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训练网络工具(精选12篇)
技能训练网络工具 篇1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自然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随着世界范围教育改革的深入,发达国家都普遍拓宽了教师教育的范围,树立“持续性教师教育”理念,将“终身教育”的概念引入教师教育领域,将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培训终身化有机结合,使教师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广泛开展起来。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描述了网络课程的基本内涵:“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这就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纳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为在职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中国的远程开放教育伴随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更将逐步成为每个人终身学习的教育形式。
不断发展的教师专业化对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教师亟待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以迎接挑战。高师院校理应将教师职后技能培训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可以依据教师职业技能的特点、技能训练原理以及“习得性”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基本特征,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网络的系统规划、开发研制与应用推广,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教学中的作用,为在职教师的技能提高创造新的路径。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网络教学模块建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借助于他人和环境的帮助,积极构建所学新知识的过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网络教学正是以网络理论学习、网络技能训练、网络教学评价、网络教学反馈四个模块为平台(详见图1),通过知识
信息向导、案例分析引导、演示实验指导、考核评价督导、教学资源共享等方法,充分发挥网络特点,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空时限制和教学内容限制,创建良好的交互性能和以学员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有效解决在职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课程要求的矛盾,努力营造一种有助于探究知识和自主训练的环境,促进在职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一)建立网络理论学习模块,使教师职业技能学习多样化
优秀网络课程设计的一大标志就是能够适应和满足在职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差异对教学进程的自主需求。网络理论学习模块(详见图2)可以使传统课程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和输入过程,变为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主动实践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主动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理论与自身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主动测试自己的学习成果,决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进程,缩小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新要求的差距。
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一切学习活动可以在教师的指点下自己调控、积极探索。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网络教学平台既有为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模块,也有深化拓展内容的提高模块。不但可以提供教师上课的讲稿、课件,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课堂以外的学习资源,让在职教师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特别是自己教学实际的需要选择自己想学的项目,采取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拓展自己的知识学习,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当自己在教学中有困难时,既可以到网络平台上寻找相关的辅导资料,帮助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论坛的平台向网络上的同学、教师或校内外专家提问。由于在网络无限的资源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学到不同内容,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理解,学员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将传统的课堂讨论或小组操练放到网络平台上进行,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师生间、学员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创造性地组织和交流信息,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建立网络技能训练模块,使教师职业技能学习个性化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实践操练都依赖于学生大四的教育教学实习或微格教室,造成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高要求与实践时间短、场地严重不足的矛盾,教师有限的一对一的辅导与众多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这样,在职教师在校期间的这种“先天不足”直接影响其教学。而网络技能训练板块可以实现学员职业技能训练的化整为零(见图3)。首先,此板块所提供的优秀教学示范课录像,可以帮助在职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化抽象为具体,既便于理解吸收原来上学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也便于模仿操练,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其次,在职教师通过适合自己的媒体形式,如家用DV机、电脑摄像头、微格自习室等,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录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便可以实现实践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的数字化,加大通过网络教学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时间和力度,创建一种在形象直观的环境中进行模拟演示、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案例求解相结合的新方法,以此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实用的教学技能和检验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技能训练模块,还可以自由发布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与心得,促进在职教师的教学反思与经验交流。
(三)建立网络评价模块,使学习评价多元化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网络教学中的评价模块可以打破传统教师只能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来评价学生的“一言堂”、“一考定终身”的模式,而使对学员的学习评价更加多元化(详见图4)。一是自我评价。通过自评既可以及时地发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也可以浏览他人的教学实践,并将他人的优点结合到自己的训练中,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二是学生互评。在职教师通过网络选择其他同行的教学实践录像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这位同行。每个在职教师对教学的技能技巧的理解和掌握都不一样,在评价他人教学的过程中,自己可以积极思考,提高教学能力,培养创造能力。三是教师点评。教学实践操练完成后,教师如果能即时点评,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教学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为教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浏览所有学员的作品,及时发现每位学员的闪光点及不足,再通过网络反馈给每一位学员,加之多种类型的典型范例,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进行精彩有效的讲评了。
网络教学对学员评价的开展可以利用网络服务器,长期动态的存储大量的个人信息,并可以持续跟踪记录学员的学习情况,从而从知识、品质、能力、态度等多项指标,更加科学、理性、全面地对学员进行评价。网络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广泛的传播性、时空的开放性、数据收集管理的方便性,以及个性化的信息交换、快捷的数据分析功能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建立网络教学反馈模块,使信息开放化
学员对自己的教学反馈往往来自于教学督导、专家领导,或是学生的教学评价反馈。但是由于教学评价参与面有时过窄,反馈形式大多数是“面对面”的反馈,很多人没有机会参与教学信息反馈,或碍于情面“报喜不报忧”,导致学员在自己所在的学校中得不到客观、准确的教学反馈。容易出现学员所教的学生“敢怒不敢言”,学员“自我感觉良好”的现象。网络教学反馈模块(详见表5)中,由于都是虚拟身份,人们的反馈更加大胆、公正;参与反馈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参与面更大,使教学反馈信息更全面、更真实。
另外,网络反馈模块中的BBS模式和意见箱形式不但提供了教学信息的反馈,而且还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不但能够提出问题,还可以通过“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教学思维和手段的创新,从根本上改进教学。
二、网络教学的优点
(一)网络教学能帮助学员全面、快速地搜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资料
一节优秀的英语课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以往这些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的,这无论是对于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指导教师还是对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学员都无疑是一种无奈。网络教学可以为模拟训练提供大量的文字和非文字信息,超强的链接功能甚至能够涵盖国内外的相关信息,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既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多样,也可以帮助学员灵活、快速、高效地调用最新的信息资源,方便教师教学和学员教育教学实践。
(二)网络课程教学有利于激活学员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传统课堂上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教学受到教学手段限制,往往是上课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枯燥,课后练得茫然。学习成了苦差使,技能训练成了纸上谈兵,不少学生也因此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网络教学能大大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以多个兴奋点激发学员的思维。网络教学可提供许多语言素材,如优秀示范课、优秀课件、教案、教学资料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并用这种全信息地表达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生动、形象、逼真的表现效果,摒弃了传统课堂教学不利于学员实际操练和兴趣培养的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特别是基础差的学员自控力较差,做事情往往凭兴趣出发,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是如此。教学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
(三)网络教学可以帮助学员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优化技能操练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个难点。而网络教学所提供的教学平台可以帮助学员自己教学完成后迅速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对教学重点进行强化;教学论坛和教学反馈平台可以帮助学员答疑解惑;教学案例、实践分析平台等都能调动学员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使教学技能既清楚又生动,便于学生举一反三,增强学习效果。
(四)网络教学可以增加互动性,提高训练效率
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利于储存大量信息。网络教学中的学员来自于四面八方,角色各不相同,看问题角度、训练手段等各不相同,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参与意识,促进学员各抒己见,形成良性互动,使学员的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网络教学的应用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教育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一方面,网络教学体现了当今社会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只有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网络技术业务进修,积极从事网络教学课题的探讨和研究,提高完善网络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教学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也给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反馈平台。通过学员在网络平台集中反映出的问题,教师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中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查缺补漏,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网络教学不应简单地把教师的课堂讲授搬到网上,更不是把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搬上网。它不仅要求教师在网络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还要对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重组与综合设计。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没有固化的模式和标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创造。
参考文献
[1]战菊.计算机技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于教师角色的再定位[J].中国英语教学.2003(2).
[2]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19日.
[3]朱艳梅.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2008年10月19日.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9).
