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语言规范问题(通用3篇)
出镜记者语言规范问题 篇1
随着新时期电视新闻节目的迅速发展,现场直播形式越来越占据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地位,由此给出镜记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出镜记者作为新闻现场中用镜头从事信息传达与人物采访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增强了电视报道的现场感,尤其是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规范性更有利于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益。
1 当前出镜记者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
1.1 语音不规范问题
出镜记者只有保证准确规范的语音才能确保新闻传播效应。然而,当前出镜记者语音不规范问题却成为十分普遍的问题。
1.1.1 语音错误。
主要是指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出现的读错音的现象,具体包含声母、韵母及声调等方面。首先,比较容易出错的是,声母中“n”“l”不分,如将“河南(hénán)”“南京(nánjīng)”读成“hélán”“lánjīng”。其次,在韵母读音出错的问题上,有些记者经常将圆唇音“o”读成“e”,如将“打破(pò)”读成“打破(pè)”,或前后鼻音分不清楚,如将“心情(xīnqíng)”读成“xīnqín”等。最后,在声调方面,有些记者经常出现多音字读音问题,如将“千载(zǎi)难逢”读成“千载(zài)难逢”。另外,有些出境记者喜欢刻意模仿港台腔音调,将词的轻重位置混淆,尤其在一些轻声和儿化音上出现不规范问题。
1.1.2 发声问题。
虽然对于出镜记者的语言语音规范性要求不如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标准严格,但发声规范性却是二者共同的语音达标要求。当前,出镜记者最欠缺发声训练,尤其对于气息、喉部、口腔及声音弹性的控制相当欠缺,出镜记者在不同地域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声音出不来、声音缺乏穿透力及弹性、换气频繁、语义不连贯等问题,令观众产生厌倦。
1.2 语法不规范问题
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中,观众经常容易发现出镜记者在词汇语法上表达不规范的现象,给其带来了不舒服的视听感觉。一方面,语法错误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存在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及结构混乱的现象。例如,“通过目击者张女士对事故现场的情况讲述,使我们对此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句话中“通过”造成了主语的缺失,“通过”和“使”不能同时出现在该句子中,较多的出镜记者容易出现此语法错误。再如,“保护公路桥梁不受损害”,此处的“保护”没有使、令的含义,与后面的句子不能构成兼语,造成了结构混乱问题。另一方面,方言词汇及网络词汇使用不规范现象也比较常见,有些出镜记者在采访老年人时,喜欢问“您几岁”,此句话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却让人听着很不舒服。还有在当前网络中流行的“你懂的”“酱紫”“高大上”等词语,也被较多出镜记者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闻的客观性与权威性。
1.3 语句表达不得体问题
语句表达不得体问题是当前出镜记者在实际现场报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首先,语句无意义重复。有些记者由于思维未跟上表达的速度或受语句表达的习惯性影响,出现语句表达重复、啰嗦的问题,如“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带领大家走进……”其次,语气词滥用。一般情况下,使用语气词是为了强调讲话人的语气。有些记者却为了争取思考的时间而在无需语气词的语境中增加语气词的使用,诸如“对吧”“对不对”“啊”等都被广泛的应用于语句,极为影响语句内容的连贯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违背观众审美需求。最后,连停、重音处理不当。出镜记者在短时间的现场报道中,需要利用语速快、停顿少的语言表达叙述出更多的新闻信息,但当前有些记者却为了追求速度和信息量,忽略了语句表达中连停和重音处理的技巧。如在一些灾难事故现场报告中,一些记者将死伤人数的播报未做重音处理,并且对于一些能突出事件本质的词也没有加以重点强调。
2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规范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出镜记者基本功培训及训练
