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训练(共12篇)
专业技能训练 篇1
一高职文秘学生的专业技能
对高职教育而言, 专业是分门别类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专业技能, 是指在某个专业领域所具备的技能, 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 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符合从事某种职业的操作技能和认知能力。专业技能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源泉。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指从事秘书工作所必备的岗位能力, 主要包括“三动”能力 (即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和“三办”技能 (即办事、办文、办会的技能) 等。掌握专业技能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发展个人能力, 从而更好的适应文秘工作的需要。
二高职文秘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路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能力教育为核心, 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因此, 文秘专业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围绕“一个中心、两方结合、三个平台、四个系统”进行教学安排, 切实提高文秘学生的专业技能。“一个中心”, 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两方结合”, 即以校企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三个平台”, 即建立了课内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三大平台;“四个系统”, 即通过建立课堂教学系统、模拟情境系统、社会实践系统及生产实习系统等。在教学中, 以“四个系统”为抓手, “三个平台”为保障, “两方结合”是教学的基础, 最终的目标就是切实提高文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高职文秘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
(一) 优化课堂教学体系, 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1教学内容体现职业化
结合社会对文秘人才的要求和高职教育的实际, 聘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家研究把关, 保证教学内容适应社会的需要。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为全面落实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需要对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整合与综合化处理。一方面, 教材体系在理论方面强调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另一方面, 专业技能训练与秘书岗位工作实际相结合, 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为此, 应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将内容相近或相同的课程进行整合与综合化处理。改变过去文秘专业课程设置零乱、内容重复的缺陷。整合后形成六个模块:人文素质课程模块、中英文语言课程模块、信息收集与处理课程模块、组织协调公关课程模块、秘书实务课程模块、商务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训练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岗位认识阶段, 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和职业;二是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训练阶段, 通过校内实训进行模拟训练;三是产学结合进行顶岗实习和岗位综合实践锻炼。
为加强文秘专业技能训练,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单项任务实训。单项任务实训就是为某个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单项实训教学内容, 如上机文书写作实训, 每个文种作为一个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在电脑上用准确的格式完成一个个写作任务。在此基础上, 在课程中开设足够的综合性实训项目, 强化技能训练。文秘专业开设了九个模块的综合实训项目, 分别是文书写作与训练模块、办公室事务模块、会务工作模块、公共关系技巧模块、接待与礼仪模块、商务谈判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通过综合实训项目的锻炼, 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与创新能力。
2加强课堂实训, 强调“教、学、做”为一体
高职文秘专业教育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遵循“理论必需够用, 注重实训”的高职教育理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 强化课堂实训, 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 “教、学、做”一体化, 强化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课堂实训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某些秘书工作技能, 一般是与理论课的配比实训。这种实训任务单一, 工具较单一, 设备条件限制少, 能在课堂内完成, 教师只要提供任务并提出完成要求, 学生则按照要求拿出与实际工作相类似的成果。在课堂实训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准确的讲解。准确的讲解有利于学生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 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 有助于学生掌握形成技能的方法。为充分发挥讲解的作用, 可以把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 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第二、必要的练习。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关键环节, 应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根据时间分配不同分为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根据内容完整性的不同分为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根据练习的途径不同分为模拟练习、实际练习和心理练习等。第三、有效的反馈。反馈是指训练者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反馈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内部反馈, 即训练者个人自身的反馈;二是外部反馈, 即训练者以外的人给予的反馈。可以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 然后开展学生相互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 再由教师进行检查。师生共同讨论, 评判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进行反复训练之后, 就可以使技能熟练定型。
3推进技能评估改革, 激发实践兴趣
文秘专业技能评估主要考核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水平, 要强化实际操作, 采取多种考核方式, 建立健全以专业能力考核为主, 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如果考核不合理, 可能会影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达不到训练的效果。对于侧重培养专业职业能力的课程, 如秘书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速记基础等应灵活采取实践操作和技能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 突出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 为以后从事文秘职业时成为一名合格的秘书奠定基础。专业技能考核以实训的训练模块为基础评定成绩, 让学生明确成绩与每一个训练模块的表现直接相关, 从而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提高训练的效果。训练结束后, 要求学生对实训进行总结, 撰写实训报告, 引导学生思考, 加深学生的印象, 巩固技能。
(二) 开展模拟情境实训,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秘书专业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我院文秘专业具备文秘情景模拟实训室、网络办公实训室、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实训室、商务活动综合实训室、礼仪与形体训练实训室等实训场地, 为文秘实训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在教学中, 可以采用实用性、参与性强的情境实训法,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情境实训就是在模拟的工作情形下演练某些秘书工作内容或训练某些工作技能。实训由学生扮演秘书角色, 按照秘书工作任务的要求去处理不同的事件, 学生参与其中, 感受秘书工作的实质所在。如在高职院校的文书处理训练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 展开整体实践训练, 可以设置一定情境的模拟现场,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扮演各种角色。整体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以部分项目的实现为前提, 主要是对各单项技术规范的综合运用和对整体工作流程的理解, 如在收文处理训练中, 完成接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注办、归档、查询等程序。完成后, 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 然后开展学生相互评价, 指出优点和不足, 再由师生共同讨论, 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要求学生修改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技能内化为个人的专业能力。
为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 促进知识向能力转换, 在第三学期文秘专业安排了二周时间集中进行实践活动, 安排学生到院办、教务处、学生处、档案室、组织人事处等部门参与完成各种“办文、办事、办会”任务, 提高专业技能。
(三) 开展社会实践, 锻炼专业技能
秘书技能是学生在全面掌握秘书知识的基础上, 形成秘书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秘书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所以, 文秘专业技能训练不仅要加强课内单项训练和模拟情境实训, 也要加强社会实践, 锻炼专业技能。第一, 组织社会实训。按照教学计划, 三个学年分别完成三项社会实训任务:第一学年进行社会调查, 完成“社会调查报告”;第二学年进行市场调查, 完成“市场调查报告”;第三学年完成毕业论文。学生通过收集材料、问卷调查、撰写报告等活动, 能较深刻地掌握社会实践的流程, 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第二, 开展技能竞赛。可以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秘书综合素质, 通过竞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例如, 举办“秘书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 用三分钟演讲、场景模拟、公文写作、硬笔书法和才艺表演等形式, 对文秘学生办公事务管理技能、会务管理技能、公文处理技能、办公室真实情景展演、办公设备综合技能、速记速录和个人职业才艺等进行考察。第三, 成立学生社团。成立“秘书事务所”, 承办校内外各种真实的工作任务, 利用校内的团代会、运动会、校园主题活动等机会, 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让学生参与具体活动的策划和筹备, 起草活动方案、开幕词、总结等有关文稿, 承担会议的组织、安排与接待工作, 让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 开展综合技能实训, 提升秘书专业技能
提升文秘专业技能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专业岗位综合技能实训。它是到社会岗位上顶岗工作, 实现由学生身份向秘书角色转换的过渡, 并进行秘书职业的尝试, 实现学生秘书经验的积累。第六学期文秘专业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队, 在工作人员的具体指导下, 在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文秘的专业特性决定企业岗位需求量不大, 为做好此项工作, 学校要与企业加强合作, 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确保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 实现秘书岗位的职业化系统训练, 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开展秘书岗位综合技能实训应注意:第一, 组织动员, 明确要求。要开展实习专题讲座, 召开实习工作动员大会,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明确顶岗实习工作任务。第二, 组织观摩, 了解职责。到实习单位观摩一周, 听取实习单位领导或具体部门负责人介绍单位情况, 了解岗位工作具体情况。按照实习单位要求, 制定工作日程表、实习管理办法。第三, 认真实践, 提升技能。实习生进行专业技能顶岗实习, 根据实习单位安排担任管理或服务工作任务, 撰写实习周记、开展小组讨论、参与实习单位专题活动、参加实习单位参与专题宣传活动和文体活动等, 通过实习检验专业知识与技能。第四, 表彰先进, 总结经验。要求每个实习生认真撰写实习总结, 表彰优秀的指导教师和优异的实习生。通过顶岗实习, 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使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孟庆荣.秘书职业技能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 :1-3.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56-261.