技能训练网络工具 篇2
《教学技能训练标准》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目录
一、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1
二、基本教学技能...................................................................................................................1
(一)、教学语言技能.....................................................................................................1
(二)、教学案例演示技能.............................................................................................2
(三)、提问技能.............................................................................................................2
(四)、讲解概念、理论技能.........................................................................................3
(五)、图、表演示技能.................................................................................................3
(六)、教态变化技能.....................................................................................................4
三、调节控制教学过程的技能...............................................................................................4
(一)、导入技能.............................................................................................................4
(二)、反馈强化技能.....................................................................................................5
(三)、组织教学技能.....................................................................................................6
(四)、结束技能.............................................................................................................6
四、课堂教学的实施...............................................................................................................7
(一)、教学对象分析.....................................................................................................7
(二)、课堂教学设计.....................................................................................................7
(三)、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8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职业,同医生、律师一样,必须经过持续不断的训练才能获得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教学的重要方面就是教师的质量及其教学中对学员的影响。培训教师的焦点便集中在如何使教师掌握教学技能上。
教师的每项技能都是为了引导学员更好的学习,以促进学员的学习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建立在学员学习的基础之上。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员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它是教师的职业技能。
一、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
1.对学员进行人生的启发、思想的激励; 2.鼓励学员去创造、去突破; 3.激发学员的潜力;
4.树立起学员学习的信心;
5.站在学员的角度设计准备教学; 6.教师授课要有饱满的激情;
7.能够感染学员,能和学员产生真正的共鸣; 8.学会在课堂上表演;
二、基本教学技能
(一)、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分为口头表达、教学演示和身态语言(通过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来表达思想)三种形式。教师的语言技能水平,是影响学员学习的重要因素。
教学语言要具备教育性、专业性、科学性(准确)、简明性、启发性和可接受性几方面,要注意语音、语调、节奏、速度。
评价内容
1.语言流畅,节奏适当;
2.正确使用本学科的名词术语; 3.遣词造句通俗易懂; 4.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5.感情充沛有趣味性、启发性;
6.讲普通话字音正确,英语发音标准; 7.语调抑扬顿挫,舒缓适当; 8.运用短句,防止语句冗长; 9.简明扼要没有不必要的重复; 10.没有口头语和多余语气助词;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训练方法
1.播放以往教师的课堂教学录音,全组教师进行评价;
2.每位教师选择针对某一项教学技能进行10分钟的试讲,全组教师进行评价。
(二)、教学案例演示技能
任何类型的演示都有一个过程,一般都是开始于使学员做好观察的心理准备,结束于对学员的核查理解,其间经过案例演示、指导观察、提示重点几个步骤。一般演示程序:心理准备――介绍演示内容――演示案例――指导观察――提示要点――检查理解情况。
评价内容
1.演示目的明确,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2.演示案例选择适当,有利于传递教学信息; 3.演示前对案例、实验等交待清楚; 4.演示中指导学员理解,强调关键; 5.演示程序步骤有条不紊; 6.演示操作规范,示范性好; 7.演示、讲解结合,有启发性; 8.演示效果明显,直观性好; 9.形式多样,增强效果;
10.演示案例典型,有利理解;
训练方法
结合10分钟课程讲解前,说明几个问题:
1.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 2.讲解和演示的结合采用什么方式? 3.如何组织教学,说明教学过程。
(三)、提问技能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种师生交流的教学技能。提问过程:引入问题――陈述问题――中间介入(处理学员不能作答或回答不完全等问题,注意把握核查、催促、提示、重复、重述、控制时间)――评价阶段(主要有重复答案、重述、追问不足、更正错误、评价、引申、扩展)。
评价内容
1.提问目的明确,紧密结合教学;
2.问题有启发性,指引学员学习; 3.问题的设计适合多种水平学员; 4.把握提问时机促进思考;
5.问题表述清晰,语言简明易懂; 6.有适当停顿,给予思考时间; 7.提示适当,帮助学员思考; 8.提问面广,照顾到各类学员; 9.对答案能分析评价,强化学习;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10.鼓励学员参与教学回答问题;
训练方法
选择一段课堂提问方面的录音,全组教师进行评价。
(四)、讲解概念、理论技能
原则:运用丰富实例,使学员容易理解;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加深理解记忆;同时多个实例比较,加深理解;使用反例,及时巩固;
评价内容
1.使学员掌握了概念的目的和意义; 2.能提供丰富实例,充分解释概念; 3.对案例分析比较,揭示概念本质; 4.综合概括有条理,有利形成概念; 5.概念内涵、外延明确,用词准确; 6.对概念进行分析,审核理解; 7.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及时巩固; 8.能调动学员积极性,促进思维; 9.语言生动、清晰、简练;
10.能检查学员理解,反馈强化。
训练方法
1.选择一段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全组针对引入、实例解释、指导分析、概括定义、巩固运用等进行讨论评价。
2.选择听取课堂录音,分析讲课实况。
3.本课程所涉及的英文术语及缩写,包括英文全称解释。
(五)、图、表演示技能
图、表运用得当,往往最能说明问题,方便学员记忆理解。
评价内容
1.文图准确,有科学性;
2.层次分明,有条理性; 3.绘图规范,有示范性; 4.重点突出,有计划性; 5.布局合理,有艺术性; 6.形式多样,有启发性;
训练方法
选择一段教学内容,针对所以图、表进行讨论评价。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六)、教态变化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头语言是控制和抓住学员注意力,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最主要手段。教态变化包括语言、语音、表情、目光、动作等多方面的变化。
教态变化的原则
1.要充分认识教师的教态对学员的教育作用及情感上的激发作用; 2.非语言行为的运用必须明白、准确,使学员能准确理解; 3.非语言行为的运用要繁简适度;
4.非语言行为的运用要恰当掌握分寸,不宜夸张。
评价内容
1.态度和蔼,创造和谐课堂气氛; 2.站立姿势端正,自然优美大方;
3.注意适度走动,快慢合适、停留得当; 4.以手势助说话,没有多余动作; 5.声调、节奏变化,增强语言情感; 6.注意眼神交流,面向全体学员; 7.恰当改变交流方式;
8.交换教学形式,课堂生动活泼; 9.适当运用停顿,引起学员注意; 10.注意着装发式,身教言教并重;
训练方法
现场观摩10分钟,然后进行讨论分析、评价。
三、调节控制教学过程的技能
教学过程是通过师生互相作用,不断引导学员学习,逐渐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为了使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掌握以下调控教学的技能:
(一)、导入技能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开始时,引导学员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
导入类型
1.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法导入;
2.利用实例的方式导入; 3.从生活实际问题导入;
4.提出事物矛盾,设置悬念导入; 5.以讲故事方式导入;
6.利用知识技术衔接与转折导入;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典型的导入过程:集中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明确目的――进入新课程。
评价内容
1.导入的目的明确,有针对性;
2.导入方法与新知识联系紧密,有启发性; 3.能从导入自然进入新课程内容;
4.能够引起学员兴趣,集中注意,有趣味性; 5.感情充沛语言清晰,考虑语言的艺术性; 6.面向全部学员;
训练方法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题,为之设计导入方法。(注意你选择的导入方法与课题内容、目的的关系;你的导入方法是如何促进学员学习的?选择是否适当等)
(二)、反馈强化技能
反馈在教学上,是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的过程。强化通过激励、提醒等教学手段巩固加强教学效果。
得到教学反馈的方法
1.课堂观察(环视、集中注视)2.课上提问 3.课堂考查
4.实践操作,安排练习
强化的类型
1.语言强化
2.通过辅导接近和接触强化 3.符号强化 4.必要的重复
评价内容
1.能随时注意获得教学反馈信息; 2.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反馈信息; 3.能利用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4.对学员的反应能及时予以强化; 5.给学员的强化、反馈明确、具体; 6.强化方法适当适度;
7.鼓励较差学员的微小进步;
8.内部强化为主,增强学员学习信心,促进主动学习; 9.正面强化为主,慎用惩罚方法; 10.强化方法符合学员的年龄特征。
训练方法
1.讨论:你认为学员的哪些态度和观念对促进学员的学习是有利的?你怎样利用他们,发展他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们?当学员的这些行为出现时,你又如何强化他们?
2.讨论:设计一个强化表,将带有奖励性的教学活动安排进去。
3.实践:选择一段教学内容,用提问的方法进行教学,然后分析讨论。
(三)、组织教学技能
教师是课堂的核心,树立教师在课堂的威信,通过良好的组织技能可以更好的引导学员学习。
组织的目的
1.组织和维持学员的注意;
2.引起学习兴趣;
3.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4.帮助学员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组织的几种形式
1.管理式组织(课堂秩序的组织、个别学员问题的管理); 2.指导性组织(实验练习组织安排、课堂讨论的指导组织); 3.诱导性组织(热情鼓励、设置疑点,激发兴趣)。
评价内容
1.在组织管理中注意教书育人,明确目的,对事不对人; 2.能及时对学员进行组织和引导; 3.组织引导方法得当; 4.理解学员,尊重学员; 5.应变能力强,能因势利导;
6.处理学员问题不焦不躁,沉着冷静;
训练方法
观摩10钟课题教学,本组讨论。
(四)、结束技能
结束是一个任务的完成。结束的过程大体需经过几个阶段: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已学――拓展延伸。
评价内容
1.结束目的明确;
2.结束的方式与内容相适应; 3.使学员感到有新的收获;
4.强化的方法,增强了学员对课程的兴趣; 5.使学员的知识得到系统化;
6.检查学习,达到强化学习的效果。7.首尾呼应,互相映照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训练方法
1.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课题,为这个课题设计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束方法。
2.思考:结束时,你是否感到达到了教学目标?结束时,学员是否感到很有收获?结束时,你是否强化了学员的学习?你选择的结束方法本身是否有趣,是否增强了学员对课程的兴趣?
