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反思

2024-08-21

角色反思(精选12篇)

角色反思 篇1

合作学习是一种英语课堂的学习活动方式, 是由有差异性的学习者构成的学习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 每个学习者带有不同的责任和共同的目标, 通过学习之间的正依赖互动, 解决问题, 完成学习任务, 已达到学习者在认知、语言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以积极发展的课堂教学组织和学习者学习形式。其目的是使每个学习者从一系列的合作活动中积累英语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养成学习能力、培养社会能力等。

一、英语合作学习案例

教材选择:《Senior English for China》高一年级下第十七单元的Talking部分。

主题:Great Women

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 分为以下五方面:语言知识包括句型和语法, 主谓语一致;技能为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习策略重点是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如何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了解有关妇女现状的问题;情感培养包括培养学习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关心大事。

教学过程:

第一步:将有关当今妇女不同侧面的材料呈现给学生。材料根据内容分为四部分:1.the opportunities to get a job;2.get a higher education;3.become a leader;4.get a good salary.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颜色。告诉学生今天要讨论的主题:The Qualities That a Great Women Should Have。

拿到相同颜色的学生为共同组, 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讨论妇女现状, 明确材料中的意义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时, 认真听他人的描述和观点, 做要点记录, 以便在下一步中使用。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材料内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重新分组。这一次四种不同的颜色组成一个组。学生分别向其他组员陈述自己所学到的内容和记录的观点。并认真听他人的陈述, 做好笔记。

第三步:一组派一名代表, 全面陈述有关当今妇女在四个方面的现状和观点, 其他组员可以补充。老师评价每个学生根据所在组的共同表现, 同一个组的学生同一个成绩。

英语话题讨论是口语训练中较有难度的练习, 要求学生在正确使用句子的基础上提炼观点, 逻辑严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总是提问英语成绩优秀、口语表达流畅的“好”学生, 大多数同学只是“听”, 练习的普遍性较差。通过合作学习方式, 英语课堂氛围变了, 不再是好学生唱“独角戏”了, 分组后, 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当中, 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也积极分担各自的任务, 为顺利完成小组的共同任务, 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合作学习中教师扮演的角色

在案例中, 合理分配小组是关键。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 学习习惯、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每个小组都有合理的分工, 组长由基础较好, 具备一定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的同学担当;小组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 保证人人参与、轮流负责。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在学生讨论期间, 教师巡视各个小组, 诊断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答疑解惑, 点拨指导, 对于语音、语调的不准确现象给予及时的纠正, 行为示范。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这时教师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同时, 教师根据活动设计评价方式, 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来提高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汇报展示后,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 努力发现学生存在的优点, 及时鼓励, 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正的方向。每个学习者从不同的渠道得到对自己表现的反馈。教师角色又转换为评价者、引导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引发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 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模式,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 扩大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 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为主。从师生互动到生生互动,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 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了最大化。

教师角色的转变带来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提升了对学习体验的满意度, 锻炼了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并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合作学习的开展,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及讨论、解释、争论等实践能力。不同的学生在交换观点的过程中, 吸取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完善自己的观点, 思维得到碰撞与启迪。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和极具个性化的创造过程。通过来自各方客观的评价, 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教师角色转换的反思

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发展, 要求教师的原有角色在三个方面发生转变:由书本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合作者与参与者;由教学秩序的管理者转向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的引导者;由教学大纲的具体实施者转向学生发展和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角色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为学习者, 是时代发展对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

英语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如今, 英语教学的重心已由语言知识的学习过渡到语言技能的培养。英语教师的语言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即, 英语教师如何看待语言就会直接影响到如何教语言。英语教师要全面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通过反思,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其次, 提高自身英语水平。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学习。英语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通过参加英语培训、国际交流、学历提高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由“一桶水”变成“自来水”, 完善知识结构, 丰富知识储备。

英语教师还需要培养科研意识, 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的能力, 成为研究者。

新情况、新问题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会不断涌现, 英语教师要主动地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 寻求变革自身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新路径。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学生课业反馈、课堂观察、课堂评价、教师间相互看课、教学经验交流等手段, 大胆剖析自己英语教育成败的因素, 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 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 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评价能力。理论积累是英语教育研究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也是英语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英语教师要有计划、有系统、有选择地研读英语学科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英文原著, 逐步了解我国英语教育理论框架, 掌握和吸收指导我国英语教育实践的基础理论, 积极涉猎国内外英语教育前沿动态, 这既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师的理论水平, 也有利于提高英语语言水平, 使英语教育与科研更理性、更科学。

教师角色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到教育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再到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的过程, 是一个从适应新角色到发展新角色的过程, 也是教师专业意识和专业水平同步提升的过程。教师适应新角色, 不是抛弃原有的角色表现, 而是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对工作重新定位, 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林新事主编.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8.

[2]陈琳, 程晓棠, 高洪德, 张连仲主编.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5.

角色反思 篇2

首先幼儿缺乏主角意识,在游戏中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思颖平时最喜欢当娃娃家的妈妈。当她看到理发店有人要洗头,就丢下娃娃跑去帮她洗头,看到点心店有客人在吃点心,就扔下娃娃跑去帮厨师做点心。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要适时的指导,让当妈妈的思颖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如:老师能够以客人的身份去娃娃家做客,用语言提醒妈妈:“呀娃娃哭的好厉害啊,妈妈在那里啊,娃娃不哭,我们一齐去找妈妈哦”,边走边说:“妈妈快回家吧,宝宝想你!”这时,扮妈妈的婷婷很快回到了娃娃家。

其次在游戏中幼儿缺乏语言交往,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一般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的依靠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之中,缺乏交往潜力。比如:游戏《商店》,商店里顾客买东西,嘴里还没说要买什么,手已经去拿自己需要的需要的东西。《医院》游戏中,医生还没说什么,病人就把药拿走。所以在游戏中,教师就应要随时观察,发现问题能够以主角的身份参与语言指导:如在商店里要买东西时说“阿姨,我要买某某,多少钱啊?”买好后有礼貌地说“再见”,这样能够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会用语言交往。医院里,病人要问医生:“医生,我要吃药吗?等语言交流。”

最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小班幼儿的玩具就应形象玩具为主,引发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和简单的游戏行为。如:为娃娃家准备的餐具就应是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一些锅、碗、灶、杯子,准备的冰箱、彩电、洗衣机、微波炉等要贴合孩子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孩子们喜欢操作,能够模仿的。他们在娃娃家烧饭、烧菜、喂娃娃喝奶、看电视、洗衣服、往冰箱里放食物等游戏行为。

角色反思 篇3

关键词:女强人;符号暴力;女性角色

中图分类号:G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11-02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开始流行一种怪论,把人分为三类,即: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这样的特殊“待遇”对于女博士来讲哭笑不得,当然被消遣的不只是女博士,所有的成功女性都没有幸免于“难”。作为女性中的一分子,怎么想都觉得奇怪:男人事业有成是理所应当,没有听到过类似“男强人”的帽子,也没有把男性博士特别称为“男博士”;同样是在拼事业,男性是理所应当,女性却变成了被消遣对象,非要把关注点放到“女”字上,而不是“强”或者“博士”上;除了名称上的调侃,“女强人”们在生活中也是到处遭遇尴尬,她们往往是不受欢迎的,特别是对于异性,记得先前看过一个相亲节目,女嘉宾相貌、性格都很出众,最终却“落单”,为什么?只因男嘉宾听闻“女博士”头衔而个个“闻风丧胆”,委婉地拒绝,理由是“太优秀,怕hold不住”,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事业成功的男性,在择偶方面不愁“娶”,而是愁“娶”谁的问题……这样的“大相径庭”,不免让女同胞们愤愤不平,为什么同样是社会的佼佼者,待遇却如此不同?谁又应该为此“买单”?

