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管理综合实践(本科段)》考核大纲

2024-09-05

《环境保护与管理综合实践(本科段)》考核大纲(通用6篇)

《环境保护与管理综合实践(本科段)》考核大纲 篇1

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综合实践课考核须知

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践包括三部分:污水处理厂参观实习、城市垃圾处理场参观实习、废气处理参观实习或区域大气污染成因调研与分析,属于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考核科,实习课进过实习后进行考核,通过的给与记相应的学分。

1报名条件

学员要参加实习课的实习并进行考核,必须到各辅导站报名,报名条件是:

(1)参加《污水处理厂参观实习》和考核,必须已通过《水污染控制工程一》理论

课的考试。

(2)参加《城市垃圾处理场参观实习》和考核,必须已通过《固体废物管理》课程

理论课考试。

(3)参加:废气处理参观实习或区域大气污染成因调研与分析和考核,必须已通过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理论课考试。安排与组织

实习课实习,由各辅导站安排组织。每次实习课的目的、实习时间、地点等报华南农业大学辅导学院审批后,由各辅导站组织学员报名、收辅导费,并组织学员实习。

学员实习后,按规定要求撰写实习报告,交华农大辅导学院作为实践课考核评分的依据。

实习课实习成绩评定由华南农业大学辅导学院组织进行。

实习课每年上半年三至五月份和下半年九至十一月份进行。

上交实习报告时间:各辅导站收集学员的实习报告,于每年的6月份前或12月份前上交华南农业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实习课辅导

实习课在实习前应安排辅导,辅导时间由各辅导站与华南农业大学辅导学院自考办公室联系。

一 污水处理厂参观实习指导

学员在学完(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并通过自考合格后进行。通过到污水处理现场进行参观学习,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习报告,经考核和审评合格。记3学分

实习一: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生物处理工艺

一 实习目的:增强学生对污水处理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加深理解,并初步了解活性污泥法不同代表性工艺的处理流程

二 预习要求:预习《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有关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内容

三 实习内容

选择两种活性污泥工艺,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现场参观,认真观察所选定处理工艺不同流程段的特征:如是否有曝气,污泥回流等。

四 实习报告:

对参观的两种活性污泥工艺流程进行概述,并对具体的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在此基

础上针对每种工艺不同流程段结合书本知识对其功能进行解释。

五 实习学时数:10课时。

实习二:以重力沉淀为基础的物理处理工艺

一 实习目的:增强学生对污水物理处理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污水悬浮物重力沉淀去除的的原理加深理解。

二 预习要求:预习《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有关重力沉淀处理工艺的内容

三 实习内容

选择一种重力沉淀为基础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现场参观,认真观察重力沉淀设施的特征。

四实习报告:

对具体的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针对该处理过程中处理设施的特征结合书本知识对其功能进行解释。

五 实习学时数:4学时

二 城市垃圾处理场参观实习

学员在学完(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理论课,并通过自考合格后进行。通过到固体废物处理现场进行参观学习,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习报告,经考核和审评合格。记2学分

一 实习目的:增强学生对固体废物处理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流程加深理解。

二 预习要求:预习《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内容

三 实习内容

选择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焚烧、填埋或生物堆肥),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全过程进行现场参观,认真观察从收集到处理各过程段的特征。

四 实习报告:

对参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概述,并对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针对工艺不同流程段结合书本知识对其功能进行解释。

五 实习学时数:10课时。

(针对昨日公布的市民可报名参观李坑垃圾焚烧厂,记者拨打了广州市城管委的报名电话(020-81076397)。接线员告诉记者,截至下午4时,仅有两三个团报名参观。)

三 废气处理参观实习或区域大气污染成因调研与分析

学员在学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理论课,并通过自考合格后进行。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实践学习,一是通过到废气处理现场进行参观学习,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习报告,另一种就是选定一个具体区域,对其大气污染成因进行调研并提出一些对应的控制措施,写出调研分析报告,这两种方式学员可任选其一进行,完成后经考核和审评合格。记2学分

一 实习目的:增强学生对大气污染控制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大气污染防控技术及措施加深理解。

二 预习要求:预习《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有关内容

三 实习内容

选择一种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对处理全过程进行现场参观,认真观察处理各过程段的特征。

选定一个区域对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成因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 实习或调研报告:

对参观的废气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概述,并对具体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针对

工艺不同流程段结合书本知识对其功能进行解释。

区域大气污染成因调研,首先对选定区域的进行简略介绍,要突出其主要的社会及生产特征,之后对其近3年大气污染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导致污染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控制措施。

五 实习学时数:10课时。

《环境保护与管理综合实践(本科段)》考核大纲 篇2

关键词:实践,考核,研究,挑战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等特点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本科院校中考核标准形式不一, 也很难达到公平公正, 针对实践课程开设人员多, 受众面大等特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探讨, 进一步实践完善实践考核体系。

1 国内学生考核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学生考核评价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学生数量多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学生考核评价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片面的考核评价功能观, 抑制了“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发挥。

(2) 窄化的考核评价内容, 减弱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品质的养成。

(3) 刻板的考核评价方式, 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单一的考核评价主体, 限制了学生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

(5) 终结性的考核评价运行, 影响了学生认识能力、反思能力和促进自身发。

2 该校学生考核评价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

中心按照《长春理工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2013版) 》,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系列理论和实验课面向理学院、光电学院、机电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学院、化工学院和生命学院共七个学院, 中心根据各个学院、专业特点, 设置了不同学时及内容的相关课程, 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培养需求;然而, 为中心学生考核评价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和挑战。此外, 中心还面临一些问题, 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氛围等;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创新、辅助教学资源建设等。这都需要一个较好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学生学习和进步的“规范”“指引”或“标杆”。

3 实践考核体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

(1) 学生考核评价的内涵。在现时期就业制度下, 教师不再是学生评价标准制定、评价实施的唯一主体, 从一定意义上说:用人单位、社会已经上升为大学生最权威、最有效的评价者。因此, 针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学生考核评价的现实内涵和发展内涵等等方面需要更加科学、系统地分析。

(2) 学生考核评价的功能。学生考核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定量、诊断、调节、激励、反思、导向等。充分发挥学生考核评价的各个功能, 能够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全面提升。这些功能的具体体现形式需要深入研究。

(3) 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关于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一般有5个主要原则:一致性原则、重点性原则、清晰性原则、透明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构建原则是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之一。

(2) 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设计总体方案。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关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创新。课题初步拟定了学生考核评价体制设计的总体方案及思路, 共分5个方面。

(1) 功能上突出改进与激励功能, 促进学生发展。

(2) 内容上注重全面素质, 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

(3) 方法上注重质性评价, 讲究灵活多元。

(4) 主体上坚持多元化, 强调学生参与和互动。

(5) 实施上强调过程性, 实现考核评价与教学活动的紧密结合。

(3) 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内容的具体构成与设计。

(1) 学生考核评价内容分析。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课外创新实践不同教学环节的学生考核评价指标和标准都不尽相同, 学生考核评价涉及众多要素, 如:知识、创新能力、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实验习惯等。

(2) 学生考核评价标准、权重、结果设计。该课题将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课外创新实践四类教学的学生考核评价标准、权重、评价等级、评价结果等进行设计, 课程实验和课外创新实践学生考核评价方法参考实例见表1和表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将卫生、仪器整理、实验习惯等引入学生考核评价中, 提高了学生考核评价的系统性、科学性;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引入学生考核评价中, 更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同学评价引入学生考核评价中, 实际上是改变了学生考核评价主体。有关学生考核评价的具体标准、方法、措施、过程等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

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规章制度等都影响学生考核评价的设计与实践。当以学生考核评价为研究切入点时, 其它教学要素对之影响必须综合考虑。

4 结语

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涉及社会、学校、学院等方方面面。有必要开展科学、系统的理论性研究, 以期对后续教学研究与改革储备理论经验和基础。然而, 针对中心教学现状和实际, 需要综合考虑规章制度、学生数量、生源特点, 循序渐进地开展课题实践, 积极落实相关措施。

参考文献

[1]韩宗先, 王新惠, 曹长雷, 等.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研究, 2011, 25 (1) :127-130.

《环境保护与管理综合实践(本科段)》考核大纲 篇3

[关键词]过程方法;毕业实习;考核体系;管理职责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122-03

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与理论考核模式相比,毕业实习考核不仅注重结果,更加注重过程、技术和素质考核。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实习教学改革也得到进一步深化,毕业实习教学环节考核的改革,也就成为实践性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建立一整套比较科学规范的多元化的毕业实习环节考核办法,对提高实践性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业实习考核存在诸多问题。近些年来,毕业实习考核方法因受到教育成本提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的限制,淡化了毕业实习质量的提高,甚至忽视了此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毕业实习环节成了理论教学的附属品。这种情况下,毕业实习教学环节的考核模式也成了一种形式,不能真正评定学生毕业实习的能力和水平,更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本科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所形成的实践性课堂教学环节考核模式自然就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实习环节的考核方法也存在严重不足。考核的主观性、随意性、不确定性极强,缺乏稳定和公平公正。只有通过全过程的全面考核,才能够检测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与问题所在,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同时也能检测出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在毕业实习指导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给毕业实习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毕业实习指导的信息。

一、过程方法

要理解过程方法,首先应理解过程。过程是理解过程方法的基础。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学生毕业实习成绩是“过程的结果”。程序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或构成所规定的途径”,任何将所接收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都可视为过程。过程有大有小,大过程中包含若干个小过程,若干个小过程组成一个大过程,这个大过程又可能是另一个更大过程的组成部分。对不同学生来说,构成是不同的。如单一学生实习的过程可能只是某一类实习任务过程,班级过程可能是所有类型实习任务过程,过程具有分合性。任何一个过程,都可以分为若干个更小的过程;而若干个性质相似的过程,又可以组成一个大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会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形成过程链,这种过程链既存在于横向形式,又存在于纵向形式,还存在于其他各种形式。事实上,毕业实习的所有过程通常不是一个简单的按顺序排列的结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网络。过程方法实际上是对过程网络的一种管理办法,它要求学校和院系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

二、基于过程方法的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考核体系模式

(一)基于过程方法的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考核体系模式

(二)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考核体系程序

1.目的

为了保证毕业实习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管理与考核,同时鼓励采用多种毕业实习形式,特制订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毕业实习考核的控制。

3.职责

学校教学实践科负责毕业实习考核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学院教务秘书负责毕业实习考核的落实执行、实习管理文件的执行、实习过程的控制管理,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组织执行毕业实习考核,实习班组及其他相关部门做好协助工作。

4.工作程序

实习前准备:成立学院实习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应由分管实习工作的学院院长、专业系(教研室)主任、班主任、学院办(或学生办)人员和指导教师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实习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工作。

成立班级实习管理小组。小组组长由指导教师担任,副组长由学生党支部书记担任,小组成员由学生党员组成,负责实习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制订实习计划。实习计划的内容包括:实习目的、要求、内容、任务,实习方式与时间安排,实习的组织领导与指导,实习的考核与成绩评定,以及注意事项、实习纪律等。每次实习开始前,各学院应将实习计划送教务处备案。

