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公安院校

2024-11-20

新建本科公安院校(精选12篇)

新建本科公安院校 篇1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平台, 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功能的基础。[1]学科建设已成为大学的核心工作。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作为新生的行业本科院校, 其学科建设具有地方取向性、基础薄弱性、应用取向性和行业特色性等基本特点, 充分认识和分析这些特点, 有利于提高其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内涵

(一) 学科及学科建设

在我国, 《辞海》把学科定义为“学术的分类, 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在西方, 学科的英文为“discipline”。该词具有多种含义, 包括学科、课程、纪律、严格的训练、规范准则、戒律、熏陶等。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它按学科, 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3]本文认为, 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范畴, 主要应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 学科是特定研究领域走向成熟的产物。“称一个研究范围为一门‘学科’, 即是说它并非只是依赖教条而立, 其权威性并非源自一人或一派, 而是基于普遍接受的方法或真理。”[4]“称一门知识为学科, 即有严格和具有认受性的蕴义。”[5]其二, 学科是对知识进行划分的一种单位, 它通过同一性的作用来设置自身的研究边界, 并规定了本学科研究者的学术规范。

所谓学科建设, 我们可以理解为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它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 结合自身实际, 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6]

(二)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

根据上述学科及其建设的概念辨析, 我们认为,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是指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根据社会发展对公安人才的需求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规律, 结合自身实际, 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科建设是公安院校办出特色, 打造品牌,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码。从学科建设的内涵出发来考虑,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主要包括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人才梯队;完善学科规范建制, 营造学科建设环境等方面。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

(一)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地方取向性

地方性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特点之一, 也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 高等教育的服务面向走的是一条“国际—国家—地方”的发展轨迹:中世纪的大学, 其服务面向具有国际性;民族国家的兴起, 使大学具有国民性;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 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具有地方性特征。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于各省市中心城市或地级城市, 归属地方公安部门管理, 同时接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和管理, 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 并与地方经济、地方公安界有着天然联系。因此, 地方取向性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特点。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公安行业发展的需要, 为区域发展服务。首先,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作为办学的适应主体, 应根据地方区域发展与公安行业需求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特点, 不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 在一定程度上自觉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优化统一。[7]其次,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与专业结构不是按照越来越细, 越来越窄, 强调“对口”的直接适应思路来调整的, 而是能够较好地根据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按照“实基础、强能力、重应用、图创新”的模式进行培养, 只有这样,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一线公安工作时, 方能迸发出极大的活力。

(二)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薄弱性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短, 学科建设基础薄弱,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意识薄弱, 缺乏整体建设规划。由于脱胎于专科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学科建设集体无意识”等先天性缺陷, 使得在现实中, 一些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上缺乏基本规划, 既没有相应的短期安排, 也没有中长期规划, 学科建设处于盲目的状态;一些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虽然有学科建设规划, 但规划的质量不高, 缺乏整体性和可操作性, 在实践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大, 缺乏全局性考虑。二是学科建设基础薄弱, 师资和科研力量不强。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既是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 又是建设高水平学科的基础条件。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都由公安专科院校升格而来, 先天性存在师资欠缺和科研力量薄弱这两块软肋, 导致了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和学科建设进展缓慢。三是学科建设投入不够, 学科建设硬件条件不足。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经费不足, 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导致与学科建设相关的图书资料、实验室、学科基地建设跟不上, 从而影响了学科建设的质量

(三)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应用取向性

应用性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又一显著特点。这是因为地方一线公安工作需要一批高素质的警务专门人才, 而学科建设的核心之一是人才培养。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应用性主要表现在应该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公安工作服务, 培养一线的应用型警务人才。“应用型警务人才”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公安警务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 特别强调基础、实用和实战的知识, 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第二, 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公安警务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 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 比较而言, 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第三, “实用型警务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公安工作的结合, 更加重视公安警务实习这个教学环节。为此,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体现应用价值取向, 主要培养应用型警务专门人才, 以便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一线公安工作的需求。因此, 在学科专业设置上, 应冷热结合, 灵活应变, 对于体现自身特色和水平而一线公安工作需求不是很大的专业, 应根据社会需求对专业进行调整, 但不能因为市场需求不大而任意削减。对于社会急需自己又不具备优势的热门专业, 可根据自身条件, 合理设置, 以适应地方经济和公安工作的需要。

(四)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行业特色性

行业特色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主要特点之一。所谓特色, 就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中有一项指标“特色项目”是完全独立于七个一级指标之外的。在这个指标体系中“特色”被注释为“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 本校特有的, 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 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 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可见, 大学特色, 是指一所大学在办学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理念、模式、风格、氛围等等。它既可以是学校及校长个性的整体显现, 也可以是学校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甚至在某一点上所表现出来的闪耀着独特个性的亮点。[8]

学科建设的特色性, 是大学特色中最主要、最鲜明的标志。作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 学科建设不可能在本学科的所有领域占据学术的制高点, 而应有其自己的特色。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就具体学科而言, 只有形成了本身鲜明的特色, 才能闪光于学科丛林之中, 体现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既要体现出公安行业特色, 又要在同类高校相同学科中通过创新凸显特色。一方面,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突出公安学科专业不同于普通专业的个性, 彰显学科特色;另一方面,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也要结合历史和现实条件, 整合学科积淀和学科优势,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着眼于现代公安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通过理论、方法、制度创新来培育学科特色,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

总之,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础, 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 更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只有把学科建设好,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9]由此可见,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离不开学科建设, 而学科建设是否针对有效, 又取决于对学科建设基本特点的准确分析和把握。故而, 对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地方取向性、基础薄弱性、应用取向性和行业特色性等基本特点进行探析, 有利于提高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利于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声誉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大中.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1) .

[2]辞海 (中) [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2947.

[3]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34.

[4][5]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13-14.

[6]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7) .

[7][8]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11) .

[9]马建.关于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7) .

新建本科公安院校 篇2

安徽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合并升格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本

安徽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本 安徽马鞍山市整合马鞍山师专等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筹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安徽万博科技职业学院申请升本 安徽长江职业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筹备合并组建安徽城市建设学院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筹备创建本科院校

北京市北京吉利大学升格为北京吉利学院

福建筹建平潭海洋大学 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莆田理工学院 福建泉州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华光影艺学院

福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筹建本科 福建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师院软件学院筹备升本 福建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升格本科院校列入福建省“十二五”高校设置规划

福建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筹备升本 福建厦门医高专筹备升格为厦门医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筹建福清大学(学院)甘肃联合大学升格为兰州文理学院(甘肃文化传媒学院)甘肃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广东筹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兰卡斯特大学

广东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升格为本科院校

广东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本 广东技术师院天河学院筹备转设为独立本科院校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申办本科院校 广东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申报升格为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南华工商学院申请申本

广东深圳筹建深圳城市大学 广东私立华联学院申报升格为本科院校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

广东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拟申报成立广东工商学院

广东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筹备申办本科院校广东理工学院

广西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申报升格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广西北海职业学院和北海市电视大学筹备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广西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筹建桂林旅游学院

广西桂林师专筹备升格为桂林学院

广西教育学院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改制为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申请转制为广西经济学院(本科)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申办本科警官学院

广西柳州师专筹备升格为来宾学院(或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申办本科体育学院

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筹备转设为贵州商学院

贵州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筹备转设为本科院校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筹备升本

贵州黔南民族医专升格为本科贵州民族医学院

河北: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筹备申办本科院校

河北: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筹备转制为普通本科高校

河北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筹建沧州理工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升格为石家庄理工学院

河北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高校

河北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全面启动升本工作

河北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河北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将升格为河北工程信息学院

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河南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申请升格为河南工学院

河南焦作大学申请升格为焦作工程学院

河南教育学院申请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

河南开封大学筹建本科开封学院

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筹备升格为漯河医学院

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筹备升格为南阳医学院(张仲景医学院)

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本

河南永城职业学院联合河南煤化集团筹办本科院校河南煤化学院

河南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筹备转制为本科河南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筹备转设为普通本科学院

河南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申办民办郑州华电学院

河南郑州交通职业学院筹备升本

河南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申办民办本科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申办民办本科郑州澍青医学院

河南中州大学申请晋升本科郑州理工学院

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筹备转设为民办本科普通高校

黑龙江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院筹备升格为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黑龙江将整合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商业职工大学、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和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学校的优势资源,创办本科商业学院

黑龙江伊春职业学院申请升格为伊春学院

湖北: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筹备转设为独立本科学院

湖北鄂州大学升格为湖北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和湖北园林学校筹建湖北林学院

湖北郧阳师范专科学校申请升格为汉江师范学院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筹备申本

湖南同德职业学院申办本科院校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筹建湖南艺术学院

吉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筹备申报本科院校

吉林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筹备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

吉林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筹备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长春光电信息学院

吉林长春医专升本进入吉林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二五规划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筹备申办本科院校