一、“女强人”的称呼也是一种“冷暴力”

《现代汉语字典》对“强人”的解释有两项:一是指强有力的、坚强能干的人;二是指强盗(多见于早起的白话),显然第一种解释更具有普遍性,应该说“强有力的、坚强能干的人”这样的解释确实是充满了褒奖的意味,但用于女性身上,却总感觉有点儿“变味儿”。按照上述的解释,“女强人”顾名思义就是强有力的、坚强能干的女性”,但按照我国传统的字意,“强人”一词原本是为男性量身定做的,再加上一个“女”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这一类女性融合了两个性别的特征,我们本可以理解成既有女性的柔美、贤淑,同时又具有干练、独立的做事能力,但如今的普遍论调却是忽略了前者,夸大了后者;再加上受男女自身生理和传统审美眼光的影响,许多对男性来说是赞美之词的话语例如干练、独立,如果简单地照搬到女性身上则会显得滑稽可笑。于是“女强人”与“女人味儿”在很多人眼里成了对立的两个词,“女强人”的形象也就成了不受人待见的形象,在一定意义上也等同于了“男人婆”形象。正因为如此,不仅男性、甚至是女性自己也都对这个词儿产生了恐慌心理。这样的情形让笔者想到了“冷暴力”一词,顾名思义,“冷暴力”首先是暴力的一种,指不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语言的嘲讽、故意忽视、躲避、冷漠、轻视、疏远和漠不关心等,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女强人”的名号表面是褒奖,但稍加思考,便能觉察出里面的“玄机”,用“强”来形容一个人,背后的含义是她不应该强,而“弱”才应该是她的天性—就是那句俗语所谓的“女人天生就是弱者”。之后的话无非是需要男人去关心,需要男人去保护,这样的寓意、以及被冠上此称号后所遭受的境遇,这不是一种冷暴力,又是什么?

二、“女强人”们难以名状的困境

在无形的“冷暴力”有意识无意识地威逼下,相当一部分女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舆论、也来自于社会对这部分女性过高的角色期待上。因为她们是从传统角色向现代的社会角色变迁的先锋(角色变迁是指某种社会角色作为一种社会地位在社会上的位置发生变化,一个角色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角色本身也会发生变化),其社会角色的变迁与传统女性角色模式相矛盾,在固有的传统观念还没有改变的时候,人们很难一下子接受女性的新角色,所以产生了心理失调。这种心理失调突出表现为对女性的角色期待上。这样的境况不得不算是社会转型期尴尬的体现:一方面步入了现代社会,按理说应该各方面都很现代,当然也包括社会角色;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毕竟中国有了几千年的封建史,这些“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没有那么容易彻底消失,于是就产生了一些过渡时期的尴尬,女强人便是这些尴尬的受害者之一。如今的社会一方面认同她们的能力、一方面又对她们存在异议,对她们角色期待也更是苛刻,要求她们要把事业、家庭都兼顾好,特别是在家庭中仍然需要扮演传统女性的角色,否则稍一失衡,就会验证社会对“女强人”的诸多负面评价,至少为被划为不称职的女性,而这对于拥有事业的她们来说,是近乎苛刻的。面对这样的压力,很多有才能的女性退却了以换取心理上的平衡;还有一些无畏者继续在“女强人”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进,但其中付出的艰辛却要比男性多得多。

这就是女性当下的尴尬,在当下的社会,标准化吧,是牺牲品;非标准化,又不是好人,咋也不是;弄不清到底怎样做,才算是一个“好女性”。所以说即使在当下,真正的男女平等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从“女强人”字眼就可以觉察出:女人取得一些成就就大写特写,比如说哪里出了女总统,哪里出了女总裁,哪里出了女模范……总是要大肆宣传,伴随着有那么点儿“过分的”的关注,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平等了,我们也就不会那么“大惊小怪”了。

三、“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是“罪魁祸首”

上文简单地论述了“女强人”们的困境,论及到谁要为此买单的问题,如果真的要计较起来,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可以说是始作俑者。

一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观念,这种观念之所以生命力如此之顽强,是因为它几乎存在于中国的整个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过……《诗经》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话:“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可以看出男女从降生之时,便有床(贵)与地(贱)之分,璋与瓦之别。男性一降生,其角色就被定于养家糊口、拥有决定权、处于支配地位、获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名誉声望;女性则被定位于关怀和照顾老人孩子、以家庭为中心、处于辅佐和服从地位的角色。所以对于男性,人们赋予他们更多的社会责任,认为男性应该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而对于女性,则更多地强调她们的家庭责任。这也是对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角色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特别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儒教中的“名分”、“纲常”、“三从四德”更是让“男主外,女主内”、有了理论的根据,并且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唐朝另当别论),这种分工也逐渐地根深蒂固,最终成了“理所当然”,并且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而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即:把理性、勇猛、主外、独立、擅长抽象分析等归为男性特征,而把感性、温柔、主内、依赖、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等归为女性特征,这种刻板化的性别角色通过社会化过程使两性都顺从文化所规定的气质、角色、定位,导致了性别角色的差异,与此同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得以衍生,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让女性的才干无以展示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解放,“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普遍的倡议,但它却在太多的时候只是承载了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因为那些传统的意识实在是根深蒂固,社会还没有进步到一定程度,人们的思想也没有彻底解放,因而对于女性的认识还没能够完全从传统中脱离出来;所以在我们在承认社会对女性观念转变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转变还只是过渡期的水平,想要彻底“男女平等”,进行公平的社会角色定位,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更艰苦的努力。

四、要用“现代人”的思维看待“女强人”

对女性的传统角色定位,除了生理因素以外,笔者认为,更是一种在男权社会条件下的下“人为定位”;这种定位在以劳作为主要生存方式的社会里,可能还有几分合理性,但到了如今人类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的信息化社会中,却越发显得荒谬,因为在当下社会的更多时候,女性具备的以及能够展示出来的能力与她的性别没多大关系甚至是没有关系,更何况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显示人的能力与其性别之间有何关联(注意:这里强调的是能力而不是体力),那些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论调也仅仅是人们在男权统治里形成的刻板印象造成的。笔者认为,目前其实大多数人在潜意识也是认同这样的观点,只不过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罢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强与弱本就不应该用性别加以衡量,因为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太丰富。如果仅仅是从体格上讲,似乎女人相较于男人,是弱一些——但也只是从力量的角度衡量,如果论技巧而言,就要另当别论了,就像很少男性打网球技巧能够赢过李娜,打排球灵活性能够胜过郎平,况且精神力量的强大与否往往才是区分强者与弱者的决定性因素,不妨想一下,男人和女人同样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大社会里,但女人的平均寿命是长于男人;男人和女人同样生活在一个家长里短的小世界里,但女人的细腻体贴就是强于男人等等;这些细微的现象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因此,把注意力转移到“强”上,把“女”字只是作为一个修饰词来看待,对于出众的女性根本不用“大惊小怪”,因为这是应该的,这样的理性思维也会更符合实际,也更像是一个现代人应该有的想法!

参考文献:

[1]严刚.解读“女强人”[J].学理论,2012,(8).

[2]乔华芬.加在女强人和女博士身上的暴力符号[J].黑河学刊,2009,(5).

对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反思 篇4

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多年来, 教师执行教学任务, 代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启动者, 成为名副其实的课堂权威和课程实施的工具。教师对于课程来说, 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 教师考虑的是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正如《辞海》所说:“向学生传授知识”。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 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 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已基本上不适应了, 或者说是远远不够了。在新课程的目标下, 教师必须确立自己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角色, 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角色, 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 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角色, 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以及参与者、决策者和管理者角色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 并能尽快适应它。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 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

一、作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新课程目标下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 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并加强政治思想的教育, 提高民主法律意识和崇高的道德观念、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 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高度的政治觉悟的人、民主的法律意识强的人和具有崇高的伦理道德观念的人。

二、作为课程结构的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设置综合课程, 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新课程的特点。作为教师应具备创设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开发校本教育资源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 能够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基于学生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它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 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发展了学生专心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

三、作为学生体验, 知识更新的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就是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接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 将课程内容生活化, 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课堂教学更富于生活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设计活动, 不会设计活动, 只会照剧本演戏的教师将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这种设计活动并非意想的, 而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对生活体验而积累的经验并加以反思所产生的结果。同时, 教师也必须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行动研究, 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内容。

四、作为变革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指导学生直到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 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 体现在教学上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强化起主导作用;导致“题海”战役和“填鸭式”教学方法, 以成绩作为衡量好学生的标准。而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 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 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 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这过程中, 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 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 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 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启发学生, 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 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体现了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通过交往, 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 倡导合作学习。

五、作为促进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的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通过考试和排榜作为评定学生的优劣, 即所谓的一张试卷定终身。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挥, 造成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新课程则要求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生活评价中主要运用质地性、诊断性和激励性评价方法, 少用定量性、甄别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 教师应作为学生的促进者, 采用多维指标和多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给予学生身心发展上的支持,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最终得到全面的发展。

六、作为课程民主管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角色游戏反思 篇5

幼儿期是游戏期,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点的游戏。幼儿天性好奇,具有探索的欲望,活动的兴趣,操作事物的要求和认识周围客观环境的需要。但幼儿的高级神经系统和其他动作系统不健全,易于疲劳,认识过程还带有具体形象性、随意性和情绪性。角色游戏有动作、有活动,有人物协同、有玩具辅助,并且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并能促进幼儿心理高层次的发展。

