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研究

2024-07-26

文献计量研究(精选12篇)

文献计量研究 篇1

楸树 (Catalpa buagei C.A.Mey) 为紫葳科 (Bignoniaceae) 梓属 (Catalpa) 植物, 是中国特有的落叶乔木, 也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和景观林树种, 素有“木王”之美称[1,2]。该树种广泛用于商品林建设、城市绿化美化、防护林构建等多个方面,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3]。楸树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近50a来我国学者针对楸树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良种选育、苗木繁育与营林技术、抗逆性生理生化分析及功能基因研究与重要性状遗传解析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50a来我国学者在楸树研究方面报道的文献类型、文献产出量的时间分布、主要载文期刊、作者及其机构来源、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以期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更好掌握楸树研究的动态与热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CNKI中国知网》、《维普咨询网》、《万方数据》。以“楸树”为关键词和主题词进行在线检索, 检索的论文刊登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 搜索到的文献总数为1086篇, 将检索得到的所有文献数据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Note Express, 利用该软件的工具菜单中的查找重复题录命令将重复下载的文献删除, 并将检索到的“核桃楸树”等无关数据剔除, 共检索得到有关楸树的研究文献695篇,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从论文总量的变化趋势、核心作者群、期刊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

2.1 楸树研究文献的类型

检索结果显示, 楸树研究文献类型主要包括期刊文献、专利和学位论文3种, 其中期刊文献613篇, 专利12项, 学位论文70篇, 研究结果主体以期刊文献形式呈现, 其文献量占文献总量的88.2%。

2.2 楸树研究期刊文献产出量的时间分布

文献产出量反映了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 期刊文献发文量的时间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研究动向的发展速度, 是评价研究进展的1个重要指标。由楸树研究期刊产出量的年度分布情况可知 (图1) , 截至2014年12月31日, 中文期刊上发表的楸树研究文献共613篇, 最早见刊的研究是1963年;1963~1979年, 我国楸树研究较少, 17a间楸树相关研究文献仅有12篇, 占文献总量的1.95%;1980年开始, 楸树文献产出量有小幅提高, 说明我国科技工作人员对楸树的研究逐渐重视;1980~1990年, 楸树论文产出较为稳定, 平均每年8~9篇;而1991~1996年产出量有所提高, 平均每年在12篇左右;值得注意的是, 研究文献产出量从2005年开始快速增长, 于2005~2014年10a间, 总刊载了374篇楸树相关研究文献, 占历年发文总量的61.01%, 表明该阶段是楸树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 (年平均产出37篇) 。

2.3 载文期刊分析

对楸树研究的全部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发表楸树相关研究的期刊共有173种, 表1列出了载文数量排在前15位的期刊, 其中《河南林业科技》载文量处于最多, 占楸树研究文献分布总量的9.14%。

2.4 核心作者分析

根据普赖斯提出的公式M=0.749 (Nmax) 1/2进行核心作者分析 (Nmax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篇数) 。由表2可知, 最高产作者发文量为61篇, 由公式求得M=5.85, 即发文量大于5.85篇的作者都称得上是核心作者。我国楸树发文量前20位的作者, 共发文384篇, 为楸树研究较高产、活跃的群体。在这些作者中, 发文量最多的是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的王军辉研究员, 共发文61篇。

2.5 核心研究机构分析

对613篇楸树研究期刊文献的第1署名单位进行统计发现 (表3) , 多数成果来源于农林高校和省级科研院所, 发文量最多的第1署名单位为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38篇) , 其次是南京林业大学 (28篇)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则发表了26篇。

2.6 研究方向

对国内613篇楸树文献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发现 (表4) ,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繁育技术研究、种质资源介绍与利用研究、生长发育研究、栽培及造林技术研究等11个方面 (表4) 。这表明, 楸树研究方向类型多样, 涉及面较宽, 其中以繁育技术方面涉文量最多, 载文量占刊文总量的比率达23%。

3 小结

近50a来, 尤其是2005~2014年10a间, 我国学者在楸树繁育技术、种质资源研究、生长发育研究、栽培及造林技术、生理生化研究、病虫害研究、遗传育种、品种选育与应用、抗性研究及碳汇研究等多个方面具有相当数量的文献报道, 说明我国科技部门对楸树这一优良乡土树种的价值重视程度不断增强, 多个科研机构对楸树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不断升华。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学者尤其重视良种选育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着力于繁育技术方面的研究, 因而该方面报道的文献量也相对较多。此外, 国家“十二五”以来, 我国林业部门尤其重视乡土树种种质基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及新品系创制等工作, 因而有关楸树种质资源研究与良种 (品种) 选育等方面的报道也不断增多。

参考文献

[1]杨玉珍, 王顺财, 彭方仁等.我国楸树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策略[J].林业科技开发, 2006, 20 (3) :4-7.

[2]郭明.“木王”—楸树[J].中国农展, 2001 (10) :32-33.

[3]乔勇进, 夏阳, 梁慧敏等.试论楸树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发展前景[J].防护林科技, 2003, 4 (57) :23-24.

[4]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文献计量研究 篇2

关键词:h指数;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CNKI

摘 要:文章以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文献年载量、作者、期刊和主题等方面对h指数研究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了解h指数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引言

2005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系J.E.Hirsh教授提出了h指数[1],h指数是用来评价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成就。该指数将论文数量和质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h指数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Nature[2]和Science[3]相继进行了报道。关于h指数的研究风起云涌,为了了解近几年国内h指数研究进展,笔者选择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从文献年载量、作者、期刊和主题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以CNKI中国知网为统计源,选取“主题”为检索字段,采用“h指数”“h-指数”“h型指数”“Hirsch指数”进行逻辑“或者”组合进行高级检索,检索2005年至今的所有数据,检索时间为2013年11月21日,得出相关记录792篇,对检索命中的论文逐一进行核实,剔除重复、约稿、不相关的论文,最后查漏补缺,最终选出547篇,选用NoteExpress和Excel作为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

3.1 文献年载量分析

对某一领域的文献发表年代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时间上了解该领域的现有状况和发展趋势。通过检索、整理共得出h指数领域的文献547篇,统计数据见图1。

从图1可知,2005年国内首次出现关于h指数的报道,是来自“云中客”发表在《物理》上的h-指数[4],2006―2009年h指数文献呈现快速增长的趋

图1 h指数论文数量分布表

势,说明h指数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和持续的关注,尤其是2009年文献量比前几年的总和还要多,增长突飞猛进,研究热度达到了高峰,h指数经过了4年的成长期,2010年以后开始退热,2010―2013年进入了它的成熟期,这符合文献增长的规律,接下来4年的文献既横向拓展,发掘交叉学科,又纵向深入,细化理论和应用。

3.2 作者分析

通过对某一学科领域论文的作者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该学科领域的核心作者,通过关注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可以了解其对整个学科发展所起的引领作用。统计表明:547篇文献共涉及778位作者,其中发表一篇文献的有598位作者,占总数的76.8%,高于洛特卡定律经验值60%,原因应该是h指数的研究历程不长,从2005年才开始研究。根据普赖斯定律[5],核心作者发文数m需满足m=0.749*nmax(nmax表示发文最多作者的论文数,m为核心著者最低发文量)。表1中叶鹰发文最多为11篇,因此nmax等于11,m=0.749*11≈2.5取整数为3,应将发表3篇文章以上的作者确定为核心作者,但是一篇文献一般有两到三个作者,且同一篇文献会被归到每一个作者名下一次,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将发表6篇以上的作者确定为核心作者(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3位核心作者中有9位来自高等院校,原因在于高校集中了大量的学术资源,说明了高等院校在h指数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尤其是浙江大学的叶鹰教授,是在h指数方面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他还在2008年申请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指数和类h-指数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编号:70773101),金碧辉、邱均平、许新军等也是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尤其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金碧辉[6],撰写的“科学家为自己设计了一项评价指标:h指数”,是国内最早的关于h指数的研究成果。

3.3 期刊分析

根据文献的集中分散规律,某一研究领域大部分文献相对集中在少数期刊上,而剩余的文献则依次分散在其他大量的相关期刊上。因此,分析论文的来源期刊是了解本领域文献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掌握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最有效方法,同时也有助于人们集中注意力,了解掌握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7]。据统计,547篇文献有498篇期刊论文,40篇学位论文和9篇会议论文集,分布在150种期刊和9份会议论文集上。其中仅载1篇的期刊有94种,占期刊总数的62.7%,刊载2篇论文的期刊有20种,载文量在3篇的期刊有10种,载文量在4篇和5篇的期刊分别是4种和7种,载文量在6篇及以上的期刊见表2。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论文量占总论文量的1/3。h指数研究领域的论文总量为574篇,其核心区所载的论文数应为547/3=182篇。由表2可以得出:①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为载文量17篇及以上的期刊,即《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情报科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现代情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和《科技管理研究》。②刊载文献最多是《图书情报工作》和《情报杂志》,载文量都是38篇,这两个期刊都是图书情报学的核心期刊,其次就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载文量是25篇,排在了第3位,它不是情报类期刊但载文量很高,究其原因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开辟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4―2006年)》中期刊的h指数研究专栏,前3种刊是核心中的核心,在h指数研究中走在其他期刊的前列,把握热点,密切关注前沿课题。

3.4 主题分析

分析该研究领域的主题可以深入了解我国h指数的研究现状,了解当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547篇论文的题名、关键词、摘要以及部分全文进行阅读,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h指数基础理论研究、h指数的应用研究、h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的比较等方面(见表3)。3.4.1 h指数基础理论研究。h指数基础理论研究文献占了13.2%,说明受到了一部分学者的关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h指数优缺点的分析和改进、提出了多种类型的h指数、分析h指数的影响因素等。在国内h指数理论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叶鹰,探讨了h指数和类h指数的形成机理[8]。聂超等针对h指数完全忽视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被引次数以及低被引论文的缺陷,对h指数进行了综合改进[9]。周春雷针对h指数隐藏着一个被精确注水的重大缺陷,提出了一些预防建议[10]。为了完善h指数,学者们提出了一些h指数的衍生指数,例如金壁辉等针对h指数缺乏灵敏度、缺乏区分度、缺乏波动性这些缺陷,提出了R指数和AR指数。R指数解决了h指数的灵敏度和区分度的问题;AR指数解决了h指数只升不降的问题[11]。张学梅为克服h指数评价普通科学工作者学术贡献时存在的局限性,对h指数进行修正,设计出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m指数[12]。叶鹰在h指数的启发下提出了f指数,该指数适于学科、国家、机构、期刊、学者多层面学术排序[13]。还有许新军提出了ha指数[14]和hd指数[15]、安静等提出的K指数[16]等。对于h指数的影响因素,王华华等用SPSS软件拟合SCI引文数据库及Scopus数据库中对同一个科学家的h指数,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差异的主要原因[17]。查颖探讨了自引对h指数的影响[18]。刘宇松讨论了非第一作者对h指数的影响[19]。

