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

2024-08-02

工程教育认证(精选12篇)

工程教育认证 篇1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是工程教育大国, 本文就我国如何走向工程教育强国作了一些探索, 指明了培养专业的工程教育教师是保障工程教育质量和走向工程教育强国之路的关键, 提出了建立工程教育学系来解决工程教育教师“非工化”和“非师范”的倾向, 并就国家、企业、高校在工程教育师资的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程教育,影响因素,教师培养

工程教育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在国家经济建设的不同阶段,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包括: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工学学士的培养。截至2003年,中国设有工科专业的院校达到了1303所,其中工科学生达到369.34万人,根据拟定中的《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程教育在学人数应该为1000万左右,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工程教育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并已成为了工程教育大国[1]。然而,工程教育大国并不等同于工程教育强国,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每年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我国2007年劳动力市场可获得合格工程师(qualified engineers available)数量的排名如表1所示,中国在55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排名53位,可见我国要想从工程教育大国真正走向工程教育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据来源:瑞士洛桑排名《世界竞争力报告》http://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OnLine/App/Index.htm

一、影响我国成为工程教育强国的因素

1. 国家对工程教育重视不足。

20世纪,工程教育在我国曾经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90年代以来,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文、法、经、管等方面的教育受到国家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规模扩招和高校间的合并,原有的工科院校被并入了综合大学,原有的工程教育体系被彻底打乱和削弱,这对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工程教育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支持,才能提升我国工程教育质量。

2. 工程教育的影响力不足。

目前工科学生在我国全日制本专科生中占35%以上,远远高于日本、德国、英国和美国,但工程教育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我国中学生对工程学科知之甚少。高校缺乏对工科学生职业和人生规划方面的训练,导致学生对作为工程师职业缺乏自豪感,使得大量学生流失到非工程职业领域。工程教育生源减少,进一步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3. 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非师范趋向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在我国,文、理各科都有师范大学专门培养教师,甚至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有专门机构在培养,而工科虽然长期属于规模最为庞大的学科门类,却没有专门的机构为工科教育输送教师,这已成为制约工科教育应对挑战、提高质量的瓶颈。

我国工程教育正处于质量与规模发展不协调阶段,高等学校工程类专业的师资主要由各类学校工程类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承担,学历虽高,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当缺乏,难以胜任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长年从事理论教学的老教师与现代工程实践脱节,使得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足,“非工化”趋向日益突出。工程教育教师,只懂工程,不懂教育,缺少对教育学原理、教育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方面的了解,“非师范”性日渐显露。

鉴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在一系列工程教育问题中,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工程教育师资问题,需从国家、高校和社会三方构建的机制入手。

二、政府应大力支持工程教育教师培养

工程教育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局,对于工程教育师资的培养,政府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政策上引导和规范我国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近年来,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认可,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教师教育的共同趋势。为了适应这种趋势,更为了解决工程教育质量等诸多现实问题,国际知名工科大学已经推出“成立工程教育委员会”、“设立工程教育系”等举措,探索工程教师培养新模式。

2004年4月9日,美国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董事会决定创建一个全新的学术部门———工程教育学系(Departme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这是美国大学中设置的第一个工程教育学系。2004年4月12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工程基础部(Division of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也宣布更名为工程教育学系(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并公布了包括提供工程教育研究生课程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3]。而美国其他的大学,如MIT、哈佛都设立了工学院等,也正在研究如何进行改革以应对工程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在法国,工程教育一直由综合性大学和工程师学校承担。工程师学校不仅划归国家,而且隶属于技术性部门,享受政府全额拨款。作为享誉全球的巴黎高科成员,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 (ENSTA) 非常重视通识教育,正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种“全科工程师教育”课程,而不再是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工程师,职业工程师已不是该校的培养目标。

1. 以政府为主导,从宏观政策上支持、引导,积极推进设立“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学位点(硕士、博士)工作,专门致力于培养工科教师。

(1)培训工程院有意留校任教的研究生。这些学生担任助教,必须按规定合格地修完一门教育学类的课程。(这些人的成长,不能仅仅限于目前跟着教研室学或去听专业课的状况,而应组织力量,系统讲授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研究学生心理与教育问题。)

(2)组织力量对工科学生讲授工科平台的专业课,如工程发展史、工程哲学、工程思维、工程方法论等课程。

(3)高校工科专业教师队伍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作为工科教师,他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和工程学方面的知识,但作为教师,他们缺乏教育学知识,学校管理者可以按照即将建立的“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培养目标,对其进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为: (1) 专业教育课程,主要讲授教育哲学、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理论课,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2) 教学方法课程,主要指导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怎样提高教学艺术等。 (3) 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课程。 (4) 学术课程。培训现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新内容[4]。将他们培养成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很好把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技能的教师,使其加入到高等工程教育师资的队伍中来。

2. 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工程教育的积极性。

工程教育具有明显的社会实践性,政府要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财政资助,加紧制定相关法律政策,鼓励企业和高校合作,如:税收激励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明确规定为大学工科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机会的企业拥有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规范的高校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基地,使得企业和高校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

3. 推进工程教育学系的建设,作为教师教育的必要补充,(补充师范大学在工程教育教师培训方面之不足)大力打造国家基地,鼓励条件成熟的师范高校成立工程教育学系。

工程师范系不同于师范大学(以培养文理学科教师为主),而是师范院校的必要补充,要承担现有师范院校难以承担的职能,其使命与目标主要有:提高工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工程思维、工程方法、工程文化[6]。开展工程教育的研究与普及,强化工程教育的“草根”影响,培养专门研究工程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型人才。

三、高校内部对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机制

学校担负着工程教育的神圣使命,优秀的工程教育教师是高等工程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从高校层面看,建设好高校培养工程教育的新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完善工程教育师资管理运行机制。

当前高校的师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仍具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如:教师难以自由和合理流动,师资管理封闭,使得整个教师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师资优化配置难以实现。应构建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社会化管理体制,把师资管理交由学校自主管理和市场“无形的手”进行自我调解。

2. 培养“双师型”的工程教育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系统的相应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4]。首先,应科学制定有利于教师优化并建立“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的评价标准,规范“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选拔工作。其次,要建立有助于教师通过优化知识结构脱颖而出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包括职称评审制度等。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应建立对“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机制,在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4]

3. 提高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素质,建立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激励和评价机制。

工程教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实践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工程教师的教学能力[7]。高等工程教育应该是多层次、多类别的,相应的工程教育教师应是多层次的,评价也应是多层次的,应建立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激励和评价机制。

总之,要想成为工程教育强国,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国家、社会及高校三方要从制度上保证工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建立工程教育学系。只有全社会都重视工科教师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走上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启迪.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已从大国走向强国.光明日报, 2007.10.22.

[2]shttps://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OnLine/App/Index.htm2007瑞士洛桑《世界竞争力报告》.

[3]涂善东, 潘艺林.时代需要“全面工程教育”.光明日报, 2007.8.14.

[4]潘艺林.呼之欲出的“工程教育学”.

[5]陈彬.普渡大学工程教育学系的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6]涂善东.全面工程教育的兴起与实践[R].“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报告集[C].中国上海, 2007-9-24.

[7]孙平.“双师型”工程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发展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5.

[8]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

[9]陈劲, 胡建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12.