以往小班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常常存在着几个突出的问题:

1、游戏主题有老师一手包办代替;

2、游戏材料有老师全权负责;

3、游戏中教师指导过多或不够。以上等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到角色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的实现。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设计角色游戏时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1、在生活中挖掘角色游戏的主题。在日常生活以及谈话中与我班幼儿了解他们所了解的小医院的情况,那里有医生,挂号窗口、注射室,有的孩子甚至说出在大厅里还有自动售货机,是卖饮料的等等,具体而形象。孩子们于是再生病去医院都会仔细观察,这是游戏效果很重要的基础前提。

2、多途径准备游戏材料的方式。让幼儿也参与材料的收集与准备,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这对幼儿在游戏中把握材料的能力、开展游戏的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准备材料的过程不仅是丰富孩子经验的过程,也是帮助家长提高认识的过程,让家长也了解游戏的主要性,积极支持和关注孩子的游戏。在幼儿回家搜集废旧药瓶、听诊器等东西的过程中,也了解了这些东西的使用方法,丰富了已有经验。

3、教师的合理指导。当角色之间有冲突时,教师应以游戏中角色的身份出现在游戏中,用幼儿的口吻来及时调节;当游戏内容贫乏时,需要教师来启发诱导。游戏目标:

1、能积极参与小医院的角色游戏活动,初步尝试扮演医生和病人的角色以及简单的看病程序。

2、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由于小班孩子年龄特点,我把医院的看病过程简单化流程化,在幼儿挂号后,请医生进行诊治,根据小病人的病症,我利用图示给予小医生提示,对应相应的颜色等,比如小病人发烧了,小医生根据图示提示,会给小病人一个黄色的卡片,小病人再拿着挂号条和这个黄色的卡片到交费的地方去交费,交费处的小工作者会给小病人的挂号条上盖章,小病人再拿着这个盖好章的挂号条和黄色的小卡片去取药部取药,取药部门的小工作者会对应小病人拿来的小卡片的颜色给病人药物。另外我们开设的注射室是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的部门,孩子们争着抢着做注射大夫,或是去注射室打针或输液,每当小医生问小病人你是想打针啊还是吃点药呀,好几个孩子都兴奋的说:“还是打针吧,打针好的快!”另外我们班的另外开设的游戏是结构游戏宝宝工地和宝宝苗圃,里面有很多小工人在游戏开始后就忙碌的工作,工作完成了,另外两位老师会把准备好的体检卡发放给小工人,小工人就拿着体检卡来医院检查身体。一次大楠在苗圃工作,一会儿她放下手里忙碌的东西对李老师说:“不行,我得去看病,我太累了,不舒服!”于是她来到了医院检查身体,游戏后她再次回到苗圃工作,还精神抖擞的和老师说:“我看完病了,好了!”

结合我班科研课题——保护眼睛,我在小医院里开设了检查眼睛的部门,针对幼儿对于正常视力表不太熟悉,我为幼儿打印了“宝宝视力表”,配上可爱的图示,让幼儿看着图示说简单的图形,像小鱼、花朵、剪刀等。这也是我班孩子比较感兴趣的环节,纷纷来医院排队检查视力。

一开始游戏时,小医院里一下子来了许多病人,挂号部门因为只有一位医生,挂号进程显得有些缓慢。小病人们于是挤成一团,医院门口乱成一团,于是我为挂号部门和诊疗室门口都放上一排椅子,经过几次游戏,幼儿有了在椅子上坐着等候的意识,游戏显得有秩序多了。

小医院的游戏中,我做了大量的材料准备工作,且通过谈话丰富幼儿现有生活经验,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增长了相互间的交流,从一开始的不敢说,发展到后来可以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病情,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班的单博华,平日里从来不和小朋友沟通,在游戏中我鼓励他担任重要角色,在每一次与小朋友的交流中,他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由于对于小医院游戏的喜爱,在后来的查体验血时,孩子们都勇敢面对,有的还笑着说:“我不害怕打针,我就是小医生,我还给小朋友打针呢!”

在游戏活动中,我还发现有以下现象: 1.我为幼儿设立了小导诊员的岗位,这名幼儿熟悉医院的每一个环节,有时她非常称职,病人多了,她拉着他们说:“人太多了,你们在这里排队等一会!”有的时候,她看到挂号的位置人太多了,就开始给排队的人员发挂号条,到了取药室,看到工作人员在忙碌,她就拿起一盒药递给小病人。小班幼儿因其年龄特点,活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小导诊员这个工作岗位对于他们较难理解。

2.由于小医生人数较少,所以每次游戏时小病人等候时间过长,且由于我给幼儿开设的等候区只是简单的几把椅子,所以幼儿没有按顺序排队的意识,经常有的幼儿等了好久,有的幼儿没有排队,来了正好就去看病了。针对这种规则意识,我要在以后的游戏中进行改进,对排队的区域进行一定的规则指示。

角色反思 篇6

2010年以來,罢工潮蔓延中国南部经济区。要求加薪、争取合理经济权益成为一系列罢工事件的驱动力。2010年5月,广东佛山本田厂工人因工资待遇过低举行罢工。最终,该事件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常凯教授作为第三方从中斡旋、加薪34%的集体协商方式得以成功解决。

劳动法律专家介入集体争议斡旋,连同新生代农民工提出的重组工会的合法要求,构成此次罢工事件处理的亮点。

未来,它也将引发企业工会制度和政府处理集体争议的变革。在常凯教授看来,工会代表工人利益,政府保持中立、为劳资纠纷提供合法解决机制,才是处理集体争议事件的基本方向。

近日,记者采访了常凯教授。

《中关村》: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乔传秀近日表示:“力争到2012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但这只是选择性的柔性规定,并不具有强制性。您如何看这一制度?

常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决定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一种法律制度。但是目前我国对这一法律制度的规定并不严格,相当程度上还是一种原则规定,如果不沿用也不承担特定的法律责任。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在工会中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但它应该考虑实效问题,而不应流于形式。

我认为,首先代表集体协商的工会应该是工人的代表,否则就不会有效果。其次,实行集体协商,工人要有一定的压力手段,否则事件的处理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两点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国内开展集体谈判到现在已有15年时间,总体效果并不理想。罢工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更多的是一些形式的东西。尤其在私营企业推行集体合同制度,恐怕和实际情况差距更大。并不是所有企业只要建立了工会就能够实行集体协商制度。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邓维龙在广东省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成立大会上谈到:现在的企业工会和工会主席很少是由职工民主产生的,基本是企业老板内定,一旦出现劳资纠纷,工会就成了企业老板的代言人,根本不会站在职工利益的角度说话,代表职工利益的工会多数只是形同虚设。如果大部分工会都这样,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也不会有效果。

除了企业集体谈判外,还可以考虑进行行业集体谈判、区域性集体谈判。2008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集体谈判部分特别提出了行业和区域的集体谈判,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从近期几次罢工事件来看,工人的要求凡是能得到满足的,最后都是通过集体谈判来解决问题的。比如南海本田,工资谈判很有效,劳资双方都能够接受。所以,我们不主张罢工,但工人要有压力和威慑的手段,罢工作为一种权利必须被认可。集体谈判权和集体争议权结合起来,集体谈判才有可能成功。

《中关村》:您曾奔赴各地,处理过本田工人罢工等劳资争议事件。以您的亲身经历,工人希望通过罢工争取的权益有哪些?对话语权等政治权益的追求热情如何?

常凯:本田罢工是单纯的劳资纠纷,不涉及政治问题,相对比较好处理。与近些年国企罢工事件不同,本田罢工只限于劳资纠纷,工人追求公平的利益分配,整个罢工事件都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而早前的平顶山棉纺集团罢工、重庆啤酒厂罢工等国企罢工事件中,国企改革过程中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工人权益被侵害是引发罢工的主要原因。

但这次罢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很多工人向政府和上级工会组织提出重组工会的要求,选举出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这一要求并没有超越现行的法律框架,同时也说明现行工会已经不被工人认可。

工人要求重组工会的意愿已经取得了广东省政府的共识。前段时间,广东省副主席孔祥鸿要整顿工会,并以南海本田作为试点。这说明工人的要求已经得到一些地方工会的响应,这是好事情,也是对中国工会的一种警醒,对于工会的改革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力。

工会应该深刻反思,改变现状,如果工会不代表工人利益,就会被工人所抛弃。工会按照法律要求来履行自己的职能,作为工人代表,维护工人利益履行基本职责,发生停工罢工事件后应代表工人向有关方面协商提出合理的要求。这是工会今后发展的基本方向。

《中关村》:南海本田罢工事件是我国第一次由劳动法律专家直接介入谈判和斡旋成功的事件。未来,这种争议处理机制是否会被采纳并固定下来,作为中国处理劳资争议的特色制度?政府在其中担任什么角色?

