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测试

2024-09-24

专业技能测试(精选12篇)

专业技能测试 篇1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主要是培养学生驾驭现代化数字影像检查设备, 为病人检查并显示清晰病灶的影像专业操作能力。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卫生部及全国各大高等医学院校纷纷组织各种临床技能竞赛, 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但受参赛人数限制, 接受系统培训的学生只占极少的比例, 导致为竞赛制定的大量规范的临床技能培训计划不能惠及全部医学生, 使临床技能培训成为极少数人的精英教育。①笔者在对“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进行专业技能测试与临床技能竞赛相结合的教学研究中, 探索并形成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专业技能测试与临床技能竞赛有机结合、学生全员参与竞赛活动”的改革模式,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出现的大量影像技术岗位群需求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实现了育人质量的提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2011 年级133 人。

1.2 方法

(1) 转变观念, 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导向, 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竞赛机制。本课程的第一堂理论课就与学生言明,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对每位学生的专业技能面试测试和期末笔试, 专业技能测试是临床技能竞赛的预选赛, 竞赛内容就是实验、实训课练习内容, 因此每一堂实验、实训课都是竞赛现场, 都与能否进入决赛息息相关。将“竞赛”机制引入实践教学, 转变学生“重理论轻技术”的观念, 使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2) 设计了专业技能测试与临床技能竞赛有机结合的3 个重要教学环节。

①将实验、实训教学、专业技能测试作为预选赛比赛内容的环节:预选赛的比赛内容与实验、实训课练习内容紧密联系, 其成绩是由专业技能操作测试成绩和平时实验成绩组成, 这使“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专业技能测试与临床技能竞赛有机结合起来, 使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落到实处。

②公开、公正、公平的临床技能竞赛环节。临床技能竞赛的赛程有二:一是预选赛, 二是决赛。预选赛是指实验、实训课结束之后, 对133 名学生的单人专业技能操作 (面试) 测试。测试办法:每位学生随机抽取肢体检查体位的考题, 使用现代化数字X线检查设备CR (Computed Radiography, CR) 、DR (Digital Radiography, DR) 进行检查操作, 并形成达到符合诊断要求的影像后, 由3 位老师分别负责观察、判分, 当场公布成绩。测试完毕后按分数高低, 在全体学生面前公布获得决赛权的学生名单 (共20 名) 。决赛借鉴“全国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比赛办法, 其内容包括两部分:临床操作技能占70%, 理论考核 (以提问形式出现) 占30%。首先应用CR、DR, 对病人的某一个指定体位进行检查操作, 并形成符合诊断要求的数字影像, 由3 位老师现场判分, 作为临床操作技能成绩并立即公布。然后, 由一位老师根据学生操作的检查体位, 提出问题 (题目是提前拟定好的) 请学生回答, 现场判分, 作为理论考核成绩并当即公布, 最后公布决赛总成绩及名次。

③奖励优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过决赛环节评选出获奖者, 给与奖励。通过竞赛让学生在专项技能技术学习与训练中获得成功, 亲身体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获奖带来的荣誉感、成就感, 从而产生学习的心理源动力, 重塑勤学苦练的学风, 克服学生蒙混过关的想法和“考前突击, 考后全都还给老师”的教学现实问题。

2 结果

由“专业技能测试活动与临床技能竞赛相结合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表1) 和“医院放射科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表2) 可得出:

(1) 学生对“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专业技能测试活动与临床技能竞赛相结合的做法满意度达81.7%;这一做法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满意程度占78.6%;有89.7%的学生觉得临床技能竞赛活动没有额外增加他们的负担。

(2) 学生实习医院放射科对实习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满意度、学生在实习中使用礼貌用语与病人沟通满意度、在实习两周达顶岗实习水平满意度分别为95.2%、91.3%、83.3%。病人对学生实习满意度为93.7%。

3 讨论

(1) 专业技能测试与竞赛相结合, 学生全员参与, 既有可操作性, 又不增加学生负担。通过表1 数据可知, 学生对专业技能操作测试活动与临床技能竞赛相结合的做法满意度高达81.7%, 并且有89.7%的学生觉得这一做法没有额外增加他们的负担, 说明专业技能测试与临床技能竞赛有机结合的改革办法有可操作性, 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使得学生能够全员参与, 避免了竞赛成为极少数人的精英式教育, 还没有额外增加学生负担。

(2) 专业技能测试与竞赛相结合,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践教学内容与竞赛内容相联系, 以单人专业技能操作测试成绩和平时实验成绩作为预赛成绩,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训期间很多同学都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反复练习摆体位, 同学们对常用的X线摄影体位的每一个操作步骤、环节, 反复练习, 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点, 重点训练, 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学生对通过竞赛活动对动手能力培养的满意程度达到78.6%。

(3) 专业技能测试与竞赛相结合, 引入竞争机制,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达到了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的。专业技能测试与竞赛相结合, 通过竞赛让学生亲身体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获奖带来的荣誉感、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习的心理源动力, 重塑勤学苦练的学风, 竞争性比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②达到提高学生就业本领的目的。通过表2 数据可知, 实习单位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5.2%, 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两周达顶岗实习水平的满意度达到83.3%, 病号对我校实习生的满意度达93.7%, 这说明我们通过专业技能测试与竞赛相结合, 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达到了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的。

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 一直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临床技能是每个医学生的必修课程, 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 专业技能操作测试活动与临床技能竞赛相结合, 使学生全员参与到竞赛中, 每个学生都接受规范的临床技能训练, 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学、重在练习”的目的, 实现了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标。

注释

11张津铭, 刘春艳, 刘文励等.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对临床技能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 2013 (4) :85-88.

22 张小菊, 鹿路, 牛彦飞.浅议技能大赛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教育探索, 2008 (2) :37-38.

33 李梅, 方鹤, 胡吉富.全国临床技能竞赛对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促进作用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14 (4) :656-659.

专业技能测试 篇2

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5S指的是、、、、。

2、5S管理源于日本,指的是在,对、、等生产要素开展 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活动。

3、区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为“要的”和“不要的”是属于5S中的。

4、物品乱摆放属于5S中的要处理的范围。

5、整顿主要是排除浪费。

6、5S中重在消除现场脏污。

7、5S中“清洁”是指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维持其成果。

8、5S中是针对人的品质的提升,也是5S活动的最终目的。

9、团结同事,与大家友好沟通相处是5S中的要求。

10、公司5S检查考核每月定期次,期间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2.5分,共32.5分)

1.关于整理的定义,正确的是:()

A.将所有的物品重新摆过。

B. 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C、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工作场所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

D.将物品分区摆放,同时作好相应的标识。

2.关于整顿的定义,正确的是:()

A.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B.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C.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D.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员工有纪律观念。

3.关于清扫的定义,正确的是:()

A.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B. 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C.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D.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员工有纪律观念。

4、关于清洁的定义,正确的是:()

A、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B、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C、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D、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员工有纪律观念。

5.关于素养的定义,正确的是:()

A.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内的物品分类,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

B.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

C.将生产、工作、生活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D.每个员工在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同时,维持前面4S的成果,养成良好的工作

习惯及积极主动的工

作作风。

6、整理主要是排除什么浪费?()

A.时间B.工具C.空间D.包装物

7、公司什么地方需要整理整顿?()

A.工作现场B.办公室C.全公司的每个地方D.仓库

8、整顿中的“三定”是指:()

A.定点、定方法、定标示B.定点、定容、定量

C.定容、定方法、定量D.定点、定人、定方法9、5S中哪个最重要,理想的目标是什么?()

A.人人有素养B.地、物干净C.工厂有制度D.生产效率高10、5S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A.工作方便B.改善品质C.增加产量D.没有多大关系

11、公司的5S应如何做?()

A.5S是日常工作一部分,靠大家持之以恒做下去B.第一次有计划地大家做,以后靠干部做

C.做四个月就可以了D.车间做就行了

12、我们对5S应有的态度?()

A.口里应付,作作形式B.积极参与行动

C.事不关已D.看别人如何行动再说

13、对待5S的检查和批评意见,应抱着()的心态来执行。

A.纯粹找碴、百般狡辩B.应付了事、得过且过C.立即纠正、心存感激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有关整理的方法,正确的有:()

A.常用的物品,放置于工作场所的固定位置或近处。

B.会用但不常用的物品,放置于储存室或货仓。

C.很少使用的物品放在工作场所内固定的位置。

D.不能用或不再使用的物品,废弃处理。

2、有关整顿的做法,正确的有:()

A.将已确定无用的物品及时清理除去,腾出更多的空间,并加以利用。

B.整理有用的物品,规划存放位置并加以标识。

C.建立物品存放、管理的有效方法,使之整齐、有条理。

D.对有用的物品加以合理管制,防止混乱。

3.有关清扫的做法,正确的有:()