准备学生联系实习单位用的相关材料。包括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实习联系公函、介绍信。

实习动员。强调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同时针对将要进行的实习做一些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优先选择到实习基地实习,在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提出注意事项;规定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完成的书面实习材料,包括实习报告(调研报告)、实习总结、实习通讯等。

实习基地建设。采用多种形式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形式之一是在建立校企教学或研究平台时作为合作项目之一,如浙江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形式之二是直接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合同。

实习采用指导教师责任制。全体专业教师均有参与指导学生实习的义务。各类实习均需安排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通过住地、巡回检查、电话、QQ、微信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对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督促和检查,使每位学生的实习均能得到教师的关心和指导。

5.毕业实习形式

基地集中实习。即由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集中实习。

岗前培训实习。即由学院聘请有实务经验的实际工作者进校为毕业班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或组织学生到校外实务部门进行集中岗前培训。

自主分散实习。即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分散实习。

国(境)外专业实习。即由学生自主或通过中介公司联系到国(境)外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习。

校内实训实习。即学生在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模拟完成与专业相关的整套业务操作流程或工艺操作流程等,并达到考核要求的实习。

学生创业实践。即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举办实体并实际运行,可以替代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形式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及专业特点选择1-2种,原则上不得中途更改。

6.不同的实习方式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基地集中实习由基地指导教师和学校带队教师共同负责评分,基地指导教师评分占60%,带队教师评分点40%。

岗前培训实习课时数按每学分15课时计算,并经考核合格后取得实习学分。

自主分散实习由实习所在单位负责评分,出勤率和实习表现为评分主要依据。

国(境)外实习须提供国(境)外单位接收实习生的证明,由国(境)外实习单位评分。

校内实训由实训指导教师负责考核评分。

学生自主创业实习须提供创业相关证明材料,由学院根据创业成效评分。

毕业实习的具体考核办法及指标由各学院根据专业实习性质不同,制订相应的评分标准。评分均采用百分制。

本科生毕业实习成绩量化考核评定,表1。

7.相关管理文件:《普通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办法》

相关记录有:《本科生毕业实习成绩量化考核评定表》、《实习情况调查表》、《实习教师指导、检查情况记录表》、《本科生毕业实习考勤表》、《毕业实习经验交流会记录》、《毕业实习教学大纲》、《毕业实习计划》、《毕业实习联系公函》、《毕业实习通讯》、《毕业实习情况分析汇总表》、《毕业实习鉴定表》、《毕业实习报告》、《毕业实习日记》、《案例分析报告》。

三、基于过程方法的本科毕业实习考核体系食品与质量安全本科近三届学生实习实践成效分析

(一)基本情况:三届学生应参加实习人数207人,实际参加人数207人。每届计划安排时间参加实习时间不得少于60天,实际安排时间60天。三届实习经费总计33120元,人均实习费(按学生人数计)80元 / 月。

(二)各种实习形式的人数及比例:基地集中实习 162人,占78.26%,同比提高了27.1%、自主分散实习45人,占21.74%。

(三)实习中得到报酬人数:18人,占8.69%,最高金额800元 / 月。

(四)集中实习的单位名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企业、食品检测中心等。

(五)通过毕业实习已经达成就业意向学生人数:24人,占14.81%。

(六)实习成绩评定:优74人占35.75%、良103人占49.76%、中24人占11.59%、及格6人占2.90%、不及格0人占0%。

(七)实习考勤表:应收回份数207份,实收回份数 207份,回收率100%。

(八)实习调查表:应收回份数207份,实收回份数 207份,回收率100%。

(九)指导形式及完成情况:实习指导小组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组织了18次巡回检查指导和不定期的电话、QQ、微信检查指导,要求学生按实习大纲、计划要求检查学生情况,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爱护公共财物,注意人身安全,无重大事件发生。

(十)实习效果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保证毕业实习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采用多种毕业实习形式,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作出了严格要求,发挥了毕业实习基地的作用。每个学生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对待实习的各环节,在实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工作任务,虚心向实习业务指导老师学习,严格考核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十一)建议与其他:由于实习时间太短,学生不能完全熟练地掌握各实习环节,希望增加实习时间,确保实习效果。有部分学生提出调整实习时间,最好安排在考研以后进行,有利于提高实习效果。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对待实习的各环节,在实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工作任务,虚心向实习业务指导老师学习,受到了实习单位的普遍欢迎,这些单位也愿意再次接受我们的学生去实习。

[ 参 考 文 献 ]

[1] 邱菡,朱俊虎,李玉峰,周天阳.高校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2012:207-212.

[2] 吴安平,邢鹤.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与考核体系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3(5):1039-1043.

[3] 祝凤荣,张德明,张向阳,等.实践教学多元化考核与评价的研究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237-242.

[4] 张文英,王喜萍,郑华艳.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建立与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4):69-71.

[5] 孙运兰,朱宝忠.浅谈工科院校新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J].科教文汇,2012(7):51-52.

电子综合设计与制作实践教学大纲 篇4

一、课程名称: 电子综合设计与制作实践

The electronic synthesis designs and manufactures practices 课程负责人:何 伟

二、学时与学分:三周, 3学分

三、适用专业: 工科本科电类专业

四、课程教材:通信工程学院自编.电子综合设计课题汇编, 2003年

五、参考教材:丘关源编.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谢嘉奎编.低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阎 石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姚燕南等编.微型计算机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丁元杰编.单片微机原理及运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赵曙光等编.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开发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六、开课单位:通信工程学院

七、面向开课对象: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生物医电等专业本科生

八、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电子技术应用型设计课程,是通信学院为电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极具特色的设计性课程。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电子技术知识,掌握一些小型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制作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全面性的设计素质;在于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增强他们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在于训练学生的小组组织能力和团队的分工合作精神(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特点是分小组进行,一般每四人一组)。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单元电路设计、系统电路分析、整机联调、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理论设计(使用PSPICE、MC3和PROTEL等软件工具),并进行逻辑分析、仿真分析、交流分析、直流分析和瞬态分析及印制板图的热分析。从而设计出实用的电路,最后利用单片机开发装置、示波器、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PAL,GAL和EPGA等(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陈列)编程器,信号源和布线板进行实际制做和调试,最后提供出样机和计算机WORD编辑的理论设计报告。

九、课程的基本要求:

1.教学的学时安排:三周内软件仿真60机时,硬件制作实验36学时。

2.电子综合课程设计对指导教师选题的要求:

基于这门课程的特点要求指导教师能开发一些综合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小型课题,使大四的本科生能在四周内完成其作品,课题类型最好是具有自动控制、数字显示、声光报警、数据传输、数据转换等方面知识的模拟、数字综合系统。指导教师最好能先开发出成品,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起演示和参考作用,给学生以硬件布局、制作工艺及完成功能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师在课题中应设置基本要求、提高要求等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教学进度要求。

3.电子综合课程设计对学生的要求: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的特点是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电子技术知识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应有在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汇编语言、接口技术、c语言、甚至单片机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先修知识。因此最好设置在三年级或四年级上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电子综合设计与实践》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电类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如何用CAD软件对电子线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要求,拟定设计方案,并在计算机上完成原理分析、电路设计和模拟仿真。在仿真通过的基础上,经过选定元器件、制板、组装、焊接、调试等环节,最终完成实验样机。电子综合设计的题目,实际上都是一些小型的电子产品开发,题目都来自指导老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生产实践。通过该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汇贯通,综合运用;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工程意识,使他们的专业素质产生质的飞跃;为他们即将从事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按学分制的教学安排,电子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作,必须按年级和专业集中在实践环节的短学期内进行(3--4周),学生四人为一设计组,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组长的带领下,独立的完成设计任务。

九、课程的主要内容:

⒈ 电子综合设计的具体任务是: ①学生分组选定课题。

②用PSPICE V5.10和PROTEL等电子线路辅助设计和分析工具软件完成课题的低频、高频和数字电路的单元设计和混合电路设计。

③用上述软件进一步完成系统的仿真分析、噪声分析、极限分析和频谱分析。(下一步采用Mentor的EDA系统软件实现TOP—DOWN设计)。

④用PROTEL印制板工具软件完成电路的布局、布线工作。

⑤在实验室用布线板实际完成各单元电路的焊接制作和系统的联调工作。

⑥用微机、单片机开发系统和逻辑电路实现系统的在线控制,最终实现样机的脱机运行。

⑦学生提交用WORD编辑的设计报告和制做的实物。⑧优秀学生提交经过工艺设计和造型设计的实物。⒉ 课程内容及实验项目: 课题一 语音处理系统

基本要求:采用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仿真调试,实现EPROM分段存储语音信息,并能分段重放。

2提高要求: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建立语音库,实现任意组合语音库数据信息的放音功能。

课题二 多路放大与巡回测量电路

基本要求:用多路放大器对若干个不同的被测信号进行放大,然后通过一路A/D转换器和数字显示器按照一定顺序轮流显示这若干个被测量,这样既可以减小测试仪器的功耗和体积,又能降低成本。

课题三 数字式电容分档测量

基本要求:数字式电容分档测量,被测电容的范围:100pf~99μf,系统响应时间∠1s,测量的相对误差∠5%,用数码管显示被测的电容值。

课题四 LED汉字点阵显示系统设计

基本要求:采用8031单片和LED点阵显示模块设计实现组合点阵信息显示。提高要求:具有显示内容自动更新的功能以完成对任意存储的信息内容进行完整的显示。

课题五 数控直流电源

基本要求:设计出有一定输出电压范围和功能的数控电源。课题六 程控测量放大器

基本要求:设计一可用51单片机分档控制的程控放大器并显示设定放大倍数。提高要求: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可连续控制的程控测量放大器并最终实现自动增益。

课题七 直流小电机调速系统

基本要求:采用单片机开发系统对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进行理论设计和仿真实验,并采用光电对管实时在线检测直流电机转速及使用PWM技术调节控制电机的转速。提高要求:用键盘设定初值,用数码管显示电机转速。课题八

乐曲播放电路CPLD实现

基本要求:采用ispDesignExpert EDA开发系统进行乐曲播放电路的设计、仿真调试和实现。ISP芯片采用美国Lattice半导体公司的ispLSI 1032E。要求能进行流畅的乐曲播放。

提高要求: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播放的同时用简谱的形式同步显示播放的乐曲。

课题九

多功能数字电子表

基本要求:计时功能:显示时、分、秒,定闹功能,秒表功能,倒计时功能。提高要求:增加“语音报时”功能,增加“电子日历”功能。课题十 数字温度计

基本要求:可测量温度范围:000.0℃-102.0℃,温度分辨力:0.4℃

测量相对误差:≤2%,用数码管实时显示被测量的温度。

提高要求:实现多个温度点的实时测量,实现温度的分档测量(102℃、51℃、25.5℃)。课题十一

主从式监测报警系统

基本要求:以单片机为从机对目标状态进行监测,将结果通过标准串行口传送通信给微机主机,由微机跟踪显示目标状态; 提高要求:从机目标状态以某种现场变化为提示,主机则以某种直观警方式为提示。自选要求;从机目标状态以某种传感器方式为改变 课题十二 用单片机控制的乒乓球游戏机

