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2024-08-28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共12篇)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篇1

1 引导学生重视传统装饰图案

我国第一代图案学家雷圭元先生早在1979年出版的《中国图案作法初探》这一论著中强调了图案的“民族化”、“群众化”、“装饰化”, 大量列举了我国古代图案, 如彩陶、太极图案等具有点、线、面抽象图形中的母体, 由此来说明图案的原理和法则。在今天的设计院校教学中, 如果缺少了传统图案教学研究环节, 无异于是釜底抽薪, 传统图案作为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知识, 更是一种必需的艺术修养。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掌握并运用传统装饰图案,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及创作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审美的和谐原则是中国古人获得审美愉悦的重要原则。所谓“和谐”,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 主要指对象形态上的协调、相融和恰到好处, 是感性形态上的相辅相成。祥云的图案造型在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形式很早就出现了, 并且大量的使用在不同材质、用途的形式中。

2008奥运火炬最初的设计理念来自蕴含“渊源共生, 和谐共融”的中国传统云纹符号, 通过“天地自然, 人本内在, 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 借祥云之势, 传播祥和文化, 传递东方文明。这一造型在几千年后的成功运用, 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深厚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2 传统装饰图案的临摹与分析

在临摹课程的初期阶段, 有些同学不理解, 经常提出为什么耗时费力进行这项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 同学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临摹, 才能更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的精髓, 更深入理解传统装饰图案造型元素、构图形式以及制作工艺等内涵。临摹装饰图案不是单纯的照搬照抄, 有些图案年代久远, 拓片破损, 临摹的时候通过肌理手法的描绘, 反而表现出古色古香的韵味, 做到了不仅形似而且更接近神似的效果。同一幅唐代墓室石刻有的同学使用传统的拓印方法, 而另一同学在原有底色肌理的材料上用针尖等材料进行刻画, 不但省时省力效果独特, 过程中也更接近了原作的滋味。不同的同学利用不同的处理手法, 得到的最终效果也不尽相同。从几千年前的新石器彩陶开始, 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运用各种图案装饰自己的生活, 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美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了风格各异的艺术形式, 这正是装饰图案具有的开拓精神。

3 深入细节了解传统装饰图案的艺术特色

在了解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的过程中, 彩陶生动活泼的动物与几何图案、青铜器恐怖神秘的纹饰造型、秦砖汉瓦的朴实无华浑厚大气、瓷器图案的飘逸清丽等都给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马家窑彩陶文化旋涡纹, 更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这一极具魅力的古老纹样, 它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延续, 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马家窑彩陶上的图案, 风格独特、流畅活泼, 连续铺排得旋涡纹使简单的图案有着复杂华丽的视觉效果, 螺旋线形式的旋涡形纹饰, 被认为是生物学特征和宇宙中巨大能量的运动形式。植物向上盘绕的藤蔓, 美丽的鹦鹉螺, 树木的年轮, 银河中的星云, 都是螺旋旋涡形态, 螺旋线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运动方式。旋涡纹不仅为我国史前人们所采用, 而且遍及古代世界各民族, 如:古埃及壁画中有旋涡纹饰出现, 希腊著名的伊奥尼亚柱头是旋涡纹, 奥地利艺术家克里姆特的作品中, 甚至是当代著名品牌的时装中, 古老的旋涡纹在今天仍将继续发挥它的特殊魅力, 它那原始的生命表现力, 正是我们寻求它的动机。

以上仅仅是深入学习传统装饰图案的一个例子, 在传统图案课程的教学中, 不能只局限在介绍中国传统图案, 还要通过对现代艺术的吸取和借鉴, 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中拓宽学生的思路, 以多元化的视角去观察世界, 才能创作出形式独特、内容丰满的装饰艺术作品。

4 设置课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图案的教学中引入了课题设置这一全新的教学形式, 学生不再是课程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成为课题的探索者与发现者。学生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自由选择, 多样化的课题实现了学习的真正开放性和自主性。通过选题分组、搜集资料、开展座谈、资源共享等一系列过程, 拉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纽带, 对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启发作用。

以战国时期最具代表特色的漆器图案为例, 这一时期的图案一改之前商周青铜器凝重、神秘的风格, 构图和造型上也由对称转变为形式更为多样化的活泼生动的形式。许多同学选用漆器图案造型课题进行研究与创作, 其中一幅格外引人注意。战国时期的彩绘双凤纹漆盘, 漆盘内两只飞翔的凤鸟以转换对称的形式展现, 曲线形贯穿于整个画面, 这些曲线表现着不同内容, 并且起到了统一风格、弥补空间的作用。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借鉴了凤鸟这一生动造型, 将其安排在四联屏风形式的构图中, 这种安排本身就是对构图创新的一种尝试, 屏风的形式对于画面造型有着更高的挑战, 屏风本身具有实用功能, 是安置在环境空间中的艺术形式, 要求造型在观者不同的角度呈现或完整或延续的形态, 不同于单纯平面的构图形式。这一构思使得原本的凤鸟造型显得舒展活泼, 线条刻画刚健有力, 背景中根据画面空白位置适形安排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 不仅弥补了空间, 而且烘托了画面气氛。根据此幅创作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形式的表现应该打破传统的局限, 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的阶段, 而应更多的思考如何处理装饰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在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大背景下,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课程只单纯注重基础图案的学习, 学生缺乏对形式法则的了解和应用, 以及对传统装饰图案的热爱。绝大多数课时用在对搜集来素材的加工整理, 以及多种变形处理手法, 因而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对自然形态的摹仿上, 如何创造具有个性的形象, 这个问题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有的学生基本功弱, 掌握不了变化和能力, 采取生搬硬套现成的造型和构图, 作品存在着程式化的倾向, 没有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装饰基础》的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训练装饰设计的技能上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探求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启迪学生的审美能力, 活跃形象的思维能力并增加形态的应变能力, 掌握装饰艺术的视觉语言和形式美的规律, 广泛地吸收来自自然、文化各方面的丰富营养, 认识思考设计教学目标与课题、从中掌握形式与精神的关系, 只有站在更高的平台上, 探索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 才是装饰基础教学需要研究、探索和实践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茂生.装饰图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1]赵茂生.装饰图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

[2]常沙娜.应该坚持传统图案的教学[J].装饰, 1997, 3.[2]常沙娜.应该坚持传统图案的教学[J].装饰, 1997, 3.

[3]杨永善.关于图案教学[J].装饰, 1997, 3.[3]杨永善.关于图案教学[J].装饰, 1997, 3.

[4]杨建军.装饰图案的临摹与创作[J].装饰, 2005, 142.[4]杨建军.装饰图案的临摹与创作[J].装饰, 2005, 142.

[5]郑铁宏.现代设计发展下的装饰基础[J].装饰, 2008, 5.[5]郑铁宏.现代设计发展下的装饰基础[J].装饰, 2008, 5.

[6]杨天舒, 杨天明.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 9.[6]杨天舒, 杨天明.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 9.

[7]沈斌.形式、精神、方法——关于装饰基础教学的思考之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3, 3.[7]沈斌.形式、精神、方法——关于装饰基础教学的思考之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3, 3.