3.4.2 h指数的应用研究。由于h指数计算简便,容易被科研人员接受,因此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统计表明:有371篇文献主要探讨了h指数的应用,占总数的67.8%。①科研人员的h指数。h指数提出的初衷就是为了评价科研人员,邱均平、缪雯婷[20]和张学梅[21]都选取了图书情报学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分别计算出了他们各自的h指数。邱均平等人指出h指数与传统的文献计量指标有较高的相关性,h指数存在只升不降、区分度不高等缺陷。张雪梅用h指数与传统指标进行比较,描述了使用方法不同时出现的差别,她还总结了h指数的适用范围。王玉、许昌泰对我国科学院生物医学部部分院士进行个人绩效评价[22]。马妍等把h指数与类h指数应用在人才遴选上[23]。②科研集体的h指数。万锦?、花平寰等将h指数用于高等院校的评价中,说明了高等院校h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中国部分重点大学的h指数,探讨了h指数与其他计量指标的相关性[24]。刘颖利用h指数和类h指数评价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25]。次仁拉珍、叶鹰等探析了世界百强企业的h指数,认为专利数量和质量因素的专利权人h指数可作为对企业进行评价的独立指标[26]。③期刊的h指数。在国内,万锦?首次将h指数应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上,他计算了《中华医学杂志》的h指数,指出了各种因素对h指数数值的影响[27]。赵基明用h指数对SCI收录中国学术期刊进行评价[28]。且赵基明用h指数评价《中国图书馆学报》,结果表明该刊h指数值高达30[29]。④其他应用。h指数和类h指数还应用在了专利、基金和图书馆借阅等领域,最近几年,张晓阳将h指数应用在了博客影响力评价上[30],周志峰用其来评价微博[31]。

3.4.3 h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的比较。h指数作为一个新生的评价指标,与其他评价指标是什么关系呢?刘红将期刊h指数和影响因子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同一分类中,按照h指数的排序较影响因子排序有差异,尤其是对载文量少、影响因子偏高的综述性期刊的排序有修正作用,发现h-指数比影响因子更能科学地反映科技期刊的影响力[32]。陈红光、雷二庆实证分析得出:与影响因子相比,期刊h指数能够深刻揭示期刊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的、长期的影响力。h指数能够纠正载文量低、综述类文献等因素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虚增效应或误差,也能部分消除学科因素的影响。h指数对于大载文量和低影响因子期刊而言,是一个更客观、更适宜的评价指标[33]。张垒、唐恒研究了h指数、g指数、影响因子与载文数、被引频次、发表年月等因素的相关性大小,并对这些关联因素进行分析与比较[34]。

3.4.4 h指数研究综述。综述性文献能够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丁楠、周英博、叶鹰从改进指数、实证分析、数学模型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h指数和h型指数的研究进展[35]。王勇、徐永红等从h指数的定义、h指数的拓展研究以及类h指数三个方面,概括了国内外h指数和类h指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h指数的优缺点、数学模型以及应用潜力,并列举了对h指数的改进指数,以期为h指数的研究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和方法[36]。结语

通过对h指数文献进行多方面的计量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内对h指数的研究开展得相当多,尤其是h指数的应用方面,涉及多个领域,同时,为了弥补h指数的缺陷,学者们相继提出了一些h指数的衍生指数,但也要注意到h指数并不是万能指标,与其他传统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才能保证其客观、公正、合理。h指数的研究虽已相当丰富,但还有许多值得商讨的问题,可以预测今后h指数的研究仍是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档案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篇3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样本来源,以题名=环境保护 and 题名 = 档案 or 题名 = 环保档案 (精确匹配)检索到的223篇结果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223篇文献从作者、机构、期刊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地分析。由于中国知网检索系统的限制,这里仅对排名前40位的数据进行分析。

1 作者分布情况

从作者分布情况看,作者实际发表文献数量与占比情况,根据著名学者普赖斯提出的计算公式,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最低发文章M=0.749√Nmax,其中Nmax为最高产作者文章数量。这里Nmax=6,所以M=0.749√6=0.749*2.449=1.83,即发表2篇及以上的为核心作者候选人。中国知网检索提供的前40位作者中,最多发表文献6篇,最少发表1篇,平均发表文献2.25篇,合计发表文献90篇,占全部文献的40.36%。这些作者中,发表2篇以上的29位是环保档案研究核心作者。

按照洛特卡定律,写一篇文章的作者占全部作者的6为左右。如果考虑0%来推算1983年至今的作者总数。经过推算,全部223篇文献的作者应当在134位左右,加上合著因素,实际作者数量应当超过150位。

从前40名作者所在机构看,多数来自环保行政管理部门,40位作者中18位来自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发表文献39篇;9位来自环境监测站,发表文献18篇;6位来自研究机构,发表文献16篇;3位来自高校,发表文献9篇;2位来自事业机构,发表文献5篇;1位来自企业,发表文献1篇;1位来自其他,发表文献2篇。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的作者是环保档案研究的主体。

2 作者分布

从样本文献的机构分布看,文献机构分布情况,根据著名学者普赖斯提出的计算公式,核心机构候选单位的最低发文章M=0.749√Nmax,其中Nmax为最高产机构文章数量。这里Nmax=7,所以M=0.749√7=0.749*2.645=1.98,即发表2篇及以上的为核心机构候选单位。

从上中可见,中国知网检索提供的前40个机构最多发表文献7篇,最少发表1篇,平均发表文献2.35篇,合计发表文献94篇,占全部文献的10.32%。上述这些机构中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30个机构是这一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

从前40位机构的类型看,多数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40位作者所在机构中22个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发表文献46篇;5个为环境监测站,发表文献15篇;4个为高校,发表文献12篇;3个为研究机构,发表文献10篇;2个为事业机构,发表文献5篇;2个为企业,发表文献2篇;2个为其他,发表文献4篇。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是环保档案研究的主体。

3 文献来源分布

从文献期刊的来源分布看,发表2篇以上文献的报刊共有38种。38种报刊中发表文献最多的12篇,最少发表2篇,平均发表文献4.03篇,合计发表文献153篇,占全部文献的68.61%,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报刊。

发表文献数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有2种,分别是《黑龙江环境通报》《山东环境》,38种报刊中档案学期刊有15种,发表文献69篇,占30.94%。其中,档案学核心期刊7种,发表文献37篇,占16.59%。环境期刊17种,发表文献66篇,占29.6%。其他期刊6种,发表文献18篇,占8.07%。

按照布拉德福定律,所有期刊可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约为74篇)。38种期刊发表的文章大致是全部文献量的2/3,1~10位的10种期刊(74篇)处于核心区之内,11~35种期刊(73篇)处于相关区。

4 结语

文献计量分析我国桂花研究现状 篇4

桂花因其花香馥郁,秋季盛开,为阳春十月增添异彩,因此极具观赏价值。桂花不仅可以用于窨制花茶、泡制花酒,还可以作为药用和提取香料。以鲜花窖制成的桂花茶,外形匀整,香气清鲜幽雅,汤色绿黄,滋味醇和鲜爽,饮后回香持久,并富有舒适感觉。经长期低温养醅酿制出桂花蜜酒,其产品具有滋养、调理、养生的作用。桂花粉有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80~2007年的桂花专题文献进行检索、整理、统计、分析。目的是通过对桂花研究现状的分析,使读者对桂花研究及开发利用方面的相关信息有进一步了解。

(一)文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桂花有关的文献是在2007年10月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检索所得。通过输入主题“桂花”,检索到1980年至2007年的相关记录共699条,剔除重复及非研究文献,共检索得桂花研究文献137篇。这些文献反映了我国桂花研究的主要成就及趋势,其内容涉及一般性研究、基础研究、栽培研究、经营与资源研究、病虫害研究、中医药研究、工艺技术。本文从文献的学科分布、不同年份的文献量分布、作者地区分布、文献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

(二)文献分析

1. 桂花文献学科分布的分析

本次共检索到桂花的研究文献137篇,年平均文献量为5.07篇。对其所涉及的文献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占的比例最大,占45.3%,其中生物学研究有27篇,占基础研究的43.6%;化学成分研究次于生物学研究,占基础研究的30.6%,说明我国科研人员从对桂花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程度,对其内在生物特性、化学成分有了一定认识,已不仅仅只是为了解决栽培上存在的问题。但栽培研究所占比例也较大,达21.9%, 说明只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品种优势,尽快培育新优品种,不断优化升级,创出优秀的桂花品牌商品进入市场,才真正有竞争能力,使名花转化为名牌,确保桂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工艺技术的研究文献为14篇,占10.2%,为桂花产品制作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对桂花的中医药研究文献只有1篇,可见我国在研究桂花药用方面还比较少。

2. 桂花不同年份的文献量分布

统计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1980~2001年桂花研究文献发表量变化较为平缓,而2002~2007年文献量呈现快速上升的发展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在基础研究中,2002~2007年的研究文献要比前21年的总研究文献还多18篇,主要是因为2001年以前人们对桂花的基础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桂花的认识还是表面上的,比较少考虑其内在特性。而在栽培研究方面,1980~1994年研究的成果也不少,但却基本是局限在扦插繁殖技术方面。到1995年后,才开始良种的培育和组培苗的研究。1995~2001年工艺技术研究文献是前7年的4倍,而往后6年,也呈上升发展趋势。说明从1995年起,工艺技术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原因是人们把桂花的认识由过去的直接利用其经济价值转入充分开发其工艺价值方向转移,也是桂花的利用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结果。2001年以后各方面研究的文献量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2002~2007年阶段人们对桂花的基础研究成果带动其它方面的研究发展。

3. 文献作者地区分析

桂花原产中国西南、华中等地,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北等省区均有野生。从表3可以看出,桂花的研究状况在各省相差不大,河南、江苏、湖北三个地区相对其他省市而言对桂花的研究文献较多,但研究文献也分别只占10.9%,10.2%与10.2%。云南、四川等地虽是桂花的主产地,但在桂花的研究工作上却比较滞后。这说明桂花的研究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河南、江苏经济和社会水平较高,虽不主产桂花,但对桂花的研究条件也较为成熟,故对桂花的研究相对较多。

4. 桂花文献的期刊分布

1980~2007年10月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我国桂花研究文献137篇,其中刊登10篇文献以上的刊物有3种,共计论文42篇,为核心区。其中《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的我国桂花文献最多,共计18篇,其次是《园艺学报》和《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刊登的我国桂花研究文献分别为14篇和10篇。另外,刊登4~9篇桂花研究性文献的刊物共4个,其中《林业实用技术》上刊登9篇,《湖北农业科学》上刊登6篇,《浙江林学院学报》上刊登5篇,《林业科技通讯》上刊登4篇。具体的分布情况见表4。

(三)小结与建议

近年来,我国对桂花的研究更加深入,桂花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从刊物上发表的文献内容来看,虽然从研究初期到现在大多都是对桂花的基础性研究(占总文献量的45.3﹪) 和栽培技术研究 (占总文献量的21.9%) ,但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逐渐出现了桂花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将桂花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使其经济价值得到提高,也使桂花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利用。桂花糕、桂花茶等工艺产品也因其物美价廉而深受人们喜爱。虽说不少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应用, 但仍需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加强全面研究。

参考文献

[1]严肃.桂花[J].北方园艺, 1989 (06) :49.

[2]董必慧.桂花快速成苗法[J].生物学通报, 1994 (12) :43.

[3]田学良.桂花单芽扦插研究[J].园艺学报, 1984 (04) :281-283.

[4]杨康民, 夏瑞妹, 等.上海地区桂花品种开花性状的分析研究[J].园艺学报, 1989 (02) :146-152.