提升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规范性,关键还在于强化其自身基本功,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为此,广播电视媒体要严格要求出境记者,引导其语音、发声技巧培训和训练工作,并强化其语言表达技巧。首先,在语音、发声技巧方面,语音训练只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稍加留意,就能纠正语音习惯问题,从基本的声母、韵母开始循序渐进;而对于发声训练,则应该掌握用声方法,塑造声音弹性。由于出境记者多为户外工作,因此需要加强呼吸控制和口腔控制的训练,利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式,使喉部保持放松的状态,声带振动轻松,促进呼吸的持久自如,达到吐字归音的清晰饱满。出境记者在工作之余,可以进行口腔力度、声音弹性、气息控制等基础练习,也可以进行语音、古诗词、即兴口语等提升练习。其次,在语言表达技巧方面,出镜记者主要应重视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性。流畅性需要出镜记者重视表达中连停、重音及节奏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停顿在语言环境中的目的,当停则停;把握语言艺术性,加强对重音的科学使用,利用快慢、轻重、长短及虚实等形式加以表现。而逻辑性则要求出镜记者把握语言表达的思维,应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角度,有条理地将新闻现场信息以“倒三角”结构进行描述,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条理。
2.2 强化角色转换能力与情感表达
出镜记者倘若在实际现场报道过程中,过分在意自身角度与眼神,就会忘记报道的目的,不知所措。出镜记者应该在现场报道中保持“忘我”的状态,注重角色自身的角色把握与情感表达。如比较优秀的出境记者柴静、张泉灵,她们在镜头前多素颜对人,但其专业技能却令人动容。出镜记者应该将自己视为普通人,在较高的新闻素养和表达能力基础上展现自身的个性。此外,出镜记者要利用自己的语言对新闻现场中的触感等加以诠释,注重自身情感与语言表达的融合,将自己在现场的真实感受用个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彰显出电视画面的现场感。例如,在某个调查污水排放的新闻事件中,记者走到邻近现场的时候,可以表述道:“距离污水排放口还有近10米的距离,就已经可以闻到了十分刺鼻的味道,这味道类似鸡蛋腐臭的味道,难以接受。”通过此形象的表述,更容易向观众表达现场真实场景。
2.3 完善管理制度,塑造出境记者品牌
出镜记者的工作既不同于文字记者,也不同于播音员,对于出镜记者的管理及评价应该建立在独立体系之上,明确出镜记者的规范层级,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的关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和推广普通话的通知,各级电视媒体应该对出镜记者建立独立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通过奖惩分明的管理体制,规范出镜记者的录用标准,并促进其自我提升。另外,电视媒体还应该积极塑造出境记者品牌,以白岩松、柴静、蒋林等优秀出镜记者为榜样,重视出境记者的品牌塑造,推动出境记者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品牌价值的实现。
3 结语
总体上看,我国出镜记者的发展在面临一些语言表达规范性问题的同时,依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国出镜记者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出境记者自身及电视媒体共同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规范性,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推动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摘要:出镜记者是新闻节目现场报道的重要形式,对于新闻节目的质量及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功力及表达较为关键,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新闻出镜记者在语言表达规范性上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探求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新闻报道,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规范性
参考文献
[1]佟占军,陈冰凌.论出镜记者的语言动力[J].媒体时代,2011,(4).
[2]王莹.试论出镜记者语言表达的用声技巧[J].成功,2009,(6).
[3]邢彦辉,付佳.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的调控[J].东南传播,2011(11).