工程教育认证 篇2

第一步:申请和受理 10月31日前 申请

11月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申请,向秘书处提出是否受理建议

12月 认证协会下发受理认证申请的通知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在学校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开展。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设立的工科本科专业,属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认证专业领域,并已有三届毕业生的,可以申请认证。申请认证由专业所在学校向秘书处提交申请书。申请书按照《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的要求撰写。

秘书处收到申请书后,会同相关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对认证申请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申请学校是否具备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根据认证工作的安排和专业布局,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必要时可要求申请学校对有关问题做出答复,或提供有关材料。

根据审核情况,可做出以下两种结论,并做相应处理:

(1)受理申请,通知申请学校开展自评;

(2)不受理申请,向申请学校说明理由。学校可在达到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后重新提出申请。

已受理认证申请的专业所在高校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国家核定的标准交纳认证费用,交费后进入认证工作流程。第二步: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

次年1月-3月中旬 学校自评,并向秘书处提交自评报告初稿

次年3月中旬 学校参加认证协会组织的培训班,并在参加培训后修改自评报告

次年4月10日前 拟在上半年开展现场考查的学校提交正式自评报告

自评是学校组织接受认证专业依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专业的办学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自我检查,学校应在自评的基础上撰写自评报告。自评的方法、自评报告的撰写要求参见《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下载)。学校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秘书处提交自评报告。

第三步:自评报告的审阅

次年4月30日前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自评报告,做出是否通过的结论,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次年5月15日前 学校根据审核意见提交补充材料 次年5月中上旬 发出现场考查通知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对接受认证专业提交的自评报告进行审阅,重点审查申请认证的专业是否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

根据审阅情况,可做出以下三种结论之一,并做相应处理:

(1)通过审查,通知接受认证专业进入现场考查阶段及考查时间;

(2)补充修改自评报告,向接受认证专业说明补充修改要求。经补充修改达到要求的可按(1)处理,否则按(3)处理;(3)不通过审查,向接受认证专业说明理由,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到此停止,学校须在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后重新申请认证。

第四步:现场考查

次年5月中旬-6月底 开展上半年现场考查

次年7月20日前 拟在下半年开展现场考查的学校提交正式自评报告

次年8月31日前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自评报告,做出是否通过的结论,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次年9月10日前 学校提交补充材料

次年9月中上旬 认证协会发出现场考查通知 次年10月 下半年现场考查 4.1 现场考查的基本要求

现场考查是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委派的现场考查专家组到接受认证专业所在学校开展的实地考查活动。现场考查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依据,主要目的是核实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了解自评报告中未能反映的有关情况。

现场考查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且不宜安排在学校假期进行。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应在入校考查前两周通知学校。

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成员应熟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入学校前至少4周收到自评报告,并认真审阅。考查期间专家组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工作指南》开展工作。现场考查专家组的组建规定以及现场考查方式参见《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工作指南》。4.2 现场考查的程序

(1)专家组预备会议。进校后专家组召开内部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考查计划和具体的考查步骤,并进行分工。

(2)见面会。专家组向学校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考查目的、要求和详细计划,并与学校及相关单位交换意见。

(3)实地考查。考查内容包括考查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在内的教学硬件设施;检查近期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试卷、实验报告、实习报告、作业,以及学生完成的其他作品;观摩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外活动;参观其他能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现场和实物。

(4)访谈。专家组根据需要会晤包括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教师、学校领导、有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院(系)行政、学术、教学负责人等,必要时还需会晤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

(5)意见反馈。专家组成员向学校反馈考查意见与建议。4.3 现场考查报告

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报告,是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对申请认证的专业做出认证结论建议和形成认证报告的重要依据,需包括下列内容:

(1)专业基本情况。

(2)对自评报告的审阅意见及问题核实情况。

(3)逐项说明专业符合认证标准要求的达成度,重点说明现场考 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以及需要关注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的事项。

专家组在现场考查工作结束后15日内向相应专业类认证委员会提交现场考查报告及相关资料。

第五步: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

次年11月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召开会议,做出认证结论建议

次年12月初 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建议

次年12月中旬 召开认证协会理事会全体会议,审议、并投票表决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通过的认证结论建议 次年12月底 发文公布认证结论 5.1 征询意见

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将现场考查报告送接受认证专业所在学校征询意见。学校应在收到现场考查报告后核实其中所提及的问题,并于15日内按要求向相应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回复意见。逾期不回复,则视同没有异议。

学校可将现场考查报告在校内传阅,但在做出正式的认证结论前,不得对外公开。5.2 审议

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接受认证专业的自评报告、专家组的“现场考查报告”和学校的回复意见。5.3 提出认证结论建议 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提出认证结论建议。全体委员2/3以上(含)出席会议,投票方为有效。同意票数达到到会委员人数的2/3以上(含),则通过认证结论建议。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讨论认证结论建议和投票的情况应予保密。

工程教育认证结论建议应为以下三种之一:

(1)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

(2)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

(3)不通过认证。

5.4 提交工程教育认证报告和相关材料

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根据审议结果,撰写认证报告,须写明认证结论建议和投票结果,连同自评报告、现场考查报告和接受认证专业所在学校的回复意见等材料,一并提交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5.5 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

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提交的认证结论建议和认证报告进行审议。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如对提交结论有异议,可要求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在限定时间内对认证结论建议重新进行审议,也可直接对结论建议做出调整。

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建议时,按照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审议,有重要分歧时,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票表决。全体委员2/3以上(含)出席会议,投票方为有效。同意票数达到到会委员人数的2/3以上(含),认证结论建议方为有效。

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建议时,可根据需要要求专业 类认证委员会列席会议,接受质询。5.6 批准与发布认证结论

理事会召开全体会议,听取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对认证结论建议和认证报告的审议情况,并投票表决认证结论建议。理事会全体会议须邀请监事会成员列席。

理事会全体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批准认证结论。全体理事2/3以上(含)出席会议,投票方为有效。同意票数达到到会理事人数的2/3以上(含),认证结论方为有效。

如果理事会未批准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的认证结论建议,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需按原程序重新审议。重新审议后,再次向理事会提交新的认证结论建议。如果理事会再次投票后仍未批准认证结论,则由理事会直做出认证结论。

理事会批准的认证报告及认证结论应在15日内分送相关学校,如果学校对认证结论有异议,可向监事会提出申诉,由监事会做出最终裁决。

理事会批准的认证结论或监事会做出的裁决由认证协会负责发布。5.7 认证结论

认证结论分为三种:

(1)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

(2)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

(3)不通过认证。

结论为“不通过认证”的专业,一年后允许重新申请认证。第六步:认证状态的保持

之后有效期内每年12月31日前 学校提交本改进报告(有效期为六年的每两年的第二年12月31日前提交一次改进报告)学校提交本改进报告 本轮有效期终止(有效期为六年的每两年的第二年12月31日前提交一次改进报告)

有效期满前一年的10月31日前 重新提交认证申请

通过认证的专业所在学校应认真研究“认证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认证结论为“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的,学校应每年向相应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以及秘书处提交改进报告,汇报改进情况和专业进展情况。

认证结论为“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的,学校应每两年向相应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以及秘书处提交改进报告,汇报改进情况和专业进展情况。

如果学校未按时提交改进报告,秘书处将通知其限期提交;逾期仍未提交的,则终止其认证有效期。

通过认证的专业在有效期内如果对课程体系做重大调整,或师资、办学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应立即向秘书处申请对调整或变化的部分进行重新认证。重新认证通过者,可继续保持原认证结论至有效期届满;否则,终止原认证的有效期。重新认证工作参照原认证程序进行,但可以视具体情况适当简化。

认证协会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机抽取部分专业在认证有效期内开 展回访工作,检查学校认证状态保持及持续改进情况。回访工作参照原认证程序进行,但可以视具体情况适当简化。

工程教育认证 篇3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专业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建设基金项目 (PPZY2015A02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17-02

1.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应同时满足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的要求。通用标准要求课程体系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②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③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④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专业补充标准要求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课程体系。专业补充标准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六类课程提出基本要求。

依据专业补充标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数学类科目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微分方程、概率和数理统计、计算方法等。自然科学类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基础等。

②工程基础类课程:工程基础类的科目以数学与自然科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或数值方法,发现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力学、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基础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科目。

③专业基础类课程:过程(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基础、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与应用等相关科目。

④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10%):各校可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设置课程,办出特色。

⑤实践环节:工程训练(包括机械制造过程认知实习、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技术训练等)、实验课程(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观察和学习各种加工方法、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了解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了解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科技创新活动等。

⑥毕业设计(论文):以工程设计为主,源于实际工程问题的占一定比例,一人一题。

2.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2.1 指导思想

南京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于2014年一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为适应工程认证标准要求,坚持“育人铸魂、精神成人、教书启智、专业成才”的教育理念,构建“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以实现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促进素质、能力、知识协调发展。以工程教育主导的能力培养为宗旨,以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为纲领,促进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减少课内学时,毕业最低学分设定为162学分,均衡设置各学年学分,设置4类平台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自主项目课程,其中自主项目课程又分为课内自主项目课程和课外自主项目课程,如图1所示。

2.2 课程设置要求

根据专业培养的指导思想,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学分分配见表1,课程体系结构拓扑图见图2。

