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文化教育

2024-06-07

传统孝文化教育(精选12篇)

传统孝文化教育 篇1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 “百善孝为先”, 类似的宣传漫画也是随处可见, 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已逐渐受到公众的重视和认可。纵观我国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是当之无愧的主流, 而孝文化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提到的:“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 可谓为‘孝的文化’”。探索中华孝文化, 就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和命脉。

一、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对于孝观念起源于什么时候, 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大家普遍认同的是孝文化萌芽于西周之前, 正式形成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 儒家的思想家们将宗族祭祀的孝观念成功转化到家庭伦理上, 从而产生儒家孝道文化。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而孝悌为仁之本。孔子分别从“赡养”“敬亲”“无违”“谏亲”“显亲”“承志”六个层面讲述了如何行孝。

曾子将孔子的孝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将孝文化分为三种境界:“孝有三,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孟子继承了孔子孝为仁之本的思想。主张尊敬父母:“孝子之至, 莫大于乎尊亲。”《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孟子还将这种观念进行推广, 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万章上》, 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发展成为推己及人的等差之爱, 从而建立一个温情、和谐的社会。

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 在独尊儒术的环境下, 儒家的孝思想得到极大的发扬。然而从这以后, 孝观念也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本义遭到了严重的异化。从最初的父慈子孝的对等之爱转变为子女对父母的单方面的义务,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最后被演绎成为“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的愚孝、愚忠思想。直到清朝结束。新中国成立后, 孝文化被打成了“四旧”, 后来的“文革”更在家庭实践上让孝文化遭到了灭顶之灾。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伦理学和史学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二、孝文化遭到批判的原因分析

孝文化遭到质疑和批判是在与西方文化交锋之后产生的, 为了彻底推翻封建制度以及当时认识的片面性, 对孝文化进行了过度的批判。由于中西方地理条件、历史发展不同而导致我国产生独特的孝文化。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及中国青年》中认为, 中国地处内陆, 重点发展农业, 为大陆农业乡村文化, 家庭稳定性强, 容易认祖归宗、报答父母恩情, 所以产生并重视孝文化;西方是滨海商业民族之情, 商人为利益经常迁移, 家庭观念淡薄, 没有适宜孝文化产生的土壤。因此孝文化是在我国独特条件下产生的有很大适应性的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对传统孝文化拨乱反正, 继承其精华并对其进行转化和发展, 使其适应并服务于当前社会。

三、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迫切需要发扬传统孝文化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老龄化社会有着独特的特点, 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增速快、国家未富先老、独生子女家庭众多、空巢现象严重, 所以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以及养老问题尤其严峻。老年人主要有三方面的需要, 经济需要、情感需要与照护需要。养老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个人养老三种方式。一直以来, 在我国养老都是依靠子孙后代的家庭养老模式。“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人尽皆知的至理名言。当前农村的养老制度不完善, 因财富积累不足、身体状况不佳等无法自己养老, 家庭养老在精神慰藉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 家庭养老仍是当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孝文化的长期缺失、子女经济条件不佳等原因导致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状况堪忧。家庭养老离不开孝文化的维系, 同时孝文化也需要通过家庭养老得到传承和发扬。

近年来人们的孝观念淡薄、孝文化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逐渐削弱, 这与当前的社会情况的较大变化是分不开的。当前社会由于子女数量的急剧减少、独生子女比例很大, 子女的社会生存压力大, 养育下一代以及照顾老年人成本不断增高, 子代的负担越来越重, 照顾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严重缺乏。另一方面, 当代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 父母一代的生活、社会经验、人际关系对子女作用急剧减小, 年轻人懂得的信息知识远远超过老人, 老年一代对子女效用越来越低。再者, 当前的道德舆论和法制环境有待加强。在当前权利和金钱至上的时代, 一个人践行了孝文化, 也不会得到多少社会地位和金钱。而许多时候即使人们违背了孝行, 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和惩罚, 相关这些法律规定在实施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因此, 当前社会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四、发扬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家庭养老的价值

孝文化自产生之后一直生生不息, 延续到3000年后的今天, 除了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并被其利用外, 还有一个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子女有报答父母恩情的欲望。《孝经》里说“父子之道, 人性也”。子女对父母的孝, 来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报答, 这是人类固有的自然本性。孝道, 从人际关系上说,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知恩感恩, 是彼此付出、彼此理解和关爱的爱的表达, 传承的是一种崇德向善、人人关爱的文化和精神。从感恩父母开始, 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万物。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的家庭、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进而热爱国家、奉献社会。常怀感恩的心, 我们便时刻能感受到幸福和生活的快乐, 感恩让人更幸福。

孝是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发扬传统孝文化, 有助于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西方国家由于对个人自由权利要求过高, 个人不愿意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导致离婚率偏高, 家庭很不稳定。传统孝观念认为“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虽然我们应崇尚科学摒弃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 但繁衍子嗣的义务我们还应承担起来。当人们都不愿繁衍后代时基因就得不到延续, 种族就可能灭亡。因此, 发扬孝文化对于家庭稳定、种族延续意义重大。

五、孝文化的世界价值

我国的传统孝文化近些年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面临着社会老龄化问题, 养老福利为各国财政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际社会开始将目光转向我国几千年前的孔子, 期望从他的智慧里来寻找解决办法。而孔子早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孝道对家庭养老的维系无疑是一剂良药。

儒家文化来源于中国, 而影响着世界, 特别是亚洲国家。新加坡就大力倡导孝文化和家庭养老,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激励。政府对于家庭养老做得好的家庭给予更多的社会福利, 而没有做好的就受到很多限制。韩国也是儒家文化圈里的国家, 一直以来该国很注重推崇家庭养老。韩国于2007年制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孝行奖励资助法》, 以奖励法的形式补充完善了韩国养老法律体系。

六、我国应该对待孝文化的态度

由于“五四”及“文革”时期的过度批判, 导致“连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了出去”, 严重打击了传统孝文化。又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冲击, 使传统孝文化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逐渐弱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民间社会已逐渐意识到弘扬传统孝文化的重大价值。

当前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孝文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对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 孝的一些含义已显出它的局限性。“父母在, 不远游”“家本位”“无违父母”等一些思想, 是需要我们摒弃的。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 不能再是“不远游”, 而是要“游必有方”。在《二十四孝》中以父母的“不慈”来衬托子女的孝顺的事例, 与当今社会的现代民主观念有根本冲突, 是当下的我们必须加以摈弃的。当前社会提倡尊重个人独立人格, 以个人成就为取向, 家庭本位已不再适应。发扬子女对父母的平等的爱的伦理精神, 将传统的孝顺改为孝爱。传统孝文化中的“爱亲”“养亲”“事亲”“尊亲”“谏亲”等具有现实适应性的内容应该发扬光大。可以将当代孝子、孝女的事例编成读物, 以通俗语言、感人故事、教育青少年, 因为与其有共同的生活背景, 有利于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对道德教育产生良好影响。此外, 传统节日也是发扬和践行孝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而使孝道世代相传。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 需要正确处理传统伦理的角色等级秩序和现代伦理的自由平等精神的关系, 从而建立一种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伦理秩序。

摘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和命脉, 对当代家庭养老有重要价值。历史上, 孔子、曾子、孟子都曾对孝文化进行了阐释和发扬;汉代以后孝文化被统治阶级异化;新文化运动和文革时期孝文化遭到过度批判和沉重打击;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复苏。当前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迫切需要发扬传统孝文化。孝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家庭养老问题的一剂良药。随着时代的变迁, 孝的一些含义已显出它的局限性, 我们要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 建立一种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伦理秩序。

关键词:孝文化,家庭养老,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20-21.

[2]韩广忠, 肖群忠.韩国孝道推广运动及其立法实践述评[J].道德与文明, 2009, 06 (10) :39-43.

传统孝文化教育 篇2

关键词:孝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77-02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在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突飞猛进的条件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冲击,导致了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孝观念日趋淡薄。这势必会带来家庭关系紧张、社会秩序失衡的不良后果。因此,应该把传统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孝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作用的同时,启发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从而引导学生在“孝”这一情感基础上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基本阐述

所谓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和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尔雅?释训》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由此可见,自古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传统孝文化就是指孝道以及与此相关的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家庭伦理关系的问题。总的来看,传统意义上的孝可以分为从物质方面孝顺和从精神方面孝顺两大方面。其中物质方面:第一,养父母之体,即孝顺父母要赡养父母,让他们吃饱穿暖。第二,慎重地保护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是父母在这个世界上的血脉,承担着使父母的血脉得以传承的重任,因此要慎重地保护自己的身体。第三,传宗接代。在儒家看来,家庭的功能首推延续男子宗系,完不成这一重任,便是最大的不孝。精神方面的孝为:第一,养志。侍奉父母不仅要让他们吃好穿好,还要从细微的地方体察父母的感情,顺随父母的意愿。第二,葬祭以礼。就是要按照礼的要求安葬父母,祭祀父母。安葬父母,要有“哀戚之情”;祭祀父母,要有“恭敬之心”。第三,扬名显亲。古人认为,孝有大小,服劳奉养只是小孝,扬名显亲,才是大孝。创一番功德业绩,让父母跟着尊贵荣耀,才是最大的孝行。

这种以家庭血缘为基础的孝道超出家庭伦理生活的范畴而演变为一定的政治伦理秩序,它在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维护家庭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当时封建统治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具有着封建性的因子,由此,我们对待传统孝文化时应运用文化二重分析的方法,对其加以批判继承,发挥其当代价值。

