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

2024-10-19

记者走基层(精选12篇)

记者走基层 篇1

摘要:记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 是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切实之举。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 只有常走基层、蹲点基层、接近地气, 才能正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 才能挖到新鲜生动的报道素材, 掌握运用好群众语言, 才能将党的声音传递给群众, 把群众的心声带给党, 真正拉近党群、干群距离。

关键词:新闻宣传,走基层

一、善于走基层是对记者的新要求

都说“好新闻是用脚板走出来的”, 享誉全国的新闻界前辈穆青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为完美塑造出真实的焦裕禄人物事迹, 他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两上红旗渠, 以勿忘人民的激情与人民群众心贴心, 他所报道的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等时代楷模的鲜活形象, 深深刻在几代读者的心灵深处, 其作品成为打上时代烙印的传世经典。反看之, 一名新闻工作者“大门不出, 二门不入”, 自持深厚文学功底闭门造车, 写出的新闻天花乱坠、高高在上、官气横生, 这是浓厚的官僚主义作风, 缺乏地气, 缺失真情, 甚至缺了良心, 不能真实反映群众的心声, 更有悖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要求。记者只有到基层中去, 放低身架, 扑下身子, 走出办公室, 跳出文件堆, 扎根基层一线, 突出大众话题, 运用群众语言, 写出接地气、有底气、出灵气、充满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才能把握准确的新闻要素, 把常人难以企及的新闻现场还原为新闻报道, 最大限度地满足媒体受众的新闻期待, 达到群众爱看的目的。

二、从基层群众中找出好新闻

(一) 时刻以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

我认为, 新闻工作者接触各式各样的人或事, 容易受五彩世界的影响, 为此应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 不受不良现象影响, 时刻以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 这是走基层的首要条件。新闻工作者来到基层不要带有私心杂念, 要趴下身子向群众学习, 拜群众为老师, 与群众同吃、同住, 切身感受到群众那份淳朴、憨厚等真情的流露, 真正挖掘出群众生产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诚信友善、勤奋好上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走基层这一独特的新闻视窗, 将基层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展现给广大受众, 让新闻返璞归真, 这样的新闻作品必将在社会上引起共鸣, 凝聚正能量, 给人以启迪、以反思、以榜样, 进而形成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 培养过硬的职业素养

走基层是一项耐心挖宝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 记者除了要具备职业必备的胆识, 还应当带上良心、带上责任、带上问题、带上感情、带上理性、带上点子, 只有具备如此的装备, 才可有采访中潜入群众生活的深度, 不然的话, 纵然你貌似奔波、行色匆匆, 也不过是漫不经心、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写不出富有生命力的好新闻、好作品。培养过硬的职业素养还体现在走基层的过程中, 记者要耐得住孤寂、吃得了辛苦, 在大量的、平常的流动信息中, 默默捕捉不易发现的新闻, 用近乎举案齐眉的有限视角, 观察、发现、感受、概括、提升新闻的感情温度, 开掘新闻的理性深度, 为平凡喝彩、为基层代言, 真正成为人民的记者。

(三) 真正把基层群众当朋友

走基层从肤浅的层面了解, 就是到基层中去。部分记者为走基层而走基层, 来到基层走马观花、敷衍了事, 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采访、只做表面文章的新闻工作者, 绝对生产不出真正优秀的作品。所以, 走基层一定要做到用心灵去感受群众生活, 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记者就应到哪里, 可以说走近群众、了解群众, 就是走进基层, 只有真正成为基层群众的朋友, 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 只有真正了解基层群众的辛酸和幸福, 才能在报道中写出真情实感。所以, 在走基层报道中我们应确立这样的标准:身体贴近基层、感情贴近基层、表达贴近基层。

(四) 锤炼简朴的文风

好新闻都是从基层中挖掘出来的, 将基层群众的语言朴实无华地描写出来, 这样文章才能有骨有肉, 成为经典, 而要做到这些, 转变传统文风尤为重要。目前, 许多记者仍然习惯于生搬硬套, 拿来主义, 文风奢华, 官话套话一大堆, 往往华而不实, 善做表面文章, 我认为这样的记者必将被淘汰。一名合格的记者要将笔杆子倒向基层群众, 转变文风, 逐步形成简朴的文风。文风反映作风, 文风朴实者, 往往作风踏实, 改进作风需要从改进文风开始。一般来说, 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 由于有着丰富的生活实践, 往往饱含人生哲理。相反, 不少长期脱离社会生产实践的知识精英, 由于自我循环乃至学术加密, 在感情上容易拉大同大众的距离, 而且其思想本身也会日渐缺乏真理的内涵, 往往没能力抓住事物本质, 言不及义, 夸夸其谈。如果具备直达本质的洞察力, 一下抓住本质, 便不需要那么多弯弯绕, 更不必借助华美的辞章。

参考文献

[1]张志勇, 新闻媒体记者, 如何做好“走基层”报道[J].青年记者, 2013年

[2]田文林, 朴素文风凝聚人心[J].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

记者走基层 篇2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民间还流传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自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新闻单位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切实践行“三贴近”原则。

带着思考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广大新闻工作者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传达民意民愿,回应百姓关切。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事、动人情呈现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作为一线新闻工作者,我由此深切地体会到:

新闻报道散发泥土芳香。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广阔大地、扎根基层一线,新闻报道才能汲取充足养分,新闻“大厦”才能牢固根基。

这个不平凡的8月,人们欣喜地发现,报纸上普通百姓的故事多了,电视上小人物的镜头多了,广播里基层的声音响了……

我台以多种形式的报道分别开设专栏,推出“走基层听民声”专题,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持续刊播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

新闻工作者到广阔天地锤炼真本事。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是听从党的召唤、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使命,又是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更是写就新闻精品和锦绣文章的不二法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编辑记者们走出高楼大厦,到改革开放前沿,到普通民众中间,挖掘鲜活素材,采写现场报道。

“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也应该审视自己:走基层,是蜻蜓点水,还是真正沉到下面?是走马观花,还是带着真情融入其中?就采编工作而言,深入才能生动感人,深入才能深刻透彻,深入才能使新闻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农村采访室副主编赵永平说。

“走基层,才能知道‘依靠谁’;转作风,才能知道‘我是谁’;改文风,才能知道‘为了谁’。”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行调研采访,接地气、俯下身、抓活鱼,才能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身为“80后”的我们,光走到基层还不行,还要真正走进群众,和群众交心、向群众学习,这样,感受才真切、语言才丰富、稿子才鲜活。

让记者和百姓的心贴得更近,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受到群众欢迎。

在网络上,网民们对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讨论越来越热烈。网友“犄角旮旯”认为,一些年轻记者在大城市生活惯了,对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没有真切了解,自然写不出贴近生活的好新闻来。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正是由于记者下到最基层,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才使新闻报道真正触到了人民的脉搏、生活的本质。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2

受漳州人民广播电台忠实听友——年已耄耋的蔡老盛情邀请,我登门拜访。没想到老人又邀请了几位老者,老人们提及《桑榆乐园》依旧有说不完的话题,依旧恋恋不舍。

一位老人曾感叹地说“孟洁呀,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和老人家打交道埃”也许是因为不理解才有了“代沟”的出现。因了老年节目《桑榆乐园》,让我有了与一个富有知识和人生阅历的群体对话的机会。他们没有世故的脸孔,他们的世界更加真诚和友善。他们总是以最热烈的方式欢迎我参加他们的活动,用掌声把我这个小字辈请上台发言;当得知我嗓子不适时,老人们赶紧找来各种治咽炎的小偏方;当清晨赶去采访老人们的活动时,他们总是抢着为满脸倦容的我提包、送点心,把我宠得像自己的孩子,这份信任和爱又岂是一声“谢谢”能回报的。

当大部分的老人对新版的老年节目及播出时间还很陌生时,我深信: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把话筒对准他们,他们绝不会对电波中传出自己的声音置若罔闻。就这样“好表现”的老人们像孩子一样一传十、十传百,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参与节目,唱老歌、聊过去、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桑榆乐园》越来越热闹了,每一期节目都有老人参与,每一期节目都有一个生动的亮点。无形中,这渐渐成为《桑榆乐园》节目的特色,也成为节目常办常新的动力所在。

家人称我是拼命三郎,听友们总是很义气地拍着胸脯说“孟洁,需要我们做什么,你尽管说!”甚至林金池老人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那一天,依旧自掏腰包买收音机送人,为的只是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档老人家眼中的好节目。对我而言,没有早晚、周末之分,每一天节目之外的时间几乎用于采访。老人们的要求有如圣旨,我无法拒绝他们每一场活动的邀约,无法放弃他们热心提供的每一条新闻线索。每一个夜晚,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我没有意识到每一次看到家人的第一句话总是那一句“好累啊!”直到家人心疼地提醒。我像踩着风火轮的哪吒无法停止也不愿停止。