基本要求:用单片机控制乒乓球的运动、左右拍击球动作并显示比分。

提高要求:除基本要求外,用单片机控制乒乓球的运动速度,另行设计表现击球动作、得分、失误的声响电路。

课题十三 简易频率计

技术指标: 频率(F)为:1Hz~100MHz,周期(T)为:1S~10E-7S,精度为:10% 课题十四 低频函数波形发生器

技术指标: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锯齿波,频率:0.1Hz~1KHz 控制方式:能选择不同的波形,并且能显示出当前产生的波形的频率值。输入电压:-5V~+5V 课题十五 汽车转弯灯控制系统

基本要求:应用8031单片机强大的布尔处理功能,设计实现汽车转弯信号灯的自动控制系统。

提高要求:具有亮度可调的停靠灯低亮发光功能。课题十六 计数式数字频率计的CPLD实现

基本要求:测量频率范围:100Hz~100MHz,测量相对误差:≤1% 测量信号:方波峰峰值3~5V(与TTL兼容),闸门时间:1s 显示控制:静态8位七段LED显示,且要求显示稳定,刷新时间与闸门时间相同。

提高要求:测量频率范围:100Hz~100MHz和1Hz~1MHz两档,相应的闸门时间为1s和100s,用一开关量选择控制。显示控制:动态扫描8位七段LED显示,且要求显示无闪烁,内容刷新时间与闸门时间相同。

课题十七 89C51单片机与PC机双向串行通信系统

基本要求:以89C51(MCS-51系列)单片机和PC机为核心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双向串行通信系统;以LED数码管为显示元件显示89C51单片机发送和接收到的数据及出错信息,用压电小喇叭为电声元件发出声音报警;设计一个数据输入小建盘,能输入0~9十个数字符号及所必须的命令键;设计一个简单可靠的89C51单片机和PC机双向串行通信接口;电源用5V直流电源供电;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功耗,提高性价比;编写出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程序;写出设计报告及详细使用说明。提高要求:具有字符串收发的功能。课题十八 电子福特表的设计

基本要求: 可测电压为直流,电压幅度范围0----5伏,测量值用3位LED显示,误差小于0.01伏,测量值可以通过喇叭自动播报。

提高要求:可测电压可以是交流信号,电压幅度可以扩大到20伏。课题十九 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

基本要求:设计两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能实现有线通信,一方为发射,另一方为接收。

提高要求:两个单片机最小系统能相互通信,并能实现校验。

十、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单片微机原理及运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开发与应用。

十一、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结果进行实际验收(按最后完成的功能给定成绩),而优秀作品则由学院组织专家小组统一评定,十二、学时分配:

⒈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的学时安排:

根据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的课题难度和深度一般要求学生在三周内完成其全部设计和制作,教学和学习都须集中在这三周内,因此建议该设计课程安排在实验场地比较空闲的每学期的前三周或最后三周。

⒉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进度安排:(软件仿真60机时,硬件制作实验36学时)第一周:第一天:开动员大会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布置设计任务讲解课题内容给学生两到三天时间查资料并制定方案;

第三天:待学生方案确定后开始发放制作工具和元器件,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仿真软件及仿真调试的培训;

第四天起:开始软、硬件的实做,这期间学生必须在指定场地进行设计,而指导教师则必须在辅导时间内前往指导(指导教师每周应指导12学时以上)。

第二周:继续软、硬件的实做,这期间学生必须在指定场地进行设计,而指导教师则必须在辅导时间内前往指导(指导教师每周应指导12学时以上)。

第三周:继续软、硬件的实做,这期间学生必须在指定场地进行设计,而指导教师则必须在辅导时间内前往指导(指导教师每周应指导12学时以上)。

第三周:最后一天: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结果进行验收(按最后完成的功能给定成绩),对优秀作品由所有教师统一评定,之后各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交设计报告、归还作品或元器件及工具。

《环境保护与管理综合实践(本科段)》考核大纲 篇5

训练考核大纲

(试行)

总 则

一、目的意义。为规范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业务技能训练内容、时间、标准和考核,为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业务技能训练提供依据,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特制定《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业务技能训练考核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二、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全国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手抓执法工作、一手抓技能训练,从实际需要出发,着重研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方式方法,着力提升执法办案素质能力。

四、任务目标。积极开展执法相关业务技能训练,熟悉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全面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形象好的执法队伍。

五、基本原则。业务技能训练必须遵循“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因人施训、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确保质量”的原则。

六、训练规定。各级综合执法机构执法人员全员参与,并结合实际每年安排不少于50%的基础课目、40%的执法办案课目、30%的分业课目训练,单位和个人每三年必须完成所有课目的训练(不含选训课目);有条件的单位(个人)可安排选训课目的训练。单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完成训练任务的,需向上一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报告。

七、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建立健全训练工作制度,科学制定训练计划,突出重点,严密组织,确保效果。各级职责如下:

(一)文化部职责 1.制定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业务技能训练的规章制度,编写训练大纲,分课目编写训练教材。

2.规划、部署、指导、检查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业务技能训练工作,督促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或综合执法机构组织技能训练,每年组织一次对部分省份技能训练开展情况及训练成效的抽查,每4年组织一次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业务技能比武。

3.开发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业务技能远程培训和考试系统,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4.建立全国师资队伍,组织训练课件编写和在线教学。5.建立完善训练制度,开展训练调研,总结推广训练经验。(二)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职责 1.拟定下达训练计划,确定训练任务、目标。2.组织开展业务骨干培训,培养专业化人才。

3.每年组织对辖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进行一次考核验收;每4年组织一次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业务技能比武。

4.加强业务技能指导,搞好训练管理。5.开展训练交流和训练标兵评比活动。6.收集训练情况,总结表彰。

(三)市级文化行政部门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职责

1.组织开训动员。

2.具体指导本辖区教学训练,每一年开展一次评教评学活动。

3.每年集中本辖区新进人员岗前培训一次,并对本辖区执法人员开展1期以上业务轮训。

4.每半年集中召开一次训练分析会,每年对辖区综合执法机构组织一次考核验收,每4年组织一次本辖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业务技能比武。

5.上报训练信息和总结,搞好训练评估统计。

(四)县级文化行政部门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职责。

1.制定训练方案和个人自学计划,明确责任分工。2.按纲组织自学和技能训练。3.每半年召开一次教学、训练分析会,开展补差训练。4.落实训练制度,搞好保障。

5.进行登记统计,建立训练档案,上报训练情况。

八、施训方法。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中训练、统一培训、视频讲座、模拟作业等方法为辅,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积极开展业务技能考核比赛等活动,检验业务技能训练成果。

九、时间计划。执法机构每年从2月1日至11月30日组织学习训练,共10个月,每周2个课时(1小时为1课时),每月4周8个课时,每年共80个课时,各课目训练时间由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确定。新进人员第一年内学习训练时间为100个课时,每个课目训练时间由各执法机构安排。

十、考核与评定。考核分为普考和抽考,50岁(含)以上的男性和45岁(含)以上的女性执法人员免考。普考主要用于单位对本级执法人员进行考核,通常在单课目结束或所有课目结束后综合进行,不及格者由所在单位组织1次补考,其成绩为该课目的最终成绩。抽考主要用于上级对下级单位考核,通常在训练阶段或训练结束时综合进行,考核成绩作为综合执法工作考评依据之一。考核可采取现场考试、在线考试、模拟现场等形式进行,、评分细则由组织单位自定。

训练成绩分个人单课目成绩、个人成绩和单位成绩,均采取“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评定。

(一)个人训练成绩由个人所有单课目成绩综合评定:

优秀——所有训练课目成绩均为良好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50%;或所有训练课目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80%;

良好——所有训练课目成绩优良率不低于80%,或所有训练课目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50%;

及格——所有训练课目成绩及格率不低于80%,或所有训练课目成绩优秀率不低于50%;

不及格——所有训练课目成绩及格率达不到60%。

(二)单位训练成绩由所有个人(单位)训练成绩综合评定:

优秀——所有个人(单位)训练成绩均为良好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80%;或所有个人(单位)训练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60%; 良好——所有个人(单位)训练成绩优良率不低于80%,或所有个人(单位)训练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50%;

及格——所有个人(单位)训练成绩及格率不低于80%,或所有个人(单位)训练成绩优秀率不低于50%》;

不及格——所有个人(单位)训练成绩及格率低于60%。

十一、训练管理。建立业务技能训练工作制度和协作机制,落实训练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建立个人和单位业务训练档案,完善登记、统计,加强信息收集。

十二、训练活动。积极开展“训练标兵”“执法能手”评选活动,并予以精神或物质奖励。评选条件和标准由各级自行制定。

十三、训练保障。搞好训练经费、器材、教材、物资、场地保障,积极为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

十四、解释权限。本《大纲》由文化部负责解释,《大纲》未明确的问题由文化部业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部门或综合执法机构作出补充规定。

十五、本《大纲》从二0一五年一月一日开始试行。

基础科目

课目一:文化市场概论

目的:掌握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基础知识,为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打好基础。

要点:重点学习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法律制度内容。内容:

一、文化市场综述

(一)文化市场的基本概念及特殊属性 1.文化市场基本概念 2.文化市场的特殊属性(二)文化市场发展的历史特征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概述(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与综合执法 1.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概念及缘由 2.综合执法的概念及来源(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1.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模式 2.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制度建设 3.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

三、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监督、责任与赔偿(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监督的基本形式 1.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监督的概念、内涵 2.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监督分类(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 1.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概念 2.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的构成要件 3.文化市场违法行政表现形式 4.文化市场违法行政法律责任(三)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赔偿

1.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赔偿的概念与范围 2.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赔偿的确认 3.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赔偿的实施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上机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

课目二:行政法律法规

目的:通过学习,熟悉相关规定,掌握裁量标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要点:重点掌握行政处罚法中的行政处罚种类、行政执法程序,行政复议法中的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办理程序及《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内容。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六、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

七、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口试或上机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及教材。

课目三:公文写作

目的:提高执法人员机关公文写作水平和日常公文处理能力。要点:重点掌握行文规范。内容:

一、公文写作的一般理论(一)公文的种类(二)公文的格式(三)公文的行文规则 1.行文要求

2.向上级机关行文应遵循的规则 3.向下级机关行文应遵循的规则 4.同级机关行文要求

二、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一)公文拟制 1.公文起草 2.公文文稿审核 3.公文签发(二)公文办理 1.收文办理主要程序 2.发文办理主要程序(三)公文管理

三、常用的几种公文(一)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 1.请示 2.报告 3.通知 4.函 5.通报 6.纪要

(二)几种特殊公文的写作 1.执法动态 2.案件督办函 3.暗访报告 4.举报分析报告 5.指导性案例 6.政务信息 7.重大案件报告

8.文化市场重大案件分析报告 9.调研报告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上机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与写作实用手册》(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课目四:计算机操作及网络运用