2.3 课程设置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比较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①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本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VB程序设计、逻辑思维与推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概论、环境保护概论、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实例化教学等,共计30学分,占总学分的18.5%,满足要求。②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本专业开设了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化工原理、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等,同时根据专业自身优势和特点设置了特色课程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共计60学分,占总学分的37%,满足要求。③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本专业开设了军训、大学物理实验课、化工原理实验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团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及课内实验等实践环节,共计37学分,占总学分的22.8%,满足要求。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12个毕业能力要求,构建了课程与毕业能力要求的关系矩阵(表2),“★”表示相关度高,“√”表示一般相关 。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12个毕业能力衔接一致,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

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

①一、二年级实施大类培养,一年级按照工、理、管、经、文、法、艺等学科门类及建筑类,打通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实现“一年级学科类培养”;二年级按照专业类,打通设置学科基础课程,实现“二年级专业类培养”。三、四年级实施分流培养,开设专业顶峰课程、交叉复合课程、职业训练课程、留学预备课程等自主项目课程,实现学生自主个性发展。

②建成一批科学、生动、高效、先进的在线开放课程。按年均3门的进度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具体包括:“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过程设备设计”、“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

③自主项目课程是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挖掘学生潜力和特长,促进复合型人才成长的各类课程(项目)。为此逐步开始5门自主项目的专业特色课程,具体课程包括:“PROE零件设计与3D打印”、“逆向工程”、“现代密封工程与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ASME工程软件应用”等。

④实践类课程贯穿本科教学始终,加大培养学生创意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等实践课程比重,开发系列化的设计课程,统筹安排课程设计(论文)、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实现大学生学业成果作品化。积极推进“大学生创客梦工场”建设,营造“创意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4.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工程教育认证已经在我国高等工程专业实施,其核心理念是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工程观的重要转变。工程教育认证主要是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教育。本文就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实践的研究,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权和学生的学习选择权,改革培养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掌握和应用学到的知识于实践中,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提高自身的工程意识、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2]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C].2014.

[3]南京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认证自评报告[C].2014.

[4]穆浩志, 李克旺, 牛兴华,等.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5(5):66-70.

[5]陈耿彪,杜荣华.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J].教学研究,2015(1):108-109.

作者简介:

工程教育认证 篇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高度关注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培养大量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必然选择。开展工程教育的目标是:构建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因此,我国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1,2]。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软件工程方法学是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要求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软件工程是一门借鉴传统工程开发的原则、方法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和改进软件开发中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学科。《软件工程》涉及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由于《软件工程》课程具有理论部分综合性强、对抽象分析要求高、实践性强等特点,所以《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建设对于软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软件工程》课程开设情况

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1985年,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和2006年分别入选甘肃省重点学科,2010年甘肃省教育厅组织专家验收,学科建设评价为优秀,2013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特色专业。经过近30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建成了“国家级软件技术基础教学团队”、十二五“国家级信息与控制工程综合创新实验中心”、“国家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国家级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点。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以来,《软件工程》课程一直伴随着专业的发展不断变化。目前《软件工程》课程开设在第4学期,此外配套开设《软件工程专题实践》课程,其中《软件工程》理论课程学时48学时,配套专题实践课程课时为2周。

2016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受理了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教育认证申请。本文正是在相关背景下,探索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软件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等问题,以更好地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2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建设

2.1 课程大纲突显毕业要求,明确课程目标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和基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围绕学生培养而展开。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可对日常的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导向作用[3]。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具备基本的科学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铁路信息化技术基础知识,在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实现、测试、维护和管理能力,具有自学、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能在企业、事业、技术、行政管理等部门胜任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围绕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软件工程》课程在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即:(1)了解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理解软件工程基本原理,软件的生命周期方法学、形式化方法学等;(2)掌握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和过程;(3)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分析、设计和实现的方法与工具;(4)掌握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上述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利于科学地管理与规划教学内容。

2.2 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目标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软件工程》课程对应的能力培养目标有:(1)能正确表达一个复杂系统的解决方案;(2)能运用基本原理,综合分析影响系统的多种因素,证实和评价解决方案的合理性;(3)熟悉计算机应用系统实现的基本方法,能够遵循系统开发和工程化的基本要求进行相关操作。

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能力培养目标而展开。通过对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3级134人、计算机2014级143人进行跟班试验,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以期形成一个将理论基础、实践教学、工程实践融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

课堂教学中,在传统的软件工程基本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围绕能力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例如,对于“能正确表达一个复杂系统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典型案例,如“数学城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互联网+下三农经济平台设计与实现”等案例的讲解,对多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方案的技术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因素,让学生学会思考复杂系统的解决方案。

为了正确表达复杂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形式化系统建模设计和分析方法,以避免简单自然语言描述复杂系统的不足。在教学活动中,引入B方法、Petri网、Z语言、自动机、Event-B等形式化方法,从数学建模、建模仿真、建模分析等环节进行训练,并采用案例式和数学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观察、分析和解决复杂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抽象设计、分析能力。与传统《软件工程》课程的概念灌输式教学相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可以显著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在兰州交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课程设置中,既包括“军训与军事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及人文素养的实践课程,也包括“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专题”、“Android开发技术”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类实践课程,同时还有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科技竞赛等各种类型的活动。通过《软件工程》课程中的项目实践环节,让学生学会使用主流分析工具、测试技术和方法对系统实验进行测试,并能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如通过“网上书店”或“教务管理系统”等实践项目,在编程实现过程中逐步应用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通过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环节,对软件工程理论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2.3 课程考核内容覆盖毕业要求能力指标点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为了实现毕业要求能力指标点,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评价。《软件工程》理论课程考核形式主要为闭卷考试,考核内容从之前的简单概念考核,转变为对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能力指标点的考核。考核内容围绕“复杂系统的解决方案表示、综合分析影响系统的多种因素和计算机应用系统实现的基本方法”而设计。题目形式主要为设计分析题,在命题过程中结合最新的科研技术,对学生的抽象、分析、设计能力进行考核。例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虚拟心脏系统”,能对心脏作出高精度的个性化模拟,可利用该技术建立的模型,对心脏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提前发现问题,帮助其远离心律失常风险。该“虚拟心脏系统”首先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然后根据成像数据对其心电活动和心脏的几何形状作建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处理。如果分析结果为正常数据,则打印出相应的评估报告;如果分析结果为失常数据,则提出心率失常诊治计划。试给出该“虚拟心脏系统”的软件结构图。通过上述创新性的题目,可避免对概念简单的死记硬背,达到更加灵活地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能力的目的。

2.4 课程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持续改进。一轮教学活动结束后,应对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评价分析,反思教学活动和内容,将评价结果系统地运用到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中[4,5]。持续改进,“持续”是连续的时间概念,说明改进不仅是在认证之后,而是在认证前就应实现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理念的转变,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持续提升发展。持续改进的实现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

以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课程为例,采用试卷分析法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3级134人、2014级143人的《软件工程》试卷进行统计分析,达成度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分析中不难发现,通过2013级的《软件工程》课程评价,发现学生对于工程化的设计方法掌握不足,于是在后续教学活动中,逐步引入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MOOC等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手段。从2014级的课程评价中可以看出,对应的工程化设计方法掌握能力达成度从之前的0.24提升到0.31,达到了课程持续改进优化的目标。

3 结语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针对《软件工程》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教学质量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对于促进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可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宗礼.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解读[J].计算机教育,2008(12):10-13.

[2]赵海升,李兵,聂建胤,等.面向科研领域的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探究[J].软件导刊,2016,15(1):135-137.

[3]陈雯柏,曹荣敏,吴细宝.面向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模式与创新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4(10):47-49.