二、把传统孝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工作,它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使人认同、接受、遵守并践行道德准则和规则[2]。因此,以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孝”这一情感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则和道德行为,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的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一)是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消除不良因素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集体主义受到西方极端个人主义的冲击等等。西方外来文化中这些消极的因素,势必加剧了我国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必然对当代大学生的观念造成这样或者那样的冲击。加之,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部分家庭对孩子过于宠爱,容易导致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们缺乏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当前大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的价值观念还没有最终定型。因而,进行合理有效的孝文化教育能帮助他们分析判别、明辨是非,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学校的教育中融入孝文化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关爱周围的同学、老师,从而激发学生对家庭、父母及国家的责任和爱,这是个人健康发展的前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剧,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其原有的道德观,以致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美德正在被一部分人遗忘。其实,我们现代社会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情感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从基于血缘的对父母感恩开始,感召人们对家、国感恩,唤醒人们对父母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社会的爱,引导人们认同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基于情感基础之上的引导,有利于转变在传授政治理论、道德准则乃至法律规则等相关知识时的空洞说教和强硬灌输,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发展规律。因而,把传统孝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三)有利于培育和完善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任何个体的发展都要以人格的培育和完善为基础,健康的情感发展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方面,人才的成长也是如此。如今独生子女成为了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构成对象,部分学生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十分淡薄。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纠正,那么成人以后他们可能就不懂如何去爱父母,爱他人,更不会懂得珍惜家人与社会的付出。因此在教育中能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的优秀思想,以对父母家人的爱作为爱之升华的根基,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大学生与人共处、与人合作的品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引导其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进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健全人格的高质量人才。

三、积极探索高校孝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大学生孝观念淡薄的问题,提高其道德素质,就需要在充分而全面地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孝的教育,进而在全社会内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家庭和睦与社会发展进步。

(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应避免空洞的说教与灌输,可以利用情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洗礼。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上,可以结合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和视频进行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引发情感的共鸣,激起其对父母、对他人及对国家的挚爱情感,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不孝的反面案例,让学生引以为戒,最终使他们认识到孝不仅是伦理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要求。

此外,学校在开展孝文化教育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隐性教育资源,拓展网络教育的现代化教育平台,通过非正式的教育形式,将之渗透到环境、文化、娱乐、服务等这些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所接触到教育性因素里,塑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从而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比如:积极开展与孝文化相关的节日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以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与传承;开展感恩系列主体活动,或者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对学生中的先进模范进行宣传与表扬,从学生身边寻找榜样,更有利于通过大学生的同理心提高其道德素养。

(二)调动家庭与社会力量,全方位支持学生提升孝德水平

孝文化的内化过程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学生个人在内因上有着主动的心理趋向,更离不开外界各要素的积极参与。社会和家长不能片面地把学生的教育完全推于高校。作为父母,要切合实际地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父母应树立“亲子平等”的家庭教育观,主动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这种良好和谐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威力,它是实施良好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保障。同时,父母也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带领孩子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在践行孝德、服务别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是与孩子内心良性互动、积极反馈的过程,它会启发孩子主动形成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道德意识。

在调动社会力量方面,首先要利用大众传媒覆盖率高、传播范围广的特点,通过大众传媒对孝文化进行正面宣传,激励学生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当然也可以对各种孝行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批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孝观念。此外,政府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兴建以宣传孝道为主题的公园或者诗词碑林,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燃起对先祖的崇敬之情,从而在润物细无声处将孝文化融入人们情感的深处。

由此可见,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才能实现孝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价值的“传播性、放大性、增值性和永久性”[2]。

(三)学生应加强自身修养,为行孝打下良好的基础

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社会道德个体的内化过程,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加强道德修养,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律意识,主动不断地锤炼自己的道德意志,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同时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检验所学的道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是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环节。当习惯转变为人的内在需要并在行动中体现出来时,良好的道德人格才得以真正形成。

传统孝文化教育 篇3

近年来,我们以传统孝文化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孝文化,感悟孝德,实践孝行,培养学生爱父母长辈的情怀,引导学生升华这种爱心孝心,把爱心推及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不断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潜移默化

以浓郁的孝文化氛围培育孩子孝心

首先,让孩了们在浓郁的孝文化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学校将孝敬教育与打造书香校园相结合,制作孝文化教育宣传画,张贴在校园主干道的显眼位置,在教学楼道张贴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图,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孝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广播室周一、周三、周五的节目中,开辟了“经典作品解读”专栏,解读《弟了规》等传统篇目,讲述古今孝文化故事。

其次,让孩了们在研究和感悟中得到启迪。学校定时集中举行孝文化知识讲座,分班举行“慈孝”故事会,促使学生去了解、搜集、感知中国源远流长的孝文化传统。在充分感知传统孝文化的基础上,学生懂得了为人子女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是孝,回报父母以及感激所有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是孝,爱国、爱大卜是“大孝”。

其三,让孩子们在调查和访问中受到教育。在离学校10公里远的栗树湾村有一座“孝了碑”,是一处清代遗迹,也是一个良好的孝德教育基地。每年九月,都要组织一批学生去参观“孝了碑”,通过观孝碑、访孝事、读祭文、写感想,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植根于行 借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孝行

一是开展感恩孝亲活动,着眼于“小”字,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主要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即给父母端一杯茶;给长辈夹一次菜;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洗一次碗(或做其他家务);陪长辈聊一次天;为父母唱一首歌曲;抚摸一次父母的于(或脸);给父母(或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信;给长辈买(或制作)一份礼物;给老师一份满分作业(或试卷)。

二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重阳敬老活动;组织学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孩了们热情地和老人聊天,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帮助擦桌了、扫地,培养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心;组织清明扫墓活动,带领学生祭扫烈士墓,凭吊先烈,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组织社会调查活动,带领学生到农村和镇法庭、综治办调查了解当地农村敬老养老状况。

三是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学校每年开展一系列评比活动来推动孝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在校园橱窗、广播室大力宣传“孝星”们的事迹,掀起了学孝星、比孝心、看孝行的热湖。学校德育室设计开展了“孝老敬老征文”、主题班会、板报等评比和《弟了规》背诵比赛等活动。

三、以孝立人——用孝敬教育增强德育实效

一是孝敬教育构建了和谐校园。开展孝敬教育活动以来,孩了们学会了知恩、感恩、报恩,用实际行动以各种形式表达对老师辛勤付出的尊重,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友好、和谐。同学之间真情交流,感谢同学间的帮助、合作、谅解之恩,掀起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

二是孩了孝心温暖了家长的心。去年春季的一个周末,一名二年级孩了的爸爸像往常一样按时来校接她。当父亲跨进教室时,孩了高兴地迎了上去,并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面包塞进爸爸的于里。说:“爸爸您吃吧,这是我省卜的零花钱买的”。一股暖流顿时涌进父亲的心田,父亲把孩了紧紧地抱在怀里,眼角流出了激动的泪花。在家长交流会上,这位家长说:“虽然现在孩了还小,会做的事少,但我想孩了做了多少事,做到什么程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了幼小的心灵中已经有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意识,这一点我想比成绩好更重要。”

三是孝敬教育也影响着家长。如今,许多家长意识到教育孩了要孝敬父母、孝敬长辈,首先自己得做好榜样,因为孩了的孝敬意识是从一个又一个亲情故事中听会的,孩了的孝敬行动是从自己亲人的一个又一个孝行中看会的。

四、持之以恒——拓孝敬教育深度,提升德育高度

1.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孝敬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学校聘请专家,由校内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收集学生现存的问题,编写孝敬教育教材和教案集,分段设计孝敬教育的内容和行为要求。

2.引孝敬教育课进课程表。一周一节孝敬教育课,学校自编<孝敬实践作业本》,让孩了们每周一记,回家想着尽孝敬心,做孝敬事,为记而促做。

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重构 篇4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传统孝文化,新孝道构建

一、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作为人类文明教化之始的根本地位, 孝, 那么何为孝?对孝的历史可追述到《尔雅.释训》, 先人对于孝的理解, 对孝的解释——“善事父母为孝”;《孝经》:“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说文》中认为“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乘老也”。

学术界对孝文化的内涵具体界定不同, 但“善事父母”这一核心内涵为大多数学者认可。学术界人士如杨国枢等人通过查阅资料《礼记》、《四书》、《孝经》等经典古作品, 及著名近现代的作家等的著作家训中有关孝道的语句进行内容分析, 就相关事例研读深究, 发现: 敬爱双亲、顺从双亲 ( 无违) 、谏亲于理、事亲以礼、继承志业、显扬亲名、思慕亲情、娱亲以道、使亲无忧、随侍在侧、奉养双亲 ( 养体与养志) 、爱护自己、为亲留后、葬之以礼以及祭之以礼这些以父母为对象的十五项传统孝道最为广泛传播。[1]沈善洪、王凤贤与孝的起源相联系, 认为:“孝的内容有两种形态:一是对于在世父母的孝, 包括奉养、尊敬、服从等方面;二是对于去世的父母、先祖的孝, 即‘追孝’, 这是对在世父母之孝的延伸, 也是对祖宗崇拜在新条件下的转变。”[2]

肖群忠博士从文化的角度全面分析的孝的基本内涵, 即除了“善事父母”这一儒家所倡导、并为国人所认同的涵义之外, 还有另外两层涵义:一是尊敬祖宗;二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孝的这三种涵义并不矛盾, 恰恰相反是可以同时共有的, 但是研究发现早在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后两层含义较为占主导, 随着历史的推进, 孝道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善事父母成为孝的核心意蕴。[3]

二、传统孝道的当代价值

孝文化在原发性、综合性, 在儒学中有较好的体现, 因此, 研究孝文化, 对于全面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对于进一步研究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 意义非凡, 对正确继承祖国传统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孝道在传统中国社会的文化内含是非常丰富的, 可以说,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 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研究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孝道是每一个中国人人伦道德的核心和重要根本, 处于诸道之首、百善之先和教化之始的根本地位。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 自然是没有错的。”[5]孝的观念是传统中国家庭家族养老的文化价值基础。弘扬孝道的这种合理内核, 在当代社会, 对于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继承敬老尊老的传统风尚, 有利于形成健康合理的代际关系。在传统社会孝文化全面普及、孝道思想根深蒂固的背景下, 出现了“三世同堂”、“四世同堂”, 甚至“五世同堂”的合家欢乐的美好现象。想象一下, 高龄老人生活儿孙满堂的在大家庭中, 老人不仅得到经济方面的保障精神上也是满足的。犹如大同社会, 老人得以颐养天年, 共享天伦之乐, 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这是养老问题的关键, 最大的发挥了养老保障功能。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 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 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形成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氛围。

