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比较(精选7篇)
角色比较 篇1
1、光影下的红颜——李玉电影简介
《今年夏天》是李玉的处女作, 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四个女人的故事。女主角是一个大象饲养员。母亲从外地来到北京, 张罗着为女儿找对象, 而女儿其实是一个女同性恋者。女孩的前女友忽然来到女孩工作的动物园, 原来她杀了一直猥亵自己的父亲, 随后躲藏在女孩的单位宿舍里。电影的最后, 女孩的前女友抵抗警察的逮捕, 这个时候, 枪战与大象愤怒的镜头交替出现, 反抗以失败告终。
既《今年夏天》获得成功之后, 李玉的第二部《红颜》电影也与公众见面并同样获得广泛关注。故事讲述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的一个西南地区的小镇上, 主人公小云也是位女性, 她在中学时因为怀孕而被学校开除。多年后, 小云成为一名川剧演员, 认识了母亲的学生小勇, 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 后来发现其实就是自己当年的孩子。母亲得知真相, 希望小云把孩子要回来, 但小云选择了离开。此外, 还有《苹果》、《观音山》、《二次曝光》等代表作。
2、影片中的女性角色的共同点探析
2.1 不同的出身, 相似的社会地位
虽然李玉每一部电影的侧重点不同, 但是相似的是每一部电影的女主角都是社会的底层人物, 通过对她们的生存处境的描写, 体现出对这些小人物的关注, 关注她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比如, 《苹果》中的刘苹果是一个足疗店的一名小员工;《观音山》讲述的是三个高考落榜生流浪在城市底层的生活。《红颜》中的女主角小云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位普通的孩子, 因为初中怀孕而被开除, 后在戏班唱戏。影片中这些女性, 社会地位处于劣势, 却又似乎在做着某种不甘与反抗, 让人既生怜悯, 又表敬畏。
2.2 不同的家庭, 类似的环境
李玉电影里的家庭总是不完整的或者说不那么和谐的。《红颜》一片中上中学的小云意外怀孕生下的孩子被母亲告知死了;《苹果》中金盆足疗的老板一直在外拈花惹草, 因为强奸刘苹果而引发的事件最终和妻子离了婚, 刘苹果也最终抱着孩子离开了那些是非, 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安坤。《观音山》中因车祸逝去儿子的常月琴最终选择了自杀;南风有一个酗酒成疯的父亲。
2.3 不同的女性, 相同的空间
浴室、卧室, 这两个十分隐蔽的私人空间, 在李玉的电影中屡有展示。《苹果》中开始的激情戏发生在浴室。苹果在足浴房被男性调戏。《红颜》中小云在浴室中洗澡, 被偷窥。《观音山》中南风也出现在浴室中洗澡。其实, 李玉影片中浴室空间揭示了男性世界对女性的观看、男性给女性带来的焦虑。可以说, 浴室是女性最后一块狭小的私密空间, 可是这一本应属于她们的小空间也充满了无奈和担忧。而卧室, 只是女性陈述的场所, 这样, 形象的说明了女性社会话语权的极度有限性, 至少在空间上。
2.4 不同的故事, 相同的结局
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在其名著《玩偶之家》中塑造了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娜拉。娜拉因不满自己只是丈夫的附属品, 为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决然离家出走。“娜拉式出走”象征着女性从男性的奴役下的解放。而李玉也同样在自己的影片中采用“娜拉式”的出走诠释她眼中的女性出路。《苹果》中刘苹果的出走、《红颜》中小云乘坐火车离开家乡去了陌生的远方、《今年夏天》中小群和小玲不稳定的情侣关系、《观音山》中常月琴的离世都具有“出走的意义”, 只是有的是实际上的出走, 有的是意义上的出走, 可谓虚实相生。
3、女性身体的镜像
3.1 鱼——女性的迷茫与无助
李玉的几部影片中都出现了鱼的意象, 李玉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 鱼就像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们一样, 在社会中游来游去, 没有生活目的, 然后也很痛苦。影片中将鱼作为女性身体的象征, 暗喻女性的迷茫和无助。在影片《今年夏天》和《红颜》中都有不止一次杀鱼、剥鱼的场景。李玉不厌其烦地表现将鱼放在砧板上, 钉在木板上, 养在鱼缸里, 用刀宰割鱼, 给活鱼剔鳞, 放在锅里炸等等, 一次展示外界空间对女性身体的残酷以及女性自身的孤独无助与无可奈何地任人宰割。鱼是供别人观看的、又是被宰割的, 如同女性身体一样被观看、被主宰, 没有主动性, 迷失自我。
3.2 象——女性的彷徨与呐喊
电影《今年夏天》的原名其实为《鱼和象》, 象是影片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大象象征着愤怒的、被囚禁在男权社会“动物园”中的女性。她们是沉默的, 没有任何话语权, 她们彷徨着, 伺机走出困顿, 于是终于在沉默中爆发, 愤怒地呐喊, 随即走向死亡。与鱼不同的是, 李玉赋予象自我呐喊与反抗的能力, 也即在影片中给予了女性角色们自我陈述和反抗的机会。无论是君君还是小群, 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陈述和表达。
3.3 水——女性世界的符号
几乎李玉的这几部影片中都出现的水的意象, 包括河水、雨水、淋浴等。《红颜》开篇, 小云表情凝重侧身而坐, 随即躺进河水中, 水没过小云的脸, 这和《二次曝光》异曲同工, 后者也多次出现水的镜头, 宋其曾多次跳入河水中, 也出现水没过脸部的镜头。水是女主角们在迷茫、痛苦的时候唯一忠实的朋友, 她们似乎试图用水来洗漱身心的不悦, 跳入深深的水中来摆脱现实的世界, 总之, 水在影片中和女性身体密切关联着, 是她们的镜像和符号。
4、小结
综上, 通过分析与比较李玉的这几部典型的影视作品, 首先可以了解到李玉在刻画女主人公所采用的相同的手法, 掌握了几部电影中女主角的共性, 其次也知道了李玉在利用空间意象进行隐喻与象征, 通过窥视电影中的女人们的言行、境遇等场景进而对李玉电影的女性主题与艺术特色有了一个宏观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文献
[1]李玉.女性视角下的世俗言说——李玉访谈[J].电影艺术, 2006, (1)
[2]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当代电影, 1994, (6) .
角色比较 篇2
高连利(1988—),男,汉族,山东滨州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旭红(1970—),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社会学、旅游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许丹丹(1988—),女,汉族,河南焦作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创新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休闲活动中去。对制约女性休闲参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将会进一步促进女性休闲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不同研究领域,其研究视角和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对性别角色和制约理论下关于女性休闲制约的研究进行梳理,比较两个视角下女性休闲制约研究的联系和区别将进一步丰富女性休闲研究内容,并促进两个研究领域的融洽发展。
【关键词】女性;性别角色;制约理论;休闲制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休闲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促进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的限制,尤其是女性所特有的制约因素,导致其休闲参与明显减少。国外对女性休闲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内容涉及女性休闲时间的研究,女性休闲质量的研究,影响女性休闲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以及女性休闲益处的研究等。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制约研究领域也取得快速的发展,其研究从狭义的关注休闲的障碍向广泛制约的概念建立方向发展。在此期间,由克劳福和戈比提出的制约类型,即内在的、人际间的以及结构性的三种制约类型也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学者不仅对这些制约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而且对它们之间以及它们对休闲参与的影响也进行了实证检验。此外,学者普遍关注到协商在休闲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指出制约因素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人们通过对制约因素的协商最终决定休闲参与与否。虽然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即性别角色研究和制约的研究)在过去相同的时间内成长并发展着,但是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却彼此孤立和相互隔离[1]。尽管性别研究和制约研究必然会同时作用于女性休闲制约研究的发展,但是性别学者并没有特别采纳或支持制约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性别也不再是制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它们之间仿佛存在一个不融洽联盟。目前学者对女性休闲制约的研究大多直接将制约框架套用在对女性休闲的研究上,很少有学者对两个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区别比较。所以结合两个研究视角进行归总,将有助于女性休闲制约研究新见解的产生,也将进一步促进两个研究领域的融洽发展。
一、相关研究回顾
(一)女性休闲研究
西方学者关于女性和休闲的研究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以女性为中心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关于女性休闲的研究趋向于使用“添加并搅拌”的方法,仅注意到女性在休闲活动中的特殊性,紧接着人们开始重视对性别差异的研究,随后才开始以女性为中心的研究(Henderson,1994)[2]。在最近的研究中,学者多采用性别关联法,研究女性在休闲途径方面的不利地位以及女性总体在社会中缺乏力量二者之间的联系。
很多女性休闲研究的出发点是基于性别角色以及角色冲突的假设:即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休闲存在差异。国外关于女性休闲的相关研究内容包括女性时间方面的研究,女性休闲质量的研究,影响女性休闲的相关因素研究,以及女性休闲益处的研究等[3]。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的休闲时间同男性的休闲时间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男性的休闲质量要高于女性,女性的工作状况、年龄、婚姻状况、孩子数量、健康状况等都会对其休闲参与产生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女性休闲的益处得到学者广泛的关注。研究认为女性参与休闲活动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意识、促进身体健康、增进社会关系等。
越来越多的女性休闲研究也表明,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对女性的生活、角色和责任的期望以及有价值资源的缺失等都会降低女性休闲参与的自由度(Henderson,1994)[4],女性休闲的参与与各种责任和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大多数学者对女性休闲的研究并没有采用制约框架,也没有重点关注那些降低参与理想活动的具体制约类型,而是直接把目光关注到女性性别化生活与女性休闲的关系上。