[4]王珏,王霞.提高军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1):274-27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培训总结 篇5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

培训总结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教育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社会需求、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在培训班上,来自不同的单位的领导和教授们与学员们探讨了如何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卓越计划”不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全部,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作为年轻教师参加这次培训,主要的思考在两方面,首先是对“卓越计划”中工程训练,其次是“卓越计划”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要求和挑战。

一、“卓越计划”中关于工程训练的思考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实现“工程回归”,成为“卓越工程师”。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面对工程问题、处理工程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强化工程素质教育与训练。

要做好工程训练,需要两方面的主要改革,首先是学生在校的工程教学,第二是与企业联合培养,让学生走出学校,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程中去,称为“学徒”。

第一方面:在校的工程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的工科专业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工程素质是未来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指在解决工程问题是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工程素质的培养需要工程环境的熏陶,并且结合工程实践操作。工程教育的核心特征就在于其实践性。目前的教育制度决定了现在的大学生都是高考进入大学的,接触的是同学、教师,与社会脱轨,进入大学以后,接触的还是同学、老师,更加脱离了工程实践。处于由学校向社会过渡阶段的大学应该承担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任务。

在校的工程教育需要对目前的本科教育进行改革,我个人认为改革主要有三方面,(1)校内的工程训练教学实践环节。工程训练教学作为高等工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训练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工程教育由课程教学转向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进行全面工程素质教育的极好课堂。以工程训练中心为载体,提高学生们的工程素质。大连理工大学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的成立,为学生提供了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的良好平台。

(2)工程类学生教学培养计划的工程化。目前的本科教学计划,侧重基础,偏于理论。通过本人的本科教学经验,本科学生在脱离实践环境中,学习理论和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的过程是在工程实践中遇实际问题,学生思考该如何解决该工程问题,从而去探寻基础和理论知识,再返回来应用这些理论于实际工程问题中去。通过以上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该门课程和知识。而目前的教学计划迫使本科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考试考出好成绩就万事大吉。这远远达不到本科教育的目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除了会读书会考试,不具备任何工程实践能力,何谈“卓越工程师”。因此,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计划需要进行改革。理论基础课的学时要进行缩减,增加课程实践环境的学时,并采用目前企业界最实际的工程项目课题来对学生进行训练。

(3)引进企业工程师走进讲堂。目前高校本科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方面的。有些教师本身就与工程实践脱节,常年就将固定的几门课,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讲授基础知识和理论大多偏离工程需求和实际应用。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企业界真刀真枪打拼出来的真正的工程师。因此高校应调整人事制度,大胆引进全职工程师教师和兼职工程师教师,将工程师引进到高校,对学生进行工程培养和训练。

第二方面:企业联合培养

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是“卓越工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校企共成长之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将校企合作逐步引向深入。通过校企合作:

校企联合培养需要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可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在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共享。学生也可

到企业实训乃至“带薪实习”,感受真实的企业环境。同时企业可借助学校的教师进行新项目的开发。在新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卓越计划”中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要求和挑战

高校青年教师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其工程素质很大影响工程教育的质量。在“卓越计划”中,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要求总结如下: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历,因此年轻教师具有很高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素质。然而,由于高校目前的现状,年轻教师面临各种压力,造成了年轻教师重科研,轻实践,因此高校大多青年教师具备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教育研究能力不足以培养出“卓越工程师”。要培养出工程师,高校青年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强化自身实践能力。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1)转变思想,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受过多年的老式高等教育,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的高等教育经历达到10年以上,因此,青年教师已形成思维定式,认为自己受到的高等教育是成功的,于是又用老思路来教育学生。本人不否认目前青年教师受到的高等教育是成功的,但是需要青年教师明确,所在高校目前需要培养“卓越工程师”。因此青年教师应虚心学习新的教育思想,转变固有思想。

(2)实践能力,青年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实际参加校企项目,亲力亲为,忘记自己教师身份,与学生们一起动手完成项目实践;也可以通过去企业挂职锻炼,去做“学徒”。

(3)外语能力,外语能力看似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没有必然联系,然而,我认为青年教师的外语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工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工程能力,而教师想要具有高水平的工程能力,就要具备很强的工程学习能力,并了解掌握国际上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具本人的项目调研经验,目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技术落后的情况,而且企业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抱着“能把项目完成,别出叉子”的思想,缺乏创新的勇气。甚至有的企业存在“大炮打蚊子”的情况,就是购买了国际先进的设备,而先进的功能却没人敢用,甚至不会用。“卓越工程师”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校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很好的外语能力,掌握国际上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并介绍和讲授给学生。

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提出,使得工科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培训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对工科青年教师的培训与培养还需要工程界、教育界、企

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程教育 篇6

一、化学工程学及其与化学的关系

化学工程学是直接服务于化工生产及化工技术进步的一门近代工程科学。它诞生于20世纪初,已历经近一百年的发展演变。从诞生至今,化学工程学一直与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泛化学工业密切联系,极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自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铜、铁、水泥、石油化工和高分子工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振兴,其后多晶硅、有机硅产业、生物化工产业和纳米材料合成技术持续支撑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即使是在后工业化社会的美国,泛化学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1世纪世界进入资源稀缺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能源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环境和生态污染的源头防治,这些过程产业化都是以化学工程学为中心学科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虽然分属于理科与工科,但却是紧密相关的两个学科。当代化学家研究原子或单个分子在反应中的细节,可以在化学键断裂或成键的飞秒(10-15秒)量级内,对化学反应选择性进行解释和控制,研究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物质的相态、性能变化和相互作用,可为化学工程师提供有关化学反应的机理性解释。不仅如此,化学家已突破分子层次藩篱,向高分子、大分子组装迈进,对信息化学的探究也正向产业化延伸。化学工程学家研发大规模合成新物质的过程,对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巨系统进行解析和优化设计与控制。当代化学工程学家需要了解物质微观结构和合成反应的瞬态过程,从市场需求出发,设定即将开发产品的特性,根据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寻找合成的目标产物,使化工研究向更为机理与实用的双方向延伸,将化学家的重要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的贯通和相互作用是新时代的需要。化学与化工学科领域的交叉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融合从分子水平的化学到大规模制备工程科学的宽阔视野和能力。

二、化学工程学的学科范式

对学科范式(Paradigm)的讨论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学科的价值观和内涵,关系到学科创新方向、新的生长点和交叉扩张,影响到学科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关系到核心课程、辅助课程和延伸课程之间的配置,其内容深度、广度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等,还会影响教学手段的组织和运用。

1.1915年,美国学者Little提出“单元操作”概念。192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组建世界第一个化工系,决定把机械系的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化学系的热力学、动力学、扩散、混合等核心内容加合,确立了“化工单元操作”课程的理论体系。从此化学知识向工程延伸得以完成,标志着化学工程学科的诞生。这是化学工程学范式的第一阶段,可称为单元操作阶段。

2.1957年欧洲第一届化学反应工程学会议界定了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学科范畴、研究方法等,完成了化学工程科学向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反应工程即“三传一反”的新范式演变,为20世纪60—70年代石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可称为化学工程学范式的第二阶段。

3.自20世纪中叶以来,化学工业规模迅速扩大,计算机技术的融入使多变量、强耦合的大系统分析在化工中大量使用,生物化工等学科边界不断扩展,孕育出多种具有突破意义的化学工程学新范式。第三阶段范式有如下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1)“产品工程”范式:美国韦潜光教授提出第三阶段范式应跳出原有“过程工程”的藩篱,定义为“产品工程”,以产品性能和物质结构的关系及其产品设计和制造作为主要特征。把“过程工程”与“产品工程”相结合,作为范式似乎是更为全面的创新思路,但从形式上比较,与第一、第二阶段范式的延续性较差。

(2)“三传一反+X”范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教授建议保留新范式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范式概念的延续性,提出第三阶段范式应是“三传一反+X”,其中X是待定的、可变的和形成中的要素。

(3)“三传三转”范式:清华大学根据化工的研究对象已涉及“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的相互作用,提出以“物质传递与转化”,“能量传递与转化”和“信息传递与转化”的“三传三转”为新范式。物质传递包括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及流体流动等过程,物质转化包括分子水平的化学反应、超分子间结构的构造与转化、生物分子的代谢与融合等过程。能量传递包括动能传递、热能传递及各种形式能量(如光能、微波、超声、等离子化等)的引入与输出,能量转化包括不同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信息传递包括化工操作中多变量的信息收集、筛选和剔除,信息转化包括各种物流参数的处理、优化、信息反馈等。信息传递与转化同物质和能量传递与转化的优化过程密切关联。以“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相互作用为化学工程科学的基础,是化学工程学区别于其他工程科学的本质特征。

