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2024-09-01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共12篇)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篇1

长久以来, 经济学界一直把经济研究分为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因而将经济学分成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大学科。理论经济学以“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 揭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 理论经济学又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学科。应用经济学则是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 对国民经济和经济生产中的各个领域、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 观察、分析其经济规律, 揭示其经济、社会效益的内容。应用经济学主要包括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等。

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 业内人士普遍赞同“理论经济学是基础, 应用经济学是具体运用与实践”的论断。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阶段在我国这一问题又被重新提出来进行探讨。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又亟需进一步考量, 深入研究, 用来适应我国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指导解决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相关问题。

1 重应用、轻理论的现状

当前, 在我国的经济学术界, 重视应用经济学、忽视理论研究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现状在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都有体现。

1.1 出版界的片面倾向

当前, 在各类经济刊物和经济学论著的收编、刊印、发行工作过程中, 在目前来看, 应用经济学的成果比之于理论经济学更加受欢迎。其论文和刊物更易于发表和发行。但是相比较而言, 很多出版社对理论经济学研究成果并不是太“感冒”。一般来说, 其对投稿作者的态度也十分冷淡。甚至很多的出版社更是颁布了许多硬性的条例和规则, 一般要求理论性学术专著的作者在出版时提交相应的资助金。并且在很多时候, 资助金额的额度非常之高。这就导致理论经济学研究者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学术成果难以发表和公诸于世。即便发表出来也是困难重重, 销路不畅。这些高水平学术著作的流失, 对于经济学整体发展来讲极为不利。与理论研究的尴尬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则大受欢迎。很多表面上“求真务实”、“贴近实践”的“学术成果”, 其实是短时间内粗制滥造得来的, 毫无研究学习价值可言。但却受到了出版社、经济刊物编辑社的欢迎, 得以鱼目混珠、迅速发表, 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

当前的理论经济学研究普遍缺少专门的经费来源或资助, 理论型学者除非有了重大研究成果, 否则, 一些比较小的研究成就发表的性价比就不高。有的发表后得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不及赞助费来的多。所以, 很多毕生从事理论经济研究的老专家、老学者成就不高, 研究成果也很少为人知晓。相比较之下, 从事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的年轻学者, 由于学科的影响, 往往硕果累累, 平步青云。这在当前的经济学术界中屡见不鲜。如此鲜明的反差, 让人们在感叹年轻一代思维活跃, 大胆创新的同时, 也不禁思考, 理论经济学难道真的没有成果可以发扬吗?答案必然是有, 只是当前的社会倾向性导致了这种畸形发展方式的产生。

1.2 理论学术研究不受重视

在当前经济研究学术界, 应用经济学倍受重视。这与当前社会飞速发展, 经济进步而精神文化相对不健全有关。众多学者急功近利, 追求经济效益和名誉, 热衷于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尤其是在各种经济实务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上, 往往人才济济。很多学者挤破头皮也要加入到应用经济学研究的队伍中。这一风气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学界日益严重, 甚至已经影响了一大批有志于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年轻人的专业选择。相反, 相关的理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冷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年轻学者渐渐向应用经济学或经济实务问题方向上集中, 导致了理论经济学基础研究人才短缺。更有甚者, 原来从事理论经济学的研究, 已经对研究方向轻车熟路的学者、专家纷纷改行。进入到应用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尽管他们并不擅长这一方面的研究, 但仍然硬着头皮赶上来, 以期获得学术成就和认同。这样一来, 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更加停滞不前。从长远上也影响了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水平。

1.3 教育界重视应用经济学教育

在目前的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育工作中, 应用经济学普遍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 而理论经济学无人问津。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从报考专业人数和志愿填报上看, 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二者差异悬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财经院校迎来招生火热季。金融、会计、证券期货、对外贸易等专业行情火爆, 分数线年年创新高。这些专业实际上都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注重实务性。其就业前景、薪酬水平也高于理论经济学研究。相比之下, 金融分析、经济学基础等相对偏向于理论经济学的专业则无人问津。这在研究生招生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很多报考研究生的同学, 宁愿选择应用研究中的一个差专业、水平一般的导师, 也不愿意选择理论经济学中的好专业或者“大老板”。

另一方面,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两门学科中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多数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持厌烦的情绪, 相比对应用经济学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反而有着更强的兴趣。所以, 对理论经济学课程, 大多学生通常只是消极地应付考勤或者考试。很少有同学去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究其根本。在学生兴趣的导向下, 很多院校为谋求学生的满意, 调整了课程的设置。将理论经济学课程时间减少, 补充应用经济学课程的时间。企图以此满足学生的要求,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显然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没有了理论经济学知识的辅佐, 学生们难以在应用经济学上深入研究探讨, 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片面倾向的原因

对于应用经济学一边倒的倾向性必然造成经济学的畸形发展。不仅严重阻碍理论经济学的正常发展, 也会导致应用经济学的长远发展受到限制。其重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2.1 市场经济的冲击

客观上讲, 市场对人们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当前, 理论基础研究收益少, 见效慢, 而应用经济学却恰恰相反。无论是研究人员、学校, 还是学生, 都意识到应用经济学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巨大潜力。因而对应用经济学的偏好体现在从学校到个人的各个层面上。甚至学校的研究基金的分配上也向应用经济学研究倾斜。在出版社和经济刊物编辑社方面, 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和市场效应, 忽视其在经济学学术研究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种种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资源向应用经济学方向倾斜, 必然导致理论经济学发展缓慢、缺乏动力。这也是应用经济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2.2 观念、认识落后

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 当前的学者、专家、管理者、企业家普遍缺乏全面认识。这是当前两大学科之间不平衡问题的主观原因。这一点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决定作用。片面的认识直接导致人们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应用经济学而轻视理论经济学。这一点与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有着很大关系。因此, 全面认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关系, 革新理念上的不足, 是克服当前经济学发展片面倾向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内容, 在目前的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辅相成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出, 理论来源于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但是很多人认为, 理论经济学只有学术价值。应用经济学才具有实际价值, 才是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重要武器。有应用经济学为指导, 不需要理论经济学也能够很好地实现企业管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但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明确表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具有其必然规律, 有其内在的客观意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都能够找到基础理论上的依据。只有对这一理论有了充分认识, 才能够从根本上发现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出现。所以, 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能够为应用经济学提供前进的动力, 为经济现象和变化找寻理论价值和依据。

举个例子来说, “管理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门类的新兴学科,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典型的一门应用经济学, 它是微观经济学在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理论指导。而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 其产生和发展已经有了近三百年的历史。这段历史为管理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指导。

综上所述, 应用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完善, 必须以理论经济学为指导。经济实务的产生和发展更是与理论经济学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所以, 当前我国在经济学研究中现存的重实务、轻理论的片面化思想, 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本末倒置的落后观念, 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另一方面, 从社会的根源上来讲, 这也体现出了急功近利思想在经济学学术研究、发展中的蔓延甚至是泛滥。

4 解决经济学畸形发展问题的策略

4.1 改变学术界观念和现状

当前学术界对应用经济学研究倾向性严重。要想基础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平衡发展, 必须要从观念上改变、扭转当前重应用、轻理论的研究形势。通过研究基金、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 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注入更多的动力, 为理论研究者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促使学术工作者更多地投入到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上来。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术研究上的片面思想, 为两大学科平衡发展提供保证。

4.2 革新经济学教育观念

从学校到教师, 再到学生, 都必须在观念上明确地认识到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深刻体会应用经济学根植于理论、理论经济学体现于应用经济学运用的本质特征。坚定学习基础经济学理论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基础经济学, 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积极主动地钻研以提高理论水平, 彻底改变其消极对待、应付考试的态度。

4.3 创新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采用传统的满堂灌输的教学手段, 理论经济学的课堂难免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理论教学不能指望通过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经济教学过程中, 应当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讨论, 达到启发思路、拓宽视野的作用。同时, 应当鼓励学生写作, 不管是学习心得、感悟, 还是评论甚至文章, 都应当鼓励学生多创作。教师应当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起到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平衡理论经济学学习和应用经济学学习之间的精力和时间,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新的学习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经济学的学习, 又能够为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锻炼的机会。

4.4 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并不是要将基础理论教育与应用经济学实践教育分割开来。所谓的基础理论决不是完全脱离实际的纯理论, 而是与经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密不可分的理论。做到所学有所用, 不能学而无用。那样的培养方式也是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必须能够服务于经济实践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 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经济学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结合实际学习理论, 联系理论进行实践, 才能对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实践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正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

5 结语

理论经济学是各种应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应用经济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没有扎实的理论经济学的基础, 对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了基础经济学的指导和基础, 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无法实现。在当前重应用、轻理论的形势下, 必须大力加强对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力度, 保持经济学平衡发展,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继祥.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辨析[J].江汉论坛, 2000 (05) .

[2]余斌.“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8) .

[3]程恩富, 王朝科.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J].教学与研究, 2010 (02) .

[4]刘汉林.从经济学的分类看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

[5]于立.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问题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J].改革, 2011 (04) .