[3]李晓琼, 吴迪.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秘书之友, 2012 (2) .
[4]聂振华“.四位一体”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1 (6) 中.
[5]禹明华.基于职业能力与素养培养的文秘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 2008 (3) .
专业技能训练 篇2
班级:
姓名:
学号:
通过专业技能训练,认识电阻、电感、电容等简单元件,并学会测量元件的大小。认识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如示波器等。初步了解设备原理。随着半导体产业数十年的发展,电子类产品已由器件、参考设计上升到总体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甚至外形等工业设计,另一方面,更高的集成度、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成本也是电子产品的趋势。
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
任何一个电子电路,都是由电子元器件组合而成。了解常用元器件的性能、型号规格、组成分类及识别方法,用简单测试的方法判断元器件的好坏,是选择、使用电子元器件的基础,是组装、调试电子电路必须具备的技术技能。下面我们首先分别介绍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继电器、晶体管、光电器件、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的基本知识。下面我对常用的几个元件进行简要的叙述。
(一)、电阻器
电阻器在电路中起限流、分流、降压、分压、负载、匹配等作用。电阻器按其结构可分为三类,即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电位器)和敏感电阻器。按组成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炭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线绕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等。电阻器的参数很多,通常考虑的有标称阻值、额定功率和允许偏差等。普通电阻器阻值误差分三个等级:允许误差小于±5﹪的称Ⅰ级,允许误差小于±10﹪的称Ⅱ级,允许误差小于±20﹪的称Ⅲ级。表示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标法,二是色标法。直标法是将电阻的阻值直接用数字标注在电阻上;色标法是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来表示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电阻器的额定功率指电阻器在直流或交流电路中,长期连续工作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常用的额定功率有1/8W、1/4W、1/2W、1W、2W、5W、10W、25W等。
(二)、电容器。
两块导体中间隔以介质便构成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在电路中用于耦合、滤波、旁路、调谐和能量转换,也是电子线路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之一。电容器的技术参数包括标称容量及允许误差, 工作电压, 绝缘电阻电容器的种类很多,按其容量是否可调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调电容器和可调电容器。按所用介质分,有金属化纸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独石电容器、薄膜介质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空气电容器和真空电容器等。电容器的常见故障是击穿短路、断路、漏
电、容量变小、变质失效及破损。对电容器内部质量的好坏,可以用仪器检查。常用的仪器有万用表、数字电容表、电桥等。
(三)、电感器
电感器也叫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电感器在电路中起着阻流、变压、传送信号等作用。
一、电感器的分类
电感器的种类很多,而且分类标准也不一样,通常按电感量变化情况分为固定电感器、可变电感器、微调电感器等;按电感器线圈芯性质又可分为空芯电感器、磁芯电感器、铜芯电感器等;按绕制特点可分为单层电感器、多层电感器、蜂房电感器等。
二、电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电感量L
电感量L也称为自感系数,是表示电感元件自感应能力的一种物理量。当通过一个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便会产生电势,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的电势称感应电势,电势大小正比于磁通变化的速度和线圈匝数。电感量的基本单位为H(亨),实际应有中还有毫亨(mH),微亨(µH),其换算关系如下:1H=103 mh=106µH。
2、感抗XL
感抗在电感元件参数表上一般查不到,但它与电感量、品质因数Q等参数密切相关,由于电感线圈的自感电势总是阻止线圈中电流变化,故线圈对交流电有阻力作用,阻力大小就用感抗XL表示。XL与线圈电感量L和交流电频率ƒ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XL=2πƒL。(式中XL单位为Ω,ƒ单位为HZ,L单位为H)不难看出,线圈通过低频电流时XL小,通过直流电时XL为零,此时仅线圈的直流电阻起阻力作用(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小,可近似短路)。通过高频电流时XL很大,若L也大,则可看作开路。
3、品质因素
品质因素也称作Q值或优值,即线圈在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感抗和等效损耗电阻之比。
4、直流电阻
即电感受线圈自身的直流电阻,可用万用表直接测得。
5、额定电流
指电感器长时间正常工作允许通过电感元件的最大直流电流值。
三、电感器的标志方法
电感器的标志方法与电阻器、电容器的标志方法相同,有直标法、文字符号法和色标法。常用的固定电感器过去多彩色码标志法,统称为色码电感器。目前我国生产的固定电感器有的采用色码标志法,有的在电感器上直接标出数值,即直标法。在一些电子机器中,如电视机,广泛使用的是固定电感器。它是将铜线绕在磁芯上。然后再用环氧树脂或塑料封装起来,这种电感器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牢固、使用方便。
(四)二极管
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加上引线、接触电极和管壳而构成。下面我们就各种二极管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二极管的分类
1、按用途分
有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等。
2、按制造材料分
有锗二极管、硅二极管、砷化镓二极管等。
3、按制造工艺分
有点接触二极管和面接触二极管两种。
4、按工作原理分
有变容二极管、雪崩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感悟:
一.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二.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
三.对Protel软件的使用更加熟练,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对protel软件已经了解够多,但到实习需要自己动手画原理图,仿真,制作pcb版时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尤其是在做pcb版时需要自己根据实物来做封装,对于很少接触到实物的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完成之后收获颇多。
四.对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实习的感受。焊接挑战我得动手能力,那么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则是挑战我的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我过去一直没有接触过印制电路板图的前提下,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接受、消化老师讲的内容,不能不说是对我的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这过程中主要是锻炼了我与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因为我对电路知识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模糊。但是当我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去向其他同学请教时,即使他们正在忙于思考,也会停下来帮助我,消除我得盲点。当我有什么想法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会不因为我得无知而不采纳我得建议。在这个实习整个过程中,我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友谊的真挚。在实习过程中,我熟悉了印制电路板的工艺流程、设计步骤和方法。可是我未能独立完成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个实习迫使我相信自己的知识尚不健全,动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技能训练 篇3
