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4-10-01

小学语文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通用9篇)

小学语文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篇1

小学语文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一、前言

教育目标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广大教师要努力达到的“目的地”,是学生自我建构的终极价值。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大而无当的课堂教学目标俯拾皆是,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无法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不利于日后的教学评价。时代已经进入21世纪。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作为课堂教学设计核心的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期望达到的目标。

二、国内外目标教学研究概况

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的具体化、明确化的过程。教学目标有效性主要研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的编写和教学设计中目标的应用及评价等内容。很多学者已对上述内容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研究重点主要是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理论依据和教学目标的编写等。国外教学目标的研究大约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左右掀起研究的高潮,至今方兴未艾。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教学目标理论的研究。对于教学目标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开始的(泰勒是从整体性出发研究教学目标的),他于1956年在纽约发表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一书,该书是布卢姆及其助手多年辛勤劳动的成果结晶,该书的出版发行标志着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成熟。接着,其它学者相继对认知领域作了研究,如加涅认为认知领域主要由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组成;奥苏伯尔的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安得森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梅里尔的内容——行为矩阵理论等。这些理论为认知领域目标的设计提供了依据。除了认知领域的分类外,国外学者还对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人际交往领域的目标分类进行了研究。不过后三个领域的可操作性没有前者强,而且分类标准也比较模糊。我国的目标教学研究发轫于80年代初,兴起于1986年美国学者布卢姆赴华讲学以后,在山东、陕西、辽宁、重庆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展开了实验,并在思想理论、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较多。国内在目标设计的理论方面主要通过引进。在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的研究中,国内介绍和运用的最多的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其次是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此外还有梅里尔的内容——行为矩阵理论等。我国教育界在1985年引进了在国外已经流行了2 0多年的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1]。此后掀起了研究和运用布卢姆分类理论的热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2]。布卢姆的分类理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1)分类框架合理;(2)认知领域的心理学假定具有前瞻性;(3)认知领域的分类具有可操作性[3]。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万能的,同样布卢姆的分类理论也存在他自身难以克服的时代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布卢姆认知领域的理论虽然是以能力为维度进行分类的,但是他却无法阐明能力的本质是什么;(2)一线的教师应用后认为,布卢姆认知领域从领会到评价这五类的分类的界限不明确,难以掌握和运用;(3)并没有提供和目标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不可能真正对课堂教学过程起到指导作用;(4)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还不成熟,可操作性较差;(5)比较适用于理科教学。加涅将人类的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其中智慧技能从低级到高级又分成四类: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据此分类,加涅将学习目标分成九类。加涅对目标理论的贡献之一是把认知策略单独列出。他的理论经实践证明是适当的,不过该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他运用“还原说”强调学习类型的分析,将复杂现象加以分解,但对于如何由个别成分合成复杂的心理能力却研究不够;他强调学习的顺序是由下位到上位、局部到整体,但有时学习顺序并非完全如此。

目标的编写主要有布卢姆模式、马杰模式、麦克阿瑟模式、格朗伦模式、加涅模式等。但用的比较多的是马杰模式和格朗伦模式。

大量研究表明:国内在目标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理论异化严重,表现在目标制定主要为筛选服务,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而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提供保障目标有效落实的教学策略及评价工具,不可能真正对课堂教学过程起到指导作用。

三、本课题的创新处。

1、制订小学语文1-6年级各课的教学目标。

2、通过基于教学目标的反思,探讨保障目标有效落实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篇2

一、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历史发展

有效教学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形成和丰富的过程。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源起, 大家比较公认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观点, 他认为, 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期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中, 从而引发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重视。20世纪在科学思潮的影响下, 大量研究者便开始关注如何运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研究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1]。有效教学的研究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人民关注的是教师品质对有效教学的影响, 70年代则强调教学行为, 80年代关注教学活动, 90年代则更多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作用, 而在21世纪各国开始普遍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2]。在国内, 当代对有效教学的首次论述见于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有效教学”成为我国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实际上是从21世纪初才开始的。余文森对我国研究有效教学的文献进行统计过, 在20世纪整个80年代, 我国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论文只有两篇, 且全都是译文;20世纪90年代, 每年的论文数量也不超过10篇, 但从2001年的14篇开始, 出现了逐年倍增的局面。2006年开始超过100篇, 2009年已达450篇, 至今总数仍在不断增长[3]。

二、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研究现状

(一) “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

1.“有效教学”的概念和标准研究

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 至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纵观我国学者的观点, 对于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教学投出和产出的关系界定。这一类的观点主要有:刘立明沿用经济学上效果、效益、效率的概念解释有效教学, 他认为,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4]。另一类定义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界定有效教学。这一类定义主要有:高慎英认为凡是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5]。

2.“有效教学”理论基础研究

从教学理论角度看, 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或学者群体在主观上会倡导一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理论, 所有的教学理论都是为了使教学以向更加理想的状态发展而创立的。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经典教学思想, 虽然不一定会使用“有效教学”这一概念, 但都会在广义上讨论到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这也成为许多研究者研究具体有效教学方法、模式而进行的实证或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事实上, 从理论的具体内容看, 我国的大部分研究还是依托外国的教育思想基础, 在20世纪的教学效率研究中, 思想最深刻、系统的当属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 他面对苏联教育改革带来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矛盾, 学习负担与学习效率的矛盾, 在1977年出版了专著《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 该书中就提到了有效教学理念。而当代我国的研究者使用比较多的有效教学理念则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有效教学思想及之后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布鲁姆、奥苏贝尔等教育家的思想中体现的有效教学理念。这些不同的理念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研究视角, 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研究内容。

(二) “有效教学”的实证研究

我国的研究者研究有效教学, 大都侧重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即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有效性并着重研究教师所拥有的某些特点特别是人格特征或品质, 因而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也逐步发展成为研究教师的这些特征和品质。这些研究结果也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质, 如个人外表、善良和亲切、智力、机智、开放、热情、幽默等;一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和品质, 如体谅学生、高要求对学生、教学能力强、教学的适应性, 等等。