目的:提高执法人员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办公技能。要点:重点学习训练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二)软件系统(三)多媒体技术

二、计算机日常办公软件运用(一)Windows操作系统(二)Word或Wps的使用 1.Word或Wps的基本操作 2.Word或Wps的排版技术 3.Word或Wps表格的制作 4.Word或Wps的图文编排功能(三)Excel的使用 1.Excel的基本操作 2.工作表格式化 3.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4.图表

(四)PowerPoint的使用 1.创建演示文稿 2.编辑演示文稿 3.修饰演示文稿 4.设置动画效果

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二)计算机网络结构构成 1.网络硬件的组成 2.网络软件的组成(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四)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

考 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上机操作。根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编著)、《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目五: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

目的:熟悉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操作程序,提高执法人员运用平台办案技能。

要点:重点对信息录入和平台运用进行训练。内容:

一、vpn的操作使用(一)安装vpn(二)使用登陆vpn

二、我的工作(一)待办工作(二)已办工作

三、举报登记(一)举报查询(二)举报登记

四、日常检查(一)检查查询(二)分配巡查(三)自发检查

五、平台案件录入(一)主体信息(二)现场检查(三)调查询问(四)物品管理(五)处理方式 1.责令改正 2.当场处罚 3.建议立案 六、一户一档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上机操作。结合实际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操作手册》、《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演示文稿》等。

课目六:职业道德与礼仪

目的:规范执法人员用语和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树立队伍形象。要点:重点学习训练个人礼仪及执法文明用语。内容:

一、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一)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二)规范标准(三)实施与监督

二、执法人员礼仪及文明用语(一)个人礼仪 1.仪表礼仪 2.着装礼仪 3.言谈礼仪 4.举止礼仪(二)公务礼仪 1.当面接待礼仪 2.电话接待礼仪 3.会议礼仪(三)社交礼仪 1.称呼礼仪 2.介绍礼仪 3.通信礼仪(四)执法文明用语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口试或模拟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礼仪大全》等。

课目七:执法规范

目的:规范综合执法工作和执法行为,明确执法规范目的和意义,增强依法行政意识。

要点:重点学习行政执法操作规范和程序规范及行政执法违法相关知识。内容:

一、行政执法的原则与操作规范(一)行政执法原则 1.合法行政原则 2.合理行政原则 3.程序正当原则 4.高效便民原则 5.诚实守信原则(二)行政执法操作规范 1.文书格式设计规范 2.文书填制与使用规范 3.操作程序与时限规范 4.依法处理违法案件规范

二、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一)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检查行为要求(二)调查取证工作中的行为要求(三)执法人员着装规范(四)执法证件管理

三、行政执法权限规范(一)行政执法主体确定 1.组织主体确定 2.个人主体确定(二)行政执法权限确定

四、行政执法程序规范(一)行政执法管辖 1.行政执法地域管辖确定 2.行政执法职权管辖确定 3.行政执法级别管辖确定 4.行政执法指定管辖确定(二)行政执法过程(三)行政执法顺序(四)行政执法时限(五)行政执法方式

五、行政处罚对象及内容的规范(一)行政处罚对象主体确立(二)违法事实的认定(三)适用法律的查明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口试。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

执法办案科目

课目一:日常检(巡)查与监督 目的:提高检查技巧,增强监管效能。要点:重点学习日常检查的方法和内容。内容:

一、文化市场执法检(巡)查的开展(一)检(巡)查体制 1.责任区检(巡)查 2.多个责任区检(巡)查 3.分队检(巡)查 4.混合编组巡查(二)检(巡)查工具选择(三)检(巡)查路线安排(四)检(巡)查时间分配及分班(五)检(巡)查监督的组织与实施 1.组织监督方式 2.制度监督 3.技术监督

二、日常检(巡)查的要求(一)双人执法检查(二)表明身份及权利告知(三)检查频度

三、日常检(巡)查的权力与相关人的义务(一)日常检(巡)查的权力 1.证件、证书、凭证、资料检查权 2.实物检查权 3.场地检查权 4.技术监督检查权 5.责成提供资料、情况权 6.询问权

(二)相关人的义务 1.被检查单位义务(1)接受检查(2)如实反映情况(3)提供相关资料(4)提供采样商品(5)交付账簿等接受检查 2.有关部门、个人义务(1)直接支持、协助(2)技术鉴定支持(3)提供有关资料证明(4)揭发检举

四、日常检(巡)查的方法(一)日常检查准备 1.检查计划的制定 2.检查任务、对象的了解 3.相关政策、法规的掌握 4.法律文书的准备(二)现场实地检查程序 1.执法人员现场实地检查 2.当事人自述 3.询问

4.利用录音、录像、照像、复制等进行取证 5.整理、归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三)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制作及要点

五、日常检(巡)查数据分析与研判(一)资料整理(二)发现问题落实(三)问题性质判定

六、日常检(巡)查结果的运用(一)填制《现场检查(勘验)笔录》(二)形成案件的调查(三)下达相关文书

七、交叉检查与暗访抽查(一)检查要求(二)检查形式 1.听取工作情况汇报 2.查阅工作档案 3.随机抽取

4.检查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 5.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三)结果运用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模拟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文化市场日常检查规范(试行)》、《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等。

课目二:受理举报案件

目的:掌握举报案件办理程序和要求,增强举报处理的时效性。要点:重点学习举报处理程序及相关文书制作。内容:

一、文化市场举报制度的组成(一)文化市场举报制度的宣传(二)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受理(三)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分流(四)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审核(五)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转办(六)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初查(七)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催办(八)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保护(九)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奖励(十)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答复

二、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办理(一)文化市场举报案件办理工作要求 1.及时受理 2.专人接听 3.规定期限处理

(二)文化市场举报案件办理工作程序 1.文化市场举报案件接收(1)电话举报案件受理(2)信函举报案件受理(3)传真举报案件受理(4)电子邮件举报案件受理(5)群众来访举报案件受理(6)信息网络举报案件受理(7)上级及其它部门转移举报案件受理 2.文化市场举报案件审核程序(1)受理举报案件第一责任人初审(2)执法部门负责人审核(3)执法人员初步调查后的审核(4)执法机构负责人的终审 3.文化市场举报案件办理程序(1)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转办(2)文化市场举报案件的跟踪督办 4.文化市场举报案件核查程序(1)核查人员的确立(2)举报案件内容的核查(3)核(调)查情况的审查 5.文化市场举报案件回复程序(1)上级催办的回复(2)同级群众举报的回复

(3)其它有管辖权部门分流举报的回复 6.举报案件相关文书制作

(1)文化市场举报处理单制作及要点(2)立案审批表制作及要点

三、文化市场举报受理应注意的几大要素 1.时间要素

2.举报者反映对象要素

3.举报事件涉嫌违规行为内容要素 4.举报反映的地区、辖区以及准确地址要素

四、对举报信息综合分析判定 1.举报信息的汇总 2.举报信息的定量分析 3.汇总举报信息的综合分析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模拟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文化市场举报办理规范》、《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等。

课目三:调查取证

目的:熟悉调查取证方法步骤,提高取证技巧,增强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要点:重点学习收集、固定证据的方法及证据来源合法性要求。内容:

一、证据的种类

(一)书证的表现形式及收集要求(二)物证的证明方式及收集要求(三)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收集要求(四)证人证言的收集要求(五)当事人陈述的收集要求(六)鉴定结论的收集要求

(七)现场笔录、勘验笔录的收集要求

(八)域外证据、外文书证、外国视听资料收集要求

二、证据的收集、固定(一)收集、固定证据方法

1.询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证人,并制作调查询问笔录 2.查阅、复制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文件、档案、账簿和其它书面材料 3.对涉案场所、设备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勘验 4.依法采取抽样取证或者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5.对涉案非法物品依法采取查封或扣押措施 6.提请相关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7.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方法(二)调查询问应注意的问题

(三)现场检查或者现场勘验应注意的问题(四)抽样取证应注意的问题

(五)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应注意的问题(六)证据收集相关文书制作 1.调查询问通知书制作及要点 2.调查询问笔录制作及要点

3.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审批表制作及要点 4.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制作及要点 5.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处理告知书制作及要点 6.抽样取证凭证制作及要点

7.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物品清单制作及要点 8.鉴定书制作及要点

9.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制作及要点 10.查封(扣押)决定书制作及要点 11.协助调查函制作及要点 12.查询函制作及要点

三、证据的审查与认定(一)证据审查

1.证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审查 2.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审查 3.证据来源的合法性审查(二)证据认定

1.执法部门可直接予以认定

2.对同一事实进行证明的数个证据的效力关系的认定 3.证据不能单独作为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的认定 4.证据材料不得作为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的认定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口试或模拟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

课目四:实施处罚

目的:熟悉执法办案程序,增强办案的有效性。要点:重点学习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内容:

一、行政处罚程序(一)简易程序与一般程序 1.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1)违法事实确凿(2)法定依据(3)罚款数额小或警告 2.简易程序的实施内容(1)表明身份

(2)确认违法事实和说明处罚理由(3)制作处罚决定书(4)送达(5)当事人签名(6)申诉方式(7)备案

3.实施一般程序处罚的内容(1)案件的立案(2)调查取证(3)陈述与申辩(4)行政处罚的决定

(5)文化市场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基本流程(二)听证程序

1.听证程序的概念与适用条件 2.听证程序中参加人员要求 3.听证的举行 4.听证的记录与报告(三)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程序(四)罚缴分离制度(五)监督制度

二、行政处罚执行程序(一)自动履行(二)强制执行 1.加处罚款

2.拍卖查封、扣押的财物或者划拨冻结的存款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一)移送程序依据(二)移送程序要求(四)异议解决(五)法律责任

四、行政复议的程序(一)行政复议的申请(二)行政复议的受理(三)行政复议的决定

五、实施行政处罚相关文书制作(一)责令改正通知书制作及要点(二)当场处罚决定书制作及要点(三)查封(扣押)决定书制作及要点(四)查封(扣押)处理告知书制作及要点(五)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制作及要点;(六)案件调查报告制作及要点(七)案件调查终结审批表制作及要点(八)案件移送单制作及要点

(九)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笔录制作及要点(十)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制作及要点(十一)陈述(申辩)情况审核表制作及要点(十二)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制作及要点(十三)行政处罚听证笔录制作及要点(十四)行政处罚听证意见书制作及要点(十五)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及要点(十六)送达回证制作及要点

(十七)行政处罚履行催告书制作及要点(十八)结案报告制作及要点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上机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课目五:执法案卷管理

目的:掌握各类档案的分类、装订和保管方法,提高案卷归档和管理质量。要点:重点学会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归档文件材料的制作及档案使用保管。内容:

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档案的分类和原则

二、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具体内容(一)立卷 1.立卷材料 2.材料排序(二)组卷和归档 1.组卷