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 创新 改革 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77-01
书本理论知识是学习电子电工专业的基础,但是实践技能确实核心,特别是在今天,市场对于人才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多的人在为自我提升不断加砝码,从而使竞争的压力与日俱增。所以对于纯属的技能应该是必需要掌握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对于实践技能的认识程度,对学生不断的强化专业操作技能,使理论能够辅佐实践,通过实践使理论能够更进一步的升化。基于此对于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应该被引以重视,通过不断的创新改革来实现其发展效果。
1 倡导研究性学习
目前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普遍应用于技能专业性强的学科的一种有效学习法,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思维创造上的培养,同时又是能够更好的贯彻学习内容的有效措施。该学习法需要在老师的指引下,设定有一定难度的实验研究课题进行自行学习,在整个研究过程,学生通过对研究中出现问题的自我解答和老师的辅助解答,能够将很多知识真正的变成自己的技能。另外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研究环境能够使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严肃课堂,有效的促进学生最大的发挥思维想象从而加深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记忆。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很多学生习惯了被动式的授课方式,等着老师将知识填鸭式的塞到学生的脑子里,这其中做了很多无用功,第一学生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即便理解不一定能够有巩固的记忆,即便能够记住,并不能同实践联系起来,只能停留在记忆这个阶段。所以老师要作为监督者积极的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来亲自动手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的追求真理,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认知世界,通过主动的形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技能。经过亲自动手得到的要比被动接受的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3 强化技能训练专业模块教学
技能训练和强化首先老师应该在头脑中树立这种意识,不要再受到传统模式教育形式所羁绊,尽量去给学生提供能够进行技能训练的客观条件,无论从课上的授课形式还是可下的实验地的开发都要以学生增强技能训练为第一目的。另外在教学中能够配合模块教学能够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也是在为提高技能做基础,学生更能够从主观心理上接受,如此并不枯燥并且针对性很强。例如,电路模块中,安装实习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提前把介绍组成电路的低压部分的原理、作用、结构等有关材料发给学生,实验时知道学生用示波器在实验台上观察整流、放大电路、稳压、滤波各个分电路输出波形情况。
4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为了能够引起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课业教学的选材上实例尽量选择可以与学生进行高频互动的话题,也就是说学生相对比较感兴趣或是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积极的向学生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能够训练到思维拓展能力。不断的鼓励学生给予其更多的自信心。例如,在电工技能试验中,用无交流电流挡级MF30型的万用表去测量某一电路中的交流电流的方法是什么?此类问题情境会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兴趣集中到专业知识上来。
5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各种电气设备虽然工作过程不同,但却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由简单的基本控制环节组成。所以,通过培训使学生们具备掌握各种连接关系、图形的含义和电气符号,根据电气原理图分析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及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电工基本操作工艺是通过培训电器维修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使学生具备日常照明电路检修与安装的能力、掌握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具备了解“三表”的简要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熟练运用“三表”检测各种电气参数,掌握“三表”的常见故障维修。
6 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既能允许教师通过编程主动地控制计算机,又把来自各种电子媒介的信息进行集成,改善传统教学中的说教场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容易接受。尤其在电工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演示文稿、多媒体制作课件,把深奥的、难讲的理论做成图画的形式讲给学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降低教学成本、熟练操作技能、理解理论概念,充分调动学员的思考、听觉和视觉,增强培训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7 趣味化教学法
趣味化教法就是在学习电子类专业课程时,暂时免去系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而提前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趣味化,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先开展实验,在激发、培养了好奇心、兴趣后,最后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的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学生配合教师开发兴趣实验,再通过系列兴趣性实验制作,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稳固形成各种技能。如,“电视机原理”、“收录机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课,都可以采用这个模式。通过趣味性实验去增强基础知识教学,实现“先懂理论后去做实验”到“从兴趣性动手实验中去学理论”的转变,解决了两者在课时分配上的矛盾,同时也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丰收。学电子关键在于多动手,许多理论上不懂的东西,在动手过程中都会慢慢被消化、理解。在目前职业院校与生源现状下,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应该采用:以培养技能为中心,“先动手,后理论”即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专业基础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但是,它作为一项新工作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摸索出有效的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朱浩.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
[2]刘建林.创新和改革电子电工专业的技能训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0).
