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

2024-07-08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共8篇)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1

有关于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首先分析了计量经济学的学课特点,主要表现为学科多样性、理论与应用结合性以及数据依赖性。然后,总结了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主要包括先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课时量与实验课时量不匹配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不完善。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核心理论课程,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已经成为经济学课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其教学和实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然而,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甚至严重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如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则会使得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本文旨在分析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计量经济学的学课特点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课,旨在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挪威经济学家Frish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经济理论、统计学与数学三者的结合。整体而言,计量经济学具有学科多样性、理论与应用结合性以及数据依赖性的学课特点[1]。首先,计量经济学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作为工具,用来分析经济现象。这种学科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还需要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甚至还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及其操作。其次,计量经济学具有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显著特点,其中,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和数理理论,模型的回归和假设检验等需要统计学理论,而最终目的是分析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即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实践。最后,计量经济学具有数据依赖性强的特点,对于数据质量的要求性非常高。计量经济模型能否科学、合理的分析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和随机性的数据要求,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数据。因此,计量经济学的这些学课特点使得这门课的讲授和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

大多数本科院校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现总结如下:

1.先修课程设置不合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科多样性使得这门课对于先修课程的设置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大一、大二期间必须完整修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算机理论基础。然而,部分高校在大二期间就开设计量经济学,或者与其它先修课程同时开设。此时,学生对于部分数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还未涉及,或者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此时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很大。此外,由于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较多涉及到Stata、Eviews、Matlab等计算机软件,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这些软件往往涉及较少,这也导致学习难度加大。

2.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大多数高等院校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具体,也不够准确,大都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授课过程中都采用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学生往往学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部分高校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也不合理。有些老师授课过程中只给学生讲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对于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从未涉及。还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讲授教学内容,讲到哪算到哪,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授课。甚至还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花很多的课时在给学生讲理论推导,而忽视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课时量与实验课时量不匹配。利用计量经济学解决经济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模型建立、数据收集和整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将较多课时用于计量经济学理论讲解上,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的内容非常欠缺。而且在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设置当中,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课时比重较低。以金融工程专业为例,其计量经济学总课时是48个,而实验课时是8个,这难以较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此外,部分教师对于计量经济学软件及其操作不熟悉,或者仅熟悉一些过时的软件,而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更先进的软件及其操作,这些也不利于学生应用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4.课程考核方式不完善。完善的课程考核方式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平时成绩占20%-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课下作业以及实验报告等方面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注重“纸上谈兵”,难以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写作的积极性。

三、改进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上述本科计量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1.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本科高等院校在经济管理类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并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明确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定位,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设置为必修课程,数理统计等相关专业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必须将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后,让学生在学习经济经济学课程时更游刃有余。

2.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方面,对于大多数本科高校来说,应该设立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软件解决现实问题,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避免过多讲授数理推导,着重讲解问题产生的来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计量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适当讲授一些比较前沿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

3.合理设置教学课时和实验课时。一方面,依据学生培养要求和学生水平优化配置教学和实验课时,培养要求偏重理论的可以设置为2:1,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的熟悉和掌握;而培养要求注重应用的可以设置为1:1,注重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教学与实验的交叉与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讲授应用以加强学生对于应用的理解,而在实验课时中也可以适当讲授一些计量理论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

4.完善考核方式和考核手段。对于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闭卷、平时成绩以及实操的综合考核方式。其中,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保障学习效果的课堂考勤和课下作业,实操既能考察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体现学生的软件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要求偏重理论的可以设置为5:3:2,重点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培养要求注重应用的可以设置为4:4:2,着重考查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參考文献:

[1]刘亚清,吴福锁.浅析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15):106-108.

[2]张永梅.以应用为导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17(9):116-118.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2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 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 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 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的经济变量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

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 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 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计量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经济范畴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规律的经济学, 同时, 计量经济学又是一门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和方法学科。计量经济学通过把经济理论具体化、数量化, 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经济规律, 更好地按客观规律办事;通过经济数学模型和方法的研制和开发, 获得经济发展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信息, 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也为微观经济主体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尽管人们对计量经济学到底是一门学科、是一种学派还是一个分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但这丝毫不影响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也并不妨碍计量经济学家受到人们的尊敬。

二现阶段计量经济学的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比较肤浅, 学生收获小

计量经济学仅仅开设一个学期, 而且课时量一般为48个课时, 加之经济与管理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 惧怕数学公式的现象比较普遍, 因此老师一般只讲解计量经济学中非常基础的知识点, 导致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学习内容掌握较肤浅。

2.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课程内容枯燥乏味

地方院校由于设备相对落后, 任课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主要进行理论的教学, 很少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和学习一些计量软件, 此外, 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很多与数学相关的公式和推理, 对与经管类学生来说, 一看到这些数学推理公式, 就产生了一种抵触心理。

3. 学生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差

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质量是影响计量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理有效的数据是计量研究的重要保证, 同时,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 选择合理的方法对缺失的数据进行处理极为重要, 可是, 学生在进行计量研究的时候, 往往忽略了对数据的处理, 这直接导致了回归结果存在偏误。

4. 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传统、单一

目前, 各高校经管类专业对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学习, 仍然采用传统的测试方式, 这和计量经济学课程本身相违背, 因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通过这种传统的测试方式, 根本没有体现计量经济学的培养目标。

5. 课程设置不当, 学生学习知识不到位

课程设置主要指课程开设的时间及内容两部分。由于计量经济学与数学、统计学以及经济学紧密相连。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应该在学完高等数学、统计学、宏微观经济学、计算机之后, 并且需要给学生一段时间的消化和吸收, 这样学习学起来才相对比较轻松。因此, 计量经济学课程最佳的开设时间应该在大三年级。而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 部分高校将该课程放到大二年级开设, 这显然不合理。