A.从地面到墙壁到天花板,对整个空间的所有角落进行彻底清扫。

B.机器、设备、设施、工具的清洁,防止工具、手套等变成污染源影响产品质量。

C.机器、设备底部及转动部位是卫生的死角,可以不用注意。

D.细心寻找污染源及消除污染源,是清洁工作的关键所在。

4.清洁是保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检查方法可以是:()

A.活用查检表。

B.颜色管理,如:红色标签战略。

C.目视管理、看板管理。

D.3U MEMO(3不管理,不合格、不可用、不混乱)。

5.关于素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员工应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岗位制度。

B.工作时保持良好的习惯(如不聊天、不随意离岗、不闲坐、不带零食进入工

作场所、不做与工作无

关的事)。

C.衣着端庄,待人接物有诚信、有礼貌,不讲粗言秽语。

D.爱护生产、生活设施、公物,节约用电、用水。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各类不合格品、报废品必须及时清理、处置。)

2、上班不就干活吗?这么干净干么?车间比我宿舍还干净,没这个必要。

()

3、所有员工上班必须按规定穿工作服,不允许带早餐、零食进厂,上班时间不

可以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各类记录报表须仿宋化、整洁、真实准确,不得缺损、缺页、缺项。()

5、定置管理太耽误时间,赶不上过去随意取放方便、省时。()

6、人民生活习性映射着国之强弱;认真规范的意识是我们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的立业之根,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7、这些物品是什么,我知道就行,标识与否没关系。这样可以减少浪费。()

8、仓库保管员清楚物品在哪就行了,不作标识也没什么关系。()

9、5S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如果有部分成员就是跟不上进度,或内心抵制,5S

管理就会失败。()

10、5s管理可以提高公司形象以及有安全保障()

五、简答题(每题12.5分,共12.5分)

专业技能测试 篇3

3月22日~3月25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次响起了战鼓。本次大赛以“体验科学、创新成长”为主题,决赛选择在北京西城区育才学校举行。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目前北京市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

最聪明的头脑汇聚育才

本次大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西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赛决赛阶段由开幕式、技能测试、封闭答辩与评审、公开展示与交流、中外师生论坛和联欢晚会、市长奖十年回顾和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七个重点环节组成。而“技能测试”环节则是今年新增加的一个比拼环节。

3月22日,是决赛学生展示作品和参加技能测试的日子,记者来到育才学校,全程见证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智力竞赛”。

下午1点到5点,是学生的布展时间。下午1点,穿着不同种类校服的参赛学生们,拖着行李箱、夹着大展板,走进布展场地。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半米长的展位,学生们要把自己的项目展板挂上去,并把模型等道具布置妥当。

当这些孩子亮出他们的参赛作品时,真是让记者大开眼界。一位理工大学附中的同学,制作了一台紫外线探测器,利用它可以在山林火灾刚露出点苗头时,就被发现。而另一位景山学校的学生,在一次参观德国奔驰车博物馆时,发现展车的设计不够完美,为此,他重新设计了一个节能率更高的玻璃钢车壳。

除了工程学方面的展示异彩纷呈,社会学、医学、数学、生物、化学等方面,也有很多奇思妙想。就像达·芬奇画鸡蛋一样,北京大兴区第五中学的一位参赛选手,也对简单的鸡蛋动起了脑筋,最终形成了他的参赛作品——《研究半个鸡蛋壳中的函数问题》。此外,也有很多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创意,如高山运水果的独轮车、膨胀螺钉拔起器、家用报警锁等。

而澳大利亚代表团两位11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中)的学生,带来的参赛项目是《研究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这项研究在将来可能为脊髓损伤提供治疗方案。研究者之一的雅辛塔(Jacinta)告诉记者,“虽然目前还不能让桑兰这样的脊髓损伤者完全站起来,但是通过努力或许能改善病情,将来他们或许可以慢慢活动一只手。”

技能测试紧张激烈

记者了解到,很多参赛同学这次拿出来的项目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修改才形成了如今的模样,比如,一位育才学校研究四翼飞行器的同学,就花了2年多的时间打磨作品,而大部分学生的作品也花费了1年左右的时间。

而接下来的“技能测试”,是今年青创大赛新增的一个环节。据介绍,这个环节考察选手的动手能力和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测试成绩在奖项综合评定时占10%的权重。

选手们也许可以用几年的时间反复揣摩参赛作品。但是在这个环节中,选手只有1个小时的时间 。

在“技能测试”环节中,参赛的同学每个人都会拿到一盒相同的材料,利用这些类似于积木的塑料组装件,按照图纸组装成一辆铲车,需要在40分钟内完成。接下来,学生们将领到一个遥控器,一块电池,将组装好的积木铲车和铲车的电路连好后,用遥控器控制铲车,将六枚骰子大小的红色塑料块从起点推到终点。2分钟内,推的骰子数量越多,得分也就越高。这项成绩和组装等环节的成绩相加,才是最终“技能测试”的总成绩。

记者发现,在组装铲车的电路时,才是令学生最头疼的部分。一开始就有同学的电路插错了,导致电路板烧坏,于是整场比赛中,教室中始终弥漫着一股烧焦的塑料味。

但是这也是一个最能体现动手能力和互助的环节,一位女生的遥控铲车总是向后行驶,眼看着正式比赛就要开始了,这可把她急坏了。这时她的一位同学过来,将她插错的电线交换了一下位置,这位女生的铲车才终于能正常行驶了。

在这个环节中,选手们确实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记者看到,当一些选手已经在遥控铲车练习推骰子时,有些同学还拿着图纸不紧不慢地研究电路的接法。但是在预定的20分钟内,记者所在教室的选手,全都完成了铲车的电路安装。

技能测试很必要

田荷珍是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她曾多次担任青创大赛的评委,她告诉记者,这次大赛中新增的“技能测试”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动手的能力十分重要。不但理工科的学生需要,社会学科的同学同样不可或缺。在做一些调查实验时,社会类的研究者可能要进行成千上万个样本的采集和研究,这些都离不开动手能力。

陆际联是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同时他也是一位热心支持青少年科技比赛的老评委。他告诉记者,青创大赛自1979年开始已经举办了30多年。和以前的参赛作品比起来,现在的参赛作品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项目更有目的性、质量更高、技术含量也更高了。”

田荷珍说,最初的创新大赛上,多是小发明,小创造,研究报告就是一张纸。而那时的选手凭着一个好点子就能获奖,比如以前的一位选手发现牛奶箱中的奶瓶很容易被偷走,于是他做了一个奶瓶倒扣的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位同学靠这个创新得了奖。

“他的想法虽然很新颖,但是如果放在现在的大赛上,他可能就拿不到奖了。现在的学生作品都很专业,有些研究报告的水平可以和研究生媲美。”陆际联说,现在评委在评价一件作品时,更看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在本次大赛上,一位同学研究的《铰接车防过度转向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后置发动机的铰接车在打滑路面上的侧滑问题。这个连国外都没解决的问题,让陆际联都认为“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虽然青创大赛的参赛作品一年比一年炫目,但是陆际联认为大赛的初衷却始终未变,“青创大赛并不追求复杂的系统,这项比赛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收获观察、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才是参赛者终身受用的。”

记者全程跟踪了一场学生的“技能测试”。发现不少学生在发现问题时,都会立刻向老师求助。记者耳边不断响起学生叫“老师”的声音。对此,陆际联表示,他参加过香港等地区和国家的类似比赛,学生在发现问题时,都会自己思考,很少会向老师发问,而一旦有学生提问,老师也不会予以答复。他表示“在独立思考等基本训练方面,我们的学生确实应该再提高一些。”

专业技能测试 篇4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英语口语测试,评价体系,英语演讲,演讲技能

演讲就是语言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讲话人向听众作连续性发言的行为。[1]在全球化时代, 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用英语在公共场合进行公开演讲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成为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需要掌握的制胜法宝之一。为了按照2008年实施的《非英语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求》培养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有效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思想, 能就一般性话题发表评论或进行讨论的能力[2], 我校开设了英语演讲课程。并且, 通过在研究生公共英语口语能力测试当中融入对演讲能力的考核, 引起学生对演讲知识技能的重视并促进其将学习到的演讲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在的转化。

1 研究生英语演讲技能重要性及现状

英语演讲是一门高深的语言艺术, 演讲的目的是为了可以调动起听众情绪, 从而在听众高昂的情绪当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英语演讲的过程中, 要求演讲人吐字清楚、准确, 语速适中, 声音清亮, 表达的思想要缜密、逻辑性强, 同时还要与听众之间有情感的沟通。演讲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培养自信心、勇气和思维反应能力。此外, 通过英语演讲课的熏陶还可以提高文化修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等[3]。