[8]孙静.拓展思维.硕士学位论文[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06.[8]孙静.拓展思维.硕士学位论文[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06.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篇2

1传统美学与审美的定义

近年来对中国传统美学有人给予全盘否定,主张与它彻底决裂,也有人大加赞扬,主张恢复这种传统。“似”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概念,指的是绘画、雕塑、文学等作品创作形象与所表现的客观物象的关系。创作者在绘画、雕塑、文学等文艺作品创作中,通过某种创作手段把山水、花鸟、人物等客观物象描摹、刻画与塑造,在这些文艺作品中创作形象与所表现的客观物象的关系,实际上体现的是创作主体与客观物象的关系,是文艺美学中的基本问题。这种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形似”;而“神似”这则是种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相对而言,“形似”和“神似”只能算是“似”的子概念,以往总是将“形似”和“神似”作为各自独立和相互对举的概念进行研究,忽略了“似”这个总体性的概念。而文章将“似”作为“形似”和“神似”的总概念进行探究,以此为基础,再对“形似”和“神似”进行分析辨别,试图对创作主体与客观对象的关系从认识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中国古代艺术家、美学家特别注重在有机的相互关系中来表现艺术对象的生命与意境,也说明中国古人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欣赏中,特别看重整体性与相关性的把握对象。

2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视觉传达

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以文字、图形、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精神文化领域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感情。视觉传达设计就是语言化图形和图形语言化的过程,设计师要不断地寻找、挖掘并创造出最佳的视觉语言,将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表现传达,以达到信息传达的目标。图形、文字、色彩三大视觉元素的创新以及三大元素互相之间美学性构成的创新是视觉语言创新的重点。对于设计师而言,要表现其设计作品的功能与风格,每一种视觉元素都是基本要素,在传达信息时对这些视觉元素的.选择,尽量以符号化、简约化的形式来表达出丰富的内容,从而在一般视觉习惯的东西方面有所突破。

3传统美学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碰撞

古往今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既有丰富多样的风格,又具有一脉相传的体系,以多样又统一的风格,将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那种特点浓厚、独特且富有魅力的表现出来,随着历史的沉淀、延伸及衍变,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精华的传统艺术体系,彰显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视觉形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设计,主要是在表达某种情感和思想时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态;又或者将传统的设计语言融合于现代的设计之中,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让其既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又具有传统元素的神韵和形似,体现出某个民族的精神和理念。成功的视觉传达作品,其“形”并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对传统造型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某些元素予以提炼、改造和运用而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在现代设计中采用传统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表达设计理念的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在“形”的延伸方面已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使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借用彩陶上的凤鸟图形,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凤鸟动感十足的翅膀两两相对旋转,则映射出现代媒体的特色。人们沉迷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造型的“意”,从古至今,人们都向往美好的事物,因此,传统文化艺术造型隐含的吉祥韵味同样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理念,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参考佛教八宝“八吉祥”中“盘长”的设计,意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采用吉祥寓意的这种设计方法,使得现代设计少些商业气,多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

表达思想和创作理念的再现,色彩可以是多种多样,同时也可以是少量的几种颜色甚至是纯色。另外,所用色彩并不局限于现实物体的本色,借用联想和夸张的手法会使作品更生动,具有创造性的色彩更能体现创意的丰富多彩。传统文化可以说象是一个家族的传家宝和日常行为,有着一脉相传的器物和习惯,是历史的精神与物质的沉淀。中国传统文化众多设计方法,经常被现代设计师们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反复使用,并不因为时代的不同、材料的改变及工艺水平的提高而使设计方法发生了变化,但其中的传统文化关系却显然易见。如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商界的代表,其标志要求体现中国特色,设计师就灵活的将传统文化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采用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以简洁、稳重、易识别的感觉。颇具中国风格的中国银行标志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认识,从这一点来说,进一步证明传统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到现代设计当中。视觉传达设计要求的是一目了然,简洁明了,与版画或架上油画有所不同,集中概括已逐渐成为设计的主流。通常在现代艺术设计中,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将重点突出表现,而对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加以忽略,通过将各个不同的比例在不同空间、时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以象征的手法去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能超载现实的构思,概括集中的构图,简练夸张的形象,以对比鲜明的色彩为手法,把所要宣传的事物突出表达,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在有限的画面中使人们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

4结论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篇3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民众的热捧,而我国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气氛就越来越淡,相关习俗也越来越简单化,导致越来越不被大众所了解。每当中国传统节日来临时,虽然有些老师们会在谈话渗透一些有关民族教育的内容,但很多时候都是简短与随机性的,幼儿感受更多的是表面与枯燥,这种蜻蜓点水、下点雨的现象,导致了民俗教育的肤浅。因此,很多幼儿对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的了解与认识就存在不够全面。如何让孩子们较全面地感知中国传统民俗活动而又记忆深刻,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创新、研究教育的方法,创设出更适合孩子们接受的环境与平台。

一、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感知更多的民俗活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借助于已有的儿歌、童谣、故事等进行随机性的传授教育。例如元宵节前,有的教师就随机教幼儿学习一两首儿歌:“元宵节,月亮圆,圆圆元宵粘又甜……”而没有引导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索、学习。其次,在现实生活中真正适合幼儿阶段采用和开展的传统民俗活动形式、内容、题材又非常有限。为此,根据元宵节习俗,我们通过改良、创造、设计,开展一系列更切合幼儿需要,感兴趣的“欢庆元宵”主题活动。1、园文环境:全园师生共同创设欢庆元宵环境布置,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例花灯展:收集众家长提供的花灯办花灯展;2、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动手制作龙和狮、灯龙……;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观看各地元宵习俗;3、民俗体验:舞龙、舞狮:把幼儿制作的龙和狮并配上乐队选取幼儿组队在全园舞龙、舞狮欢庆元宵;吃汤圆庆元宵:为幼儿提供相关材料搓汤圆——吃汤圆;猜灯谜。通过改良、创造、设计在主题教育的形式下,能让民俗活动更多地被幼儿感知,从而让中国传统民俗活动走进幼儿园、走入幼儿身边。

二、把民俗活动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我们不单在集体活动中传授相关儿歌、童谣、故事,并把有关的内容有机融入到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还积极启发幼儿仿编儿歌、童谣。通过游戏、歌曲、儿歌、绘画、折纸、故事等各种活动方式,让幼儿轻松自如地了解掌握有关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动漫的形式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及相关的习俗。例如春节:大班幼儿除了学习整合课程主题单元《红红的新年》,我们还在教学中渗透十二生肖的故事、儿歌。通过生动的动漫和生肖钟让幼儿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和循环,让幼儿了解自己的生肖,还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属相、生日,并进行相关的感恩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在环境中渗透民俗教育。