6. 对计量经济学的认识不正确, 影响学生学习

部分计量经济学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本身不太熟悉, 认为该门课程是经济学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 又是经济学的一个学科方向, 于是认为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类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任课教师的这种思想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影响很大, 使得学生根本不愿意去学习这门课程。

7. 教材内容不合理, 学生不感兴趣

现在国内很多《计量经济学》教材比较偏重于理论的介绍和公式的推导, 打开《计量经济学》一书, 可以发现里面全部都是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 这让初学者望而却步。并且《计量经济学》教材内容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不少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后, 不知道学到了什么内容、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此外, 不同版本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中, 使用符号不统一, 这更加使得学生眼花缭乱。

三地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1. 培养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做一件事时, 他的情绪愉快, 精神放松, 大脑高度兴奋, 智力处于最佳状态, 创造性得到有效的发挥。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和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有了兴趣, 就会慢慢喜欢上这门课程, 掌握的程度就会上升,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一种比较巩固的动力定型。比如一个学生养成了晨读习惯, 每当早晨起床后, 就会不假思索地拿起书本坐到一定位置上朗读起来。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 集中注意力、善于思考、独立操作、复习预习、认真检验、笔记工整清楚等都是好的学习习惯。反之, 也有种种坏的学习习惯, 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马马虎虎、磨蹭、懒散、贪玩、意志力薄弱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3. 在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基础上轻理论重应用

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一些复杂的数学推导和证明, 采用一些简单的方式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思想, 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计量软件, 对数学进行处理、分析以及撰写研究报告的各种能力。其次, 建议学生组建学习小组, 5~6个学生为一个小组, 通过集中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得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 建议积极推进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不仅能增加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和渠道, 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4. 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 传统教学模式慢慢地被多媒体教学所取代, 多媒体教学相对传统教学而言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例如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课程知识, 信息量大、容易掌握。与此同时,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比较高, 任课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对需要讲授的内容非常熟悉, 充分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提高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 课堂上应思路清晰、思维流畅, 掌握合适的教学进度, 能够合理分配有限的课堂时间于各个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衔接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缺一不可, 两者的合理衔接至关重要,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 两者应该统筹规划, 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来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 当上完一章理论课程后, 应该及时安排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教学来加深学生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此外,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组织学习小组, 通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去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加深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运用,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 对计量经济学中不同内容的讲授方式区别对待

鉴于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不同知识具有不同特点, 因此, 针对不同知识, 尤其是对数学、统计学的公式推导等相关内容的讲授, 应以教师课堂推导最为适宜, 引导学生共同思考, 促进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7. 优化课程设置

从整体上来讲, 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体。因此计量经济学课程要增设对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的巩固内容。在课程设置时, 计量经济学要开设于数学、统计学、经济学之后, 并且要学生一个适当的时间去巩固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也可以以专题模块的方式开设高等计量经济学相关内容的介绍, 引导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前沿理论进行了解。

四结束语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经济学科, “教与学”难度都比较大, 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非常重要。因此, 在教师的知识水平上、教材内容上、教学方式上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各院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 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摘要:计量经济学是我国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然而, 从目前来看,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对该课程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从教师、学生及教学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黄犚、张台秋.论计量经济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统计与咨询, 2008 (3) :52~53

[3]方雯.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159~160

[4]姚福寿、刘泽仁、袁春梅.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 (成都) , 2010 (2) :45~48

[5]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 :18~22

[6]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11) :18~20

[7]胡荣才、王亚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统计教育, 2006 (9) :20~21

[8]张长青.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4) :148~149

[9]李晓宁、石红溶、徐梅.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1 (2) :35~36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专业技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社科研究领域实证分析、定量分析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愈加迫切,同时学会用事实、用数据说话,寻找经济规律,预测经济问题成为经济类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在这一背景下,计量经济学作为最具现代经济学特征的学科之一,学科地位不断提高,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类课程设置中的愈加不可忽视。

然而从现有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该学科重视度逐渐提高但畏难情绪仍然较重,知识实际应用率较低,不利于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分析能力的目标。因此,明确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特征与学生需求,分析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通过教学实践,针对性提出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措施并使之不断完善。[1]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与教学目标不匹配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自身特点要求学校追求一种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目前大多院校均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方向,将计量经济学教学目的定位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并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是合理的,

而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多数本科院校课程重点为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的讲述与证明,以理论讲解为主,数理内容较多而应用实践较少,且实验案例简单、与现实联系较弱,这使得学生短期理论基础较好但长期上知识遗忘快,且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如经济建模技能、计量软件操作技能等。

认识到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提高了计量方法应用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比重,然而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重点把握存在偏差,作为地方性经济类专业,学生更加需要加强其经济学的逻辑思维,一切需要为分析经济问题服务,与计量工具使用相比更重要的应该是分析经济问题的逻辑能力。现阶段,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重点在计量的数理支持上,新兴的教学方式则逐渐把重点放在实验上,然而无论是强调理论还是强调实验,都是片面的,地方本科院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重点应放在计量工具和经济理论衔接部分。

(二)相关课程衔接困难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交叉学科,其教学效果与先修课程有着重要的联系。一项针对财经类专业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与先修课程成绩之间相关性研究显示,多数院校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与前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学以及西方经济学成绩高度相关。以韶关学院2010、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为例,其计量经济学成绩与统计学成绩相关度最高达94.6%,其次为西方经济学和大学数学约为82%和81%,此外计量经济学成绩还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成绩高度相关约80%。可见,打好先修课程基础,对于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重大。

