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

2024-10-11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通用6篇)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 篇1

试论高中学校体育隐蔽性课程对学生德育价值观的影响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学学校体育学校体育隐蔽课学生德育价值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对中学体育课隐蔽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中体育隐蔽课对学生德育价值趋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师表形象中的德育价值,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中的德育价值,体育教师工作作风中暗示的德育价值,体育课常规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体育赛事中暗含的审美情趣等。

学校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整合。学校体育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德育价值体系。体育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显性课程,对体育课的组织与创设,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团结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体育隐蔽课对学生的德育品质更具有渗透性,它通过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相互整合,来实现隐蔽课的德育功能。体育隐蔽课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它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具有诱导特性。高中学校体育隐蔽课对学生德育价值趋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一、师表形象中的德育价值

师表形象的德育价值具有一定的行为性,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包涵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位性、智慧能力性等,是以其外延的行为来评价的。体育教学和一般教学有所区别,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心动与课堂指望相适应的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并要求体育教师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等,是形成体育教师威信、敬佩的基本力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早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谐和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就包含着体育教师身体动作的姿势美和姿态美,同时也是体育教师心灵美的直接反映。体育教师的行为里隐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因素,因此,只有内心和外表统一、一致时,才能构成美好的品德形象。

二、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中的德育价值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氛围与环境,是师生员工共建的一种校园文化,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重要的,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作为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对学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看,如果一个学校形成了良好体育传统与风气,它能够形成该校集体的心理定势。有研究认为,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着类化现象,无论是理想、价值观念,还是个人行为都会受到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因此,学校中多数人对体育的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甚至能使原先体育态度淡漠的人转变态度。

三、体育教师工作作风中暗示的德育价值

教师的工作作风也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一些研究表明:放任、专制、民主的三种教育工作作风所产生的效应各不相同。所谓放任作风,指教师采取的是一种被动的、不介入的姿态,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允许学生为所欲为,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组织、无结构的放任自流状态。在这种作风下,不受教师的任何约束、人际间冷漠、互不关心、精神不振、班级涣散、学习不佳。所谓专制作风,即课堂上完全由教师说了算,根本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强制学生执行教师单方面的决定,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否则学生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这种作风下,学生对教师或阳奉阴违,或逆反抗衡,或表面惧怕而服从,依赖性大,独创性差,缺乏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所谓民主作风,即教师讲民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和步骤都是在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且能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不断反馈的信息随时加以调整。课堂里,听到的不是教师的呵斥,而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诱导;看到的不是僵局和苦恼,而是师生之间心领神会的微笑,看到的不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挫折情绪,而是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情绪。在这种作风下,学生责任感强,学习兴趣盎然,有信心;同学之间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并在学习中努力合作,积极探究,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四、体育课常规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

体育课常规教学本身就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讲解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把品德教育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护器材、爱护公物的品质。再次,学校体育课的中都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高尚情操的内容。因此,在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应该把这些内容渗透于其中。还有学校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容易受气候、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教学条件和环境好坏对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体育赛事中暗含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的开发体育和美育都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过程中包含着诸多美育的因素,如运动的形式美、体态美、动作美、精神美等,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表达能力。美育的教育可以来自教师和运动项目本身。言传不如身教,体育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教师是学生首先感知的对象。如果教师展现给学生的是健康匀称的体魄、恰如其分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仪表、优美端正的姿态、熟练协调的示范动作等,就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激发起学习、模仿的欲望。在各运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理论传授,教师还可以借助报刊、图片、电视、网络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优美高超的动作技术,讲述体坛名将拼搏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

参考文献:

[1]姚蕾.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系及其内容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5(4):514-5.

[2]姚蕾.我国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科学,,21(4):23-26.

[3]赵栩博.广州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4(1):110-112.

[4]姚蕾.对我国三城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85-1087.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 篇2

【关键词】体育隐蔽课程;实施;效果;学生体育成绩

Research on Covert Sports Course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Relationship

WANG Yuan1, WANG Lei1, GAO Shuyan1, LI Jun2

(1.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Hebei 2.Qinhuangdao New Century Senior High School, Qinhuangdao Hebei 066000)

【Abstract】Covert cour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a. The author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method and logical analysis, made a tracking study of students of Grade 2009 receiving covert PE courses in our school for three semesters and mad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m and other classes receiving no covert courses. We think that the implement of covert courses enhances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akes the students more active and initiative in their study, and improves the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PE courses.

