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问题

2024-07-28

角色问题(精选12篇)

角色问题 篇1

关系营销认为, 营销活动是营销者与营销活动相关的利害相关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这里每一种利害相关者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传统理论认为, 企业与这些利害相关者之间有着明显的角色分工, 当一个人由一种社会角色向另一种社会角色变动或更替, 以及一个人扮演许多不同的、特别是相互矛盾角色时, 角色内部往往会发生矛盾、对立、抵触和冲突,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角色冲突, 都会或多或少地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因此必须防止、减少、消除它”[1]。因此, 人们会自然想到, 要尽可能减少承担角色的数量和角色期望不一致的程度。其实不然, 营销活动的个人或组织不仅不可避免地在同一关系或事件中扮演多重角色, 还常会有意制造这种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现象来提升系统绩效。

1 角色转换与角色融合的内涵

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 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H.米德首先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学, 进而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角色理论。社会角色是指“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2]。最初的角色概念一般指的是个人, 后来角色概念也广泛应用于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社会学的角色理论为研究社会及个体行为提供了一种概念和研究视角。

社会学认为, 任何一个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在角色扮演时有一个基本原则:角色扮演必须专一。由于一个人或组织在不同的社会空间占据着不同的社会地位, 这就造成了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角色专一化就是一个人扮演的多重角色必须隔离, 一个角色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中只能专注于一个角色, 否则就会引起角色扮演的失败。

但是在营销实践中, 企业营销者往往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 并出现了大量“混淆”角色关系的现象。例如, 企业与顾客之间看似有着明确的角色分工:企业提供价值, 顾客消费价值, 但随着经济发展和营销创新, 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这种分工不再清晰, 顾客已经部分地参与到企业的研发、融资、生产和服务等各环节中。微软在windowS2000改进版的测试中, 邀请65万多名顾客参加, 共同探讨改进产品性能的方法。由于微软与顾客建立了共同的价值主张, 因此得到了顾客的热心和主动支持。德国汽车加油站多采用顾客自助加油方式, 从而使企业降低了成本, 而顾客也得到一定的优惠及潜在利益。大型超市向产品供应商收取“入场费”, 在一定程度上把供应商角色部分地转换为“顾客”的角色, 提供服务才收取一定费用。零售商之间本是竞争关系, 而日本的一些零售商通过合作采购和运输来降低采购成本, 由竞争角色部分地转换为合作者角色。

“角色转换”在社会学中, 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由一种社会角色向另一种社会角色的变动或更替。这在社会学中被视为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现象, 社会学也对角色转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但是在现实中, 角色转换并非一定是完全的角色转换和更替。导致了另一种现象:一个人或组织在同一件事件中同时具备不同角色的特征。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角色融合。所谓角色融合是指在角色关系中, 被转换角色的一方如果在同一事件或角色关系中同时承担了多个角色的现象。角色融合与一般的角色多重性不同, 角色多重性是一个人或组织在面对不同的事件或角色关系时具有多重的角色和身份, 例如一个人在工作单位是同事、下属, 在家庭面对妻子则是丈夫, 面对子女则是父亲。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人或组织只要能认清社会行为对象赋予自身的角色期望, 及时转换自身的角色行为就不会出现角色冲突和角色错位。而角色融合则不同, 它是在同一事件或角色关系中一个人或组织同时具有多重角色和身份。例如特许加盟关系中, 受许方同时具有顾客、中间商、合作人和“子公司”等多种角色的特征, 而特许方同时具有卖方、合作人和“总公司”等多种角色的特征。

2 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是未来营销的常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 一个人或组织与社会中其他人或组织的各种联系也更加广泛, 而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条件下, 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将是营销活动中的常态。具体原因如下:

2.1 外部消费者角色期望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完善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特别是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增强, 消费者在大部分市场中已逐渐处于优势位置, 企业和营销人员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一切为了消费者满意”等观念, 不断适应消费者对企业和营销者的角色期望,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种市场条件下, 营销人员不仅是“卖方”和通过销售来盈利的角色, 同时也是“引导者”、“代言人”、“服务员”、“顾问”、“朋友”、“倾听者”、“谈判者”和“中间人与信息传递者”[3]。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需要企业不时就要对自己的目标市场重新定位, 发现新的没有被满足的消费者, 面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 企业和营销者也必须做好自己的角色转换。

2.2 将外部角色冲突内化最终减少冲突的方法体现

社会学认为角色冲突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的产物, 角色冲突主要被划分为: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外冲突三种形式[1]。其实, 这三种角色冲突实际上都是一个人和组织在多个角色期望之间的冲突, 本文将其称为内部角色冲突。而实际上, 个人或组织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另一种角色冲突, 这就是个体有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的要求, 引起角色本身和社会对其的角色期望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在社会学中被称为角色错位, 其实质上是社会关系之间的冲突, 对一个人或组织来说是外部冲突。正如前述, 营销的利害相关者特别是消费者对企业和营销者提出了更多的角色期望的要求, 如果企业和营销者不能或不愿适应其这种要求, 就会产生外部角色冲突, 使企业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为了减少这种外部的角色冲突, 企业和营销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角色冲突内部化, 让企业和营销者自己或外部的利害相关者同时承担起融合的多种角色身份, 以便化解外部的关系冲突。换位思考就是角色冲突内部化的具体表现。

2.3 企业营销创新的有力手段

从营销理论看来, 市场机会就是存在于市场中的尚未得到满足的消费者需求。企业的利害相关者尤其是消费者对企业及其营销者的角色期望本身就是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企业可以通过这种角色期望和外部角色冲突发现新的市场机会, 甚至创新出新的商业模式。干洗设备及干洗耗材生产企业也正是基于顾客自身盈利的安全性需求, 和对生产企业提供盈利模式和服务的角色期望, 特许经营模式应运而生。几乎所有营销创新都伴随着企业或其营销者的角色转换甚至角色融合, 而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总是能够带来企业的营销创新。

3 企业及其营销者的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带来的问题

企业及其营销者为适应外部的角色期望而进行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后, 常会带来外部的潜在冲突的内化, 由个体外部的关系冲突转变为个体内部的角色冲突。

冲突内化后无非表现为前述的社会学中的三种角色冲突:角色外冲突, 即角色转换后新旧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间冲突, 即个体身兼几种角色所发生的冲突;角色内冲突, 即同一个角色由于社会上人们对于他的期望与要求的不一致, 或者角色承担者对这个角色的理解的不一致, 而在角色承担者内心产生的一种矛盾与冲突。

角色冲突有时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例如在服务行业的服务营销管理者, 与制造企业相比较往往并不是单纯的角色, 他们同时承担了运营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和营销管理等几个方面的职能角色, 这些职能角色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 于是极可能陷入角色冲突的境况, 但这种角色冲突客观地促使他们在决策时要考虑到更广泛的管理因素及其制约关系, 最终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冲突反倒成为是一种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式。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由于冲突程度与工作绩效呈现倒U形的关系, 当外部关系的冲突内化后, 如果相关个体和组织不能适应这种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 同样会给相关个体和组织的工作带来麻烦, 降低工作绩效, 最终影响企业和营销者与各利害相关者的合作关系。尽管如此, 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依然在营销管理活动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为它们为营销管理活动提供了灵活调节内外部的角色冲突的手段。

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相关对策得以进一步解决。

4 针对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的有关问题的对策

4.1 规划并细化剧本

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意味着新的一次相关个人和组织的角色重新定位。在这样一次重新定位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从系统的角度规划好相关个体和组织相互作用的关系剧本。通过流程管理和岗位职责管理为相关个体和组织制定情节性的操作规范和行为方式, 使存在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的个体、部门和组织明确在特定情景条件下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这是解决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所引起的相关问题最重要的途径。

4.2 选择适应性强的人员承担相关岗位

不同的人在同样复杂的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差异很大。营销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 也是角色关系相对复杂的行业, 选择习惯于正面思维、视野开阔和善于换位思考的人来承担, 不仅可以减少角色冲突带来的绩效下降问题, 还可以充分利用角色转换和角色融合给营销工作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

4.3 对角色转换进行调试

此外, 组织还需对承担多角色的个人和部门进行心理训练和调试。研究表明, 个人通过角色学习、技能训练, 识别角色期望的真正含义, 就能提高协调处理差异性角色期望的能力。而作为营销组织也应在一定程度上主动给予相关人员以足够的支持, 建立培训机制帮助个体增强角色意识, 提高个体的角色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奚从清.角色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卷)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3]毛静, 徐原久.营销者角色理论研究[J].云南:时代金融, 2006 (11) .