每当辛苦采制的节目只能在一期节目中“昙花一现”时,心底常感难言的无奈。因为,听众是最热情也是最严厉的,他们要求听到的`一定是“最新鲜”的。于是,我开始思忖如何通过更有效的途径使《桑榆乐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于是有了“庆重阳、贺金婚”活动,有了“寻找健康老人活动”,有了“十佳孝顺子女评选活动”。时至今日,当年被评上“健康老人”的老者依旧为这份荣誉骄傲自豪;被评为十佳孝顺子女的当选者依旧古道热肠;那年金婚老人的故事及新、老照片在《漳州广播电视报》上刊发后,许多老人开心地告诉我,这期报纸早已成为孩子们最珍贵的收藏。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3

长久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总是围绕领导转,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改文风,也就是要我们改变这种现状,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真正知民愿意了民情,才能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真正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服务于百姓……

从中宣部到各级的媒体都在提“走、转、改”活动,我们作为县级媒体的记者,也积极参与进去,下面就是我对这个活动的几点认识:

一、走基层,我的理解是在基层,我们本身就是基层人员,周围是基层百姓,感受到的是基层文化,接受到的也是基层思想,我们镜头下所表现出来人、物、事,素材都是基 层百姓最基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我认为,在“走转改”这种大的宣传思想和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下,我们应该在基层深入的挖掘,把一个好的观点或者是好的现象通过电视媒体这种宣传工具放大,来影响周围的人,从而使整个大的环境都有所改变,变得积极向上,跟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

二、转作风,长久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总是围绕领导转,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改文风,也就是要我们改变这种现状,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真正知民愿意了民情,才能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真正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服务于百姓。

三、改文风,在以前的稿件中,我们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的“文件语言、刻板生硬”的官话、空话、面子话报道,根本没有切身的站在群众的角度来思考,他们想从新闻中了解到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出现在新闻中才能对他们起到最大的帮助,我理解的改文风就是不论什么稿 件,我们都该多思考,在采访过程中就应该多看多听,了解基层百姓的想要的东西,从他们的身上也许会看到一些劣根性的东西,也正因为这种劣根性的存在,才需要我们将挖掘出的好观点和好现象放大,从而影响他们,起到真正的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做好正面舆论。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4

记者如果沉入文山会海,写出来的新闻晦涩难懂。而且随着通信工具越来越发达,记者很容易被电话、邮件采访惯出懒毛病,写出来的新闻缺乏变化。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我跟普通邮递员体验生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城市,也走访了宁德6个贫穷山村,农民朋友教会我怎么换位思考。

在这样贴近生活的过程中,我最切实的感受到生活给我的反馈在宁德寿宁县犀溪乡的李家山村,原本千把人的村只剩百来号人,大部分是老弱病残,村里大多是木结构的老房子,很多破旧不堪,用来养鸡。晚饭时间,看着稀稀拉拉的炊烟,你才会切身体会到“留守”两个字的真实含义。

站在竹林里和养鸡户拉家常,养殖户边撒谷子边告诉你他的致富计划,脸上的皱纹笑成一朵花,一百多只健壮的黑色土鸡就在脚边钻来钻去。李家山村和浙江泰顺县只有一河之隔,养鸡户夫妻俩往年都是在外打工,20xx年驻村书记来了,他放弃外出务工,在家跟着养起了土鸡。养鸡是一种尝试,前程未卜,但是交流中,你能感受到他内心强烈的一种信念——只要家门口能致富,绝不愿意让老人、孩子留守。

李家山村里有座红军桥,为纪念祖辈连夜修桥帮红军脱险的事迹而建,村民想做做桥的文章,搞乡村旅游。记者想去看看桥,一伙村民和村干部就陪着翻了两座山,走一路讲一路,他们的设想、桥的意义、周边配套的景物……你能感觉到村民们思想上的变化,他们不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而是希望靠脑子、靠智慧去创造财富的新农民。

在村庄采写新闻,和在材料堆、政策库里找新闻是完全两种状态,村民生动的表情和言语,让你感受到一种由心而生的渴望,写起新闻来下笔如有神;而脚走出来的新闻,更有生活气息,群众也爱看爱读。这样的新闻作品会让记者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5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咱厝人对海很熟悉,但当我们漫步沙滩,欣赏美景、品尝美食的时候,我们不会知道这些美丽背后的未知和凶险。这次的走基层我们就去了这样一个海边古镇——永宁,体验了一把真正“海脚人”的生活。

永宁镇,是石狮市东南部的著名滨海侨乡,位于闽东南泉州湾与围头湾中部的深沪湾北畔,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靠海吃海,在永宁有不少人以“讨海”为生。我们去的时候,正是伏季休渔结束,鱼市最好的时候。早上八九点,渔船靠港,码头鱼市就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出价、砍价、称重、记账,声音之大让人觉得似乎在吵架,一会儿工夫,一筐筐海鲜就被买光了。村长说,一船十来万元的鱼能赚上一两万元,起初大家都感慨现在这“讨海”真是好赚,仔细询问才知,船东要赚这一两万元,先得花上近百万元买船,而在船上讨海的船长、船工,都是船东雇佣的,他们出海十来天工资一般要1000到1500元,与这工资相比,“讨海”营生背后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闽南有句俗语叫:“手里抱孩儿,才知父母当初时”,意思就是说凡事必须亲临才有体会,走基层亦是如此。大海的凶险,在影视作品里看过,在新闻里听过,但当你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倾听别人的海上历险故事时,更多的是对这些经历的猎奇和对当事人毅力的佩服。而当我们真正登上小小的渔船,驶离海岸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无风也起浪”。岸上明明是风和日丽,到了内港就风浪渐大,站在船上采访,一个浪打过来,人都会站不稳。这个时候,我们才些许体会到“讨海人”“吃鱼不翻鱼”的禁忌背后,那种对大海未知危险的恐惧和无助。我们搭乘的渔船船长李锦典就是在这样的风浪中穿行了30多年。一次出海,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天,吃住在船上,他经历的风险不少,但当我们问起,这个黝黑的海边汉子只会朴实地笑说这都没什么,现在已经比以前安全多了。

这种安全源自永宁梅林村的430信息站,这个站里只有3个工作人员,负责整个永宁镇300多艘船的管理工作,天气预报、遇险救助、船舶检查,一天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日复一日,可以说非常单调和枯燥。但就是这种看起来平凡的工作,为“讨海人”架起一张安全网,岸台与船台可以随时通讯,互通信息,一有危险,船台马上可以发出求助信息,岸台立即应急响应,向主管部门汇报,进行搜救。他们的工作很少有人关注,但对“讨海人”来说,他们却至关重要,采访时我们问工作人员需要什么,本以为在这么枯燥的工作环境,他们应该会想要点娱乐设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回答相当一致:只需要设备。一台设备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工作状态,但他们却连连感谢,因为他们觉得,多一台设备,海上的船只就多一分安全,“讨海人”能平安出海,平安归来,他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

在永宁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天,要说真正体验当事人的生活还远远不够,我们只能试图更接近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工作,倾听他们的感受。真真正正地走下去,踏踏实实地沉下来,我们发现了很多以往没有看到或者被忽视的细节。有了细节、有了故事,才有鲜活的新闻。

记者走基层心得体会6

以前看柴静在采访时,面对采访对象总有个俯身的姿势,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姿势让人看着觉得舒服。不过,这次去南靖南坑走基层,面对采访对象,我也俯下身,和他们拉家常,听他们说了很多心里话。

从南靖县城出发,开往葛竹村,先是一路上坡。因为自己身体适应能力比较差,车子上到一定高度时,就开始感觉有不舒服,耳膜嗡嗡作响,脑袋也有点发蒙,集中不了精神,甚至有点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声音。我开始担心等下采访能不能扛得住,所幸,这样的状态只持续到要进村的那条路。

进村的这段路况实在糟糕,车子上下左右颠个不停,随行的同志说,这样的路有6公里,是南坑镇葛竹、金竹和高港三个村的必经之路。一路上,透过车窗才知道这路悬在半山腰,两边长满了芦苇和杂草。两公里的单行道上,只见到零星几辆摩托车。越是往山里走,路面也越是宽敞,不过越是泥泞起来,绕过几个弯后,我们手机就没了信号。随行的同志说,这三个村是九龙江西溪漳州段的源头,没有工业,环境特别好。路况虽然不好,但途中我们尽享游走在山清水秀之间的乐趣。

本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颠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到葛竹村。进村后,我们去了一户叫赖秋生的茶农家里,他们还给我们做了久违的大锅饭。赖秋生的妻子很是腼腆,忙活着炒菜炖汤,看到水槽里的菜还没洗,我们几个就动手帮忙。她说话声音不大,我得靠得近一点才能听得清楚,也许是这个动作,让她觉得放松了一些。一来二去,我们便熟悉了起来,炒菜那会儿,她还笑嘻嘻说起他们家这几年生活的变化,末了还靠过来夸我会炒菜。

