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旧城更新(精选7篇)
公益性旧城更新 篇1
荔枝湾, 自古为广州西部城郊水乡名胜之地, 素以“一湾溪水绿, 两岸荔枝红”美名而著称, 自秦汉至明清多为官家与商贾别墅园林聚集之地, 民国时期更是西关民居连片, 水乡风情浓厚, 其代表着岭南水文化, 是荔湾有别于广州其他城区的文化铭牌。
但在上世纪中后期, 城市建设的加速、城区人口的剧增以及市政建设的滞后, 加速了城区历史河道的污染, 以致河涌多被覆盖成路, 荔枝湾涌也难以幸免于难。
2009年, 为迎接亚运会的召开, 落实“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的愿景, 广州纷纷开展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借此机遇, 荔湾区提出荔枝湾 (一期) 整合整治工程, 从此揭开荔枝湾建设的序幕, 至今已经走过6个年头, 被称为老城的名片, 老西关文化重塑的起点, 是广州市备受关注的公益性城市更新项目之一。
1 荔枝湾项目概况
现已开展的荔枝湾综合整治项目, 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河涌的恢复、截污及水环境治理, 历史建筑修缮与改造, 桥梁工程, 景观环境整治, 园林建筑营造, 光亮工程等方面工作, 至今开展了三期建设。第一期工程范围为逢源路至食养坊段800米河涌, 项目作为迎亚运工程, 开展于2009年底, 于2010年10月底亚运开幕前结束并开放;第二期河涌范围为食养坊至珠江口段, 全长约860米, 于2011年2月开始建设, 于2011年12月底竣工;第三段为食养坊至恩宁路地块段 (历史上为下西关涌) , 全长约1550米, 于2011年底开工, 至2013年底宣告完成。
2 荔枝湾规划构想
虽然借亚运为契机, 但与很多亚运综合整治项目不一样, 区政府并没有将荔枝湾单纯作为一个孤立的景观整治工程, 而是基于对荔湾历史城区包括交通、市政、景观、产业等综合体系进行全面梳理这一目标之下构想的城市更新工作, 其最终目的是带动老城区全面复兴, 其主要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1) 历史河涌水系恢复, 重塑水乡风貌。除了已经开展工作的荔枝湾一、二、三期以外, 远期规划复涌的历史河道, 还包括了上西关涌段 (约994米) 、恩宁路至沙基涌段 (约955米) 、大观河段 (约560米) 、大地涌至沙基涌段 (约1420米) 、西濠涌段 (预估1900米) , 总长度达9公里, 整治后将重塑老西关水网环城的风貌。 (2) 市政管网改造, 解决民生问题。在历史水系恢复基础上, 结合市政雨污分流与市政管网的更新, 改造与更新老城区落后与老化的市政排水系统, 彻底根治老城区“水浸街”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 (3) 活化历史街区, 延续西关文化。以历史河涌的恢复与景观工程建设为契机, 在政府引导下, 适当引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服务功能, 逐步实现沿线如逢源大街、昌华苑、恩宁路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活化, 扭转历史街区现状的衰败趋势, 延续老西关的城市风貌与文化。 (4) 促进旅游发展, 引导老城产业转型。通过水网与景观体系的营造, 再加上现存丰富历史人文资源, 引导老城产业向文化旅游方向转型, 改变现在以批发、零售等低端产业为主的困境, 带动荔湾老城经济发展。 (5) 推动旧城更新, 改善人居环境。通过设施、景观、产业等方面改善, 提升旧城地块价值, 引导旧城更新改造, 改善人居环境, 达到旧城焕新的目的。
3 荔枝湾项目运作机制
为通过荔枝湾以及其延伸项目, 达到复兴荔湾旧城的目标, 荔湾区采取了特定的运作机制, 以整体把控项目的实施方向与进度: (1) 实施主体与指挥机构。项目实施主体为荔湾区政府, 由区政府牵头, 成立由副区长或常委挂帅的专责领导小组——荔枝湾工程建设指挥部, 指挥部成员囊括区政府、区园林建设局、区水农局、规划分区、区文广新局、区财政局、街道办等项目实施的相关机构主要负责人。 (2) 项目管理安排。分“年——节点——周”三个时间层面落实工作计划, 统筹管理。在落实整体规划目标基础上, 由区政府进行立项, 每年制定年度目标, 明确实施范围与工作内容 (一般每年以一段河涌或者一个片区为重点抓手) , 并上报市政府批准;依据年度目标, 倒排工期, 明确各阶段工作完成时期, 以及各部门阶段工作目标, 并实行各部门领导负责制, 以保证工作整体进度可控;建设指挥部每周召开例会, 以通报工期进度、督查工作成效、协调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等。 (3) 资金筹措。项目资金市财政做部分支持, 其余由区财政自筹。荔枝湾各期分别以城市建设项目与水务工程项目为建设资金出口, 总投资约10.2亿元, 其中, 首期工程投资约5亿元 (其中3.5亿为动迁费用) , 二期工程投资0.86亿元, 三期工程投资4.4亿元 (不含恩宁路地块与粤剧博物馆拆迁建设费用) 。 (4) 后续管理与维护。项目建成后, 由区下属机构, 如公园管理处、市政建设管理所、路灯管理所等进行管理与维护, 管理与维护资金由区财政补贴。
4 荔枝湾的成效与困境
在旧城复兴的目标之下, 荔枝湾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几年努力下, 恢复了西关传统水乡风貌, 沿线的市政改造正逐步解决“水浸街”的民生问题, 逐渐融入的商业服务业为老城区重新带来活力, 同步带动沿线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工作, 并恢复历史建筑所依托的历史环境, 同时带动其他旧城更新地块的同步启动, 如恩宁路、西郊泳场、西关广场 (泮塘村改造) 等。
但在成绩背后, 荔枝湾项目运作过程中的问题也不断暴露, 使得项目逐渐走入困境, 其中最主要问题包括: (1) 项目持续建设。由于政府领导换届、项目资金不到位等种种原因, 自2014年以后, 荔枝湾项目已几乎处于半停滞状态, 工作进度极其缓慢。 (2) 实施效果。项目实施过程中, 由于施工监管缺乏经验、工作计划安排不合理等原因, 导致施工质量未完全达标, 景观效果也与设想相距较远。 (3) 部门协作。各政府部门之间协作机制不完善, 具体分工不明确, 导致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依然存在, 影响项目进度与效果。 (4) 区政府对“业绩”需求的无奈。这是可影响项目的成败的重要问题, 最明显体现在项目选择方面。作为基础工作的老城市政管网改, 本应在河涌揭盖、景观营造之前先全面开展, 但由于需投入极大时间、精力与资金, 短期无法体现成效, 难以保证政府年度考核成绩, 因此仅能结合河涌景观建设段逐步推进, 未成体系的市政改造工作引致了首期刚复涌后的“水浸街”问题出现。 (5) 管理与经营的矛盾。区政府每年需对荔枝湾投入大量资金以进行绿化维护、设施修复、河涌清理等管理运营, 但作为行政部门, 政府无法参与经营项目, 无法获得收益补贴运营成本, 这导致区财政负担过大。
5 荔枝湾运作机制的反思
整体上来看, 荔枝湾旧城更新工作的目标应是正确而清晰的, 同时区政府在推进荔枝湾工作方面也已经竭尽全力, 可见导致今日困境的原因并不出在目标或者推进力度上, 而是出在项目运作机制上:
5.1 实施主体的选择
作为长期的公益性城市更新项目, 应避免由私营机构实施而偏向利益的追逐, 因此以政府机构为实施主体本并无可厚非, 另外, 政府机构在获取政策支持、申请财政补贴、统筹相关管理部门问题等方面, 确实有较大优势。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 政府机构作为实施主体, 也存在不少弊病, 如: (1) 内部稳定性相对不足。相对于荔枝湾这类周期较长的项目, 政府部门的换届或调动, 使得项目无法有较稳定的组织实施机构, 甚至政府换届后, 对目标的认知都会有所不同, 这无法保证项目运作的持续。 (2) 对项目控制经验的缺乏。政府机构主要职能为行政管理, 项目运作并非本职, 其经验远不及私营机构, 而这直接导致在工程实施经费估算、建设质量控制、工期计划设定、设计方案判断等方面都存在偏差, 使实施成效大打折扣。 (3) 年度考核制度不利于项目推进。政府机构判断工作成效主要通过年度考核, 这导致在选择项目的时候, 容易忽略如市政管网、公服设施等重要但难出成效的基础工作, 而过分关注景观、外立面等“面子工程”。 (4) 政府机构无法参与经营。后期项目的运营仍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 若为一般市场行为, 可通过融入经营性项目获得收益, 以补贴运营资金, 但政府机构则鉴于其角色, 无法参与经营, 这将提高财政负担。