然而, 20世纪60年代, 尽管一些研究虽然发现了有效教师应当具有的特征或品质, 但这些特征或品质是否真正有助于有效教学, 因此, 又有一大批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只关注教师特征和品质研究的局限性, 进而转向研究有效教师的教学行为。

此外, 还有研究者对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比如教师观察能力、多媒体教学等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行为进行针对性的实证研究。

三、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研究评述

我国有关中小学有效教学研究的起步较晚, 但总体而言, 许多学者也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的同时, 暴露出很多研究缺陷和不足。

第一, 我国有效教学的研究大多以引用借鉴外国论著较多, 很多都是直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 比较浅显、零散, 理论研究也缺乏系统性、深刻性。由于我国与国外的国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因此, 在对已有的有效教学研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 有必要加大对我国的有效教学本土化研究。

第二, 对有效教学的本质性问题比如有效教学的概念特征存在不同意见且分歧较大, 研究侧重于理论思辨且重点在研究有效教学的涵义、标准及特征等, 导致很多研究都过于空泛和理论化, 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四、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研究趋势

首先, 有效教学的研究应该属于实践性的研究, 来源于实践, 也应用于实践, 因而有必要转换研究视角, 把有效教学的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与教学的适应性研究相结合, 明确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

其次, 有效教学的研究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认识论及当代系统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理论和方法, 多视觉、多维度地分析探究教学的本质及规律, 将教学的认知性与非认知性, 可控性与情境性, 个体性与社会性, 综合性地整合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过程中。

再次, 从研究现状可以看出, 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大都比较零散, 因此, 有必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有效教学的实质及规律, 进而构建包括有效教学原则、模式、方法与技能、评价及有效教师等在内的有效教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荏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年硕士论文, 2009.

[2]陈晓瑞.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8) .

[3]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1.

[4]刘立明.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 (12) .

会计目标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3

一、国外会计目标相关文献的回顾

(一)财务报告目标概念的提出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中,财务报告目标起到了逻辑起点的作用。理论界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Deuine(1960)认为,企业在构造一种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程序是建立职能的目的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或目标是会改变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或目标都必须规定明白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

在对财务报告目标有了足够的重视之后,理论界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折中学派。

(二)受托责任学派

受托责任学派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学派则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它的发展与现代产权理论和公司制的发展休戚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这样,在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在公司制下,资源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经管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经管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学派。

Chen(1975)研究了受托责任的本质、发展历史及在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1.受托责任的概念起源于财产权利——所有权和使用权,使用权是在所有权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所有者将使用权交付给代理人的时候,代理人便负有受托代理责任。2.在明确了受托责任的起源后,Chen进一步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受托责任,即社会财富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3.在中世纪时期,受托责任带有浓厚的封建庄园色彩,受托责任的概念包括了上述两种形式。4.受托责任的概念随着主流社会理念的变化而变化。在商业社会中有两种主流的社会理念:古典型和管理型,分别代表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相应的,受托责任也有古典和管理两种形式。5.对于古典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于管理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社会财富最大化,其中包括了股东财富最大化。6.财务报告是管理者基于其受托责任的基础上出具的,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财务报告应有利于投资者评价管理者的业绩。7.管理者的业绩应该从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两方面进行评价,而社会利益方面长久以来受到财务方面的忽视,因此,有必要对管理者在增加社会财富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Gjesdal(1981)研究了在会计目标的确定上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异同。Gjesdal首先对会计目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提出了研究目的,即系统地研究受托责任观下对信息的需求、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关系,然后,作者建立了一个通用的代理模型来分析这个问题。分析的主要结论有:1.在各个分散的组织中普遍存在对基于受托责任编制的财务报告的需求,需求产生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样的报告对预测未来有用。这样,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就处于同一个概念框架之下。2.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标准并不一样,因此,将两者区分为两种会计目标是有必要的。3.分析结果支持Ijiri的说法,即基于受托责任下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有用的。

总的来说,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有:1.会计目标是以恰当的方法有效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2.强调会计人员的中立性,会计人员以客观的立场反映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行为不受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接受会计准则的指导。3.强调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三)决策有用学派

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而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系统必须以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为目标取向。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FASB,1978)贯彻的是决策有用的思想。公告指出,在一个经济社会里,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是提供企业决策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去确定这些决策应当是什么。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要求它提供公正的、不偏不倚的信息。公告将财务报告的目标具体确定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财务报告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它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提供有用信息;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其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即估量现金流量前景的信息;3.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信息,诸如有助于估量企业获得现金流量顺差能力的信息。

(四)折中学派

在受托责任学派与决策有用学派的比较中,有的学者力图在二者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笔者将其视为折中学派。

Anthony(1983)认为在现时世界复杂的环境中,决策有用观不(下转第14页)(上接第12页)是一个合适的会计目标的标准。提供对各种投资者有用的会计信息不一定会导致财富的增加。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在使用者的需求与管理层的控制需求两方面作出权衡,以达到财富增加的目的。

(五)对公告效用的研究

美国概念公告第一号的颁布对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起到了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对于公告的效应,学者们也做了专门的研究。

Dopuch(1980)先对FASB1978年颁布的第一号概念公告的内容作了一个回顾,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目标与环境的关系、所提供信息的特征与局限性、潜在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外部财务报告的一般作用。继而挑选了三个有争议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以检验财务报告目标在处理具体会计事项中的作用。这三个会计问题是:递延贷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勘探成本的计量、资产和负债现值的披露。检验结果表明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公告并没有使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我国学者对会计目标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讨论也涉及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个方面。但从最近的文献看来,学者们倾向于结合中国的经济环境,将受托经管责任作为我国的会计目标。