常凯:在集体争议尤其是罢工事件中,由第三方介入其中斡旋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劳动争议调解调停局专门有劳动争议调解调停员,作为职业人介入劳资双方纠纷。这些组织都有官方背景,但不是纯官方组织。很多专家、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律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有调解劳动争议的《劳动仲裁法》,主要解决个别劳动争议问题,如发生劳动合同的争议、工资争议、社保争议等。但真正发生罢工集体争议时,并没有相应的处理机制。

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把罢工作为突发性事件、维稳事件来处理,政府出动军警、压制工人让工人复工。但这么做的后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复杂化。本来只是单纯的劳资纠纷却转化为政治冲突。政府从第三方变成了当事者,承担了本不应承担的责任。这对执政党非常不利,等于是政府为企业主买单,从而极大地影响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的稳定。

所以,政府不能强迫企业必须加薪,也不能强迫工人必须复工。政府在其中应该居于中立的地位,放手让劳资双方去谈判。这是最好的,也是成本最低的做法。

本田罢工事件中,我国劳动法律专家第一次以公开身份,直接介入事件的处理。最后的结果,各方都能够接受。这种第三方介入的调节方式应该作为协调劳资冲突予以考虑。但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恐怕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机构功能、职责,以及立法行政明确规定才行。

《中关村》:近期,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陆续从沿海转阵内陆。中国罢工潮此起彼伏,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财政税收,压制当地工人罢工或示威活动。如何避免地方政府的此类行为?

常凯:这种问题在国内很普遍,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更青睐于资本和企业,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往往站在资方一边。只要是能够纳税就支持,以牺牲劳工利益作为代价。这完全是一种短视的做法,对于地方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尤其是出现罢工等劳资集体争议时,政府就出动警察压制事态的发展,导致政府和工人之间加深了隔阂,更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有些地方政府处理得比较好。如广东省佛山南海罢工事件中,政府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工会法》第27条明确规定,“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对于职工的合理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解决。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做好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工会应当代表工人,企业应当解决工人的合理要求,其次才是解决复工的问题。如果工会不代表工人,企业也不考虑工人的合理要求,工人必须要复工,本身就是违法的行为。

教师角色定位的历史考辨与反思 篇7

一、古代教育价值意识的萌芽

翻开我国教育史册, 古代的学校教育从一开始就和政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知识的传授与个人道德修养同步进行, “行孝悌, 存忠信”等道德伦理教育始终处于主要地位。进入封建社会后, 培养选拔“治术人才”成为其主要目标, 但“明人伦”的道德修养教育一直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任务。美国教育史学家布鲁巴克评价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时认为, “中国追求的教育目的不注意它与生活环境的一致性, 终于导致不把教育看作是为参加成人的活动做准备, 而把教育本身看作就是目的”。

由于承袭周代宗法制度的影响,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主张认为治理国家需要德治和礼教, 主张“为政以德”, 而实现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 其目的在于修己和入仕, 因而在教育价值观上强调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执政人才——“仕”为目标, 而且要做到“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成为“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的君子。孟子从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 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在教育内容上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 并以“孝悌”为伦理道德的基础。同样, 在《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也就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本来的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 达到至善的境界。《中庸》中讲到“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认为教育应是遵循天命之性加以修养, 使之合于道的过程。至此,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明人伦”的伦理教育观, 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思想基础, 对其以后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代经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政策后, 学校教育是要培养通经致用的儒学治术人才, 儒学和仕途由此正式结合起来。我国学校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也统一起来, 学校成为专门研习经学的场所, 目的是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的治术人才。南北朝的儒学家颜之推从士族地主政治的需要出发, 则认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应是在学习五经的基础上, 注重“实学”知识的学习, 以培养“孝悌仁义”“德艺周厚”“以利社稷”的统治人才。

从隋朝开始实行的“分科举人”, 到唐朝全面推行科举取仕的选官制度, 教育为国家政治统治服务的价值意识得以制度化体现出来, 从而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紧密结合起来,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 学校开始逐渐成为科举的预备机构或附庸。由此, 学校教育为人的发展的内在价值趋于泯灭, 从而转向培养选拔治术人才。特别是科举制度发展到南宋, 官学教育受其负面影响愈加明显。唯科举而教育的学校教育, 曾受到朱熹的强烈批判, 他说“所谓太学者, 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 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 而尝得隽于场屋者耳。士之有志于义理者, 既无所求于学……”, 这时期的学校教育目的也以科举考试为重心, 而忽视了“明人伦”的道德修养之目的, 而变得更加功利起来。然而, 南宋这个时期的书院教育兴盛起来, 书院的讲学活动与官学形成鲜明对比, 书院以不务词章, 不求利禄, 来讲求学问, 研究义理。此外, 要求学生要在学问思辨“穷理”的基础上, 达到“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 目的是要求学生用儒家的“义理”来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 说明当时书院的教育目的不像太学里那样沽名钓誉, 而是“士之有志于义理”。

随着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对传统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主张,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批判程朱理学的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的空疏义理之学, 提倡通过“实学”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据史料记载, 颜元在为漳南书院的教育分科中, 就将书院分为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等实学的科目, 致力于培养专门人才。

总的来看,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是对一种社会伦理道德的传承, 是一种“以孝悌为根本, 以伦理为核心, 建构了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 注重道德修养, 强调‘修身为本’, 在学校教育中将德育置于首位”的教育。

二、我国近代教育价值的裂变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这期间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方列强的侵略, 迫使中国传统教育体制逐渐解体, 从“废科举, 兴学堂”的变革中, 传统教育经历了艰难的一次次抉择和转变。新式教育在新旧教育体制痛苦的“裂变”中迅速发展起来, 并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

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中, 清政府京师同文馆的设立拉开了洋务教育的序幕, 随后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学堂纷纷成立, 洋务派想通过新学堂的教育, 培养专门人才。张之洞的《劝学篇》中全面阐述了洋务教育的目的, 他主张“旧学为体, 新学为用, 不使偏废”的教育思想, 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同时, 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他认为学堂教育中传统的经史子集之学是根本, 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为补充而已。随后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宣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与尚公、尚武、尚实五端……”, 也都体现了张之洞的洋务教育思想, 由此, 新式学堂的教育价值观开始转向为“不视为功名禄利之路, 而以为修齐治平之规”, 这对一千多年的“科举”教育来说, 是一次重要的改革, 也是当时社会改良的需要。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开始了对封建主义教育的资产阶级性的全面改造。蔡元培任总长的教育部发布教育改革令, 废止了以忠君、尊孔、读经为中心的教育制度。在他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 对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 应该“养成健全的人格”, 主张对青少年“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体现了关于人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

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 国内对民主和科学的呼声高涨, 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想影响, 在参照美国学制的基础上我国教育也进行了改革, 颁布实施了一九二二学制, 增加了人文学科和理科的课程, 教育的目的转向“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谋个性之发展”的科学知识教育。

纵观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这时期的教育目的由培养治术人才, 巩固封建统治, 转向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民族素质的国民教育, 实现“教育救国”的时代需要, 更注重趋向科学知识的掌握。

三、我国现代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教育目的反映了社会主义性质和需要, 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的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 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教育。这种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并重的教育价值观是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分不开的, 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欧文等人先进的思想, 提出人的片面发展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造成的, 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张楚廷先生认为全面发展不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四个方面“量”上的发展, 而是人的基本素质的发展, 更关注作为人的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 我国学校教育重心为“面向考试”, 学习为了“高分”, 教育为了应考的畸形现象, 造成学生、教师、主管部门都使自己应有的行为发生了畸变和异化, 这种“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现象, 偏离了教育应有之意, 甚至使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 教师变成了知识的灌输者。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国外教育改革的潮流中, 我国教育的改革也开始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纳入教育目的中, 随着人们对素质问题的大讨论, 逐渐形成了与“应试教育”相对的“素质教育”的观念。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心开始逐渐淡化选拔意识, 重视学生除“智育”外的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近年来, 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 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进行了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 “以学生为中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指导、学习建议等形式做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更加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 更重要的是学生成长的“导师”。我国现代教育转向重视“人的主体性”全面发展、个性培养, 而不仅仅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这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取向, 决定了教师的角色首先是“育人”, 然后才是“教书”。