江苏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硅湖学院

江苏昆山杜克大学(筹)获批成立

江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建申本

江苏南通职业大学申请升格为南通工程学院

江苏省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正德学院

江苏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教育学院、苏州广播电视大学、苏州职工科技大学、苏州建筑职工大学和苏州影视艺术学校合并组建苏州城市学院

江苏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江苏无锡市政府筹办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

江苏无锡市政府筹建筹建无锡大学

江苏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申办本科院校

江苏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江苏扬州职业大学、扬州教育学院、扬州广播电视大学和扬州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扬州科技学院

江苏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申办本科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江西会计学院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筹备升本

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南昌工商学院

江西赣西科技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赣西科技学院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江西林业学院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江西商学院

江西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九江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师专筹备申本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南昌软件学院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筹建江西艺术学院

江西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鹰潭学院筹建本科鹰潭学院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江西应用学院(或江西国土资源学院)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江西渝州学院

辽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建本科辽西学院(辽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筹备转设为民办本科学院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辽宁仪器仪表学院 辽宁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筹建本科院校

辽宁沈阳工大和辽宁大学2校辽阳校区将组建辽宁理工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申请转设为辽宁能源学院 辽宁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建本科

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学院申报改建为本科院校包头稀土学院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申请升格为山东电力学院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申报升格为本科院校 山东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筹备改建为聊城学院 山东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 山东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筹备申办本科院校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 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筹备升本 山东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备升本

山西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筹建晋城大学(学院)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将与太原警官职业学院合并升本 山西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筹备升格为山西能源学院 山西兴华职业学院筹备升格本科

山西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建运城幼儿师范学院 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申办本科陕西电子科技学院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陕西青年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升本工作全面启动 陕西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筹备升格本科 上海筹建上海(浦东)科技大学 上海筹建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申办本科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申请升格本科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四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备升本 四川天一学院申请升格为本科院校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筹备转设为西南艺术学院 天津筹建滨海大学

天津职业大学申办本科天津工学院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筹建本科克拉玛依工程技术学院 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备升本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将申本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浙江华侨学院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浙江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嘉兴新南洋学院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申办本科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筹备升格为旅游本科院校 浙江拟重建辅仁大学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筹备转设为独立本科院校 浙江温州筹建国际合作温州肯恩大学 浙江温州筹建华侨大学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筹建独立的浙江音乐学院

169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

170 重庆筹建重庆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171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升格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172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经贸管理专修学院、重庆新世纪专修学院、东亚专修学院、重庆工业管理学校合并筹建本科重庆海联学院

173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升格为重庆涉外商贸学院

174 重庆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升格为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175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筹备申办本科重庆信息学院

176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筹备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路径探析 篇3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发展路径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整合、磨合和增量性发展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规模已达到一定的饱和,所以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仅依赖数量规模的增长来增加招生,而应转到内涵提升上来吸引生源。新时期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发展应坚持地方性、应用性及特色性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应成为学校的生存之基和活力之源。新建的本科院校发展应把握住一个侧重点就是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应与地方的需要紧密结合,应主动承担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的使命。

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要坚持走与地方紧密结合的道路是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的。首先,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当初国家之所以要建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就是由于地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地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以此来填补地方缺乏本科高校的空白,以实现高等教育向地方的延伸。新建的本科院校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支柱,地方也是倾力扶持其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基于其自身设立的缘由,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也应地方为依托。再次,从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应努力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以完成自己的本职功能。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自身出身于地方以及作为地方唯一或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理应积极的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地方走互动发展双赢发展之路。

在目前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新建本科院校应当有自己的发展之路。关键的就是转变传统的“象牙塔”的观念,亲近地方、走出传统的办学模式。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区域唯一的本科院校而且是最贴近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学校,理应成为高等教育走向基层的桥梁,成为广大基层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场所。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实现向地方社会的开放,打开校门、融入地方。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充分了解服务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才市场、民众需求等状况,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可靠、互利的合作关系,利用校内各种资源特别是智力优势,全方位服务于社会,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都服从于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体格局。[1]

二、坚持应用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抉择

新建本科院校走应用性发展之路和培养应用性人才是为适应内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和外部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性需要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与传统学术性老本科院校实现错位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要走应用性的发展之路具体的是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历史积淀所决定的。首先,新时期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一批新型朝阳产业的兴起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对一线的本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迫切希望高等教育培养出在素质、知识、能力等诸方面都适应工作需要的新型应用性本科人才。由于一直以来传统学术性本科所培养的理论型人才不能符合目前的需要,造成了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上的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当前全国各地的“技工荒”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现象。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迎合市场人才的需求,所以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的新建本科院校理应担负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责任并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寻求利用自己的发展空间。其次,新建本科院校坚持应用性的发展之路是由其自身历史的积淀所决定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大多都是高职高专,在较长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了技术专科办学基础和良好的产学合作传统。相比之下,老本科院校的发展一直走的是学术性发展之路因此其办学模式是不符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的,虽然可以转变其办学模式但是即使这样也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有新建本科院校来承担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责任是有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的。

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走适应应用性人才成长规律的发展模式。目前被新建本科院校比较认可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针对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出现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要重新认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中“研”要注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以应用于生产一线以区别于老本科院校的为丰富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同时这一模式中的“合作”不能片面的理解为教学层面的合作,还应包含学生的出口即就业的合作。最后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的方式来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效性,通过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提高院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以保证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三、坚持特色办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根本出路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意味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多样化中的一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走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高校的办学特色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高校间的差异并不等于特色。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特色是有内涵生发出来的,而非外部追加的,是自身优势和特点长期积淀发展而成的。[2]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是指与老本科院校相比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赢得自己发展的立足之地的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办学应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定“类型”在教学型: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发展应以教学为主以实现人才的培养,但是搞教学的同时也不排除其搞科研,以科研来辅助和促进教学。这里的科研要有适应自身院校的发展即科研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为主而非纯理论研究;定“目标”在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获得生产建设与社会事业第一线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精神与竞争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9]定“面向”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应主要以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需求为依托,实现院校与地方区域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凌松,单斐娴.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探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新建本科公安院校 篇4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以下简称《评估指标体系》) , 确立了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制度。《评估指标体系》中关于图书馆的指标是为加强图书馆建设, 提高图书馆为教学科研的服务水平而设立的。因此, 图书馆要抓住机遇, 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努力建设一个“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图书馆。

一、《评估指标体系》中关于图书馆指标的解读

《评估指标体系》把“图书馆状况”作为“教学基本设施”五个主要观测点之一, 该观测点又分为两个等级标准, 即A级和C级。A级标准要求“管理手段先进, 图书馆使用效果好”;C级标准要求“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新书量”两项指标。

《评估指标体系》中图书馆指标具体内涵: (1) 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主要是指应达到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中“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要求。如政法类院校应达到生均图书100册, 生均年进书量4册。 (2) 管理手段先进。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现代化手段采集、交流信息, 服务与管理先进, 使用方便快捷。 (3) 图书馆使用效果好。主要是指读者服务好, 各类文献资源利用率高。 (4) 与图书馆有关联内容。“校园网建设状况”要求达到“建设水平高, 运行良好, 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图书馆建立高速、安全、顺畅的网络平台, 不间断地为校园网终端用户提供数字资源网络服务, 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自动化、网络化。

在上述评估指标体系中, C级是数量指标, 即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纸质图书、文献资料以及各种电子数据库的数量。毫无疑问, 这是衡量一个图书馆的基本指标。A级是质量指标, 即馆藏资源管理与服务。表现为:馆藏资源与学科建设的相关性如何, 收藏的这些文献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满足读者利用的程度等。所以说, A级指标与C级指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A级指标和C级指标相比, 不是数量上的增加, 而是质量上的提高。

由此可见, 教学评估对图书馆工作既有定量指标, 又有定性要求。评估指标表面看似乎内容不多, 但内涵却非常的丰富, 涉及到藏书、服务、技术等各个方面, 实际上是考察图书馆的全面工作, 也就是考察图书馆所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将这种资源转化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绩效。

二、建设以公安法律为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

图书馆应本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遵循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律, 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要正确处理好收藏与利用、重点与一般、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共建与共享等方面的关系, 构建优质的、多层次的、具有鲜明公安法律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印刷型文献、数字化文献、网上文献信息、馆际互借服务相结合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尽最大努力满足全校师生和公安实战部门不断增长的文献需求。

1、完善文献资源采访策略

文献采访要根据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律, 结合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和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实际, 要坚持以公安、法律专业为重点, 注重学术性、研究性, 兼顾一般;要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素养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与教学部门和教师、学生联系, 采取多种形式, 了解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特别要关注公安文献的书刊信息, 使馆藏文献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要注重对全省公安灰色文献的收集。数字文献订购要加强与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系、沟通, 尽可能做到资源共享。要建好“公安 (警察) 样本库”等工作, 成为宣传、利用、保障公安 (警察) 文献资源的有效平台。