通过对本校参加英语演讲课程的两个A+班的90名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 我们了解到硕士研究生英语演讲技能的现状。被调查的学生在应届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分级口语测中的排名均列在前90名。问卷共18个问题, 涉及了学生的性格、演讲经历、对掌握演讲技能的态度、对演讲课教学效果的反馈以及对将演讲技能融入口语测试内容的看法等。根据问卷情况, 88%的学生迫切想提高英语口语, 76%的学生认为演讲训练很有助于提高英语口语, 同时, 有近69%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演讲能力不够自信。由此可见, 开设英语演讲课, 并将演技技能融入口语能力测试评价体系中势在必行。

2 英语演讲技能考核的内容和方式

2.1 英语演讲技能考核内容

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中, 英语口语能力测试评价体系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有助于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在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学术交流时还存在哪些问题,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 同时, 有助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和正确的导向。开设了英语演讲课程之后, 为了使演讲课教学切实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 我们完善了我校研究生公共英语口语能力测试评价的方式和内容, 将英语演讲技能的考核融入到了评价体系中。英语演讲技能的考核根据教学内容包括: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及文化素质。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直接性、即时性和不可预测性, 考核内容包括语音语调、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其中, 语音语调的标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演讲内容表达的清楚程度及演讲整体的成功率。根据问卷调查, 48%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发音不准确影响了自己的演讲效果。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 分别指交际者在句子层面和篇章层面上表现的语言水平, 考核的重点在于词汇、语法和句法的掌握, 话语组成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语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对语言功能的实现与否和在不同场合中语言使用恰当与否。而交际策略能力则注重克服交际困难的能力。

其次, 不同形式的英语演讲任务均结合了听、说、读、写四个因素, 因而可以全面体现出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如, 即兴演讲要求学生在听懂题目阐述之后做出陈述, 并且要听懂提问者的问题, 因而对学生的听力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准备的演讲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来完成演讲稿的写作。写作过程中的论据收集还要求学生进行相关文献的阅读, 由此, 写作和阅读的能力充分地应用到演讲的准备过程中。

演讲是一种可以展示演讲者思维能力的语言交际任务, 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辨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指思考辨析的能力, 强调经过自己的分析和论证, 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 挑出自己认为重要和正确的东西, 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84%的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的演讲任务中认为缜密、有逻辑的思维对表达个人的想法和观点很有帮助。总之, 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公共口语考试的演讲技能考核时, 尽可能的为研究生提出一些有利于考核思辨能力的题目, 这样才能观察出研究生的思维和反映的速度。

现阶段, 许多学生由于演讲经验不足, 加上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 上台之前就已经坐立不安, 上台之后更是声音颤抖, 眼睛不敢正视老师。此外, 一篇出色的演讲稿是决定演讲是否出色的基础, 演讲的内容至关重要, 而演讲内容不是一味地讲道理, 而是需要言之有物, 靠引证或例子等来支持所讲的观点。所以在考核的过程中, 老师不但要考虑到研究生的心理素质, 同时还要关注文化素质。

2.2 英语演讲技能考核方式

我校研究生英语口语测试一直以来是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流程较为简单, 无论是考生还是评分者, 都很难说出特定的分数所对应的实际口语能力。正如张文忠曾指出, 百分制下“评分员不得不经常面临上下0.5分的痛苦抉择”[5]。这说明终结性评价应用于口语测试中的缺陷。对比终结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能够更加全面体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6]。也就是说, 基于以人为本、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形成性评估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提供反馈信息, 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形成性评估贯要求教师对学生们完成的一系列任务进行认真的的显性评价。评价后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哪方面需要改进, 学期末通过与以前的任务评价的对比了解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此外, 形成性评估还十分注重隐性评价, 即学生的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这两种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既能弥补教师评价的不足, 又能鼓励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通过自评, 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整, 对自身学习起监督作用;互评则会起到相互促进、监督和互补的效果。

演讲的类型包括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答辩。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命题演讲, 即根据拟定题目或范围经过准备后所做的演讲。形成性评价渗透到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各个阶段, 注重全过程的思维历程和行动, 是一种诊断性评价。从演讲题目的确定, 到选材组稿, 直到现场呈现, 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也需要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 对演讲提出问题的学生会对其表现情况给予记录, 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参数。由此也体现出形成性评价的公证性和全面性。形成性评价手段的使用针对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有准备的英语演讲任务。这也是基于任务教学法的形成性评价。任务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是通过一系列语言学习活动, 使用目标语或解决问题、或达成一致意见、或重组信息、或产生具体结果, 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用一系列认知和交际程序实现语言习得。通过完成演讲任务, 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英语演讲任务即根据演讲课程的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根据选定的题目准备演讲稿, 经过练习后在课堂中面对师生呈现最终演讲。

研究生口语能力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要求学生完成指定口语交际任务的测试。我校原有的口语能力测试是结构主义口试与交际口试的结合, 这种测试既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熟练性, 又注重得体性和有效性。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朗读、双向对话讨论。在这一测试基础上, 我们针对演讲技能的考核设计了两部分内容, 包括演讲知识技能的书面笔试内容和即兴演讲任务完成内容。学生通过文字表述回答一些关于演讲技巧的知识可以起到平时督促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将技巧知识吸收理解后以便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在终结性口语能力评价中添加命题即兴演讲内容可以通过实际演讲操练检验演讲技巧的掌握情况, 更能体现出前述的考核内容, 即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及文化素质。

3 融入英语演讲技能考核后的效果

结合了终结性和形成性手段的英语口语能力测试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导向作用, 促进学生将学习的显性知识内化为隐形知识。这种评价体系体现了我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语言训练与演讲技巧并重的教学目的, 突破了英语口语能力评价往往侧重终结性的口语测试的模式, 又克服了以往仅以朗读、对话或问答题为口语能力测评内容的简单形式, 实现了英语说、读、写、视、听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同时, 这种评价消除了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的弊端, 通过形成性评估过程中演讲任务的互评和自评丰富了教学手段, 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交互式立体化教学, 变英语课堂为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场所, 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心理素质、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 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素质型、复合型人才。

4 结束语

通过问卷调查, 88.7%的被调查研究生认为有必要在口语能力测试和评价中融入英语演讲技能的考核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演讲技能的重要性, 并促进他们在学习过程以认真的态度学习演讲相关知识和技能, 并通过完成有准备的演讲任务将知识内化吸收, 并在实践中实施应用。融入了演讲技能内容的口语能力测试和评价实现了口语能力测试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 同时, 也丰富了演讲课任课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检验方式, 得到了学生们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进行教学方法和测试评价方式方法的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Carlin James P.Public speaking today[M].2nd ed.Illinois: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1995.

[2]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3]任文.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J].中国外语, 2007 (6) :66-70.

[4]张文忠.模糊评分:外语口语测试评分新思路[J].现代外语, 2002 (1) .

[5]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6]王华, 富长洪.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 2006 (4) .

[7]周娉娣, 秦秀白.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5) .

品质部质检员专业技能考核测试题 篇5

二、填空题;﹙每空各 1 分,共 30 分﹚

1、QC 七大手法包括 最常用的有

2、品质的定义是指


得分

。,

主要包括 3、6S 主要包括



两个部分。和、、、,Min=。和。级。

4、公司通过的体系谁认证有

5、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包括

6、公司采用的抽样标准是 CR=,Max=

7、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策划、三、判断题(请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各 1 分,共 16 分))))))

1、形状公差是指零件单一要素的位置关系误差。(

2、图纸上没有标注公差值的尺寸,是没有公差值要求的。(3、零件图上的尺寸是零件加工、检验的主要依据。(

4、产品的所有指标都符合标准,一定满足顾客要求需要。(5、经抽样检验被判为不合格批的产品,一定有不合格品。(6、返工或返修的产品无需再次检验。(7、质量

检验与生产工人无关。())

8、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有合格证,并在有效的检定和校准周期内。()

9、测量误差是不能避免和消除的。()

10、产品质量既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

11、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有权拒收不合格零部件,对不符合要求产品有权阻止放行。()

12、由设计给定的尺寸为基本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为实际尺寸。()

13、当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小,说明测得值愈接近于真值,因而测量的精度愈高;反之,测量精度 就低。()

14、常用的游标卡尺、深度尺、高度尺,它们的读数原理相同,所不同的是改变了测量面的方向 和位置。()

15、我们公司外观检验实施抽检制度。()

16、让步接收的产品是合格品。()

