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益性研究(通用10篇)
教育公益性研究 篇1
摘要:以公益创业学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阐明公益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 提出以顶层设计和组织机构建立为先导, 以师资建设和“三自一体”创业实践活动为重点, 以创业文化和“五力合一”协同支持为两翼,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 为高职院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公益创业教育模式,积极人格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个人、社会组织或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1]。我国社会转型期庞大的社会需求,相比于商业领域创业的低风险和高成功率,以及社会公益领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公益创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在高职院校探索和实践公益创业教育,拓展传统创业以及创业教育的概念和思维,激发高职学生的职业梦想和社会责任意识,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与创业难题,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阐明公益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提出具有高职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
一、公益创业与公益创业教育的含义
公益创业有别于传统的商业创业,它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创造社会效益为核心目标,涉及绿色环保、扶贫发展、社区服务、信息化普及、特殊群体关爱等领域,强调创业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兼顾公益诉求和创业梦想。根据湖南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的研究,公益创业初步确定为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企业、志愿公益活动和产学研混合型等四种类型。
公益创业教育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对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公益创业教育在欧美发展了近20年,我国公益创业教育则始于2003年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举办的公益创业培训,2007年中国首个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在湖南大学成立,2009年清华大学启动首届公益创业实践赛,北京大学成立了公益创业研究会。可见,我国的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相对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的公益创业教育更是如此。
二、公益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
牛津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认为公益创业具有公益性、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三个特点。基于公益创业的这三个特点和创业的实践性,我们可见公益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公益创业的公益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大学教育应该提供这样一种教育,不仅赋予他们较多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2]高职学生大多因为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标准而被高职院校录取,他们认为自己不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上职业院校是高考失败的无奈选择。这种心理状况会左右学生的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公益创业教育能激发学生心底的善良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帮助家庭贫困的同学完成学业、关爱空巢老人和外来务工者及其子女,进行普法宣传、青春助残等志愿公益活动,增进同学们的积极体验,有利于他们心智的成长和幸福感的产生,最终形成积极完善的人格。
(二)公益创业的创新性有助于建立学生的高自尊
高自尊是指个体具有良好的自尊,能自己管理、指导和监督自己,能有效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挑战和各种问题,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心理幸福和心理健康(Branden, 1994) [3]。受早期学校教育消极因素积累及失败经历的影响,一些高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对自己如何度过大学阶段,今后如何发展,非常茫然,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自己就是来混日子的,这些心理困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公益创业的创新性,意味着新思想的产生和新模式的建立,从而解决社会问题。以湖南大学“滴水恩公益基金会项目”为例,该基金会通过海内外各界的支持,以多种方式帮助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招聘贫困大学生加入滴水恩旗下的创业项目。通过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利于逐步建立高自尊。
(三)公益创业的实践性有助于重塑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很多高职学生是低学业成就者,学业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不高。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其智力类型和智能结构不同,高职学生更擅长实践性操作技能,能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体验式学习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放的、与各种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教育,所以其课堂教学更加趋于实践化,如通过创业设计大赛、产品销售竞赛、网上开店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义乌工商学院有1200多名学生在淘宝网开店做网商,学校将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教学课程,该校因此涌现出一批凭借经营网店创业致富的学生典型。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与高职学生的智力类型和智能结构相匹配,有利于学生重建学业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公益创业的市场导向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
公益创业的市场导向性表明公益创业的绩效驱动、竞争性和前瞻性,它需要更大的责任担当和跨部门合作。以赛扶中国项目为例,在世界500强企业的赞助下,引导大学生开展面向社区的具有公益性的商业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社区创造经济机会,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2010年宁波诺丁汉大学赛扶团队的“参参不息”项目,帮助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镇参农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人参资源,建立统一的销售渠道,开发人参在长三角地区巨大的市场潜力,改善参农的生活条件,参农收入因此提高了逾200%。在公益创业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市场驾驭能力,其领导能力、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等未来就业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具有高职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湖南大学创立的基于集群的“公益助学+创业+就业”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以授人以鱼(公益助学)+授人以渔(就业)+授人以业(创业)+授人以智(研究)四个层次来构建公益创业教育系统,对公益创业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大量开创性的成果。高职院校应积极重视和推广这一创新的社会实践模式,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
(一)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做好公益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公益创业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和规划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在总结现有创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师资队伍、创业实践活动、质量检测跟踪体系、创业支撑平台、创业扶持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形成整体理念并具体化,通过公益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明确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和行动方向。
(二)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组织机构,营造公益创业文化和氛围
公益创业教育是“一把手”工程,需要学校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总结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高校管理层对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发展,很多学校的校院级管理者都在创业教育体系中担任重要职务。例如百森商学院的校长、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都是创业教育领域全球著名的学者[4]。为规范公益创业教育的推进,首先要建立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层是创业教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负责理念、目标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校团委、教务处、学工处、学生会、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各系部及后勤部门各司其职[2],为公益创业教育提供资源和支持,制定相配套的鼓励学生创业的制度,比如弹性学制和替代学分制度、请销假制度、考试制度、奖优评先制度等。在学校内形成合力,营造公益创业的文化和氛围,推动公益创业教育的运行实施。
(三)运用校内培养和校外聘请的校企结合模式, 建设公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师资缺乏是目前制约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大都配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例如百森学院有35名专职从事创业教育和研究的教师,共计开设了33门课程[4]。为解决师资的瓶颈问题,可以采用校内培育师资和建立校外创业导师资源库两种方法。在学校内部,鼓励专业教师提升职业经验和职业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支持双师型教师开展创业活动,增加创业经验,成为创业指导师。通过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创业指导师三级递进模式,培育“三师型”创业师资队伍。广东中山职业学院在校内构建“双创”教学工场——各系部建立工场,各专业成立公司,通过整合专业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为教师提供创业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另外,依托本地创业企业家资源和创业校友资源,建立创业导师资源库,开展创业课程设计和开发、创业讲座、创业人物生涯访谈、创业企业调研、创业实践指导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创业教育师资,并为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提供学习标杆。
(四)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现状,建立“三自一体”的公益创业实践活动体系
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提出“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和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创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是实现创业成效的不二法门。在高职院校开展公益创业实践活动,首先要从高职学生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生活状况出发。据笔者对所在学校2011级新生入学信息资料的统计,来自农村的学生占92.7%,其中,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比例接近30%。虽然有多种奖助学金鼓励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但日常生活开销和学习用品花销仍然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在这样的生源特点和起点上,需要构建自立——自信——自强“三自一体”的公益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自立阶段:将勤工助学和打工训练相结合,解决贫困学生的生存问题。在校内建立勤工助学和打工训练服务中心,建立学生资源信息库和企业岗位需求信息资源库,为有勤工助学和打工需求的学生提供有效信息,对用人企业的短工需求能够快速反应。定期开展多种勤工助学主题活动,比如组织开办跳蚤市场、组织兼职招聘会、寒暑假打工招聘会、社区家教对接活动等,帮助贫困学生实现生活自立。
自信阶段:将公益学生社团与志愿服务项目相结合,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指导学生建立公益社团,以公益社团为载体,宣传推广公益创业理念,开展校内外公益实践活动,吸纳培养公益创业人才。拓展志愿服务项目资源,与政府部门、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科协、基金会、NGO等组织或机构建立联系,承担志愿公益服务活动。通过公益学生社团和志愿服务活动,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
自强阶段:将公益创业活动和商业创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公益创业项目设计大赛等形式,征集优秀公益创业项目,借助当地的YBC机构(瀛公益基金会)等公益组织机构,给予重点指导和扶持,或者借鉴赛扶中国的项目运作模式,开展公益创业竞赛活动。同时,在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创业实践活动,使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相得益彰。
(五)依托政府、组织、企业、家长和社会舆论,建立“五力合一”的协同支持系统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认为,只有当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公益创业有一个认知,大学生、社会公众、企业、学校以及政府形成一个多元化合力时,大学生公益创业才会成熟发展[5]。所以,良好的社会协同支持系统是实施公益创业教育的重要推手,主要包括:政府层面提供政策扶持和引导;各类组织机构开展资金、技术支持,如瀛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开展的业务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行动示范,比如联想集团、零点集团等开展的公益活动;家长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就业想法,支持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活动;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宣传公益活动,营造公益创业社会舆论。通过“五力合一”的协同支持系统,提高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热情,推动公益创业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和学生特点,本文倡导以顶层设计和组织机构建立为先导,以师资建设和“三自一体”创业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创业文化和“五力合一”协同支持为两翼,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丰富和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9:1-3.