可见, 政府机构仍非公益性城市更新项目运作主体的最优选择, 而应是一种在政府主导下、构架稳定、兼顾市场优势的专业实施机构, 类似香港市区重建局、英国新城开发公司等法定非营利机构可作为较好的参照例子。
5.2 资金来源与审批
现阶段广州公益性城市更新项目主要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 其审批制度对项目推进方面存在不利因素: (1) 每年财政拨款额度一般是根据年度建设项目计划来确定, 并非按项目自身总需求来确定, 且要求实施部门每年需完全落实计划, 完成财政款项的支出, 管理以刚性为主。但单对于城市更新项目来说, 因多涉及征地拆迁, 同时老城区工程条件复杂, 时间与建设费用均存在变数, 这较难通过年度计划确定, 需给予一定弹性空间。 (2) 如荔枝湾类的综合性更新项目, 涉及水利、市政、道路等不同型建设分类, 其财政拨款申请程序也各有差异, 为此, 需要对综合项目进行拆分呈批, 导致繁琐的申请程序、减缓项目建设进度。
对于城市更新项目的资金审批, 需改变现有思路, 应以整体项目进行审批总款项, 而并非用年度计划来硬性框定每年项目支出额度;可不分建设类型, 对项目建设资金申请进行一次性审批, 或甚至成立专有城市更新专项基金专款专用与更新项目, 以缩短审批流程, 提高项目推进效率。
5.3 项目管理架构
荔枝湾项目的指挥部事实上可看做区政府的缩影, 是一种参考政府行政架构, 由区主要领导领头, 成员包括水利、园林、文化等各主管单位的负责人, 甚至下层办事人员均由各主管部门抽调兼任。
在这种架构下, 在自上而下执行交办任务与工作计划时, 确实有较高效率, 但也容易导致工作内容僵化, 所有问题程序化。由于更新改造项目本身的复杂性, 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 灵活变通给出解决方案, 以提高项目推进效率与实施质量。
另外, 由于组构指挥部的成员来自各不同职能的主管单位, 决定了项目指挥部只能以专业安排工作, 例如由区水农局负责河涌复涌建设, 由文广新局负责历史建筑的修缮, 由园林建设局负责景观园林建设等, 这容易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个项目拆分不同主体施工、部分接口位置形成无人管的盲区、实施部门相互之间扯皮的现象。
可见, 政府行政构架并不完全适应复杂的城市更新项目, 为应对项目实施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以更灵活企业构架为蓝本组建管理组织方式应更具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赖寿华, 袁振杰.广州亚运与城市更新的反思——以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整治工程为例[J].规划师, 2011, (12) .
[2]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荔枝湾文化休闲区规划[Z], 2008.
[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荔枝湾 (三期) 综合整治规划[Z], 2013.
汝州市旧城改造更新探讨 篇2
一、旧城更新的定义
旧城指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实际生活需求, 结构上日益危旧, 在形态上现出历史遗痕的成片居住区域。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 部分不合理的新区也将步入旧城之列。
更新一词, 吴良镛先生认为更新有三方面内容:其一是改造, 改建或再开发;其二是整治;其三是保护。
二、汝州旧城的形成
汝州旧城市历史, 在现存的史料、实物和地名上可见一斑。从《汝州志》和汝州史料中可知, 汝州从公元前600年设蛮子国。建城的历史早期已无史料记载, 但从城区遗存的文物、古迹来看, 市区附近常发现汉墓群, 风穴寺始建于北魏, 现存的风穴寺七祖塔、市区内的法华寺塔为唐代所建。宋徽宗在汝州设立官窑, 汝瓷名声大振, 为当时5大名窑之一。
明洪武初年撤梁县并入汝州, 重建州城, 东门为“仰京”, 西门为“瞻洛”, 北门为“望嵩”。弘治年间, 同知徐绡开辟南门, 名为“遵汝”。公元1476年, 改汝州为河南布政司直接管辖的直隶州。
嘉庆十六年 (1811) 汝州知府熊常醇集资1.5万余贯, 对汝州城重修, 为防洗耳河洪水, 在城西北筑城堤一道, 长2里。
民国时期, 汝州一度成为商业集散地, 周边货物在此聚集流通。中大街店铺林立, 商业繁荣。
建国后,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国有商贸又在中大街开始繁荣, 成为当时的商业中心。现有老大街东西长五公里虽店铺林立, 已失去往日的辉煌, 基础设施少, 危房增多, 改造无序, 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三、汝州市旧城更新现状
汝州市城市更新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明清时代因各种原因多次改造;建国初期, 因商业公用化改造、私有房屋政策的落实, 一大部分人又回到了旧居;1980年代,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人们开始走向市场, 商业逐渐繁荣, 居住条件、住房困难加剧了更新的力度;特别是八十年代双职工统建房, 城内农村宅基地大量低层次住宅的出现, 又为新一轮城市更新埋下了伏笔;九十年代, 市场经济已逐渐成熟, 居民手中拥有了一定的财力, 公房私有化加速, 国有企业改制, 出于对环境的改善, 后期出现了建房热、改造热;但由于市场经济引入的力度有限, 私人投资对进入老城参与拆迁、更新的积极性不高, 处于一种自由式改造状态, 规划调控的力度明显较小, 成片的改造与更新仍停留在政府为了拓宽道路等公用设施上, 由政府大包大揽组织拆迁。
从汝州城市发展来看, 九十年代正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 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无疑对旧城的保护与更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九十年代初期, 旧城更新的主要力量仍是政府, 通过对旧城更新来扩宽道路、广场, 全部采用异地重建独院式宅基地的形式。真正用于商业开发的旧城更新是在21世纪初期。汝州市是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县级市, 但由于区外资金流入较小, 政府对旧城更新的投入受财力的影响而难于支撑, 因此大规模的更新十分缓慢。近年来, 随着“土地政策”的紧缩, 区外资金开始流向汝州, 特别是开发企业对旧城的商业更新与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汝州市旧城更新分析
(一) 汝州市旧城更新的项目决策
汝州市在旧城更新之初还未引起市民关注, 一般是市公用项目由有关部门提出规划意见, 市政府决策, 并负责安置拆迁的有关事宜。而商业项目也是由开发商拿出详细规划设计方案, 提交到专业部门进行研究, 少数人决策通过后即可实施;决策的过程也十分简单, 十分容易造成实施的困难和不足。一个项目运作后, 总留下很多遗憾, 如文物保护遭到破坏、规划不尽合理、公用配套不到位、公众利益受到伤害、拆迁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造成了矛盾激化和项目实施难。金世界步行街项目在投入使用后, 由于开发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配套的停车位较少, 造成了停车难的规划遗憾, 其他基础设施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二) 汝州市旧城更新的土地运作