四、计算题

1、(每空 1 分 共 5 分)1mm=()cm 1m=()cm 1m=()mm 1cm=()mm 1 ㎜=()um

2、取样 100pcs,合格 97pcs,不合格 3pcs,列式计算合格率及不合格率。分)(5

技能大赛促成才专业技能促创业 篇6

高俊坤是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07级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现在的他是一个IT行业的老板,经营着一家网络技术公司。我没法把现在文质彬彬的他与三年前刚入学时候的他联系起来。刚入学时,他是一个从外地转过来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性格暴躁,有许多不良习惯,面临被学校处分即将退学的境地。一次偶然的机会,丁利刚老师发现了他对动画制作的兴趣,推荐他参加了FLASH动画兴趣小组。由于高俊坤对动画制作的爱好,以及丁老师的耐心教导,他一改往日学习中懒散的习惯,在专业技能方面勤学苦练,很快他就被推选为学校集训队的一员。自从进入了集训队,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学习上,专业技术能力突飞猛进,再也没有出现过违纪现象。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高俊坤参加了2008年度的各级技能大赛。2008年12月,他获得了常熟市职业技能大赛动画制作组第一名;2009年3月,他又获得了苏州“宝时得”杯职业技能大赛动画制作组第一名。

2009年7月,高俊坤开始了校外实习。期间他在多个电脑公司、广告公司打过工。他工作努力认真,熟练掌握各方面的技能,了解公司的运作,不断积累经验。半年之后,在父母的支持下,高俊坤于2010年3月在常熟市招商南路258号创立了常熟市百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产品摄影、网店装修、营销推广等电子商务外包服务。由于公司业绩较好,规模扩大,他又于2011年10月在常熟天虹服装城成立了常熟市百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事模特经纪、广告文化传媒事业。在高俊坤与全体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事业一点一滴地不断成长壮大,服务的客户超过百家,冰飞、千仞岗、九鹿王、皮尔卡丹等常熟知名企业相继成为了公司的客户,并得到他们的好评!

谈及当初自主创业的原因时,高俊坤说到:“通过技能大赛,培养了自身的技术能力,通过实习,了解了市场,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决定尝试一下自主创业。”谈到今后发展,高俊坤说:“基于自身的技术能力,自己有信心使公司稳步发展。公司地处常熟招商城,是中国最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公司在开展电子商务咨询服务和网店托管服务的基础上,成立类似阿里巴巴网、淘宝网的服装网上交易、展示平台。同时与知名服装品牌合作,为其搭建广告传媒,电子商务平台。”最后高俊坤总结道:“正是由于通过技能训练,才使自己态度转变,刻苦钻研,学有所长。同时通过技能大赛,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升华提高。因为自己对专业技能水平的自信,促使自己有创业的冲动和愿望,引导自己创业。虽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自己也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和曲折,也正是由于专业技术能力的支撑,才能坚持不懈,以苦为乐,勇于接受挑战。”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基本确定了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不同的是毕业后想去找份工作,还是去自主创业,在校期间我们都应该认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熟悉自己所学的专业,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建立稳定的专业思想,做到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因为这是进行职业选择,顺利就业、创业的基本条件。很难想象一个连专业学习都不合格、专业文化都没有的人,能在当今的社会上成功地实现就业、创业。而参加技能集训,参加技能大赛不失为一条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培养专业兴趣的捷径。

专业技能测试 篇7

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药卫生服务模式的改革与调整, 人们对医药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 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 要求培养的医药卫生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熟练的职业操作技能。目前, 医药卫生类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也没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1,2]。因此, 要构建统一的职业技能培养标准体系, 作为医药卫生院校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并将其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去[3]。我院结合本地区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对卫生工作提出的要求,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立了学院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各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服务于职教学生的实习与就业,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笔者对我院进行的专业技能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举措——构建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 以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类专门人才。

1 根据岗位标准制定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 实现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

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而技能训练是一项系统的、分阶段进行的、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精心组织和实施。实行严格的、科学的、标准化正规训练, 必须统一操作标准。我院在广泛调研, 听取专家建议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和我院教学实际, 参考各类职业技能考试考核要点, 制定了学院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分模块设置职业技能测试标准项目。技能是衡量一个人技术和能力的统称, 是顺利完成任务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职业技能训练中, 不少医学院校采取技能分模块教学的方法, 均取得了一定成效[4,5]。学院根据各专业要求, 将各专业的职业技能分为多个模块, 在此基础上制定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项目与测试标准。各职业技能测试项目依据岗位实际需求分为A级和B级两类, A级为职业基本技能, 作为学生岗前实习的技能标准要求;B级技能为实践强化技能, 作为学生实习过程中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例如我院《护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 制定了护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会的专业技能共74项, 分为基础护理技能、健康评估技能、专科护理技能等多个模块。根据临床实际需要, 对其中的基本技能, 如生命体征的测量、填写体温单等, 定为职业基本技能 (A级) , 共50项, 护生在毕业实习前必须熟练掌握;实践强化技能 (B级) , 如乙醇擦浴、前臂骨折固定等, 共24项, 学生可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学习、实践, 使其职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护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技能与护理行业的工作实际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使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内容。在以培养岗位核心技能为主线的总体思路上, 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应以职业素质 (包括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 的培养为核心, 采用表格形式, 每项技能操作标准包含职业素养、操作程序、质量标准、知识问答、用物准备、评分标准等方面, 做到内容详实, 层次清晰, 条理分明, 让读者对技能操作程序一目了然, 使职业技能测试标准既可作为专业教师授课、训练和考核之依据, 又可作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和考核之版本。

2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训

技能学习的速度一般较慢, 需要反复的练习才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技能培训采用教师负责制, 各系 (部) 、各教研室制定相关技能的培训计划, 由相关教师负责学生技能培训。采用日常教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对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未掌握专业技能的学生, 各教研室拟定集中培训计划, 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培训。

为了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的需要, 各系 (部) 承担技能培训任务的实验室实行开放制度, 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晚自习或节假日时间进行训练, 相关教师应给予指导, 保证提供充分的时间进行规范训练, 提高训练质量。

为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院在每学年的艺术节中举办各专业职业技能竞赛, 对竞赛优胜者颁发职业技能竞赛荣誉证书予以鼓励。通过以赛代练, 以赛促练, 达到强化技能实践教学的效果。

3 规范职业技能考核, 增加技能型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卫生需求的提高, 医药卫生机构对学生进入实习与毕业生就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关于准入实习及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尚无统一要求和标准。制定学院各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考核体系, 一方面, 规范了学生准入临床实习的专业职业技能标准, 提高了临床实习的效果;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在人才选聘方面有了新的参考标准, 从而增加了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为规范职业技能考核, 学院各系 (部) 成立了职业技能考核小组, 负责本系 (部) 学生的技能考核工作。担任技能培训的相关教师在日常教学和集中培训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技能考核, 做到成熟一项, 考核一项。

3.1 考核成绩与评价

学院将职业技能考核成绩分为单项成绩和总成绩两项。

单项成绩。每一技能项目总分为100分, 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考核, 按照各专业职业技能标准中各技能项目评分标准评定分数, 成绩在80分以上 (含80分) 者为合格, 不合格者继续培训, 直至合格为止。让学生在做中学, 考中做, 考核不过关再练、再考, 使考核真正成为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 而非负担[6]。

总成绩 (考核等级) 。考核等级分为合格、优秀两个等级。①合格: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全部A级, B级技能项目, 考核等级定为合格。②优秀: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全部A级、B级技能项目, 且成绩优秀, 考核等级定为优秀。

学生毕业实习前未能通过全部A级技能项目, 不予进入临床毕业实习。教师将考核合格学生的成绩及时登记并将原始记录送交系 (部) 。各系 (部) 在学生毕业前将学生各项技能成绩及总成绩 (考核等级) 汇总, 并报教务处。

3.2 职业技能证书

由于医药卫生类学生在校期间还不能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无法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医药卫生院校实行“双证制”没有统一标准。为此, 学院设置了职业技能证书, 毕业生实行“双证制”, 我院高职学生在毕业时不但有毕业证书, 而且人手一册学院根据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等级发放的职业技能证书 (见表1) 。在学生的职业技能证书中, 不但标明了学生的考核等级, 而且还设计了成绩登记栏, 用于登记学生在校期间考核通过的技能项目和成绩。

注:“×”为未通过, “√”为通过

学院的职业技能证书, 尤其是职业技能能手证书的设立, 增加了优秀学生的进取心, 同时也让用人单位更方便地了解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增强了优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运行过程中, 各用人单位纷纷表示: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录用持有职业技能证书的毕业生。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我院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在运行过程中, 仍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探讨和完善。