谈饭店服务专业的技能训练教学 篇4
现在几乎没有一个职业是只需一种技能就能胜任的。简单的,需要几种、十几种;复杂的,需要掌握几十种技能才能胜任。饭店服务专业的技能亦是如此,它是一组技能的综合。餐厅服务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主要有六项:托盘、餐巾折花、斟酒、摆台、上菜、分菜等;客房服务需要掌握的技能主要有:铺床、清扫整理房间、各项接待服务等;前厅服务有行李服务、接待服务,还有调酒等技能。例如,教学中把餐厅、客房技能划分为两个大模块进行教学,每个大模块又分成若干个小模块。紧把训练考核关,各个击破,再进行模块综合训练考核,这样,饭店服务专业劳动技能训练即告结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化复杂为简单,化整为零,使技能训练课更加条理化。
二、交叉训练教学
技能的熟练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学生千百次反复操作,才能成为习惯,才能使手眼高度协调,动作转换迅速、准确。由此看来,熟练技能的获得离不开“练”。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有更多的操作练习机会,我在大模块教学中采取交叉教学,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餐饮模块中,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摆台、餐巾折花、托盘、斟酒,摆台的过程又被分为铺台布、吃碟定位、摆餐具、饮具的小环节,用“滚雪球”的方法使学生一点点进步;斟酒我分为徒手斟酒,在托盘技能掌握好的情况下再加上托盘斟酒。老师对每个项目都要讲解及演示示范教学,学生练好一个技能再交叉练下一个技能。这样有三个优点,一是每组人少,便于老师发现每个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二是技能训练不单调,学生兴趣浓,注意力集中;三是能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使训练事半功倍。
三、模拟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和实物图形,创设具体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饭店服务人员,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服务技能,同时在服务时要能够给人一种美感享受。饭店服务专业的学生经过一两个月入校新生活的锻炼,渐渐对美有了新的认识,但对于如何展示自身的美及如何在操作服务中给客人一种美感享受的认识还是朦胧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精心指导、身体力行,在技能训练教学中动脑筋、下功夫。技能训练的目的最终在于实际的接待服务。我们都知道,在饭店中服务员提供给客人的这种接待服务具有一次性的特点,那么,如何尽可能保证学生走上岗位接待服务一次性成功呢?模拟情景教学是检验技能训练结果,保证接待服务一次成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上课时充分利用学校的模拟餐厅、客房、前厅的训练技能场地和技能室的用品、用具,让学生扮成服务生和客人,在这种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接待服务的整个过程,表演后,观众学生提出不足,教师点评,下一组同学再上来模拟。这样反复模拟训练,服务就能达到娴熟。当然,情景设置是以当天作业的形式让同学们自由组合准备好第二天上场。这样,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优雅的饭店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便于启迪心智,展示美,也容易捕捉美感,体验快乐,操作得心应手,轻松自如。
四、综合素质训练
服装专业技能训练的培养 篇5
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课题,如何更好地提高技能训练的功效,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通过这七八年的办学,所得出的体会是把服装专业划分为四个训练阶段,每一个阶段必须明确一个要点开展技能训练,这四个阶段及要点是:第一学期至第二学期为第一阶段,其要点是基本操作的培养。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第二阶段,其要点是动手操作能力的的培养。第五学期为第四个阶段,其要点是综合能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第六学期为第四个阶段,其要点是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应用。
一、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及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初级阶段,它的主要目的是为第二阶段的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个初级阶段学生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经过头脑加工然后把简单的服装样板画出来、并做出来。因此任何实践都是只有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才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而操作技能的掌握主要靠动作的重复,反复的练习。培养这种技能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并用、手脑协调。所以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在第一学期主要是以电车的操作,服装的结构制图,手工操作及简单的零部件制作为主。将技能训练定位于专业基础之上。实习教学对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合格率、优秀率来评定学生和教师。将训练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化训练
第二阶段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关键时候,服装专业是一门技能性强的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将来就业,因此这一阶段文化课减少,专业课增加。我们将在这一阶段的训练采用模块教学,逐步地掌握每一个模块,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整件的服装制作,服装的制板与放码,服装结构的款式变化,服装CAD的操作等都应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技巧。为第三阶段作辅垫。
三、综合能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第五学期也就是第三个阶段,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应用专业知识的综合阶段,学生通过前二个阶段的学习,已对服装工艺、结构制图,服装的款式变化有了较深的认识。也学会了各种操作的技能与技巧,动手的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本期将综合前面的知识及结合社会市场需求,让学生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制板与放码,服装CAD的操作。以及根据社会市场的流行时装为自己设计、打板,并制作出来。所以在本期中将进行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如开展时装表演,进行制板制作比赛,服装CAD操作赛,手工艺品的制作赛,并组织学生进行班服、校服的春夏秋冬装的设计、制板、和制作。通过以上各种训练及比赛活动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更贴近社会,为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的应用
专业技能训练 篇6
关键词:移动互联;轨道交通;铁道信号;技能训练平台
中图分类号:U239.5;U298
本文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的阶段成果之一
一、引言
为了对接轨道交通企业的需求,铁道信号专业应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但从每年定期的调研情况看,铁道信号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离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技能水平不够高等方面。近几年,各学校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在信号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师资力量的培养等方面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专任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尽心尽力,但从平时教学的反馈情况看,效果仍不理想。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没有调动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是根本的原因。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因为专业知识本身比较枯燥难学,而高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又较弱,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够很好地契合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不能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移动互联技术构建一个适合现代高职学生灵活自主学习的系统平台,快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成为专业教学急需探索解决的问题之一。
当前,移动互联技术正方兴未艾,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无处不有它的存在。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将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推向了顶峰。现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倾向用智能手机上网,从互联网获取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各种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方便且灵活。如何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载体,研究开发一个用于铁道信号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与测试的软件系统,是本文要探析的主要任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据调查,目前全国各铁路院校大都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铁道信号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测评,即采用纸质稿的教辅材料,学生训练及测评也采用纸质试题进行。这种传统的训练及测评方式,不能很好地契合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的喜好,无法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何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国内外的一些学校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公共课如英语、数学上,很少有聚焦在专业课程的应用研究上。如: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李佳等人研究了将移动终端应用于大学英语的学习中[2];雅安技术学院的冯明研究者研究了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学习的三种模式[3]。
三、研究目标
为了切实提高铁道信号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本文将探索构建一个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铁路信号工技能训练与测评的应用系统。该系统用于训练的内容完全来自铁路现场企业,完全满足铁路信号每个等级岗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并按岗位的等级划分 “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等模块。每个模块具备“随机训练”、“顺序训练”、“自由组卷”、“错题库”、“试题收藏库”等功能。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安装了该系统的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灵活自主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进行跳跃式选择性训练,也可以从最低等级向最高等级逐级训练,这就像打游戏冲关,每过一关,学生都会有莫大的成就感,讓学生在成就感中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契合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学习模式,将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可以达到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四、研究内容
为了确保开发出来的应用系统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效果,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铁路信号工”岗位技能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电话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目前“铁路信号工”岗位的等级及其工作内容和相应的知识技能要求。根据岗位的等级及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模块化的题库设计。
(二)模块划分
按照铁路信号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的岗位等级及相应的知识技能要求,划分出铁路信号“初级工”模块、“中级工”模块、“高级工”模块及“技师”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内容,且每个模块都具备“随机训练”、“顺序训练”、“自由组卷”、“错题库”、“试题收藏库”等功能。
(三)移动互联时代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
通过文献查找、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移动互联时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方式,为系统的设计提供良好的参考。
(四)技能训练和测评系统设计
根据铁路信号工岗位技能要求及模块化的思路,对系统的整体架构、数据库及功能模块等进行设计。
(五)系统上线及测试使用
将设计好的系统进行上线测试,改进和完善不足之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1、利用成熟的移动互联技术来构建铁道信号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评系统是可行的,在充分的现场调研和对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基础上,能够确保应用系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的自主学习应用系统,能够很好地契合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能够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3、本系统的构建方案具备一定的可移植性,可以为其他轨道交通高职专业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供思路上的借鉴。
本文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的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小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移动学习需求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J].高教探索,2015年第2期.