葛家澍、刘峰(2003)对我国目前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后认为,当前我国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即向资源委托人报告所委托资源的保管与经营情况。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作为财务报告目标只是一个总体目标。具体到受托责任的评价上,委托人对管理当局经营业绩将是最关注的。因此,提供有关经营业绩的计量及其结果的信息将构成这一目标下的主要内容。此外,企业经济资源的保管情况也是委托人所关注的,所以,关于企业经济资源的状况及其变动信息,也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信息。

《会计目标》课题组(2005)从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资金来源、证券市场三个方面对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会计目标进行定位。表述为三个层次:一是会计应该提供有助于各类会计需求者进行各种决策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包括管理型投资人、职业投资人、企业经营者、贷款人、政府、公众等;二是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目前企业应主要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来看,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各类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三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适当提供对职业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梁爽(2005)在剖析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几大环境因素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影响后指出,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是分层次、分程度的。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主要影响会计目标的存在,经济因素主要影响会计目标的定位。根据我国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家、银行和管理型投资人占所有法人企业投资者总数的绝大部分比例,证券市场的职业投资者比例较小,我国处于显性状态的投资人环境是管理型投资人,因而,应将会计目标主要定位在“提供经管责任信息”上。

小学语文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篇4

2010-12-15 13:31

前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国内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只是研究的焦点不同而已,从文献反映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大多数的研究都将注意力放在如何综合提高教学质量上,还没有专门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到了70年代,便有了提高教学效率、效果的提法,但研究谈不上深入。到80年代后期,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进入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现在国已非常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轨迹及内容特点,现将国内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一综述。

主体:国内课堂教学有效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及自己的思考

1、倡导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阶段

1978年11月10日,《浙江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不《大家来研究提高教学效率》的评论。到了80年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法慢慢多了起来。

原因分析:其

一、对当时教学质量不满意10的整顿和重建,学校课程与教学秩序已经建立,人们有精力来关注教学的内部机制和效果。其

二、学校育人走向极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其三,就是要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问题。

直到九十年代,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法才占据主流,发表不少的研究成果,这时的一个特征就是研究开始深化。探索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途径,还对影响的效果的因素作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

这阶段研究以文献和经验分析为主,实验为辅,做实证研究的并不多。

2、翻介国外相关研究成果阶段 改革开放后,国家一直在努力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就是介绍和翻译西方理论。最早介绍国外教学策略的是西南师大的王维诚、刘克兰教授等,他们翻译了美国学者保罗D埃金(Eggen1979)所著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堂信息处理模式》,该书对国内教学有效性提供了一定的范式。

较系统地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是华东师大皮连生教授翻译的加涅的两本学习论和教学著作:《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和《教学设计原理》,这两本书的特色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来研究教学,寻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更系统地对国外有效性教学研究作详细综述性介绍的是高文教授,由也主编的《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一书用很大的篇幅分专题对英美有效教学研究作发性介绍

研究方法:借鉴式的科研途径,一方面学习了西方的先进经验,加快了本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程;另一方面说明了国内对课堂有效性的研究在逐步的重视和开发。

3、研究和开发教学策略阶段

教育心理学对元认知的研究成果极大地影响了教学领域,国内学者对学习的关注引起了对教学策略的重视。

在教学策略研究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的李芒教授研究较为深入,他认为教学策略模式是一个纳,“纲举才能目张”(李芒,2002)他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试图改变老师教学的无序状态。另外,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关注教学策略研究发现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其

一、研究大都流于表层,忽视教学策略在教学第一线的实际应用。其二,只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策略而缺乏对学生的考虑。

陈心五在其所著《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一书对教学策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认为教师解决不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因为这些教师还没有掌握某些教学策略。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在重视策略开发的同时,还注意回答策略到底是什么,教学策略对有效教学来说作用如何,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等等理论问题。华东师大的李存华对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规律五个概念作了辩析。

这些有关教学策略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无论具体教学策略的开发,还是对教学策略理论本身的研究都为有效教学理论的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这段时期的研究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入到课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观察,问卷,访谈,教学策略开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4、课堂与教学论视野中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

2000年,陈厚德从学习与教学的关系出发来研究有效教学,从而引出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他是国内以专著的形式发表其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的第一人。他的《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一书中,阐述了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要素、模式模式和有效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有效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2001年崔允淳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概念,并阐述了这一概念的理念和策略。与此同时,加一些人也在探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他们使用的概念有所不同,即教学有效性。

程红(1996)以《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为题完成了她的硕士论文,首次提出“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对其内涵作了界定。并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在程红、李红(2000)、李士友(1997)的论文中还出现了教学效能、教师效能、活动效能这样的的概念,但他们对效能是什么都没有作出进一步界定。

袁振国(2002)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谈到了“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从学习科学、专家学习和智力差异等角度来研究,拓宽了教学性研究的视野。

孙亚玲(2008)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提陈陈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框架,更多地从实践的角度开发理论,为教师有有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和借鉴。

总结:综上,可以看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我们与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成果还有较大的差距,既有观念上的,又有行动上的,观念上,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对教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认识上的滞后必定导致行动上的迟缓。在研究方法上,更多运用测量法、观察法、访谈法、研究课堂实录,在量的方面研究多,在质性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尤其是评价有效性方面工作还处于模糊境地。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研究的思考:

课堂教学有效性更多应从实践的角度去开发理论,要师生共同参与,抽样的面积尽可能要大,得出的结论才更具有覆盖面和说服力。

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去界定,是否按同一标准,还是因不同地区,不同的师生,不同的环境而异,这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症结,有待进步开发。

课堂有效教学是双向的行为,要达到有效,教师和学生各需付出怎么的努力才能真正发生有效性。

小学语文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篇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概述近10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现状,包括体育课程开设情况、师资队伍状况、课外体育活动与训练情况、体育经费及场地设施情况等,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 者:黎霞芳 应露晨 卢英 LI Xia-fang YING Lu-chen LU Ying 作者单位:黎霞芳,卢英,LI Xia-fang,LU Ying(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应露晨,YING Lu-chen(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小学语文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篇6