[6]王玉.断裂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10.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篇2

经济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其课程的理论程度和难讲程度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已得到普遍认识,内容的前半部分主要探讨家庭、企业等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模型、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一般均衡、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后半部分内容主要围绕资源配置展开,从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开始讨论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从封闭型经济扩展到开放型经济,再到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其中的理论、概念、原理晦涩难懂,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太强,对经济学抱有畏惧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文学手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多种形式将理论语言和文学语言相结合,比如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谷贱伤农的经济原理,借助诗词歌赋描述生产论、成本论,借助悬疑推理描述博弈论等等。理论是抽象的,文学是形象的,利用文学语言将抽象的逻辑语言表达成形象的状物语言,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疑团的铺垫经济理论的阐述是一种叙述性的阐述方法,是按照事物内在规律、内在的逻辑层次步步阐释。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枯燥的理论可以进行前期铺垫,提出悬念先让学生尝试着揭秘,将理论以设置悬念、设置疑团的方式展开,由于“探秘”心理的驱使,学生往往积极性很高。学生在解决经济困境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得出理论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揭秘,老师要不紧不慢地给出谜底答案,并且要对学生揭秘的结果--做出点评,对于荒谬之处要加以指出。悬念小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从根源讲,就在于人类的“好奇心理”的驱使。层层制造的悬念使得读者欲罢不能,沉醉于其中、痴迷于其中。此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在经济学授课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的心理规律,掌握恰当的时机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比如在讲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设置风云突变的经济环境,增加学生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障碍,学生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对于结果公布的形式教师可以延续到下一节课,吊足学生的胃口,在等待揭秘的时候,在学生聚精会神盼望答案揭晓的时候卖个关子,以“下节课公布结果!理论下周揭晓! ”等方式将内容延续到下节课,既增加了学生互相讨论、研究分析的时间,又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了所学内容。

二、幽默的风格经济学是探索个人、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追求的严谨的理论,是科学的真理,所以,经济学教材表达的也是庄重、严谨的科学思想。但教师不能受困于教材,庄重、难懂的语言并不助于学生的理解。诙谐幽默是智慧的展现,严谨庄重的经济学并不排斥在解读它时采用幽默的风格。亦庄亦谐的教学艺术手法,会收到较好的讲授效果。纵观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无不在演讲时体现出其幽默诙谐的一面,学生在笑声中既学习到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又直观的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思想。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笑声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学生听课的疲劳,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关系,增强好感,形成愉快教学,在笑声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三、浅显的表达经济学中有些理论比较苦涩难懂,采用浅白易懂的方式解读深奥的理论,将深奥的经济学理论解读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才是真正高水平教学的体现。然而,现在很多教师认为讲的理论越难懂,越深奥,越体现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高,这是很荒谬的想法。就连经济学界最高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回归了现实,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尤金・法玛、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罗伯特・J・席勒3位因“资产价格问题的实证分析”而获奖的学者,他们属于微观实证范畴,研究本身就包含着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通过踏踏实实的实证分析把科学道理告诉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可见谁玄而又玄,谁能将浅显道理演绎成复杂高深的数学公式,谁的水平就越高的想法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篇3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 实验环境 实验方法

一、引言

实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它是对传统经济解释方法的拓展,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两个优点:可复制性和可控制性。可复制性是指其他研究人员可以复制实验从而具有独立验证结果的能力;可控制性是指操纵实验室条件以使观测到的数据足以用于评估各种理论。利用实验条件的可操纵性防止了各种与之相伴的不可观察因素的变化,这样就可得到比理论验证更纯粹更有效的数据。

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的设计

在实验经济学中,经济理论的实验不可能完全复制现实经济的运行过程,因此我们构造的是与实际环境相似的实验室环境,让实验者在模拟的经济环境中做出反应。普洛特认为,实验经济学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比较和评估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这种比较和评估并不因简单实验没有完全模拟现实经济而影响其效力。高鸿桢教授也说过,试图在实验室中完全实现现实环境的复杂性是无益的。因此,“简单性”正是经济学实验的长处。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为:确定实验目标,选择合适的交易制度,选择被试,确定被试报酬的支付方案,编写实验指导用语,实验方案的审定。

实验室交易制度的设计。无论实验的类型或研究的焦点是什么,都必须规定交易规则和其他环境特征。在实验设计中是交易规则的细微改变可能对观测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实验经济学中的交易制度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被试的选择。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是精心设计的,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在实验中有时可能出现我们所不希望的行动,所以在选择被试时,要尽量注意减少被试的差异,或选择被试差异与实验目的无关或影响极小的被试。

报酬的支付。支付给被试现金或其他奖励作为报酬,支付的多少与被试在实验中的表现密切相关,这是实验经济学与调查问卷的根本区别。支付报酬要遵循所谓价值诱导理论。绝不可故意欺骗被试。

2.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1)比较和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所验证的理论的真实性都要通过比较与评估的方法得出,因此,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与评估的方法的应用。一是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普洛特和史密斯将效率定义为被试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并把它作为比较分析互相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标准的问题。二是采用独立自动变量。实验中独立的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数量。三是评估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的基础上。被试并不能总是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结论不是运用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

(2)运用行为和心理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试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将心理学实验和经济学实验相结合是近年经济学实验的一种发展趋势。

三、实验经济学的应用

实验经济学在理论领域广泛应用于两个方面:

1.检验理论

实验能对不同的理论的优劣进行检验。他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优势:在简化的实验室环境下,实验者能对实验环境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能比非实验方法更好的确定各个实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发现新规律

在不存在理论时,经过反复的实验,我们往往会发现新的规律。比如人在博弈中的学习行为,这为研究者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建立新理论提供了可能。

在现实中,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查尔斯·普洛特和费农·史密斯(1978)用实验方法发现了标签价格机制。在日本,实验经济学已在市场研究、谈判、投标、环保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西条辰义等人将实验经济学应用在“温室效应气体排除权交易的机制设计”方面,取得的成绩备受关注。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实验经济学也广泛应用于政治法律管理等方面。

(1)实验经济学为制度设计提供依据。传统上,制度评估必须在制度实施以后才能做出,这可能导致制度无法挽回设计失误。当使用实验经济学方法以后,制度设计、政策设计甚至管理学中的一些策略设计都可以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借助实验室完成,这会改变制度设计因依赖于理论而造成的盲目性。(2)实验经济学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指导。如某公司在确定如何对其新产品进行包装之前可以设计一个恰当的实验,考察被试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反应,根据实验结果提供的信息帮助确定最优的包装方案。(3)实验经济学应用于公共政策、国际关系、竞选等方面,通过建立模拟环境进行仿真实验,使我们做出最优决策。“总统股票市场”就是实验经济学在政治学上应用的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实验成功的预测了198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布什领先的百分比,其准确度超过了任何民意调查结果。

参考文献:

[1]高鸿桢:实验经济学导论[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3]高鸿桢:实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周 星 林胜清;实验经济学最新发展动态评述[J].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

[5]林嘉勇:论经济学实验的科学设计[J].财经科学,2003年第6期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篇4

1. 概念内涵

在经济学领域, 价格与价值是有着不同理论含义的两个概念, 二者的理论基础也不同, 价格的理论基础是新古典主义的价格理论, 而价值则以马克思价值理论体系为基础。

就对二者的界定看, 新古典主义价格理论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定义了价格, 其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 当商品的供给恰好等于商品的需求时, 商品就达到了其均衡价格。而对价值的界定, 马克思价值理论认为,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抽象的人类劳动, 其内在在商品本身, 其大小决定于生产商品所使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小, 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抽象的理论概念。同时, 马克思价值理论详细分析了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并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角度给出了该理论体系对商品价格的认识。经济学中, 价格和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允价值符合价值的理念, 但从计量的特征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行性角度看, 公允价值所估计的只能是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内在于其本身的价值。

2. 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由美国的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的指定私营机构“FASB”发布的SFAS 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有序交易中售出一项资产或转移一项负债时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付出的价格”, 它的计量目标就是在卖出资产或转移负债这种假想交易中确定其出手价格, 但是有序交易是指信息在计量日前向市场公示, 并按一般惯例允许涉及同类资产和负债的市场行为。由此可以看出, FASB认为公允价值有三个特性, 分别是公允性、时效性和不确定性。

现行的我国一些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把公允价值的主要特征释义为为形成公允价值交易的公正性、交易和交易双方的假定性及计量对象的广泛性。可见, 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为公允性、广泛性、时效性以及假定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产生和应用的原因分析

1. 内在原因: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自身优越性

(1) 是从投资者角度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更接近经济学收益, 相较传统会计收益而言更为准确且真实。FASB发布的SFAS 126曾指出, 公允价值计量不但是计量在资产负债表中所确认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 我们对公允价值变化所带来的利益和损失也需要进行确认。同时,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还能对资产或负债项目进行动态的持续的后续计量, 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2) 是从企业角度看。从资本保全角度看, 其实企业的资本就是企业的经营能力或者实物生产能力, 也可以是企业为取得经营或生产能力需要的资金或各项资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企业的资本, 并且为了再生产能够继续进行, 必须在耗费之后再将维持生产继续的相应资本回购回来, 只有这样, 简单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因为物价上涨的原因, 企业计量得出的金额并不能购回和原来生产规模差不多的生产能力, 这样, 企业不仅无法展开扩大再生产工作, 并且简单的再生产也会出现持续萎缩的现象, 不利于企业发展。