(二)休闲制约研究
根据杰克逊(1988)的界定,休闲制约是指任何影响主体休闲偏好、休闲决策过程及休闲体验,而导致其无法、不愿意或减少参与休闲活动的因素及其内在制约机制[5],休闲制约因素的研究致力于调查限制休闲偏好的形成或阻碍人们参与并享受休闲的因素。在休闲制约研究初期有两个重要假设,即制约因素是无法逾越的、静态地阻止参与活动的障碍;休闲制约最突出的影响是阻碍和限制参与。萧、伯能和麦克凯伯(1991)在研究中发现,受制约多的人有时比那些受制约少的人更频繁的参与休闲活动,从而质疑了“制约多则休闲少”的假设[1]。至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对休闲限制的研究逐渐从原来对单个制约因素的研究转向对整个制约过程的研究,从关注单个制约现象转向关注背后的制约机制,对影响偏好和兴趣的“先前制约因素”也进行了探讨。
根据克劳福和戈比(1987)的观点,制约不仅影响参与和不参与,而且还影响偏好,即对一项活动缺乏兴趣或意识也可以用制约因素来解释[6]。他们首次将制约因素分为个人内在制约、人际制约以及结构性制约。其中个人内在制约来自个人的心理状态,例如压力或压抑,表现为“我不想做那些事情来出洋相”;人际间制约包括缺乏合适的休闲伙伴等,表现为“没有人和我一起做那些事”;结构性制约涉及时间、金钱或其他资源的缺乏以及家庭生活周期的影响,表现为“我没有时间或金钱来做这些事”。在此基础上杰克逊、克劳福和戈比(1991)进一步指出,这三类不同的制约因素以一定的阶层关系进行运作并发挥制约作用,并提出“休闲制约的阶层模型”来解释休闲参与是否会发生的全过程[7]。该阶层模型强调限制层次的重要性,认为休闲限制的层次是从最初的个人自身限制,到人际间限制,再到最后的结构性限制阶段。随后他们进一步研究指出,制约因素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人们决定是否参与休闲活动并不取决于单一的制约因素,而是对各制约因素的协商[8]。至此,休闲制约的等级——协商模型最终形成。
nlc202309020235
二、女性休闲研究与休闲制约研究的联系与冲突
(一)女性休闲研究与休闲制约研究的联系
国外对性别领域和制约领域的研究在相同的时间内成长并发展着,但是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却彼此独立和相互隔离。萧(1994)认为国外对女性休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传统的制约机制并没有被女性主义研究者所采用,因此女性休闲的实证研究结果可通过改造以适应这些制约类型,从而提供一些关于内在的、人际的以及结构的制约的信息和理解[1]。
1.个人内在制约
社会性别以及特殊的社会地位导致女性内在特征作用于个体,影响其休闲活动的进行。女性研究中,关于女性照料行为的伦理观、社会性别期望、自我态度、对暴力的恐惧等可视为制约女性休闲的个人内在因素。
在女性休闲的研究中最受到关注的是女性照料行为的伦理观。虽然自我照料的能力会促进个人的休闲参与(Bialeschki & Mihener,1994)[9],而且照料行为也有利于女性社会关系的建立(Dupuis & Smale,2000;Henderson&Ainsworth, 2001)[10]-[11],但是性别研究者一致认为,女性照料行为是女性休闲的主要限制因素。该制约因素对于那些已婚的、有孩子的或者需要照顾老年人的女性来说尤其如此。
社会性别期望也是性别研究者常涉及的重要内容,社会文化、同龄人以及家庭对女性角色的期望会对她们的休闲兴趣产生影响。例如考虑到那些被视为男性参与的活动——如足球、橄榄球、拳击、摔跤等,在性别文化的影响下,女性最终可能会去选择更为“得体”的休闲活动。同时在成长过程中,女性始终被教导遵循社会对她们所提出的价值观和行为要求,并且不自觉地将其内化成一种心理定势。所以,如果社会不赞许她们参与某项活动,她们可能根本不会去考虑参加这项活动,并认定自己对这项活动“不感兴趣”。这种性别角色的妥协和认同严重限制了女性对其休闲兴趣的表达。
在对女性休闲的研究中,自我态度也会为女性休闲参与带来影响。少女自尊和自信的下降,以及对身体形象和外貌的过分关注都会影响到她们参与休闲活动的积极性。而女性对于外表、技能水平等的尴尬也制约着其参与不同的休闲活动。研究表明,外表和体重的尴尬对所有年龄段女性的限制要比男性强得多,而外貌已经被看作是低收入、超重女性休闲的重要因素。
最后,对暴力的恐惧也被女性主义认为是影响女性休闲参与的重要因素。研究和事实一致显示,女性对暴力的恐惧明显高于男性,所以女性一般不愿意天黑之后独自去户外休闲,或者独自一人到她们认为不安全的区域,如独自到树林里散步、徒步旅行等。
2.人际间制约
在女性主义研究中,关注女性人际间休闲制约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认为这种研究的缺乏可能是因为女性往往比男性具有更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她们很少会缺少休闲的伙伴,甚至比男性更易享受社会休闲。在这种情况下,性别可能成为一种助推器而不是制约。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他类型的制约,如不被社会认可的,或被认为不适合女性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见和观点则可能会对女性参与某类型休闲活动产生阻碍作用。这种不认可通过朋友、家庭成员或者其他人的传播而发挥阻碍作用,带来人际间的制约。
3.结构性制约
在女性主义研究中,许多女性休闲的制约可以被概念化为结构性制约,如经济状况不佳、休闲时间的缺失、休闲机会的缺乏以及家庭责任的束缚等。就收入状况来看,女性的收入较男性而言相对较低,尤其是单身妈妈和老年女性常常经济困难。另外,女性往往主持家庭日常开支,如果其他花销过大则会导致她们缩减自己的消费。因此由于经济原因,她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花费较少的休闲场所,如电影院、茶座室、咖啡厅等,而放弃花费较高的休闲活动。
在休闲研究中,女性主义者将大量的目光集中在女性缺少休闲时间的问题上。她们认为时间的压力和个人时间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女性的休闲生活。尤其是有工作和孩子的女性,她们较男性在工作之余承担更多的家务,要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家人和孩子。萧(1998)认为尽管女性的工作会为其休闲活动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更多的休闲选择机会,但这却是以时间压力为代价的[12]。巨大的时间压力使得女性不得不减少自己的个人需要,放弃掉自己的兴趣爱好、访友、锻炼等活动。而缺少休闲机会也可被看作是女性休闲的结构性制约。例如在运动和体育休闲中,女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限制。同样,女性娱乐设施和娱乐场地的缺乏会导致休闲无聊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
此外,家庭责任感一方面会带来女性休闲机会的缺失和时间的压力,另一方面会影响到她们休闲的享受。较男性而言,女性很可能围绕她们的家庭责任和任务去建立她们的休闲。相关研究表明,女性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家庭生活中,以确保自己的孩子、丈夫以及别的家庭成员得到积极的休闲体验,而牺牲自己的休闲兴趣和欲望,因此表面看似家庭的休闲活动也未必被女性所体验,相反可能会成为家庭责任的延伸。
(二)女性休闲研究与休闲制约研究的冲突
尽管女性休闲研究和制约研究密切关联,但是性别研究和制约研究之间仍然存在不匹配现象,这是由于不同研究领域研究背景以及研究视角不同所致。
1.制约的概念化
大多数女性研究者认为,对制约的概念化要建立在人们生活经历的基础上。例如,在女性休闲制约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使用主观和客观制约的概念。他们认为,对于个人而言,制约可以是外在的,例如缺少时间或者缺乏经济资源等,也可以是经历、态度或者信仰的内在化,例如个人感受到时间或经济的压力。还有学者认为对制约形成概念时可以从不同的人群特征出发,例如一些人特别是有工作的母亲可能主要受时间因素的制约,而其他人,如照料他人的女性,则可能主要被照料行为以及内化的照料行为的伦理观所制约;另外还有些女性则可能因为遭受残疾等身体问题而放弃休闲参与。所以女性主义研究者强调用更多阐释性研究方法来保证制约的概念化符合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nlc202309020235
2.制约因素的类型
女性休闲研究者认为影响女性休闲参与的制约因素很难简单划分为内在的、人际间的和结构性的制约三类。例如对家庭责任的界定,首先由于家庭责任的存在而缺少时间可被看作是结构性制约因素。然而从照料的伦理观出发,家庭责任也可以被看作是内在的制约。同样,正是由于同家人、朋友的交往而失去自由休闲时间的现象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人际间的制约。类似的,对于女性对外貌和体型的尴尬首先可以被界定为个人内在的制约,同时还可以将其看作是结构性制约,因为该因素会影响其相关活动的参与,如游泳、体操等而导致其失去诸多的休闲机会。再者,有些人可能由于在意他人对自己外貌或体型的评论或害怕别人评头品足而不敢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因此该因素也可纳入人际间的制约的范畴。
3.休闲经历的制约
女性主义研究者对制约研究的另一个质疑是他们关注的仅仅是对休闲参与的制约而不是休闲体验质量的制约。换句话说,制约研究采纳了休闲的活动层面的定义,而不是体验性的定义。但是由于休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要观察现象还要体验现象[13]。许多研究表明,在某种条件下,女性的体验质量同样会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例如,外貌、体型和自我意识未必减少活动的参与,但却是降低了享受水平。同时尽管由于恐惧等因素的存在,女性仍可能去参加一些休闲活动,但是这种恐惧可能降低她们休闲体验的质量。类似的,责任和压力不一定导致女性休闲参与程度的减少,但会降低其休闲感知的质量。
三、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学术界关于性别研究和制约研究有很大的交叠性,同时也不排除二者相互冲突的情况。女性研究与制约研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融合,休闲制约模式的理论也没有完全被女性研究的实际经验所支持。这是由于两个领域不同的研究途径所致,例如性别研究是基于社会文化途径,而制约研究则从社会心理途径出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两个领域的融合将会进一步促进女性休闲制约研究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采用一些策略来促进两者的融合。首先,制约研究要超越个人经历的研究,对社会水平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关注和强调女性休闲生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其次,学者需要进一步界定制约的概念和类型,尤其要关注这些界定是否有现实意义。女性研究所涉及到的“照料的伦理观”、“对暴力的恐惧”等因素延伸和丰富了制约种类的划分,在制约研究中,这些制约因素经历了“未被注意”到“受到关注”的过程,因此是否还有其他隐性制约因素的存在,这些制约因素对女性休闲有何种影响也是连接两个领域的关键。最后,不局限于休闲的活动层面的界定,而是对休闲进行综合的界定也是促进性别研究和制约研究整合的重要策略。当然,制约研究也应该关注更多的不平等体系,如年龄、种族、青年人、老年人、特殊群体等,不断拓展休闲制约的相关研究。相信性别研究与制约研究的融合将会促进女性休闲制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加]埃德加·杰克逊.休闲的制约[M].凌平,刘晓杰,刘慧梅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Henderson K A. Broadening an understanding of women, gender and leisure [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4, 26(1):1-7.
