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体育的文献综述

2024-10-23

研究生体育的文献综述(共11篇)

研究生体育的文献综述 篇1

由于体育学术界对“农民体育”与“农村体育”等概念研究存在争议, 所以本研究在文献检索过程中分别以“农民体育”和“农村体育”为题名, 以求无穷接近于“真实”, 利用CNKI数据库 (中国期刊网) 平台,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论文数据库、全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范围内, 检索了从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到当前的2011年我国“农村 (农民) 体育”研究的历史, 论文数量统计结果见表1。

1 农民体育意识的研究

长期以来, 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以体力劳动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 所以农民认为不需要体育、不需要锻炼, 日常的劳作已经足够了, 他们需要其它静态的休闲方式。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必然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发生偏差, 缺乏动机并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 从而农村体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刘胜在《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 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体育意识与健康观念的制约”, 农民对体育认知偏差具体表现为:“劳动就是体育运动”[1]、“体育是有钱人的事”、“体育与自己无关”[2], 还有调查表明:有40.2%的农民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 有32.7%的人认同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 有3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影响生产劳动。这些都表明本世纪初农民体育价值观念的存在严重偏差。

2 农村体育人口的研究

体育人口既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增加体育人口, 可以提高一个国家人口的素质, 对社会发展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增加农村体育人口, 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对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均衡发展, 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具有重大贡献。卢元镇[3]在《我国体育人口现状分析》论著中指出, 在全国1.4亿体育人口中城市占55.11%, 约为0.77亿;农村占4.89%, 约为0.63亿, 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3.9%, 这是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偏少的基本原因。朱家新[4]在《农村体育人口与非体育参与人口的比较研究》中, 以福建沿海地区的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 调查表明体育人口农民有494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11.7%;非体育人口农民有2384, 占总调查人数的56.5%。卢兆振[5]等关于《关于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的再界定》的研究, 以苏北农村地区农民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标准体育人口仅占7%, 近似体育人口占10%, 偶然体育人口占6%, 纯粹非体育人口高达77%。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少是今后新农村体育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的研究

随着国家对农村体育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 与农村体育及农村体育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农村体育消费水平, 它是反映农民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承受经费支出能力, 与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发展息息相关。已有研究以农村体育消费水平为切入点的研究不太多, 其研究主要体现在影响农村体育发展因素之中。关于农村体育消费水平研究集大成者是牛鹏飞[6], 陈焱关于《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综述》研究, 文中按地域 (华东、华中、西北、东北等) 对农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综述, 指出各地域的消费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华东地区和北京市周边区县农村体育消费水平高于东北、西北地区的农村体育消费水平。农村体育消费在总体上形势不容乐观, 消费水平整体低, 消费形式单调, 体育意识淡薄, 并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集团, 处于消费的“原始”状态。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党和政府提出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使得提高农村体育消费水平成为可能。

4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研究

农村体育场地是指农村范围内服务于农村居民, 供其参与健身活动的场地、器材、设施。它是农村居民参加健身活动、强健体魄、愉悦心情、丰富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当前众多文章以2 0 0 8、2 0 0 9年为例如:《关于农村体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的思考》、《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分析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求下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我国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等文章, 在分析影响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时, 所引用的农村体育场馆设施数据都是依据1999年张发强在北京体育科学大会上关于《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 具体数据如下:从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 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70万个, 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占人口3外左右的城镇, 占全部体育场馆的79%, 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 城乡体育资源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这样的数据仅能反映上个世纪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情况。据2005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数据公报》表明, 我国体育场地有67.70%集中在校园, 广大农村仅占8.18%, 体育场地、设施明显呈现出城市优势、农村劣势的状况。但这些数据与新农村建设以来, 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相差太大, 不符合实际情况, 同样也表明新农村建设以来, 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体育设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缺乏。已有研究主要是以地域性为主, 如周奕君[8]的《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调查显示, “长三角”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状况比较宽裕的占15.2%, 基本能满足需求的占39.3%, 紧缺的占34.7%, 根本没有场地资源的占10.8%。可见当下, 政府和社会对农村体育设施资金投入之多, 体育运动设施供需矛盾得到初步缓解。

注:括弧内为农村体育研究的硕博论文数量。

5 农村体育指导员的研究

农村体育指导员是现阶段发展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增进农村居民身体与心理健康、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作为发展新农村体育不可缺乏的人力资源, 其数量与质量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有效性、科学性、广泛性有重要影响。目前, 我国农村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较少。据郭立平关于吉林省农村体育组织与体育指导员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农村体育组织尚不完善、未形成网络化;吉林省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在数量不足, 整体结构上存在中高级别指导员比例低、学历层次低, 缺乏学历层次较高的体育专业人才;年龄偏大、非体育专业比例大;从业时间短, 经验不足等情况。吴明华[9]等关于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湖南省拥有6 500万人口, 湖南省社会体育工作人员大约为5 000人, 平均每12 000人才拥有1位社会体育工作人员。并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 而农村就更为稀少。

6 农村体育管理体制的研究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许多乡镇干部为了发展农村经济, 忽视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认为“没有钱就没法搞文体建设”, 没有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的发展原则, 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体育对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意义, 将农村体育工作至于工作日程之外, 从而导致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甚至缺位。当前,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以乡镇为中心, 以业余体协这样的公益机构对负责农村体育的宣传、发展与管理工作。虽然形成了以农村居民各项体育协会为中心的农村体育管理服务网络, 但是能真正组织和指导农村居民进行科学健身的机构与人员并不多, 农村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7 结语

有关农村群众体育现状问题的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也是研究成果较多的一部分。研究方法大都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 研究结果也都是以调查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体育的实际现状, 如能借农村体育的实际现状分析数据, 提出未来几年农村体育开展各项对策的研究。使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可能会更全面、更具体、更有现实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胜在.我国农村体育人口偏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6 (3) :32~33.

[2]姜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9 (4) :25~27.

[3]曾理, 徐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 (1) :27~28.

[4]卢元镇.我国体育人口现状分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5]朱家新.农村体育人口与非体育参与人口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7, 11 (4) :20~23.

[6]卢兆振, 等.关于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的再界定[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8 (2) :32~34.

[7]牛鹏飞, 陈焱.我国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6:19~21.

[8]周奕君.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5) :13~18.

[9]吴明华, 黄丽.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 (3) :72~73.

研究生体育的文献综述 篇2

摘要: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选择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活泼爱动,很喜欢体育课,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项活动中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体育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键词:体育课堂 现状 管理

一、当前体育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中经常听到一个词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小学就开始强调,但是没有多少个是真正全面发展,才会发展到现在每年都要学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新时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等指导思想的提出,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小学校园里,体育课一个星期大概有两三节,一上课就做准备运动,跑步一圈,然后粗略地教一些体育技能,而大多时间,体育老师让学生们自由活动,由此就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安全问题,体育兴趣问题,体育素养问题,等等。在中学体育课就是为了奔着升学考试进行的,完全忽略了体育课堂的真正意义。

体育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存在着重运动技能教学,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学上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为目的,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锻炼习惯的培养;重视少数尖子生的选拔和培养,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忽视终身体育的功能,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运动技术,可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

第 1 / 7 页

和工作并无多大的作用,离开学校后依然两手空空。1

在我初三时期,每天下午都要准时进行考试项目训练,马不停蹄,只为了中考体育成绩能过关。在体育课上,由于多数项目满分而只有一项仰卧起坐不及格,老师并没有教会我技巧,便罚我跑操场。当时心里是又爱又恨又悲伤,老师惩罚我是为了希望我能够反省,但对我的仰卧起坐技能并没多大帮助,盲目练习也只会让我的腰部疼痛。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跟着老师做,不必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能“依样画葫芦”便是最好的教学了。这种重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造成许多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

体育教学作为教与学的统一活动,在教学中师生间随时都在进行着交往和互动,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构成了体育教学的主要过程。2

无论是哪个科目的教学,都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没有了这个过程便不能称之为教学。但是这个过程不能是盲目的,一旦盲目进行,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的意义,距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更是遥远。而体育教学,不应该是老师一味地加强训练,高强度地练习,为了要应付考试,应该是老师要学会去发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很大部分的学生根本不喜欢体育课,每次都会抱怨老师让他们累趴,让他们腰酸腿疼。离开“体育课”这三个字,他们却会很积极很愿意去打打球,跳跳绳。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学生运动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以完成有意义的体育教学。

二、体育教学发展

而非课改实验区对照班由于实施的是传统的体育课程和体育学习评价,因过分强调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绝对水平,过于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因而在“以人为本” 的当今社会,其 1 佚名,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郭芙茉,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操作现状及对策

第 2 / 7 页

最终的教育效应非常有限。3

中小学体育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基础体育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以优选的有效的体育内容、手段和方法,对中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形成、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种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体育的参与意识、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中实施体育素质教育能使体育锻炼更有利于开发全脑,挖掘人的潜能,使中小学体育的实施建立在脑科学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体育的功能和作用。

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起步,运动技能教育与身体全面发展教育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形成了主流。4

体育教学的发展体现在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体育运动节”这一项目上,这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也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学校是本着发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和倡导体育教学多元化的目标来开展的,而学生在这一时期比上体育课要积极得多,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竞争的动力与乐趣,发现合作的意义,他们会呼喊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口号来扩大气势。这是一个很明显不平衡的趋势,没有了体育课堂上老师的约束,他们尽情地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体验运动的快乐。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虽然我们开展了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是为什么学生在体育课上和体育运动比赛场中区别那么大呢?是不是我们的体育课堂教育存在着隐形的缺陷呢?