四、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对象分析
培养对象:非计算机专业为主的需要转行就业人员,属成人教育;开始的学习能力较差,基本上是对所学的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
教学目标
短期认证技能培训和长期的转行就业培训,培养成为IT实用型人才。
对象特点
1.学习目的明确:他们决心转行,有就业压力,渴望工作,希望学有所成,学习的针对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简单的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这一点有别于传统的学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力求目标明确,使学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实用价值。
2.其他方面的经验丰富:学员有丰富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经验,他们对老师的授课水平、技术水平,会有很客观的评价,对于教师的授课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足等缺陷都会看的很清楚,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教学水平,想掩饰是不可能的。
3.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别很大:受年龄和经验及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学员水平不一。这就要求教师多方面的关心和观察不同程度的学员,针对不同学员想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学习好的学员自学后面的课程内容,鼓励学习差的学员,多花时间弥补自己的不足。力图使自己的授课速度兼顾大多数。
4.自尊心比较强:不愿意被人看做仅仅是被动学习的学生,要求教师能够在心态上能够比较平等的和他们进行教学交流,能够尊重学员,鼓励学员积极主动的学习。
5.注重学习效率:许多学员还有自己的工作,或报着即将出国的目的,时间意识比较强烈,因此教学必须讲求实效,授课内容必须紧凑,讲课要切合实际,避免拖堂,跑题等现象。
6.学员和教师的年龄和心理之间差距较小:由于年龄和心理之间差距较小,也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为了能够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就要求教师还要能够在学员面前保持良好的威信和威严。
(二)、课堂教学设计
原则:站在学员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站在学员的角度去想如何讲才能让学员听懂。教学设计主要在于分析学员的学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促进学员的学习,充分发挥学员的特点,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员学习的氛围。
分析教学设计的程序,如图1。
教学设计的主要要素
1.教学目标的确定(总的教学目标、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单元目标、课堂具体目标);
分享中人网·共建中人网
www.ChinaHRD.Net 散发人性道德光辉 沉淀人类管理智慧
2.教材的分析处理(钻研教学大纲、全面掌握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等);
3.教学案例的设计(案例的选择、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案例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第一层次:授课过程中,尽量将大的案例分步骤的讲给学员,而且一定要注意边讲边练。注意学员的接受程度。
第二层次:针对所讲内容,在适当的进行一定要分析综合,加深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第三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进行不同的引导,比如基础一般的学员,提醒其注意巩固;对于掌握适中的学员,提醒其注意多练习,掌握应用;对于学的好的学员,做一定知识内容的引申提高(前两种可以在课上或课下,后部分针对个别学员的引申提高尽量放在课下辅导学员练习时,引导学员,尽量不放在课上,避免给学的较差的学员造成太大的压力。
(三)、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员表情、课堂气氛,加强对学员的控制),并对学员的学习予以适当的评价,对学员起到引导、激励、改进、鉴定等作用。
评价内容
1.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气氛好;
2.内容安排系统性、逻辑性强,概念科学准确; 3.问题设计合理、意图明确; 4.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 5.能利用非语言的方式辅助教学; 6.对学员的反应判断正确,反馈及时; 7.演示案例设计合理,操作正确; 8.教学案例选择合理,讲解适时; 9.按时完成课时计划,应变能力强。
训练方法
1.选择一段课程,说明自己课程设计思路;
2.观摩一段课堂教学,讨论分析教师观察学员学习效果与对学员进行的评价。
技能训练网络工具 篇3
自2009年首次参加广东省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以来,我校在该项目的各次比赛中参赛成绩不断提高,稳中有升,并在近两年连续获得东莞市第一名,并连续两年获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离参加国赛只有一步之遥。作为项目的主教练,回想这些年来的训练历程,有太多的感慨和成长经历,从最初的用自制木板做实验到现在拥有独立的综合布线实训室,从最初的无头苍蝇到现在的胸有成竹,从最初的名落孙山到崭露头角。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开展的有效性训练有关,下面就谈谈我们的经验。
一、筛培选手,才德体兼备
我们常听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技能大赛辅导老师却说:“好的学生是成功的一半。”确实,参赛学生的筛选和培养非常重要,由于技能大赛的内容多、难度大、覆盖面广,这首先就要求参赛选手在“才”方面出类拔萃,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具体到综合布线项目,最开始是学生能快速接受教师的传授,快速理解一些专业术语。竞赛过程中能正确快速地阅读和理解试题的意思,明确出题者的意图,项目设计时如何做得更加完美,如何读懂FLUKE参数,如何快速完成好视频监控配置等。
其次,训练过程是一个枯燥无味、繁琐重复的过程,教师辅导的时间有限,更多时候靠的是学生的自觉,自觉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自觉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因此,要求他们在“德”方面能自律自控。
再次,综合布线竞赛也是一项“体力活”,要求选手在三个小时内完成相应的布线和设计,这其中不管是布槽架管还是拉线上墙,不管做跳线模块还是光纤熔接等,都需要一定的力度和耐力,因此,挑选和培养学生时就要优先考虑那些身体强壮的学生。
二、团队训练,循序兼渐进
综合布线是一个团体项目,要求三个选手在3小时内完成所有的任务,由于整个工程的工序多、任务重、难度大,要想在指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选手就必须先共同协商好,分好工,确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谁做什么,如何配合等。一般情况下,三人共同审题,画好草图,明确分工,一个人负责施工图设计、系统图的绘制,兼管视频BNC制作和调试、故障链路和FLUKE的测试、标签的制作、写出竣工报告等,第二个人负责墙面的底盒、管槽的安装、模块的制作等,第三人负责主干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包括设备上架、语音以及光纤的熔接等。
题目的不同,分工会有所变化,这就需要选手的默契配合。为了配合他们的默契度,我们先挑选一道有代表性的题,首先让他们自己摸索着做,辅导老师同时记录好他们每一道工序所花的时间,直到他们做完整道题目为止,然后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思考,分析得失,根据老师记录的时间制作并优化好下一次做题的分工表,第二天再重做,再总结,再优化,反复地练习,直到他们能在3小时内完成为止,然后再做第二道题,直至他们做每一道题都能控制到3小时以内。再就是不断地变换各自的量,让他们不断地协调分工,以达到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三、模块强化,水到即渠成
综合布线竞赛题有很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选手精准和快速完成,那如何培养选手既快速又精准呢?我们采用的训练方法是“模块化训练”,即一个工序接一个工序地进行训练,每道工序的训练都是从简到难,从准确到速度,从粗糙到标准,选手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要求才能训练下一道工序。以做跳线为例,刚开始,教师先教会选手如何操作,做到准确和规范,也就是说要达到100%的接通。接着就教学生如何把握动作要领,重点放到如何提高速度上。再接着就进行PK训练,测试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数量(如10分钟完成数)和测试选手完成规定数量所花的时间(如做10根跳线花多少时间等)。因此,选手在训练时是几个星期甚至1个月都在做跳线,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如10分钟内做完12根跳线,表示该选手已熟练掌握该模块,才有机会学下一道工序。这种训练方法不但可以帮助选手快速提高操作速度,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定性和耐力,在训练的过程中还会采取不同形式和不同环境来进行,如站着做、蹲着做、在梯子上做等,还会突然把他们带到一个陌生的班上进行演示,也会把他们接到饭堂、过道等地进行训练等。通过这些方法,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耐性,还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如此训练下去,假以时日,选手就能快速和精准地完成每一道工序的操作,在比赛前一个月左右,再根据“择优原理”组合起来,自然整体水平就提高了。
四、梯队培养,老中青搭配
我们知道,选手只能参加1~2次比赛,但比赛是年年有的,要想保持自己的竞赛优势,梯队培养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老中青搭配,“老”指的是当年参加比赛的学生,以高三的学生为主,一方面经过两年时间的训练,技术、经验等都达到了竞赛的要求,水平是团队中最强大的,也包含可以随时参加比赛的替补队。“中”指的是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训练,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要求,能独立完成一整套题目的要求,但经验和速度还达不到竞赛要求。“青”是指刚入学就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班主任推荐过来的新手。通过梯队培养,一方面,可以新老更替,及时向团队补充新鲜血液,增加替补梯队。另一方面,训练过程中,可以以老带新,减轻辅导老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
五、内练基础,对外交朋友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使技能竞赛出成绩,夜郎自大、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俗话说,只有跟强手过招,你才能不断进步。跟强手交流,虚心向他们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也才能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毕竟那些在国赛和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例如,他们对出题方向的揣摩,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训练速度,如何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甚至每一个操作动作的辅导,工具的选购等都有体会。在这几年,我们每年都会到深圳、珠海、中山、广州等一些强校进行交流和学习,而且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比赛前,大家都会在一起讨论和商量出题的可能方向,并交换各自所出的题目进行训练。由于技能竞赛经验都是很多学校在不断磨练中积累起来的,一般不会随意示人,这就需要我们的辅导老师在平时外出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注意积累自己的人脉,以诚待人。如果交流过程中,你刻意保留自己的实力,或者马虎应对,对方也就不会把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你。因此,在交流过程中,一定要以诚相待。