[3]黄丹.城市已婚职业女性休闲参与和休闲制约研究--以湖北黄石市为例[D]. 华中师范大学,2008.
[4]Henderson K A. Special issue on women, gender and leisure [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4, 26(1):1-96.
[5]Jackson E L. Leisure constraints: A survey of past research [J].Leisure Sciences, 1988(10): 203-215.
[6]Crawford D W, Godbey G.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J]. Leisure Sciences, 1987(9):119-127.
[7]Crawford D W, Jackson E L, Godbey G.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J]. Leisure Sciences, 1991, 13(4): 309-320.
[8]Jackson E L, Crawford D W, Godbey G. Negotiation of leisure constraints [J]. Leisure Sciences, 1993, 15(1): 1-11.
[9]Bialeschki M D, Mihener S. Re-entering leisure: Transition within the role of motherhood [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94, 26(1):57-74.
[10]Dupuis S L, Smale B J A. Bittersweet journeys:Meanings of leisure in the institution-based caregiving context [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00, 32(3):303- 340.
[11]Henderson K A, Ainsworth B E. Researching leisure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women of colour: Issues and emerging questions [J].Leisure Sciences, 2001, 23(1): 21- 34.
[12]Shaw S M. Leisure in the contemporary family: The effect of female employment on the leisure of Canadian wives and husband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odern Sociology, 1998, 18(1):1-15.
[13]丁德光.休闲旅游之社会学范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26(1):96-99.
角色比较 篇3
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在外界没有外语运用的环境下,教师成为学生的外语习得过程中最主要的语言来源,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也会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成果产生不同的影响。立足各自国情,在面对不同特色的学生群,结合本身所有的不同文化特性,采用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时,中美中学外语教师的角色也凸显出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中学阶段的外语教学主要是针对英语的普及,英语作为中学必修课之一,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由于高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英语成绩是高校人才筛选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依然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此外,受中国国情影响,一个班级学生人数通常都在四五十人,知识传授方式通常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结合一定的语言运用的课堂互动活动。
在美国,中学阶段的外语是一门必选课程,学生必须修满导老师的工作责职,如指导老师要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帮助分析教材,落实教学常规、每周至少听一节新教师的课,并及时评课等,要指导新教师搞好教育科研,检查评阅其总结、论文等,积极鼓励新教师大胆创新;新教师要主动请导师指导备课,所有教学案要写详案。
2. 开展微型课的研究,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训。
开展微型课的研究,可以改变原来教研活动漫无目的的状态。开课前备课组先集体讨论该课型应该如何上,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然后由执教老师备课,再具体讨论教案中是否贯彻了讨论的意图;上课过程进行全程录像,课后上课老师先自己观看录像,反思上课过程中哪些方面处理较科学合理,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写出反思供教研组评课讨论;评课活动中先由执教老师交流课后反思,备课组交流研究课的目的、教学设计意图等,然后全学科组教师围绕要研究的内容、教学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哪些值得推广,哪些地方需改进,然后形成共识,最后由另一位教师在修改后再上一节,再比较两节课的区别,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目的。
3. 开设校园网评课平台,交流教学方法。
评课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标准、教材、教学要求的进一步理解。因此我校要求教师在听课后把评课形成文字上传校园网,以此促进教师在听课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使被听课的老师和听课老师共同提高。
4. 聘请专家来校培训指导。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我校为大部分学科聘请了专家每星期来校一次进行学科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教材的设计意图、如何备课、听课评课、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等。由于专家一定的外语课程学分,但相对自由的是,他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外语课程的设置,选择一门或多门外语进行学习,通常学校设置的外语课程各有不同,通常有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汉语等。美国坚持“No Child Left Behind”(“不让一个孩子落伍”)的国家教育方针,中学外语教学目的更趋向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自主决定对各门外语进行不同层面的接触。此外,美国外语课堂的人数通常为10—20,教学模式通常是大量的课堂活动和情景语言运用配搭着教师讲解一起进行。
二、角色比较
从课堂氛围、组织教学、学习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中美中学外语教学中教师所担当的不同角色,可大致归为以下三组。
1.圣者VS友者(sages VS buddies)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教师一直是人们心中最神圣的职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以春蚕吐丝般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将自己的学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重。在学校,学生通常不会直呼教师的名字,而会用教师的姓加上“老师”来称呼他们。从汉语的角度看“老师”二字,“师”指教师,而“老”不是指年龄大小,而是一种尊称。这一传统的一直延续,充分体现了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再者,在中国一堂课开始时,学生要向教师行鞠躬礼,表示对教师的敬重和感谢,随之教师鞠躬回礼,这一传统礼节也标志课堂的开始。在课上,教来校时间得到了保证,并且针对性强,专家与教师交流充分,效果比较明显,一年多来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5. 与名校结对,挂职培训。
为进一步学习名校的管理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我校与本市管理好、教学水平高的名校进行了对口结对,为我校教师的培训又增加了平台。我校派出教师到名校参加挂职培训,每学期安排一到两周的时间,参加挂职培训的教师参与名校的学科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听课,并与名校的一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的上课交流;名校每学科派一位资深教师定期来我校参与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听课指导,进一步加强了我校的师资培训。
四、未来发展趋势
师资培训是一项长期而又宏大的工程,它关系到学校、国家的发展,需要各级教研主管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师资培训要有时代性和前瞻性,要根据国家课程建设的需要,及时为学校培训急需的学科教师(如通用技术教师),否则很难讲新课程向高层次发展;师资培训要有增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否则参加培训的教师就没有积极性,师资培训要增强互动,只有增加双方的互动,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提出来大家进行交流探讨,才能真正起到培训的作用。
总之,未来的师资培训要与新课程相结合,高校要以人为本,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要为新技术培养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2004.8.