汝州市旧城更新的土地运作, 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运作模式。市政项目由政府安排资金拆迁, 建设基础设施;拆迁后, 部分因占压道路者异地安置, 而留下者或未被完全迁走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政府投入巨资拓宽、修建了道路而沿线群众却把沿街部分建为商住用地, 土地增值空间大, 造成“一排哭、二排笑、三排叫着没拆到”的局面, 造成政府利益受损、部分群众受益, 拆迁受益不平衡的差距, 引发了相互争利的社会矛盾和“寸土必争”的对峙局面。土地受益者没有向土地部门或政府交纳收益金, 而安置用地又采用划拨的方式异地进行独院式住宅的安置, 往往是拆一家, 安置两、三家, 造成因拆迁形成的“城中村”及低层次、高密度、独院式的住宅, 为城市今后的拆迁埋下了伏笔。而2005年商业化运作的金世界商业步行街工程, 在项目决策后使用了生地挂牌的出让方式, 即政府不负责拆迁, 由开发商出资拆迁, 计入土地成本, 政府收少量出让金, 把利让给百姓和开发商。
(三) 汝州市旧城更新参与的组织力量
汝州市的旧城更新在1990年全部项目由政府或者政府部门组织拆迁、组织项目的实施, 不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 更多关注的是社会效益。开通道路、修建广场、拆除影响市容的建筑, 政府的参与无处不在, 通过行政的手段推动项目的进展。由于政府的过度参与, 政府也成为“无限责任”政府, 群众的拆迁安置矛盾直接与政府产生, 造成了一年拆迁、三年安抚的拆迁“后遗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 旧城更新已由区外引进资金拆迁。由于老城普遍处于商业发达、区位明显、交通便利的地区, 商业开发有利可图, 本城地段逐渐成为开发商争取的目标。让利开发, 由开发商以商业行为进行操作。中心广场改造和金世界商业步行街工程项目就是由开发商组织、政府参与的情况下完成拆迁工作的。拆迁更新力量由政府为主逐步转化为开发商为主、政府支持参与。
(四) 汝州市旧城更新的补偿安置
1990年代, 汝州市的旧城更新项目绝大部分属市政道路拓宽项目或市政公用项目, 拆迁补偿安置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 组织者也是政府各部门。因此, 政府出台房屋赔偿标准和附属物补助标准, 对住宅用地进行异地调换, 政府依靠行政力量, 组织各部门进行拆迁。拆迁中出现“强制拆迁”等字眼。在金世界步行街商业项目拆迁中, 开发商作为投资人, 在补偿标准上采取了评估价适当上浮、与市场价接轨的补偿价格, 群众在拆迁中有了谈价与还价的自由, 在安置方面采取了异地安排独院式住宅的宅基地形式、商业面积互换的方法, 拆迁工作虽推动缓慢, 但却没有太多的后遗症, 政府的“稳定”风险相对减少了很多。政府又给开发企业划拨了安置用地来平衡项目的高成本。项目的成功运作使旧城更新有了新路子。
五、如何构建和谐旧城更新新机制
(一) 要建立不同领域的评价机制
1) 政府评价。政府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多个角度对旧城更新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衡量更新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
2) 开发商评价。开发商应对资金的投入时间、回收周期、土地出让金及其他行政规费, 拆迁的成本、费用和难度进行风险评价, 控制风险。因拆迁更新项目比其他房产项目周期要长得多, 项目风险大时, 易造成项目“变味”或“下马”。
3) 居民评价。居民应对更新项目有所了解, 并积极参与, 采取问题网上评论等形式, 让居民对规划情况、拆迁是否合理、补偿是否到位、安置是否满意、居住环境是否改善、经济是否受益、交通是否便利、子女上学是否方便、就业是否影响、人格是否受到尊重等方面进行评价, 使项目的风险和优惠显现在拆迁前、体现在政策执行中。
4) 规划设计师的评价。设计师要对区位条件、历史人文、周边情况、实施的可行性等重要内容分析。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特色风貌的保存和设计风格、思路的定位都认真研究, 提出切实可行、有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成果。
(二) 通过社会评价机制实现和谐的旧城更新
居民角度从“要我搬”到“我要搬”;开发商从“要我开发”到“我要开发”;政府角从“请商”到“选商”;社会矛盾从事后化解到事前避免;政府工作从“向商”、“向民”到“居中”;决策制度从公示到听证
公益性旧城更新 篇3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旧城更新,空间布局
随着城市发展,很多地域不断更新,但是这种更新并没有增加百姓的满意度,或者说并未如预期那么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旧城更新中的某些基本矛盾,在实践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对策。
0研究背景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区域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再开发(redevelopment)、整治改善(rehabilitation)及保护(conservation)三种。相同意义上,我国习惯称之为“旧城改造”。旧城居住区更新的重点一直落实在新建和重建上,仅限于棚户、简屋的拆除重建或极少数部分有较大历史文化价值的“胡同”、“里弄”的保护和改建,内容多为物质环境的改善,更新内容很少或者尚未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而旧城居住区更新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
1 存在问题
城市的老区中普遍存在布局混乱、房屋陈旧、居住拥挤、交通不畅、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各种疑难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开发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即使更新仍存在一些难以改变与解决的问题。例如旧城老居住区通常为传统的街坊社区,历史悠久,人口密度高,居民的职业构成复杂,邻里关系密切,居民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纽带。同时,旧城区发展历史中一直延续着小型零售业的传统,社区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从事小生产服务和商业活动,以此为生。原住居民关心的不是旧城风貌保护,而是迫切的希望居住环境及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使他们也能够享受到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好处。这种要求无可厚非。
2 城市基础设施在进程更新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房地产业正在进入以存量房交易为主的时期,城市将逐步进入缓慢延伸的阶段。旧城更新必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
城市旧区通常占据着市中心的有利区位,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及用地功能的调整与置换,旧区地段往往被拆后建成大型商业设施、办公楼、高档公寓及休闲娱乐场所。这种旧城结构性调整的结果,经常是以旧城居民失去原家园为代价。国内有许多旧城改造样板工程,例如上海的新天地项目,以中西合璧、新旧结合、兼具传统风貌特色及现代化功能设施而广受好评,但更多普通百姓的反应是:这些改建地区好是好,但住不起!