2、优化文献资源学科结构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 重点学科文献按研究级水平采集收藏, 全面系统地收集国内相关文献资料, 选择性收集该学科的国外文献资料, 使馆藏能准确地反映该学科的国内研究动态和学术发展前沿;支撑学科、配套学科、基础学科按教学级水平采集收藏, 做到前沿性文献、基础理论性文献、重大争论性文献较为完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按一般性采集收藏, 以满足教学科研的基本需求。

3、重视数字资源建设

根据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结合读者的需求, 加大数字文献的采购比例, 突出本馆特色, 提高本校的文献保障率。要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馆藏数据库的开发及馆藏文献的全文数字化, 并在此基础上, 对不同网络的信息资源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搜集、整理和组织。要开发适合我校专业的特色文献数据库, 逐步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馆藏化和馆藏特色文献的数字化。

三、建设以参考咨询为重点的读者服务体系

学校的发展与师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要求图书馆更新观念, 建立现代全新的服务理念。要实现图书馆使用效果好, 必须在读者服务上实现五个转变, 即:在服务观念上实现由传统的封闭型向现代的开放型转变;在服务职能上实现由文献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在服务方式上实现由接纳式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服务手段上实现由传统技术服务向现代技术服务转变;在服务对象上实现由保障本馆读者向面对全省网络用户转变。

1、分析读者文献资源需求信息

读者需求的分析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和决策工作的基础。只有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读者的需求信息, 才能科学地决定图书馆的文献采购策略以及信息加工、咨询培训工作的重点, 使图书馆馆藏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 使各种信息资源能发挥最大的效益。除了传统的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方式外, 可以通过网络工具来建立读者需求信息收集, 对图书借阅、数据库检索、网络资源浏览、下载、信息资源访问频率等方面进行统计, 客观地获取不同群体、不同学科、不同使用目的的读者对信息资源需求的特点。

2、提供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基于读者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 向读者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服务。图书馆要兼顾学生、学员及教师的差异性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一般来说, 教师通过网络检索电子文献的比例较高, 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则以查阅印刷型文献为主。对学生、学员, 应主动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可通过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及时推荐相关新书, 系统介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方式, 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从而使图书馆成为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地。对教师, 应根据他们的教学与科研课题积极提供相关的信息, 如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 专业教学参考书, 新到专业期刊题录等以及针对科研内容与方向的信息检索、分析服务, 从而使图书馆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此外, 还应加强师生的信息意识教育和信息技术培训, 如不定期举行数据库使用培训, 开展网络信息查询技巧的讲座等, 以促使其提高对图书馆的利用率。

3、提供人性化服务

为读者做好文献资源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图书馆能否赢得读者的满意, 关键在于看其与本校的需求和发展是否相适应, 特别是读者服务工作方面能否有特色, 在服务中处处为读者着想, 尽力让每一位读者满怀希望而来, 心满意足而归。如:所有馆藏实行全开架借阅, 各个阅览区设书目检索终端及供读者自助式服务的复印设备;每个阅览座位旁边都有网络信息端口和电源插座, 供读者自带便携式电脑使用;读者在一个阅览区内可以满足其多种需求或可以享受到多元化的、快捷、有效、便利的服务;延长开馆时间, 让读者有充分时间来图书馆;网络电子资源每天24小时开放。其次, 依托校园网强化网络服务, 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如利用图书馆主页进行馆藏网上推介与查询服务, 新书网上通报, 图书导读、各类电子资源介绍推荐、网上学术资源导航、图书预约续借、文献快速传递、在线咨询、网上培训等, 使读者获得一站式的服务。另外, 图书馆应充分挖掘免费网络资源和搭建立体交叉的资源检索平台, 为师生在不同载体与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本馆与远程的资源进行查询与利用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信息保障和知识服务。

四、建设以浙江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依托的数字化体系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不断的推进, 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 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数字图书馆, 正脱颖而出。当前, 如何加快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 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 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建设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是浙江省政府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此项工程由省教育厅负责全面协调, 浙江大学组织落实, 各分中心建设单位具体实施, 各园区高校共同参与。建成后将构建面向全省高等院校的数字化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 实现全省高校文献资源互通共用、集成整合和资源共享。

1、构建数字图书馆技术环境

为了有效地管理数字资源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及其他基础设施。在现有硬件的基础上, 引进层级式存储管理系统, 建设高可扩展的存储结构, 实现在线、近线、离线的层次管理, 实现虚拟存储和透明存储。学习和引进新的服务架构模式, 在关键应用领域实现负载均衡、双机热备等安全机制。引进网络管理系统, 建设域管理机制, 加强对馆舍区域内用机的安全监管, 提高工作用机的利用率。

2、构建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

为图书馆管理系统、网络、计算机设备、软件提供可靠、安全服务的保障体系。具体内容包括提供不间断的图书馆集成系统服务、网络服务、信息安全服务、软件维护。定期更新各类服务器、微机和网络设备, 保持设备的稳定、安全和良好运行状态。加强数字资源整合工作, 引进统一检索平台, 提供异构数据库一站式检索服务, 简化用户利用数字资源的操作, 提高检索效率。

3、构建共建、共知、共享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图书馆要实现从观念到实践的变革, 要立足于共建、共知、共享, 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来满足用户需要为最终目标。而实现馆际之间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就是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 要明确各馆的馆藏侧重点, 加强联合采集力度, 对于大型的国外文献数据库可合作引进, 共同使用, 或积极同国内外相关重点学科的图书馆、文献信息机构建立和发展业务关系, 获取信息资料以满足本校师生需要, 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文献保障率。

五、建设“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图书馆保障措施

1、人才保障

要通过引进和培养并重的队伍建设模式, 建设一支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熟悉公安法律专业的人员, 又有较好的外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专业队伍, 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2、经费保障

文献资源建设中的“瓶颈”是经费问题, 没有经费终究是一纸空文。学校领导应对图书馆建设给以足够的重视, 要投入各种专项经费, 争取多渠道筹措资金, 以保障图书馆建设的稳步发展。

3、硬件保障

馆舍条件:需要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场所, 服务设施俱全。

设备条件:为了有效地管理数字资源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需要有相应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系统软件及其他基础设施, 保证数字资源服务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论文 篇5

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论文【1】

摘 要: 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双语教学的特点和方法进行了简要总结,以期找到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双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双语教学 特点 方法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采取两种语言教学,即在教材使用、课程讲授、课后辅导、考试等教学环节中同时使用外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教学活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大,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的既精通英语又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为此,教育部高教司在4号文件中提出推动“双语教学”,即,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同时强调率先在金融、法律、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及其他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

我国现有新建本科院校208所,约占普通本科院校的1/3。

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生源、师资、办学条件、社会影响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距[1]。

如何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最现实和最关键的问题。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是否适合开展双语教学,以及如何开展双语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重要的实际问题。

一、双语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英语教学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花的精力和时间比较多,很多高校学生为了应付四级、六级、考研等英语考试在英语学习上花费的时间甚至超过了专业学习所花费的时间。

即便如此,仍有大部分学生在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后,出现了大量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

为了改革传统英语教育的弊端,寻求一条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我国开始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希望探索出一种全新的、高效优质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懂专业、懂外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从长远看,双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提高终身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能够自如地继续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以及相近学科领域的前沿与最新进展。

所以,普通高校乃至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双语教学对学生的成才十分重要,意义深远。

二、双语教学的模式

自从双语教学在我国开展以来,教学模式多种多样。

总体来说,双语教学可分为单语授课和混语授课两种形式[2]。

单语授课即要求教师自始至终应用外语(目前主要是英语)授课,不渗入母语,此种模式称为浸入式教学模式[3]。

混语授课是指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可同时混用两种语言,它又包括多种形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灵活选择授课方法,此种模式在我国应用较多。

1.过渡式教学模式

它是指课堂师生交流主要使用英语,遇到学生不理解的可用中文解释,此种模式要求大比例的英文授课,但对授课比例没有具体的确定。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目前师资还不能达到大比例英语授课的水平,多数学生也不能接受英语比重过高的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穿插中文,并运用各种非语言行为、多媒体等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

2.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

孙建东[4]提出了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双语教学模式采用外文教材,教师用外文与汉语交错进行讲授。

3.阶梯式双语教学模式

徐晗[5]提到了阶梯式双语教学模式,即将双语教学分为四个阶段:初步适应期(英语比例<10%)、相互磨合期(英语比例10%―30%)、较为成熟期(英语比例30%―50%)和成熟期(英语比例>50%)。

4.多元化双语教学模式

闫宇翔等[6]提出多元化双语教学模式,即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认真严谨的学术风气和教学双方的有机互动,突破以往中文授课中常见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设问式和演绎式的英语教学方法,辅以恰当的中文解释和讲授,并结合经典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科研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5.其他教学模式

龙喜带[7]按授课语种方式分为3种教学模式,即全英文课件全中文授课模式(模式1)、中英文对照课件全中文授课模式(模式2)和中英对照课件中英文(各占50%)混合授课模式(模式3),并比较三种模式的教学效果。

发现模式3可显著增强双语教学效果。

三、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实施

1.教材的选用

教材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利器,必须仔细而恰当地选择。

在我国普通高校,双语教学一般均使用英文原版的各类学科教材,并且教师的授课语言和课件也全部用英语来进行,这样在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上可达到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与和谐,最大限度地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