午饭后,我们便去了茶园。这里的茶园很整齐,一溜一溜地挂在山腰上。一见他们扛着机器,噗噗噗地来回干活,我们也跟着上去动动手。我在后面扛着袋子,一溜过去,茶青越来越多,重得我快撑不住,可人家没停下来,我也不好意思叫停,只好咬紧牙根撑着,手上青筋都粗了起来,全身直冒汗,以至于后来整个下午,手臂抖个不停。都说茶叶是暴利行业,但我想,对于茶农来说,只能说是辛劳的回报。每一道繁琐的工序,都集结着茶农的汗水,单单采茶就让人累得够呛了。不过,赖秋生说,苦点不算什么,这几年,倒是进村的路,让他茶叶贬值了很多。

下午时分,我们到赖聪明家采访,他家正好在做茶,我一问一年能赚多少,对着镜头的他有点支支吾吾说不清。但一问他茶叶价格为什么低了,他就滔滔不绝了起来,他说进村的路实在太糟糕了,坑坑洼洼,很多茶贩根本不愿来,即使来了也会压低茶叶的价格。我们一起蹲在地板上聊了起来,他低着头在地上画了个圈说,要是路能修好,一年赚个十来万就没问题了。

片刻之后,他突然高兴地说,就在前一阶段,他们村里已经在筹钱了,据说高港和金竹也在筹钱,就是要修路,三个村已经筹集了87.5万元的资金,参与整修这条未来的“致富路”。对着镜头,他笑了起来,露出满脸的皱纹和所剩不多的牙齿,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后,不管怎么引导都说不出什么了。等我们收起话筒,他笑呵呵地凑过来悄悄地说,这三个村终于是齐了脚步了,早这么决定,如今村里该是另一番模样吧。现在就希望这路能修得快一点。

浅论记者走基层的意义 篇3

【关键词】记者 走基层 意义

走基层活动既履行了媒体人自身的责任,回归传媒行业的本真,重塑“责任媒体”的形象,也挖掘出鲜活的真实的新闻,还原社会的真相,成为传统媒体应对危机的应对之策,更是延续了党报的优良传统,顺应时代的历史潮流。

一、记者如何走基层

1、深入一线,将新闻写在大地上

新闻界有句老话“脚底板下出新闻”“新闻是跑出来的”,这一直是新闻记者恪守的座右铭,到今天,这种精神更是不能丢。记者下基层活动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这种精神的发扬光大,但下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心不入,就闻不到大地的泥土味,也听不到百姓的心里话。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奔赴基层一线,与广大群众同吃同住,才能体验社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将笔触放在基层,把镜头对准群众”,是新闻工作者走群众路线应有的态度。“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推进以来,很多新闻媒体通过定期蹲点调研、深入一线采访,涌现了一批有人气的好栏目和接地气的好新闻。记者们走下去,深入基层,体味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才能“抓回活鱼”,写出鲜活生动有灵气的作品,才能反映普通百姓的感受,捕捉他们真实的生活片段,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此外,脚踏实地的采访让记者写作文风有变化了,作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作风。西安日报社总编辑助理齐树华在微博上说:“‘改文风’要改什么,就是要改掉那种夸张、虚构、造假、大话、空话、套话、穿靴戴帽、无限拔高的习惯,用新鲜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写新闻。要提倡写短新闻,提倡用群众说出的鲜活引语,用记者观察的现场描写,用百姓的视角看问题,用群众的语言讲故事,用家常话说百姓情。”

2、记者走基层,避免稿件模式化

记者在写作稿件的时候,经常犯的毛病就是稿件角度相同、模式化严重。通常情况下记者下基层采访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难以找到“新东西”。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第一、对基层不熟悉;第二、“主题先行”往往是为了下基层而下基层。很多主题年年都做,像秋收、春运等等,还没有采访,记者就已经在心中想好了主题了,到现场就不是去采访,而是寻找可以佐证自己心中那个主题的证据。这种“走基层”将“效率”和“利益最大化”联系起来,是一种职业倦怠,它敷衍了公众,伤害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媒体,同时也摧垮了自己的新闻理想。

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尴尬呢?首先,记者在做选题的时候,不要着急到基层去,而是先“做作业”,到图书馆查相关的资料,对所要做的选题进行深入了解,再走入一线。只有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好文章。抛弃“为新闻而新闻”的错误理念,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少一些哗众取宠的噱头,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虚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守正出新、精彩夺人。

新闻从业人员大都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但是会写文章不等于文风好,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其实读者完全可以透过新闻作品,直观的分辨出谁“实在”,谁“不厚道”。“实在者”,内容充实,有现场感,语言生动鲜活;而“不厚道”者,空洞无物、套话连篇,语言干瘪、记流水账,移花接木、弄虚作假,故弄玄虚、游戏文字,等等,读者读来索然无味,味同嚼蜡。在当前信息技术发达、信息获取如此便利的时代,“不厚道”文章大行其道,尤其是网络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也是媒体单位改变自己形象的一个契机。

二、记者走基层的实践意义

1、履行媒体人的责任,重塑“责任媒体”的形象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者在写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记者走基层,是记者坚守真实客观性原则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只有通过深入的采访,扎实的写作,才能写出让人们信服的文章,捍卫新闻的真实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仅为受众提供了接收信息方式的新体验,加强了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改变了记者的采访写作方式。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即时聊天工具QQ、MSN、人人、微博都成了记者“生产新闻”的有效工具,记者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大事。但是对于网络等新媒体的过度依赖,也造成了很多在传统媒体时代未曾有过的问题。很多记者直接引用网络文章而不加以求证,把网民的某句话作为线索却不加以调查,记者在无意识中制造了假新闻,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损害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李娜怀孕”、“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等等,这些2011年流传甚广的假新闻,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甚至曾一度引起恐慌。以“金庸去世”事件为例,12月6日下午,在网络上一条内容为 “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的消息引发了网上的一场轩然大波。不过,好在这次经验颇为丰富的网友们并没有单纯跟风,而是纷纷提出了求证的疑问。该消息发布后仅22分钟,著名媒体人闾丘露薇就在微博上辟谣,称证据有2条:“金庸昨天刚出席树仁大学荣誉博士颁奖仪式。香港根本没有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记者的专业精神和调查求证的态度对让事实浮出水面,制止谣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深入调查,走向基层,其实也是弘扬这种精神的一种实践。

2、挖掘鲜活真实的新闻,还原社会真相

身处伴随着卫星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起来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线传播,实现了“多对多”的即时交流。信息的广泛性、多样性、数字化以及海量的特点,使得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快”和“多”时总是显得捉襟见肘。面对这种形式,“内容为王”逐渐成为传统媒体为应对危机发出的最有利的口号。尽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数量、速度、传播的多样性上较之以报纸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确更胜一筹,但并不代表新媒体就完美无缺。由于把关机制的不健全导致的虚假信息的泛滥,扰乱人们的视听、占用人们的时间,这无疑成为网络媒体最大的诟病。虽然这种缺憾一时改变不了,却也给了传统媒体绝地反击的机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了新闻记者适应格局变化、应对新媒体挑战一条出路。记者只有走到基层去,才能写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作品,“到现场去”、“获得第一手资料”、“内容为王”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体的口号,而变成了广大新闻记者的实际行动。为了能够找到吸引读者、趣味盎然而又真实的信息,很多记者走到大街小巷、走到农村街道。因为最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最生动的新闻语言也来自基层。记者只有践行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才能够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才能够写出鲜活的语言、捕捉到生动的画面,获得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公信力,获得与新媒体竞争的优势。

3、延续党报的优良传统,顺应时代的历史潮流

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传播的快速和便捷使得许多新闻工作者变得懒惰,很多稿件要么是“千人一面”,要么是观点加例子,要么就是概念加数据,一堆材料一通电话就写成了稿子。新闻工作者过度依赖网络,甚至不核实信息就胡编乱造,高科技的运用没有给记者写作新闻更多的帮助,却给了“假新闻”滋生的土壤。在信息技术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广泛迅速、信息获得渠道多样,使得受众对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是必要而且及时的。“新春走基层”是主流媒体对新闻事业优良传统的有力弘扬,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深入基层的实践,让普通群众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记者经常走基层,也树立了深入采访、实地调查的扎实作风。□

参考文献

①袁舒婕,《记者走基层,应该怎么走》,西部网

②贾亮,《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系列谈之三:“改”就是好文章》,《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9-7

③陈力丹,《从党报的光荣传统看记者走基层》,光明网

④王君超,《媒体“新春走基层”的普遍意义》,《中国记者》,2011(3)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研究生)

实习编辑:邹君然

试析记者走基层的理论意义 篇4

一、走基层使新闻回归本源

马克思主义有一条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楚决定上层建筑。理论宣传、新闻报道、文艺创作等, 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是以社会存在为基础的。新闻的本源是什么?新闻是从哪里来的?早在1943年陆定一就指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 乃是事实, 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 新闻的定义, 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事实在前, 新闻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 (1) 陆定一的文章从认识论的高度, 回答了新闻的本源和来处问题。新闻既然是事实的报道, 那么事实在哪里?事实在基层、在生活中, 离生活越近, 离客观真实也就越近, 记者走基层活动使新闻回归本源, 基层一线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