【Key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covert PE courses;implementation;effect

一、前言

体育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体育课程包括体育显性课程和体育隐蔽课程两部分,体育显性课程又是体育隐蔽课程的重要载体。目前,体育隐蔽课程在高校的实验性研究刚刚起步,因此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我校自2009届学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开始在部分班级实施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为了解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对学生体育课成绩影响的程度,课题组对我校09届学生体育课成绩进行了三个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的追踪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实施(实验组)与未实施(对照组)体育隐蔽课程的班级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60名学生的体育课成绩。

(二)研究方法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三次成绩分别进行成组设计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并进一步用LSD法作两两比较(数据处理用SPSS13.0)。

三、结果与分析

(1)由表1可见:两组实验前的成绩(A0与B0),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无差异,说明两组成绩具有可比性;两组实验开展后第一次成绩(A1与B1),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两组成绩无差异;两组实验开展后第二次成绩(A2与B2),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两组成绩有差异。

(2)对实施体育隐蔽课程的实验组学生三次成绩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F=33.523,P=0.000,说明按α=0.01的水准实验组学生三次成绩所代表的三个总体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进一步用LSD法作两两比较,结果见表2。

(3)对未实施体育隐蔽课程的对照组学生三次成绩进行比较。

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F=11.659,P=0.000,说明按α=0.01的水准可认为对照组学生三次成绩所代表的三个总体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进一步用LSD法作两两比较(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对照组学生三次成绩之间,按α=0.05的水准,B0与B1之间无差别;按α=0.01的水准, B0与B2之间有差别; B1与B2之间,按α=0.01的水准无差别,而按α=0.05的水准存在差异。即实验后第二学期成绩与实验前及实验后第一学期成绩均有差别;而实验后第一学期成绩与实验前成绩之间无差别。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实验组学生三次体育课成绩(A0,A1,A2)之间存在差异,且成绩不断提高;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成绩,实验前(A0与B0)无差异、实验后第一次(A1与B1)成绩之间不存在差异,但实验后第二次成绩之间(A2与B2)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在于: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对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出现实验组三次成绩不断提高,实验时间进行较长的第二次成绩比实验后第一次的成绩高,而且实验组实验后的第二次成绩高于对照组实验后的第二次成绩。

对照组学生三次体育课成绩:B2与B0、B1之间存在差异;而B0与B1不存在差异,B1与B2之间存在差异。从成绩看也是不断提高的,但成绩提高的幅度比实验组低。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是通过暗示、感染、模仿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虽然有些班级的学生并未接受体育隐蔽课程的学习,但学生平时生活学习都在一起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未实施体育隐蔽课程班级的学生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虽然对照组未实施体育隐蔽课程,(下转第48页)(上接第30页)但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以及对体育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体育锻炼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组学生的体育成绩也会有所提高,但改善水平低于实验组。因此我们要加强体育隐蔽课程(体育课程由体育显性课程和体育隐蔽课程组成)的建设,一方面通过体育显性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掌握一至二种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体育隐蔽课程的渗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自发、自主、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并培养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建议

(1)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体育隐蔽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渗透。要加强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

(2)提高体育教师个人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

(3)在得到学校领导与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努力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及布局环境,并不断完善体育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领悟到体育的无穷魅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自觉自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远编著.实用体育统计方法与STATA〔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方积乾主编.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张文彤主编.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4〕胡良平编著.实用统计分析教程〔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

〔5〕孙振球主编.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 篇3

“数字校园体育”(Digital Campus Physical Education,简称DCPE)其本质就是学校体育教育与管理的数字化,是数字技术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一种信息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案。通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将学校体育方方面面的信息加工、整合、处理、分析,得到的相关数据来指导工作,为校园体育教育带来科学、方便、实用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从而加快体育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和改进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DCPE的作用是以校园体育的全方位生活和工作为中心,使学校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加工、直观而便捷地反映到管理者的面前,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目的。同时DCPE还兼顾了:

(1)全面性。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考虑学校在教学、管理、交流等方面的复杂需求,从而设计各功能组件,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真正有效地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为为学校体育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准备的教学管理平台。

(2)通用性。适应各类各级不同的学校。基于对各种学校不同管理方式的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系统会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多样性,适用于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小学(包括职业中学)的工作需要。

(3)易用性。精心的设计使用户轻松入门。系统在设计研发中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即使一个对计算机并不熟悉的体育教育管理者或体育教师,也可以很容易地完成以前需要很久才可以完成的复杂工作。

(4)经济性。充分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参差不齐的现状,在系统的建设和软件的开发中,对硬件及网络设施要求较低,不需要花费很大的资金投入便可实现本系统的全部功能。

(5)交互性。系统的建设不仅是一个管理平台也是一个网络交流的平台,通过DCPE-N系统提供强大的信息发送、电子邮件、BBS等子功能,所有用户(包括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真正参与到这个虚拟的网络中来。

(6)灵活性。充分考虑到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的工作性能,无论采用流行而廉价的Linux操作系统,还是已经安装了广泛应用的Windows NT,系统都能适应需求。(7)扩展性。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将来的功能扩展,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原有系统中增加新开发的功能组件,或者平滑地升级至更高级的版本。在DCPE-N中还可以接受全国各级各类教师发来的资料文章等以此来充实数据库。

(8)组件化。整个系统依据不同功能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组件,在系统中它们之间又相互融合,共享信息,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的组件。

(9)网络化。系统开发完全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平台,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众多优点。它可以非常容易地联入Internet,实现部分公共数据的网络共享,实现更大范围的教育网络。

(10)智能化。系统重点突出智能化,从而达到系统应用的简捷化,提高系统的职能决策与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等诸多特性,所以校园体育向数字化发展是必然的,因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与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以往我们一直采用工业时代的传统方法解决学校体育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效率较低。很多的学校体育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由于大量信息数据的管理无法完成、相互联系手段的限制而夭折,造成校园体育工作的被动。信息化、数字化大潮的涌现为我们体育管理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对摆脱传统手工管理方面的不足、加快信息化教育、完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提升信息时代学校体育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全国各行业都在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体育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落后于其他行业,不但影响到国家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同样也造成校园体育教育管理的落后局面。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信息化、数字化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明确、行动上不迅速。同时在体育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数字化方面暂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要想赶上信息化、数字化潮流,使学校体育工作数字化,我们必须充分学习、了解和认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巨大挑战和机遇,积极主动地研究、设计和开发适合于校园体育的信息化、数字化产品,以改变新世纪学校体育管理的落后局面。

二、教学方面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体育俱乐部发展

全面推行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一些做法,结合我国的实情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体育组织模式,定性为体育教学俱乐部。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体育与健康教育为目标,以共同体育锻炼爱好为组织基础,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三者融为一体的体育教育形式。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目标是: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项目、教师、机动地利用时间;2.满足需要发展个性,俱乐部采用多层次,多类型的组织形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3.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辅导、群体竞赛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健康水平的提高;4.教师由原来的主授者变为组织者、辅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为实现自我的发展而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自主练习和自我评价,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由“依赖型“向“自主型”发展。我们向这一方向发展的目标是把公共体育课建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目标中应该突出强调的是“态度(兴趣)”、“习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及“经验”的重要性。体育态度和兴趣的培养应是未来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体育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应得到逐步地加强;体育教学目标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确立“经验”在体育教学目标中的位置。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认真系统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本领,这些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不能忽视经验,经验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和足够的机会去思考、探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学习的“过程”,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从直接参与中获得知识、技术和技能,从而也培养了对学习的兴趣、情感和态度。所以,我们认为数字化体育与体育教学俱乐部相结合,是我们需要积极为之努力的良策,也是今后学校体育的必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虞锡芳.中外高校体育的对比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4).