(3) 是从市场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创新的必然选择, 同时,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能更好地对金融创新产品做出确认和计量, 为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从企业角度看, 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时, 很多金融项目都是表外披露, 若企业从对这些项目的投资中获得了巨大收益, 该收益无法显示在财务报告中, 即无法向投资者等社会相关利益方传达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效果, 也就无法真正调动起管理层通过投资这些金融项目来获利的积极性。而从金融市场看, 金融创新和层出不穷的金融工具只有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才能予以计量和披露, 公允价值的应用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同时, 随着公允价值自身可靠性、估值技术等的完善和提高, 对金融创新将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4) 是从监管角度看。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加剧创新和逐渐完善, 包括银行等在内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通过持有大量衍生工具对自身的存、贷款或者金融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因此, 对监管机构来讲, 要求金融企业及时可靠地披露金融工具 (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 的公允价值是避免投资者出现决策失误的重要手段, 也是对金融企业风险控制防范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更是关注和监控金融行业整体风险的重要手段。

2. 外在原因:环境变迁

一是投资者信息偏好改变。投资者开始偏好及时的、与决策相关的、能反映市场真实价值的信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货膨胀的发生使传统计量模式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大幅度下降, 不能如实的呈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风险水平, 投资者并不能靠这一财务报表推断出企业的真实情况。

二是繁荣的推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历程看出, 真正推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得到拓展应用或者说达到“繁荣”程度的推动力是金融市场的完善和金融工具的发展, 尤其是金融工具创新带来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三、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以及全面改进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1. 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到20世纪90年代我们还仅局限于讨论公允价值是否适合应用的层面, 还没深入研究如何应用公允价值, 参考公允价值的一些实际应用不难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很多问题。公允价值的可靠取得还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应的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条件及范围都有相应的规定。存在着缺乏活跃的规范市场、主观判断随意性较大、数据取得不够确凿可靠、公允价值取得的成本过高等缺点、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较高, 制约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大范围使用。此外在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方面还具有较大的滥用情况和目的性。

2. 推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自身的完善

为了让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有更广泛更实际的应用, 我们要从多方面改进。第一, 进一步明确了解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内涵。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最早是作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补充出现的, 它的应用范畴的扩大和基础计量属性地位的确认是在近二十多年内得以实现的。

第二, 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针对公允价值计量而言, 决定其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 改善其自身可靠性也需从多方面入手。

3. 推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外部环境建设

(1) 发展竞争有序的要素和产品市场。从公允价值的获得过程可以看出, 公允价值对市场价格具有高度依赖性。因此, 竞争有序且开放成熟的要素和产品市场是能够获得可靠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首要前提。为此, 要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得到迅速且全面的推动, 市场的完善是基本的前提。当前我国应当在加快推动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建设, 加速市场定价模式的完善, 推进成熟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建设。

(2) 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制。公允价值的计量过程始终伴随着大量的专业判断和估计, 要保证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所有的专业判断和估计客观公允, 既要求相关人员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还应掌握估值模型的选择和应用, 掌握各种相关信息的获取渠道, 甄别不同估值方法的原理、步骤、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等。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 相关人员还应培养高度的责任感、正直的品德以及职业道德。

(3) 加强资产评估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公允价值计量建立在完备的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如果市场不够活跃、不够健全, 缺乏公平价格的形成机制, 对市场价格的判断就难以进行。因此, 在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 通常的做法是由专业评估人员提供专业意见,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公正性。

(4) 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建设。缺乏相应的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统一规定, 这已成为目前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技术障碍。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缺乏必然会影响相关准则在具体实务中的有效实施以及对企业的审计和监督。因此, 应充分研究现有相关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各项要求, 借鉴国际成熟经验, 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制订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从公允价值使用范围、对公允价值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估价技术的完善等方面逐渐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制定。

参考文献

[1]陈高华, 李艳等.美国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性问题[J].财会月刊, 2012第1期.

[2]赵鸿雁.现行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N].财经视线, 2010年第13期.

[3]赵晓梅《.IASB公允价值计量——IASB和FASB相关文献汇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4]高爽《.IASB国际财务报告准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篇5

1、引言

1. 1国内外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s)一词最早是在1926年由挪威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 Frisch发表的《论纯经济问题》一文中,按照“生物计量学”(biometrics) 一词的结构提出的。但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正式确立,其标志一般认为是1930年12月弗瑞希(Frisch) 和丁伯根(J. Tinbergen) 等经济学家发起的国际计量经济学会和1933年由它创办的学术刊物《Econometrica》的正式出版。1980年以来,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与飞速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和定量化是经济学迅速科学化的重要标志,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学科。

1. 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 确定变量和数学关系式-模型设定; 分析变量间具体的数量关系-参数估计; 检验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模型检验; 作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模型应用。

2、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

经过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确认为可靠的计量经济模型才可以用于实际的经济计量分析。计量经济模型主要可以用于经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和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等几个方面。

2. 1结构分析。所谓经济结构分析,是指用已经估计出参数的模型,对所研究的经济关系进行定量的.考察,以说明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分析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时,模型体系中的解释变量发生一定的变动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

2. 2政策评价。所谓政策评价,是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的实施后果进行模拟测算,从而对各种政策方案作出评价。这种情况下,是把计量经济模型当作经济运行的“实验室”,去模拟所研究的经济体系,分析整个经济体系对各种假设的政策条件的反应。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政策评价,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工具-目标法。给定目标变量的预期值,即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通过求解模型,可以得到政策变量值。二是政策模拟。即将各种不同的政策代入模型,计算各自的目标值,然后比较其优劣,决定政策的取舍。三是最优控制方法。将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最优化方法结合起来,选择使得目标最优的政策或政策组合。

2. 3经济预测。经济预测是指利用估计了参数的计量经济模型,由已知的或预先测定的解释变量,去预测被解释变量在所观测的样本数据外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是试图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中寻求变化的规律,然后可以把这种规律用于样本以外的数据的预测。经济预测可以是对被解释变量未来时期的动态预测,也可以是对被解释变量在不同空间状况的空间预测。

2. 4验证理论。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是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去验证既有经济理论或者提出新的理论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济理论只有能够成功地解释现实,才能为人们所接受。设定的计量经济模型实际是人们对某种经济规律的认识,而样本数据是经济活动现实的体现。计量经济学将理论与事实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检验经济理论的方法。如果依据某种理论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样本数据,模型估计检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合,也就验证了既有理论。

综上所述,本文简述了国内外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在认识计量经济学一般性研究步骤的基础上,介绍了计量经济学模型,着重对计量经济学模型四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能够用于经济结构分析、政策模拟、经济预测和理论检验。诚然,计量经济学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预测期限短、精准度不够、对非平稳发展过程和缺乏规范性行为理论的活动难以预测等情况,但是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在诸多定量分析问题中仍具有较强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 第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庞皓。计量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分户热计量应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分户热计量;节约能源;问题与对策

由于建筑节能在建筑各项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增高,大范围推广和实行分户热计量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计量方式主要是为了节约能源,同时可以解决部分地区收费难的问题,但不能忽略提高供热的质量。在推广和实行该技术中,应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解决对策。

1.分户热计量的意义

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明确规定: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当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这个规定出于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分户热计量有利于分户按照自己的需要控制和调节热量,可以提高热舒适性;其次,采用分户热计量后有关单位对各用户的用暖收费将更加公平,同时,对于不按时付费的用户可以通过停止供热来督促其交费。

2.分户热计量系统的形式

分户热计量有较多的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竖井内双管式,户内水平串联,入口设热水表、锁闭阀,每组散热器需设跑风。②竖井内双管式,户内水平串联,入口设热水表、锁闭阀,每组散热器需均设温控阀。③竖井内双管式,户内水平跨越式串联,入口设热量表、锁闭阀,每组散热器均设温控阀。④户内双管水平并联,每户设热量表、锁闭阀,散热器设温控阀。⑤竖井内双管式,户内地板辐射采暖,每户设热量表、锁闭阀,散热器设温控阀、分集水器。

3.实行分户热计量给系统提出的要求

采用分户热计量系统实现了耗热量分户计费、节约能源和满足用户对采暖系统多方面功能要求的同时,也对建筑结构和采暖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实现住宅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后必须有高质量的供热。用户使用热流量的变化加大,为了适应整个系统变流量运行的需要,供热系统,供热系统的调节性能也要增强,这是保证系统在运行调节中有较稳定的工况的前提。所以必须在系统中设置有较大富裕度的调压装置,以分配到各个用户系统的压力。

另一方面,对室内供热系统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很多设计院在设计计算时多是凭经验估算,如果还按照以前的算法,系统将会出现很大的水力失调;并且,如果把热负荷计算等忽略掉,则采用分户热计量的意义就不那么明显了。

4.分户热计量计费两方面的不合理性

虽然说分户热计量可以较好的实现热费分户计算,但是这中间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其一:运用分户热计量后,不同房间、不同用户的用热量不同,各室的温度产生差异,这将引起不同用户不同房间的温差传热,对于室内温度低的用户或房间,这部分损失热量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后应该是一个足以能够引起业主重视的数据。那么,这部分损失热量的费用算在该用户就不合理了。分户计量实行不交费不能用热,当某用户停止用热时,其他用户还在用,此时两用户之间的温差更大,相当于有一部分热量是消耗在不用热的房间,这对不被停热的用户是不公平的。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可以做的只有采取增加建筑物的隔热措施,但这同样造成建筑造价的增加,房价的增加。