走进基层, 从第一现场捕捉新闻题材, 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从延安窑洞里的广播电台, 到西柏坡民居中的报纸编辑部, 其新闻报道无不来自烽火前线和火热的根据地生活。1947年6月, 在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中, 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曾对新闻报道中脱离生活、弄虚做假的《“客里空”》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整治。现在, 虽然社会环境不同了, 但新闻工作者走基层的庄严使命不仅没有变, 而且显得愈发重要。走基层, 才能记录时代前进的脚步, 才能在改革建设实践中感悟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才能生动地描绘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画卷。走进基层, 就会得到意外的惊喜、不断丰富报道内涵, 使你的新闻报道不断出新、出彩、出亮点。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和土壤, 新闻报道也离不开坚实的大地和多彩的生活。脚踩泥土、心系大地, 文章才能根深叶茂, 新闻报道才能活水长流。

走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使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新闻工作者的位置不是浮在上面, 泡会议、围着领导转, 而是在基层、在民间, 在于深入一线抓“活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明确指出:“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 ‘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 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 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 (2) 在“走、转、改”活动中, 广大新闻工作者迈开双脚, 带着真心融入火热的现实生活, 在灾区、边疆、村寨、军营、矿山、码头, 在贫困山区、孤儿院、养老院、街头巷尾、农家院、车间厂房, 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到处都留下了他们采访的身影。他们的报道, “字里行间‘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闻得见汗水的味道, 传递出百姓的热切期盼, 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 这样的新闻老百姓愿意看, 这样的新闻工作者值得尊重。” (3)

二、走基层使记者回归服务主体

刘云山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指出, “‘走转改’活动启示我们:做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4) 众所周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 当然也是新闻报道服务的主体。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周恩来早年办的《觉悟》等, 无不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 成为人民群众前进的指南。陆定一曾指出“只有为人民服务, 与人民有密切联系的报纸, 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 (5) 新闻宣传工作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新闻媒体追求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在人民中。2003年3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 要求媒体的报道要准确、鲜明、生动、贴近人民。总之, 要少报官员、多报平民百姓。在这个文件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贴近”原则, 即要“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然而近年来, 有的媒体和记者在“三贴近”上还欠功夫, 一些新闻媒体报道领导干部、企业家、厂长、经理、社会名人、老板、大款、影星、歌星等人的成功故事多, 反映工人、农民、平民百姓的世俗生活、诉求和企盼的少, 对人民群众态度冷漠。

记者走基层, 很好地解决了新闻工作“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走基层, 才能感受到在时代洪流中人民群众脉搏的律动, 他们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无私的奉献精神, 以及他们奋进中的喧嚣与躁动、鲜活与凝滞、希望和困惑, 使自己不断拓宽视野胸襟, 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 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我们高兴地看到, 在“走、转、改”活动中, 很多新闻媒体把更多的报道镜头、版面、图片毫不犹豫地留给了普通群众。央视在晚七时的《新闻联播》中, 多次将“走基层·记者蹲点”节目作为头条新闻来播, 讲百姓故事、记录“身边的感动”、唱响“劳动者之歌”, 不仅充分展示了各族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而且也用笔和摄像机记录了百姓的诉求和呼声, 反映了普通百姓生存的艰难、生活的沉重, 以及他们在艰难中的努力、困顿中的乐观、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等, 他们知道老百姓“急什么, 想什么, 盼什么”, 对其就业、住房、疾病、失学、农民工子女入托、入学、食品安全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都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报道。近年来, 有的记者不顾个人安危, 甚至“卧底”采访, 写出了“瘦肉精”、“地沟油”、“毒奶粉”, 以及有关“矿难”真相等一系列有分量的报道, 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人民福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值的注意的是, 新闻媒体在关注或报道某个新闻事件时, 特别突出对个体生命、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 彰显了媒体和记者的正义、良知及对道德的维护。2012年龙年春节前后, 央视在“走基层·记者蹲点”节目中, 记者用体验的方式去感受和报道老百姓的生存境遇、精神困惑、酸甜苦辣, 推出了《杨立学讨薪记》、《皮里村的孩子求学路》、《大山里的孩子:我要读书》、《邵全杰的回家路》、《白玛央金的故事》、《十岁女孩照顾患病哥哥》等一批来自基层、原汁原味、鲜活生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新闻报道, 传递了老百姓的热切期盼, 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 受众从这些普通人的平凡故事、悲喜忧乐中, 往往能够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感到格外亲切。这样的新闻老百姓愿意看。有的报道, 像《杨立学讨薪记》、《皮里村的孩子求学路》等报道, 连续播放六七天, 每一天的播出都牵动着观众的情感, 使人牵肠挂肚,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收视欲望, 每逢播放前有的受众早早地就坐在电视机前, 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极大地增强了新闻媒体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心系群众鱼得水, 背离群众树断根”。心中想着人民、脑子里装满活生生的现实, 才会写出反映基层群众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投入到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中, 同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多的是让我们感动、是受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的新闻事实。

三、走基层使新闻媒体提升了公信力和影响力

记者走基层活动不仅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也激发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情感, 增强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

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生活忠实的记录者、是客观真实信息的发掘者, 肩负着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走转改”活动使广大新闻工作者更加坚定了与人民同命运、与时代共发展的价值理念, 他们秉持崇高的职业理想, 进一步弘扬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勇于奉献、不拍牺牲的敬业精神, 无论是地震、洪水、冰雹、雪崩、泥石流、山体滑坡, 哪里有风险、有灾难、有事故、有冲突, 记者就冲到哪里, 他们用笔、话筒、摄像镜头参与救灾, 用电波传递大爱、阳光、感动、温暖和信心, 用真情去鼓舞斗志, 用信心去凝聚力量。在2012年龙年春节期间, 央视一些记者并没有和家人团聚, 享受亲人的温馨和节日的快乐, 他们或者在喀喇昆仑山腹地、海拔5380的世界最高驻兵哨所, 或者在云南边陲最艰苦、最危险的野狼沟, 或者在零下30度雪花纷飞的新疆红其拉甫, 或在距离陆地最远的海防前线台山岛, 或者在零下40多度的漠河北极村进行现场采访和直播 (6) , 向观众奉献一批来自一线的鲜活生动、振奋人心的新闻报道, 使新春佳节别具风采。

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 新闻媒体介入生活、服务受众的功能得到了强化。长期以来, 一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 边远山区孩子生活贫困、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由于新闻媒体的充分报道, 这些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使这些长期纠结和困扰老百姓的的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我们在媒体中看到:尽管一波三折, 农民工老杨终于拿到了应得的工薪;大山里的孩子有了自己崭新的校舍、吃上了营养餐, 有的山区学校还将配备了校车;白玛央金等西藏先心病患儿被当做尊贵的小客人请到北京免费治疗;靠到几十里外的岩洞背水度日的云南山区居民喝上了自来水;城管工作人员与流动商贩的矛盾正在化解, 逐步走向和谐。新闻报道正在走进和影响人们的生活, 并且在受众心目中树立一种真诚、可信、亲切, 如朋友一样的贴近形象, 使新闻媒体的美誉度、公信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央视走基层节目《皮里村的孩子求学路》播出后, 有的网友在博客中写道:“你为何让我几番泪下?”还有一位网友在留言中写道:“看了《新闻联播》播出的‘杨立学讨薪记’, 我哭了。希望这个报道不仅解决杨立学的问题, 更能帮到和他一样的打工者。”“感谢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 报道群众的实际困难, 将百姓的声音传递出去。” (7) 《“春节走基层”西藏线:白玛央金的故事》的作者朱兴建写道, “离开的时候, 先心病患儿白玛央金的妈妈次央给我们每人送来一条金色的哈达。接过哈达, 我哭了, 我明白这是藏族同胞心中最崇高的礼遇。真心采访, 收获的自然也是真心。媒体得到观众的心, 意味着公信力和权威, 这才是记者的最高价值之所求, 才是“走基层”的目的之所在。” (8) 记者“走基层”这条路走对了, 走出了新闻报道的新境界, 走出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走出了新闻工作者的风采, 走出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摘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走基层活动, 不仅有利于记者转变作风、改进文风, 更有其深刻的理论意义:走基层使新闻回归本源;走基层使记者回归服务主体;走基层使新闻媒体提升了公信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记者,走基层,理论

参考文献

(1) (5)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作者陆定一发表于1943年9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

(2) (4) 2012年2月7, 刘云山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

(3) (7) 《走进百姓心田书写人间温情》作者:张宗堂隋笑飞璩静2012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6) 《央视新春走基层提升报道情感张力引强烈共鸣》2012年02月03日10:20中国记协网

电视台记者走基层策划 篇5

为响应宣传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号召,2011年12月,我台将组织记者下基层开展采访活动,并于甘泉新闻内开设栏目《记者在基层》。具体要求如下:

一、主要内容:

1、要求每位记者要深农户,走进群众,多听群众声音,以纪实的手法,选取感情真挚,生动的个人和事迹进行报道。要结合基层群众生活实际和切身感受,客观实反映出基层群众的真实生活,准确传达群众意愿。

2采访要坚持“五不行”的要求:选题不典型,不行;稿件不生动,不行;现场感不强,不行;采写没有细节,不行;稿件没有感情,不行。

二、采访活动:

1、从12月8日开始,抽调本台记者,每两人一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社区、农户,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挖掘真实生动的人物和事迹。

2、记者要出镜,以体验式采访为主,捕捉群生活中的具体时间和细节,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

3、客观公正,如实报道。从记者以及群众的角度报道观察社会现象,引起大家的共鸣。要加强人文关怀,凸现地域特色。密切关注发生在老百姓身边、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及事件当事人的前途命运,并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增强节目的互动性,为我县群众提供一个抒发心声的渠道和平台。

4、采访活动中要求严格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不收礼、不谋私,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三、节目安排

《甘泉新闻》于12月13日开设“记者在基层”专栏,以赴各地采访的记者联动报道为主要形式,连续突出记者来自基层的报道。活动结束后做采访综述、评论,刊发记者感言。

节目要求:改进文风,鲜活生动,让群众成为报道的主角,注重抓细节,找故事,用群众看得见的事实和真实的感受,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动性。

甘泉县广播电视台

记者走展会 篇6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115届广交会于2014年4月15日开幕,进出口经理人杂志在广交会中央天桥T27展位迎来了新老朋友。记者在现场感觉到欧美经济回暖的趋势,企业反映订单有所增加。

第九届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会暨2014年中国(河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峰会:会议面向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领域,邀请谷歌大中国区总裁石博盟、eBay大中华区CFO桂镭等嘉宾,就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中小企业变革等问题展开深刻的探讨。记者受邀参会,现场感受这场规模宏大、影响力深远的行业盛会。

第22届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2014年3月2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盛大开幕。历经21年的历史积淀,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已成长为品牌推广、市场开拓、创新展现、潮流发布的国际化资源分享平台。1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逾10万名专业观众、1000余个海内外品牌参与其中拓展市场。

提出问题是记者走基层的责任 篇7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 许多新闻单位都各显其能, 活动开展得声势浩大, 轰轰烈烈, 播报的新闻生动活泼, 让人耳目一新。诚然, 记者们深入基层, 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 用感情表达真知灼见, 撰写并刊播了一些鲜活生动、具有较强感染力的作品。这的确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所结出的丰硕成果, 也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加赞扬的。但笔者发现, 不少记者在走基层中存在着应付差事的现象。其表现在所撰写的文章中, 不仅深度不够, 更重要的是介绍当地一般性工作的内容多了, 反映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困难太少, 极少有问题新闻。笔者认为, 仅仅是深入基层, 把镜头、话筒对准群众, 把版面留给群众, 歌颂各地的大好形势和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安居乐业的喜悦心情, 还未能完全尽到记者的职责, 也未完成记者的使命。

在现实生活中, 不少群众遇到一些问题、难题, 记者及时反映诉求和愿望, 更受群众欢迎。同时, 及时发现问题, 真实地反映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促使有关方面尽快解决问题, 才能让记者走基层真正走出成效。

为民解忧是记者走基层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提出 (发现) 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同样, 新闻记者在走基层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是十分重要的任务。“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替弱者发问, 代弱者传声, 为弱者分忧, 这就是“铁肩担道义”。肩负着社会责任的记者, 不仅要反映时代的风貌, 更要把群众的疾苦和诉求反映出来;要敢于仗义执言, 竭力为民解忧, 而不计较个人得失。

记者在走基层中, 怎样做到牢记使命、仗义执言、为民解忧?笔者认为, 除了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之外, 还必须做到“四不”和“三要”。“三要”, 即要亲身体验百姓的苦与乐, 要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 要认真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四不”, 即不向当地领导机关打招呼, 不要有关部门人员陪同, 不要对方给予的金钱和物质, 不带着“创收”任务走基层。

不向当地领导机关打招呼, 不要有关部门人员陪同, 直接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 一头扎进基层, 是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是近年来, 这种优良传统和作风被一些记者所淡忘, 他们动辄通知所采访地方的上级机关, 要求对方找新闻线索、提供车辆、安排接待人员等。记者单独下基层, 排除了一切干扰, 就容易发现问题。在没有领导或有关部门人员的陪同下, 群众敢讲真话、实话, 记者也能了解到实情。去年8月, 新乡日报社记者到深山区采访时, 没有向任何部门打招呼, 在不通车处跋山涉水4个小时, 来到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中, 吃、住在山民家中。记者了解到山区急需发展经济却无致富门路的情况, 根据当地风景秀丽、易发展旅游业的特点, 写出了《岸掌———美丽而贫穷的眼睛珠》一文, 发表在《新乡日报》头版头条位置。文章提出了怎样解决山民“守住金山讨饭吃”的问题, 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不要对方给予的金钱和物质, 拒写“人情稿”;不带着“创收”任务走基层, 拒写“关系稿”, 是记者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无金钱和物质的诱惑, 无“创收”任务的压力, 记者就能一心一意地投入采写活动中。

亲身体验百姓的苦与乐, 是记者肩负社会责任、完成历史使命的前提。满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 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甘共苦, 就能真正了解到百姓的喜怒哀乐。在采访中, 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 更受群众欢迎。

树立了吃苦耐劳思想, 强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牢记使命, 淡泊名利, 做一个讲良心和具有正义感的记者, 在走基层中就会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 就能主持正义、伸张正义。

在走基层中提升发现问题的水平

提出问题必须先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 是水平、是能力, 也是一项基本功。同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有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的良好心愿, 有不怕吃苦、淡泊名利的作风, 有不畏权势、仗义执言的胸襟, 但有的记者在走基层中, 能够发现问题、找准问题, 而有的记者却苦于发现不了问题, 找不准问题, 更找不到问题的症结。这不排除记者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长期的经验积累等因素, 但最重要的是缺乏新闻采写能力。

若要完成好自己的使命, 记者在走基层中就要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水平, 锻炼基本功。在提升发现问题的水平中, 笔者认为, 应增强六种能力:

一、增强政治家办报的能力。当前, 各地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人民的需要, 特别关注民生, 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新闻记者在走基层中, 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更加密切地关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在对诸多事件、诸多利益和价值的判断中, 忠实有效地体现党的群众观点。找出问题, 提出问题, 反映民众疾苦, 就是围绕中心所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记者在提出问题时, 要用政治家的眼光分析信息、选择素材;在组织报道时, 要用政治家的立场把握基调、阐述观点。

二、增强调查和实践的能力。在基层, 记者若要找出问题、提出问题, 就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行政法规、当地的特色和发展商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群众的所思和所盼等。就要深入细致地调查, 掌握各种基本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调查研究中不仅要多问、多听、多想, 更要切身体验群众的生活。当前, 有的新闻单位要求老记者进行“错口”体验, 新入职的记者则要“驻点”, 开展蹲点调研和深入采访活动, 进一步增强调查和实践的能力。新乡日报社每位记者都在山区、黄河滩区等贫困地区建立了联系点。去年初秋时节, 新乡日报社记者在原阳县黄河滩区了解稻农浇水难问题时, 同农民一起编织草垫3个小时, 并赤脚在稻田帮稻农浇水。不愿讲实情的农民很快和记者成了朋友, 许多贴心话都愿说给记者听。

三、增强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对于同一事物, 观察力敏锐者, 能比他人发现的问题更多、更全面, 理解得更深刻些, 更有独到之处。能较快、较准确地发现事物具有典型意义的特征, 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做到目光敏锐、观察能力强、及时发现问题, 就必须做到见微知著, 以一个小的新闻事实反映一个大的新闻主题, 就是所谓的“以小见大”;就必须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不但变得更加深刻, 而且更加全面;就必须拓展思维深度、提升思想高度、延伸思维广度、增加思维速度、改善思维方式;就必须有独具慧眼的识别能力, 分清主要和次要、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被假象所迷惑。

四、增强善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能力。观察中动脑筋思考的目的在于对听到、看到、体验到的问题, 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切实把原因搞清楚;要用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多项思维的方法, 多视角、多侧面、多因素、多向度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论证, 用发展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在发现问题中坚持科学性、辩证性、逻辑性, 从深刻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问题的本质;要对新闻事件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等进行解剖和综合分析, 找出问题的症结。

五、增强问题新闻的策划能力。记者的许多观察活动都要首先提出任务, 搞好策划, 做好采访前的各项准备。特别是采写问题新闻时, 更应增强策划能力。确定好观察任务, 策划好报道方案, 不仅可以减少观察活动的盲目性, 增强时效性, 更重要的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 可以保证记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对象身上。新乡日报社记者在基层时, 发现了一些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提出了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受到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其中许多问题新闻, 是在记者走基层前就已明确的观察任务和计划, 进行了认真的策划。