问题:学

感到无话

周围的事

突破口,【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生怕上习作课,怕写作文。写作时常冥思苦想,或语句表达不清,或可写,或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学生无话可写主要是因为不注意观察物,缺乏生活材料的积累。针对这一问题,我想可以以记微型日记为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关键词】: 微型日记 ;日记写作;写作水平

【正文】第一部分:前言

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习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纵观当今小学生作文现状,大部分学生写作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

想,却没有自己的思想。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毫无新意,缺乏童真。因此,小学生习作水平尤其急待寻求提高之道。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日记,既称微型,篇幅必然不大。但也并非单单指篇幅的短小。每个孩子的

实际水平不同,习作能力也有差别,所以“微型”的定位实质上指的是相对与

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要求较高的的习作而言的。“微型日记”可详可略、可长可短;选材尽可能的小,也可以相对大,只要能够把要说的话讲清楚就好。每次日记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样对课业负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

响,学生也能愉快接受,从而能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而日记的长期

坚持性,就能有效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当然,随着时间的

时习作能

根据实

影响记录

1设计”、习惯,教 推移,学生如果自主延长写日记的时间也说明他们有倾吐的热情,同力在提高,更是一种收获。虽然一般意义的“日记”是需要每天一记的,但是“微型日记”可以际情况自主选择记录的时间和频率,以避免加大孩子们的课业负担,的热情。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采取“场景“画面定格”等形式由“扶”到“放”指导、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

会学生观察方法,使得学生学会体会生活、感知世界。

3、深层目标是培养学生

习作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习作习惯,增强学生习作敏感。

4、让学生在记录的

养。

自己、切实提高

的是使学

同时感受习作的快乐,推动他们在日积月累的良性循环中提高语文素第二部分:主题 学生日记,其内容不外乎学校、社会与家庭生活,描写的对象主要是他人、社会和环境。但是要写好日记,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为了能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本课题实施之初即对学生指出日记之重要性,目生从一开始就正确对待日记,从而保证课题实施的长期性。

日记篇幅短小,写一两篇并不困难,写好它并不容易。学生在开始阶段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记得如同流水帐,把一天之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记录下来,不加任何取舍;一部分学生的日记内容单一,全部是“今天天气真不错” 之类的话;一部分学生故作深沉,过分注重以小见大;个别学生不能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针对这一现状,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第一类日记,就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写下对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事情;第二类日记则建议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第三类日记就指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写出真实自我;第四类日记则鼓励学生坚持写作,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如及时表扬等激发其写作的持久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一.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一)学习观察、感受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研究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结合学校和学生处于农村的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事物,寻找写作素材。处于美丽的大自然,学生的视野开阔,情绪激昂,思维敏捷,灵感不断闪现。雨下时,指导观察雨的不同情态;雾起了,一起体验雾的苍茫;秋霜遍野,勾起文思如泉;雪花飘飘,引发诗意无数。总之,美丽大自然凡是能入文的,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事,这些事情都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印象,这也为微型日记的写作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体验生活,鼓励学生真实记录生活。

(二)依托学生优秀日记,用实例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有了生活,但在写作日记之初,大部分小学生尚不习惯于发现,这就需要优秀日记为其提供帮助,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学生从一篇篇同龄人的日记中渐渐学会发现身边的素材。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在每天的微型日记中选择优秀日记在全班交流学习,帮助学生归纳日记的内容范围,以实例指导学生该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写好微型日记。

(三)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日记思想高度

学生日记往往会流于肤浅,思想性不强。为改善这一状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反思,反思自身言行,反思社会现实,鉴别人性美丑,弘扬社会正气,从而提高日记的思想深度。如指导学生坚持在日记中写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或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如此种种,都是为了提升日记的思想高度,并借此提升自己作文的思想性,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一)抓语感训练

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语感的增强上,而语感的训练则需通过不断的积累与运用。如果说大量地阅读是在积累语言,那么,日记的作用就体现在运用方面了。因此,在日记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日记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及时地指出日记中的错别字、语病,以及表述不准确的地方。

三.解决“如何坚持写”的问题

日记最忌一曝十寒,如果不能坚持写作,日记是不会对学生的作文水平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的。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写日记的兴趣,鼓励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具体说来,主要采取了下列方法:

(一)提高认识,培养自觉性

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才可能有坚持写作日记的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开始课题实施的时候,就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坚持写日记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且列举名人记日记的事例,激发起写作的热情,并由这种热情转化为持久写作的动力。

(二)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既定目标

学生思想上高度的重视固然能使其坚持写作日记,但如果刚开始就提出过高要求,就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不能坚持写作。所以实施课题时,采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降低难度,有效地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开展。

(三)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时激起的热情,难以坚持长期的日记写作,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证明了这一点。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能够自主控制自己了,但他们对赏识依然十分渴望。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批阅学生日记的同时,随时对其中的优秀日记,对日记中的突出词句加以表扬,不但在日记的相关语句画圈,而且当众鉴赏,满足他们的“幼稚的虚荣心”。在表扬之后,其他的学生,也会在羡慕之余生模仿之心、超越之心,从而也会更积极地去写作。

新课标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我们认为:体验是唤起学生写作的灵魂所在,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力量源泉。有了体验,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魏书生曾说:写日记所带来的好处是难以尽述的。在学生日记中,有对某一事情的看法,有对学习焦点的研究,有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审视,有对个人学习生活的总结。从学生的日记里,可以看到他们在心灵的原野上向着真善美奔跑的足迹,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充实着自己的精神世界。见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学生一旦有了体验的经历,写作的劲头被激发,于是通过日记的形式实现自主写作,应当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叶圣陶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如源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练习生活,挖掘素材,寻找可以记录的点。这些可写之处来自平日的生活。让“微型日记”成为我手写我心的一种倾吐,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把生活中的点滴变成文字记录下来,积攒下来,使得生活成为习作的活水之源。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杜威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在他看来,教育应该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的生活的条件。同时,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学校必须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用“微型”日记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被认可”的教育理论。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当他们在“微型日记”的习作中不断

