“预售”的方式,建立了中国纪录片专业交易平台,拉近中国制片人和国际买家的距离,经过三年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纪录片的资金流动和投放。
工整精良的制作与创新 纪录片要想成功持久地进行商业化运作,创作者必须把节目的技术质量视为生命。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同行人的做法,比如说对那些具有吸引力的画面和场景,进行重点突出,可以用稍长一些的时间,用可以突出主体的景别,或者进行烘托等手段,尽可能地把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在叙事手法、硬软件指标上,国内导演要进入国际市场都首先要了解、学习和接纳一些新的更严谨的规则。
此外,还要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比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道制作的节目,可以说在技术上是无所不用其极。从画面上我们就能看出其影像别致而工整,多处使用超大广角、显微镜头、航拍、水下摄影和高速摄影等手段。我们国内近些年出现的《祖屋》、《沙与海》、《伴》、《纸殇》、《悬棺》等,都属于这种画面工整、灯光考究、故事化强、制作精良的作品。
寻求国际合作与多次营销 中国纪录片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就必须要走国际市场。走国际市场就必须了解国际上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纪录片能打入有关国家,用什么方式拍摄纪录片更受欢迎等。在这方面,尝试国际合作拍摄应该是个与国际接轨的好办法,与国外制作方在共同承担制作费用的情况下,共同制作电视纪录片。也有由外方出资,我方拍摄,利益共享的拍摄方式。中西方不同的创作观念与创作方法在一起交汇,不同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模式得到碰撞。可以说,国际合作本身,就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一条捷径。
纪录片不像新闻节目是一种“易碎品”,因此,在营销方面可以根据购买商的要求重新改编和包装,进行多次营销。同时,对于精品纪录片建立相关的营销产业链,可以进行多次开发。虽然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视听文化产品,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将会蕴含着无限商机。就在近几年国内各大电视节上,国内纪录片向境外输出的节目量都达到了数百万美元,可见纪录片营销的前景无限。现在自然类和动物类纪录片,已经成为中国内地输出节目的主要片种,环保类和人文类也开始大面积向国外辐射,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中国纪录片大市场正等待着充满热情与梦想的纪录片创作者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冷冶夫系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
商业运作 篇12
按照中国目前的经营发展状况, 零售商业发展态势、未来发展规划、人均购买力水平、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 在中国发展具备优良购物环境、提供大型休闲场所及停车场, 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及服务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购物中心的条件已逐渐成熟, SHOPPING MALL的出现也是中国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商业业态进行社会优化组合的必然趋势。从而大大推动了国内商业物业的发展。
一、摩尔购物中心的涵义
MALL全称Shopping Mall, 音译“摩尔”或“销品茂”, 意为大型购物中心, 指在一个毗邻的建筑群中或一个大型建筑物中, 由一个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和规划, 把一系列的零售商店、服务机构组织在一起, 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等各种服务的一站式消费中心。国内通常所说的购物中心实为百货店的另一种称呼。MALL不尽规模巨大, 集合了百货店、超市、大卖场、专卖店、大型专业店等各种零售业态, 而且有各式快餐店、小吃店和特色餐馆, 电影院、儿童乐园、健身中心等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另外, MALL还提供了百货店、大卖场无法提供的如漫步在长廊、广场、庭院般悠闲的购物享受。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零售企业除了发展自身特色, 提高服务质量外, 还必须顺应以规模领先、以效益制胜的世界零售业大趋势。SHOPPING MALL有别于其它的商业业态,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营造和引导新的消费方式, 引进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和生活理念。建设现代化的SHOPPING MALL对促进中国商贸发展、填补商贸空白、优化商贸行业结构、改善购物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它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二、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的涵义和管理难点
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MALL:又称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 普通摩尔的物业所有者一般不进行零售经营, 而是将场地出租给专业零售商, 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实行所有者、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优势互补, 既可保证和提高管理水平, 又可使摩尔以一个统一的社会形象面对消费者, 同时由于摩尔内的各零售商分别经营自己的产品, 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经营风格。这种购物场所的组织和构造形式, 包含着一种促销思想, 即要让消费者在购物场所尽可能停留较长时间。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由大房地产商按MALL的要求设计开发建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或城郊居民聚居区, 实行的是租赁制。特点:面积比购物广场大许多, 一般在15至30万平方米左右;业态业种的复合度高度齐全, 一般为全业态全业种经营。