(1)一般程序案件的组卷(2)简易程序案件的组卷

(3)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组卷的基本要求 2.归档(1)归档材料的要求(2)不便附卷保存证据的归档(3)归档案卷内文件材料顺序编号(4)归档案卷的装订(5)案卷归档的时间(三)保管与利用 1.保管 2.利用

三、档案的期限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实际操作。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等。

课目六:重大案件管理

目的:提高重大案件管理及处理方法。

学习要点:重点掌握重大案件报告、督办、查处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内容:

一、文化市场重大案件的范围

二、文化市场重大案件的报告(一)重大案件报告的要求(二)重大案件书面报告的内容(三)涉密案件的报告

(四)重大案件的汇总报告内容

1.辖区内文化市场重大案件的总体分析报告,包括数量类别、基本特点和典型意义

2.各门类文化市场重大案件的名称、办案单位、办案人员、基本案情、处理结果或者进展情况

三、文化市场重大案件的督办(一)重大案件督办方式 1.上级直接督办 2.下级提请督办

(二)文化市场重大案件督办程序 1.确定具体执法办案部门 2.重大案件督办的审核 3.督办通知的下达(三)督办重大案件的查处 1.督办案件查处方案的制定 2.督办案件查处方案的备案 3.督办案件的办理与查处中的调整 4.督办案件的催办与转交 5.督办案件的工作要求 6.督办案件的结案与撤销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口试。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相关规范性文件。

课目七:文化产品识别

目的:掌握常见文化产品初步识别方法,提高识别真假技能。要点:重点学习音像制品、书报刊等出版物识别相关知识。内容:

一、音像制品识别

(一)国内出版音像制品真伪识别 1.外观识别 2.音像制品编码识别 3.SID码的识别 4.出版社图形标志识别 5.境外版识别 6.音像出版单位识别 7.价格参考识别

8.进货、销货渠道的参考识别(二)违法音像制品识别方式 1.看审批文号 2.看中图公司进口标识 3.看音像制品编码 4.看光盘上蚀刻SID码 5.看价格

6.查非法音像制品目录 7.其它方法

二、违禁出版物识别(一)政治性错误出版物识别(二)淫秽出版物识别(三)色情出版物识别(四)宣扬凶杀暴力出版物识别(五)宣传封建迷信出版物识别

三、侵权出版物识别

四、图书识别(一)图书结构识别(二)中国标准书号识别(三)中国标准书号条码识别(四)其他标识系统识别(五)图书在版编目(CIP)识别

五、期、报刊等连续出版物识别(一)期刊标识内容识别(二)期刊刊名与出版形式(三)中国标准刊号(ISSN 部分)条码(四)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SSN)识别(五)印刷格式与位置识别

六、内部资料出版物识别

七、文物的识别

(一)古代文物与近现代文物基本判定(二)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基本判定(三)国家文物级别基本判定(四)国有文物与私有文物基本判定

(五)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判定

八、网络文化产品识别(一)私服、外挂产品识别(二)网络演出、网络节目识别(三)网络赌博识别(四)网络色情活动识别(五)网络游戏的识别

(六)网络虚拟货币、装备等识别(七)网络出版物的识别

九、电子游戏机型、机种、内容识别

十、影视作品内容和版权识别

十一、营业性演出内容识别

十二、美术品(艺术品)与文物(古玩)识别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口试或实际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分业科目

课目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执法

目的:熟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督管理的制度和手段,学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执法技能,提高监管及办案效能。

要点:重点学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执法依据、处罚标准和执法取证要点。内容:

一、基础知识:

(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和上网消费者应当遵守的一般行为准则(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行政管理机关及职责

(四)文化、公安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相关业务的禁止性规定(五)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设立标准

(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1.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设立的许可制度和管理原则 2.综合执法机构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施的监督管理制度(1)现场检查记录制度

(2)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日常检查频度最低标准制度(3)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经营案件处理公示制度(4)举报登记和查处制度

(5)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日常管理档案和黑名单制度 3.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自身实施的网吧管理制度 4.管理手段

二、执法依据

(一)行政法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的主要规范性文件

1.文化部关于贯彻《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通知(文市发〔2002〕46号)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9部门《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19号)

3.文化部等9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网吧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文市发〔2004〕38号)

4.文化部等9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网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05〕10号)

5.文化部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07〕10号)

6.文化部等5部委《关于进一步净化网吧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09〕9号)7.文化部《关于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通知》(文市发〔2010〕458号)

8.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文化部关于提请解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有关条文的函》的复函(国法函〔2003〕188号)

9.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文化部关于提请就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有关问题进行解释的函》(国法函〔2004〕13号)

10.文化部《关于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有关问题的复函》(文市函〔2005〕344号)

11.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有关问题的复函》(办市函〔2010〕495号)

12.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关于<北京市文化局关于提请文化部对网吧设立有关条件进行解释的请示>的复函》(市函〔2010〕65号)

(三)部门及各地规章

三、取证要点

(一)查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主体资格(二)查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否处于营业状态(三)查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违规行为

四、执法主要案由

(一)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二)在规定的营业时间以外营业(三)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

(四)未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五)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记录有关上网信息;未按规定时间保存登记内容、记录备份,或者在保存期内修改、删除登记内容和记录备份

(六)涂改、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七)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及终止经营活动,未向文化行政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或者备案

(八)经营非网络游戏

(九)向上网消费者提供的计算机未通过局域网的方式接入互联网(十)未建立场内巡查制度

(十一)发现上网消费者的违法行为未予制止并向文化行政部门举报(十二)未按规定时间保存登记内容、记录备份(十三)在保存期内修改、删除登记内容、记录备份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口试或模拟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课目二:网络文化市场执法

目的:掌握网络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和执法技能,提高监管及办案效能。要点:重点学习网络文化市场执法案件证据要求与取证方法、执法依据和处罚标准。

内容:

一、基础知识

(一)网络文化市场基本特征(二)互联网基础知识(三)网络文化市场分类 1.网络文化产品及活动(1)网络音乐娱乐(2)网络动漫

(3)网络演出剧(节)目和网络表演(4)网络艺术品(5)网络游戏

2.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 3.互联网出版活动

二、执法依据

(一)行政法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网络游戏暂行管理办法》、《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

(二)网络文化其他规范性文件参考

1.文化部《关于实施新修订<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市发〔2011〕14号)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2号)

3.文化部《关于网络音乐发展与管理的若干意见》(文市发〔2006〕32号)4.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5.文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09〕31号)

6.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开展动漫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三)网络游戏经营活动其他规范性文件参考

1.文化部、信息产业部《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 2.文化部等14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 3.文化部办公厅《关于立即查处“黑帮”主题非法网络游戏的通知》

4.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关于加强网络游戏市场推广管理制止低俗营销行为的函》(市函〔2010〕74号)

5.文化部、商务部《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 6.文化部《关于贯彻实施<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7.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关于<关于网络游戏内测或公测是否构成上网运营的请示>的复函》(市函〔2010〕92号)

8.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

9.文化部办公厅《关于规范进口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申报工作的公告》 10.文化部《关于对<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情况进行核查的通知》(文市函〔2010〕2561号)

11.文化部办公厅《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监管和执法要点指引》(办事发〔2010〕33号)

12.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印发〈“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市发〔2011〕6号)

13.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定”规定〉和中央编办有关解释,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和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管理的通知》(新出联〔2009〕13号)

14.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对“私服”、“外挂”专项治理的通知》(新出联〔2003〕19号)

15.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落实国务院归口审批电子和互联网游戏出版物决定的通知》(新出联〔2004〕18号)

16.新闻出版总署《关于禁止利用网络游戏从事赌博活动的通知》(新出音〔2005〕25号)

17.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强对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管理的通知》(新出厅字〔2009〕266号)

18.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规范网络游戏经营秩序查禁利用网络游戏赌博的通知》(公通字〔2007〕3号)

19.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0〕40号)

(四)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相关规范性文件参考 1.《关于加强影视播放机构和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播放DV片管理的通知》(广发社字〔2004〕520号)

2.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车载、楼宇等公共视听载体管理的通知》(广发〔2007〕118号)

3.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管理规定的通知》(广发〔2007〕122号)

4.广电总局《关于做好<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申报审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08〕44号)

5.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广发〔2009〕22号)6.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09〕60号)

7.广电总局《关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许可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09〕73号)

8.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广电部门在行政处罚中能否直接没收违法设备问题的复函》(广办函法字〔2009〕148号)

9.广电总局《关于发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的通告》(通告〔2010〕3号)

10.广电总局《关于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10〕43号)11.广电总局《关于依法查处非法“网络电视台”有关情况的通报》12.广电总局《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广发编字〔2004〕331号)(五)互联网出版活动相关规范性文件参考

1.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发布<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的通知》((88)新出办字第1512号)

2.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认定、查禁非法出版物的若干问题的通知》((91)新出发字98号)

3.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规范利用互联网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通知》(新出联〔2007〕8号)

4.新闻出版总署《关于依法依规将电子书纳入审批管理的通知》(新出厅发〔2010〕4号)(六)部门及各地规章

三、取证要点

(一)网络文化执法证据种类和要求 1.反映当事人主体身份确认的证据(1)身份证明(2)网站备案信息(3)相关许可文件

2.确认违法事实、情节、性质等方面的证据(1)远程核查笔录(2)现场检查(勘验)笔录

(3)远程核查、现场检查形成的视听资料(4)涉案物品及相关违法工具(5)当事人的调查询问笔录

(6)当事人提交的有关陈述、申辩材料

(7)通讯部门或网络空间、域名提供商出具的相关证明(如电信出具的IP地址确认函)

(二)网络文化市场执法案件取证方法 1.核查案件违法信息 2.查询网站备案信息 3.查询网站IP地址 4.查询网站域名注册信息 5.远程取证 6.现场检查与取证 7.其他取证

(三)网络文化市场执法案件取证要点 1.查明当事人是否具有经营资格 2.查明当事人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情况 3.查明当事人从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的情况 4.查明当事人经营行为的违法所得 5.查明当事人经营行为是否规模较大或者社会危害严重

四、执法主要案由(一)互联网文化活动

1.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

2.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逾期未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3.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未在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标明文化行政部门颁发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编号、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编号

4.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未在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标明备案编号、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备案编号

5.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改变名称、业务范围,合并或者分立,未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并持文化行政部门核发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到当地电信管理机构办理相应的手续

6.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改变名称、业务范围,合并或者分立,变更后逾期未重新办理备案手续的

7.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经营进口互联网文化产品未在其显著位置标明文化部批准文号

8.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经营国产互联网文化产品未在其显著位置标明文化部备案编号

9.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擅自变更进口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名称或者增删内容 10.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经营国产互联网文化产品未按规定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11.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提供含有禁止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 12.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提供含有禁止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 13.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提供未经文化部批准进口的互联网文化产品 14.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提供未经文化部批准进口的互联网文化产品 15.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未建立自审制度,未明确专门部门,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互联网文化产品内容和活动的自查与管理 16.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发现所提供的互联网文化产品含有禁止内容未立即停止提供、未保存有关记录,未按规定报文化行政部门