文献计量研究 篇5

摘要:在检索了1990年~WebofScience中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数据的计量学特征,借助科学计量软件Bibexcel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分布进行定量分析,认为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手段、知识共享模型以及知识共享绩效测度四个方面,对这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知识共享;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文献计量;Bibexcel

知识共享是指组织员工或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流,以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促进知识创新。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研究中的重点领域,国内外的研究侧重点和角度不同,本文希望借助计量学的相关理论对国外知识共享研究现状进行鸟瞰式地把握,在此基础上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1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美国ISI的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以“knowledgeshar*ORshar*knowledge”为检索表达式,分别以主题检索和标题检索为检索范围,时间限定在1990年~20,通过主题检索一共检索到1868条记录,标题检索共有571条记录,检索截止日期均为年12月25日。以这些文章构成原始数据集,对国外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做了分析。

1.1发表年份分析

按论文发表年份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排列。

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受检索时间影响,2009年数据呈下降状态)。图中包含两条折线,上面的一条为主题检索时检索到的文章,下面一条则为标题检索时的文章。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两条折线的总体走势是一致的。该图中的两条曲线可以相互印证,也为下面的具体分析奠定了基础。

在1990年~1995年这个区间内,两条线几乎重叠,可以推论在1995年之前,知识共享的研究还比较匮乏,而且研究主题也相对狭窄。以后,两条曲线的分离程度越来越大,在的时候二者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超过了250,说明随着对知识共享研究的深入,它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有关知识共享的交叉研究越来越普遍。

1.2关键词分析

利用Bibexcel[1]软件,分别统计两个数据集中的关键词频数并按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表中左侧为按主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列出了频次超过10次的关键词;右侧为标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列出了频次超过5次的关键词。

分析主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可以发现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系统(SYSTEM)、企业或组织(FIRM&ORGANIZATIONS)、创新(INNOVATIONCREATION)、技术(TECHNOLOGY)、模型与框架(MODEL&FRAMEWORK)以及绩效(PERFORMANCE)等方面。同样,分析标题检索时的关键词,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确定,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知识共享系统、组织知识共享、知识共享与创新、知识共享技术、知识共享模型以及知识共享绩效等方面。其他的研究点还包括知识共享中的信任因素、知识共享网络、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以及本体和语义网等新技术的应用。

2研究现状分析

对上述研究重点进行归纳,分别从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手段、知识共享模型、知识共享绩效四个方面对国外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做深入分析。

2.1知识共享主体

知识共享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2]。通过关键词分析,国内外对知识共享主体的研究集中在组织层面,也包括虚拟组织和虚拟社区,在此重点阐述组织层面的知识共享主体。

很多学者对影响组织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组织制度、组织氛围、企业文化、领导风格以及信任因素。虽然设计恰当的激励系统并不简单[3],但恰当的奖酬制度(RewardSystem)有助于促进员工贡献知识[4],提高知识共享度。高度关怀(highcare)的团队氛围,以及良好的沟通氛围,会显着影响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5][6][7]。开放的领导氛围,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越高,对知识共享越有利[8][9],相反,集权会对知识共享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10]。信任因素是员工是否参与知识共享的重要决定因素,决定了个体间知识共享的方式和程度,而认知信任要强于情感信任[10][11][12]。

对虚拟组织间的知识共享研究是目前的一个热点。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共享问题[13];也有学者研究了组织联盟之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如关系的紧密程度、信任、合作需要、合作动机、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可获得性等[14][15];还有研究专门探讨了虚拟组织间知识共享的效率和安全问题[16]。

计划行为理论在组织知识共享中的应用是比较新颖的研究思路,文献[17]从计划行为理论出发,基于实证研究,分析了企业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决定因素。

2.2知识共享手段

目前研究文献中涉及的知识共享手段主要包括知识共享系统和信息技术两方面,系统和技术是进行知识共享的必要条件,它们为知识共享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保证。其中,典型的代表有知识管理系统、知识专家地图、知识共享平台、智能代理系统、知识交流技术等[7][18][19],这些技术手段涵盖知识获取、知识检索、知识交流、知识表示、知识传播和知识共享等众多环节,可以减少知识共享的障碍,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和程度。

伴随Web2.0的快速发展,Web2.0技术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发显着,Web2.0环境下的知识共享研究成为热点。Yang提出利用本体方法制作网络标签以在特殊兴趣小组中实现知识共享;Stock[20]分析了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在知识交流与共享方面的优势和缺陷,并试图对Tag的自然语言处理和相关性排名算法进行系统优化;Todd(2007)[21]论述了15种基于WiKi的数据内容管理途径和方法。

要注意的是,仅仅依靠技术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知识共享任务的,必须与组织文化和氛围结合起来。

2.3知识共享模型

知识共享模型的研究对于了解知识共享的本质问题有重要意义,下述研究基本上代表了知识共享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共享心智模型。CannonBowers和Salas(1993)[22]将心智模型的概念从个体扩展到团队水平,提出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对于理解团队绩效,特别是理解和解释不同团队的.绩效差异帮助很大。

(2)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日本学者Nonaka(1994)[23]提出了描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将知识共享分为4种模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SECI模型描述的是知识螺旋转化的过程,从知识流动、知识自组织的角度研究知识共享。

(3)动机——信任模型。Kaser和Miles[24]运用动机——信任模型,以3个公司为分析案例,探讨了5种知识共享动机类型——金钱交换、社会交换、导师关系、实践团体和合作关系,与模型中的五种信任类型一一对应。

(4)知识生命周期模型。Nissen()[25]从伴随组织业务流程产生知识流程的角度,建立了包含六个过程的知识生命周期模型,并据此来研究知识共享过程。

(5)共享机制三维模型。Hans(2006)[26]引进了区分知识共享机制的三维模型,即现有/新增知识量维、决策者因素维和目标因素维,指出研发中的知识管理应该集成广泛的知识共享机制。

(6)行为约束模型。Enno()[27]等人引进并检验了一种解释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的约束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提出管理者可以通过关注知识共享的“约束变量”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程度。但该模型的建立缺乏普遍性,变量的采集会影响到模型的准确性,且变量标准化后可能失去可比性。

(7)知识访问控制模型。Chen(2008)[16]设计的基于本体的知识访问控制模型,可以促进虚拟组织的知识管理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提高知识共享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并且改进知识共享应对组织环境变化的敏捷性。

(8)知识共享三维动因模型。Hsu和Lin(2008)[28]在对大量博客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技术支持、知识共享和社会影响的三维动因模型,将知识共享与博客应用结合起来。

2.4知识共享绩效测评

大量研究表明,知识共享与组织绩效以及组织的创新能力存在着正相关关系[6][26][29],知识共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组织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的高低。然而,如何对知识进行测量,如何对知识共享绩效进行测评,是研究中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

很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了相应的量表,对知识共享加以测量,如Connelly和Kelloway()[30]开发的知识共享文化量表包括6个指标,信度系数为0.85;Lin和Lee(2004)[31]开发的知识共享行为量表包括4个指标,信度系数为0.84;Chowdhury()[32]开发的复杂知识共享测量量表包括7个指标,信度系数高达0.92。

以上量表都是一维的,也有学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分析知识共享。例如,Zarraga和Bonache(2003)[6]按知识管理环节将知识共享划分为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两个维度,其中知识转移包含3个指标,知识创造包含2个指标;Hoof和Ridder(2004)[7]按知识的流向将知识共享划分为知识贡献和知识收集两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包含4个测量指标;Cho和Lee(2004)[33]按知识共享的程度将知识共享划分为共享的范围和共享的多样性两个维度。而Chow(2008)等人[34]则建立了一个三维测量框架,该框架中包括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共同的目标三种社会资本,并通过因素分析检验三者的关系,用于测量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绩效。

不难发现,目前的知识共享量表虽然能较好地满足研究者的某一方面要求,但不能从整体上对知识共享进行有效测量,而且缺乏普适性。

3知识共享的趋势展望

从引文分析的角度考虑,知识共享的研究热度仍将继续,短期内不会衰减。基于对知识共享现状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笔者认为对知识共享的研究将聚焦于以下方面:

3.1知识共享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会有所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结果也会不同,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因而有必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选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及其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共享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3.2知识共享的风险研究

不论是个人之间、团队之间还是组织之间,共享知识资源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自身知识的流失和扩散,而知识本身的特性也在无形中促进了知识产权的形成。知识共享风险的研究是知识共享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虽然给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但深入的研究较少。

3.3知识共享测度

对知识的测度是知识共享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的方法是通过设计量表,测度一些相对容易的因素水平估计知识共享的高低,但很多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进一步开发科学的量表,实现测度方法的聚焦和各种研究成果相互融合迫在眉睫,而对知识共享绩效的测度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3.4知识共享与本体

文献计量研究 篇6

〔关键词〕心理契约破裂;心理契约违背;文献计量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9-0087-07

心理契约是基于员工对组织多大程度上履行其初始承诺的一种主观评价和信任体系。与法律契约所不同的是,心理契约具有潜在的、动态性和难以被书面化的特点。虽然西方学者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但关于心理契约违背的专门研究则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才显现出来,国内学界对心理契约违背领域的关注始于本世纪初。一个重要的现实背景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企业间并购重组异常活跃、组织内部变革风起云涌、公务员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加上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带来了失业增加等负面效应,发生员工与组织间心理契约破裂(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和心理契约违背(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的可能性在大大提高。

从本质上看,心理契约破裂是指员工对于组织未能很好地履行其初始承诺的一种主观感知,尤其是员工对组织没有提供与个人贡献相对应的待遇,或者没有兑现相对应的承诺而做出的一种认知性评价。心理契约违背则突出强调当组织违背心理契约时,员工可能引发的一种情绪体验或者情感性反应。在Rousseau看来,心理契约违背可以看作是员工“感觉自己被组织背叛时,所产生的愤怒情绪体验”[1],如:在现实生活中,员工表现出短期的、相对激烈的情感反应,包括失望、悲痛、愤世疾俗等[2]。

国内学术界对心理契约破裂和心理契约违背的概念仍处在较为混乱的阶段,甚至不少学者错误地将概念等同或者互换。很大的原因在于国内学者对breach和violation这两个英文单词的翻译出现差异。至今为止,国内专门针对心理契约违背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运用文献计量法,全面梳理近十年来国内在心理契约违背方面的研究进展,概括心理契约违背的热门主题,并对未来的趋势做出预测,从而促进基于中国情境的心理契约违背研究向纵深推进。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了准确收集所需要的数据,我们结合CSSCI(2012-2013)收录的来源期刊、来源期刊扩展版目录,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组合利用“来源期刊”、“题名”和“关键词”等检索方式,对源自管理学科39种来源期刊(含10种扩展版)、经济学科96种来源期刊(含23种扩展版)、心理学科9种来源期刊(含2种扩展版),以及高校综合性学报91种来源期刊(含21种扩展版)所载发的论文进行认真筛选,同时,对少量未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了人工补遗。