三、新时期构建与时俱进的孝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传统孝道思想,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改造, 赋予其时代精神, 做到与时俱进, 形成现代孝道观, 有利于社会老龄化问题、促进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

从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的角度, 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 一) 正确认识家庭养老问题, 继承和发扬传统孝道文化精髓。衰老已经死亡是必定的生命循环, 人人都会面临的生命历程, 关心每一个老人就是关心以后自己的晚年。因此人人不要冷漠老年人, 应当关心他们, 用尊重、同情和容忍的真情去帮助和照顾他们, 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这不仅有益于家庭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 也有益于个人, 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我们一定要继承敬老尊老的传统风尚发扬中华民族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美德,

( 二) 自重保全自己, 减少老人忧虑。对老人最大的不孝莫过于让老人晚年孤苦伶仃, 生活无靠, 甚至到了晚景凄凉的地步。有语曰“父母在, 不远游”, 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三) 厚养重于厚葬。随着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影响着人们意识的改变。新世纪以来, 大家庭、家族、宗庙渐渐消失, 丧葬方式的也大大改变, 对于厚葬重祭的现象减少了很多, 但是仍有存在。因此, 我们提倡应彻底改变观念, 厚养要胜于厚葬, 多缅怀老人, 内容往往要比形式有意义。“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四) 精神赡养要多于物质赡养。一定的物质赡养是必要的, 但是精神上的瞻仰尤为重要, 给人精神那个上的支持和知足。真情至上的道德理念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的观念。另外。

参考文献

[1]杨国枢.《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M].台湾:桂冠图书公司出版, 1989.77.

[2]沈善洪, 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89-90.

[3]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12.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307-308.

传统孝文化教育 篇5

一、弓|言

“孝”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时,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并且呈现出非常丰富的内涵。但是,在这一领域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目前有关于“孝”的起源和内涵是孝文化研究探讨所涉及的最基本的问题,许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们如何使传统“孝”思想现代化、以及如何解决当前学术研究的视角相对较单一这一问题,学界经常性的忽视了有关“孝”哲学这一重要的角度;“孝”是“仁”之本,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孔子的“仁”,可目前却是探讨“仁”的多,而研究“孝”的少。

我们不能忽略早期学者所作的贡献。国外的学者们例如郝大维、罗思文对孔子的研究较为突出,他们主要介绍孔子以及孟子的思想,翻译《论语》《孝经》等著作。由于当时语言上直译的条件匮乏,导致了西方人经常用西方的思想来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得后来中国哲学被西方哲学思想同化。这些学者们在对“仁”“孝”“忠”的思想上进行了全方面的注释,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本选题将在吸收前人先辈巳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亲亲相隐”的视角来解读《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二、孝文化产生的渊源

儒家哲学的理论运思模式是从天人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对天道的理解,来形成现实社会的哲学伦理观念,孝本质意义上基于儒家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对天地男女这种创化本源的思考。“《周易》讲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错。’

这里所讲的就是把基于天道本源的男女作为社会最初始建的一种现实起点,男男女女组建成的家庭以繁衍后代的这一家国建构为要求,客观上要求基于这种亲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维系这种伦理的“孝道”,任何的生命个体,都是来源于父母的精血汇集而成。自然界当中生命个体的孕育成长,都离不开父母双亲的呵护哺育,自然界的动物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义,我们作为人子,自然也会产生出这种原始“孝”的观念。从“孝”观念的起源来看,其最本来的含义就是“对于生命的延续”。由此逻辑发展而出的祭祀祖先的行为和敬老意识。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衍生出了善事父母。“善事父母”还应当包含繁衍后代、以及尊祖敬老等行为。

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天下”的中国社会当中,“孝”是人伦关系得以创建延续的基础,只有懂得了孝,才能够使得家庭和睦,使得社会和谐稳定,进而促进国家的繁荣。“孝”是人对人伦的一种深入的认识,要构建一个好的人伦关系体系,需要一种正直、真心、虔诚、尽心的品质,这种品质最基本的实现形式就是“孝”。只有遵循了人性中最本能、出于本心的道--孝道,个人意识到“孝”是人的本性,通过修身达到对孝的一种认同、践行和传承,这个过程是“成己”的,即先使自己成为一种为社会道德伦理所遵循的样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再推而广之才能使别人得到益处,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孝”不仅是一种家庭伦理规范,而且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孝与仁,孝与忠,在孔子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是在道德实践当中共生的。孝悌是仁的根基。《论语》当中就讲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看来,为人孝悌,也就做到了仁,这是一以贯之的。而“孝”与“忠”,自然就可以做到推而广之。“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从事父母可以推广至事君主,孔子在这里就将“孝”扩展提升到了社会、政治层面,赋予了其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从孔子的表达中不难看出。孔子最终注重的还是民德之厚,而非单纯的政治教化,所以孔子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作为人之本,“孝”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始末,“孝”作为血亲伦理的基本元素,对家庭和社会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有句老话叫百善孝为先”,讲的就是这种血缘亲情所产生的“孝”。“孝”是家庭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规范。血缘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孝”是最重要的家庭伦理原则,孝亲观念乃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一脉。

“孝”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之一。要认识孔子的孝道思想,就要先了解孝,“孝”并非只是对父母进行物质生活上的奉养,即孔子所要求的“能养”,这只是“孝”应该具有的本义,是最为基本的要求。

孔子认为“孝”的产生是必须以人类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作为基础。《论语》一书中,从“老”与“子”的家庭观念关系角度出发来阐述“孝”的两个基础。其一,就是从人类的自然血缘亲情出发,“老”产生“子”;其二,就是从社会等级的差别上出发老”与“子”之间是有着本质差别的,“子”就应当守礼,对“老”敬孝。《论语》就是从这种人类最原始的自然亲情血缘关系出发,来确定“孝”产生的基础。

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践行孝敬的思路

在《论语》的记载当中,子谈论“孝”,有两个大的突破性观念是过去所没有的。在西周时期孝”这一观念主要是体现在我们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因此,它带有极其浓重的宗教色彩,在当时分封制的社会大环境大背景下,“孝”主要是作为一种宗族道德,而“孝”所蕴含的人伦意义,或者是“孝”作为家庭道德所具有的内涵并不突出。而孔子论孝,则实现了“孝”由宗族道德向家庭道德的转换,“孝”主要是用来规范以父子关系为主的家庭伦理关系,其过去尊祖敬宗的涵义尽管没有被“孝”完全的替代,但是分量也已经微乎其微了。

孔子所讲的“孝”,无论是讲“不远游”也好,知“父母之年”也好,其目的都是在于为了施孝,这里并不单单是指为人子女要在物质生活上奉养父母,更多的是要表达对父母所产生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敬爱之情。孔子对于“孝”的重视,当中也贯穿着仁的精神理念,他将“孝”与“敬”、“孝”与“礼”相互关联在一起,这极大的丰富了孝的内涵,这是过去的思想中所不曾有过的。

孔子认为,作为子女,我们应当从内心深处去尊敬父母,对父母行使孝心也是要求我们要发自内心的敬重、奉养父母。“爱亲”与“敬亲”是相互的,“爱亲”可以从“敬亲”中表现出来,“敬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爱亲”的行为。孔子认为如果仅仅是在物质上X才父母进行赡养,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孝亲的最基本要求便是要养亲、事亲。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所讲的“孝”其实就是无违于礼、所讲的“仁”就是爱亲爱人、我们要能够做到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重、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尽心的侍奉、做到不让父母挂念自己的安危、这就是孝的表现。孔子不遗余力地弘扬“孝”文化,孔子的一生,验证了从平凡到不平凡的过程。三岁丧父,由其母亲带回家养大,生活的十分贫困,地位也极其的卑微,孔子的青少年时代极其的平凡和普通。然而,孔子却立志求学,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间接的影响了其后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统孝文化教育 篇6

摘 要:当今之乱象,社会已形成共识,其主要原因在于近200年来对传统文化的疏忽和破坏。都大声疾呼要恢复传统教育和圣贤教育,能有这样的共识是中国之幸、民族之幸,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当前最紧迫的应从何处入手?应从中国文化的根入手,但是根又是什么呢?古大德早就告诉我们了,中国文化的根是孝。《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①当前,学习和落实中国的传统孝道思想对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孝道;伦理道德;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48-02

一、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孝道影响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庭生活到政治生活,无一不体现了孝文化的影响。

(一)孝文化对古代家庭生活的影响

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②《礼记·祭统》有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养)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是故孝子之事亲者,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孔子认为,孝悌作为道德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到善始,百善孝为先。儒家的家庭孝道主要有有生养、死葬、时祭。儒家将祭祀作为祖先生命得以延续的象征,并强调养观其顺、丧观其哀、祭观其敬的孝道形态。《孝经·开宗明义》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论语·为政》中说:“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里仁》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由此可见孝敬父母首先从修身开始,时时刻刻不让父母担心自己。总之,传统的孝文化强化了家庭宗亲观念,在维护家庭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孝道对古代政治的影响