各班根据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概念基础,制作、创设适合幼儿园的各具特色的民族环境,充分利用墙面环境,将班级走廊、墙面等充分利用起来,并引导幼儿参与到班级环境布置,把收集到如相关的故事、儿歌、相关图片资料等以文字或绘画在墙面上张贴,使之生动化、具体化、多样化、情感化。除此之外,每个班级还为幼儿开辟了专门的墙面——亲子作品区,用来展示幼儿和家长收集到的相关物品资料、制作的作品。例春节临近:操场上大红灯笼合理地挂在绿化树上;植物角摆满应节的年花:菊花、年桔、水仙花……;每班门口挂上师幼、亲子合作制作的各具特色的灯笼、鞭炮、窗花、贴上春联、吉祥语;亲子作品区:展示亲子合作制作的贺卡、窗花、吉祥语……;主题墙:春节习俗图片展、幼儿绘画作品——逛花街、看烟花……等等,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春节大花园,让民俗活动更多的被幼儿感知。除了空间环境的布置,我们的教师还积极营造文化环境:根据主题创设区域让幼儿在活动角区中去听故事、绘画、看有关的资料等,并为幼儿提供适合不同层次能力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开展《红红的新年》主题单元时我们可以在美工区投放红纸及各种色纸、卡纸、大油性笔、剪刀等材料让幼儿制作贺卡、春联、窗花、鞭炮……;在益智区投放十二生肖的图片让幼儿排序、贴福字;在语言区投放故事《压岁钱的故事》、《初三老鼠取新娘》、《十二生肖的故事》……;在表演区投放师幼、亲子、生生合作制作的龙和狮子、花轿、红包进行表演……;通过听故事、手工、角色表演等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了解十二生肖,学习与之相关的春节风俗:贴春联、拜年、派红包、说吉祥语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园合力拓展民俗教育。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以主题形式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还将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把民俗教育延伸到社区、到家庭。我们根据不同节日以不同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例如端午节:我们就开展了亲子同乐——包粽子活动;其次让家长利用假期带幼儿去观看我们顺德水乡富有特色的扒龙舟;有机会带幼儿去吃龙船饭,让幼儿感受短午节吃粽子、扒龙舟、吃龙船饭等民间习俗;国庆节:让家长利用假期带幼儿外出游览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幼儿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感受我们祖国的强大、富有,受到良好的熏陶;举行亲子手抄报比赛……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

传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4

首先, 我们来看 传统式的 中国教育, 就是学生 “听话”等同于“执行”教师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与观点。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一直延伸至我们的社会与家庭, 如听上级、长辈、前人、他人等等的意见 和观点。反过 来, 这种社会观点又影响我们的教育观点, 所以现在学校、公司都流行开展“军训”这一活动。我们知道, 军队以执行力为标榜, 以命令为手段, 以听党的指挥为宗旨, 这对于一个成年人、一个按规则运行的社会体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我们面对的是学生这一对象, 而非成年 人, 就需要辩证地改变这一方式。

学生应该以“学”为手段, 而非“执行”。“学”这一行为是发现自己存在弱点, 需要将弱点改进提升;“执行”这一行为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显然“执行”———“听话”地去做某一件事, 并非自己本人意愿, 只是完成任务而已, 而“学”是带着自身的需求去做好某一件事。

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人最重要的一种本性, 这种本性用好、开发好, 人的潜力和能力就能发展、发挥好。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 我们知道鸡蛋自己从内突破, 会生出一只小鸡;但鸡蛋被从外打破, 只会是一个荷包蛋而已。前者孕育的是一个生命, 他可以再生出更多的蛋来。所以, 我们在处理传统教育问题时, 首先要结合社会需求, 让学生发觉自己的本性需求, 让他们自身需求的本性得到满足;而非一味地“听话”———执行, 如果这样, 就会培养出“缺乏主见、唯命是从”的学生。

其次, 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定式思维而言的。但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脱离现有、固有的事物或规则背景, 而是在现有、固有的事物或规则背景下, 进一步完善事物或规则。而定式思维不能起到完善事物或规则的作用, 只是现有、固有事物或规则的一种延续。

我的一个学生, 曾经和我分享过他自身的经历。在某中科院院士的“谈创新”主题演讲中, 特别提到技术创新离不开灵感。我的学生提问“怎么样才能有灵感呢?”该院士回答“灵感一方面建立在对现有、固有事物或规则的充分理解上, 并灵敏地捕捉到其缺陷和存在改进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 需要触类旁通发觉其解决办法。”我的学生继续问“怎么才能做到灵敏捕捉、触类旁通发觉呢?”院士回答“需要在现有、固有的基础上不循规蹈矩, 需要具备触发灵感的一些基础条件。”

这段对话给我印象较深,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循规蹈矩、触类旁通、灵感、基础这些词反复出现在我脑海中。我怎么样将这些词运用到学生身上, 帮助他们成长?基础与循规蹈矩来自前人的积累, 触类旁通需要我们去引导, 触发灵感的条件就需要结合自身个性的特点了。

我们知道, 牛顿曾经说过, 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说他的成功也来源于前人的基础。我们知道,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是躺在苹 果树下, 发现苹果 总是向下掉, 而不向上跑。他思考后构造了万有引力一 说, 当时他还在研究质量、速度、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这 我们发现: (1) 基础是发展的基石。 (2) 不循规蹈矩是引发我们发觉本质的前提行为。 (3) 对质量、距离 的触类旁 通是他创新的又一重要因素。 (4) 躺在苹果 树下思考, 为他提供了触发灵感的条件。

而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可适当地运用情景模式或探究式教育,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暗示及启迪, 而不是纸上谈兵的教学,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趣味性。例如“探究物体的沉浮”可准备木块、石蜡、铜块等材料, 自主探讨物体沉浮的条件, 经过实际操作, 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总结沉浮的原因, 可以总结出这与体积、重量、形态等关联的常见性结论, 也会总结到与密度、质量等有关的思考性结果。在实践中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好奇心的作用下, 促使学生去开发、试验及总 结。学生应该是要有好奇心、会思考、会创造的, 传统教育像是一种束缚, 约束了学生的好奇心、思考能力及创造能力。这样我不得不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不仅仅只是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还要去开发学生的潜能, 不能只教学生如何“听话”, 要引导学生去思考, 去创新。

最后, 回到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怎么样才 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总结出以下四点。

1.先倾听、观察学生的语言与行 为, 掌握每个 学生的一些基本个体性需求。

2.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 拟定一些符合他们自身需要的社会需求, 和学生洽谈、沟通, 给他们选择、展 示自我的机会, 进一步熟悉学生的想法, 并使他们的观点被重视、被理解。

3.不要直接给出学生某一答案, 用基础去引导他们触类旁通, 让他们觉得得到的答案是自己经过努力寻找得来的。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篇5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梅县石坑镇中心小学 罗苑平

