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

2024-10-13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共5篇)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 篇1

语言是思想和灵魂的载体, 语言系统的建立和个人的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将思想和灵魂生动、科学地演绎和表达出来。出镜记者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和新的职业群体, 虽然相对于西方媒体而言, 中国的出镜记者的发展速度稍微缓慢了些, 但是近些年来, 中国境内的出镜记者的出镜播报行业已经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 出境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成了一个众所关注的焦点课题。

出镜记者和以往传统意义上的记者有共性, 但是区别也非常大。出镜记者因为工作的环境是新闻现场, 所以更加考验语言的表达能力, 提高出镜记者的语言能力对于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出镜记者的语言存在的问题现状

(一) 仓促应变下语言逻辑差

因为出镜记者工作的环境是属于新闻播报的第一现场, 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准备时间, 所以在播报中, 语言表达上常常出现语无伦次、逻辑性欠推敲、无故停顿结巴、焦虑烦躁或者语言过于啰嗦等现象。以往的现场报道中可以多次看到出镜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的节奏感不舒缓, 充满紧张的气息, 语气很难做到平缓和逻辑性强, 语言表达也自然就没有那么条理化, 这与新闻现场的整体氛围所需要的播报感觉出现了悖逆, 很难达到成功播报的目的。

(二) 播报语音的规范性差

播报语音的规范性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声母方面规范性差主要体现在平舌音和翘舌音区分不开。很多出镜记者在紧张的情况下, 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把舌尖后音发成了舌尖前音, 更有甚者, 干脆一平到底, 没有舌尖后音。该翘的时候平, 该平的时候反而翘, 规范性极低。韵母方面规范性差主要体现在很多出镜记者总是把圆唇音发成了不圆唇音, 比如说“O”发音成了“e”等, 还有的出镜记者将声母和主要元音鼻化了, 或者是分不清韵母等等。语流音和声调方面的不规范性体现得更加明显, 有的出镜记者甚至带有很浓重的地方音, 词语的轻重格式也未做到规范化, 混乱、轻声、儿化音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的不规范现象。这些方面都影响了出镜记者语言的表达, 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播报工作的整体效果。

(三) 副语言应用不合理

身体姿势、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都是副语言的形式载体。副语言就是利用这一系列的非语言符号, 来辅助表达, 作为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最有效的辅助手段。出镜记者面对镜头的语言表达和新闻播报工作时, 适当的副语言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状是, 仓促中, 一系列本来是助力的副语言反而成为出镜记者的弱项之一, 其表情、身姿、服装、手势以及眼神都不能够游刃有余地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达, 有的时候显现出来的反而弱化了现场报道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出镜记者, 或者根本意识不到副语言的价值, 在播报中只能够进行生硬的直接性陈述, 做不到灵活应用副语言帮助其播报新闻,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除了这些问题, 一些细小的问题也是存在的。问题的存在, 影响了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个课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以求有效解决。

二、出镜记者语言表达问题产生的因由

首先, 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大都是由于组成人员的复杂性导致的。出镜记者大部分都是由原来的播音员或者主持人等队伍中直接性过渡而来的, 有的甚至是前者兼职的角色或者是普通高校毕业的尚未有实际播报经验的毕业生。要知道,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上的高要求和出镜记者的人员组成出现了巨大的匹配差距。因此, 出镜记者的人员组成的复杂性和非专业性, 专业素养达不到出镜播报要求, 是直接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其次, 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不科学是导致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问题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正在日益壮大和继续发展中的出镜记者队伍来说, 现在全国范围内尚未有科学的、系统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能够适应现在的出镜记者的发展需求。比如说, 一些评价和考核体系大部分都是临时性聘请的专家和业内比较专业的人士团体来进行的, 基本可以参考的评价标准就是记者的考核标准, 因为出镜记者和记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这样的考核体系以及管理机制, 间接成为出镜记者工作的消极阻力, 出镜记者找不到应有的工作动力, 从而也成为出境记者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的因由之一。

最后, 出镜任务繁重, 压力大也是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出现的因由之一。随着出镜记者工作的开展, 工作量在急剧增加, 人们对于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期待比较高, 要求也比较高, 而出镜记者因为要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 并且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应变和新闻播报, 这导致出镜记者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很难做到在直播中做到信息采集全面且丰富, 采访角度多元化, 语言表达逻辑化、合理化, 这种客观存在的困难对出镜记者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需要出镜记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增强个人的业务素质, 从而不断达到群众的期待和工作的最高要求, 达到最佳新闻播报的效果。

三、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科学探究

(一) 强化专业素质培养, 提高出镜记者业务能力

首先, 我们必须要继续发挥高校的第一教育和培养的角色作用。高校的一系列的专业素养培训课程都是应该继续推广和继续深化的。比如说《语言表达基础》《播音发声》《普通话语音》等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课程, 应该继续发挥其第一位的教育和培养的角色作用, 让出镜记者接受最规范的教育和培训, 扎实好自己的业务基础功底。其次, 加强出镜记者的实践能力, 增加实践机会。在进行出镜播报的前期, 必须对出镜记者进行大量的同等环境的模拟化训练, 增强出镜记者的实践能力, 也能够增强出镜记者的应变能力, 从而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 进行高质量的新闻播报。最后, 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出镜记者应该强化自我学习和训练的力度, 多了解业界动态和多锻炼基础播报功底和语言学要求, 扎实好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加强自我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不断努力, 才能够最终达到强化专业素质培养, 提高出镜记者业务能力的目标。