三、体育课堂管理

由于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另外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对体育课更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上课是能逃则逃、能躲则躲。教师更是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往往把体育技术课上成竞技课,忽视理论课的教学,严重的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然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都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定。小学 3 汪晓赞,多元体育学习评价对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体育学刊,2008(12)4 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2001

第 3 / 7 页

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活泼爱动,很喜欢体育课,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小学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通过体育课,不仅可以锻炼人的体力,而且可以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培养优良品德,陶冶美的情操。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对小学生富有吸引力,能把广大学生引导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去,从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儿童少年的侵蚀和影响。而小学生是处于一个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时期,他们有探险精神,往往在自由的体育课堂上好动,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等现象。既然体育课这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呢?

作为我国人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一直都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点。由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不同,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兴趣培养,是发展中小学生体育爱好与特长的关键。5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思想与理念 1.加强学习,转变落后的课堂思想与管理理念 2.灵活运用新课标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二、提高教师基本素质,提升课堂管理能力 1.备课 2.讲解 3.示范 4.口令

5.社会体育知识

三、掌握体育课堂管理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四、保持良好的课堂管理环境,提高管理效能。6

任海波,浅谈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民营科技,2009 彭芳,易娟,刘勤,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研究,教学与管理,2003

第 4 / 7 页

在传统的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与训练,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秩序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随着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新课标的教学思想与理念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与管理理念。不断变换管理方法和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不仅能通过体育活动获取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还能体验到平等、尊重和信任,轻松愉快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其生理与心理上都很幼稚,很容易依赖人、亲近人。于是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语气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励学生不断的努力;语言要亲切,有激情,有感染力,好像电视里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一样,让学生感到很亲切,玩得开心,学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使之知识丰富,语言幽默,能力全面。如在设计一个体育理论和健康保健知识的教学时,就像组织一次少儿节目一样,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设计很多相关的问题,进行抢答、分组竞赛等形式,老师起主持作用,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知识得到巩固,使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赛性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育体与保健相统一的独特风格。7

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地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有意识地多安排学生自主练习和合作练习,让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下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体验体育课的乐趣。多选择趣味性、健身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尽量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地参与锻炼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多表扬。在课堂上,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一些爱心和帮助,对课堂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东旺小学,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2008

第 5 / 7 页

教学内容太难,会使学生遭受挫折,内心产生紧张和焦虑;教学内容太易,则不能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足够的刺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有愿望、也有机会表现不良行为,教师教学方法单调乏味也容易使学生厌倦。8

多方位的示范可以消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尤其是男女性别差异的增大,加之教学中动作技术难度的变化,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动作学习发生困难,特别是在教授复杂的动作时,处理不好,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好意思或不愿学甚至害怕的心理障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安排队形,充分考虑动作的性质及安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尽可能做到多方位教学,以解除学生的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体育运动场地布局应注重学习化、活动化。9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布置,如跨栏教学课中栏架的摆放等,倘若经过教师的构思和设计,合乎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必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紧密结合,调整体育教育专业学科结构,建立适应各地体育教学需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10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加强与基础教育学校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组织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和本科生定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做好示范。体育教师应着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当前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中小学体育正在探讨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尽快适应这种改革,不仅要更新教育思想,更要更新自身的专业素质,从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发展自己的素质教育能力。应该认真学习89 刘军,中小学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分析与管理优化,教学与管理,2003 钟晓华,张允蚌,浅谈中小学体育课堂文化的重组,科教视野,2007 10 包莺,刘海元,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加强建设对策,体育学刊,2009(5)

第 6 / 7 页

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

参考文献

[ 1 ] 佚名.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2 ] 郭芙茉.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操作现状及对策.[ 3 ] 汪晓赞.多元体育学习评价对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J ].体育学刊,2008(12)

[ 4 ] 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2001 [ 5 ] 任海波.浅谈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J ].民营科技,2009 [ 6 ] 彭芳,易娟,刘勤.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研究[ J ].教学与管理,2003 [ 7 ] 东旺小学.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 J ].2008 [ 8 ] 刘军.中小学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分析与管理优化[ J ].教学与管理,2003 [ 9 ] 钟晓华,张允蚌.浅谈中小学体育课堂文化的重组[ J ].科教视野,2007 [ 10 ] 包莺,刘海元.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加强建设对策[ J ].体育学刊,2009

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文献综述 篇3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体育产业统计体系研究领域的相关结果进行梳理,评述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发展进程和走向。结果发现:我国对体育产业统计指标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我国体育产业现行指标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统计指标 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体育关注度飞速上涨,体育魅力与日俱增,体育市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为了推动体育产业、优化产业机构、增加就业,各个体育产业发达国家都界定了体育产业相关的概念、定义和范围。现在世界上还未形成一套统一的、科学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我国现行体育产业统计指标还不尽完美,了解和掌握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的基本情况和进展,对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的完善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文章通过对现有的CNKI数据库收录的24篇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相关的文章为横轴,以“我国各省体育产业统计指标”“问题学说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研究”“中外体育产业对比研究的文本分析”为纵轴,对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一、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为了了解我国学者对体育产业统计相关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本研究选取了2000年6月30日到2014年10月15日为止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以主题检索方式用“体育产业统计方指标体系”为核心检索到24篇相关文章。通过对文献的归纳研究发现体育产业研究的关键词围绕着“体育产业统计指标”,总体上来看体育产业统计表研究的还是比较少。

二、以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的热点文本分析

(一)基于国内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的文本分析

在研究期间发现以我国具体城市为代表研究体育产业指标的一共有4篇文章。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俞琳(2007)、刘少英(2012)具有代表性。如俞琳[1]在《上海市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主要立足于宏观理论视角,从统计原则、统计范围与对象、具体指标体系、基本统计方法、统计指标数据来源渠道建议等反面分析阐述体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刘少英在《湖南省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设置与实施研究》一文中认为“研究建立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既要对湖南省体育产而已发展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又要推动湖南省体育产业经营单位面向市场具有竞争力。只有尽量选用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代表的核心指标,才能是统计指标更具有科学性”。

(二)基于问题学说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研究

从问题学说的角度反向解决体育产业统计方面的问题,可以更加贴切、科学的完成体育产业统计指标的建设。在这一领域当中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有张岩(2002)、罗敏华(2005)等。其中张岩在《关于体育产业统计的几个问题——兼评林显鹏先生“关于建立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中提出“在依据产业分类的理论与方法界定体育产业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产业统计的范围、对象和计算方法,并对某些有关的学术观点和资料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文中张岩指出国民经济分类是研究体育产业统计问题的基础和依据。并对体育产业统计的范围、对象和计算方法给了相关的界定。罗敏华在《关于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完善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认为“由于在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上认识不统一。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深入探讨,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通过对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讨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

(三)基于中外体育产业对比研究的文本分析

相对与我国体育产业一些西方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比较发达,可以给我国提供参考。林显鹏在2000年发表的《国外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对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体育统计指标体育产业统计范围、对象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林显鹏在《关于建立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中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对西方体育产业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运用经济学的视角对建立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旨在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张林在《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一文中认为“为了规范我国体育产业的统计口径和指标体系,提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统计的思路和实施办法,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体育产业统计概况以及国内其他行业统计现状,并从统计工作的角度对体育及相关产业的概念、分类、指标、统计实施办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体育产业名录库、开展体育产业专项统计、修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建立我国体育产业动态监测机制、委托专门机构从事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等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三、结语

在体育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健全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会为体育产业保驾护航。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对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发现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同时我们也要参考体育產业发达国家建立指标体系的方式方法,借鉴外国经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强完善。

参考文献:

[1] 俞琳,高瑜.上海市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研.2007.02:40-43.

[2] 林显鹏.国外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02:14-17,29.

研究生体育的文献综述 篇4

1 . 1 体育旅游人群的流动研究

于素梅在我国不同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调查与分析中指出: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居住地以旅游与体育为主要目的,以休闲、娱乐、冒险等为主要动机,以观赏和参与为主要活动方式的一系列旅行游览活动。事实证明,体育旅游业在中国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石岩在近几十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现状综述与展望中分析指出:由于各地的体育资源以及旅游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体育旅游的需求,会出游不同地方领略不同区域的体育旅游特色。如何通过人们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来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是今后研究的一大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相关文献对于体育旅游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全面的,总结也比较到位,对于体育旅游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关于如何通过流动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且没有作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而这一方面又是体育旅游发展不可忽视的一大课题,这是在日后的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 . 2 关于城乡体育健身人群的流动研究

城乡体育发展主要差异具体体现在体育设施的差异、大众体育的观念及参与度的差异。体育设施是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目前农村体育设施条件依然与城市有较大差距,设施较为简陋,且分配不均。体育观念及参与度体现了人们对于体育认识的高度以及自身对体育的热情,大部分农民对健身与劳动之间的认识存在误区,体育观念有待加强。

总的来说,将城市与城市外围区域尤其是农村体育进行区别对待,有重点、有步骤地促进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发展体现出城市与农村差别有针对性得到提高,这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贯彻和实施,有利于促进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但是,关于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如何通过城市向农村的流动来促进城乡体育的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且研究不够深入,这是在日后的研究中需要重视并加以解决的方面。

2 关于城市内体育健身人群的流动

2 . 1 健身人群跨社区流动研究

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的体育需要,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区域性的体育活动1。

程红义等人在我国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途径一文中指出了学校体育在开展社区体育中优势。他们认为学校在开展社区体育中具有场地设施优势、人才集团优势和教育功能的优势。

学校体育具有的这些优势在目前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这种潜在的优势如何发挥出来关键在于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社区体育组织,例如建立社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立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并以此为龙头,通过多种措施带动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从而才能正确引导并带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合理双向流动。