四、技术时代的教师角色反思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 不论是“明人伦”的儒家教育, 还是“经世致用”的“实学”教育, 教育价值的体现都是和教育者分不开的。古往今来,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与他们拥有的学识和品格分不开的。正如朱熹所说:“其学校必选实有道德之人, 使为学官”, 在这样的教育观念的支配下, 书院的教师特别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 当然也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一直以来, 错误的应试教育观念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教课本知识为主, 学生以理解、记忆讲授的知识为主, 学习过程是靠教师权威来维持。教师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中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 由于教师的工作是靠强制来维持其教育效果, 因此教师如何教常常不被重视。特别是在“只要有知识, 人人可当教师”的旧观念的影响下, 加上道德品行的考察有一定难度, 教师这个职业需要专门的职业道德考察已在择选教师时成为“无奈”的回避。

我们认为作为择选一名教师的条件, 学科知识专业型、教育知识技艺型的职前教师不应是我们注重的标准, 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师品行和德性, 才是首先考察的条件。我们的教师更应先是做到“人师”和“经师”合一, 正如徐特立先生主张的那样, “我们的教育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 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 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 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特别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重要性凸显, 人们的生活生存越来越离不开对科学知识的拥有, 因而, 基于人类的这种需要, 教育也转而以传授科学知识为目的, 而逐渐偏离了真正的“育人”的道理, 教育的人文精神被淡化消解。“在这种教育过程里, 教育的目的不是人的全面发展, 扩大知识面和追求美好高尚的真理,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生活直接有用的人, 如工程师、物理学家或技术工人, 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在这种“实用”的教育观下, 教师作为专业化的职业技术人员, 专业化的教学技术是区分教师与其他职业的标志, 掌握熟练的教学技术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前提。但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为了职业的需要而存在, 忽视了其精神性的存在价值, 而把自己当作工具性的手段。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来说, 除了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外, 有着人性魅力、优良的品格才是教师为人师的显著标志。为此, 教师更要在精神上过一种高尚的生活, 提高自身修养, 言行举止中体现师者良好的品性, 成为学生学习的精神楷模。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出现了道德教育的复兴, 各国都将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给予高度重视。在这样的世界教育改革背景下, 做高尚的道德楷模成为当代教师的新角色。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洪流中, 人们内心所需要的更是一种和谐、发展的精神和文化追求, 这样的重任需要道德高尚的教师, 因为我们的教师乃是“创造出一个平等的、自由的新世界的国民之师、人类之师”。

角色反思 篇8

一.高中学段语文阅读教学所承载的重要使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新课标) 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 突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在阅读教学方面, 新课标提出“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 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的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的内容、策略、评价等方面, 新课标也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从而形成了高中语文课程有别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和价值取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发展学生语文科学素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究性阅读、体验式阅读、开放式阅读等教学理念的提出, 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 其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及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 这就影响着学习活动的目标设计、策略选择和实施效益。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思想活跃而开放, 强调个性和自我, 敢于质疑与批判, 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 课程学习中融入了各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主张。在语文阅读学习方面, 高中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 获得了较多的阅读积累, 形成了个性化的阅读倾向。新课标针对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明确提出通过阅读达成学生自我人格提升和素质发展的目标, 强调促成学生学会整体阅读、深度阅读、独立阅读和个性阅读, 重视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 积极开展合作式阅读等。可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素质养成及高考终结性学业评价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其所处的环境、面对的压力、承载的使命都非同寻常。因此, 如何适应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和学习特点, 高效、有效、长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已成为新课改下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偏差

当前,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角色的偏差已成为影响其成效的症结之一。在以往的教师角色反思与教学行为评判中, 更多的是针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情境下, 教师单一而强势的主导角色意识及刻板低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比如,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权威, 扮演强势的施与者角色, 以封闭的、预设的、先入为主的, 甚至非此即彼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 强硬地灌输或确立标准答案和正确见解, 过分迷信教参, 过度肢解文本, 学生的学习个性和自我意识被忽视、被压抑。钱理群教授曾批评说:“我们先是以教师烦琐的、不得要领的讲授、借题发挥, 代替了学生自己的读书和练习。”黄厚江先生也曾形象地将一些教师比喻成蹩脚的“导游”:要么是机械麻木地重复滚瓜乱熟的解说词, 全然不顾游客的感受, 要么是不负责任, 蜻蜓点水地带着游客走马观花, 投机取巧。即使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 面对高考压力, 这种角色偏差依然根深蒂固, 成为一大痼疾。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一些先进、新鲜的教学理念不断引入, 一些积极、有益的教学方式不断尝试, 他们在为语文教育教学带来清新之风、可喜之效的同时, 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另一种倾向和偏差, 即语文课失去了本色, 语文教师扮错了角色。许多教师曲解新课程倡导的对话、平等、个性、自主的理念和内涵;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吹教师“蹲下来”, 甚至是“躲起来”的“师生平等”或“唯学生论”;滥用开放原则, 狭隘地追崇个性阅读和自主阅读;简单照搬或盲目尊崇西方的学习理论和教育理念;热衷开展令人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所谓教学试验和课堂改革。语文课不像语文课, 而成了说学逗唱的曲苑杂园, 成了裹挟政史、文艺的综艺大观, 成了无边际讨论的百家讲坛。语文教师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迎合“新课标理念”的口味, 却丧失了本真的角色意识和地位, 忽视了职业责任的操守, 成为一场场课堂秀的编剧和一幕幕教改剧的“导演”。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回归

无论是在传统教学情境中, 还是在新课改背景下, 阅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 阅读教学的本意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 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讲, 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够阅读”的基础和能力, 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则重在指导学生领悟并掌握“学会阅读”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实现整体阅读、深度阅读、高效阅读的目标, 同时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阅读、自主阅读和广泛阅读。因此,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回归“导师”的角色, 致力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追求。

1.当好导师, 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首先要有导师的角色自觉。高中阅读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 引导学生有更深层的领悟和体验, 进而提升人格素养和人文涵养。语文教师应超越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自觉扮演学生学习的“导师”, 成为“人文素养的引领者, 整合教材的淘金者, 平等关系的践行者”。

其次, 要正确处理教学中的角色关系。李海林指出:“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关系的调整, 不是让教师从教学过程中全线退出, 而恰恰相反, 是全身心投入, 教师所要改变的, 不是他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而是他的角色, 是他如何处理与文本、学生的关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要恰如其分地扮演好“导师”的角色, 既要尊重学生, 又要尊重自己, 更要尊重语文。要充满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 恰当对话, 合理引导, 科学组织。既要避免预设性的约束和教条, 又要避免无边界的开放与纵容。

2.做好导师, 要有过硬的角色素质。

“学高为师”是建立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假设。要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 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功底、深厚的人文底蕴, 还要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角色魅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 不断丰富积累教学经验, 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学识上要赢得学生的尊敬, 在学习中要博得学生的信赖, 在生活中要获得学生的喜爱。正如黄厚江先生所言:语文教师要有真情趣, 真性情, 要说真话、有真本事和真功夫。“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是不大可能的。只有具备扎实而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质, 才能担当好“导师”的角色, 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树立多元有界的阅读观, 处理好文本中的虚实关系;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的价值取向, 处理好主流与非主流的关系;才能智慧应对课堂生成, 处理好个别阅读与合作阅读的关系;才能引导学生喜欢阅读, 学会阅读。

3.当好导师, 要有合适的角色舞台。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 阅读无处不在。能否做好学生阅读的“导师”, 也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个人自觉和努力。要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既需要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达成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的多元对话与交流。也需要延展课外阅读的渠道,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环境。学校应为教师教学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 减少非业务性的约束和干扰, 给予教师更多的学术自由和发展机会, 制定着眼学生素质提高的评价体系, 减轻因功利性目标给师生带来的压力。家庭与社会要致力营造热爱阅读的氛围, 倡导热爱阅读的生活理念和精神追求。

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的性质和目标, 语文教学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方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无论从教学的目标、内容、对象, 还是从教学的价值、意义、要求上都有其独特性, 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理解和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本质,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科学选择并合理运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 不忘本, 不懈怠, 不保守, 不作秀, 在当好学生导师的过程中, 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实现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摘要:该文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在阐述其所承载的重要使命的基础上, 剖析了现实教学活动中的种种角色偏差, 并从正确的角色定位, 合适的角色舞台, 过硬的角色素质三个方面就当好学生的可信导师, 实现教师的角色回归作一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角色回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角色反思 篇9

这部影片让我感慨万千, 也勾起了我对教师角色形象的再思考。教师在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下所塑造出来的多是“奉献者”形象, 如: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教师是蜡烛、春蚕。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这无疑是社会对教师精神的普遍认同和真诚礼赞, 教师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了这些当之无愧的称号。但我认为, 作为“奉献者”的教师更应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尊严, 不应该只去扮演牺牲的角色。

反思之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吗?