获得自我肯定的时候,才会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能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第三部分:总结

研究以“微型日记”的习作为抓手,让孩子们信手拈来的三五句话帮助孩他们抓住生活中的线索,有了这些线索,就有了一条走向记忆的绿色通道,可以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改变孩子们“难为无米之炊”的习作困境。为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地。

我觉得应该加强指导学生审题、选材,上教研课,大家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多读相关的教学杂志,如《新作文—— 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上凤凰论坛,了解并参与讨论作文的教与学。尝试学生互批互改,大胆探索作文的批改方法。还可以听听名师的经验之谈(光盘、书)等。最主要是教师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只要认为这样做是为学生好,是围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课改的实验中探索总结,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j].华东师范大学.2007,(1).[2]廖玉蕙.写给语文老师的书[d].程度教育学院学报.2005,(6).[3]

独立董事有效性文献综述 篇7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采用“一元制”公司治理模式的英美国家,起初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决由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带来的代理成本上升问题。独立董事制度已在西方国家实施了几十年,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到底是否发挥了作用,发挥了那些作用,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研究,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研究

国外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董事制度与代理问题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决“代理问题”。Jensen & Meckling(1976)认为由分工日益扩大而带来的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以及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目标冲突导致代理成本上升。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最基本功能”是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高公司价值,此后,便有大量学者专家对独立董事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直到2000年,Tod Perry又对代理成本进行细分,把上面提到的代理成本称为一级代理成本,即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成本。另外,他还提出了二级代理成本,是指董事会于股东大会之间的代理成本,也称“监督监督者”成本。而独立董事也是一种代理现象,亦存在代理成本。所以“独立董事的本质是用于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这一论述,可能存在问题。

2、独立董事与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与单一化经营相比,多元化经营方式风险更低,公司发展空间更大,更有利于公司的经营与绩效。Ronald Anderson(1998)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或作出多元化经营决策的公司,其独立董事占比重高于其他公司,但并未指出是由于多元化决策导致独立董事比重高,还是由于独立董事比重高而作出多元化决策。William&Brown(1996)研究指出独立董事往往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能够为企业的某一块业务进行指导与咨询。比如,来自银行保险行业的独立董事能为公司扩大经营范围提供有力咨询。

3、独立董事与公司并购

Lee,Rosenstein,Rangan&Davideon(1992)在专门研究内部管理层收购企业时发现,独立董事能够有效避免管理层以非公平较低价格收购,因而较好的保护公司利益。Shivdasani(1993)对独立董事比例对收购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独立董事比例与被敌意收购的可能性呈负相关的结论,并对此结论作出两点解释:一是独立董事可能有利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从而降低了公司被敌意收购的可能性,使得独立董事比例高的公司被敌意收购的可能性较低;二是绩效较差的公司的独立董事常常会主动放弃其独立董事资格。Cotter,Shivdasani&Zenner(1997)的研究中发现在独董占优的公司中,如果被收购,其股票回报率比其他公司大约高20%,从而得出独董比例高的收购目标更易索取更高价格。

4、独立董事与CEO的更换和选任

从这一角度来看,国外学者得出两种相反结论。

Michael Weisbach(1988)对美国36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当企业股票低于市均值时,若独立董事比例大于60%,企业更换CEO的比例比其他公司高6.8%。也就是说绩效差的CEO更容易被更换掉,并且独立董事比例大于60%的公司,二者相关关系更为紧密,这表明独立董事比例高的董事会更敢于更换绩效差的CEO。Gedds&Vinod(1997)的研究同样证明独董占优的企业更换CEO的比例高于内部董事占优的企业,其原因可能是内部董事亦是公司高管,与CEO关系密切,轻易不愿提出更换CEO的要求。

同样的角度,一些学者通过研究提出异议。Mikkelson&Partch(1997)对1989-1993年低接管时期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公司的绩效与独立董事的比例和CEO的任期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1983-1988年高接管时期,公司的绩效与CEO的任期存在相关性,而与独立董事的比例不存在相关性,这暗示存在敌意接管的威胁时,有效市场对CEO更换的压力强过独立董事对CEO的压力。

5、独立董事与激励约束机制

国外研究表明,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激励约束独董有效工作:法律保证。独立董事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其受托责任。声誉激励。Fama&Jensen(1983)提出独董必须努力维护他可以上市公司经理层监督者这一职位的荣誉。Kalpan&Reishus(1990)指出声誉激励是独董运作的动力来源之一,也避免独董与内部董事发生合谋。经济激励。Hermalin&Weisbach(2001)提出以激励为基础的报酬制度能有效提高独董监督企业经营的效率。Tod Perry(2000)通过研究发现,在给予独董报酬时,CEO更换的可能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有所增强。表明给予独董激励性报酬会导致董事会作出更加有效的决策。但也有学者提出异议。Catherine,Jonathan,Alan&Dalton(1996)研究表明企业报酬委员会中独董比例的大小与CEO薪酬水平并无相关关系。

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1992年开始鼓励企业成立以独立董事为主的薪酬委员会。美国国税局1993年开始要求企业的报酬制定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也要高一些。国外学者也就独立董事比例与CEO薪酬水平进行研究。目前国外的大量研究证明,独董占比例越高,有关企业CEO和高层管理人员报酬也就越高。Core(1991)通过研究发现CEO报酬随着有CEO任命的独立董事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并对此进行了两点解释:一是独立董事并未真正“独立”,与CEO有个人关系;二是独立董事一般也是其他企业高管,有提高CEO报酬的倾向。