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的地段,其地块价值也相对较高。所以我们看到的一些拆后还迁至郊区、新区的居民百姓,得到的是住房的实物支持,而原有的社会关系却已经几乎不复存在,其生活水平并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改善。因此,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的引导作用来提高居民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是社会支持网络重新构建所必需的条件。
3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及其作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是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和城市发展的基础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它既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提高百姓满意度、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一个城市需要发展,自然就要先打好基础,因地制宜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2 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系统性,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气、通信、道路网格、便民设施等方方面面,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生产力要素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一个现代化社会的物质生活丰富程度。
3.3 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具有公共性
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系统,必须以经济布局合理化为前提,它是为全社会、全体市民服务的。“要想富,先修路”,这个观点已成为全民的共识,所以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具有公益性和垄断性的特点,大家都可以共享,不允许某些人或某一个人独占或排他的占用城市基础性设施。
3.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绝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是公用事业,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求也日益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是政府投入的、为居民生活提供基本需求的公共设施,是全社会共享的社会化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基础,是推进城市发展、拉动城市社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3.5 城市基础设施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处于和平时期,专门针对国防要求而建的基础设施较少,城市基础设施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半军事性质,要提供城市应对战争的需要。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相对于经济利益,贯彻国防要求的问题往往被忽视,一旦战争发生,军用机场、公路、港口、通讯等工程设施都需要基础设施为其服务,成为国防实力的组成部分。
4 完善基础设施的意义与对策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对新建、扩建项目,特别是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更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以便项目建成后尽快发挥效益。
4.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大部分是由政府支持下的非营利性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这类设施应平均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这种布局的合理性、均等性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旧城更新中应着重研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均等化标准、机制等。
4.2 加强基础设施的修建,增强居民归属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的好坏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有些设施例如消防、防洪、防震等设施还担负着保护城市安全的作用。如果在当今一个现代化城市没有电力供应,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子,相反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顺畅、居民供电、供水、通讯、供气、排水等设施基本齐全,城市环境优美、舒适,有广场、绿地供人们休憩,而不以高楼林立取胜,如此便增强了城市居民的凝聚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4.3 建立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
一靠政策与法规,二是决策过程要民主。政府的政策、法规要保障旧区居民主体的基本权益。旧城更新决策过程应该民主,不应变成开发商决策或政府为“政绩工程”决策,应提倡公众参与,使其成为旧城更心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我国旧城居住区更新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2]黄亚平,王敏.旧城更新中低收入居民利益的维护[J].城市问题,2004(2).
[3]章岩,方可.探求“小而多样化”的商业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1998(04).
[4]段险峰,王朝晖.旧城中心城区更新规划的价值取向[J].城市规划汇刊,1998(4).
公益性旧城更新 篇4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末, 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我国以新建筑和新城扩张为主的粗犷发展模式正悄然改变, 旧城区的改造更新逐渐成为未来建筑与规划的主旋律。目前我国旧城的更新实践基本还延续着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的大规模推到重建, 这犹如先进行一场器官移植或镶牙的外科手术, 再为其重新引入生命。尽管这一模式是效果立现的, 然而更新本身的过程太激烈, 市场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导致其再兴过程不足以构成一个持续性的改革, 旧城原有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更是难以实现传承与发扬。[1]相反, 策略性的导入触媒元素可以复兴旧城中的现有元素且不需要完全改变他们, 通过市场经济的杠杆撬动一系列“自下而上”的更新。
进入21 世纪以来, 中国各大城市掀起轨道交通建设热潮。由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普遍滞后于城市建设, 因此其站点往往处于城市旧城区, 对旧城区的物质环境及空间结构均产生深刻影响, 这为旧城更新带了新契机。本文将以城市触媒为视角, 分析轨道交通对旧城更新的触媒作用, 归纳其触媒机制, 并探讨如何优化轨道交通的触媒效应, 以期创造特色鲜明且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1. 城市触媒理论与轨道交通
1.1 城市触媒的内涵和作用
“触媒”也称催化剂, 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概念, 其作用是改变反应速度, 而其自身在反应过程中并不被消耗。城市触媒理论是1989 年由美国学者韦恩·奥图和唐·罗干在其合著的《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中提出, 特指那些会引起城市显著连锁反应的元素, 可能是一幢新建筑或一个特色空间, 也可能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或政策法规。这些新元素的介入, 将引发临近元素与周边环境的调整, 并随着新旧元素间相互作用的不断深化, 产生一系列联动发展 (如图1) 。
1.2 轨道交通的触媒特征
并不是所有的城市新元素皆可称为触媒, 研究表明, 轨道交通符合城市触媒的突出特征, 能为旧城更新提供良好的契合点, 其触媒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新生性:轨道交通是旧城区中之前所不具备的新生事物, 是一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大变革。
(2) 正面性:轨道交通的介入, 必然引起周边区域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功能结构发生变化, 并带来新的功能与商机, 使原有城市功能及其他相关元素得到有效提升。
(3) 可控性:通过对轨道交通的合理利用, 可有效控制其触媒作用的发生, 并朝着有利于更新建设的方向发展。
(4) 长期性: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的影响从表面看来是短暂的、外在的, 而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系列长期、复杂、渐进的连锁过程。[2]
在轨道交通介入之前, 原有的城区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状态, 在这种稳定中可能包含着一些消极的因素。随着轨道交通的介入, 这种平衡被打破, 各种因素经博弈后最终会建立起新的平衡。在这一过程中, 城市设计者可通过有意识地引导, 解决过去旧城存在的消极因素, 扩大轨道交通带来的积极影响。
2. 轨道交通对旧城更新的触媒作用分析
2.1 触媒类型
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大量新元素, 这些新元素从不同层面影响着周边的城市更新, 按照对城市空间作用的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物质性触媒和非物质性触媒。物质性触媒往往侧重于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改变, 效果显而易见, 影响范围有限 (如表1)
非物质性触媒则倾向于对城市宏观层面的引导, 其作用效果是长期持续且范围广泛的 (如表2) 。此外, 非物质性触媒虽有别于物质性触媒, 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 物质性触媒的影响离不开非物质性的社会文化背景, 而非物质性触媒的作用也需要借助实体建设作为媒介, 只有在多种触媒元素的合力作用下, 才能实现触媒效应的最大化发挥。
2.2 作用机制
2.2.1 点激活
轨道交通通过站点与外界联系, 极大改善了所在区域的开放性与可达性, 引导大量人流、资金、信息、产业在这些“点”上聚集, 对附近区域形成强大的经济吸引力, 并利用综合开发的手段激发周边区域的一系列连锁开发, 从而带来站点周边区域交通方式、用地布局、空间形态的更新与演进。
2.2.2 线传导