5.分户热计量的限制性

对于新的居住建筑可以根据计算直接采用分户热计量,但是对于原本不是采用该系统的建筑要使用分户热计量系统,则需要做较多的改造。分户热计量系统需要在每一用户管路的起止点安装关断阀和在起止点其中之一处安装调节阀,这些阀门的设置会产生一定的局部阻力,如果在这个原有的系统中不考虑这部分阻力,再加上原系统与新系统存在的不协调性,会导致用热不足、系统不稳的现象。

分户热计量系统应便于分户管理及分户控制、调节供热量。在散热器支管安装热表来计量耗热量,不仅使系统变复杂、造价昂贵,而且管理麻烦,需要经过改造后才能使用。但这样的改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6.分户热计量的推广

对于旧建筑,分户热计量的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素很多,有不愿支付改造费用而反对的,还有长期不缴纳热费的住户反对等等。更多的是不能接受分户热计量用热费用是普通按面积交费费用的3倍。

7.分户热计量与节能

实行分户热计量的最终目的是节能,分户热计量是住宅节能所采取的关键措施之一。总节能率50%在建筑物和供热系统中,分配比例是建筑物承担30%,供热系统承担20%,如果考虑收费因素,节能率则会更高。所以说,除了供热系统来完成一部分节能外,建筑物本身的节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建筑物本身不是节能建筑,还会影响供热系统的节能,而只强调建筑物节能,不实行分户计量也是不全面的。

8.分户热计量应该注意的问题

除了上述提到的问题,采用分户热计量系统必须注意选择较优的水质,因为分户热计量系统对阀门等的部件具有较高的要求,水质不好会损坏阀门等部件。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性的节能环保工作的发展,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土建和水暖电各个专业的主题,对于供热行业人员来说,更要有节能意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相关技术规定实施,充分与其他行业的相关人员配合,找到最符合国家倡导的建设节能性式以及最有效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刘丹涛等.分户热计量供暖方式简介.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23(8).

[2]张德良.浅析供暖用户热计量的意义.2009,2.

[3]陆亚俊等.暖通空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篇7

1 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

1.1 互感器计量误差

互感器引起的计量误差是一项常见的电能计量装置误差,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方面, 电能计量装置中互感器所使用的倍率不当, 在特定的运行环境中, 具有较低的磁通密度, 从而在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出现误差;第二方面, 互感器运行的二次容量, 不符合互感器运行的实际要求, 造成电能计量装置出现误差;第三方面是, 互感器的运行中, 高动热性能处于不稳定状态, 从而造成电能计量装置出现误差。

1.2 二次回路压降造成的计量误差

进行电能表安装的时候, 未安装互感器, 或者连接二次回路的时候, 安装了过多的不必要设备, 导致电量的二次负荷量不断增大, 造成比较严重的负荷影响, 致使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计量误差。另外, 电能表的输入端或者是互感器的二次回路输出端等部位, 安装了一定的熔断器和空气开关等, 可以形成接触电阻, 造成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中出现压降现象, 造成了电能计量装置中出现的附加误差, 从而引起电能表中出现一定的计量误差。

1.3 电能表引起的计量误差

电能表中, 经常会出现一定的计量误差, 主要通过3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方面是, 电能表的运行过程, 因为电能使用产生的负荷对电能表造成一定的影响, 产生了较大的负荷波动。或者长期以来, 电能表的额定电流都小于互感器额定电流的30%, 容易出现计量误差。第二方面是, 电能表接线方式造成计量误差。主要是因为接线不符合规范要求, 因为接线错误出现附加误差。第三方面是电能表的配置方式出现错误, 从而产生了电能计量误差。另外, 还有一些其它原因也会导致误差。

2 电能计量装置的应用设计研究

2.1 减少互感器计量误差

针对电能计量装置中因为互感器引起的误差, 进行相应的改进时, 应先分析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造成计量误差的原因, 并且保证正确地应用互感器进行配对, 保持互感器型号的正确性, 控制互感器造成的误差范围, 保证最小值, 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互感器中的计量误差。在选择互感器型号的时候, 应该保证互感器的型号、大小和交叉符号等符合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运行要求, 但是要保证电流、电压互感器比差符号相反, 保证产生计量误差的最小值, 提高电能计量装置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2.2 避免二次回路压降计量误差

针对电能计量装置中二次回路压降产生误差的原因, 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应用设计进行研究, 可以从3个方面采取措施, 来避免二次回路压降计量误差。首先, 电能计量装置部门可以设计专门进行电能计量的二次回路。对重要部位的计量装置, 例如关口电能计量装置, 可以设置专门进行电能计量的二次回路, 区分开其他的继电保护或者测量装置中设置的二次回路, 应用专用电缆实现对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单一计量。相对来说, 专用电缆中通过的电流比较小,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二次导线造成的计量误差。其次, 电能计量装置部门可以增加导线的截面面积。在设置互感器的二次回路的时候, 应用的导线连接材料, 适宜应用铜质导线, 按照允许的电压实现对截面面积电压的计算。但是, 导线截面的面积应该最低为2.5平方米。而且, 导线截面面积在不断增加的时候, 还需要考虑二次回路中的接点数量, 最大程度地减少二次回路中的接点数量。定期地对已经存在的二次回路中的接点进行维护、清理和改造, 减少接触电阻。还可以对二次回路中熔断器进行改造, 避免氧化或者产生过大的接触电阻。

改进计量方式,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二次回路压降计量误差。在计算电能计量的时候, 选择合适的计量方式, 不仅可以缩短电能表和互感器之间二次导线所使用的长度, 还能降低电能计量装置中二次回路压降计量误差, 适合应用在具有较大温度变化的地方。

2.3 降低电能表计量误差

调整电能表计量误差的时候, 需要对互感器引起的计量误差进行全面的考虑, 深入了解互感器中的电量负荷大小和性质, 保证电能表和互感器之间所产生的误差符合其特性, 保证调整后的电能表结果和互感器造成的误差相反。另外, 用户应该尽量应用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 具有较高精确度和稳定性的电子式功能表, 在降低电量误差的时候, 保证电能表计量装置计算电量的准确性等。

3 总结

综上所述, 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过程中, 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3种。针对这些问题, 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应用设计研究, 从而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最大程度地降低电能计量装置中出现的误差, 提高电能计量装置对电量计算的精确度。

摘要:电力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资源, 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电力能源使用数量的不断上升, 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只有分析电能计量装置出现误差的原因, 探究电能计量装置应用设计中的重点, 才能保证电能计量装置作用的正常发挥。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应用设计

参考文献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篇8

一、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操作方式与选择

(一) 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操作方式

通常而言, 业界都是针对计量对象的计量特性以及计量单位的精准确定来选择何种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单一会计计量模式共有这几种: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会计计量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单位会计计量模式、现行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会计计量模式、现行市价/名义货币单位会计计量模式。当前会计目标是以既要反映受托责任又要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的双重目标为导向, 以上五种计量模式不能实现会计的双重目标和信息的双重特征的未来。

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结合了会计的双重目标和双重特征, 具有以下3种主要操作执行方法:第一种是不同特性来分析同一个报表, 例如用历史成本分析下的资产负债表和用现阶段成本分析下的资产负债表;即历史数据和现行数据下的资产负债表对比, 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按照个人需求挑选相关会计信息的需求;第二种是在同一个报表下的具体不同项目的多种特性计量;这种方法下的数据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企业价值;第三种是按单一属性分析不同报表, 适用于如市场风险大的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等的特殊情况。

(二) 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如前文所说, 不管是传统会计计量模式还是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都是根据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比如为了方便比较分析和考核, 在企业内部要让各个部门选择非货币的计量单位要保持一致;让劳动计量和实物计量都保持一致, 便于计量。因此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应用选择依据会计计量具体属性和会计计量的多重目标两方面的因素。

从会计计量属性的因素来看,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资产传统计量属性, 除了易受物价影响以外, 具有客观性、科学严谨性, 容易反馈出资产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主要用于对货币性流动资产和计量各种负债。现行成本计量属性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现资产的市场价用资产计量的价格, 考虑了市场价、资产留存损益以及评估企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绩效高低, 在非货币性投资计量中使用最多。现行市场价值计量属性是要以市场商品在仓储存货中的销售价格作为基准计量, 可以反映商品存货实际经济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并且可以保证资产信息的高质量, 在市场价值稳定的存货中使用最多。可实现净值计量属性在计算长期固定资产投资中使用最多, 主要是说现实销售价格扣除预估销售费用来计算存货的商品。

从运用会计信息的角度看, 要实现多元化会计目标,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政府会计和国有企业会计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模式;未来现金流量计算适用于致力于市场投资和企业融资的金融公司, 它可以反馈现行金融机制和企业金融决策的要求。采用历史成本客观可靠的进行计量适用于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还有各种特殊性的企业市场交易事项需要依据会计事项的多种属性来选择促使体现企业价值比如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以及非货币交易等。

二、多种特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具体执行操作原则

多种特性会计计量模式的操作原则包括主要参考原则和辅助原则。

主要参考原则包括:一致性, 包括通过会计对象、实际财务结果、经营情况以及流量的进入保证会计计量结果的正确无误;一贯性, 会计计量方法前后保持一致, 不可随意更改;可验证, 同一会计事项在不同人员的验证中结果一致。

三、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重要应用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互联网科技促使了会计计量模式获得成功的成本降低, 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 因此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时至今日, 同一份财务报告因为以收付实现制作为确认和计量时间标准为原则编制的现金流量表, 客观存在按不同标准编制的会计报告。现在普遍的资本负债表虽然自己已经拥有多种计量特性, 但是资产负债表根据项目的不同额外添加了好几种的计量特性。可见现代会计已在总结各种计量属性的精髓, 形成现代会计的成熟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社会经济环境的越发展越复杂, 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优势会充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近年来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取代传统会计计量模式, 为企业、市场、政府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研究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应用

参考文献

[1]景东东.新旧准则下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D].贵州财经大学, 2013.