郁建亚、吴明在分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一文中指出:社区体育的优势在于活动范围的区域性、活动设施的公共性、活动组织的民间性以及参与对象与项目的广泛性。不足则体现在“三大缺失”上,体育设备上的缺失、体育人才上的缺失以及、参与居民的缺失。此外,他们还指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二者适时的结合、合理的流动能够形成优势互补。

这些文献在关于健身人群跨社区流动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学校与社区体育之间流动的分析是比较全面的,达到了一定的认识高度。但是在关于社区间的流动以及其他区域间流动的研究相对缺乏,分析还不够透彻。本文将对其他领域的流动作深入分析,以促进健身人群合理的跨社区流动。

2 . 2 健身人群社会分层流动现象研究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2。

赵溢洋、刘一民在体育社会分层研究述评中认为: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出发研究体育,有利于了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人群的健身态度,也有利于了解健身人群的阶层结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应的措施来加强健身人群的发展。

在体育领域,社会分层既有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体育的社会分层使我国体育系统更具层次,更具多元化;另一方面,处于上端层次的社会人群由于社会地位高,在分层中享有的优势明显,可支配的体育资源多。而处于劣势阶层的群体健身需求则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如何处理好社会分层中的平衡问题对于我们开发健身市场,促进健身人群的合理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众多文献全面分析了社会分层对于促进流动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许多合理有效的措施与建议。但是关于如何根据需求促进流动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分析不够深入。本文的研究视角就在于通过分析健身人群需求去促进城市人群合理有序的健身流动,相信会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

2 . 3 关于体育健身人群的流动关系研究

刘志民在对小城镇体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的研究中指出:体育的社会流动能够为处于欠发达地区的人群提供进入社会上层,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一方面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健身这一体育活动进行体育价值观的交流,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体育健身也可以促使落后地区的人群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实践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使他们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

张秀萍、王光在文章中指出:体育是一个改善居民生活的很好的方式。同时体育也具有整合价值观、加强沟通、增强人际交往等作用。

综上所述,体育界对于健身人群的流动现象研究已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在健身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上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对健身人群流动现象的研究中,涉及健身人群需求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大多只是稍微提及,并未作深入的研究。而如何根据健身人群需求的多元化来促进中心与外围城区健身的合理流动又恰恰是未来研究发展的大势所趋,所以本文将会运用人的需求理论分析深圳区域内部以及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健身人群的流动现象,从现象中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来促进城市区域内部与城市中心向外围区域健身人群的合理有效流动。

3 文献研究取得成果与不足

3 . 1 文献研究取得成果

(1)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中发现,学术界在关于健身人群跨社区的流动、城乡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旅游人群流动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具有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些方面的研究为我们开展城市区域内部及城市中心向外围区域的健身人群流动现象的研究打开了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2)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研究是本论文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与分析,发现社会分层与流动对于研究健身人群的流动现象以及促进健身人群合理流动的内在联系,这对后续的研究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3 . 2 文献研究存在不足

(1)在关于健身人群流动现象的相关文献中,关于健身人群需求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对于影响健身人群流动的需求理论分析还有待加强。文献的研究并没有从流动的视角了解健身人群的健身需求。

(2)首先,研究文献并没有站在明确的区域分布的研究视角对健身的流动现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研究。其次,相关文献并没有从区域的差异中分析与研究健身人群的流动现象。最后,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文献是从改进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

摘要:深圳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开发,逐渐成为国际化的大城市。健身市场的开发促进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城市区域内部以及中心向外围区域健身人群的流动现象,总结出不同健身人群的流动特征以及不同区域开展体育健身的区位特点,为满足不同健身人群的需求、促进城市区域内部、城市中心区向外围区健身人群的合理有效流动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出有效建议。

研究生体育的文献综述 篇5

----文献综述

前言:体育舞蹈作为新兴的体育项目,近年被引进我校,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壮大,并以其浓厚的艺术审美情趣和独特的人文价值,满足着学生对美的心理的需要, 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体育舞蹈的健身和健心价值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却是教学中忽视的环节。正确认识和评价体育美育的地位和作用,对高校体育的发展、以及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部分:

美是自由自觉的,审美是主观与客观、感性和理性高度统一与自然契合的心理过程,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审美感受以“视、听”两种感官为主,而在这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艺术是社会向人们进行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艺术欣赏是大学生进行审美修养的主要形式,从事艺术活动对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1、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的黄燕在《浅析体育舞蹈对高校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一文中提出:体育舞蹈对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交往及适应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文章指出体育舞蹈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是一项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的运动。它运用动作造型全面展示人体舞种的艺术风格是体育舞蹈运动重要的审美特征。所以,我认为体育舞蹈也是一项“美”的运动。它以人体运动为主要手段,展示多彩多姿的生动形象,表现人的健康美、力量美、青春美和形体美。无可否认,体育舞蹈对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通过作者对体育舞蹈训练对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影响,我了解到体育舞蹈训练对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打算进行详细研究。

2、在查阅了《浅谈音乐欣赏教学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中,作者提出:在教学中采用听、感、动相结合的“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等。引导学生加强艺术实践是审美鉴别能力培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认为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固然是其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但是体育舞蹈这个项目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听觉上提高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从视觉和感知觉上进行审美能力的提高。

3、姚莉在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一文中认为:“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有充分的可行性, 从体育舞蹈运动的动作美、音乐美、精神美、人体美以及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作用等方面谈培养学生审美价值观, 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使学生审美价值观不断提高。”所以我认为研究体育舞蹈训练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要从①体育舞蹈的音乐美、训练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美等听觉方面;②体育舞蹈动作姿态美、服饰美、场地美等视觉方面;③体育舞蹈精神意境美、礼仪美、舞伴之间和谐美、师生之间互动美感知觉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总结:体育舞蹈作为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蕴含的美学价值是集形体美、音乐美、服装美和对身体美的塑造于一体的多种美的集合体。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评价美的意识, 提高鉴赏美的能力。通过与艺术教育结合, 美化教学环境, 讲解音乐的内涵,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让大学生的身心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利用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增加学生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评价, 既有利于学生正确的掌握体育舞蹈的动作, 又是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内涵的有效手段, 能进一步改进体育舞蹈教学效果, 更好体现体育舞蹈培养现代学生的独特作用, 还能为其他课程教学奠定美学基础。

【参 考 文 献】

[ 1 ] 黄燕.浅析体育舞蹈对高校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科技信息 2012(2): 292.[ 2 ] 印亭蓉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与创作》 2008(12)[ 3 ] 王红梅, 马卫东.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研究[ J].河南教育, 2005(3): 30-31.[ 4 ] 姚莉.论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 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7(6): 41-42.[ 5 ] 刘丽萍, 黄帝全.高校体育舞蹈的价值观探索[ 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11-13.[ 6 ] 刘景裕.论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期刊论文]-体育科学 2002(03)

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6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文献综述

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具体包括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和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权属上的所属关系。数量上的对比关系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一般用各类土地面积(如农用地、建设用地等)占区域范围内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组成表示;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一般用各类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特征来描述;权属上的所属关系为权属结构,一般用各类用地面积(如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权属不清的土地等)占区域内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二、国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19世纪初期,国外开始科学地研究土地利用问题。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中,提出了城郊土地利用同心圆模式,即按级差地租分圈层确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布局,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后,同样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韦伯又提出工厂用地选址理论。1865年,美国人马什出版了著名的《人与自然》,科学地总结了土地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898年,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白兰士提出人口、土地和事实三大纲。国外关于土地资源配置与利用转换的学术研究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那时象征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工业革命开始,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对土地需求增加,土地利用区位、占有、方式、配置结构等问题大量出现。围绕此类问题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韦伯、克里斯特勒等。总之,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

对于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是进入20世纪才开始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趋向复杂化。为了查明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特点、问题及开发利用方向,世界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调查、分类、评价、区划、规划等一系列工作先后开展起来。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得到重视的。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城市化、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的机理研究;(2)湿地、废弃地及居住地等特殊地段的土地配置研究;(3)农作物、林业、水产养殖、交通运输等用地的优化配置研究;(4)土地使用政策及其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的作用研究等。其中,Dickey等在1974年首次提出土地利用规划是多目标的概念。Charnes、Killen等将线性规划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Barber用多目标规划法解决居住可达性最大和能源消耗最小两个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问题。Bam—mi等探讨了多目标规划法在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的应用。Cheung和Auger对线性规划应用于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进行了研究。Sharifi等应用作物生长模式和线性规划模型以及GIS工具构建了农场土地配置的决策支持系统。Huizing等将混合多目标整数规划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由此可见,国外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具有范围广泛、注重深度探讨、技术手段先进等特点。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对区域土地利用的整体性、层次性以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动因机制研究,尚显不足M。

国外学者对城市可持续指标(Sustainable

Indicator)做了许多探索。沃尔特(Walter)从资源的角度,恰林基(Tjallingii)从环境的角度,托曼(Toman)从经济学的角度分别探索了不同背景下城市资源集约利用的标准及其评价方法。其中,比较典型和全面的为皮尔思(Pearce)的城市发展阶段环境对策模型。城市发展阶段环境对策模型,主要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起飞、膨胀、顶峰、下降、低谷)所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的过量及粗放使用、水资源的过量消耗、交通堵塞等),采取相对适宜策略,加强土地规划控制等。荷兰专家则在规划设计中进行了细致的成本效益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等,以便更大程度上保证土地整理的最佳和后续效益。

三、国内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是开展土地利用与评价研究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地理文献《禹贡》就对我国东西南北各地区的土地类别及其利用差异有所阐述。在整个封建时代,诸多地方志及有关农业地文献中都包括有土地利用的记述和评论。