从职业的角度看, 教师只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没有比其他职业更特殊的地方。从职业规范来看, 所有正当职业都要遵循一定的职业操守, 如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等等, 教师当然也不例外。社会上那么多职业, 彼此无贵贱之分, 为何把教师职业说成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中不乏夸大之嫌, 甚至可以说是个美丽的谎言。现代社会正蓬勃发展, 而一旦出现了问题, 人们往往会归因于教育, 认为是教育出现了问题, 社会的各个方面会立刻把矛头指向教师。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对教师提出超乎许多教师职业本身的要求, 把教师比作是天下最光辉的职业, 不知人们内心真的是对教师职业抱有尊崇之意, 还是为了让教师朝大家期待的方向努力而设的一个限定框?

反思之二:教师是“蜡烛”“春蚕”吗?

人们给教师冠以“蜡烛”“春蚕”的美称, 这虽然肯定了教师的奉献与给予精神, 彰显了教师职业的神圣, 但却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学习、发展与成长的需要。

一方面, 这在教学方面严重违背了教学的最优原则。现在提倡一种高效、优质、有效的教育。根据有效教学原则, 教学效率等于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之比。也就是说, 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是反比例关系, 即教学产出越多, 投入越少的话, 教学效率越高;反之, 则教学效率越低下, 有时甚至是无效的。把教师看做“蜡烛”“春蚕”, 这是一种“毁灭自我”式的高投入的教育, 无疑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也是低效的, 不仅违反了教学的最优原则, 而且教师自我也不会得到发展, 不会幸福, 更不会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影片中的张美丽为了给学生配置电脑, 找有关部门跑路子时, 在暴发户的威逼之下, 不惜自己“作践”自己的身体, 毅然喝下一瓶白酒, 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时候, 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甚至生命, 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做出如此的举动, 我想, 或许只有信仰吧!在道德的层面上, 不要说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了, 就是做出多么高的道德评价都不为过。

另一方面, 人们把老师比作“蜡烛”“春蚕”, 这在赠与教师美丽光环的同时, 也给教师带上了一个紧箍咒。你就意味着, 无论是职业的要求还是人们的期望, 教师都被推置为道德的崇高者, 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就必须这样去做——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否则, 就会遭到来自全社会的指责和唾弃。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提出“教学相长”的原则, 所以教师在被标榜为“蜡烛”“春蚕”的奉献者的同时, 不能放弃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尊严, 只去扮演牺牲者的角色。

反思之三:教师是辛勤劳作的“园丁”吗?

1. 园丁寻求的是人工的雕饰和整齐划一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常能见到拿着剪刀修剪花圃的园丁, 园丁的任务就是将那些花花草草进行人工的雕饰, 使其整齐划一。园丁越是辛勤, 花草越不能自由生长。而将教师喻为园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将教师和学生对立起来。园丁面对的是没有情感的物, 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任意去裁剪;而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主体的人。在影片中张美丽让学生造句的场景让人记忆犹新, 充分展现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不能被忽略的个体。学校教育不能看成是植物栽培或者是动物饲养那样的工作, 更不能看成是作为物的商品生产的过程。学生被隐喻为花草以后, 意味着课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课程蜕变为教师像园丁般的修剪活动, 而学生的权利诸如自由、天性、自身的发展等问题将被漠视和剥夺, 学生很难体验到由课程本身带来的生长和求知的快乐。这并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而是对人性进行压制和抹杀。“在不断的颂扬园丁隐喻的进步、优点时, 它的现代性的‘缺陷’不应该被遮蔽。”[1]

2.教师可以教条武断地去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求异个性和批判精神吗

我们整个教育的理念中存在着一种把孩子当物看待的物性思维。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生被当做产品一样在“学校工厂”里被高效的、批量“生产”出来。学习内容是统一的, 对于学什么, 学生没有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利, 基本丧失了作为独立自主个体的地位和意识。在应试教育面前学生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却都被全国统一的管理模式、课程、标准答案等给“统一”掉了, 单纯地处于接受者和被塑造者的客体地位。教育中的霸权以及教师对学生权利的压制等等诸多规范的存在, 哪还有学生创造力、求异思维和批判精神发挥的余地!这种情况在影片中也有所体现, 也还是影片中造句的场景, 可以看得出教师霸权的存在, 学生造的句子与老师所期待的不一致时, 老师急忙制止其行为的发生, 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 教师利用了自己的权威地位却彰显出了霸权的存在。原本的教育目的是使“人”成为“社会人”, 并且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而现在的教育却是把“人”变成了“非人”。而导致这一过程的直接实施者却正是被称作“园丁”的教师。

反思之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

1.把工程师作为教师的上位概念, 实际上贬低了教师的价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比喻说法最早由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于1937年提出。多年来, 这句话很受人追捧, 现在回过头来重新审思一下会发现一些问题。工程师面对的是没有生命的“物”, 只需要把那些材料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蓝图去塑造即可, 而教师面对的却是具有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 不是一块可以任人摆布的木头。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 更为重要的天职是育人。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知识、技能, 更需要艺术和创造性。教师与学生双方在相互作用时存在着不确定性、无边际性和复杂性, 就像影片中的张美丽不仅仅担当教师这一个角色, 同时她还承担着母亲的角色, 给学生以母爱, 滋润着他们成长。所以教育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不是简单的程序化操作。将教师比作工程师, 实质上是贬低了教师的价值。

2. 反映了教师中心论的思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反映了教师的中心论思想, 教师是教学主宰者, 学生是配角, 这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教学的角度看,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动的, 有信息的交流与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不妥之处, 从而使学生进步, 教师也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倘若教师真的以“工程师”自居, 教师必然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教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按信息的流动方向看, 这种教学活动必然是单向的过程, 教育则简化为“教师”的信息输出和“学生”的信息录入过程。在这种单向的信息输出录入过程中, 缺乏师生间的互动, 全由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主体和主体的关系——交互主体的关系。[2]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体, 没有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3]

3. 反映了唯科学主义的倾向

工业革命的一声迅雷, 给我们开启了科学的春天。从此, 科学也便成了衡量学科的标准。在这种科学倾向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大背景下, 每当科学与社会人文主义发生碰撞时, 人们往往只认同科学的价值, 而社会人文主义价值却受到了忽略, 继而科学沦为了新的“宗教”。“教育活动是实现价值关涉的活动, 教育应关怀人的当下的生活, 关怀此时此刻在此的人的‘在’, 教育应当成为此时此刻的个体的可能的生活价值完满的一种特殊方式”, [4]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具备理性分析能力、能够正常有效地与人进行交流和交际、每个人都得以充分发挥自我价值的人。然而, 整个教育界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把学生当物看待的物性思维的教育理念, 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 是推崇科学的结果, 也是惯用的科学思维侵占他域的表现。

反思之五:教师必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吗?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要求, 将教师近乎抽象成了圣人, 对教师如此的高期望, 无形中也给教师缚上了一条精神锁链。在影视作品里面所刻画出来的教师的形象一般都带有很强的粉饰性, 主流媒体往往带有一定的价值导向的倾向性, 作为舆论的宣传工具, 常常在道德上占领制高点, 以便为特定的阶层服务。若在现实生活中都一味地要求教师去无私的奉献, 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按照人性假设学说来看, 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暂且不去管人性假设理论是对还是错, 至少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像要求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般的高尚。汶川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事件, 就是典型的一例, 这也让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到教师的师德问题上。在很多时候教师在师德选择方面是极为尴尬的, 诸如影片中张美丽所经历的婚姻是不幸的, 但她也很渴望爱情, 可当爱情真的来临时, 为了那群孩子, 也是为了教师的那点尊严, 为了避免被别人说闲话, 她却不敢面对, 最终还是放弃了个人幸福, 这是一个悲剧。

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 并非道德圣贤。教师也有各种精神、物质等方面的需求, 教师也要生存, 也要生活, 也食人间烟火, 不可能只是一味地奉献、给予, 而不索取。我常想:倘若没有人达到那个水平, 那么谁来做教师呢?那些要求别人奉献的人能做到吗?教师不应该只去扮演世人所期待的“完人”的角色, 而一味地委屈自己。教师应该有自己的价值选择, 过多地用世人的价值判断来衡量、指导自己的行为, 往往会使身心疲惫, 仿佛自己只是为别人而存在, 活在别人的阴影里, 自己却苦不堪言。

不是所有教师在人生境界和道德上都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所以说不要无端地、轻易地将教师标榜至圣贤行列, 对他们还是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教师只是众多岗位中的很平凡的一分子, 没有理由对教师提出过多的要求。

总而言之, 从人们给予教师种种不同的称谓来看, 不可否认这是对教师伟大贡献的肯定与赞誉。但与此同时它也给教师预设了一个社会舆论与压力的包围圈, 在重重包围下, 教师体会到更多的是压力和内心矛盾的冲突, 而不是那个闪耀的光环。

参考文献

[1]曹永国.论园丁——对现代教育教师隐喻的反思[J].社会科学论坛, 2004 (2) .