[2]郭敏.双重会计计量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2.

[3]张霞.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1.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篇9

一、公允价值萌芽阶段:1985-1997

(一) 公允价值实务起步

这一阶段会计法规体系是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同时并存, 其中相关会计法规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公允价值”字样, 但实质上已萌芽了公允价值的思想。对于我国公允价值在这一阶段的实质应用的简要回顾可以归纳为 (表1) 。1985年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与同期国有企业会计制度相比, 引进了很多国际惯例, 在较大程度上采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尤其是其中的第34条在存货核算中规定由于市价下跌、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实际成本时应在年度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 虽然是表外披露但传递出了会计反映市场的信号, 这一变革对会计思想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1992年以后, 许多国有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 其中一部分公司还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为此财政部于当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及与之配套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各种行业会计制度等进行规范, 同时为规范外资股发行和上市的会计信息披露还发布了系列补充规定, 采取了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的一些会计处理方法, 已经初步体现了公允价值的精神。在此期间, 外币业务中的会计计量应该是实质上运用公允价值的典范。因为国家外汇牌价虽包括国家外汇管理的因素在内, 但却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有浮动的市场指导价格, 因而是外汇在国内市场上最接近公允价值的交易价格。这种在月末将各外币账户的外币月末余额, 按照月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做法, 实际上就相当于在每个会计报告日将外币资产或负债调整为按公允价值表达的金额。

(二) 公允价值理论探索

在公允价值应用萌芽阶段, 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关注。我们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CJFD) 为范围, 对我国学术界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样本以“公允价值”作为标题关键字进行检索, 发现这一阶段相关文献只有一篇 (黄世忠, 1997) , 但我们在梳理文献过程中也发现有一部分学者在其他文献内容中, 提出非历史成本的一些计量方法。如林志军 (1986) 认为在物价变动下的经济业务, 需要在历史成本信息之外辅助提供一些其他计量模式的会计信息;汤云为 (1988) 提出以多种重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计算产品成本, 以相同生产能力为标准计算非同质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娄而行、张为国 (1991) 建议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向重置成本会计过渡, 按特种物价指数调整;对个别影响较大的项目分期分批进行重估价。此外, 葛家澍 (1996) 提出今后的财务会计计量领域, 至少公允价值 (市场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 即现值都可作为公允价值) 与“历史成本”将平分秋色。可见这一阶段的研究虽少, 但足以说明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已经引起会计学家的关注。

二、公允价值探索阶段:1998-2005

(一) 公允价值的正式启用 (1998-2000)

1997年至2000年, 财政部陆续发布了13项会计准则, 其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具体会计准则有3项, 包括《债务重组》 (1998) 、《投资》 (1998) 及《非货币性交易》 (1999) 。这些准则的发布标志着公允价值概念在我国得到正式运用。《债务重组》准则允许债务人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 并在利润中反映。同年颁布的《投资》准则规定企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而取得的产权, 股权投资成本以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 也可按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该准则解释了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 认为“市价代表公允价值, 只有市价才是衡量企业实际可用资金的唯一尺度”, 并进一步说明“公允价值可以是市价, 也可以是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等”。《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要求企业在非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中采用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但是, 在执行准则过程中, 由于当时“要素市场不成熟, 公允价值难以取得, 导致企业在运用这些准则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出现了如郑百文、世纪星源等舞弊案。政府放开使用公允价值的初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为避免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恶化, 财政部不得不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作了一定的调整和限制, 缩小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

(二) 公允价值的隐退 (2001-2005)

基于上述原因, 财政部于2001年对上述三项准则进行修订, 新修订的准则虽然保留了公允价值的定义, 但取消了对公允价值的运用, 而改按账面价值入账。其中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要求债务人直接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 同时要求债权人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确认受让的非现金资产、股权等;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一律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虽然有关运用公允价值的形式受到限制, 但是我们仍然看到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实质上又有了突破。财政部于2001年1月1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 (与此同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 规定上市公司除计提原来四项准备外, 又增提了四项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即所谓八项准备) , 计提这些资产所依据的现行市价有现行成本、重置成本、销售净价、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和现值, 所有这些都是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同时虽然这一阶段颁布的具体准则回避了对公允价值的直接运用, 但其中的个别准则对资产的计价的会计处理, 实际上却是从另一方面运用公允价值。如《固定资产》准则规定,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当捐赠人未提供原始单据的, 该固定资产的价值可参照活跃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金额, 加上相关的税费入账, 不存在活跃市场时, 按接受捐赠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可见,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改用了一种更为人们接受的方式, 也更符合稳健性原则的资产减值来实现, 公允价值在这一阶段实际上也得到了实质性的运用。这一阶段公允价值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表2) 列示了各级期刊在这一期间所发表的有关公允价值的论文数量。总体来看, 学术界对公允价值研究的热情在逐渐高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在研究数量上。这一阶段文献研究的总数量 (223篇) 大大超过第一阶段的数量 (1篇) 。CSSCI来源期刊在2003年后有了小幅的增长, 但重点期刊每年较少 (1998——2002三年为0)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研究时间尚短, 学术界仍处于这一领域的初步探索阶段, 当然也与我国政府、准则制定机构的政策有关。其二, 在研究领域上。这一阶段的研究不止局限于应用研究, 而且出现了对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 见 (表3) 。应用研究既包括对金融工具领域的应用研究, 还包括了对非金融工具领域的应用研究, 比如对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资产减值等, 其研究比例占到这一期间相关文献总数的28%, 超过了同期对金融工具的应用研究比例10%, 出现这种情况应当与这一阶段我国颁布的相关制度、准则有关。其三, 在研究深度上。这一阶段关于公允价值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文献占到同期的38%, 主要内容有围绕公允价值概念 (2001, 葛家澍;2001, 秦劳汉;2003, 谢诗芬等) ;有围绕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2005, 谢诗芬;2004, 常勋;2006, 葛家澍等) ;还有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等 (2004刘刚;2004, 谢诗芬) 。至于这一高比例则表明学术界对于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尚处于探讨阶段。此外, 在研究方法上, 这一阶段出现了对公允价值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 (2篇) , 其中一篇是研究B股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 (IAS39) 披露公允价值的股价反映, 以及公允价值揭示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2005, 邓传洲) , 另一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是公允价值行为抑或是盈余管理行为 (2005, 王跃堂等) 。这阶段的公允价值实证研究, 一方面表明受到研究数据和研究环境的局限, 中国学者对于公允价值的实证研究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另一方面亦意味着中国的资本市场已逐步建立, 为公允价值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数据来源。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注:核心期刊中4篇文章除外, 其中译稿2篇 (朱海林) ;会计综述1篇 (沈小南等) , 书评1篇 (吴水澎)

三、公允价值逐步建立和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

(一) 公允价值应用重启

进入21世纪后,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了各国会计国际化的步伐。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 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计量属性角度看, 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因此, 其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也就成了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组织会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 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也标志着我国公允价值进入逐步建立和完善阶段。这一阶段公允价值的运用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首先, 运用广泛但有条件。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已经较为广泛, 在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有17个具体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 但这种运用又是有条件的、谨慎的。这主要表现在: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中, 相应也规定了必须在满足一定前提条件下才能使用。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我国之所以要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 是因为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确立, 但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并没有完成, 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存在, 活跃市场还会受到种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或负债缺乏完善的市场, 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上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比, 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次, 夯实地位但非主导。《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 把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作为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正式写入基本准则, 正式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地位;但与此同时, 我国基本准则又明确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导地位。这也说明, 我国是在坚持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前提下, 引入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的。公允价值的非主导性在具体准则中也得到了体现。如前所述, 几乎所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具体准则都规定要以成本进行计量,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才可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第三, 体现中国特色:求同存异。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 无论是概念还是具体运用的范围都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 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方向。但我国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 又保持了中国特色。这也符合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者多次申明的观点:趋同不是等同。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运用公允价值时除了程度上保持了应有的谨慎之外, 在操作层面的具体操作方法上也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如为消除拥有巨额物业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因确认投资性房地产而产生巨额账面利润的可能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 其差额计人所有者权益。”这一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57段规定的“对于将存货转化成将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转换之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原先账面金额之间的任何差额均应在当期净损益中确认”具有明显的不同。