[2]汪忠.以社会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发展[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1 (21) :18.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233.
[4]房国忠, 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6 (12) :42.
[5]李颖.公益创业:大学生就业新动向[N].中国社会报, 2009-04-13 (04) .
学前教育的教育性与公益性探析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 教育性 公益性
中图分类号: G61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231-01
在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如何发展教育成为了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于此,有人想到了进一步拓展学前教育。在国家政府、教育部、财政部及各级政府的统筹之下,近些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教育不当、教育不均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各地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归根究底,学前教育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主要诱因便是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被广大相关从业者认识和重视。
1 学前教育的教育性
2000多年之前,儒家学派代表“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教育原则,而这也是最早的素质教育理论。1983年“素质教育”这一课题再次被部分教育工作者提及。从此,素质教育也成为了我国一切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学前教育教育性的根本就是:全面提升一个幼儿的素质。
1.1 素质教育是儿童成长的支撑
从量的成长方面分析:一个呱呱坠地的儿童随着时光的退役,他的骨骼和肌肉不断成长,在语言表达方面,从只会啼哭,到咿呀学语,再到口若悬河……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老师会给儿童讲解各类故事,当然,这其中也蕴含着诸如:“善小而为可以成大圣,恶小而为以成大奸”的人生道理。从质的方面分析,随着儿童身体的茁壮成长,他们的心理也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到认知,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由此可见:素质就好比蕴藏在儿童身体中的种子一般,它会随着儿童的成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见,一个人是否有美好的前程,作为人类启蒙教育的学前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素质教育保证儿童的可塑性
所谓儿童的可塑性,就是引导儿童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摒弃不良的品性和生活习惯等。普遍现象告诉我们:即便是同一种生活条件之下,儿童的素质品质并非是一层不变的,即:在谆谆善诱之后,不良的素质会更正;而在不利的引导之下,良好的素质也有变坏的可能。因此,学前教育就好比雕塑家雕塑一件作品一般,只有德、智、体三块“石膏”一同并用,才能引导儿童向正确的人生方向起航。
1.3 学前素质教育无终点
我们知道,学前教育又被人称作为“启蒙教育”,由此可见,学前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引导儿童走进“学海”这一扇大门之中。俗话又說“活到老,学到老”。基于如上所述种种,我们可以得出一样一个结论:幼儿素质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事业。
现行的“幼儿教育大纲”明确规定:“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由此可见,幼儿保育教育,不是让儿童成为儿童健将,而是培养他们热爱运动的兴趣;智力开发,并非是让他们成为小文学家或是数学家,而是开拓他们的智力;音乐、舞蹈、美术和剪纸课程,并非是让他们成为艺术家,而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总之,“起步”、“萌芽”、“兴趣开发”等关键字,才是当下我国学前教育保证教育性的根本。
2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早在本世纪初,“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教育委员会”就发布一个名为《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的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指出:“从19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步入20世纪以来,学前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公众的责任和社会公共事业”。然而,我国的学前教育公益性却渐行渐远(或者说从未实现)。
2011年岁末,北京市社会科学调查院发布了《北京法治发展报告(2011)》,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北京常住人口中的3岁儿童将从2009年的12.2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7.6万人。届时,三年内适龄入园儿童将达到54万人左右。扣除现有的8132个教学班,按照每班30人测算,届时缺口为9800余个教学班,远远不能满足高峰期的入园需求。”就全国总体形势来看,学前教育供不应求现象不仅发生在北京,而是全国多数城市和地区的普遍问题。而也正是这一巨大的缺口,使得我国的学前教育出现了诸如:抬高入园价格(主要出现在教学质量较好的学前教育机构)、靠关系入园(主要出现在公立幼儿园)等现象,可见,我国现行的学前教育在无意中忽略了“公益性”和 “平等就学”等教育方针。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ter)曾提出:“资源、需求条件、产业表现力、战略和政府及机会构成一项事业在某一地域是否可行的‘钻石体系’”。而借此理论分析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性问题滞后的原因,不难看出:政府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譬如:早在2010年,有专家指出:“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应不低于7%。”,但在当年年末,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却只字未提学前教育经费的执行情况。除了经费问题,儿童无园可就的另一个诱因便是民间幼儿办学优惠政策的缺乏。故此,要保证学前幼儿教育公益性的实现,国家和各级政府完善政策法规,以及加大民间投资力度是为一条捷径。
3 结语
以上,就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析。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性是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公益性是保证我国学前教育广泛实施的关键,在当下这一时期,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这两个特性,值得每一个从业者和社会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学前教育必须保证公益性和教育性[J].教育研究,2009(5):31-36.
