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互结证(共6篇)
痰瘀互结证 篇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与证候特征发生了变化,血瘀、痰浊等标实证明显增加,且常表现为痰瘀互结[1]。但从痰瘀论治胸痹心痛古代早已有之。明代龚信《古今医鉴·心痛》中记载“心痹痛者,……素有顽痰死血”,清代曹仁伯在《继志堂医案. 痹气门》中曰“胸痛彻背,是名胸痹,此病不惟痰浊,且有瘀血,交阻膈间”,有学者认为痰瘀伏络是心血管疾病链的主要机制[2],痰瘀互结贯穿于冠心病的始终[3,4]。脉诊作为中医学临床诊法之一,对于冠心病的诊察具有重要意义。痰浊、瘀血作为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继发性病理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影响了脉管的通利、气血的盈亏,进而导致脉象在“位、数、形、势”等属性方面发生变化。通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脉象既往研究和专家共识的解析,旨在探讨脉诊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治临床应用意义。
1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基本脉象
1. 1 冠心病常见脉象分布规律
韦湘林等[5]观察了135例冠心病患者的脉象,发现冠心病患者多见滑脉。舒琴芳[6]总结冠心病患者脉象,认为弦、弦细、细弦、细、滑、沉、涩、结代、微等脉象多见,且多是兼见。瞿岳云等[7]对4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脉象进行分析,弦脉出现频率为70. 83% ,滑脉为21. 88% ,虚脉为39. 79% ,结脉为19. 58% 。李福凤等[8]进行冠心病脉象分布总结,单纯弦脉和弦脉类( 相兼弦脉) 所占比例最大,常见脉象有弦脉、弦细脉、滑脉、弦滑脉、结代脉、沉脉、涩脉等。张琳[9]进行了冠心病稳定期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临床观察346例冠心病患者,其脉象以弦脉、沉脉多见,其次是滑脉、细脉。王建华等[10]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心病的常见舌脉组合为舌边有齿痕,舌紫黯、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或沉。
1. 2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基本脉象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有关辨证标准的诸多专家共识中也都提及脉象信息,如表1所示。
专家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诊断以胸闷痛、舌苔腻、有紫斑,脉滑或涩为主要辨识依据,重点从反映“痰浊”、“瘀”的代表性症状体征入手。脉诊见脉滑结合苔腻判定致病因素“痰浊”,脉诊见脉涩结合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或舌下络脉曲张情况可判定致病因素“瘀”。袁东超等[20]应用logistic分析进行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诊断的探索研究,发现滑脉、胸刺痛、头重如裹、舌苔腻、头晕昏沉、舌下络脉迂曲等症状体征是痰瘀互结证很有意义的诊断指标。曹丽[21]进行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痰瘀互阻证较多,肢体困重、纳呆、胸膈满闷、舌淡暗、体胖、苔腻、脉滑、舌淡紫、瘀点瘀斑、舌下络脉曲张、脉涩、胸刺痛等是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主要症状信息。李林等[22]应用匹配矩阵、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研究冠心病痰瘀证候特征,白腻苔、滑脉、紫舌是临床判定痰瘀证候的主要因子,其中前两项是诊断痰证的依据,而紫舌是诊断瘀证的依据。滕晶[23]认为,痰瘀互结证的脉象要素主要有沉、迟、结、涩。脉沉为痰瘀内阻,气机郁闭在内,外达不畅,故脉位沉; 脉迟是痰瘀有形之邪阻闭,气血运行不畅; 脉结是痰瘀痹阻,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失常,则脉搏节律随之变化; 脉涩表征痰瘀痹阻,气血运行不利。因此,从冠心病临床常见脉象分布情况结合专家意见,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基本脉象以弦脉、滑脉、涩脉为主。
1. 3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兼脉
痰瘀互结证的相兼脉以弦滑脉、弦涩脉为主,亦可见沉涩、迟弱、芤脉等脉象。由于病人体质差异、致病邪气不同,冠心病临床可见到多种脉象。《证治汇补》曰: “心痛者脉必急,痛甚者脉必伏,又热则数,痰则滑,瘀则涩,虚则濡,外寒则紧,内寒则迟,沉细者生,弦长者死。”
1. 3. 1弦滑脉弦滑脉的指下感觉是脉管壁紧张、微薄、脉体平直而稍细长,脉管中的血液运行圆滑流利而有“如珠走盘”[24]。弦滑脉主凝痰瘀血、水湿痰饮。《诊家直诀》曰: “是故凝痰瘀血,无论脉势强弱,按之必有劲线,或如珠粒。”表征出痰瘀气滞,血液运行不利,产生瘀血之有形之物,血行不畅。《笔花医镜》曰: “水湿并痰饮,滑利又弦遒。”
1. 3. 2弦涩脉弦涩脉为弦脉与涩脉相兼的脉象,多由于痰饮、瘀血、食积等“邪阻”或虚劳、血弱,导致血脉不充,脉气收敛紧张,脉来艰涩不畅而致,多主气滞血瘀。王肯堂《证治准绳》说: “死血作痛,脉必涩。”清代刘默《证治百问》亦云: “郁鞠之气不伸,脉必沉而微急,瘀血留滞于胸中,脉必沉而弦涩,亦有痰涎结于中,脉必滑而不清,有包络之气久郁,而兼气虚郁火而痛,脉必涩弱而虚数。”
1. 3. 3沉涩脉沉涩脉为沉脉与涩脉相兼的脉象,多主病血结、气郁、亡血伤津等,痰瘀互结证也可见此脉象。清代黄宫绣撰《脉理求真》中言: “沉涩而急,痰瘀之愆。”《脉法大成》曰: “沉涩急,痰瘀。”《脉理宗经》曰: “沉滑痰郁,沉细湿郁,沉涩血结。”