然而,由于先修课程开课院系不同,各学科教学重点不同,教师间缺乏交流,使得相关课程知识衔接上出现问题,从而造成了计量经济学教师在教授课程初期需要重复讲述前期相关课程内容,出现课时浪费,比如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中需要大量应用抽样分布及其相关理论,根据课程设置这一部分内容应在数理统计教学中学习,然而在经济类专业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过程中,抽样分布及其相关理论不作为教学重点,而随后开设的统计学教学中也多统一跳过相关章节,于是大三阶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初期需要用同时较多时间进行基础数学以及统计理论的讲解。

此外,以经济学专业为例,为保证知识连贯性,应在本科初级阶段修习经济管理类数学,同时在计算机课程中熟悉电子表格软件在经济领域的基础操作,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重视实证性案例和模型的实证分析等,随后修习经济统计,最后在大三阶段修习应用型计量经济学。然而,现阶段完全按照各学科特点进行连贯性课程安排存在困难,如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材选择、习题选择以及教学内容与经济学联系极弱,缺乏学科针对性,西方经济学教学欠缺实证分析案例等。

因此,加强相关课程衔接应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

(三)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

计量经济是一门对学生数理基础、计算机软件操作基础以及经济学理论基础要求均较为严格的学科,然而多数地方财经类专业学生往往在入学前就存在数学基础较弱、软件操作能力欠佳等问题,进入大学后,本科的教学方式与高中阶段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面对大学低年级所开设的数学、计算机以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往往觉得接受信息量过大,难以消化,于是问题积累过多。

第二,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存在学习上的惰性,对于教师讲解依赖性较强,同时加之部分教师教学重难点不明确,或者过于枯燥,案例教学能力较差,没能合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多种因素叠加,使得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畏难情绪强烈[2]。

此外,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一般以是否直接有助于就业作为学科衡量标准,部分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与未来自身就业以及現阶段考取各种资格证、毕业论文写作没有过多联系,实际应用率很低,且开课时间上,一般为大三第一学期,这一学期往往专业课课程数量较多,且常与学生考证等发生冲突,因此学生往往缺乏认真学习和投入更多精力进行实践操作的动力。

(四)教学以及考核方法单一

现阶段各地方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述和实验操作两种方式存在,其中教师讲述占绝大部分课时,实验课课时较少,且实验课程中教师操作示范占据绝大部分时间,学生自主实验时间往往较少。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第一,学科难度大,课时较少,不足以完成理论教学内容;第二,师资力量较少配备不足以及硬件配置较低,实验课程往往需要较为细致甚至一对一的指导,过大的班额和过少的师资使得教师实验教学压力极大,实验课教学效果较差,同时计算机硬件以及教学软件上的短缺也不利于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第三,缺少有效的课下自主学习监督办法。

考核方法上,计量经济学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为保证学生学习态度,一般要求采取闭卷考试为主,辅以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这使得学生学习对实验课程、实验操作以及知识应用过于轻视,造成应用能力欠缺,基础薄弱等问题。

三、解决对策

(一)明确教学定位,调整教学内容

明确计量经济学工具导向的教学目标以及服务于经济问题分析的学科定位,调整原有教学内容。一方面,加大实际案例在教学中份额,尤其是选择学生关注或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案例教学教导学生如何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这一点,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做到案例教学的趣味性和连贯性,首先,每个章节都要用一个或几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操作较简单且具有趣味性的小案例来充实,用案例提出问题,引出具体知识点。其次,选择一个合适的大案例,如教师自己的计量经济学实证性文章,贯穿整个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使得学生明确学科各章节间关系,并了解在现实问题分析中应如何应用。

另一方面,适当减少数理证明的比例,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增加经典微观、宏观经济理论实际验证案例,加强学生对原有经济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并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支持下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关注理论和实验任何一方,具体应是减少计量经济学中数理证明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基础数学结论应结合图表,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述。而在案例教学方面,不在多而在精,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以及计量方法和经济理论是如何连接的而不是案例本身。

(二)统筹规划,实现相关课程与实训合理衔接

为解决课程衔接问题,学院在设定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确定各门课程大纲时,应进行统筹规划,实现相关课程与实训紧密衔接。

首先,应加强院系内部以及院系间交流,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同时利用校园网以及网络学习系统进行公开,并且提醒教师和学生及时关注,保证教学信息在各授课教师以及学生间的透明性,有利于加强相关课程衔接,同时也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并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的习惯。

第二,在具有连贯性的课程安排以及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保证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课程的合理分布,如,在经管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中加入电子表格软件的经济学、统计学应用的实训课程,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教学初始加入Excel、SPSS、Eviews软件入门等实验课时,并且保证每章节理论课时后都安排相应实训课时,使得理论能够及时得到应用。

(三)降低学生畏难情绪,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方式[3],从入学开始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目的的打好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基础。总结教学经验,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关注实证性问题。如,宏观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年鉴,了解和掌握我国GDP的具体核算方法,从而鼓励学生进一步发现各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

第二,在计量经济学自身以及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阐明并强调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工具性导向,培养学生使用计量工具的信心。如,在低年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上讲解具体计量方法并给出数据鼓励学生运用计算家乡所在省份各地区基尼系数并得出结论,而后宏观经济学课程和统计学课程里面,鼓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搜集二手数据,用Excel软件分析地区菲利普斯曲线或者分析房价与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关系,也可以自己搜集数据分析商品销售量与季节、售卖地点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最后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再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从先的分析结果进行修正和深入研究,使得学生逐渐适应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统计和计量方法,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第三,为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提供更多平台。比如,在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创新、创业项目”完成的指导过程中加入实证分析要求,鼓励实证研究。以韶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2014年本科毕业论文查抄的施行,使得学生论文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学院鼓励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用事实说话,分析现实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进行论文的写作,此外,还有部分同学在项目研究中采用计量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后,将项目论文作为自己毕业论文,其表示“一学期的努力学习不仅能够在计量经济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研究项目的实证部分,同时又对以往所学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一举多得。”

(四)丰富教学方法,采取新型考核方式

在丰富教学方法方面,同样以问题导向为基础,可以借助实验室以及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展现有教学方法,主要方向应是增加学生计量经济学自主操作时间并保证实验教学和自主实验效率,具体方法可以加大软硬件投入,开设计量经济学网络课程,在原有课时基础上增加自主学习任务,然而由于现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激励不足,网络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这需要一个更为合理的考核标准进行配合。

因此,在考核方法上,为解决上述激励不足问题,应增加平时成绩比例,将实验操作、课程论文、小组宣讲等成绩引入平时成绩,同时期末考试重点向实际问题以及经典经济理论的计量分析方向转移,甚至增加实验操作考试,来激励学生重视实验、实训课程,保证实验课程和自主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文献.应用型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2012(7):104-105.