(二)网络游戏

1.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网络游戏上网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或者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等网络游戏经营活动

2.擅自从事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或者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等网络游戏经营活动

3.提供含有禁止内容的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

4.获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变更网站名称、网站域名或者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经营地址、注册资金、股权结构以及许可经营范围的,未在变更之日起2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5.网络游戏经营单位上网运营未获得文化部内容审查批准的进口网络游戏 6.进口网络游戏变更运营企业未按照要求重新申报 7.对进口网络游戏内容进行实质性变动未报送审查

8.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未根据网络游戏的内容、功能和适用人群,制定网络游戏用户指引和警示说明

9.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制定的网络游戏用户指引和警示说明未在网站和网络游戏的显著位置予以标明

10.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网络游戏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11.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或者未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12.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授权无网络游戏运营资质的单位运营网络游戏 13.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在网络游戏中设置未经网络游戏用户同意的强制对战 14.网络游戏的推广和宣传含有本办法第九条禁止内容

15.以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诱导网络游戏用户采取投入法定货币或者网络游戏虚拟货币方式获取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

16.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发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用于支付、购买实物或者兑换其它单位的产品和服务 17.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发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以恶意占用用户预付资金为目的 18.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发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未保存网络游戏用户的购买记录,或保存期限自用户最后一次接受服务之日起少于180日

19.未将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种类、价格、总量等情况按规定报送注册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20.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

21.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为未经审查或者备案的网络游戏提供交易服务

22.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提供服务时,未保证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注册,并绑定与该用户注册信息相一致的银行账户

23.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接到利害关系人、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通知后,拒绝或懈于协助核实交易行为的合法性。或者经核实属于违法交易的,未立即采取措施终止交易服务并保存有关记录

24.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保存用户间的交易记录和账务记录等信息少于180日

25.国产网络游戏在上网运营未按规定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履行备案手续 26.国产网络游戏内容发生实质性变动未按规定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进行备案

27.未建立自审制度,未明确专门部门,或者未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网络游戏内容和经营行为的自查与管理,保障网络游戏内容和经营行为的合法性

28.网络游戏运营企业未对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29.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终止运营网络游戏,或者网络游戏运营权发生转移,未按规定提前予以公告,或者对网络游戏用户尚未使用的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及尚未失效的游戏服务,未按用户购买时的比例,以法定货币退还用户或者用户接受的其他方式进行退换

30.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与用户的服务协议未包括《网络游戏服务格式化协议必备条款》的全部内容,或服务协议其他条款与《网络游戏服务格式化协议必备条款》相抵触 31.网络游戏运营单位未在企业网站、产品客户端、用户服务中心等显著位置标示《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等信息

32.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实际经营的网站域名与申报信息不一致 33.网络游戏未在其运营网站指定位置及游戏内显著位置标明批准文号 34.未在提供服务网站的显著位置公布纠纷处理方式

35.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发现网络游戏用户发布违法信息,未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服务协议立即停止为其提供服务,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36.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终止运营网络游戏,或者网络游戏运营权发生转移的,未提前60日予以公告

37.已备案的国产网络游戏未在其运营网站指定位置及游戏内显著位置标明备案编号

(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 1.擅自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

2.未按照许可证载明或备案的开办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播出名称、登录地址、业务类别、节目内容、播出方式、接收终端、传输网络和传输范围等事项,按本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或违规播出时政类新闻节目

3.擅自从事主持、访谈、报道类视听服务或自办网络剧(片)类服务 4.擅自在互联网上使用广播电视专有名称开展业务

5.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转播类服务未按规定到省级以上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履行备案手续

6.变更注册资本、股东、股权结构,有重大资产变动或有上市等重大融资行为的,业务项目超出《许可证》载明范围,办公场所、法定代表人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的网址、网站名依法变更未按规定向省级以上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7.未在播出界面显著位置标注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批准的播出标识、名称、《许可证》或备案编号

8.向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备案的单位提供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有关的代收费及信号传输、服务器托管等金融和技术服务

9.提供的视听节目含有禁止内容 10.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单位为个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

11.在提供播客(视频分享)、视频分享等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时,未提示上载者不得上载违规视听节目

12.对含有违反本规定内容的视听节目,未立即删除或保存有关记录,未履行报告义务

13.未采取版权保护措施

14.对含有违反本规定内容的视听节目,未履行保存保留节目记录、向主管部门如实提供查询义务

15.未履行查验义务,或向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提供其《许可证》或备案载明事项范围以外的接入服务

16.虚假宣传或误导用户、做出对用户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或提供有偿服务时,未以显著方式公布所提供服务的视听节目种类、范围、资费标准和时限,未告知用户中止或者取消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条件和方式

17.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泄露用户信息秘密 18.互联网视听服务单位在同一内三次出现违规行为

19.拒绝、阻挠、拖延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弄虚作假

20.以虚假证明、文件等手段骗取《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21.擅自转播、链接、聚合、集成境外广播电视频道和视听节目网站内容,或擅自插播、截留视听节目信号

(四)互联网出版市场 1.擅自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

2.未在其网站主页上标明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文号

3.出版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选题,未依照重大选题备案的规定,报国家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4.登载或者发送含有禁止内容的互联网产品

5.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互联网出版内容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或者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6.发现所登载或者发送的作品含有禁载内容和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未立即停止登载或者发送,未保存有关记录,或者未按规定报告和抄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模拟考核。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课目三:娱乐场所执法

目的:掌握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执法取证技能,提高监管及办案效能。要点:重点学习娱乐场所监督管理和执法取证要点。内容:

一、基础知识(一)娱乐场所的概念(二)监管权限

(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规定(四)娱乐场所的设立规定

二、执法依据

(一)行政法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第370号令)

(二)部门规章:《娱乐场所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55号)及各地规章(三)规范性文件

1.文化部《关于贯彻<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通知》(文市发〔2006〕7号)2.文化部《关于<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贯彻执行中若干问题的意见》(文市发〔2006〕31号)

3.文化部《关于贯彻<娱乐场所管理办法>的通知》(文市发〔2013〕12号)(四)相关解释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公安部《关于<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四项法律适用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法函〔2006〕329号)

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具体应用问题的复函》(国法秘函〔2006〕377号)

三、取证要点

(一)确认经营主体是否违规(二)确认经营内容是否违规(三)确认经营活动是否违规 1.调查是否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经营 2.调查是否有未成年人进入 3.核查消费者人数

4.检查服务人员是否按规定从业 5.检查经营记录是否规范

6.检查场所内标志标牌是否按规定标识 7.确认场所累计违规次数

四、执法主要案由

(一)娱乐场所未按条例规定悬挂警示标志、未成年人禁入或者限入标志(二)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三)禁止营业时间内营业

(四)歌舞娱乐场所播放的曲目、屏幕画面或者游艺娱乐场所电子游戏机内的游戏项目含有禁止内容

(五)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的、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机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向未成年人提供的

(六)未按规定建立从业人员名簿、营业日志(七)娱乐场所容纳消费者超过核定人数

(八)游艺娱乐场所设置未经文化主管部门内容审查的游戏游艺设备(九)为未经文化主管部门批准的营业性演出活动提供场地(十)娱乐场所不配合文化主管部门的日常检查和技术监管措施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模拟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80%以上为良好,正确率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课目四:演出市场执法

目的:明确营业性演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取证要点、主要案由,提高演出市场的监管执法效能。

要点:重点学习演出市场的执法依据、执法要点和执法主要案由。内容:

一、基础知识(一)演出市场的概念(二)演出的分类

(三)我国演出市场的发展现状

二、执法依据

(一)行政法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二)部门规章:《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管理规定》、《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娱乐场所管理办法》及各地规章

三、取证要点

(一)演出市场执法的检查步骤 1.演出信息的获取 2.营业性演出的执法判定 3.核查营业性演出是否经过批准

4.核查演出经营主体是否具备合法资质和权限 5.核查演出情况是否和批准相同

6.检查演出进行中是否有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二)演出市场的执法取证 1.演出市场执法收集证据的种类 2.演出市场执法取证流程(三)演出执法对象的确定

四、执法主要案由

(一)演出举办方的违法行为和执法指引

1.擅自设立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从事举办营业性演出的经营活动 2.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在本场所内擅自举办营业性演出

3.在演播厅外,以营业性演出的形式进行电视文艺节目的录制,未办理审批手续

4.擅自举办募捐义演或者其他公益性演出 5.超范围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 6.未经批准举办营业性演出

7.未在演出前提交演出场地合格证明而举办临时搭建舞台、看台营业性演出 8.经文化部批准的涉外演出在批准的时间内增加演出场地,未备案

9.变更演出举办单位、参加演出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员或者节目,未重新报批 10.变更演出名称、时间、地点、场次,未重新报批

11.伪造、变造、出租、出借、买卖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批准文件 12.非因不可抗力中止、停止演出

13.文艺表演团体、主要演员、主要节目发生变更未及时告知观众 14.为假唱提供条件

15.演出举办单位没有现场演唱、演奏记录

16.营业性演出含有《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禁止情形

17.以政府部门名义举办演出或冠以“中华”、“全国”、“国际”等字样 18.未经批准擅自出售演出门票 19.拒不接受文化执法检查

(二)演出场所方的违法行为和执法指引 1.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未办理备案手续

2.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为未经批准的营业性演出提供场地 3.娱乐场所不得为未经批准的营业性演出活动提供场地 4.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发现演出含有禁止情形,未阻止,未报告(三)演出方的违法行为和执法指引

1.擅自设立文艺表演团体,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 2.个体演员未办理备案手续 3.演出含有法律法规禁止情形 4.非因不可抗力,退出演出 5.以假唱、假演奏欺骗观众

(四)演出市场行政执法中违法所得的认定和计算 1.演出举办方的违法所得 2.演出场地方的违法所得 3.演出方的违法所得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模拟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为80%以上为良好,60%以上为基本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课目五:美术品市场执法

目的:通过学习美术品市场相关法规及概念、取证要点、法律责任等知识,提高美术品市场的监管执法效能。

要点:重点学习美术品市场的执法依据和执法主要案由。内容:

一、基础知识(一)美术品的概念(二)美术品的发展状况(三)美术品的监管现状

二、执法依据

(一)《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二)《美术品进出口管理暂行规定》(三)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及各地规章

三、取证要点

(一)擅自开展经营或展览活动

1.确认审批机关是否批准经营单位开展美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的书面证明;开展美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的有关证据,包括报关单、与相关单位签订的美术品销售合同或展览展示合同;相关财务票据,如发票、报税凭证等

2.确认审批机关是否批准展览单位开展涉外商业性美术品展览活动的书面证明;涉外商业性美术品展览活动的有关证据,包括签订的合同、广告、场地租赁协议、门票、宣传单等;涉外商业性美术品展览活动的有关证据,包括现场图片、音像资料等