近现代,由于城市土地利用学与城市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城市规划学、房地产经济学等学科存在较多的交叉,从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学者也有着各种不同的专业背景。建筑规划学方面,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德华、齐康等,他们在规划、建筑学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严格参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善于工程技术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分析,并注重进行多要素分析和多方案比较;经济学方面,主要代表人物有周诚、张德粹、刘书楷等,他们以城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发挥经济数学基础的优势,擅长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生态学方面,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世骏、王如松等,生态城市理论将城市作为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从物质能量流、生态协调系数、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国内学者大多从土地利用结构的现状、动态变化、区域差异、社会驱动力等方面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研究。傅小锋等(1997)利用航片、城市平面图及城市用地调查等资料,分析了苏锡常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和结构变化特点,发现苏南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征;张建春等(2001)利用马鞍山市1983、1996、2010年三年的土地详查、土地现状和土地规划数据,分析了马鞍山市1983~1996年以及1997~2010规划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刘桃菊等(2003)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鄱阳湖区11个县的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各县土地利用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并分析了这些差异受哪些因素影响;闫宝华等(2007)采用RS和GIS等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近郊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获得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趋势及转移矩阵;袁静沛等(2010)采用基于影像图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分析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得出了该校区各地类占地面积及土地利用指标。

国内学者还有以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为立足点来调整和指导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谭永忠等(2003)根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浙江省及各地市、杭州市所属的5个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可以用来反映一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严志强等(2008)通过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计算,分析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为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朱晓熠等(2010)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角度入手,分析1996~2004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规律。

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和状况的因素很多,其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复杂多变,所以划分土地利用结构等级没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原则和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已有的研究方法人为定性的因素居多,土地利用评价过多地依赖于人为分等定级,使得等级之间缺乏过渡,导致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对此,武建军等(2002)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等级的模糊划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张建松等(2008)就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内涵、评价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等基本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朱瑜罄等(2010)在阐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聊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体系,运用模糊变换原理与最大隶属度原则来分析和评价模糊系统的方法,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以上便是国内外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总的来说,土地利用结构理论的研究是逐步走向成熟的。

参考文献:

[1]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4,9

[2]陈其春,吕成文.含山县土地利用优化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28(2):222-225

[3]马耘秀.太原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与预测:[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农业大学,2005

[4]倪绍祥,刘彦随.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可持续利用.农村生态环境,1999,(2)8-12

[5]张俊军,许学强,魏清泉.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business.sohu.com/23/51/article212735123.sht-ml.2003

研究生体育的文献综述 篇7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人口大省。由于特殊的地域位置, 使河南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受诸多方面的影响, 除了如同全国各省市一样的受上述条件制约外, 还受缺乏高水平的体育科技人才, 技术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能力不够的影响, 更受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尚不适应的影响。从而呈现出高层次的体育科技人才的大量缺乏、流失;研究方向单一, 跨学科攻关技术较少, 往往注重本学科领域内的研究, 局限了科研产品的多元化、人文化;跨地域的单位合作与交流不够, 横向联合的科研成果几乎不见;现在的人才单位结构不合理, 人才优势没有得以有效地发挥;科研资源、科研项目没有得以科学的, 深层次地研究。

因此, 本研究立足于河南省体育科技人才现状, 并从人才结构, 从业职能, 科技产品的质量出发, 对河南省的体育人才结构现状、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 体育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状况, 科研合作完成情况以及体育科技产品的质量等进行深入地剖析与论证, 探讨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并探索出河南省体育人才队伍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规律, 找求出其中需要改进与提高的环节, 从而为寻求出一条适合河南省本地域实情的体育科技人才发展方案, 为河南省体育科技人才的资源整合, 科技政策的制定, 运行机制的实施, 引进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为河南省体育事业的伟大复兴, 体育科技产品的优化, 为”教——研——用”一体化产品产出渠道的合理、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考点。

2 文献综述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人才, 指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 “人才”概念的外延大, 称属概念, “体育科技人才”是“人才”概念的限制, 称种概念。概念在概括和限制过程中, 其外延和内涵具有反比规律, 即外延愈大则内涵愈少, 反之亦然。根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比规律和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把体育科技人才的概念定义如下:“体育科技人才是指能揭示体育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 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在体育领域中做出较大贡献的人”[2]。

为了全面掌握关于体育科技人才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通过手工检索和电子期刊两种方式查找, 截至到于2008年12月所查阅到的体育科技研究共51篇。直接输入“体育人才”出现256篇, 缩小范围输入“体育科技人才”出现5篇, 占体育科技研究的10%;进一步细化到相关“体育人才管理”6篇, 占1 1%;相关“体育人才培养”17篇, 占33%;相关“体育人力资源”8篇, 占16%;一般理论研究有15篇。 (见图1) 前面的数据都是从纵向比较得出的。那么从横向比较, 我们会发现, 相关“高校体育人才”13篇, 占2 5%;相关“我国体育人才研究”13篇, 占25%;相关”区域体育人才”研究6篇, 占18%。

2.1 学校体育科技人才的研究现状

学校体育科技人才在我国体育科技人才队伍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他们是我国体育科技人才的中坚力量, 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高校体育科技人才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反应出我国体育科技人才的现状。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 进行了不同的论证, 得出了不同的见解。

史珠全从不同的角度对现在高校体育科技人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主要涉及高校体育教育人员选聘;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使用;高校体育教育人员职后教育;高校体育教育留人和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流动等方面。而程云峰、徐枫则从体育院校的人才资源为切入点, 对中青年体育科技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其谈到“中青年做为将来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工作经验不足, 所以要给中青科技人才安排较重的科研任务, 压担子, 使他们快速成长”[3]。并从科研课题, 科研经费和科研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韩春利等人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整合的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她认为要坚持优化引才;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 建立竞争、择优的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使用机制;强化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职后教育;强化激励手段, 绿化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队伍相对稳定的留人环境;建立市场配置优化机制, 切实保障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应是:“市场优化配置 (微观调控) 为主, 行政优化配置 (宏观调控) 为辅”[4]的流动运作模式。申丽琼认为高校体育教育可根据岗位对人员的资格要求从这些人力资源增量中选用合适的人员, 实现事得其人, 人适其事, 使人与事科学地结合起来, 做到人岗匹配, 并中肯了科学的制度, 良好的体制是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前提[5]。

体育管理专业人才是体育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徐京放等人认为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应由较单一的“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并重转变, 突出体育特色。同时应当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 修正人才培养目标, 使培养出的人才既有扎实的经营管理理论基础, 又有敏锐的体育市场意识”。[6]王杰针针对四川省体育科技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有问题, 提出了应该搞活用人机制。首先, 全员推行竞争上岗, 做到优胜劣汰;其次, 实行按岗位考核制, 量化岗位考核体系, 做到责、权、利挂钩;其三, 实行课题成果奖励制, 将其承担的课题与获得的成果相挂钩, 按成果水平进行奖罚;其四, 选拔优秀中青年科研人员作为学术骨干, 给予重点支持和培养。

2.2 专业科研机构的体育科技人才的研究现状

科研机构承担着体育科技产品的产出的重要责任, 此类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开发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科技人才激烈竞争的今天, 如何确保科技人才资源流失, 完成人才资源整合, 实现科技产品高效性, 都是我们急于研究、解决的问题。

金广江等人在“试论培养高级体育科技人才的新途径”一文中认为我国培养体育科技人才的范围应扩大到普通高校, 利用高校、科学院、社会科学院与体育相关的科研机构, [7]力争培养出新型的体育学科研究生。李富荣在2000年全国首届体育专业技术学术带头人高级研讨班的讲话中谈到:全国体育系统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约45000人 (还不包括非体育总局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密集的高等院校) 。国家体育总局系统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00多人, 占体育总局职工12000人的42%, 其中高级技术人才有1400人, 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8%8。这是我们体育战线的骨干力量。

总的来看, 体育科技人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基础性研究, 为我们了解体育科技人才概况、人才管理、人才教育、结构搭配以及具体的策略与手段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依据理论前提, 但是关于地方性的人才研究, 如河南省体育科技人才方面的理论成果目前尚见到, 尤其是河南省体育科技人才基本现状、人才网络建设、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研究成果, 因此, 加强河南省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对可以唤起相关机构关注体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关系, 可以有效地防止人才队伍出现“断层”现象, 疏导河南省体育科技人才网络建设中的“瓶颈”。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 体科字[2002]173号, 2001~2010年体育科技发展规划[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tyzcfg/885944.htm, 2005, 6:10.

[2]徐峰, 沈永辉.浅析体育科技人才结构, 把握体育人才培养方向[J].安徽体育科技, 2005, 26 (2) :17~19.

[3]程云峰, 徐枫.21世纪体育院校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0 (2) :10~11.

[4]韩春利, 孙晋海, 曹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体育科学, 2001 (4) :27~28.

[5]申丽琼.论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4) :23~24.

[6]徐京放, 王广田.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7) :107~108.

[7]金广江.试论培养高级体育科技人才的新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34 (3) :32~34.