摘要: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精神特质和内在价值对一个人的影响很重要。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管理和创新小学教育,为小学教育注入活力,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客家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教育 创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各族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和创新着自己丰富的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体系之一,有着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国家的富强要靠科技,科技的提高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要从小学抓起。在小学教育这一领域里,如何继承和发展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创新和管理小学教育,特别是山区小学教育,为小学教育注入活力,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小学教育注入活力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概括为:爱国爱民,追求进步;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勤俭诚信,团结发展。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氛围下,客家文化孕育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就梅州而言,出现了像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领袖洪秀全,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和廖仲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广东才子宋湘,近代著名爱国志士丘逢甲,著名诗人黄遵宪,文人志士林风眠,爱国商人曾宪梓、田家炳,国家级院士如李国豪等23人,大学校长200多人,他们都是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知名人士,从小就接受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传承和弘扬了客家文化精神,为自己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可见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精神特质和内在价值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有多大。孩子们在接受基础义务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学习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的学生是客家人的后代,他们与客家传统文化的联系从来没有停止和割裂过。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但是,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接触的信息鱼龙混杂,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也渐渐地接触网络了。小学生是非分辨能力弱,有待教育者对他们的引导。如果任其发展,他们会越来越难以接受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当他们的思想与优秀传统客家文化思想引起冲突时,2

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教会他们如何取舍。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在教育中注入有利于小学教育的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因此,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们的明天,教育者应该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来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为小学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活力。

二、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小学教育 我们充分发挥山区小学周边客家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形式新颖、风格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外教育模式,以形成山区小学独具特色的教育风格。并始终把握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条主线,不断推陈出新,推进小学教育的深入变革。

1、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结合

小学教育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将 3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多种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与客家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适当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目,如音乐课,在课堂上教学生唱通俗易懂的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如《月光光》,诵读客家谚语等;或者是以故事引路,诵读一些诸如才子宋湘、著名诗人黄遵宪的诗句文章,用客家优秀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并有所创新,加入一些现代生活气息,使客家文化得到传播与发展,丰富客家文化的时代内涵,丰富中华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把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寓于学科教学之中。教育者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使他们获得对科学文化的认识,还应该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学科教育是传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尤其是语文教学,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当地山区文化跟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课文《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等时,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当地有没有这样的先辈曾经是抗日英雄,让他们的祖父辈讲讲当年抗日战争时身边发生的英雄事迹,让他们感受原来这样的伟人就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让他们感受到家乡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贵品质,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向先进人物学习,从小立志报效国家,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开展课外形式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缺少活力,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是课本上的知识,这样的课堂内容单调乏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课本。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寓知识性与娱乐性与一体的课外教学活动,这样的活动学生比较感兴趣。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走进客家文化”、“寻找客家文化的足迹”、“讲客家名人故事比赛”、“客家手抄报比赛”等。小学生好奇心强烈,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采取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融入集体,融入到学习客家优秀文化的氛围中去。

让学生收集自己欣赏的客家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成就,以及与客家传统相关的文化,对他们进行整理,制作出自己的班级班报,在学生中互相传阅,以加深对客家精神的认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出自己对客家文化精神的认识,在学生中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客家文化的认识与体会。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适当的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客家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精神要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相结合;与正确区分真善美、假恶丑相结合;与强健体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与建设美好家园相结合;与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相结合。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感情,培养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坚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把客家优秀传统 5

文化的美德内化为学生自觉遵守行为的规范。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时,他总是能用愉快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在学习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时,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渴求的欲望,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行积极探究。客家文化内涵丰富,有很多值得学生去探索和发现的地方,如客家婚宴、客家酿酒、客家饮食等等,小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加学习这些家乡文化知识,产生对客家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学生从小接触欣赏,加强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学生的这些倾向或心理素质, 最初只具有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性质, 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意识。

三、结语

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用客家优秀文化教育后代,培养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勤俭质朴、爱国爱乡、自立自强的一 6

代人。在小学教育中引入对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为小学教育注入活力,创新小学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把握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条主线,不断推陈出新,推进小学教育教学的创新。

年11月3日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篇6

摘要:努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提升,也有利于高校学生了解、学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而提升人生修养和道德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本文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实指导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化、核心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历来都备受重视,这既符合我国的历史及国情,又是现实政治及社会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稳固的民族文化,能够超越时代的限制而延续不断[1]。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合理的成分被称为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丰富度和感染力,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2]。笔者在西部某211高校进行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创新应用研究”问卷调查,以图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

1.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复兴传统文化”。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这次讲话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清晰的方向指引。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指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积淀,是先贤们经过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精辟而独到,其中蕴涵着大道理、大智慧,不仅对当时社会的意义重大,而且对历史现实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影响了一代代国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有利于指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信念,拓宽人生视野。而其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仁义正直、诚实守信、天下为公、先义后利等品质更有利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因此,高校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意义和成效。

3.日益重要的文化建设要求高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逐渐重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今天,文化建设日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单纯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对青年人而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是全面提高自我能力、定位自我价值的必要要求。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是青年一代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加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结合,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提升,也有利于高校学生了解、学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而提升人生修养和道德境界,从而真正实实现整个民族的文化复兴。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1.高等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而言,我国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片面倾向政治宣传的功用。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虚空和浅层化,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4]。具体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绝大多数高校都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诸多高校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没有找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二是缺乏有关部门的有力推动和指导,目前社会上兴起的国学热,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一种无序地状态;三是图书资料不能适应传统文化教育需求,很难找到将传统文化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深度、有见解的著作。

2.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认识。从鸦片战争开始,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不断冲击,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降[5]。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文化又遭受到了西方文化新一波的更深层次的冲击,大学生难以自觉认真地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优良传统,甚至表现出冷漠无知的态度,沉浸在利己、娱乐的氛围中难以自拔。

3.互联网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同时生成诸多弊端。网络中的信息混杂 ,各类信息无所不包,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受网络影响也最深。而大学生还处在思想观念逐渐成熟的阶段,对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更不必说继承和弘扬了[5]。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 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让德育教学回归生活,提高趣味性和生动性。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党员、团干、团员的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团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先“富”人带动后“富”人,运用榜样的力量,纳入更多学生加入;其次,扩大班级、宿舍组织文化建设,扩大德育建设有效覆盖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流行文化,引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院系、学生社团组织的相关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活动,给予参与学生一定的学分认定或能力肯定证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规范化。

2. 通过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传统的说教式讲学并不被现今大学生所喜爱。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其兴趣,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并配以高水平的传统文化教材。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糅合进校园各类文化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成立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社团,如话剧、戏曲、书法、民俗、民乐、国画等社团,辅以专业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相应文化活动等,形成传统文化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3. 改进和丰富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

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必修系统课程,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在高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中,针对人文学科的学生,设置历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全面的传统文化基础课程。针对理工科的学生,设置相关的人文学科,而不是只限于科学理论的学习。同时引进一批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图文资源供学生课余阅读。这些都有利于增加学生们知识的广博度,并在知识传导的过程中,塑造其健康人格。

4. 利用互联网手段,开辟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基础上,拓展传播渠道和途径,如专门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宣传入口,微信公共平台、微博等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等。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使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这将对传播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大为有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5. 在重大传统民俗节庆日,纪念日等,加大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力度。借力于传统节庆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元旦、五一等国际性节日,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中华传统性节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主题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切实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巨大优势。同时,注重开展以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凸显民族文化内涵,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主题节庆日活动,增加大学生的有效参与力度。