具体检索方法是:在上述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栏先后输入上述235种期刊名称,逐一重复以下5个步骤来筛选并获得符合条件的全部文献。其步骤包括:第一,分别按篇名“心理契约+违背”、“心理契约+破坏”、“心理契约+破裂”、“心理契约+补救”、“心理契约+重建”进行检索;第二,分别按关键词“心理契约违背”、“心理契约破裂”、“心理契约破坏”进行补充检索;第三,分别按主题词“心理契约违背”、“心理契约破裂”、“心理契约破坏”进行补充检索;第四步:排除在前面步骤中的相同文献。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虽然CSSCI对收录的来源期刊每两年做一次调整,但我们并没有考虑不同年份核心期刊的差异性,而是统一采用了最新版的目录标准。我们认为,采用最新版期刊目录标准去收集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并不会严重地影响到文献计量分析的结果。第二,对于少量属于一稿多投的论文,我们仅仅选取其最早发表的期刊来源文献,不作重复统计。第三,对于个别期刊发生更改的情况,我们也对其原始期刊进行了补充收集,如:《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的前身是《云南财经学院学报》等。

1.2 研究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将所有文献整理形成包括时间、作者、期刊名称、论文名称、文献类型、基金资助、工作单位等信息在内的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统计法,对文献分别进行数量变化规律的时间序列分析,借助频数统计概括心理契约违背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期刊分类统计,通过饼图、柱状图以及折线散点图形象地展示统计分析结果。同时,本文还利用高频关键词检索全文的方式,发现心理契约违背的热门研究主题。为了确保编码工作的可靠性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同时还邀请2名在读硕士生按上述每一步骤“背靠背”地独立检索和数据处理,待各自完成检索任务后,与作者一道进行“面对面”地核对,最终确定144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库和计量依据。

2 统计结果与评价

2.1 心理契约违背研究文献的时间趋势

从2001年以来的分年度文献数量来看,国内关于心理契约违背与破裂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增长的势头。如表1所示,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2001-2005)为缓慢导入阶段,在四大类CSSCI核心期刊上,每年发表论文数量均在8篇以下;第二时期(2006-2011)为稳定发展期,在四大类CSSCI核心期刊上年发表论文稳定在17篇以上。其中,从2005-2006年,属于国内对心理契约违背研究的一个转折期。

2.2 心理契约违背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规律

程兆谦在2001年第1期《当代财经》上发表的《购并整合中的心理契约重构》[3],这是国内较早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心理契约违背相关的学术论文。他第一次比较了支持共生型和吸收合并型两种并购模式下的心理契约重构,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心理契约违背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自此以后的10多年时间里,在235种CSSCI的收录期刊中,共有66种核心期刊发过关于心理契约违背的学术论文,占28.09%。换言之,约超过70%的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和高校综合性学报并没有刊发过关于心理契约违背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当然,这里面并不排除部分核心期刊曾刊发涉及心理契约的一般性研究成果。

根据载文数量的多少排序(如表2),共有18种期刊均发文在3篇以上,累计80篇,占全部总发文量的55.56%。由此看来,国内近十年来刊发与心理契约违背相关论文的期刊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状态。其中:载文量最多的是《心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均先后刊发7篇与心理契约违背相关的学术论文;其次是《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科技进步与对策》和《科技管理研究》,均先后发表了6篇相关的学术论文。

2.3 心理契约违背研究文献的合作者分析

文献作者的规模能够反映出特定研究领域随时间积累而引成的研究热度。以合作研究的形式来共同发表联合署名的学术性论文,既能反映作者孜孜追求科学的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相关研究领域所具有的挑战性。包括合作者在内,2001-2011年期间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144篇论文,共涉及作者232人。这个研究队伍并不算十分强大,这可能与该研究领域具有高度的学术前沿性有关。

在心理契约违背领域的研究中,比较高产的作者包括:魏峰(8篇)、李炎炎(7篇)、任胜钢(4篇)、储小平(3篇)、汪林(3篇)、沈伊默(3篇)、黄健柏(3篇)、彭正龙(3篇)、朱学红(3篇)、陈忠卫(3篇)。另外,通过对联合署名情况的分析(如图1),我们还可以发现,国内学术界在心理契约违背领域以采用2~3人的合作研究为主要形式。其中,2人合作撰写的论文达75篇,3人合作撰写的论文达33篇,两类合计占75.00%;以个人独立32篇,研究并发表的成果仅占22.22%;超过4人合作完成也很少,只有4篇(占2.78%)。

图1 心理契约违背研究的合作者(篇,比例)

根据第一作者署名单位的统计分析,发表论文比较集中的单位包括:中南大学商学院(7篇)、中国人民大学(5篇)、华中科技大学(5篇)、同济大学(5篇)、中山大学岭南学院(4篇)、上海交通大学(4篇)、上海大学(4篇)、华东师范大学(4篇)、南京大学(4篇)、江西财经大学(4篇)、武汉理工大学(4篇)、中国科技大学(3篇)、西安交通大学(3篇)、华南理工大学(3篇)、河海大学(3篇)、上海财经大学(3篇)、长江商学院(3篇)。

2.4 受基金资助的文献增长规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面向全国,侧重于支持学者开展基础性研究,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则是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注重基础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侧重于支持学者开展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两类课题基本上代表着国家级最高水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则是专门面向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而设立的科学研究项目。从2001-2011年的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来看,2003年前的相关论文并没有任何一篇获得基金资助,从2004年起,关于心理契约违背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得到高层资基金资助的数量总体上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如图2)。2004-2005年、2006-2007年期间受省级以上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分别是4篇项、7篇项,2008年以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提供的经费资助幅度较以往有较大增长,并且一批省部级课题也相继获得立项,从而保证了课题组成员能够围绕主题开展大范围的持续问卷调查,形成了一批基于本土化情境的高质量研究成果。2008-2009年、2010-2011年期间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的论文均高达28篇项。

2.5 心理契约违背文献采用的研究方法分析

从文献的研究方法来看,2001-2011年期间的学术论文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具体地说:一是文献综述类论文(15篇,占10.42%)。这是专门针对某一时期与心理契约违背相关的原始文献,依据研究成果的数据、资料、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经由作者整理、归纳、分析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二是纯思辨类论文(79篇,占54.86%)。这是作者结合自身对心理契约违背、心理契约破坏、心理契约重构等现象的深度思考,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观点,借助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来挖掘蕴含其中的哲理和内在逻辑,或者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三是实证研究类论文(45篇,占31.30%)。如果说思辨类成果是依靠个人主观判断,着力去研究以“应当是(ought to)”为主要方向的价值命题,那么,实证研究类成果则是依靠源自客观的信息数据,着力去研究以“知其然(how)”和“知其所以然(why)”为主要方向的是非命题。四是案例研究类论文(5篇,占3.47%)。它要求作者围绕特定的组织或者典型的事件,深度解剖案例背后潜在的管理原理和管理理论。但是,由于心理契约违背的案例往往会涉及许多的负面效应,试图通过与当事人的访谈来获得鲜为人知的秘密和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都相当困难,所以,此类论文的所占比例极低。

从2001-2011年的时间序列角度分析文献采用的研究方法可知(如图3):一是纯思辨法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契约违背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2006-2009年期间发表纯思辨类论文分别高达12、8、12、11篇之多;二是从2006年起,实证研究法开始被心理契约违背领域相关问题研究的重要方法,迅速形成与思辨法相均衡的格局,2008-2011年期间,实证类论文分别有7、10、5、12篇之多;三是文献综述类论文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每年均有一批文献综述类论文在CSSCI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四是案例研究类论文偏少,11年来CSSCI核心期刊仅发表过5篇,而且,个别论文的案例写作方法还略欠规范,研究深度并不高。

2.6 心理契约违背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及其影响力分析 我们采用“被引频次”作为论文质量的评价依据,该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所发表论文受到学术界同行的关注程度。一般而言,如果论文发表时间越短,且被转引(排除自引量)的频次越高,则表明该文获得的社会影响力越大,被同行认可的程度也越高。如表3所示,我们可以发现,被国内学者引用超过100次的相关论文共有3篇,分别是:魏峰、张文贤撰写的《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4],魏峰、李邁、张文贤合作的《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5],以及杨杰、凌文辁、方俐洛合作的《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刍议》[6],它们均属于文献综述性成果,对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文献的线索和选择研究方向的参考建议。另外,先后被转引达40多次的论文还有8篇。

高被引频次研究文献所采用研究方法来看,多数高被引率的“心理契约违背”相关文献属于文献综述类。其主要原因在于:如果说2001-2005年国内学者对心理契约违背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引进西方管理思想,2006-2011年则是对心理契约违背理论的消化吸收阶段。虽然实证研究在国内管理学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研究范式,但是,将该方法应用于心理契约违背的研究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晚,所以,此类文献被引频次相对处于劣势。如果考虑到文献发表时间先后的因素,象沈伊默、袁登华的论文《心理契约破坏感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7],以及李原、孙健敏的论文《雇佣关系中的心理契约:从组织与员工双重视角下考察契约中“组织责任”的认知差异》[8],虽然发表时间较迟,但是,由于数据可靠,实证逻辑严谨,结论富有启发性,其被引频次也高达59次之多,其学术成果的传播速度也相当快。

3 若干热门主题的研究进展

对于热门研究主题的梳理,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过去10多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心理契约违背问题的研究焦点,揭示该研究领域在国内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笔者在研读144篇学术论文的基础上,根据文献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归纳整理如表4所示的结果。现对每一热门研究主题的进展分别简述如下:

3.1 心理契约违背的前因与后果研究

国内学术界对于促成心理契约违背的因素分析,基本上遵循着Morrison和Robinson[9]提出的心理契约违背全过程模型,以及Turnley和Feldman[10]后来提出的差异性模型所持有的基本主张。袁勇志、何会涛[11]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组织支持感(POS)、领导与成员交换关系(LMX)对心理契约违背的显著负效应。

多数学者主张心理契约破坏和心理契约违背存在时间先后上的差别,但是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如杨杰、凌文辁[6]主张,两者仅仅只是关系主体对另一方契约履行的内容和程度的认同上存在差别而已。关于心理契约违背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国内学者也取得累累硕果,涉及到的后果变量主要包括:员工离职倾向[12]、工作满意度[12]、组织公民行为[13-14]。在新创建企业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团队创业模式的现实背景下,陈忠卫、陈传明[15]还特别从企业成长角度,剖析了创业团队成员与新创建企业间心理契约关系破裂导致心理契约违背的内在机理,指出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退化甚至泯灭。

3.2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研究

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是21世纪管理的重要任务。相对于普通员工而言,知识型员工对工作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要求更加强烈,工作过程和结果往往更加难以测度。苏中兴、刘松博的实证研究表明,物质保障责任和组织文化责任的违背会降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其中,组织文化责任的违背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成为显著。组织文化责任的违背会显著地降低知识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和角色绩效[16]。科技创新团队往往是知识型员工的集合体,其心理契约重建的实质在于团队和成员在心理契约的不同维度是否保持默契的过程[17]。另外,围绕高校师资队伍[18-19]、民营企业经理人[20]、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21]等特定的知识型雇员与组织间的心理契约违背也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广泛兴趣。

3.3 变革环境下的心理契约重构策略

企业与员工之间如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更象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段从清、杨国锐[22]认为,新经济时代企业扁平化条件下的心理契约重建,是一个基于对心理契约破裂的感知和心理契约违背的评价之后,对心理契约破裂的要件逐一加以修改和补偿的过程。这种重建策略可以包括:重塑企业文化、重新设计企业制度、改善员工与组织间的沟通质量等。事实上,人际信任(包括员工与上司、同事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是企业的润滑剂,不但可以消除内部人际冲突,也会降低员工与组织之间心理契约违背发生的可能性。赵红丹、彭正龙和梁东[23]的实证研究就进一步发现了组织信任与心理契约违背之间所存在负相关关系。