我国公益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篇3
一、公益教育在学校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 学校领导虽认同公益教育, 但依然缺少开展机会
从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对11所学校校长、书记的走访调查中可知, 学校领导层面对公益教育有着较高的认同度, 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解释他们对公益教育的理解:
现在大家都在嚷嚷素质教育, 可是真正给孩子提供素质教育的机会场合不是特别多。要让学生学会担当,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公益教育很重要, 可以赋予雷锋精神现代意义。
从以上对调查走访学校领导的情况看, 学校领导层面基本上都认同公益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从调查访谈的情况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方面, 学校缺少公益教育的途径和机会, 较少开展公益教育活动;另一方面, 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和评价机制的单一性, 学校事务的繁杂导致公益教育活动顾不上或者没有主观意愿去开展公益教育活动。
2. 学校虽有公益教育基础, 但一直缺少系统课程模块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从11所学校的调查访谈中得知, 学校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教育基础。比如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以及3~6年级的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对公益教育都有所涉及。除此之外, 在少先队活动和一些日常教学活动以及春秋郊游中都有一定的公益教育内容。但在学校里, 虽然存在着公益教育的基础, 但一直没有系统的公益教育课程模块, 公益教育被碎片化、分散化地融于学校的个别课程和非教学活动中。
3. 学校虽有涉及公益教育的课程, 但缺少体验式实践
从国家层面来讲, 我国学校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培养, 这无疑就是公益教育的重要内容, 并在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开设有相应的品德教育课程, 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这些课程多注重的是知识化取向, 缺少体验式的实践活动。而且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 学校的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性难于激发出来。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育活动往往注重说教, 缺少体验式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
4. 学校之间公益教育基础差异大, 并缺少良好的社区互动
从调查走访的11所学校来看, 各个学校之间的公益教育基础差异很大。一般来说, 重点学校、国际私立学校公益教育的基础条件较好, 公益教育活动设计新颖, 能够寓教于乐, 老师能够积极地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并有策略地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和体会。对于这些学校开展的公益教育活动, 虽然获得了家长较高的支持度, 但依然没有有意识地与社区形成良好的互动, 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活动范围之内, 缺少与社区的合作与互动交流。
5. 学校师资配备力量各异, 公益教育实践活动参差不齐
由调研数据资料可知, 各个学校综合实践课的专职教师比较缺乏, 多数为兼职教师, 从具体调研的10所小学来看, 仅有4所学校具有专职的综合实践课教师, 其他几所学校缺少综合实践课的专职教师, 一般都是由班主任担任综合实践课教师, 但班主任担任综合实践课教师有一个重要问题:一旦学习任务重或者遇到竞赛考试之类的事情, 综合实践课时间就成了首先被挤压的课程, 难以有效开展公益教育实践活动。
在调查中, 具有专职综合实践课教师的学校, 他们的公益教育实践课程要好得多, 而且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在公立小学一般都设有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德育教师, 他们会发起一些公益教育类的活动;而在重点学校和国际私立学校, 这方面的资源丰富, 师资力量配备良好, 公益教育活动类型丰富多样。
二、公益教育在学生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学生虽具有广泛的公益实践经历, 但公益活动类型少调研发现, 90.53%的学生都具有公益实践经历, 只有9.47%的学生没有参加公益实践活动。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公益实践经历, 但从他们参与公益实践的经历来看, 大多局限于“捐钱捐物”和“环境保护”, “捐钱捐物”占到了他们公益实践的78.5%, “环境保护”占到了53.91%, 其他类型的公益实践经历所占比例较低, “参加过志愿活动”占到了17.77%, “社区劳动”占到了27.45%, “慰问性活动”占到了7.08% (见图1) 。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虽具有广泛的公益实践经历, 但参与公益实践的活动类型较少。从学生参与较多的公益实践经历来看, “捐款捐物”和“环境保护”多具有集体性、仪式性的特点, 这说明学生参与的公益实践经历, 多是学校或社区集体组织的, 而以学生个体主动参与的公益实践活动较少, 同时也说明这种公益实践是集体行为的结果, 远非个体公益意识使然。
2.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机会少, 缺少可持续性
虽然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到, 大多学生都有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经历, 但他们参加活动的机会比较少, 通过对2011年学生参加社区公益实践活动的次数看, 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 这主要是社区每年提供的公益教育实践活动次数较少, 从调研数据来看, 40.1%的社区一年中只开展1~2次公益实践活动, 41.4%的社区一年之中开展次数也只有3~4次, 甚至还有5.1%的社区一年之中没有开展过公益实践活动 (见图2) 。由此可见, 社区公益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频率。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通常都是出于社区方便的考虑, 多一些临时性的、便利性、传统性的公益实践活动, 缺乏公益实践活动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3.学生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频率较低, 缺少系统化的供给平台
调研数据资料显示, 学生参与公益教育的频率较低, 每年1~2次的占13.2%, 每学期1~2次的占25.1%, 每月1~2次的占17.7%, 还有31.7%的学生对自己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频率不清楚, 只有12.3%的学生认为他们每周能参加1~2次的公益实践活动 (见图3) 。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频率较低, 主要是在寒暑假参与公益实践活动, 在上学期间, 学生们迫于学习的压力, 很少有时间参与公益实践活动, 在这期间, 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都缺少公益教育实践活动的供给, 缺少公益实践活动日常化、系统化的实施空间和平台。
4.学生对公益实践活动的认知存在狭义理解
从调研资料的数据来看, 学生对于公益实践活动并不陌生, 一说到公益, 88.9%的学生认为就是“捐款捐物”, 87.9%的学生认为是“看到滴水的龙头及时关掉”, 79.3%的学生认为是“秋游时随手带走垃圾”。从这些数据来看, 大多数的学生对公益都具有较好的认知, 当然也有3.5%的学生认为“把作业借给同学抄”就是公益, 很明显地看出, 极少的同学对公益的认知还存在着偏差 (见图4) 。
三、公益教育在家庭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 家长对公益教育的认可度、支持度较高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通过对来自不同学校学生的不同职业的家长的访谈以及家庭调查问卷所得数据来看, 家长对公益教育持高度认同和支持的态度。这些家长包括大学教师、警察、记者、全职妈妈、工人以及来京务工人员等, 有37.7%的家长认为“很有必要”开展公益教育活动, 有55.1%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开展公益教育实践活动, 6.3%的家长认为“一般”, 认为“没太大必要”和“没必要”的家长两项合起来也不到1% (见图5) 。这说明, 99%以上的家长对公益教育表现出普遍的认可和支持。
2. 家长对社区公益活动参与有限
在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过去一年家长参与情况的调查发现, 只有8.9%的社区认为家长“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 38.9%的社区认为家长只是“有时参加”, 29.3%的社区认为家长只是“偶尔参加”, 还有18.5%的社区认为家长“很少参加”, 4.5%社区认为家长“从不参加” (如图6) 。这说明家长对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的参与上非常有限, 远未能适应和满足公益教育实践活动对家长参与的要求和标准。
3. 家长与学校互动较好, 与社区互动较少
公益教育是一种联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机制, 调查发现, 家长与学校的互动较多, 多数家长主要是通过家长委员会这种志愿组织与学校互动, 而且沟通形式多样, 既有面对面的沟通, 又有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平台的电子沟通, 如博客、学校信息平台, 短信、电话和飞信等进行沟通互动。
但家长与社区的互动较少, 可以上家长基本上很少主动去和社区进行互动, 即便社区组织了青少年公益实践活动, 家长的参与度也很低。
四、公益教育在社区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 社区开展公益实践活动主题单一, 次数少
社区所开展的公益实践基本上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的, 而且其主题往往就是一些常规性主题, 通常就是社区劳动、环境保护、安全教育之类的主题活动, 孩子们每次参加社区公益实践活动总离不开这样的主题, 缺乏公益实践活动的创新主题与形式。调研发现, 74.5%的社区开展过社区劳动, 73.9%的社区开展过环境保护活动, 65%的社区开展过安全教育活动, 43.95%的社区开展过健康教育活动 (如图7) 。可以看出, 几乎大部分社区开展过的公益主题活动都离不开这些常规性主题。
2. 社区与学校互动合作少, 缺乏硬性制度规定
当前参与社区服务是学校社会实践课的一种评价制度, 教育部与北京市教委均将社区服务和实践纳入到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的相关安排中, 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保障其实施效果。但从调研情况看, 这一制度的运行并不乐观。尽管参与社区服务是学校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指标, 但对社区来讲, 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项事务, 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由于缺乏硬性的制度规定, 因此二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 学校安排的社区实践服务活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总的来讲, 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公益教育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性有着较强的认同感, 三方都非常重视公益教育, 都曾不同程度地开展过相关的公益教育活动, 这说明公益教育在我国有着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当前我国的公益教育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公益教育一方面缺乏公益教育的专职教师, 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独立系统的课程安排, 公益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家庭虽然能够认识到公益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家长把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的意愿寄托于学校, 希望学校能够积极开展这方面的活动, 家长只是停留在配合参与的层面, 并没有主动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公益教育活动虽然是社区教育方面的一个内容, 但是多数社区往往由于事务的庞杂, 不重视或忽视公益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调查中发现, 虽然学校、家庭和社区都有合作互动的意愿, 但在现实中并没有达成很好的合作互动意愿,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教育活动的开展。