1. 3. 4迟弱脉《脉简补义》论述了痰瘀互结可见迟弱脉,“每见温热、伤寒、疟疾,其人凝痰瘀血阻于经络,宿食留饮塞于膻中,气机不能流利,大气不得旋转,而抑郁停结,脉来迟弱,应指无力,不知者以为邪实正虚,阳病阴脉,法在不治,而其实非虚也”。《脉义简摩》曰: “迟而时止为结,迟中而时有一止也,但无定数,主气郁血壅痰滞。”
1. 3. 5芤脉罗赤诚在《医宗粹言》中明确了瘀血挟痰与痰挟瘀血的发生及临床表现方面存在的差异,“如先因伤血,血逆气滞,气滞则生痰,与血相聚,名曰瘀血挟痰”。临床表现为: 患处按之则痛而不移,其症或吐或衄,或大便黑,其脉轻举则滑,重按则涩。若素有郁痰,后因血滞,与痰相聚,名曰痰挟瘀血。患处则痛而少移,其症或为胀闷,或为寒热,其脉轻举则芤,重按则滑。
2 影响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脉象变化的因素
2. 1 脉象因疾病的病期不同而变化
冠心病脉象会随着病期不同而有所变化,初期以弦脉多见,后期以细弦脉[25]或细弱脉[6]多见。也有学者根据临床观察,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以弦脉、紧脉为主,而引发心衰时则以数疾脉多见[26]。曹洪欣等[3]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的临床表征不同。发病早期和发作期,患者主要以痰浊与瘀血交阻、痹阻心脉所致的实证表现为主,脉弦或滑; 缓解期患者以虚证表现为主,脉象沉迟或细数、结代或弦滑。
冠心病在治疗前后,脉象也会发生变化。孙敏等[27]通过对36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前冠心病可见脉象有12种,分别为弦脉、滑脉、沉脉、迟脉、缓脉、细脉、弱脉、涩脉、数脉、结脉、代脉、促脉,治疗后以弦脉、滑脉为主。有学者应用丹参、红花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前外周阻力降低呈滑脉,治疗后滑脉消失,出现弦脉[25]。
2. 2 脉象因痰瘀的多寡而变化
痰瘀互结、痰胜于瘀,脉以滑或弦为主; 瘀胜于痰,则脉以涩为主[28]。痰浊水液停聚体内,湿性黏滑,邪气雍盛,鼓动脉气,则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瘀胜于痰,则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表现为涩脉。
2. 3 脉象因合并疾病不同而变化
冠心病脉象的转化与合并疾病相关。弦脉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脉搏形体改变的脉象,如动脉血管弹性减弱,血管壁紧张度增高,或血管发生退行性变化,呈现出平直搏动的征象[29]。单纯性高血压病患者多见弦脉[30],当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时,病人脉象的沉脉出现率可达50% 左右[25]。
3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基本脉象的形成机理
3. 1 弦脉
弦脉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脉象,属于脉势特征属性中的刚柔要素发生变化的脉象,其脉象特点是脉形端直以长、脉势较强、脉道较硬,切脉时有挺然指下、直起直落的感觉[31,32]。《濒湖脉学》曰: “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状如筝弦,从中直过,挺然于指下。”弦脉的形成机理可以概括为情志不遂、寒热、痰饮、瘀血、食积等“邪阻”,气机不利,经脉拘急,影响血气运行,脉气收敛紧张而形成弦脉。《景岳全书·脉神章》曰:“弦脉为阳中伏阴,为血气不和,为气逆,为邪胜。”《诊家枢要·脉阴阳类成篇》载: “弦为血气收敛,为阳中伏阴,或经络间为寒所滞。”弦脉主痰饮,《脉学归源》有“弦应风木,又主痰饮”的论述。
目前,现代医学对弦脉的形成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弦脉与动脉顺应性、弦脉与心功能、弦脉与血液流变性、弦脉与甲皱微循环等[33]。功能性弦脉与心脏输出量增加,动脉压增高,血管壁张力增强有关; 病理性弦脉则与血液黏度增高,循环系统外周阻力增加,动脉壁硬化、弹性降低有关[34]。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常出现病理性弦脉[35]。在生化指标方面,弦脉患者的血栓素、全血比黏度显著升高,红细胞电泳速度减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36]。血瘀证亦可出现弦脉,多为气血郁滞,导致脉气不利、紧张[37]。
3. 2 滑脉
滑脉属于脉形特征属性中的滑涩要素发生变化的脉象,其脉象以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为特点。《诊家枢要》曰: “滑,不涩也,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不进不退。”《洄溪脉学》中生动形象的描述滑脉“如荷叶承露”。滑脉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也较为常见。中医学认为滑脉的形成是有形实邪( 痰、食) 内滞,邪气壅盛,气实血涌,鼓动脉气,故往来圆滑流利。《濒湖脉学·四言举要》云: “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蓄血,上为吐逆。”滑脉的产生还与机体水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水湿痰饮四者同源异流,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痰浊水液停聚体内,湿性黏滑,则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清代李延昰《脉诀汇辨》言“凡痰饮、呕逆、伤食等证,皆上中二焦之病,以滑为水物兼有之象也”,致病因素均为类似水滑之物。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滑脉的形成机制有其坚实的血流动力学基础,以快心率和末梢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左室压力减小、左室射血时间缩短、左室心输出量增多、左房容量和左房最大充盈压力减小为特征[38,39]。冠心病滑脉患者平均动脉压增高,动脉血液充盈丰满,血管壁舒缩性能良好。何玉萍等[40]探讨心脑血管病滑脉者心血管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左心泵力减弱、有效循环量不足、动脉硬化、肺动脉高压高阻。吴凯等[41]分析了冠心病痰证脉图血流动力学规律,痰证组心肌受损,心肌力能降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3. 3 涩脉