《论语》有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也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孔夫子将“孝悌”与一个人在政治生活的表现联系在一起,也将孝悌看作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道德力量。曾子则是将庭闱之孝推演为对君忠诚的集大成者,将孝道直接注入到政治生活之中。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也。”意思是说:君子倡行孝道,具有忠君、重礼的用处,人臣忠奉其君为臣之根本。曾子又云:“孝子善事君”,即孝敬父母的人一定善于侍奉君主。由此可见,曾子将“孝道”与“忠君”联系起来,给家庭孝道文化打上了浓厚的“忠君”烙印。孝文化影响政治生活,反过来,政治制度也在维护者孝的传承,比如刑罚里有一条叫“侵权处分”即父母说把这个儿子判三年,马上就批准。父母说我这儿子不孝,你把他拿去杀了吧,法官马上判,什么都不要审了,所以子女都怕父母。为什么?那是“父母之命”大家都认为这是正确的,哪个做父母的不爱自己的子女?父母若是不爱你,那自身真正的出了问题了。有这样一条法律,儿子确实不敢不孝。反过来,子女是无权起诉父母的。

二、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孝的基础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对孝的基础的认识极具价值性,社会上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忤逆之事,与子女的亲情淡漠不无关系。父母的恩情可以归纳为十种:

第一是母亲怀胎的时候对胎儿守卫爱护的恩德;第二是临盆生产受尽苦楚的恩德;第三是生下孩子就忘记所有痛苦的恩德;第四是自己咽下苦涩,吐出甘甜给与爱儿的恩德;第五是回施干净给与孩儿而自己将就污湿的恩德;第六是哺喂乳奶和抚养教育的恩德;第七是替孩儿洗濯屎尿不净的恩德;第八是孩儿外出远行,慈母在家挂心忆念的恩德;第九是对孩儿深深加以体谅抚恤的恩德;第十是终生直到究竟都没有穷尽对孩儿怜爱愍念的恩德。

(二)孝的三种形式——孝身、心、性

古大德王凤仪老先生在其学讲到“孝亲,必得孝亲三界”。三界指性、心和身。孝身要从父母衣食住行上留心,使父母的口福不缺,按四季更换衣服,卧宿使其安适,行动有人扶持。孝身虽然很重要,但是只有孝身还远远不够。还要孝老人的心和性。在《论语》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也问孔子孝,子曰“色难。”孝心要处处顺从父母的心。父母所爱之物,我必爱之,父母所爱之人,我当敬之,父母所愿意的事,我当奉行之。《弟子规》中也提到“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③理解老人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人老了,心有余力不足,心中牵挂的事情更多了,总是放心不下。如果对老人的难处不理解、不体贴,只是嫌老人多管闲事,说话啰嗦,因而生起反感,动不动便刺伤老人的心。这样,很容易使老人产生伤感,即使给老人做再好的饮食,老人也不感到香甜,心情也不愉快,这便是不能孝心的缘故。孝性尤关重要,要时时顺着父母的性,使父母心中欢喜,按着父母的性,随快随慢,务要使老人天性和乐,面无愁容,不使老人动性,含饴弄孙,以乐天年,那么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让父母当下就享受天堂的生活。④

人在社会上工作,不论离家远近,能够尽职尽责,出色的完成任务,不令父母挂念和操心,就是孝子。尤其是一提到儿女,父母感到心满意足、十分欣慰,比较庭闱之孝,其份量还要重要的多!然父母做事,也不免有错处,若一味的顺从,难免会陷亲于不义那也不算真孝,老人有错,做儿女的必须给补上,这才叫真尽孝。《弟子规》中也讲“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⑤在《孟子》中有三不孝之事也可以说明,如果父母有过失,还一味的顺从,那也是不孝。

子女要孝敬父母,必须要有好的性格,光心好而性不好,孝道也行不圆满。子女知孝容易行孝难,在行孝的过程中,易受气秉所拘,物欲所蔽,秉性难化,虽然心里上想尽孝,可是老觉得父母有哪方面不合自己的心,动不动就发脾气,使父母伤心,难道是老人有问题吗?不是,而是当代社会人的德未修、感未至!只有自己先正心、化性,才能达到孝老人的目的。endprint

三、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一)孝是修身、齐家之根本

中国过去的教育,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每个人会常常想,自己在社会上,道德、学问、事业能为社会所尊重,是祖宗之光荣。今天社会努力精进的动力是什么?是名利,大家拼命的去做。为什么?钱财在那里鼓励,在那里推动。如果没有钱财,谁肯去做?从前人努力工作,他的动力是孝道,他想到祖宗,想到父母,我一定要努力修养积德,使我们的父母有面子,我的祖宗很光荣,这个动力比名利高尚的多。这是我们几千年的文化道统,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所以对于祖宗的祭祀,祠堂的建立,都是非常重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大根大本。人能够孝亲,能够不忘本,自然能够心正行正,不会做坏事。

孝字是百行之源,孝就是为人子之道,子女的本分是一个孝字,孝乃天经地义,人伦之本,八德之首。水必有源,树必有根,根深者叶茂,源远则流长。人的根就是父母。父母在五行中属土,土能养万物。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富国强民。很多事例也表明,孝敬父母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情,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一个孩子对生养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感情,怎么能开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

百孝篇中有几句话令人深思“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 诸事不顺因不孝 福禄皆因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后孝子万古传 孝能感动天和地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孝子齐家家能好 孝子治国国能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兽实可怜”。古大德也说过: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笔者认为,不要把古大德的话再看成糟粕了,我们一定要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二)孝是构建和谐社会力量之源

在古代,孝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从语言学上来看“教”字,其左半部是一孝字,表明教学的目的是让人懂得孝道,将孝字拆开来看,上半部是一老字,下半部是一子字,表明孝的核心是老与子的和谐,父母与子女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弟子规是儒学的精华之所在,开篇就谈到孝,将孝放在整篇文章最重要的位置,从小就要培养其恭敬之心,长大后在社会上才有立足之地,可以看出古大德对小孩教育的良苦用心。夫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⑥爱人从离我们最近的人,对我们功德最大的人身上开始,由近及远,从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实行远孝,孝于万古,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为千古人子孝道做楷模,留孝名于青史,遗孝风以化人,才是真孝子!人能把孝道行到圆满处,便能救国救世界,就是由小孝扩充到大孝,近孝推及到远孝,将身化行全球,使欧美的老人,也得享有子之乐,中国的父母,全得欢喜之心,那才是算以孝治天下,达到孝道圆满的目的!⑦

注 释:

①孝经[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24.

②曾子·子思[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10.

③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26.

④家庭伦理演讲录[M].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2006.8.

⑤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6.

⑥论语[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52.

⑦家庭伦理演讲录[M].北京: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2006.8.

传统孝文化教育 篇7

衢州, 古称姑蔑、大末、信安, 唐初因境内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处浙江西部, 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 秀丽的一方山水, 勤劳而智慧的劳动人民, 孕育出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一处处史迹, 一件件文物, 一个个名人在述说着衢州六千年的历史文明, “孝文化”活生生地存在其中。根据浙西衢州的历史痕迹和平日工作的接触, “地名”、“牌坊”、“祠庙”、“戏曲”、“雕刻”与“口头传说”等均对“孝文化”进行了有力的阐述与表现。

一、有关“孝地名”文化的表现形态

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古地名“孝悌里”, 位于城市北面衢江南岸。作为古地名, 忠实地记载一则千年以前的“孝悌”故事和相关“孝悌”文化遗存。“孝悌里”于《明一统志》中载:“在府城北五里, 宋赵抃宅, 赵抃丧继母与弟赵拊结庐守墓三年, 足不出庐。”县令榜其孝悌, 南宋文学家楼钥题书“忠孝之家”, 因此沙湾村又称“孝悌里”。但孝悌里作为村庄地名已鲜为人知, 仅在历史文献中能查阅。

中国的孝悌文化, 孝在传统文化中排在第二, 即忠、孝、节、义。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孝, 成为基本道德观念之一, 也是“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地名“孝悌里”用最简单明了的孝悌文化, 对广大民众宣传尊重、供养长辈, “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素材。

以地名形态表现“孝”文化的在全国各地也有存在, 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例如:山西省“孝义”县, 以县人郑兴孝孝义得名。湖北省有“孝感”县, 以南朝孝子董黯立为县名。浙江省湖州原有“孝丰”县, 相传孝丰历代多孝子故名, 并县后称孝丰镇。金华市有“孝顺”镇, 相传古时有许姓孝子孝顺父母得名。江西省东乡县东有“孝岗”镇, 源自孝子岗地名。四川德阳市有“孝泉”镇, 以东汉孝子姜诗家居园中泉池“孝感跃鲤”诏名“孝感泉”得名。此外还有广州“光孝路”、“光孝寺”;徽州“慈孝里”;南京“孝陵”等以“孝”命 (得) 名的地名, 作为地名标识在留存。每一处地名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孝”文化典故, 也是传播、记录“孝”文化的一种形态。

二、有关“孝牌坊”文化的表现形态

衢州北门外赵抃故里沙湾村“孝悌里”牌坊, 又称“忠孝之家”牌楼。旧志按:其地在今城北, 名书院。上仅住村民十余户, 无复有赵氏子孙居之, 牌坊已圮, 然残碑、断碣略犹有存者。此牌坊为四柱三门五楼青石牌楼 (坊) , 原立于沙湾村书院自然村口。坊额为正面书“忠孝”, 背面书“忠孝之家”。最早坊额为苏公 (东坡) 所书, 因时间久远字迹已模糊不清。到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衢州知府林明伦出北郊过“孝悌里”时, 有感并书“忠孝”, 额序:“衢州孝悌里宋清献。”此坊虽已残圯, 但其内涵和孝悌精神尚存, 是孝道文化传播的遗址。

以牌坊 (牌楼) 形态表现“孝”文化的在大江南北, 各地曾普遍存在, 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以安徽黄山歙县为例有:“慈孝里”牌坊 (在富竭乡棠越村) ;“黄氏节孝坊” (在郑村乡郑村) ;“旌孝坊” (在潭渡乡) ;“双节孝坊” (在许村乡环泉村) ;“章氏节孝坊” (在北岸乡青林凹村) ;“节孝坊” (在定潭乡) ;“汪氏节孝坊” (在溪头乡蓝田村) ;“宋享遐妻节孝坊” (在上丰乡潜口村) ;“方氏节孝坊” (在富竭乡稠墅村) ;“吴氏节孝坊” (在富竭乡稠墅村) 等, 不胜枚举。