摘要:公益教育是一种旨在通过培养孩子能力和提高责任意识的一种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教育的模式。调研发现, 无论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公益教育都具有共同的认知和需求, 但学校专职教师的匮乏以及应试教育下的公益教育边缘化, 家庭由于长期对学校教育的依赖缺乏主动性, 社区事务的繁杂而无暇顾及等, 使得当前的公益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关键词:公益教育,调查研究,学校,家庭,社区
参考文献
[1]王国庆.公民教育与服务学习[J].教育探索, 2012, (10) :20-22.
[2]王世伟, 黄崴.透析服务学习对公民教育的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 (下半月行动版) , 2009, (10) :21-25.
[3]王晨.服务学习视域下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探究[J].才智, 2011, (27) :2.230.
[4]许瑞芳.比较与启示: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 (上半月综合版) , 2009, (6) :83-87.
职业教育公益性的理论探讨 篇4
关键词 职业教育;公益性;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0-0005-05
职业教育的公益性问题是当前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对于“何谓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以及“为什么职业教育具有公益性”等问题的回答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公益性的潜台词是“公共利益”。所谓“公共利益”是指满足社会或群体中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需求、实现他们的共同目的、代表他们的共同意志、使其共同受益的一类事务[1]。可见,公众利益是大多数公民享有的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的存在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它的实现是社会的最高目标。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可以从经济、社会、教育等多个视角进行解析。
一、外部效应理论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指企业或个人实施的行为对行为以外的企业或个人造成了有利或不利影响,但当行为者付出却不能因此得到收益或行为外的人因此获益而不必支付成本时,就可以说经济中存在着外部效应。外部性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则称为“正外部性”,不利的则称为“负外部性”。外部效应意味着企业或个人行为的所得与所费存在脱节现象,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进行有效调节,需要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职业教育具有较大的外部性。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人员,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者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效应;相反,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者不但不能为同样支出的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效应。比如,我国多次重大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劳动者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导致的,也可归因为没有开展好职业教育;而“德国制造”享誉全球,成为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德国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使个人和国家在经济上受益,而且还可以获得非经济的好处。如,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子女提供越多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社会稳定是最大的公共利益,没有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公众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害。职业教育能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一个国家受教育的人数越多,越能“促进一种共同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社会制度的形成,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自由、民主、平等、稳定,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2]。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往往出现在一个地方接受职业教育而到另一个地方就业的现象,致使职业教育存在较大的负外部性。正如1914年美国国家职业教育促进委员会对职业教育的调查报告中所指出的:“在一个劳动力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社会中,不应该完全由地方财政负担年轻人的培训,因为这些年轻人会在其他地方发现工作机会。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培育还需要联邦的支持。”[3]
二、公共产品理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资源配置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政府,二是市场。根据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社会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公共产品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而且对于任何单个的消费者,他所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就是全社会的公共产品数量,公共产品在效用上具有不可分割性[4]。据此,人们普遍认为公共产品具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
(一)消费的非竞争性
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某种公共产品(服务)的消费,并不排斥或妨碍别人或其他厂商对该产品的消费,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厂商消费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通常认为,在教育存量既定的情况下,个人接受教育并不妨碍其他人同时接受教育,即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教育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投资大,往往建立公共性、共用性的实训基地,旨在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一个母体知识被研发创造出来之后,可以被复制无数次、无数份,即使无数消费者同时或连续地共同消费这些知识,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使用而影响或减少其他人的享用[5]。如北美的CBE和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课程被许多国家用于职业教育和对技术工人的培训。
(二)受益的非排他性
是指在技术上人们无法将未付费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比如,在技术上没有办法限制没有纳税的消费者消费高素质技术工人提供的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也很难限制没有支付过职业教育费用的企业雇佣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者。
(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是指公共产品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被社会成员共同享受,不能将其分割来供某些个人或厂商享用。义务教育关乎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职业教育关乎整个国民的职业素质和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职业教育同义务教育一样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关乎全社会和全体国民的福祉增进,具有基础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基础教育是确保人们“走向生活的通行证”,职业教育是确保人们“走向职业的通行证”,这也是职业教育公益性的重要一方面。因此,职业教育应上升为一种由国家意志参与的、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性教育活动。
三、教育成本收益理论
判断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市场失灵,“所得利润决不能偿其所费”[6],即私人投资不能得到相应回报,因而不愿意提供。因此,可以用成本收益理论来判断职业教育是否为公共产品。
教育的收益可分为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教育的社会收益是指除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外,社会其他成员从中所获得的收益,包括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教育的非经济效益[7]。需要指出的是,职业教育的非经济效益也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受教育者被认为是普通教育的失败者,这些存在失落感的青少年如果不接受职业教育而直接进入社会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教育的个人收益是指个人接受教育后在物质、文化、精神、体质、能力、技巧、就业机会、就业选择等方面会获得一定收益[8]。与此相对应,教育的成本也可分为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是不一致的,甚至存在较大差异。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具有高成本、低收益且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的特点。职业教育教授的是劳动者从事某种(类)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而职业技能和态度的形成依赖于现实的职业或企业环境,需要教育与产业结合,因此,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较高,需要较多的投资[9]。
在私人收益方面,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属于蓝领或灰领阶层,其货币收入相对较低,职位升迁率也较小,所以,在职业教育体系不完整的情况下,接受职业教育意味着难以接受更高一级教育,难以获取更高的预期收益。
此外,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还具有心理成本较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由于整个国家的就业体制不完善,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职业教育的职业声望低;我国“望子成龙”的传统和独生子女政策,家庭对子女教育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在传统观念的支配下接受职业教育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职业教育的社会收益集中体现在:公民素质提高、自律性增强,可降低国家的管理成本;公民就业能力提高,可增强社会劳动力的供给能力与水平,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提高公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组织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判断能力,促进社会发展;对企业而言,可节约企业岗前培训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综上可见,职业教育能够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广泛的社会收益。
四、产业依附理论
过去,许多人认为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最具有产业性的一种教育,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如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产业,具有市场性”[10]。事实并非如此,职业教育虽然与产业有着天然的渊源,但它不具有产业性,而具有产业依附性。
