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项目技能

2024-07-26

训练项目技能(共12篇)

训练项目技能 篇1

摘要:职业教育, 从根本上讲就是就业教育, 是直接为就业教育服务的教育。所以, 为了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 现采用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做”中“学”教学理念的项目化教学,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强化技能操作训练, 达到为面向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关键词:项目,模块,学生为主体,技能训练,兴趣

目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客务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设置、教学仍沿用了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 使得专业技术实践技能的训练远远不能得到充分实现。关心或直接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突出能力培养”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以适应现代职业教学的需要。

我校的《客务服务与管理》课程设置, 在教学模式上, 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烙印仍然很深, 过多地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 理论多、实践少, 不利于对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 不利于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 为了适应职教教改的需要,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 在《客务服务与管理》的教学中, 我以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为切入点, 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 对纯理论知识进行删繁就简, 紧扣培养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这条主线, 让学生找到学习兴趣, 重新认识了自我。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化整为零, 自己设计项目

我们知道, 职业教育, 从根本上讲就是就业教育, 是直接为就业教育服务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 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直接为企业第一线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职校学生经过在校的学习后, 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自觉性缺乏的情况。如果一味地在课堂上讲理论, 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 继而产生消极悲观的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 我认真分析了教材和大纲, 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把《客务服务与管理》的技能训练分成四大项目, 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 穿插进行模拟练习, 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考核, 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这四大项目分别是:

项目一:前厅部对客服务 (迎送客人、客房预订、门童服务、入住登记、行李服务、引领客人进入客房、处理客人投诉、问讯服务等)

项目二:客房部对客服务 (服务员如何进入客房的操作、客房介绍、斟茶继茶、洗衣服务等)

项目三:三分钟西式铺床 (第一单甩单包角、第二单甩单与毛毯的包角、装枕头、铺床罩等)

项目四:客房清洁 (说出客房清洁的顺序、茶杯的清洁、房务工作车物品的摆放、客房内物品的摆放、卫生间物品的摆放、卧室的清洁、卫生间的清洁)

这四个大项目中, 每个项目又含有若干个模块, 其中括号内的为模块。在具体教学中, 要先让学生逐一消化各个模块, 最终掌握大项目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些项目中, 既有针对将来直接踏上社会工作的学生设置的项目, 如项目一和二;也有针对客房初级工资格考试和进行对口高考的技能考核的项目, 如项目三和四。

二、激发兴趣, 强化技能训练

职业教学的改革, 同样是以学生为主体, 实现教学过程的行动化。在现代职业教育中, 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 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教练、导师和顾问。借鉴“行为导向”模式, 为学习者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 而项目教学就是体现这种“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的一种很好的模式。在具体的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我依据学生认知规律, 在教学上作如下安排:直觉兴趣 (对技能操作本身感兴趣, 主要是观看VCD片中规范、高质量的技能操作, 同时由教师在一旁讲解或由老师亲自来进行示范) →操作兴趣 (让学生自己模拟操作, 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量化考核、体验成功 (通过一定方式的考核, 评价学生,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进一步促进理论的学习) 。现在以笔者的项目化教学为例加以阐述。

1. 直觉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 学习动机与兴趣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新知识的发现、思辨、解决过程中,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前厅部分的对客服务操作项目是前厅篇中唯一的一个操作大项目。该部分理论非常繁琐, 细节要求多。俗话说, 讲千遍不如做一遍, 所以, 我设计了这一个前厅部的对客服务项目。通过理论的讲解和分段观看VCD片 (迎送客人、客房预订、门童服务、入住登记、行李服务、引领客人进入客房、处理客人投诉、问讯服务等) 中规范、高质量的技能操作,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给大家布置任务, 要求请学生来模拟表演。此言一出, 学生都跃跃欲试, 兴趣十足, 并且产生了“与我有关、一定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操作兴趣

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 就落实学生分组去准备。比如, 客房的预订的这一操作项目, 安排每两人一组, 可以是准备电话预订的, 也可以是准备上门预订的, 甚至可以是用英语对话的。在学生准备之前, 老师给予一定的要求:注意礼貌礼节、正确的程序、规范的动作等等。然后, 在上课前, 预先请几组学生来模拟表演, 并用家用DV机拍摄记录下来。比如, 可设计这样的一些错误细节:用右手拿电话机、未等客人讲完话就挂机等等。在上课时, 播放该DV片, 让学生来找误纠错, 同时建立了实践操作的正确概念, 这样就会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的理解。而且, 运用DV机拍摄录像, 既可以在课堂上反复播放寻找错误之处, 方便教学之需, 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看事容易做事难, 良好的基本功是建立在平时练习的基础上的。

3. 量化考核

在学生建立正确的操作程序的概念之后, 如不加以练习, 一切就如过眼云烟。一个基本技能, 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掌握, 必须分节分步, 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练习。练习首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先简后繁,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克服缺点, 以求得稳步提高。如果学生能及时掌握自己练习的结果, 可以随时发现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优缺点, 使正确的动作得到巩固, 错误的动作得到纠正;并可以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改进练习方式方法, 提高练习效率。所以, 为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促使每一位学生能行之有效地进行技能的操作练习, 我采用技能抽测、及时反馈的形式来督促和检验大家的学习情况, 即每一个模块练习下来之后, 就要随机进行抽测并进行量化打分。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练习的结果, 掌握练习的要领, 鼓舞学生提高练习的信心, 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技能的形成。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像这样的技能操作, 一是学生脱离了枯燥的理论教学做任何技能操作都很感兴趣, 二是这样的技能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 所以学生练习得都很起劲。若老师给予的分数比较高, 就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通过这种方式教学, 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很轻松、愉快。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已没有了原来的好生、差生之分, 课堂上都能积极表演, 有问题及时提出, 有成绩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让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经过试点教学,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实习单位的肯定。

综上所述, 项目教学能促进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贯穿起来, 克服过去学生对纯理论的厌学心理;有利于学生学活专业知识, 提高操作水平, 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操作失误中发现问题, 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而学生也可以从自己的失误中吸取教训, 获取经验。

参考文献

陈明东.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与兴趣.校长阅刊, 2005 (06) .

训练项目技能 篇2

技能大赛《网络组建与管理》项目训练之初探

文/范士坤

摘 要:《网络组建与管理》是学生选择计算机网络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也是全国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的比赛项目之一。如何提高网络组建与管理技能训练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比赛成绩?结合网络组建与管理技能训练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技能训练,以达到提高技能比赛水平和成绩。

关键词:网络组建与管理;技能;训练

随着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高速发展,职业学校的技能大赛步入了新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更加重视技能大赛,学生在技能、创新、合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人就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比赛项目《网络组建与管理》在职业学校的实际技能训练情况,提几点想法。

一、领导重视是技能训练的前提条件

对于技能大赛比赛项目的训练,首先领导在指导思想和实际行动方面应该支持和鼓励,调集最好的设备、场地、师资等来为技能大赛的学生服务,创建优越的技能集训环境。在集训的过程中,需要领导在多方面大力支持和协调,以保障整个技能大赛集训过程的顺利实施。尤其是网络组建与管理的训练项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设备的投入,学校应及时成立技能大赛领导小组,负责平时的检查、指导、配合等各方面的工作,为技能大赛选手冲出市赛、省赛,甚至冲进国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制作翔实的训练计划是保障比赛有效实施的途径

网络组建与管理的比赛项目。准备市赛的训练时间一般从暑假的七八月份就要开始,训练内容先从基础的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Windows、Linux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到后一阶段的模拟综合训练及比赛实战演练,直到十一月或者十二月的市赛结束。一旦有机会进入省赛,就要充分备战第二年三四月份的省赛。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准备市赛到省赛都要从严要求,制作详细周密的训练计划,以便更好地指导训练工作。注重科学训练,强调训练细节。要建立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翔实的环节资料,做到目标和任务相互验证,防止偏差。