以牌坊 (楼) 传播“孝”文化, 是一种具有广泛宣传效果的手段。作为古代城市雕塑的牌坊, 立于街头渡口, 时时刻刻地向过往行人传播“孝”道德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由于对以牌坊 (楼) 传播“孝”文化的愚昧无知, 使各地古牌坊被大量拆毁破坏。牌坊虽然消失殆尽, 成为“隐性“孝”文化遗产”, 但其历史文化内涵仍然存在。

牌坊俗称牌楼, 又称坊表。古人言可为坊, 行可为表, 坊表名义见于《礼经》。宋以后乃用以表扬人物, 而揭橥之名曰“牌坊”。每一处“孝”牌坊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孝”文化典故, 牌坊也是传播、记录“孝”文化一种形态。作为城市雕塑“牌坊”是以一种高贵形态出现的点缀建筑, 且具有传统儒家智慧和道德的文化内涵。

三、有关“祠庙孝悌”文化的表现形态

以祠庙传播“孝悌”文化最典型的是“周王庙”, 全称周宣灵王庙, 亦称周孝子祠, 在浙江境内 (钱塘江流域) 较多。衢州周王庙, 位于城内下营街, 南宋时为周雄而立, 系浙江和江西各地周王庙的祖庙, 供奉周王漆布金身。据志书记载:周雄系新城县人 (今富阳新登) , 宋淳熙戊申 (1188) 三月初四日生。幼时随父到衢行商, 与衍圣公孔文远同学, 相交甚密。嘉定初, 周雄24岁时, 因母病祷于婺源之五显圣王庙。归舟至衢, 闻母死讯, 即仰天捶胸一恸而绝, 其尸僵立舟中不仆, 衢人异之。南宗孔氏家庙衍圣公孔文远感其诚孝, 为其捐款漆身塑像立庙以祀。由此可见, 周王庙始建于宋嘉定四年 (1211) 。

“周孝子祠”庙内雕刻有二十四孝图。内涵是传承中国的孝悌文化, 孝在传统文化中排在第二, 即忠、孝、节、义。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孝, 成为基本道德观念之一, 也是“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孟子《离娄上》有“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一词。所谓不孝的三种情况指: (1) 对父母的过错曲意顺从, 使父母陷于“不义”; (2) 家中贫困, 父母年老, 子女不供养父母; (3) 不娶妻, 没有儿子, 断绝子嗣。传统的“孝”以血缘“亲亲”关系为纽带, 以个体家庭经济为基础。“周孝子祠”用最简单明了的孝悌文化, 对广大百姓民众宣传尊重、供养长辈, “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

以祠庙形态表现“孝悌”文化的在各地普遍存在, 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 以祠庙为中心, 使广大民众接受“孝悌”文化的教育 (熏陶) 。

四、有关“戏曲孝悌”文化的表现形态

戏曲文化在明、清二朝代得以充分发展, 作为农耕文明时代, 戏曲是社会中重要的娱乐活动。衢州在明、清二朝代“周宣灵王庙会”旧时以农历三月初四到四月初八, 为周宣灵王之诞辰, 连续演出三十五日的戏曲, 以示庆典, 亦称“周王庙会”。因为庙会以看戏曲为主, 所以俗称:“看三月三”。

庙会以旧时衢州城关为核心, 各街坊社隅, 均分社迎神, 沿街张幔植台, 演剧以乐神。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清郑桂东有诗说到此事:“农忙时节入城来, 歌舞沿街挤不开, 三月三连四月八, 大周王庙看开台。”

庙会实际上是一次传统孝文化的大宣传。所演戏剧有西安高腔的《孝顺歌》、《母子相会》、《三孝子》、《孝守节》、《连中三元》、《香山显灵》等;衢州昆腔的《桂花亭》、《状元拜堂》、《烂柯山》、《渔家乐》、《宝莲灯》等, 以及务剧、徽戏、浙西目连戏等, 类似今朝的戏曲大会演。

以戏曲形态表现“孝悌”文化的在各地曾普遍存在, 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 在岁时节令、庙会佛节、寿庆婚礼、会馆庆典等场合, 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五、有关“孝雕刻”文化的表现形态

在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万川村, 有一座陈氏祠堂的砖雕“二十四个孝”, 陈氏祠堂的“二十四孝”砖雕是在1915年所雕, 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它是浙西地区现存砖雕中的极品, 保存完整, 堪称历史文化瑰宝。全国各地在古建筑由采用雕刻技法, 用石雕、木雕、砖雕等材料, 采用圆雕、透雕、浮雕、平雕、线雕等表现手法, 把二十四孝图的人物故事雕刻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给人以艺术享受, 把“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等二十四个孝故事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其工艺精湛, 人物造型古朴, 构图巧妙, 保存完整。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将二十四个行孝的故事, 以人物为主体, 以山水、花草、禽兽、楼阁等为衬托, 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地传播儒家思想的画图, 栩栩如生, 实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例如:在普陀山法雨寺有一组著名的“二十四孝”石雕图组, 在社旗县山陕会馆发现的元朝画家郭居敬绘制的、用灰色大理石雕刻在柱础上的二十四个孝图, 在衢州周宣灵王庙存“二十四孝”木雕图组。每一则故事都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年代、人物和孝举, 图文并茂, 雅俗共赏, 既独立成章, 又可连成一片, 组成一幅大气、朴拙、本色、自然的考文化作品。

同时在民间民居中, 也存在大量的以“孝文化”为内容的建筑装饰构件, 在石材、木材、青砖等材料上, 将孝的故事以人物为主体, 以山水、花草、禽兽、楼阁等为衬托, 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传播儒家思想的画面, 栩栩如生, 实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教化的作用。

六、有关“孝口头传说”文化的表现形态

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 相传为元代郭居敬选辑的, 它流传了700余年, 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对弘扬孝道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十四孝”及各地方版的“孝”文化故事源于我国民间, 多以口头形式流传至今。

《搜神记》这则故事虽然只有179字, 非常简练, 但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有情有节, 十分完整, 并为董永卖身葬父这个故事首开神话之端。其实, 早在三国魏槽植的《灵芝篇》这首诗中, 就有了这则故事的轮廓。由此证明, 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前。

随着时代的推移, 这个故事广为流传, 除民间口头传说外, 也被文人写进了传奇及剧本。宋、元诸本就有《董永遇仙传》, 戏文有《董秀才遇仙记》等, 都使故事有了神话色彩。同时, 董永也由一个原本只是个“半耕半读”的穷农民, 变成了一介黄门秀才。在敦煌变文中的《董永行孝》, 亦与上述传说大同小异。而且, 明代心一子的《遇仙记》、顾觉宇的《织锦记》等传奇中, 也都说董永是个秀才。到了清代, 许多地方剧种都趋循上述, 并以浓墨重彩进行渲染, 使故事更生动感人。这无疑是文人对董永贤孝勤劳的品德的一种敬慕, 对恩爱夫妻被人拆散的一种同情, 并寄托了一种美好的企盼和诚挚的祝愿。

“孝”文化中传承着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道”思想, 体现人生观和政治理想。“人道”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 《礼记》提出:“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 人道之大者也。”对于“道德”, 老子以“道”为天下万物之本原或普遍规律。“德”为“道”之分, 即事物的特殊规律或特性。亦作为社会伦理准则, 用以评价个人品德、修养、行为的善恶。古人以孝悌、清廉文化用祠庙供奉祭祀形式予以宣传, 教育民众。这应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础。孝悌等伦理思想, 亦称“德政”, 《论语·为政》:“德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用德和礼加以感仪, 例则可使之知耻之心。和谐社会的构筑, 必须有理论基础, 教育 (基地) 办法。古人这种实实在在, 一目了然、行之有效地用“祠庙”供奉祭祀的形式;用“戏曲”表演的形式;用“地名”记载的形式;以“牌坊”表彰的形式, 用“口头传说”文化的表现形态等形态应加以宣传, 以更好地教育民众。

传统孝文化教育 篇8

2012年11月8日,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建设需要加速推进, 这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 这对我国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他还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国家, 给我们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生命源泉, 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而“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弘扬中华文化, 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必须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的内容及基本精神, 正确认识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的价值为前提。

二、“拒父入门”和“孝男背母赏梨花”事件的思考

2013年11月12日, 发生在南京“拒父入门”的亲情伦理断裂的一个场景, 寒了公众的心, 近六旬的张老汉, 从湖北乡下远道而来, 看望大学毕业在南京安家立业的儿子, 竟然吃了“闭门羹”, 流落街头。原因是他觉得儿子是嫌他穷, 怕带回家丢人。农村人的说法, 张老汉算是喂了头“白眼狼”, 举全家之力, 将儿子从泥土里推出来, 上了大学留在城市, 却反过来嫌父亲穷困, 怕其丢人拒之门外。此情此景, 不但让人心酸, 更是心生愤慨。由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案例, 2014年4月9日, 正是梨花盛开的时节, 魏县万亩梨园景区到处都是赏花人群, 有一位男子背着老母亲在梨园徒步赏花, 被人摄入镜头传至网络, “孝男背母赏梨花”随即成了网络热图。如此温暖人心的画面, 引来网友纷纷赞誉。经过多方查寻, 记者了解到, 画面中的男子是邯郸市一名公务员。有曰:“孝, 乃百行之本, 众善之初也”,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孝”自古以来被上至权贵, 下至黎民百姓推崇备至, 按理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 “孝”践行的更好。而事实摆在我们眼前的是“拼爹”之风盛行, 当他们在遭遇人生不顺时, 就会笃信“出身论”, “恨爸不成刚”的过激情绪, 对自身贫寒之家心存芥蒂。