从职业教育最初的产生来看,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是依附企业(手工作坊)进行的,学徒首先是徒工,其次才是学生(即使今天,德国的“双元制”仍采取先取得学徒资格,才能到职业学校学习的做法);学徒首先参加生产过程,其次才在行动过程中进行学习;师傅首先是某一行业的能工巧匠,其次才能成为师傅。可见,职业教育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职业教育逐渐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并向专业化道路发展,但分工与协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分工必然带来协作,职业学校虽从企业中独立出来,但依附企业的性质并没有因此而减弱,相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却日趋加强。从目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来看,职业教育有三种类型:一是企业主体的职业教育,如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英美和日本等国;二是学校主体的职业教育,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三是企业和学校“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第一和第三种的企业依附性是无可置疑的,第二种改革的方向也是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社会联系。
所谓职业教育的产业依附性并不是指职业教育在宏观上必须依据产业发展而定位学校办学,在微观上职业教育办学必须依托行业企业,而是指二者在合作关系上企业处于主导地位,职业教育处于从属地位;企业处于强势,职业学校处于弱势;企业处于中心,职业学校处于外围。依附理论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术语,我们所说的产业依附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依附理论具有本质的差别,依附者和被依附者之间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只是由于二者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交换关系。而市场经济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完全由市场来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必然导致市场失灵。这也是许多国家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的重要原因。我国近些年来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但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所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不理想。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说明,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依托市场行为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依靠政府的调节。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部门(行业)、企业办学取得了显著成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一些职业学校纷纷从部门(行业)、企业剥离。进入新世纪,当职业教育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时,一些人认为90年代职业学校从部门(行业)、企业剥离是一种失误、一种损失。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是一种反市场的思想。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企业的主体责任就是实现盈利最大化,如果政府没有强制性地要求企业办学,企业实现盈利最大化就需要减少非盈利业务,职业学校从部门(行业)企业剥离是一种自然现象,无须指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部门(行业)企业之所以能够有效兴办职业教育,缘由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由政府来配置,校企合作是靠行政命令来实现的,是一种政府行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前我国校企合作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
从教育属性来看,教育是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但它是“先导型、基础性、全局性的基础产业”。因此,在强调职业教育依附论的同时并不否定其在办学主体上具有独立性。职业教育与产业具有相互依存的特点,并非是一种完全被动的依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五、弱势群体理论
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简称,也称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是指在社会资源分配与配置过程中,由于参与机会的缺乏或自身条件的缺憾而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社会特殊群体。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只要社会还存在等级、贫富差别,存在权利效应,就会有弱势群体存在[11]。社会弱势群体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实中还难以进行严格区分。在现实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
从职业教育的生源来看,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学生是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70%以上来自农村,即使20%左右的城镇学生,也多来自低收入家庭。据重庆市教科所2000年对32969名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的调查,家庭月收入低于1500元者占94.6%,父母职业为农民、工人、无业、个体者占96.4%,82.2%的学生感到家里交学费存在困难[12]。因此,基本可以说接受职业教育的家庭是弱势群体。
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来看,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多年来的精英教育,使人们认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普通教育的失败者,是一种无奈之举,其受教育者在各类受教育人群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教育体制来看,许多职业学校是从普通教育分流出来的,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等教育结构调整中一部分薄弱的普通高中转为职业高中,还是从目前高中阶段招生制度中先普通高中后中等职业学校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均处于弱势地位。
可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从学校到学生都属于弱势群体。市场经济下,政府一方面要维护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要通过特殊的政策保障保护弱势群体的各项权利。鉴于此,“十一五”期间,国家投资10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职业教育的弱质性,并于2006年和2009年相继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制度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制度,改善贫困家庭的受教育能力。
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许多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消除贫困、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认为,“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贫困问题表面上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教育差异。因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工资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可见,收入不平等的根源在于个人就业能力和机遇的差异,为此,许多国家通过对低收入者开展免费职业教育与培训,改善弱势群体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来促进社会公平。
六、新公共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开创了公共管理的新视角,该理论主张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重新调整国家、社会、市场三者的关系,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应用于公共部门,打破公私管理之间的界限。在公共部门内部创立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以改进政府绩效。如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特许学校就是这样的例子,这类学校由政府拨款资助、私人经营,管理上不受一般教育行政法规的限制。政府与学校之间存在契约关系,学校必须达到双方认可的教育质量和经营目标,公校私营的目的不是营利,而是追求效益[14]。
这一理论解释了职业教育虽是公益性事业,但也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机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民办教育的存在并不否定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同时也指出公办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办学,加快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新公共管理理论还认为,企业家所处的宽松环境能够激发其风险意识和创新动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同样,公共部门的领导者也应具备企业家素质,做到以公共目标为导向,有效整合公共资源和私人资源,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弥补公共资源之不足[15]。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校长负责制。推行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文东茅.走向公共教育:教育民营化的超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Marvin Lazerson,W.,Norton Grubb. American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ism,A Documentary History 1870-1970[Z]. New York and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Columbia University,1974:29,11,30.
[4]孙来文.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新解[J].消费导刊,2009(1):173-175.
[5]马明.多视角下的教育公益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61-64.
[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84.
[7][8]杨晓霞.试论教育公益性与产业性关系的理论基础[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78-82,96.
[9]曹晔.职业教育中的悖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5(5):72-74.
[10]崔克.职业教育必须产业化[J].职教论坛,2000(8):15-16.
[1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2]韩俊.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3):28-31,188.
[1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4]史秋衡.教育的产业性不容置疑——兼与王晓辉同志商榷[J].教育研究,2000(6):40-43.
[15]黄小勇.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8(3):60-63.
Exploration on the Theories of Public Na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ENG Zi-qiang1, CAO Ye2
(1. Hebei Teachers’ College of Technolog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2. Tianj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Whether it has the public nature directly relate to the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chool-running patter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is a strategic problem. From the view of external effect theory, public product theory, cost-benefit theory, industrial attachment theory, disadvantaged group theory and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of a country, and its public nature is obvious.