三、化学工程教育现状

在明确了化学工程学的范式以后,可以看出,化学工程教育能够激励学生们的事业心,因为化工是人们衣、食、住、行、视、听、享受生活的各方面须臾不可离开的,是可以成就大事业、创造巨大财富的宽阔领域。化学工程教育也可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对有志于学问的年轻人,可以介入最前沿学科,在生物化工、纳米化工技术、再生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材料、非平衡非线性巨系统的数学应用等科技领域有所作为。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DECHEMA)对几十个国家的大量化工专业人员调查统计显示,美国认为学习化工有很高愉悦度的人占95%,而在中国认为学习化工不愉悦的人却高达33%。这一调查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不少中国家长和学生对化学工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认知的妖魔化和对虚体经济的盲目追求,严重妨碍了最优素质的中学生进入这些领域。这种错误认识必须澄清,才能防止长此以往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我国的化学工程教育呈现出与工程渐行渐远的态势。其根本原因有两点:其一,教师工程背景削弱。大量青年博士和硕士进入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许多青年工科教师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经验,在SCI论文、引用因子等适用于理科的评价指标的指挥下,大量工科教师的科研选题容易偏向于基础理论、偏向于软课题,实践性、工程性研究课题数量显著下降,而他们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又难于找到工程应用转化的机会。其二,工程教育体系弱化。由于实习经费、安全等原因,化工学科学生的工厂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越来越流于表面形式,有的甚至被大幅度压缩或砍掉,促使“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渐行渐远。急需建立一种机制,使这一现象得到实质改变。

四、以跨学科教育思维构建化学工程学科的教育体系

著名的哈佛大学一贯的教学理念是着力于培养引领世界、具有国际视野的各界领袖人物。但是在哈佛大学越来越有名气的同时,校方却感到他们的学生越来越失

去灵魂作用。其自省的结果是哈佛大学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执行的核心课程制过于集中于学术专论,忽视现实问题,致使专业设置内容越来越趋向专门化,而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却是要应对越来越宽泛、综合、涉及多种领域的复杂的命题。前车之鉴,后车之缘。为了彻底扭转我国当前化学工程教育远离工程、化工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我们主张在对人的培养理念上坚持“综合性、选择性、基础性、灵活性”原则,在广泛普及化学工程学科内涵及作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以跨学科教育思维构建新的化学工程学科教育体系,并给予足够的政策保障。

当前振兴化学工程教育的根本是扭转中国社会对化工的不正确认识,说明它的学科基础是根植于化学、物理、生物的交叉部,研究涉及“物质一能量一信息”这三个重要元素,它是在人类社会进入自然资源稀缺时代、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对解决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之可作出最大贡献的学科之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交叉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模式,可打破学科间隔绝和壁垒,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阐明某一课题的全貌,才能克服基础知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化学工程学科辐射到炼油、化工、冶金、建材、制药、生物化工等许许多多工业领域,跨学科教育更有着关键的作用。

关于跨学科课程设置,密歇根大学曾提出以下形式:(1)合作课程: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选题、组织和讲授同一命题的不同侧面;(2)整合讲授:通过顶层策划、协调不同的课程以相互贯通的思路分工讲授;(3)协同式课程:两门或以上的独立但相关课程同步讲授,不同视角,定期共同研讨、整合、交流;(4)阶梯式课程:深度不同,可能是相互为先导课程,可以分时段讲授,达到整体跃升;(5)综合式课程:设计可供有共同兴趣的不同系、不同专业采用的选修课,也可通过研讨式授课。使学生关注社会、国家和国际面临的迫切课题,具有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分析和论证实际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借鉴国际做法并加以创新,清华大学化工系开设了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资源·能源·环境·社会”选修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和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Arons共同主讲,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多学科出发,研究资源、能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探讨化工与其他学科合作所可能提供的解决方案,既与现实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又有一定的基础科学深度。一反传统的“单学科理论演绎式”教育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多学科问题分析式”的教育,关注学科之间的非线性强交联,注重向学生展示基础资料,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问题并探讨不同的解决途径,而不是给出标准答案。将学生直接置于宏大的科学、工程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直接感受一流工程科学家的眼界、胸襟与智慧,这对于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化工志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解决前面的化工教育困境的有效方式。事实上,该课程的设立对于宣传现代化工、促进学科交叉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其中近半数的学生来自除化工外的理、工、社科等多个专业,是学科交叉教育模式的一个尝试。

21世纪世界进入资源、能源短缺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化学与化工学科的发展才能解决由国家提出的节约资源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任务。为此,化工教育首先要端正学生和家长对化工产生的片面认识。现代化学工程教育内容既应跨越和涵盖整个化学和化工领域,融合从分子水平的化学到大规模制各工程科学的宽阔视野,也仍要重视工程教育的特征,强化工程实践环节;正确认识化学工程的学科范式和内涵,探讨化工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交叉,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完成化学工程教育的历史任务。

工程教育认证 篇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 培养的工程人才也数以万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镇化发展迅速, 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从以前的专才向现在的通才转变, 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 提高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建立完善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是当前我国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员的重点[1]。这样既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 也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与国际工程教育体系接轨, 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 同时也能获得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机构的认可。因此, 建立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制度, 已经成为教育界、工程界的广泛共识[2]。而《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签署时间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3]。

为了实现《华盛顿协议》的目标, 各缔约方都在“实质等效性、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人员执业资格互认”的基础上制定了各自的认证标准。为此, 我们有必要有对国际认证组织、认证内容和认证标准进行充分的研究, 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与国际认证制度具有实质等效性、工程教育学历互认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 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

参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不仅需要高校将教育教学质量量化管理, 还需要教育机构发现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并进行持续改进。这也是《华盛顿协议》缔约方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最重要的特征, 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4]。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 应当面向当前的工程教育战略目标、着眼于未来重大水利工程的发展、响应卓越工程培养目标, 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质量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才, 它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能获得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机构的认可。

二、参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与重要性

所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是根据《华盛顿协议》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形成具有实质等效性的国际性认证标准程序和方法, 这要求必须依照国际性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标准运行[5],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以持续改进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原则进行教学,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国际竞争力。

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评估专业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成长, 评价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因此,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可以明确工程教育国际化和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模式, 制定具有国际化和创新型的教学方案和结构, 建立相关行业参与的工程教育质量外部监控评价体系;建立教育界与工程界的相互联系机制, 构建符合国际人才培养的标准教学体系。全力推进工程教育国际化, 提高工程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我们可以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 革新教育教学方法,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教育产出和学生的实际成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契机,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建立“以目标为产出”的培养目标,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教育联盟, 建立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实践基地, 为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持续改进的机制, 将人才培养目标和经济社会需求和发展接轨, 以适应21世纪全球化的竞争环境。

三、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包含的内容非常繁多, 涉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等重要的本科教学工作。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 要集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具有持续改进的措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6], 这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等工程专业需要改革的方面, 也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要求。

从我国参与工程专业认证的实践来看, 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对我国工程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集中体现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在学生学习、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进行了紧密对接, 这是改变与革新的方面。但也应当承认, 面对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在学生对培养模式的认识与理解、课程体系建设与革新、教育教学体系与方法等方面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参与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高校都有这样的深刻认识:可以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当成一次契机, 一次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的契机, 推进工程专业的体系建设与改革, 从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支撑条件等方面, 进行系统的、长期有效的改革。以下从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专业认证理念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建设的推进作用。

(一) 适应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

构建以“以学生为中心”、“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的专业教育体系,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员, 是构建专业体系所要达到的目标, 并且这种人才培养目标要具有可度量的具体指标。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应用能力很强的专业, 所涉及的学科种类繁多:有数学、人文社会学、工程力学、材料学、经济学、测量学、结构设计、系统工程、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等等。评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就是利用所学知识, 分析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 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解决方案。因此, 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才时, 除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外, 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所培养的人才能获得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机构的认可。

为了建设适应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 适应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以目标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中, 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 帮助学生在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得到系统训练, 提高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的实践, 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 首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程培养体系, 包括系统的专业基础课程群的设计、核心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专业的前沿学术报告,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其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专业平台建设, 包括理论课程学习研究平台、工程结构认识、实训平台和以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设计平台,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最后是持续改进的考核和反馈机制建设, 主要包括:学生研究学习考核平台、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学生学习反馈平台,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考核, 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定量的反馈和评价, 并对教学培养模式进行持续的改进。如图1所示。

育体系

(二) 以目标为导向是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

目标导向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和改革, 反推所需要的达到培养目标的培养过程、培养方案, 培养环节、培养模式, 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持续改进的机制。

1.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层次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通过工程教育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 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要满足学生的必要要求。