出镜记者语言规范问题 篇2
1 当前出镜记者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语音、语法和语句方面
1.1.1 语音不规范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现象, 例如“濒临灭绝”中的“濒”, 本应读“bīn”, 有些记者错读为“ping”;“忧心忡忡”中的“忡”, 本应读作“chōng”, 有些记者错读为“zhong”。
还有就是受方言影响造成发音不准, 比如:山西方言基本全部不分前后鼻音, 北部只有后鼻音, 南部部分地区只有前鼻音;陕西宝鸡只有后鼻音;潮州话基本上只有后鼻音等。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许多出镜记者口语表达分不清前后鼻音。
1.1.2 语法不规范
在出镜记者语言中, 经常出现一些语言组织不规范现象, 主要包括:用词不当、成分缺失、结构混乱。相应的, 如果新闻报道语法不规范, 势必也不会是一篇好的报道。
1.1.3 语句不规范
语句重复:有些出镜记者经常出现语句的重复, 一句话在一段出镜中多次出现, 啰嗦又影响表达质量。
滥用口头禅:将生活中养成的口头禅习惯带入出镜表达中, 比如“那、也就是说、我们来看”等, 累赘而又拖泥带水, 表达效果较差。
1.2 现场表现方面
1.2.1 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现场具体情况
在一些现场报道里, 出镜记者虽然事先做了精心准备, 创意也比较新颖, 文案策划细致周到, 镜头独具视角, 但是因为出镜记者无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进行表述, 先前的功课功亏一篑。
1.2.2 语言表达与现场氛围脱节
在某些现场新闻报道里, 主持人往往会现身事件现场进行报道, 对于观众很熟知的主持人而言, 这本来是一桩好事。但一些主持人往往难以转换角色, 将直播间的状态带入现场, 打着播音腔、端着架子, 与现场氛围很不协调。还有就是有的出镜记者在该轻松的时候板着脸, 在该庄重的时候张扬随意, 跟现场氛围唱反调。
2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难以规范化的根源
2.1 重文轻语
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曾对“语文”做过这样的界定:“语文, 语者, 口头表达, 文者, 书面表达。”当前, 口头表达常常被忽视,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这就是“重文轻语”。受此影响, 长期以来, 媒体只看重编辑记者的文字功底, 却忽略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忽略了对口语表达的要求。
2.2 准备不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 出镜表达更是如此。但许多记者在来到现场前并没有做足功课, 对现场的专业性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理解, 没有底气, 支支吾吾语言表达也就无法准确到位。
2.3 对于电视口语的误解
电视口语源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有的出镜记者对出镜时的口语表达不以为然, 将平时养成的语言表达习惯不加雕琢地带入现场报道中, 难免会影响报道质量。
3 提升出镜记者语言能力的方法
3.1 加强对基本功的训练
各行各业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出镜记者亦如此。语言是交流表达的工具, 对它的掌握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要一点一点去努力, 去改进纠正, 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此外, 媒体还应有计划地对出镜记者进行专业化培训, 提高出境记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以适应新传播形势对出镜记者的要求。
3.2 新闻现场的应对
3.2.1 用体验式描述增强现场感和表达效果
进行现场报道时, 出镜新闻记者要把自己当成新闻现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与事件相关方融为一体, 这样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具体验性和感染力。2016年10月16日, 为了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印度孟买的交通出行状况, 央视记者董倩进行了体验式的描述。她冒着危险扒上了“外挂”火车, 与当地人一样“外挂”在列车上, 同时用精确的语言现场描述外挂在印度老式火车上的种种感受, 与中国的交通状况对比, 高下立判, 达到了传播效果。
3.2.2 提升出镜语言的逻辑性
对于出镜记者而言, 缜密的逻辑性表达是新闻叙事语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严格把握。2013年1月12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来自叙利亚战地记者王薇薇的现场报道, 她跟随政府军亲历大马士革巷战。画面中, 王薇薇叙事语言清晰, 逻辑严密, 对巷战、地形、路线与灾难等战场上的各种逻辑关系把握得非常到位明晰。这条消息后来也获得中国新闻奖, 足见出镜记者的功底。
4 结语
记者现场出镜报道的语言功力 篇3
在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 出镜记者的来源复杂, 大多数是未接受过有声语言训练的电视新闻编辑记者。有着一定新闻报道经验的编辑记者在新闻信息收集处理、文稿内容组织、问题切入角度上具备报道优势。但是, 在有声语言表达上却是差强人意。