3.4 心理契约违背的内在机理

国内外学者以往研究更多地关注心理契约违背的前因与后果变量,却对心理契约违背的内在机理和形成过程缺乏系统性研究。汪林、储小平[24]以我国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中国传统性对员工心理契约违背与员工工作表现间关系所起的调节作用。樊耘等学者[25]从客观事实(雇佣类型)和主观感受(持续承诺)两个方面,验证了雇佣关系对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心理契约与员工行为选择之间具有动态的博弈关系。马志强等学者[26]还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得到了16种演化稳定策略。

4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心理契约违背的文献计量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契约违背的研究经历了从少到多,继而蓬勃发展的过程,实证研究成果迅速涌现,高层次基金的大力支持正在推动着国内学者把心理契约违背的研究朝着本土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接轨的方向转变。

自本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响亮地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必定是注重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双重统一。尤其是在经历了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之后,心理契约关系更具短期性、动态性、复杂性和隐蔽性,员工从过去单纯追求职业稳定感转向自身可雇佣能力的提高,员工与组织间发生心理契约违背的概率在大大提高。由此看来,既要让职工工作更加体面,生活更有尊严,又要让企业更加健康地持续发展下去,如何有效地防范心理契约违背和化解由此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将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巨大挑战。

未来国内心理契约违背问题的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下两大趋势:一是如何实现从传统心理契约向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的转型。传统的心理契约关系理论认为,员工会通过努力付出以换取被组织终身雇佣或者获得长期职业安全的机会。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心理契约违背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局限在这种思维逻辑范围之内。而在未来知识经济年代,无边界组织不断出现,传统的心理契约也正在被以可雇佣性为导向的心理契约关系所取代。这里所指的“可雇佣性”是指个体成员在从事其职业活动期间,确认在组织内部获得体面劳动和实现各种职务间晋升,以及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而获得职业机会的能力[27]。由此看来,可雇佣型心理契约并不是对传统心理契约的否定,而是对心理契约内容结构的重大调整,它赋予了心理契约更多的知识获取、技能提高和职业发展方面的需求[28]。二是基于中国情境的心理契约违背及其后果研究。未来国内的研究应当充分结合中国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中国文化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影响,形成了追求“以和为贵”的独特个性,即使是发生了心理契约违背,仍可能采用妥协态度,期待与组织间关系能够得以“峰回路转”。于珊、陈晓红[29]首次尝试对心理契约违背后的工作态度做中美跨文化的实证比较,她们认为,中国员工较美国员工更加重视关系维度,而美国员工则更加重视交易和工作维度。另外,关于心理契约违背的案例研究作为基于本土化情境的最有效方法,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也是实现从“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引进消化阶段向“中国式管理理论”的学术创新阶段跨越的重要任务。

本文不足之处在于:仅仅从CSSCI(2012-2013)的来源期刊中选择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高校综合性学报作为样本文献来源,难免会将部分国内优秀文献有所疏漏,从而限制了研究结论的严谨性。如果能够将本文的研究结论甚至与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比较研究,则会更加有助于发现中外学者在此领域研究的差异性结论。

参考文献

[1]Rousseau DM,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organizations:Understanding written and unwritten agreements[M].Thousand Oaks,CA:Sages,1995.

[2]Robinson SL,& Rousseau DM.,Violating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Not the exception but the norm[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4,(15):249-259.

[3]程兆谦.购并整合中的心理契约重构[J].当代财经,2001,(1):75-78.

[4]魏峰,张文贤.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外国经济管理,2004,(2):12-16,27.

[5]魏峰,李邁,张文贤.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5,(5):82-89.

[6]杨杰,凌文辁,方俐洛.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刍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8-64.

[7]沈伊默,袁登华.心理契约破坏感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1):155-162.

[8]刘军,刘小禹,任兵.员工离职:雇佣关系框架下的追踪研究[J].管理世界,2007,(12):88-95,105.

[9]Robinson SL,& Morrison EW.,When Employees feel betrayed:A model of h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develop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226-256.

[10]Turnley WH,& Feldman WC.,A discrepancy model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999,(3):367-386.

[11]袁勇志,何会涛.组织内社会交换关系对心理契约违背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2):122-131.

[12]彭川宇.职业承诺对知识员工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167-171.

[13]林澜,莫长炜.心理契约违背对组织公民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8,(5):779-788.

[14]余琛.心理契约履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7,(2):458-461.

[15]陈忠卫,陈传明.创业团队、心理契约与企业家精神传承[J].改革,2008,(12):100-105.

[16]苏中兴,刘松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结构与违背研究[J].管理评论,2007,(11):35-41,23.

[17]朱学红,胡艳,黄健柏,等.科技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的违背与重建[J].预测,2007,(6):14-21.

[18]高晓芹.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6,(4):32-34.

[19]商磊,王金涛.高校师资管理改革中的心理契约违背问题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3-87.

[20]孙栓国,施祖留.民营企业经理人心理契约管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12):115-119.

[21]李华军,张光宇.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153-156.

[22]段从清,杨国锐.从科层制到扁平化——再论企业组织变革中下心理契约的重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6):65-73.

[23]赵红丹,彭正龙,梁东.组织信任、雇佣关系与员工知识分享行为[J].管理科学,2010,(6):33-42.

[24]汪林,储小平.心理契约违背与员工的工作表现:中国人传统性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08,(12):137-140.

[25]樊耘,纪晓鹏,邵芳.雇佣契约对心理契约破坏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1,(6):57-68.

[26]马志强,李钊,朱永跃.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行为选择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7):26-33.

[27]Fugate,M.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14-38.

[28]郝喜玲,陈忠卫.可雇佣型心理契约的维度及其测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3):28-35.

[29]于珊,陈晓红.员工心理契约及其违背后工作态度的中美跨文化比较[J].系统工程,2008,(2):53-61.

我国摩擦材料的文献计量研究 篇7

本文以中国知网 (CNKI) 所属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CAJD) 作为数据来源, 对其收录的2001-2015年摩擦材料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 以揭示我国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从而为摩擦材料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1 数据与方法

CNKI-CAJD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基于CNKI-CAJD统计分析摩擦材料研究文献, 其结果能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以“摩擦材料”为主题词进行检索, 时间区间为2001-2015年, 检索时间为2015年10月3日, 获得摩擦材料文献合计1515篇。将所得文献以年代、来源刊、作者、关键词等进行统计, 采用均一统计法, 即把1篇文献的所有作者同等看待。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度分布

2001-2015年CNKI-CAJD数据库收录摩擦材料研究论文1515篇, 其中:2001年55篇、2002年91篇、2003年106篇、2004年104篇、2005年103篇、2006年115篇、2007年124篇、2008年109篇、2009年94篇、2010年100篇、2011年103篇、2012年111篇、2013年124篇、2014年101篇、2015年75篇, 以2001-2014年计算年均增长率约为4.79%, 摩擦材料的研究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趋势。

2.2 期刊分布

统计分析不同期刊在2001-2015年刊载摩擦材料研究论文的数量, 载文量前14位的期刊与发文量及其所占摩擦材料研究论文总数的百分比见表1, 其中载文量最多的前三种期刊分别是《非金属矿》、《润滑与密封》和《摩擦学学报》, 刊载摩擦材料研究论文合计253篇, 占论文总数的16.7%。14种期刊刊载摩擦材料研究论文合计458篇, 占论文总数的30.2%, 平均一种期刊刊载32.7篇。根据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定律, 这14种期刊属于摩擦材料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

2.3 作者分布

统计分析2001-2015年摩擦材料论文的作者分布, 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西北工业大学的付业伟, 发文量28篇。根据著名学者普赖斯 (Price) 提出的计算公式:M=0.749 (Nmax) 1/2, 式中, M为论文篇数, Nmax为统计年限中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 发文量大于M篇的人才可称为该领域核心作者或多产作者[2]。此处Nmax=28, 代入公式可得M值为3.96。按照取整原则, M整数值为4, 即在摩擦材料研究领域中发文量4篇或以上的作者, 才可被看作该领域的核心作者。表3列出了2001-2015年发表摩擦材料论文数量前14位的作者, 其发文量均在14篇及以上, 故均为核心作者。在14位核心作者中, 出现多位作者来自同一机构的情况, 如付业伟、李贺军、费杰均来自西北工业大学, 姚萍屏、熊翔则都来自中南大学, 表明在一些核心机构中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研究团体。

2.4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的研究对象、方法、内容、目的等的高度概括, 从关键词分布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创新点以及发展趋势等。表3列出了频次在18次以上的关键词合计24个, 在这些关键词中, 涉及摩擦材料性能的关键词出现最多, 有“摩擦磨损”、“磨损率”、“热衰退”等10个, 表明性能是摩擦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为了保证制动和传动的可靠性, 摩擦材料一般需满足以下性能要求:具有足够而稳定的摩擦系数, 以达到有效的制动、传动效果;较低的磨损率, 以延长使用寿命;较高的机械强度, 以保证足够的安全系数;低噪声、无毒, 以利于健康和环保[3]。

摩擦材料根据其制造工艺有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纸基摩擦材料等的区分。铜基摩擦材料是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的以铜或铜合金为主要组分的摩擦材料。而纸基摩擦材料由增强纤维、高分子粘结剂、摩擦性能调节剂等组成, 因采用类似造纸的方式生产而被称为“纸基”[4]。除了用于汽车的刹车片和离合器外, 在超声电机中的应用也是摩擦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5]。

3 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对摩擦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如山区路况和一些重载车型要求摩擦材料能长期耐受380℃以上高温, 而摩擦材料所用的有机粘结剂酚醛树脂一般很难达到这一温度, 因此对摩擦材料用酚醛树脂进行耐热改性一直是摩擦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无石棉摩擦材料已经渐渐成为主流, 寻求无毒、可再生、低成本的原料以及清洁的生产工艺也将将成为受人关注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肖永清.国外汽车使用的摩擦材料及其发展[J].化工科技市场, 2008, 31 (5) :34-40.

[2]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2) :57-60.

[3]丛培红, 吴行阳, 刘旭军, 等.摩擦材料用有机粘接剂的研究与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 28 (1) :180-183.

[4]杨瑞丽, 付业伟.纸基摩擦材料的国内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6, 20 (10) :17-20.