(二) 正确处理语言规范化和个性化的关系

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是有一定的规范化要求的, 需要按照规范化标准进行标准化播报。但是, 这个和个性化的播报是没有矛盾的。作为一种规范性极强的语言, 出镜记者的播报语言也是一门艺术化的语言, 它完全可以兼备规范化和个性化, 规范化的语言是新闻播报语言应用的刚性前提, 但是规范化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 枯燥乏味, 在语言的表达上, 不违反规范性的要求的前提下, 也要注意语言个性化的发展和应用。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且灵活处理和应用, 才能够达到最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规范性要求的前提下, 增强了出镜记者播报的语言的趣味性, 才能够更好地抓住群众的注意力和兴趣点, 最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新闻播报的最终目标。

(三) 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以及管理机制

良好的机制能够创造出令人惊讶的创造力。出镜记者的工作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字记者或者播音员等有着较大的角色差别和较大的工作要求差异。因此, 对于出镜记者的这种特殊性来讲, 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刺激出镜记者工作效能的评价考核体系和管理机制, 这种工作绩效的评价考核体系和管理机制一定是要有其独立性和适应性的。

当然, 除了这些策略外, 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研究的策略, 我们需要在出镜记者工作的过程中, 结合既有的经验和教训, 不断摸索, 不断思考, 不断实践。

四、结束语

出镜记者是随着新闻播报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记者新群体, 工作的高要求和群众的高需求, 给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考验。现阶段, 我国出镜记者因为人员构成的非专业化、评价系统和管理机制不够科学化以及出镜记者的发展速度难以迎合新闻出镜播报的发展速度等原因, 尚存在一些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只要我们不断在工作和实践中探索, 结合既有的经验和教训, 终将得到妥善解决。

摘要:语言是思想和灵魂的载体, 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将思想和灵魂生动、科学地演绎和表达出来。因此, 对于出镜记者来讲, 语言表达能力是新闻播报业务的核心和决定性因素。现阶段, 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如何提高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 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对于出镜记者播报新闻质量的提高, 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关键词: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策略,科学探究

参考文献

[1]丁海.“访谈式纪录片”栏目策划初探——兼论武汉电视台《一诺千金》《假如我是……》栏目策划[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4 (04) .

[2]张晓礼, 罗红军.谈网络媒体对三门峡横渡母亲河活动的影响[J].品牌, 2014 (08) .

[3]王凯云.口语传播视野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新闻传播, 2014 (12) .

[4]阎旭星.关于时政类新闻摄像的要点和技巧[J].新闻传播, 2014 (12) .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 篇2

1 当前出镜记者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

1.1 语音不规范问题

出镜记者只有保证准确规范的语音才能确保新闻传播效应。然而,当前出镜记者语音不规范问题却成为十分普遍的问题。

1.1.1 语音错误。

主要是指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出现的读错音的现象,具体包含声母、韵母及声调等方面。首先,比较容易出错的是,声母中“n”“l”不分,如将“河南(hénán)”“南京(nánjīng)”读成“hélán”“lánjīng”。其次,在韵母读音出错的问题上,有些记者经常将圆唇音“o”读成“e”,如将“打破(pò)”读成“打破(pè)”,或前后鼻音分不清楚,如将“心情(xīnqíng)”读成“xīnqín”等。最后,在声调方面,有些记者经常出现多音字读音问题,如将“千载(zǎi)难逢”读成“千载(zài)难逢”。另外,有些出境记者喜欢刻意模仿港台腔音调,将词的轻重位置混淆,尤其在一些轻声和儿化音上出现不规范问题。

1.1.2 发声问题。

虽然对于出镜记者的语言语音规范性要求不如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标准严格,但发声规范性却是二者共同的语音达标要求。当前,出镜记者最欠缺发声训练,尤其对于气息、喉部、口腔及声音弹性的控制相当欠缺,出镜记者在不同地域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声音出不来、声音缺乏穿透力及弹性、换气频繁、语义不连贯等问题,令观众产生厌倦。

1.2 语法不规范问题

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中,观众经常容易发现出镜记者在词汇语法上表达不规范的现象,给其带来了不舒服的视听感觉。一方面,语法错误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存在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及结构混乱的现象。例如,“通过目击者张女士对事故现场的情况讲述,使我们对此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句话中“通过”造成了主语的缺失,“通过”和“使”不能同时出现在该句子中,较多的出镜记者容易出现此语法错误。再如,“保护公路桥梁不受损害”,此处的“保护”没有使、令的含义,与后面的句子不能构成兼语,造成了结构混乱问题。另一方面,方言词汇及网络词汇使用不规范现象也比较常见,有些出镜记者在采访老年人时,喜欢问“您几岁”,此句话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却让人听着很不舒服。还有在当前网络中流行的“你懂的”“酱紫”“高大上”等词语,也被较多出镜记者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闻的客观性与权威性。