三、注重训练过程,强调服务理念是比赛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障

训练工作必须做到计划可行、细致、周密;目标明确、专人负责、相互密切配合;训练时应做好记录、及时分析、集体研究;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位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及时收集信息,及时解决训练难题。训练做到全方位,树立训练第一的理念。需要安排实验室专人负责场地和设备,为选手在学习上、生活上做好各方面的服务。

四、团队协作是比赛成功的重要环节

网络组建与管理比赛为团队项目,其训练内容不仅仅强调个人技能水平、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及过硬的心理素质,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两个选手之间要配合默契,相互了解彼此的训练项目和掌握情况,团结、和谐,共同解决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树立大局意识,纵观全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外,还要掌握比赛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个环节。注重技术的全面性,做好各方面的信息收集,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

方向。

五、解决训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走向比赛成功的必由之路

比赛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需要进一步强化参赛选手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突出比赛训练的效果

2.教练员与选手之间的配合问题

教练员要有大局意识和集体意识,对整个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地想尽各种办法予以解决。特别是在比赛时,有些选手力求完美,时间安排上不合理,最后可能因网络配置文档都来不及打印或者比赛最终的设备整理不够规范,导致在这些环节上出错扣分。

3.防止训练不系统

根据比赛设备及要求,积累选手经验,避免在临场发挥时比较紧张,出现一点小问题容易慌乱,心理素质不良,以至于未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4.部分辅导内容深度不够

对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学生记忆这些配置命令比较容易,但在理解和灵活运用上有很大的差别。建议在以后的训练中侧重这方面的内容。

5.临场应变能力不够

对最终按照网络拓扑图完成所有硬件的连接和配置后测试的连通性练习不够,临场应变能力不强,往往因为比赛中出现一些小失误而慌张以致最后全盘皆输。改进方法是认真考虑周全,要在参赛之前反复练习,以提高应付各种意外情况出现时的应变能力,比赛中要兼顾全局,抓住绝大部分内容,对部分较难的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放在最后。

总之,网络组建与管理技能的训练,需要全方位地把控。不仅有利于提高训练效率,使专业教师在技能大赛训练,包括对选手的训练中提高成绩,最终还能在知识面上有所收获,技能水平上有所突破。同时,更利于平时的技能训练教学,培养出更多的专门技能人才,鼓励选手的个性发展,能够在行业中起到带头兵的作用,争取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访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大赛江苏省集训比赛工作小结,-07.

[2]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总结。山东传媒职业学院,-04.

训练项目技能 篇3

一、前期的准备

前期的准备包括场地的准备、设备的准备、工具与耗材的准备。前期准备对于准备参加省级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而言,消息畅通是关键,争取第一时间了解到组委会针对这个专业具体竞赛的要求把握要清楚。譬如,往届技工院校技能竞赛,维修电工竞赛项目是其中之一,这一届就取消了维修电工竞赛项目,而增加了机电一体化竞赛项目。竞赛项目的变化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具有前瞻性。了解这一信息,前期给选手训练的方向就确定了,在以前维修电工设置相关专业的基础之上,要安排涉及机电一体化相关的课程,如机械方面、气动方面、传感器方面以及电气高新技术。与此同时,组委会通知确定广东三向公司815L智能机电考核设备为此次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指定用品,学院需要在第一时间确定设备放置场地,配置相应的辅助用品,如计算机、示波器以及一套完备的机电一体化工具。

准备工作的及时为教练和选手争取了时间,训练时间的长短,对于此次机电一体化竞赛成绩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此次组委会指定的该产品,涉及知识面比较宽泛,如变频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PLC及其扩展模块、通讯、传感器以及双闭环调速系统,教练和选手在设备熟悉到对该设备熟练使用和编程调试需要较长的周期。前期的准备相对于技能竞赛体现了时间是竞赛成败的前提,设备是竞赛成败的硬件基础。

二、竞赛目标和计划的制定

教练要明确竞赛目标,对即将竞赛的结果要乐观。如果教练有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选手的训练状态,所以教练对竞赛的结果要报有必胜的决心,始终给选手打气。笔者的观点是,不计较结果如何,而看付出多少汗水。教练和选手竭尽全力积极备战,即使在竞赛未获得较好的名次,大家也没有什么后悔的。因为竞赛的结果存在很多外在因素,如环境、心理素质、设备熟悉度等诸多因素,技能竞赛这项工作是个重在过程的教学活动。

计划的制定是教练工作水平的体现,由于技能竞赛不是平常的教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需要将素质较高的学生转化为参加竞赛的选手,教练需要制定严密的训练计划,细化到每天,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实习教学。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其理论学习的强化,每天适当时间穿插于实习教学中,进行理论专项学习。计划的制定要有灵活性,教练一定要具有高度的洞察力,及时与各个选手交流,根据选手的实际学习情况,适當调整和增删实习项目。一切以选手为中心,以高效率、高回报为目标的训练计划为标准。

三、选手的选拔

选手的选拔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层层选拔,层层淘汰,最后确定竞赛选手。学院参加第一次选拔人数为45人,首次淘汰余下16人。这样的竞赛过程,其实也是为即将出线的选手提供模拟竞赛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然后依次进行多次的测试,综观多次测试的成绩,确定参加后期强化训练的选手为8名。我们并没有过早的确定参赛选手,因为确定以后,选手的积极性就可能懈怠,同时场地的竞争环境就消失了。

教练要做到对每一位选手的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综合观察各位选手的性格、心理素质、学习进度。在后期的强化训练中,每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做好相应的成绩记录,然后根据统计出来的成绩,公正地确定选手。在选手选拔过程中发现,理论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动手方面不一定有过人之处。我们确定选手的依据是根据竞赛文件要求,理论成绩占总分的30%和实践成绩占总分的70%,综合理论成绩和实习竞赛成绩科学的确定参赛人选。

四、训练过程的方式方法

训练过程的方式方法要科学,对选手要因材施教。长时间的训练,让选手和教练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环境下,这样的话选手会出现心理上的疲惫。一天到晚,选手是在参与训练,但每天总结下来,没有什么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收获,这样的恶性循环,时间被这样无休止地浪费。科学训练方案呼之欲出,实践环节教练每天都要针对指定设备,出难度适当的题目,以任务驱动为原则,训练学生的接线速度、编程水平、设备参数调试以及整体系统调整的能力。遇到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解决,详细讲解,一定要将其原理讲解透彻。通过这样方式,学生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了学习和训练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

另外,在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后,不同组别的学生相互出题,小范围的训练比拼增加了选手训练的热情,同时可以相互交流所得心得,技术水平共同提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练要注意观察选手的薄弱环节在何处,针对选手的薄弱环节,强化教学并耐心讲解。

以此次技工院校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为例,参赛形式是以两名选手为一组,所以教练在训练选手时,要事先合理分组,以团队的形式组织教学和训练工作,培养选手之间的默契,取长补短,尽量实现1+1>2的效果。教练在训练过程中,不但是选手的教练,还要是选手的知心朋友,尽量调整好训练场地的学习氛围。让选手在训练过程中不感觉到枯燥,并保持积极向上的斗志。

五、选手心理的调整

在紧张的训练过程中,选手存在心理的波动是正常的,教练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问题,使竞赛选手顺利度过心理波动期。那选手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1.选手容易出现难题卡壳

多次尝试都无法实现即定目标,较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知难而退等情况。这时教练及时指导选手,通过出去散步、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情绪放松,并利用心理暗示和调整的方法,让其换个思维方式重新来解决问题。让选手明白遇到难题应该知难而上,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出现心理的低谷期