但针对不同的英文原版教材,其内容的难易程度很难把握,并且涉及版权及价格昂贵等问题。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贸然采用英文原版的教材,尤其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很抽象的学科来讲,学生接受起来会有很大的.难度。

我认为,对新建本科院校可选用国外优秀教材的中译本作为教材,对照的英文原版学生可选择性购买,这样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合理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灵魂,其合理的制定直接关系到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双语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首先应当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只有综合考虑这两方面,才能制定出符合授课对象的教学大纲。

3.高素质的双语教师

用英语来教授专业知识,对于双语教师来说,要探求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适当的互动,双语教师最好能遵循渐进的原则,授课时做到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慢到速度适中地逐步解释专业知识。

对于专业知识中的难点、重点,可以采用汉语进行讲解。

使学生主动采用双语学习知识,这需要双语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研究更好的双语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及时总结经验。

因此,学校必须对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培养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

目前,普遍的方法是对外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外语语言培训,同时,引进和聘请双语教师也是一条直接有效的方法,最终增强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

4.适当的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对自身的挑战。

如果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就更难接受和理解。

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授课内容,采用适当的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另外,还可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开展教学,采用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

应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制作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Flash动漫等,使教学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我国双语教学开展至今,已在很多老牌本科院校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就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双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面对学生素质相对有一定差距,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现实性问题。

无论基础如何,我们都希望能逐步开展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通过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有效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从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中获得提高。

中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特征探析 篇6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经历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在这一阶段应运而生,并且目前在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上几乎占据我国普通本科教育的“半壁江山”。本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自评报告的文本分析及对合格评估中的专家鉴定意见等进行梳理,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与显著特征,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合格评估 自评报告 发展特征

一、新建本科院校新发展

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我国通过整合、提升、升格等方式大力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从2000年至2015年,新建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达到403所,接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不含独立学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格局(如表1)。

2014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普通本科在校生约为296.10万人,占全国普通本科在校生数(1541.07万人)的19.2%[2]。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关系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总体水平。这一院校群体的发展定位是什么?是摒弃高职高专的老路,另起炉灶,朝学术性、综合化发展,还是延续高职高专的应用性、职业性,建设应用型本科?这是新建本科院校持续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高教发展历史的回顾与追踪发现,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必须注重内涵建设,打造学科和专业特色,朝应用型本科发展,采取错位发展战略,形成互补优势,才能为自己赢得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事实上,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主动响应国家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旗帜鲜明地提出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尽管如此,新建本科院校仍面临三重转型难题:一是专升本以后如何适应本科教育教学的难题,二是从单一的人才培养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全方位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三是从传统本科学术型教育向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转型难题。

2012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召开会议,组织专家开展调研,共商新建本科院校改革与发展大计。教育部于2013年6月发布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2014年1月,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在黄淮学院举行。同年4月,178所高校聚集驻马店,以产教融合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150多所高校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在国内掀起一次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小高潮[3]。特别是2009年以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开展了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合格评估工作,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特征分析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自2009年到2015年,对新建本科院校开展了合格评价,本文通过收集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自评报告进行文本研究,并通过网络调研、实地调研等方式探析了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近年来发展状况,分析得到了如下特征。

(一)区域(行业)性特征的服务面向明显

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性院校,地处非省会城市。近年来,这类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日益明晰,特别是主动为区域(行业)服务的办学定位明显。通过文本比对发现,这些学校在服务面向、学科专业设置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体现明显的区域(行业)特色,注重为区域(行业)发展发挥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开发作用。在专业布局上,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体现出地方经济、产业和文化特征;在服务面向上立足所在城市,满足地方/区域经济/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需求;在学生就业上,招生以本地及周边地区生源为主,毕业生大多在就学所在区域(行业)及周边地区就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龙岩学院明确提出“立足龙岩、服务海西、面向基层、紧贴行业”。在学科与专业布局上,以机械类、材料类、动物医学类为重点,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

顺应国家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部分高校主动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首先,在学校发展目标方面,在已经通过合格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中近1∕3的学校在发展定位上和人才培养定位上明确了“应用型”三字。与之相匹配的,这些高校推进了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实行了相应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以百色学院为例,该校面向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根据行业岗位群需要的技术体系培养人才,对人才规格提出普遍要求,即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爱岗敬业,踏实肯干。

(三)与业界合作的办学模式受到重视

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其人才培养必须注重与业界的合作,学生必须到业界的实际环境中感觉、认识、理解和实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产学研结合、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深度合作与共享的要求,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无不体现了国家对合作教育的倡导。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走合作教育之路的办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他们或依托地区重点产业,或面向对口行业,办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这种模式打破了学校、专业、课程、课堂和教师隶属的边界,通过学校主动、政府牵动、业界随动,实现共同目标的融合,高校与业界相互支持、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形成了资源共建、互利共赢的局面。例如,重庆科技学院与中石油、重庆钢铁集团等8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人员培训、订单式人才培养,校友会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纽带。

(四)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由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德文Fachhochshule,简称FH)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有很多相似之处,且在办学过程中取得较大成功,因此我国很多大学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借鉴其办学经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课程体系以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内容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强调知识如何运用于实际生产。例如,合肥市先后与德国奥斯那布吕克市、罗斯托克市、韩国瑞山市结成友好城市,合肥学院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合作,效仿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注重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为支援,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业界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从业岗位(群)设置若干专业方向,体现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的科学统一。

(五)培养过程注重实践

据统计,新建本科院校各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为27.68%,理工农医类专业略高,其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平均比例为29.16%,而人文社科类专业只有26.29%①。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要达到相关规定②。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自评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这些高校采用多种途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持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强实践教学指导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高水平老师指导实践教学,并聘请业界专家指导实习实训等方式,切实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六)师资队伍结构走向多元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大量有生产、管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有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创新创业或开展社会服务。因此,许多新建本科院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引进、培养、培训政策,优化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职称结构,努力造就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多元化”教师队伍。从2010到2013年,新建本科院校中双师型专任老师的比例持续上升(如图1)。

(七)服务导向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深入人心

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及省属重点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在生源竞争上不具备优势,为了在高等教育市场中体现竞争力,这些高校往往在学生发展和就业服务上下足工夫。国际上普遍强调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位(students-oriented)[4]。近年来,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根据生源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学生学习指导(如图2),帮助他们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拓展其个性发展,培养就业意识,增强职业适应性,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在管理理念和制度上都体现出以人为本,为学生发展与就业服务的管理理念(如表7)。

三、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条件改善、学生及社会评价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看到,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新建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开展合格评估的重要目的。十八大精神倡导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逻辑起点就是高校如何对自己的管理体制、人才培养负起责任。然而,尽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在众多新建本科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质量监控没有形成体系⑤。表现在:一是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不够,质量监控队伍建立还不到位;二是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标准没有明确,很多高校质量标准并不健全;三是对什么是质量监控体系的问题理解不够,把对监控体系某个环节的重视当做质量监控的全部;四是质量监控反馈与改进不到位,内部评估制度没有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统尚未形成。

其次,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管理扩张的惯性作用等,高校自主办学及自治能力与信心都略显不足,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还有待完善。我国引入质量管理理念并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从“管理”到“治理”理念的转变,如何发挥高校自我管理的功能,高校需进一步落实办学自主权,面向社会办学。一些高校已习惯依赖于行政命令式的监督管辖和对外部评估要求的被动应对,而缺乏主动承担教育质量责任的信心和动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真正面向社会办学,接受社会监督与问责。

最后,新建本科院校应突出学校内涵建设,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学生需求及自身校情,制定凸显自身特色的质量标准,使高校真正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个体,形成符合自身办学特色与定位的质量文化,实现大学使命的更新与进化[5]。

注释:

①资料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监测报告(2013年度)》,第76页.

②教育部的基本要求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0%,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5%.

③资料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监测报告(2013年度)》,第17页.

④资料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监测报告(2013年度)》,第89页.

⑤资料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监测报告(2013年度)》,第22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4.

[2]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教育部网站[OB/OL].(2015-9-22)[2015-5-30].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4/

[3]“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EB/OL].(2013-11-30)[2014-3-10].http://www.moe.gov.cn/.

[4]吴岩,主编.国际高等教育保障体系新视野[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

[5]张应强,苏永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反思、批判与变革[J].教育研究,2014,5:20-27.