六、完善制度,严格以执行
我们经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矩,作为一个训练队,同样要建立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一定要奖惩结合,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刚开始组队时不要制定太过严格,毕竟突然把一些无拘无束的中职生召集起来,平时散漫惯了,一时管教太严他们会接受不了,有些学生会随便找个理由退出,让你奈何不了他。因此,我们可以在组队后,慢慢制定,慢慢实行,1~2年后就可以开始严格起来。只要学生参加一次市赛了,团队也就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也就不断完善了。当第二次招收新选手的时候,学生就有了一个心理预期,当你严格执行制度的时候,他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我们的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训练的时候要求,纪律要求,请假制度,如何监管他们在训练室的要求等。详细一点,如学生一进训练室,除组长以外就要求所有学生把手机关机并放到指定的位置,一进训练室就要求每人做30个俯卧撑,要求每次训练要做好记录并存档,每周要写一篇周记,组长每周要做一次汇报,团队每两周要召开一次会议,等等。
七、体能训练,早晚要坚持
前面已提过,综合布线竞赛是一个“体力活”,有时一蹲就是半个小时,做槽、弯管、拉线等都需要一定的体力,挑选选手时要注意他们的身体素质,除了基本的素质外,还得对他们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体能训练包含几个方面,一是每天早晨半个小时的专业训练,包含跑步、蛙跳、抓手训练等。二是每天进训练室的30个十指俯卧撑和出门的标准50个俯卧撑等。三是每周一次的2000米体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求他们团结一致,迈着整齐的步伐,叫着嘹亮的口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他们叫出自己的豪言壮语,增强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朗诵技能训练模式 篇4
一.普通话语音训练
普通话语音训练, 是提高学生朗诵技能的第一步。既要进行声调、声母、韵母、音变训练, 更要讲究科学方法。
1.普通话四声调训练。夸张四声训练法, 选择“清正廉洁、英明果断”等词语, 让学生大声反复练读, 体验四声调发音技巧。
2.普通话声母训练。采用声旁类推法, 由学生选取平舌音与翘舌音、唇齿音与舌根音为声旁的字, 做成声旁类推卡片, 记忆练习, 掌握其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普通话韵母训练。采用“辨音诗”练读记忆法, 例如把“en”韵母代表声旁编成诗歌“怎肯轻言愤世, 说甚看破红尘, 无病呻吟何其益, 空负好时辰。问人生真谛何在?奋进是根本!”, 让学生进行在有趣的记忆中, 掌握前后鼻韵母发音规律, 克服发音缺陷。
4.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轻声、儿化、“一”、“不”、上声和语气词“啊”等变调训练, 内容复杂, 采用词语听辨、绕口令练读等方法, 让学生掌握语流音变规律。
二.科学发声技能训练
提高朗诵技能, 既要会说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也要掌握科学发声技巧, 使语音既准确、清晰, 又响亮、圆润, 具有一定的磁力。
1.呼吸气技巧训练。朗诵表达中的亮度、力度以及音色的甜润、优美, 主要取决于气息控制和呼吸方式。采用意念吸气、喊人呼气训练法。例如, 以发音响亮的音节组成人名“张红”、“王京”等, 让学生由近渐远或由远渐进地呼喊, 达到气息控制之目的。
2.共鸣控制训练
(1) 口腔共鸣训练, 采用单韵母i、u、e、o发声, 把声音从喉咙中“吊”出来, 使其能“站得住”。
(2) 胸腔共鸣训练, 选一句话, 先用低调说, 再一级一级地升高, 然后再一级一级地下降, 体会胸腔共鸣的加强。
(3) 鼻腔共鸣训练, 做半打哈欠状打开牙关, 提起上腭, 再缓缓闭拢。
三.良好心理素质训练
朗诵是一种复杂的生理与心理过程, 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 除了要求朗诵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表达能力之外, 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朗读训练时我们应多想办法进行心理训练, 使朗读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朗诵技能训练
朗诵技能训练, 包括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内在语运用, 以及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副语言运用。
1.内部心理状态训练
(1) 抓“实词”, 朗诵句子。例如“天冷急了, 下着雪, 又快黑了。”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重点训练形象感受, 使句子中的“实词”刺激自己的视觉、触觉等感官, 在内心跳动起来, 形成“内心现象”, 并透过白纸黑字, 产生视觉想象, 看到“雪花、天黑”, 从而感到“冷极了”。
(2) 抓情感基调, 朗诵作品片段。例如“……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 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越飞越高, 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重点训练内在语运用, 使反义的内在语在文字下面滚动, 再现小女孩因冻饿而死的悲惨结局。
2.外部表达技巧训练。听范读, 指出停顿和重音所在的位置。例如“……但他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久久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 但又不能写成。” (陶铸《松树的风格》) 体验“久久”后的停顿, 是为了把听者带入过去;“不忘”后的停顿, 是为了使听者进入遐想;“当时”两字重读, 是把听者从遐想中带回现实。
英语听说技能训练 篇5
姓名:王 丰学号:4090601208班级:09英 本 二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很荣幸接受了为期两周的实训,这次实训的经历对我来说既提高了知识,又锻炼了自身的能力。
以提高英语听说技能为主的训练主要包括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使我们的听说技能在循环中得到强化和提升。
英语听力是英语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英语专业考试的难点。通过英语听力的实训我认识到培养听力练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练习需要每天的坚持和有意识的总结。老师让我们接受专四真题的训练,熟悉典型题型,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听大量的VOA和BBC的原音英语新闻,接触大量生词和偏词,同时熟悉了各国的近况。此外,通过模拟英语片段,复述听过的英语故事,让我们有了质的飞跃。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老师播放了许多英语原音电影,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舞动奇迹》等经典作品。这使我们了解了外国文化开阔了视野,在无形中增强了英语语感,培养了对英语的热情。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英语口语的训练,口语是交际交流的重要能力,老师针对这一特点,采用上课形式多样化的方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我们的课堂积极性。通过与外教一对一的对话,使我们认识到自身语音语调上的不足。通过朗诵英语文章,进行脱稿演讲,分组的短剧表演,进一步加强了我对英语的认识与强化训练。并且实质上使我的英语表达与口语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我认为学校以这种实训的形式给学生上课很有必要的,坚持课程的优化整合,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了应用性,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使我们能够适应以后工作上的需要,且与同类课程紧密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是,它针对的是我们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得必要方面,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要适应严酷的社会工作生活,在充分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所以必要地社会实践以及能力训练成为了我们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且精彩的部分,感谢老师能给我们这次机会,使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加强了实践经验,为我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钢琴演奏技能训练 篇6
虽说在琴键上的基本练习各式皆有,但依然有着些许局限性:琴键的存在、需弹奏其下键的意识与运动等客观因素,让手部机能无法得到完全伸展与训练。而手指训练操,那些可离开琴键完成的基本机能练习,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各种局限,对手部展开最大化的全面训练。本文浅述了七种手指操,对常见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简单易掌握,如与琴键上的练习相配合,便可全面提升手部机能动力。
关键词:手指操;机能;训练;操控;基础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8-0107-03
钢琴是高雅的音乐艺术,亦是肢体运动美妙的结晶,它通过演奏者肢体的运动,展示着千姿的色彩及百态的音乐形象。然而,美的享受背后是演奏者挥汗如雨般的勤奋练习,他们对每一个音都付出了反复无数的训练,不断突破着各类手部机能局限,以达到自如的状态。每个钢琴学生在习琴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手指挥动能力不强、手指尖支撑能力弱、重量无法给予到位、各关节调控僵硬等等,这些具有局限性的手部机能弱点直接阻碍着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演奏水平。
每个人手部运动机能局限都不一样,有着天生的因素,也受着后天用力习惯的影响。就大部分情况而言,年幼习琴者肢体骨骼、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指支撑力差、肌肉力量慢而弱;成年习琴者骨骼、肌肉较僵硬,手指灵活度差。而手指基础机能训练操恰能增强肌肉机能,改善操控能力,如与琴键上的各类常见练习相结合,更易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支撑、发力、重量传递等弹奏手法细节。
一、手臂放松操:
重量运用为钢琴学习的基础要点,而放松又为重量运用的根基;弹奏时在手臂放松,把重量下坠的同时,指尖给与牢固支撑,此般放松与紧张的结合实为钢琴演奏的中心点。而多数学生在弹奏中手部肌肉易产生紧张,难调控放松,因此肩、肘调控放松的能力为首要基本功,需尽早在学琴初期开展此练习。练习可帮助学生体会到整个手臂的放松感,增加对松弛的调控能力。练习适用于各年龄及各学习阶段的学生。