角色问题 篇2

【摘要】: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评价与课程管理等都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和挑战,每位教师应尽快转换自己的角色,重新审视自己,从中找准自己恰当合理的位置,真正保持与新课程标准同步。

【关键词】:转变评价课程模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启动,历史的教育理念、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评价与课程管理等都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和挑战,每位教师应尽快转换自己的角色,从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规律出发,重新审视自己,从中找准自己恰当合理的位置,真正保持与新课程标准同步。

一、由“师傅”向同伴转变

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三板斧言听计从。这种传统的教师角色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责任,但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更缺乏促进学生成长的服务意识。《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历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是说,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支配者的地位变为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角色要由传授者变为组织者,由解惑者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师傅变为平等的合作者。真正的建立起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教互学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使课堂充满欢快、自由的气氛,如果达不到,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就应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认清“教师与学生是人格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教师要减少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要降低“教”的 “营养感”。该学生做的教师决不插手,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活动和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强,在探索中创新,逐渐步入 “教”与“学”的互促互动,使严肃的课堂荡漾起“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悠然氛围。

二、由知识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片面夸大教师的权威作用,把学生看成一个可以装进各种东西的容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其结果是:学生只能被动吸收知识,学生依附与教师。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要改变过去强调单一知识传授的观念,努力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而且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历史思维、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各方面发展。

在具体过程中做到以下几个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模式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只重“课本知识”向重“生活知识”转变;总之,教师通过以上转变,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历史,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历史,不同的人在历史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一旦离开了教师也能够主动地从许多信息渠道获得知识,能从容自如地应付各种来自实践的挑战,使学生也能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三、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用多种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制,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使我们认识到:评价“不能仅仅满足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还应当包括学生探索精神的唤醒与弘扬,创造力的发展与提升,创新人格的生成与确立”。

传统的评价体系明显滞后,尤其是评价模式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观念的制约。主要表现在:无论是评价

学校还是教师,都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考虑学生学习的过程,忽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体会。评价标准和方式只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论优劣,给学生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极大地伤害了大多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历史新评价理论要求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评价目标,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以实际行动落实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一是要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要采用纸笔测验,而且要结合“课堂笔记”、“学习资料卡”、“成长记录袋”等形式了解和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而且要通过平时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合作情况来进行评价。二是要注重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历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学习历史的评价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要在恰当评价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应纳入评价的重点。

四、由“复制者”向研究者转变

课程模式中,教师只是被动地、消极地按部就班地复制着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课程计划。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面临着对新课程改革的诸多新问题的学习、研究、反思和总结。要求历史教师必须由“复制者”向教育教学的新型研究者转变,积极主动和全方位地介入新课程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活动。

巧用线圈角色 速解自感问题 篇3

1 角色一:通电瞬间——线圈相当于无穷大电阻

【问题情境一】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两灯泡规格相同,接通开关后调节电阻R,使两个灯泡亮度相同,然后断开电路,再次接通.

【现象】 再次接通的瞬间,A2先亮,A1逐渐亮起来.

【原因分析】 由于A2支路为纯电阻不产生自感现象,而线圈L中因为电流增大产生自感电动势,感应电流方向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阻碍A1支路电流的增大.

【自感線圈角色分析】 自感线圈总是阻碍自身电流的变化即对变化电流有阻碍的作用,阻碍作用的大小叫感抗,类似于电路中的电阻.因此,在通电的瞬间,自感线圈就扮演了一个无穷大电阻的角色,阻碍电流的增大.但是只能暂时阻碍,不能阻止,线圈中的电流会从零逐渐增大到稳定值,所以A1支路的电流虽增大的慢一些,最终还是增大了,A1逐渐亮起来.

2 角色二:电路稳定后——线圈就是普通电阻

在【问题情境一】中,当电路再次稳定后,两个灯泡亮度仍然相等.

【自感线圈角色分析】 电流不再发生变化,自感线圈就不会再有自感电动势,这时候,线圈就是一个普通的电阻.具体的阻值以题目中交代的为准.通常有这几种情况:(1)导线,没有直流电阻.(2)阻值很小的电阻(3)与题目中某一个电阻阻值相等.

3 角色三:断电时——线圈充当电源角色

【问题情境二】 如图2所示的电路,灯泡与自感线圈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稳定后,再断开开关.

【现象】 断开开关的瞬间,灯泡A逐渐变暗.有时灯泡A会闪亮一下,然后逐渐变暗.

【原因分析】 如图3所示,当电流处于稳定状态时,流过L的电流为I1=Er(电源内阻不计),方向由a→b;流过灯泡A的电流I2=ER,断开S的瞬间,I2立即消失,而由于线圈的自感,I1不会马上消失,线圈总力图维持I1的存在,所以线圈上产生一个b端为正、a端为负的自感电动势,与灯泡组成abcd回路,灯泡不会马上熄灭,甚至有时会闪一下再逐渐变暗.

【自感线圈角色分析】自感线圈总是阻碍自身电流的变化,因此,在断电的瞬间,自感线圈就产生了与原来方向相同的自感电动势,扮演了一个电源的角色,为灯泡供电.断电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不变,电流由原来稳定时的值逐渐减小,灯泡中的电流等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与线圈电流构成回路.

4 断电自感拓展分析

拓展一 断电前后灯泡中电流大小及方向的变化

【问题情境三】 如图3所示电路中,L为自感系数很大,电阻为RL的线圈,A为一阻值为RA的小灯泡,已知RL>RA,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把S闭合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记录各支路的电流,测得流过L的电流为i1,流过灯A的电流为i2,并在t1时刻将S断开,画出了通过灯泡A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4),你认为正确的是

解析 当S闭合时,由于RL>RA,故开始一段时间内,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为i2>i1,流过灯A的电流方向从左向右,S断开时,由于L的自感作用,流经L的电流方向从左向右不变,大小由原来的i1逐渐减小,它与灯A构成闭合回路,由此可知灯A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大小与L中电流相同,即由i1逐渐减小,故A、B、C错,D对.

【情境说法】 断电瞬间,线圈充当电源,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不变,大小由稳定时的值i1逐渐变小.通过A的电由线圈电流决定,大小与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大小i2变成i1,方向由从左向右变成从右向左.

拓展二 探讨灯泡“闪一下”的条件

【问题情境四】 如图5甲、乙电路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接通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发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电路甲中断开S,灯泡将渐渐变暗

B.在电路甲中断开S,灯泡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C.在电路乙中断开S,灯泡将渐渐变暗

D.在电路乙中断开S,灯泡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解析 选A、D.电路甲稳定时,IL=I灯,断开S时,线圈L与灯泡、电阻R组成临时回路,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减小,线圈及灯泡中电流逐渐减小,灯泡渐渐变暗,A正确,B错误.电路乙稳定时,IL>I灯,断开S时,线圈L与灯泡、电阻R组成临时回路,由于自感作用,线圈中电流逐渐减小,灯泡中电流与线圈中电流大小相等,先变为IL,后逐渐减小,所以灯泡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C错误,D正确.故选A、D.

【情境说法】

(1)关键点:断电前后灯泡中电流的比较.

(2)灯泡中的电流是突然变大还是变小(也就是说灯泡是否突然变得更亮一下),就取决于电路稳定时IL与I灯谁大谁小,也就是取决于灯泡电阻R和线圈直流电阻r谁大谁小.