新建本科公安院校 篇7

一、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情况与定位依据

(一)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情况

截止到2008年底, 江苏共有122所高校, 其中44所本科院校。根据对新建本科院校概念的理解与江苏高校从199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扩招的实际情况, 笔者将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定为以下13所高等院校, 按照升本时间顺序分别为:盐城工学院 (1996年) 、淮阴师范学院 (1997年) 、盐城师范学院 (1999年) 、淮阴工学院 (2000年) 、南京晓庄学院 (2000年) 、南京工程学院 (2000年) 、常州工学院 (2000年) 、金陵科技学院 (2002年) 、江苏警官学院 (2002年) 、三江学院 (2002年) 、宿迁学院 (2002年) 、常熟理工学院 (2004年) 、徐州工程学院 (2005年) 。盐城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这两所高校是随着江苏从199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扩招而升本的, 早于全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升本的时间 (1999年以后)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呈现出以下特征: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并存, 以公办院校为主;大专、中专学校合并升本的院校与单独升本或新建的院校并存, 以合并升本的院校为主;省属院校与地级市属院校并存, 以省属院校为主;多科性院校与单科性院校并存, 以多科性院校为主;常规体制运作与特殊体制运作并存, 以常规体制为主。基于斯沃特 (SWOT) 分析, 与省外同类高校相比, 江苏省新建本科院校具有相对良好的区位优势、办学条件的比较优势、地方政府的支持优势、高教强省背景下高校竞相发展的整体优势, 等等。而其劣势在于:一些高校的办学定位还不够清晰、办学理念还没有形成, 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与本科办学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管理仍存在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

21世纪的头20年, 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江苏省提出了从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迈进的目标, 这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占江苏省高校总数1/10和江苏省本科院校总数1/3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高教强省中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同时也面临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 面临着省内本科层次中第一、第二方阵31所高校以及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的前后夹击, 如何定位自身并形成自有特色与品牌, 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主要依据

1. 高等教育理论依据。

高校办学定位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 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的总趋势,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确定也概莫能外。从教育的外部关系来说, 目前, 高校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高校的定位是与其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外部环境相一致的。从教育的内部关系来说, 高校是多类型、分层次的, 所以高校的定位应与其自身发展的内在特质相一致。从教育发展阶段而言,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等学校呈现出办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从大学社会职能论的角度说, 高校服务领域面向的多元化使学校既要适应社会、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又要在各自的岗位坚守大学的理性和学术价值[1]。因此, 在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定位既要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相一致, 也要符合高校办学的特点和趋势。

2. 社会现实需要。

一般情况下,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选择并确定其办学定位要基于以下因素的考虑:一是要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环境和时代的发展要求, 考虑学校的历史传承, 综合现阶段自身实际办学状况与条件, 要符合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目标与推动江苏“两个率先”的需要, 有利于解决江苏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总体水平不高, 竞争力不强;服务能力不强, 支撑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 办学活力不够”等矛盾和问题[2];二是要考虑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口数量和结构、劳动力和资本市场状况、文化发展需求、基础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分布等情况。以大学适龄人口的变化为例, 2008年江苏18-22岁的学龄人口达到最高峰617万人, 到2015年就降为390万人, 到2020年降为290万人。2010年以后招生规模可能就是零增长[2]。为此,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要针对生源减少的情况, 稳定办学规模, 大力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较高层次的培训, 推进开放办学战略, 争取更多面向外省市自治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乃至面向全球吸纳生源。

3. 布局结构要求。

确定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需要对省内各类高校特别是同类高校发展的态势与主要特点以及各个高校自身的学科构成、专业方向、学校规模、管理模式和人文环境等实际因素进行动态分析, 特别要求与江苏省内高校的整体规划与布局相呼应。江苏省教育厅提出:积极引导各类高校合理定位、错位竞争、特色发展, 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结构优化、衔接通畅、发展协调的高等教育体系。根据这一目标, 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 既要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稳步发展本科教育, 保持适度规模定位, 又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努力构建与江苏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相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 还要优化高教资源的区域布局。总体上看, 目前江苏省高等学校区域布局渐趋合理, 实现了全省各地级市均有本科高等教育的格局, 形成了多层次协调发展的格局。但是, 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处在自为状态, 还没有进入自觉状态, 对布局结构研究不够, 宏观规划不够, 重复建设、学科专业设置老化、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完全相适应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 在确定办学定位时, 要按照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适应人才需求的原则来规划布局, 要按照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扬特色、形成优势来研究布局问题, 要根据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的要求, 合理准确地确定办学定位。

二、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性与比较

高等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功能定位、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发展目标定位等方面。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 其办学层次定位和办学功能定位是一目了然的, 可以用“本科、教学”两个维度来确定。为此, 本调研主要对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发展目标定位方面体现的特性进行初步的探析。

(一) 人才培养定位的应用型

高校办学定位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是指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等方面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受师资水平、科研实力、学术力量、生源质量等限制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江苏新建本科院校适应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大量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需要, 与省内其他高校群体错位发展,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 凸显培养人才类型定位的“应用型”特性, 明确提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 一些院校还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了指向性的限定, 明确了应用型人才的服务面向、学科门类、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如南京工程学院主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江学院培养“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淮阴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争取成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等等。

(二) 服务面向定位的区域性

服务面向定位是指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时所覆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高等教育的区域性是指高等教育要为一定地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具体表现。区域性因素包括高等教育的区域性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 高等教育的区域性结构是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 即它们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 其分布会影响到高校的服务面向定位[3]。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具有非常典型的区域性特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从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看, 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都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 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也比较多。其次, 从区域所属位置看,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有5所院校在省城南京市, 其他8所高校地处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或县级市, 其服务面向以所在城市以及周边区域为主。第三, 从院校管理体制看, 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常州工学院为地级市属高校, 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其余大多数是省属高校, 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需要指出的是, 高校在办学定位时还要考虑到区域性教育系统内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内在协调性, 即使在同一区域之内, 各校的办学应有所分工与协调, 譬如在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内, 除了需要苏州大学培养一批高科技的精英型、创造型人才, 还需要常熟理工学院培养大批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同时需要高职院校培养为数众多的中初级技术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和素质较高的普通劳动者。

(三) 办学特色定位的多样性

科学定位是任何一所高校健康发展、形成特色的前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特征是高等教育的多样性, 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必然要求高校在新形势、新情况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 由此也带来高校办学特色的多样性。办学特色应该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规格和区域文化等方面。江苏新建本科院校都确立了特色名 (立) 校的发展战略, 重视办学特色定位,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以大学精神文化作为办学定位的特色。如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的两所高校重视“用恩来精神办学、用恩来精神育人”, 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培育学生。二是根据学校传统与社会需要确定以学科专业为特色。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升格前一般属于单科性专科院校, 而且大部分是师范院校, 如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传统的师范类院校, 明确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 在办学中注意体现了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的统一。三是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如三江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突出实践教学, 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由此可见, 无论何种定位的新建本科院校, 都有其相对应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 并无高低好坏之分, 都可以办出特色, 都可能享有盛名, 也都有可能创出品牌。

(四) 发展目标定位的导向性

高校办学定位的关键是发展目标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就是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 也就是要确定其在所属大学系统中处于或将处于的位置, 能为大学发展确定一个自我超越的努力方向。它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工作重心、运行模式等具有导向作用。因此, 办学目标定位要从学校功能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来考虑, 要把学校的现实发展状况与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最有价值的发展目标应该是立足学校发展现状、既鼓舞人心又明确具体, 且全力实施能够实现的。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对发展目标定位的导向性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发展目标的水平定位要求, 主要关键词有一流、高水平、位居前列、国内有影响、国际有地位等等。在调研时, 笔者查阅了多所新建本科院校提出的党委任期发展目标, 大致都是达到地区一流、省内一流, 也有提出实现国内一流的。“一流”的提法能够鼓舞人心但是最终难以检验, 从而可能使发展目标和价值受到限制。淮阴工学院提出“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 淮阴师范学院提出“在全国同层次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 常熟理工学院提出“在综合实力上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这些目标的设定具有参照系, 是比较明确和可检验的。二是明确了发展目标的类型定位要求。本文研究所指的大多数高校都明确了学校建设要以教学型、应用型、开放型、地方性、多科性等为办学定位的特性。同时, 其中一些高校也体现了自身的个性与特色, 如盐城师范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院校分别提出建设“区域性大学”、“品牌大学”的中长期奋斗目标, 并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以创建“区域性大学”、实施“大学品牌”作为发展目标定位具有鲜明的特色。三是明确了发展目标的实现阶段要求。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提出分阶段实现奋斗目标, 提出了“分两步走”或“分三步走”的步骤, 明确提出了“特色名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等发展战略,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常熟理工学院在升本后召开的党代会上提出“经过5年的建设与发展, 在综合实力上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再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 创建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的奋斗目标。

三、办学定位的策略选择: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研究的几点启示

目前, 高校办学定位“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的弊病, 使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成为难上加难的大问题。通过江苏新建本科院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后能够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及发展潜力, 逐步明确并在办学实践中调整、落实学校的办学定位。其启示在于:

1.办学定位确定要具有适切性。高校应重点研究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定位时应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学校的状况以及自身具备的优势等各方面的因素。新建本科院校要注意到与重点学校的现实差距、地区之间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差距, 避免与重点高校及各新建高校之间定位上的盲目跟从和趋同化。在办学特色定位上, 既考虑到学校的办学传统与历史积淀, 又考虑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突出以学科建设、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为主的办学特色。