研究生体育的文献综述 篇8

CSSCI的全称是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中文名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 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其中体育类来源期刊是公认的国内体育类期刊第一梯队, 这些期刊已经完成了从追求发文数量到追求质量的全面转变。[1]体育学术期刊是体育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积累和储备了大量的体育科技信息成果, 及时传播、交流最新的体育科技动态, 在不断地记载、传播、再记载、再传播的过程中推动了体育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它是体育科学技术的传播工具, 是体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2]现今CSSCI收录的体育学科来源期刊共10种包括体育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体育学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与科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

关键词源于英文“keywords”, 是图书馆学中的词汇, 指单个媒体在制作使用索引时, 所用到的词汇, 是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 也就是命令搜索引擎寻找的相关信息。[3]国内学者将关键词定义为是对文章核心内容浓缩和提炼, 能有效地将文章的研究目的、对象、方法和结果等组织起来。如果在一个期某个关键词在其所在领域的文献中反复出现, 这反映出该关键词所显示的研究主题是该时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的变化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主题的变化, 对关键词的词频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文章的研究内容。[4]因此, 对关键词研究可以看出这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2 研究方法综述

2.1 内容分析法

对于内容分析法的定义, 国内很多学者都有过定义, 其中路菲[5], 吴贻刚, 付楠[6]的观点相似, 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定性研究的量化分析法, 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肖明, 李国俊, 杨楠则认为内容分析法可以分析论文主题内容的实质, 把握未来研究动态及研究趋势。[7]

2.2 词频分析法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词频分析法是能够揭示论文表达核心主题的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来确定该领域未来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的方法, 如马费成, 张勤[8], 汤建民[9], 钟伟金, 李佳[10]

张勤认为词频分析法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研究方法, 颠覆了传统的过于依赖定性研究的总结描述、无法客观描述现象、无法深入揭示文献隐含的深层次内容等弊端, 该方法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 现在被广泛用于揭示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1]

2.3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方法是产生于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交叉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人们常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解释许多分布机制相似的社会现象。对于这种方法, 学者们也给出了很多种解释。

郑文晖认为文献计量法是一种以各种文献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的量化分析方法, 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包含战略情报的相关文献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用数据来描述或解释文献的数据特征和变化规律。[12]

王日芬认为文献计量法是文献计量学方法论的核心, 依托于文献计量学的基本理论, 支撑人们发现与解决有关文献信息计量与分析的种种问题。[13]

赵凡、冷伏海认为文献计量法一般应用在情报学上, 是一种文献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包含战略情报的相关文献特征进行简单统计分析, 用数据来描述或解释文献的数据特征和变化规律, 从而达到战略情报研究的目的。[14]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内研究现状

3.1.1 国内以体育学为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现状

朱唯唯, 李俊, 邵旭收集了2000—2004年CSSCI数据库各类体育学研究论文所标引的11487个关键词, 对这些关键词分析, 得出的结论为:在体育教学方面, 主要集中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在竞技运动方面, 以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及竞技体操为重点;在社会体育方面, 多集中体育体制的改革、社会体育的政策及法制建设。[15]

瞿惠芳, 朱唯唯对2005-2006年体育学关键词进行统计, 将关键词分成七类, 分别是学校体育、竞技运动、运动项目、运动学科、体育产业、社会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16]

牛洪林, 孙海萍对CSSCI收录的2000-2011年间体育学来源期刊进行分析, 发现体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体育基础理论、民族传统体育、奥运会等主题。其中, 对于体育教学的研究在十二年见一直是体育工作者关心的核心。[17]

3.1.2 国内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为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现状

吴贻刚、付楠表明近十年来我国体育教育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与学生发展、体育课程等主题。[18]

刘泽林发现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训练基本理论、运动训练体质与运动队管理和运动训练过程计划与控制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领域。[19]

姚宪刚认为运动训练、竞技体育、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前沿, 除此之外, 运动员的研究、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也以较高的被引频次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近五年有关体育教学训练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包括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项目, 体育人才, 运动学等相关研究。[20]

牛洪林、孙海萍得出了体育教学、运动员、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学生等关键词是这12年来出现频次最高的焦点关键词;体育教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这三个较大的领域为这十二年体育学额主要研究内容即。[21]

王璟、夏培玲、夏培英研究发现对关键词共现分析, 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主题是《体育科学》期刊中的主要研究前沿热点, 主要是对竞技体育“第一生产力”的“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心理活动”、“心理特征”以及生理生化方面如“低氧训练”的研究。[22]

3.1.3 国内以体育人文社会学为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现状

姜霖、王子朴、王晓红对2007年到2011年有关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研究, 发现国内近五年体育人文社会学主要为五个热点方向, 分别是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奥林匹克。[23]

3.1.4 国内以学校体育学为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研究

肖利对05-11年中文核心期刊学校体育教学论文的研究认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主题热门是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主体的研究和国外相差甚远;忽视了幼儿和小学及初、高中学校体育研究的深入研究, 不利于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体育教学的功能发挥不够;但体育教学研究内容向着要求和谐、注重健康、尊重个性的方向发展。[24]

孙国涛认为学校体育学研究热点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而改革与发展是不变的主题。基于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逻辑、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发展居于核心环节, 其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受到高度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研究永恒的热点话题;区域性研究、特色教学模式、课程校本化开发以及阳光体育有广阔的开展空间。[25]

3.2 国外研究现状

董红刚研究认为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集中于:性别歧视、种族与民族歧视、兴奋剂、体育暴力、竞技运动带来的伤痛与冒险等等。国外已有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26]

苏小霞, 吴贻刚, 张军献对《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和《体育社会杂志》所刊载1997-2007年的论文进行研究, 发现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分析体育领域中权力关系的不平等因素,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运动, 性别歧视、种族与民族歧视、兴奋剂、体育暴力、竞技运动带来的伤痛与冒险等。[27]

卢石, 黄亚玲研究国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20种核心期刊, 发现其发展及趋向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研究多集中在大众体育、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现状的描述及规律和方法;普遍研究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现状及规律, 占核心期刊比例高;深入研究体育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文现象;对体育产业和体育管理学的研究逐渐增多;核心期刊的研究内容越来越趋向综合性, 宏观层次多于微观层次, 较多研究新兴的边缘学科。[28]

王琪, 胡志刚对美国科学情报所 (ISI) 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和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3种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探索》和《运动科学杂志》的2005年-2009年发表的全部2528篇文章进行研究, 将出现频率最高的100个关键词进行归类, 得到了20个聚类、7个研究前沿知识群, 分别是运动成绩研究、运动心理研究、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方法与健康、运动恢复研究、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橄榄球运动损伤研究, 在这7个知识群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分别是performance (成绩) 、knowledge (知识) 、children (儿童) fatigue (疲劳) 、recovery (恢复) 、:kinematics (运动学) 、gender (性别) 。[29]

王琪, 黄汉升选择《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 (美) 和《运动科学杂志》 (英) 共1306篇论文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美英两国主要关注竞技体育、大众体育, 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与健康问题。[30]

冯红静发现美国学校体育的未来将是希望能够在以下几个领域继续发展。第一, 跨学科教学活动, 体育教师与学科教师一起努力 (环境健身走, 社区保健项目) ;第二, 科学为依据的体育教学 (AAHPERD, 1998) ;第三, 介绍更多的与成年人生活相关的不同的体育项目;第四, 进行特殊设计的与提高生活技能相关的体育教学 (探险项目、绳网、户外探险) ;第五;用体育活动促进与当地社区的交流 (青少年体育训练) 。要使体育的形式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方法。这些变化需要着重于使体育: (1) 更加跨学科化; (2) 更多社会价值; (3) 更多生活方式相关的行为; (4) 更多与社区的联系。[31]

3.3 文献述评

通过对文献整理、分析发现, 从研究内容来看, 对关键词的归类有的是按性质进行区分, 如体育教学类、体育文化类;有的仅按关键词的个数划分;有的是按关键词所属学科进行分类;对关键词的归类划分缺乏依据。从研究方法来看, 对关键词的共词分析应用的软件也不相同, 有的是Cite Space, 有的是NETDRAW, 有的是UCINET软件, 但都缺乏人工进行校正的程序;对关键词的选取仅是从文章开头的关键词进行提取, 并没有对关键词是否与题目相符合进行校正;

美国体育教学模式文献综述 篇9

关键词:美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对解决当前社会环境制约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这个现实问题的作用日益凸显,美国处于学校体育高水平理论发展的最前沿,对美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便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对近十年来关于美国体育教学模式的中文文献以及少许的外文文献进行了检索,下载了近50余篇,仔细研读了30余篇,运用逻辑分析法、比较法,对上述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包括体育教学主导思想、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与构建等课题。

1 美国体育教学主导思想概述

在美国50个州内,不同地区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同,中、小学甚至大学都是由各州自己管理。由于各州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导致美国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差异很大。不过,就体育教学主导思想来说却大同小异,曹铭亮、渠广伟撰写的《美国体育教育模式概述》整体性描述了美国现代体育教学主导思想,即“以发育主义教育、社会化教育、科学化运动和军事化思想为基础,以新体育理论为基本格调”[1];学者刘海元则运用系统分析法,在时间层面上对美国体育教学主导思想的变迁之路进行了纵向的分析,即“在20世纪初,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为健康与卫生;到了20年代,则主要强调社会娱乐;在战争年代,体能成为了重点;50年代,体质得到全方面地发展是主导思想;在经过70年代人权、个性自由、社会平等等社会思潮后,学校体育教学主导思想则为人本主义[2]。”

笔者集合美国学校体育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教学思想,并结合以上综述分析得到:美国现代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强调体育的学科性,重视健康体能的教育,追求体育深层次价值的实现,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在身体、认知、社会以及情感四个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2 美国体育教学模式概念解析

目前国内多数研究者在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研究时,多是直接引用外国学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上位概念即“模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如在由樊临虎所著,于2002年7月出版的《体育教学论》[3]一书第235页写到:“美国的比尔和哈德格雷夫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其结构与现实的或预料的结构相同。但模式本身并非一种解释,只是在表述理论方面有十分重要的、直接的辅助作用,因为它的特点在于能够体现出各种关系”[4]。(沃纳丁·赛弗林、小詹姆斯.W.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

同样,在毛振明教授所撰写的《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一文中这样写到:“在当代教育学家中,系统研究教学模式这一教育命题的首推美国教育学家乔伊斯(B.Jyce)和韦尔(W.Well)。他们在《教学模式论》(Model of Teaching)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揭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规范和计划”[5]。