物业型购物中心在东南亚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发展的很多, 其代表有:香港时代广场、海港城、太古广场、又一城, 新加坡义安城Ngee Ann City、莱佛士城Reffles City、威士马广场 (Wisma Atria) 、先得坊Centre Point, 菲律宾马尼拉GLORIETTA PLAZA和香格里拉广场SHANGRILA PLAZA, 马来西亚吉隆坡刘蝶购物中心 (LOW Yat Plaza) 、燕美购物中心 (Imbi Plaza) 、乐天购物中心 (Lot10) , 泰国曼谷世界贸易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 、暹罗广场 (Siam Center) 、River City、The Emporium, 台湾的京华城、中华城、台茂购物中心、厦门“SM城市广场”。国内也发展迅速, 如:上海时代广场、北京时代广场, 上海梅龙镇广场、北京东方广场, 上海嘉里不夜城、北京国贸中心, 宁波天一广场, 宁波万达广场。
但建购物中心容易, 管理购物中心难。一个大规模购物中心的正常运行, 首先要求事先策划设计的成功。美国购物中心除了事先策划外, 还实行专业化的管理。管理主体可能是房产所有者, 也可能是房产所有者聘请的专业化商业管理顾问公司。把购物中心管理简单地视为物业管理或是商业管理都是错误的。它几乎是一门边缘学科, 物业管理与商业管理的交织。购物中心管理者不仅要保证水、电、暖、空调等设备的正常运转, 周围环境的整洁与安全, 还应该知晓店铺经营知识, 为各零售商提供信息服务和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更重要的还在于进行统一的促销活动, 负责把顾客引进店中来。购物中心不是集贸市场, 管理者也绝不是仅收租金的地主, 他必须保证入租的客户具有完美和大体一致的形象, 从而保证他们能赚取理想的利润, 否则哪有租金给你呢!上述的这些问题都将成为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的管理难点, 需要我们有较好的商业物业运作模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三、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商业物业运作模式探索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 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商业物业市场的博弈有4个参加者:开发商、投资者、经营商、管理商。分开来看, 商业物业的赢利有5个渠道:一是开发商通过运作项目赚取开发投资利润, 二是投资者出租物业赚取租赁利润, 三是经营者赚取经营利润, 四是商业物业管理商赚取管理利润, 五是长线持有物业, 享受物业的增值。在此背景下, 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物业运作模式可以做一些探索:
1. 产权完整的经营式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经营统一化与产权分散化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已经成为商业物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产权完整统一的商业物业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那么开发商如何获得充裕的资金进行运作?日益膨胀的民间资金又如何投向收益较高的商业物业?美国房地产业的运作模式值得很好的借鉴:
美国房地产业经过长期发展, 已经形成以房地产投资信托为核心的产业链。个人投资将转向房地产基金, 它使个人投资者以少量资金即可参与房地产投资, 并可享受相应股份的收益, 其具体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 面向公众募集资金:面向公众募集资金, 募集对象广泛, 募集潜力巨大。尽管SHOPPING MALL等商业物业资金需求量极大, 资金回收期长, 该种募集方式仍可以满足开发、经营MALL的需要。
(2) 投资组合由多家或大量的SHOPPING MALL等商业物业组成:通常专营SHOPPING MALL的房地产投资信托拥有几十或上百个SHOPPING MALL的投资组合。在巨大的资金背景下, SHOPPING MALL等商业物业的投资可以产品组合, 不同地区及不同发展规模的SHOPPING MALL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并占领市场份额。
(3) 专业化管理:作为同时投资并且长期投资几十或上百个SHOPPING MALL的机构, 其管理团队能够聚集大量相关领域的管理精英, 实施专业化管理, 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而不是将某个具体项目的经营风险集中于某个人。
(4) 与各大零售商保持长期协作关系:房地产投资信托在长期经营过程中, 与各大零售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核心主力店的招商得以顺利解决。
2. 统一管理, 租售协调的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1) 先租后售, 以租促售, 最大限度地赚取开发投资利润。从2002年开始, 上海、成都等地陆续出现了一种新的商业物业运作模式:商业物业开发商在项目开发完成以后并未将产权拆零销售, 而是联合专业的商业经营管理公司先将商业物业完全经营起来, 形成获得投资者认可, 经营户追捧的成熟商业物业后, 再将产权进行拆零出售。有的媒体称其为“成现经营”, 意即商业口岸价值成现以后再进行商业地产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先租后售, 以租促售”。
(2) 不租不售, 开发商直接涉足商业经营, 同时赚取开发投资利润和商业经营利润。宁波的天一广场是宁波商业核心地带重造的成功广场, 也是宁波老三区的商业中心代表, 其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其建筑面积是22万平方米, 有宁波政府的天一城投公司开发, 并进行物业管理, 主要的特点是只租不卖, 是属于典型的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MALL:又称普通摩尔购物中心MALL, 一般不进行零售经营, 而是将场地出租给专业零售商, 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实行所有者、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分离。
(3) 销售部分黄金商铺的产权, 其余不宜拆零销售的物业作为股本, 与专业经营商家联合成立专业商业经营公司, 整合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经营商家的品牌经营优势, 同样可以赚取开发投资利润、合伙经营利润和物业的增值。
(4) 销售部分黄金商铺的产权, 其余不宜拆零销售物业的作为股本, 与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联合成立项目管理公司, 引进经营商家收取租金, 整合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商业管理公司的品牌管理优势, 同时可以赚取开发投资利润、租金收益和管理利润和物业的增值。