1.3 语句表达不得体问题

语句表达不得体问题是当前出镜记者在实际现场报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首先,语句无意义重复。有些记者由于思维未跟上表达的速度或受语句表达的习惯性影响,出现语句表达重复、啰嗦的问题,如“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带领大家走进……”其次,语气词滥用。一般情况下,使用语气词是为了强调讲话人的语气。有些记者却为了争取思考的时间而在无需语气词的语境中增加语气词的使用,诸如“对吧”“对不对”“啊”等都被广泛的应用于语句,极为影响语句内容的连贯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违背观众审美需求。最后,连停、重音处理不当。出镜记者在短时间的现场报道中,需要利用语速快、停顿少的语言表达叙述出更多的新闻信息,但当前有些记者却为了追求速度和信息量,忽略了语句表达中连停和重音处理的技巧。如在一些灾难事故现场报告中,一些记者将死伤人数的播报未做重音处理,并且对于一些能突出事件本质的词也没有加以重点强调。

2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规范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出镜记者基本功培训及训练

提升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规范性,关键还在于强化其自身基本功,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为此,广播电视媒体要严格要求出境记者,引导其语音、发声技巧培训和训练工作,并强化其语言表达技巧。首先,在语音、发声技巧方面,语音训练只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稍加留意,就能纠正语音习惯问题,从基本的声母、韵母开始循序渐进;而对于发声训练,则应该掌握用声方法,塑造声音弹性。由于出境记者多为户外工作,因此需要加强呼吸控制和口腔控制的训练,利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式,使喉部保持放松的状态,声带振动轻松,促进呼吸的持久自如,达到吐字归音的清晰饱满。出境记者在工作之余,可以进行口腔力度、声音弹性、气息控制等基础练习,也可以进行语音、古诗词、即兴口语等提升练习。其次,在语言表达技巧方面,出镜记者主要应重视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性。流畅性需要出镜记者重视表达中连停、重音及节奏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停顿在语言环境中的目的,当停则停;把握语言艺术性,加强对重音的科学使用,利用快慢、轻重、长短及虚实等形式加以表现。而逻辑性则要求出镜记者把握语言表达的思维,应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角度,有条理地将新闻现场信息以“倒三角”结构进行描述,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条理。

2.2 强化角色转换能力与情感表达

出镜记者倘若在实际现场报道过程中,过分在意自身角度与眼神,就会忘记报道的目的,不知所措。出镜记者应该在现场报道中保持“忘我”的状态,注重角色自身的角色把握与情感表达。如比较优秀的出境记者柴静、张泉灵,她们在镜头前多素颜对人,但其专业技能却令人动容。出镜记者应该将自己视为普通人,在较高的新闻素养和表达能力基础上展现自身的个性。此外,出镜记者要利用自己的语言对新闻现场中的触感等加以诠释,注重自身情感与语言表达的融合,将自己在现场的真实感受用个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彰显出电视画面的现场感。例如,在某个调查污水排放的新闻事件中,记者走到邻近现场的时候,可以表述道:“距离污水排放口还有近10米的距离,就已经可以闻到了十分刺鼻的味道,这味道类似鸡蛋腐臭的味道,难以接受。”通过此形象的表述,更容易向观众表达现场真实场景。

2.3 完善管理制度,塑造出境记者品牌

出镜记者的工作既不同于文字记者,也不同于播音员,对于出镜记者的管理及评价应该建立在独立体系之上,明确出镜记者的规范层级,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的关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和推广普通话的通知,各级电视媒体应该对出镜记者建立独立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通过奖惩分明的管理体制,规范出镜记者的录用标准,并促进其自我提升。另外,电视媒体还应该积极塑造出境记者品牌,以白岩松、柴静、蒋林等优秀出镜记者为榜样,重视出境记者的品牌塑造,推动出境记者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品牌价值的实现。

3 结语

总体上看,我国出镜记者的发展在面临一些语言表达规范性问题的同时,依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国出镜记者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出境记者自身及电视媒体共同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规范性,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推动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摘要:出镜记者是新闻节目现场报道的重要形式,对于新闻节目的质量及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功力及表达较为关键,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新闻出镜记者在语言表达规范性上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探求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新闻报道,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规范性

参考文献

[1]佟占军,陈冰凌.论出镜记者的语言动力[J].媒体时代,2011,(4).

[2]王莹.试论出镜记者语言表达的用声技巧[J].成功,2009,(6).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 篇3

“出镜记者”一词出自英文“On-camera correspondent and reporter”, 意思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出镜记者是“在新闻现场, 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 (新闻主播) 的总称”。[1]

目前在电视节目中, 根据出镜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节目时间的长短, 出镜记者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 主要针对新闻事件, 如日常信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一种是“人物采访调查出镜记者”, 主要面对采访的典型人物。本人所要探讨的是第一种类型, 即“现场报道出镜记者”。

二、出镜记者要做什么

(一) 直播活动的亲身经历者, 要注重突出现场感

出镜记者做现场报道, 不能把自己置身现场外, 像播音员播报那样进行干瘪的解说, 而要把自己真正定位为一个现场的经历者, 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为受众营造一种亲历现场的氛围, 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2013年的春季交友大会上, 有一段画面是这样的。资料展示区的介绍结束, 接下来切进游戏区。镜头先是拍摄到一对单身男女正在一个大的透明塑料滚筒里面共同前进, 正要从滚筒里钻出来时, 出镜记者迎上前:“小心小心, 站稳站稳!男生真不错啊, 及时扶住了我们的姑娘, 可见非常细心。刚才你们在滚筒里面的时候, 我也替你们捏了把汗, 担心你们摔了。怎么样, 他还照顾你吗?”