2.办学定位落实要具有动态性。高校的办学定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总体上来说, 高校办学定位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把教育发展看作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动态的过程。有学者提出高校办学定位的“标杆管理理论”[4], 认为办学定位涉及到“标什么样的杆” (定什么样的位) 和“怎样标这个杆” (怎样定这个位) 的问题, 办学定位的核心就是“标杆”和“管理”, 标杆管理是对办学定位的一种新的诠释, 在某种程度上帮助高校找到某一阶段内科学且相对稳定的办学定位。高校办学定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不同的时期要确立不同的“杆”;它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标杆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持续地标杆。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 要根据条件、水平和社会的要求, 准确把握学校定位的转化, 要重视定位前的分析和制定, 更应强调定位后的实施和控制, 使定位后的实施具体反映在培养目标、学科水平、课程体系、管理方式等次级子系统中;要紧扣办学定位构建办学特色, 建立相应的监督反馈机制, 使学校层面与各下属系统保持衔接和相互协调;办学定位是高校对于未来的一种谋划, 要具有前瞻性, 高校的定位一般不能局限于对学校现有状态的实际描述, 而要着眼于对学校应有状态的理想建构, 使高校办学定位逐步完成对现存状态的肯定、否定和超越。

3.办学定位研究要具有院校研究的特性。大学定位问题实质上就是“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的问题, 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院校研究课题。在新形势下,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面临着全面转型、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提升层次等艰巨任务, 为科学地明确定位和更好地落实定位,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准确分析学校的定位环境, 紧紧围绕区域发展目标来确定或调整、落实办学定位;应继续处理好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坚持循序渐进科学发展;牢牢把握定位的地方性与区域性, 坚持校地合作互动发展;合理确定特色定位与品牌定位, 实施品牌战略特色发展;要更多地宣传学校的定位, 使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共识, 并能够在本职工作和推动发展中予以落实;要更多地研究学校的定位, 使定位的内容得以充分地展开, 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理念导向。

(顾永安, 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高校定位问题是高校建设与发展中基础性和本质性的问题。江苏新建本科院校与省外同类高校相比具有相对良好的区位优势、办学条件的比较优势、地方政府的支持优势、高教强省背景下高校竞相发展的整体优势等, 但也存在一定劣势。其定位既要依据高等教育理论、客观现实需要和布局结构要求, 也要依据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 充分考虑办学定位确定的适切性、落实的动态性和办学定位研究的院校研究特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江苏,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参考文献

[1]金硕.关于地方高等财经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1) .

[2]沈健.关于加快建设江苏高教强省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 2008 (06) .

[3]邹红.论省属地方高校定位的影响因素与定位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07) .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篇8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类型

一是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高校要明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何需求,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科学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使教学、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充分发挥作用,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实质上是对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宏观位置的战略选择问题。

二是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定位。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确定本校的类型和层次。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专科层次。目前高校的办学大体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教学服务型 (即高等职业教育) 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数量规模也是不一样的, 即教学型高校最多, 教学研究型高校次之, 研究型高校则相对较少。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服务型高校的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教学服务型为主, 这也是其地域性决定的。

三是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主要体现在: (1) 学科定位。确定主要学科在本地区或全国同类高校中的优势地位, 培养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以保证本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份量。 (2) 发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要根据学校自身条件, 如科研实力、学科优势、资金来源和筹措能力, 学校领导者的素质、才能、抱负、追求等找出比较优势, 选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办学特色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学校管理等都可以体现出来。 (3) 服务区域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将自身定位于改善和提高地方的教育水平, 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所需人才, 这样学校定位就必须首先考虑为地方经济服务,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走出区域范围, 学科设计也要首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源保证及政府对学校的支持。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五种不良倾向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和责任, 带有浓厚的地区色彩。有些院校在定位时往往带有片面性, 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 应引起重视。

一是攀高。有些新建高校在办学层次上攀高, 中专变大专, 大专变本科, 专科变学院, 学院变大学, 教学型大学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又想变为研究型大学, 不顾地方情况和自身的办学实力, 盲目提升办学层次。各个办学层次有许多具体的评价指标, 比如研究型大学, 科研投入要占学校总收入的25%~30%, 总收入的1/4或1/5直接来源于科研, 总资产的1/4或1/5是科研活动的积淀;师资队伍中有50%是受过系统训练, 具有博士学位, 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人才;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要达到1:1或2:1。显然这不是一般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短时期内所能具备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这就要求高校的类型和规模也要有所不同。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 找准自己的位置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是求大。在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说, 规模有一个度的问题, 规模与效益也并不总是成正比。据初步测算, 在高校后勤化改革后, 效益最好的规模是:专科4000~5000人, 本科8000~10000人。超过10000人规模的大学, 一定要采用分校管理或分学院管理的模式, 否则效益将会下降。另外, 人才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不能以低层次人才替代高层次人才。

三是尚名。近几年来, 随着教育不断升温, 不少高校, 包括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 将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在追求“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全省一流”上, 这种定位是否科学合理, 有多大可能性, 值得研究。追求“一流”本无可厚非, 如果脱离实际, 把追求“一流”作为装饰门面的口号, “一流”就失去了价值。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要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 不能为不切实际的名誉影响既定的发展战略。

四是逐利。高等教育有两重性, 即公益性和生产性。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高等教育的生产属性越来越凸显。但在这—趋势下, 不少高校错误地理解了高校的这种趋向。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掩盖下,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有的高校甚至不顾条件、不讲质量, 盲目扩招;多收费, 乱收费;弄虚作假, 欺骗学生, 使自己失去了社会信誉。高校应从较高的层次上对国家和地方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不能把学校变成纯粹的经济实体。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力诫这些急功近利的缺点, 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算。

五是趋同。目前高校趋同现象较普遍, 而趋同显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不利。市场的永恒原则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高校的特色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 办学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要与此相适应, 并了解国内其它高校特别是本地区高校的发展状况, 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是办学成功的途径。

科学定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人才结构的定位。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必须随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 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不能有什么样的办学条件, 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而应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我国向世界制造业大国迈进的过程中, 人们已逐渐地认识到, 高水平的生产一线技能人才所发挥的作用, 并不亚于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而我们现在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先进机器设备的性能、对生产工序各关键点的操作游刃有余的高级技术工人却凤毛麟角, “蓝领”稀缺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制造”的一大“瓶颈”。据测算, 今后几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长25%, 其中对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因此, 大力发展地方成人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技术熟练的劳动力, 是地方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的探究 篇9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创新措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 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问题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是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 开设本科专业的经验不足, 在创新教育理念、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投资、创新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开展和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究,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希望能对同类院校有借鉴作用。

一、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创新”是指人们能为了发展的需要, 运用已知的信息, 不断突破常规, 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教育, 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 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大学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岗位群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

二、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创新教育理念缺乏

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后, 盲目地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 缺乏创新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较多的课程, 学校忙于完成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 忽视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开展了创新教育, 也没有把创新的重心落在教育上, 只停留在开展和参与力所能及的创新活动的层面上。

(二) 应试教育遏制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的产生

我国的大学生都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 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表现出惰性、呆板性。新建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大部分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从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学生好奇心强, 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 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 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 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的热情, 但创新精神不佳。因此, 必须开展创新教育才能激发其自主创新的意识。

(三) 教师缺少创新素质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匮乏, 每个教师都承担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 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大多数教师的创新素质令人担忧, 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创新能力不高及创新人格不健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教学始终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也始终处于聆听的位置, 师生关系表现为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关系。

(四) 创新教育没有融入课堂教学, 缺少管理制度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的保障制度体系缺乏, 没有相匹配的制度来保障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创新教育, 而是笼统地把创新教育活动归于第二课堂, 由共青团牵头实施。但由于共青团在学校所处的尴尬处境, 因此资源整合力不强, 学生参与面不广, 活动覆盖面不全。课堂教学内容陈旧, 缺乏激起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新意;教学方法落后现象严重, 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课堂气氛沉闷, 学习积极性的钝化, 思想活跃度的窒息, 致使学生缺少质疑的品质, 导致思维阻塞, 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被削弱。

(五) 创新教育投资不足, 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新建本科院校将主要经费投入基本建设, 对创新实践教学投资不足, 缺少教科研实验设备, 尤其缺少高层次的科研实验设备, 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需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学校现有的设备利用率较低, 学校的实验室没有对学生开放, 而且没有把为学生开设的实验放在重要位置, 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缺乏创造技法训练。

(六) 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组织平台不完善

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主要围绕校团委组织的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进行。对其他的竞赛活动, 基本上处于一种各自为战、非常松散的无组织状态, 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学生有参加竞赛的热情和激情, 但因为组织工作不得力而影响了学生的热情。

(七) 创新教育活动形式无专业特色, 创新性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活动没有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目标, 去探索符合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诉求所需要的新内容。创新教育活动无特色, 创新性不足。倾向开展难度较低、易于操作的理论宣讲、社会调查、文化服务等活动, 创新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 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 供需脱节。有的学校把组织学生听各类讲座、参加各种会议作为创新教育活动内容, 忽视创新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对接, 忽视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与专业理论的联系。