当然, 赢利模式的发展是永无穷尽的, 开发商以及博弈相关各方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明确投资回报的期望值, 才能设定科学合理的赢利模式。为了赚取自己能力以外的利润, 盲目地涉足陌生领域, 可能最终反而将风险扩大化。
3. 地产型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预先取得足够规模的地块, 只开发其中少部分地块为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 通过对物业的成功经营, 赢得周边土地增值, 其赢利空间自然又远非单个的商业项目可比。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已从单个项目的赢利扩大为大规模土地的经营, 其开发商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地产商”。
一般在城市配套设施充足的环境中建设小规模的居住区, 可以享用各种成熟的配套, 开发商可以省掉很多配套的建设。当然, 市政配套的价值已经蕴涵在土地的价值中了。如果在城市郊外预先取得足够规模的成片土地, 开发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在该区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促动以后, 享受相关地域、物业开发的顺利升值和赢利, 使配套成为一种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如果单纯就商业项目来操作, 并不能充分发挥配套给土地带来的增值。
2006年12月22日开业的宁波的万达广场位于鄞州中心区核心位置, 东靠天童北路, 南为贸城中路, 西至宁南北路, 北临四明中路。项目总占地面积21.09公顷, 总建筑面积为52.06万平方米左右, 其中, 国际商业广场总建筑面积近26.86万平方米、高级公寓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白金5星级酒店及5A级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左右。宁波万达广场项目是一个集国际商业广场、高级公寓、白金5星级酒店及5A级写字楼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通过一段时间的成功运营, 使宁波万达广场的区位在宁波逐渐形成了一个区域中心, 使周边的房价提高了30%多, 其周边宽阔的马路, 大型的停车场, 吸引了有较强购买力的有车家庭群体, 消费者的集聚力迅速增加, 成为一个宁波南部地区的标志。
4. 品牌型商业物业运作模式
将物业管理、商业管理将进化为“资产管理”, 最终形成品牌型运营模式, 形成连锁的专业化管理。
目前, 商业物业的开发商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将物业管理、商业管理发展为资产管理。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 开发商还会涉及酒店、会展、体育、道路港口设施等开发项目。譬如, 李嘉诚财团早在数年前就涉足国内港口的开发与运营, 成都的著名本土房地产企业置信实业也成立了置信资产管理公司和置信商业旅业管理有限公司, 都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物业管理和商业管理。
商业物业的开发商已经逐渐形成这种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给自己的物业公司留下几间营业用房或一些广告位, 让物业公司通过这些局部的资源赚点钱来贴补物业费收入的不足;物业公司所管理的全部物业作为资产, 可以通过物业服务、管理、创造性的经营活动, 使资产保值和升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物业的延续价值是靠经营体现出来的, 例如可以通过促动买卖、租赁来升值硬件资产。传统的物业公司必须强化自身的“造血机能”, 变革成资产管理和运营公司。开发商业物业, 尤其在经营长期经营管理的商业物业时, 物业管理 (资产管理) 成为极重要和关键的企业职能。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运营好了, 可以满足企业品牌, 增强融资能力, 扩大企业现金流, 实现经常性回报, 有利于连锁和跨地区发展。
如菲律宾的SM SUPER MALL集团 (自营SM百货公司、SM超市、SM影城、SM玩具反斗城大卖场、SM美食城) 和ROBINSONS集团 (自营ROBINSONS百货公司、ROBINSONS超市、ROBINSONS影城、ROBINSONS玩具反斗城大卖场) 、泰国正大集团的THE MALL集团 (自营易初莲花超市) 、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属下之百盛购物中心 (自营百盛百货公司和超市) 。这些都是专业的品牌摩尔运营商。
四、总结
商业物业是非常个性化的资本载体, 运作的理念也是丰富而易变的, 商业与房地产都属于地域性很强的行业, 不存在通用的成功模式, 在SHOPPING MALL的时代, 我们要灵活地运用它, 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到多方共赢。在未来, 我们应当注意顺应SHOPPING MALL的时代发展的趋势, 利用房地产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 降低运作风险, 拓宽运作思路, 获取长期稳定的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商业物业收益和增值。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 国内零售业将逐步迎来SHOPPINGMALL的时代, 其中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是目前最多的一种摩尔, 本文根据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的特点, 对其商业物业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摩尔,购物中心,商业物业,物业,Shopping,Mall
参考文献
[1]罗伯杰著《:杰克·特劳特营销定位》.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6.1/2版
[2]英) 马尔科姆·沙利文 (Malcolm Sullivan) (, 英) 丹尼斯·阿德科克 (Dennis Adcock) 著;吴长顺等译《:零售营销精要》.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02-01
[3]汤定娜万后芬编著《:零售业国际化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5-1
【商业运作】推荐阅读:
商业网站运作10-06
中国电影商业运作09-30
运作管理与商业模式05-10
商业广场全套物业运作方案05-24
关于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思考12-02
策划运作10-14
运作实践10-16
运作机制10-17
高效运作10-18
运作机理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