[2] 周敏. “互联网 +”时代中国高职教育转型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5.12.
[3] 杨忠华等. 浅谈APP技术在当代大学校园中的可用性[J].教育管理信息化,2014.2.
[4] 毛德娟. 论互联网时代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年第52期.
作者简介:
如何强化中职专业课的技能训练 篇7
但初三学生进入职校学习电子电器专业, 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学习电子电器基础理论知识时, 知识的连续性出现了脱节现象, 遇到一些新的概念、新的知识很难理解。如何克服职高生学习中的障碍, 让他们能感觉到学习专业课轻松有趣, 从而能主动学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知识的结构上进行调整, 在教材中去掉一些理论性较强, 且不适应现阶段电子电器发展现状的内容, 再增加一些浅显易懂基础知识和能锻炼动手能力的课外内容, 由专业教研组自编一些能强化专业课技能训练, 掌握基础理论的校本教材。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这些自编教材确能帮助学生能轻松的学习专业课知识。
一、加强教材和大纲的研究
在教材研究方面, 应注意对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打破以往的实验体系, 将新的知识技术、工艺和方法融入教材中;在内容的叙述、实训报告与思考习题中, 要贯穿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主线;教材可采用模块式结构, 使其具有更大的弹性, 供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学校选用。在研究大纲方面应有几个突破: (1) 大纲应紧扣培养目标, 即始终抓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规格; (2) 大纲应同时适用于三制四类中等职业学校; (3) 始终抓住浅、用、新、精四大特点。即大纲应深入浅出能为当前和今后几年的中职生接受;要求所学知识点和实训内容紧密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和市场经济的需求, 能为后续课程和学生的就业及适应职业变化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应将新技术、新知识纳入教材;应精选教学内容以适应课时不多但训练容量大的需要; (4) 采用双重模块结构, 在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 均可分为基础模块和选用模块;在实验性教学环节上, 又可采用必作模块与选作模块等。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研究
在实施专业技能教学时, 首先确定训练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可以分为知识体系、工艺体系和实作体系三板块结构。然后研究制定出供教学用的单元训练目标和检测目标。该单元训练目标与检测目标为学校管理提供了两个重要文件。它的作用是每个单元的实训被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和训练点, 并对这些知识点和训练点按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逐一定标, 为任课教师提供一把“尺子”, 也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 对规范和强化技能课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三、开展教学训练方法的研究
技能教学有多种方法, 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不同的内容、设备和训练目标总结出技能课堂训练的多种方法。例如:在电子类专业的技能训练课中, 可以采用摄录像观察法、演示法、互助法、轮训法、竞赛法、榜样示范法、经验总结法、单元验收法、社会检测法等。如在安全用电训练中采用摄录像观察法即可解决问题。因在训练口对口急救的操作法中, 组织学生成对训练有一定难度, 先由教师选择优生操作, 摄制成录像带, 在全班放映即可使学生掌握其动手要领。在照明电路的安装与维修训练时, 在学生动手前采用演示法增加学生实际感受。如实训班人数较多, 器材不足, 可采用轮训法;在电路维修中, 排除较难故障时, 采用互助法或榜样示范法;对要求熟练掌握的内容可采用竞赛法等。
四、专业技能训练与技能鉴定相结合
每个专业都有其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标准, 为使训练与鉴定有机的结合起来, 该鉴定方案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符合国家对中、初级电工的技能鉴定要求;第二, 其执行方案应较灵活, 着眼点在进一步实施技能培训, 适用于职业高中的日常的课堂训练, 不一定非到工厂实习不可;第三, 实施细则与评分标准要具体, 要便于量化与操作, 建立切实可行的技能鉴定模式及体系。
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实验与研究中, 阆中江南高级职业中学开展了以专业技能为重点, 把学生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研究工作选择了该专业最基础的技能课程《电子技能与训练》作为突破口, 开展了强化电子技能训练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严格执行重新修订的实验用的新大纲、新训练的内容和电子技能单元训练与检测目标, 电子技能综合训练与技能鉴定实施方案及电子技能课堂训练方法, 收到了明显较果。2009年4月中旬, 江南职业教育中心将实验班与对照班用市工人考核委员会的统一考核标准, 从笔试和实作两方面进行了鉴定。笔试成绩与实作成绩, 实验班合格率均为100%, 对照班分别为91.2%和89%。
浅谈检验专业技能训练与实践考核 篇8
首先,教学应从了解教学对象入手。了解教学对象,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当前中职检验专业的教学对象,无论从文化基础、意志品质还是动手能力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要把这样的教学对象培养成具有一定技能的检验人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是很难达到的。这就要求教育者采用适应当前教学对象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针对检验专业操作性强的特点,我们对专业课实践内容进行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如免疫学中的玻片凝集、试管凝集(液体的倍倍稀释)、间接血凝试验、总补体活性测定、ELISA夹心法等基本实验,并将原来的分组操作改为学生独立操作,这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产生责任感和成就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纠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大量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已经能独立操作一些实验并获得准确结果。
当然,这样的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生物制品与器材,且当前生物制品比较昂贵,势必会提高教学成本。因此我们采用自行制备的生物制品(如颗粒性抗原、抗体等),或使用替代品(如进行液体的倍倍稀释实验时让学生先练习稀释墨水的方法,这样不仅练习了技能,而且可使学生直观判断自己稀释的正确与否)。总之,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可以在不提高教学成本的前提下,找到有效的途径完成教学计划。通过这样的实践技能训练,达到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素质,实现了教学相长。
其次,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项目和方法。不管是那种教学方式,都要有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有效开展。