四、总结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有民族化才有世界化。为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 除普及基础教育以外, 还需要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6]如今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已经形成了共识,整个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也凸显出学习、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高校要充分认识在当前新形势下,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找准契合点,努力创新,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7][8]。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张祥浩, 石开斌,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9 月第5 期。

[2]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 季枫,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第30卷(总384期)

[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0。

[4]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与趋向[J],陈继红 ,王 易,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1期。

[5]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司文超,高校辅导员,2014年10月第5期。

[6]中国传统文化[M],张岂之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3版。

[7]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张健,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25期)。

[8]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张健,中国报业,项目成果 (2013年14期)。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篇7

一、传统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 创业教育缺乏。

我国高校虽然目前陆续开设了创业课程, 但大多数基本都没有开展过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课程的任课老师也大多数是短期培训后赶鸭子上架的, 既有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 也有团委, 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根本无法保证创业课程有质量地完成。任课老师的理论深度和创业实践的缺乏使得创业课程的设立形同虚设, 老师教得没劲, 学生听得无聊是目前创业教育的现状。近几年各地的创业大赛, 大部分学校都是应付完成, 多数参赛学生不知如何分析目标市场, 写出的创业计划书千奇百怪, 脱离市场需求, 只能是纸上谈兵, 缺乏实践操作的可能性。

(二) 传统教育脱离了社会需要。

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社会不乐于使用学校应届的毕业生。这是教育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矛盾的直接反映。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的出路在于全面而系统的改革, 通过改革建立起一种更加灵活、更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体系。现代终身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朗格朗在其代表作《终身教育导论》中对此有明确的论述:“毋庸讳言, 终身教育的全部目标基本上只是一个理想中的东西, 但某些力量无疑已经在起作用。在适应环境和人类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式形成之前, 世界并未坐等理论家们阐明其观点, 也不等待某些协会提出什么建议, 那些推动新教育理论框架形成的基本因素, 是在个体和群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于解决新问题的办法中形成的。由于种种新途径的开拓, 终身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可以期望的, 并且也是可能的了。传统本科教育缺乏的就是这种具有创新性的终身教育理念。

(三) 学历文凭主义泛滥折射出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学历文凭主义泛滥的现象, 社会对于985、211高校的盲目追捧, 使得人们越来越鄙视职业教育和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味追求高学历和各种考证, 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现象。这种传统的人才观最终导致了应试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应试教育的特征是:在教育内容上, 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 轻视学生人格、道德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 重视知识的传授, 轻视学生个性发展, 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评价上, 注重结果评价, 忽视过程评价等等。应试教育之所以能够形成社会风气, 与教育评价方式不完善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与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分数指挥棒之间也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公认, 应试教育使教师、学生陷入为考而教或学的泥淖难以自拔。在这种教育环境中, 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信息, 一味追求学历学位、高分和各种考级证书, 而家长又忙于威逼利诱学生学习, 督促学生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参与到就业的大军中去;老师们不厌其烦地进行讲授并钟情于知识的简单传授;在应试教育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被扭曲化了。

二、正确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

人才是立国之本, 人才是立校之基。面对当今国际化竞争激烈, 经济全球化急剧发展的形势, 培养创新人才刻不容缓, 这是高校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历史使命, 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根本要求。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 建树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 搞好创新人才规格定位。建树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也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基础。

(一) 要建树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永恒使命的办学理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中, 培养人才的任务始终没有变化。当下在社会一再对创新人才的渴求下,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就更加突出和重要了, 创新人才是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要成为高校永恒的使命。

(二) 要建树“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学生是学校的依存之本, 发展之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人才质量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 为学生服务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载体。培养创新人才, 是高校的份内工作, 是高校应尽的职责。

(三) 要树立“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天职的理念。

高校人才培养, 教师是主力军。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决定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得失。所以, 培养教师教书育人意识,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要引导广大教师关爱学生, 为学生的成长无私奉献。

(四) 要实施创新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理念。

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的本质性要求, 是创新人才的目标追求, 也是创新人才创造力的基础。在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体系中, 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的根本。没有创新素质, 就没有创新人才的产生。所以,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 强调创新素质的基础性作用, 重视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理念。

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 实施创新教育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模块, 注重宽口径、厚基础, 将专业基础夯实, 为终身学习、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提高学生的创业本领。学校课程设置和讲授, 均应有利于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 敢于引导,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中要宽容失败, 允许错误。在学校教育体系中, 开设好创业教育课程, 通过系统讲授创业理论,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结语

传统本科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需要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中初步转变和形成, 将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大学的文化教育和模式转变中, 真正将应试教育转化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永根.高校创业教育的误区与超越[J].高教论坛, 2004, 6

[2].李亚萍.关于航海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 2003, 5

[3] .曾昭伟.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立业创业能力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篇8

关键词: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路径

1我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居高不下,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也成为中国经济令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所在。根据国际经济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竞争力在全世界排名中位列21位,这与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国际影响力并不相称,其原因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低级化阶段有很大的关系。产业结构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庞大,但经济发展效率、产业竞争力一直徘徊不前,社会公众的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与经济高速增长不协调。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都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均GDP位于6 000~7 000美元)后,实现了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 016美元,正处于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需要我们从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科技革新和市场拓展等各方面进行创新驱动。

2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2.1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演化经济学家佩雷斯曾经提出过第二种机会窗口的说法,意思是在新技术刚刚起步阶段,如果新兴国家能够迅速抓住机遇,对新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就可以在技术革命中占据先发优势,实现专业的升级和赶超。目前在中高端技术领域,我国与发达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研发能力和人才资源上。在低端技术领域,由于人口红利优势的减弱,我们逐渐被新兴的经济体所赶上。面对这种困境,我们要努力从追随型向领先型转变,利用国际经济复苏的有力时机,大力改造传统的制造业,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实现从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的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

2.2加强市场创新

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技术、制度、人才以及市场等要素。其中市场要素一直是我们所忽略的。我们从世界经济发展几次重大产业革命中可以看到市场创新的重大作用。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并不是在欧洲发起的,但由于市场限制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美国新兴的广阔市场为技术革命提供了发展的基地,于是传统产业纷纷转型升级,焕发出巨大的活力。由此可见,市场在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传统产业要致力于拓展市场,以颠覆对原有产业需求特性为核心,不断开发出新的顾客需求,打造创新的商业模式。例如苹果公司的崛起就是打破了传统手机巨头诺基亚对产品质量、性能及产品差异化的需求,从传统的消费者需求迎合者向需求创造者转变。

2.3重视制度创新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制度创新上更进一步,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制度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对政府而言,要积极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改革税收制度、财政制度、科研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等,加快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顶层设计,引导创新资源与要素向最需要创新、也最能激发创新活力的行业聚集,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对企业而言,要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制度,对企业进行创新管理,加强资金的运用效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同时,积极推进薪酬体系改革,对创新人才实施现金奖励以及期权、技术入股、股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实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激发创新要素的活力和创造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