(二)内容违反国家规定的

1.认定被处罚主体(包括营业执照复印件、事业法人代码证书复印件等)2.违禁内容的认定(展览作品、作品价签、海报、宣传画册等)(三)未按要求备案的

1.搜集收购、销售、租赁、装裱、经纪、评估、咨询以及商业性美术品展览、比赛等活动的证据。搜集有广告、售票、赞助等商业运作模式的证据。调取展览馆、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营业执照、往来账目和价格标签等,从其经营中寻找证据

(四)未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的

1.搜集证据证明当事人从事美术品经营活动

2.确认经营者确实未按照规章或文件的规定建立健全相应的经营管理制度(五)不能证明合法来源的

1.搜集证据证明当事人从事美术品经营活动

2.搜集美术品的进货发票、进口凭证、与作者签订的销售协议等(六)未标价的

1.搜集证据证明当事人从事美术品经营活动 2.用照片或影视资料反映经营的美术品未标明价格(七)经纪人员违规执业的

1.当事人的询问笔录、美术品中介服务单位的资质情况和出具的情况说明、当事人与中介服务单位签订的协议、领取的薪金、报酬的有关证据等

()进出口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

1.搜集进出口的协议、报关单等证明进出口经营活动的证据 2.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出具的涉案美术品含有国家禁止内容的书面结论(九)资料和批准文件不符规定的

1.搜集审批机关批准进出口的文件,包括美术品的数量、作品名称和其他资料;实际进出口美术品的数量、作品名称和其他资料;当事人对变更未重新报批的有关笔录

2.取得审批机关批准进出口的文件的原件;公安机关鉴定的伪造、涂改的证明;出租、出借、出售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转让文化行政部门批准文件的有关证据,包括协议、发票、举报材料等;相关人员的询问笔录

四、执法主要案由

(一)擅自开展美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或者涉外商业性美术品展览活动(二)违反《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作品内容违反国家禁止性规定

(三)未按《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规定向文化行政部门备案(四)未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五)不能证明经营的美术品合法来源(六)经营的美术品没有明码标价

(七)从事美术品经纪活动的专业人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美术品中介服务单位执业

(八)进出口经营活动中含有国家禁止内容的美术品,或者擅自销售、展览、展示,以及利用其他商业形式传播未经文化行政部门批准进口的美术品

(九)擅自更改、增减批准进出口的美术品数量、作品名称和其他资料,伪造、涂改、出租、出借、出售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转让文化行政部门批准文件

(十)美术品侵权行为的执法(十一)行为艺术的执法和现场处置

(十二)行为艺术与从事淫秽表演等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区分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或模拟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为80%以上为良好,60%以上为基本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课目六:文物执法

目的:通过学习文物市场的基本概念、分类、保护管理及取证要点、法律责任等知识,提高文物市场的监管执法效能。

要点:重点学习文物市场的执法依据和执法主要案由部分。内容:

一、基础知识(一)文物的概念(二)文物的分类(三)国有文物和私有文物

(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文物保护与管理(六)文物违法活动的防范

二、执法依据

(一)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长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博物馆条例》

(二)部门规章:《文物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博物馆管理办法》、《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管理办法》、《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文物复制拓印管理办法》、《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经营性活动管理规定(试行)》、《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规程(试行)》、《国家文物局文物安全案件督察督办管理规定(试行)》及地方规章

三、取证要点(一)不可移动文物

1.确认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市(州)级、县级;确认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否按规定划定、作出标志说明;确认是否发生了建设作业,是属于其他建设工程,还是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确认建设作业是否是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是否依法经过批准;建设作业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2.确认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否按规定划定,并予以公布;确认是否发生了建设工程;确认建设工程是否是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是否依法经过相应文物部门同意;确认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工程是否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造成了破坏;确认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3.确认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确认是否发生了文物保护单位的迁移、拆除;确认迁移、拆除文物保护单位是否履行了审批手续,或者是否属于不得拆除的文物保护单位;确认迁移、拆除作业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4.确认文物保护单位的性质,是属于国有还是属于非国有;确认是否发生了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确认修缮文物保护单位是否履行了审批手续;确认修缮施工是否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确认修缮行为是否明显改变文物原状

5.确认文物保护单位的性质是否属于国有;确认是否发生了将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资产经营的行为;确认将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资产经营的违法所得

(二)馆藏文物

1.确认文物保护单位的性质是否属于文物收藏单位;确认是否发生没有配备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坏的设施的行为

2.确认借用文物的文物收藏单位是属于国有还是非国有;确认被借用文物的等级,是否属于馆藏一级文物;确认借用馆藏文物的行为是否依法经过审批或备案;确认借用文物的时间期限;确认借用文物的违法所得

3.确认依法调拨(交换、出借)文物的事实;确认依法调拨(交换、出借)文物获得合理补偿的事实;确认依法调拨(交换、出借)文物获得的补偿费用被挪用、侵占的事实;确认挪用、侵占依法调拨(交换、出借)文物获得的补偿费用的行为主体

4.确认行为人是否属于国有馆藏单位;确认行为的标的物是否属于馆藏文物;确认行为的方式是否属于赠与、出租或出售;确认赠与、出租或出售馆藏文物的违法所得

5.确认行为人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确认行为人的离任事实;确认行为人离任时未按规定办理馆藏文物移交手续;确认是否有违法所得

(三)考古发掘

1.确认标的物是否属于文物;确认文物是否属于在建设工程或者在农业生产中发现;确认发现文物的单位或者个人是否有隐匿不报或拒不上交的行为;确认是否有违法所得

2.确认当事人行为是否属于考古发掘;确认当事人的考古发掘计划;确认当事人的考古发掘是否属于抢救性发掘;确认当事人的考古发掘是否依法履行报批手续

3.确认当事人是否已经实施了考古发掘;确认当事人考古发掘取得的结果;确认当事人未将考古发掘的结果如实上报

四、执法主要案由(一)不可移动文物

1.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2.未经文物部门同意,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破坏文物单位历史风貌

3.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4.擅自修缮文物,明显改变文物原状

5.擅自将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企业资产经营(二)馆藏文物

1.未按规定配备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坏设施 2.违反规定借用馆藏文物

3.挪用、侵占依法调拨(或交换、出借)文物所得补偿费用 4.将国有馆藏文物赠与、出租或出售给其他单位(个人)5.未按规定移交馆藏文物(三)考古发掘

1.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拒不上交)2.未经批准擅自进行考古发掘 3.不如实报告考古发掘结果

(四)文物管理刑事法律主要内容及适用(了解)1.走私文物罪 2.妨害文物管理罪 3.渎职罪

4.其它法律、法规、规章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口试或模拟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为80%以上为良好,60%以上为基本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课目七: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执法

目的:通过学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管理的相关法规,提高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的监管办案效能,促进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的规范化。

要点:重点学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执法技能。内容:

一、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二)艺术考级的宗旨和应遵循的原则(三)参加艺术考级对学习艺术人员的作用(四)目前我国的考级机构

二、执法依据

(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

(二)其它与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取证要点

(一)核实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承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单位法人资格(二)检查艺术考级机构与承办单位的合作协议(三)检查考级点的招生简章以及相关备案证明材料(四)调查是否按规定组织考级活动

(五)检查《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的发放是否符合规定(六)考级收费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四、执法主要案由

(一)未经批准擅自或者变相开办艺术考级活动(二)未按规定报审批机关备案即发布考级简章

(三)组织艺术考级活动未按规定将考级时间、考级地点、考生数量、考场安排等情况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四)艺术考级活动结束后未按规定将发放艺术考级证书的名单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五)艺术考级考官及考级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办公地点有变动未按规定向审批机关备案

(六)未按核准的艺术考级专业组织艺术考级活动

(七)执考考官及其行为不符合《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

(八)未按规定要求实行回避

(九)考级过程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十)委托承办单位未按规定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或者委托的承办单位不符合规定

(十一)发放未经监制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

(十二)向被宣布考试无效的考生发放《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十三)未经批准,擅自扩大设置考场范围(十四)违反物价管理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多收费(十五)阻挠、抗拒文化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监督检查

考核:由本级或上级组织,笔试、口试或模拟作业。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采取四级制评定,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正确率为80%以上为良好,60%以上为基本合格,否则为不及格。

参考资料:《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等。

课目八:出版市场执法

目的:掌握出版市场非法经营活动的表现形式和非法出版物的识别方法,提高对出版市场监管效能和执法能力。

要点:重点学习训练出版市场经营活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执法技能。内容:

《环境保护与管理综合实践(本科段)》考核大纲 篇6

IM&IS Synthetic Design 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 本科生 课程设计时间:4周 学分:4 执笔者:张立厚

编写日期: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设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在修完主干专业课程“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英文教材、双语教学)、“SQL SERVER及其应用”及其他主要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后开设的综合设计课程,是其与专业实习同时进行的必修实践环节。本设计要使学生采用《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与其他专业课程中学习的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有能力的可采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运用其基本方法与主要图表工具,完成一个自己在专业实习或提供其他途径所了解业务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用自己熟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相关开发工具实现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运作的系统,并运行、评价、改进之;在此基础上严格按本大纲所附报告提纲撰写综合设计报告。通过本设计进一步弄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解经营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依存互动关系,明确信息系统要把重点从IT中的T(技术)转到I(信息)、M(管理)、E(经济)的转变的重要意义,把握与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方法、方式、策略及其基本过程与项目管理,领悟信息系统工程中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或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初步具备开发与管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初步形成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通过信息系统增值开发,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素质。设计内容与要求

要求学生在完成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门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中所学知识,选择自己了解的经营管理业务,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或面向对象方法,分析、设计、实现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运作的业务信息系统,并运行、评价改进之,最后要写出综合设计报告。

具体内容参见附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设计》报告提纲

设计过程与步骤

课程设计分3个阶段进行:首先,结合“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SQL SERVER及其应用”与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在学生已完成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安排学生结合准备去进行专业实习的单位的业务的初步了解,初步完成选题和资料准备。在期末2周的综合设计阶段,在教师的面对面与网上指导下,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与文献阅读,正式确定选题,并提交选题报告;初步完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撰写包含这些内容的综合设计报告初稿,打印并用Email交初稿。然后,教师在假期的头几天批改,提出指导意见用Email返回给学生,学生在假期中,在老师网上指导下基本完成综合设计,撰写并经过教师网上指导修改后,提出综合设计报告讨论稿。最后,开学初2周的综合设计阶段,在教师的面对面与网上指导下,对综合设计报告讨论稿作全面修改,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运行调试与改进,提交综合设计报告的打印稿和有完整软件与报告的电子文档的光盘。教师评阅,对不合格的,要求在其后修改完善,再达不到基本要求者,安排重修。

成绩评定:参照综合设计报告大纲逐条逐项定出评分标准,逐项给出成绩,最后计算总分。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1.张立厚、张应利、高京广、陈鸣中等编著,管理信息系统(MIS),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2.Douglas E.Comes.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2001年 参考书目

[1] Stephen Haag, Maeve Cummings, James Dawkin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机械工业出版社, 英文版,1998.[2] E.F.Peter Newson, Michael Par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se.机械工业出版社,英文版,1998.[3]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4]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轮(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 王晓铭,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开发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7] Douglas E.Comes,David L.Stevens.Internetworking With TCP/IP Vol.I Prentice-Hall.2001