由于空间的可达性和极差地租的共同作用, 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向周边区域的渗透与扩散并不是均质的, 而是沿着交通、水源、能源等已有线状设施寻找最佳传递路径。在宏观上, 轨道交通以线路为载体, 承担着城市人流和物流的交流与输送, 既缓解了旧城的地上交通压力, 又带来了外围地区的新兴资源, 间接引导了相关产业及资金的转移;在微观上, 轨道交通引发大规模地下空间建设, 在于周边建筑的有效整合作用下形成多条线性步行空间, 极大丰富了城市空间形态。
通过快速轨道交通的点激活与线传导机制的相互组合与补充, 触媒反应可以呈现出数种形态:单核式的、复核式的、系列的、项圈式的 (如图2) 。其作用范围也由单一转向链式的连锁反应。
2.2.3 影响范围
轨道交通的触媒影响主要以站点为圆心向外扩散, 影响区域多以步行交通的可达范围来界定:居民步行至轨道交通站点不超过10 分钟, 可推算出直接影响范围在400—600 米之间。如考虑到多种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站点的合理接驳, 其影响范围将进步一扩大, 可达到1000—2000 米。此外, 轨道交通站点类型与级别的不同, 也会使影响范围产生较大浮动, 如商业型站点的触媒影响范围远大于居住型站点, 城市中心级站点也比区域中心级站点更具影响力。
2.2.4 案例分析
华强北商业区位于深圳福田区东部, 是深圳市的三大商业中心之一, 有“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美誉”。其前身是上步工业区, 上世纪90 年代, 在市场的自发引导下完成了土地功能置换, 初步形成华强北商业区。然而原有的工业用地空间格局并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商业爆棚式的增长需求, 日渐拥堵的客、货流与平面结构形式的城市空间矛盾日益尖锐, 严重影响了该片区的城市空间品质。深圳市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以解决此矛盾, 在此区域先后建成1、2、3 号地铁线, 随着2015 年7 号线的建成通车, 华强北一跃成为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最密集的区域, 并以此为契机引发了一系列城市更新活动。一方面, 结合TOD模式, 带动振华路沿线用地的高强度开发, 激发产业升级, 形成十字双轴的业态功能空间结构 (如图3) ;另一方面, 利用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地下空间建设, 纵贯1、2、3 号线, 形成国内最大的地下商业空间 (如图4) , 并将阳光、绿化等引入地下, 共同催生出成熟的、丰富多彩的城市立体单元。
3. 旧城更新中的城市触媒策略启示
面对轨道交通这一触媒的高速发展与强势介入, 我国旧城更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以增强触媒效应:
3.1 确定合理的触媒元素
旧城的功能及区位的分异反映出对城市触媒元素的不同要求, 即并非轨道交通带来的所有触媒元素对旧城更新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我们应根据实际需求筛选合理的触媒。譬如, 对于商业型的旧城更新, 轨道交通引导的线性商业是最重要的触媒元素, 整合建设的地下停车场也是关键要素, 同时可通过系统的轨道交通网络吸引人流物流, 强化地块竞争力。
3.2 保存与利用现有元素
基于城市触媒的旧城更新是一种适度的、非毁灭性的的触媒作用过程, 它强调旧城不一定要重建, 旧有的元素也并非毫无价值, 触媒可以拯救原有要素, 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形成新与旧的混血, 强化城市特质的精神性。
3.3 差别性的概念引导
要利用触媒引发城市化学反应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大方向, 这种总体概念应反映出特殊的地方特质, 避免无差别的城市设计。如日本东京六本目地区的更新, 在规划设计初期就提出了“垂直庭院”的理念, 创造出比常规格子形街道更具识别性的城市空间形态。
3.4 弹性与多样化的触媒调整
在旧城更新这一城市化学反应过程中, 不能寄希望于某一个单一的触媒元素便能引起整个城市的变化, 毕竟个体元素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只有协同周边的多个触媒元素共同作用, 才可以引发更加广泛的触媒效应。同时需要不断的修正、调控, 制定弹性多样的调整方针, 以保证触媒作用的充分发挥, 而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的商业开发。如根据工程阶段性的评估, 调整投资者的参与程度、资金的注入比例、合适的时间推力、与轨道交通的整合度等等。
4. 结语
旧城更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作用系统, 涉及建筑、规划、交通、社会形态、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本文尝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以轨道交通这一嵌入旧城的新元素为触媒, 通过合适的触媒选择及有效的控制机制, 激发和引导旧城的可持续更新。
摘要:随着存量设计时代的到来, 旧城更新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旋律。本文结合轨道交通这一城市建设的重大契机, 从城市触媒的角度, 分析轨道交通给旧城更新带来的触媒元素及触媒机制, 探索如何有效引导轨道交通的触媒反应, 形成自下而上的有机式更新。
关键词:城市触媒,轨道交通,旧城更新,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韦恩·奥图, 唐·洛干, 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M], 王勋方译, 台北:台北.创新出版社, 1994
[2].李晓晖, 触媒作用下的大城市外围地区轨道交通站区规划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12:17
[3].马文军, 城市开发策略[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4].金广君, 论“触媒效应”下城市设计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J], 规划师, 2006 (11) :22
公益性旧城更新 篇5
1.1 旧城更新的兴起
“旧城更新”来源于“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它的目标是针对解决城市中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环境方面的原因, 也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是旧城更新的终极目标。
1.2 西方国家旧城更新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公众参与的理论演进以1960年P.Davidoff提出的倡导规划 (Advocacy Planning) 为代表, 他认为规划师应该正视社会价值分歧, 并选择与社会底层人士相同的价值观。
1968年的“凯斯夫顿”报告就公众参与规划提出了一些想法。但是这个阶段的公众参与实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并未形成公众的主动参与。
伴随着旧城更新的不断扩大, 大规模的社会问题涌现:持续的失业、住房问题、种族问题、环境问题及经济问题等。在这种形势下, 美国采取了引导公众参与旧城更新的措施, 使得各种矛盾得到一定的缓和。同期Sherry Amstein提出了“市民参与阶梯”。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公众参与规划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此期间曾经出现了一些社会实践。
此后, 公众参与成为市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必须让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与讨论, 规划部门听取并分析采取市民意见, 并将这些意见合理地反映在规划中。然而, 真正全面和完整的公众参与则要求公众能参与到规划决策的整个过程之中。
2 我国旧城更新中公众参与的现状与问题
2.1 原住居民的参与
从客观方面讲, 在政府决定对旧城进行更新前, 原住居民几乎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而仅仅得到了知情权。在将要进行规划设计, 缺少必要的资料来维持规划继续进行时, 原住居民只是参与了被调查, 使得规划得以继续。在这一旧城更新的规划过程中, 原住居民只是在配合规划而已, 这根本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没有真正意义的参与渠道和方法, 使得他们没有参与的机会。
2.2 普通大众的参与
目前, 由于公众专业知识欠缺, 参与意识薄弱, 造成大部分普通大众对于旧城更新一般采取“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姿态。但是, 也存在部分市民参与无门的情况。
我国目前的旧城更新规划中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 思想层面:各利益团体尤其是政府和居民的思想有待转变。目前的旧城更新中, 政府一直以“家长”自居, 忽视公众的“感受”。开发商只顾及经济利润, 忽略了公共利益。而部分规划师习惯被政府、开发商左右, 丧失职业道德, 公众没有摆正自己的主体地位, 一直被动参与。2) 制度层面:政府与相关规划部门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制定公平合理的法律制度, 使得公众参与无法可依。没有法律保障的参与相当于假参与或者无参与, 从这方面讲使得公众处于劣势。3) 操作层面:没有具体的组织机构来引导解决旧城更新中的各种矛盾。使得公众参与无门, 意愿的表达没有载体体现。使得参与只能处于一片混乱状态。
3 国外公众参与旧城更新的经验
3.1 德国公众参与旧城更新的经验
在德国的《建设法典》中规定的城市规划编制程序的各个阶段几乎都体现了公众参与。其中阶段2 (公共初始参与) , 阶段3, 阶段4 (公共正式参与) 最重要, 对此都做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在初始参与应该遵循的程序原则中, 从时机、内容、时序上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在正式公众参与中, 对于公众参与规划的意见不和的具体处理也给予了明确规定。这就为公众参与规划提供了具体可实施的法律保证。
3.2 美国公众参与旧城更新的经验
美国的公众参与源于联邦政府要求市民参与政府对地方项目投资开支政策, 保证参与力度。政府将参与程度作为投资的重要依据, 制定相应法规。他们更加重视规划师的联络作用, 强调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参与方式。
美国的公众参与有10个阶段, 在这10个阶段中, 按照公众参与的作用不同, 大致分为两大类, 其中阶段1, 阶段2, 阶段6, 阶段8, 阶段10是公众参与起主要作用的, 公众作为规划主角。而其余阶段公众参与主要起到促进或支持作用 (见表1) 。
欧美国家之所以出现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和机构, 这根源于他们长期以来的民主思想。
首先是规划师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在公众参与中具有法律保障, 明确规定需要公众参与, 否则方案不予以审批;再次是参与方式多种多样, 手册、会议、展览会、新闻、听证会等。目前欧美国家公众参与面很广, 参与程度很深, 形成市民普遍参与的局面。
4 加强旧城更新中公众参与的建议
4.1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政府家长式的角色需要转变, 调整其在整个旧城更新改造中的绝对领导者地位, 不能一切“唯政是从”, 必须形成以居民为主的观念, 从而真正为人民服务。
开发商要从整体长远利益出发, 解决好公共利益与利润的矛盾。居民的满意是开发商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 居民的太平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规划工作者一方面不能一味被政府、开发商左右, 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不能把自己当成理想化的公众代言人, 不能轻视甚至忽略公众的意愿。