教育公益性研究 篇5
江西属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 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的省份, 农村留守儿童人口达到371.65万, 占该省农村儿童人口总数的51.47%, 占该省儿童人口总数的6.09%。本次调查集中对江西省各地区和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实地探访。共发放300份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为244份, 回收率为81.33%。此次调查对象均来自阳门小学、长胜小学、东方小学、南康三小、光明小学、水文队小学等留守儿童。
1.1 江西省留守儿童的主要特点
1.1.1人数庞大, 农村留守儿童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1/4, 占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近四成。留守儿童已经成为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主体。
1.1.2父母双方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过大, 接近2/3。据部分地区调查, 这一比例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与此紧密相关的是, 约80%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均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1.1.3从年龄结构和分学段情况看, 农村留守小学生显著多于初中学生, 由此可以推知, 江西省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年轻夫妇居多。
1.1.4 近七成的农村留守儿童未能实行寄宿制管理, 提示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严重滞后于现实需要。
1.2 江西省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问题
1.2.1 亲情关爱缺失, 生活自主独立。
留守儿童多属于父母均外出的状况。调查显示, 60.19%的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 29.13%的儿童父亲外出打工, 10.68%的儿童母亲外出打工。父母外出打工, 严重缺失来自亲情的关爱, 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分为三种, 分别是隔代监护、寄养亲戚家、儿童独自居住。留守儿童整体比较独立自主, 有73.03%的儿童表示经常做家务或偶尔做家务。
1.2.2 性格内向, 教育依赖学校支持。
情绪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儿童与监护人的关系直接影响儿童情绪的表达和健康发展。调查显示, 部分留守儿童对自己给予较低的自我评价, 自我意识较差。当考试不理想时, 59.41%的儿童归因为自身没有足够的努力;与监护人有矛盾时, 52.81%的留守儿童选择闷不吭声的处理方法。社会支持也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 选择寻求老师与同学的帮助要显著高于寻求父母或监护人。调查显示, 留守儿童解决困难的方式中, 求助老师、同学有53.5%, 求助父母、监护人、亲戚的有41.57%, 自己独立解决的有29.22%。
1.2.3 自我管理能力弱, 行为易出现偏差。
留守儿童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 致使有些儿童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 产生无助、失落、被抛弃的挫败感, 甚至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形成上网、喝酒、赌博、打架的不良行为。当父母在家时, 51.89%的儿童认为与父母交流没有问题, 48.11%的儿童表示与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困难。
1.2.4 社会支持需求迫切且多样。
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还是比较单调、乏味, 社区建设不够完善, 不能提供孩子丰富的课余生活。在课外, 留守儿童主要的活动是看电视、上网、聊天、打游戏, 而看书、运动的孩子则很少, 更有甚者, 留守儿童会跟随社会上的人一起玩。在调查走访中也没有看到村庄为儿童提供专门的活动场地及设备。调查数据显示, 64.98%的留守儿童希望志愿者能够帮助辅导功课, 同时可以进行绘画、音乐、体育、心理等方面的指导;21.96%的留守儿童选择希望提供学习用品及玩具;18.14%的留守儿童选择希望志愿者能够陪着他。由此看出, 留守儿童不仅需要物质的帮助, 更需要精神的支持和长期的关爱。
2 江西微爱留守公益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践模式
江西微爱留守公益组织成立于2012年10月25日, 由江西日报社牵头发起, 旨在通过整合媒体和社会资源, 搭建起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平台。微爱留守公益组织致力于微公益文化的打造, 形成了“微善常举, 爱心传递”的公益口号, 并寻求社会力量资助, 汇集微薄之力, 以实际行动来关爱留守儿童,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实践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1 建立“一对一”结对志愿帮扶
江西微爱留守公益组织在南昌大学等高等学校招募了200名大学生对指定200名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让这批孩子能在志愿者的关心下健康成长。在大学生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之间采用“书信往来”简单而又充满爱的方式, 进行“一对”的往来。这种方式可让留守儿童能及时述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 找到一位人生道路上倾听者和朋友。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体, 寻找一批典型的留守儿童, 进行重点帮扶, 在大学中开展“捐一本激励书、签一句勉励话”, 进行针对帮扶。2012年10月, “微爱留守”组织南康市内潮中学开展了《写给未见面的哥哥姐姐的一封信》留守学生信件184封, 信件的内容陆续在江西日报官方微博刊登出, 社会影响强烈。
2.2 注重品德教育, 进行心理疏导
注重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 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心理干预是由江西心灵通开展对各地的留守学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并为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提供心理咨询, 尝试开通留守儿童心理热线。培养心理教育师资, 对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心理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针对已有的问题, 抓好人文关怀, 促进心理健康;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 实施重点教育疏导, 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 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2.3 寻求社会资助,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寻求社会赞助, 资助留守儿童和学校, 在留守儿童集中的乡镇建立若干“留守儿童之家”用留守学校空闲教室建立若干“留守小屋”。2013年6月, 地处大山深处的江西省万安县弹前乡中心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南康市第一小学、横市镇横市中学和凤岗镇朱家村明德小学建立市、乡、村三级“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此外, 江西师范大学、微爱公益组织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先后在南昌、赣州、宜春、萍乡、吉安等地建立起几十个“留守儿童艺术体验中心”“微爱艺术加油站”, 开展诸如播放影像、读书交流、书法绘画等活泼快乐、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
3 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社会、学校、社区、家庭、公益组织等各方面的联系, 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立体体系, 探索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
3.1 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 加强日常管理
每学期对留守儿童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登记, 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诸如留守儿童及家长基本情况、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家庭联系卡、爱心结对表、留守儿童兴趣活动记录等, 将这些资料整理成系统完整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档案等。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聊天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 了解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日常联系情况。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或代理家长会议。
3.2 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加强社会各界的关注
利用媒体的报道, 引起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促使留守儿童家长回乡就业, 让爱回家。调动全社会力量, 共同参与解决, 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每年定期在学校开展如播放影像、读书交流、书法绘画等活泼快乐、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 提供各类儿童读物, 协助学校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 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 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使留守儿童的情感得到熏陶、身体得到锻炼。
3.3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丰富儿童课余生活
通过国家制度的大力支持,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社区基础建设, 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乡镇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由村委会等负责, 联合学校、社工、公益组织, 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和青年志愿者, 为留守儿童建构一个全面和动态的生活、学习、人际交流的体系, 及时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变化以及行为倾向, 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倾向。
3.4 培育关爱留守儿童的师资和志愿者队伍
不断提高志愿者的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平台作用, 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的有效机制;充分挖掘“五老”人员的教育潜能和教育优势, 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要具体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 不可对留守儿童标签化, 根据具体情况对留守儿童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
3.5 举办“特色家长学校”, 提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素质
3.5.1 举办“祖辈家长学校”。
为了提高隔代监护人的素质, 可以专门举办“祖辈家长学校”, 对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进行培训。通过培训, 引导老人们逐步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使隔代监护人能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孩子, 从而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
3.5.2举办“空中家长学校”。
父母在留守儿童心中的位置是无人可以代替的。解决家长的思想问题, 让他们人在远方, 心系孩子, 担当起家长的教育责任, 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问题。基层中小学可以利用现代的通信设备建立校方与家长间的互动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了解留守儿童近期的心理情况和最近的学习情况, 让家长实时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 通过电脑视频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视频家长会”, 让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李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劳动保障世界, 2011 (07) .