当前中职检验专业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学习内容大多进行短期记忆,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很难与后期的专业知识相联系。以往采用在近期末的某个时间集中进行实践考核,这不仅需要集中的时间、足够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学生由于距离以前进行的实践教学时间较长,容易遗忘。为了应付考核,学生集中突击复习,考核效果不佳。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将学生独立操作的每一个实践训练作为考核项目提前告知学生。也就是说学生独立操作时就在进行考核。该考核方法使实践教学课堂安静、有序,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努力地进行技能操作,以便通过考核。考核的目的是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应该让教学对象有一个由不会到掌握的过程。为此,我们采用多次考核的方法,每次考核都给学生一个结果,只要学生对结果不满意,就可以再次考核,直到得到满意的成绩为止。为保证操作时间,应开放实验室,课余时间只要学生提前预约,就可以进入实验室练习。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器材、试剂并加以指导。这样,学生没有了思想压力,在宽松的环境下能更有效地进行训练与考核,因此效果非常好。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大约有1/2的学生当堂课就能取得比较好的考核成绩(80~100分),剩下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经过练习、多次考核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与考核,我校2006级检验专业实习生动手能力明显好于往届学生,受到临床指导教师的好评。
总之,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确定教学目的后,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任务,并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达到教学目的。蒉
教育功能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篇9
多年来, 笔者在食品工艺专业焙烤和制作课的教学工作中, 对教育功能在提高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及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现阐述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通过对食品工艺专业学生选择专业动机的调查可以看出, 学生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 (1) 打算学有一技之长, 为今后就业做准备; (2) 喜欢食用甜食, 希望能经常品尝自己的产品; (3) 打好基础, 以后继续深造; (4) 动机不十分明确等。基于上述情况, 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业思想教育。具体做法是:介绍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了解焙烤食品的悠久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邀请有关专家及行业知名人士介绍本地区经济发展对食品专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组织学生到当地食品行业的优秀企业参观学习等。通过这几方面的教育, 学生基本上有了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从而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之中。
二、注重知识传播方式, 提高技能训练效果
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 所获取的知识大多是间接知识, 缺少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直接感受, 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恰恰是理论与实践极好的结合与应用。教学中, 教师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 将专业理论课上的“伏笔”及“缺憾”在技能课上“点明”, 让学生充分体会“原来是这样”的感受。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 让原本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并及时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后, 带着这些感性认识及进一步学习的迫切愿望回到课堂, 经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理论及操作方面提高很快, 专业技能训练方面也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利用教育的发展功能, 注重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
蛋糕裱花技能是食品工艺专业必学技能之一, 它是一门技术, 也是一门艺术, 操作者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通过裱花蛋糕来表达对顾客的美好祝愿。在进行蛋糕裱花训练中, 为了培养学生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学校开设了美术基础课及裱花基本功的训练, 给予了学生开启创造能力的钥匙。在熟练掌握基本功后,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基本的裱花语言去构造图案;在准确表达意图的同时, 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该专业学生正是由于这种教学环境的影响, 毕业上岗后所表现出的新颖创意深受企业及顾客的欢迎, 且受到普遍好评。
专业技能训练 篇10
关键词:专业阅读,技能训练,能力培养
引言
《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 ( 简称《大纲》) 指出:“以学生为主体, 着重语言意义的教学, 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根据现代阅读理论, 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外语阅读教学的特点。” ( 2012: 2) 本文选取《俄语专业阅读教程 ( 3 ) 》 ( 安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俄语阅读教程 ( 2 ) 》 ( 王加兴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和《俄语阅读 ( 三) 》 ( 王玲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三本各高校俄语专业二年级 ( 下) 的常用阅读教材, 对其中的练习内容和题型进行比较分析, 进而总结俄语专业阅读技能训练形式, 并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三部阅读教材的技能训练形式
阅读能力的训练与教材练习题密切相关, 包含多种形式练习的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纽带。三部阅读教材中练习题型主要分为词汇练习、句子练习和语篇练习三个层次。
1. 词汇练习
针对词汇练习, 三部教材的词汇练习数量分布差距较大。
《俄语专业阅读教程 ( 3) 》中词汇练习题型主要有: ( 1) 单词释义, 包括将左右两组词连接起来或将括号中的词或词组翻译成俄语; ( 2) 词义辨析, 包括将词的适当形式填入括号内或用连接词或关联词填空, 并注意它们的区别; ( 3) 记住常用词组。
《俄语阅读教程 ( 2) 》中词汇练习题型主要有: ( 1) 词汇的句法特征, 包括将词和词组的正确形式填入括号内或在空白处填入必要的前置词; ( 2) 词义辨析, 主要用同义词和同义短语替换所标注的词; ( 3) 词组释义, 主要将词组翻译成汉语。
《俄语阅读 ( 三) 》中词汇练习题型主要以问答形式考查词汇在上下文中的理解。
综上所述, 三部教材中的词汇练习各有侧重。《俄语阅读教程 ( 2) 》中的词汇练习主要考查词汇的句法特征, 包括词形变化、接格关系, 而词义辨析以同义词的转换、释义为主, 词汇练习数量为314, 练习总量为581, 词汇练习占总练习题数量的54%; 《俄语专业阅读教程 ( 3) 》中的词汇练习以单词释义为主, 用俄语的单词、词组来解释俄语, 而词义辨析主要练习同义词的转换及动词的不同形式, 词汇练习数量为533, 练习总量为1 581, 词汇练习占总练习题数量的33. 8%; 《俄语阅读 ( 三) 》中词汇练习注重词汇在语境中的理解, 利用上下文来分析词汇的具体意义, 词汇练习数量为3, 练习总量为724, 词汇练习占总练习题数量的0. 4% , 所占比例极小, 可见词汇练习并非该书练习的重点。