涩脉是脉形细,脉来缓慢,往来艰涩不利的脉象。《素问·三部九候论篇》曰: “参伍不调者病,谓其凝滞而至数不和匀也。”《类证活人书》曰: “涩,细而迟,往来难,时一止。”《濒湖脉学》中以“病蚕食叶”比喻涩脉迟慢而艰难之象。涩脉的产生机制主要为精亏血少,血脉失充; 气血痰食,气机不畅; 寒凝痹痛,络脉不通。脉涩有力为实证,多为有形之邪闭阻气机,脉道不畅所致。脉涩无力为虚证,多因阴血亏虚、脉道不充而致。《景岳全书》曰“涩为阴脉”、“为血气俱虚之候”、“为少气”。《脉简补义》曰“脉则滑主痰,而痰亦见涩”。《四诊抉微》曰:“至于滑脉所主之痰,此指随气流动,而不结伏者言,若老痰火痰,坚韧胶固,结伏于经络之间,碍其流行之道路,运行濡滞,则脉又涩而不滑也。”痰积于体内,日久不去,则成为实痰、老痰,易于阻碍气机运行,则脉不滑反显涩象。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涩脉的形成机理可能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下降,动脉顺应性降低、血流量减少,流速减慢,总外周阻力增大有关。涩脉脉图和血流动力学相关研究表明[42,43],涩脉的脉图参数主波高、升支斜率、降支在主波与降中峡间的斜率、降中峡至主波终点的斜率均减小; 降中峡高/主波高、升支时间/脉动周期、主波峰时间/脉动周期均增大。血流动力学指标中,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时间、动脉顺应性均减小、射血前期、总外周阻力增大。唐荣德[44]对血瘀所致脉涩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分析,发现此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地升高,血液呈高黏状态,血流缓慢。上述研究结果与中医脉学“涩主血少气虚,血脉不充; 或气滞血瘀,阻碍脉道,以致脉气往来艰涩”的理论是相符的。
4 结语
痰瘀互结致病广泛,症状复杂,临证辨析尤重舌诊和脉诊[25,45]。有学者认为望舌最重要[46],“但见苔腻质暗便是,它症不必悉具”[47]。然而,不能忽略脉诊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辨治的作用和价值。国医大师李士懋强调,冠心病的辨治以脉为基准,以脉定虚实,以脉定证型,脉变则方变,即使患者自觉症状虽消失,仍要以脉是否正常来确定是否继续服药[48]。临床脉诊存在脉象与主病的关系认同失误的问题[49],把脉象系列与病症系列进行简单对号入座,忽视了脉与病机的结合。虽然冠心病多出现弦类脉,仍需要医生细心辨别患者的脉象,重视脉象所表征的病证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摘要:痰浊、瘀血作为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继发性病理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影响了脉管的通利、气血的盈亏,进而导致脉象在“位、数、形、势”等属性方面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脉象既往研究和专家共识的解析,总结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基本脉象为弦脉、滑脉、涩脉,兼脉则以弦滑脉、弦涩脉为多,可因疾病的病期、痰瘀的多寡、合并疾病不同而变化,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的辨识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脉象,综述
痰瘀互结证 篇2
1 资料
1.1基本病史
病人,男性,71 岁,职业: 退休,主因“胸闷、胸痛反复发作19 年,加重6 天”于2010 年6 月6 日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病人19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周身汗出,急送至急救中心,诊断为“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予溶栓治疗,病情稳定。此后,胸闷、胸痛反复发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欣康等药物。6 d前,病人因劳累及情绪激动,出现胸闷,偶有胸痛,休息后缓解,今日到我院急诊就诊,考虑“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收入我科,刻下症: 胸闷,胸痛时作,咳嗽,咳痰色黄,量少,质黏,纳眠可,小便少,大便调。既往高血压病史3 年,血压控制平稳; 高脂血症病史数年,未规律应用药物。查体: 体温36. 5℃,心率79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06 /73 mm Hg。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率79 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不肿。
1. 2 辅助检查心电图