教育公益性研究 篇6
一、增强大学生社会公益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机制
1. 激励机制
激励是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没有对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激励, 大学生就会降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动机, 这样的话就不可能增强社会公益活动的教育实效性。首先, 可以制定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来给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支持和保障, 可以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消除了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大学生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得到规范, 必将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另外, 相关法律与规定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其次, 可以制定培养方案和考评办法的鼓励。关乎大学生的。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必须要制定培养方案和考评办法, 社会公益广告关系到大学生的评优和毕业。[1]很多高校都构建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激励机制, 保障公益活动的参与。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量化, 进入大学生综合测评。社会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 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学分挂钩, 作为大学生毕业须满足的条件之一。
2. 引导机制
大学生具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动机之后, 要引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首先, 要加强公益平台的建设。目前, 公益中国、腾讯公益、搜狐公益等各大网站中会发布大量公益活动信息, 这些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渠道之一。2006 年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成立, 该论坛主要是搭建高校公益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供了长效的引导机制。现代网络技术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引导大学生到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上来。其次, 是开展公益培训。社会公益活动的培训可以传播公益理念, 让大学生志愿者学习“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及时修正动机, 以达到社会公益活动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3. 管理机制
在大学生公益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要形成一套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 以便提高活动质量, 完善公益组织自身,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 要强化大学生公益组织的自身管理, 应当从基层公益组织抓起, 深入到大学生公益组织的基层, 充分调动起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积极性, 才能推动公益组织的发展。健全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招募机制, 对大学生进行充分考核和严格管理, 组织应当严格考察拟吸纳对象, 以保证公益组织的成员的纯洁性。[2]其次, 完善社会公益组织的运作。社会公益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拒绝逐利的企业, 避免公益组织发生变质。
二、社会公益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 以社会公益活动为平台,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统一”
首先, 要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实践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就是社会实践, 脱离了社会, 也就脱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 只有二者充分的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原有的教学目标。社会公益活动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要行之有效, 要有科学的方法。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取得实效。
其次, 要做到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教育活动往往是通过受教育者的接受为前提的。在教育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者予以适当的指导,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 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3] 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作用, 让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内化”成为自我教育。
2. 以社会公益活动为支点, 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
首先, 要注重运用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 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实践更易内化为自我教育的一种实践性教学。[4] 大学生在实践中奉献社会实现了自我价值, 受到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 要主动占领微博阵地。当前,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 网络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平台。大学生对微博等网络手段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网络媒体在其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 使得网络成为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平台。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公益组织, 也开通了网站, 通过网络宣传来传播公益理念和公益精神,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 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公益精神相结合, 使公益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形成是对学生影响非常重大的一个方面, 在校园文化中结合公益精神, 对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重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乔朝阳.大学生公益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S1) .
[2]刘红明.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11) .
[3]文雯.公益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5 (04) .
教育公益性研究 篇7
一、建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一) 建立健全国家、省级、地 (州、市) 级、县 (市、区、旗) 级四级职业教育骨干投入体系。
发挥各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主渠道作用,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公共财政向职业教育倾斜。建立政府财政贴息机制, 支持学校用校产证件抵押贷款, 借助金融资本力量加速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 执行好国家对民办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补贴, 吸引更多贫困生就读职业教育, 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助其脱贫;拓展各种渠道, 加大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及培训的投资力度。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 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教育发展水平、财政收益的重要指标。
(二) 依法落实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新颁布的《纲要》第六章职业教育第十五条“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全篇阐述了职业教育中行业企业的重要性, 明确提出要“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纲要》的指引下, 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可操作实施细则, 首先应充分落实2006年9月国家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 对无故不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的企业, 既要按规定缴纳培训费用, 还要依据实施细则作出一定的处罚;相反, 对为职业教育提供额外资助和捐赠的企业予以奖励或者减免有关税费。
(三) 创新职业教育政府补贴机制。
除现有的政府委托职业教育培训外, 可借鉴英国政府推行的“培训信贷”政策, 向国家规定的享受职业教育培训资助的个人发放“培训信用卡”, 由个人从符合国家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中选择一个培训组织, 自主选择培训课程, 国家根据培训组织收取的“培训信用卡”数量发放补贴。这种互惠多赢的形式, 一是可以缓解国家的压力, 政府不需要再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不必涉及具体的事务, 避免了庞杂的人事、经费等问题;二是这种职业培训资金分配形式多样化的方式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于职业教育培训当中, 吸引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兴办职业教育;三是培训消费者的主动参与不仅使其自身获益, 更增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培训的关注, 提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认识, 提升了职业教育培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为职业培训摆脱“低等教育”的偏见, 争取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二、建立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体制
《纲要》中指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根据《纲要》精神, 2010年9月8日, 鲁昕副部长在“全国职业教育公益性学术研讨会”上曾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几大服务领域, 即服务国家竞争力、服务企业竞争力、服务产品竞争力和服务就业贡献率。就职业教育资源投入来说, 应首先着眼于服务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因此职业教育资源分配必然存在差异, 也必须有所侧重, 以保证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以辽宁省为例, 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是全省发展的战略重点, 拥有大批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大型企业, 辽宁省职业教育投资的重点也集中于装备制造相关专业, 因此, 辽宁省职业教育投入也存在着技术含量高、成本大的特点。我国地域广, 各省产业发展重点各不相同, 统一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规范和标准不利于职业教育因地制宜的发展。所以国家应鼓励各省市职业教育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各级政府职业教育投入规划应体现地区特点, 突出为优势产业服务、为未来经济发展重点产业服务。国家应建立省级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体制, 各级职业教育规划必须体现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资金投入也应优先保障有助于促进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机构;国家应建立省级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专项经费, 根据不同产业类型制定职业教育投入标准, 根据不同省、自治区的具体发展规划和不同产业需求划拨资金, 既能保证各省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又能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社会职能。
三、建立灵活的职业教育产权制度
相对于基础教育来说, 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投资巨大, 仅靠国家投资是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 因此, 《纲要》中再次强调要“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吸引行业企业、社会力量投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但是,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在现有法律框架内, 在保证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 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说, 投资带来的回报, 一方面体现在参与权, 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利益。但作为职业教育, 国家并未赋予学校独立的法人人格, 学校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均依附于国家行政部门, 这样的桎梏无法确保其他职业教育投资方对职业教育管理和经营权益, 因此也限制了社会参与职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新时期, 国家着力于改革现有职业教育制度, 构建新型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加大职业教育投资力度和社会参与度, 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声望, 就必须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产权制度, 树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制度, 在所有权层面, 建立股份制, 使股份制成为职业教育所有权实现的基本形式;在经营权层面, 以使用权为核心, 建立法人财产权, 使校舍、设施、设备、教学资料和无形资产等财产摆脱抽象的所有关系, 通过市场化的经营, 达到物尽其用。而股份制则是职业教育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实现形式, 这种股份制可以是教育主体股份为主, 结合其他投资主体的参股, 在保持自身法人人格独立的前提下, 能起到融资的良好效果, 所有权与经营权在股份制的安排下得以有效分配;也可以建立于产权置换基础上, 学校以所有权换经营权, 另组股份公司行使所有权。例如, 校企双方合作投资建立实训基地, 投资主体以租赁、投资、融资、雇佣、项目招标等方式向教育主体注入实训基地所需的资本, 教育主体可以以租金、科研成果共享、劳务等方式予以回报, 一方面保障了投资主体的利益回报, 另一方面也使职业教育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