二、记者现场出镜报道存在的问题
(1) 长篇大论型。长篇大论型是指在进行新闻报道过程中, 滔滔不绝说个没完, 中间没有过渡、停顿, 语气急促, 表达单一, 令受众有喘不过来气的感觉。此种有声语言表达大多出现在庆典活动、紧急事件的报道中, 庆典活动的热闹气氛无形中促使出镜记者调高了音量, 为了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得更加清楚, 记者试图将自己的声音盖过背景同期声, 报道环境的复杂价值记者兴奋的情绪容易出现喋喋不休、不喘气的表达现象。
(2) 镜前兴奋型。镜前兴奋型是指为了追求镜头前积极的有声语言表达状态, 过于表现出兴奋、惊讶、愤怒等夸张行为的有声语言表达现象, 此类表达也可以称之为“台词表演型”、“脸谱化表达”。镜前兴奋型在有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是: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具体表现在:重音处理可以夸张、句势大起大落、语气变化生硬突兀、表情夸张。镜前兴奋型有声语言表达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出镜记者将现场报道出镜状态类型化、演出化, 在过于看重自己的出镜状态前提下, 忽略了出镜记者镜头前表现与新闻事实之间密切的逻辑关系, 结果造成镜头前表现与新闻现场气氛、新闻报道内容相脱节的现象。
(3) 平淡无味型。面无表情、自言自语、缺少对象感是平淡无味型现场报道有声语言表达的特征。与镜前兴奋型截然不同的是, 出现此种有声语言表达问题的出镜记者主要是缺少语言表达能力、感染力。具体表现为:语气的感情色彩无法展现复杂情感情绪变化, 表达语式直白。语气分寸感的把握欠缺, 尺度拿捏无变化;语句层次模糊, 总是一个“劲”, 特别是缺少与电视机前观众的交流意识, 无论是语气上的给予感还是体态语言的示意性。
(4) 只问不听型。只问不听型是指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报道时, 注意力仅仅集中在自己的提问上, 忽视被采访对象的问答, 即典型的“自我提问中心制”。提问犹如机关枪,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对于被采访对象的回答一味全盘接受, 不过滤, 不分析, 不筛选。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出镜记者力图在简短的采访中, 尽可能多地了解新闻事实, 增大采访环节的信息含量。出镜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与新闻节目主持人演播室专访不同, 现场采访的突出特点是提问直接、句式简短、节奏较快。但是, 这并不表示现场采访可以省略“倾听”这一重要环节。“倾听”是出镜记者再提问的原点, 是接受双方信息交换的基础。只会提问的出镜记者远远难以胜任新闻现场采访报道任务。
(5) 机械背稿型。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分为录像型和直播型两种。对于前者而言, 出镜记者有相对充裕的准备时间。因此, 很多记者在报道前会写好文稿, 在镜头前进行报道时以文稿内容为主。直播报道现场虽然是直播, 但是, 出镜记者同样可以事前准备好文稿内容, 在镜头前报道时以文稿内容为准。通常, 只有突发事件现场报道时, 由于时间急促, 出镜记者只能根据提纲完成报道。事前写好的文稿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同时却容易束缚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 机械背稿现象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具体表现为:说完上句, 努力回忆文稿的下一句内容, 报道过程中暴露出冥思苦想的表情;一旦某句说错, 便无法继续报道, 逻辑链条、事实信息层次混乱无序;报道时表情僵硬欠自然, 从听觉角度来看, 犹如照着稿子念, 一板一眼。从目前情况来看, 完全摒弃新闻文稿是不现实的。但是以“有稿”和“无稿”这一标准来判断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水平, 也未免有些武断和极端。对于出镜记者来说, 从新闻现场积累报道经验是最好的提升途径。
三、出镜记者语言表达的功力和技巧
准确、恰当的有声语言表达方式是现场新闻报道出镜记者的基本功底, 可以有效提升记者的新闻报道形象。美国注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爱德华·R·莫罗曾经担任过CBS电台《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记者, 他在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导师给他提出建议, 即在他招牌式的开场白中的第一个字之后插入半秒钟的停顿, 使之成为“这里——是伦敦”。这一表达方式使人们很快记住了他的名字, 在之后的电视新闻节目中, 他照搬照抄了这一表达方式, 在电视新闻报道界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功。有声语言表达技巧对于现场报道的发酵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是做语言的“画家”, 还是做语言的“尸体”, 有声语言表达技巧能力至关重要。
(1) 新闻叙事有条理, 语言表达重流畅。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过程中, 必须以新闻事实的基本信息作为基础, 来完成其现场新闻报道活动。因此, 新闻事实叙述清晰, 播报过程层次分明, 语言表达富有条理, 叙事顺序合乎受众习惯等, 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的基本语言功底要求。做到新闻叙事有条理性需要注意:第一, 尽可能在导语中加大信息量, 直截了当, 开门见山地叙述事实。第二, 新闻事实播报过程中, 语言应该紧紧围绕着报道的最终目的展开, 不可旁骛。第三, 播报应该以长短句结合, 且以短句为主, 强调句子中包含基本事实, 不说冗余的废话, 同时注意不同句子和不同事实之间的逻辑链条。