[2]王万珺.财经类高校本科计量經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181-182.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4

宏观经济学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课程编码:1111203 学分:3分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 适应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执笔人: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宏观经济学》是经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是现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的总体结构、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不同学派等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现实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运行的基本趋势进行初步的分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所运用的基本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也了解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为学生将来的实践和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6学时)

本章为宏观经济学的导言,简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问题,讨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分析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本章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一些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定义和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五个总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2、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

3、国民收入的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投资--储蓄恒等式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6学时)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只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被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本章介绍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讨论短期内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分析政府收支(财政)对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提出乘数原理。本章的内容,要求学生作为重点掌握。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

2、均衡国民收入及其决定因素

3、财政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第一节投资与储蓄的相等

第二节消费函数

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和乘数论 第五节三部门和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6学时)

现代市场经济中同时存在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强调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并非相互独立,货币对经济非中性,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本章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引进货币市场因素,讨论两个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情况下,总需求水平和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建立起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工具之一:IS—LM模型。本章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包括模型的推导)模型的基础之上,初步练习运用模型。

本章重点与难点:

1、投资需求函数;

2、IS曲线的含义和性质;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 LM曲线的含义和性质;

4、IS—LM曲线的含义和性质。

第一节投资的决定

一、投资与利率;

二、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四、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第二节IS曲线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二、IS曲线的斜率;

三、IS曲线的移动

第三节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二、货币需求动机;

三、流动偏好陷阱;

四、货币需求函数;

五、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LM曲线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二、LM曲线的斜率;

三、LM曲线的移动

第五节IS—LM分析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二、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6学时)

宏观经济政策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其理论基础是IS—LM模型,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效果。并从实践方面讨论西方国家如何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考察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些内容也是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效果分析,掌握诸如政策目标、各种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了解各种经济政策的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

本章重点及难点:

1、财政政策的运用及其效果分析;

2、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效果分析;

3、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

4、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5、财政政策工具及其实施;

6、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7、各种经济政策的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

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影响;

二、财政政策效果和“挤出”效应;

三、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

四、财政政策工具;

五、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六、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七、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第三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含义及效果分析;

二、银行和存款创造;

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节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演变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4学时)

价格水平同产量(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IS—LM模型假定价格水平是不变的,没有讨论价格水平同产量(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总需求(AD)—总供给(AS)模型则取消了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价格水平和产量(收入)水平的决定。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解宏观经济学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基础。本章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包括模型的推导)模型的基础之上,初步练习运用模型。

本章重点及难点:

1、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曲线及其推导;

2、总供给函数和总供给曲线、长短期的区别AD—AS模型及其政策含义。

第一节总需求函数及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一、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二、劳动市场均衡理论 第三节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短期总供给曲线

第五节长短期曲线的同时使用及其政策 第六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 第六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3学时)

前述各章讨论的是封闭型经济,但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国经济都是或多或少对外开放的,即所谓的开放经济。因此,西方宏观经济学也必须分析和说明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和调节。本章介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目的是为分析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和调节提供理论准备。本章内容是国际经济学和国际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重点及难点:

1、国际贸易理论;

2、国际贸易组织;

3、国际贸易政策;

4、国际金融体系。

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

二、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四、约翰.穆勒的国际价值理论—相互需求说;

五、马歇尔的国外贸易需求曲线;

六、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七、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 第三节国际贸易政策

一、关税及其经济效应;

二、非关税壁垒;

三、当代世界贸易政策

第四节国际金融与国际货币制度

一、外汇与汇率制度;

二、国际货币体制的演变 第七章开放经济理论(5学时)

本章介绍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论述用来解释经济贸易余额和汇率的IS—LM—BP模型,分析贸易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讨论国际经济对一国经济的作用。本章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包括模型的推导)模型的基础之上,初步练习运用模型。

本章重点及难点:

1、BP曲线 IS—LM—BP模型;

2、开放经济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经常项目与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第三节资本项目与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第四节国际收支的平衡

第五节调整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的政策

第六节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数学小结 第八章通货膨胀理论与失业理论

(5学时)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两种现象,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本章介绍西方通货膨胀理论,考察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分析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讨论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以及介绍西方失业理论,考察失业形成的原因,分析失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效应,讨论治理失业的政策。

本章重点及难点:

1、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分类;

2、通货膨胀的成因;

3、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4、菲利普斯曲线;

5、奥肯定律。

第一节通货膨胀的种类

第二节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其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起因;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三节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

第四节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第五节其他对付通货膨胀的办法 第六节失业概述

第七节失业的经济影响及奥肯定律 第八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九章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理论

(5学时)

经济增长理论及经济周期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介绍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考察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讨论理想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实现理想经济增长率的途径以及有关经济周期一些基本概念。本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模型(包括模型的推导)及其理论含义。

本章重点及难点:

1、经济增长的源泉;

2、哈罗德—多马模型;

3、新古典增长理论;

4、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5、经济周期理论;

6、乘数—加速数模型。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二节哈罗德—多马模型 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二、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三、增长率的分解