首先,身体自然站立,双肩放松下坠。随后肘部略微弯曲,双臂自然抬起至肩高(见例图1)。保持2、3秒后,让整个手臂如自由落体般放松坠落。练习数次后,可变更为左右手交替轮换落下、抬起。
而后可对此练习做进一步调整:双手缓慢抬起至头部高度,保持2、3秒后,缓慢、控制着放低手臂,至肩部高度后,立刻放松坠落。需注意放松应尽量在瞬间进行,不可逐渐调整至松弛状态,让略带紧张的控制与彻底的放松结合运动,提高手臂松紧调节能力。
二、手指灵活操:
此练习旨在训练手指关节,特别是三关节(亦称掌关节)活动能力。在手臂松弛前提下,训练其灵活度和挥动速度,为快速跑动打下良好基础;练习适用于各年龄层学生。
练习最好采用站立姿势,让双臂尽量放松坠下,以使整个手部肌肉的放松与运动达到均衡的状态。首先,手指伸直并展开,手掌呈平直状;再令某手指单独弯曲,与手背约呈九十度(见例图2);
此手指可略微弯曲,不僵直、不紧勾,且应时刻检查手肘、肩部的放松下坠感。练习先按12345,再54321的指法顺序轮流逐个弯曲、伸展,并逐步加快轮动速度;之后增加两个手指轮动的顺序,从最灵活的两个手指:2323顺序开始,再1313,1212,2424,343434,3535,4545,2424,2525,1414;最后可再增加132435、534231等顺序,由简至难,从慢到快地让各手指挥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挖洞操:
此练习可对年幼学生指尖支撑能力,特别是第一关节支撑能力加以提高,并可增强手指各关节操控能力。但此练习并不适合于骨骼、肌肉发育完善的成年学习者,否则愈会增加手指肌肉的僵硬程度。
首先,端坐于凳椅上,双肩平放,手臂自然放松下墜;手指指尖轻触膝盖上方,关节均适当微凸,三关节尽量顶高,手掌呈圆拱型;手腕放松轻放于腿上,切勿推压(见例图3)。
随后2指尽量向上抬高,使韧带得以拉伸,其余手指均保持轻触腿部的原始状态(见例图4);之后慢速挥下2指,在触及腿部瞬间,指尖向内斜方向运动,如划圈般向手掌方向深深“挖动”(见例图5)。
挖动速度匀而慢,且动作明显;力度需以一关节可支撑的力量而定,由少至多地调整挖动力量及深度,并时刻检查肘部放松下坠状态。此后,便可缓慢挥高手指进行下一次练习。
挖动顺序可从最易操控的2指开始,再依次对3、4、5、1指进行练习。其间,1指挖动、划圈的方向应依旧朝内斜方向,也就是手掌方向运动。建议进行多次同指练习,减少换指频率,以达熟练操控。
四、三关节凸出操:
三关节为手部支撑的重要支点,支撑并传递着手臂放松下坠而来的重量。而大部分学生的三关节缺乏支撑感,塌陷情况较普遍,并在指尖触及琴键后较难调整其状态。
此练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掌握三关节凸出及操控能力;第二部分为提高其支撑能力。
(一)凸出练习:
2、3、4、5指分别弹奏四个相连的音,指腹触键,手掌呈平躺状(见例图6)。而后,三关节缓慢往上前方顶高凸出,手腕同时朝琴键、指尖方向微微前推,手指各关节逐渐转为弯曲状,从指腹触键转为指尖触键(见例图7)。随后,缓慢放平手指及手掌,回复初始状。
此系列动作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制约,如在某一细节动作中颇感别扭或难于调控,可多注意其他动作细节是否到位,以此相互促进,巩固操控感。
(二)单指练习:
经过练习一的多次训练,待三关节掌控能力好转后,便可从四根手指同时触键调整为单指触键练习。此练习除触键手指外,其余手指需离键约2、3厘米;待触键手指的三关节按练习一方法凸出后,保持其状态,抬高手臂距琴键约十厘米,再放松落下手臂,指尖触键瞬间手掌各关节仍保持凸出,立而撑于琴键上。此练习以放松为前提,让手指尖在重量坠落下的同时通过适度的紧张支撑力保持掌关节凸出,以让学生掌握手指支撑与手臂放松的结合。
nlc202309090142
另外可多进行5指的练習,因部分学生三关节塌陷主要源于5指三关节缺乏支撑感,以致整个手掌倾斜、塌软。在练习时注意手腕需往5指指尖方向,也就是斜前方推进;而1指三关节因其位置特殊,不需要进行此练习。
五、大指关节活动操:
此练习旨在训练大指二关节及三关节的活动及支撑能力,为带有转指的跑动打下基础。此练习分为两部分:
(一)大指横向移动练习:
2、3、4、5指分别立于四个相邻的琴键,手臂、手肘时刻保持松弛,手掌不捏、不紧绷,手肘保持松弛坠下感;大指虎口拉开,与2指之间呈宛如字母“C”的形状(见例图8);随后大指手指呈圆曲状缓慢而匀速地横向平行移至手掌下方(见例图9);再拉开回原状,指间虎口再次呈字母“C”形。之后进行多次重复,运动速度由慢至快。
(二)大指竖向活动练习:
按照练习一的方法让2、3、4、5指按住琴键,拉开大指,指间虎口同样呈字母“C”状。而后,大指进行直上直下的运动,运动方向切勿倾斜,保持竖直的双向运动;动作亦循序渐进地由慢到快。
两种练习应结合、混搭训练,全方位提高大指活动能力。
六、手腕弹动操(八度练习预备操):
八度弹奏为钢琴演奏中最艰深的技术之一,也是最难克服的技术障碍。绝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在技术上与心理上对八度有着强烈的畏惧。
解决技术问题,首先需找准关键阻碍点,八度易出现的问题为:手腕僵化,弹动动作小,无法到位的完成上下运动;手掌、手臂皆易紧张、僵硬,肌肉易酸疲。这些问题归结到底为手腕僵化,缺乏弹性,手掌部分不能向上弹动,因此造成落下、弹下力度不足,重量无法透彻下键,音质漂浮。因此,影响八度弹奏质量的关键不是“下不去”,而是“起不来”。学生首先需要释放手腕,使之在松弛的状况下进行瞬间快速发力,并可立即调回至松弛状态,做到松紧调控自如,弹动力十足。此练习适用于手部大小可驾驭八度的学生,特别适合于手腕僵硬,活动能力欠佳的学生。
首先,身体端坐,肩、臂放松,手肘弯曲约至九十度以贴近弹奏状态;手腕放松,手指自然张开,使1、5指间约有八度距离;2、3、4指略往上抬高,呈圆拱型手形。随后双手手腕、手肘保持原高度,手掌部分朝身体方向,也就是斜后上方瞬间发力,进行快速弹动(见例图10);之后立刻彻底放松,让手部自然坠下(见例图11)。此运动恰如日常用手指关节敲门的动作,其发力以向上弹起为主,把三关节作为力量弹起的中心支点,快速集中发力,随后瞬间放松。
练习中,在保持手腕均以相同弹动幅度基础上,逐步加快弹动频率。随着动作的加快,手腕形成了一连串连续弹动动作。此时应注意需尽力保持肩、手肘的松弛,手腕向上弹动动作应保持最大化,并在手掌朝下运动时不给与丝毫力度,让手腕多加感受、习惯向上弹动的力量,揣摩到八度弹奏的运动要点。
待熟练掌握此练习后,手腕弹动操可与琴键上各式八度练习结合训练,让手腕平衡其发力与松弛,为快速有力的八度进行打下坚实基础,真正适应八度在作品中的弹奏。
七、手指俯卧撑:
近年,一种训练手指支撑能力的练习:“手指俯卧撑”被部分教师所推崇。训练步骤为:身体直立,面向墙壁,离墙约为自身手臂的三分之二远;各手指分开立于墙面上,掌关节凸出,手掌呈圆拱型,手腕略低于掌关节。之后身体缓慢前倾,弯曲手肘,让身体重量往各指尖与脚尖倾注(见例图12),增加其支撑力;重量压力到达适宜程度后停留2、3秒,缓慢推开至身体直立,回复原状;手臂可垂下放松稍许,再次循环做此练习。
笔者认为“手指俯卧撑”可用,但需谨慎使用。它适合年长且手指较软、骨骼支撑力不佳的学生,利用身体前倾动作把重量给予到指尖,以此训练指尖支撑力。但对于年幼及手指较僵化的学生而言,身体倾斜角度及其带来的重量压力不易调控至最适宜的程度,易使学生养成肌肉过分紧绷的不良习惯。因此,需多斟酌学生个体情况再进行此练习。
众所周知,习琴之路漫长而艰辛,令人动容的演奏离不开艰辛的汗水,悠扬的旋律离不开反复的磨炼。各式各样的基本练习始终伴随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上述手指操具有多种针对性与侧重点,简单易学,局限性小,且方便练习。经笔者长期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其可帮助不同阶段的学生建立良好的手部运动用力方式;在掌握紧张与松弛的平衡前提下,有效解决多种技术障碍,且不易产生不良影响,全面、科学提高手部机能与操控能力,如与琴键上的各类基本练习相配合,其效果会愈加突出,为准确表达音乐意境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实为钢琴演奏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护理技能训练》课程分析 篇7
关键词:护理,护理技能训练,课程分析
一、课程分析
1.设置依据。教育当以育人为先, 而技术是立足之本。高职高专护理教育需“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与护理行业的紧密对接。《护理技能训练》是护理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 可使学生的技能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模仿到模拟, 为培养高端技能型的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2.课程性质与地位。《护理技能训练》是一门以综合技能训练为核心的课程, 是专业的工具课程, 同时也是一门主干必修课。是学生打开社会的大门, 进入护理行业的桥梁, 它是学生社会化、职业化的前提, 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的基础。
3.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修养, 团对和作的精神、较强的法律意识、责任心和慎独的品质、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终身学习的习惯。
4.课程内容。根据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临床典型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情境, 重构教学内容。把本课程设计成以“实训为中心”, 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线的五个情境:即医院感染防治技术、生理需求照顾技术、病情观察监测技术、治疗给药护理技术、危重抢救配合技术。并根据技能在临床中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 把护理技能分为A、B两个级别, 在训练和考核的时候有所侧重。
二、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本课程开课对象是普通大专护理二年级学生, 学生特点是:已经学习了医学基础知识, 对护理专业及职业形象有一定认识, 乐于动手, 对老师如何组织他们进行本课程的学习充满期待。
学法指导:而其学习的特点是:注重独立学习, 强调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间见习、实仿对照、视频观摩、角色扮演、资料收集等方法。
预计效果:通过学习逐渐养成一定的护理职业意识, 这也正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教学设计
(1) 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实施, 本课程是纯技能综合训练课, 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视频观摩、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能较轻松的掌握操作技能。
(2) 教学互动单元举例。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 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一改“围着黑板讲护理”, 而是以技能为中心把理论和技能操作融会贯通, 真正做到教、学、作为一体化;重点操作从设计、备课、到实施都让学生全程参与, 所以每一堂课都不是老师孤军作战, 都是老师和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
下面就以“入院护理”为例陈述我的教学情境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综合技能训练强化入院护理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 (1) 能按护理工作程序对患者进行入院护理。 (2) 能掌握患者入院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技能 (包括病床单位的准备、运送患者的方式、患者清洁卫生、生命体征的测量、入院介绍、入院的首次评估。情感目标:从而让学生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工作过程中能尊重、关心、体贴患者, 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
教学重点:入院护理所涉及到的操作流程。
教学难点:护患角色的体验。
教学实施过程:
1.集体备课:课程组和学生代表集体备课, 让学生查阅并收集入院护理的相关资料, 观看入院护理的操作视频, 让学生对本项目的教学设计有大致的了解。
2.案例分析:用典型案例导入本项目的学习。 (1分钟)
门诊患者, 女, 78岁, 因颈椎骨质需到脊柱外科住院治疗, 现行动不便, 大小便失禁, 你作为入院处护士和病区护士怎样对患者进行入院的护理?