选手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也会出现心理的低谷期。因为长期单调的训练,让选手对训练感觉枯燥无味,磨灭了竞赛的斗志。这时,教练要让选手停止训练任务,选手和教练围坐在一起,教练利用这一时刻给选手做思想工作,给选手们加油。同时,教练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询问选手训练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进行详细的讲解。甚至还可以谈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让选手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准备再次积极低投入到训练中去。

选手的心理问题还有很多,譬如选手的合作问题,选手训练状态的调整问题等。心理及时的调整,将关系到选手最后心理素质的培养,教练此时不是单一的教练还是个心理咨询专家了。教练还要根据选手的性格、心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选手的心理状况。让选手抱着轻松的状态参加技能竞赛,且享受其过程中的快乐。笔者给选手参赛的口号是:“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易”。

以上是笔者在此次第三届江苏省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浅薄体会。如有不到之处,请各位专家学者指点,笔者将由衷地感谢,也望通过这样竞赛活动同各位专家进行教学和专业方面经验和心得的交流。

电子设计类技能竞赛项目训练研究 篇4

根据这几年我们电子技术系参加比赛的经历来看, 学生在大赛中的表现如何, 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师资力量固然重要, 但是科学严谨的赛前训练, 对于良好成绩的取得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选拔学生是关键

从历年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的情况来看, 选拔学会至关重要, 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成败。在选拔学生的时候首先要考查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基本素质不过硬, 那是无法承担这种紧锣密鼓的训练和高度紧张的比赛。有了基本素质以后, 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报名参加比赛的学生, 也不都是怀着对比赛和电子的热爱进来的, 也存在这样的学生, 老师让参与就参与吧, 动机不是很正确, 这类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就退缩了, 会使比赛进程陷入僵局, 所以一定要选拔出有学习热情, 喜爱电子行业、爱好动手操作的优秀学生出来, 才能跟指导老师配合默契, 共同朝着一个目标迈进, 才能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 训练任务要连续, 有递进性

在大赛训练阶段, 指导教师要制定出一系列明确的训练计划, 一定要使老师和学生都明确每天都干什么, 时间上一定要保障。训练时间上要做到前紧后松, 切忌无计划的前松后紧, 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准备比赛, 理解比赛规程。同时, 在训练计划里, 要明确训练任务, 这些任务要有连续性, 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很多小任务, 在时间安排上可以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主要依靠指导老师正确把控, 根据实际情况, 也可对训练任务做适当调整, 以保证连续性。

3. 训练项目常规化

电子设计类技能竞赛训练项目要规范化、常规化, 对常规电路要形成模块化, 并配备指导教师自编的项目资料, 例如, 模拟电路中的运放模块、波形产生与变换模块、电源模块;数字电路中的计数器模块、频率计模块;单片机技术中的单片机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数据变换模块、数据输出模块等等, 这些模块都是历年来大赛的必考点, 也是相关课程中学习的重点, 因此, 一定要在训练中和平时课堂上多学多练, 逐个模块训练, 巩固提高。

4. 阶段训练与阶段考核相结合

从历年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的训练情况来看,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必须要经历几次模拟考试, 以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训练结果, 对于老师指导的内容, 学生又掌握了多少, 这一点指导教师一定要弄清楚, 做到心中有数。训练一定是在不断地总结中向前推进, 实践证明只有这样组织训练, 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5. 组建好指导教师团队

指导教师团队组建要一人为主、多人参与。团队的组建要挑选在电子专业、项目实践上技能过硬, 工作上踏实上进的教师担任主指导教师。同时, 应该再配备几名教师担任助理指导教师, 形成指导教师团队。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 集思广益、分工合作。竞赛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如果仅靠一个老师是完全不够的, 必须要建立一个团队, 大家分工合作, 共同承担, 都为一个目标去努力, 这样比较容易出成绩;2) 指导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提高专业水平。老师们各有所长, 通过大赛完整的项目训练可以弥补自己的缺陷, 熟练数字、模拟、单片机、FPGA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 提高老师们的专业综合能力。

采用以上训练方法在11年全国高职技能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上都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本文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2010年北京市大学生电子大赛, 我们取得了3个一等奖, 北京市高职组团体第一名。2011年参加全国高职学生技能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 都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骄人成绩。2012年参加北京市大学生电子大赛, 多个参赛队都取得了北京市一等奖, 荣获北京市高职组团体第一名。实践证明, 要想在大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离不开正确的训练方法, 希望本文谈到的方法和经验对其他参赛老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摘要:职业学校电子设计类技能竞赛每年都会举行, 大赛充分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学校在技能大赛中的表现如何, 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师资力量固然重要, 但是科学严谨的赛前训练, 对于良好成绩的取得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选拔学生, 训练项目, 训练方法、指导教师团队组建等方面, 谈谈对电子设计类技能竞赛项目训练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关键词:电子设计,技能竞赛,训练,职业院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对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教育部文件.对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训练项目技能 篇5

“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一章 “三笔字”书写概论> 第一节 汉字的规范标准与意义

一、汉字的规范标准

汉字是中国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历史长

河中,汉字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汉字经历各种书体演变之后,在唐朝逐渐走向成熟,为北宋方块活字印刷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汉字书写逐渐走向规范化。

汉字的规范就是统一汉字的形体标准,每一种文字都有统一的形体标准,这就是正字

法。正字法就是指汉字的形体标准的使用规范,即使用文字的规范,也是汉字规范化的结

果。汉字规范的标准是: 1.简化字以 1986年 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

为准。(该表共收简化字 2235个)2.异体字中的选用字以 1955年 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

训练项目技能 篇6

自2009年首次参加广东省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以来,我校在该项目的各次比赛中参赛成绩不断提高,稳中有升,并在近两年连续获得东莞市第一名,并连续两年获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离参加国赛只有一步之遥。作为项目的主教练,回想这些年来的训练历程,有太多的感慨和成长经历,从最初的用自制木板做实验到现在拥有独立的综合布线实训室,从最初的无头苍蝇到现在的胸有成竹,从最初的名落孙山到崭露头角。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开展的有效性训练有关,下面就谈谈我们的经验。

一、筛培选手,才德体兼备

我们常听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技能大赛辅导老师却说:“好的学生是成功的一半。”确实,参赛学生的筛选和培养非常重要,由于技能大赛的内容多、难度大、覆盖面广,这首先就要求参赛选手在“才”方面出类拔萃,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具体到综合布线项目,最开始是学生能快速接受教师的传授,快速理解一些专业术语。竞赛过程中能正确快速地阅读和理解试题的意思,明确出题者的意图,项目设计时如何做得更加完美,如何读懂FLUKE参数,如何快速完成好视频监控配置等。

其次,训练过程是一个枯燥无味、繁琐重复的过程,教师辅导的时间有限,更多时候靠的是学生的自觉,自觉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自觉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因此,要求他们在“德”方面能自律自控。

再次,综合布线竞赛也是一项“体力活”,要求选手在三个小时内完成相应的布线和设计,这其中不管是布槽架管还是拉线上墙,不管做跳线模块还是光纤熔接等,都需要一定的力度和耐力,因此,挑选和培养学生时就要优先考虑那些身体强壮的学生。

二、团队训练,循序兼渐进

综合布线是一个团体项目,要求三个选手在3小时内完成所有的任务,由于整个工程的工序多、任务重、难度大,要想在指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选手就必须先共同协商好,分好工,确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谁做什么,如何配合等。一般情况下,三人共同审题,画好草图,明确分工,一个人负责施工图设计、系统图的绘制,兼管视频BNC制作和调试、故障链路和FLUKE的测试、标签的制作、写出竣工报告等,第二个人负责墙面的底盒、管槽的安装、模块的制作等,第三人负责主干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包括设备上架、语音以及光纤的熔接等。