第四节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第五节最优经济增长途径简述

第六节经济周期理论概说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三、经济周期理论概说 第十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学时)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是沿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三条线索发展的。本章介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学术观点和政策主张,目的是使学生概略了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

本章重点及难点:

1、货币主义(新货币数量论);

2、自然率假说;

3、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4、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5、粘性价格理论;

6、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波动理论

第一节三个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三节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

第四节新增长理论概述 第五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

三、教学基本要求

宏观经济学是经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所运用的基本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四、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经贸及管理类本科各专业。教学总学时数为48学时。课堂教学以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学完微观经济学之后的第二学年上学期。

五、教学参考书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2][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十九版)(中译本)[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3][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4]宋承先,许强.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六、学习网站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5

1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发展

1.1体育经济学

体育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在欧美国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研究者一些相关的、零星的研究,特别是劳动经济学(主要关注球员工资、转会)、城市经济学(主要关注体育场馆)、产业经济学(主要关注职业体育市场竞争)的研究。随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清晰的研究领域。20,《体育经济杂志》(《JournalofSportsEconomicb)的创刊,被视为承认体育经济学学科的开端|I]。其后5年间,为进一步巩固公众对这一学科的认可,先后有几本体育经济学的教科书出版,并且相应地有了体育经济学的课程。,《国际体育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Sport》)出版,这是该领域第二本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也进一步明确了体育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存在价值。

1985年,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提出创建体育经济学的倡议。到了1988年,我国第一本《体育经济学》专著出版(张岩,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体育经济学概论》(张尚权主编)。1991年,国家教育部将体育经济学正式列为体育学下的一门学科,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号》将体育经济学列为体育科学之下的11个二级学科之一。此时,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局限在政治经济学范畴,缺乏西方经济学和现代产业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支撑和指导。之后,体育院校及部分普通高校(如江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这一专业的设置和开展使该学科逐渐成为体育学科群中的重要学科。但目前学界对该学科处于什么状况还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1.2体育管理学

体育管理学也属于新兴学科。虽然俄亥俄大学1966年就开设了体育管理学,但真正意义重大的是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校开始在体育管理学专业下授予学位,1986年北美体育管理学会(NASSM)的成立,以及1987年期刊《体育管理杂志》(《JournalofSportManagement》)的创刊,才标志着体育管理学作为一个真正的学科的诞生。自那以后,体育管理学的发展一直保持了稳定状态。北美体育管理协会的网站近期列出了在美国授予体育管理或体育行政学位的200多所高等院校,当然,有些是包含在其他学科专业之下的。北美体育管理协会还列出了其它国家和地区40多所体育管理学项目,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南非以及欧洲,体育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包括体育营销、体育财务、体育法等专业期刊)的数量也持续增长。

我国的体育管理学是从体育行政过度来的,如1935年就有金兆钧的《体育行政》,以及50年代东北师大、中南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单位编写的.《体育行政》讲义,是我国体育管理学(体育行政学)早期的学术成果。但严格说来直到1984年,在原同家体委科教司的支持下,中国才有了第一本《体育管理学》教材。1985年武汉体育学院和原北京体育学院先后设立了体育管理专业,开始了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随后,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开设了体育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很明确地为培养体育管理人才。之后,体育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迅速,势头也大大超过了体育经济学。

从两门学科的发展脉络看,无论国内外,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诞生都是以运用母学科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具体问题起步,从诞生之日起二者便有着明显的界限。

2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比较

2.1研究目标

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区别,根源在于二者研究目标不同,不同的研究目标也就意味着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首先,关于体育经济学的研究目标,骆秉权提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汲取教训,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认为,关于“总结经验、提高、促进”等功能,并不是体育经济学的目标,而是政策制定者、市场经营者的任务。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似乎也没有指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体育经济学确实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手段,目的应该是解释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对体育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从政府失灵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自由竞争市场对配置体育经济资源至关重要;又如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需要政府干预体育产业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再来分析体育管理学。秦椿林、张瑞林()认为“体育管理学是研究体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显然过于宽泛,任何学科不都是研究该领域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吗?重要的是,体育管理是什么?是为了实现体育部门,更准确地讲是体育组织的目标,体育管理的规律就是体育组织的各种资源发挥最优的合力作用,而采取或使用的一些原理、方法。因此,体育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应该是提供以上这些原理和方法,以指导实践。显然,着眼点主要在“组织如何高效的完成目标”。从前述体育管理学产生的起源也不难看出,其产生源于“职业体育组织如何使用组织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盈利目的”。体育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重视,对人性问题也给予了充分关注。比如,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要求球队老板和球员在协调关系和合作中争取实现效益最大化,雇员和管理人员具有共同利益。其实质就是从哲学上假设人主要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愿意为改变经济生活而做出最大努力,在管理活动中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适度的经济激励,就能发挥雇员的最大潜力。

可见,体育经济学主要探讨“体育资源”(一种社会资源的宏观视角)的有效配置,是通过理论来解释体育产品及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问题;而体育管理学主要研究体育“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是通过理论来指导如何提高体育公共部门、非营利性体育组织、营利性体育组织的投入产出效率。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体育经济学重在“解释”,相比之下,体育管理学重在“指导”。