①如果R>r,就有IL>I灯,灯泡会先变得更亮一下才熄灭.

②如果R=r,灯泡会由原亮度渐渐熄灭.

③如果R

5 巧用角色速解题

现在,可以用前面总结的方法,巧用线圈角色速解自感问题了.

【针对训练】 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a、b、c为三盏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为零的自感线圈,E为电源,S为开关.关于三盏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上开关,c、b先亮,a后亮

B.合上开关一会后,a、b一样亮

C.断开开关,b、c同时熄灭,a缓慢熄灭

D.断开开关,c马上熄灭,b闪一下后和a一起缓慢熄灭

【思路探究】 (1)闭合S时,电路中形成几个回路?哪个回路中含有自感线圈?

(2)断开S时,线圈与哪些灯泡组成回路?

(3)利用角色分析:当电路接通瞬间,自感线圈相当于断路;当电路稳定时,相当于电阻,如果线圈没有电阻,相当于导线(短路);当电路断开瞬间,自感线圈相当于电源.

(4)断电自感现象中,灯泡闪亮与否,要看断前L中的电流与灯泡中电流的关系.

解析 闭合开关S时,由于线圈L的自感作用,流过a灯的电流逐渐增大,所以a灯后亮,b、c灯与电源构成回路,所以b、c灯先亮.故A正确,合上开关一会后,电路稳定,L是一个直流电阻为零的自感线圈,可视为导线,a、b灯完全相同,并联电压相同,故a、b灯一样亮,故B正确.断开开关瞬间,a、b灯与线圈构成闭合回路.由于L的自感作用,a、b灯的电流要逐渐减小,故c灯马上熄灭,a、b灯缓慢熄灭,C错误.由于电路稳定时,a、b灯中电流相同,故b灯无闪亮现象,D错误.

国内外媒介角色问题研究回顾 篇4

国外对于媒介角色的研究有两种基本的范式, 一种是将媒介角色转换成功能、责任、效果、权力等概念来进行研究;另一种是在发展社会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

首先出现的是将媒介角色进行概念转换后的范式。美国学者拉斯韦尔 (Lasswill) 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 最早提出了大众媒介的“三功能说”, 认为大众媒介具有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 以及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后来查尔斯·赖特、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又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功能学说

除了将媒介角色转换为功能外, 还有将角色转换为效果的研究。例如传播学者在早期提出媒介效果理论——“魔弹论”、“有限效果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以及后来提出的媒介宏观效果理论——“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培养理论”、“知沟理论”等。

在将媒介角色进行概念转换的研究范式下, 西方学者关于媒介角色问题, 出现过两次著名的论争, 第一场论争发生在沃尔特·李普曼和约翰·杜威 (John Dewey) 之间。李普曼在其著作《幻影般的公众》中认为媒介并没有扮演许多传播学者所预想的使公众获得知识, 并形成理性意见的角色。媒介提供的信息只能为缺乏见识的人提供行动建议。而杜威将大众媒介看成是连接公众, 解答个体与社会利益的矛盾。

西方另一次有关媒介角色的论争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以约翰·弥尔顿 (John Milton) 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主张者认为媒体是“观点的自由市场”。1947年, 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了《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 认为新闻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提出了新的对于新闻媒介的角色期待。

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公共新闻学, 再次体现了学者对于媒介角色的思考。此领域研究者认为媒介的角色不再只是进行新闻报道, 还应该投身于公共事务, 帮助公众寻找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

第二种研究范式是发展社会学理论中的媒介角色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是在传播与社会的互动中对媒介角色进行研究, 兴盛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第一个流派是现代化理论流派, 关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这个理论流派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化理论视阈下的媒介角色研究, 对媒介角色提出了过于乐观的观点, 认为媒介角色促进社会变革, 却忽视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与传播秩序的不平衡。

在现代化理论遭遇困境的同时, 发展社会学理论的另一个流派——发展理论得到了发展, 这一理论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现象, 这一理论流派提出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主张者赫伯特·西勒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实际上由发达国家开发, 而且媒介的使用方式, 包括对媒介的控制权都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 媒介实际上扮演了颠覆发展中国家文化、价值观的角色。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关于媒介角色的早期论述, 主要集中于报纸功能, 不具有系统性。在新中国建立前, 我党延安整风时期就确立了以喉舌论为中心的党报理论。1942年9月22日, 《解放日报》社论《党与党报》强调“报纸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集体的组织者”、“报纸是党的喉舌, 是一个巨大集体的喉舌”。这一论述都说明了媒介与党的紧密联系, 是作为党的衍生物被定义了角色扮演。

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没有提出新的关于报纸角色的论述。1956年, 学者王中在其编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中第一次主张通过“办报卖”和“买报看”来起到宣传作用, 将媒体的商品和宣传属性关联起来。文化大革命期间, 报纸角色被扭曲为“阶级斗争工具”。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报纸最基本的信息传递功能被关注, 例如有学者总结出媒介具有监视、解释、联系、传承社会文化、教育、娱乐、经济等七个功能。这些观点与西方学者关于媒介功能的论述相比, 核心观点并无不同。

随着我国步入社会转型, 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的媒体功能, 使媒介角色研究具有了更鲜明的本土特色和现实功用。有学者概括了进入转型社会后, 媒介功能发生的正面变化, 例如媒介对于信息的传播由过去的单一的党的宣传功能向多元信息传播发展, 也出现了虚假新闻等负面功能。

在当代, 已有许多知名学者论述关于媒介角色的问题。首先, 有学者从总体上论述我国媒体角色问题。例如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在其论文《论当前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中, 将媒介角色概括为“政府喉舌、经营主体、全球媒介、社会公器、传播角色”五种[4], 潘忠党教授在其论文《从媒体范例评价看中国大陆新闻改革中的范式转变》中引用了美国学者对于媒介的四种社会角色的概括, 即“意义解释、信息扩散、逆反权威和民众动员”;还有学者分别聚焦于不同类型的媒体, 论述不同类型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另外, 一些学者研究具体情境下的媒介角色;还有一些学者从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角度出发对比研究了中西方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传播中的角色。

另外还有一批学者从发展社会理论的路径对媒介角色进行研究, 探讨媒介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其中以方晓红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媒介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是农村发展的推进器。但以郭建斌为代表的学者也对媒介对于农村传统社会的破坏表现出担忧。

总的来说, 我国对于媒介角色的研究有所发展, 但在的研究的理论建构和系统性上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摘要:近年来,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媒介角色的研究日益重视。国外对于媒介角色的研究有两种基本的范式, 一种是将媒介角色转换成功能、责任、效果、权力等概念来进行研究;另一种是在发展社会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国内对于媒介角色的研究经历了单一的“喉舌论”、本土化媒体功能研究到发展理论下媒体角色研究这三个阶段。对比国外研究, 我国媒介角色研究的理论建构和系统性上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关键词:媒体,角色,研究回顾

参考文献

[1]周俊.《转型时期中国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角色实践与新闻失范》.国际新闻界, 2009, (12) .

[2]邵培仁, 陈建洲.《传播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3]黄旦.《身份与角色的两难:中国的报刊批评和舆论监督》.经济出版社, 2008年版.