(二) 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再掀高潮

2006年新的准则体系颁布后, 学术界对公允价值的讨论更加如火如荼, 这主要表现在每年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迅猛增加, 截至2008年底三年期间一共发表相关文献1553篇, 远远超过第二阶段八年的总数 (总计223篇) , 几乎是前8年的七倍见 (表4) 。但期刊级别越高, 所发表的公允价值相关论文增长率越低。它反映出这三年虽然相关文献数量巨大, 但真正有分量的文章却并不多。 (表5) 对最近三年的核心期刊发表的公允价值研究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做了统计。从总体看, 核心期刊发表的应用研究型文章 (295) 要远大于理论研究型文章 (159) , 这阶段的相关研究集中体现为以下方面:首先, 在应用研究领域, 表现为应用领域细分化和应用方向多元化。应用领域细分化从横向发展来看, 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除大量研究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体系中的应用 (包括金融工具与非金融工具) , 而且还进一步研究了公允价值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应用, 如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罗胜强, 2006;孙婷, 2007;张绪军, 2008) ;在农业公司的应用 (李鹏、王明利, 2008) 以及在林业类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等 (于桂娥, 2008) 。从纵向发展来看, 研究了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影响 (林燕云、任永平, 2008) 、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毛志宏等, 2006;贺德富、邹晶, 2008) ;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付丽, 2007) 等。应用方向多元化表现在这一阶段的相关文献还触及到运用公允价值过程中如何与税法的协调 (张连起, 2007;刁华兰, 2007) , 如何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报表进行审计等 (谢诗芬, 2006;吴舒, 2007) 。其次, 在理论研究领域中, 这一时期的研究内容还是集中在公允价值的概念内涵, 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与判定标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等方面。其中, 关于公允价值的概念内涵, 学术界主要探讨了几个方面:入账价还是脱手价 (于永生, 2007;裘宗舜、柯东昌2007) ;交易的理解 (项文彪, 2007;陆宇建等, 2007) ;金额、价格还是估计价格 (王建刚、朱金一, 2007;裘宗舜、柯东昌, 2007)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主要探讨公允价值估价技术 (谢诗芬, 2006;郭永清、曲梅英, 2007等) 和公允价值层级 (或级次) (葛家澍, 2006;于永生, 2007等) 。这一时期的实证研究数量依然不多 (共计六篇) , 仅占同期发表文章的1%, 其中2007年一篇, 2008年五篇。其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展开, 模型使用的都是研究财务数据价值相关性最常用的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 二者均从Ohlson (1995) 模型演化而来。模型主要对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允价值的实施进行检验, 发现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允价值的实施增强了会计数据的解释能力, 提高了公司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张烨、胡倩, 2007;李杰、宋智勇, 2008等) , 而对建筑房地产公司盈余的影响不显著 (王建玲等, 2008) 。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和理论研究的追踪, 我们认为在目前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环境下, 公允价值计量还有一些领域需要重视, 这对会计教育者、企业管理者、准则制定部门以及监管部门和注册会计师都提出了挑战, 也亟待会计理论和实物工作者去研究解决。具体表现为:对会计教育者而言, 如何重构概念框架 (包括基本假设、基本原则等) ?怎样强化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教育?该如何向信息使用者宣传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否比历史成本更加相关?历史成本是否比公允价值更加可靠?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如何达成共识等;对企业管理层而言, 如何建立公允价值的信息收集系统?公允价值对利润分配、绩效评价以及风险管理有何影响;对准则制定部门而言, 公允价值对现行现金流有何影响?需要作哪些修改、补充或拓展?是否需要制订单独的公允价值准则 (类似于SFAC157) ?如何提高它的可操作性并降低其执行成本?不活跃市场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确认和披露又该如何确定;对监管部门而言, 如何防止企业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操纵?如何通过信息披露缓解公允价值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对待公允价值估计和判断导致的偏差?并如何调整监管指标;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如何审计公允价值信息?对其审计是采用形式审计, 还是实质审计?如何建立公允价值的收集和验证信息系统?并如何降低法律诉讼风险?基于上述原因, 我们认为在中国这样独特的制度背景下, 关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和研究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其研究和应用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摘要: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梳理了我国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与理论研究两方面所走过的路程, 认为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经历了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及逐步建立和完善阶段;而理论研究不论是针对应用领域还是理论领域, 已有文献研究表明其研究水平还处于探索阶段, 较之实务运用落后。基于此, 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及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望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允价值,实际应用,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峰、司世阳、路之光:《会计的社会功用:基于非历史成本研究的回顾》, 《会计研究》2009年第1期。

[2]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基本理论分析与我国的初步实证证据》,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刘浩、孙铮:《公允价值的实证理论分析与中国的研究机遇》, 《财经研究》2008年第1期。

[4]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悉》, 《会计研究》2007年第5期。

[5]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6]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 《会计研究》2006年第5期。

[7]郭道扬:《会计史研究 (第一卷)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篇10

各国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尽管在表述上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是,各国的定义中都涉及了一个基本的暗含意思,即公允价值是均衡的市场价格。它一定是在公平公正的交易的基础上。我们不能仅仅将公允价值看作一种计量模式,它更代表了会计的最高的计量标准。在对公允价值运用时,经常存在着有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来操作公司利润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准则制定机构要求使用公允价值的对象在价值的取得上要是非常可靠的。新的会计准则对于使用条件做出了非常严苛的规定。力求在公允价值的使用上达到公平公正。严格防止企业有目的的使用公允价值。这样谨慎的应用公允价值,保证了我国公允价值的使用质量,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我们要走向国际趋同,这更是必要的。

2006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许多会计要素的核算中引入了公允价值。主要包括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核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

二、公允价值的引入对我国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规定

该准则第十条指出:企业计量投资行房地产的方式有两种可以选择,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公司要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必须要有确实的证据证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可以持续并且可靠的取得的,并且公司不能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者进行摊销。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调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不计提折旧或摊销的,这显然会减少目前的费用,导致利润的增加,此外,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和利润之间的差额计入损益,在资产升值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利润的增加。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会导致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与其税基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因为企业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折旧或者摊销,直接将其账面价值调整为资产负债表当日的公允价值,但是税法规定以其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税基。

(二)《企业会计准则12号——债务重组》相关规定

该准则缩小了债务重组的范围,限定在对债务人处于财政困难时债权人做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债务人财政困难是先决条件,准则还强调了债权人“让步”概念的实质。这种缩小的范围,使得适用目标更明确更准确。新标准要求把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列入当期损益,而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债务和修改债务条件的情况下,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旧的和新的会计准则的区别在于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并通过债务重组将产生的收益计入损益,而不是计入权益。因此,新准则的实施,将影响当期损益,增加债务人利润。

(三)金融资产计量的相关准则规定

2006年新准则首次发布了对金融工具的4项具体准则,即《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金融资产核算的相关规定将金融资产分成了四类来处理。初始计量都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属于第一类金融资产(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直接在损益中费用化,后面发生的公允价值的变化产生的差额也费用化计入损益。后面三类资产的交易费用资本化,归入资产的成本。交易日后,二三类(即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和应收款项)按amortized cost计量,最后一类(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仍然按照第一类的方法,按公允价值计量,但是要将变动差额计入权益。

第一类金融资产的处理方法,使得企业能够用公允价值反映资产负债表日的资产真实价值,企业的金融资产用这种方式表示能够更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相似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金融资产核算中的应用对企业的所得税会造成很大影响。在税法上金融资产的税基是其成本,税基与公允价值之间的暂时差异会影响企业的纳税,进而影响其现金流。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新准则的运用,使得利润不确定性增加。同时,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衍生品业务中使用的声明将风险管理上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金融衍生工具的表内化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相关规定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有两种可选择计量方式: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如果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依照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记录入账,如果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可靠,则按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来入账。

根据新准则的要求,如果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差额确认为损益。所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将影响当期损益,进而影响企业当期的资产构成和所得税。用公允价值记录换入资产,符合交易双方的利益,更真实公允的反应企业交易信息。

摘要: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中国发展情况入手, 探讨和研究了公允价值在中国企业的运用, 并指出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基础研究[J].财会月刊, 2006 (4) .

[2]司振强.公允价值会计发展与金融稳定.新金融, 2007 (3) :60-63.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篇1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政治经济学; 教学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政治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财经相关专业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所以,掌握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关键的。但由于该课程极强的理论性,加上老师们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们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差。这种局面的出现,表明政治经济学确有改革的必要,应勇于改革,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其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针对案例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1)准备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选编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重要前提。课前教师要整理时事和事实,选择并整合那些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撰写教学案例并在课前发放给学生预习准备。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案例素材来源广泛,既包含国内国际时事、社会热点问题,也包含发生在学生周边的日常事实。教师在准备案例时应注意保证案例的真实性、相关性、时代性、案例的生活性。(2)组织案例讨论。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案例讨论的方式是多样的,通常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小组依次推荐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发表该小组的观点。在各小组代表交流观点的同时,教师自始至终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积极地组织、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3)对学生案例讨论的评价与总结。及时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和落脚点。教师要通过点评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案例到理论的、从个别到一般的飞跃,最终落脚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上,通过案例分析达到强化课程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三、政治经济学开展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第一,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具有多变、灵活的特点,让原本不易理解的政治经济学变的更加贴近现实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第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改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如今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作为高校教学老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为这个社会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第三,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师在开展案例分析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后,鼓励同学们自己去思考,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成案例分析报告或者是以小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做到观点鲜明,分析有理有据。第四,开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改革政治经济学传统教学方式。政治经济学详实的阐述了当代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运动规律,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历史条件在不断的变化,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知识化带动巨大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政治经济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政治经济学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充分做好案例准备工作。教师应多收集与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根据这些素材组织所需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是教学内容的促进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角,积极的参加者。其次,选取的案例应贴近现实生活。越是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不是简单地举例,其内涵比简单举例要丰富得多。在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把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相结合,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解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感,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到政治经济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相反,为案例而举例,或所用案例过时,与现实经济联系不紧密,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就会产生腻烦心理,学习效果就差。第三,注重案例与理论的融合。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是政治经济学理论教学的辅助方法,二者相辅相成,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化。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迅速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从现实的角度来思考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它提供了一个检验教科书中所提出的概念和理论的实验室,使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课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和经济学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马爱玲.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 9) 51 -52.