面对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 儿女们都借口工作忙不能时常陪伴在老人身边, 让年逾古稀的老人倍感寂寞、孤独。2014年央视春晚王铮亮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真挚的演绎和平实的歌词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泪点, 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成为春晚舞台的最大亮点, 也在许多人的心里留下了思考的音符。其实老人奢求不多, 只要多陪陪他们, 就很满足了。这位孝男背母赏梨花就是一个孝子对母亲应做的事, 无关身份, 这是一种至纯的孝道。

三、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的的必要性

“孝”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流淌不息, 给中华民族注入生命活力, 根深蒂固, 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细胞的, 国家的和谐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而家庭伦理关系的根本纽带就是“孝”。但现实生活中, 许多老人虽然儿孙满堂, 却依然衣食无着, 更有甚者, 不但不照料年迈的父母, 反而还打父骂。现代社会正面临着家庭失和、老人失养, 重提孝道, 倡导尽孝, 力倡家庭和睦、个人安身立命和道德自律的人文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行列, 我们不仅要构建养老制度, 更要精神养老。未来中国的养老应充分重视“孝”文化的导向作用, 以文化为依托的全面养老制度保障体系。我们国家要生存和发展, 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必须依靠我们民族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来支撑, 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兼容并蓄, 继承创新。习总书记提倡要实现“中国梦”, 这个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其中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离不开中华孝道的复兴。像孝道中的仁爱本性, 责任义务, 感恩道义, 和顺意识和爱国情怀, 就属于我们必须坚持的“文化自信”, 孝作为人伦之本, 百善之先, 对今日之中国要发挥文化担当。孝文化既有民主性的精华, 也有封建性的糟粕, 但不妨碍我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加以批判扬弃, 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 对其进行现代转化。

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面临的挑战

1.面临工业化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现代理念崇尚创新, 小农经济让位于社会化大生产, 这使得“孝”文化本身相对的同一性与稳定性受到了巨大冲击。2.面临着城市化的冲击。在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 人口流动与迁移加剧, 大量农民从本土、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社会的急剧转型, 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使得前辈人曾拥有的经验, 曾经的“安土重迁”, 故土难离的观念, 以及包括“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 失却了现时的依据。并且在农村固守的, 大多是年迈的老人。3.面临信息化的冲击。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年轻人接受新信息快捷, 这使得以往那种依赖上辈经验, 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的现象极大改观, 老一辈的权威价值下降, 由此, 隔阂出现, “代沟”形成, 有了上、下两代人互相学习或者老一代向年轻一代的学习, 这意味着传统孝文化正发生转变。

五、总结与未来展望

中西“孝”文化比较探析 篇9

1 中西孝文化的相同点

有人说:“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西方不存在“孝文化”,外国人不讲孝。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孝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笔者认为西方人也讲孝,也有“孝”文化。中西“孝”文化是全人类共同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相同点。

首先,孝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中西方是一致的。《孝经》中孝居道德规范最高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还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义,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也就是说,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民固有的自然的行为。《二十四孝》中记载了许多孝敬父母的事例,如闵损单衣顺母、老莱子戏彩娱亲、朱寿昌弃官寻母等。西方也认为“孝”是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很多英美社会的道德规范都源自被认为是英美文学和艺术创作源泉的《圣经》。基督徒所信奉的耶和华上帝给人类社会颁布了十条必须遵守的诫命,其中第五条就是“当孝敬父母”,基督教教义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其次,“孝”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这在中西方也是相同的。人类是群居性、社会性的动物,人的归属感使人们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相互关心照顾,家庭就是人类获得归属感重要形式,“孝”也就成为维持家庭关系的纽带。《孝经》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即我的肉体是我自己的,也是父母给予的,不能随意损伤,是孝的开始;要完成自我人格,把正确的道理传播天下,以彰显父母的美名为孝之终。西方有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尊重老人的社会风气,尊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子女的心目中父母是最有贡献的人,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必须孝敬父母,唾弃不尊重老人、虐待父母的行为。

最后,孝是中西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中国文学关于孝文化的作品不胜枚举,如《论语·里仁》的“父母在,不远游”、《孝经》、孟郊的《游子吟》、李密的《陈情表》等。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内容。如莎士比亚著名悲剧《李尔王》,谴责大女儿和二女儿虐待父母,歌颂三女儿孝顺父母。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也写了女儿的孝心使神经失常的父亲恢复健康,等等。

综上,中西“孝”文化有相同点,是全人类共同文化的一部分。但因中西文化土壤不同,文化源头不同,中西孝文化又有不同点。

2 中西孝文化的不同点

中西方的家庭伦理基于不同的自然、文化、政治与经济因素,产生了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家庭伦理的基本特征是父子关系为主轴,以孝为核心,家庭本位及宗法人伦;西方则以夫妻关系为主轴,以爱为核心,个人本位及契约人伦的关系。笔者试从社会、文化、政治与经济角度进行比较。

首先,从社会角度比较

中国是一个家庭纽带紧密相扣的宗教社会,其特征是“家国同构”,“孝”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各有所依,保持家庭稳定,维持社会和谐,即对长者和统治秩序的敬畏和服从,这是孝的社会意义。中国历代封建政府以尊老养老为治国根本,强化家族观念,“三世同堂”、“四世同堂”随处可见。受儒家思想影响,孝在家庭中体现为子女对父母的行为和态度,父母是家庭的绝对权威,服从父母是孝顺的一种体现。虽不排除子女“谏诤”的存在,却建立在肯定父母绝对权威的基础上。孔子认为:“事父母几谏,见志不同,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子女侍奉父母时对父母不对的地方,要婉转地规劝。若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仍要保持恭敬,不能触犯他们,自己虽感到苦闷,也不能埋怨。

西方不同,人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与中国人以父母为家庭的绝对权威不同。卢梭认为:“最原始的社会,唯一自然的社会,便是家庭;但儿子依附父亲,亦只是限于需要他保护的时候,一旦不复有这种需要,天然的结合便分解了。儿子不需要服从他们的父亲,父亲也不再要照料他的儿子;彼此便变成了同等独立的。如果人民人人结合在一起,这结合也是不复是处于自然的,而是出于同意的,那时候家庭本身的维持,全赖着契约。”由此可见,西方人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家庭代际关系中,父母需抚育子女,子女不用供养父母。父母子女都较独立,喜好自主生活,父母的赡养义务交给社会,促进西方社会养老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从文化角度比较

中国传统观念讲究“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孝为人之本”的孝文化思想在中国文化里占据重要位置,贯穿中国历史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很多地方以孝闻名,孝子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董永卖身葬父,就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且对“不孝”也有明确规定,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至今影响着国人的婚育观,同性恋不被理解和接受,得不到家人支持。

《圣经》中耶稣说“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告诉人们:是不是兄弟,最重要的不在于血缘、关系亲疏,而在于他们是否敬畏遵行神的旨意。基于这样的文化传统,西方人显得亲情淡薄,认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父母只给了肉体,精神是上帝给的,因此他们不很看重亲情,父母与子女间感情的牵连较松散,显得“人情淡薄”,自然也难以理解中国“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在西方的文化观念里,“人人生而平等”,追求平等与民主,自由与自我,老年人也是平等之人,不用“特别对待”,老年人也“不服老”,喜欢独自生活,这与中国“三世同堂”的观念不同。西方人为了自由可以选择DINK,不婚和独身,同性恋也能得到理解和支持。

再次,从政治角度比较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同伦,如孔子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也就有了重要的政治意义。循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水之滨,莫非王臣”之“家天下”的政治思维模式,历代君王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提倡实行“仁政”,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贯彻到社会生活中。在古代中国对孝行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平民子女不孝,若父母起诉,将被判刑,官员若有不孝之举,就会被罢官。如今中国政府依然提倡“尊老爱幼”,注重“孝道”,立法要求子女尽孝,保障老年人权益,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可见孝文化在中国政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西方讲求理性和法治,政府或统治者几乎不会公开宣扬“孝道”,对于“子女必须抚养父母”也没有硬性的法律要求。13世纪以前,西方就有慈善收养院,现在则多通过健全社会养老制度,提高政策优惠,如住房优惠,养老保险等来保障老年人权益。这样,子女赡养父母的责任就转嫁给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束缚较少,关系较平等。在西方,政府聘任官员时不会像古代中国那样把“孝廉”作为一个重要选拔条件。

最后,从经济角度比较

农业生产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形成中国传统的重农文化与小农经济,促进群体本位的形成和发展,以群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以集体利益为重。在这种群体本位的影响下,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增长、社会福利的普及与提高,中国的家庭代际关系也逐渐松散,但是“孝文化”仍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政府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很早就开始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造就了西方重商主义的观念,促进个体本位的形成和发展,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认为社会价值在于每个个体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这种个体本位的影响下,虽然西方经济相对中国十分发达,也有较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齐全的养老院体系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老年人在情感上与后代失去联系,感到无助、孤独,享受不到天伦之乐,羡慕中国人子孙满堂的生活方式。

3 结束语

中国自古就提出“孝道”,产生和发展出独特而纯粹的“孝”文化;西方因注重个性和自我的文化氛围,衍生出完全不同的“待老”文化。中西方的“孝”文化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开在不同的文化土壤的两支奇葩,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中西孝文化正彼此影响、相互借鉴。中国的“孝”文化闪着人性光辉,西方的养老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面对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可以学习中国社会对老人的尊敬、爱戴与关怀的精神实质,中国的老人与年轻人也可增加彼此的独立与平等。因此,研究中西方孝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朴钟锦.儒家“孝”道观念的时代价值[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

[2]胡元江,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7(1).

[3]蔡圣勤.克谐以孝的中西方诠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4(3):43-45.

[4]曹广涛.中西“孝”文化比较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3).

[5]岳琼.浅析中西方孝文化的区别及其产生原因[J].科技文汇,2009(5).