角色问题 篇5

(1)常用的角色扮演形式

哑剧表演。辅导者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情景,要求来访者不用言语而用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例如,让来访者表演欣赏同学的情景,或者讨厌别人的情景。这种方法可以促进来访者的非言语沟通能力的发展。

空椅子表演。

角色互换。这种方法要求两个学生一起表演,然后互相交换角色。例如,辅导者可以让一个学生扮演失败者,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和角色。该方法可以增进学生对不同角色的体验。

魔术商店。辅导者扮演店主,店里贩卖各种东西,如理想、健康、幸福、财富、成功、等等。由学生扮演买主,说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及其原因。然后辅导者问他愿意用什么来交换。用这种方法了解学生的需求及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双重扮演。这种方法要求两个学生一起表演,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什么,这样可以重现事实,帮助有问题的学生认识自己。

(2)角色扮演技术的作用

角色扮演可以排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过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模仿现时生活情景,可以宣泄和释放压抑的情感,达到排出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目的。

角色扮演可以改变学生的态度。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实验者让被试扮演与自己意见相左的那个人物,以他人的观点、立场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促进了扮演者对与自己相左的人的理解最终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角色扮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求扮演

者站在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上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展开行动。这样从扮演者来说,角色扮演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理解他人的过程。利用角色扮演技术使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有利于青少年摆脱自我中心,全面认识和理解他人。

(3)角色扮演的操作程序

事前沟通。指导者向来访者解释角色扮演的价值,使来访者对所扮演角色有所了解,并激发参与的热情。

说明情境。将要扮演的情境及特征加以说明,来访者可提问并提出建议。自愿选择角色。如系团体辅导,指导者鼓励成员自愿扮演角色。如果有的角色无人问津,指导者可暗示某人扮演。

即兴表演。在情境确定,角色明确的前提下,指导者协助成员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特点,鼓励他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表演,台词自己决定,当场发挥。

共同讨论。当扮演者觉得无法继续表演下去,或者指导者认为已经达到目的时,随时可以停止表演。指导者要让表演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是团体咨询还可请观众发表意见。

互换角色。为了增加成员对角色的体验,可以让表演者互换角色重演,这样可以从不同观点去看当时的情境,又可以促进了解对方的心情和立场,增进自我反省的机会。

总结。指导者与来访者讨论整个活动的体会、感受、相互启发、强化体验。

(4)角色扮演技术的注意事项

角色扮演要尊重来访者的自发性,提供自由轻松的气氛。这样才能使成员减轻防卫心理,认清自己的感情,培养思考能力,适应现时的环境。

角色扮演的效果与来访者扮演时的自我投入程度有关。要强调表演时务必做到身心投入。

角色扮演技术应和其它心理辅导技术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注意角色扮演技术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一定要注意使心理剧的正确劝导占上风,不能让反面的立论产生负面影响。这样,才能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使角色扮演技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角色问题 篇6

一、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尤其是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情绪的机会。例如:幼儿的愤怒、厌烦、紧张等不愉快情绪,在游戏中能得以发泄、缓和,它是幼儿消除忧虑和紧张感,向自信和愉快情绪过渡的方法。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自由、大胆地与人交往,互相协商,有话敢说,有话会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角色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幼儿游戏活动指导的探索,我认为:目前在指导幼儿游戏活动存在以下问题和现象。

1.游戏主题的选择,忽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角色游戏应该是幼儿熟悉的、喜爱的、感兴趣的,是要根据幼儿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主题的。而在实践中,教师设计的游戏,总是习惯于以成人的水平去衡量游戏的趣味性,总是以达到教育目标去判断游戏的价值,从而忽略了幼儿在游戏中的愉快情感的获得。

2.游戏材料的投放,忽视幼儿的接受能力

在投放游戏材料时,不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发展的特点;角色区游戏材料投放往往五花八门。游戏材料的随意性不仅造成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玩”各种材料上,从而难以投入游戏情节,而且阻碍了他们的接受能力的发展。

3.游戏角色定位的模糊,缺乏对幼儿组织能力的训练

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角色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教师只要保证幼儿的身体安全,不要过多关注他们玩得怎么样,这就导致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缺乏组织,角色分工不清,无法完成游戏的要求等后果。

角色游戏中,教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角色游戏的推动者、游戏新玩法的倾听者和支持者,还是常规要求的监督者和命令者……教师不同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行为会带给角色游戏不同的影响,效果差异在哪里,不言而喻。

三、角色游戏中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策略

1.巧妙创设游戏主题,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角色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交往、大胆表现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首先,让幼儿知道怎样开展游戏。比如:要开展“医院”这个游戏的主题,首先就应该先让孩子了解医院一些部门的名称及其职能和分工等等,让幼儿心中有数了,才能选择角色,扮演角色,促进游戏的顺利开展。

其次,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为了能让幼儿有一个安静和谐、逼真丰富的游戏环境,我们可以把游戏区域划分为娃娃家、小菜场、理发店、书店和超市等种类,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充足、丰富、可塑性强、多功能性的材料。可以将娃娃家和生活区结合,让孩子们除了抱娃娃,给娃娃喂奶、烧饭等等,还可以准备衣架让孩子学会如何挂放衣裤,如何夹夹子,怎么来剥花生;将理发店、小菜场游戏和手工区相结合,孩子们在理发的同时自己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发套、蝴蝶结、发型参考图片;在小菜场把菜加工成半成品卖,自己制作称等等都会让孩子们有东西可玩,自己愿意玩,玩起来还很有成就感。

2.力求游戏材料多样化,有效发挥幼儿主动性

教师在组织幼儿角色游戏过程中,不仅要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玩具材料供幼儿选择,允许幼儿扮演各种角色,也要提醒有始有终,还要注意观察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游戏,了解幼儿感兴趣的玩具材料。

我班走廊里就放着一些大的纸箱,孩子们称它为“材料大超市”,里面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盒子、纸管、布、纸盘,还有一些家里坏了的电水壶、锅等等。当孩子在游戏中有需要时,他们就会到材料箱里去找。你们看过用一次性勺子做的汽车反光镜吗?你们见过浴帽做的发套吗?你们见过牛奶盒做的小鸟吗……这样,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材料,获得游戏快乐的同时有效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

3.细心当好游戏的观察者,努力培养幼儿能动性

为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游戏中必须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细心当好游戏的观察者。通过对游戏的细心观察,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顺应幼儿需要。当孩子们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时,老师可以参与游戏,引导幼儿如何继续游戏。如娃娃家游戏,老师可以当小客人,然后提问:娃娃好像发烧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进行看医生游戏,继续进行游戏。在超市游戏中有顾客需要买冷饮可是超市没有,那老师就要在游戏结束后和孩子们商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能动性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角色游戏前要适时适度加以引导,让幼儿自己去探讨确定游戏的主题,充分发挥角色游戏潜在的教育功能,真正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形成主动性,发展能动性,达成主体性。

角色问题 篇7

1 现代社会秘书的合理的定位

1.1 充当领导的智囊

在现代社会中, 秘书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充当领导的智囊, 在领导对某件事情做出决定时, 秘书需要向领导发表自己的建议, 让最终的决策更加的合理, 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虽然可能领导的学识和生活经验都比秘书要强, 但是, 一个人的想法难免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而且不是每一个人都对所有的事情都擅长, 因此, 更需要秘书对领导的决定进行斧正, 为了更好的充当领导的智囊, 秘书需要熟悉领导的思想性格、工作作风、工作的性质, 熟悉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熟悉有关联的人和事。着重收集与之有关的信息, 以供领导参考, 特别是要熟悉领导的性格和工作作风, 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非常容易的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建议, 尤其是领导, 因此, 秘书需要根据领导的性格采取更加适当的方式对其提出建议, 才能够更好的成为领导的智囊[1]。

1.2 辅弼作用

现代社会秘书的又一大具体的作用就是辅弼作用, 主要是指秘书人员自觉地、心甘情愿地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演好领导的配角。秘书的工作性质就是领导的助手, 帮助领导收集信息, 承上启下, 沟通左右, 衔接内外, 履行各方, 起着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因此, 秘书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领导者的决策, 并帮助领导将决策普及, 但是, 秘书只能够辅弼领导者的工作, 而不能够代替领导者做决定, 无论这个决定是好还是坏, 都需要先与领导者进行商议, 经过领导的同意, 才能够执行[2]。

1.3 公关作用

秘书的另外一种职能就是公关, 公关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因为, 随着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 如何保持与这些人的良好的关系, 成为了工作非常重要的事情, 特别是领导者, 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损伤别人的利益, 从而得罪一些人, 不利于以后的工作生活, 这时候就需要秘书从中周旋, 充当公关人员帮助领导者修复人际关系, 秘书在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公共关系职业者的角色。秘书的职务, 接触面很广, 要使业务能顺利进行, 就必须具备“润滑剂”的功能, 在公司机构的里里外外, 必须兼顾到各个层面的人物, 能考虑到各种状况, 能预见各类该办之事,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圆满达成任务。