六、增强提问的能力。在基层观察和发现问题新闻的过程中, 增强提问的能力十分重要。记者要运用巧妙地提问题、侧面提出问题、引导和启发对方回答问题等灵活多样的方法, 获取大量信息, 对需要了解和必须掌握的情况了如指掌。为记者有针对性地找出问题、准确地提出问题, 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在走基层中, 将敏锐的目光瞄准社会, 不断增强六种能力, 就能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写好问题新闻, 履行好记者的神圣职责。

(作者为新乡日报社副总编辑)

新闻记者为啥要走基层 篇8

近年来, 中宣部提出的新闻记者实行“走、转、改”的要求, 是非常重要的。新闻记者要到基层去, 到新闻现场去, 这种耳闻目睹的感觉, 就是写好新闻稿件的重要思想基础。这就需要新闻记者深入基层, 发现新典型、新经验, 写出生动形象、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闻报道。

一、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基层, 才能将新闻写出“精、气、神”

大家知道, 作家要感受生活, 文学作品主要运用形象思维, 离开了形象思维, 就无所谓的典型化。所以文艺工作者很讲究寓理于情, 寓情于景。例如, 宋祁的《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和张先的《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 一个“闹”字, 一个“弄”字, 都是表现动态的, 把抽象的春意和静止的月色花影写活了。作者如果对生活没有深刻的感受, 是写不出这种千古名句的。

文学作品要有感情, 要有文采, 新闻作品也应该情文并茂。要做到古人所说的:写情——沁人心脾, 写景——在人耳目, 叙事——身临其境。

以中国新闻大师穆青同志的作品为例。他的著名通讯《雁翎队》开头的两段话:“鱼儿, 游开吧, 我们的船要去作战了。”“雁啊, 飞去吧, 我们的枪要去射杀敌人了。”读完了它, 白洋淀里游击队员的声音、动作、心情和抗日的信心, 一下子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对于游击队员的这个动作的形象描写, 可以说达到了传神的境界, 短短的30个字, 就描绘了多幅生动、美丽的图画。又如他和冯健、周原同志合作写出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 关于焦裕禄因为肝痛而顶着椅子扶手工作的描写, 塑造出了焦裕禄不惜性命为党工作的县委书记的形象。

当前在采写新闻稿件中, 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 就是枯燥乏味的东西不少, 一般化、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也很多。例如, 有些人写模范人物总是用“起早贪黑”“大公无私”“废寝忘食”“一心扑在工作上”之类的赞美词语, 而这些人在哪件事上体现了这种精神就看不见了, 这就是没有深入基层采访的缘故。

二、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基层, 才能观察和分析新闻事件的闪光点

在深入现场观察中, 应该注意观察什么?首先, 要观察与新闻有关的基本事实;其次, 要抓住能够充分反映事情本质的细节。新闻现场是活灵活现的, 犹如一场电影似的。新闻记者就是要抓住这场电影中最富有特色、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镜头, 把它介绍给广大读者。

在人物采访中, 记者同被采访者交谈, 是获得新闻、核对事实的最重要的手段。现场采访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你说我记。关键是要抓住特点、突出个性、耐人寻味, 这是记者采访写作成功的一个定理。

例如, 《吉林日报》2000年3月19日1版发出的《副司令员解甲还乡搞绿化》一文, 获得了全国省 (市、区) 党报好新闻一等奖;获得第十届吉林新闻奖一等奖。

这篇消息很有新闻性。一是人物典型。他原是长春军分区副司令员;二是事件典型。一个军队师职干部不在省会长春享清福, 而回到家乡大山沟里植树造林, 思想觉悟很高。同时, 也很有针对性。机构改革, 一大批年龄到杠的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退下来之后干点啥?是经常玩在麻将桌上、扑克牌里, 还是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副司令员解甲还乡搞绿化》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新闻记者深入基层, 坚持追求真理, 实事求是, 不怕困难

新闻记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其使命是非常崇高的。在新闻工作中, 要忠于职守, 真实、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 既不夸大, 也不歪曲, 同时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武器。

新闻记者要爱岗敬业, 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记者在采访活动中, 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顺利的, 不顺利的, 态度好的, 态度不好的, 有提供方便条件的, 也有拒绝采访的。记者要牢记“好新闻是抢出来的”这个大道理, 千万不能存在“等新闻”的懒惰思想。有的记者一等经验总结出来, 二等会议报告定了稿, 三等简报材料拿到手, 就想“等米下锅”、吃“现成饭”, 这样是成不了合格的记者的。

记者深入基层采访要多抓素材, 不能浅尝辄止, 不要抓来一两个事例就写新闻, 不要有“材料差不多了”“够用了”等想法。采访新闻事例要“以十当一”, 写稿时运用事例也要“以一当十”, 这样才能突出事物的本质。魏巍同志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 他在朝鲜时写了通讯《自豪吧, 祖国》, 用了20多个事例, 带回国后只用了几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事例, 在全国成为名篇佳作。

总之, 新闻记者必须走基层、摸实情, 下水里捞到“鲜鱼”, 才能写出有血有肉、感人肺腑的新闻作品。新闻工作是繁重的脑力劳动, 新闻记者除了睡觉以外都在工作,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就说明了这个理儿。记者需要敬业、需要勤奋、需要下基层, 这样才能写出具有时效性、现场感、真实生动的新闻作品来。

摘要:中宣部提出新闻宣传工作实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 是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解决新闻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这一系列重要问题的一大举措。本文以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实践为例, 论述了新闻记者为啥要走基层的道理。

关键词:宣传作用,形象思维,情文并茂,好新闻是抢出来的,以一当十

参考文献

[1]宋祁.玉楼春[DB/OL].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shijulist/35050.html.

[2]张先.天仙子[DB/OL].http://wenda.so.com/q/1378462075066032, 2013-09-06.

[3]穆青.雁翎队[DB/OL].http://tieba.baidu.com/p/840031163, 2007-08-11.

[4]穆青, 周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DB/OL].http://www.bjhnswjd.com/hotel/News Detail.php?id=41, 2013-08-16.

[5]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DB/OL].汪庆成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qc268qq.

记者走基层:既要身入,更要深入 篇9

1 深入基层,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记者下基层采访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贴近群众的真实生活,通过自己的亲身贴近来获取有价值的真实的新闻信息,最终完成新闻稿件。记者想要听到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不管这声音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最关键的是它是真实的声音。如果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被掩盖了,只听到歌功颂德、吹须拍马的声音,那些被隐藏的东西不仅不会压住,反而会在某些时刻爆发出来,这就会影响群众对地方政府以及基层媒体的信任,长此以往,记者的下基层活动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记者下基层采访,应该更好地平衡两者的关系,做到身入基层、心入基层,采访最真实的声音。在这方面,许多新闻界的前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例如穆青、范长江等优秀的新闻前辈,他们的每一次下基层采访都是将自己整个人都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去,他们去帮农民做农活,和他们拉家常,了解最真实的百姓生活,最后采写出了许多真实有深度的好作品。有人谈到穆青时说:他就是那种将自己的根扎在最厚实的土地里的人,所以他才能从这土地里获得最好的养分,这养分浇灌了他的思想,让他写出这样多关于基层百姓生活的优秀文章。著名记者范敬宜也曾说过:“你离基层越近,你就离真理越近。”敷衍了事、走马观花式的采访最终也只能让你离最真实的声音越来越远,也就是离真理越来越远。这是一个一线采访记者最不愿经历的过程。记者要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的声音,就必须让自己最大限度地贴近百姓、深入基层。与基层百姓保持长久的联系,和他们交朋友,用真心、真情去交往,让自己真正地深入基层,这样才能够获得他们真心的回报,也才有可能听到真实的声音,采写出好的新闻作品。

2 深入基层,才能得到有深度的内容

伴随着“走转改”活动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和记者都认识到深入基层的重要性。尤其是一线记者的下基层采访,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采访模式,建立与基层群众的深层次联系,记者能够得到最直接、最新鲜的新闻信息,才能让新闻采访的内容鲜活、生动起来,也才能够让记者的叙事方式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味性。只有与某一事物有了最直接的联系,才能获得最直观的内容和情感体验,这是基层新闻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一线记者常态化的下基层采访活动,也能够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让其更加深入地去探究基层社会的人事物,增添其新闻稿件的历史文化性。而记者与基层群众建立良好的联系,也能够及时从他们那儿获得最及时、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信息,对其新闻采访活动的开展是十分有益的。

对于记者来说,采访质量决定了他的稿件内容的质量,所有优秀的新闻稿件都是来源于高质量、有深度的新闻采访活动。采访没有深度、没内容,是无法组建一篇有深度、有内容的新闻稿件的。尤其是基层新闻稿,更需要生动、鲜活、直观的新闻信息来串联整个报道活动。

记者要深入基层,具体来说,应该做到这几个方面:(1)记者的采访应该具有长久的耐心,要能够吃苦耐劳,长时间蹲守;(2)记者深入基层还应该保持积极的思考活动;(3)记者深入基层,要做好前期的资料收集和采访活动的策划工作,做足深入基层的前期准备工作;(4)记者要与基层群众建立像朋友、战友一样的深层次联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作交流,而且还应该与群众建立情感交流。

综上所述,一线记者的走基层采访,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表面化的“假的”“流于形式”的走基层模式,而是应该建立一种“深入基层、心入基层”的深层次走基层采访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真实、最有深度的信息,也才能完成优秀的新闻作品。

摘要:记者走基层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升新闻业务能力,同时也是贴近群众生活的一种锻炼和积累,这就要求一线记者走基层,既要身入,更要让心深入。本文重点探讨在“走转改”活动下,记者走基层的身入和心入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记者,走基层,走转改

参考文献

[1]曹克斌.在新闻实践中做好“走转改”的意义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

[2]米丽古丽·艾合买提.记者深入基层才能抓到“活鱼”[J].中国地市报人,2014,(11).