结束语

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重大任务,需要我们在人才、技术、制度和市场等多领域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提高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熊鸿儒,吴贵生.基于市场轨道的创新路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07).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篇9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传统的做法是照搬该国的教学模式。但是“桔生淮北则为枳”,食生不化往往效果不佳。所以教育界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从更广泛的西方去借鉴外语教学法。这使我们发现,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研究借鉴中国传统教育用于教学实践的太少。综合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我们对传统教育的借鉴意义做初步探讨。

1 自主学习,洗炼达化境

翻阅当今教学理论期刊,往往会看到诸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科学转换课堂教学师生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二语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等等,并且在论述这些理论过程中,连篇累牍地引用大量国外专家学者的著述。但是,我们古代的官方语言:文言文不是生活用语,而是第二语言;自主学习也不是舶来品,它是我们传统教学,私塾教育、州府教育、书院教育、乃至太学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

我国的古代教育基本上就是教师指定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检查点评。在启蒙教学阶段教师教生字、讲句读,但是最多的时间是让学生自己背诵。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长,教师逐步完全脱离手把手的教学方式,留下学习任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课堂上较多的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感悟,教师加强方向引导。通过《论语》有关章节、《管宁割席》、《送东阳马生序》等等文献资料,不难看出我国的传统教育非常鲜明的突出学生主体,教师指点迷津,学生自我摸索。在学生成长到一定阶段后,教师的角色逐渐淡出,学生开始了基本上完全自我探索学习的过程。比如在清代生员考取秀才之后,大部分都要经历一个闭门苦读的阶段。虽然其中,难免会有求学游历的阶段,但是从秀才到举人,再从举人到进士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主学习。

我们有一句俗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正是对这一教学方式的生动描述。研究传统教学,发掘上千年自主学习的教学成功经验,将有力地促进我们的英语教学。

2 重视诵读,身心入佳境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旧的教学方式处境尴尬。教师们虽然认同素质教育,但在现实中却难以摆脱传统教学。只要我们审慎地全面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的传统中有许多瑰宝需要我们学习、继承和发展。

诵读法是传统教学重要的教习方法。古代私塾里,不但学生读,老师也读;不但有朗读、背诵,还有吟诵。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诵读法描述的非常真切。课文中的“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就是朗读。吟诵是用唱歌的声调来诵读作品,以声入情,因声求义,借此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文章对寿镜吾先生读书神情的描写:“……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堪称吟诵的经典描写,那是多么的入情入境,物我两忘啊!以至学生在眼皮底下玩游戏、绘画都浑然不觉。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的背诵任务很重:“月半要背半个月里上的课,月底要背一个月里上的课,待到年底,就要把一年里上的课全部背下来。”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的诵读法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要多读多背

虽然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是精读,而我们现在有精读、泛读,但事实上,精读不精,泛读不泛。所谓精读,教学结果至少应是学生熟悉了课文或者能背诵课文,而现在作为精读主要内容的讲读课,往往“以讲代读”,一般是学生草草接触课文之后便匆匆进入了各种分析,没有做到先熟悉课文再讲,或边读边讲,结果学生头脑里塞满了一条条的分析结论,惟独没有对作品本体的切实感受,如此讲得再“细致”,再“精彩”,也不过是美丽的空中楼阁。不利于记忆、保持。因为有太多的“文外因素”要去强记,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读、背课文,更没有精力去泛读,导致读书太少。

2)老师要亲自读、背

传统的私塾对塾师的首要要求便是“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塾师们大多出口成章,熟背<<四书>>,<<五经>>。学生“人声鼎沸”的时候,先生也“入神”的读书。这样,至少达到了两个目的:(1)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发他们的读书、背书的积极性。鲁迅先生看到老师那样入神地读书,疑心那是“极好的文章”。老师读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受感染而主动仿效。(2)可以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在诵读中读出感受,读出见解,可以使教学富有创造性,艺术性,提高了教学水平,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由此可见,传统的诵读法不仅不能舍弃,甚至还要发扬光大。比如我们不仅要诵读诗词,更要选取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典型段落、精彩片段作为材料。教师要有勇气花更多的时间做出适当的“过量”要求,重开读书之风,一扫“不听读书声朗朗,但见习题似海洋”的现象。

通过诵读学生无形中得到了较好地滋养。首先通过诵读不断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第二、培养了学生说和听的能力。第三、提高了学生的音韵审美能力,并在不断诵读中提高他个人的音韵美。

3 强调自由,扬弃创新境

传统教育强调自由鼓励创新,但是她的前提是继承,前面我们谈到的诵读就是要求学生一字不错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传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推陈出新。

“文无定式”的训导,推动着中国文化从甲骨文伊始就开始了文体的不断演进。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小品文等等。形式自由创新的同时,在思想内容上也体现出不拘一格的传统。大到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乃至清代的公安派、桐城派等等,细到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一反世人称许,驳之有力,字字珠玑。毛泽东同志赞梅花诗中“她在从中笑”的用意也同样否定前人推陈出新,给人以更加开阔的意境。正是开放的文化体系使中华文明兼容并蓄,即使严重对立的文化在我们的文明中也屡见不鲜,共同存在,共同发展。

4 潜移默化,渐悟临妙境

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其重要特征之一,是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开发,注重悟性和直觉,是纯粹的启发式教学,素质和情操教育融为一体。比如,老师教学生读书,老师读一句,学生跟一句,然后逐渐背下来,老师甚至很少讲解文意。学生将内容背熟后,再遇到具体的语言文学环境,由老师适机指点,就会心领神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需要文法、句法、词义等繁琐枯燥的讲解过程,是对所学技能的直接把握,是一种表现形式简单而实则有效的事半功倍的高级教学方法。其教学的最佳原则和最高境界,用一句成语来概括,即是“心心相印”。就象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心意自通,无须解释。许多书法名家也是在不断地看、不断的临摹中,不断加深认识,在认识达到一定境界之后豁然开朗,大有所得。相对于这种得,要比老师讲解得来的要全面得多,深刻得多。

传统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往往并不只限于语言的学习,更深刻到了思维的过程乃至人格。如果说一种语言表现了某一群人的思维习惯,学习一种语言也就在无形中培养着这一习惯的形成。作者作为某一人群的代表,语言学习就成了使学生“进入”作者思维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使作者的思维“进入”学生的意识的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使作者和学生在意识上、思维上达到暂时的“相合”状态。我们有时在阅读一篇喜爱的文章时,我们感觉到作者说出了我们想要说出的话,“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们甚至能够想出作者下面要说的话。读者与作者合二为一,掌握了作者的语言。一篇好的文章更在人格上,雕塑学生的灵魂,使他们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舍生取义的社会栋梁!