(八) 考评机制不完善, 实效性不高

目前,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对创新教育活动的评定和考核模式还很单一, 虽然设定了创新学分但缺乏必要的考核细则, 无法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创新学分与在校期间学生学习成绩、 奖学金评定、入党、评优等都没有直接联系, 对学生缺乏激励作用。而上级主管部门对创新教育没有刚性要求, 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对创新教育“重形式轻实效”。

三、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的措施

(一)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

新建本科院校应转变教育理念, 培养教师要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 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 构建新型教育体系, 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桎梏,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更改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

(二) 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一是培养教师自身对教学创新的积极追求。二是对教师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的课程培训。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由主要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主讲的培训会议, 听取由有创新教育经验的教师主讲的教学经验报告, 并观看现场教学观摩课, 了解教师创新教学的过程, 再通过参加观摩课后的教学研讨活动, 让有创新教育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 使参加培训的教师体验到创新课程所呈现的优质教育特点。三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学研结合, 共同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让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三) 建立创新教育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着力建设创新教育体系, 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 统筹规划学校创新教育、整合各类平台和资源。一是统筹规划, 形成体系。建设集课程平台、训练平台、竞赛平台和管理平台等多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二是扩大参与面和受益面。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教育, 使20%~30%的学生能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 使10%~20%的学生成为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强, 拥有较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优秀学生。三是提升学生创新水平。确立明确目标, 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发明专利、发表论文等活动中取得明显进步, 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关注社会、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四) 倾斜条件支持, 充分保障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

为保证大学生创新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学校可以规定创新教育学分, 所有学生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并对获奖学生、 参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指导教师根据成绩分情况给予不同表彰奖励, 将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为了对创新教育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学校可以增设创新教育专项, 专门用于支持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学生创新立项及各类竞赛等所需经费, 充分保障大学生创新教育开展。

(五) 完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组织平台

新建本科院校要完善学生参加竞赛的平台, 为学生参加竞赛活动提供便利,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 查询或联系全国性、全省性的大型竞赛活动, 与各竞赛组委会建立联系。各院系汇总后将竞赛活动的参与可行性上报学校主管部门, 学校下发通知, 统一组织报名参赛, 各具体培训、组队由相关院系单独或合作组队参加。

(六) 开展特色创新教育活动

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研处以及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特色创新教育活动。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主设计、制作、调试, 并学习如何撰写立项申报书、学术论文, 如何申报专利和成果鉴定等;创新活动与大学生科技竞赛相结合,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采取设立课外科研活动基金项目、专项竞赛、学术报告与交流等活动形式, 提高创新教育的教学效果。

(七) 健全考评机制, 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效性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 在教育评价上, 教师要改变以往把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考核方式, 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 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 进行综合衡量。其次, 在激励机制上, 一方面学校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教学中创新成果的转化。同时, 学校应建立专项奖励基金,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进行专项奖励, 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总之, 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情况下, 重视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蔡苇, 余波, 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165-166.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定位探讨 篇10

一、办学层次定位

我国高校基本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高专四种类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很多通过合并升本而来, 目前要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 科研为教学服务, 从学校类型上倾向于教学型学校, 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 建立教学业绩考核机制, 其他工作应服从、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是学校的生命线, 要坚持教学创新, 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学校层次提升要量力而性, 不可盲目攀比, 一升本就以学术性研究型为发展方向。国外很多教学型高校的成功例子表明立足于教学型并不意味着本科办学的不成功, 社会发展需要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教学型院校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本科教育为主, 把握本科教育规律, 建立本科办学理念, 保留一定的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科专业, 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后, 引导少数优势成熟专业积极申报硕士点, 扎扎实实地做好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化。

二、服务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突出地方性, 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 为区域经济服务,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地方政府、企业和广大学生、家长的支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异常快速的当今, 为了更好地满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 除了学历教育外, 可以开设短期培训, 可以走进企业做专题讲座, 例如走进外贸企业, 就他们关心的出口退税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新贸易壁垒等问题做讲解;走进会计部门, 讲讲最新的会计准则等等。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成为地方企业、政府的智囊团,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 教学相长, 我们的教师普遍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实践知识。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能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从而使其上课更加生动形象、更能理论联系实际, 而且, 教师经常走进一线企业, 有助于捕捉更多的科研灵感。

三、学科专业建设定位

学科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升本后不能照搬老高校的学科专业, 不能搞“大而全”, 学科建设要力求先做强再做大, 不能盲目创建更多学科, 教学资源跟不上, 导致不良的后续效应。设置学科专业要结合本校实际, 要加强市场需求调研,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利用地方经济特色开展特色学科建设, 避免闭门造车或盲目照搬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模式, 忽视了学校自身实际情况。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 以本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为依据, 首先要满足本地区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分析自身已有的优势学科, 并与省内外同类层次院校进行比较, 关注老牌高校缺乏、忽视的专业领域, 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 尽量拓宽学科口径, 加强重点优势学科, 建立特色专业,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人新我特”, 以特色取胜, 明确特色, 强化特色, 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提高其在地方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树立品牌。

四、人才培养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面向地方实际, 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学术型、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高精尖人才,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实用型、技术型, 面向基层的专门人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 培养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 善于解决生产管理一线中实际问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融通合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区别于专科教育, 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不断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

五、师资队伍建设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老本科院校而言,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高学历、高职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比较缺乏, 培养一支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的关键。人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导力量, 也是高校竞争的核心。要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学科带头人, 建立校外专家库, 成立由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具有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一线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进来的同时, 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居多, 充满活力和朝气, 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可塑性较强, 要鼓励其不断提高学历, 支持其双师素质的锻炼, 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

六、科研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要立足于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文化需要, 立足于应用开发研究,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确立科研方向, 有效解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多渠道、多模式、多机制地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为地方经济服务, 不仅容易争取到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扶持, 而且也容易凸现科研个性特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 科研条件、科研经费、科研团队实力都处于弱势, 竞争国家级的重点课题难度较大, 要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资源, 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 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科研经费以及成果转化基地。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力量相对薄弱, 科学定位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办学层次定位、服务定位、学科建设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定位、科研定位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

[1].郑庆昊.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与自主创新的探讨.龙岩学院学报, 2006 (4)

新建本科公安院校 篇11

【摘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2000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高校大量扩招,每年入学新生达到了600万人。为满足更多学生接收高等教育的需要,许多专科学校陆续升为本科院校,从某种意义上讲缓解了高等教育供需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但从根本上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基础较差,特别是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能力偏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影响了高等教育正常的发展。如何提高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针对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在部分院校进行了调查,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

一、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据调查显示新建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普遍偏高,而且学校总体教学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这些院校原有师资力量不足,迫使学校在近几年大量引进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而这些人才在高校学习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进入教师队伍后,又很快被安排到了教学一线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使得这些青年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补修教育、教学方面的课程和技能,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驾驭学科知识的能力较差,教学层次单一

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各专业的专门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的学科专业知识功底扎实,尤其是在自己所学专业的某些方向上有着深入的研究,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普遍性知识地运用能力还比较欠缺,在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很有限。如对课程的内容体系安排,教学进度的规划,课堂教学内容的布设等方面明显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通常只是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和内容不折不扣、不加调整和判断就去讲解,对讲解的知识自己理解不透,尤其是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很好地把握,重点不清楚,难点不突出,从头到尾一个调一种方法。有些青年教师甚至遇到难点时告诉学生,这些不是现在要学的内容,如果有兴趣,自己在课后去看,把难题都留给了学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不能区别对待。

(二)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在调查中发现,新建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或专业,没有系统学习过教法课程,有些青年教师甚至连作为教师必修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也没有学习过,缺乏作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向互动的双边活动,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发现式、问题式、情境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然而,这些青年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不知道怎样将课程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大多采用传统的单向性灌输式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教师的主导成了实际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常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成了实际的“客体”。由于教学方法不得当,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生机活力,照搬课前预设的流程,一旦出现预想之外的事件、问题、情境就无所适从;教学语言缺乏感情色彩,平铺直叙、缺乏激情,更少有语调的抑扬顿挫与语言的幽默感,必要的肢体语言运用更是一片空白,课堂也就显得没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三)教学研究意识薄弱,教学创新能力缺失

教学研究是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升华与提高的过程,是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完善、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缺乏开展教学研究的整体氛围。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是个新手,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与提高,而且他们从事教学研究、促进教学创新的能力都很有限。部分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应付教学工作,缺少深入研究教学问题的兴趣和热情;由于新建本院校师资紧缺,一些青年教师承担的课程较多,教学任务繁重,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更不要说进行教学反思研究了;还有一些青年教师虽然主观上有开展教学研究的愿望,但客观上“有心无力”,缺乏“高人”指导,只能自己揣摩着进行,但是收效甚微;由于教学研究不到位或基本不搞教学研究,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学改革和创新更无从谈起。