此外,邵伟德教授,学者高振发,李志勇也分别在《体育教学模式论》[6],《美国、德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7]与《对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8]中,或直接或间接的引用了乔伊斯和韦尔对教学模式概念的阐述。

正如上述所说,国内多数研究者在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时,多是引用国外学者对“模式”、“教学模式”的定义,而对“体育教学模式”这个复合概念的外文直接引用几乎没有,更多的是自己在分析与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自己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解,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毛振明教授的观点,即“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9]并认为“体育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成熟和稳定的体育教学过程结构,体育教学过程结构的形成反映着某种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特性。[10]”此外,由于众多学者学术水平层次的参差不齐,造成了一定时期人们对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理解上的混乱,针对此现象,学者阳剑、刘海元在分析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教学评价五个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有条件的,在运用和推广某种体育教学模式时,不能不考虑模式应用的背景和条件”,“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论基础上,基于一定的教学条件,为完成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功能而构成的系统的有关体育教学各因素之间彼此联系和节约化的一种完整教学体系。[11]”

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计划、框架或程序,而是建立在某种学科理论基础之上,在特定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有着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的教学程式,具有针对性、完整性、规范化、有效性的特点。

3 美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梳理与构建特点

笔者通过对国内学者对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美国学者多是在基于某个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依据自己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解,而倡导自己所构建的体育教学模式体系,如在当代受到人们推崇的“运动教育(Sport Education)教学模式”(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称其为“竞技体育教学模式”),“它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著名的体育教育学专家达里尔·西登托普(Daryl Siedentop)历经近20年的潜心研究,所创立的一种课程和教学模式,自从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进行全面实验之后,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12],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此模式进行了研究,如卢建辉、康健、韩志磊的《美国“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对中国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启示》[13],蒋新国、肖海婷的《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14],陈雁飞的《运动教育模式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15],曹铭亮、渠广伟的《美国体育教育模式概述》[1],刘海元的《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2],还有张兆斌、窦晓宁的《中美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16]等。

其中,著名学者陈雁飞对美国运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认知与剖析较为全面到位,她认为“运动教育模式是以基于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试图在游戏和运动比赛之间建立某种联系,通过对运动规则的修改和必要的运动策略,使运动更加适合学生的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competent)、有运动教养的(literate)和热情的(enthusiastic)运动者”[15]。此外,蒋新国、肖海婷在《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一文中,通过运用系统结构剖析法,由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再到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对运动教育模式的含义、目的、目标、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也颇具参考价值,除上述两篇文献之外,其他文献稍有泛泛之谈之嫌。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它吸纳与融合了世界范围内优秀的人才与思想,人才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使这里成为学术奇葩生长的沃土。就体育教学模式而言,除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外,还有动作教育教学模式、学科联合教育模式等,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动作教育教学模式。

“动作教育(Movement Education)概念是由英国学者克塞迪.布朗(Cassidy Brown)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引入,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的体育教学流派之一,被欧美大部分国家认为是传授运动技能的最佳方法”[17]。学者王雄锋、杨国庆等在《美国动作教育与中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一文中,以美国动作教育模式为例,对中、美两国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价值取向、结构特征、师生关系、教学条件等方面对动作教育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认为美国动作教育模式意在通过动作概念与动作技能的传授,探索和发展所有学生的一切潜力。此外,王超、尹义平在《浅析体育教学模式的类型》[18]一文中也对美国动作教育模式进行了讨论,不过理解稍显浅显。

除了西登托普的竞技体育教学模式、动作教育教学模式、学科联合教育教学模式外,在美国较具代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有海尔森(Helson)的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模式(又称社会发展模式)和汤姆·迈肯兹(Tom.McKenzie)的健身体育教学模式(也称SPARK模式),张兆斌、窦晓宁认为“社会责任模式就是吸引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该模式把学生对个人和社会所负责任水平划分为五种,一般这种模式课的结构可分为七部分”[16]。而曹铭亮、渠广伟在《美国体育教育模式概述》[1]中虽也把培养学生对个人和社会负责有不同的水平,但其强调了此模式主要适用于城市里的孩子。

此外,美国还有一些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引导与启发作用的教学模式,他们虽不直接使用于体育教学,但它们的存在丰富了体育教学模式体系,曲宗湖教授撰写的《体育教学模式问答》[19]一书对这些教学模式做了简要的概述,有加涅的累积学习模式、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普莱西的程序教学模式、杜威的教学模式、约翰逊兄弟和斯莱文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

综上所述,美国学者或者是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从教学体系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去对教学模式进行分类概述,如西登托普的竞技体育教学模式与海尔森的社会责任教育模式是按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的,而汤姆·迈肯兹的健身体育教育模式与学科联合教育模式则是按体育教学过程的负荷规律、认知规律、交往规律来分类的,很少人是站在体育教学模式之外,乃至站在体育教学体系之外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分类梳理。对于美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特点,笔者认为有三种方式,即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与移植重组。

4 小结

幼儿教师体育素养文献综述 篇10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幼儿教师

在《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中将幼儿教师定义为:“在幼教机构中, 对3-6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 即指受社会的委托, 在幼儿园或其他幼教机构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从事教育和保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1]由此定义可知, 幼儿教师既包括主要负责幼儿教学的教师也包括保育人员。而在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幼儿园中从事幼儿教学工作的教师。因此本研究中将幼儿教师定义为:在幼儿园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 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并在幼儿学习活动中起支持、引导作用的教育工作者, 亦称幼儿园教师。

1.2 体育素养

“素养”一词在《辞海》[2]中的解释为: (1) 经常修习涵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 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 不可以重国。”亦指平日的修养, 如艺术素养;文学素养。 (2) 平素的豢养。《后汉书·刘表传》:“越有所素养者, 使人示之以利, 必持众来。”而在许多情况下, “素养”和“素质”可以互相替用, 但二者始终存在着差异。素质的形成主要由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而素养则主要是指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社会培养和自身修养而获得。[3]

《现代汉语大词典》[4]对“素质”的解释是:素养包含修养、涵养的意思, 且素养也可以指素质。

曾旭升、金卫星[5]认为, 体育素养是指在体育方面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修养, 综合起来应包括四个因素:健康常识、体育意识、运动技能、身体条件。

黄春林[6]在《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中阐述到, 体育文化素养是指人的各种体育精神要素及其品质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体育素质。包括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个性、体育品德、体育行为五个因素。

冯古首、王勇慧[7]认为, 体育素养是个人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所有体育行为、品质及个性的综合。基本内容包括:运动常识、运动技术、运动参与意念、运动特征、运动品行、运动行为六个因素。

王勇慧[8]认为,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在先天自然因素 (生理方面) 基础上通过环境与体育教育影响所产生的后天社会因素 (精神方面) 及其体育能力等品质相结合而形成的人的一种体育素质。简言之, 就是人的各种体育精神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它包括六个因素: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

赖天德教授[9]对体育素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述, 对体育素质的定义为:体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 通过后天的学习与锻炼所形成的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所具有的生理、心理潜能的总和。体育素质的外延包括七个因素即体质基础、体育 (参与) 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心理 (素质) 与体育品德。

余智[10]则认为, 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产生的, 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和体育品德七个因素组成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史晓亮、车小辉[11]则认为, 体育素养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体育素养包括体育锻炼的习惯、爱好、体质、智力、情商、健康的心理, 健身处方以及对体育“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掌握等。

陈雁飞、胡峰光[12]等表示, 体育文化水平就基本可以反映人的体育素养, 即指人们平时所具备的体育知识储备、价值观念及体育技能能力, 主要包括:运动意识、体育活动参与意向、简单运动常识以及从事运动健身、肢体活动与赏析竞技比赛水平等方面。

综上所述, 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体育素养的内涵进行了概括, 有“四因素说”、“五因素说”、“六因素说”以及“七因素说”, 还有的是侧重体育对人的“文化”素质方面的影响, 这些观点的共同特点是与分析的对象密切联系, 但都不能具体的体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因此, 本人通过对体育素养的概念进行归纳整理, 并综合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本论文将幼儿教师体育素养定义为:体育素养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 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的体育素质的总和。

2 基于幼儿教师体育素养的相关研究及启示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3]而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则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近年来, 学术界对幼儿教师体育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基于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视角的研究述评

杨春桃, 刘双林[14]在《论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范畴》一文中指出,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是揭示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范畴的前提基础, 并围绕“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范畴”这一中心命题, 结合当前国内外学前教育现状, 以学科的形式较为全面地阐绎了“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范畴”, 界定了包括体育、幼儿教育体育在内的许多必修科目, 只有这些必修科目检测合格、幼儿园教育实习合格, 才能认定为专业知识合格。

刘晓红, 曹艳梅[15]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下的教师专业素养调查研究———以河南省“国培计划 (幼儿园骨干教师) ”为例》一文中提到, 幼儿园骨干教师普遍重视幼儿教育五领域的学科专门技能, 而对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和掌握程度均不理想。尤其是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特殊需要幼儿的教育策略等。在保育教育类知识上, 教师最熟悉的是一日生活的安排, 也能够进行环境创设、游戏活动设计, 但是缺乏的是对这些知识的正确认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幼儿园安全方面, 缺少相关的法律常识, 没有系统的安全应急预案, 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常常显得忙乱无序。对于更专业的观察幼儿、与幼儿谈话、记录等方法知之不多, 能力不足。