5 百家争鸣,绚彩无止境

现代教学的规模往往使人们忽视个性教育,但是个性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论语》、《孟子》中多篇提到了孔子、孟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个例。孔子根据各位学生的不同性格、气质和偏好而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正是他成功的教学方法才使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成为教育界成功的楷模。

求同存异的民族气质,通过传统教育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尽最大程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让他们的专长得以最大化发展。荀子不因自己所固有的儒家思想而限制韩非子等学生的法家思想的生成和发展,庄子也不因与孔子的门户之见而拒绝孔子的需心求教。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才华出众的人才,如项羽、曹操乃至关汉卿、金圣叹多是被老师及时发现了个性,又是在老师成功的引导下,他们得以施展专长,并全面发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纵观历史,正是因为对个性的培养,才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同样是这一教育理念的运用,使蔡元培先生主持的北京大学兼容并包、共同发展,把20世纪初的北大发展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传统教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传统教育对英语教学的借鉴意义也绝非只言片语所能概括。在这里我们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探讨,以期对英语素质教育有所促进,更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起学界的共同重视,从而发掘出更宝贵的财富,为中华民族造就更多人才,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汲取传统教育精华。诵读、自修、扬弃创新、发展个性、渐悟的教育理念传承发展了中国文化,如果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得法,也会取得异曲同工之妙,把外语教学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传统教育,大学英语教学,诵读,自主学习,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扬.从传统文化看外语教学[M].高教研究,1998(2-3).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4]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5]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周法高.论中国语言学[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7]岑麒祥.国外语言学论文选译[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传统民俗节日的保护与创新研究 篇10

一、传统民俗节日的价值分析

1. 传统民俗节日是文化认同的载体

文化认同之所以成为民族认同的根据, 是因为民族文化中的某些符号成了民族认同的象征。传统节日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文化符号, 端午节的粽子、赛龙舟等等。一个共同体有多大的凝聚力和自信, 取决于它有没有足够的认同文化, 而认同文化几乎都是传统的 (或许有老传统新传统之别) , 其中, 传统节日民俗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增强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 保存、传递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2. 传统民俗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展示舞台

传统民俗节日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明、服饰文明、民间美工技艺等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审美信息与科技信息, 也就使其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如果没有了传统节日, 传统服饰文化也就会因生存环境的丧失而彻底消亡;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为中国民间各业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 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如果取消传统节日, 那些与传统节日息息相关的民间工艺技艺也就会因功能的丧失而失去其原有活力, 传统手工技艺也会因传统节日的消失而彻底消失。

3. 传统民俗节日是传统道德和伦理教育的场所

在传统道德日益低迷的今天, 通过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 应该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和比较容易为民间社会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方式。

4. 传统民俗节日是地方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

经济与文化的自发结合, 并非现代的产物, 古已有之。因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 哪里有人群, 哪里就有消费市场。在节日里, 适当改善生活, 进行消费, 是天经地义的。近几年, 全国各省市为促进经济发展, 都在发掘本地的节庆文化资源, 有的已成为响当当的旅游品牌, 成交额都是以亿来计算的,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倡导的。节俗文化与经济联姻, 文化为经济鸣锣开道, 经济为文化提供财力物力支持, 相辅相成, 并驾齐驱, 已经成为历史潮流。

二、传统民俗节日保护的原则

1. 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则, 确保传统节日不变味、不走样

民间事民间办原则是指在传统节日遗产保护过程中, 尽可能减少外界对民间传统节日文化自主传承过程的过分干预。因此政府不必直接参与到传统节日遗产的传承工作中来, 而是利用自己的行政资源, 呼吁、引导、支持、协助民间社会把传统节日保护好, 传承好。而民间事民间办的最好做法, 就是充分发挥中国农村传统社火组织的积极性, 让他们来负责传统节日的传承。

2. 坚持原生态保护原则, 注重对原生态节日的有效保护

传统节日大致可分为“原生态节日”和“次生态节日”两大类型。而各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所保护的, 不应该是那些后世产生的次生态节日, 而是那些未经“改造”、具有原生特点的传统节日。这并不是因为“原生态节日”与“次生态节日”有什么高低之分, 而是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 这些保留有更多传统文化基因, 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的原生态节日更有保护价值。今天我们所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就是要建立起这样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库, 将那些已处濒危状态的、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为未来新文化的创造保留更多的基因、种源和资料。

3. 坚持活态保护原则, 让传统节日以活态方式永远传承下去

实践已经证明, 秉承活态保护原则是保护传统节日遗产的最佳方式。那种只以拍摄多少盘影像资料、出多少本书作为量化传统节日遗产保护业绩标准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4. 坚持整体保护原则, 使传统节日得到全面保护

我们所倡导的传统节日遗产整体性保护原则所强调的:一是指对传统节日中各种仪式实施整体保护, 二是指对传统节日的生存空间实施整体保护。我们在保护节日类文化遗产之前, 首先要对节日中的各种仪式以及各种仪式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 同时对由各种仪式衍生出来的各种技术、技艺进行全面总结, 使传统节日遗产本身受到全方位保护。如果厚此薄彼, 传统节日就很可能会因为我们的好恶而变得支离破碎, 与之密切相关的道德理念、技艺技能也会因为我们的无知而彻底遗失。

5. 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 使传统节日适应时代的发展

开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中, 除了要继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保留独特的地方风韵外, 更要紧跟时代步伐, 为其输入时代的新鲜血液, 赋予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以新的内涵。只有这样, 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才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节拍, 才能为更多人所接受, 才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

三、传统民俗节日创新机制研究

1. 要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 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

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 如春节、端午等民俗节日文化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过近年来, 因组织松散、主体缺乏、计划不周、经费不足、协调困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很多民俗文化逐渐走向了衰败。因此, 我们在进一步加大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挖掘保护和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 还需要充分发挥各民间组织自身的力量。通过建立各种民间民俗文化协会, 加强对各种民俗节日活动的政策推动和组织引导, 完善传统民俗文化组织体系建设;通过树立典型、培育传人, 开展文化示范村、示范户评比等方法, 逐步形成一批热心支持和维护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民间组织和传承者。同时, 还要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同现代文明有机相结合, 为各民间组织及民间艺人搭设展示、发展的平台, 为其创设适宜的“土壤”, 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要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

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必须寻求自主发展的现实途径。特别是在当前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形势下, 积极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 使旅游这只有形的手与民俗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 应该不失为一种双赢的选择。当然在传统节日旅游开发中要关注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居民以及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 民众的成功参与有助于平衡利益关系, 阻止政府、企业等单纯利益追求。

3. 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

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俗文化, 是传统优秀文化精神得以普及、延续和发展的保证, 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坚持。但是, 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现代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动力, 体现着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时代特性, 对于展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 增强一个地方的凝聚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 要加强地方特色节日文化挖掘和保护, 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

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长远的规划、长期的努力。例如, 我们在实施新农村建设时, 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文化特色, 按照本区域的文化内涵进行科学规划, 把传统民俗风貌的保护纳入到乡村建设之中;又如在开发中小学地方课程时, 将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内容纳入其中, 通过广泛开展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并认可其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乌丙安.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抢救端午节原文化形态[J].西北民族研究, 2005 (3) :77-80.