诚然, 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一次教育改革的浪潮也无法一蹴而就的解决所有矛盾, 但我们正努力寻找推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通过国家政策的保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们改革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描绘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的发展前景, 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描绘了蓝图, 相信只要遵循教育规律, 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改革措施, 我们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摘要:2010年7月29日, 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正式发布。按照《纲要》提出的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 构建符合社会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而建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体制, 建立灵活的职业教育产权制度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益性,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 .于志晶, 李新发.鲁昕:要强化职业教育公益性[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教育公益性研究 篇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坚持特色,科学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路线,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考虑教育的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在实效,稳步推进,而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向弱势群体倾斜,保障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促进教育公平,必须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教育公平的核心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把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看成是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追求,关心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陷于社会处境不利状态的人民群众的教育权利保障和教育机会平等。要努力打造每一位青少年和社会公民学习与发展的“立交桥”,构建学习型社会,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
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加大投入,改革创新。尽管30年来,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文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获得优质教育的渴盼相比,我们的教育投入还应进一步加大,我们的教育理念还应进一步更新。我们存在的某些体制性、结构性和制度性的问题,还需在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中进行改革与创新。
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和谐的高度来认识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切实做到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公开决策、公平待人、公正评价。只有这样,教育公平才能从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的制度。
教育公益性研究 篇9
关键词:高校公益性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高校公益性社团是以具有相同公益目标和公益理念的大学生自由结成、自我管理,根据章程自主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学生社团。高校公益性社团在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改进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公益性社团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公益,在向全社会展现了大学生的蓬勃朝气和崇高情怀的同时,也暴露出高校公益社团存在的问题,影响着高校公益事业的推行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高校公益性社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能力素质
大学教育应该是能力素质教育,学生的能力素质养成应当是学生借助一定的渠道将教师课堂的教学转化为自我的自觉行动。高校公益社团活动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大学生多方位发挥自我才能的平台。大学生参加公益社团就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学生社团这种载体将公益社团文化融入大学生心中并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和认知的一部分。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内心深处不符合学校社团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良行为就会被克服、摒弃,而优良的一面就会得到加强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吸收辐射社会
高校是社会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它必然要与社会产生联系而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一方面,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必然要影响到高校公益社团文化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进而规范和影响社团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高校公益社团文化反过来又有辐射功能,学校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场所,通过校园精神的影响力和培养,高校社团文化的各种信息能及时向社会扩散,不断为社会主流文化的建设起推进、示范和导向作用。
(三)凝聚社团力量
大学生公益社团有着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公益社团能将众多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向心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拼搏竞争意识。社团的力量凝聚功能主要通过社团活动和社团文化体现出来。首先,每个社团是依靠一定形式的活动才得以维持,脱离了有效的活动,该社团也就丧失了向心力。其次, 社团活动依靠每一成员自我才华的有效展示,成员将自我行为自觉地置于社团大的活动之中,服从和服务于社团活动,从个人为社团所做的行为感受到社团的肯定,进而激发为社团贡献的心理,团队协作意识由此形成。最后,通过社团成员的有效活动而形成的社团文化对大学生养成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
(四)使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广泛实现
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在课堂中通常是被动接受者,难以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而高校公益社团能有效弥补课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这些缺陷。通过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学生公益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很好地了解他人、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公益意识,为社会贡献一己之力。高校公益社团在长期公益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加强高校公益性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与时俱进,打造横纵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打破以往由学生会到班级为主的纵向封闭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横向搭建公益社团这一平台,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但具有共同公益理念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德育有效的载体,使学生思想得到提高,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挥,横纵结合,增强辐射性,全方位推进德育工作。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形成人人参与活动,处处是课堂的教育氛围,因材施教,多角度、多层次的培养人才,从而符合知识经济对人才全方位的要求。
(二)增强学生社团自主性, 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保证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参与能力的发挥
让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社团干部是社团的核心,他们的水平影响着社团活动的方向、质量、作用甚至命运。可尝试将学生党建工作主动覆盖到社团,即采取一名党员联系一个社团的形式,考察该社团内各个入党积极分子,再由入党积极分子分工联系其他普通学生,以社团为单位将学生紧密联系起来,统一受该社团挂靠单位党支部管理,形成“树干”、“树枝”相互依托的“发散型党建工作模式”,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校园文化组织中的全覆盖。
(三)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及制度建设
一方面,对于部分需在校内聘请相关指导教师的社团而言,应根据社团的定位、发展方向,结合校内教师的实际情况,聘请相关指导教师,这样,通过师生的经常交流,学生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指导教师的影响,对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另一方面,部分无法在校内找到合适人选担任指导教师的社团,可以考虑在高校周围的社区聘请对社团发展有益并热心于社团工作的相关专业人士,在经高校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情况审核通过后,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同时,高校应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对校内外社团指导教师的培训考核、工作激励等。
【参考文献】
[1] 黄文彬.李琪.倪炜. 以公益社团为载体的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1)
[2]夏勇子. 必须强化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交通职业教育,2012,(02)
[3]李晓兵,颜洁丽.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05)
[4]周林,姚乐,邱丹丹等. 关于高校社团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用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10,(14)
作者简介:
教育公益性研究 篇10
近日, 山东省出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 提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工程, 大力发展公益性、普惠性中等职业教育 (含技工教育) 。
山东省将支持60所左右县级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 到2015年每个县 (市) 至少建成一所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扶持60所左右示范性、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以设区市为主统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 确保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
山东省还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出台中职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并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在全省实行中职免学费制度。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全部免学费,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生按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中国教育报》
【教育公益性研究】推荐阅读:
家庭教育公益讲座06-02
教育相关的公益广告词09-24
行政公益诉讼研究09-03
公益广告经济价值研究07-24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11-04
公益广告的纪实性研究10-12
公益性回归07-18
公益性组织05-08
公益性文化06-11
公益性传播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