2. 句子练习
针对句子练习而言, 三部教材中对句子的练习都较少。
《俄语专业阅读教程 ( 3) 》中句子练习题型主要有: ( 1) 对文中生词/词组的练习, 将句子翻译成汉语; ( 2) 对特殊句型的练习, 将句子翻译成汉语; ( 3) 句子在上下文中的理解, 主要为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俄语阅读教程 ( 2) 》中的句子练习题型主要为句子在上下文中的理解, 读问题并选择与课文内容相符的答案。
《俄语阅读 ( 三) 》中句子练习题型主要有: ( 1) 对文中长句、难句的理解与分析, 将句子翻译成汉语; ( 2) 句子在上下文中的理解和问答题。
综上所述, 三部教材中的句子练习基本相同。《俄语专业阅读教程 ( 3) 》中对句子的练习主要针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词组及特殊句型而设计, 使语言点更加确切, 同时也有针对分析句子在上下文中具体含义的练习, 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句子练习数量为95, 练习总量为1 581, 句子练习占总练习题数量的6%; 《俄语阅读 ( 三) 》中的句子练习是将视角对准文中的长难句, 既要理清句子的语法和支配关系, 又要结合语义、语用的特点来准确理解句子, 句子练习数量为25, 练习总量为724, 句子练习占总练习题数量的3. 5% ; 而在《俄语阅读教程 ( 2) 》中的句子练习则只有一道题, 无法从整体上评价句子练习的特点, 句子练习数量为1, 练习总量为581, 句子练习占总练习题数量的0. 2% 。
3. 语篇练习
对于语篇练习而言, 三部教材中对语篇的练习都比较多。
《俄语专业阅读教程 ( 3) 》中对语篇的练习主要为填空、问答、选择和判断, 具体分别为填空 ( 335 ) 、问答 ( 311) 、选择 ( 139) 、判断 ( 131) 、续句子 ( 11) 和是否同意下列表述、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 4) , 语篇练习数量为931, 练习总量为1 581, 语篇练习占总练习题数量的58. 9% 。
《俄语阅读教程 ( 2) 》中对语篇的练习主要为问答、选择、判断, 具体分别为问答 ( 94) 、选择 ( 92) 、判断 ( 65) 和填空 ( 10) , 语篇练习数量为261, 练习总量为581, 语篇练习占总练习题数量的44. 9% 。
《俄语阅读 ( 三) 》中对语篇的练习主要为问答、判断和选择, 具体分别为问答 ( 293) 、判断 ( 217) 、选择 ( 143) 和续句子 ( 42) , 语篇练习数量为696, 练习总量为724, 语篇练习占总练习题数量的96. 1% 。
篇章作为一个既有宏观结构, 又有微观结构的完整表达单位。通过对三部阅读教材中的词汇、句子和语篇练习所做的分析可看出, 三部阅读教材中语篇练习主要是为了把握文章细节、大意和主要观点。在“把握文章细节”方面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问答、判断和填空; 在“把握文章大意”方面的题型主要有问答和选择; 在“把握主要观点”方面的题型主要有讨论和问答。
4. 三部教材技能训练形式的综合分析
首先, 《俄语阅读 ( 三) 》中词汇练习占总练习的0. 4% , 句子练习占3. 5% , 语篇练习占96. 1% , 可见, 此教材的编写目的以语篇训练为主, 培养学生对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
其次, 在《俄语专业阅读教程 ( 3) 》中词汇练习占总练习的33. 8% , 句子练习占6% , 语篇练习占58. 5% , 语篇练习与词汇练习所占比重较大, 可见, 编者力图通过阅读来扩充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
最后, 《俄语阅读教程 ( 2) 》中词汇练习占总练习的54% , 句子练习占0. 2% , 语篇练习占44. 9% , 词汇练习占首位, 而句子练习所占比例极小, 可见, 该教材以语篇练习和词汇练习为主。
二、俄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建构
“许多高校的俄语专业都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 以适应社会对培养新时期俄语人才的需要。教材建设历来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 ( 王加兴2008: 69)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共同组成的, 教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对三种阅读教材的平行比较对俄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建议。
1. 从少到多———阅读练习的递进
阅读练习的递进, 可以概括为阅读练习题总量、单个阅读练习长度、阅读练习题难度、深度逐渐加强的过程。语法内容由简入繁, 难度依次加深, 既符合外语学习的科学规律, 又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发展相配合。而且, 语法、词汇、内容要有规律地复现, 复现是外语教学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整个阅读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从基础核心开始的滚雪球过程, 知识也就具有不断延伸扩充的生命力。
2. 由浅入深———阅读技能的提高
分阶段渐进式训练。以《俄语阅读 ( 一) 至 ( 六) 》 ( 赵为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的第一册为例, 阅读技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1—25 课, 以判断对错和两项选择题为主; 中级阶段26—50 课, 选择题的选项由两项增至四项, 通过续句子和简单问答题把阅读理解和训练学生连贯言语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级阶段51—75 课, 主要是四项选择题和较复杂的问答题。
3. 由低到高———阅读要求的加强
《大纲》 ( 2012: 4) 详细规定了各年级阅读技能培养的标准和要求。在第一学年末要求, “细读: 阅读速度30—40 词每分钟。略读: 生词量不超过2% , 阅读速度40—50词每分钟, 理解准确率80% 为合格。全年阅读总量150—200 页”。这里的细读和略读在编撰教材时并未明确区别对待, 需要教师在课堂以不同教学法、不同要求来训练。《大纲》要求第二学年全年阅读量为400—600 页, 这是考虑到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语法和单词量的限制, 自主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内的部分内容可作为课外阅读安排。而第三四学年则以课外阅读为主, 教材阅读为辅。按照《大纲》的要求, “能读俄罗斯报刊上一般性的新闻报道、科普文章和文学作品。阅读速度80—90 词每分钟。理解正确率70% 为合格。全年课内外阅读量不少于1 400页。”报刊、杂志、小说都能成为阅读材料, 但为保持鲜活性不以教材内容出现。这就是第三四学年的教材容量反而低于《大纲》要求的原因,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恰恰是练习体系的科学性所在。
结束语
“理解文章的能力不仅取决于读者的语言知识, 还取决于他们的一般常识, 以及在阅读的思维过程中这些常识在多大程度上调动起来”。 ( 兰书秀, 2001: 62) 语言能力培养是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训练, 任何一项技能训练的形式都可以转用于另一项技能训练。因此, 现代外语教材中编写的练习既要符合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 又要符合交际规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整个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阅读技能训练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而练习作为教材编写的基本组成部分, 对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俄语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 (第二版)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2]王加兴.《俄语阅读教程》编写构想[J].外语研究, 2008, (3) .