[2]顾建军.浅析教育的双主体特征[J].教育科学, 2000 (1) .

[3]许丽萍, 杨德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价值观反思[J].洛阳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

角色反思 篇10

高职商科专业实操实训, 存在实习难进去、难看到、难动作、难再现的“四难”问题, 学生下企业困难、顶岗困难, 直接导致高职商科专业实践教学开展非常困难。

(一) 实训演练不足, 导致职业性的优势弱化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岗位一线, 需要将所学专业知识直接应用到工作岗位, 这就对高职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发挥其职业性的特长和优势, 人才培养质量“弱能化”, 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距甚远。

(二) 校企合作难导致课程建设概念化

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工作, 但学校与企业属于不同经济利益体, 企业专家对课程设计只是象征性地参与。即课程建设是有校企合作开发的概念, 属于浅层次的合作, 企业专家聘请只是短时的讲座, 对实践教学课程质量只能起到帮助的作用, 达不到预期效果, 是一种概念化的校企合作课程, 未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愿望。

(三) 企业实习技能训练形式化

学生在企业实习时, 企业常因种种原因, 如涉及企业核心机密、短期实习效率低等拒绝开展合作, 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处于见习甚至放羊式实习的“形式化”训练阶段, 而这阶段又是学生掌握的职业核心技能的重要阶段。

二、角色模拟成为高职商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高职商科专业企业实习存在着难进去、难看到、难动作、难再现的“四难”问题。学生进企业困难、顶岗实习困难这是事实, 如果学生进不了企业, 融不到岗位中, 就很难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属性。通过角色模拟营造真实企业工作环境, 借助模拟企业情景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还原现实企业工作过程,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 “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通过企业情景模拟和仿真平台反复训练, 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技能, 然后进入企业实习,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接轨, 培养人才与社会需要接轨的目的, 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

三、角色模拟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

针对高职院校商科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改为能够彰显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加强师、生互动的以“以学生为中心”角色模拟教学模式。

(一) 坚持“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商科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 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企业经营岗位一线。在实施“角色模拟”教学模式时, 充分发挥“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作用, 让“情景模拟教学”成为实践教学的主战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的营造与企业经营流程和企业氛围相一致的实训情景。以高职商科国际贸易实践课为例, 通过角色的模拟发现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进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学生在这方面扮演的角色主要有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货代、船代、海关、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通过进出口的交易和买卖双方之间的通力合作, 展开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在交易开始前, 学生要清楚市场价格和产品销路, 明确市场的竞争状况, 对这些问题有了了解之后就可以在市场信息中找寻合适的目标市场, 对目标市场进行分析, 得出产品目前的销售趋势, 从而提高产品的利润, 选择交易的对象也很关键, 在角色模拟的实践中, 学生要根据市场提供更好的买卖信息寻找出口商, 与出口商进行合作协商,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次是交易磋商阶段。交易磋商阶段最主要的是商品价格、质量与数量的协商, 在这个阶段, 学生通过发盘、询盘和还盘, 达成最终的交易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交易的整个过程, 通过交易磋商达到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将角色模拟教学运用到交易过程中, 让学生掌握了交易过程及交易条件磋商, 充实了教学内容,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接轨。

最后是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在合同签订阶段, 需要充分发挥扮演出口商角色的能力, 让合同能够顺利签订, 而履行合同的阶段, 则需要充分发挥扮演进口商角色的能力, 让学生在合同的有效期限内开出信用证, 达成双方的合作。在合同的履行阶段, 会遇到不同的贸易语言, 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 利用流利的贸易术语通过最后的关卡。

学生经过理论知识准备、角色模拟示范, 体会到交易的全部流程, 即巩固了贸易知识, 也在实训中发现了不足。这种教学方法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 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要接轨。

(二) 应用信息技术仿真平台, 实现教学一体化

信息技术可帮助学习者进行信息收集、知识建构、情景创设、交流媒介与智能伙伴等知识建构。角色模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虚实结合”的作用, 让“虚拟仿真教学”大派用场。由于商科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 其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包括模拟技能训练项目, 还涵盖信息仿真职场氛围的项目, 这种训练过程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职场感受。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虚拟仿真教学中引进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平台、OCALE跨境电商实训平台和3D虚拟仿真商务谈判实训平台等仿真教学平台。ERP管理平台按照企业的职能划分为营销与规划部门、物流部门、生产车间和财务部门, 各职能部门包含了企业运营的全部环节;OCALE跨境电商实仿真课程, 学生模拟“跨境电商团队”, 与生产企业和跨境电商对接。3D虚拟仿真商务谈判实训平台, 针对商务谈判前的信息调研、谈判方案的编制、谈判的开局、磋商、成交、合同等企业贸易的关键环节, 模拟企业经营过程, 培养学生的真实职场感受, 让学生在学校找到进入企业的感觉。虚拟仿真商务实训平台的建设为角色模拟教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ERP管理平台为例, 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来完成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一是学生分为6个组, 组成了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 命名为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E公司、F公司。二是进行角色分配, 明确岗位职责, 学生分别扮演CEO、生产总监、营销总监、财务总监、采购总监等角色。完成资金筹集、企业规划、设备投资、物资采购、产品研发、组织生产、市场营销与财务核算。

角色模拟教学模式, 通过情景模拟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 来优化“教”与“学”的问题, 是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只是听、看的完全颠覆。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交互、体验, 完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听、看、做、练全息教学过程,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完成从理论到实习的过渡, 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四、角色模拟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的反思

角色模拟教学模式的应用, 对学校的实训室水平和教师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学校实训室软硬件及教学软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实训室按公司式进行设备、环境布置。需要购置仿真教学软件、办公座椅、会议桌、文件柜、计算机等实训设备。二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提高校内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 组建一支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 涵盖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及学生在内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才能确保角色模拟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三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势必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信息技术的引入, 学习效果评价废除传统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测评局限, 评价的内容不仅包含理论知识, 还包括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的情况;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专门的网络评价系统, 还可以是同组的成员以及自我评价, 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 完成课堂即时评价与反馈。

基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 通过校企更深层次合作, 探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方法, 通过构建角色模拟教学模式, 既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 又改善高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滞后的问题, 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摘要:当前, 高职商科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学生理论学习完成后进入企业进行实习, 存在入职难、顶岗难等问题。为解决难进去、难看到、难动作、难再现的“四难”问题, 尝试构建适合高职训导的角色模拟教学模式, 提高职业技能学习效果, 达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商科,实践教学,角色模拟,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 (7) :138-157.

角色反思 篇11

关键词:聋生 ; 角色扮演;探索 ; 反思

一、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目标

聋校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别人的表达内容;能够较完整、通顺地讲述一件事情和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能够积极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1]但这个阶段的聋生,他们的思维处于直觉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一直到基本掌握了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能真正形成,并逐步发展,[2]再加上他们学习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经常错过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造成他们对一些抽象的、复杂的字、词、句很难理解。

二、角色扮演的作用

针对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目标和特点,角色扮演可以在教学中发挥独特而积极的作用。角色扮演是情境教学中的一个类别,是应用角色扮演的技巧,借助一定的情境并采用讨论的方式来探讨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角色扮演是遵循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参与角色,在扮演过程中慢慢体验,从中领悟知识内涵,提高认识的一中教学方式。[3]特别是对聋生而言,聋生动作模仿能力强,且班级人数少,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相互且便于聋生“操作”的动作表演,以便聋生可以对课文的角色产生亲切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4]。

三、角色扮演的教学探索

笔者在教学聋校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老山羊请客》时,有意运用了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了原文分析、改编课文、角色扮演和总结拓展四个阶段。

1.原文分析 《老山羊请客》是人教版聋校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述了老山羊请小灰兔、小花猫、大公鸡、大熊猫、小猴子五个朋友来家吃饭的故事。这篇课文告诉聋生这些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教育聋生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喜好的道理。三年级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在课文中出现了“老山羊看了看,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山羊想了个办法,大家就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两个让同学们难以理解的句子。“明白”了什么,想了个什么“办法”?让聋生理解起来很难。