题目的不同,分工会有所变化,这就需要选手的默契配合。为了配合他们的默契度,我们先挑选一道有代表性的题,首先让他们自己摸索着做,辅导老师同时记录好他们每一道工序所花的时间,直到他们做完整道题目为止,然后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思考,分析得失,根据老师记录的时间制作并优化好下一次做题的分工表,第二天再重做,再总结,再优化,反复地练习,直到他们能在3小时内完成为止,然后再做第二道题,直至他们做每一道题都能控制到3小时以内。再就是不断地变换各自的量,让他们不断地协调分工,以达到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三、模块强化,水到即渠成

综合布线竞赛题有很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选手精准和快速完成,那如何培养选手既快速又精准呢?我们采用的训练方法是“模块化训练”,即一个工序接一个工序地进行训练,每道工序的训练都是从简到难,从准确到速度,从粗糙到标准,选手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要求才能训练下一道工序。以做跳线为例,刚开始,教师先教会选手如何操作,做到准确和规范,也就是说要达到100%的接通。接着就教学生如何把握动作要领,重点放到如何提高速度上。再接着就进行PK训练,测试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数量(如10分钟完成数)和测试选手完成规定数量所花的时间(如做10根跳线花多少时间等)。因此,选手在训练时是几个星期甚至1个月都在做跳线,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如10分钟内做完12根跳线,表示该选手已熟练掌握该模块,才有机会学下一道工序。这种训练方法不但可以帮助选手快速提高操作速度,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定性和耐力,在训练的过程中还会采取不同形式和不同环境来进行,如站着做、蹲着做、在梯子上做等,还会突然把他们带到一个陌生的班上进行演示,也会把他们接到饭堂、过道等地进行训练等。通过这些方法,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耐性,还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如此训练下去,假以时日,选手就能快速和精准地完成每一道工序的操作,在比赛前一个月左右,再根据“择优原理”组合起来,自然整体水平就提高了。

四、梯队培养,老中青搭配

我们知道,选手只能参加1~2次比赛,但比赛是年年有的,要想保持自己的竞赛优势,梯队培养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老中青搭配,“老”指的是当年参加比赛的学生,以高三的学生为主,一方面经过两年时间的训练,技术、经验等都达到了竞赛的要求,水平是团队中最强大的,也包含可以随时参加比赛的替补队。“中”指的是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训练,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要求,能独立完成一整套题目的要求,但经验和速度还达不到竞赛要求。“青”是指刚入学就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班主任推荐过来的新手。通过梯队培养,一方面,可以新老更替,及时向团队补充新鲜血液,增加替补梯队。另一方面,训练过程中,可以以老带新,减轻辅导老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

五、内练基础,对外交朋友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使技能竞赛出成绩,夜郎自大、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俗话说,只有跟强手过招,你才能不断进步。跟强手交流,虚心向他们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也才能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毕竟那些在国赛和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例如,他们对出题方向的揣摩,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训练速度,如何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甚至每一个操作动作的辅导,工具的选购等都有体会。在这几年,我们每年都会到深圳、珠海、中山、广州等一些强校进行交流和学习,而且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比赛前,大家都会在一起讨论和商量出题的可能方向,并交换各自所出的题目进行训练。由于技能竞赛经验都是很多学校在不断磨练中积累起来的,一般不会随意示人,这就需要我们的辅导老师在平时外出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注意积累自己的人脉,以诚待人。如果交流过程中,你刻意保留自己的实力,或者马虎应对,对方也就不会把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你。因此,在交流过程中,一定要以诚相待。

六、完善制度,严格以执行

我们经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矩,作为一个训练队,同样要建立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一定要奖惩结合,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刚开始组队时不要制定太过严格,毕竟突然把一些无拘无束的中职生召集起来,平时散漫惯了,一时管教太严他们会接受不了,有些学生会随便找个理由退出,让你奈何不了他。因此,我们可以在组队后,慢慢制定,慢慢实行,1~2年后就可以开始严格起来。只要学生参加一次市赛了,团队也就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也就不断完善了。当第二次招收新选手的时候,学生就有了一个心理预期,当你严格执行制度的时候,他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我们的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训练的时候要求,纪律要求,请假制度,如何监管他们在训练室的要求等。详细一点,如学生一进训练室,除组长以外就要求所有学生把手机关机并放到指定的位置,一进训练室就要求每人做30个俯卧撑,要求每次训练要做好记录并存档,每周要写一篇周记,组长每周要做一次汇报,团队每两周要召开一次会议,等等。

七、体能训练,早晚要坚持

前面已提过,综合布线竞赛是一个“体力活”,有时一蹲就是半个小时,做槽、弯管、拉线等都需要一定的体力,挑选选手时要注意他们的身体素质,除了基本的素质外,还得对他们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体能训练包含几个方面,一是每天早晨半个小时的专业训练,包含跑步、蛙跳、抓手训练等。二是每天进训练室的30个十指俯卧撑和出门的标准50个俯卧撑等。三是每周一次的2000米体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求他们团结一致,迈着整齐的步伐,叫着嘹亮的口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他们叫出自己的豪言壮语,增强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训练项目技能 篇7

关键词:中职,药剂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项目教学

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并体现全面素质教育, 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导下, 中等职业教育掀起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热潮。中等职业教育的岗位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即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岗位工作能力。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除了适当增加实训课时外, 重点在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评价模式。特别是专业课教学, 更应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性, 突出知识的必需性和实用性, 注重实践教学满足相应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1 改革课程的确定

专业实践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中职药剂专业的药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少缺陷: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较难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各专业实验教学分开进行, 很难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及岗位工作能力;现行药剂专业核心课程的部分实践教学内容、有关项目操作流程未能对接工作岗位需求, 实验实训的传统组织形式容易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脱节, 这些都不利于引导学生将已有的专业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

现行2011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药剂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试行) 中的课程设置虽然按药剂不同专业方向设置医院药剂综合技能训练、药品分析综合技能训练及药品营销综合技能训练等课程, 但没有相应的配套教材, 这给实际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 我校药剂专业的课程改革就从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开始。

2 课程改革的实践

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流派有工作任务说、工作过程 (适应/设计) 说及项目课程。在我校药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组织下, 药剂专业主干课程教师与医院、企业的工作骨干合作, 共同研究药剂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相应岗位工作内容, 最终确定采用“项目课程”来编写校本《医院药剂综合技能训练》、《药品分析综合技能训练》及《药品营销综合技能训练》等理实一体化工作页。

2.1 改革思路

本工作页实践项目是根据岗位工作内容, 通过校企 (院) 合作共同制订的, 各实践项目均包括实验前准备、学习目标、实训任务、原始记录与实验报告及实验评价5部分。遵循理论知识“够用、实用”, 技能“必需、规范”原则, 充分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 体现“项目为载体、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改革思路, 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及针对性, 提高学生团结协作、动手、思考及解决问题等能力。

2.2 改革教学方法, 体现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 交由学生自己处理的教学方法。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到最终评价, 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1]。现以两项实训模块为例来介绍本课程的项目教学过程。

模块一: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制备与质量分析。该项目模块可分为4项工作任务:学会制备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从4种待检片粉中鉴别出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检查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崩解时限及溶出度;采用双波长法测定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中磺胺甲恶唑的含量。模块二:口服补液盐散 (Ⅱ) 的制备与质量分析。该项目模块分成3项工作任务:对纯化水进行质量分析;制备口服补液盐散 (Ⅱ) , 并进行装量差异检查;对口服补液盐散 (Ⅱ) 进行质量分析。