公众自身要摆正自己的主体地位, 不能一味接受义务;应该更加自信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至高无上;应该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 这样才能更加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4.2 法律保障是根本
4.2.1 实体法上确立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
首先, 要明确规定旧城更新规划中公众参与的行政权利有哪些内容, 公众权利的分配如何, 权限怎样等等。
其次, 法律要明确公众参与权利的主体, 包括参与主体是谁, 主体的范围包括哪些人, 他们参与权利运行的哪一个阶段。
4.2.2 完善程序法中关于公众参与的内容
完善程序法中关于公众参与的内容, 包括公众参与的范围、参与方式、参与途径以及保障体系。
1) 要严格规范参与规划的行政行为的程序与变更行政行为的程序。防止政府作为开发商双重身份时存在利用优势, 擅自行使自己的权利。2) 确定公众参与的“决策”程序。在规划编制方面, 规范政府的规划信息发布、资料提供、公开展览、公众意见反馈、对公众意见处理等。这些涉及公众参与的每一个程序都要有明确规定。政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处理每一个细节, 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3) 需要确立公众参与的“抗辩”程序。
5 结语
旧城更新是一项非常繁复的规划工作, 公众参与不仅体现了规划工作为全社会服务的宗旨, 更是社会公平的需要。它需要规划工作者、政府、开发商以及原住居民和普通大众的共同参与。需要从公众思想观念和国家法律保障上保证规划的科学有效, 从而探索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公众参与方式, 促进旧城更新乃至整个规划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国城市土地协会.社区参与:开发商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王勇, 李广斌.市民涌动下小城镇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J].城市规划, 2005 (7) :80-81.
[4]戚冬瑾, 周剑云.透视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从两个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案例谈起[J].城市规划, 2005 (7) :52.
公益性旧城更新 篇6
本文以山东省欠发达地区菏泽为例,分析其旧城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尤其是旧城空间结构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研究探讨其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结构的特色和价值,进而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更新对策,使城市空间结构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保留原有的地域与环境特色,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希望能为其他类似中小城市旧城的更新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菏泽城市发展历史特征
(一)概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总面积为12228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8.5%左右。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下辖八县和两区,市域总人口875万,中心城区人口49.8万,属中等城市。菏泽史称曹州,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圣地之一。“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简称。
(二)菏泽城市空间结构历史发展特征
菏泽现有城区自明朝初年形成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城市的发展经历了由封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计划经济时代农业城镇—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转变,城市空间格局由体现传统古代城市形制特征的封闭型城镇转向由多个功能片区构成的组团式布局,城市扩展方式相应地由缓慢的单核生长同心圆扩展模式转为快速的轴向生长扩展模式。菏泽城市空间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基本沿袭着封建社会的城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菏泽处于黄泛区,受黄河水患的威胁很大,内方外圆的城市空间结构也体现了古人因地制宜、抗击水患的努力和决心,这两方面的影响使得旧城形成了特有的空间形态。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提供了内在动力,外部条件尤其是交通条件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京九铁路和菏(泽)兰(考)高速的建设使得城市向东呈轴向快速扩展 (见图1) 。
二、菏泽旧城空间结构现状构成
(一)历史沿革
菏泽中心城区的历史演变经历以下阶段:北魏到金初为乘氏县驻地,历600年不变;金大定十年(公元1168年),曹州迁置州县于旧城址;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废州址,改称“古雄镇”;明正统十年(公元1446年),复置曹州。知府范希正经营州之旧境,“度形势,画方隅,立廨舍,构儒学”,旧城“街道通直,状若方卦”。1552年,知州沈韩离城5里筑护城堤防水,后经多次修缮,形成延续至今的内方外圆的城市格局。
(二)旧城空间结构构成
1. 旧城格局
旧城格局为“天圆地方”的形式,以护城河为界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内城和外城。现存内城为方形,边长约1500米,面积为2.25平方公里,内城恪守网格状布局,整体空间结构显得井然有序,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营城理念与空间尺度的形态格局。外城则由圆形护堤河和城堤围护,外圆半径约2.3公里,面积达15平方公里,外城在空间结构上主要延续了内城的网格状布局,但已略微呈现出放射的趋势,形成了“外圆内方”、外高内低、势如盘底,类似古代钱币的城市空间格局,这种空间格局的形成,是礼制的营城思想与因地制宜的建设相结合的结果(见图2)。
2. 街巷空间
街巷空间是最能体现旧城风貌的空间形式,现状鱼骨状的街巷肌理是菏泽传统街坊的另一个特点。据统计,现状旧城区共有大小街道46条,方城内的街坊东西向基本等长,约为200米,南北向进深不一。
3. 河塘与建筑
河塘及河塘周边所占有的城市开敞空间是菏泽旧城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城市内涝灾害的重要措施。旧城内素有“七十二坑”之说,水面占旧城面积比例最大时曾达到约30%,如今最大的水面仍有300余亩。菏泽的河塘是网点状分布,几乎每个街区都有一个或是一个以上的河塘(见图3)。
方形内城的建筑与河塘之间的关系也独具地域特色,具体说来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水抱公建”,即水对建筑形成环抱之势;另一种则是“民居包水”,即建筑对水形成环抱之势,形成以水面为中心,从街道向水面呈现向心之势的街区肌理(见图4)。
三、菏泽旧城空间结构面临问题及原因
(一)现状面临问题
1. 功能布局问题
旧城集中了全市相当一部分商业、文娱、医疗服务、基础教育设施。由于历史的原因,仍有不少企业留在旧城区内,对居住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旧城商业服务设施缺乏向住宅组团一级深入。众多的市场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造成人流、车流大量集中,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见图5)。
2. 用地结构问题
旧城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居住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不合理且不配套,文体设施用地较少;工业、仓储用地所占比重较高,且与居住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道路广场用地比例不合理,交通不畅;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严重不足;绿地所占比例小等。
3. 居住环境问题
住宅拥挤、房屋破旧及大量的城中村是菏泽旧城居住环境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城中村矛盾的突现使城市物质性老化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房屋建筑质量较差,建筑结构不合理,建筑外观不佳,基础设施缺乏。
4. 交通网络问题
据调查,居民对旧城现状交通表示不满意的比例均大于满意的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道路网不完善、丁字路多、公共交通落后、停车设施落后等(见表1)。
5. 自然历史风貌问题
在迅猛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菏泽旧城传统的自然历史风貌正在逐渐消失,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城市河塘水面的填埋。近年来城市水面面积逐年减小,河塘水体不断被单位和居民填埋,大大降低了菏泽城区平衡内涝的能力,城市也失去了重要的游憩资源和地域特色 (见图6) 。
(二)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1. 经济基础薄弱
菏泽在山东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旧城改造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土地财政,由于缺乏相应的控制措施,旧城的改造逐渐演变为大规模的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导致旧城整体环境质量的大幅下降。
2. 旧城空间结构整体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对旧城格局的保护仅仅是自发的、小范围的认识,旧城空间结构整体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
3. 高速城市化对旧城冲击严重
近年来菏泽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旧城的空间格局产生严重冲击,造成“城中村”、城市天际线轮廓剧烈变化、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压力骤增等诸多问题。
4. 政府调控机制不健全
城市管理部门由于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在大规模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巨大压力面前只能不断作出妥协和让步,出现所谓的“规划失灵”现象,城市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严重地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四、菏泽旧城空间结构保护及更新对策