学院各职业技能标准不同于社会上的劳动技能鉴定, 所培训的项目应以实用性, 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岗位需求为度, 学院应对各专业职业技能标准举办专家鉴定会, 获得行业认可, 每个项目培训要求应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以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 实现教育与工作岗位零距离, 保证毕业生有较高职业技能水准, 减少用人单位对被招聘者的培训时间与成本。

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必将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计划, 采用学期教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技能考核,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学科可组织编写技能标准配套教程, 阐明各项技能的操作规范与要点, 拍摄各专业全套职业技能标准DVD挂在校园网乃至出版发行, 以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体系, 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技能。

部分专业、项目 (如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专业的一些项目) , 仪器设备更新快, 要求较高, 学院条件达不到。对于这类项目, 笔者认为技能训练不应仅是在院内举行, 也可让学生在实习阶段, 由实习单位组织训练, 学院进行考核, 实现“工学结合”。

综上所述, 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体现出系统性、规范性, 具有专业特色, 符合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医药卫生类院校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实施, 抓住了职业教育之根本, 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使实践教学有了立足点和明确目标, 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

摘要:探讨如何构建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体系, 把职业技能训练作为授业中心,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及考核, 传授学生职业技能,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对岗位要求有比较直观明确的认识,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职业技能, 从而缩短了学生在实习、工作期间的岗位适应期, 以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

关键词:医药卫生,高职,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测试标准

参考文献

[1]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R].卫人发[2000]462号.

[2]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R].卫人发[2001]164号.

[3]王宏启, 于钧, 戚文革.浅谈构建职业技能培养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J].教育与职业, 2005 (36) :106-107.

[4]章晓幸.护理专业校内实践基地技能教学模式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1) :96-97.

[5]刘成玉, 吴春梅, 阎志勇, 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践[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2 (4) :374-376.

专业技能测试 篇8

《课程标准》指出:计算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强调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注重口算, 加强估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安排了第一学段最为复杂的计算知识, 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其中, 教材在内容编排、例题安排、素材选取都体现了《标准》中关于计算改革的基本理念, 如加大教学步子, 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等。但事实上,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由于部分教师对课标理解不深, 课堂表面热闹了, 算法多样了, 在练习的时间、数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 忽视了学生思维及技能的训练, 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弱化的趋势。因此, 本研究是针对区域小学生第一学段学习后,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保持情况如何?计算的基本技能如何?期望通过采集一些真实可信的数据, 从一个侧面了解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同时, 通过对部分师生的访谈, 了解新课程下师生对计算教学的理解。

二、测试目的及方式

1. 测试目的。期望通过这次测试与分析的结果,

能对新课程下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同时也希望为第一学段结束后基本计算技能掌握效果方面的测试提供一个数据参照。其次, 通过对测试情况的分析, 收集部分典型计算错例, 尝试对错例进行分类划分, 探讨影响学生掌握计算技能的心理因素, 促使教师改变单纯的、机械重复的训练方式。另外, 通过对师生访谈, 了解计算教与学的现状。

2. 测试方式。

为了减低因多次考试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测试与三年级数学期末区域质量抽测相结合。测试题的编制以《课程标准》及《广州市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标准》为依据, 进行测试量表的设计, 本测试研究从计算的正确性和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完成题目两个维度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客观的反映。

3. 测试样本。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代表性,

以整个区域学校的一个班整群抽样, 抽取了89个班, 3615份测试卷作为基本计算技能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收集教师测试分析表89份, 对60位教师作了访谈记录, 并抽取相应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案访谈。

三、测试结果及分析

1. 口算测试题及各题的正确率分析。

从图1的数据可以看出, 有76%的学生能完成所有题目且不出错, 说明这部分学生口算技能相当熟练且注意力集中。而答对10题以上的学生占95%, 说明学生整体口算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仍然有1%的学生正确题数低于5题以下, 这部分学生大部分分布在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或民办学校, 其中, 样本班的数据显示约占1到2名学生。通过查阅测试卷发现这部分学生书写潦草, 做题格式不规范等。从数学知识的纵向角度分析, 发现此类学生的估算、笔算题出错率高, 甚至个别学生不能完成。

通过收集汇总教师的错题摘录及查阅测试卷, 口算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1) 因注意因素导致的错误。如100÷5=500, 学生在不善于分配和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下, 受前面几道题乘法的影响, 错将除法做成乘法算。如14×20=180, 13×300=3300, 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顾此失彼, 只注意乘个位或十位而忘记乘另一位。如30×50=150, 700×30=2100, 学生没有发挥注意的监督功能, 忘记添0。

(2) 因记忆导致的错误。如3.1-0.8=3.3,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得数的储存与回忆不完整,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时候漏减1。

结合师生访谈了解到, 教师认为教得最满意的是口算课, 认为口算能力是形成估算能力、笔算能力的基础, 只有口算过关了, 估算和笔算才有可能过关。在课堂上会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 如开火车、夺红花、小竞赛等。家庭作业会有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对于口算经常出错的学生, 教师都把错误原因归为粗心、不审题, 改进建议也一再强调多练, 较少从心理角度分析原因, 而采取针对性强的策略。

2. 估算测试题及各题的正确率分析。

(见表2) 通过收集、汇总教师的错题摘录及查阅测试卷, 影响估算题正确的主要因素有:

(1) 题目类型。从表中数据看, 有关“估计积 (商) 大约是多少”“估计积 (商) 在什么范围”。这两种类型的估算题, 学生的正确率都在80%以上。填空第11题, 学生的正确率只有76%, 题目是要求学生写出估算的过程, 但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2) 题目数字特征的因素。如:88÷3≈的正确率是87.7%, 而497÷7≈的正确率是80%。这说明数字位数是影响估算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同时, 数字在估算中调整幅度的大小除了影响估算的准确性, 也影响策略的选择, 即采取截取策略 (497÷7≈, 可把497看作490) 比采用取整策略 (88÷3≈, 可把88看作90) 的正确率低。

(3) 题目的运算形式。从表格数据发现, 乘法估算的正确率优于除法估算。

(4) 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如:53×62≈300, 27×83≈240, 这说明学生已经有估算的意识, 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知识掌握不扎实, 因此, 口算的熟练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估算的准确性。

(5) 估算意识的影响。如:497÷7≈71……3, 学生把497看作500, 再把500÷7=进行精算。三年学生估算情感属于初步形成时期, 学生对估算是一种不精确的计算的认同, 对自己估算能力的自信心不足, 因此他们更相信通过精确计算出的答案。

结合师生访谈了解到, 在估算教学中教师更重视估算方法的训练 (如取整、四舍五入等) , 也注意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运用估算, 但忽视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未能注重引导学生用语言去解释估算思路的训练, 因而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3. 笔算测试题及各题的正确率分析。

(见表3) 从表中数据来看, 两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正确率较高, 都在80%以上, 同时也表明基本口算失误造成的笔算错误数量也较多, 尤其是需要进位的乘、加两步计算和退位减法;大数乘小数 (89×32) 的错误率低于小数乘大数 (56×74) ;位数的多少及涉及数字0或7的计算也较容易出错, 学生粗心、书写不当产生的错误等。另外, 选择第4题考查算理方面的正确率只有52%, 这说明算理的理解仍然是教师最忽视的, 片面认为练习数量多少是提升技能的唯一手段。

通过收集汇总教师的错题摘录及查阅测试卷, 笔算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1) 口算错误。需要进位的乘、加两步口计算如56×74= (5×4得20忘记加进位的, 除法退位减法的错误) , 极个别学生是因为乘法口诀错误。

(2) 计算法则方面的错误。相同数位没有对齐的错误;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错误;除法试商的错误;商和除数相乘的错误。

(3) 粗心、书写不当的错误。抄错数字、横式漏写、抄错答案等。

(4) 理解算理方面的错误。如选择题要求学生理解5×3实际上是计算什么, 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选择答案 (1) 。

结合学生访谈了解到, 学生认为计算特别难的点有:算理的理解;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计算能力强的学生知道运算的依据, 算理的理解较为清晰, 能自觉地训练多一点的题目, 能灵活运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计算能力弱的学生学习比较被动, 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主要依靠教师反复讲解和训练, 依靠记忆或凭感觉, 对算理的理解不甚清楚, 完成作业时不注意思考, 有时甚至还会互相抄袭。