2.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 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突出利用所学技能、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 坚持持续改进是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柱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越教授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 而“未来”是无法详细准确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7]”。因此, 只有不断反馈和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 才能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并对教育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 这也体现出用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记录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过程, 评价学习效果, 并用定量的计算方法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 用达成度进行度量。在学生的全过程学习中,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达到具体指标。

2.建立考核和反馈机制, 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 评价与修订过程中应当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3. 专业课程体系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对已经毕业的学生, 进行跟踪调查, 以便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和反馈, 根据跟踪调查结果, 对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持续改进。

4.教师必须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 以“学生为中心”, 以“目标为导向”, 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对教师教学方法、水平的要求, 持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满足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需要。

持续改进是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 需要通过专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和课程达成度评价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持续改进;需要通过校内反馈机制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对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改进;需要通过校外反馈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对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改进。这三种持续改进机制, 每一种持续改进机制侧重点不一样, 需要相互协调。

四、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建立, 是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单位, 应建立以“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的专业培养体系, 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持续改进体系和机制。为适应全球性的竞争环境, 将人才培养目标和经济社会需求和发展接轨, 特别是人才的培养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 高等工程教育界、工业企业界应该充分关注和审慎思考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参与国际竞争提供环境和支撑条件。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对于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参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中, 有必要对国际认证组织、认证内容和认证标准进行充分的研究。通过分析目前工程教育认证的情况, 介绍了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立了适应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以“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 并从培养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措施方面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践创新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教学持续改进体系和机制, 为新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持续改进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玲, 雷环.《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的工程教育认证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29 (5) :88-92.

[2]周凌波, 王芮.从《华盛顿协议》谈工程教育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4) :6-14.

[3]樊一阳, 易静怡.《华盛顿协议》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14, (8) :45-49.

[4]袁本涛, 王孙禺.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03) :58-65.

[5]于春妍.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策略研究---上海理工大学的实践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17) :26-27.

[6]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1) :42-47.

工程教育认证 篇8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现状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的预备会员。《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国际互认协议,旨在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工程教育标准的互认实现工程学位互认,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奠定基础。目前该协议组织共有15个正式成员、7个预备成员,我国是第21个成员。该协议要求各正式成员采用实质等效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政策和程序,这对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已经有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昌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10所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认证,其中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已经完成第二轮认证[3],大连工业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4所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参加2014年度专业认证。因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导向性作用。

二、工程教育认证中对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要求

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规定,对工科人才在课程体系方面的要求包括以下[4]:

(一)课程体系方面

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自然科学类课程包括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基础课程应包括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等。

1. 工程基础类课程。

各校可自行设置课程,但必须包含以下知识领域: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

2. 专业基础类课程。

可自行设置专业基础类课程,但必须包含以下知识领域: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组织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等;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营养特性、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

3. 专业类课程。

可自行设置专业类课程,但必须包含以下知识领域:食品加工工艺与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生产车间与工厂设计、食品产品开发、食品管理、食品法规、食品贸易、食品流通、营养与健康、加工与环境等。

(二)实践环节方面

必须包含的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知实习或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三)毕业设计(论文)方面

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工作量应在12周以上;毕业设计应有反映工业化生产规模与水平的食品工厂、设备、工艺设计图纸;以产品开发为主的毕业设计,应达到工业化生产要求;毕业论文应以解决工业化生产问题需求为目的。

毕业设计内容应包括:资料搜集,技术方案选择,工艺计算,典型设备的选型和计算,工程图纸绘制,设计说明书,结题答辩等。毕业论文内容应包括:资料搜集,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论文撰写,结题答辩等。

三、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因此要求学生掌握食品科学及食品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5],但是很多学校存在重工艺、轻工程,重论文、轻设计,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表现在工程制图、金工实践、工程设计方面的课程和实践环节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专业课教师自身工程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高学历却无工程背景,既有工程背景,学术水平又高的教师严重缺乏。很多学校新进教师多为博士毕业,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缺少食品企业生产技术、工程及工厂设计的实际经验,有的甚至无工程专业教育背景[6]。由于顶层设计的问题,近几年高校注重SCI论文的发表,将教师的职称、评优、考核等与发表论文挂钩,重科研,轻教学,青年教师更愿意扎根实验室发表论文,而不愿意到企业一线指导。甚至有些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这些都严重影响工程教学质量。

(三)考核体系不健全,难以体现学生工程教育水平

高校大部分课程的成绩均以期末考试为主,实践环节特别是工程相关实践在学生综合考核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学生的课程实践、毕业实践在考核中的比例较低,造成教师和学生对实践环节不重视。

四、以课程体系改革带动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加大工程类相关课程设置

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保留《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程设计基础》、《食品机械与设备》、《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新增工程类课程如《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计算机绘图》、《C语言程序设计》、《化工仪表与自动化》、《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等课程。在实践课程方面,删除课程论文类实践如《食品工艺学》课程论文,新增《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设计,工程训练(金工实习)、《食品新产品开发设计》、《食品工厂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工程类相关的实践环节。

(二)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实践锻炼,聘请企业专家进校讲课

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现今所招聘青年教师学历高,实践经验较为匮乏的问题,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将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锻炼与职称考核、评优等挂钩,要求申报高一级职称晋升的青年教师,至少有半年企业或生产基地实践的经历。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积极引进企业专家进校,除为本科生授课外,实施“双师制”,请企业专家担任本科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三)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学时,加强课程考核的过程管理

将原先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时从4.0学时提高到6.0学时,周数从8周提高到12周。针对之前毕业学生主要以毕业论文为主,规定每位教师所带的学生中必须有50%以上做毕业设计。鼓励专任教师参加课程考试改革,将课程考核从过去的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转变,加大平时作业、课堂练习、课堂小测、实践等环节在总成绩中的比例,最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0%。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加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减轻学生期末压力,避免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五、结语

课程体系改革仅仅是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一项,要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技能,还需要其他多个方面的持续改进,比如师资队伍建设、毕业条件、支持建设、培养目标等方面。今后,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力争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工程领域专业素质,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摘要:本文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为出发点,阐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现状,针对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课程体系改革带动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屠康,马龙.美国和德国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3,(3):49-52,6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49-61.

[3]任海伟,陈晓前,张轶,等.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粮油加工,2014,(8):71-77.

[4]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网站[DB/OL].http://ceeaa.heec.edu.cn/column.php?cid=18&ccid=36.

[5]张海红,贺晓光,李海峰,王松磊.面向工程师教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93-94.

工程教育认证 篇9

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是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工程教育认证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观以产出为导向[2],逆向设计培养方案,从“教师教什么”转变为“学生达到什么”,以社会需求来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明确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从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生的12条认证标准可以看出,工程教育应注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多学科背景下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重视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新材料产业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3],其发展对于支撑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先进高分子材料和树脂基复合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材料,是发展现代工业、农业、新能源、国防和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之一,同时也是新技术革命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国防安全,其研究和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正面临重大发展契机。这些重大需求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理论基础,还必须掌握先进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前沿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独立进行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82年,具有鲜明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特色,是江苏省高校中开设的第一个高分子材料加工类专业,主要培养高分子成型加工等专业人才。专业自建立以来,以“跟进式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先后获得“十一五”国家级特色专业、“十二五”教育部综合改革项目试点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2003~2010江苏省品牌专业和2015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A类建设点。专业根据学校总体办学定位和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结合教育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并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将人才培养定位为:立足地方,面向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应用领域,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能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具备解决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适应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为材料、化工、能源、环境等行业输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学校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生的毕业要求,结合学校多年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积淀,提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5个具体培养目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和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知识,具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解决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法律、安全、环境和管理等知识,具备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领域成功就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团队中作为成员或者领导有效地发挥作用;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自主创新创业的能力。

二、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型人才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认证主要倡导的三个基本理念。学生中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产出导向理念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持续改进理念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4]。这些理念代表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5],也表明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立足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人才培养既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又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层次、面向和未来三方面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石油石化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的石油石化总产值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常州大学历经三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学校进行合作共建的人才培养平台,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为鲜明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的总体定位是: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面向国际的战略合作,致力于追求卓越的教学、科研与服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支撑,以“大工程观导向的高等工程教育”为引领,注重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始终坚持面向石油石化行业的办学特色,不断强化与石化行业和其它材料领域的协同融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材料工程专业群(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支撑平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加工产品出口基地,因此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求旺盛。常州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周边地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差别化发展战略,学生就业优势明显。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