文献计量研究 篇8

关键词:CSSCI,乡村教师,计量分析

2015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这是国家层面对于乡村教师的又一重大政策支持。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家持续关注乡村教师这一群体, 专门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2006年, 为鼓励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简称“特岗计划”) 。2010年, 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简称“国培计划”) , 还专门设置了针对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此外, 国家在农村义务教育和“三支一扶” (支农、支教、支医, 扶贫) 等领域的政策制定时, 也对乡村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给予重点关注, 乡村教师越来越多地得到政策关扶。

理论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不仅具有解释功能, 而且在实践的意义上具有规范功能、批判功能和引导功能。理论对实践的超越, 更重要的是在于它能够把握到实践的“规律”, 从而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 “缩短”并且“减轻”实践过程中的“阵痛”[1]。那么, 乡村教师领域在理论研究方面进展如何?能否为政策的出台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调查研究或是意见建议呢?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简称。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 收录了自1998年以来, 进入索引目录的社会科学期刊论文, CSSCI是目前国内较权威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库, 很多政府部门、科研院作和高等学校都将其作为衡量科研水平、成果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从CSSCI官方网站的高级搜索页面对近年来研究乡村教师的文献进行检索。考虑到文献中有“乡村”和“农村”、“教师”和“师资”的不同表述, 采用“关键词=*村and教师”、“关键词=*村and师资”的方法检索相关论文, 共检索出论文419篇加之“特岗教师”和“国培计划”中有专门针对乡村教师的政策, 辅以“关键词=特岗”、“关键词=国培”搜索数据, 排除重复和无关论文, 共得到论文411篇。利用SPSS对进行数据描述统计分析, 并利用文献统计三定律 (普赖斯定律、洛特卡定律、布拉德福定律) 对文献、作者及其研究水平进行理论分析。以下分析数据截止时点为2015年8月30日。

二、数据分析

1. 论文数量

按照文章发表时间排序, 乡村教师研究文献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从1998年的8篇增长到2014年的41篇。特别是2006年, 研究文献从以往每年10余篇增长到30余篇, 并在此以后一直保持在30篇以上的载文量。

2. 核心作者与引文统计分析

核心作者是对学科研究和发展具有较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同时是期刊学术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贡献者, 对核心作者进行测评有助于学科研究和学术期刊的发展。通常用于测评核心作者的指标有两个, 一是发文量, 二是被引量[2]。从CSSCI收录的乡村教师领域第一作者发文量看, 发文量最多的为9篇。依据普赖斯定律, M=0.749, 可得M=2.247, 按照取整选择, 即发表3篇或者3篇以上的作者可视为乡村教师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 (详见图1) 。

论文被引频率体现了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 也反映出作者研究成果的同行关注度和影响力。引文统计分析方面, 411篇文章通过CNKI“篇名”搜索, 累积被引用4654次, 平均每篇文章的引用次数为11.32。若一篇文献每年被引用4次或4次以上, 则可列为“经典文献”[3]。按照论文的发表年度, 除以被引总次数, 可得50篇年均引用在4次以上的经典文献。从被引总次数来看, 被引超过50次的文章有10篇, 其中1篇文章被引次数达到200以上, 为215次, 1篇文章被引次数达到100以上, 为143次。排名靠前的10篇高频次的引用文献关注点集中于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策略, 反映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目前国内乡村教师领域的研究重点。

3. 学科分布与研究机构分析

从CSSCI搜索结果看, 411篇文献有375篇属于教育学的学科论文, 其他论文分布在社会学、经济学、体育学、心理学、政治学、民族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领域, 但研究论文均低于10篇, 反映出乡村教师的研究目前还是以教育学为主体。从研究机构看, 411篇论文出自于192个研究机构, 平均每个机构的文献产量为2.14篇,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只有1篇研究文献的就有146个研究机构, 达到10篇以上研究文献的只有5个机构。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461061815373542384142371.0 1.5 2.4 1.5 4.4 3.6 9.0 8.5 10.2 9.2 10.0 10.2 9.0

4. 期刊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高等农业院校要加大对乡村教师领域的研究力度。从研究机构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发表CSSCI论文排名前五位的均为师范大学。乡村教师方面的研究, 师范院校是主力军当然无可厚非, 但是作为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等农业院校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研究责任。相对于师范大学, 农业大学作为研究主体, 更了解农村的民风民情, 对于乡村教师问题的解决, 能够提出更接地气的综合解决方案。乡村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直接涉及农村人口素质和农业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升, 从而影响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值得高等农业院校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正聿.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09-11-24, 第011版.

[2]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2) .

[3]万晓霞.近10年SCI人格心理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 2009, Vol.17No.6, 1281-1286.

文献计量研究 篇9

本研究运用文献信息学常规统计方法,以中国知网学术网络出版总库为文献检索资源,以篇名“教研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76篇文献,剔除人物事迹介绍和专访、会议与活动报道、经验介绍、领导讲话等,确定了192篇关于“教研员”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2012年12月31日)。为比较全面了解研究基本情况,文献计量以发表时间、研究主要内容、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分布、文献期刊类别与地区分布、基金项目为主要计量分析内容,使用计算机进行相关统计。现将有关结果介绍分析如下。

一、文献发表时间

关于“教研员”研究的文献最早出现在1964年,由青岛教育局教研室撰写的《组织教研员适当兼课》一文。[1]在1964~2012共26年中没有研究文献记载。1964~1980年、1981~1985年、1991~1994年各1篇,1986~1990年2篇。1964~1994年31年间发表文章仅有5篇文献。1995~2000年15篇、2001~2005年30篇、2006~2010年92篇、2011~2012年50篇。1995~2012年18年间发表文章187篇,占文章总数的97.4%是前31年来的37.4倍。如图1所示,从1990年以来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分布趋势分析可知:我国教育界对“教研员”的研究从1995年(5篇)起较为系统全面,且主要集中在新世纪以来,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08年达到高峰期。以下分析以1995年~2012年间187篇文献为主要研究文献。

二、文献研究内容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采取两种途径:一是根据文章篇名的核心词进行提炼,粗略考察分类;二是在187篇文献中再次遴选研究样本121篇(占64.7%)系统分析。1964~1994年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教研员队伍建设[2]、教研员工作方式方法[3],共有5篇文献。对1995年~2012年(187篇)文献归类后发现研究者主要围绕“应干什么”“该怎么干”“干好的条件”研究“教研员”。文献计量后发现,“教研员”应该干什么(职能作用、功能定位及与教师专业发展)64篇占34.2%、“教研员”应该具备什么(能力与素质提高)31篇占16.58%、“教研员”应怎样提高(专业发展与自身建设、管理)34篇占18.18%、“教研员”怎样才能干好(工作方式方法及听评课与教学评价)45篇占24.06%,成为“教研员”相关研究相对比较突出的热点问题。研究者把“教研员”研究置于如何推动学校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从教研员角色定位、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教学评价、推动校本教研等方面展开研究,参与研究对象不断扩大,既有个案分析,又有理性思辨,研究视域相对比较宽,研究方法趋向多样与综合。说明教育界对“教研员”问题研究的关注伴随我国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研究内容也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同时,对“教研员”应是什么、如何选拔、怎样评价相关研究文献较少。统计结果如表1。

三、文献发表期刊

187篇文献发表在75种以教育类为主的期刊杂志上,每种期刊平均刊载2.5篇。刊载1篇文章的期刊43种占57.3%,2篇文章13种占17.3%,3篇文章6种占8%,4篇及以上13种,占期刊总数17.3%,共刊载文章97篇,占文献总数的51.2%。《当代教育论坛》等4种刊物发表文章4篇、《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等3种刊物5篇、《教育理论与实践》6篇、《教育科学论坛》8篇、《上海教育科研》10篇。《中小学教师培训》《科学咨询》《人民教育》发表的文章较多。《上海教育科研》还于2009年组织学者、专家专题讨论教研员专业发展问题,关注教研员的专业发展。[4]《人民教育》也于2011年开辟“教研员专业成长系列谈”专栏。刊载文章4篇及以上期刊统计结果如表2。

四、文献研究地区

187篇文献的发表之地分布在27个地区,占我国行政区域的79.4%,平均发表文章6.9篇。安徽等6个地区各1篇、广东等3个地区各2篇、贵州等5个地区各3篇、北京等3个地区各6篇;黑龙江、四川各8篇;吉林10篇、山东12篇、江苏13篇、辽宁14篇;湖北、浙江各15篇;重庆19篇、上海20篇。除了有8篇文章发表地不详外,各地区发表数量在1~20篇不等,呈现不均衡性,有17个地区发表文章数量低于平均数,占地区总数63%。发表文章数量位于前三位的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浙江等4个地区,占地区总数的14.8%,共发表文章69篇,占文献总数的36.9%。1995~2012年地区发表文章数量统计如表3。

五、文献研究机构及人员

通过查阅187篇文献,根据第一作者所在的单位性质和名称,将研究机构分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进修学院(培训中心、发展中心)、教育学院和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院校、教研室(研究室)、研究所、教科所、研究中心、中小学校、教育行政(教育局)等类型。统计后发现:文章作者所在机构类型分布不均衡,各地区的教研室(研究室、研究所、教科所、研究中心)、高等院校、教育学院和教育科学研究院位居前三,发表文章数量111篇,占总数的59.4%,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教师参与研究的机构数量不多。由于第一作者对文章的贡献力最大,统计后发现:文献以1位研究者居多,独著146篇、2人合著30篇、3人合著9篇、4人合著2篇;高等院校位居第一,共有18所高校37名研究者参与,发表3篇及以上文章的高校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3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4篇、浙江师范大学6篇、湖北师范学院8篇,占高校文献总数56.8%。来自教育行政部门(非教育局教研室):山东2人,浙江、山西各1人;来自中小学教师:重庆、上海各2人,浙江、陕西、山东、辽宁、江苏、甘肃、福建、安徽各1人。统计结果如表4。

六、文献基金项目

187篇文献中有9个基金项目,研究成果18个,占文献总数9.6%,统计结果如表5。进一步分析原文献发现:荣昌县教师进修学校“区县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取得9项研究成果,占总数50%。关于“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研究9项占50%,“教研员”角色定位研究2项占11%,湖北省体育“教研员”队伍的现状调查研究、选拔与考评机制研究各1项,“教研员”专业指导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科研能力结构研究各1项,“教研员”专业素养提升研究1项,教研员概念研究、教研员评课研究各1项,均占5.5%。

成果发表时间均在2008年以来。2008年4项、2009年1项、2011年3项、2012年10项。研究地区主要有:广东、四川、上海、广西、黑龙江、北京、重庆各1项,湖北2项;承担的研究机构主要有:高等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各1项、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项)5项、教育学院(黑龙江)、教师进修学校(重庆荣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州)、教研室(四川达县)各1项。

七、分析讨论

(一)文献计量的可信度分析。

研究检索资源为中国知网期刊总库,该总库收录的期刊文献资源全面,检索方式使用“篇名”检索,且检索时间不限。尽管关于“教研员”研究还可能分布在本次检索文献以外,但从研究的角度,以“篇名”教研员的文献更能体现“教研员”研究的专题性和针对性,对研究的贡献力最大。同时,在分析具体研究内容时,又在研究样本中遴选了121篇文章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的结果有一定的价值。因此,研究文献的计量统计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

(二)文献整体研究的特点分析。

综合来看,“教研员”研究伴随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与时俱进。发挥“教研员”作用,落实课程目标,推进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研究者基本的研究立场,研究的出发点源于研究者对教研员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理解的不断丰富,研究的内容始终围绕我国教研员“如何”或“怎样”才能扮演好不同教改背景下的“多重角色”为中心,表达出研究者“只有教研员工作定位准确、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基础教育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共同意愿,体现了研究者对“教研员”勇于担当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良好意愿和不断进取精神的殷切关照。

(三)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关于教研员“多重角色”的扮演,研究者多以“……员”和“……者”来描述,如,研究员、服务员、研究者、指导者、服务者、社会工作者等。再在……员”与“……者”前面加上专业、教师、教学、理念等限定性与期待性的词语,“教研员”便被赋予了“多重角色”,并在教研制度建设、教研员队伍建设与评价、教研工作内容、方式与方法转变等提出建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1.参与研究的涉及面不够宽泛。