2 现代社会秘书角色错位现状

2.1 成为领导的替代品

在现代的社会中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够上位成功, 在一些家族企业或者政府部门中都不可避免的有许多的人因为走后门或者与领导有亲戚关系而成为了企业的领导者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秘书的学识和工作经验往往都超过了非正规渠道进入的领导者, 以至于会出现领导在工作中完全依靠秘书进行决策, 所有的工作都由秘书来做的情况, 或者秘书在外打着领导的旗号作威作福, 以领导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 很多工商企业和行政部门的秘书, 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身份, 在处理问题时, 自作主张, 擅自行动, 越俎代庖, 在不了解领导的意图、目的、思路的前提下, 也不请示领导, 擅自作决定, 俨然以领导自居。因此, 秘书成为领导的替代品成为了现代社会秘书角色错位的最主要的问题。

2.2 成为领导的奴才

领导者是秘书的直接的领导, 决定着秘书以后的前途, 因此, 在秘书为领导者工作的过程中, 非常容易成为领导者的奴才。秘书的全部的工作就是为领导服务, 不止是工作中要为领导服务,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如果领导需要, 秘书需要为其准备各种生活的用品, 因此, 可以说秘书是助手和保姆的统一, 但是在这种工作形式中, 会有许多的秘书不能够找到自己最准确的定位, 往往会成为领导的奴才, 以至于在以后的工作中, 秘书不能够提出自己的合理的建议, 一味的盲从领导的指示, 即使领导所做的决定是错误的也不敢提出, 严重的违反了秘书这一职业的定位, 因此, 秘书成为领导的奴才是现代社会秘书角色错位的又一大主要的问题。

2.3 成为领导的亲信

在现代社会中, 有许多的秘书会长时间的跟从一位领导, 特别是一些在领导的任职期间表现良好, 并与领导建立深厚友谊的秘书, 当领导升迁或者职位变动时往往会将秘书一同带走, 因为, 一位了解自己行事风格、并且自己也非常熟悉的的秘书在工作中会比再熟悉一位新秘书要好得多, 同样的这对秘书来说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秘书要了解领导的喜好的性格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 相比于重新与新领导磨合, 跟着一位已经熟悉了解的老领导会更加的有利, 但是, 往往有许多的秘书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这个机会, 混淆了工作关系与私人关系, 有的秘书自认为与领导关系好, 以领导的兄弟自居, 说话没有分寸, 办事不讲原则, 过分维护领导的利益, 甚至包庇领导的错误, 即使领导犯错误也不去揭发, 甚至和领导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违法乱纪, 损害其他员工的利益,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 秘书成为了领导的亲信也是现代社会秘书角色错位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3 解决现代社会秘书角色错位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秘书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

现代社会因为秘书的工作越来越重要, 所以, 在大学中设立了秘书专业, 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能够认清自己定位的专业秘书, 但是, 现在的秘书大都不是从秘书专业毕业的, 他们对秘书这们职业的了解不是很多, 以至于出现了秘书角色错位的问题, 因此, 要提高秘书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 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

3.2 加强社会正面的舆论导向

近几年来, 由于秘书被潜规则、秘书成为领导的情妇以及收受贿赂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以至于人们对这门行业的评价非常的低, 甚至对整个的秘书行业都低看一等, 认为秘书工作不光彩, 特别是女秘书, 这种对秘书工作的偏见也是导致秘书角色错位的原因之一, 因此, 要加强社会正面的舆论导向, 减少人们对秘书工作的偏见, 从侧面解决秘书角色错位的问题。

3.3 全面正确的理解现代社会秘书角色

人们对现代社会秘书角色的了解不多, 非常的片面, 甚至真正从事秘书职业的人也没有正确的理解现代社会的秘书角色的定位, 从而导致了秘书角色错位的问题发生, 因此, 要全面正确的理解现代社会秘书角色, 从根本上解决角色错位的问题。

4 结语

由于现代社会秘书角色错位问题, 使得人们对于秘书这项工作有许多的偏见, 只有确定秘书的定位, 提高秘书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 才能够促进秘书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力.秘书学具有鲜明的管理学学科属性——写在秘书学成为独立本科专业之际[J].档案学通讯, 2013 (02) .

角色问题 篇8

对于角色理论来说, 角色的扮演过程十分重要。一般而言, 角色的扮演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角色期望、角色认同和角色表现。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故障, 那么角色扮演过程就会出现失调现象, 如角色冲突、角色模糊或角色超载等。

角色模糊 (不知道别人预期什么) 的主要原因是角色期待不明, 角色知觉能力差。角色超载 (知道别人预期什么, 但无力实现全部预期) 的主要原因是角色预期不合理或角色承担者能力有限。角色冲突 (知道别人的预期, 但发现, 不同的人预期各异, 或者别人的预期与自己打算干的事不一致) 的主要原因是角色准备不足, 多重群体的社会化或角色规定的人格特征与角色承担者个人的原有人格特征不相符合。

导游服务, 顾名思义是一种服务工作, 它通过提供例如翻译、导游讲解、旅行生活服务等, 来满足游客游览、审美的愿望和安全、舒适的需求。在这里突出和强调的是服务的角色内容。

2角色不清导致的导游职业倦怠现象

职业倦怠 (Job burnout) 的概念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工作情景中出现的情绪性衰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 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2.1导游人员的工作现状

导游在工作中面对的是一群个性迥异的旅游者, 其工作过程是带领他们实现既定的旅游目标。在过程中, 导游们往往独立工作, 而且扮演着领路人、精神愉悦的引导者、生活中的关怀者、老师和发生紧急状况时的决策者等等一系列角色。与其他旅游服务相比, 导游服务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高智能、高科技的活动。与此同时, 社会缺乏对导游职业认识的偏差。有些人将导游与“回扣”、“小费”以及服务质量低下等负面报道联系起来。由于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而导致的认识反差常常使导游们承受了巨大的职业压力。

2.2导游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鉴于目前国内外对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 导游员职业倦怠是指导游员在服务工作中因长期持续付出情感, 并与他人发生各种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挫折感, 并最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据调查, 导游的职业心理倦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在生理上, 由于导游工作的不定时与特殊性, 并且常常面临突发事故, 使导游员的应激水平长期偏高, 产生许多生理上的消极反应。个体常常感到疲乏、体力透支、头晕和身体某部分疼痛等。在心理上, 导游员常常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 自信心降低, 并出现抑郁、焦虑、无助、易怒和缺乏安全感等。由此可见, 导游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情绪、工作持续性强、服务对象期望高的特殊职业, 借鉴国内外对于职业倦怠的界定, 导游员队伍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1) 个人定位不准, 职业期望过高。

人们从事导游职业的目的各不相同, 很大一部分是受了外界对导游的错误看法的影响, 认为导游收入高、旅游的时候可以获得优惠的景点门票、工作时游览各地美景等。他们看到更多的是导游工作的优点和带给自己的利益, 而忽视了它的复杂与辛苦, 因此许多导游对于自己将要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感觉不清晰, 导致角色模糊。由于角色定位模糊, 人们在真正从事导游工作时, 因为心理准备不足而承受压力差, 产生消极对待工作的不良后果。

(2) 工作性质特殊, 角色超载严重。

角色超载是指个体超越了时间、金钱和精力所允许的限度而承担太多的角色或承担对个体具有太多要求的角色。在游览过程中, 导游员不仅要负责讲解、传播文化, 还要时时注意游客的衣食住行和人身安全。不仅如此, 面对形形色色的游客, 导游还需要满足他们的不同期望。游客们一方面希望导游可以满足自己的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受到负面消息的影响, 游客们对于导游人员怀有防备心理, 对导游服务严重不信任, 对导游安排的旅游项目或推荐的旅游产品无端猜疑。陈乾康调查发现, 90%的游客对导游存有戒心, 不少导游表示自己的好心曾被游客误解, 甚至有游客出现过激情绪。调查中还显示大多数导游人员对游客的过渡防患心理怀有怨气, 在带团过程中容易发怒, 最终酿成质量事故。