交界性逸搏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 VF导联异常Q波,ST段抬高0. 1 m V,VI ~ V3 导联r波抬高不良,V1、V2 导联ST段抬高0. 1 m V,V4 ~ V6 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心脏彩超: 入院时心超,EF40% ,左心增大( LVEDD65 mm) ,各瓣膜形态结构未见异常,左室前壁回声增强,运动幅度明显减低( 符合陈旧性心梗) ,余节段室壁运动未见异常,升主动脉及其根部不宽,搏动减低,主肺动脉不宽。二尖瓣少量反流。二尖瓣流速A峰71 cm / s,E峰60 cm / s。1 周后心超: EF 40 % ,全心内径增大( LVEDD73 mm) ,左室整体运动收缩幅度减低,以室间隔及心尖段室壁变薄,无明显增厚率,心尖部较膨隆,升主动脉及其根部不宽,搏动减弱,主肺动脉不宽。二尖瓣中度量返流,三尖瓣轻-中重度反流; 二尖瓣流速A峰71 cm/s,E峰60 cm/s。实验室检查: 脑钠肽( BNP) 23 265 pg/m L( 正常0 ~125 pg/m L) 。心肌肌钙蛋白I( c TNI) >50 μg /m L( 入院时) 。三酰甘油( TG) 1. 48 mmol/L,总胆固醇( TC) 4. 68 mmol/L,高密度指蛋白( HDL) 1. 12 mmol /L,低密度脂蛋白( LDL)3. 12 mmol / L。尿素氮( BUN) 14 mmol / L,肌酐( Cr )121 μmol / L。血红蛋白( Hb) 70 g / L ( 腹膜后出血,血红蛋白最低时) 。冠脉造影及PCI术: 行急诊冠脉造影术。冠状动脉供血呈右冠优势型,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左右冠状动脉走向区可见钙化,左前降支60% ×20mm狭窄,前向血流TIMI 3 级,回旋中远段70% × 20mm狭窄,前向血流TIMI 3 级; 右冠状动脉近段100%闭塞,前向血流TIMI 0 级。冠状动脉造影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累及左冠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右冠脉置入Cypher3. 5 ×28mm一枚。详见图1。
1.3诊断
中医诊断: 真心痛,痰瘀互结型。西医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 Killips分级) 。高血压病2 级( 极高危) 。
2 诊疗过程
2. 1 西药
常规治疗冠心病Ⅱ级预防。
2.2舌象变化及中药治疗
冠脉急诊PCI术后第一天舌像: 舌紫暗,舌边尖红,苔黄厚腻,舌胖,有裂纹,有齿痕。病人素有“胸痹”之疾,曾反复发作,其本亦虚,伤及脾胃,脾伤则生化乏源,水湿不得健运,凝而为痰,故病人胸闷重,咳嗽咳痰。素体脾虚而有痰,复又劳累与情绪激动,情志不遂,肝气郁而化热,炼液为痰,所以痰少、色黄而质黏。因其来时大汗淋漓,津液已伤,而汗血同源,气随血脱,伴意识丧失,病情危急,属“脱证”。痰与瘀血内停于胸,舌色紫暗; 舌边尖红苔黄腻,是汗出津伤,痰瘀化热的征象,裂纹舌,说明胃阴已伤;舌胖大而有齿痕,是疾病迁延日久,而致脾胃虚弱之征。
综观病人,本次发病,实为迁延日久,属本虚标实。本虚者,脾胃虚弱,津液亏乏; 标实者,是指痰瘀互结,郁而化热。治疗应以“急则治标”为原则,不仅要“回阳救逆”,并视病人整体情况尚未虚极,可用攻伐之药,佐以扶正之品以防攻伐太过而犯“虚虚实实之弊”。
中药以活血化痰,化痰宣痹为主,辅以益气养阴,敛阳。方药,生脉注射液60 m L,30 m L/h每日2 次泵入。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组方: 当归12 g,生地12 g,桃仁15 g,红花12 g,枳壳6 g,赤芍6g,龙骨、牡蛎各30 g( 先煎) ,川牛膝10 g,薤白12 g,瓜蒌30 g,贝母12 g,法半夏12 g,生地15 g,玄参10 g,炙甘草3 g。冠脉急诊PCI术后第4 天舌像: 舌淡紫,舌边尖红,苔黄厚腻,有点刺,有裂纹,有齿痕。术后第4 天,病人胸闷、胸痛,明显缓解。大汗己止,但出现乏力,面红心烦,口渴欲饮,夜间五心烦热,症状。经活血化痰,化痰宣痹治疗,痰瘀互结之证,有所缓解,舌质由紫暗转为淡紫; 舌有点刺,为阴液已伤,阴虚火旺之征。这时应该在注重治疗主要证候的同时,注意益气养阴。方药: 原方基础上加麦冬15 g、天花粉15 g、山药20 g,以益气养阴。冠脉急诊PCI术后第10 天舌像,舌淡紫,苔黄厚腻,苔剥,有裂纹,有齿痕。术后第十天,精神好转,胸闷,胸痛基本消失,乏力较明显,心烦、夜寐欠安、口渴欲饮、五心烦热之症减轻,食欲较差,纳呆,口苦,大便秘结。表明瘀血征象缓解较明显,但痰痰热之余邪未尽。此时综合分析病人之状况,乃是正虚邪恋。点刺舌消失,舌苔呈花剥苔,说明热象有所缓解,而正气已伤。主要问题在于正虚,不能祛邪外出,应以扶正祛邪立意。治以化痰降浊,益气活血。加减: 前方去玄参、薤白、枳壳,加地龙10 g,陈皮12 g、生黄芪15g。冠脉急诊PCI术后2 周舌像,舌淡紫,舌边尖红,苔黄白相间厚腻,有齿痕。术后2 周,精神较好,下床活动,以无大碍,自述乏力、心烦、夜寐欠安、口苦、五心烦热之症基本消失,大便通畅。口干、纳呆、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此时的舌象,舌质淡紫,舌边尖红,痰瘀已除而正气未复,舌有齿痕,为脾气虚,湿邪困脾。舌苔黄白相间,而黄少白多而腻,说明脾虚,不能化湿。此时根据“缓则治本”的原则,主要治疗方法以益气健脾,化湿。《医门补要》中,有“人受湿邪内困,……不饥不食,日久难退,此当专责之于脾,不关于胃。盖脾喜香燥,燥脾则湿去……至湿滞于脾,尤不可用补腻,以窒闷中宫者也”。宗其意,以前方加减: 去瓜蒌、麦冬、天花粉、柴胡、生地。纳焦三仙各10 g、焦泽泻15 g、焦白术15 g。病人服用后饮食转佳,数日后出院。
一年后复诊,舌像,舌淡红,苔黄白相间略腻,有齿痕。复查心超,EF44 % ,全心内径增大( LVEDD72mm) ,左室整体运动收缩幅度减低,二尖瓣中度量返流,三尖瓣轻-中重度反流; 二尖瓣流速A峰80 cm/s,E峰69 cm / s。日常活动正常,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水肿。
3 讨论