每一项工作任务又可进一步设计成若干子任务, 如“模块一的第二项任务”可设计成4个子任务:通过抽签, 各组按抽签结果自选仪器, 配制相应化学试剂, 供6组学生使用;每组发放4种检品, 包括甲氧苄啶片粉、磺胺嘧啶片粉、磺胺甲恶唑片粉及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粉, 从中鉴别出哪一份检品是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粉;各组展开竞赛, 看哪个组能最快鉴别出对方组给出的检品;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 并完成评价表。

本课程还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分组工作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3 改革教学内容, 体现综合性

(1) 综合药剂专业主干课程。综合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等主干课程的重点知识与主要操作技能, 包括药物的结构与性质、药物制剂的生产、药品的临床应用、药品的质量分析等知识。

(2) 综合各剂型的生产方法。在本课程的各项实训模块中融入药品不同剂型的生产及质量分析内容, 包括口服液、散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注射液、粉针剂等剂型。

(3) 综合各种分析方法。除了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 如滴定分析法外, 还在各项目模块中融入旋光法、折光法、电位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法。

(4) 综合各种分析对象。除了常见的原料药及药物制剂的分析外, 本课程还加入实验用水 (如纯化水、注射用水) , 常用溶剂 (如乙醇、乙醚) 及常用辅料 (如淀粉、硬脂酸镁) 等的质量分析。

(5) 综合各种生产设备及分析仪器的使用。以上两项实训模块为例, 包括电子天平、恒温鼓风干燥器、旋转式压片机、片剂崩解仪、智能溶出试验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旋光仪、酸度计等仪器的使用。

2.4 改善教学环境, 体现校企合作

项目教学的实施必须以理实一体化教室作为硬件支撑。我校作为市卫生职教集团的龙头单位, 与职教集团其他成员单位 (医院、医药企业) 紧密合作, 共同建设药剂专业校内 (外) 实训基地, 在校内已建成模拟药房、模拟药检室、模拟药物制剂室及一批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 为本专业开展项目教学提供便利条件。

除了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外, 我们还与相关医院、企业协商, 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操作规程、生产过程记录表、检验原始记录表及药品检验报告书等为蓝本, 修改完成相应实训项目的实验报告, 使实践教学内容、有关项目操作流程更好地与工作岗位需求对接, 以利于学生将专业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

2.5 改革教学形式, 突显个人自主性

实训分小班教学, 将每班学生再分成6个小组, 每次的组员均不同, 由不同的学生担任组长。用扑克牌随机抽牌的方式分组。以每组5人为例, 洗牌后在课堂结束前抽牌, 抽取两副不同扑克牌中的数字1~6各5张, 抽到同样数字扑克牌的学生为一组, 再由教师确定组长, 例如指定由抽到红桃的学生做组长, 而当5人中有两张红桃时, 再确定由哪一副扑克牌的红桃做组长, 而组长应在下次课上课前按实验要求组织本组学生分工完成准备工作, 还要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前对该次实验进行总结, 向其他组介绍实验成功的方法与技巧, 或者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每一次实训都尽量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操作过程, 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实训过程中可以确定每组的某位学生 (如抽到黑桃的学生) 为观察员, 观察邻组学生的操作, 最后由该学生对其操作进行点评;课堂上的问题回答也可由教师随机确定, 如由每一组抽到方块的学生回答。

2.6 改革评价模式, 体现评价多样化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包括教师课间评价、组内成员互评、实验报告及操作技能考核4项内容。其中操作技能考核的评分标准是由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制定, 考核时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评价,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进而完善评分标准。笔者认为, 考核评价不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 重点还在于通过考核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提高动手能力。

以模块一的任务“从4种待检片粉中鉴别出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为例来介绍评价模式的实施。第一项实训任务要求各组按抽签结果列举出完成该项任务 (如配制稀硫酸300 ml, 分装, 供6组使用) 所需的实验用品 (试剂及仪器) , 然后凭清单向教师领取相应物品, 若在实验过程中才发现少了部分实验用品, 可以申请补领, 但是补领得越多扣分越多, 同时完成任务用时最短的小组该项分数最高。这种评价方式以比赛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列举实验用品需要全面思考, 细致到胶头滴管、药勺、称量纸、标签及玻璃棒等) 。第二项鉴别任务如何完成, 各组可以自由发挥, 对鉴别方法的选择及操作顺序、实验现象的判断由各组讨论决定, 同样最快鉴别出待检样品的小组该项分数最高。经过一系列鉴别操作, 各组得出结论后开始第三项任务, 由第一组挑选本组一份检品给第二组, 以此类推, 每组得到一份检品后, 就开始比赛哪个组最快鉴别出该检品是何种片粉, 同样根据鉴别速度依次给出分数。然后由最快的小组派代表总结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技巧, 教师只进行适当点评。这样, 既反馈了学生对本次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理念及“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最后由教师填写小组课间评价表, 学生填写组内成员相互评价表。

3 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培养

综合实训课程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将各专业主干课程的重点知识及主要技能以工作引领、项目教学的形式融会贯通, 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不同学科间的相互关系, 又能体现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切实培养了岗位工作能力。在综合实训课程中, 学生参与实训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更贴近用人单位的要求。

参考文献

训练项目技能 篇8

随着现代食品分析及检测技术的发展,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 还要掌握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管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熟悉食品法律法规体系、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技术[2], 能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食品检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销售、分析检测、检验检疫、安全评价、监督管理、技术开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在专业技能培养目标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中职教育以培养动作技能为主, 通常是“工厂熟练工”的训练, 辅以少量的智力专业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在专业技能上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 而高级专门人才应以掌握专业的智力技能为主, 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3,4]。因此, 食品类专业的高等教育在设计专业技能训练项目的时间及安排上, 都要突出食品专业智力技能训练为主的特性, 并兼顾动作技能训练。下面以食品类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谈谈技能训练项目的设计思路与探索。

一、技能训练项目设计的依据

技能训练项目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专业实践锻炼,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规定要求的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实现培养目标, 以满足科研单位或企业岗位用人能力标准的要求。

专业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活动, 技能教学训练项目的设计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要求学习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食品专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参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 以此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和专业训练项目设计的依据, 同时参照企业岗位及检测单位的实际工作任务, 确定出不同年级训练项目大类和二级子项目, 再对各个专业技能训练项目的二级小类子项目进行教学设计, 制订成为专业技能训练的实施方案。

二、以智力技能为主的专业技能项目设计

根据已确定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 按照专业能力进阶培养规律, 选取适合的专业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训练项目, 并对这些项目进行分析和整体教学设计, 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技能训练的实施方案。

(一) 项目的选择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可以根据不同年级, 按照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设置。每个一级项目可分解成若干个二级 (见表1) 。

(二) 二级项目的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以表1中的二级项目:同一食品不同工艺的制作, 以山楂果胶提取实验说明该项目的具体教学与训练实施过程。

1.选择实验过程的表达方案。学生先查阅相关资料, 将山楂果胶提取方法查到, 资料篇数在10~20篇, 并精读。一般每位教师的学生人数在6~8人, 可以把学生分成2~3个小组, 由各小组学生讨论每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

2.分析实验方法。讨论结束后每个学生向教师汇报资料阅读心得,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 了解山楂果胶的提取方法、种类和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每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 需用到的相关药品、仪器等, 以及与实验室相关配合的要求, 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确定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法。在分析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分析,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准备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资料上的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改, 并准备所需实验用品, 包括玻璃器皿、药品、需用到的仪器等。根据以前的要求对玻璃器皿进行清洗、干燥, 以备用。

4.实验过程操作及结果分析处理。根据实验方案, 要求每组学生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并规范每个操作步骤, 包括仪器使用过程中记录的填写、实验台面的清洁等, 并对实验结果加以对比分析, 找出实验的误差原因并分析。