[2]杨九俊,吴永军主编.走向校本发展.2005.11.师执讲,传授知识,学生通常不会随心所欲当面质疑教师的讲解,如果有疑问通常要举手,经教师点名允许,才会提出,如果问题较多,学生通常都会下课后再去向教师请教,即使是传授外国语言文化的英语课堂也不例外。因为中国学生从小受父母传统教育,课堂上要充分尊重教师,且宝贵的课堂时间是属于所有学生的,在课堂上随心所欲,不仅是对教师不敬,而且是对其他同学的不敬。描绘中国课堂的经典画面是,在三尺讲台上,教师呕心沥血地讲授,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学。随着教育改革的实行,提倡将课堂时间更多的交给学生,但教师在学生心中圣者的形象将会一直保存。
而美国一直崇尚Egalitarianism(平等主义),相信人生来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应该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权利。学校里,对平等的追求也处处可见。教师并没有被赋予相同崇高的地位,与其他职业没有区别。学校里,教师的工作是教学,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各尽其责,各施其力。在称呼上,学生通常叫教师Mr./Ms.加上姓氏,但学生也可以直接叫教师的名,甚至绰号,称呼的相对随意让学生在课堂上和教师对话时也相应随性自在。课堂上,学生习惯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解,抒发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甚至和同学进行私下讨论。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理论时,教师通常都会在当时当堂不厌其烦地分别一一解释,学生和教师因知识理解差异在课上各持己见、直接辩论的情形也很寻常。在进行课堂活动时,教师布置课堂任务,通常会加上“Would you...”(能不能……)、“please”(请)等,语气相当客气。外语课堂上,美国教师授课方式也相对自由,他们有时会随意地坐在课桌上,或和学生一起坐在地上,美国教室里没有固定的讲台,教师常在教室里走动,观察学生学习动向,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活动等。美国课堂上的师生更像是平起平坐的朋友,进行讨论学习。
2. 主导者VS辅助者
由于课堂规模和教学任务的限制,中国中学外语教学课堂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在中国,中学班级人数通常在四五十人,教室里并没有太多空间可供教师自由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例如,在需要进行句型练习的时候,教师通常先讲授句型构造后,给学生列举例句,指导学生整体进行分析,之后再让学生与邻桌同学进行讨论并各自学习造句,随后教师从几十个学生抽取若干个来展示自己的句子并进行典型错误的纠正,其余学生则根据他人的错误和教师的分析进行自我更正,再通过课后教师布置的大量书面练习进行巩固学习。此外,中国中学外语教学任务偏向以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应试技能为主,为了让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能高效率地进行,很多时候教师不得不在课上采用直接大量灌输的方式,学生听学并做相应的笔记,课后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慢慢消化所记知识,再通过布置习题让学生去理解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或体会教师所授做题技巧。学生的学习形式在教师的主导下整齐划一,学生一步步按指示掌握进行学习和练习,而学生的个性相对而言则不能得以充分发挥。
美国教学强调个性的发展,重视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尽量发挥个人的能力,课堂活动中教师主要担当着协助者的角色。在外语课堂上,学生人数一般在10—20,通常教师拥有自己的教室,允许教师做一些与外语语言文化相关的布置,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美国外语教学没有应试的压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可以更加注重课堂活动的多样化、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将重心放在学生语言的习得和文化的了解方面。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语言创造性,教师常将课堂主动权交于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语言组织和展现,而教师则从旁协监管助课堂活动的进行。美国外语课堂上,外语教师常采用小组合作(team work)的方式组织课堂。例如:在进行新句型练习时,学生常被分成多组,各自按教师提出的要求设计情景对话,小组成员相互帮助解释新句型作用或纠正错误使用,并无意识地试图运用已学过的内容完成任务,此间教师在各组中巡视,在不干涉学生个体自由发挥的同时从旁协助新知识的运用和旧知识的复习。
3. 决策者VS指引者
中国中学的英语课程是主科之一,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简单了解语言和文化,更要尽力在考试中运用已学的知识获得最佳成绩,而对于英语课程本身属性不甚了解的学生和家长只能把决策权交于了解各学生能力和学习进展情况的英语教师身上,望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当前学习情况和悟性,帮助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提出相应有效的学习方法建议。在家长的严格教育和监督学习下,学生会尽力去尝试教师所提出的学习方法,争取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在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被纳入考虑的主要因素,个性发展也不得不暂时掩盖起来,以求全力以赴面对考试。因此,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语言学习经历让教师的决策和建议成为中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向。
而美国的中学外语教学只是必选课程,虽然规定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外语,但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要求,根据学校开设的不同外语课程进行相对自由的选择,通常中学开设的外语课程有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汉语等,且每门语言都分设不同的语言等级。学生带着不同的兴趣、目的和基础进入外语课堂,有的为初识语言和文化,有的为掌握一门交际技能,有的为精益求精、为事业打基础,等等,他们会向教师咨询关于学习方向和技巧,但不一定一层不变地遵循,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求去取舍。学生在接触了一门外语或选择了一定等级后,若发现不是自己所追求的或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高层次的教学,可以换其他语言课程或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课程安排相对比较灵活。而教师的角色则是指引学生学习该门语言和接触该层次能达到的成果,以及建议学习可以采用的方式方法,而采纳与否则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
三、总结思考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美中学外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圣者到友者,从主导者到辅助者,从决策者到指引者,使外语教学的成果各有不同,中国的中学生接受的是尊师重道的传统教育,他们在课堂上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有利于外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且学生英语语法和应试能力经过长期训练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对英语语言结构本身也有一定的理论认识,有利于深一步的语言学习,在教师的决策下,学生的外语学习能更有方向性;但是由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他们的外语学习相对被动,忽略了本身个性和本人学习外语最终目标的差异,而且学生平时没有太多机会进行交际练习,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方面略现欠缺。而美国中学生能在如友人般的教师伴随下,有机会学习不同外语,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也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且他们能及早明确个人外语学习的目标,学习效果更加明显;然而自由的课堂气氛有时会浪费课堂时间,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也相对有限,他们的语法理论知识也可能普遍薄弱,不利于深层次的语言研究学习。
为满足现在世界格局变化对外语能力的要求,中国中学外语教学的目标已经往综合交际运用能力方面倾斜,只侧重语言知识的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缺乏必要的语法知识也会阻碍外语学习更上一层楼。了解中美中学教师所担当的不同角色,相互借鉴学习,若我们的外语教学能在保留中国教育文化中尊师重道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同时引入美国外语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的特点,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种更加轻松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国的中学外语教学必能走进新的纪元。
参考文献
[1]Chan,K.&Chan,C.Chinese Culture,Social Work and E-ducation and Research.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2005.
[2]Samovar Larry.et a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3]Keith John.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Pearson ESL,2001.
[4]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2001,107th United States Congress,January8th,2002.
[5]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角色比较 篇4
随着基于语义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自然语言进行浅层语义分析[1]逐渐兴起。浅层语义分析是对深层语义分析的一种简化,它只标注与句中谓词有关的成分的语义角色,主要应用于问答系统、信息抽取和机器翻译等领域。
目前,大多数语义角色标注系统都是建立在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的基础上,主要是因为在英文中完全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技术相对成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结果。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遇到了瓶颈,要进一步提高结果比较困难,并且随着依存句法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把目光转向了基于依存树的语义角色标注研究,该方法通过挖掘句子中单词或短语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最终得出句子中成分的角色。本文在分别实现基于短语结构句法分析和依存句法分析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分析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异同。
1 相关工作
在基于短语结构句法分析的SRL中,最早进行研究的是文献[2]首次提出了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语义角色标注,以及目前SRL系统最常使用的七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献[3]进一步在PropBank语料库上作了同样的实验,基于手工标注短语结构句法树,使F1值达到了87%。随后有很多人尝试使用不同的标注单元、特征、分类器、机器学习算法等方法加以改进;文献[4]在单一短语结构句法树的基础上,验证了Gildea的七个基本特征在SRL各阶段的贡献,提出了新的特征,并基于手工标注短语结构句法树,使F1值达到88.51%;文献[5]等选取了较多的特征,使用最大熵分类器将识别和分类一步做训练, 然后做相关后处理,在单一自动短语结构句法分析上取得的最好P/R/F1结果分别为81.30%/73.37%/77.13%。
以上方法都是建立在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相对而言,目前使用依存关系作为标注单元的研究比较少。典型的有Hacioglu等[6],其使用依存句法分析结果进行浅层语义分析,将依存关系转换成一系列语义角色,取得了与基于短语结构句法分析相似的结果。通过对输入句子进行依存句法分析来构造依存树,然后将依存树线性化为一组依存关系,对每个依存关系进行特征的提取。文献[6]使用SVM分类器,在其构造的依存语料库DepBank(由Penn TreeBank和PropBank转化而来)上的P/R/F1分别达到了85.6%/83.6%/84.6%,结果要好于相对应的短语结构语料库上的性能(P/R/F1分别为84.9%/75.2%/79.8%)。
2 短语结构句法树和依存树
在基于短语结构句法分析的SRL系统中,SRL的标注是在短语结构句法树上进行的;而在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SRL系统中,则是在依存树上进行的。因此,两个系统中的主要不同在于短语结构句法树和依存树的不同。
2.1 短语结构句法树
短语结构句法树是指将句子的短语结构句法分析结果以树形结构输出,即对每个输入句子通过构造短语结构句法树来完成对它的分析。这种“成分结构树形图”不仅可以揭示句子的语法关系,也揭示了句子的层次性。例如,给定一个实例,其中有两个谓词,分别为put和said,现只标注出以谓词put为中心的句法成分非空的角色:
“[A0 We] [AM-MOD wo] [AM-NEG n’t] [V put] [A1 any burden] [A2 on Farmers],” he said.