该病人初来就诊时,情势危急,曾有意识不清症状,并大汗淋漓。徐灵胎《亡阴亡阳论》有“经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属阴,是汗多乃亡阴也”是其证。至术后一日,痰瘀互结导致瘀而化热,病人舌象开始出现阴虚内热的变化,舌边尖红,舌苔色黄有裂纹;还可以从舌质与舌苔观察到“本虚”的表现,舌质胖嫩有齿痕,舌色紫暗,苔剥,有裂纹。亦有瘀滞的征象,舌色紫暗,中的紫色,就是痰瘀互结的标志。术后4 d,因汗出导致阴虚,及瘀滞引发的内热同时发生,所以热证显现非常明显和迅速,标志性的表现为舌质有点刺,舌苔黄厚腻,有裂纹。术后第10 天,方药中加入了益气养阴的药物,津液得以恢复,热象缓解,舌上的点刺消失,但仍有余邪的存在,恰逢此时正虚不足以祛邪外出,于是去玄参、薤白、枳壳,这样寒热性质明显的药物,而加入了地龙、陈皮、生黄芪以益气活血化痰。至术后二周,基本上瘀滞引发的内热及阴虚,都已得到缓解,在于舌象的表现为舌苔黄白相间,而黄少白多; 大病之后,气血两伤,故而虚象在所难免,因此方意改为“补益后天,而辅以活血化瘀”。贯穿全部病程的 “舌色淡紫,有齿痕”,提示病人气虚血瘀的疾病本质。
徐灵胎《舌鉴总论》中有“舌为心之外候,苔为胃之明证,察舌可占正之盛衰,验苔以识邪之出入”。结合病人,从舌的解剖结构上看,舌循环是唯一一个与心脏联系最近,而又可以被人直接观察到的体循环分支。所以,关于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相关疾病,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舌象的变化中,获得比较直观的观察,并将其应用于相关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篇第十七》中有“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心主舌……在窍为舌”,关于心与舌之间关系的密切性表述。后世医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舌象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痰瘀互结证 篇3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就诊于本院中医妇科门诊病患, 已婚妇女或未婚有性生活的妇女, 共110例。年龄20岁以下10例, 20~45岁85例, 45岁以上15例;病程最短6月, 最长10年。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5例, 对照组4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有如下临床表现为诊断标准: (1) 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或人工流产史; (2) 临床表现有反复下腹及腰骶坠胀疼痛, 带下增多或不孕等; (3) 妇科检查有子宫后位, 活动受限, 双侧附件增厚、压痛, 或有肿块。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红酱四妙汤加味:红藤15 g, 败酱草15 g, 苍术10 g, 黄柏10 g, 薏苡仁15 g, 川牛膝10 g, 三棱10 g, 莪术10 g, 皂角刺10 g, 茯苓10 g, 每日1剂, 每剂水煎3次合药液450 m L, 每次服药液150 m L, 日服药3次, 10 d为1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红金消结片, 每日3次, 每次4片, 10 d为1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减轻。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1]。
2 结果
给予红酱四妙汤加味治疗后, 治愈35例、占53.8%;显效26例, 占40.0%;无效4例, 占6.2%;总有效率93.8%。对照组中治愈18例, 占40%, 显效22例, 占48.9%, 无效5例, 占11.1%;总有效率88.9%, 结果见表1。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学的“热入血室”、“带下病”、“妇人腹痛”、“癥瘕”、“不孕”、“产后发热”等范畴, 多因湿热邪毒侵及盆腔、气血瘀阻所致[2]。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 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笔者认为本病由于经期、产后、人流术后失于调摄, 热毒、湿浊、虫邪外感, 或湿热下注, 或脾肾虚弱, 水湿运化不利, 湿邪内生, 日久化热, 正邪抗争, 经络阻塞, 胞宫胞络气血受阻, 不通则痛。其病机为湿热瘀结, 虚实错杂。红酱四妙汤加味中, 四妙汤清热利湿止带, 加三棱、莪术、皂角刺活血化瘀消癥, 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 祛瘀止痛, 佐以茯苓健脾渗湿。
目前由于较多中青年女性喜肥甘厚味, 致湿热下注宫腔, 日久成瘀, 盆腔炎易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笔者用红酱四妙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 属湿瘀互结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红酱四妙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患者口服红酱四妙汤加味 (红藤15 g、败酱草15 g、苍术10 g、黄柏10 g、薏苡仁15 g、川牛膝10 g、三棱10 g、莪术10 g、皂角刺10 g、茯苓10 g) , 每日1剂, 每剂水煎3次合药液450 m L, 每次服药液150 m L, 日服药3次, 10 d为一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45例患者口服红金消结片, 3次/d, 每次4片, 10 d为1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 对照组总有效率88.9%。结论:红酱四妙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瘀互结证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红酱四妙汤加味,湿瘀互结证
参考文献
[1]罗颂平, 等.中西医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73.