结合教师访谈了解到, 大部分教师认为: (1) 学生形成计算技能的最重要环节有:熟记乘法口诀;理解算理;牢记法则;重复训练;书写格式;检查习惯。 (2) 对于计算老是出错的学生, 教师采取的策略有:课堂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如经常提问、在黑板上板演等;帮助学生分析错因, 找出症结, 并针对错因进行个别辅导;反复训练, 课后布置专项练习;同学之间采取一帮一;设立“纠错本”、多复习;编顺口溜记忆计算难点;通过数学游戏, 提高兴趣, 如24点游戏。 (3) 关于笔算教学:要注重概念法则的教学, 对法则要牢固记忆;要注重让学生理解算理, 要理解计算中每一步的根据, 关注知识的形成;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练习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反复训练;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 而且有经验的教师都有一套训练学生笔算技能的有效方法, 但从数据反映仍然忽视了算理方面的教学, 这说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不一致性。

四、初步结论

1. 期望通过学业质量抽测开展测试分析的实践研究, 就如何从整体的面面俱到到某一专题作出尝试, 以期末抽测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以计算能力为切入口, 指导教师进行测试分析方法的研究。从汇总的分析表发现教师从应付的态度向认真的关注, 从过多地关注分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过渡, 并对学生的计算错例进行摘录分类, 分析错误原因, 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区域数据的比较了解到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水平。实践证明, 错例的整理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梳理, 为日后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2. 充分利用区域教研特色“三级教研网络”的教研体制, 在区、镇街、校三级层面进行指导和监控, 从量的分析角度, 在区、镇街、校三级层面通过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数据的统计, 得到比较真实数据的参照, 从质性分析的角度, 通过对师生的访谈, 初步探讨影响形成技能的心理因素。

3. 专项调查结果表明: (1) 区域三年级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总体达到了教学要求, 口算合格以上的学生占测试总人数的90%, 估算、笔算技能的掌握较好, 正确率都在80%以上, 但需要学生理解算理、表达过程的题目得分率较低。 (2) 偏向农村地域学生的数学基本计算技能水平低于镇街学生, 镇街之间、公、民办学校之间的学生差异较明显, 这反映本区域的数学教育存在差距。 (3) 影响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问题有:乘法口诀熟记程度、算理理解不透、计算法则掌握不好、书写检查习惯、注意力的保持、非智力因素等。 (4) 影响学生基本计算技能形成的因素有:教师对计算教学的理解, 对算法多样化及优化的理解, 对教材编写的理解及把握, 练习设计及实施的有效性、对学生计算错误的态度及相应的措施;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兴趣, 学生对计算知识的理解, 对练习量的认同度等。

五、讨论及思考

本测试抽取样本的数量及样本的分布基本上都能代表区域的实际情况, 有待改进的地方: (1) 测试题以《课标》及人教版 (三下) 教参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制定双向细目表, 测试题可能偏重主观, 欠缺镇街之间、农村与城镇之间数据的差异检验、离散度的检验。 (2) 本测试是与数学期末抽测相结合, 评价方式限于正确性这一维度, 速度与合理性未能体现。 (3) 由于学生计算能力具有综合性、层次性的特点, 本次测试只针对口算、估算、算理、笔算四方面的数据统计, 对于是否加入运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 有待进一步思考。 (4) 学生计算能力的深入研究, 仅从量的角度测试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本研究还结合质的分析, 但访谈的内容还是侧重于教师的主观意识和教学行为, 对不同层次学生在计算中的思维过程的访谈有所忽视。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双基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8.

[2]张晓霞, 马垊兴.小学生数学基本计算技能的测试及计算教学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8.

专业技能测试 篇9

一专业技能与教师发展的密切联系

在专业技能引领下, 专业教学模式应走进企业、走向发展前沿。以学生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 加强技能辐射, 这对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职业素养、知识、技能“三位一体”的专业技能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企业对员工的素质、知识、技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通过会计专业技能的学习, 加快会计初学者了解、熟悉、掌握会计准则步伐, 考查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 构建职业素养、知识、技能“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创新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而对青年教师而言, 专业发展是保证和拓展该教师群体生存发展的大事, 要给予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 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技能业务水平。教师的工作不再只是关注过去、面向已有的知识领域, 而是要面向学生的未来, 与学生一起在教育活动中创造学生的素养和知识体系。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 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

2. 完善专业技能在财企校交流中的中介作用

专业技能是链接校财行企的重要沟通桥梁, 也是教学成果的直接反馈, 更是行企前沿资讯的一线标准。专业技能发展也要在完善专业教学模式建设下, 建立财行企专业为主体的交流平台, 不断进行专业开发和补充, 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平台, 密切企业、行业、专业三者关系, 提升专业辐射服务功能, 发挥专业示范作用。从会计从业能力出发, 以会计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双基”, 以会计手工账务和电脑账务处理的核心技能为“二核”, 以语言交际能力、会计信息化能力和会计实践操作能力为“三能力”, 建立以“双基二核三能力”为引领的“双证融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青年教师作为财企校的中间媒介, 担当了重要角色, 为专业教学走向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技能助推教师、教学发展

会计教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会计实操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也逐渐被大家重视。

1. 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基础技能动手能力差。职高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持久力, 学习的动力不足, 特别体现在小技能的训练中。如珠算、小键盘、点钞项目, 刚开始学习时效果较突出, 随着课程能力要求的提高, 学生渐渐出现疲惫状态, 因此多方式的考核和课堂测试形式就随之衍伸出来。

第二, 模拟企业环境的实操训练项目薄弱。基于实训基地、会计行业性质等原因, 记账公司等企业接受的实习学生也有限, 大多数学生只能模拟企业环境进行实操训练。而在实操过程中, 由于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少、学生对工作流程的不熟悉等问题, 计划中的模拟实操也流于形式。

2.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培训显然是提升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但怎么培训、培训内容有哪些、谁来培训, 都是专业技能培训中的难题, 针对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 尤其是青年专业教师, 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方法也值得商榷。

第一, 专业技能的提炼。以会计专业为例, 哪些属于会计专业必备技能, 哪些又是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技能?因此, 专业技能的梳理是首要的, 这需要青年教师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

会计专业技能包括会计手工账务、电算化、传票翻打、点钞、珠算、信息化录入等。其中, 会计手工账务处理是企业实操的基础, 也是学生与教师较为薄弱的环节, 由于需要前沿的资讯与动态不断来充实和变更, 因此这部分培训需求也最为迫切。

第二, 培训形式与内容。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即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由于培训对象是教师, 时间段上就能分为两部分, 一是平时课务之外的零散时间, 再就是寒暑假的连续时间段。专业技能强弱关乎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实效, 因此培训应该是零散加连续且有质量保证的。换句话说, 就是充实课余生活。

培训内容围绕会计专业技能进行, 侧重会计实务处理, 与会计技能大赛内容衔接。

第三,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引进来、走出去”的合作机制, 将企业拥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家请进校园, 对教师教学、实训进行指导, 以点带面, 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继续深化专业教师下企业, 实现校企的人才交流、技术互助与信息共享。将企业第一手资料作为技能竞赛的材料, 进行竞赛软件的开发与测试, 普及到每一位学生, 摒弃精英教育模式, 使全体学生受益。

三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1.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吸收专业新元素是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拓展提升的有效途径, 因此, 完善的培训机制是提高师资质量的有效途径。

2.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及普及性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但要让其能渔、会渔,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针对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不是一两次就能提高其教学质量的, 需长久并与时俱进的训练。

3. 加强会计技能团队建设

技能比赛仅仅是展示高水平的舞台, 而技能竞赛所引领的专业发展方向应走向日常教学。会计技能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师与学生技能提升的关键, 还在于日常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上。教练团队必须转型为教学团队, 会计技能竞赛组织方也应不断探究会计实务操作流程和技巧, 以模拟企业为依托, 以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 以教学实践为纽带, 将知识、方法、技能有机融合, 使教、学、做相结合。

4. 竞赛平台的搭建

技能要出成效, 竞赛是最能提升效果的方法之一。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不应局限于学生之间的比赛, 也应扩展到教师之间、师生间, 通过竞赛知己知彼, 提升自我发展空间。

5. 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

会计专业技能与实践生产息息相关, 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是会计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是会计教师教学实践中技能发展走向的引领。

会计技能的提高是专业建设的走向, 教赛结合, 强化职业导向、优化课程体系, 推进专业教学发展;围绕技能提升、能力本位重构技能竞赛方向, 创新双赢机制, 在技能竞赛平台上, 提升教师质量, 实现教学引领示范辐射的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摘要:会计青年教师作为教学一线的主力军, 其业务的细化、精化以及视野的拓展是建立在专业技能的提高上的, 专业技能的培训是助推青年教师发展的良好途径。本文从专业技能与教师发展的密切联系出发, 探讨如何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方式方法, 使青年教师在业务水平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技能,会计

参考文献

[1]杨奇、王媚莎、李庭华.职业技能竞赛对优化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及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3)

[2]汪姬珏.以技能大赛引导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2 (3)