(2) 以新闻要素为导向, 随环境变化作调整。不管是哪种情况, 记者在现场报道的过程中, 其报道词都必须符合新闻报道的一般要求, 需要清晰、准确、简明, 要将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过程、起因、影响等新闻要素交代清楚。一般情况下, 记者在出镜之前都会将报道词写好, 报道词的写作以消息写作为基础, 一方面既要按照严密的逻辑顺序对即将报道的内容进行编码;另一方面又要顺畅浅白, 有利于口语的表达。有的记者不太重视报道词的写作, 他们非常相信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结果在镜头面前却往往不知所云。在准备好报道词之后, 记者站在镜头面前就会更加自信。记者在现场报道时首先需要强调的一个新闻要素是地点。因为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 记者所处的现场对观众而言正是“异地”, 因此记者在报道一开始, 就需要对自己所处的地点、具体位置、与事发地点的关系等与“地点”相关的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以便让观众了解并感受到现场的环境和氛围。在现场出镜报道中, 记者一般不需要报道时间。由于报道、播出、收看基本在同一个时间点上, 因此不需要让观众意识到时间这一要素。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因为很多时候观众非刻意关注时间, 一旦记者时间感“缺失”, 那么很有可能被认为“造假”。
(3) 注重语言表达方式, 考量语言传递效果。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过程中, 除了要精心组织报道的内容外, 还需要注意表达的方式。人们说话的方式同所说的内容一样, 传播着重要的信息。在口语交流中, 除了语言要素之外, 人们说话的声音中还附带着大量的非语言要素, 这些伴随着口语而言的非语言要素被视为副语言。副语言一般包括有声语言中的语音特征以及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功能性发声。有声语言的特征主要包括声音中的语气、语调、语速、音质、音量、节奏等要素。这些要素在口头交流的过程中传递着大量的“潜在信息”, 而且对表达的意义和传播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出镜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的时候, 要对自己的语音要素进行良好的控制。一方面要根据现场的氛围和事态的进展, 让自己报道时的声音与之合拍, 这使整个报道在语音上的基调;另一方面在对事件的具体进展进行叙述时又要保持声音上的平实, 要反映出记者应该保持的客观、中立、平衡的态度, 保持清晰、准确的叙述。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气、语调等过于夸张或者过于平静, 都是不合适的。功能性发声则是指哭声、笑声、叹息声等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声音。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的过程中, 应该尽量避免这类功能性发声, 防止自己的情绪化。但有时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 可以本能地采取一些功能性发声, 反而可以增强现场报道的效果。
四、结论
从当前国内现场出镜报道记者的诞生机制来看, 通过单位实践而成长起来的现场出镜报道记者似乎更多, 而且专业素养也更高。尽管高校是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 但是对于现场出镜报道记者这样层次相对较高的新闻人才而言, 高校的培养体制显然是无法满足或者说较难满足的。因此, 通过单位实践, 来逐步成长为现场出镜报道记者, 就成为现场出镜报道记者培养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
摘要:记者现场出镜报道是新闻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为了满足受众更加多元化的需求而出现的。当前, 我国现场出镜报道的来源复杂, 很多人未能接受过专业性的训练。因此, 报道差强人意。记者的语言功力是其现场报道得以成功的根本保障, 这里的语言功力含义非常广泛, 是现场出镜报道记者综合素质的反映。
关键词:现场报道,出镜,记者,语言功力
参考文献
[1]刘娅琼.电视现场报道的语体特征浅析[J].当代修辞学, 2012 (12) :15.
[2]谷中君.新闻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J].今传媒, 2014 (09) :19-21.
[3]白嗣新.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J].今传媒, 2011 (06) :66-68.
[4]蔡之国, 潘佳佳.出镜节目主持人现场报道语言表达能力探析[J].现代视听, 2013 (07) :44-45.
【出镜记者语言规范问题】推荐阅读: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10-13
出镜记者05-14
出镜记者报道09-25
出镜记者的形象塑造07-10
出镜记者的素质与修养论文09-09
新闻出镜05-29
大班语言小记者05-20
解读记者会就业社会保障相关问题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