研究主体以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等专业的研究人员为主,教研员参与研究不多;教育行政管理者以及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则更少。统计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等专业人员构成“教研员”研究的主体,而教研员工作“服务”与“指导”的对象参与研究的很少(教育行政部门仅4人,中小学教师仅12人),研究群体的代表性不够宽泛。

2.教研员的层次性研究不够分明。

我国教研员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层次性;不同教育阶段的层次性;“考试学科”与“非考试学科”受重视程度与履职自由度的层次性;教研员自身素质的层次性;教育发展的层次性均很强,整齐划一的“多重角色”设定,难以达成共识。如,有的教研员对“专业的课程领导者”就有疑虑[5]。

3.缺乏履职实践的行动研究。

多数研究者是以“随感而发”的形式在做“研究”,罗列教研员“实然”的现象与问题,推演出应然的“景观”,意向性多于可行性,设计性多于操作性,模糊性多于精确性,难免使教研员面对“多重角色”担当“望而却步”和“不知所措”,其根源可能由于理论思辨性的“教研员”角色定位研究凌驾于实践性的行动研究过多,共识性不强。

4.关于学科教研员的针对性研究较少。

1995年以来的文献中涉及的具体学科“教研员”研究比较少,关于体育教研员的研究共有9篇文献,其中8篇源于湖北,化学、语文、英语、美术、音乐、信息技术教研员研究各1篇。相对于我国中小学教研员按“1人对1学科”的人员配备,针对具体学科“教研员”的有关研究在建国以来的60多年里没有覆盖全部学科,研究成果数量不多,学科覆盖面也不够广泛。

(四)“教研员”研究的期待。

“教研员”研究要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角色创新与继承相和谐的原则,进一步整合与深化研究、指导、服务“多重角色”,关键点在于统一思想认识,出发点在于有效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落脚点在于全面提升教研员素质,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完成育人目标。

1.加强统合各方意愿的综合研究。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门研究人员、省及市县三级教研员、教育行政人员、学校教师代表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利益和需要的诉求不同。“教研员”研究要统合各方面力量,加强区域性横向和纵向的合作研究,适应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实情和教研工作面临的实际。

2.突出教研员实践性的案例研究。

目前教研员职责履行中“因循守旧”的角色担当情况比较突出,也是研究者积极倡导教研员角色转换或变革的主要原因。增强“多重角色”的自我认同,需要加强新角色的实践、演练与体验研究,以生动的案例研究,促进教研员感悟、领会和认同新角色,完成角色转变。

3.重视教研员行政角色担当研究。

研究者普遍对教研员的“行政角色担当”怀有排斥的心理,甚至建议教研机构去行政化,取消教研室的行政级别[6]。我国教研员具有专业与行政的双重职能,且专业职能受行政职能领导。[7]研究教研员“行政角色担当”既是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各种教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服务教育行政决策、落实国家课改方针的需要。

4.加快教研员角色履职评价研究。

目前鲜有“教研员”评价系统研究。评价具有导向和认定作用、诊断和咨询作用,有利于教研员改善教研行为。今后要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评价的刚性,又要兼顾评价的柔性;既要强调评价客体的多方面性,又要兼顾评价的科学性和目的性,反映教研员角色履行的真实现状,对其“多重角色”行为效果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青岛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教研员适当兼课[J].人民教育,1964,(10).

[2]郭振华,咸喜良.加强教育学院教师和教研员队伍建设的举措和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4,(5):36.

[3]谭峰.略论教研员的工作方法[J].辽宁体育科技,1986,(10):2.

[4]李丽桦,张肇丰.新时期教研员专业发展问题的讨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8,(8):9~13.

[5]翟立安.教研员担当“专业的课程领导者”?—与崔允漷教授商榷[J].上海教育科研,2010,(2):52~53.

[6]王培峰.教研员职能转变的定位与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09,(2):81~84.

文献计量研究 篇10

1 数据来源及搜集统计方法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CI) 数据库收录了世界各学科领域内最优秀的科技期刊, 其收录的文献能够反映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 是自然科学领域学界公认的重要评价工具。因此, 本文利用ISI 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有关知识服务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从而揭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本文选择WOS中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 , 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 三个引文数据库为来源数据库, 在主题检索项中检索“知识服务”相关表述, 并在检索中力求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 具体检索式为:TS= ("Knowledge-based Services"OR"Knowledge-based Service"OR"knowledge service"OR"knowledge services") 更新日期为2013年1月14日, 最终共得到148篇与主题相关文献作为本文分析样本。

本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基本处理, 并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分别从时间分布、文献来源、著者、研究机构、国家、主题、学科领域和被引频次等角度展开分析, 力求较为客观地反映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并总结其反映出的研究特点及存在问题, 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2.1 时间分布

对知识服务专题的文献载文量的年代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从时间上了解该主题研究的发展势态, 追溯其发展过程。表1显示了知识服务研究的每年发文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 二十年来, 知识服务研究的年载文量总体呈递增状态。在国际研究中, Glicksman等学者提出提出一个知识制造系统 (MKS) , 将分布式环境中的知识单元提供到一个综合的计算机框架中, 该文献第一次将知识服务引入计算机系统中, 提出分布式环境下概念集中的知识服务系统[2]。1991至1999年间, 知识服务的发展处于萌芽探索阶段, 平均每年发文量不足一篇, 2000年之后, 只是服务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文献量逐年递增, 尤其是2005年之后, 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 知识服务意识逐渐增强, 知识服务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 在2005至2012年间, 共发表文献108篇, 占总文献量的72.97%, 是知识服务研究的热点时期, 其研究范围和研究层次都不断扩大和深入, 学界对知识服务的研究与关注程度日益升温, 这与近年来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的现状是相吻合的。

2.2 期刊及学科领域分布情况分析

知识服务研究的148篇相关文献分布在122种期刊上, 平均载文量为1.21, 载文分布较为分散, 该现状说明目前还没有形成知识服务主题的核心研究领域。刊载2篇及以上知识服务研究的期刊如表2所示, 其中, 发文量最高的是《计算机科学讲义》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 刊载了10篇该主题文章, 这些文章主要关注知识服务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服务产业杂志》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刊载了8篇该主题文章, 该期刊主要关注服务产业领域知识服务的应用, 知识服务研究的刊载期刊主要涉及信息系统、图书馆、服务管理、农业、医学、通信等领域, 应用比较广泛。

本文研究的148篇文献共涉及40个研究方向, 主要涉及的13个研究方向如表3, 其中, 计算机科学方向的文献数量为52篇, 占总数的1/3, 说明知识服务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具体包括信理论研究、息系统设计、信息图书馆、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商业经济、图书馆、政府管理也是知识服务的主要研究方向。此外, 知识服务还主要应用于、生态科学、医学、教育、农业、地理等多个研究领域, 覆盖面较为广泛, 涉及大量跨学科领域。

2.3 著者分析

普赖斯定律[3]指出: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数量等于全部科学作者总数的平方根。本文统计的148篇论文共有361位作者撰写的, 平均发文量0.41篇, 研究者较多, 但著者的平均发文量较少。根据普赖斯定律, 在撰写中文文献的361位作者中, 载文量前19位 (√361≈19) 的作者是该研究主题的高产作者。“核心作者”指在持续在某一研究领域中进行研究, 并能够对该研究领域成员产生较大影响的作者。高产作者和核心作者在某一特定学术领域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在知识服务领域, 核心作者的观点思想以及学术水平将对知识服务研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也可进一步反映出知识服务研究的现状。根据对所统计论文的所有作者进行统计分析, 表4中列出了知识服务研究领域发文作者的分布情况, 其中, 发文量大于等于2篇的22位高产作者, 占总人数的6.04%, 共发文量49篇, 占总发文量的33.1%, 占近总数的1/3, 因此, 高产作者的发文在知识服务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发文量最多的是WALES A, 共表论文4篇, 其主要研究知识服务在社会保健制度体系中的应用, 并且其文章共被引6次, 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发文量3篇的高产作者PLEBANI M, TRAPPEY AJC, TRAPPEY CV的9篇文章共被引53次, 也反映了其在知识服务领域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这些作者是知识服务研究方向的核心作者。但统计中发现, 仅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有339人, 占总人数的93.91%, 由此可以看出, 关于知识服务的研究者众多, 并且比较分散, 该研究领域目前并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并且高产与核心作者数量较少。

2.4 知识服务研究核心地区和机构分析

一个学科的发展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所处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学者间的交流更为频繁, 信息沟通更加便捷, 从而带动了该国家或地区某学科的发展。在知识服务领域, 发文数量越多的国家, 其影响力越大, 并且说明其在该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 具有较强科研实力。本文对数据库中作者所属国家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作者共来自36个国家, 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国家如表5所示, 发文较多的国家是美国、英国、中国、中国台湾, 共发文82篇, 超过发文总数的一半, 是这一领域科研实力较强的国家, 中国在该领域共发表论文33篇, 占总数的22.3%, 随着信息经济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中国在知识服务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贡献, 并且不同国家在该领域研究侧重有所差异, 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侧重图书馆知识服务, 而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信息系统构建中的知识服务应用。

2.5 知识服务研究影响力分析

学术期刊的被引频次是衡量研究成果被同行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 同时, 也反映了被引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有效手段。因此被引次数是科研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论文被引次数越多, 其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越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范围的148篇文献每项平均被引用次数为10.16次, 被引频次20次及以上的文献及被引情况如表6所示, 共有17篇, 其中, 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为“传染病学和肺炎卫生保健成果研究——来源于一个美国阳性肺炎大型数据库” (Kollef et al., 2005) , 该文章主要将知识服务应用于美国医疗系统数据库, 被引频次为296次, 远超过其他文献在该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4]。被引频次达到100次以上的文献有4篇, 这些文献主要涉及知识服务在公共教育、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商业合作、医疗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这些研究领域受到学者们较多的关注[5,6,7]。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WOS数据库中关于知识服务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描述了该主题研究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特点, 基于以上研究讨论,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及发展建议:

(1) 从有关文献发表的数量看, 近年对知识服务研究有明显进展, 尤其在2005年后文献数量呈大幅增长趋势, 得到学者的大量关注。

(2) 对于知识服务研究存在一些核心作者, 对于该领域研究具有一定影响力, 但整体研究分布仍相对分散, 并没有形成核心研究群体, 集中度不够。

(3) 知识服务作为一个新兴领域, 其概念界定及内涵并没有在学术界形成统一认识, 还需进一步进行规范。

(4) 知识服务的研究方向比较宽泛, 且应用领域也比较多, 且关于信息服务的技术研究较多, 但缺乏概括总结的系统性研究, 还未形成科学系统的体系框架结构。

综上所述, 目前知识服务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都尚不成熟, 在今后的研究中, 需要不断加深对理论的探讨, 并在实践应用的研究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科体系。

摘要: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学科领域分布、著者分布、科研实力、被引频次和关键词词频统计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 揭示目前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 总结该领域发展规律和研究特点以及当前研究热点, 为该领域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文献计量,知识服务,WOS

参考文献

[1]王仔娇.从信息服务迈向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S2) :232-234

[2]Glicksman J, Hitson B L, Pan J Y C, et al.MKS:A conceptually centralized knowledge service for distributed CIM environments[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1991, 2 (1) :27-42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4]Kollef M H, Shorr A, Tabak Y P, et al.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Results From a Large US Database of Culture-Positive Pneumonia[J].CHEST Journal, 2005, 128 (6) :3854-3862