6、独立董事与防治公司财务欺诈

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是独立董事的一项重要职责,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纳斯达克均要求公司必须有一个有独董战友的财务结算委员会来控制财务作假。Dechow,Sloan&Sweeney(1996)认为内部董事占优,财务作假可能性大大提高。Fama&Jensen(1983)提出独董能通过财务绩效提高来监督管理者。同时,董事会作为进行低成本控制权内部转换的市场引制机制,其活力会得到加强。Beasley(1996)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中独立性强(独立董事比例高)的公司发生财务报告欺诈的可能性明显小于董事会独立性弱的公司。April Klein(2002)对美国678家大型公开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了独立董事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7、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

自独立董事制度开始运行,人们便寄希望于它,希望能够通过独立董事执行监督、咨询等职能,提高公司绩效。而历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也最多,最令人瞩目。下面我们就将研究结果分正相关,不相关和负相关来进行讨论。(1)结果正相关

Hernalin&Weisbach(1988)对1972至1983年公司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公司绩效下滑时,大公司会轻微地增加独立董事,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在X年处于绩效低线的公司在X+1年会比其他公司多提高1%的独立董事比例。这说明当公司绩效差时,独立董事对提高公司绩效有利。William&Brown(1996)认为,独立董事往往是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一些独立董事本身就是其他公司的 CEO、或者是高级管理人员,有着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他们能为当前公司能够提供许多有益的建议和咨询,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Friday&Sirmans(1998)通过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增加时,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房地产信托投资)的股东财富是增加的。Milistein 和 Macavoy(1998)对 154 个美国大型公众公司进行分析,发现独立性强的董事会与公司业绩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对这样的董事会总结了如下几点特点:一是董事会拥有独立的领导权;二是独立董事至少每年召开两到三次会议;三是董事会每年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严肃的评估等等。Rosenstein&Wyatt(1999)对1951 年至1985 年间的 146 个样本做了统计分析,发现独立董事和公司的股票价格是显著正相关的,所有这些公司的股票在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内都出现了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美国投资者研究中心(IRRC)(2000)发现在231个独立性低于一半的董事会中,其平均的总回报率为78.1%,而231个董事会独立性为4/5或更高的公司的回报率则达到了93.1%。(2)结果不相关

Fosberg(1989))的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和公司的资产回报率没有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的比例和公司的管理绩效没有关系。Hernalin&Weisbach(1991)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并无显著相关关系。Laura Lin(1996)利用有关的公开资料对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整体业绩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因而不能说明独立董事能提升公司业绩,改善治理水平。Bhagat&Black(1999)利用INDEP作为独立程度的指数,用托宾Q来衡量公司绩效来进行回归分析,发现T统计值并不显著,且常为负数,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很薄弱。(3)结果负相关

Agrawal,Knocker&Charles(1996)研究发现外部董事制度与托宾Q呈负相关关系。Baysinger&Dalton通过研究表明提高董事会独立性并没有起到改善公司运作的目的,同样的结论,Rosenstein&Wyatt(1997)也通过研究得出。Daily&Dalton研究发现那些绩效高的公司恰恰是独立性依赖较少的公司。Sanjai&Black(1997)认为独立董事比例高的公司其经营业绩反而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这一制度有其固有缺陷,比如信息问题,时间问题及独立性问题等。同时,公司对于独立董事的激励通常较小,没有很好的发挥其积极性使其履行职责。

(二)国外关于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研究评述

独立董事制度在西方运行几十年,国外专家学者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探究应该是比较完善与深入的,讨论也很细致与广泛,如我们以上的讨论,其研究成果是涉及多个角度,既有整体分析,又有从部分多角度的深入讨论。但实证研究结果相对比较混乱,有相互矛盾情况。比如在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方面,国外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实证探索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Bhagat&Black(1991)与Rosenstein&Wyatt(1990)结论相互冲突。而且Rosenstein&Wyatt在1997以及1999对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相关关系的研究得出了恰恰相反的结论。对此可能的解释有不同学者收集的数据所处时间段不同,影响因素存在差别,比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接管时期和九十年代低接管时期不同,外部有效市场对公司绩效影响很大,因此不同时期的数据实证结果偏差很大。其次,可能有的研究人员将灰色董事与独立董事混为一谈,导致研究结果偏差。再次,独立董事制度在发挥作用时,是否真正做到独立,所得到的信息是否充分,其作为独立董事的精力是否足够,是否真正做到并能够做到履行独立董事职责。

总的来讲,国外学者对独立董事制度持肯定态度占主流,但也有持怀疑否定态度。持怀疑否定态度的学者也大多对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了一些合理的受限条件,使得独立董事制度无法或不能完全发挥有效作用。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研究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正式启动。国内学者对独立董事的讨论首先针对其必要性进行研究。吴敬琏(2000)针对企业一股独大的问题提出了六帖“药方”,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孔祥(2002)、王诗才(2000)、娄芳(2002)、朱奕琨(2001)支持推行独立董事变革。同时,鲁桐(2002)、游炳俊,李民吉(2002)、曹立(2001)对独立董事制度持怀疑态度,应该作更深入研究。虽然我国对独立董事的研究大部分仍停留在定性研究上,近年我国学者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专题细化研究,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上,观点存在很多分歧。

首先是怀疑派。喻猛国(2001)、高旭军(2003)、蒋大兴(2003)认为我国不舍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蒋大兴认为中国独立董事是监督部门迫于媒体以及投资者等的压力而推出的,独立董事要真正影响公司绩效难度是很大的。

于东智(2003)认为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但同时也认为研究结果可能存在“时滞”,但随后进行的回归分析仍未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其次是有限肯定派。陈宏辉、贾生华(2002)研究认为,随着董事会独立性的提高,董事会决策的公正性效率会提高,但适用性效率会降低,在效率替代作用的影响下,董事会的独立性高低与董事会决策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是倒 U 型关系。