阳曼超[16]在《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一文中提到,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 首先构建了完整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 强调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知识, 即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及通识性知识。这三种知识互相联系, 共同构成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其中, 幼儿发展知识是核心;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是关键;通识性知识是基础。上述知识共同构成了专业化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姜红梅[17]在《试论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文中提到,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适应科教兴国的需要, 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就必须面对改革的新形势, 新的挑战, 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 爱唱爱跳, 喜欢画画、讲故事,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好的专业知识, 更应该有较宽、较广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多才多艺, 具有语言、音乐、舞蹈、绘画、体育、游戏、科技和工艺等方面的技能技巧, 掌握幼教专业基础知识, 懂得幼教规律, 熟悉幼儿的身心特点等,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潜能, 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张晓红[18]在《广州市幼儿体育活动现状研究与分析》一文中,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观察法, 对广州市幼儿教师体育活动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调查, 幼儿体育任课教师对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原则、体育课的结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遵循的教学规律等概念和涵义了解不多, 而其他体育理论的知识了解甚少。大部分的教师对体育动作的名称模糊不清, 对在教学中常用的动作技术原理一知半解, 使用术语不规范, 可以说他们的体育理论知识相当贫乏。

陈小娟[19]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还指出:“幼儿教师的体育知识缺乏, 设计体育活动及游戏, 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水平;也缺失对幼儿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综上所述, 已有很多学者、专家对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多数是有关幼儿教师教学内容的知识、教学方法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一般文化知识等某一方面理论或实践的宏观研究, 而对于体育学科类知识的探讨多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本论文将重点研究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中有关体育方面的知识。

2.2 基于幼儿教师专业能力视角的研究述评

叶丽[20]在《重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 考虑到专业能力的动态性问题, 从幼儿教师的教学及其相关活动出发, 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应该包括五个维度:教学能力;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与幼儿交往的能力;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顾荣芳[21]在《从新手到专家: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一书中提到, 幼儿教师要有与幼儿互动的能力 (如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方案、选择活动方法与策略、创设环境、灵活调整教学的能力、观察与评价能力) ;与同事及家长的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

武琳[22]在《浅谈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一文中认为,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构成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教育教学能力、组织一日生活的能力、家园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

余启政[23]等在《体育专科学生进入幼教领域的可行性与培养方案》一文中说到, “目前幼儿教师体育专业技能缺乏, 而对体育专项技能技巧不熟悉, 就不能全面熟练地掌握体育课程标准及配套教材中与各项教学内容相关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 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体育专业术语, 示范动作不准确, 示范位置不合理等”。

李晓铭[24]在《浅论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一文中指出, 幼儿教师不仅应掌握幼儿教育的各学科知识和教法, 还应具备将所学知识以适当方式传授给幼儿的技能。她们要熟练地掌握各种幼儿喜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使幼儿在游戏与活动中学到知识, 得到培养与锻炼;还要具有自带操、看图教操及自编操的能力, 能较好地掌握队列、队形、编队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做到口令清晰准确、富有情感。能够根据幼儿年龄及特点, 为他们设计编创适当的游戏, 并能有效、巧妙地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及处理游戏活动过程中的问题。

陈榕[25]在《广西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调查研究》一文中, 选取幼儿教师中的骨干教师, 研究其专业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骨干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方面有较高的水平。骨干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活动预设能力和教学活动评价能力, 较高的教学预设能力具体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中, 对课程的设计、环境的创设、教学活动资源的获取中。对教学活动的评价能力则表现在骨干教师能更好地把握评价的要领, 从活动对象和活动设计过程进行评价。但骨干教师的教学活动实施能力则没有表现出优势;骨干教师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其中骨干教师不断学习的能力、对教学辅助设备的运用能力及科研能力表现出明显优势。

康建琴[26]在《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框架的初步构建》一文中, 采用分析、综合、归纳的思维方法, 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十二条要求, 有幼儿教师必须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并具有依据这些特点进行教育的能力、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对幼儿进行身心保育能力、幼儿教师必须具有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 包括组织幼儿开展生活活动、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的力、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制作游戏材料和玩教具, 创设活动环境的能力等。

综上所述, 学者们关于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中, 以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维度构建和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两类研究为主, 多数研究的也是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总体方面, 较少的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下的某一维度单独划分出来进行具体深入的微观研究。因此, 本研究将从这一角度入手, 重点探讨专业能力下有关体育方面的能力。

2.3 基于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视角的研究述评

邱成凤[27]在《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加强保教队伍建设》一文中提到, 为了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 创办高质量合格性示范幼儿园, 是每个幼儿园乃至每一个幼儿教师积极探索实践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 幼儿教学仍然存在许许多多的弊端, 在教育中, 教师只重视选择、落实教材, 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很少考虑每一个幼儿个性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说得多, 幼儿相互交流少, 动手少。幼儿围着教师的时间多, 游戏时间少;集体活动的组织多, 幼儿自由交流时间少, 幼儿在园内的时间多, 接触自然、社会的时间少。忽视目标的调控作用, 忽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等等, 幼儿活泼爱动的天性被压抑, 身心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高素质的幼儿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 没有保教队伍的质量, 也就没有幼儿的良好素质。因此, 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加强保教队伍建设是办好幼儿园, 提高服务水平的当务之急。

姜珊珊, 蔡东霞[28]在《“园校协作互动”模式中幼儿教师素质结构优化探析》一文中指出, 幼儿教师的素质应突破传统的一维模式限制, 而应是一个立体、多维的结构体系。幼儿教师的职业形象已不再囿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而转变为能与幼儿进行良好沟通的、实践反思型的专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总结基础上, 提出幼儿教师素质的结构应是一个包含四个一级子目标、五个二级子目标的结构体系, 而且在这些素质结构中也包括体育活动的导入技能、体育活动的引导技能等等。并在文章的最后探讨了幼儿教师素质结构的优化策略。

刘阳美, 杨丽珠[29]在《大连市幼儿教师素质现状分析及其教育对策》一文中指出, 幼儿教师素质的主结构应由如下4方面组成, 即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教育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和保教能力。其中保教能力又包括教育活动能力、与幼儿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创设教育环境能力、日常生活管理能力、艺术活动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我提高能力、教育评价能力、教育机智等。教育活动能力具体指标为能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 会运用游戏等多种手段配合教学。

刘翠红[30]在《浅谈幼儿教师的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到,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新课程体制改革的深入, 对我国的幼儿教师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因为幼儿教师不仅是幼儿进入学习阶段的指导者, 同时也是幼儿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者。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很高的素质, 特别是要有综合能力。教师还要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计划, 设计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课堂游戏, 使幼儿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做好与幼儿的沟通与互动。并提出了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于晶汝, 杨楠楠[31]在《新时期幼儿教师素质刍议》一文中提到, 幼儿教师必须根据新的基础教育改革理念来调整和端正自身的价值取向, 理性地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 要热爱儿童、尊重儿童, 通过多种形式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寓教育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之中, 注意儿童化、因材施教。而且还应具有娴熟的业务能力, 特别是组织能力, 如, 怎样才能合理计划、科学安排儿童的活动, 启发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的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除此之外, 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弹 (琴) 、跳 (舞) 、唱 (歌) 、画 (画) 、做 (纸工、泥工、陶工) 、演 (表演) 等艺术表达能力, 并擅长其中的一、两项。

朱莉, 马丽枝[32]在《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理论探讨》一文中指出,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应该包括了解幼儿、创设教育环境、组织一日活动等能力。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幼儿教师负责本班幼儿的保教工作, 开展涉及健康、语言、社会、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 并组织各种形式与类型的游戏活动, 因而幼儿教师则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才能组织开展本班幼儿的活动。

蒋荣辉[33]在《浅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视野下的幼儿教师素质结构》一文中指出, 教育能力是幼儿教师素质的核心结构, 其中, 保教能力是在幼儿教育知识、幼儿身心发展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形成的幼儿教师特有的专业能力, 它包括利用与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教、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幼儿的发展与评价等, 其中观察幼儿并能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教育的能力是关键。

综上可知, 许多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于幼儿教师素质的现状或专业素质结构, 而有关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下的体育素质一带而过, 对于幼儿教师体育素养基本结构的实证性研究更是基本没有。本研究通过对幼儿教师体育素养基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新意。

3 结语

本文只是根据所掌握的文献进行了述评, 通过综述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中对幼儿教师体育素养的研究甚少, 所研究的大多偏向于幼儿的体育教育现状, 以幼儿教师为对象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教学能力上或整体素质上, 而以幼儿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关乎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体育素养方面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因此, 在幼儿教师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特别是幼儿教师的体育素养方面是很有必要深入研究的。

摘要: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其中关于幼儿教师体育素养的研究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就有关幼儿教师体育素养的研究现状作了梳理, 为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体育素养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对沈士充的研究文献综述 篇11

关键词:沈士充;云间画派;晚明

一、国内相关文献

清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说:“沈士充,字子居,松江人。写山水丘壑葱,披染淹润。云间画派,子居得其正传。”又说:“云间绘事,自董宗伯思白为文人建幢,于是崇雅文士,竞趋秀逸,第摄迹则涉于肤浅,若竹屿者,可谓接云间之正派者也。”这两段文献都表明董其昌为云间派“建幢”,沈士充得云间派的正传。清王时敏在《王奉常书画题跋》中说:“文度实开云间风气,以虚翁淡逸为宗。”由此可见,王时敏认为赵左首开云间派之先风。清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说:“子居,华亭人,画本赵文度,为云间派。”此文献意:沈士充从赵左,归属于云间派。清王晕在《清晖画跋》中说:“文沈而后,吴门之派兴焉。董文敏起一代之衰,抉董巨之精,后学风靡,妄以云间为口实。……大抵右云间者,深讥浙派,祖娄东者,辄低吴派;临颖茫然,浅微难洞。” 清徐沁《明画录》记载沈士充的“沈士充,字子居,华亭人。所画山水,出于宋懋晋之门,兼师赵左,清蔚苍古,运笔流畅,格韵并胜”,表明了沈士充师承宋懋晋,也学习了赵左,师承的主要人物是宋懋晋,主要作山水画科以及其山水绘画特点。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五,范允临在沈士充的《山水图》卷上题跋:“……沈子居先生此卷,层峦叠嶂,雄浑巨丽,彼何尝不师古人,而又安可以古人名之哉?……请观此卷,何尝有玄宰先生一笔,而乃谓之松江派,不亦冤哉?”说明沈士充多师古人,与董其昌有别,画风高于松江画派,把他归为松江派岂不是冤枉了他。范允临在《输萝馆集》中说:“此意惟云间诸公知之,故文度、玄宰、元庆诸名氏,能力追古人,各自成家。而吴人见而诧曰:‘此松江派耳。磋乎!松江何派?惟吴人乃有派耳。”这段话中的“文度”即赵左,“玄宰”即董其昌,“元庆”即顾正谊之子。显然,范允临所记述的“松江派”是吴门画家对松江画风的称呼,语气中暗含有蔑视的意思,而不是将此类画风定义为松江派。此段开头称云间诸公,意指赵、董、顾皆为云间人。