2.2研究视角

虽然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研究都涉及资源问题,但由于研究目的不同,也导致两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体育经济学关注的往往是效用、福利、以及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虽然这些概念或表达方式也是体育管理学研究中常见的词汇和观察视角,但这些本质上还是属于体育经济学的内容,都与“经济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经济利益,是指满足主体经济需要所获得的社会劳动成果。这里的主体,可以是体育消费者,职业运动员,也可以是地方政府、体育俱乐部,还可以是国家或社会,“经济需要”主要涉及物质资料(工资、收入)、劳动力(球员的出场比赛)、信息(转会市场上的供需条件)、闲暇(体育消费者的余暇时间)、环境(体育场馆)等;“获得”实际上表明了一个资源配置、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无论是主张市场自由竞争,还是政府主导,任何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都是“经济利益”,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体育发展过程中相关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如表1中《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一兼论对我国职业体育联盟改革与发展的启示》这篇文章,就是研究人们为什么会选择联盟这种制度而不是一种其他的制度,以及职业体育联盟是如何决定绩效水平并最终影响其发展、扩张的等问题。再比如:职业运动员想要获得高收入,俱乐部想要维持球队薪资结构,二者的经济利益博弈可以解释球员的工资问题。同样,劳资双方的经济利益博弈可以解释工资因为何产生。

相比较,体育管理学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体育管理学研究的日光经常着眼于一个具体的“组织”,无论是国家的体育管理体制。还是体育协会的,抑或职业体育俱乐部,这些议题无一不是在关注组织,无论是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还是经费管理、市场营销、场馆设施管理,以及具体的项目管理,这些议题都聚焦更有效的完成组织目标。如表1中的《职业体育组织的演进与创新》一义,便是将职业体育组织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进行考察,研究职业体育组织创新对职业体育组织成长的影响。

2.3研究方法

研究目标与视角的不同,导致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也有所不同。张保华在《现代体育经济学》中提到现代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在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最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有其自身的研究方法体系: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研究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丛湖平在《体育经济学》中提出:“从一般意义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所有方法都会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被运用。”提到了比较研究法、综合研究法、博弈论的应用。

全同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的《实用体育管理学》指出,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一个分层分类的方法体系。第一层的哲学方法,是体育管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第二层是一般科学的研究方法。其中,系统方法是管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前两层之下便是某类科学研究方法和体育管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刘兵在《新编体育管理学教程》中提到:“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常用的一些基本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统计研究法等。”

以上列举的这些表述基本各自说明了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但从中我们无法了解到运用这些方法的基本思路或原因,也无法区别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各自方法的独特性。本研究认为:大体而言,体育经济学和体育管理学都强调哲学的普遍指导性,以及定性与定量结合、实证与规范的结合,但是体育经济学更侧重定量和实证(直观上)。体育经济学多模型、体育管理学多工具。如表1中《职业体育的注意力经济分析》一文,运用了信息共享性产生的规模经济、梅卡夫法则、外部性理论、马太效应与信息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增等卜分典型的经济学理论模型,而《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发展路径研究》一文则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了战略管理分析中的SWOT工具,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PEST分析等。

体育经济学更偏重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更准确地说是数学方法,因为母学科主流经济学是前提假设抽象程度高的公理化的演绎体系。数学方法之所以可以运用于经济学,就存于经济学所认识的对象除了质的规定性外,还有量的规定性。经济学的数学化是经济学精密化和实用化的标志。一般而言,经济学家都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情况做一管窥,该奖从1969年(首届)授予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弗里希和丁伯根以来,就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迄今为止的获奖者,大多有着精湛的数学功底,并在经济学新理论数学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萨缪尔森、库兹洱茨、希克斯、阿罗、里昂夫、康托洛维奇、库普曼斯、克莱因、托宾、德布鲁、斯通、哈韦尔莫、纳什、泽尔、腾哈萨尼、赫克曼、麦克法登、斯彭斯、恩格尔、格兰杰、奥曼等等,大都应用数学形式研究其关注的经济问题,并获得重大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从而得到经济学的最高荣誉奖。由于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不同,具有明显的量的规定性,因此,经济学研究必须借助数学。从理论上的模型或假设到验证,需要采用更多的定量分析方法,因此,体育经济学研究一般很少有价值判断,主要就是来阐释体育中的经济现象。遗憾的是,这一点恰恰是体育经济学目前最大的短板。而体育管理学则不同,体育管理学研究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比重可谓平分秋色,体育管理研究中常使用的那些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统计研究的方法多用于对经验的总结,为的是找到一般性,管理一直被强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就决定了体育管理学研究中会有一部分是需要定性分析,并做出价值判断的。

3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的融合

体育经济学与管理学作为学科的独立性是显然的,但是作为应用研究性的学科,二者的融合也是一种趋势,由于二者都是以体育现象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因此,无论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还是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要解决的都是体育的问题,因此,也就不存在谁为谁提供方法、谁为谁提供理论基础,因为都是应用性的研究。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6

《西方经济学》在非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实用性差、不能解释我国现实经济现象,造成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高。故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西方经济学》是非经济学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其重要性无需赘述。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内容不但理论性强、知识点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假设条件多、国外案例多,导致学生认为实用性差、不能解释我国现实的经济现象,特别是不能为其他的专业课提供理论基础,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高。没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他们动脑、动口和动手,他们才能接受、消化和运用知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产生首先在于求知的兴趣,其次在于所求知识的实用性,而对于教师来说,前者取决于教学的方式和考核的模式,后者取决于教学的内容。也就是说,由于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的不恰当,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不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故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本文就此以需求理论为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根本,尝试对非经济学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西方经济学》在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教改探索。

一、创新教学方式: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就是每节课开始时首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几分钟。当然,所提问题肯定与接下来所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有关并且还能用接下来所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来解答。不过这只是基本要求,也是一般教师所惯常采用的。本文认为对问题导向的创新关键在于所提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而这又取决于这些问题是不是学生们日常的所思所想,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不是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经过了学生的.思维加工,富含智慧和感情,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开始。故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就是学生关心什么就教授什么(在课程标准范围内),让学生盯住问题往前走。

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其中自然包含了众多的大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本人在教学中就所要讲的内容提出了两个社会热点问题:第一、中国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何在?第二、中国普通的白领为何买不起房?这两个问题不但是学生所关心感兴趣的,而且包含了需求理论的所有关键知识点。