(3) 扮演多种角色, 人际关系复杂。

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里, 处在不同的社会位置上, 总是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即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并形成了不同的角色关系。角色冲突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 由于不能胜任, 造成不合适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导游的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 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是工作的必备技能。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 强迫或伪装的表情会对职业倦怠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导游在接受委派后, 要独立的完成各项任务, 他们不仅要处理好与游客之间的关系, 还要处理与旅行社、宾馆饭店甚至旅游车司机之间的关系, 面临多重的人际关系的压力。

(4) 实际角色和理想角色反差过大。

理想角色这是指整个社会对各种角色的期待和提出的标准。实际角色这是指一个人在实际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角色。实际角色和理想角色的冲突是指一个人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角色和社会对该角色的期待不一致时所造成的心理冲突。

导游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与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员相比, 其工作性质应属于专业技术人员。没有专业的技术职称, 当然也不会享受相应的职称工资待遇。虽然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制度》, 导游员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 而实际生活中, 中高级导游人员的薪酬远远低于初级导游, 待遇和等级脱节, 一定程度也造成了优秀导游人才的流失。

3导游员应对职业倦怠的措施

3.1加强导游的社会角色培训

(1) 从导游自身来说, 要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能力。

有调查表明, 37%的导游对于遇到意外情况, 都有心理准备, 会积极处理。但是这一比例显然还远远不够。因此, 在选择导游这个职业之前, 应结合自己自身素质、性格和兴趣慎重考虑, 为将来真正从事导游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导游的自我管理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 要求导游自己从内心出发, 不断修炼和努力。导游员应认识到压力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 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要学会通过改变个体对压力远的认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学会对自己所处的情景作积极的控制和评价, 学会一些化解人际冲突的技术手段。通过这些训练, 可以有效地化解导游员的职业倦怠。

(2) 从组织管理来说, 要加强岗前培训, 找准角色定位。

导游资格考试仅仅是对导游知识水平的测试, 导游上岗前还必须接受压力培训。通过教育使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提高其压力应对能力, 采用的方法有学习自我放松、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等。通过培训, 引导导游们找准在工作中的定位, 熟悉自己扮演的角色, 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

3.2逐渐改变社会对于导游的角色认知, 树立导游的正面形象

由于主管部门、社会媒体和旅游者的报道, 目前大众对于导游的工作缺乏理解, 以至于游客对于导游防范过度。错误的角色认知给导游的工作带来了不少压力, 也造成了其心理“焦虑”或“烦躁”“易怒”情绪。角色认知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的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所扮演的角色及规范的认知和关于角色扮演是否适当的判断。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 就必须改变导游的生存状态。

(1) 完善激励机制, 设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旅行社分配体制不合理的表现之一就是缺乏公平性。旅行社支付给导游员的薪津待遇没有体现导游的学历、资历、工龄、等级、带团效果的优劣和经济效益的大小;没有相对稳定合理的激励体制, 存在着同工不同酬或不同工而同酬的不公平现象, 导致导游有一种强烈的不公平感, 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在外部规范旅游购物市场, 遏制旅行社的恶性低价竞争, 使企业间竞争由低价竞争转为服务质量和人才的竞争。旅行社应改革现行的薪金制度, 提高导游员的待遇, 实行高薪养优。要分析导游的心理活动, 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灵活采取工作激励、情感激励、角色激励等手段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提高导游管理中的公平性。

在组织中, 员工往往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的作比较, 如果认为产出和收益不成比例, 则会强烈感到不公平, 从而挫伤工作的积极性。因此, 旅行社在导游管理中要加强与导游人员的沟通, 切实了解导游员产生不公平感的原因, 并采取公平的政策程序和决策结果。管理者可以引导导游人员改变投入和产出的知觉或改变参照对象, 提高导游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增强导游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从而提高导游员对客人的服务质量。管理者还可以鼓励导游员参与管理决策, 积极采取导游员提出的建议, 增强导游员感觉中的管理决策程序的公平性, 提高工作是的自愿合作程度, 最终提高服务质量。

(3) 促进导游职业的终身化。

导游职业定位的偏差, 没有专业技术职称和相应的工资待遇, 导致导游的社会地位不高。因此, 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将导游这个职业纳入专业技术人员之列, 从而也有利于他们长期的发展。

摘要:导游人员作为旅行社企业的主体, 他们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是企业提高效率的关键, 因此关注导游的心理活动是导游管理的重中之重。运用角色理论分析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心理压力, 探讨了目前国内导游人员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角色理论,导游,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邵小慧.导游职业倦怠的背后[N].中国旅游报, 2005-06-03.

[2]冯耕耘.导游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旅游管理, 2005, (8) :39.

[3]陈乾康.导游人员生存状态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0) :588-591.

试谈班主任的角色扮演问题 篇9

曾经有很多的案例显示,班主任的教学技能,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一个班主任可以在教学上“征服”学生,那么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也会变得很轻松,师生关系可以很亲密。由于班主任角色的特殊性,不仅仅是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一盏在学生未来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但是,当今学生都非常的有主见,如何让学生“听从”自己的引导,班主任自身需要不断的提高。班主任不仅仅要在课堂上上好一堂课,传授基础知识,同时也应该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因此班主任首先要确立自己的学科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成为一名掌舵者。

卢梭曾经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指挥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在家庭,学生的管制由父母承担责任,然而在学校,学生的“家长”即是班主任。班主任是一班之长,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他们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益友。很多好的班主任,学生都把他们看做是“朋友”,愿意和他们交流心得。

因此,班主任的姿态不应该放得太高,给学生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班主任与学生首先要建立的就是信任感,这种感受是建立在关爱的基础上的。

首先,信任感要体现在学习中。当一位学生的成绩出现下滑或者一直落后的时候,任课老师可能会放弃学生,然而作为班主任,就应该送上自己的关怀。可以约学生去操场聊聊天,因为那种环境有助于学生释放自己压抑的心情,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但是,大部分班主任都喜欢把学生领到办公室,进行交谈。这样学生可能会很紧张,再加上旁边还会有其他教师在办公,学生会觉得很没有面子。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这样才可以建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感。同时在交谈中,班主任的语气可以放得缓和些,学生即使再调皮,心灵也是很脆弱的,教师应该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儿女”,循循善诱式的教育,要有坚定的信念:学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的。这样,如果每个学生与班主任都建立起信任感,那么班级的整体氛围就会比较和谐,学生也会非常的团结,这样也会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

其次,信任感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品德培养上。品德是做人的根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主要的工作要点。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努力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习惯、处事方式,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的去修正。千万不要放任不管,因为那是班主任的一种责任。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班主任应该培养他们优秀的思想品德。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靠着学校和家庭的联络。”由此可见,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尤其的重要。

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就充当着“桥梁”的作用。班主任应该在百忙中,与家长进行更多的沟通,尽量不要批评学生。很多班主任,喜欢向家长告状,结果造成学生与家长的关系非常的紧张。家长一般会采取暴力的方式去教导调皮的学生,但是结果一般都是适得其反。任何一位学生,都是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扬,这样正面的鼓励反而会使得效果往好的方面发展。

现在,学校都会建立家庭通讯录,随着科技的发展,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了。班主任应该抓住机会,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不要忽视家长这支隐形的教育力量。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是学校与家长双方互动的,并不是靠单方面的行动。

因此,班主任应该做家庭教育的联络员。家访成为了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实际操作性不强,受到了多种问题的阻扰。班主任一定要重视每一次与家长的对话,这样也可以建立家长对自己的信任感。每个学生即使有多坏,在父母眼中都是一块宝。班主任也应该关爱每一个孩子,让家长放心把学生交给学校。