镜头切过来, 并不是出镜记者手持话筒规规矩矩站好了在报道。而是先通过画面和同期声, 让观众感受到现场的氛围。然后才出现了记者。同时, 记者出镜时说的“小心小心, 站稳站稳!男生真不错啊, 及时扶住了我们的姑娘, 可见非常细心。刚才你们在滚筒里面的时候, 我也替你们捏了把汗, 担心你们摔了”, 这一句是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说出了现场的那种氛围, 更是充分意识到自己应该充当的角色, 营造了“我在现场”的气氛, 通过视觉、听觉带领观众来到现场。

(二) 直播活动的信息传递者, 要多提供给受众“干货”

出镜记者做现场报道, 不要图解现场。讲一些从画面镜头里都能看到的信息, 诸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些形容词并没有多大的信息量。电视有镜头语言, 观众从画面都能感受到, 如果再用语言说一遍就是重复。现场记者需要的是提供一些无法从画面中获得的, 切实有效的信息。

2014年的秋季交友大会引入了一个新玩意儿“中国蓝新闻APP”, 单身男女不仅可以通过这个APP来报名, 而且现场所有张贴出来的单身男女的资料也都在这个APP中可以查询到。报名区的出镜记者的第一次直播报道是这样的:“截止到本周三晚上的12点, 已经报名的人数达到了26512名, 他们的资料经过审核, 合格的部分已经张贴在了我们的资料区。那还没有来得及报名的朋友也不要着急, 可以来我们现场报名。同时啊, 今年的交友大会我们还推出了一个新玩意儿, 就是这个中国蓝新闻APP, 现场所有张贴出来的资料都能在这个APP里查询到, 哪怕你不在现场, 只要下载了这个APP就能寻找心仪对象”。

这段报道首先用数字来说话, 并不断告诉观众活动有多火热, 一个数字已经说明了问题。其次介绍活动的入门规则, 最后讲明了新玩意儿的作用, 吸引大家来关注和使用。“哪怕你不在现场, 只要下载了这个APP就能寻找心仪对象”, 这句就非常适合直播的语境, 是面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说的话。

(三) 直播活动的化学反应制造者, 要有快速反应能力, 随机应变

出镜记者必须具备发现有价值线索的捕捉能力, 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更有说服力。

2012年的春季交友大会, 出镜记者正在交谈等待区重点推荐一位身材高挑的美女, 她说自己希望找一位个头在1米75以上, 长相白净有眼缘的男生。就在这时, 记者忽然发现在离自己不远处的地方, 就站着一位这样的男生, 可此时正在直播, 已经没有时间上前沟通了。记者只能边向那位男生挪步边问姑娘:“我看到了一位符合你要求的男生, 这位怎样?”没想到男生面对突然出现的摄像机镜头吓了一跳, 第一句竟然是“我不想被拍到”。导播立马放弃了男生的正面镜头, 而给了另一个机位的背面, 而记者也打圆场“你愿意一会儿和这位姑娘沟通一下吗?她是……”没想到听了记者的介绍, 男生又表示愿意和姑娘好好聊聊, 并且交换联系方式, 一段真实且有效的牵线就此成型。

三、出镜记者语言表达容易存在的问题

(一) 语速过快或过慢, 准备痕迹明显

对于某些可预测的事件, 出镜记者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材料, 拟定稿件。原本这是一件好事, 做好充足的准备能保证信息的完整, 呈现精彩的报道。但从另一方面来讲, 也容易导致出镜记者出现机械背稿的情况。如此这般, 整个报道不仅容易出现表述平淡缺少感染力的情况, 甚至还会忘词, 多次反复。

(二) 重视提问, 忽视倾听

提问, 对于一个出镜记者来说固然重要。但是提问的目的, 是为了突出被采访者, 引发被采访者说得多, 说得精彩。而有些出镜记者不注重提问技巧, 问问题语速快、没有停顿重音, 让观众听起来不舒服。甚至有些年轻记者, 觉得能把准备的问题问出来就算完事了。殊不知, 听清对方说了什么, 并根据他的回答寻找新闻点来提问才更加重要。

(三) 镜前表现力过度

有些出镜记者为了让受众更强烈体会到现场的情况, 会有意无意提高声音, 放大表情, 努力渲染情绪。如果一味追求镜头前积极的语言表达状态, 容易造成兴奋、愤怒等夸张的表达, 会与事件本身脱节。

优秀的出镜记者是能够恰当准确地使用语言技巧、语言链条和思维链条同步, 同时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和新闻现场, 采用与之相协调的语言风格向观众传达信息的记者。

参考文献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 篇4

一、外化功能丰富传播途径, 构建贴近性

外化功能是指出镜记者通过自己的存在形态, 对受众的感知以及接受主题的效率产生的影响。

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目击者、转述者、引领者的身份进行口述报道时, 就在新闻现场与受众之间构建成了一个拟态环境化的传播模式, 他们的语态直接成为传播工具。根据所报道新闻现场与受众的心理需求, 找到合适的传播语态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 丰富了传播的语态和传播结构形式。