计量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篇12

伴随着经济与世界接轨,我国经济研究也较好地实现了与世界接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在我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中广泛地得到接纳和应用[2]。 尽管我国教育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我国的教育研究还远远谈不上与世界接轨,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异显著。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主要是对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许多来自于教育实践和管理部门的工作者成为了教育专家及教育政策的制定者。 改革开放后,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被引进国内,许多外语专业的学者和学生纷纷转入教育研究领域,成为重要的教育学者。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很多到过欧美发达国家的学者发现,国内与国外的研究内容相似,但研究方法迥异。 国内绝大多数的教育研究还停留在思辨阶段,而国外的教育研究更多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教育经济学研究群体相对而言比较重视实证分析,强调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规范化[3]。 笔者近年来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许多成果采用的是实证研究方法中的定量研究方法。本文是基于教育经济学中的相关文献,探讨定量方法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独特性,希望引起教育学者们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兴趣和应用。

一、数值大小的重要性

教育收益率是教育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体现着教育投资的个人和社会经济收益。下面以教育收益率的四个具体问题为例,来说明定量研究方法和数值大小的重要性。 第一,学校教育究竟能给受教育者个人带来多大的经济价值?一般人都会预期教育收益率肯定是正的,但是难以估计具体数值的大小,数值大小只能基于实证研究才能知道结果。 第二,为什么20 世纪90 年代比80 年代上大学的机会多了, 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却更强烈?这显然需要从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趋势来分析。 第三,教育收益率存在性别差异吗? 如果女性的教育收益率更大,那么政府和社会就应该更多地保护女性受教育的权利。 第四,哪一个教育层级的收益率最高?不同层级的教育收益率大小会决定政府教育经费的投资倾向和效率。

1. 教育收益率的大小。 计量回归方法是实证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教育收益率研究中最常使用的[4,5]。 一般的计量回归分析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过程:模型设计、模型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第一个过程是模型设计。 首先要有理论假说。 明瑟在解释收入差异时,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是决定个人收入的关键因素。 这是因为人力资本决定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较高的劳动力其劳动生产率一般来说也较高,因此应该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而人力资本的两种主要形式是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以及在工作中通过干中学、知识外溢或在职培训中获得的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论假说:“个人收入水平随着个人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和工作中积累的能力的增强而提高。 ”其次要建立数学模型。 对于上述理论假说,需要选择合适的变量(指标)来衡量。因为很难精确地衡量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到底有多高,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它和受教育程度有关,因此受教育年限是一个很好的代理变量。同理,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也是难以测量的,在劳动者参加工作后,劳动技能随着实践的增加而提高, 因此可以用工作年限作为工作经验的代理变量。于是,明瑟的个人收入函数中包含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两个解释变量,把它写成具体的数学模型,收入Y的对数与受教育年限Sch呈线性关系,与工作年限Exp呈二次函数关系。 第三是建立计量模型。 纯数学模型是一种确定性关系,对于个人收入而言,还会受其他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是随机变量,因此要在纯数学函数的基础上加入一个随机扰动项u,将数学模型变为计量回归模型。 具体计量回归模型如下:

第二个过程是模型估计。计量回归的主要目的是估计模型参数的大小, 要估计必须要有合适的数据。文献使用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进行的“2000 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 对于计量回归模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回归方法。 文献使用的是普通最小二乘法(OLS),采用的统计软件是STATA。回归结果给出了模型参数的估计值。

第三个过程是模型检验。 首先是理论检验,考查回归系数的正负号和取值范围是否与理论假设一致。理论上说受教育年限的系数是正的,工作年限的二次函数是开口向下的。结果显示各项回归系数与理论假设完全一致,不仅符号是对的,而且取值范围也是合理的。 其次是统计检验,各变量回归系数(t检验)和模型整体(F检验) 的显著性在统计水平上都达到1%。 拟合优度为0.166。 第三是计量检验,对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考察。文献进行了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问题不严重。

第四个过程是模型应用。 计量回归结果显示,2000 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教育收益率为8.2%,表明学校教育每增加一年平均来说年收入会增加8.2%。 同期国际平均水平在12%左右, 相比之下我国城镇居民的教育收益率还比较低。另外,基于计量回归结果,可以考察收入与工作年限之间的关系,求极值可以计算出在工作年限达到何值时收入达到最大值。计算结果显示, 平均而言工作年限为74 年时收入才会达到最大值。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都是在抛物线的左边,人们在退休之年收入仍在增加。因此,这一结论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城镇居民都不愿意按时退休。

2. 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趋势。 使用前面估计教育收益率的方法和不同年份的数据,可以对教育收益率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理论与实践解释变化原因。 从1988 年到2001 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教育收益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由1988 年的4.0%上升至2001 年的10.2%[6]。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到3.4%, 在90 年代期间逐年上升,由1990 年的3.4%上升到2000 年的12.5%。80 年代上大学的机会很少,可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呼声似乎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是否上过大学对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并不大。而在90 年代,伴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个人教育收益率也相应地增加,因此,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会显著影响个人对高等教育在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类型等诸方面的需求。

3. 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 在前面的回归模型(1)中,没有区分男女,得到的教育收益率是男女混合的平均收益率。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关注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可以利用虚拟变量处理这一问题, 在回归模型中加入一个表示性别的虚拟变量D(1=男;0=女) 以及性别虚拟变量与受教育年限变量之间的交互项D*Sch。 具体的计量回归模型如下:

利用2000 年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调查数据进行OLS回归,结果显示所有回归系数在1%的统计水平上都是显著的。这说明男女之间的收入不仅存在显著的截距项的差异, 而且还存在显著的斜率项的差异。回归系数显示,女性的教育收益率为9.74%,男性的教育收益率比女性低3.14 个百分点,为6.6%,回归结果表明女性上大学是更“合算”的。

4. 分教育层级的教育收益率。 明瑟收入函数中关于收益率(参数)与受教育年限(回归量)不相关的假定不太符合经济学理论。为了分析不同层级的教育所带来的收益率的差异,可以用一系列代表不同教育程度的虚拟变量代替,通过虚拟变量的系数来表示相应的教育层级与省略变量(基准类别变量)之间的教育收益率差异。

利用2000 年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调查数据进行OLS回归,结果显示各级受教育程度的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都是正的, 在1%的统计水平上都是显著的。回归结果显示以下特点: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从低到高,年均教育收益率也呈现出从小到大的规律。 按照年均教育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各级教育的年均教育收益率。 本科的年均教育收益率最高,为12.72%;其次是专科,为9.12%;中专的教育收益率为8.61%;高中的教育收益率为5.97%;初中的教育收益率为4.63%。 教育层级越高则教育收益率越大,这是我国的特有现象。 美国的基础教育回报率最高,因此美国政府给基础教育投资更多,而我国政府给高等教育的投资相对更多。中美两国政府都是给予教育收益率最高的教育阶段以更大比例的公共教育投资,都表现出与效率一致的倾向。

下面一个例子是有关高校毕业生流动的研究(有关公平问题)[7]。 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模式是怎样的? 流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篇文章基于实证数据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跨省流动和跨城乡流动的状况,利用统计分析结果,作者指出,高校毕业生存在“向上向东”的流动模式,提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逆向补贴”的观点。 研究发现,毕业生流动中“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严重。 在2004—2010 年期间,按照生源地划分,京津沪地区和东部地区(不包括京津沪)始终是净流入地区,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始终是净流出地区。 从毕业生流入与流出比来看, 比值最高的是京津沪地区,在12.5~23.7 倍之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是毕业生净流出(流出大于流入)地区。

高校毕业生“向东”流动意味着人才的流失,同时也是资金的流失,是一种“逆向补贴”。 以2009 年为例:中部地区净流出约17.0 万人,相当于向其他地区补贴了大约34.6 亿元教育经费。 西部地区净流出约6.4 万人,相当于向其他地区补贴了12.9 亿元教育经费。京津沪地区和东部地区(不包括京津沪)的净流入均为约11.7 万人, 相当于各自从其他地区获得了23.7 亿元教育经费补贴。 因此,中西部地区其实每年都向东部补贴,是贫困地区补贴富裕地区。 该文建议公共财政应该多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让中西部有更多的高水平大学,让学生在当地就有好学上。

该文献只是基于总体数据进行的统计描述,没有使用复杂的定量方法, 但该文对于毕业生流动的方向、规模、影响等均估算出了具体数值,这些实证结论和发现对于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定量方法的独特价值

上面提到的几个实例表明数值的大小在教育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定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关键指标的估计值。 在很多情况下,特殊的定量方法可以带来不一样的发现,产生独有的价值。 下面以分位数回归方法和奥克萨克(Oaxaca)性别差异分解模型为例,说明定量方法的必要性和独特性。

1. 分位数回归方法。 有关教育收益率的研究通常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衡量的是收入(对数形式)的算数平均值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收入在人群中的分布往往是右偏的,不是对称的。 除了算数平均值,有时还要看中位数、四分位数、百分位数的大小,以及这些指标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分位数回归就是考察因变量的相应百分位数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收入群体的教育收益率。