肥胖与痰瘀互结病机关系论析 篇4
中医既往对肥胖的研究多集中于“肥人多痰湿”、“肥人多气虚、阳虚”[6,7,8,9,10]等观点,肥胖与痰瘀互结病机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从肥胖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与痰瘀的发生发展的角度论析肥胖与痰瘀互结病机的关系。
1 单纯性肥胖和均一性肥胖病机以痰湿为主
单纯性肥胖是指无明确病因可查,仅仅由于体内脂肪蓄积过多,超过一定比例,造成对人体损害的一种疾病,肥胖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态和功能改变,但伴有脂肪、糖代谢调节过程障碍。现代多位中医名家[11,12,13]认为本病病机多以脾虚痰湿为主,多项关于不同年龄人群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14,15]验证了此结论。在7 ~ 12岁单纯性肥胖的儿童[16]中,出现痰湿证( 包括胃热湿阻和脾虚湿困,下同) 的占比83. 4% 。在13 ~ 15岁初中生[17]中,该比例为75% 。在800例主要纳入对象为成年人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调查中[18],痰湿证合计占比70. 25% 。
而均一性肥胖又称皮下性脂肪积蓄性肥胖、下身性肥胖、女性肥胖,这种类型的肥胖多见于少年时期开始发胖者,以脂肪均匀分布全身为主,并发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等症的危险相对较少。现有关于均一性肥胖的调查表明,这类肥胖患者脾虚痰湿证也最为多见[19]。
2 腹型肥胖病机痰多兼瘀
腹型肥胖又称内脏脂肪积蓄性肥胖、上身性肥胖、男性肥胖[20],以脂肪向腹部集中,常见于成年以后发胖者,且嗜食肥甘酒酪之品,大都体质较差。医学常用腰围[21,22]、腰臀比[23]、腰围指数( 腰围/身高)[24]等指标测量腹型肥胖。这类肥胖患者临床证候常见痰多兼瘀型。如学者将肥胖分为实胖( 年轻,食欲旺盛,不节制饮食,体质较强壮,精力充沛,肥胖度不是很高,形体较均称,男性多见) 和虚胖( 年纪较大,饮食量不是很大,体质较差,肥胖度较高,腹型肥胖明显,女性居多) 两型后,认为虚胖者痰湿、血瘀的证候表现较实胖者更加明显[25]。另有研究认为《内经》中肥胖三型中的“膏人”类似于腹型肥胖,该类型的肥胖发病年龄明显偏大,且痰多兼瘀[17]。
另外,体质方面的研究也提供了佐证。王琦教授在痰湿体质四个维度的表述中明确表示其形态特征为“腹部肥满松软”,即“肥胖”[26,27],提出痰湿体质是超重和肥胖的最主要体质影响因素[28,29]。进一步的研究提示: 肥胖痰湿体质者有出现血瘀的趋势。相较于非痰湿体质和健康人,痰湿体质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增高,且痰湿体质者存在微循环障碍,与非痰湿体质比较存在一定差异[30]。
3 肥胖并发症病机多痰瘀互结
近年来的研究,不仅注意到痰瘀互结在肥胖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肥胖并发冠心病、肥胖并发多囊卵巢综合症[31,32,33,34,35]、肥胖并发月经过少[36]等也多责之于痰瘀互结。
3. 1 肥胖并发代谢综合征的病机多痰瘀互结
超重或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密切,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37]。尤其腹型肥胖作为代谢综合征的基础病变与形体特征,以痰郁为基本病机,极易在此基础上导致湿、热、血诸郁内生[38],相互影响、相互加剧[39],其中,痰、瘀是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的病理关键[40,41]。
其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作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42],肥胖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时,其病机也多见痰瘀互结[43]。
如有学者[44]研究将333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时,发现夹痰夹瘀证BMI( 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 大于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夹痰证BMI大于夹瘀证,含有痰证的证候较无痰证的证候的患者BMI增加。在治疗中,痰瘀同治法治疗肥胖型高血压,在降低血压和改善中医证侯方面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45]。
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超重肥胖患者痰湿内蕴型患者最多,糖、脂代谢紊乱较重,且所有患者均易兼夹血瘀证[46,47],并且随着肥胖病程的迁延,血瘀证检出率有增高的趋势,因此,推断肥胖人可能具有“痰湿内盛,血浊为瘀”的双重病理倾向[48,49]。对应到治疗上,祛痰、活血已成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法[50],得到了广泛应用[51,52,53]。已经有学者提倡建立以“脾虚痰蕴血瘀”为核心机制的2型糖尿病辨治理论体系[54],临床试验也初步证明,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以活血化瘀配合化痰祛湿治疗肥胖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55]。在肥胖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肥胖型糖尿病眼底出血等疾病中也出现了要重视痰瘀同治的问题[56,57]。
同时,在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人群中,现在已经认识到痰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痰瘀贯穿于高脂血症的发病过程始终[58]。
3. 2 肥胖并发冠心病的病机多痰瘀互结
痰瘀互结是肥胖并发冠心病的重要病机已为大家所共识。冠心病痰瘀互结型患者的体重指数明显较气虚血瘀型高[59]。并且,肥胖并发冠心病患者常已进展为多病理因素兼夹的中晚期阶段[60],包括肥胖在内的多项指标会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影响[61]。丹蒌片作为痰瘀同治方剂,对肥胖型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62],也从侧面佐证了肥胖并发冠心病与痰瘀互结证关系密切。
关于肥胖并发症病机多痰瘀互结的原因,《灵枢·逆顺肥瘦》作了形象的描述: “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明代医家虞抟对此解释道: “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 瘀)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肥胖人以体内脂肪堆积和血脂升高为主要特征,这类人群更喜欢高脂、高糖饮食,而使体内脂肪不断堆积,血脂急骤升高,随之血浆黏度也相应增高,血流速度减慢,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性增加,容易形成血液瘀滞而成血瘀,易成痰瘀互结的结局[6,63]。
4 结语