由实例生成的带有语义角色的短语结构句法树如图1所示。
其中方框表示角色,每个非终叶节点,如S、NP、VP等,都是句法成分。角色A0对应一个PRP(或者NP),角色AM-MOD对应一个MD。
2.2 依存树
依存树是依据依存关系构造的。依存关系满足Robinson[7]提出的4条公理。在语义角色标注中,以动词性谓词为中心进行标注的角色是不可以嵌套的,而以名词性谓词为中心进行标注的角色是可以嵌套的。由实例产生的依存树如图2所示。
其中方框表示角色,“R=”表示依存关系节点,“W=”表示词节点。在这样的依存树中,父亲节点为中心词,孩子节点作为修饰父亲节点的依存词,如谓词put的父亲节点是wo。这里所说的中心词与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的语义角色标注中不同,这里的中心词仅存在于两个具有依存关系的词之间。
2.3 两者异同
比较图1和图2,对于由同一个句子生成的依存树和短语结构句法树来说,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不同之处:
1) 节点数目不同 依存树的节点较少,句中的所有节点均为依存关系节点,也就是句子中的所有单词节点;句法树的节点数目较多,句中的单词节点仅为叶节点,非叶节点为句法成分节点(如图1中NP、PP等)。
2) 节点信息含量不同 由于依存树的节点数目较少,因此对于每个关系节点来说,其本身蕴含的信息量较大;而短语结构句法树中的每个节点本身蕴含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但节点与节点节之间的层次结构也包含了某种信息。
3) 节点关系不同 依存树中父子关系对应于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并且是无序的,它仅反映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的关系,即中心词和依存词之间的关系;短语结构句法树中子节点是父节点的组成部分,子节点是有序的,中心词为某一个子节点。
4) 标注单元不同 对语义角色标注而言,在依存树中,语义角色标注在依存关系上,如图2中的角色A1标注在依存关系OBJ上;短语结构句法树中语义角色标注在句法成分节点上,如图1中A1标注在NP上。
5) 树的用途不同 依存树揭示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短语结构句法树更多地体现了句子的层次结构。即依存树偏重于关系结构,是一种浅层的语义表示;句法树侧重于句法的组成结构,主要是语法层面的表示。
虽然依存树和短语结构句法树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对于同一个句子,其给定谓词的角色成分数目是相同的,如果数目有差别,那么在分析树生成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另外,依存树和短语结构句法树都可以作为某种结构来进行特征抽取的工作。
3 语义角色标注系统
3.1 短语结构句法分析和依存句法分析工具
在自动短语结构句法分析和自动依存句法分析时,可以使用诸多工具生成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树和依存树,常用的自动短语结构句法分析工具有Charniak分析器等,自动依存句法分析工具有MSTParser等。Charniak[8]分析器基于概率生成模型,采用最大熵分类器,返回一个最大化概率。其中,词性标注采用基于支持向量基的UPC处理器。在宾州树库WSJ Section 02-21上进行训练,在宾州树库WSJ Section 23上进行测试,当平均句子长度小于40的时候,F1值达到90.1%;当平均句子长度小于100的时,F1值达到了89.5%。MSTParsesr[9]工具要求以行的形式输入句子,采用SVM分类器,以行的形式输出原有内容并标记好依存关系。在CoNLL2008提供的开发集上的结果,F1值达到了85.2%。
3.2 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的SRL系统(SynSRL)
在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的语义角色标注实验[10]中,选取表1(SynSRL列)所示的特征,使用Xue[4]的剪枝算法,在CoNLL2005[11]提供的语料库上进行训练开发和测试。CoNLL2005评测提供的语料来自PropBank1.0以及Brown语料,其中PropBank的Section 02-21为训练集,共39832句;Section 24为开发集,共1346句;测试集包括Section 23的2416句以及Brown语料3个单元共426句。自动句法分析结果采用Charniak分析器生成,使用SVM分类器进行分类,首先一个二元分类器识别出更可能的论元,然后进行角色分配,最后进行简单的嵌套后处理。
1) 在基于依存树的SRL中,不存在句法类型,故使用当前关系代替当前句法成分的句法类型;2) 路径:在基于依存树的SRL中,既有句法路径,也有关系路径,经过实验,对动词性谓词和名词性谓词分别使用了关系路径和句法路径作为基本特征。
3.3 基于依存树的SRL系统(DepSRL)
在基于依存树的语义角色标注实验中,选取如表1(DepSRL列)所示的特征,使用Xue[4]的剪枝算法,在CoNLL2008[12]提供的语料库上进行训练开发和测试。此次评测的任务是继2004、2005年的语义角色标注评测以及2006、2007年的依存分析之后,将两者进行了结合,即进行依存句法分析和语义角色标注的一体化分析。CoNLL2008评测提供的语料来自PropBank以及Brown语料,其中PropBank的Section02-21作为训练集,有39280句;Section24作为开发集,有1335句;测试集除Section23之外,还有取自Brown语料的426个句子,共2826句。自动依存分析结果采用MSTParser分析器生成,机器学习方法采用的最大熵原型是maxent-2.4.0[13] ,将识别和分类一步进行,没有做相关的后处理。
3.4 实验结果
表2给出了基于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树以及依存树的SRL分别使用CoNLL-2005和CoNLL-2008评测工具得到的结果。
4 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基于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树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在测试集上取得的P/R/F1(%)为:80.12/76.13/78.07,此性能超过了刘挺等报告的在单一短语结构句法分析上的最好结果(P/R/F1(%):81.30/73.37/77.13)。这主要是由于短语结构句法分析中重要的谓词和中心词及其相关的词汇特征同样在语义角色标注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依存树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在CoNLL2008评测的结果为P/R/F1(%):80.76/76.68/78.64。CoNLL 2008 Shared Task封闭测试结果的最好成绩F1值为80.37%,本实验结果在封闭测试结果中处于中上位置。CoNLL2008数据中的依存关系是使用MaltParser工具从CoNLL2005数据中的短语结构句法分析自动转换而来,只经过了极少量人工处理,所以CoNLL2005 Shared Task评测结果与CoNLL2008 Shared Task评测结果依然具有可比性。从总体趋势来看,目前进行的基于依存树的SRL实验结果要略高于基于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树的SRL。本文所实现的两个系统结果也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
从表2中看出,基于依存树的SRL系统的F1值比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的F1值要高,说明短语结构句法树和依存树本身对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CoNLL2008将动词性和名词性谓词一起评测,而CoNLL2005仅对动词性谓词评测,由于基于依存树的SRL实验在识别名词性谓词方面还有所缺陷,如果仅对动词性谓词评测,结果可能会更高;CoNLL2005提供的训练语料有39826句,比CoNLL2008提供的训练语料多,并且CoNLL2005的测试语料也相对较多,若训练语料和测试语料扩大,那么预测结果会有所提高,因此,如果采用与CoNLL2005同样的训练和测试语料,实验结果也将会提高。
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和依存树的SRL存在如下差别:
1) 短语结构句法树和依存树本身对系统的贡献不同。短语结构句法树主要反映句子的线性关系和层次结构,其树中每个节点蕴含的信息量较少,而依存树中,节点数目相对较少,每个节点蕴含的信息量相对较多,依存树注重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2) 特征作用不同。将基于依存树的语义角色标注实验所用的13个特征与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的语义角色标注中所用的36个特征相对比,很多都是由句法类型的相关特征转化而来,如关系路经、关系部分路径、中心词+关系等。从语言学上来说,依存关系更能体现出一个句子中不同单词或短语的关系,句法成分只能体现出短语的类型,不能体现出成分之间的修饰关系。关系类特征对SRL系统有较大的贡献。另外,依存树中以中心词为驱动,中心词特征的作用突出,而短语结构句法树中以结构为驱动,中心词的作用不太明显。
3) 基于依存树是一种新的方法,是在短语结构句法分析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依存树的SRL集中了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的SRL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缺点。同时,与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的方法相比,基于依存树的方法不但可以利用单词之间的依存特征,而且只需要学习和预测与目标谓词有依存关系的短语为某种语义角色即可,因此极大地加快了计算的速度。我们的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点,在同样的运行环境下,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的SRL中训练所用的时间大约4小时,而在基于依存分析的SRL中训练所用的时间小于1个小时,速度大约提高了3倍。
5 结 论
从实验结果来说,基于依存树的SRL的性能要略好于基于短语结构句法树的SRL。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尝试结合基于依存树和基于句法树的SRL,研究更多有效的特征,使用SVM分类器取代最大熵分类器,以提高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语义角色标注的结果,并在中文语料库上进行实验。
角色比较 篇5
一、角色转换前后的性格分析
性格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 着重表现在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并且它也是比较稳定的以及具有核心意义的。它是一种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 在性格中同时也包含许多社会中道德方面的因素。性格也是每个人的心理上的反映, 微弱的表现着人们不同的心理现象及心理规律。因性格不具有遗传性, 所以它只是在人出生后受环境等很多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个人也会有双重性格的, 是人的内心的矛盾所在, 在这个电影中男主角就是这样的性格。
在角色转换前的性格, 男主人公Surinder是一个绝无半点张扬、言谈木讷、生活乏味、并且每天只会说“旁遮普电力点亮你的生活”的电力公司职员。尽管他在大学期间是很受导师的重视, 但他现在的生活确实是无聊而又乏味的, 对爱情更是不敢想象。此时他的性格中带有那份沉闷的元素, 事事都是被动的。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 性格开始转变, 他开始变得主动。转变后的名字叫raj。他假扮raj跟着女主角Taani报了舞蹈培训班。性格在变化的同时, 装扮也在不断变化, 用这点变化反映了性格中的那份张扬。在培训班见Taani时, 他是raj——自封的“阿姆利则第一公子哥”,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他性格中的那份自信, 不再是胆小, 唯唯诺诺, 心理上也在潜移默化的在变化着, 进一步的发展着。在培训班中, raj大大咧咧, 言谈粗俗, 充满青春与活力。Surinder和raj是一个性格完全对立的同一个人, 一直循规蹈矩的Surinder为了追求的Taani, 掩盖了自己的那份古板, 呈现的都是青春里飞扬的气息。用行为的转变展现性格的转变, 用性格的转变展现了心理的转变。同时, 不同的心理也反映了多变的性格。