专业技能训练 篇11
电工电子专业技能大赛训练时遇到的难题之一是硬件的支撑,硬件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大型设备的购置资金问题。我校没有老师和学生参加过国家级的技能大赛,但通过每年召开的黑龙江省电工电子学会年上了解到,涉电类专业的比赛设备几乎每年都在更新,如果参加技能大赛就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或更新,这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不是每个县级中职学校都能做到的。
硬件支撑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供应,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中需要许多电子元器件,有时去省城办事可以买一些回来,也可以从省城邮购,但是有时做一块电路板就缺少一两个元件时,从省城买就会耽误时间,也破坏了训练的延续性。虽然能从网上邮购,但是网上中职技能训练能用上的东西不多。
师资力量是县级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训练的又一个难题,对于技能大赛而言,实训教师很关键。实训教师在技能大赛训练中很重要,有时候虽然设备不能达到技能大赛要求,但好的实训教师也能够想出许多好办法带领学生完成训练。例如机电一体化项目大赛用的是亚龙的设备,如果品牌不一样或者不是最新型号的设备,那么在设备的许多细节方面就会有很大差别,教师如何用这样的设备训练学生那就得想办法。我校使用的虽然不是亚龙的设备,但基本结构和PLC编程与亚龙的一样。于是,我们就利用现有的设备讲解原理,再使用设备的基本模型训练学生进行拆装,使学生了解机构结构、零部件组合方式、工具的熟练使用、掌握PLC编程等基本技能。等到技能大赛开赛前一周时,我们再带领学生去有亚龙设备的学校训练。即使是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训练,我们学校第一次参加黑龙江省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时,在全省各市的团体排名们位于第五位,虽然只获得了优秀奖,但却赢得了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如果资金充足,硬件上的困难还是好克服的,但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最难办,尤其是我们地处边远的学校无人可问,上网查询既浪费时间又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不论是技能大赛的辅导还是常规的教学工作,中职学校非常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专业课教师。
学生素质是技能大赛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2011年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学校的学生朱永宝在全国电子装调项目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我在全省电工电子年会上遇到了他的辅导教师杨宗平。我主动要求和杨老师住在一个房间,通过两天的交流跟杨老师学到很多东西。杨宗平在谈到朱永宝时,极力夸赞他为百年不遇之人才,在电子装调方面素质已经超过了老师。杨老师总结到,没有好学生,老师很难通过教学和训练教出能在全中比赛中获奖的。
电工电子专业技能大赛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保证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地区的中职学校参赛的积极性,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大赛试题难度应有梯度才会有更广泛的参与度。现在的技能大赛越来越像精英教育,比赛设备越来越复杂、比赛题目越来越难,一个技能大赛比赛项目需要选手要同时具备几个工种的能力;如果训练的设备不够先进、实训教师能力不够强、参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就是参选也不能取得国家级技能大赛的参赛券。如果技能大赛如此发展下去,那么参与度将会越来越小,最后技能比赛就只剩下了全国几个资金、师资实力强大的,学生人数众多的学校参加了。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电工电子专业技能大赛中,应将试题设置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或者将试题分解成单一的工种来降低试题难度,这样便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能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参加技能大赛,从而使基层学校的参赛积极性得到保证。
二是增加技能大赛比赛项目,为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建设人才做贡献。国家级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在赛后会被各个企业抢购一空,因为电工电子专业技能大赛试题内容多以高精尖为主,获奖选手的多为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所看重;也有些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选手因为获奖而被签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选手所在地人才的流失。为此,应增加大赛项目,多为各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服务。例如,逊克县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前景广阔,水电站需要大量的电工电子专业人才,所以电工电子专业技能大赛可以增加这一方面的比赛内容。在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下,以此来改革和促进学校的实训实习工作,可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
三是技能大赛的理念应与高考区分开。前几年有个口号是“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所以技能大赛成了职业教育的“独木桥”,出现了比赛试题越来越“高科技”,虽然参赛人数众多,最后却只有个别选手能基本完成任务的情况。中职技能大赛应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例如电工电子专业技能大赛中,应重点考核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维护和保养、团队协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理念应是让所有人能干活和会干活,而不是像高考那样用考试成绩来对考生作出区分。
专业技能训练 篇12
1 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从社会、现实生活中自主地确定并选择专门的研究课题来研究,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老师安排或课本上的实验方案和学习方法, 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先理论后实操教学方式向先实操后理论再实操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 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 使学生学习电工的兴趣极大地提高。总的来说, 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2.1 对学生电工实验技能的训练要加倍重视
要求学生从点滴的规范操作做起, 根据自己的学习进行情况和电工实验的基本特点, 进行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 要求学生操作达到准确化、熟练化、规范化。
2.2 让学生自主探索
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的实习课题和教学计划规定的器材, 并尝试分析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有效地进行生产实习, 最后展开讨论, 做出总结。
3 强化技能训练专业模块教学
专业模块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心理基础的培养, 同时也可以强化实训教学和专业技能。电工电子技能训练通过标准化、规范化训练, 采用模块法教学,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整体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提高。总之, 专业模块教学便于学生加深对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点的理解, 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生产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
4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要求学生课前熟悉理论内容, 了解操作步骤, 实验时教师给学生做边演示边解说的示范操作, 对关键环节反复强调说明, 步骤分明、分解操作和整体操作有机结合。实验前的准备可采用师生共同参与准备, 包括拓宽学生知识面, 实验的预试, 之后学生分组操作实验, 教师巡回评价、指导。让学生通过回答教师在实验操作中选择性的提问, 来强化记忆, 理论联系实际操作, 提高自信心。
5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5.1 重点培养识图与读图能力
各种电气设备虽然工作过程不同, 但却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由简单的基本控制环节组成。所以, 通过培训使学生们具备掌握各种连接关系、图形的含义和电气符号, 根据电气原理图分析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及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
5.2 注重培养电工基本操作工艺能力
电工基本操作工艺是通过培训电器维修工作人员的基本功, 使学生具备日常照明电路检修与安装的能力、掌握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的能力。
5.3 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电工三表 (钳形电流表、兆欧表、万用表) 的能力
通过培训使学生具备了解“三表”的简要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熟练运用“三表”检测各种电气参数, 掌握“三表”的常见故障维修。
6 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既能允许教师通过编程主动地控制计算机, 又把来自各种电子媒介的信息进行集成, 改善传统教学中的说教场面, 完成教学任务, 使学生容易接受。尤其在电工教学中, 我们充分利用演示文稿、多媒体制作课件, 把深奥的、难讲的理论做成图画的形式讲给学生,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对降低教学成本、熟练操作技能、理解理论概念, 充分调动学员的思考、听觉和视觉, 增强培训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要有目的地结合教材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巩固教学, 在实验中融入电子基础理论。学生自己是很难概括出这些基础理论的, 对于隐含在实验电路中的与教材相关的基础知识, 其他知识点教师也要及时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解与点拨。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手中的电路板反复实验, 随时拿出教材进行参照, 并且在改进、维修、调试电路中逐步消化各知识点。切记不可让学生做成功后不去调测与钻研, 而一扔了事。教师在学生初学时务必要指导学生如何实验, 帮助学生进一步实验, 如何深入挖掘内在的知识点, 要分析原理, 设置人为故障进行修理、小改小革、功能扩充或进行最佳调试, 尽量将实验做深做透。只有做到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分析电路和分析原理, 才能真正地在课堂上学到电工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生通过这些系统性的制作, 是能够系统地掌握电子基础知识和理论的, 这样才能够达到用较少的上课时间 (总课时数不变, 技能课大幅度增加, 理论课大幅度减少) , 教会学生那些原本枯燥的基础理论, 又在这个基础上培养了相关技能, 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会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收到应得的教育效果。
总之,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但是, 它作为一项新工作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改革, 摸索出有效的教育途径。S
摘要:电工电子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就是电工操作技能训练, 而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环节。书本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面对严峻的社会竞争,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的实用型人才。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 要以理论指导实践, 强化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便实践与理论更好地结合。本文对如何创新电工电子专业的技能训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专业技能训练】推荐阅读:
专业工艺与技能训练07-04
专业技能训练心得体会07-04
论英语专业口译技能训练09-14
浅谈幼师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训练08-29
销售人员专业技能训练整体解决方案09-09
专业技能成长07-16
专业技能操作05-22
会计专业技能09-11
专业技能测试09-24
教师专业技能论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