高明华、马守莉(2002)通过对沪深两市2001年中1018个上市公司样本做了关于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只有非常弱的正相关关系。他们认为,其原因是:一方面,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才刚刚起步,最早采用该制度的公司实行时间也不过五年,采集的数据尚不能反映问题的全部;另一方面,独立董事一般会履行多种职责,各种职责的履行效果有时会发生冲突,导致公司整体绩效与独立董事制度无关。

胡勤勤、沈艺峰(2002)通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业绩与独立董事之间存在不显著的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不受独立董事影响,但在一定范围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业绩。

谭劲松(2003)通过实证研究独立董事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关系发现薪酬从2-4万元的区间开始与公司绩效有一个比较明显正相关关系。公司业绩随着独立董事薪酬的增加而上升,在8万元—10万元这一区间达到最大值,到10万元以上的区间业绩又趋于下降。

邵少敏、吴沧澜、林伟(2004)认为独立董事有助于治理结构改善,但控股股东持有过高的股权比例是制约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唐清泉、罗当论、张学勤(2005)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不同职业背景的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哪一种职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更明显;只有在公司既聘请来自企业界,又聘请来自非企业界的独立董事,且比例均衡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才有更好表现。

最后是肯定派。肖黎(2004)认为独立董事制度能起到减轻内部人控制、减少经营管理者和股东目标不一致、增强董事会监督职能、为企业提供咨询等作用,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制度在减轻内部人控制、增强董事会监督职能方面的有效性。

吴建雄等(2002)通过对上海市114家上市公司的调查认为,独立董事在发挥智囊团与咨询专家作用、加强对上市公司外部监督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促使上市公司决策民主化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跃堂、赵子夜、魏晓燕(2006)通过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有助于促进公司绩效。

(二)国内关于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研究评述

文献综述 阳光心态与有效沟通 篇8

姓名

学校专业

学号

摘要:通过翻阅这些参考资料和文献,深入了解了人们在沟通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对一些沟通技巧及方法的了解与学习,进一步学习了通过有效的方法,并了解到心态与沟通的潜在关系,从而对阳光心态与有效沟通的关系有了方向性的指导。本次研究运用到了不同国家及领域的相关文献,对本文的形成有很大的引导作用。这些参考资料和文献,对阳光心态与有效沟通的研究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着方向性的指导。

关键词:阳光心态 有效沟通 和谐社会引言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阳光心态与有效沟通的联系。从历史来看,沟通就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与工具。想当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就是凭自己的沟通能力让俄国立国后第一次归还了侵占领土,更往前的说客更是由于沟通能力强而成为国家的重要人才。而今,沟通的重要性丝毫不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由沟通来维系的。于是,沟通不良成为一个急不可待的大问题。诸如人群恐惧症、焦虑症之类的心理疾病都是由此引发的,更有甚者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此类人群不断扩大,必须引起我们重视了。如果能保持一颗阳光心态,有效沟通将变得很容易;同时,有效沟通也能给他人带来阳光心态。拥有阳光心态与有效沟通,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很大积极影响。正文

对于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关注人际关系,有效沟通也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负面的问题,不良沟通便带来了很多麻烦甚至心理疾病,诸如人群恐惧症、焦虑症等,甚至影响自身生活与工作,导致不少人选择了死亡。有效沟通的基本问题是你的心态对不对,他的基础原理是你没有没关心别人,他的主动要求是你会不会主动支援和主动反馈。而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影响个人、家庭、团队、组织,最后影响社会。二者虽定义不同,却存在紧密联系。

以下将从两个方面来研究讨论阳光心态与有效沟通的问题。

先从阳光心态对有效沟通的影响谈起。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国家问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的王茹女士在《台湾“两岸族”的现状、心态与社会融入情况》中讲到,随着两岸交流交往20年来的累进累积以及祖国大陆经济实力等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居留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越来越多,从原来以“台商”为主向多样化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出现了所谓的“两岸族”,这对两岸社会及两岸当局的政策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这些“两岸族”在大陆的生活、融入状况及其在两岸的联结功能表明他们是两岸沟通的桥梁。当然,目前“两岸族”的一些微妙心态和两岸间的—些形势表明这种沟通的功能还有待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岸问题之所以得以缓解是因为两岸人民沟通不断增加,而两岸人民希望祖国统一的良好心态才是促进沟通的根本。这是有效沟通,再谈谈不良沟通。工作中的沟通不当,算是比较普遍的。从内部沟通来说,杭州商学院的徐为列先生在《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分析》里提到,内部有效沟通的最大障碍在于管理者的观念和由此而及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人心态不好,嘴象弹簧一样也没有用,心态有三个问题:自私、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眼中只有自己)、自大(不会注意他的状况与难处及需求与不便),不及时处理便会带来不好影响。不良心态就会给管理者内部与员工的沟通带来影响,久而久之成为员工都不能接受的管理者,即一位失败的管理者。当然,不良心态也同样存在于员工当中。《空杯心态》中指出,员工心态是长久以来困扰企业领导和员工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的人,才能相处办法与思路。另外在《跨部门沟通的细节心态》里,作者指出,成功的因素里有85%取决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则由沟通影响,良好的心态便成为决定性因素。文中表示,首先学会尊重与欣赏,其次用他人接受的方式沟通,最后配合他人、控制自己,才能有效沟通。有一个“爱同事原则”,同时不会错;如果同时错一定是我看错;如果不是我看错,也一定是因为我的错而造成他的错,如果认为同事不会错,你的日子一定过得不错。这个原则就充分体现了,在与同事相处沟通时阳光心态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我们在内部沟通时应该注意到心态的良好。上级不要怕与下属推心置腹,应随时随地鼓励下属,把成功带给下属。下属也应该尊重上级,保持与上级良好的交流,不要妄自菲薄。而同事之间相处也应该保持良好心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处事要心胸宽广,共同进步。再从外部沟通看,也要以积极的心态与其他公司、厂家沟通。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才能使得对方公司、厂家更易接受自己,进而得到更大的支持。再来谈谈教育中的沟通。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季兰芳女士在《架起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里指出,谈心是沟通心灵、构建和谐良性的师生关系不可或缺的前提。学生的自信心来自老师的肯定、赞美、表扬