(三) 技能训练的特色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技能训练有3个显著特点: (1) 覆盖面宽。以一年级为例, 在一年级未开设专业课, 但技能训练中包括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查阅资料等科学的实验方法。 (2) 系统性强。技能训练 (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涉及该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形成了食品加工工艺、品质控制、食品安全检测 (重金属、有毒有机物、致病微生物、激素等) 、食品营养功能组分及有害组分分析、食品标准熟悉及制定、食品卫生学评价、食品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系统性训练, 对于强化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力培养十分有必要。 (3) 与其他实践教学形式互补性强。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形势和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有的放矢且机动灵活地开展综合性强的技能培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大提高, 教学效果更显著, 这是课程实验与生产性实习的有益补充, 也是毕业论文 (设计) 教学的铺垫和过度。

三、实际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 通过探索和改进智力技能训练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一是想做实验的学生不断增加,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 并能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要求实施。二是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比之前有了较大提高, 动手操作、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三是从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看出, 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比两年前提高了13%。综上所述, 食品类专业智力技能训练项目研究、设计与实践, 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发挥了较好的积极作用,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有些项目的设计还不能完全与实际操作相融合, 学生的专业基础与培养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等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今后在专业技能训练及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摘要:技能训练实践教学是巩固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的要求, 根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设计的依据和人才培养目标及实际教学情况, 按照专业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分类, 以三年级为例, 设计实践教学技能训练项目大类和多个二级子项目。通过对二级项目的教学实践, 提高食品类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技能训练,食品专业,项目设计,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素稳, 朱凤妹, 常学东.浅谈食品工科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创新[J].职业时空, 2014, 10 (9) :98-100.

[2]刘志明, 王欣, 姚笛, 王颖.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改革的认识[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 12 (2) :121-123.

[3]韩天学.高职机械类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的设计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 2013, 90 (8) :94-96.

训练项目技能 篇9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院校,技能训练,创新应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是高职学院技能教学改革的目标,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岗位项目为主体教学内容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使高职学生不但“会学”, 还要“会动”。因此, 探索技能训练教学模式, 逐步形成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特点的技能教学,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创新“实训内容模块化、技能培养项目化、实践指导个性化”的实践教学途径及方法成为高职院校技能创新的重要任务。

一、项目教学法内涵的创新

项目教学法在技能训练中有创新的内涵, 是指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企业岗位的典型项目, 一个项目分为多个任务, 围绕项目任务组织和展开技能教学, 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小组协作方式, 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 共同制订计划、协作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 学习过程成为每人参与的实践与创造活动, 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而不是最终的结果。项目教学法在技能实训中的内涵体现为:

1.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 “项目 ”工作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2.学 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协作的方式 , 自行组织完成项目;

3.工作主动, 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二、项目教学法设计原则的创新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设计原则根据技能实训特点进行创新。

1.项 目 教 学 的 科 学 性

采用项目教学法制定的技能实训教学目标, 必须有利于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防止师生负担过重。总之, 应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

2.项 目 教 学 的 系统 性

项目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 学生基础及智能差异较大, 学习意识不强。因此, 建立系统的项目教学体系尤其重要。项目教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除了学科的整合, 还与教师培养、设施设备条件关联。

3.项 目 教 学的实 践 性

项目教学和现有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 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在实践中获得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 这是设立项目教学这一课程的最根本的目的。如果说, 其他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 那么, 项目教学则强调让学生得到实践能力的训练。

4.项 目 教 学的 层 次 性

学生还处在长知识、打基础的阶段, 学科教学中的知识、能力训练是他们成长必需的。不具备一定的从学科教学中获 得的知识 , 开展项目 教学只能 是无本之 木、无源 之水, 无从谈起。因此, “项目教学”的开展必须由浅入深、科学安排。

5.项 目 教 学 的 自主 性

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性较强, 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原则的创新

1.项 目 教 学 法 的实 施 要 素

(1) 情境要素 :师生共同创设情境 ;

(2) 任务要素 :统筹规划“学习单元”任务的完整性 ;

(3) 组织要素 :小组合作或全班合作学习 ;

(4) 过程要素 :模拟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 ;

(5) 评价要素 :表达学习成果的多样化。

2.创 建 学 习资 源 和 协 作 学 习 的 环境

项目课程要求教学规范, 保证按实践课程设计学习过程, 在实践情境中进行学习。最终落实到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 教师的组织方式、教学场所等要融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

3.项 目 教 学 法 的 教 学 环 节

(1) 下达任务。教师分析项目涵盖的跨学科的知识及涉及的专业科目, 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分发《项目任务书》, 讲解项目要求, 使各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

(2) 制订计划。各工作小组拟订活动计划与方案 , 教师审核计划。项目小组拟订课题实施计划, 设计一份详细的《项目活动计划》,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成果汇报任务, 各小组都要有成果汇报。在计划书中学生可随时记录项目进展情况, 以便教师随时检查和指导。

(3) 选择决策。小组讨论 , 比较方案 , 选择最佳方案 , 以小组的形式做出决策。

(4) 计划实施。项目小组的活动实施 , 学生动手实践。根据计划, 学生通过翻阅、取舍、整理资料, 进行项目任务的设计, 在实训室进行实际装接操作。

(5) 项目检查。学生通过个人检查 、小组排查 , 在实训室进行装接操作和调试, 并按实际环节调试运行, 进行项目任务验证, 不断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请教教师等途径解决问题, 最终完成课题任务。

(6) 成果报告 , 评价反馈。在此阶段 , 通过“项目成果汇报、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组别互评、教师点评、师生共同总结”等程序完成对各小组课题任务完成效果的评价。并将项目任务完成的评价结果列为项目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四、项目教学法在电类专业课中的应用与创新

本文通过一项真实的工程项目, 说明项目教学法在《PLC应用技术》课程实训中的具体应用。

1.工 程 项 目 设 计

根据学生的特点, 联系实际应用, 制定可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根据课程不同的知识要点, 将一个项目分解成多个任务单, 每个任务单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情景引出任周刊2014年第54期○高教高职研究

务。如在讲授采用单序列结构状态流程图进行步进顺序控制编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时, 引入一个真实的三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控制工程项目:

(1) 下发项目任务书 (液体混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

(2) 描述项目学习目标 ( 学习目标主要围绕能力、知识和态度三个层次进行)

(3 ) 任务实施 要求 : 按照工作 过程六步 骤法 , 完成工作任务。

A.资讯。采集要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及有关信息 。

基本材料采集。查阅药剂混合机结构知识;收集所用控制电器的种类、型号规格及其结构原理的资料;收集三菱PLC有关顺序控制设计的有关资料;记录药剂混合机线路走向、布线方式、安装方式、电器分布位置, 熟悉工厂器件领用流程及相关制度;查阅GXDeveloper三菱编程软件的SFC块使用手册等。

B.决策。确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案 。

决定使用PLC的种类和规格;确定编程设计的步骤与操作方法;确定安全措施;确定电器安装工艺、布线工艺、程序调试技术。

C.计划。制订施工计划及时间安排 。

制定任务实施的工序、任务完成时间、人员分工;制定安全注意事项。

D.实施。按计划开展工作 。

工具、电器和辅助材料的准备与检测;按编写出的状态流程图进行编程设计;将在计算机上仿真运行成功的程序下载到PLC;按接线图安装电器元件及线路;对下载后的程序和线路进行调试与监控。

2.工 程 项 目的 安 装 与 调 试

将PLC与计算机连接, 程序下载到PLC中, 完成线路安装与调试。

(1) 根据I/O接线图 , 模拟实物控制配线板上进行元件及线路安装。

(2) 安装电路。1检查元器件 ;2固定元器件 ;3配线安装;4自检。

(3) 通电调试。经自检无误后 ,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 方可通电调试, 通过计算机上的MELSOFT系列GXDeveloper软件中的“监控/测试”监视程序的运行情况, 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如出现故障, 应立即切断电源, 分析原因、检查电路或梯形图, 排除故障, 进行重新调试, 直到系统功能调试成功为止。

3.工 程 项 目 的评价

评定从两个方面入手, 即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组员表现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工作态度;结果性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 如工具使用正确、布线合理、检测方法正确、操作顺序得当, 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就训练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方法。针对该项目完成的实际情况, 设计表格考核评比内容。首先由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然后由教师评价, 并将评价的结果填入评价表。

通过项目教学法进行实训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提高了学生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差生”的动手能力如何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秋姬.基于行动导向的“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 .