(一) 口语化架设沟通桥梁

口语化表达是出镜记者语态的最大特点, 受众更容易接受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出镜记者是充当受众在现场接收信息的载体, 实现拟态环境化, 口语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条件, 记者由在现场播报转化为“我想对你说”, 大大增强了传播的对象感。

口语化语态要求记者的叙述句式短小、简单、书面语少、增加口头语的使用, 另外记者在口语化表达中对象感的建立还需要在叙事的人称、自我定位、叙述的逻辑顺序上下功夫。例如, 在浙江卫视2014年的联播调查系列报道《基层牌子何其多》中, 三个系列连续报道都遵循了口语化叙事的原则, 尤其在开篇的《挂不下的牌子》中, 记者的出镜从余杭庙前社区大门口由外而内数牌子开始, 在过程中交代事件要素:

(记者出镜) 1、2、3、4、5、6, 余杭的庙前社区是主城区里很普通的一个老社区, 门口就有大大小小的6块牌子, 我们再往里走, 你看这里还有两块。再看这里, 地上和墙上挂得到处都是, 这还有一个拉门墙上面是各种规章制度。咱们再往里走, 这些大概有1、2、3、4, 十张牌子, 挂不下了, 干脆照了一张照片。再看这个活动室, 大概面积不到20个平方, 可是在它的门框上我们数了数, 一共有19个牌子。那么这么一间活动室是怎么开展这么多牌子背后的活动的呢?

这个开篇, 通过43秒的出镜, 用行进式口语化的表述, 让受众直观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社区牌满为患的现状。在口语化的引领和确认中, 行进中的叙述, 增加了空间的张力:“这里”、“还有这里”, 让大家感受到牌子随处可见。受众的心中自然在前5秒就确立了疑问和好奇:这些都是些什么牌子?是哪个部门发的?这个社区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到达最后一个场景时, 观众的疑问和记者在现场的发问达成了共识, 并且点出了深化挖掘主题的起点, 为下一步的调查埋下了一根自然的引线。

(二) 借助新闻现场, 构建与受众的交流感

出镜记者与受众的交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通过语言的表述在传播的过程中直接与受众交流;第二通过对新闻现场信息的逻辑化梳理, 构建层次清晰、叙事结构合理的传播信息场, 其中第二种交流往往会产生最佳的交流效果。

在《基层牌子何其多》平湖篇《拆不掉的B超室》中, 记者抓住了在采访中偶然遇到的人物情节, 却形成了一个非常流畅自然的点睛之处:

(正文) 正在我们采访时, 社区的一位阿姨来这里办事, 当看到一楼这件从未开过门的B超室今天开门了, 好奇地走了进来。

(同期声) 平湖市当湖街道如意社区居民张大妈

从来没有进来过, 真的。这里还有装修的气味呢!社区有B超室, 怎么可能?形式主义, 典型的形式主义!浪费国家的精力财力!

通过这样的一个生动的生活化场景, 记者用现场交流, 不仅达到了和受众意识上的互动, 也使调查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在《绿色创建“后遗症”》一篇中也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段落:

(记者出镜) (配合航拍) 来!咱们来看看郑村这个1500平方米的中心绿化公园。应该说这里是一个标准的绿化台账, 为什么这么说呢? (非价目) 因为这里集中了乔木、灌木、草地、花、藤蔓等多个绿色创建需要的条件。在这个草地上, 我发现了两个没有草坪覆盖的地方, 明显曾经是两个树坑。

(同期声) 江山郑村村保账员王发明

(这个原来是种什么的?) 广玉兰, 总是死就拔掉了, 那边也有一个, 明年还要补, 只要一旱就要死 (这么娇贵的东西非要种不可吗?) 这个好看啊, 村里要搞创建的。

在配合航拍的记者出镜中, 空间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整个村中心公园的构成一目了然, 记者顺势点出了各个创建的单项, 并且借用发现的细节——两个树坑, 进一步明确了一个普通村在绿色创建中的困惑和尴尬。这样依托现场信息集群的出镜, 大大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 使电视化的表达更容易与受众形成交流.加深了受众对传播主题的直观印象与理解.

(三) 将碎片化信息段落化表达, 实现逻辑衔接

出镜记者的出镜部分大多是在开头、结尾、串场、现场采访段落, 这些出镜内容往往都是来源于新闻现场的碎片化信息。如何让碎片化的信息实现段落化的表达, 这需要出镜记者在对主题把握的前提下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再梳理、再表述。

《名不副实的“学校”》《填不完的“表格”》就是记者在对现场大量碎片化信息进行段落化梳理的产物, 在调查中, 记者发现在社区牌满为患的众多牌子中, 各种叫“学校”的牌子特别多:

(正文) 在位于余杭经济开发区的星光社区我们看到, 活动室门口挂有26块牌子, 其中署名学校和教室的就有11块, 由于辖区内多为企业, 年轻人和外来人口多, 搞一场活动更是难上加难。为应对考核任务, 活动室里的一场讲座或者活动常被冠以多个名目。

(同期声) 余杭经济开发区星光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承伟

下午的一个健康讲座, 我们结合了市民学校、科普学校、家长学校三个学校一起开展。 (为什么这样开展活动?) 因为我们社区的精力人力非常有限。如果单条开展, 满足不了一年的考核需求。