[3]厉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长江大学, 2013

专业技能测试 篇10

一、我院水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改革现状。

水产养殖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 专业教学必须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 应该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性教学, 使教学做到知与行统一、理论与实践一致。我院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水产养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 具备专业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我院在遵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突出高等教育的层次, 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 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 其中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以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主, 达到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 具备开拓创新精神、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的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4-7]。

我院每年都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根据行业的最新进展、用人单位的需求修订水产养殖专业的一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 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方面通过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增强办学综合实力。我院近几年大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同时跟一些企业单位合作加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 我院水产专业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已经达到15个,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践教学时数, 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接近6∶4。通过加强实践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最后每年通过跟踪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 通过和生产用人单位交流, 针对水产专业学生的就业素质和专业建设改革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从2008年开始, 我们在水产养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一些新课程, 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如《水产药品学》、《养殖水处理技术》、《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家庭水族箱的安装和维护》、《水产养殖场经营管理》等课程, 深受学生欢迎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强化水产专业学生专业技能, 全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生产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同时利用暑期让学生直接参与养殖生产实践,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实验室实习实训

我院水产专业目前有实训室6个, 共800m2, 生均占4m2以上, 主要有生物基础实训室、标本室、水产疾病防治实训室、水环境检测实训室、鱼类学实训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训室。我院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课内实践情况见上表。 通过课内实验, 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水产专业应该具备的技能。

2.校内实训基地实训

我院水产专业实训基地位于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内, 其中养殖池塘面积120亩, 主要养殖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鳜鱼、克氏原螯虾等, 还有一个5亩的休闲垂钓池塘和一个占地8亩的田地 (用于种植草食性鱼类所食用的黑麦草和苏丹草等) , 主要用于学生实习。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内已经建成学生宿舍、食堂和实训室等设施, 完全能满足学生专业训练、技术培训、课程实践等所需。另外, 我院水产养殖教研室还在基地雇佣一名养殖技术工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我院水产专业也在校内实训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训 (主要是教学实习周和暑假) , 相关课程主要是《池塘养鱼》、《特种水产养 殖》、《观赏鱼 养殖》、《水化 学》、《水产动 物疾病防治》等。 校内基地实训主要是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室实训知识直接用于生产实践, 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生产实训

我们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 以学生实习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 加强同省内外科研院所、企业和养殖场合作, 在省内外先后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个 , 并充分利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的人才、技术和先进设施等资源, 改善办学条件, 增强办学实力。要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让每个学生直接参与生产, 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生产环节、增强事业心与责任感, 提高吃苦耐劳与艰苦创业精神等综合素质, 从而切实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实现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实训项目有鱼类繁育技术、甲壳动物苗种生产技术、水产养殖疾病防治技术、饲料加工技术等。通过几年的探索并付诸实施, 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

4.顶岗实训

近几年我院和倍康药业、通威集团等共同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学生赴企业顶岗实训, 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服务。学生由于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 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 在企业直接上岗, 不需要经过培训, 为企业服务。我们了解到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的收获是非常大的, 学生普遍反映不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做人道理, 还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 如情感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洞察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表达能力等。

通过顶岗实训, 学生毕业后独立工作, 上岗即可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服务, 缩短了在用人单位的适应期或不需适应期, 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5.技能鉴定

为了切实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目前我们所开展的鉴定工种主要有水生生物疾病防治员、淡水成鱼饲养工、鱼类繁殖工等工种。目前我们组织的专业技能鉴定时间在第五学期, 保证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获得一个或多个技能证书, 增加就业筹码, 增强竞争力。

6.毕业前实训

我院水产专业学生在第五学期第十二周就完成学业, 然后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来我院招聘毕业生, 被企业录用的学生直接在该企业试就业。毕业前实训主要是第五学期的8个周和整个第六学期, 在这大概半年多时间里, 毕业生可在企业工作岗位练就水产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岗位的多种实际工作能力, 最终实现就业。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毕业生明显提高了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特别是在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 深受行业系统用人单位的欢迎。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100%。目前,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已经成为学院特色鲜明、就业率高、学生适应能力强的新兴专业。

摘要:为提高水产养殖专业教学质量, 全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使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 我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实践教学,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水产专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解放.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调整[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9) :48-50.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陈宏智, 潘开宇, 周本翔, 等.高职高专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8 (3) :116-117.

[4]张道波.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 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J].青岛海洋大学高教研究, 1998 (4) :26.

[5]周兴华, 郑宗林, 何利君.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3) :185-188.

[6]肖调义, 文祝友, 肖克宇, 等.水产专业“学研产”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农业教育, 2003 (3) :28-28.

专业技能测试 篇11

关键词:制冷专业;技能竞赛;技能培养;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24-03

中职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他们的就业前景和事业的发展,因此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毋庸置疑成为了中职教育的重点工作。如何提高技能教学质量,是职教同行一直关注的问题。教育部提出:“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 近几年全国的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笔者也参与了“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学生技能竞赛的辅导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这几年辅导学生技能竞赛,深刻体会到国家举行大赛的用意不是为分出高下、优劣,重点是通过竞赛促进学、促进教、促进教改,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如何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教学,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取得不错的成效。

一、以理论知识为网,扩大学生技能提升空间

对于中职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普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大,导致教师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时感到吃力和效果不好。从而出现了一些专业教师不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教授,甚至完全忽略专业基础理论而只偏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这种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失去了专业基础理论,学生的再学习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后技能提高有限的后果。所以,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才能更容易掌握专业技能,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指导专业技能,使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明显缩短,专业人才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自学能力的提高必受到影响,必然遭到社会的淘汰。

在“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学生技能竞赛辅导中,广州市的竞赛大概在每年的12月中下旬举行。选拔选手时按梯度的方式进行选择,如果选用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训练,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刚开始学习,所以在辅导时存在着花时间弥补专业基础知识和抓紧时间训练技能的矛盾关系,但往往这一对矛盾是基本很难解决的,会导致顾此失彼的结果。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必须的,所以笔者在辅导学生时一直坚持把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讲授。有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生的技能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近年的竞赛中,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无不是重要的考核内容,这就说明专业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技能竞赛辅导积累的经验和教学实验的研究,笔者总结了下面几条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更有效率、效果更好的有效措施。

(一)整合教学内容,生成知识网络

对于制冷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实际并不多,但因为每门课程都会涉及到一方面的理论,所以讲起来略感杂乱,学生听起来理不出主线,没有生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所以,专业课老师必须先理清这几大学科各自的内容范围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适当的课程整合和知识网络整合,如下表所示:

(二)抓住知识本质,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要力求简、浅、明。也就是说,在进行讲授时,要尽可能简单、浅白、明了。能用最短的时间,最浅显的道理,抓住理论知识的本质,效果就会更好。如:笔者在讲授制冷循环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理解冷凝器散出的热和蒸发器制出的冷是怎样产生的。有些教师可能会更偏重于利用热力学定律进行解释,但笔者一针见血抓住本质,利用制冷剂的气液变化进行吸放热来解释,学生感到更容易理解。

由学生技能竞赛探讨中职制冷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有了兴趣,就会让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的重要课题。对于专业课教师,我们在培养学习兴趣上,要尽可能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出发,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就如:笔者在上电冰箱检修的课程时,没有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先布置一个课程制作——制作一台简易冰箱来进行。通过笔者的指导,学生最后基本上都能成功制作。当学生感受到蒸发器的冰凉感觉后,就有了好奇和兴趣。此后,再把所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思维也跟随着活跃起来了。所以,在进行枯燥理论知识讲解时,教师们需要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可以事半功倍。

二、以基本技能为根,让学生熟能生巧

基本技能是指专业中基本的技术能力。技能的生成,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其特点是一旦掌握后就难以忘记,正如骑自行车和游泳等技能一样。熟能生巧,形成和提高基本技能的唯一方法就是练。

所以,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练就是硬道理,练就是唯一提高的方法。当然在练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技巧,需要在练中总结,不断形成经验。在辅导学生的竞赛中,笔者先把各种专业基本技能进行讲解,然后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行练习来进行这方面技能的培养,当然在练习中还需要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的基本技能就能较扎实地掌握了。

三、以自行生成为主,培养学生的高级技能

全国中职电工电子类技能竞赛项目的总评委杨少光老师在广州市电气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中的讲座中提到了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并且提到职业教育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个职业中从“从初学者到熟练者,到能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而技能竞赛参赛选手定位在职业能力的提高者(熟练者)和能手的能力阶段。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只有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具有了相当的专业基本技能,才能向专业的高级技能迈进。而在制冷专业的高级技能培养中,目标是能让学生掌握制冷设备中的运行原理,具有独立解决制冷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故障问题。换言之,制冷专业具有高级技能的学生不是在维修时只会更换有故障的电路板,而是会维修,这才是具有真本事、真才能。所以在制冷专业的技能竞赛中,已经慢慢地从考核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向专业高级技能转变,慢慢地加强学生对制冷设备的运用与维修方面的能力,突出实用性。