[6]夜闻莺.中西方孝文化比较——“尊老”Or Shame To Be Old.[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fb0970100g76z.html.

[7]鲁定元.中西孝道差异及其原因探析[DB/OL].http://www.wangjiwang.com/newsview.aspx?id=1276.

[8]肖郎.中西孝爱观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9,29(2).

[9]叶继宗.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中西“孝道”之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2(4).

喝早茶与孝文化 篇10

如今太平盛世,老人化社会繁荣昌盛,喝早茶的风气在某些大城市和某些乡镇的市民中,已风行一时,成为老人生活的一种好习惯,也是中华孝文化晚辈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

1、提倡喝早茶,为的是使父母身体健康,继而长寿,从而敬孝的日子才会悠久,才能使孝文化的精髓观念的知恩图报美德天长地久!

因为“茶”古人认为是“万病之药”,传统的医疗功效是:少睡、安神、明目、清头脑、消暑、消食、袪风解表、醒酒、坚齿、瘦身、通便、下气、止渴生津、利水、清热、止痢、治痿、疗肌、益气力、解毒、祛痰、消炎灭菌、止心痛、延年益寿。真是一种多功能的好“药品”呀!

现代医学分析研究:茶叶的化学成份十分复杂,目前已经知道的就有500多种。红茶的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种增至300多种。这些成份都以有机物的形态存在,主要有茶多酚、咖啡碱、茶色素、茶多糖、维生素、氨基酸、芳香物质、纤维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是茶叶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可溶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在红茶中含量约为比重10%~20%。主要由儿茶素,黄酮素类化合物,茶青素和酚酸组成,以儿茶素类含量最高,约占茶酚素总量的70%,是茶叶药效的主要活性组成,有着很好的医疗保健价值。具有防止血管硬化,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暖胃、养胃、消炎抑菌,防辐射,抗癌,抗突变等多种功效。按古人的话来说那简直是“仙丹”天赐宝物呀!

其次是茶色素,也是茶叶中保健功能的主要功效成分之一。茶叶中的茶黄素和茶红素是茶多酚及其衍生物氧化缩合而成的产物,是红茶中的主要品质成份和显色成份,也是茶叶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之一,具有降血脂,消除氧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强壮骨骼,预防龋齿等作用,其养生保健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提倡喝早茶尽孝心、发扬光大,让全人类在中华孝文化早茶孝举的熏陶下,益寿延年。

2、利用茶叶作为饮料是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抵御疾病的感染和防止衰老,使老年人实现养生保健、和谐相处的举动。

必须提醒人们每天早晨的一杯茶,特别是红茶,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不但父母长辈们要喝早茶,而且青年、壮年人都不能忽略早茶的意义。为了防微杜渐,为了防止意识忽略,必须从近期起,不厌其烦的宣扬中华孝文化的早茶精神,让“早晨一碗茶,药店无交家”的佳俗传言,使早茶成为正常人保健养生的生活习惯。

3、生命的长寿在于防治疾病和科学养生的结果,其效果非一日而成,必须循序渐进,天天持之以恒。

唐朝孝文化 篇11

孔子也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汉代“以孝治天下”,孝悌则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惠帝表彰“孝悌”,吕后“举孝授官”,文帝“置《孝经》博士”。汉代孝子黄香为父暖被、董永卖身葬父以及三国时期孝子孟宗哭竹等事迹,都是因“孝行感天”而得名。

孝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在选官制度上,也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就是“孝廉”,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始于董仲舒贤良对策时的奏请,由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荐举孝、廉各一人。后合称为“孝廉”。如果乡里有人以孝出了名,地方长官是有责任向上推荐的,而且还可以直接任用。如果有人不想做官了,亲养父母是最好的托词。因为最高统治者标榜孝道,不得不予以准许。譬如汉代的李密不愿为官,写《陈情表》上书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无祖母,无以至今;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说自己是老祖母抚养长大的,现在老祖母老了,需要自己在身边孝顺、赡养。

到唐朝,孝文化有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依照唐律的规定,凡是侍奉父母不“善”的,以不孝罪而给予处罚,譬如违反教令、闻父母丧而不举哀等违反“善侍父母”的行为都属于此例。为了让子孙尽心尽力地照顾好长辈,父母在世时,如果子孙攒私房钱或者要求分家的,也要处以三年徒刑。

而且,侍丁养老之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男子七十五以上,妇人七十以上,中男一人为侍。八十以上令式从事(依有关法令办理)”,“诸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一人;九十,二人;百岁,五人。”若子孙人数不够,“听取近亲”,“无近亲,外取白丁”。以非亲属之白丁,免役以养孤老,这种“侍丁”就是国家雇请的了。对孤寡老疾的经常性济养,唐令还规定:“诸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亲收养。若无近亲,付乡里安恤。”

唐朝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充分体现了孝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把孝文化上升到了精神层面,那就是“色养”。何谓“色养”?《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朱熹集注:“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一说,谓承顺父母颜色。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后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颜色为“色养”,说的是子孙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

唐初名相房玄龄在对父母“色养”方面堪称典范,《贞观政要》卷五有言:司空房玄龄事继母,能以色养,恭谨过人。其母病,请医人至门,必迎拜垂泣。及居丧,尤甚柴毁。太宗命散骑常侍刘洎就加宽譬,遗寝床、粥食、盐菜。

孝,中国企业文化的根 篇12

企业文化研究兴起于西方, 通过对波音、惠普等企业文化的研究表明, 这些企业所在地普遍都有宗教信仰背景, 基于共同宗教信仰的员工所秉持的价值信念, 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相对而言, 我国企业的员工大都没有宗教信仰背景,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源头缺失现象。这就使得中国企业在学习和借鉴西方企业文化时, 难免会出现“异体移植”的问题, 也就是仅仅从制度和形式上来建设企业文化, 就好比一棵树“移栽”到异地时没有带着根, 必然难以落地和持续生长。因此, 探寻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十分必要和迫切。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儒家文化对于中国人的思想、精神、性格、行为等的塑造形成了深远的影响。钱穆先生曾说, 中国的儒家教育, 虽不被视为宗教, 却有极深厚的宗教情感与宗教精神, 可以代替宗教的功能。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管理越是能够运用一个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和信念, 越能取得成功。”因此, 从儒家文化中发掘核心价值与理念, 应该能够找到适合于中国人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源泉。

孝的内涵

在儒家文化中, 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是合一的, 政治的主要功能在于对人民施行教化, 其主旨在于教人如何为人, 而做人的根本就是孝道。

《说文解字》中对“孝”字的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 从子。子承老也。”“孝”的内涵, 首先可以从这个字的结构上来看, 孝是一个会意字, 上面是一个“老”字 (上半部) , 下面是一个“子”字, 意思是子承父, 代表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代沟”的观念, 而且“老”在上、“子”在下, 代表下对上要尊敬、恭敬, 这是体现子之德。若推演开来, 上一代还有上一代, 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 未来无终, 无始无终是一体。当一个人具备了与一切人的“一体感”, 自然就能以仁爱之心与一切人相处, 因此, 孝是一个人仁爱之心的原点。孟子说:“仁之实, 事亲是也。”《论语》中说:“孝弟 (悌) 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讲孝的内容非常丰富,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指出了孝的三个层次, 即事亲、事君和立身。事亲就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保障父母的衣食住行;事君在古代指忠诚地对待君王和自己的职位, 在现代可理解为忠诚地对待自己所在的组织和领导, 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立身是指在社会上遵循仁义道德, 有所建树, 显扬名声于后世, 从而使父母荣耀欣慰, 这是孝的高级目标。可见, 孝是融贯了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组织、服务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协调一致的理念与心态, 能够使三者完美统一。

关于子女如何尽孝, 《论语》等典籍中从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包括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和养父母之志等内容, 强调对父母的态度要亲爱、恭敬、和顺。“养父母之身”是指照顾父母的衣食等基本生活, 但为人子女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 孔子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事奉父母, 重要的是子女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真诚的尊敬之情, 令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欣慰, 使他们心情愉悦, 否则, 与养牲畜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孔子说:“色难。”意思是, 事奉父母时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对父母和颜悦色, 尤其要表现在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不应发怒和埋怨。《论语》中说:“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意思是说, 子女侍奉父母, 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 要轻微委婉地劝说, 若父母不能听从, 还当照常恭敬、不要违逆, 且看机会再劝谏, 虽操心忧劳而没有怨言。可见, 儒家的孝道把尊敬父母视为比赡养更高层次的行为 (刘慧敏等, 2005) 。孟子也说:“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这些都是属于“养父母之心”。作为孝子, 进而还应该养父母之志, 就是应当努力实现父母善良的心愿、达成父母的高远志向。《礼记·中庸》中讲道:“夫孝也者, 善继人之志, 善述人之事者也。”

总之, 孝的内涵是十分深广的, 孝是出于人的本性, 是人的天性的展现与升华, 主要体现了对父母长辈感恩、恭顺和礼敬等心态, 是人从小在家庭的人伦关系中自然培养起来的德行, 其对象还应进一步扩展到家庭之外, 把敬老尊长的观念推广到社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经·广至德章》中说:“君子之教以孝也, 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一个人如果具备孝德的基础, 扩而充之就能做到对一切人、事、物都尊重、感恩和礼敬, 所谓“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孝”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 体现着中华民族感恩仁爱、重情重义的基本精神。《孝经·三才章》中说:“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意思是, 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 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 天经地义, 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在《孝经·圣治章》中, 孔子说:“天地之性, 人为贵。人之行, 莫大于孝。”意思是, 天地万物之中, 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 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 孝顺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一切的圣贤教育、道德教育, 都要从孝开始教起。这就是说, 劝人为善应该以培养人的孝心作为起点。