[2]高丙中.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2) :7-11.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教育 继承 创新

一、对传统教育的继承

如之前所说,中西教育理念均有长处和短处,对传统教育理念决不能全盘否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组成人类文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语文素养对学生来说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前提,而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还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其他科目学习进度的延缓。这一课程性质说明了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同时,汉语是我们国家的母语,这门学科还具有独特性和工具性。笔者认为传统教育中的以下几方面是需要继承发扬的。

1.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

语文传统教育强调重视“双基”,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传统教育理念中的精华之一,掌握好这两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文化和语言文字。它们是获取语文知识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技能需要,加强双基教学来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不教”。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语文能力。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上讲,作为中国的母语,语文教学对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只要掌握了语言规则就能更好的利用基础性知识技能促进语文的学习。教师要对“双基”有辩证思维,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掌握规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语文学习过程仍要重视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训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读可分为默读朗读等等,读在语文学科中不仅是一个对语文内容加深理解记忆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读书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不学习的人是没有疑问的:只有那些反复读书而生出疑问的学生才有思考加深学习的可能性,通过释疑来提高语文水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人人都要能成为自己的老师。而当今社会在一些教学条件不高的山区,学生没有安心阅读的条件,那他们的语文水平怎能提高。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3.学习方法要重复习

复习就是将学习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语文学科的内容都是需要背诵熟记于心,能达到有效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目的。可爱宾浩斯遗忘规律的存在导致学习的内容都会周期性的遗忘,只有不断的复习才能准确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做到经常复习不仅能加强对已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加深理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复习也决不能盲目,也要做到科学有效、循序渐进的复习。

二.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传统教育虽有可取之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有一些难以适应当代教育规律的弊端。以为的坚持传统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并限制他们视野开阔性。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优秀学生,在国际社会上却没有立足之地,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陈旧过时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因此,教学时对传统教育既要有所继承,又要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

1.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教学观念的实质是教师对教育过程中的内容和对象等的认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把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作为教学的中心和唯一任务,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以高分进入好的学校。但学科教学应该体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教育功能的前沿性。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也在于此,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培养技能并在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的科学文化修养。语文教学除了要注重知识方面的传授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为社会培养创造全方位的优秀人才。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讲解法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堂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代教学课堂的需要,因为它只注重单方面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极易导致学生不求甚解甚至不懂得其中道理,不利于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语文课要根据学不同学生的需要,引导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自主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育教学中,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更适用于当下的课堂学习。

3.帮助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

语文学科中听、说、读、写很重要,它们不仅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在语文课堂上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一切知识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准备。根据学习母语的规律。在学生“双基”内容熟练掌握以后,应加大其听读的训练强度,通过大量的读写练习实践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熟练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自学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需要创新的还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增强能力的培养。教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自学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养成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通过老师教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来进行教学,从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入手,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心理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结语

人类历史变迁的必然规律就是继承与创新,除了对传统知识文化的优点的继承,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求。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有许多好的基础教育方法理念需要继承和发扬,但也应合理的摒弃其中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部分。语文学科也是如此,继承与创新并不互相矛盾。只有用创新的方法来吸收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精髓,才能够全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从而为国内乃至国际社会培养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闰孟莲.高中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途径浅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

传统创新教育研究 篇12

矿山环境治理模式是建立在矿山开采活动上的一项环境保护操作, 可以针对矿山开采中的各项环境关系和环境效应进行对应控制, 有效改善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1 防控治理模式

防控治理模式主要是针对环境效应发生进行的环境控制, 在控制过程中要求以预防为主, 从发生源处治理, 从而将污染源扼杀在摇篮中。防治控制模式主要要求从问题出发, 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预防。该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到新矿山的环境治理控制过程中。

新矿山在开采的过程中防控治理模式需要对环境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依照矿山环境设置对应的科学开采过程, 合理选取开采技术, 从而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上述过程中要加大对环境污染成因和关系的控制, 要对矿山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全方面预防, 在预防体系下进行对应治理。

1.2 后效治理模式

后效治理模式主要是针对环境效应现状进行的环境控制, 在控制的过程中要求以治理为主, 从污染过程进行控制, 从而实现对矿山环境污染的遏制。后效治理模式要求从过程出发, 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控制。该模式常被应用于开发年限较长、矿山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矿山开采活动中。

在开发年限较长的矿区中各项环境问题一般较为突出, 后效治理模式可以通过对环境内容进行规划和科学管理提升污染过程控制效益, 可以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形成针对性措施实时处理。与此同时, 在上述治理模式中还可以通过动态监控体系对治理效果进行观察, 从而不断改进环境治理效益。

2 传统治理模式的创新分析

矿山环境较为复杂, 环境治理内容体系庞大, 单纯应用防控治理模式和后效治理模式很难面面俱到, 达到细致化控制。因此在防控治理模式和后效治理模式使用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创新处理, 形成多元化控制体系, 从本质上提升矿山环境治理效益。

2.1 强生态治理模式

强生态治理模式要求从生态环境角度, 对各项大气、水体、岩土等进行全面控制, 治理的目的是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系统。强生态治理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在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矿区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强生态治理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水文地质结构改造技术实现矿山岩土层结构的改善, 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完成生态恢复,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完成污染预防, 从而达到废弃土地利用及生态区域重建的效果。

2.2 强生物治理模式

强生物治理模式主要通过生物链控制完成, 通过降解作用达到对矿山环境中各项污染物的降解,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强生物治理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微生物修复技术实现污染物降解, 通过植物修复技术完成环境重建, 通过闭坑矿山污水治理技术完成水体控制, 从而提升矿山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控制效益, 提升后效治理控制效益。

2.3 强工程治理模式

强工程治理模式是在上述两种治理模式基础上进行拓展的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该治理模式要求将环境安全作为主体, 对矿山环境的稳定性进行预防和控制, 从环境稳定性着手提升治理安全效益。

强工程治理模式使用过程中多针对稳定性较差、风险系数较高的矿山和环境, 要求应用传统工程治理技术对其地质进行对应控制, 例如地质体加固技术、支挡护坡技术、拦挡结构与护坡结构配合技术等;要求应用水文地质结构改造技术对水文状况进行改善, 减少由地下水变化导致的地面形变问题。除此之外, 该治理模式还通过生态恢复技术对环境进行转变, 提升了同步治理的效果, 在大红山锑矿滑坡治理得到非常好的应用。

2.4 多元复合治理模式

多元复合治理模式主要是通过治理技术交叉完成预防控制和后效控制。

多元复合治理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实现, 从两方面同时控制, 双管齐下, 达到对地裂缝、地表沉降、岩溶地表坍塌等灾害的强化控制。第一, 采取岩土体补强技术对开采沉陷进行防护, 通过水文地质改造技术实现水体的转变, 再次实施岩土体补强技术处理, 降低环境灾害效应;第二, 采取工程治理技术对废弃堆载进行处理, 通过生物修复技术对水体污染进行降解和净化, 采取岩土体补强技术对地表和地裂缝进行处理, 降低环境灾害效应。多元复合治理模式在当前矿山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值得在今后的矿山环境治理中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

3 总结

随着矿产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矿山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 对上述模式进行创新和拓展在当前的矿山环境治理中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世进, 张津.论矿山环境治理中的政府环境责任及其实现机制[J].江西社会科学, 2012, 12:138-144.

上一篇:帆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下一篇: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