专业高级技能的形成以学生的自行生成为主,这种生成方式实际上就是以行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近几年提出的“从练中学”的生本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是一致的。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学生在练和做中得到体会,从而自行生成经验,这样的技能形成方式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和更深入地抓住技能的本质,才能活学活用。另外,在培养学生的专业高级技能时,我们要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传授,并且还需要传授各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制冷技能竞赛中,除了制冷专业方面的知识外,还涉及到机械、化工、电工、电子、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基本技能是靠练,而高级技能的形成是靠悟。所以在培养学生专业高级技能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慢慢形成分析问题的习惯。有了良好的思考习惯,学生的专业高级技能的生成就会水到渠成。

总而言之,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实际是培养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高级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在于练,而高级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于悟。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后,就能较容易地成为专业高级技能层次人才,才能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真正成为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笔者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别的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屡屡获奖。2009年辅导的学生参加广州市“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大赛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于2010年4月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该项目的技能大赛,两组选手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2012年辅导学生参加广州市同项目的市赛获一等奖,2013年参加省赛获一等奖,同年参加国赛获全国三等奖。2013年辅导的学生参加市赛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同年的省赛又获得二等奖。并以上面的经验为借鉴,在教学上逐渐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效果。笔者辅导的学生在参加专业考证中,学生的通过率高,各班级的制冷专业考证通过率都能达到95%以上,而且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表扬。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孟源北编著.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建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杨象忠主编.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备赛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王亚平主编.制冷和空调设备维修操作技能与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专业技能测试 篇12

本文拟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切入点, 尝试探讨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途径。

一、“入校—入门—入行—入岗”的四段式培养路线

学生第一学期刚入校时对化工生产一无所知, 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化工知识讲座让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 引导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如举办“打开化工门, 放眼望世界”专业知识讲座, 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实训室参观, 让高年级的学生给新入校的学生讲解实训装置, 增强学生的信心。以后, 再结合基础课程的教学, 可以尽快让学生对专业有个基本的了解。

进入第二、三学期, 随着专业基础课的开设, 尤其是通过对“三传一反” (1) 内容的学习, 学生逐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工理论, 结合实训,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训装置, 学生可对相关的设备、仪表有进一步的认识。在精馏装置实操中, 一般都是五人一组,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逐步学会了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意识到个体行为会直接关系到全组的成绩, 在遇到超温超压等不正常工况时, 全组学生通力配合, 在排除故障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也树立了“化工生产, 安全第一”的理念。

第四学期开设专业课, 主要是工艺课。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在课程设置上, 可尽量选取与学生就业岗位相近的工艺课程, 再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来给学生做讲座, 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入行, 有利于与企业行业的接轨, 尽快转变角色, 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的热情。

到第五、六学期, 大部分高职院校会安排学生到相应化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 通过师傅的传帮带, 可逐步适应岗位操作, 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在这个阶段也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关心和培养, 应开通相应的渠道及时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他们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顺利过渡。

二、贯穿“单元—工段—工艺”阶梯式的培养主线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按照职业发展规律, 注重“三传一反”核心能力的培养, 按照“单元—工段—工艺”的培养路线, 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先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化工理论, 同步穿插一些单元仿真实训, 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的过程中提高对化工生产过程各种故障处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安全理念和安全习惯。在此基础上, 进行相应的装置实操, 如在精馏实操中, 主要考核学生如何用最少的原料消耗、最少的水耗、最少的电耗生产出产量更高的合格产品。通过实操训练, 锻炼学生化工生产的实际操控能力, 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 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树立学生节能减排的理念, 养成学生遵章守纪的作业习惯。

结合当地化工项目的用人情况, 针对企业需求,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建立良好的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在实操上以仿真软件为主, 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仿真工厂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 强化训练效果。

三、“课证融通”与“课岗融合”

目前, 大部分高职化工专业都是要求学生“双证”毕业, 即毕业时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化工总控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化工总控工的考证分为理论和实操两大部分。考证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专业课, 为了满足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 在课程设置上,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三传一反”内容为核心课程, 同时开设相关专业课, 将考证的知识点融入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通过课证融通, 提高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的通过率。通过考证, 也提高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实操训练时, 结合仿真的冷态实训和实操装置的热态实训, 严把训练关, 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整个考证过程中, 使学生切实掌握岗位操作必须的专业知识。另外, 鼓励程度较好的学生直接考取化工总控工高级技能证书, 营造竞相学习专业的氛围, 以高级带动中级, 形成良好的良性竞争机制。通过实施课岗融合教学改革, 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融合, 把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融入到教学中,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熟悉相应的工作岗位, 学生能更直观、真实的了解和熟悉岗位操作过程, 真正实现“课中融岗, 岗中有课”, 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高职院校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心,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而参加大赛,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区级、校级等各级各类技能大赛, 同时将竞赛内容融入教学中, 可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参加实训的兴趣浓厚, 能在实训中反思理论知识。

化工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中, 团队沟通合作能力排在前列。在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竞赛过程中, 要想取得好成绩, 不但自己要努力, 团队配合还要好,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通过技能大赛, 以点带面, 在学生中掀起勤练技能、学好技能的良好氛围, 既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也促进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切实加强了技能教学, 夯实了理论基础, 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营造安全文化、创业文化、学习文化、感恩文化等四种文化氛围

第一,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化工生产涉及的物料大部分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危险特性, 又经常处于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甚至深冷的生产条件。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误操作或违规操作造成的, 所以, 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工作习惯至关重要。为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学生在校期间, 可在教室醒目处张贴化工生产四十一条禁令, 在仿真机房、实训室等处张贴安全标语,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安全为主题的班会, 将安全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整个在校期间。在日常管理中, 约束学生的不规范行为, 使学生养成遵章守纪的学习工作习惯。在化工安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 注重案例教学, 通过惨痛的事故激发学生珍惜生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

第二, 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化工企业一般都远离市区, 在项目建设期招工量大, 部分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可能处于基建期, 工作、生活条件差, 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具备创业精神, 对学生要注重创业文化的熏陶,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校期间鼓励学生勤工俭学, 珍惜就业机会, 平时多给学生剖析到新上项目企业顶岗实习的益处, 如学习机会多, 发展空间大, 让学生懂得企业的发展与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密不可分, 鼓励学生优先到这类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

第三, 营造学习文化氛围。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差,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到企业以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现在很多化工企业的技术和设备都是引进国外先进国家的, 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对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创新使用能力。这就要求在校期间就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提供合适的学习场所和丰富的学习工具, 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加强图书馆建设力度, 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网络电子资源, 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各类学习资料和良好的学习场所;设立奖学金, 建立一种人人学习、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 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思考,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每学期组织专业教师作前沿专题讲座, 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及时更新的机会, 营造浓厚的终身学习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明白:学习是生命的源泉, 学习是创新应变的根本, 学习是竞争取胜的法宝,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

第四, 营造感恩文化氛围。化工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人才招聘岗前培训。尤其是很多新上项目的企业, 送大量的新员工外出培训, 用于每个员工的培训成本很高。而这些员工一旦掌握技能就觉得有了跳槽的资本, 产生跳槽的想法, 导致离职率高。这不仅加大了企业人力资源重置的成本, 有时还会使相关岗位的核心技术泄密, 降低企业的竞争力。要解决这一问题, 除了企业要建立良好的薪酬制度, 通过待遇留人外, 关键还要培养员工的感恩之心, 以发自内心的实际行动回报企业, 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而感恩之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加强感恩文化的熏陶。从学生入校之日起, 首先就要教会他们感恩父母。其次, 要教会学生感恩老师、感恩学校。再次, 还要使学生学会感恩社会, 部分大学生把国家、社会以及他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另外, 借助校园广播、校报、校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把一些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故事宣传出来, 营造感恩氛围。平时多组织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活动, 如让学生排练感恩为主题的小品, 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去反思。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当地经济的需求, 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行业现状, 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摘要:从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着眼, 探讨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途径。分别从分段式培养、阶梯式培养、课岗课证融合、赛教相长、文化氛围熏陶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平辉, 隆平, 黄铃.化工类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2) :27-28.

[2]马江燕.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8, 4 (3) :31-38.

[3]施福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现实与价值取向[J].职教论坛, 2011 (34) :12-15.

[4]朱平, 唐世辉, 李秀花.浅析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 :124-125.

[5]刘雪梅.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 2012 (27) :56-58.

上一篇:销售方式策略下一篇:井筒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