提出问题: (1) 入院护理程序有哪些?如何进行入院宣教和入院护理评估? (2) 根据这个案例, 请说出该患者可能涉及到的护理技能操作和知识。进行小组讨论, 让同学们从讨论中得到启发。 (5分钟)
3.项目说课:根据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结果确定了综合技能实施项目。进行项目的说课, 告知学生本项目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1分钟)
4.综合训练操作示教:接下来教师进行综合技能训练的操作示教 (38分钟) , 包括床单位的准备、患者的运送、患者身体清洁卫生、生命体征的测量。教学的方法可以用实仿对照、视频观摩、教师示范、教师指导、学生课堂课后练习、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
5.学生综合训练:学生认真观摩, 然后在老师指导下,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进行入院护理综合技能强化训练 (3学时) 。
6.综合训练后布置课后作业: (1) 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去医院, 收集患者入院介绍所涉及到的患者和家属需知晓的规章制度。 (2) 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完成患者的入院护理, 强化情景设计和交流沟通, 以加深学生对入院护理的理解, 并反复练习, 做好项目考核准备。 (3) 完成实验报告。
7.综合考核: (2学时) 通过反复练习后,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技能考核患, 重点考核学生入院宣教和综合技能实施的能力。师生共同点评。
8.效果总结:通过这次综合训练, 让学生掌握患者入院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 提高了护患沟通能力, 并学以致用, 不断努力提升人文素养, 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
四、课程评价 (根据无缝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评价我们也采取全程无缝式, 既看重结果, 更重视过程)
依据技能在临床的重要程度及学生学习特点, 我们把课程评价分为三阶梯递进式进行。对于简单易学的B级技能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搬运、安置卧位等作为达标训练测试项目, 在综合训练中通过师生共同发现问题以点评为主, 对于难度较大的A级技能如无菌术、注射、输液、吸痰、导尿、CPR等列入综合训练测试项目, 考核方法采取团队式综合考核, 主要考核综合技能运用的能力、尊重生命的职业情怀和团队合作的态度, 严格操作流程。临床最重要的操作如注射、输液、无菌技术则在期终还要集中考核, 不管是哪种方式的考核, 不合格者都要重新训练直到合格为止。
五、课程特色
《护理技能训练》是护理专业新开设的一门课程, 我们的授课教师精心设计, 努力实施。我认为本课程我们具有如下特色:
第一, 融入创新理念, 把课程上新。如按照护理岗位要求和职业习惯设计实训流程, 融入真实的临床情景进行综合。改变考核的方式, 加大人文素质和职业习惯的考核力度。
第二, 始终融入美学理念, 把课程上美。包括教师教学风度和教学艺术的美、教学环境的美、师生操作的美, 让护理美学无限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升人文素质。
第三, 通过授课教师请进来, 走出去, 院校合作, 使教学无限的靠近临床。这是我们走出去参加临床实践, 提高双师素质, 这是请进来实践专家对专任教师实践能力进行认证和考核, 提高带教能力, 开放式的教学从此改变了护理专业“闭门造车”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章晓幸.护理技能训练与评价.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浅析合唱基本技能的训练 篇8
正确、精准的合唱, 能使学生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 从而提高其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能培养他们正确的音准与节奏感, 同时激发学生的乐观精神, 丰富其形象思维能力, 陶冶其情操,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合唱的统一性、一致性
合唱是一种集体声乐艺术。合唱演唱者要想通过声音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含义, 传送给听众一种美的享受, 就必须了解、熟悉和掌握产生合唱声音及音响的规律, 懂得如何在合唱集体中发挥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合唱队中保持一致并达到规定的要求。歌者要在歌唱的基本要素如音量、音色、音准上, 把握尺度, 把美的声音在瞬间传达给听众。这就需要对歌者进行合唱方面的综合训练。
合唱训练包括和声、音色、音量、音准、吐字、声音共鸣、强弱的控制、动与静、纵与横、连与跳、松与紧、刚与柔、快与慢、起与收等各方面的统一训练。它是一种高度的综合艺术的培训。
在训练中,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中外经典作品, 来了解各种音乐的风格, 从中掌握音乐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及音乐创作的艺术手段。作品所表达的丰富的潜在艺术风格, 往往会给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二、合唱中歌者的面部状态
歌者的状态在歌唱中非常重要。在歌唱中, 要求歌者的面部表情和面部状态是积极的、内紧外松的。歌者的头腔、胸腔、口腔、鼻腔都要呈现出积极的兴奋的向外扩张的状态, 也就是哭泣或微笑的状态。要达到一种效果:声音仿佛是从头顶发出来的, 整个胸腔仿佛是一个共鸣箱, 声音在整个身体中回响, 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另外, 歌者的兴奋状态也直接影响着声音共鸣的位置、音色的明暗与质量。所以在排练过程中, 每个合唱队员都要让自己积极和兴奋起来, 这样才能发挥出合唱队声音与演唱的最佳效果。
三、合唱时歌唱的站立姿势
歌唱时的站立姿势与生活的站立是不太一样的, 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站立, 而是在歌唱时, 必须要做到的一种“对抗”, 包括身体上下、前后、左右的对抗, 即胸与背的对抗, 臂部与小腹的对抗, 声音与气吸的对抗等。这些都是要在一种积极兴奋的自然状态下去完成的。脚登地, 头顶天, 外表给人一种自然的放松、内部是一种紧张的对抗的外松内紧的状态, 有了这种积极的兴奋状态和正确的站立姿势, 有了对抗支点和站立重心, 才能发出自然美好和谐的声音。
四、合唱时呼吸的掌握与运用
正确的呼吸是歌者的命脉, 气息的巧妙运用直接关系着歌者音色的好坏, 呼吸与起音、触音、音量、音色、音质有直接的关系。每个人的生理器官以及它们所在的部位都有不同的差异, 但正确的歌唱方法能够解决共同存在的弊病, 使声音协调统一起来。总之, 离开呼吸就无从发声, 也就不会有合唱。
生活中, 我们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歌唱时的呼吸是与之大不相同的。由于歌曲、乐句有长有短, 在歌唱时就需要歌者的呼吸有深有浅, 有张有弛。歌唱时多用急吸和缓呼, 要想在瞬间把气量吸深吸足, 就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呼吸, 歌唱时呼气与吸气在发声过程中同时进行, 这就需要歌者进行恰当的协调。
五、咬字与吐字
合唱时对咬字与吐字的要求与歌唱时的要求是基本一样的, 完美的合唱总是以清晰、动人、统一的音乐语言作为重要标志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合唱队每个队员的吐字与咬字标准是以共性为基础的, 集体的和声音响是所有成员声音的总和。而这个共性的基础是以把握吐字和咬字的统一和语音的音素来决定的, 个性化的声音特点要服从整体效果。
从汉语发音的单位 (音节音素) , 声母与五音, 介母、韵母与四呼, 归韵、混合韵母与收声这几个方面看, 我们必须熟知一定的语言发音的规律和特征, 能准确、有力地把握和发挥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感染力。
汉字的发音在歌唱中分三个阶段, 即:起声、保持、收声。声母分为“五音”, 我们通过“五音”将单字的声母咬成不同的形态, 通过“四呼”将单字的韵母吐出来, 所以, 咬字指声母, 而吐字指韵母。在歌唱时, 我们要做到“说声母, 唱韵母”, 声母不能发出乐音, 但关系到字的发音。归韵时, 口腔的韵母状态不能关闭, 要在声音完毕时再关闭口型。
加强阅读训练,形成读写技能 篇9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在中国发展了几十年, 虽已通过大量改革, 可以说成就杰出,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这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现在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被教师的提问所占有, 一些老师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 课堂教学也并不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和理解, 而用许多字词句章僵化学生的头脑, 使他们不能有兴趣地去读。要求学生记忆难写的单词, 背诵难写的常识和佳句, 作几句简单的归纳。将课文编写成考试题, 忽视学生阅读时应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这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多读多写”仍是学好语文的正确途径, 但是很多老师很少会在这方面花工夫。作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条件, 如学生的课外阅读即使有, 也有很大的盲目性;一些盗版的武侠小说, 有些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小说, 可能放入他们的抽屉里, 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老师讲代替学生读, 难免剥夺了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体地位的真正权利。针对现状,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计算机辅助阅读训练
传统的阅读训练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难以实现的个性阅读。而且不能控制学生的阅读流程, 使阅读训练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电脑这个现代工具的出现和广泛的应用, 给阅读训练带来了新的生命。使用计算机对阅读进行合理的设计、开发阅读训练软件, 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改善及提高阅读训练效率。这种训练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这种回头现象, 能扩大视觉阅读广度,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稳步提高, 在阅读练习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充分发挥主体性
一些理论家认为, 素质教育的实施, 正是倡导教育的“本体功能”的好时机。素质是指人的素质,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每一个学生, 在于弘扬人的主体性, 培养现代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留意技术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所以, 在语文课教学中, 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坚持加强阅读训练。许多教育专家一贯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我国教育家吕叔湘也说过:“阅读是很不简单的, 学者大有可学, 教者大有可教。”可见, 阅读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是教师教学上下工夫的地方。但现有的中学教学中, 阅读训练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对阅读训练缺少足够的关注, 许多老师仅满足于完成现行教材规定的课时、教学任务制订的计划, 系统阅读常常被认为是额外负担, 可有可无, 学生的负担沉重, 不知道读什么, 如何阅读, 从而兴趣不高。这使得一些教师茫然失措。
四、掌握读写结合的技能
把在课内学得的读写结合的技能和养成的习惯扩展到课外, 更有可能成为一种习惯扩展到课外生活中。在阅读训练这项研究中, 课堂素质结合实践方法是课外阅读和写作组合的加强、改进和升华。课外阅读和写作是可以布置要求, 也可选的。应有指导、有步骤地去阅读和进行写作训练, 使课堂学习读写技能、思维方法应用于课外。以读报纸、评论报导、阅读训练而丰富课外活动内容。读报结合周记写作,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读写能力。但必须注意监督、帮助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共同进步。
未来的社会学历要求不止是“学到什么”, 而主要是“学会如何学习”。即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自主阅读发现并解决问题, 获得新的知识并转化为相关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把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到了重要的地位, 并且清楚地指出每个年级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因此, 增强现代文的阅读技巧, 必须切切实实做好。
师范技能自助训练模式设计 篇10
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主要依托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这是师范生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国内师范院校均将其列为师范生培养的主干课程。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掌握一个单项技能通常需要三至五次的训练和个别化指导,一个班级理论上需要500多个学时数才能完成课程计划。各高校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安排大概30至60个学时,且一般只有几位教师参与进行指导,这与理论上需要的学时数产生了高达十倍的差距。如此巨大的差距导致的教学问题很难通过细节上的调整得以解决,无论是将学生划分在不同时段进行分别指导还是教师加班加点进行指导都是权宜之计,目前教学技能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国内教学技能实训历经5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周红和祝智庭等人提出了现代教学技能的三种模式:观摩—分析—试讲—实习模式、微格教学模式和多媒体交互式培训模式[1]。汪家宝在多年探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整个训练过程的模式分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教学技能理论的学习与观摩;第二模块是“说课”;第三模块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2]。从乔晖的《近十年教学技能研究综述》也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教学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是以微格教学为基本范式的[3],这些教学模式都由教师主导教学过程,按照预定步骤进行观摩学习、设计和训练,最后进行评价反馈。这些模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没有层次感,学生难以获得来自教师个别化的有针对性指导意见。
跳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视野审视微格教学或许会有新的发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张探讨完整的人,注重研究个体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等内在行为,关注个体的潜能在“自我实现”中的意义。其中罗杰斯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意义,他提出意义学习是一种与每个人的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在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要投入学习活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四项要素。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努力构建学生自由学习的环境和支持性服务[4]。人本主义学习论者倾向于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教师需要做的是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营造学习的气氛以及提供咨询[5],这对于教学技能训练的指导教师而言也是一种可行的尝试。
社会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于国际教育界的。相关研究者认为学习不是封闭于个人头脑之中的认知过程,而是同环境中的工具、符号、语言乃至人际关系等媒体和资源的交互作用中生成的认知过程,是一种情境化的认知[6];社会建构论者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主张[7],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互动、协商过程中进行建构的意义,也预示了教师从传统角色中的解放,这对于当前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创新需要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指导和支持下,按照个人需求和兴趣开展自主化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形成小组,按照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技能训练,在互动过程中以社会建构的形式进行学习。课程的考核以学习者的自我考查为主,小组互评作为参考,而指导教师为学生个人提供咨询和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如此,即可在人本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统一个别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教师指导三种形式,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教学技能自助训练的模式与实施