记者走基层 篇10

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了市房产档案管理中心, 档案服务大厅内几百人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 紧张有序的查档服务, 让记者的相机闪个不停。刘玉波副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档案中心便民利民创新服务的生动事例。曾有一个70多岁的老人带着4个盲人手挽着手来查档, 她亲自接待并予以热情服务, 这几个人一直不停地说:“共产党真好啊, 你们这样的干部真好啊!”送他们出门前, 她说:“路程远, 你们行动不方便, 在这里上个厕所再走吧!”就是这一句不经意的话语, 让我们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 只有真正心系百姓的人才能想得如此细致, 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说得出这样暖人心的话语。

在市社保档案服务中心, 张素香主任介绍了中心成立以来为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提供档案服务, 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典型事例:及时接收了国有破产企业哈尔滨轧钢厂全部退休人员档案, 使1 207人享受到应有的热费补贴待遇;利用档案解决了黑龙江省筑路机械修造厂8名职工因解除劳动关系导致2010年集体上访的纠纷;调阅原始档案, 帮助哈尔滨钢厂6名企业老工伤人员获得工伤保险待遇。仅今年上半年, 社保档案服务中心就接待档案利用者6 200人次, 通过为民排忧、助民解难的实际行动, 履行了服务布局标准化、服务大厅亮透化、服务环境洁净化、服务设施人性化、服务方式电子化、服务态度最优化的“六化”承诺, 使档案工作成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最好体现。

当我们来到南岗区燎原街道办事处文化家园社区, 热情的张秀芝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利用档案建设和谐社区的大量例子。有一次, 他们在通过档案了解社区内居民生活现状的时候, 发现有一户人家, 只有母子二人, 孩子上学, 母亲有病, 生活艰难。社区立即采取措施, 帮助结对子, 使其度过难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档案为千家万户谋求利益, 档案为百姓民生服务, 档案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让在场的每一位档案工作者在深深感慨的同时, 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新闻记者为什么要“走、转、改” 篇11

关键词:走基层 新闻本源 新闻社会性

常态化 中国广播

2011年8月以来,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致力于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把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着眼于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那么,新闻记者为什么要“走、转、改”呢?笔者以为,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新闻本源及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站稳群众立场,牢记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是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的根本要求;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宣传群众,以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去服务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的根本体现。

基层和群众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基础,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源头活水。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才能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做到“上情下达”;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做到“下情上达”;也才能不断提升我们新闻工作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服务百姓生活。

近些年来,部分新闻记者作报道时总是喜欢围着领导转、围着会议转,广播、电视、报纸呈现的只是干巴巴的数字统计和空洞洞的理论说教,有的严重脱离了百姓生活,脱离了社会实际,充斥着浮华、媚俗的内容,引起了人民群众强烈不满。新闻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旨在切实解决新闻报道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切实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思想与工作作风。

二、新闻本义的必然要求

1.新闻源在基层。新闻是什么?陆定一同志早在1943年时就提出新闻的定义,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由此,新闻记者报道新闻当然要去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否则,报道出来的消息就有脱离事实的可能。“走基层”的明确指向就是新闻的第一现场。任何信息内容经过转述都会带来转述者个人的情感和主观色彩而与事实本身发生位移。若要采访到真实新鲜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就必须要从机关、从文件、从网络中走出来,深入到新闻发生的基层、城市乡村、平原山区,去访民情,去察民意。一段时期以来,时常出现的虚假新闻、失实报道绝大多数是我们的新闻机构没有能够做到要求记者深入新闻现场,我们的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偷工减料、道听途说,满足于新闻发布会、被采访方的新闻通稿造成的。记者俞浙前在反省自己报道失实的原因时写道:“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阅尽断垣高楼的传奇人生》的典型人物报道。这篇报道,笔者自认是写过的所有人物报道中最失败的一篇,因为疏于信源求证,仅听当事人一人所说,造成部分内容失实。”①

2.新闻社会性决定新闻信息的取舍。我国著名新闻理论家甘惜分曾经说过:“新闻是一种社会意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此,人类之外谈不上新闻而只有信息。”②新闻与信息的区别就在于其具有社会性,真正的新闻一定要体现出足够的社会属性。新闻记者不是见到什么就报道什么,他对所报道的内容必须要有取舍,而这取舍的标准就是依据所报道内容的社会性。新闻的实践证明,新闻媒体“必须是关心所有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世界,反映他们的疾苦与要求,为他们说话,只有这样,新闻事业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也才能扩大自己的受众。”③新闻记者的视野离开了社会和人民群众,只报道些不为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内容,是没有受众的。

3.深入实践生活有利于提升新闻素养,正确把握报道立场、深度。新闻记者头脑里要时刻有新闻社会性这根弦。在新闻事件发生后,这可以决定记者从哪个角度去看待、认识所发生事件的性质及影响,决定记者报道的立场及深度等。微博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新成果,是个好东西。它作为一种新媒介,以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扩张力强、影响力大,挑战着传统媒体——广播“先声夺人”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一种天然适合突发事件传播的媒体。但是,在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微博上散布的大量碎片式的信息给社会也造成了很大的混乱,直到各大主流媒体全面介入之后,相关信息的传播才趋于正常。这是为什么?其原因就是微博上发布信息的主体都是自然人,他们没有新闻社会属性这个概念,只发布,不负责,根本不会去考虑其社会影响及所发布内容全面、客观与否,其内容可能局部真实却整体偏颇甚至失实。例如,“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微博发布者,他们看到了人员伤亡,也看到了事故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但他们或许对我国动车发展状况、发展意义的根本不了解。他们的一些言论未免就会因局部伤害而否定全盘,造成语言偏激、失当。这如果出现在专业新闻记者身上是不能允许的。新闻记者必须在对新闻事件有了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才可以发布消息,并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事实证明,我们的专业新闻记者是值得社会信任的。“7·23甬温线动车事故”的信息发酵在经过短暂的混乱之后,很快地由主流新闻媒体报道引導进入了正轨。这归结于主流新闻队伍有较高的新闻素养,可以真正理解新闻,正确报道新闻,而培养新闻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长时间地社会采访实践。

三、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传媒既指技术(如报刊付梓、微波传送等),又指企业或机构(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事业机构)。根据法国《小拉鲁斯辞典》的解释,在当今时代,传媒即“信息的所有传播手段(包括广播、电视、印刷报刊、书籍、电脑、录像、通讯卫星等),它既是表达的方式,也是向某一群体传送讯息的中介”。无疑,新闻媒体就是传播、发布新闻及信息的。媒体做强做大,核心就是要向受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新闻信息,吸引更大范围、更忠实的受众群,在社会中打造更强的影响力。

nlc202309021119

“内容为王”是新闻媒体竞争永恒的主题。市场竞争中的媒体经济就是“眼球经济”,抓人眼球的新闻就是好新闻。以近年来竞争激烈的广播媒体为例,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归根到底就是以“窄播”争夺听众群,看谁的目标定位、内容提供能真正抓住受众。有了受众,有了更多的受眾,媒体才有影响力,才有广告吸附力,才有舆论引导力。

要想夺人眼球,新闻就要鲜活。鲜活的新闻从哪里来?只能来自基层、来自社会实际。只有身体挨得近,心的距离才能近,没有距离的语言最温暖,真情实感的作品最能久远,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回归到曾经养育我们的人民群众中间,永远是记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源。④2011年10月15日,中央电视台播发了由“皮里村蹲点日记”改编制作的专题《皮里村孩子的上学路》,为此配发的短评“真诚面对最真实的中国”中提到“无论是进步还是局部地区的落后都是今天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语言真实、客观、深情,整篇报道生动感人,易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这篇报道记者用时半个月,感受基层生活的点滴。好新闻的生命力并不仅仅在于反映事件本身,而是事件背后透视出来的社会发展主流和本质。⑤媒体发播这样的新闻报道才有社会影响力,发播这样的新闻报道的媒体才有竞争力,才会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