二、角色转换前后的语言分析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的方式, 人们彼此的联系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最重要的和最方便的媒介。语言是在相应的环境中, 为了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所以特定的环境也一定会在语言上打上特定的烙印。除此之外,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 同时它必然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 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电影中的语言更是具有鲜明的特色, 它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传达含义的艺术,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角色转换前, Surinder是一个不善言辞而且内向的男人。他是安静的和内省的, 不喜欢与人接触。而且保守, 与人保持一段距离。在语言上, Surinder说的话是很少的。例如, 男女主角住在一个屋檐下, 一天都没几句话。Surinder第一天到Taani家, 他们没说过话。死板的他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语言是一种联系两个人关系或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符号, 然而他们并没有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当Taani要报班跳舞的时候他也没有及时应答, 体现的是让人郁闷的行为。但同样的目的, 为了得到Surinder的心, 他再次改变。在角色转换后, 在语言上, Taani的话多的让人厌烦, 特别擅长交谈。语言既幽默又夸张, 他用语言上的这些特点去吸引Taani, 他用生动的语言迎合了Taani, 与Taani开放的性格相融合, 恰到好处他开始积极主动的说话, 表达自己的内心Taani。也开始受到了影响, 逐渐的喜欢上Surinder。语言的变化直接的影响着人们之间的情感, 它是情感升温的催化剂, 极大地呈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也在不断地所造人物的情感。
三、角色转换前后的情感分析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重的一部分, 它与态度的内向感觉、意向具有协调的一致性, 是态度在生理上的一种既复杂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更侧重于社会需求上的态度体验。它也是对行为目标的反应, 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是人类主体对客观可以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也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从哲学的角度来说, 情感是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 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 问题在于是否能找到这种客观存在。情感就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既有正向情感又有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 如愉快、信任、感激和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 如痛苦、鄙视、仇恨、嫉妒等。情感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 如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 如痛苦、鄙视、仇恨、嫉妒等。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 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 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 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 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电影中人物的情感也是不断变化的, 通过于语言的变幻, 情感的强度也随着增大。
在角色转换之前, 在情感上, Surinder对Taani的情感并不是特别深厚, 他只是将自己的隐藏在内心中, 不敢表达出来。内心既有安静又有冲动, 心灵在不断的纠结, 刺激着自己, 变得混乱。他沉浸在无法自拔的爱情中, 对方却不知道他的情感。他无私的奉献着, 而且是彻底的无私, 并且他是善良而又有原则的, 不会去伤害Taani。在小事中一点一点的软化着Taani。在角色转换后, Surinder的情感逐步加深。例如, “我们行走在爱的小路上, 总会再次相见”, 这句raj说过无数遍的台词, 足以说明raj和Taani之间的浪漫, 夜雨中的摩托疾行、旁遮普式的田园旅行、用整个阿姆利则城的灯火打出的“I love you”, Surinder的情感投入在不断地加深。两人间的情感进一步的加深, 其强度, 由最初的欲望到情绪再转到感情, 一步一步侵入彼此的生命。
结语
二十一世纪, 印度爱情的展现形式更是多元化的, 本文通过对比男主角“角色转换前后”的性格、语言和情感的比较和分析, 性格上从内向到外向, 语言从朴素到生动, 情感从欲望到感情, 深刻的揭示了爱情呈现的多样化, 调动了人们的对爱情的积极性, 从新颖的角度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析爱情, 需要不断创新的思想, 有利于促进电影中爱情主题的向前的发展, 有利于巩固其地位, 提升了印度的爱情电影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以此来呈现印度爱情电影的艺术魅力。
摘要:二十一世纪节奏快速, 但是在爱情上, 平凡人们也有着不平凡的爱情故事。《天生一对》是由阿迪提亚·乔普拉执导一部电影, 有着印度电影的特色, 其中融入了歌舞和爱情等元素。但男主角为了自己追求的爱情, 采用了一种很特殊的方式, 即角色转换。为了吸引女主角, 他扮演着两个特别对立的角色。用他的角色转换揭露了二十一世纪爱情的实现, 本文从角色转换前后的性格、语言和情感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加深了人们对爱情的进一步深思。同时也是对爱情的另一种诠释, 展现了爱情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角色转换,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李美敏;周丽琴.印度电影中歌舞的叙事功能[J].电影评介
角色比较 篇6
2001年8月, 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规定境内上市公司须修改公司章程, 聘请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 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 在2002年6月30日前, 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两名独立董;在2003年6月30日之前,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应至少包括1/3的独立董事。这些都是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展史上重要的指导性规定, 意见颁布近十年来, 独立董事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 近年来独立董事的作用受到些质疑, 出现诸如董事不“懂事”, “人情董事”的评论。围绕独立董事的争议也不断, 其中之一就是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问题。人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但似乎都又有一定局限性。那么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会比较好呢?本文正是基于以上争论展开研究。
2 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扮演角色的已有主要观点概述
2.1 独立董事的单一监督制衡者角色
企业的股权无论是相对集中还是相对分散时, 企业都会有垄断控制权的参与方, 他们凭借自己掌握的权利和信息上的优势, 为自己的利益行事, 侵犯企业其他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 其权利几乎处于无人监督制衡的状态, 不利于公司的治理和企业的持续经营发展。所以独立董事的角色就是能够监督和制衡拥有垄断控制权的参与方, 打破其垄断控制权状态, 抑制其机会主义行为, 使其不能随意僭越其权利边界而侵害其他方的利益, 使公司这一组织和谐持续发展。另外, 孔翔 (2002) 形象地将独立董事比喻成体育比赛场上的裁判, 独立董事的职责就是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 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 郭强、蒋东生 (2003) 从法人治理的角度阐述, 认为独立董事的本质作用是短期合约的裁定人和边际调整人。
2.2 独立董事的经理人角色
主要代表性学者有谢德仁等。谢德仁 (200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提出独立董事的性质是经理人, 其本身首先是代理问题的一部分, 只有在其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之后, 独立董事才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他认识的逻辑是独立董事是董事会的组成成员, 由于董事会仍拥有和行使企业剩余控制权, 那么独立董事也拥有和行使企业剩余控制权, 这样独立董事就和内部董事一样成为了企业经营者。谢志华 (2005) 也认为, 独立董事在性质上首先是经理人, 代理问题的一部分, 不具备什么所谓的“独立性”, 其是以经营才能方面的人力资本优势加入公司合约而实质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的人力资本所有者。
2.3 独立董事的提升企业形象者角色
这种观点认为由于独立董事来自于企业外部, 他们一般在外就职, 担任独立董事只是其兼职工作, 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 (多数情况下是一年参与几次会议) , 相比内部董事和管理层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其几乎不可能挑战处于信息控制地位的内部董事和管理层;另由于企业某些复杂的决策需要专业的经济、管理、法律、会计知识或经验, 而独立董事由于信息或能力的限制, 他们很难做出独立的判断, 更不可能提出反对意见;而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业务决策, 独立董事又因自己的某些利益受制于企业控制者, 故一般选择默许。所以独立董事的最优选择只能是从形式上满足法律的要求, 作为公司治理的装饰品, 也就是提升企业形象者。
3 对各种观点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思考
3.1 单一监督制衡者角色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思考
这一角色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笔者认为引入独立董事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弥补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一个空白即由股东大会的代理人监事会来监督制衡董事会和管理层, 而委托人中的大股东无人监督。其次, 独立董事被引入董事会, 使得董事会的监督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抑制了“内部人控制”现象, 从而也维护了公司及所有利害相关者的利益。再次, 因为独立董事与大股东、管理层和内部董事的界限清晰, 前者能制衡后者, 防止他们滥用权力, 减少他们的败德行为。
但是, 我们认为只是强调独立董事的监督制衡角色, 会有一些问题:过分强调监督制衡者角色的话, 就会使独立董事与大股东、内部董事或管理层之间的关系不融洽甚至是冲突, 进而使得独立董事被孤立甚至是遭到排斥, 结果反而不能发挥监督制衡的作用。另外, 如果只强调监督制衡, 有可能使得独立董事为了监督制衡而监督制衡, 把监督制衡作为目的, 结果一些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避免的监督没有避免, 反而导致自身监督制衡的成本较大且效果不好。
3.2 经理人角色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思考