(一)教学模式说明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了“个别化自主学习—小组研讨与设计—小组训练—评价与咨询”的模式。第一阶段,教师创设一个自主化的学习环境,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制定适当的规范和要求,引导学生在一种个别化的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自主化的学习和训练。在第二阶段,指导学生组成团队,结合教师提供的测试项目,针对个人学习中的困惑和感悟进行研讨,必要时可以寻求教师的指导和评价,然后进行教学设计。第三阶段,学生团队借助微格教学课室的环境条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第四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技能训练,提高教学实施能力并进行评价和咨询。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和地位实现了翻转,切实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训练过程中隐身了,但仍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表1为该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展示。
(二)教学秩序册的编制
为了实现自助式的学习和训练,该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支架的设计,将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任务、资源、规范以及评价方法和标准等内容具体化为教学秩序册,学生在教学秩序册的指引下开展自行学习和训练。接下来即通过教学秩序册对该教学模式进行阐述,需要指出的是,教学秩序册包含了教学实施的一些说明和指引,并非对应教学模式的四个阶段。
1. 总体指引
总体指引对整个学习和训练过程进行总体说明和规范,介绍训练所需的硬件条件并提供使用说明,明确教学训练的组织形式、训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学习动员以及说明信息反馈机制。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硬件设备是实现训练过程录制和回放的视频录播系统,该系统的操作一般较为简单,但是不经说明学生也难以有效操作,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操作说明完全可以消除使用过程中的疑惑。训练的主要内容在秩序册的其他部分有详细的要求,但是需要在总体指引中说明一般的训练时间和人次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总体指引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动员,说明该秩序册的可行性,还可以通过训练案例帮学生建立信心。最后需要给学生介绍反馈机制,使学生可以及时消除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的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的困惑和障碍。
2. 单项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在学习和训练的内容方面,各单项技能形成独立的小节,其中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设计以及技能训练,分别对应该教学模式三个阶段的学习组织形式。
(1)理论知识
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是形成教学技能的基础,它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实践中技能的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技能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是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先决条件。针对这一部分学习内容的特点,主要安排学生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并辅以小组互动,要求学生自由安排理论知识部分的学习,结合测验项目和小组互动进行自我考查。
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其概念、类型和特点、构成、应用的要求和原则等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文本、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的教学资源。教师经过深入的研究,为学生提供规范的理论阐述和经典的教学案例,让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能够辨析该单项技能和其他概念的区别、理解其基本过程及其作用和特点、掌握了解其应用原则。教师还需要提供相应的考察项目和评价标准,学生可以据此进行自我评估。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自我评估的结果特别是没有达标的部分内容以及学生的感悟和收获进行交流讨论,以此促进学生对该技能的深入理解。
(2)单项技能
学生选择一个主题,针对该单项技能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然后即可进行小组研讨。学生在小组内部讲解并展示其教学设计,随后小组成员针对该教学设计进行研讨,主要讨论内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该教学主题是否适合该项教学技能的训练?技能类型的选用是否恰当?教学过程设计是否规范?教学技能的结构性要素是否完整?体现了什么样的技能应用原则?教学效果如何,是否有更优秀的设计思路?
此后学生个人根据小组的研讨意见对其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如有必要,展示与研讨可以多轮次进行,以帮助学生完成一个较为得当的教学过程设计。此时,教师将首次正面介入学生的学习,通过教学设计稿的基本情况及其反应出来的问题,了解学生教学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指导学生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学生中具有共性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补救性教学。
(3)实践训练和小组教学
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首先由一位学生扮演教师角色,以教学设计稿为蓝本开展教学,其他学生以学生的角色进行配合,力求满足所设计的角色要求,以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一位学生完成教学之后,小组就此开展研讨,可以结合教学录像分析其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指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优良表现,也要对其不足之处提出调整建议,此后,该生可以结合小组研讨意见继续完善其教学设计稿。小组各成员轮流开展教学并进行小组研讨,也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多轮次的教学实践和调整优化,直到基本满足学习秩序册给定的评价标准为止。
(4)综合教学实践
在学生完成所有单项教学技能的训练并基本掌握这些技能之后,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的教学训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商讨选定一个教学主题,确定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内容。小组成员分工完成教学设计稿,并对教学技能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设计,随后大家进行汇总,通过研讨进行修订和完善。团队教学设计定稿之后,通过说课的形式向教师进行汇报,说明教学的设计思想和基本程序,教师进行评定,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教学技能掌握水平,给出调整意见。此后,学生即可开展该主题的教学训练,训练实施中既可以由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各自完成一部分教学,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每人分别进行教学训练,而教师和其他学生通过听课参与其中,训练之后由教师主导进行考核和评定,不达标的学生可以通过观摩学习其他同学的教学行为并结合师生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优化,进行多轮次的教学训练和调整,直到满足考核要求为止。
3. 后续指导
学生通过自助式的学习和训练,已经基本掌握了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形成了教学技能实施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教学实践。俗言“学无止境”,对于教师来说,学与教都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能力与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师范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之后,还需要在参与工作之后结合教学实践和行业发展继续学习。教师通过学生的训练、作业作品以及综合性训练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生个人进行评定,给出继续学习的建议并通过个别化的咨询进行建设性指导。另外,还可以通过学习秩序册阐述当今学习型社会的特点和要求,介绍学习科学的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建立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观念,介绍继续学习的相关资源和技术性工具和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小组自助式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主要特征
首先,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学习论的色彩,并通过借鉴社会建构论者主张的支架式教学设计了该模式的主体部分。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更贴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或“咨询者”这个所谓的概念。教师的任务主要有三个: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包括基本学习材料、典范技能案例以及训练组织和实施的示例视频等材料;做好一系列的计划和安排,制定有效的标准和规则,以营造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监控引导学生训练,保障训练有条不紊地开展。学生是训练的主体,他们以教师分发的学习材料为主要学习和训练内容,按照教学秩序册的指引自主安排训练和研讨,参照训练录像、小组研讨意见以及技能评价标准进行自主评价和反馈。
其次,多样化立体式的过程性评价为学习和训练提供反馈,并推动教学的进展。学生在其潜能和动机的牵引下,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的各个环节以个人目标或评价标准为参照进行及时的评估,为学习过程的调控提供反馈信息。同时评价的主体也实现了多元化的设计,既可以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即时调控教学和训练;也可以通过小组研讨对学生作业实现反馈,通过小组评价进行考核,调整训练计划;教师主导的评价为学生的技能训练进行指导与考核,为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以小组自助训练为主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该教学模式统一了个别化自主学习、小组自助式训练以及教师指导和咨询三种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分组、自行设计,自主实施,多样化立体式评价为引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实施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自助是关键,互动是主要行为,掌握技能是目的。
四、教学技能自助训练模式应用效果
本研究选取某高校师范类必修课“教师技能训练”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自助训练模式的应用效果。
(一)研究目的,检验教学技能自助训练模式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某高校各年级各专业的150名采用自助训练模式学习“教师口语技能”课的本科生。
(三)应用效果的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
1. 调查问卷设计。
为检测教学效果,设计了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教学效果的调查包含“态度情感”“过程方法”“应用能力”三个维度。其中应用能力又分为“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2. 调查问卷收集到143份有效问卷,对“应用能力模块”采用F检验检验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如表2所示):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进行了自主模式教学以后,学生在表达、学习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主动性都有了提高,其检验的二级指标F1均大于0.5,可见在本科师范教学技能中开展自助模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学习和创新能力。
五、小结
通过上文的论述以及教学实践的考查,可以确定该模式可以很好地满足教学技能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初始能力较高的学生进步较快;自学能力较差或初始能力较差的学生得以开展有效学习;班级氛围或其他偶然因素对自主学习带来影响较小。该教学模式还可以继续提升,例如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调整,优化组织策略,对于初始能力较高的学生设置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分派更富创造性的学习任务,对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较多的指导,采取一定的措施或技术手段排除自主学习的干扰因素等诸如此类的调整举措或许是该教学模式发展方向。
从理论上来看,师范生培养的最理想方式是基于经验传授的导师制,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这一部分往往在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开始这部分的训练。教学技能自助式训练模式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设计,该模式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构建,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它也较好地利用了目前微格教学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特点,并借助学习秩序册使得教学技能学习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自主的组织模式。
摘要:教学技能训练是当前高校师范生的重要实训内容,在师范生培养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本文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技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基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点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了自助式的教学训练模式,并阐述了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微格教学,师范技能,自助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1]周红,董志澄,祝智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1999,(5):68~73.
[2]汪家宝,刘丽.构建教学技能训练的新模式[J].广西高教研究,2002,(4)16~18.22.
[3]乔晖.近十年教学技能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112~117.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3~401.
[5]籍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师角色转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23(12):1~2,25.
[6]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6,(8):15-17.