与宽容。尤其是有过失的学生,更要尊重信任他们,以平常心态进行引导。要拥有一颗宽容的新心,才能使学生受到感化,向老师敞开心扉。由此可见,阳光的心态才能带来有效沟通。

再谈有效沟通对阳光心态塑造的作用。近几年来,发生在青少年,甚至大学生中的过激行为越来越多,这些正值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们已经被称为过激行为患者了,我们不得不对此予以重视。这些患者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比较任性、自私,不愿意听取甚至拒绝反对意见。一旦有人他们的利益或提出不同的我看法,他们就会暴跳如雷,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对于这类人群,明显是心态不好的原因造成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他们进行身心方面的积极治疗。通过对他们关爱、交流,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重建阳光心态。不只是对于过激行为,如今的医院中,各种各样的病患都会接受一种“微笑治疗”,即通过对病患进行心理暗示等方法调整他们的心态,使得疾病更容易得到治疗,身体更容易康复。重庆市西郊医院的一位医师在《护患沟通的人性化护理探讨》中提到,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护理,加强患者沟通是适应医疗服务需求的新理念。护理人员以人为本,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所建立的护患关系本身具有治疗作用,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增强;可以调整或改变他人的观念、情绪、心态,使患者配合治疗,达到治疗效果。良好的护患沟通是人性化护理和谐发展的基础。更是有不少研究人员对具体的疾病提出了相应的护患沟通技巧与注意事项,因人因时而异循循善诱,根据病患不同心理特征选择不同的沟通方法。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阳光心态与有效沟通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首先,影响沟通的几个条件包括:技巧、知识、社会文化背景和态度。前三者是可以从别处学到的,而态度中的心态则是学不到的,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有效沟通才能塑造阳光心态。其次,阳光心态的主要内涵有四个方面: 第一,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第二,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第三,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第四,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如何塑造阳光心态呢?学者给出了七种方法,分别是:改变态度、学会弯曲、福由心造、学会感恩、情感独立、享受过程、活在当下。有了阳光心态,就可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结合阳光心态与有效沟通,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结论

阳光心态促进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塑造阳光心态。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培养阳光心态、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茹.台湾“两岸族”的现状、心态与社会融入情况.台湾研究集刊,2007,3

(3):19-26.[2]柯本胜,培育和谐心态 促进社会和谐.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5(5):23-26.[3]黄明慧,从糖尿病患者就诊经历浅析医患沟通.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126-127.[4]宋爱红,住院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沟通技巧.临床肺科杂志,2009,14

(6):843.[5]李理,护患沟通中的人性化护理探讨.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07,6(11):195.[6]杨亚萍,青少年过激行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沟通体会.论著 临床护理,2010,29:219.[7]季兰芳,架起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卫生职业教育,2003,6:35.[8]吴勇,职业经理人要有儒家处世的心态.饲料博览,2009,6:59-60.[9]李庆远 晓庄,跨部门沟通的细节心态.中外管理,2005,1:105-106.[10]张伟,空杯心态.中国药店,2009,9:79.[11]涂文开,新任主管的沟通攻略.中外管理,2006,5:114-115.[12]McKenna,Colleen,Powerful communication skills:how to communicate

小学语文目标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篇9

一、研究现况以及特点

1.关于多元解读理论基础的研究

对于多元解读理论基础的研究,我们要通过大多集中在诠释学、对话理论、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等方面,来以此论证其存在的可能性。

李儒大《“文本多元解读”的解读》认为: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诠释学是其重要的理论依据,接受美学是其直接的理论来源。

2.对曲解的“多元解读”的`质疑和判断

在阅读中推行“多元解读”教学,这一理念的出台,研究工作者发现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不可忽视的种种问题,因此要对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批判,进而对教育工作者起到提醒的作用。石义堂《警惕多元解读的误区》,首先,文本的实际意义因为其本身所提供的信息而被漠视掉了。其次,教学文本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这种漫无边际的任意衍生作用会导致教师在授课时占据主导地位。

3.对曲解的“多元解读”的对策

问题出现时要及时地将问题解决,研究者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提出了两类方案:

(1)多元有界的提出就指明:阅读可以多元化,但是必须有界。举例为之:“有成千上万个读者便会有成千上万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形象永远只有一位,这个哈姆雷特便是“界”。但究竟界是什么?这便是多元解读的研究热点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多元解读进行科学合理的探讨,这些研究和探讨对教学实践工作有着指导性的重要意义,但是对相关的研究却没有“多元有界”的探讨火热一些。

4.对某个具体的语文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研究

除了对多元解读在理论研究上进行一系列的概括活动外,有一部分研究者会对具体的文本进行研究,这便会出现对语文的某一处文本而进行多元化研究,然而这种研究又被细分成了两大类:

(1)关注的是多元解读在某文本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实施,如,李卫民《走入多元解读误区的反思――也谈狐狸是狡猾还是聪明》我们可将《乌鸦和狐狸》教学片段中,大家认为正确的价值观,随时对其进行多元化解读,同时也可对其进行多样式的听、说、读、写训练。

(2)侧重于分析如何多元解读某一文本,关注的是理论层面,如,王柱霞、张福艇《〈项链〉主题的多元解读》就认为如果要对“项链”进行多元解读,四个方面的认识是必不可少的。

二、多元解读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新理念在课改中的不断推行,会使多元解读受到很大的关注,十年来关于多元化解读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当然也存在着一些我们需及时解决的问题。

1.纵观这十年来对多元解读的研究,从曲解质疑到对策提出这些都是紧紧围绕研究这个核心,几乎占据论文量的三分之二,而其中讨论的中心便是“多元有界”,但是对于“界”却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

2.对多元化解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恰如其分地进行探究,这个问题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对其不够重视。

上一篇:第五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下一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