这一角色的积极意义是它拓深了我们对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思考, 启迪我们开始思考独立董事与股东之间可能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 思考独立董事制度治理效应弱化背后的真正原因。同时, 它也促使我们更加关注独立董事的经营管理能力, 而不是纠缠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 启发我们思考独立董事的另外一个意义上的角色身份。
但同样的,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也会产生问题。这种观点有可能使独立董事的实际角色与其设立的初衷相违背。独立董事最初是为监督制衡大股东和管理层, 协调各个利益主体的权益而设立, 但是强调独立董事的经理人角色及其经营才能, 就较可能忽视其“独立性”和监督制衡能力, 久而久之就会使其依附于大股东或管理层, 其也不太可能对大股东或管理层的某些违规行为发表独立或反对意见, 这样独立董事和内部董事就几乎没有区别, 违背了其设立的初衷。
3.3 提升企业形象者角色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思考
独立董事的这一角色的一个最大意义就是能塑造企业的形象, 传递企业的价值。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上, 企业选择独立董事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在由高素质的人士进行治理, 公司治理状况是受到高度重视的, 公司治理结构很完善, 公司高层做出重大决策是有监督制衡。因此, 企业是投资者可放心投资的有价值企业。
但是, 很明显这一角色有很大的缺陷。首先, 它会导致稀缺的独立董事人力资源的浪费, 独立董事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本可以为受聘企业的发展做出大的贡献, 但由于作为提升企业形象者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其次, 如果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只是作为提升企业形象者, 那么公司的大股东或管理层的行为就不能受到来自外部独立董事的监督制衡, 其行为就可能侵犯外部投资者的权益。
4 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应扮演角色的思考
4.1 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应扮演角色的新观点
通过以上对已有三种主要观点的研究, 笔者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应该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均衡和有效的角色。那就是监督制衡者和决策支持者两重角色有机结合的新角色。这样既能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制衡作用, 又能发挥其决策支持的功能, 更不会被当做提升企业形象者而浪费资源。
本文认为独立董事的监督制衡者角色仍然是他主要扮演的角色, 因为独立董事本身就是基于监督制衡权力垄断者, 维护其他利益主体的权益而设计的。但是, 仅有监督制衡还不够, 还要有决策支持。监督制衡和决策支持都不是目的, 使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等各利益主体的权益尽可能协调, 确保公司有效运营, 使整个企业的价值得到保值增值才是目的。然而, 独立董事要扮演好新角色是需要一定条件和遵循一定原则的。
4.2 扮演新角色所需要的条件
首先, 独立董事要有一定的自身条件。笔者认为独立董事需要具备的首要条件就是沟通的能力, 独立董事要能与大股东和管理层沟通好, 使其明白独立董事不是为了特意给他们制造麻烦, 而是为了他们自身和整个企业的利益而对其监督制衡的。独立董事应是技术、法律、证券、财务或管理方面的专家, 最好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 并且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兴趣来履行董事职责, 这是独立董事扮演新角色的自身基本条件。另外, 独立董事扮演决策支持者的角色还要具备一定的决策判断能力和对就职企业所处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对行业动态有一定的把握。
其次, 独立董事要有一定的工作保障条件。第一,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和灵魂, 是独立董事的根本属性, 是独立董事扮演自身角色的重要保障。因为其只有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身份才能客观公正地监督制衡和发表支持建议, 否则其就可能因与企业内部的权利利益纠葛而丧失监督制衡力和决策支持力。具体来说, 独立董事应经济上独立即独立董事不应与公司有可能妨碍其进行工作的经济往来;人格上的独立即独立董事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做出独立的判断;权利上的独立即独立董事有自己的权利空间。第二, 独立董事要正常工作就必须有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一般由管理层掌握。因此, 要建立上司公司向独立董事披露相关信息的机制, 规定什么时候以什么渠道向独立董事提供信息, 信息是独立董事扮演新角色的必要条件。第三, 还要建立独立董事的工作流程, 规定其怎样开展工作,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其否决不能通过, 什么样的情况下其建议必须要考虑采纳。
4.3 扮演新角色应当遵循的原则分析
(1) 扮演新角色应当遵循的整体原则分析。
新角色是监督制衡者和决策支持者角色两重角色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扮演新角色应当遵循的整体原则是两者相互作用, 紧密联系, 其中监督制衡为主体, 决策支持是监督制衡的一种补充。监督制衡为主体, 是因为独立董事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公司治理的需要即监督制衡企业控制权的各所有者, 使各方遵守规则, 各尽其责, 相互协作, 以保障企业组织的正常有效运营和持续发展。但是, 仅是监督制衡还不够, 因为可能会使独立董事的监督成本较大, 效果不好, 且可能会使独立董事与大股东、内部董事或管理层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 相反, 如果前者可以事先为后者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那么, 一些重大决策就能从最开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独立董事的要求, 继而在后期的过程中减少监督制衡的工作。另外, 独立董事主动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支持, 就能拉近其与企业内部人员的距离, 进而缓解其与内部人员之间可能存在的紧张关系, 因而其可看作是监督制衡者角色的补充。
(2) 扮演新角色应当遵循的部分原则分析。
具体对于监督制衡者角色来说, 笔者认为重要的原则是要处理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的关系, 与监事会合作进行监督制衡。监事会是处于董事会之外, 与董事会平行的独立监督机构, 而独立董事是董事会内部的成员, 是从属于董事会的内部监督者。监事会成员对董事会决议无表决权, 因而它的监督主要表现在董事会决议通过后, 运用法律赋予的职权通过一定的流程对公司的财务、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行为等进行审核、调查, 它的监督是属于事后和外部的监督。而独立董事有权对他们认为损害公司整体和其他利益主体利益的董事会决议进行否决, 其监督制衡是可以贯穿于董事会决议形成全过程, 且可能没有非常明确的流程, 更多的要看具体的情境和独立董事自己的判断及责任意识, 是一种事前事中和内部监督制衡。
由于两者均是至关重要的监督制衡主体且两者之间存在互补。故独立董事应充分利用其自身所具备专业知识、技术和经验, 发挥其事前事中监督相比监事会事后监督更有效和成本更低的优势, 与监事会协作分工进行监督制衡。具体来说, 独立董事应主要是对那些涉及公司公司长期发展战略、重大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重大投资融资方案及投资组合方案、重大资本运作与具体产权购并等重大决策进行监管、审议和评价。因为这些重要决策事后监督的成本较大且较难监督, 故适用事前事中监督。另外, 这些决策相对涉及更多专业知识或经验且信息相对公开。而监事会应主要监督审查公司财务、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行为和其薪酬计划与考核奖惩标准等, 因为这些决策涉及更多事务和董事会内部人士, 适用外部监督。独立董事应定期与监事会成员会晤, 交换信息和通报各自情况, 交流工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冲突。
对于决策支持者角色来说:首先, 独立董事应凭借自己不受组织内部思维定式和管理模式影响的优势, 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来分析和研究问题, 克服企业内部人员受思维定式和管理模式的影响而导致决策失误的问题。这是独立董事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的决策观念的支持。其次, 独立董事还应依托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或从业经验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管理、技术、财务等各方面的决策技术支持。这是独立董事扮演决策支持者角色的核心体现。最后, 独立董事还应有直抒己见的胆略和气魄处理董事会事务和参与董事会决策, 就公司的发展战略、管理、运作等重大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这应该是独立董事扮演决策支持者角色的前提。当然, 独立董事扮演决策支持者角色还尤其要坚持一个原则, 就是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能, 要掌握监督制衡和决策支持之间的度, 不能被企业的内部人员所同化而迷失了自己。
5 总结
独立董事是基于公司治理的需要引入的, 但是其在公司治理中应扮演的角色却是个争议和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在对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扮演角色的已有三种主要观点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扬弃思考的基础上, 分析得出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应扮演一个均衡和有效的新角色即监督制衡者和决策支持者角色的有机结合。监督制衡者是主要的角色, 居于主体地位, 决策支持者角色是对前者的有效补充, 两者相互作用, 都是实现一个共同目标的手段。
当然, 本文的研究也可能会有局限, 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可能还会扮演其他的角色, 本文所提到的新角色中的监督制衡和决策支持在实践中如何融合和把握, 以及其在实践中运用的效果都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向艺.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与组织设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1) .
[2]张晓岚, 张文杰.利益协调论: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一种新理论解说[J].现代财经, 2008, (3) :7-12.
[3]赵玉洁, 王平心.科技企业独立董事制度:基于期望角色和行为角色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3) :179-181.
[4]蔡鑫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与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 :39-42.
[5]张玉柯, 申富平.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及其运行机制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6) :64.
[6]董佰壹, 刘元.中国监事会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学刊, 2008, (7) :145-47.
[7]徐经长, 胡文龙.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存问题及其完善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2) :80-83.
[8]马更新.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5) .