如何训练提高学生朗读技能 篇11
关键词:激发 兴趣 朗读 训练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充分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思想。但是学生生字还不认识,字音尚且读不准,句子尚且读不准,又怎么把厚厚的一本教材里的文章熟读成诵,甚至读出感情来呢?如何课内外整合,激发学生兴趣,实效的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是我教学思索和探究的重点。
一、媒体创设情境,把握朗读基调
我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电教设备,采取各种电教手段,如录像,录音欣赏,投影,自制动画软件及大量图片,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想象或联想,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把握朗读基调。
如《秋天》是一篇画面优美,语言精炼活泼的短文,怎样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呢?在学生对课文读顺后,我出示多媒体动画软件: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天空中飞翔着两只燕子。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叶子已经变黄一片片叶子随秋风飘落,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水里,地上的蚂蚁和水中的小鱼在游戏。一望无际的金黄稻田像大海的波浪。然后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范读,创设了一种意蕴优美的朗读意境。学生在尽情欣赏画面时,脑海里产生出一幅幅美妙地图画,心情也随之开朗,轻快起来。这样,学生的视觉、听觉,全面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也激发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一双双小手高举,争着要读给大家听。
二、指导朗读技巧, 训练朗读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1.拍手打节奏带孩子们走进儿歌朗读
低年级孩子在朗读时,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挨腔挨调,有的还喜欢拖,即使老师提出要求叫给他们纠正,不一会又会再现。尤其是在下半节课,处于课堂疲劳状态,朗读效果就容易差。当课文是儿歌的话,我就根据节奏性强的特点,用拍手来定速度。训练下来,效果很好。现在只要我手掌拍两下,孩子们马上会条件反射似的也伸出小手,边打拍子边念儿歌,即使有思想不集中的孩子也会马上把思绪收拢来,跟着大家一起训练。当然,形式很多种,有时是男女分读,有时是火车开读,有时是你拍我读,还有时是对拍对读。有时课外练习中有小儿歌,很多学生也会边读边拍手,因为他们很喜欢这种形式。所以说,其实朗读是多种器官一起参与的活动过程,老师应该多开发多利用。
2.多选角色转换带孩子们走进童话朗读
低年级孩子很容易进入到不同的角色中去的,特别是童话色彩浓厚的课文,老师更要精心设计,渲染气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的朗读与所塑形象匹配。比如,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虽然他们也懂了狼是凶恶残忍的,小羊是温和可怜的,但是多数学生读不出那个味来。于是,我就请男孩子一个个来扮演大灰狼看谁比较凶狠点,在表演和对比中,孩子感悟到了角色的特点。同样,我先请女同学扮演小山羊,品味弱者的样子,语气。接着,分男女孩子读狼和小羊的对话,他们的朗读把小动物描摹得非常形象逼真。接着,我马上来个角色大换位,让男女孩子倒过来读课文,女孩子居然凶得很有气势,男孩子也是压低着嗓音,声音很细了。可见孩子的朗读可塑性很强,关键是老师的训练有没到位,多重角色的替换可以训练他们朗读的灵活性。
三、发挥范读作用,激发朗读兴趣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模仿性强。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做好朗读的示范。好的范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去试一试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把范读贯穿于朗读指导中。范读的形式可以各种各样,可以是教师自己范读、录音读。范读的方法多样,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课文来范读,也可以提问后读或在思考之前读,有时可以读一段,有时可以读一句。如在学习《春笋》时,应抓住朗读此篇的基调,示范朗读出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春笋不可阻挡的气势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品质。并请学生闭眼边听边想象相关画面。这样一来,音画结合,使学生感染到了春笋在美好的春天来临之际,不畏艰难,破土而出、顽强生长的情景。只有通过范读,学生才能领会,提高认识,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四、评价激励手段,巩固朗读习惯
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使其向预定的教学目标逼近。朗读训练必须抓好评价环节。课堂评价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动的平台。评价时要突出科学性,多元性,互动性。
我注重课外的评价。尤其是学生的“朗读过关”。我首先给学生明确评价标准:比如能够正确读课文的吃一颗星;正确流利读课文的吃二颗星;正确流利很有感情的吃五颗星。能背的再加一颗星;有表情,有抑扬顿挫…一颗保底最多可以十颗星星。当然期间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适度调整。也就是说,即使朗读困难的学生,只要努力进步有突破,也可以有满星的机会。这样大大地调动学生来“过关朗读”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我又在教室显眼的地方做了许多竞赛的小表格,也有“朗读过关”的。只要学生在老师这过关了,自己就可以在那画个“笑脸”,给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每过一段时间,我还要来一个总结,表扬笑脸多的孩子,鼓励他们更快地加油前进。笑脸少的孩子我们老师和家长更可以加倍关注,寻找落后的原因,随时调整对他们的个别教育策略。发现有朗读困难,及时帮助他们,扶着他们一起顺利过关。
倾听技能训练的设计与策略 篇12
教师在参与学生的讨论, 在征求学生的意见, 在质疑学生的行为等等领域, 最好先征求学生的同意。例如:“我可以提个建议吗?”采用这种方式教师可以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恐慌, 我们把这一步称之为许可, 英文是permit。
学生同意老师的加入, 给予老师提出意见的权利后, 老师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例如:“让我更多地知道你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在传达任务时一定要文明礼貌, 一定要把任务所需要的步骤讲清楚, 我们把这第二步称之为目的, 英文是purpose。
教师要采取积极的倾听方式, 要把必要的反馈与倾听结合起来。例如:“我怎样才能够帮助你们, 使你们不要这么自顾自己, 全然不顾小组的感受?”然后学生开始考虑决定是不是接受老师的建议, 最后依然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我们把这第三步称之为积极, 英文是positive。
教师应该在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正在进行的工作给予表扬。例如:“你们小组的人都有一定的能力, 并且还可以有更大的发展余地。”真诚的表扬即是对学生学习的小结, 又是对教师自身的心灵叩问。这就是称赞, 英文是compliment。
先求得“许可”, 进而提出“目标”, 再是“积极”地为保持良性倾听关系而做出课堂的引导与评价 (称赞) , 这就是我们说的倾听训练模式。
二、倾听训练对应策略
(一) 互听互说
1. 听写训练
【情境设计】“昨天我们学习新课, 留下了新的词语。大家会不会写呢?你们愿意用哪种方式检查隔壁小组的词语掌握情况? (许可) 那么我们用听写这种办法吧!我们每个小组要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算完美呢?” (目的)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 教师要到小组中发现写得漂亮, 写字姿势好的现象基于积极的评价:“像他这样坐着写字, 应该不会感到疲惫, 字还写得好看。” (积极) (评价)
【背景说明】要求学生在听过两到三次之后一次性写出来。在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 则增加“报”词语, 缩短“听”的次数。我们还进行听写句子的训练。一个句子, 老师读过一两次之后, 要求学生写出来。
2. 听读训练
【情境设计】“喜欢听老师读书吗?” (许可) “那我就读一篇你们没有听过的文章, 有一个小要求, 希望吧听到的故事人物说出来。听完后再告诉我。” (目标) “你们小组听得十分专心, 我也想像你们一样学习。” (积极反馈) (称赞)
【背景说明】倾听老师的范读, 同学的朗读, 录音机朗读。当然, 每次倾听都有明确的倾听要求。比如:在老师的朗读中, 哪个句子特别吸引你?听着朗读, 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又如:你听出他朗读的错误之处了吗?从而让学生明白倾听不仅用耳朵, 还得用心, 用脑, 从而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传话游戏
【情境设计】“课堂进行到这里, 大家累了吧?我们做一点小游戏好不好?” (许可) “游戏的名字叫传话, 就是把听到的话正确地传给下一人, 你的任务就完成了。最后看看那个组传的话最完整, 最正确。 (目标) ”“我们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安静, 不让噪声打扰别的组。” (积极)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小组脱颖而出, 让我们祝贺他们。请他们接受这热烈的掌声吧。” (表扬)
【背景说明】课堂中穿插“传话”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它轻松有趣, 能拂去学习的疲劳, 而且这短短的两分钟往往能让学生集中心智, 侧耳倾听。“倾听”一词的意义就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 互评互辨
1.听优点
【情境设计】“上个星期优胜小组是梦幻组、好奇组、学力组, 大家想不想听听他们到底有什么好方法取得小组的好成绩呢?” (许可) “那么这节倾听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听清楚一个小组的优点, 不少于两条。” (目的) “你刚才听到哪几条优点, 我能知道吗?” (积极的介入) “你发现他刚才说的话很轻, 你没有听清楚是吗?你可以要求他再讲一遍。” (积极的请求) “谢谢你的再次回答!” (表扬)
【背景说明】训练学生听优点的能力, 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从听者的角度看, 听优点有利于他们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说者的角度看, 听优点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的训练, 更能促进学生之间“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
2. 听缺点
【情境设计】“你们刚才是为了什么吵架?老师现在已经知道了, 尽管你们没有告诉我。我不知道你们请我来做什么, 我能帮助你们什么?有谁需要我帮助吗?” (许可) “我们一起到大家面前谈这个话题:做广播操时没有做操, 反而相互打架的问题。” (许可) “不行, 我们还是在办公室比较好。”“那你们就主动说出自己的缺点, 然后再说出对方的缺点, 我只是说就这件事哦!” (目的) “要积极一点, 不然别人抢了你的先, 你落后就有点被动了。”“我看你还是比较上进的, 你看你的字这段时间进步很大, 应该是个好学生啊!” (积极) “好, 现在相互把对方的缺点一一写在纸条上。” (积极) 最后相互传阅, 觉得对方听得很清楚就签上你大名, 觉得对方听得不是很清楚, 有遗漏, 就把遗漏的地方补充上去。 (称赞的一种形式)
【背景说明】训练学生听缺点也是从两方面考虑的:从听者的角度看, 可以通过发现他人的不足之处, 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培养规范的听说习惯;从说者的角度看, 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 并加以改正, 培养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通过这样的训练, 还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助气氛的形成, 发展“合作精神”。
3. 听异同
【情境设计】“今天是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吗?” (很想知道) “今天是国际爱耳日, 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这节课我们来做个关于爱护耳朵的游戏好不好?” (许可) “老师给出两段文字, 请大家听出两段文字的差异, 一般都有两处到三处的差异。” (目的) “计划组的同学已经准备好了。” (积极) “请同学A和同学B朗读”“我发现同学C在听的时候有些累, 你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师帮助吗?” (积极) “我们来公布答案, 大家可以相互批改一下。请在对方的卡片上打上成绩。” (把作业的检测作为一种称赞) “教师或者学生小结。” (称赞占据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