(二)产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现为内容和表现两个层面,一个回答“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一个回答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问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参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学校特色,提出了12条人才培养标准要求:掌握高分子材料工程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高分子材料工程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过程进行工程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初步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经济以及环境等因素;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成型加工实验、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具备对产品、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并能够设计实验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并得出合理结论;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对复杂高分子材料工程问题通过文献等进行预测与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得出有效结论;掌握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应用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复杂高分子材料工程问题,并能合理分析和评价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具有一定的参与或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及有效沟通等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相关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人才培养标准要求完全覆盖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生的要求,并且能够按照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专业制定了可供具体落实、过程检查和结果评价的标准体系,确保培养标准切实可行,易操作。

(三)学生中心,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能够对人才培养标准要求的达成提供有力支撑,以强基础、宽专业为目标,构建“211+”课程体系,以满足区域经济特别是高分子材料加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该课程体系借鉴国际化教育方法与先进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科交叉,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特点,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合理优化: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融入化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学科的相关课程。“211+”课程体系富有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并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适应性,能够满足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人才的要求。“2”指化学类和机械类两大基础课程群,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积淀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化学类指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工原理等基础课程;机械类指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和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第一个“1”是指专业课程群。瞄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鼓励支持的高分子材料产业。开设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材料现代测试方法等课程,满足区域经济特别是高分子材料加工行业的需求,满足学生多样化专业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的需要。第二个“1”是指实践课程群。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水平实践平台,开设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模具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课程,彰显重实践、重应用的特点。“+”是指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而设置的能力素养提升课程,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改进,做到与时俱进。如为适应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为增强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开设“安全技术概论”和“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为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开设“新材料经济与管理”课程,培养专业能力强、富有责任感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四)持续改进,关注人才未来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永恒主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学质量管理要求为指导性文件,全面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体系,大力实施社会、学校、全体老师和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质量跟踪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制定教学环节质量控制体系、课程教学评价跟踪体系和培养目标评价及对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评价体系,从整体上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专业实行校、院、专业三级教学管理体制。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由校领导、教务处、校教学监督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学院教务办公室、专业负责人等组成的本科教学管理机制。另外,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通过对培养计划的制定(修订)等重大工作的审核、指导等对相应的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提供制度和管理方面的有力保证。在该管理体系下,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建立与工程教育认证相符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制定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建立闭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持续改进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实现状况进行持续评估和改进。通过应届毕业生座谈会、往届毕业生座谈会、用人单位调查、社会第三方评估4个途径对培养目标的达成与否进行定期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结语

工程教育认证对地方本科高校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可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更好发挥区域优势和专业特色,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工程教育认证已经在我国高等工程专业实施。工程教育认证主要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这是高等教育工程观的重要转变。地方本科高校要想实现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就必须严格遵循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调整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重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姜宇,姜松.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5,6:105~109

[2]贾卫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38~40

[3]杨燕,陈智栋,刘春林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43~144

[4]陈永琴,李团结,朱敏波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械设计》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子教育,2015,3:28~31

工程教育认证 篇1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为与国际接轨,工程界实行工程师执业注册,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质量保证,可以说专业认证实际上是直接为工程师注册服务的。目前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注册执业资格包括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因此,应建立与工程师注册配套的培养体系,而毕业设计作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要一部分,可以说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总结,又是对其综合能力的检验,若想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师注册无缝连接,应对其进行改革从而满足行业需求。

2.工程管理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2.1毕业设计时间不足。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是对所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梳理,要求学生能够在毕业设计期间较系统完成相关内容,但毕业设计时间目前为第八学期共9周时间,有些学生在此期间由于有些面临找工作、实习等原因,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造成毕业设计时间不够充足。

2.2毕业设计学生学习能力欠强。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导致学生毕业设计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状态为被动承受者,根据指导教师安排进行毕业设计,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能够主动学习,而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期间还要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导致毕业设计质量有待提高。

2.3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能力有待提高。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指导教师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而目前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能力来看,多数教师专业能力较强,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故有待提高。

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设计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宗旨是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最后一阶段,是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梳理与总结,更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3.1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遴选。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扎实理论基础,还应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为实现与注册工程师无缝连接,采用校企联合合作模式,聘用具有相关专业的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导师,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拟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的不足,积极鼓励年青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型”人才。

3.2毕业设计选题。工程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项目决策、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相关工作的人才,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图纸进行预决算,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现场等因素确定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工期,因此,这些在投标文件中都能得到较好体现。

3.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周期较长,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过程管理机制。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特点将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3.3.1准备阶段(收集整理材料)。根据近几年指导毕业设计情况,大多数学生容易忽视此环节,应加强对该阶段管理。熟悉工程图纸、相关定额、规范,清单计价文件等相关规定,为投标文件编制做准备。3.3.2投标文件编制阶段。投标文件编制阶段为毕业设计核心内容,大多数同学能够根据以往知识进行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清单组价、施工方案确定、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平面布置图等。但对工程预算软件不够熟悉,同时在运用软件进行工程量计算及计价时,由于对工程构造及施工工艺等知识点掌握不够透彻,造成丢项、漏项等情况时有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重视度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对行业知识缺乏了解,因此聘请专业人士对毕业学生开设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树立正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其次定期有计划的安排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辅导;最后根据工程特点及结构等成立学习小组,互相学习,锻炼学生团队能力。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加强投标文件编制阶段管理。3.3.3收尾阶段。收尾阶段为毕业设计成果形成阶段,也是毕业设计考核及评价阶段。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机制,共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评分、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四个环节组成。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平时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打分;评阅人评分采用校企联合合作模式,评阅人聘请同行业专家进行打分;答辩环节答辩组由校内教师及校外专家共同组成,根据投标文件及答辩过程进行综合打分;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是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综合确定学生成绩,使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更具权威性。

结语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而毕业设计作为综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平台,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通过校企联合合作培养模式,提高指导教师理论及实践能力,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毕业设计改革,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高教论坛,2011.07.

工程教育认证 篇11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教育不断突破束缚、与经济建设需要不断适应的产物。从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试点工程类型硕士,到1997年正式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开始规模培养,各个培养单位锐意改革,大胆探索,在工程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模式与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职业资格的衔接仍不够密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途径即是建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全面开展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以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促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相应的工程领域职业资格相衔接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陈希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否与职业资格衔接不仅是专业学位教育能否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直接影响专业学位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结论是大家已经取得的共识,问题是二十多年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与职业资格相衔接困难重重、步履维艰,我们感到不仅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意义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一个好的、能够支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政策和得力的措施。

1984年由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1所院校提出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的建议,就是为了尽快培养大批适应工矿企业需要的能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人才,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但是由于工程类型硕士仍归为工学硕士,各个培养单位为了“保证质量”,仍然用学术性标准培养与审查工程类型硕士学位,不仅招收规模上不去,而且人才规格改变也受到约束。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将其从工学学位中分离出来,使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了规模发展,也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关联的专业学位。为此,各培养单位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校企合作、双导师制、企业选题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是各培养单位有一部分是以企业为单位组班培养的,可以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接受企业的监督,聘用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承担企业的课题,这一部分工程硕士与工程领域的职业资格衔接相对比较密切,企业称他们是“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但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还是以学校培养为主,以学术性导师指导为主,仍然有比较多的工程硕士完成的是学校承担的国家课题,审查学位的组织是以学校教授组成的学位委员会,这就难免以学术性学位标准审视专业学位;二是企业和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缺乏参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缺乏企业与市场的引导,这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相衔接仍然有很大差距。

鉴于国家未来发展对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大量需要,从2009年开始,国家又出台新的政策,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大规模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指出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但是这要比原来从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中招收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起来更加困难。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既无企业背景,又无企业实践,对于在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一套做法对他们未必适用,规模性地组织全日制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参加企业实践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他们在培养过程中很难有真正的实践活动。特别有些培养单位为方便起见,将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与学术性研究生采用统一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完全抹杀了工程性以及对于工程技术的创新性,这部分工程硕士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将会更加远离相应的工程领域的职业资格。

二、施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解决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衔接的根本保证