在《填不完的表格》中, 我们以上级的条线为线索, 梳理各个被调查社区正在填写的表格, 其中卫生、建筑、安全等部门的各种专业化表格被我们归类到一起, 这些表格内容往往是非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不能完成的, 完不成却要完成, 就构成了段落式的矛盾冲突, 突出了不合理, 引出了摘牌减负的必要性。将这些看似散落的信息, 通过调查叙事的逻辑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既达到了检查的目的, 也完成了段落化的主题提炼。

二、外化功能、深化主题, 促进传播结构的转变

出镜记者功能的不断增强, 使新闻“以人为本”的传播本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从而带来了传播过程的结构性改变, 特别是对“贴近性”与“实效性”的进一步加强, 催化了新闻传播由宣传要求到受众需求意识的转变, 进而带来新闻传播意识结构的变革

(一) 受众需求意识的觉醒

在“走转改”活动的大背景下,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贴近性”在新闻中越来越被强化, 特别是主题报道叙事结构和叙事角度的转变最为明显。出镜记者从最初的只是在镜头前一闪而过, 渐渐发展成贯穿在整个报道行进过程中的纽带。《走基层》、《行进浙江精彩故事》、《给诚信浙商点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近2年来浙江卫视一直在做的这些有主题依托, 强化记者行进中的报道,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标的确认——要反映基层人们的真实生活转变, 反映普通人的坚持, 塑造出了一批批鲜活的人物, 传播了一个个生动而又耐人寻味的场景。

《黄沙腰烤薯的网络逆袭》重点突出和营造的是通过网络销售带动的黄沙腰烤熟的加工场景, 这也是完成逆袭的重头戏。记者特别选择了遂昌县黄沙腰镇烤薯专业合作社负人巫林森, 以跟随他一起去农户家收番薯干为中心轴线, 展开故事。

【字幕】遂昌县黄沙腰镇?

【同期声】车行—— (记者:老巫, 现在要去哪?) 我今天要去大洞源村, 要收1000斤的烤薯。

【配音】这两天, 61岁的遂昌县黄沙腰镇烤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巫林森, 在黄沙腰18个行政村间奔走。今天老巫要去的大洞源村, 海拔将近1000米, 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番薯。

【同期声】遂昌县黄沙腰镇烤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巫林森 (一边走一边看到各家堆放的番薯)

你看他们家这个就有最起码两千斤, 就是我们的社员——走进一家正在烤的现场?

遂昌县黄沙腰镇大洞源村村民林在贵

(这个还是热的) 你尝尝, 我这里有三四百斤吧。 (原来这些番薯怎么卖?) 卖番薯卖不出钱, 都是给猪吃, 现在这么一加工可以有2万多块的收入。

【同期声】遂昌县黄沙腰镇大洞源村村民李樟玉

我是遂昌人我可以把这个变成宝。我这个现在都卖到维也纳去了, 他们老外听说很喜欢。

采访的过程中, 出镜记者紧紧围绕收购的场面, 和农民拉家常式地进行采访, 通过采访完成了黄山腰番薯干“以前”和“现在”的对比, 也完成了正在通过网络“走向世界”的主题, 自然流畅。

(二) 出镜记者强化了传播的过程化、故事化、情感化的贴近性传播效果, 加速了信息传播接纳速度

电视新闻信息传播在加强了出镜记者的融入之后, 显得更为生动和形象, 信息传输也更加通畅。面对现场庞大的信息, 出镜记者通过系统化、条理化、秩序化的信息梳理, 解决了传播过程中突出中心主题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

大量使用出镜采访, 通过过程性的展现, 使用跟随拍摄的形式, 在最新鲜的场景里选取合适的时机提问, 更加深了受众对新闻本身的理解, 也为塑造人物、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奠定了基础。

故事化是对新闻叙事和新闻传播逻辑的新要求。从受众接受信息的一般兴趣顺序出发, 打破原来按部就班的论文式顺序——设置因果的第一、二、三信息集群, 我们可以反过来把第三块的“结果”提前设置, 形成悬念和追问, 引发受众的兴趣, 让新闻信息有更故事化的层次。

《常山:大山里的迷你学校》中在展现张启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谊时, 选取了在采访中突然学生爆发出来的不舍情绪:

【配音】我们的对话, 无意中让正在吃饭的孩子们听到了, 这个叫丁颖的小姑娘默默流下了眼泪。

【同期声】衢州市常山县前山教学点学生丁颖

你告诉阿姨, 为什么要哭啊? (沉默—) 是不是舍不得张老师? (点头)

【同期声】衢州市常山县前山教学点教师张启良

希望可以有一个就住在附近的像我一样的, 是个年轻的老师能来, 真的是不放心。

这样的细节自然生动, 充满真情。通过这样跟进式的故事化叙事采访, 记者在整个过程中既把事件背后的隐情调查清楚了, 又营造了故事化、矛盾化的氛围, 增加了可看性。

出镜记者的能力组合 篇5

一、表现力

这在记者的出镜综合能力构成中, 无疑是最重要的。以往电视记者的表现力, 往往体现在文字符号的使用和画面的抓拍、构图及组接技巧上, 记者出镜时, 不使用文字符号, 不担纲拍摄, 甚至省去了后期处理环节, 因此, 其表现力通常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语言表现力。