[5]Bettencourt L A, Ostrom A L, Brown S W, et al.Client CoProduc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2, 44 (4)

[6]Galston W A.Political knowledge, political engagement, and civic education[J].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1, 4 (1) :217-234

文献计量研究 篇11

一、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

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为检索对象,分别以“流动人口子女”、“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务工人员子女”为主题各自检索到文章140篇、260篇、65篇,总计462篇。将三者合并后,剔除重复无效的和与研究对象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无关的文章,得到有效样本448篇。

(二)维度划分

维度的科学合理划分是进行文献梳理的基本前提,本研究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献增长、期刊分布、作者概况和研究方法4个层面为视角,主要运用定量分析法并辅以定性分析法对期刊文献进行说明分析。

(三)研究工具

本文以文献计量法为基础,利用金山(WPS)Excel和Word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一)文献增长

自1997以来,我国该领域的文章由最初的缓慢增长过渡到快速增长期,达到高峰后,呈现缓慢的回落。1997到2001年,文献量甚少,总体没有增长,甚至在1998年和1999年出现下降。2002年到2010年,文献量快速增长,并达到增长高峰。2011年N2013年,文献量呈现出平稳下降的态势。

(二)期刊分布。

在文献计量学中,布拉德福定律认为,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刊载相关论文数量减少的顺序排列时,都可划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与区域论文数量相同的几个区域。

在教育学类期刊中,载文量达到10篇以上的依次为《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上海教育科研》、《中国教育学刊》,在教育学一级学科期刊《教育研究》中的载文量也达到8篇。这四种期刊是教育学中较有影响的期刊,属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简称C刊)。表明该领域在教育学的学科视野中得到最有力的关注。在社会学类期刊中,《中国青年研究》和《青年研究》载文量分别为17篇、16篇,这两种期刊属于C刊,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在社会学的视野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作者概况

从作者来源、发文数量、合作情况几个角度来了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领域的现状,可以判断该领域研究队伍整体的科研水平,衡量学科领域的发展程度。

1.作者来源

研究者是研究质量的生命线,考察作者来源可以看出学术资源的分布状况,从侧面反映出研究质量的高低。

2.发文数量

文献计量学中的洛特卡定律认为,在某个研究领域内,研究者数量与论文数量存在一定关系,即在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的n平方分之一,写一篇论文的作者约占全体作者的60%。也就是说,占成熟的研究者数量的25.00%、11.11%和6.25%。

(四)研究方法

在该领域的研究中,主要以理论思辨的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占总样本数的71.4%,实证研究的仅占28.6%。理论思辨有助于丰富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提高研究文章的学术性,但如果过分强调理论研究,可能出现观念的堆砌和重复,这不管是对于理论建设还是实践问题的解决都是有害的实证研究法的运用。

三、思考与建议

基于前文的分析,结合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实际情况,本文做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首先,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仍然是一个热点话题,学者们应该继续加强该领域的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一方面要研究实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要看到一些刚刚孕育还没突出表现出的矛盾,保持学术研究对于实践问题的前瞻性和预测性。

其次,不同背景的学者们都在关注该领域的研究,但许多是出于一时兴趣,缺乏深入的挖掘,研究的产出数量低,质量也不能保证。核心作者偏少,不能够带动该领域继续向前发展。鉴于此,需要营造轻松的学术氛围,发挥核心作者的带动作用,培育优秀的研究团队和个人,从而提高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文献计量研究 篇12

1 研究方法

1.1 检索策略

根据研究主题设置检索词:医院、医疗机构、绩效评价、绩效评估。检索式:(1)关键词=医疗机构or 医院(2)关键词=绩效评价 or 绩效评估(3)1#and 3#;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日期:建库到2010年10月。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涉及我国医院绩效评价方法相关研究文献,其中医院包括各级医疗机构

排除标准:声明、会议纪要、报道、征文稿约、通知等消息类文献;与医院绩效评价方法相关内容无关的文献,如涉及企业绩效评价、人力资源管理等。

1.3 数据提取

采用事先反复修订好的数据提取表,数据由一人单独提取,另一人审核。内容包括医院级别,绩效评价方法,考核对象,评价指标,后效评价。

1.4 统计分析

主要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分析。数据提取表通过归纳分析及记录整理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相关方面的统计和分析研究。

2 结 果

2.1 纳入文献情况

电子检索VIP、CNKI、CBM、万方数据库,共检索到文献461篇。阅读题目:排除重复文献67篇;阅读摘要:排除信息不全文献、会议摘要,报刊文章等81篇,纳入313篇全文;阅读全文:排除197篇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116篇。

2.2 绩效评价方法文献分析

2.2.1 方法数量

文献中涉及到的绩效评价的方法包括:平衡计分卡法(BSC)21.55%(25/116);层次分析法(AHP)14.65%(17/116);TOPSIS法15.51%(18/116);关键绩效指标法(KPI)15.51%(18/116);综合分析法12.93%(15/116),密切值法6.03%(7/116),德尔菲法2.58%(3/116),经济增加值法(EVA)1.72%(2/116),因子分析法、360度绩效反馈法、病例分析法、双要素二维四象限法均为0.86%(1/116)。

2.2.2 医院级别与绩效考核方法

116篇纳入文献中,明确表述医院级别的共59篇。其中三级甲等医院占79.66%(47/59),采用方法主要集中在平衡计分卡法29.78%(14/47),层次分析法21.27%(10/47),关键业绩指标法21.27%(10/47),TOPSIS法、综合分析法均占10.63%(5/47);二级医院共占 11.86%(7/59),采用的主要考核方法为TOPSIS法42.85%(3/7)、综合分析法28.57%(2/7);社区医院11.86%(7/59),采用绩效评价方法仅三种为:TOPSIS法57.14%(4/7)、综合分析法28.57%(2/7)和主诊医生负责制14.28%(1/7)。

2.2.3 绩效考核对象

根据绩效考核针对对象的不同分为:全院31.03%(36/116);医疗单元25%(29/116);财政部门8.62%(10/116);护理科室7.75%(9/116);后勤部门1.72%(2/116);未明确提及25.86%(30/116)。

2.2.4 评价指标体系

由纳入文献中提及的指标级别进行归纳,目前的评价一级指标主要包括社会效益、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资产运营、发展潜力这五大方面,二级指标的制定有很大差异,集中在七大类:基础设施、信誉指标、经济效益、工作效率指标、医疗质量指标、患者负担指标、工作效率等。

2.2.5 绩效考核方法的比较

2.2.6 后效评价

文献报告中采取后效评价的共占22.41%(26/116),后效评价指标多选用满意度调查76.92%(20/26);无后效评价占77.58%(90/116)。

3 讨 论

3.1 我国医疗机构绩效评价现状

为实现医疗行业的良好健康发展,1987年国家开始研究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工作;198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是由政府主导的以外力推动医院质量改进的有效办法,对改善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1994年,国务院颁发《医疗机构管理办法》;2005年卫生部又颁布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包括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疗安全、医院服务、医院绩效、部分统计指标和三级医院指标参考值7个部分[9]。最近召开的“十二五”中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依然为未来五年计划的发展主题[10]。国家将医疗机构的绩效管理置于工作的重点。

我国卫生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要点,社会各界都在想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及服务,来提高医院绩效,降低运营成本。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指引下,我国各型医院纷纷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绩效评价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传统的现存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多种多样,但多注重经济效益,企业特点较强,因此对于医疗服务这个特殊行业来讲,不能照搬应用。近年来,针对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服务效率低、满意度下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国内一些医院管理者和学者通过对各级、各类医院及内部管理多层面的调研开展了关于医院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初步建立起医院、科室、岗位三级评价体系,但尚未形成普遍公认和广为接受的理论及方法体系[11]。

3.2 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现有的关于医院绩效评价的文献涉及方法中平衡记分卡法、层次分析法、TOPSIS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综合分析法共占80.17%,其它一些方法如主诊医生负责制、因子分析法、360度绩效反馈法、病例分析法、双要素二维四象限法虽然在某医院显示出有效性,但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文献绩效考核是针对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单元且多在理论及方法论层面上进行讨论,资料完整度低,护理科室、后勤部门、财务部门报道较少仅18.10%,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缺少从全局长远发展的战略意识。即使是三级甲等医院,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基本上集中于上述层次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TOPSIS法、KPI关键绩效指标法、综合分析法这几种,并没有专门针对医院不同的情况表述为何选用某种方法,以及此种方法相对于其它的优越性及不足。就目前文献资料,平衡计分卡法由于其应用时间久,评价指标的选择全面合理,备受三级医院的青睐[12],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多采用TOPSIS法,因其操作方便,对数据形式要求少。不同的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综合分析方法的应用充分发挥不同方案之间的优势,在不同的步骤情形下适时采用相应较为优势的方法,合理的规避缺点,在一些医院的实例中得到了证实。然而,现有的文献资料较少,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有待进一步研究。

实际工作中,可以由医院流程来思考组织架构,思考每一个流程具体环节是否真正具有附加价值,分析组织的关键价值流程,设计高效流程管理系统,建立以流程为主导,朝向组织远景迈进的制度和架构;对外倾听顾客的声音,对内重视绩效和激励,持续改革、鼓励创新;整合制度和架构紧紧相扣,支持医院的竞争策略[13]。有关专家可以进一步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绩效评价实例,总结出一套理论依据更加坚实的评价系统。

3.3 绩效考核中二级指标的制定

各家医院绩效考核二级指标的具体制定差异及灵活度大,没有较为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制定原则。评价指标多是针对目前的利益效率发展,如年终考核、岗位聘用、收益等,指标设置较少涉及整体目标的发展、长远战略的实现,没有科研能力及成长性的评价;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患者满意度及社会效益的响应指标所占权重小,不能起到推动整个医疗环境健康发展、资源合理配置,减少社会矛盾的作用。

3.4 绩效反馈机制

上述结果已经显示目前的绩效评价体系采取后效评价的仅占22.41%,大多数情况下,绩效考核结束后没有相应的反馈,员工依旧不明白自己的工作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改正错误,完善相应的工作流程,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绩效考核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职业能力作用[14]。仅有的反馈机制多是满意度、调查问卷之类,过于单一,不能很好的反应实际情况,良好的绩效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效评价机制是否完善,有效。虽然我国医院在绩效评价的实施方面已有较大的进展,但是实施后的效率略显不高,很大原因就是一直采用之前选定的方法,而没有根据相应的反馈进行调整,每家医院的个体情况不同,不能照搬其他医院的经验,而只是应该作为参考并加以适当的调整。因此在后效评价方面应加大研究和实施力度。

3.5 文献信息

目前的文献中,涉及医院绩效评价方法的多为方法学的理论报道,包括不同方法中各级指标的设定过程,改进意见,个案实例报到极少,因此可以提示的信息不足。在理论研究日益成熟的基础上,相关机构和研究学者可以加大力度报道医疗机构中取得较好效果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具体的实施过程,尽可能提供信息,如涉及的具体部门、指标的制定、后效评价等,不仅可以供全国的医疗人员进行学习,同时能够及时的发现自身的问题,及早合理的解决。

3.6 意见及建议

上一篇: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研究下一篇:训练项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