痰瘀互结证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加针灸组(A组)、单纯西药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3组,A组男14例,女6例,中位年龄(42.6±10.2)岁,病程(25.2±8.6)d,B组男16例,女4例,中位年龄(44.2±10.6)岁,病程(26.8±9.0)d,C组男14例,女6例,中位年龄(42.8±10.0)岁,病程(24.1±9.5)d。3组病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VD西医诊断标准:采用美国精神病学会APA(1994)修订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DSMⅣR)的诊断标准。VD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5)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诊断。智能状态选用简易智能评定量表(MMSE)进行评分,总分30分。根据教育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界限,大学≤23分,高中<22分,初中<21分,小学<20分,文盲<19分。鉴别诊断:主要是与老年性痴呆鉴别,采用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低于4分为老年性痴呆,高于7分为VD,所选病例均高于7分。
1.3 入选标准
(1)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的VD患者,年龄≥45岁,且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具有下列其中一项者:a.广泛或多发性病变:大梗死灶(血栓或栓死)、多发皮质梗死、多发性皮质出血、进行性血管性白质脑病;b.局灶性病变:额、枕、颞、丘脑、海马等部位梗死或出血,出血后软化灶。(2)治疗前测定血浆Hcy水平均>15µmol/L(正常值5~15µmol/L)。
1.4 排除标准
(1)VD终末期患者;(2)伴有严重神经缺损患者,如各种失语、失认、偏瘫等;(3)其他各种痴呆;(4)合并有肝、肾、心、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性病、精神病患者;(5)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所有病例的检查、评分均由两名接受专门训练的医师共同确定,以保证纳入病例的准确。
1.5 方法
(1)治疗方法:a.药加针灸组即中医药组(A组)给予以补肾活血祛痰法中药(由巴戟天、菟丝子、葛根、丹参、石菖蒲、天竺黄、山楂、地龙、甘草等药物组成)煎服,每日2次,饭后服;并配合予针灸治疗,针刺四神聪、百会、双侧肾俞、血海、太溪、三阴交、足三里、丰隆、太溪,每日一次。西药组(B组)给予口服叶酸10mg、维生素B6 30mg,石杉碱甲片0.1mg每天2次。b.空白对照组(C组)无痴呆症状的伴高半胱氨酸的脑血管病人,停服一切其他治疗本病药物。(2)血中半胱氨酸测定:征得患者同意,中医药组、西药组、空白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分别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收集,3组均于上午8时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根据各检测指标要求进行相应抗凝处理,30min内分离血清,于-20℃低温冰箱储存,时间不超过3个月。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药盒由深圳晶美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仪器采用酶标仪(ELS8008U型,日本)。(3)观察指标:a.疗效判定标准:通过评定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补肾活血祛痰法对伴有高半胱氨酸血症的血管性痴呆的疗效。b.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显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减少≥70%;有效:症状积分值减少≥30%;无效:症状积分值减少不足30%。
1.6 统计分析
数据表达采用χ—±s,统计软件采用SPSS 13.0,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平选取α=0.05。
2 结果
2.1 3组治疗后MMSE、HDS及ADL积分比较
见表1,A组治疗1个月后MMSE、HDS及ADL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B组治疗后MMSE、HDS及ADL也有显著升高(P<0.05)。C组无变化(P>0.05)。
2.2 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2,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A组中医证候疗效与B组、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2.3 不良反应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属现代医学之病名,中医文献将它称之为“愚痴”、“呆病”、“神呆”、“武痴”等,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痴呆、脑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是在久病入络、肾精亏虚、痰瘀内阻的基础上,虚、痰、瘀互相影响、转化,痰浊壅滞,化热生风,酿生浊毒,败坏脑髓形体致神明失用,灵机记忆皆失而形成。肾精气虚、痰瘀互结、阻滞络脉为本病发生的基础。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治疗应分别从心、肝、脾、肾及脑入手,辨证论治,补肾益气,活血化瘀,祛痰醒脑,扶正祛邪,攻补兼施,针药并用,疗效颇佳[2]。石菖蒲挥发油、B-细辛醚能舒张血管,改善组织血液供应,对缺血缺氧病理状态起有效的防治作用,对血栓性脑病如中风、脑血管痴呆有良好的治疗作用[3]。山楂在单药研究中发现可以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4]。针灸以补肾活血祛痰为法,方选四神聪、百会、双侧肾俞、血海、太溪、三阴交、足三里、丰隆等穴。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在百会四面,各相去同身寸一寸是穴”,有安神宁心的功效。百会为头之巅,内络于脑,补之益气升阳,使髓海充盈,而行灵机记性之功。现代研究表明针刺百会穴可提高人及动物的记忆力[5]。肾俞可益肾填髓充脑。血海为四海之一。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动脉,即下部地,以候肾气。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经穴、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足三里是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丰隆具有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的功效。诸穴合用,具有补肾活血祛痰之效。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组(A组)对于提高患者M M S E、HDS、ADL量表评分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及西药组,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胡玉英.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06,19(9):62-62.