[2]王淑玲, 杨杰忠, 等.PLC基础与实训 (主教材) .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7.

训练项目技能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统一筛选标准从年级中选出参加江苏省护理技能大赛的学生, 2014年参赛者作为对照组, 2015年参赛者作为实验组,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被试者由同一指导教师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项目的训练指导, 时间为5周, 均采用北京医模心肺复苏培训及考核系统 (JW4101) 进行训练, 两组被试者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训练方法, 按照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强化巩固的形式进行。实验组采用增强自我效能的方法指导学生训练。

1.2.1 设置训练周目标,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教师通过研究比赛评分标准找出技能训练的关键点, 即按压、开放气道、吹气动作的有效性, 将完整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总体目标分解为难度适中的阶段目标, 制订训练周计划:第一周使学生学会正确按压动作和姿势;第二周学会正确开放气道和吹气动作;第三周将按压—开放气道—吹气动作串联, 完整演绎操作流程;第四周按压吹气正确率达标, 保证电脑客观评价数据准确性≥80%;第五周模拟真实急救场景, 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急救感觉, 规定每一环节的操作时间, 学生可根据自身训练情况和学习特点调整阶段目标完成所需时间。

JW4101可将心肺复苏模型连接至计算机, 学生进行操作时同时在电脑上显示吹气潮气量、按压部位、频率及深度数据。训练中教师利用自行设计的技能训练成长记录单 (见表1) , 将数据和学生技能动作出现的问题结合记录, 并将学生操作过程录制成视频, 于学生操作后及时反馈, 和学生一起分析技能动作的偏差对数据的影响, 促使学生及时调整动作要点;将每一名学生的技能训练成长记录单集结成册, 让学生可以观察到每日的训练成长, 获得成功体验。

1.2.2 同伴互助, 帮助学生增加替代性经验

护理技能大赛分为中职组和高职组两个组别进行竞技, 可根据赛制在训练过程中使高职组和中职组学生结对训练, 让高职组学生对中职组学生进行跨级指导。高职组学生通过指导进一步明确操作要点, 中职组学生通过高职组学生的榜样示范及训练经验传授, 在短期内迅速成长, 也相信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就能达到高职组学生的水平。高职组和中职组学生每天进行分组竞赛和操作观摩, 分析训练成效;每周重新进行配对, 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吸收他人的技能所长, 进一步增加替代性经验。

1.2.3 激励与建设性批评相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归因

结合学生的技能训练成长记录单、操作视频进行分析, 其说服力最强[6]。每天训练后及时召开总结会, 对比分析学生的成长记录单, 若发现学生按压、吹气动作正确率提高或动作偏差记录减少, 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若学生动作正确率未提高或动作偏差增多, 则回放录制的操作视频并结合记录的问题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将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不够, 激励学生刻苦练习, 不断弥补能力上的缺陷。

1.2.4 帮助学生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

技能大赛对学生心理素质要求极高, 过度的紧张焦虑会削弱身体的灵敏性, 导致技能水准失常。特别是训练中、晚期的学生, 因为反复枯燥练习变得低落和烦躁, 进入训练的疲惫期和技能提升的瓶颈期。对此, 每周可设计进行一次新奇的训练活动, 如举哑铃臂力训练、瑜伽、形体训练等, 放松学生心情, 维持学生的训练热度。

1.3 评价指标

1.3.1 自我效能

采用梁宇颂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7]来评价学生的自我效能。该量表共有22个条目, 采用5级评分法, 总分范围为22~110分, 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该量表将学业自我效能分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学习行为自我效能,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比赛前一周进行自我效能感测评。

1.3.2 心肺复苏项目操作考核成绩

两组学生均在相同的竞赛场地、由江苏省技能大赛临床专家组进行考核, 专家组成员由大赛组委会按照统一的筛选标准在全省三甲医院进行遴选, 对于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职称资格作出严格规定。比赛前随机抽取3名专家组成心肺复苏项目考核组, 比赛中3名专家分别打分, 最终成绩取平均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表2显示, 实验组自我效能总分、学习能力及学习行为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2.2 两组学生心肺复苏项目操作成绩比较

表3显示, 经过5周的训练, 实验组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3 讨论

3.1 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护理技能大赛训练的有效性分析

技能大赛采用选拔性机制, 对于学生的理论基础、技能水平、心理水平和职业素养均做出了严格要求, 对学生而言属于挑战难度较高的任务。徐大真[8]研究发现, 在备战技能大赛时, 选手存在自信心不足、动机水平不高、心理准备不足、焦虑过度等问题。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水平, 可以促使学生倾向于选择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 学习的持久度和坚持度得到提升, 愿意为提高技能投入更多训练时间;也促使学生将训练重点放在解决操作难点上, 而不是被紧张焦虑的情绪消磨, 有利于技能水平稳定发挥, 从而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Mc Laughlin K等[9]研究表明, 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信念更有助于学生获取较好成绩, 促使其投身于护理事业。

3.2 运用自我效能增强策略提高学生自我效能

本研究综合运用自我效能增强策略, 将训练总体目标分解为难度适宜的阶段目标, 规范每一阶段技能所要达到的标准, 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完成, 使其不断体验成功感。在每一训练阶段为学生提供及时反馈, 帮助其逐步建立自我评价模式, 增加直接经验。如第一周目标:学会正确按压动作和姿势, 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镜中的状态调整按压姿势;第四周目标:按压吹气正确率达标, 为学生建立技能训练成长记录单, 录制操作视频并及时记录训练过程, 与学生共同分析自身技能动作与电脑反馈动作准确性之间的联系。Mc Conville S A[10]在教学中也采取了收集护士护理危重病人的剪辑视频, 让学生边观看边进行讨论, 以增加护生与病人沟通时的自我效能,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 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显著提升。本研究发现学生主动训练次数增加, 由教师指导操作中的问题过渡到自行觉察出操作练习中的问题, 并与教师进行探讨, 学会了反思。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动作技能分析时, 要引导学生合理归因, 将问题解决思路转至努力程度, 而不是自身素质的局限。如有一名选手为矮胖体型, 由于体型局限经常出现错误的训练数据指标;教师在指导该学生练习时要淡化学生身体素质上的不足, 将重点归结为学生训练量和方法的不足;通过反复练习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学生逐渐找到了训练的感觉, 好胜心被点燃, 由原先惧怕练习该项目渐渐变成了喜欢该项目, 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高分。训练时还让高职组学生与中职组学生进行结对训练, 每天进行分组竞赛, 无形中双方的自我效能都得到了增长。

3.3 自我效能增强策略可提高竞赛成绩, 发展学生职业能力

通过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学生自信程度和心理水平得到提升, 竞赛动作稳定性提高, 获得较高分数。有学者将自我效能理论运用于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教学和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 均得到了相似的结果[11,12]。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极大喜悦, 自我效能水平进一步增强, 促使学生泛化到类似的困难情景中, 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 形成良性循环。在常规护理技能教学管理中, 参赛选手可作为同级学生的“小导师”, 进一步发挥替代性经验的榜样作用, 在与同级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 其形成的职业素养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带动其他学生职业能力共同发展。

4 小结

通过运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培训实践, 发觉该理论可显著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和竞赛成绩, 并能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 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专业稳定性。该研究样本量较少且时间尚短, 今后可进一步扩充样本量, 进行技能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吕景泉, 汤晓华, 周志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与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9) :54-56.