这里还得强调一下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与案例教学方式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目的不同:问题导向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发挥其主体性,起得是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案例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起得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故问题导向虽然有时候也以案例为导向,但这种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应该涵盖将要所讲授内容的所有知识点,且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案例,而不仅仅起个帮助理解的作用。这是进行问题导向教学选择案例时所特别要注意的。

二、创新教学内容:系统对比

系统对比就是要将本学科所有有关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讲授,在讲授中重点强调其区别与联系。也就是说,所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不仅仅只能解答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更要能解答一些复杂的现象和问题,特别要能解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而我们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用比较复杂的方法讲授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点,而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点只能解释和解答一些较简单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对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却解释不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答更是无能为力。其结果就是,学生们费了很大的劲所学会的知识其运用性却不强,由于要用到较复杂的数学推理,其学习的过程较痛苦。由于学生们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自然其学习的主体性不强,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就需求理论来说,由于非经济学专业教科书中只有消费需求理论,而对于更为复杂的投资需求理论和投机需求理论要么不涉及,要么放在中高级教科书中,故绝大部分教师也只讲授消费需求理论。而仅仅依靠消费需求理论是无法解答我们前面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因为第一个问题要用投资需求理论才能解答,第二个问题的完满解答更是涉及消费、投资和投机三大需求理论。这将直接导致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无法运用。因为大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一般都会具有一定深度,更有可能直接就是社会热点问题。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一定深度。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并非指一定要用到复杂的数学推理,而是指知识结构具有一定层次性,能涵括现实生活中的绝大部分现象。而实际上进行完整的知识结构的讲授只用简单的数学推理,甚至不用数学推理只用图表也是完全能办到的。以需求理论为例,在讲授完消费需求后,将消费需求曲线中的价格收入比转换为价格产出比就是投资需求曲线,转换为同一商品的价格差额就是投机需求曲线。这样,需求理论的讲授就不但完整了,而且还可以在消费、投资和投机需求的对比讲解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且这种讲解并没用到高深的数学推理,而只是增加了讲解的知识结构层次,却使讲解的理论和知识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大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强。何乐而不为呢!

三、创新考核模式:重在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不但是教学的目的,也是大学生们对所学课程实用性的要求,只有实用性强的课程大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才会强。那么对非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对此,大部分教师都不会有异议,大部分学校也是这样要求的。而在实际教学考核中又为什么难以做到呢?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论述的,教学内容与现实一定程度的脱节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所学内容本来实用性就不强,自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此之外,考核的层次和时间安排也是个重要因素。所谓考核的层次和时间安排的创新就是淡化期末考试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课前、课中和课后解答问题能力的比重。

以需求理论为例。课前我们采用了问题导向,提出了大学生们感兴趣的两个热点问题,经过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引出了我们将要讲授的理论和知识点,学生们的讨论就可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重点考核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以便在随后的讲解中有针对性地引导。讲授完需求理论的知识点后,再重新回到课前所提出的两个问题,重点考核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完整,以便对学生们查漏补缺。下课时,再提出两道课后思考题:第一,分析“刚性需求”这个社会热点概念是否科学?第二,当住房的投机需求在三种需求中所占比例为多少时,住房的价格完全由投机需求决定?第一个问题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社会热点的科学性,第二个问题可作为对经济学有强烈兴趣且优秀的学生的长期研究课题。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7

关键词:本科教育,计量经济学,教学

1998年,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并且下发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 根据其中提出的“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计量经济学首次被列为了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 不少学校也将《计量经济学》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学及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逐步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对现代化管理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经济学研究和经济管理方法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设置必将对我国经济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然而, 现实中的教学实践却反映出许多问题, 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 很有必要对其认识与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认真探讨。本文拟对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现有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1 《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缺乏案例教学。

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的经济学课程,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但其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于过去的精英教育, 目的是培养理论型、研究性人才, 因而重视数学推导和理论演绎, 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严谨。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内容高深、枯燥。久而久之, 就会因为听不懂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第二,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高校在扩招之后, 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目的也随之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强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

第三, 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多数院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仍停留在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基本模式 ,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不够。而且在教学中突出对计量方法和原理的介绍上, 与现实经济结合不密切, 结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应用也明显不够。

第四, 课程安排不合理。

①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安排不合理, 往往当教师走上讲台时, 才知道学生对必要的先修课程还未学习, 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很难进行。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安排不够合理。目前多数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基本是先进行理论教学, 等课程结束后才进行实验教学环节。这样就使得理论与实践环节分隔开来, 造成学生不能及时消化理论知识, 而且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 忽视教学对象的差异。

目前我国高校正在向素质教学转变, 一些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但总体上可将学生划分为两大类——数学专业与非数学专业。针对不同的学生, 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

2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思考

第一,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作者认为, 要想解决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有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 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而且很多问题正是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才得以产生。大多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是从事实际工作, 因此本科生最需要的是能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而不是要去深入研究计量经济的理论与方法本身。因此, 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与方法, 具有初步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第二, 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和作用。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它不同于经济理论, 也不同于统计学和数学, 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 (R.Frish) 将它定义为经济理论、经济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任何学科, 定量分析都是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的, 并为定性分析服务的, 不可将二者分割开来。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与计量经济学分离开来。但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数学只是工具和手段, 应用数学方法来发现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 (用定量关系表达) 才是计量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淡化数学方法, 突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特别是经济学专业学生。

第三, 改变教学方式, 实施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 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讲解和讨论, 在此过程中, 传授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 从而达到学生对计量分析基本原理和一些概念的掌握, 培养学生应用计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选取案例时, 教师应结合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案例时, 教师应结合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使得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案例教学中, 应适当让学生就案例进行一定的讨论, 如案例的选题、研究的步骤分析、假设前提、模型估计方法的适当性、模型的各种检验等。通过讨论, 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加深对计量分析步骤的掌握。