二、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高的原因

(一)缺乏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机制

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不合理,一是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部分院校缺少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多数高校的教师培训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青年教师培训的内容多数是教师职业道德和理论性很强的科目,与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二是教师培训制度不健全。部分院校对教师培训工作不重视,至今还未制定相关的政策或规划;一些院校的教师培训制度不完善,缺少可行的实施细则或配套政策。三是培训内容不全面。多数高校的教师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多以相关教育法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外语能力为主,有关教学论、课程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等直接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知识和问题却很少涉及,这种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的培训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帮助不大,往往使培训收效甚微。部分院校只是在青年教师上岗前开展岗前培训,缺乏上岗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一些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无法解决,制约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缺乏对青年教师有效的激励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财力和物力等的限制,缺乏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激励机制。青年教师有着年轻人的豪迈气概和旺盛的精力,思想上要求积极进步,但到了工作院校后,由于客观现实环境和他们想象的差距很大,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有些志不达意,意志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变得消沉。新建本科院校很不注重这个问题,还是按照常规的做法管理青年教师,部分研究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承接了外部商业机构的研究项目,获得额外的收入以补充经济的短缺,对学校开设的课程教学只是抱着完任务的态度,缺乏对教学的研究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校未能有效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竞赛、教学研究和课堂竞赛等活动,不能很好的激励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制约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缺乏帮助青年教师能力提高的教学经验交流和互动平台

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建立帮助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平台,对青年教师管理比较松散,影响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据调查,部分院校没有针对青年教师设置教学竞赛活动,没有组织教学经验汇报会、交流会,没有给青年教师配备有经验的老教师做导师,这使得青年教师只有自己去摸索教学方法和实践,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既是有些院校设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计划,但并没有给予导师相关的激励措施,导师缺乏指导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导师也只是个名头。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导师思想上不重视,加之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青年教师指导的时间也无法保证,只做应付性的指导或者根本就没有指导,导师制只是流于形式。青年教师和导师之间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传”、“帮”、“带”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没有起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

(四)缺乏对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的支持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教师紧缺,最近几年招生量不断的扩大,对教师的需求量也在急剧的增加。青年教师一到学校就要承接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没有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实践一年以后再上讲台的要求操作。很多学校给青年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很重,基本上每天都有教学任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同时,青年教师还面临着择偶成家等重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导致了青年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任务的完成上,忙于应付差事,很难抽出时间从事教学研究,他们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或提高的很缓慢,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提高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制度和机制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必须要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立一整套旨在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制度体系,并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青年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制度,主讲课程前的听课与助教制度,新开课与开新课的试讲制度,结对帮扶的导师制度,督导跟踪听课的指导制度,定期进修或攻读学位的深造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要体现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制度建立的同时,还必须要有规范制度运行的相关要求,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制度的运行,并由相关管理部门对制度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和方案,达到持续推进和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长久的持续性的过程,新建本科院校要从学校长远发展和青年教师的持续发展出发,既要建立能够在短期内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制度和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安排青年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提升教学方面的能力,更要短期和长期结合安排青年教师外出到国内外有相关一流专业的高校和研究所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或者安排他们到与课程相关的实践领域从事实践活动,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掌握自己所受课程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以及新的教学教法,拓展青年教师的视野,提升其教学能力。

(二)搭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

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够得到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必要的平台,开展相关的教学竞赛活动,全方位、多角度为青年教师能力提升服务。教学实践平台应由各类教学竞赛和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组成。其中教学竞赛主要包括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课堂教学设计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教案(讲稿)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则包括示范公开课集中观摩、教授讲课风采展示与观摩、教研室或教学团队例会、系列辅导报告与专题研讨、青年教师教学体会交流、教学名师研讨会等。通过一系列竞赛和活动的开展,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借鉴其他教师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技巧,提高对教学的认识水平,达到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目的。

(三)加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经费投入

教师的培养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职前教育状况良好,但是职后教育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经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如:教学研究经费、教师培养经费、进修经费、竞赛经费、教学研讨费用,学术研讨费用等。学校应该专门为青年教师的培养设立专项资金,以保证青年教师的职后教育,从而使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从经费来源、分配的渠道,数量,投资方向等,预期效果等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有相应的配套经费来保证其高效有序地实施。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必须建立在教学能力研究的基础之上。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立专门从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组织,从青年教师的师源、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和学科特点出发,针对担任不同学科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分类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和提高对策,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完成从以学为主到以教为主的角色转变。同时,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学研究项目,让青年教师针对自己所授课程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通过他们自身的思考和实践,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素铎,李庆丰等.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长效机制 保证和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0(5):10~12.

[2]佘远福.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考察与对策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50~155.

[3]白云霄.浅谈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与方法[J].2007(3):53~54.

[4]林金辉,潘赛.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10(6):82~84.

[5]徐继红,董玉琦.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5):76~79.

[6]周萍,纪志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2):81~83.

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实证研究 篇12

双语教学指的是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 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专业课和外语的最终目标。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对复合型人才, 尤其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如何培养高素质、精通外语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政府、高校和企业界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 国内学者对双语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 但相关的实证研究很少, 即使有实证研究也大多是以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为对象。本文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重点研究新建本科大学双语教学。

2 双语教学实证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2.1 调研对象、方法与目的

被调查对象为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2007级国贸专业学生。该届学生是2007年9月入学, 出生年龄为1986—1990年, 人数总数为116人, 其中男生56人, 女生60人。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问卷调查在双语授课前 (2009年2月26日) 进行, 第二次问卷调查在双语授课结束后 (2009年7月6日) 进行。通过课堂发放问卷, 课堂收回的方式进行。

2.2 第一次问卷调查

授课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6份, 收回116份, 问卷回收率为100%, 其中有效问卷为116份, 有效率为100%。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度很高, 95%的学生希望开展双语教学。但是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信心不足, 只有15.5%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了双语学习能力。

2.3 第二次问卷调查

授课后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6份, 收回问卷110份, 问卷回收率为94.8%。有效问卷为108份, 有效率为98.1%。此次问卷着重于前后对比分析双语课程对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作用以及经过实践学习后, 学生对于双语课程的看法。

2.4 效果分析

目前国内没有统一指标对双语教学效果进行衡量, 本文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双语教学的效果。在期末测评中17%的学生成绩不及格, 高达71%的学生成绩处于60~79分, 只有12%的学生成绩高于80分。

2.5 结论

根据调查问卷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 大部分学生认同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 并且认为双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 授课前84.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双语学习的能力, 授课后只有31.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双语学习的能力。第二, 双语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87%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增加了负担;同时根据期末成绩显示, 学生成绩普遍偏低, 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双语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3.1 语言障碍

2007级国贸专业学生英语平均水平不高。此课程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 双语授课前仅4.3%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大部分学生的四级分数都在500分以下, 高于500分的只占13%。而且我国英语的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大部分学生英语的听力和口语较差, 阅读速度慢, 极大地影响了双语教学效果。

3.2 教材制约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双语教材采用的是原版的外文教材, 或者经过国内学者改编之后的外文教材。对于中国大部分学生来说, 外文教材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结构比较松散, 思维跳跃性强, 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特别是自学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抓不住重点, 掌握不了教材的整体思路。

3.3 师资薄弱

新建二本学校由于本身办学条件所限, 一方面难以引进大量海外留学专家;另一方面由于财政实力有限, 难以为本单位双语教师提供丰富的海外培训机会和国内交流机会, 许多双语教师外语根本不具备英语授课的能力和资质。

3.4 教学形式单一

由于教师授课能力水平、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方面因素制约, 很多情况下双语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以翻译为主, 难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真正的双语世界。

4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思考

目前新建二本学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学生和教师, 因此, 应积极探索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实际情况的双语教学模式, 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和质量。

4.1 授课时间

双语授课时间过早, 学生英语基础差, 不具备双语学习能力;授课时间过早, 学生双语学习负担大, 不利于学生考研、找工作。最佳的双语授课时间应为二年级第二学期和三年级第一学期。

4.2 授课门数

新建二本院校不具备太强的双语授课条件, 不可过多地开设双语课程;同时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和溢出效应, 后期双语课程在前期的基础上, 能以较少的时间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因此一个专业只开一门双语课程, 难以形成后续的效果积累, 各专业要形成一套科学的双语教学计划。

4.3 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论坛、英语角、学生会等进行各种英文学习和交流, 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学校还可以设置各种激励措施来鼓励学生学习外语。老师要尽量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提前预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生词的问题, 节省课堂时间, 加快教学进度;同时每堂课结束后, 通过布置作业等方式督促学生复习所学内容。

4.4 加强双语师资培养

学校在引进人才时, 要严把招聘关, 提高引进人才的层次, 要有意识地引进一些高素质、英语水平较高的人员作为复合型教师。同时采取措施提高现有任课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一方面建立双语教学申请的科学机制, 实行竞争上岗。另一方面要提高双语授课教师的待遇, 同时引入科学的评价和淘汰机制, 还要对在职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

4.5 改善授课方法

上一篇:陶瓷艺术装饰下一篇:创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