其实,班主任在学校、家庭、学生中的角色还有很多种,他们也是班级的设计者,是家长的合作者,是学生的协助者等等。但是,作为班主任要谨记一条,所有的角色扮演心中都应该怀有爱心,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真正作用。

摘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是新课改对学生的新的要求, 而班主任在学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学校与社会、家长之间的桥梁。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成为了我们要深思的话题。本文拟从班主任的角色扮演的角度, 探究班主任在各种环境中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学校,角色

参考文献

[1]管向群.中国班主任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冯伟强, 张洁.课堂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技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角色问题 篇10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方法能很好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 一方面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转变成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主动者, 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另一方面使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全方位中心主体角色转变成引导、咨询、解惑的服务型中心角色。这种方法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那就是使教育的对象即受教育者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际提高。

1 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

随着市场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 要跟上职业领域中的新技术。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是关键。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受旧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直在课堂内下功夫, 充分备课, 听课评课, 检查作业, 考试等等, 但忙来忙去还是不能跳出书本。由于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 专业课不同于文化课, 这样的检查、考核大多只看理论不看实践教学, 容易使老师只满足于该教的教了, 学生该学的学过了。但学生究竟掌握了那些专业技能, 学生了哪些操作本领, 工作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 一概不知。而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有真才实学, 还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这就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角色。

2 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演员, 学生是观众, 演员只讲自己演出是否成功, 不管观众接受的如何, 更谈不上培养创新人才了。在职业教育中, 教师的观念必须改变, 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 要有演员变成导演, 让学生去做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演好自己的戏,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2.1 教师要由控制型主体角色转变成交流型、对话型、服务型角色。

目前大多数学校仍采用的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步教学法” (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 强调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传统的教师控制型主体文化, 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 泯灭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在项目教学法中, 一个项目或一个任务的完成者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在完成任务或项目中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的也是学生而非教师, 那么对话型、服务型角色才是教师的新型定位。教师的新型定位会使师生相互尊重, 共同交流。学校不再是教师中心, 教师权威的场所, 而是学生中心, 学生发展的场所。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持续不断对话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师生之间可能就某一话题、知识、情境等进行交流、讨论、质疑、争辩, 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情感、行为等都能得到锻炼、提升。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为了学生的职业定位, 高职院校的教师就必须脱胎换骨, 真正转变思想, 从中心角色中游离出来, 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诱发者, 讨论问题的交流者, 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或顾问。

教师不仅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 还应该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具体环节的角色转换。项目教学可划分为设想、准备、实施与评价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师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在设想阶段, 教师要针对专业或实际需要, 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 刺激或诱惑学生去选择某一项目或任务, 教师是学生设想的刺激者或诱惑者。在准备阶段,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 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实施阶段, 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景, 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 帮助学生解决完成任务时碰到的困难, 教师更多的是组织者与引导者。在评价阶段, 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评价自己行为表现及体验;评价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与小组合作精神, 教师主要是评价者。因此, 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 甚至这在任何一个阶段, 教师都要不断完成诱惑者———指导者———引导者———评价者的角色转化。

2.2 教师要由专一型向多能型转变多年来, 学校教育一直是分

学科进行的, 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 就把自己禁锢在学科的堡垒中, 不再涉取其他学科的知识, 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院校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而当今的时代又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大量的高科技产品迅速进入各个生产和生活领域, 新知识不断增加, 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 这就要求各类院校的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 增加新知识、新技术的容量, 由过去的只能教一门课, 向多功能型转变,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教师的多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业务能力。

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广博、精深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多方面的教学能力,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教育应变、科研创新能力, 获得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 熟悉掌握各教学环节,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以渊博的知识来适应熟悉万变的需要。

2.2.2 教学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教育,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 更应具备创新能力, 如何把创新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具体教学中, 是我们每个高职院教师必须探索德课题。教师需要处处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充分理解和运用项目教学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2.3 掌握新信息, 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实际上就是传递信息。教师不仅要想学生传递更多、更新的信息, 还要不断发现、吸收新信息, 做到传递给学生的永远是最新、最有用的信息。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新形势, 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教学势在必行, 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更直观、生动、丰富多彩, 学生可听、可看、可说、可做, 可以在轻松地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设施。

2.3 教师要由独立型向团队协作型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

大多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 基本上是独立完成教学工作, 可以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是项目教学涉及多学科教学内容, 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 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的能力, 不仅要娴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还要了解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 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 这对教师来讲, 是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 他必须与同事建立联系, 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还有分工细化的现代社会非常重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师也才能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 也才能使学生完成项目时体现团队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才能更好地引导、帮助学生更为合理地完成项目应有的所有环节。

总之, 职业院校的学生为了能在信息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中要及时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为社会培养出具备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 职教论坛, 2007.3 (下) .

[2]李小龙.论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转换[J].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2) .

角色问题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角色转变 内涵 合格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13-02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为自己储备知识,锻炼和完善能力,实现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由于高校的相对独立性和学习生活的相对单一性,大学生身心发展呈成熟与未成熟、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特点。大学生毕业后在向社会职业人“职业角色”的转变过程中易出现困惑与冲突,表现出种种角色转变障碍、角色适应不良等问题。大学生能否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不断转变社会角色,调适角色行为,顺利完成从大学生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并最终成为一个具备健全人格的社会人,直接决定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状况和成效。研究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问题,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和帮助,有助于大学生毕业后尽早完成社会角色的顺利转变,这对于高校培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的内涵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人都在不同的时期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都会经历角色转变阶段。社会学认为,角色转变是人们伴随着身份角色和社会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转变,对大学生来说,即将面临的角色转变就是从大学生的身份转为社会公民(职业人)的身份和社会位置转变时所发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大学生如何通过接受社会文化,特别是职业所在单位的文化,从一个仅仅是生物机体的“自然人”进化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一个能适应社会需要角色的人的过程,这个进化过程方式的正确与否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成功的关键。

大学生角色与职业人角色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前者是作为受教育者,接受经济供给和资助,逐步掌握本领,完善自我的过程;而后者是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本领,通过工作为社会做贡献,以自己的行为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现实中部分大学毕业生往往因迷恋于大学生那种无忧无虑的自由角色,而一时不能适应新的“职业人”这一社会角色。

大学生毕业后社会角色转变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自我发展和完善是贯穿社会角色转变过程的基本内容,完美的自我观念的形成和确立对个人的学习与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必将对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具有自我控制功能。第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延续以及在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延续过程中的变化。

长期以来,学生角色使得大学生处在一直由外界给予的方式下,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活动状态;而职业人角色则要求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向外界提供自己的劳动,这种从接受到运用、从输入到输出的转换是一个重大的活动方式的改变。接受和输入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和内化;运用和输出则要求职业人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发挥。因此,有些毕业生就会感到一时难以适应,即便是一些在学校里学习成绩比较出色的毕业生也经常在这样的变化中感到手足无措。

二、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自立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现在的大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上学期间生活、学习上往往依赖于父母,依赖于老师、依赖于其他同学,不愿意承担生活重担和社会责任,有时甚至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这样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变革形势,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是提早进行社会角色定位)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类型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体会到适应社会的紧迫感、危机感,促进他们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知识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物质的重要保证,是高校培养学生的起码准则,同时它也是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基本实践技能。就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要加快经济建设的速度,除了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基层人员和劳动大军。因此,高校大学生应把培养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始终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这不但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学科知识,还包括在实践中的操作,以及专业创新等各环节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3.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是人的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在新的层面上有机结合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创新能力是优秀人才的标志,也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必备素质之一。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体现在对自己工作的适应上,首先是自己适应环境的要求,而不是要求环境来适应自己,只有立足现实,才能创造未来。创新教育能够鼓励学生培养认真学习、实事求是、深入钻研、调查研究的精神,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潜力的发挥和能力的提升。因此,高等教育在教学中要把创新教育作为基本手段和培养方向。

4.竞争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竞争,个体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高校培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只是具有单一的从事某项工作的单项技能,而应是能适应与之相关专业的多种技能。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充实自己、展示自己,使自己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同时也要让学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增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紧迫感,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竞争实力。