语言表现力是出镜播报形态得以成立的关键。语言表现力不仅体现在口齿清楚、吐字准确, 叙说流畅、语速有度, 发音入耳、声调得当等形态层面, 内容的表述也不可忽视。不仅能说, 还要会说, 即不仅要完成“说什么”, 还要展现“怎么说”。一般而言, 在现场出镜播报的新闻事件有“预知”和“未知”两种, 预知的经过事前准备, 实现“怎么说”问题不大, 而在未知的突发事件现场, 就要在迅速了解事实的前提下, 临场构思内容, 选择最佳角度, 组织合适词句。这好比是一场“遭遇战”, 全凭硬功夫, 既要有灵气, 也要依赖平时经验的养成。出镜记者可以经常就所见所闻做一些口头作文训练, 既锻炼了迅速抓住问题、提炼主题、选择角度的能力, 也便于逐渐形成口头表达链与思考表达链同步推进的表达习惯。

电视语言中最重要的是画面语言, 因此即便是出镜播报, 也要注意避免用记者的叙述替代可视画面的通病。比如一条在某化工厂爆燃事故现场的出镜报道, 爆燃状态因记者的出镜被遮挡, 记者的口播完全可以用画面加解说来取代, 否则对现场交代得再清楚, 可视性也大打折扣。能通过镜头反映的不多说, 镜头无法反映的才是说的重点。比如爆燃发生时的声响, 周围震动的情况等已经过去了的状态, 特别是气味、目击者的心理反应这些画面无法表现的情况, 都是说的重点。

2. 形象表现力。

面容姣好、身材俊拔这些先天条件可以提升记者出镜时的视觉效果。但是, 没有理由苛求出镜记者一定要标致过人, 相貌普通的记者一样可以担纲现场出镜播报任务。形象表现力主要是指记者在现场播报时的形象处理, 应力求接近现场环境和氛围。比如不要涂脂抹粉, 不穿奇装异服, 不要佩挂过于显眼的装饰物。某台有位成名的男记者, 去建筑工地采访高温作业的工人, 在面向镜头描述时因阳光过于强烈, 而戴着一副墨镜, 结果受到观众和同仁的口诛笔伐。

3. 行为表现力。

出镜播报不同于演播厅播报, 无须像主持人在演播厅那么中规中矩, 而应以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增加画面的活力和语言的感染力。即便是现在演播厅出像, 很多主持人已经离开了座位的限制, 在站立或走动中不断以肢体语言来配合口播。反倒是很多记者在出镜时过多地受制于传统主持模式, 手持话筒, 规规矩矩, 肢体语言还不及演播厅里的主持人丰富。比如在事故现场、灾难现场、战争现场, 我们看到的是出镜记者笔直的身姿、泰然处之的神态和不紧不慢的语速, 恰恰破坏了事件状态的传播效果。

在一些特殊场合, 肢体语言还完全可以突破身体的移动和手势。比如在汶川地震的现场报道中, 有位正在出镜叙说救援被埋者的女记者, 忽然中断描述挥着手对摄像记者说:快, 拍那边。原来, 一个被埋数天的人此刻被拉了出来。在担架经过身边的时候, 女记者不是躲开, 而是不失时机地上前扶了一把。这个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的动作, 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构成了现场播报救援过程的一部分。这就是肢体语言恰到好处的运用。

二、自信力

自信力是自信心作用于行为的力, 受心理素质左右。记者不是主持人, 缺少面对镜头说话的训练, 在一般人眼里, 摄像机的镜头具有极大的压迫感, 人人交流无障碍并不等于人机交流无障碍。很多记者初出镜时都有这样的体会, 平日里口若悬河, 一旦交流对象变成了冷酷的镜头, 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说起话来语无伦次。

不难看到, 当主持人担纲出镜播报时表现要比记者自然得多, 这与主持人早已习惯了人机交流是分不开的。因此, 作为随时可能出镜的记者, 平时不妨做一些强化人机交流的适应性训练, 比如有目的地将其与口头作文练习结合进行。

三、应变力

目前, 出镜播报大多数还局限在对预知或已知事件的报道上, 即便是直播状态下的连线, 记者出镜叙说的作用也仅仅是表明“我在现场”, 其所说的内容完全可以用画面加解说取代。有价值的出镜, 是在突发事件的现场, 在未知状态下出镜播报。

在很多预知的现场, 事件的发展往往因出现意外而转化成未知。最典型的是发生在1963年11月22日下午的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遇刺事件。肯尼迪前往达拉斯市访问并向50万欢迎市民演讲, 是计划内的事, 对于记者, 是预知的。但肯尼迪突然遇刺中弹, 却是未知的。一位名叫丹·拉瑟的CBS电视网记者, 在这一震惊全球的事件中充分表现出了一名职业记者出色的应变力, 仅用不到10分钟的准备, 就一口气作了长达17分钟的现场播报。美国观众从他的出镜描述中得知:总统倒在了血泊之中。时隔18年, 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在华盛顿一家酒店结束演讲后遇刺, 仅仅6分钟, 遇刺现场的播报就出现在美国荧屏上了。

事件过程向未知方面转换, 是不以现场出镜记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出镜记者的应变力将随着这种传播形态的常态化显得愈发重要。

四、推断力

推断力体现的是记者的逻辑思维水平, 由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构成。判断构成推理的前提, 并通过推理导出结论。在事件现场, 出镜记者对所见所闻首先要作出准确的判断。