专业学位是培养单位设计的一种人才培养标准,工程师职业资格是企业需要的一种人才需求规格,虽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单位主动适应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人才需求设置的,但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始终未得到企业与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从而培养单位很容易回归到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上。这就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未能与相应的工程领域职业资格密切衔接的重要原因。正像企业生产离开市场驱动缺乏生命力一样,培养单位离开人才市场驱动同样步履维艰。培养单位与企业行业是人才供应与人才需求的两个方面,欲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真正发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发挥培养单位与企业行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而保证人才供应与人才需求两方面相衔接的重要途径是在政府支持与引导下有两方面共同参加构建的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是通过一定的管理体系、管理机构、管理法规、管理方式对获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者,认证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工程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师职业任职资格。有了这样一个制度,培养单位就不会我行我素,就能在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制约下,改革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更好地去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用质量保声誉,求得生存和发展。而用人单位才能真正体会到培养单位的良苦用心和企业所能得到的最终的效益,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体现其责任心,为培养单位创造更好的条件,积极参与工程硕士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上更加符合企业的人才需要。

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核心是职业资格认证的评价标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同意开展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工程硕士学位不能只从单纯的学术角度来衡量,应有与工程岗位任职资格相联系的质量评定标准。”为了我国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工程岗位任职资格相联系的质量评定标准应突出工程性和创造性。工程性应包含工程设计能力、工程集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管理能力;而创造性是在高度责任心的驱使下,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材料,节能环保,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彻底改变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的评判行为。但是要建立一个体现工程性与创新性的高层次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评价标准必须要首先建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首先明确了与相应的工程领域相关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师的职业资格的具体要求,并通过一定的管理体系鉴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工程师职业资格,并把这个资格作为工程师从业与上岗的必要条件。这样做不仅培养单位与个人有了明确的要求,并且这种要求具有法定的效益,这就促进了培养单位与行业的实质性联合,并把人才培养的供应方的标准与人才培养需求方的标准密切衔接,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向社会证明培养单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促成了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按照企业与行业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自己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为取得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师从业资格创造必要条件。

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密切了培养单位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密切了培养单位专家与企业行业单位专家的合作,同时吸收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与经验,制订出适合于企业行业高层次人才规格的培养要求与培养方案,并将这种目标、要求、方案、标准法定化,使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有规可循。因此,施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解决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相衔接的根本保证。

三、构建政府支持与引导下的由培养单位专家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职业资格认证管理体系

在国际上,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也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制订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才能保证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培养出一批引领国家产业进步与提升的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国外的职业认证组织多是独立于政府的民间组织。像美国就是在各个专业工程师学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为全国工程教育制定专业鉴定政策、准则和程序,统筹鉴定工作,并授予专业鉴定合格资格。英国的工程师认证由英联邦工程委员会组织,日本的职业资格认证由具有法人的工程技术者教育认证机构等负责。这些机构虽然是民间机构,但管理规范,有着极高的权威性,对培养单位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社会上有着极高的公信度。但针对我国的特殊情况,为了保证我国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顺利进行,我们只能是建立在政府支持与引导下的由培养单位专家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职业资格认证管理体系。

要搞好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管理体系,必须发挥三方面的积极性。一是政府的积极性,不仅是教育部门,还包括劳动人事部等其他相关部门;二是培养单位和有关学会协会的积极性;三是企业与行业部门的积极性。这三个方面积极性缺一不可。

我国管理体制的特点是政府有极高的权威性,只有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培养单位与企业行业才有可能认真地开展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才能保证我国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权威性。因此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经国家批准,像国家基金委一样,由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建立执行机构,负责决策与制定政策,国家划拨专项经费,设置工程技术发展基金和教育基金,并由相关部门的政府人员、培养单位专家与企业行业单位的专家组成策划与实施组织,完成具体的职业资格认证的管理体系,建立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评定标准、鉴定程序、实施办法,执行与实施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支持企业与培养单位在工程技术发展与教育方面的密切合作。

在目前的情况下,为了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的管理体系能够一步步地开展起来,可以先由相关部门委托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首先在职业需求的引导下,调整原来的工程领域体系,并组织各个工程领域吸纳有关协会和企业专家组成相应的工程领域资格认证机构。对于已有的工程领域资格认证机构应由相应的工程领域指导小组主动与其合作协商,进一步完善,以实现对于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资格认证,在这些工程领域资格认证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这个机构应该是通过有关上级部门共同批准认可的权威性机构,它能够为全国工程教育制定专业鉴定政策、标准和程序,统筹规划鉴定工作,能够进行工程师职业资格注册工作,并授予工程师职业资格合格证书。

在我国存在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于人才培养单位和企业行业用人单位,存在着政府组织的交叉管理,也存在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培养单位的指导性管理,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会与协会的松散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职业资格认证管理体系,促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衔接,以满足提升我国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人才需求是一项迫在眉捷的工作,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陈希.关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及本次会议议程的说明[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

[2]张文修.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之路,我看研究生教育30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小学教育工程——师范教育 篇12

1. 师范教育产生的原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注重培养传导、授业者,是师范教育的先驱。现代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这种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专门训练教育教学人才的机构。也就是说师范教育最初是源于培养普及初等教育师资的需要。师范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教师的“如何教”的问题,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育专业性,也就是说,师范生必须有专业的教育水平。高专师范教育,是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行业教育。上师范学校的人大部分是下决心准备干教师这一行的人。因此说,师范学校,是培养那种甘心奉献自己的未来人才的摇篮。祖国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而育人是基础。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需要高专师范教育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良好个人素质的小学教师。

2. 高专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及素质教育

高专师范生,作为未来站在小学讲台前的人,为人师表最重要,品格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可以说,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最集中体现。高专师范个人素质包括很多,不仅指一个人的能力,更看重人文性,具体来说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等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可以说代表了一个人处世立足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做人和做事的成功与否。师范生的个人素质,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为人处世和工作能力,而且因其将来所要从事的是教育人的职业,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来培养祖国的花朵,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其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寻常的高度。因此,师范学生必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素质。现在,师范生的个人素质现状还是很不错的,大多数师范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行业而自愿报考师范学校的,他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好地完成学业和自觉地进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一部分师范生,他们的个人素质现状较差。就专业而言,学业不精,点到为止,没有扩展知识面的渴求,没有培养创新意识的要求;就品德而言,自我道德教育松懈,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就身心健康而言,不注重心理教育,不能自觉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完善的自我。因此,加强对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要成才,先做人”,加强做人、为师的基本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历来都是师范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对将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的师范生而言,其品德发展、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其次,技能的培养是资本。师范生学习与一般学生不同,各门功课要全能。在所学的科目中,尤其要注重基础课。另外,师范生还要学习怎样备课,怎样教学,怎样批改学生作业,怎样管好学生,怎样指导学生生活等等。师范生应该是一个全才,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才能符合一个合格教师的称号,才能有资格培养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作为新世纪的师范生,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教育科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任务。要重视调动学生参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无论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普通话训练、口语表达、书写、课堂设计、课堂组织能力、组建班集体技能、培养优良班风、组织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对学生的个体教育和心理指导、学生家访、班主任技能训练等,都要重视起来。作为新时代的师范生,将担负着二十一世纪的小学基础教育的重任,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还是个人素质修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不辱使命,培育好新时代的小学生。

3. 高专师范生的小学教育

高专师范生个人素质对小学教育有重大影响。一些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已在小学教育领域,为小学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像蜡烛一样奉献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成为小学教育的主力军,为基础教育创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而混在师范学生群体里的部分学生,目标模糊,糊里糊涂混日子,他们素质不高乃至素质低下。这些学生连基础知识都学不好,更别谈个人修养的锤炼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了。试想,这样的师范生毕业后,怎么从事“为人师表”的职业呢?又怎能言传身教去带好小学生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和技能?

高专师范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小学教育极为重要,高专师范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文化知识素质是职业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师范生的学习和知识功底直接影响着小学的教学质量,师范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本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才可能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教学,并言传身教地影响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师范生的道德水准、做人标准的高低当然也关系到将来他所要塑造的小学生的为人。作为小学教师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到个人,而且对小学生心理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高专师范教育是一最基础的教育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高专师范生必须具备全面的、优良的素质,才能在明天的小学教育中大展鸿图,为祖国的未来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高等专科教育工程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重任。

上一篇:新能源企业合作模式下一篇:截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