在教育经济学中经常讨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两者是否能够兼得? 人们常常觉得好像追求效率就不能保证公平,反之亦然。其实在有些情况下,公平和效率可以是统一的。 文章《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的影响》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不同“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8]。 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可以估计相应百分位数与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的关系。 利用2004年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调查数据进行分位数回归,实证结果显示:教育收益率的不同分位数的回归系数总体而言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 10%分位数回归的系数最大, 达到16.0%;20%分位数回归系数、30%分位数回归系数、40%分位数回归系数和50%分位数回归系数依次排在第2~5 位,回归系数分别为13.7%、12.7%、11.8%和10.8%。 中位数(50%分位数)以下的4 个分位数回归系数都比以上的4 个分位数回归系数大,这表明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弱收入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强收入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

该文的实证研究结论有着积极的政策含义:教育对收入有显著的影响(教育收益率高)。教育机会均等有利于促进收入平等(教育层级高的群体收入差异的基尼系数小)。在教育投资方面,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低收入能力群体”的个人教育收益率相对更大),该文的这一结论和发现,正是源于分位数回归的特殊方法。

2. Oaxaca性别差异分解模型。 性别歧视是劳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中常常研究的内容,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那么,性别歧视到底存在不存在? 如果存在,表现在哪些方面?性别歧视所占的比例有多大?一般来说,个别人在求职和工作中受到性别歧视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但是,对于整个群体而言,性别歧视未必是普遍现象。关于性别歧视,如果不采用实证研究,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在实证研究中,Oaxaca性别差异分解模型不仅可以验证性别歧视,还可以估算歧视在性别差异中的比例[9]。 可以将Oaxaca性别差异分解模型扩展, 分析别的差异问题。 岳昌君和张恺基于Oaxaca差异分解模型对高校毕业生求职和就业起薪的城乡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结果显示,农村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在工作落实上存在被歧视现象(42.9%),而在就业起薪上不存在歧视[10]。

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现象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科学研究就是努力在复杂现象中寻找和总结规律,用理论来解释或者建立新的理论。在教育研究中,要注重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针对不同问题,应采取适切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微观调查数据大多数都是分层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对于这类数据的定量分析适合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当研究的问题涉及多投入、多产出以及中间变量,此时适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在研究教育效率时,如果产出为单一变量,一般来说可以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如果是多投入多产出,则适合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在研究增值问题时,常常使用倍差分析模型(DID),这一方法适用于对政策干预的评价。

定量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以上只是举例分析,难免挂一漏万。值得一提的是,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定量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释现象,研究当然应该是问题导向的,方法只是研究的工具而已。因此,在开展研究时,必须先确定问题,然后再寻找相应的方法。

三、谨慎解释实证研究的结果

在当今全球化、 互联网与大数据交互的时代,很多教育数据很容易收集和整理,各类统计软件方便数据存储、统计和计量分析,给教育研究者带来很大的便捷,教育研究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对于定量研究得出的实证结果,需要谨慎地解释和分析。

1. 同样的数值可以有不同的结论。 下面以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城乡差异为例,来说明针对同样的统计数值可以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我国从1990 年开始每隔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其中受教育程度是重点关注的变量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1982 年、1990 年、2000 年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计算,城镇居民在三次调查中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93 年、8.82年和10.2 年。 农村居民在三次调查中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5.01 年、6.04 年和7.33 年。

不难看到,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都有显著的增加。但是,如果问到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采用不同的统计指标则可以得出不一样的结论。第一,如果看相对差异,城乡差异变小了。用城镇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除以农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则1982年的这一比值为1.58倍,1990年下降至1.46倍,2000年下降到1.39倍。第二,如果看绝对差异,城乡差异基本没变。用城镇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减去农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则1982年城乡相差2.9年、1990年相差2.8年,2000年相差2.9年。第三,如果看教育对于收入的影响,则城乡差异变大了。在教育经济学中的收入方程中,收入与受教育年限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指数函数关系。对于指数函数,将受教育年限在X1点相差△X(比如3年)对收入的影响记为△Y1;在X2点相差同样的△X(比如3年)对收入的影响记为△Y2。当X1小于X2时,△Y1必然小于△Y2。例如,受教育年限都是相差三年,但三年制专科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收入差异会显著大于高中与初中毕业生之间的收入差异。

2. 样本选择偏差。 在基于微观数据的定量研究中,计量回归分析是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 如果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或者在有代表性的样本中某些个人行为的一些特征不能够被观察到,这时使用普通计量回归方法就会得到有偏的系数估计值。在有关个人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中,即使样本数据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获得的,但是因为个体本身具有选择判断的能力,很可能会采取一些影响抽样的行动,以致抽样结果失去随机性,造成样本数据不能够准确地代表总体。

例如,我们只能从有工作的人群里获得收入和工作时间数据,但总体中有一些人并没有工作,不论抽样过程有多么客观随机,得到的数据都不具备真正的代表性。 如果使用普通计量回归方法,所得出的实证结论只能代表有工作者的行为,而不能代表总体。 特别地,对于高学历的人来说,如果在劳动力市场上得不到期望收入的工作, 有些人就会自愿放弃工作,从而出现样本自选择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计量回归得到的教育收益率估计值就会偏高。

对于样本选择偏差问题, 可以利用赫克曼(Heckman)选择模型进行偏差纠正,得到参数的一致估计量。 使用这一模型,样本数据需要有很好的代表性,要包括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信息。但是,在我国社会科学的微观调查数据中,一些样本只包括有工作的人。 对于这类数据就无法使用赫克曼选择模型, 实证回归结果给出的教育收益率就是高估的数值,在提出政策建议时要进行适当的说明。

3. 内生解释变量。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假定之一是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无关,当这一假定不成立时就会出现内生解释变量问题,OLS回归结果就会是有偏的、不一致的估计量。 在有关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中,一般来说人们的收入除了受到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的影响以外, 个人天生能力也是收入的影响因素。如果我们明明知道能力会影响收入水平,但是因为不能准确衡量能力,也没有找到代理变量,于是在模型中省略了能力变量。 这样一来,能力变量就被放在了随机扰动项中, 如果受教育年限与能力相关的话,就出现了内生解释变量问题, 用OLS估计明瑟收入方程,回归系数的估计就是有偏的。 如果能力变量与受教育程度变量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省略能力变量就会使得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变大,就会高估教育对个人收入的作用。

实际上,我国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选拔性很高,天生能力强的学生在竞争中容易更胜一筹。 因此,明瑟教育收益率一般会高估教育的作用,在教育研究中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存在高估现象,但不应为此而放弃对这一重要指标的统计。当我们比较不同年份或者不同行业的GDP时,可以“过滤”掉水分从而得到准确的结论。 类似地,尽管教育收益率可能存在高估现象,但是在进行横向比较或者纵向比较时,仍然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处理内生性问题,比如利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处理,也可以利用双胞胎样本数据控制能力变量。

四、教育研究中的数据库

对于实证研究而言,再好的研究办法也好不过数据。作为教育研究者,应该养成收集数据的习惯,只有好的数据库,加上好的研究方法,才能做出好的研究成果。 按照观察对象的特征,数据可以分为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宏观数据常见的为国别数据和省份数据等。 国际比较常用的数据库有UNESCO统计局的《世界教育指标》、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OECD的《教育概览》(Education at a Glance)等。 我国与教育相关的宏观数据包括《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

微观调查数据是针对个体的、家庭的、企业的,常常更有用处。国外的微观调查数据常用的有美国的综合社会调查(GSS)、欧洲社会调查(ESS)、英国家庭追踪调查(BHPS)、英国社会态度调查(BAS)等。 我国的微观调查数据常见的有国家统计局的入户调查数据、北京大学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北卡大学与中国卫生部联合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等。

近30 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各部门普遍重视大型微观数据库的建设。微观数据越来越容易的可获得性和不断增强的定量分析能力,为实证检验微观经济理论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2015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 迪顿的研究并没有革命性的理论突破,他的工作都是实证研究,应用微观个体数据对消费、贫困、福祉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这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赵耀辉认为:“从这个意义上看,诺贝尔奖承认了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就是经济学的重心已经从研究理论和宏观总体现象转移到了微观实证研究,它同时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即未来经济学科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基于微观数据的研究。 ”[11]

同样地, 教育研究领域中微观调查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有用,也越来越公开易得。教育研究的空间正在不断扩大,实证研究方法愈加丰富和完善。 教育研究越来越多地体现出用数据来描述现象,用模型解释变化,用理论分析原因,用实证建言政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Global Education Digest[DB/OL].(2014-01-05)[2015-10-16]http://www.uis.unesco.org.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3]闵维方,丁小浩.重视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规范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4]岳昌君.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4(10).

[5]岳昌君.教育计量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4-79.

[6]Zhang Junsen,Zhao Yaohui,Albert Park,Song Xiaoqing,Economic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urban China 1988 to 2001[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5,33(4):730-752.

[7]岳昌君.我国阶梯型劳动力市场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2(6).

[8]岳昌君,刘燕萍.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

[9]Oaxaca,Ronald.Male-female wage differentials in urban labor market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3(3):693-709.

[10]岳昌君,张恺.城乡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差异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5).

上一篇:流行方式下一篇:学生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