判断一旦失误, 推理过程再无懈可击, 也推不出正确的结论。比如某台一女记者出镜播报一老农在自家一口井中打出“怪物”的事。涉世未深的女记者想当然地判断这是一种菌类, 并以此推理出这种菌体即民间所说的“太岁”, 在一边介绍这物体的形状、抚摸的感觉时, 一边头头是道地介绍什么叫“太岁”。结果, 有观众一眼看出, 这不过是男用的自慰器。

判断正确, 但推理不合规则, 同样得不到正确结论。比如某地一下水道惊现人的肢体。当地电视台记者赶到现场后, 告诉观众发生了一起杀人分尸的恶性案件。记者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如果是杀人分尸, 必然肢体残缺不全;这里发现了残缺的肢体, 当然是凶杀案所致。这个结论未必成立。因为逻辑学告诉我们, “如果”是“那么”的充分条件, 但不是必要条件, 其规律是, 有前件必有后件, 但有后件未必有前件。事实也是如此, 那些肢体, 不过是附近一家医学单位对人体标本处理不当的结果。

五、归纳力

人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有两种, 一是演绎, 二是归纳。这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前者经常被我们用来证明“真理”。比如某地出台了一项新举措, 于是一些媒体会到处采访一些实例来证明这一举措的正确。其实, 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 用演绎的方式是得不到的, 只能通过归纳的方式, 即从许许多多的个别中, 不断抽取共性的东西, 才能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

相当多的人喜欢并习惯于用演绎的方式去认识事物, 这种方式也大量存在于新闻报道中。但是在事件现场, 如果用演绎的方式去描述、认定和评价, 就有可能犯报道失实的错误。比如在重大车祸现场, 如果凭想象或先入为主地认定, 这是由于疲劳驾车酿成的, 然后去找能证明其疲劳驾车的迹象和旁证, 就可能偏离真相。

在事件现场, 迅速将各种反映、议论、评价综合起来, 并归纳出有代表性的要点, 还要与分析、判断结合起来进行, 这样才能保证报道尽可能地接近事实真相。

六、控制力

记者现场出镜播报的控制力, 应包括播报行为的把控和自身情绪的控制两个方面。很多未知或预知的突发事件现场总是混乱的, 记者不能控制现场也不可能左右事态的发展, 但应该能够控制、支配自己的行为。

对出镜行为的控制与支配, 除上述能力外, 还体现在善于找到最佳的播报位置, 这一般要从四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所处位置少受干扰, 二是自身及机器的安全, 三是有利于现场画面的拍摄, 四是便于转移。如上述某化工厂爆燃事故, 记者以现场为出镜背景, 结果挡住了现场状态, 当记者用手一指说现场如何如何时, 摄像机镜头却摇不过去, 于是整条电视新闻画面人不离镜、镜不离人, 大大降低了画面语言的效果。

有些现场状况, 很容易左右记者的情绪, 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冷静、清醒地控制自己, 以有效支配出镜行为。如31岁的记者丹·拉瑟在出镜播报肯尼迪遇刺时, 也难免因事件过于重大而慌张, 在长达17分钟的播报中声音一直都在微微打颤, 但却把肯尼迪遇刺经过和达拉斯恐怖而混乱的现场交代得有条不紊。

当然, 记者也是人, 情绪难免受见闻影响。你可以在节目之外宣泄甚至放任一下情绪, 但出镜时就不行, 必须冷静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控制情绪, 迅速而有条理地进入播报状态, 并确保所叙客观公正。这也是现场报道传播形态对出镜记者心理素质的特殊要求。

七、抗压力

现场的压力来自于方方面面, 且各种各样。如事件现场的混乱、嘈杂, 事故现场的血腥, 其他记者或现场人员的干扰, 事实真相的不确定性, 冷酷的摄像机镜头、夜间播报时刺眼的灯光等, 在几乎每一根神经都要饱受刺激的状态下, 迅速了解事态, 确定重点, 组织语言, 找到出镜最佳位置, 还要与摄像、灯光人员配合, 以及准确把握播报的口径、分寸等, 确非易事。没有相当强的心理抗压力, 播报的质量就大打折扣。

抗压力不仅体现在承受住各种压力完成面对镜头的口播, 更体现在于播报过程中还能自如运用相关电视手段。每一个担纲出镜的记者都明白, 现场播报和现场传播还不是一回事。比如, 对地震灾难现场救援, 用现场播报, 就是把现场情况一口气说出去就完成任务了, 但如果是现场传播, 则要在报道的同时, 将现场的画面尤其是现场原生态声响“揉进”你的播报里, 如求救声、呻吟声、敲打声、建筑物坍塌声、风雨声、指挥救援声、喊话声、最后的喝彩声等, 以形成立体的传播效果, 实现电视独特的传播手段。就目前的出镜行为而言, 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现场播报阶段。提高临场抗压力, 将出镜行为由现场播报推向现场传播, 这不仅是电视报道形态的发展方向, 也是电视记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摘要:出镜记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 自我表现同新闻事实一同展示在观众面前, 故出镜记者的新闻播报中有了“表现式”成分。本文从表现力、自信力、应变力、推断力、归纳力、控制力、抗压力七个方面探讨出镜记者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三维模型库下一篇:地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