侯米玲《沈士充绘画研究》是对于明末大家沈士充的生平以及绘画艺术为研究重点的文章。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绘画发展的社会背景,比如盛行仿古风气、隐居、结社及修建园林等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内容是沈士充的生平概述,包括沈士充的生卒年考、画风、师承、弟子、代笔、交游活动情形等,信息的提取较多从绘画的题跋中;第三章主要讲沈士充早年的绘画风格研究,绘画形制都有长卷绘画、山水图册、立轴画,其中也有《郊园十二景图》册的研究;第四章是沈士充晚期绘画风格的探讨,绘画形制包括长卷、书画合册与合卷、立轴画、山水图扇面。文章对于沈士充的绘画作品作了比较全面的收集,包括他的绘画长卷、合册、合卷、立轴以及扇面,并对其绘画风格也作了探讨,但与沈士充关系紧密的云间画派却几乎没提,而是直接把沈士充归于松江派的研究范围。文章中较多探析沈士充一生中1602~1633年的这段活动,可能是文本记载资料缺乏,这一时期活动信息的提取多来自于画跋,且都是与现在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有关的。侯米玲女士对沈士充个人材料的搜集相对充分,这样看来,假如1602年的作品为他的第一幅绘画作品的话,那么他是从何时开始学习绘画的,除了拜师宋懋晋和赵左、临摹宋元名作以外,他是否还拜过其他人为师。假如1602年之前他不作画,那沈士充在1602年之前又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与云间画派是否有关系或者说云间画派的起步是何时。对于沈士充拜师于宋懋晋和赵左,从何时拜师学艺,时间上有没有先后的顺序,宋、赵对沈士充的绘画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想要探究沈士充的艺术成就,应从多方面综合作全面分析。

朱惠良《赵左研究》中提出今人探讨吴派的支流,诸如松江、苏松、华亭、云间等派令人困扰的派别问题。笔者认为所谓的松江派和云间派,同样是指兴起于明末松江的一种笔墨秀润的画风,总称为松江画派,后因社会发展和师承关系的差异分出了华亭派和苏松派。尚辉《重构文人画理想——论松江画派》中提到过云间画派,提到过沈士充,但对于沈士充和云间画派是一概而过,没有展开论述。笔者的观点是华亭派、苏松派、云间派、松江派皆为一派,所以,这两篇文章的观点有些许一致。

秦仲文《中国绘画学史》在第五编“绘画衰微时期”第一章“清及民国”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松江派的概念:“松江派亦称华亭派,始于明末董其昌、赵左、沈士充,高层云字设园,又二鲍,号孤村,华亭人;陆日为字日为,浙江遂昌人,顾大申名铺字震雄,号见山,华亭人;诸人均为宗法这一派画家。以后赵左创苏松派,沈士充又创云间派,各自成家。”由此看出,云间画派应为沈士充所创立。

俞剑华《中国绘画史》在下册第十三章“明朝之绘画”第十一节“吴派”中专辟“董其昌与吴派支流”一论。关于云间派,在“沈士充之云间派”条说,“宋旭山水高华苍蔚,名擅一时,宋愁晋赵左同师之。士充又师愁晋,兼师赵左,遂他云间派,习之者有蒋霭、释大澍等”。由此可以看出,沈士充师从懋晋、赵左,是云间一员,其徒弟有蒋霭、释大澍等。

刘思训《中国美术发达史》在第四编“明代的美术”中指出,“……沈士充乃出宋懋晋之门,兼师赵左,而为云间派。此三派都是吴派的支流”。显然,由此看出云间派为独立一派,但是否是吴派支流还得从更多的资料考证。而胡蛮在《中国美术史》中也认为沈周、文征明、董其昌、陈继儒为吴派四大家,顾正谊之华亭派、赵左之苏松派、沈士充之云间派均为吴派支流。《教育大辞书》中提到《云间画派》:“明代晚期沈士充于松江画派中别开云间画派,并为此派首要人物,与吴门画派一脉相承。”

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第七章第二节中说:“苏松派以赵左为首,云间派以沈士充为首……沈士充,字子居。华亭人,画山水从师宋懋晋和赵左。沈士充的画用笔流畅疏松,并以骨力胜,用墨清润苍莽……蒋蔼是云间派重要画家……画山水学沈士充,苍劲似之。”沈士充为云间画派的开派之首,学画山水拜师于宋懋晋与赵左,有自己的绘画风格,还有成名的弟子蒋蔼。

李晖在《云间派——沈士充名画赏读中》提出沈士充首建起“云间派”,称云间为古代松江华亭县的别称,却没有具体的文献作考证。邓秉珊的《山水画“南北宗”的创说及其影响》提到“自从董其昌出,人称他为‘中兴间气,沈士充、赵左继之,声誉益盛,遂使吴门派黯然失色。”笔者对于沈士充的绘画地位得到了肯定,仅次于董其昌,因此,我们更有必要把沈士充在云间派绘画中的领袖作用加以肯定。闫建科《笔墨淹润自出机杼——明代沈士充<仿黄子久天池石壁图>探析》在对沈士充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前,文章的第一部分沈士充及其画风对其文献做了一个简单的搜集分析,其中对沈士充的绘画特色作了肯定,称沈士充画风渊源于“吴门画派”,后来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改变画风成为“云间画派之目”。

二、国外相关文献

中村不折和小鹿青云合著、郭虚中译的《中国绘画史》在第一章“明代的绘画”第三节“山水画的沿革”中,论述了“华亭派”“苏松派”和“云间派”。文曰:“……沈士充出宋愁晋之门,兼师赵左,成云间派的一派,其画风清蔚苍古,富于所韵,各人皆显著……沈士充的门下有蒋霭、申抑南、释大树等。”在这一章节中可看出沈士充成就了云间派,如果准确的定位不知能否说沈士充是云间派的开创人。沈士充的弟子有蒋霭、申抑南、释大树等,他们能否成为云间派的继承者,目前对于其弟子的个案研究却较稀少。

高居翰《山外山》在第三章“松江画家”中第四节对沈士充做了独立研究,笔者对于沈士充的绘画成就没有表示肯定态度,至于是否是云间派正传,从文中“沈士充是云间派在赵左之后,年轻一代的领衔画家……沈士充的画风主要源自赵左。从世代交替,沈士充也成为云间派几位年轻画家的导师,不过,他们最终都未成一家之言……”,笔者肯定了赵左的绘画成就,也肯定沈士充绘画主要从师赵左,从而成为云间派一员。高居翰《气势撼人——17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通过对十七世纪绘画风格的精辟形式分析,以其画家身份背景及生活方式为探讨作品内涵的切入点,以一种具有审慎批判的态度引导读者了解这一时代的文化。第二章“董其昌与对传统之认可”中有这样一段:“沈士充是董其昌的忘年之交,活跃于松江地区,曾于1625年以庭院景致作画册一部……沈士充与张宏相似,并不希翼营造出一确立的地平线……沈士充的庭院景致则不稳定地倾斜着,且四面敞开,表现出一种与苏州画家不同且令人不安的与世隔绝感……”文中提出了沈士充与董其昌的关系,也肯定了沈士充庭院绘画中与众不同的特点,可能是文章的侧重点不同,对于云间画派与沈士充的关系没有涉猎。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沈士充为华亭人,活动于万历至崇祯年间,是一位画家,而且是云间画派的代表者,对于沈士充与云间派的关系问题皆没有给予准确的分析,近代学者所记叙都是概括而过,而现代学者在研究时一般就是按原有资料整合,把云间派笼统地整合在松江派里,并没有对于云间派给予肯定,承认它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流派,而沈士充到底是云间画派的开派之首还是正传弟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拜师于宋懋晋和赵左,宋懋晋作画挥毫潇洒,赵左惜墨不轻易下笔,从遗留下来的作品中看,赵左墨韵把握很好,画学董源兼得倪、黄之遗意。而沈士充有自己的绘画风格,擅长用墨,清润点莽,与董其昌、陈继儒的关系较好,曾经为董其昌代过笔,董其昌也曾在他的作品中题过款。由此看出两人交情不浅,应该是沈士充的画艺不错深得董其昌的喜欢吧,我们应该把这种画艺流传下去让更多人来了解沈士充,不要被埋没了。在沈士充生活的时代,尤其是他有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卓越成绩之后,周围爱好绘画者多愿意追之,他有自己的徒弟和传承,蒋蔼、释大澍就是被记录下来的徒弟,但详细的记载材料却没有,对于沈士充以及与他相关的云间派还有这些徒弟所产生的影响应该被发现和肯定。

参考文献:

[1]侯米玲.沈士充绘画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2004.

[2]高居翰.山外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9.

[3]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上一篇:整地模式下一篇:保护乡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