因为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是人生所面临的第一重人际关系,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恩重如山, 子女理应知恩图报, 因此孝心是感恩心的起点。“爱人”首先要从爱父母做起, 进而爱其兄弟姐妹、爱其族人、爱其长上、爱其组织 (团体) 、爱其民族、爱其国家, 这种推己及人的自然亲情, 是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发展规律的。孝的教育, 注重培养的是人的重道义、恩义的情感, 如果一个人道义、恩义的处世原则树立不起来, 就会形成一种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原则, 这样的人往往就会做出见利忘义或忘恩负义的事情来。反之, 当一个人有了孝心, 他的善心就能得到开启, 德性就能够展开, 人生态度就能逐步得到提升, 所以说“百善孝为先”。

可见, “孝”是人性之真诚而天然的情感, 孝的教育不仅是家庭伦理和谐的天然基础, 也是维持良好社会伦理以及政治秩序的根本。如果父子关系处理不好, 夫妇、朋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等关系就很难和谐。因此, 孔子将“孝”称为古圣先王实现天下和顺的“至德要道”, 可以达到《孝经》中所说的“民用和睦, 上下无怨”, “长幼顺, 故上下治”的效果。

孝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儒家思想中, “文化”一词可以理解为“文治教化”的意思, 《易经·贲》中说:“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也就是顺应天地人文的规律, 从人的本性出发进行教化, 起到变化人的气质、提升人的觉悟和素质的作用。

如前所述, “孝”之德是出于人的本性, 是仁爱之心和道德的根本。“孝”的观念是中国人的基本信念和核心价值, 是一种集体化的潜意识的对人性的认同。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凡事应从根本着手, 才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做法, 必然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以人为本, 人以德为本, 德以孝为本。基于孝道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符合企业文化的生成规律, 不仅很容易获得企业全体成员的心理认同和接受, 其推行效果也必然会深远而持久。

具体而言, 以孝为核心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如下意义和效果:

(一)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

现代很多企业困扰于人才跳槽和流失问题, 慨叹员工忠诚度不高, 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招聘、选拔、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古语云:“忠臣出于孝子”。“忠”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含有敬肃和尽心的意思, 通常理解为诚心尽力。可见, “忠”的概念涵盖了当今企业强调的“忠诚度”和“敬业度”。从态度而言, 忠心与孝心是相通的。《孝经·广扬名章》中说:“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意思是, 一位有德行的君子, 由于在家中能够以真诚、敬肃之心尽心侍奉父母, 因而就可以将这种态度转移到忠诚地对待领导、对待企业, 并诚心尽力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可见, 忠诚心是以孝心为前提和心理基础的。

(二) 有助于培养员工的感恩心

孝敬父母, 从根本上说是感恩心的体现, 就是感谢父母的生育、养育和培育之恩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父母是对我们付出最多的人, 一个人的感恩之心首先是从对父母生起的, 只有对父母懂得感恩, 才能感恩他人的帮助、感恩老师的教导、感恩领导的关爱提携, 进而感恩祖国和人民的护佑、感恩天地的承载化育。

具体到企业中, 一位有孝心和感恩心的员工, 更能体会到企业和管理者对自己的栽培与成就、体会到同事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体会到顾客对企业的利润回馈使得自己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等, 因而就能怀着感恩之心, 尽力去回报他人的付出, 努力工作, 减少抱怨之情, 和谐地与人相处。

另外, 一个人有了感恩心, 也更能体会到财物等的来之不易而懂得珍惜爱护。正如《朱子治家格言》中所说:“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如果员工都能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物品的习惯, 也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三)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强调责任感和执行力的重要性, 因为无论企业领导的决策多么英明、企业的愿景和战略目标多么辉煌, 最终都需要员工们齐心协力地去实现。

所谓“责任感”就是一种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较强的责任感表现为主人翁精神。如果具备了孝心的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 自然就能够升起较强的责任意识, 将企业兴衰荣辱与自身的成败得失联系在一起, 从而甘愿为企业目标的实现付出努力。

所谓“执行力”,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自觉自愿地、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的意愿与能力, 不找借口、不拖沓。在《弟子规》的“入则孝”中开篇即说道:“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如果将其中的“父母”换成“领导”, 这不就是最好的执行力吗?若一位员工在家里能够落实孝道, 对父母的召唤与命令抱持着恭敬的、尽心的、及时去执行的态度, 那么在企业中很自然地就能够延续这种态度, 积极承担工作, 想方设法高效地去完成企业所交付的任务, 形成较强的执行力。

可见, 唤醒员工的孝心, 是企业管理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激励方法。

(四) 有助于培养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理念与精神

现代企业均强调“顾客至上”的理念, 顾客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享用者、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直接来源, 因而可以看作是企业全体成员的“衣食父母”。《弟子规》中说:“亲所好, 力为具。亲所恶, 谨为去。”“冬则温, 夏则清。”“亲有疾, 药先尝。”企业员工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全心全意为父母着想、细致入微地体贴父母需要的习惯, 也即具备了较强的换位思考能力, 并培养起点点滴滴耐心侍奉父母的亲和态度, 转而应用于对待顾客, 视顾客为亲人, 就能很自然地培养起真诚为顾客服务的态度和行为, 会在不论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的过程中, 还是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都用心体会和满足顾客的需要, 为他们提供满意的优质产品和周到的服务, 本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心态, 必然不会推出诸如“三鹿奶粉”之类的假冒伪劣产品。

(五) 有助于提升员工的满意感和幸福感

对孝心的培育和加强是最好的员工情绪管理之道。《礼记·祭义》中讲道:“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 有和气者, 必有愉色,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郑玄, 2008) 。当一位孝子真正发自内心地敬爱和事奉自己的父母时, 一定能够在态度上做到心平气和, 面部表情也会带有愉悦的神色, 这时, 孝子的身心必然能舒畅和健康。其实当子女孝顺父母时, 不仅父母受到了照顾和恭敬, 做子女的内心会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在让父母喜悦的同时, 自己的内心也必然是喜悦的, 而这种天伦之乐是本乎人的天性, 是任何其他形式的快乐所难以取代的。因此, 若企业加强对员工孝的思想和行为的培育, 员工也会发自内心地感恩和恭敬、对待自己的领导和同事, 与他们形成亲人般的关系, 从而满足其社会交往、尊重等心理需要, 在工作中获得由衷的满意感和幸福感, 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六) 有助于增强团队精神和企业凝聚力

“悌”的精神是“孝”的自然延伸, 主要是指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弟子规》中说:“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悌道的落实有助于培养人们恭敬有礼和谦让的美德, 形成尊长爱幼的为人处事态度, 这种态度推延到企业当中, 就是同事之间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互爱互助。《孝经·广扬名章》中说:“事兄悌, 故顺可移于长。”《论语》中说到,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可见, 如果企业员工都能如手足一般相待, 就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 彼此承诺为实现企业这个“家”的共同目标努力奉献, 企业中德行高的、年长的、资历深或职位较高的人员, 就会主动教导和帮助年轻的、资历浅的、职位较低的人员, 反过来后者也能对前者做到尊敬、服从他们的领导、遇到问题谦虚地向他们求教, 从而形成良好的互教互学、真诚合作的风气, 这些都是团队精神的最佳体现, 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士气, 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七) 有助于维持组织的秩序与规则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 (悌) ,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引申到企业管理中,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 在家里能够孝敬父母、恭敬顺从兄长, 而在企业却不服从于管理、喜好和上司对抗的人是很少见的。一个能自觉地服从管理的员工, 就不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和麻烦。由此可见, 如果人人都具备“孝悌”的思想, 企业的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人事纷争。

《弟子规》中说:“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孝悌的基本精神是恭敬和谦让, 即遵循礼的自然秩序行事。管理者如果把“孝梯”的思想根植于企业员工的心中, 大家就会自觉遵守组织的纪律和规章制度, 自愿遵循企业流程规范行事,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工作中的内耗与摩擦、提高组织运作效率, 而且可以维护企业内的管理秩序与规则的权威性, 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八) 有助于提升企业道德水平,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而企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其中每位成员的道德水平。《弟子规》中说:“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德有伤, 贻亲羞。”“见人善, 即思齐。”等等。可见, 孝心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人们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的能力, 增强羞耻心, 不做有违道德的事, 而且会自觉积极地从事有道德的善事。

企业从孝道入手进行道德教育, 可以使其成员自觉遵守道德准则, 这显然比外在规章制度的作用更加有力, 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监督成本。当企业员工都能具备孝悌仁爱之心, 在真诚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 积极奉献社会, 履行社会责任, 必然能够赢得顾客的满意, 有助于在顾客乃至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口碑, 而这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有利于增加企业的长远综合效益。

(九) 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企业文化具有辐射功能, 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弟子规》中说:“事诸父, 如事父。事诸兄, 如事兄。”“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当企业中的成员均遵循此规范去广泛践行孝道, 就会成为具有感恩心、爱心和责任心的社会公民, 并将这份孝心扩展为对待周围人们的仁善态度, 这些态度和言行必然会感染亲人、朋友、顾客等身边的人, 因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都会自发地起而效法, 这样就会逐步扩大仁孝之风的影响力, 能够形成人与人之间以仁爱相互对待的友善关系, 有助于整个社会风气向良善和谐的方向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知, 将孝的思想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 可以自然地达到企业内外各种关系和谐顺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效果。

企业的根本在于人, 人最重要的因素是德行, 而德行的根本在于孝。孝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是人性之源和伦理道德的基石。企业文化唯有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以“孝”为根, 以“德”为干, 才能使企业中的“人”真正生起爱心、感恩心、忠诚感和责任感, 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升执行力和团队精神, 为企业的发展真诚奉献, 与企业共同成长, 使企业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基于孝道思想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融洽企业人际关系, 进而营造和谐的顾客关系及商业伦理, 树立有道德的企业形象, 使企业与社会实现和谐共荣、持续发展。

上一篇:二灰土施工技术下一篇:上海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