[2]王力晨.“数字校园体育”的建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 篇4

教体艺厅[200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我部组织有关高等学校起草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我部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它是各有关学校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开展教学评估、实施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我部对体育教育专业点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

《课程纲要》所列的课程门类,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7号)中列出的主干课程为准,其他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等,各校应参照《课程纲要》的精神制定。

《课程纲要》列出的各项内容,是按照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的,不含选修课程的内容。

《课程纲要》列出的教学基本内容,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排列体系和具体的教学安排等,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课程纲要》自2005年新学年开始执行。各校在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请将此件转发到所属有关高等学校。

教育部办公厅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 篇5

【关键词】高校体育 终身体育 教育改革

终身体育,指的是对体育教学的接受和体育锻炼的从事要贯穿一个人的终身,从而提高从事者的身体素质,愉悦从事者的身心。所以说,终身体育的内容包括:与终身体育相关的问题陪伴一个人的一生,且这种陪伴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取有效措施锻炼身体,从而使身体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得到保证。

一、确立终身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公民体质逐年呈现下滑趋势,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众多原因中最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健康与体育意识淡漠。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培养这些人才健康体魄的关键环节。现阶段高校体育对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还不到位,也正好表明了现今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所以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能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1体育课不能满足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的需要。观察各个高校的体育课设置抢矿,相当一部分学校体育课仅仅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安排,并且通常所安排的课程时间为每周两学时。而全面的、经常的体育锻炼是获得身体全面发展、增强身体素质的必经途径,也就是说时间紧张、范围狭窄的体育课很难保证学生的这种要求得到满足,因而,应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确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将体育锻炼贯穿学生的终身。

2学生身体状况日益下降。高校除了爱好体育和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之外,能够持续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三年级以后,学校开展的体育课课时少了,再加上专业课课程任务越来越重,人们投入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既没有客观要求的催促更没有主管运动的趋势导致相当一部分人的身体素质无法提高,甚至越来越弱。

3我国社会体育开展现状并不乐观。据一项全球预测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患病的人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在亚健康状态的人中,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占到90%以上。然而,这种亚健康状态是可以控制和改善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便是体育锻炼。所以说,终身体育教育理念思想的树立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二、确立终身体育的教育改革理念

1树立以身心健康、自主快乐为原则的教学观念。以“健康第一”而非“竞技运动”指导体育教学从本质上看,保证人的身心健康才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的。也就是说,以体育运动为手段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强化,使学生的意识品质得到培养,通过改善身心条件保证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不仅意气风发而且乐观自信,更加适应群体和社会,并在获得个人自由以及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当前国际上对待大学体育的普遍方法。

通过学生终身健体强身的意识的培养,最终落实健康教育、集体意识教育和环境教育于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增添了新鲜的内容和血液到传统的体育课程中,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保证学生的自主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事实上,人生来就不同,不论是性情、条件还是能力,并且随着体育项目的不同,其所具有的运动特点也不同。一旦这种客观存在的人的差异性和适应运动能力被忽视掉,从而剥夺人自主选择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体育项目的全体,那么从体育中获得快乐便是无稽之谈,不仅不会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损害学生的身心。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观便是犯了这样的措施,它以一样的教育方式对待不一样的学生,从而导致许多学生不仅不能喜爱体育反而对体育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

2注重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层次和教学水平。搞好体育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是高校体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是体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体育科学化的主力军。因此,必须根据高校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使教师的学历层次得到提高,知识得到补充和发展,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基础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水平,以保持知识、技术结构的合理性、适应性和先进性。未来高校体育的成败,对人才的培养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改革和发展高校体育的基本前提。在新的时代,只有具备一支优秀的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合格人才。

3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包括学习态度、动机、表现等)。对素质较好的学生要培养体育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更加认识自己的潜能,促进自我发展与实现,在体育运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对素质较差的学生应体现“人文性”,更加给予特殊的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失败和无助感,走出心理误区,树立尊严。享受健身的乐趣,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价值。考核评价。在建立测评参照系时,要以学生个体为主,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为一体,同时,以学生的体育思想意识、动机、兴趣,运用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作,在课堂上的表现,身体素质状况等为标准,从而对学生全面地、整体地、综合地进行评价。

提高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体育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学校体育的改革应顺应素质改革的大潮。有专家提出:在终身教育理论中,基础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已有知识的传递,而是终身学习者的培养。因此,学校体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通过增强健康的能力,形成增进健康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学校体育参与素质教育的改革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难点,通过理性的参与,把“育体育心”、“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使学校体育的改革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刘艳红.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 [J].体育科技,2014(6):114-115.