[2]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man, 1977.

[3]马金凤, 赵秋利, 刘美芳,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护理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5) :438-440.

[4]赵芳芳, 赵秋利, 杨永丽.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2) :111-113.

[5]康晓凤, 绳宇, 王莉晓.护理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10) :64-65.

[6]尚艳芳.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9) :86-87.

[7]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0.

[8]徐大真.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心理技能训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35 (10) :40-44.

[9]Mc Laughlin K, Moutray M, Muldoon O T.The role of personality and self-efficacy in the selection and retention of successful nursing students:a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8, 61 (2) :211-221.

[10]Mc Conville S A, Lane A M.Using online video clips to enhance selfefficacy toward dealing with difficult situations among nursing students[J].Nurse Education Today, 2006 (9) :200-208.

[11]王平.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儿科头皮静脉穿刺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10, 17 (3B) :22-23.

训练项目技能 篇11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实践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TG51-4

《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一门一体化课程,它以职业标准为课程的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按照教学要求和技能特点设计了焊工基本功、焊条电弧焊、CO2 气体保护焊、氩弧焊、气割与气焊等教学模块,每个单元都有具体的理论和技能要求,将理论知识完全融入实践教学。以往我校的实践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权力性控制之下,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步骤,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学生提不出不同的见解,收获只是验证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仅仅起到了验证实验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无从着手。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些问题呢?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在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方式能使信息由单向传递,变为双向、多向交流,促使学生由短时记忆,演变为长时记忆,还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使学生成了主体。

二、项目教学法的程序

项目教学法的程序一般按以下七个步骤进行:

(一)确定项目任务

这是项目教学法的导向阶段,即立项。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二)制定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原理图等资料制订项目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一般此阶段包括四步:1、学生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進行学习。2、学生自主学习,项目开发。3、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小组的行动计划。4、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完成成品制作。

(三)组织项目实施

此阶段中,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对项目实施步骤,教师要解释清楚,相关资料也要及时给出。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

(四)检查评估、总结

在项目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小组内互评,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六)编写项目报告

它是作者思想体现,是工作过程的文字表达,也是学生撰写技术性总结和文件能力的体现。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和表达的重要方面,从项目开始时学生就应将产品焊接结构草图、焊接接线、工艺规程、焊接操作等体会记入报告草稿本内。完成时,将草稿本的内容整理归纳后编写正式的实习报告。

(七)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成果展示

实训教师把学生个体在完成该项目的质量和时间,以及每个小组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测评依据,选出优秀小组,并进行成果展示。其考核方式实行三级考核,按设计30%、焊接60%、实训报告10%的比例分配,进行自测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测评。从学生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互相评价,让他们在互评中学习,共同提高。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确立项目要恰当、实用

项目的确立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有机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以成果形式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评分标准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

2、项目实施仍要重基础

项目教学法实施,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在重视项目实施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模块,各个部分强化突破,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师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师指导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

4、要使学生人人参与项目,并能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依赖能力强的学生,要让他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事可做,所以在项目分工中任务一定要明确,要求组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设计结果。每生一个实习报告,并推行“一帮一”的措施,对部分学生及时帮助纠正,提高教学质量。

5、项目总结必不可少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总结相当重要。它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白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是指操作过程中既快又不影响焊接质量的良好方法的选择,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6、此法教师不减压

项目教学法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教师的任务未必减轻。要求教师不仅能组织和管理好教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信息加工能力,还应具备项目规划、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必须从事研究性学习,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根据大纲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点选好项目。

实践证明,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是一名向导,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确实做到了“教、学、做” 合一,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抽出大量的时间帮助差学生,有利于进行“因人施教”。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的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参考资料:

1、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训练项目技能 篇12

关键词: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当前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教学主要面临两个困惑:一是专业课程枯燥乏味, 科学性、系统性很强, 而且专业技术更新步伐很快;二是技校生源素质近年来不断下滑, 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何提高机械专业课程课堂效率, 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使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相应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是摆在机械专业课教师面前的难题, 也是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在此基础上, 项目教学法能极大地改善以上原因, 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

1 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 就是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用项目教学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从而达到职业所需能力的要求。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 项目教学是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第二, 项目教学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引导。第三, 项目教学的学习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之中。

项目教学法主要按照五个教学阶段进行:布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过程、检查评价、归档或应用。在项目教学中,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 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 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创新的乐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不会→认识→熟练→巩固→提高”的过程。由此可见, 项目教学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 学生学习有张有弛, 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认识规律。这样学生学得快, 学得牢, 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 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 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精神。

2《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例分析

项目的名称是《单球螺纹轴的加工》, 这是《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实训项目。该实训项目主要练习圆弧的加工和螺纹的加工, 包括外圆尺寸控制、工件装夹、圆弧车刀刃磨等。具体过程如下。

2.1 布置任务

如图1所示, 零件图教学训练的典型零件。毛坯尺寸为φ50×98 mm的45号钢, 通过本校现拥有的车床CA6140加工出图纸要求的单球螺纹轴。并按照评分标准检测评价。

2.2 准备与安全

(1) 圆弧车刀刃磨方法; (2) 双手控制法车成形面的方法; (3) 圆球的检测方法; (4) 螺纹的加工方法及螺纹的检测标准等。学生的学习资料包括, 课本课题七“车成形面”, 课题八“低速车普通外螺纹”一节, 以及机床的操作规程与说明书、安全知识等, 让学生作为学习参考的资料。

2.3 讨论与确定

全班30名同学分成6组, 各小组分别进行加工方案设计讨论, 并最终由组长把加工方案汇总, 选出本小组认为最合理的加工方案。填涂工艺卡片。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和解读本小组的具体方案, 指出方案的优缺点, 并接受其它小组成员的质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 对学生未发现原则性的错误指出并引导学生改进。全班学生通过这一环节, 开阔了设计思想, 各小组对设计方案都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以下是班上第二小组学生设计的加工方案。

先夹一端车毛坯端面, 伸40长, 先粗精车左端外圆φ48、φ36—切槽—倒角—车M36螺纹—调头—平端面保总长—车外圆φ40、φ22—车单球—车R5圆弧—抛光。

2.4 加工与检测

项目实施方案确定后, 每个小组准备相应的工、夹、量具, 刃磨刀具。分别对机床进行加工前的检查与调试, 准备工作结束。在加工过程中, 严格按照工艺卡片进行加工。工件加工完成后, 首先进行自检, 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互检, 最后教师检查, 确定本次加工成绩。

2.5 归纳与总结

展示各小组学生的加工零件, 让每一名同学叙述在本项目中失与得, 发现错误以及改正错误的方法。最后由教师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对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扬, 犯错误的同学进行鼓励, 屡犯错误的同学进行批评。

通过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各个操作环节, 学生通过已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补充的新知识, 基本能完成本零件的工艺设计、加工、检测, 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但是, 也存在个别同学在学习过程中, 自我控制能力差, 主动学习意愿不强, 存在散漫不认真现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 让同学快速适应这种教学形式。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大胆尝试。通过一年多的实践, 得到学生的极大认可, 也更加鼓励我们积极的参与的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当中。

参考文献

[1]徐涵.项目教学法有关材料[J].职教论坛, 2007 (3) .

上一篇:文献计量研究下一篇:企业战略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