5.人际交往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交能力是指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的能力, 社交能力如何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社会人,能否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多种关系,也直接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影响他的工作、生活和事业。大学生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由于一些学生不善于交际,缺乏社交能力,导致工作和生活中碰壁、走了弯路,在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筑成一道心理屏障,既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又妨碍了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大学生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在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中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实现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的有效措施

大学毕业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在缺乏系统指导情况下,一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导致不少大学毕业生难以迅速适应职场生活,延误了发展机会。那么,我们应如何指导帮助大学生,毕业后缩短其社会职业人角色的适应期,顺利完成其社会角色转变呢?笔者主要从高校层面及大学生自身角度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探讨。

对于高校来说,首先,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会角色转变问题的认识。由于社会原因,使得大学生与社会“代沟”非常之大,社会上如经商热、消费狂潮、知识贬值、青少年犯罪等现象必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成为其社会角色转变进程中的思想上的严重障碍。为了指导大学生顺利完成其社会角色转变,高校应采取有计划、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角色及其转换的意义与要求,准确把握角色认知。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有在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使角色很好地扮演。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取决于对角色的认知程度。因此,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只有把握好角色认知,才能按照“社会人”、“职业人”的要求在就业后恰当行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

其次,进一步加强职业角色意识培养,使大学生主动尽早了解未来职场要求。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变部分大学生角色转变障碍的现状,如多开设社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课程和这些方面的心理咨询,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角色理论,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同时,必须改变高校目前偏重“学生角色”而忽视“职业角色”的教育现状。虽然大学生角色适应问题早已引起高校教育系统和众多的大学新生问题研究者的重视和研究,但这些重视和研究往往集中在大学生“学生角色”的适应问题,尤其是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上,而对“职业角色”适应涉足较少。这可能是因为高校办学者通常更关注自己的毕业生能不能以“合格大学生”的身份就业,至于自己的毕业生究竟能不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尽快适应职业,成为出色的职业者,这就不是他们所关注的了。随着高校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大学生“职业角色”胜任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大学发展怎样的职业能力和个性,影响到他们对职业从选择到适应的整个职业生涯。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职业角色”培养,并根据各校实际教育资源和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这些方面的教育。

第三,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职业角色适应能力。校园文化是借助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它既包括课外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氛围与精神,也包括学校制度和精神文化。它的主体有学生,也有教师、管理者及其他教职员工等;它反映出学校的面貌、个性和特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影响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的因素,其范围已经超出了学校的常规教育程序,影响的广度和力度也是非常强烈的。它对充实大学生生活,调适大学生心理,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选择和行为导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之一,也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大学生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与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参与,掌握了一整套以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参照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助于个性的发展与成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总体规划,做到统一协调和集中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协助与管理;另外,要寓思想教育工作于校园文化之中,寓政治教育于学校各种课外文化娱乐活动之中。从而通过陶冶诱导、潜移默化,达到“防邪于未然”、“起教于微妙”的目的,以保证大学生正确的社会角色转变方向与健康向上的社会角色转变内容。

第四,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涯发展能力。当今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和切身体验,理想化色彩较为浓厚,适应社会和抵御挫折的能力较弱。学校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大课堂,洗去书生气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调节自我,增强社会适应性,为踏入社会担任职业角色做好准备。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实施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民情国情,在实践中向工农群众学习,解决他们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大学生可塑性很强,经过系统培养和锻炼,是完全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工农群众对大学生们的期望、信任、鼓励也激励着青年学生努力学习,所以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找到与人民大众共建改革大业的历史坐标,才能对自身社会角色转变进程起到一种良好的自助作用。

对大学生个体自身来说,大学毕业后,首先,要主动适应社会,适应新环境。不能正确认识环境也很难做到迅速适应环境。职场工作环境与学校学习环境,在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社会责任、规范与要求、业余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根据这些新的环境特点,大学生毕业后应继续努力做到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觉,主动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献身社会,改造社会。

其次,要正确认识完善自我,确定人生新的发展目标。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适应,继续学习、不断适应的过程。学生要在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学习,自我完善,才能发挥优势,取得成功。认识自己的内容包括生理、心理、性格、爱好、品质、能力、理想、志向等多方面。同时,在适应环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大学毕业生应确定人生新的发展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第三,要尽快融入社会,培养群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每个人都应置身于这个系统之中,融入社会,把自己看成群体中的一员,培养群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各种活动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中,置身于群体之中,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热心助人,诚实可信等。用自己的切实行动承担并胜任职业角色,顺利渡过适应期,完成社会角色转换,实现人生理想。

[基金项目:河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402711)]

参考文献:

1.刘苹.大学毕业生实现角色转换的有效方法[J].当代经济,2006(7)

2.高淑侠.论大学毕业生社会角色转变[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

3.仇道滨,邵文涛.浅谈大学毕业生的角色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1999(2)

4.荀振茹.大学生如何完成角色的转换[J].中国人才,2002(11)

5.邹赐岚.谈大学生角色适应中的“职业角色”培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

6.陈咏梅,刘智国,孙兴洋.适应角色转变,实现就业发展[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3)

7.毛尚华.试论大学生就业后社会角色的转换[J].就业工作研究,2007(35-36)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8)

角色问题 篇12

一、主导即引导, 教师要从课堂目标的把握上成为课堂的引领者

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体现在教学之中, 就是要从“教导”转变为“引导”, 从课堂目标的预设、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等各个方面都剔除单纯的说教和指令, 转变为循循善诱的知识激活、思维启迪和能力培养。教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 把三维目标合理地分解到课堂教学之中, 引导学生在运动、游戏、技巧掌握等教学过程中增强体质、发展能力、健全心理。例如队列队形练习课, 要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 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 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动作的能力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教师在组织课堂时, 充分按照目标要求, 设置了由小组长指挥、以小组为单位的训练、小组之间互相检查、优秀小组评选及表演等几个环节, 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发挥小组长的能动作用, 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建立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合理设计上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主宰者, 要走下讲台,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中学体育课堂上, 要想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从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环节和问题应对策略, 让学生去实践、思考和互动, 教师引导、点拨和促进。例如快速跑的素质练习课, 如果只是机械地追求速度, 单纯地要求学生训练, 体育课堂的乐趣就会被抹杀, 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师依照教学目标中“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体验跑的乐趣”的要求, 首先让学生慢跑一圈, 给学生指导跑步的节奏和呼吸, 接下来进行摆臂、小跑步、高抬腿、30米加速跑四项内容的训练,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快速跑技巧之后, 把学生分成“长江”和“黄河”两组, 进行追逐游戏。整节课的教学环节紧凑,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主体地位得到凸显, 教师则只是把握和引导课堂, 角色明确合理。

三、心理健康内容的创设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

中学体育课程改变了以往只关注学生身体成长的片面教学思路, 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等内容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既有的教学思想, 既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训练者, 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承担双重角色。例如自编操练习中,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编体操, 教师首先进行徒手操热身, 让学生初步感受体操的美感和规律, 接下来分组进行创编, 教师参与小组之中, 指导学生解决在创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 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创作羞怯心理, 创作出符合其特点的体操。这个过程中学生团结协作、战胜自我, 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心理健康也得到了发展。

四、教师对课堂生成的评价转型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要注重激励和发展, 这种发展性评价方式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指向, 教师不能再充当判断者和仲裁者, 而应该是促进者和激励者, 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的引导者。例如跳跃练习中, 部分学生对技巧的掌握不够好, 练习起来难度大, 教师要用肯定性语言激励学生正确地去面对, 通过不断地练习最终掌握技巧。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关系到中学体育课程能否高质量地落实三维目标, 因此, 教师要自觉调整其角色定位, 做教学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发展者。

参考文献

[1]王春霞.中学体育新课程实施中对教师角色问题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

[2]邱海洪.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角色的定位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 (11) .

上一篇:学校篮球下一篇:工业企业如何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