第四, 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方式上, 应改变原来传统的“满堂灌”形式, 除增加案例教学的方式外, 还应改变理论教学的方式,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力求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①在教授理论课时, 要将《计量经济学》与数学课区别开来。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应着重突出经济思想分析;数学方法的介绍应尽量简化烦琐的数学推导, 着重讲解基本思想与原理;分析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应用领域。②在教学过程中, 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可以使用图表以及一些贴近经济现实和日常生活的例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课程难度。③适当布置课程论文, 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选取课题, 收集数据, 设计实验方案, 运用计量软件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让学生自己完成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全面训练学生运用计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第五,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及教材。

根据培养具备应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 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应以古典经济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或简化烦琐的数学推导, 着重介绍计量分析方法的思想及应用范畴, 做到经济理论分析、计量分析方法与软件应用的三结合。而目前国内本科计量经济学教材并不适应以上需要。现有教材不仅种类少, 而且教材多数为计量分析方法及原理的介绍, 所举案例与社会经济现实联系较少。因此应该在原有教材基础上, 编写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应用计量经济学》教材, 其侧重点为应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上。对于计量分析方法涉及的数学方法及公式, 主要介绍原理及其应用。除十分重要的数学方法外, 应尽量减少数学推导与证明。

第六, 合理设置与安排课程。

①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在开设课程之前, 要求学生已经完成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因为《计量经济学》是这些学科的交叉学科, 如果不事前掌握相关知识, 学生学习起来会很吃力。②课程安排上, 应该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每一章的理论教学完成后, 同步进行实验教学, 让学生在软件上实现该章节理论知识的软件运用。由于计量分析的计算量很大, 现在的计量分析基本都依靠软件实现, 因此在学生完成一章的理论学习后, 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软件分析计算, 同时配合一定的习题联系, 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及时消化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七, 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 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区别对待。

如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 计量分析中的数学方法可以简单介绍, 主要介绍经济分析及各种计量方法如何运用于经济问题;而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数学方法的介绍则占较大比重。

参考文献

[1]李子奈, 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舒尔曼.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郅庭瑾, 译.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 高职 教学 制约

《经济学原理》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基础理论课对学生学习运用经济学基础原理,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了解现实社会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无疑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经管专业学生感到《经济学原理》是难度较大且较枯燥的一门课程,学生综合学习效果欠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目前《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制约

(一)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性质相制约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基本是会计、统计、文秘、促销员、营业员、物流管理员等。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常被忽略。而经济学恰恰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造成学校培养目标与课程本身性质的相制约。

(二)由于《经济学原理》课程自身特点造成的制约

《经济学原理》的核心在于理解社会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利用配置和利用问题。课程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具有内容抽象、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它是一个完整、严密、前后紧密衔接的理论体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理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必須紧跟教师讲授,一旦前面的课程落下几节后面的课程便难以理解。尽管许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具有很高的学习和使用价值,但课程的这些特点导致学生感到枯燥、缺乏趣味性、晦涩难懂,致使一部分学生中途放弃学习。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不足与课程要求较高之间的制约

要想学好《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需要许多领域的知识,比如需要高等数学、英语、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现状等综合知识,因而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是文、理兼招,且文科学生偏多。他们与工科类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和思维特点,大多数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案例、经济学的渊源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模型等内容时,则不容易接受。再者,大部分学生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引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了解我国现实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但学生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难以理解。同时,学生中存在一种片面认识: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要会操作、能实践就行了,没有必要掌握那么多理论知识。所以,很多学生把《经济学原理》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技能性较强的课程上。

(四)课程的教学模式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之间的制约

《经济学原理》课程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由于课程的自身特点的因素,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就高职的教学而言,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被认为是其一大特色,这门课程似乎缺少了这一环节,而且由于课程自身特点的因素在向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教学改革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职院校《经济学原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效益始终在较低的层面上徘徊。

二、高职院校《经济学原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一样,都是对人的能力培养,但社会对其的客观要求及其产生发展背景与空间决定了其办学思路与理念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注重学科体系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以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重点的中等职业教育,而是介于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一种具有高等教育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的双重特性的高等教育形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各门课程的教学。《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学习掌握的程度,而且对后续各门专业课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影响。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经济学原理》课程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对高职层次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经济学原理》的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协调教学中的制约

基于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应作如下整合和处理: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又必须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微观经济学为主,宏观经济学为辅,微观部分从经济学的基础讲起,并重在应用,近似于管理经济学。宏观部分仅介绍一些基础的知识,但强调微观基础和宏观政策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突出主体,淡化经济领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科学,任何经济活动都是按照经济主体行为进行整合的。在《经济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按照经济主体行为分章教学,尽量结合一些实例来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其次,重在应用,淡化理论。由于《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加之刚入校的新生不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淡化理论,比如涉及高等数学方面的公式推导和理论论证,要进行淡化,通过一些案例来讲授经济学原理;联系中国国情,力求洋为中用,力求本土化。在授课过程中所用的数据、案例应尽可能采用我国的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于学生学以致用。

(二)结合课程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还要对《经济学原理》传统的从书本到书本的课堂教学方法实行全方位的改革。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广泛采取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调查研究法和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讲授到影响供求的因素就可以让学生调查一个季度内影响学校周边市场的某种商品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并且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讨论中各种观点的相互碰撞,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时,要经常布置一些时事的宏观经济学热门话题,让学生课下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课下阅读经济类书籍报刊的习惯。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又让他们学以致用,用成熟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即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他们运用书本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在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弥补这类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又要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增强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在高职《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要整合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同时,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经济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伟民. 简述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亟待处理的几个关系. 商业研究,2003(17).

[2]陈淑君. 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 职业教育研究,2005(8).

上一篇:年技术部工作总结下一篇:冀美版小学美术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