[8] Douglas E.Comes,David L.Stevens.Internetworking With TCP/IP Vol.II Prentice-Hall.2001

[9]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10] 冬震亚、余雪丽、陶世群.现代计算机网络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附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设计》报告提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科学生用)

封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设计报告(4号字,居中置于页顶),课题名称(小4,置于第3行),与内容相符合的画面,设计人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日期。要美观大方,具有创新性。

目录:有序号、标题、页码,布局合理并实现对正文链接

报告内容(不能只有图表,必须有语言文字详细表述的思路。标题应改为与自

己业务系统相关)

概述:系统的基本任务,主要业务(要在网络环境下完成的业务),开发目标 1. 系统分析

1.1 用户需求:包括系统现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达到的具体指标等。

1.2 可行性研究:

1.2.1 系统初步方案:简述初步调查的现状概况,结合用户需求,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概略初步方案(要有开发目标、基本功能、用什么硬软件平台、什么方式、什么策略、实现哪些主要功能,都必须建立在网络平台上)。

1.2.2 可行性分析:从技术、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全面具体分析方案中的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有益性,通过列表比较比较,选择出一个较好的可行方案。

1.3 现状调查:

1.3.1 所选业务相关的组织机构调查:画出现状组织机构图,并作适当说明。

1.3.2 工作现状调查:①叙述现状的业务处理过程,画出对应的业务流程图(业务复杂时可以分成子业务画);②列出相关单据票证帐簿报表及其它文档的原始资料。

1.3.3 信息流程调查:由现状业务流程图,画出现状数据流图(DFD)的顶层图(图T),用功能-数据(P-D)分析法,叙述分析过程并画出U/C矩阵,然后据其画出0层图(图0)和至少第1层图(图

1、图

2、图3„)。业务复杂时可以先以子业务为0层图中的大加工,画出顶层图与0层图,再对子业务大加工做功能-数据分析,逐层向下分解,画出以下各层数据流图。检查数据流图与业务流程图的对应性,发现问题就及时改正。

1.3.4 现状评价:与用户需求对比,找出现状的问题和可取之处。1.4 目标分析:

1.4.1 数据分析:由现状DFD的数据存储或现状业务的相关单据票证卡表帐簿文档报表,列出要存储的所有数据项,逐项分析叙述每项类型结构,最后综合列出所有要长期存储的不能在业务内部生成的基本项。

1.4.2 构思初始ERD:讨论由基本项构思ERD的四条原则,①写出第一条原则,分析并得出的相应实体类;②写出第二条原则,分析并得出的相应联系,并根据业务中的语义要求确定其类型;③写出第三条原则,分析并得出的每个实体类的属性和有属性的联系类的属性,必要时可按常规需要,补充一些数据分析中没有列出的基本项作为相应实体或联系的属性;④画出ERD(规模要求不少于3个主实体,1个从实体,2个联系和48个属性);⑤写出第四条原则,检查得出的ERD是否符合“一事一地”,如果有在ERD中作为属性重复出现的基本项要消除重复,如果有没有在ERD中作为属性出现的基本项要补充到适当位置或解释原因,如果有ERD中的属性不是原来列出的基本项则要解释增加原因或者去掉。当业务较复杂时,可以先按上述方法得出各子业务的子ERD,然后再合并为全局ERD。

1.4.3 ERD的改进:消除冗余的实体与联系;如果有复杂的多对多的多元联系,则引进联系体把它分解为多个二元联系来简化;必要时合并少属性的一对一联系的实体。

1.4.4 数据存储的初步考虑与优化:①写出由ERD导出一般关系模型的第1条原则,列出由独立实体得到的各个关系框架;②写出第2条原则,列出由从实体及其主从联系得到的关系框架;③写出第3条原则,在多实体关系或零实体关系上增加一实体关系的主码作为外码,及其一对多联系本身的属性,来表达一对多联系;④写出第4条原则,列出由多对多联系得到的关系框架;检查关系模型与ERD的对应性,如ERD中的主标识是否都转换成关系的主码,非标识的属性是否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联系线是否都用外码来表达等,有错误则改正;进行查询/存取分析,为方便查询,合并相关关系,优化数据存储结构。

1.4.5 业务流程再造/改进(BPR/I):分析计算机网络处理与人工处理不同特点所带来的变化,围绕数据库和考虑其输入/输出及校验和人机交互对业务流程的要求,可采用的统计分析预测等定量的现代管理方法(至少2项)并结合实现用户目标要作的改变(至少1项),等主要方面,作业务流程再造或改进(BPR/BPI),叙述并画出新的业务流程图(相对原业务流程要有质的变化)。

1.4.6 构思新DFD:由新的业务流程图,用功能-数据(P-D)分析法,论述绘制其U/C矩阵并调整行列过程,用小矩形划分子系统,然后据此画出新DFD(不少于4个层次)及其DD表(每个表不少于5个元素)。当系统规模较大时,也可以把子业务加上系统查询、系统输出作为图0的大加工,画出顶层图与图0,再对每个子业务做功能-数据(P-D)分析,向下再画子图。检查数据流图与业务流程图的对应性,发现问题就及时改正。

1.4.7 再进行数据存储分析:看是否要修改ERD,如果要修改,则修改后回到1.4.5;否则进到1.4.8。(不必修改也要分析论述)

1.4.8 画功能层次图(FHD):整理伴随着DFD的绘制,把每个加工作为一个功能任务,逐层画出的功能层次图(FHD);检查FHD与DFD的对应性,有错则改进,得到新系统的FHD。进行系统管理功能分析,增加用户管理功能、出错处理功能、初始化功能、时序控制功能、信息系统通常都要有而业务FHD中还没有的查询功能、对应输出功能等等,得到完全的FHD。1.4.9 构思计算机网络平台模式选择:分析业务与系统对计算机网络的要求,提出计算机网络平台模式选择的基本构思(主要是服务器的类型配置及其与客户机的分工,参见MIS教材第6章)。

这样,就得到由新系统业务流程图、DFD及其DD表、ERD及其数据存储的初步考虑、FHD等4种工具表达的新系统逻辑模型及其网络平台模式选择的基本构思等构成的新系统逻辑模型。2 系统设计 2.1 总体设计

2.1.1 一般关系模型设计:由ERD按4条原则设计一般关系模型,如果与系统分析中的初步构思没有什么不同或改变很小,则可用文字说明;重点讨论关系之间的永久关联与数据完整性要求,并在原表上增加修改,而不必再列表。

2.1.2 处理功能总体结构设计:①写出由DFD导出初始MSD的两种分析方法,叙述由DFD导出初始MSD的过程,画出初始MSD,注意分析MSD与DFD的对应性(层次对应、元素表达对应等),有错则改正;②写出改进MSD的启发性规则,必要的话,叙述改进初始MSD的思路,画出改进后的MSD;③叙述MSD优化思路,必要时,给出优化的结构。补充1.4.8中增加的系统维护管理功能的模块。2.1.3 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①设想所开发业务系统要用的系统平台的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连接设备(包括硬件与系统软件)的逻辑功能,画出平台的总体布局拓扑图(至少有一个带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器和两个功能不同的客户机)。②补充网络所要求的网络管理模块与接口模块(应包括网页乃至网站模块)到模块结构图中。

2.2 详细设计:

2.2.1 代码系统设计:写出代码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主要的代码(不少于5种)。

2.2.2 系统平台具体设计:①按平台的总体布局拓扑图,设想具体环境,设计网络的具体布局图,画出平台具体(形象)结构图;②完成设备(包括硬件与系统软件)的选型,列出设备选型清单。

2.2.3 数据库结构的具体设计:①按所选用的DBMS设计数据库表的具体框架,依据新业务流程的语义要求,确定数据完整性(含索引),特别注意关系级完整性与参照完整性,标注并写出说明,注意与一般关系模型的对应性。②按子业务或子系统,结合处理功能的要求,设计各个用户应用程序的用户视图。

2.2.4 模块设计:①比较人工模块与计算机模块各自优势和选用原则,确定各模块的实现方式;②设计输出模块的输出报表格式与相关行为方法逻辑框图;③设计输入模块(表单)格式与相关行为方法逻辑框图,注意完整性控制;④设计人机对话(包括查询)模块的(表单)格式与相关行为方法逻辑框图;在人机接口模块(包括网页乃至网站),特别是主控模块设计中,要突出系统的安全性设计。(至少有两层菜单、两个查询模块、两个报表生成模块和两个网页)。⑤设计机内模块的算法及其框图。⑥设计网页格式及其内容结构与链接。

2.2.5 人工模块的业务流程、现场工作流程设计与组织结构的改组的建议:叙述人工模块,包括人机接口模块的人工处理部分,的业务流程,必要时画出其各个业务流程图或现场工作流程图,并提出组织结构的改组的建议,画出建议的组织机构图。

注意,系统尚未实现,详细设计中不能出现由系统运行中打印出来的图表,所有图表基本要用word或其他画图制表工具画出。3 系统实现:

3.1 人员培训的简要讨论与网络平台实现的具体论述。

3.2 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①用SQL编写数据表源模式,输入计算机并打印出来;②建立输入表单及其方法程序并打印出来;③运行输入表单,输入数据并打印出来;要特别注意并突出叙述在源模式中和输入应用程序中对完整性控制的实现。④用SQL写出用户视图,输入并打印出来。

3.3 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①写出机内模块源程序,输入并打印出来;②建立人机对话(包括查询)表单,打印出表单和菜单画面、方法程序;③用程序设计语言或报表生成器设计报表,并打印源程序与报表格式;④用标记语言或网页生成工具构造网页,并打印源标记程序与网页。

3.4 系统联调:模块连接,打包,形成项目,最好是形成可执行程序。注意分服务器与客户机来讨论。在程序的设计、生成与测试中要注意突出系统安全性在程序中的具体实现,及时叙述测试中的问题、解决方法与自己的感受。4 系统运行

4.1 使用说明:写出在网络环境下系统操作使用的简要说明。4.2 系统运行:按系统操作使用的简要说明叙述运行操作,包括主控、网页、人机对话、查询、报表的运行操作,打印出运行的表单,并打印出运行结果(至少有两个查询结果和两个报表输出结果)。在系统实现中已打印的只要说明,不必重复打印。

4.3 系统评价:叙述采用的有特色的技术与技巧;成功之处与主要特点;系统要改进完善之处和进一步工作的打算;论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收获、体会(要真实、生动)。

说明:本提纲按以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一个规模适当的网络环境下的业务信息系统、用C/S网络模式、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系统实现为前提来讨论,但鼓励学生用面向对象方法和Oracle等大型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来完成课程设计,其报告可参照本提纲撰写,基本内容应不少于本提纲的要求。也可以几个同学组成团队分工合作完成一个较大的系统,但要各开发其一个子系统,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完成任务不少于上述要求,各自写出报告。

上一篇:公司团委三季度工作总结及四季度工作计划下一篇:春节祝福短信《送朋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