(一)从城市整体角度考虑旧城空间结构的保护与更新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旧城空间结构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旧城的交通、用地、人口等很多问题已难以在城市局部内解决,都要从更大范围内考虑产业和人口的分布、用地布局的调整,这就要从城市整体角度综合考虑旧城空间结构的保护和更新问题。
(二)贯彻城市设计的思想和观念
为保护传承原有的城市历史文脉,除了编制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外,还需要借助城市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利用城市设计手段保护和强化城市独特的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对于地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城市设计的考虑侧重于建立旧城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强化城市建设环境的总体意向,不偏重于具体规划每一幢建筑的位置和体量,而是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体系的方式来控制将来的发展规划,这样的控制方式为将来的发展变化留下了很大的弹性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塑造符合本地历史文化的区域和建筑特色。
(三)注重社会网络的保护与调整
菏泽旧城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相对特定的结构形态,这种结构形态不仅包括稳定的物质空间结构,其后还潜藏着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关系和丰富的社会网络。如果说旧城空间结构是旧城的“形”,那么充满人情味的社会网络和生活内涵则是旧城的“神”。只有形神兼备,旧城才有活力,才有亲合力和认同感。因此,旧城更新不能不加考虑的采用单一、固定的开发模式,而应该充分考虑旧城原有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网络,分析其特点和成因,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和开发。
(四)强化规划控制措施
1. 调整用地功能结构
旧城区作为传承菏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在功能定位上应与新城区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规划拟将旧城建成适宜人居的,以传统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为主,多种功能并存,具有传统风貌与地方特色的功能片区。
2. 改善道路系统
进一步完善旧城道路网体系。穿越性的机动车交通原则上在古城区外分流,加大支路建设力度,但要保持街巷的肌理不被破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确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发展策略,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自行车和步行为辅助的绿色交通模式。增加停车设施,规划近期以公共停车场为主,远期随着配建停车场的逐步实施,停车场以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并重(见图7)。
3. 改善绿化环境
(1)建立旧城绿色开放空间。旧城开放空间体系是指由环、轴、点三种形态构成的连续的开放绿色网络。
(2)恢复旧城河塘水系。充分利用旧城中现有的河塘水系,利用整治后的良好水体环境结合周边绿化设施的建设,用较小的成本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型社区绿地。
(3)加强单位附属绿地和商业中心绿地建设,政府应倡导单位拆墙透绿,尽可能地向市民开放绿地资源。通过详细规划和硬性指标控制,改善商业服务设施中休闲绿地环境。
4. 优化居住环境
(1)保护原有的街坊结构
现状鱼骨状的街巷肌理是旧城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街巷空间保护的重点是空间尺度的控制。采用以人行系统为主的街巷体系,实现古城街巷体系在形态和空间上的保留和延续,形成道路—巷道—街坊中心—传统院落的街坊空间结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小规模、混合用地、多层周边式建筑所形成的“绿色街区”住区模式,是菏泽旧城传统民居风貌区的改造方向(见图8)。
(2)改善社区基础设施
结合旧城更新和社区改造,逐步完善旧城现有基础设施网络,使其满足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3)整合旧城社区结构
应结合旧城空间结构的更新,科学划分社区界限,逐步形成社区—基层社区二级结构的组织管理模式。结合民政、公安、教育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按照社区规模配套完善医院、文化娱乐、中小学、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增加社区凝聚力,营造和谐的社区人居环境。
(4)街坊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
适当发展旅游业,给传统的街区注入新的活力。在维持传统民居外观风格的前提下,通过精心的设计,利用传统民居安排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家庭旅馆、茶馆、特色餐饮等商业设施,既可以为外来游客提供旅游、购物、休憩的场所,也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保护延续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的保护突出其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及自然风貌特点,对整体的旧城格局、成带的历史地段和点状的文物古迹、历史遗迹进行全面、整体的保护。根据菏泽旧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具体情况,提出菏泽旧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框架:点——文物古迹保护,线——街道、环城水系等线性空间的保护,区——旧城风貌核心区和旧城风貌保护区,面——整体格局四个层次。除了对文物古迹点的保护外,重点对城址廊道、河塘水系、路网骨架、街坊肌理进行保护。
(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在当前大规模的旧城更新过程中,由于当前的城市发展机制尚不健全,城市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上往往选择前者,一味加大改造规模,提高建设容量,造成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社区网络的破坏。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这是旧城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六)加强公众参与在旧城更新中的作用
在当前的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决策机构、开发商、规划编制单位和公众等四方面利益主体的博弈,事实上,当前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前三者在运作,而最可能涉及其利益的公众往往没有知情权和话语权。因此,建立完善配套的公共参与机制是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五、实施政策及建议
为保证菏泽旧城空间结构保护更新目标的实现,必须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支撑等方面。
(一)政府对旧城更新改造给予政策扶持及一定的优惠条件。比如对城中村改造项目减免部分规费、对在非风貌保护区投资建设公益项目的给予一定的容积率补偿等,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旧城改造的积极性。
(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为辅的旧城开发模式,综合协调多方面利益,采用小规模有机更新模式,积极稳妥地进行旧城开发。
(三)加快新区建设,控制旧城人口总量,制定积极产业政策,利用金融、税收等手段,鼓励旧城内现有工厂迁至工业开发区,促进旧城用地结构的优化。
(四)编制城市绿地水系规划,科学划定旧城绿线、蓝线,保护旧城绿色空间,提高绿地覆盖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五)编制旧城历史文化风貌和景观保护规划,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空间特色,塑造旧城特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形象。
(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统一管理前提下,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进度,尽快改善旧城居住环境,满足现代化生活需要。
(七)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机制,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科学管理旧城提供规划技术依据。
(八)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严格规划执法程序,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进行严厉查处。
六、结语
本文对菏泽旧城空间结构保护和更新对策的研究只是一种尝试,旧城保护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欠发达地区旧城空间结构的保护与更新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探讨。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在把握现阶段旧城更新背景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对菏泽旧城空间结构的现状构成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阐述了菏泽旧城空间结构面临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进而提出了菏泽旧城空间结构保护和更新的对策和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阳建强, 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资料集 (第8分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张帆.安庆旧城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韩海娟.旧城更新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及优化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6]俞孔坚, 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城市规划学刊, 2007 (5) :85~91.
[7]尹超.南京古城空间格局保护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8]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菏泽市古城及其周边地区控制性城市设计, 2006.
[9]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菏泽市城市绿地水系规划 (2006—2020年) , 2007.
[10菏泽市统计局.菏泽年鉴.北京:长城出版社, 2008.