[2]廖伟明. 基于终身体育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J].体育时空,2015(7):79-80.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 篇6

关键词: 高效;体育;意志

一、当今大学生应具有的意志品质

1、自觉力。指一个人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动对社会的意义。一个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能产生自觉的行动,在学习中从难从严要求自己,刻苦进行训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在心中,便会产生巨大的内部动因,激发强大的动力和责任感,克服各种生理惰性和困难干扰,始终保持增力性情绪,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自觉性直接影响着顽强性、自制力、自信心等品质。如果自觉性不强,这些品质就不可能表现出来。

2、自控力。自制性是指经常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及不良的心理状态。指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自制力是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排除干扰的重要品质。由于体育教学或比赛中运动员情绪体验较为深刻,自制力便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比赛时,学生会随着场上出现的复杂战况而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需要用较强的自制力来调节、控制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3、意志力。指一个人为了达到既定目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激烈的竞赛中,顽强的战斗意志,对夺取比赛的胜利,具有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困境中(如比分相持、落后、体力不佳等)顽强的战斗意志显得更为重要。一个人对自己确定的目标意义及其社会价值认识得越深刻,他在困境中的顽强性就表现得越突出。

4、主断性。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作战的工作能力。很多体育项目自主性特别重要。例如:田径、乒乓球项目多是个人单独作战,赛中所出现的一切变化,都只能靠运动员根据临场情况,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加以解决。因而就特别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5、自信心。指在困难条件下,确信自己的能力,自强不息的品质。通过体育比赛提高自信心,它是比赛中发挥自己竞技水平的重要心理动力。相信自己,首先在气势上就能压倒对方。即使在机体疲惫、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昂扬的斗志,寻求积极主动的契机,坚信自己一定能达到目的。自信心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良好的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体育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因人制宜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要严格遵守因人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为学生布置适量的学习任务的时候,利用一些体育项目的特殊性,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以增加项目的完成难度,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得到锻炼。困难程度越大,对其意志品质的考验和培养作用就越强。

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的原则。在校生的身心发展正处在生长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其学习目的,掌握锻炼方法和技巧,这样更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实际上也是一个严格管理和教育的过程。

3、方法适当,适可而止的原则。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在体育课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怕脏、怕累、畏缩不前和逃避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借助个人的“权威”使用强制性的措施让学生去学习和练习,“逼”其努力完成任务。实践证明,对于一些意志品质较差或身体素质较差,甚至二者兼而有之的学生,这种“逼”的方法往往是行之有效的,它能促成教学程序顺利实施。当然,在运用“逼”的手段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做到“适可而止”,既不迁就也不能过激。

三、体育教学中心理品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不但要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体育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只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培养优良心理品质是多渠道的,首先要从道德品质这个主渠道入手,充分挖掘体育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涵,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体育道德品质的主要内容,在体育教材中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应当把它挖掘出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是教育的核心。应该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培养自尊心、自信心,激励自豪感,认识客观差距,激发上进心。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比赛中为祖国勇夺金牌的动人事迹教育学生。用许多无名英雄为祖国荣誉给优秀运动员当陪练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些教育应包括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热爱集体,团结协作,胜不骄,败不馁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以此奠定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的目的。

2、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产生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动机,参与体育活动的锻炼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会遇到困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用意志克服心理上的各种障碍,积极地参加锻炼达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的教学目的。坚持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的意志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坚持”本身就是坚强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体育锻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半途而废的人,归根到底就是缺少“坚持”二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什么时候能真正坚持体育锻炼了,他的意志也就坚强了。其次体育运动是一项磨练意志、锻炼意志的有效形式,体育活动需要意志力的配合和参与意志力的形成,离不开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技术,而且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当今体育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在体育教育中,学生通过身体练习,为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供的必要条件和丰富内容。提高了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形促成了良好人生观的形成。这是每个人通向成功必须的素质,因此,意志品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极其重要,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陈芒.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5,3

上一篇:关于写人的作文下一篇:评优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