面对媒体的融合拓展,需要海量的鲜活信息去充实;面对新节目、新版面的不断调整,需要不断地有来自基层的回馈、反应;面对飞速前进的社会与经济建设,媒体需要及时掌握基层百姓最基本、最主流的声音。

一个媒体的力量不光在于它的传播速度,更在于它的社会担当和对人的深度关注和观照。⑥面对各式各样不断涌现的新媒体的冲击,主流媒体采编队伍强大的优势开始显现。主流媒体一方面要积极融合新媒体,运用新技术,借用新手段,适应受众接收的新方式;另一方面,就是要大范围地深入基层抓独家新闻,海量鲜活感人的新闻在人民群众中间。

四、新闻记者“走、转、改”的成功实践及建议

1.低视角、零距离,关注大民生。民生新闻操持着反映民众心声、维护社会安宁、吁求社会公平和正气的意识;关注民生是媒体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提高新闻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关心人民利益的新闻机构,对受众的影响越大”。⑦新闻记者要怀着一颗热爱人民的心,眼睛一定要紧盯人民群众所关注的。关注民生,还要放下身段,低视角观察、体会百姓生活,避免过去端着架子,居高临下地审视的方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就要求记者将采访对象、报道视角向基层和一线倾斜,陆续推出《温暖灾区行》《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新春走基层》等一系列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自2011年8月以来,中国之声又在重点新闻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开设专栏“基层中国”,播出了《竺大爷的幸福晚年》《大山深处的摩托车送水队》《农民老邱的三次幸福转身》等深具感染力的报道,触摸民情冷暖、刻录时代心声,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重庆晚报记者彭瑜参加过“三进三同”(党员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体验高山人家、留守儿童、苦力棒棒等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后,深有体会地说:“记者不是高高在上的说道者和一味抓卖点的采访机器,记者的稿子应该有血有肉有温度,用报道引导更多的家庭、家长选择正确的表达、科学的教育和理性的方式。这才是记者的担当,媒体的责任。”要“做一个与百姓最近最贴心的记者”。⑧

2.有针对性地组织采访调研收益大。2011年9月22日至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了《情牵大乌蒙》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中央电台派出40多人的报道组,兵分三路深入贵州毕节地区调研采访。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中国广播网、中国广播报等多媒体联动,集中推出系列报道《情牵大乌蒙》。9天间,40多名记者编辑穿行在乌蒙山区的毕节地区1市、7县、1区的40多个乡镇、60多个村寨,行程近2000公里,采制播出新闻报道170多篇,采访手记50多篇,图片报道300多幅,内参4篇,宣传效果集中突出,在受众中尤其是在贵州省形成了舆论热点。中央电台总编室副主任孙树凤在总结这次采访调研活动时指出:“这是一次国情与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之旅,震撼了思想。采访组通过对毕节山区生活的接触体验,对国情的复杂性有了更多、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记者感叹道:在基层,能发现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中国。这是一次主题宣传创新出彩的生动实践,创作了精品。采访组到基层听家长里短,聊生产生活,感受群众冷暖,明白了什么样的新闻是群众感兴趣的,什么样的报道群众爱听能接受,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与群众的感情,主题宣传如何创新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中找到了答案。这是一次密切联系群众的全新体验,收获了激情。采访组走基层,聚爱心,传真情,成为党和政府关心、帮助群众的桥梁。这是一次对职业素质的综合检验,锤炼了作风。”⑨

3.坚持“走、转、改”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转型期的中国,大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问题也不断涌现。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摆在执政党、政府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大课题。作为新闻记者,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正确引导社会舆情重任,必须对国情、民心有充分正确的认识,走基层不仅仅是倾听群众心声,更是新闻记者锻炼、成熟的一个实践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记者“走、转、改”活动,也是新闻媒体培养队伍、提高队伍素质的一大途径。要想保持一支高业务素质的采编队伍,就必须坚持“走、转、改”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

“走、转、改”,“走”是根本,“转”是关键,“改”是目标。⑩媒体要想争取受众,就必须不断地知晓受众不断变化着的需求,在版面、节目、网页上不断做出调整,提供吸引受众的内容。怎样的版式受欢迎?怎样的节目夺人耳朵?这些都需要拿到基层中检验。“走、转、改”要成为新闻媒体自觉、自愿的行动,通过新闻记者“走基层”进而“转作风”,最终实现“改文风”。新闻记者只有根植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真正落实“三贴近”要求,才能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平面媒体中心)

(本文编辑:吕晓红)

融媒时代记者的路该怎样走 篇12

一、融媒时代记者的职业精神

记者是一个角色化、社会化的结果, 其职业精神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自我完善的过程。融媒时代, 一个记者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 才能成为顺势而为的弄潮儿。

(一) 要敢于担当强化互联网思维

2015年前后, 我先后参加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和福海县举办的“我的微生活”和“点赞福海”的微信大赛。没想到我的两件作品《天边有座山叫阿尔泰山》和《2014福海四季掠影》在短短几天内浏览量就分别达到2316和867人。这不得不让我震惊、感叹于微信传播的厉害。微博方兴未艾, 微信又横空出世, 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冲击。加快融合发展这是当代记者应当肩负起的历史责任, 即用互联网的传播特征来思考媒介融合:每一名记者都要尽快适应新兴媒体平等、互动、即时、海量的传播特点, 充分挖掘和整合信息资源, 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

(二) 要不怕吃苦矢志不渝

作为一名60后记者, 我经历了“铅与火”、“光与电”, 如今又走到了“数与网”。唯一不变的是我对新闻事业的不懈追求和矢志不渝。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高中时代我就与老师、同学一起创办过油印《晨晖》校报。90年代我成了报社的通讯员。2002年我成了广播电视记者。记者这一职业是个清苦的差事。人们以“神仙肚、铁板脚”、“睡得比狗晚, 起得比鸡早, 使的是牛劲, 跑得比马快”等词句来形象地比喻记者之苦, 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 而我更愿意说新闻是历史的前身, 因为今天的新闻必然是明天的历史, 只有不断创新的新闻, 与历史同行的新闻, 才真正是活的历史。捕捉精彩记录真实丰富自己见证历史这是一份多么光荣而神圣的使命!生无所息。一个记者永远在路上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是坚持是思想是行动——现在就出发, 你准备好了吗?

(三) 要善于学习不断自我更新

在十几年的记者生涯中, 我时常这样勉励自己: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心有多大, 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既然选择了远方, 就要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以昂扬的斗志、潇洒的姿态参加这场旅游, 勇敢前行, 穿越迷雾, 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征服一座座高峰, 去饱览无限风光, 去体会生命力量的无穷乐趣。我除了完成好新闻采写工作的同时, 还对新闻学进行了系统地学习。通过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后取得了新闻学大专和本科毕业证。《福海新闻》是新疆福海县一档日播主流新闻节目。近年来除了在广播电视播出外, 还在《福海之窗》《乌伦古湖网》《福海零距离》等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同时播出。这不仅拓宽传播渠道增加了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 而且对记者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只有善于学习不断自我更新, 才能勇立潮头。

二、融媒时代记者的工作技能

不管你现在是报刊记者、广电记者或网络记者, 抑或自媒体人甚至全媒体记者, 你可能都会用到如下器材设备。因为融媒时代为记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同时也对记者必需的工作技能带来了新挑战。

(一)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网络媒体持续快速的增长和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大, 各种网络功能也日趋丰富。特别是网络媒体上负载着超文本、超链接的海量信息, 还可利用网络进行“在线采访”。这就要求记者善于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改进工作方式, 掌握信息搜索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通过文本、视频、音频和交互式图形等多种形式来传播和报道新闻。熟悉掌握QQ、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多方面的网络技术。

(二) 数码相机的高度普及

如今数码相机在各大报社、通讯社和网站等传媒已经高度普及了, 记者可随手即拍。数码相机的各种存储卡体积小、存储量大, 可以通过读卡器与计算机直接连接, 即插即用, 画面的传输十分方便和快捷, 为新闻迅速及时的报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 摄像设备的更新换代

摄像设备同样经历了由模拟到数字的更新换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以DV为格式的摄像机、录像机已经成为全世界销售数量最大的一种数字影视设备。由于DV具备低廉的价格、自动化程度高、轻便等特点, 所以它更多地被应用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摄制过程中。

(四) 智能手机的传播优势

手机, 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特别是在配备了拍照、摄像、上网等功能之后, 使手机具有了多方面的传播优势。利于记者快速出击, 及时将现场快讯、图片新闻发送给后方编辑。同时, 只要有流量记者无论何时何地需要何种信息都可以在手机上即时获得。此外, 手机还具有导航和录音等功能。

三、结语

融媒时代, 一个记者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不懂不会不熟练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无怨无悔无愧于你的记者人生。

参考文献

[1]陈丹力.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J].新闻记者, 2014 (10) .

[2]刘梓良, 郑保卫.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3.

上一篇:急性坏死性下一篇:社会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