2.改编课文 首先,原文存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和词语。其次,课文属于故事类文章,笔者认为,此类文章设定为角色扮演,将课文改编成对话文,更有助于學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笔者在课文初步讲解后对课文进行了改编,进行角色扮演。

根据我班八个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成小山羊、小灰兔、小花猫、大公鸡、大熊猫、小猴子、小花狗、小老虎八个角色,老师扮演老山羊(小山羊爸爸)的角色。将课文改编成《小山羊请客》的对话。在故事当中,小山羊请了好朋友到家来吃饭,小山羊把动物朋友们喜欢吃的食物放错了。在老山羊的指导下,小山羊想到了办法,大家都吃到了自己喜欢的食物。

3.角色扮演 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巩固复习了一些动物喜欢吃的食物,然后逐段出示改编文,老师扮演老山羊,请同学报名自己想要表演的动物。在每段中,要求同学们回答在此段中,小山羊请了哪些好朋友?他们有什么特征?(可以动作表演)在进行到小山羊的朋友们都不吃自己面前的食物时,老山羊说:“小山羊,你看,你的朋友们都不吃。你知道为什么吗?”然后,通过小山羊的朋友们说:“我不喜欢吃……”让小山羊明白,原来是他们不喜欢吃自己面前的食物,是小山羊把食物放错了。老山羊又说:“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吗?”这时,学生可以根据情景,回答自己想到的办法。最后,实施同学们想到的办法,然后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

4.总结拓展 角色扮演完成后,教师带领同学们回顾角色扮演的过程,说出各个动物们的喜好,并重点对本节课的难懂句子进行理解。教学完毕后,告诉同学们,我们在生活当中,要了解自己朋友的喜好,关心他人,尊重别人,让学生得到情感体验。

四、教学反思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改编和实施角色扮演教学,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做如下的反思:

1.角色扮演不是表演 在改编课文初期,首先,笔者设定每一个角色的出场都和小山羊进行了对话,虽然这样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但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要花掉一大半的时间在出场上面,这样就变得头重脚轻,不分主次了。其次,在对重点词句上面,教师没有做一个引导,在情景教学上,整个过程更像是一场演出,教师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即使学生背住了课文,模仿表演的很像,学生也很难理解到“一下子就明白了”“想了个办法”。

角色扮演教学不是表演。特别是对聋生低年级的学生教学中,学生理解能力尚未足够的提升,对于抽象的事物理解能力差,只是让学生表演就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是不可能的。在角色扮演中,不是要达到个人的完美演出,而是要让同学们在团体的合作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学会应用。最好是学生能够在扮演中进行思维发散。

2.角色扮演需要引导 角色扮演教学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情景教学。角色扮演,需要学生有效的把握文中角色,能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理解课文,掌握重难点。结合聋生低年级学生自身掌握语言能力还比较低,很难在角色扮演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这时,教师扮演角色,加入到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更能够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把握全局,是整个教学过程顺利有序的开展。

就像本课中,笔者如果没有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对于文中的问题,笔者就不能够有效开展。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整个课堂就变成了学生的表演,而学生也难理解文中的词句,体现不出教学成果。

3.角色扮演要有总结 任何教学活动,教师都要善于给学生总结。在本课中,由于小山羊没有认识到动物朋友们喜欢吃什么,因此给大家带来了麻烦。这就教导学生,在生活当中,我们要了解自己朋友的喜好,关心他人,尊重别人。如果在角色扮演教学完成后没有总结,整个课堂就显得不完整,虽然学生掌握了字词、理解了课文,但是学生的情感没有得到有效的升华。

角色扮演教学在聋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更能够使学生在教学当中体验文中人物的感受,理解抽象的字词。同样,教师在教学中,也能更为有效的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参考文献:

[1] 顾定倩.聋校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2.

[2] 杨映.聋校低年级语文情境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1(10).49.

[3] 冯卫东.情境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9-130.

[4] 焦艳玲.谈聋校语文情景教学[J].前沿观察,2011(3).81.

角色反思 篇12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向建构者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权威的角度, 片面地传授知识, 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 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政治素质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被削弱。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在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背景下, 教师的角色应当是课程的构建者, 具体表现为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并与学生实际上成了“共同学习者”。作为课程的构建者, 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 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由计算机或网络代替, 工作量不是减轻了, 而是要求更高了。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不光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还要求精通网络技术, 熟悉网络文化, 还要善于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笔者在《政府的职能》网络教学前, 需要浏览大量的信息, 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信息, 并把这些信息加以整合;还要制作网络课件, 精心设计政府四个职能的典型情境;为检测学习效果, 教师还需精选练习, 制作“在线测试”。在《政府的职能》教学过程中, 学生登录“中国政府网”后, 大量的信息随之呈现在他们面前, 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提出,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利用专业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都备受考验。又如, 颜老师在设计《让我们选择坚强》网络教学时, 为了选择适合的游戏来让学生感悟坚强的四个品质, 自己花了几天的时间上网玩各种各样的小游戏, 如“老伯爬楼梯”“倔强的小球”等。教师不光要玩, 还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进行修改, 制作Flash动画进行完善;在学生玩游戏后设计相关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说出游戏过程的感受, 从而帮助学习者完成对本课抽象知识的理解。

二、学生角色的转变———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 教师成了知识的“注射器”, 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贮存库”。特别是思想政治课, 理论性强, 又十分抽象, 缺乏直观性和趣味性, 甚至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学起来非常的被动, 甚至有点反感。而在网络教学模式下, 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可以突出时政性, 化抽象为具体, 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首先, 网络有利于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政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 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网络能给我们提供大量丰富的信息, 而中学生又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 对新知识和新事物尤感好奇。借助网络教学的模式, 很容易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如笔者在进行《政府的职能》网络教学时, 学生登录“中国政府网”后, 大量的信息呈现在他们面前, 学生立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时就要因势利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 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和组织。又如, 颜老师网络课的课题为:让我们选择坚强———游戏也坚强, 学生一看到这个标题, 就迫不及待地坐下等待老师上课。一节课下来, 学生乐此不疲, 既掌握了知识, 又提升了幸福感。

其次, 网络教学有助于化抽象为具体, 这是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关键。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多而且抽象。这些抽象的原理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要求他们必须把这些抽象的原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 而网络教学恰恰具有这样的优势。如《政府的职能》这部分的内容相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比较理论化和抽象化。很多学生知道政府这个名词, 但对政府是什么、干什么、哪些部门属于政府, 不是很清楚, 甚至有学生认为法院检察院也属于政府。再加上高一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这时运用网络, 易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如通过网络浏览“中国政府网”和“晋江政务网”中的政府机构设置, 一下子整个政府机构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再利用网络让学生明确我国的国家机构:权力机关 (人大) 、行政机关 (政府) 、司法机关 (法院、检察院) 。

再次, 网络教学中人机交互性、资源共享性以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有利于实现主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利用网络沟通的平台, 让学生在浏览大量信息的过程中,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鉴别, 然后才能筛选出自己所要得到的信息。如在《政府的职能》教学中, 利用“中国政府网”浏览新闻, 分别找到关于履行政府四个职能的案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浏览新闻。另外, 用文字表达可以克服有部分学生上课不敢大胆发言的弊病, 让学生可以更自由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 既在不同观点的交织与碰撞中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个人的学习能力。

但网络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从学科角度看, 并不是所有的政治课教学都适用于网络教学。从教师角度看, 网络课备课量极大, 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教师备一节网络课需要数天的时间, 还要制作网络课件, 对于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水平要求较高。从学生角度看, 网络课课堂容量大, 容易造成对教师讲授的新课知识囫囵吞枣, 而且网络课教学对学生信息素养、学科知识要求较高。虽说现代的中学生对计算机非常熟悉, 但教学过程所要求的信息素养较高, 所以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 跟不上教学流程, 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另外学生政治学科素养不够高, 在浏览大量信息的过程中, 无法准确、快速地找到所要的信息, 无法把信息同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如笔者在进行《政府的职能》网络教学“在线答题”这一环节时, 学生可浏览的信息量大, 还必须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就出现了有学生“囫囵吞枣”, 不加筛选就将整段整段的内容粘贴下来, 更有学生不加以细想就答题, 造成错误答题。

总之, 教学改革的推进, 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 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 更是一种挑战, 要不断尝试, 方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上一篇:商业地产的法律风险下一篇:食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