公益性旧城更新 篇7
关键词:社会价值目标,旧城更新,景观改造
0 引言
城市自古以来就在不断发展建设当中,尤其是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许多城市都经历了数百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城市中旧城与新城的矛盾愈显突出。旧城由于复杂的历史、经济、自然、文化等原因,往往出现一系列城市问题,但它们中的许多却是城市文化与历史肌理最集中的地区,反映了城市特色。
现在的旧城改造,往往忽视当地原住居民,单纯地以拆迁方式来解决城市更新问题,这对于历史特色景观的营造极其不利,不仅使改造后的景观已经失去了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市民生活;也影响了城市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们的正常生活,引起了沉重的社会问题。旧城更新中的景观改造,不仅仅是景观改造问题,更牵扯到居民的生活,地区的复兴,是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在景观改造问题上,景观师不仅要承担塑造城市形象的责任,更需要在社会价值目标下对于旧城更新中的景观改造进行新一轮的思考,其中包括历史遗产保护、人民生活保障、衰败地区复兴等。
1 旧城更新中的景观改造———以钓鱼台为例
钓鱼台地区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属于门西地区的一部分。“历史上的门西一直是人烟稠密的地区,它是老京的发祥地,人们一提到`门东和门西',便会想到南京的历史和风俗”[1]。该地区虽然拥有不少的文物古迹,但由于建国后人口急剧膨胀,出于对住房的需要建了很多新建筑,包括质量参差不齐的违建,并且由于对老建筑保护措施不得当,许多老房子衰败,不过街巷肌理保存较为完好。
1.1 社会价值目标
“现代景观学的发源可以被视为是特定社会模式转变中环境资源的重新分配过程,并集中折射着当时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价值[2]。”既然景观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说,必须从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角度来看待景观规划设计问题。重要的是社会价值目标,即弄清楚景观规划设计的服务目标是社会,而服务对象应该是大众。关于旧城更新中景观改造的社会价值体现,笔者认为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满足居民的需求、历史文化的传承、衰败地区的复兴。
关于钓鱼台地区,笔者曾经多次走访,曾于2009年3月做过一次小型问卷调查,笔者根据调查的结果制作了一系列图表。
通过调查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居民收入低,生活环境差,急需改善住房;2)公共设施不齐全,居民生活不够便捷,缺乏公共绿地;3)拆迁工作落实不到位,居民生活得不到保障;4)文物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建筑损毁,街巷肌理有所破坏。
该地区也有一些优势存在:1)秦淮河与明城墙风光带的优势区位;2)街巷生活气息浓郁,保留传统特色;3)历史文化底蕴深厚;4)居民有归属感。
1.2 景观改造具体问题分析
在该地区的景观改造中,西北处的胡家花园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曾经是一座清末园林“愚园”的遗址,解放后被辟为公园,文革时期公园被毁,后未能恢复。作为该地唯一的一块公共绿地,它曾经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很好的公共活动空间,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如水面淤积,垃圾乱倒现象等,它的作用逐渐下降,成为一块废弃地。胡家花园原本的水池,现池面完全被水草和垃圾覆盖,远处依稀可见的廊子也被违建遮挡起来,丝毫不见当年的景致(见图1)。胡家花园一处小丘,原本是当地居民公共交往与活动的场所,随着环境的恶化,逐渐衰败(见图2)。
《南京门西地区保护与更新规划》中提出“以清代愚园总平面图为依据进行复原”[3],笔者对此持保留态度,因为此地除三处破损严重的历史建筑外已经看不到丝毫园林的遗址,遗产的原真性价值已经丧失,重建的意义有待讨论。从整个地区社会价值目标下的景观改造的三个方面来看,胡家花园的重要性如下。
1.2.1 满足居民的需求
从整个区域范围(即钓鱼台地区加上其西侧的花露岗地区)来看,该地居民数量多,但能满足市民公共活动的场所少,很多居民对此提出意见。胡家花园正好处在较中心位置,周边居民可达性比较高,适合建造满足市民日常休闲的城市公共空间。同时,这一部分的景观建设也有利于整个地区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这里需要强调公园的“公共性”,虽然复建愚园也是作为公园使用,但私家园林的内向性与现代公园的外向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即使按照原样建设,也很难表现当年的审美情趣。在这里,笔者认为该地块改造应该突出公园的公共性、活动性,面向市民大众的,满足周边居民观赏游憩、公共活动需要。
1.2.2 历史文化的传承
在历史遗产以及文化传承角度,笔者认为,故园已去,古景不在,与其花大力气复原,不如就现状建设新园,把历史的部分(比如三座保留建筑和部分遗迹)与现代的部分进行区别,创造更符合现代人使用的,又具有历史标志性的新型园林。重要的不是历史上的形态,而是文化与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在这里应该让其以真实的面貌面对大众,做到历史文化的传承、地域特色的彰显。
1.2.3 衰败地区的复兴
在关于旧城改造的研究中经常提到巴塞罗那的公共空间政策,即“推行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措施,彻底改善了城市风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更极大地提升了这个城市的竞争力”[4]。它的确具有典型性和参考性。巴塞罗那与中国许多城市存在着相同的困惑:人口多、收入低、居住密度大、后工业发展致使环境质量低下、基础设施不足等等,我们可以在两者中找到很多共同之处。笔者认为当前规划通过景观建设和旅游开发提高当地的活力,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但这是外力主导的,要想真正发展,恐怕要通过内外力的共同推动,而本地居民就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建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内外力进行发展的方式。但公共空间的使用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如果把受众群仅定位在外来游客,会限制该地区的发展。
1.3 景观改造的建议
笔者认为,本地居民(原住民)对于该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区域复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保留原住民作为本地区旧城更新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在访问中发现部分居民对于历史保护和旅游开发有一定意识,并且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这个虽然破旧狭小,但是他们所熟悉的环境,如果政府加以正确引导,也许会形成一种自我调节机制,既解决市民自身就业与发展问题,又能使地区逐渐恢复活力。
在景观的改造上,可以集合多方力量达到一种公众参与方式,调动社会各界,包括当地居民、相关组织机构、社会慈善团体和有识之士的力量,甚至可以结合院校的教学。《俄勒冈实验》一书中写道:“无论建筑师或规划师如何仔细地规划或设计,他们自己不可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我们所遵循的秩序。”“一个有机结合的社区只有通过整个社区的行为才能够形成,这样行为中每个人都协助完成他们最了解的那部分环境。[4]”但由于民主意识、市民素质、社会环境等制约,这种社区行为方式在中国现阶段是不可能达到的。虽然居民们缺乏专业知识和改造能力,但是否可以通过专家和居民沟通的方式,也可以结合一些相关院校的教学,用定期调查、回访等方式,建立该地区与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或相关机构及单位之间的联系,保证该地区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又能真正做到整个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并提高人们对历史遗产保护的认知,这对于提高学生对社会价值目标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2 结语
“旧城更新改造历来是城市建设中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工程,也是群众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5],虽然景观师与城市规划师所作的工作不同,但是他们背负着相同的历史及社会责任感。对于旧城更新中景观改造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景观中的社会价值目标的含义,突出景观的社会效应。无论是作为景观专业的学生还是作为景观师,都应该在社会学维度上思考景观问题,使景观专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社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永平.中华门门西地区保护与发展研究[J].江苏建筑,2003(1):2-4.
[2]董楠楠.走向和谐的人居环境——浅谈当代景观教育的社会学维度[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3.
[3]朱跃华,姚亦锋,周章.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6(4):4-8.
[4]亚历山大.俄勒冈实验[M].赵冰,刘小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11.
[5]吴明伟.旧城更新——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J].城市规划,19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