角色比较 篇7
(一) 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纷争:课程学者角色思考之起因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在新中国现代化的不同时期, 大陆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从重视规模数量到关注质量效益的发展进程, 教育部于1999年启动了最近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颁布, 及至2005年在我国基本形成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在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 关于新课程的著作、论文、会议纪要, 已然极大丰富, 一些新术语、新思想不断涌现, 新课程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但对课程改革背后的理论支撑、实施凭据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与探源确切来说是从2005年才开始的, 学界自2005年开始了对新课程理论基础改革的纷争。
这里以自2005年以来, 《中国教育报》刊载的几篇文章为例, 加以分析。
2005年5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靳玉乐、艾兴的文章, 《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005年8月13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高天明、马福迎、蒋建华的文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2005年11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刊登了一组文章, 题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006年8月26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王本陆的文章《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在上述文章中, 学者们将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分别解释为:1.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2.从课程与知识, 课程与文化, 课程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去构架课程的理论基础;3.对新课程理论基础的理解应该从认识论层面展开;4.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教学论与课程论层面的问题;5.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实为理论基础创生过程;6.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凡此种种论争出现之前, 自新中国建国后的若干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至2001年开始推进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学界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从未赋予如此悉心的关照, 和如此多角度的思考。例如: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 有研究者认为后现代思想是其理论基础;有研究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其理论基础;也有研究者认为建构主义是其理论基础, 等等, 不一而足, 不同观点的持有者陷入不断地纷争, 这种本质问题的纷争, 说明对于新课程理论基础还在被浅表化的认定。蒋建华在《中国教育报》, 《自序:让科学引导教育》中写到:“曾经有学者提出教育科学首先要在教育界普及, 我甚为赞同, 因为实践中不按科学办事的地方比比皆是。教育行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行政行为中常常有违背科学常识的地方, 其背后就是缺乏足够的科学精神。”“用‘让科学引导教育’来审视教育, 我们也许会发现, 科学能不能引导教育、科学愿不愿意引导教育, 这些工作需要以教育实践界的心态为基础, 更是需要教育理论界完成的任务……”的确, 完成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论证, 一定是教育理论界应该承担并完成的任务, 由此, 一个问题产生了:具体承担并完成此任务的课程学者在哪里?在大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二) 台湾地区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纷争:课程学者角色缺位之印证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台湾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7年台湾“解严”后, 开始了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改革, 在此次改革中, 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是教改的主轴, 学界认为其规模和深刻程度超过台湾历次课程改革。九年一贯课程大致来路:继1994年台湾“四一〇教改大游行”之后, 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 于1996年向行政院提出了《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 “台湾教育部”于1997年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 成员共计三十一位, 主要工作有:研订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修订基本架构的共同原则;订定国民中小学课程的学习领域、授课时数比例等课程结构;完成《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
台湾“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成员情况
委员职务林清江考试院考试委员杨国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陈永兴立法委员殷允芃天下杂誌发行人詹仁道泰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伯璋国立花莲师范学院校长陈昭地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王三庆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志朗国立阳明大学副校长沉清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建兴教育部常务次长吴清基教育部技职司司长卓英豪教育部中教司司长蓝顺德教育部国教司司长黄武镇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副厅长陈益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长黄孝棪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长刘弈权教育部教研会执行秘书周丽玉台北市中山国中校长李侣萩高雄市阳明国中教师林惠雯台中县长亿中学教师叶秀垔新竹县二重国中教师廖木泉云林县私立东南国中教师李珀台北市私立复兴中小学校长杨益风台北市三玉国小教师吕淑屏高雄市莒光国小教师陈思丁新竹市莒光国小教师李丽卿台中县东山国小主任包崇敏台北市仁爱国小家长吴明锦台北县私立及人小学教师王可非花莲县明廉国小校长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
欧用生在其著作《课程改革》中进行九年一贯课程检讨时指出“九年一贯课程决策层面过于狭隘”, 并进而加以解释:“台湾教育部于一九九七年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 成员共计三十一位, 包括专家学者八位、教师 (包括主任、校长) 十二位、民意代表一位、企业界二位、家长代表一位、相关业务行政人员七位。小组会议均由台湾教育部长亲自主持, 委员也由部长决定, 因此台湾教育部长扮演主席裁决角色, 而且决定邀请哪些人进入决策系统, 是决策过程中最有权力的人。而教育部行政人员则透过职务之便, 影响教育部长, 因此整个庞大的教育部行政系统发挥极大的影响力。‘九年一贯’与‘课程纲要’等概念系由教育部内部决定的, 并未经过任何讨论 (洪咏善, 民89) 。与历次课程改革相比, 教师代表显著增加, 同时减少课程和学科专家的比例。但大幅降低专家比例, 将使决策缺乏理性思考与理论基础, 毕竟教育改革不能徒有热情, 它更需要专业的引导。”2001年台湾颁布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 继而大力推进九年一贯课程, 推进过程招致强烈反弹。2003年7月, 台湾岛内100多位大学教授联名发表“教改万言书”, 题为《终结教改乱象, 追求优质教育》。万言书以终结教改乱象、追求优质教育为主要诉求, 内容直指台湾教改12大乱象, 痛陈教改是虚幻的理想, 其实难以实现, 硬要用政治力量逼它实现, 就要付出惨痛代价。教改运动中出现的美丽口号, 本质上是民粹主义, 虽然激起了群众的热情, 但注定要造成社会问题。同时指出为教改而教改, 终将失败。台湾教育当局对“教改万言书”及时回应, 在回应中提到, “对于教改的核心理念与价值, 大体上都能获得社会的支持。问题主要是许多配套不足, 或过于躁进。具体表现在政策规划与执行的落差;过度理想化而忽略社会现实环境及民众接受程度;对于基层意见未充分沟通;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台湾教育当局对“教改万言书”的回应, 并未回避教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予以承认。李远哲本人在其2004年3月的文章《对于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中提到:“至于教改, 在皂白不分、几经扭曲之下, 世人早已难窥其原貌。”“教改会的成员有各级学校校长、教师、企业家、文化界人士、政府官员, 连我在内一共三十一人, 教改会在民国八十五年 (1996年) 十二月二日提出《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 完成了既定的任务之后就解散了。”由此可知, 教改会的职责仅仅是提出《总咨议报告》, 其职责没有延续性。
及至今天马应九、萧万长的教育政策纲要中提到:“肇始於民国八十三年 (1994年) 的教育改革运动, 方向正确, 但教改运动的实施策略却颇多瑕疵, 社会各界指责不断。教改策略中较为正确者, 应继续维持, 然而问题丛生者, 则必须彻底检讨, 如九年一贯、综合高中、多元入学、大学校院大量扩增等。我们主张组成‘教改检讨委员会’, 以就事论事的态度, 检讨教改成效, 尽速修订不当之政策。”尤其提到“回归教育本质, 尊重学术专业。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 应由客观中立的学者专家主导。”
二、大陆与台湾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中之学者角色面相:角色面相模糊不清
通过对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脉络梳理, 一个明晰并深刻的问题悄然凸显, 且不容回避:课程权利归为何处?一次课程改革的筹划、酝酿、设计、论证、实施、评量过程中课程学者于三教九流的课程代言人中将被赋予怎样的位置、完成怎样的功能、承担怎样的职责, 这是一个需要很好探讨的问题。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角色研究, 无论对对大陆还是对台湾, 亦或是更广范围的课程研究来讲, 都是有价值的。课程学者的角色面相研究, 是洞察课程改革的合理视角, 但这个角度场域一直在被人们忽视着, 至少没有唤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课程政策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教育宗旨与法令, 考虑社会不同团体的各自愿望, 强调何种团体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课程的问题, 经由民主程序来确定课程目标、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学科教学标准, 进行课程结构调整, 选择课程实施策略的动态过程。此过程会以文本的形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连续的行政部门或教育机构的行动指南或执行准则。文本形式存在的课程政策只是相对稳定的, 因为课程政策本身反映了社会各利益集团间的冲突、协调、妥协的过程。课程政策的参与者将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带到这一动态过程中来, 彼此交互作用和对话协商。“课程政策的变革, 或者一个新的课程门类的形成, 远远不是教育内部的事情, 更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的问题, 而变成各种意识形态、政治力量、党派团体、以及社会思潮、教育流派角逐的竞技场。”于是, 课程政策问题实则演绎成为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谁来领导课程改革?对此问题的无法清晰作答, 说明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面相模糊。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课程学者角色定位:做纯粹的专业引领者
(一)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学者彻底的理论精神
专业化领导已成为专业发展的趋势, 这是不争的事实, 加之教育活动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 具有其本身的复杂性。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活动, 具有影响范围广、传递时间长、损失不可逆、回馈不明显、成效难量化等特点, 课程政策较之其他行政决策具有更显著的综合性, 课程政策更应由专业造诣深厚的学者来充分参与、论证、指导、实施和评量, 才能降低课程改革运行成本, 减少其失误风险, 保证课程发展的健康、稳步、持续、高效与和谐。对于已形成的课程政策更需要以专业性的眼光来加以审视、洞悉、评判与预见, 为课程政策提供确凿的科学依据, 为其给养新鲜的思想, 使其不断臻于完善。课程改革需要课程学者彻底的理论精神、高超的理论水准和认真的角色态度。
(二) 课程学者要做纯粹的专业引领者
对于学者角色, 从来就不缺少美丽的赞词和殷切的期冀;学者常被赋予崇高的地位和艰巨的任务。以下几段文字摘自费希特的著作《论学者的使命》:
“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 因为他是学者, 所以他要比任何一个阶层都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 为社会而存在。因此, 学者特别担负这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学者现在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 真正用于造福社会。他应当使人们具有一种真正需求的感觉, 并向他们介绍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
“我的本分就是把这个时代和后代的教化工作担当起来:从我的工作中产生出来未来各代人的道路, 产生出各民族的世界史。这些民族将来还会变化。我的使命就是论证真理;我的生命和我的命运都微不足道;但我的生命的影响却无限伟大。”
费希特呼唤着纯粹的学者精神, 引人感触颇多。如果说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已经描述了应然的学者角色, 那么需要进一步做的是观察课程政策中课程学者的实然面相, 体恤课程学者不矫饰的心情, 充分论证在课程研究领域, 课程学者应怎样践行自己的使命。这需要在林林种种的社会复杂因素之下, 为学者提供可以超越于体制之上的自由拓展空间, 同时, 也需要学者恪守纯粹的专业思想, 以严正其明天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世红.比较视野下的台湾与大陆课程改革.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8期P.15
[2]蒋建华.自序:让科学引导教育..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3日第3版
[3]欧用生.课程改革.师大书苑发行2000年版P.214
[4]台教授撰“万言书”诉求终结教改乱象[EB/OL].新华网2003-07-2109:21:00, http://news.21cn.com/dushi/wanx-iang/2003-07-21/1114285.html.
[5]梁安.台湾教改万言书及其回应[EB/OL].课程教材教法杂志, http://www.pep.com.cn/rjqk/sjtx/ls/yj2004_43z113/200703/t20070302_280492.htm.
[6]李远哲.对于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EB/OL].http://eblog.cersp.com/userlog/1504/archives/2007/298535.shtml, 2004-3.
[7]马英九、萧万长教育政策[EB/OL].http://www.ma19.net/.
[8]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 http://szfu-quan.com.cn/kcs/kcyj/kgsj/kczc/200211/t20021118_2939.htm.
[9]滕会杰.课程政策制定过程的特征与本质[EB/OL].http://www.zgjsw.com/Thesis/test1/200812/28780.html.
【角色比较】推荐阅读: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06-03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论文06-12
以角色为话题的作文600字,角色的作文06-17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意识的培养09-04
角色控制05-12
角色心理05-14
角色选择05-16
角色责任05-22
团队角色05-26
角色访问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