[2]高长玉.血管性痴呆的主要证型—血瘀肾虚痰湿证[J].江苏中医药,2006,27(12):7-8.
[3]吕刚,李婷婷.石菖蒲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91-1292.
[4]陆素琴.山楂对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的实验研究[J].甘肃中医,2009,22(8):59-61.
痰瘀互结证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参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3];颈动脉斑块诊断参照《血管超声检测指南》[4];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
1.2 纳入标准
冠脉造影或冠脉CT确诊为冠心病;颈动脉超声检测有斑块者;18岁≤年龄≤80岁;对该项研究意义有正确认识,对研究者的观察和评价有良好依从性,自愿接受临床试验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具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肝、肺、肾、血液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病人。
1.4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及病房符合冠心病合并CAS诊断的病人,痰瘀互结型病人作为观察组,非痰瘀互结型病人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烟酒史、血压、心率、呼吸、体重指数(BMI)、合并基础疾病及用药等。
1.5 观察指标
入院后进行指标检测;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液进行血液生化检测。
1.5.1 动脉硬化仪
采用欧姆龙全自动动脉硬化测量仪(型号BP-203RPEⅢ),检测PWV、ABI。
1.5.2 颈动脉超声
采用百胜魅力90专家版超声诊断仪,脉冲探头为10 MHz~13 MHz,检测IMT、斑块面积、评估斑块分级。
1.5.3 生化检测
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HITACHI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型号7170),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等。
1.5.4 安全性指标
检测三大常规、心电图等。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比较
痰瘀互结型组47例,男20例,女27例,年龄为67.09岁±7.35岁,体重指数为23.52 kg/m2±2.93 kg/m2;非痰瘀互结型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66.47岁±8.60岁,体重指数为24.01 kg/m2±2.94 kg/m2。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烟酒史、过敏史、家族史比较
两组烟酒史、过敏史、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史中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死、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例(%)
例(%)
2.3 两组合并症比较
痰瘀互结型组与非痰瘀互结型组中病人合并有高血压病、脑梗死、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例(%)
2.4 两组痰瘀互结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痰瘀互结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痰瘀互结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分
2.5 两组PWV和ABI比较
与非痰瘀互结型组比较,痰瘀互结型组左、右侧PWV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2.6 两组IMT和斑块面积比较
与非痰瘀互结型组比较,痰瘀互结型组IMT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斑块面积、斑块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表7。
例(%)
2.7 两组血脂比较
与非痰瘀互结型组比较,痰瘀互结型组TC、LDL-C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G、HDL-C、V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mol/L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针对CHD综合防治,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干预,可有效控制其发展和防止并发症。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又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标志,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危险因素。研究表明[6,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CHD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颈动脉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HD病人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初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任何一类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都会提示其他动脉同样发生病变,如果大动脉存在粥样硬化,则中型冠状动脉也可能发生粥样硬化。PWV可反映大动脉弹性,其值越大,动脉的弹性越差,僵硬度越高。PWV是早期诊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标,多项研究表明其可有效预测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也可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8,9],其预测价值独立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10]。研究显示,PWV>1 400 cm/s是筛选CHD病人的有效标准,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痰瘀互结证】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