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创新的例子

2024-09-24

传统文化的创新的例子(共8篇)

传统文化的创新的例子 篇1

传统文化遗失的例子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by 南野藏马

前几日在书房,兴之所致,随手拎起了一本四书,翻到到第一面,念了两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便发现自己意兴阑珊,随手又把它扔到了书橱里,拿起本日本漫画,有滋有味地啃到最后。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叹中国当代青少年(主要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对于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反省自己前日所为,不禁感到惭愧,一向标榜热爱传统文化的我自己不也正慢慢放、弃这些中国骄傲么?

时逢国庆,单位邀请我们新行员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我便想,是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一篇空洞的文章来感叹祖国多么秀美多么壮丽的河山,还是切实关注一下我们正在慢慢遗失的民族骄傲呢?

台湾忠信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在内地演讲时说,“什么是爱国?哪里是爱国?什么都是爱国,哪里都是爱国!”爱国是微小却又具体的。我们身在中国,有时却茫然不知自己国家有什么,是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我们过于注意别人的东西?爱国其实很简单,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她是千百年来国人对文化的希望,是国人对文化思想的反思。当我们今日面临着随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而如洪水般涌来的西方文化时,还有多少人可以坚持那涓涓的细水长流?

我们的81年代后、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

简练的讲,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我用五经的名字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它刚好总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个方面。“诗”,是指从最早的诗歌《诗经》开始到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古乐。“书”,是指历代文人体现他们思想观点的专著,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体现了古人的人文精神。“礼”,是指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体制。“易”,并不单纯的是指《易经》,还包括了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数学。而“春秋”便是特指从《尚书》到《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一系列的史学专著。中华传统文化涵盖范围之广,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现代那些伪民俗或是一个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自《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全唐诗》、《全宋词》,还没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辞、汉赋,更没提到魏晋的“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浩瀚如海般的诗词国度,怎是一首《东风破》所能表达的?现在我们是否只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离离原上草”或是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阶段,或是为了逗情人开心为她轻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浓情蜜意?

我们现在是否能从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潇洒不群、壮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龙金庸小说里的“任侠之气”是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致,与君痛饮三百杯”。而“侠之大者”是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呢?大概只会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杀杀中了吧。

没有了“花间一壶酒”、“共剪西窗烛”的烂漫情怀,没有了“誓扫匈奴不顾身”、“醉里挑灯看剑”的壮烈胸襟。没有这些古韵的滋养,我们的80年代和90年代难道只能在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的多袋阔脚裤中显示自己的潇洒不羁么?没有了任侠的少年轻狂,没有了温文的少年情怀,我们的青春还完整吗?

还有多少人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来自孟子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亡,不是匹夫之责,而是我的责任。有多少年轻人还会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大概只会装作很酷的说“我就是我,我喜欢,我可以。”他们只是整日埋首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中拒绝长大。

还有多少人知道何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吴宗宪的《我猜》和《周日八点档》,大概只会迷惘的说:哦,台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会觉得“香九龄,能温席”是一种孝心的表现,大概会觉得他好傻,干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买台空调不就得了吗?还有谁会觉得“融七岁,能让梨”是一种中国式的谦逊礼让?孩子们自小接受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式教育,被沉沉的课内科外功课压得喘不过气。哪还会有人说,第一名我不要,给你吧!再不知何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们可以成为象曹子建、王摩诘那样的翩翩浊世佳公子了。孩子们现在学习琴棋书画的目的已大多为考试加分服务,哪还有“为君唱遍《红豆吟》”的情怀了。

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我们开始相信基督,相信有圣诞老人。我不知道谁是阿福,也好久没放过爷爷纸糊的风筝了。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看来除了意味着能看到无聊的文艺晚会,多几天去哪里都是人满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苍白。传统,从我们指缝滑过,轻轻流失。

西元一九00年,梁启超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今日,梁先生所期望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造世界”的少年气质在我们身上依稀可见,却再嗅不到中华之气息。纯粹的行乐主义、盛气,在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显得那么的苍白和轻浮。我们应从何处寻觅正在遗失的传统文化。难道是在邻国日本的传统活动上发现:“咦,这个东西是从我们中国唐朝传过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反省,我们为何只有在别人那里欣赏到曾经的国粹。蓦然回顾,国已不国。

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而让我们走的更远,在座诸君难道不会心思神往?

中国传统文化将流失

来源:新华社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见图)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

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缺失

在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对“传统文化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影响”一题,50%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有40%的同学认为“有作用”。对“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同”中,58.5%的同学选择了“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很多大学生都能认识得到,可以对于传统文化,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

对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京剧或者其他地方剧种”,居然有51.2%的“不感兴趣”,39.7%的人认为可以去看看,还有2.1%的人“非常讨厌”,只有8%的人表示喜欢。

对于古典的文学书籍,75.4%的大学生“偶尔翻阅”,16.4%的学生“敬而远之”,5.8%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只有0.4%的同学“爱不释手”。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持认同态度,自身却对它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很低,认识也很肤浅,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与此同时,一份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到小学生的手中,结果更是让人担忧。

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节,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大陆老歌,只有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仅25%的人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

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如此西洋化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享誉海外,使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了解的知识。教师们要教育小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大学生们应该有意识的多看传统文化书籍,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营养。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再缺失。

1、传统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它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但是,不少人错误地把传统在时间上等同于“过去”甚至“陈旧”,在形式上视作“静态”甚至“僵化”,割裂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逻辑联系。他们无法正确把握传统的历史承袭性,更难以找到它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割裂了传统内涵与当代风采的有机统一性。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将来的传统。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雅斯贝斯指出:“在继承中,人拥有一点实际能力,那是不可摧毁的东西;在传统中,则拥有一点绝对的东西,那是不会遗失的”。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死寂的历史沉积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永远流动的、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就膨胀得愈大的洪流。

“君不见传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传统之河源远流长,亘古绵延,于九曲回环中浩然荡进,不断丰富其形式,充实其内容,拓展其领域,使每一时代的人们所创获的成果,都作为传统的神圣链子中的一环保存下来,并作为遗产传给下一代。因此,传统的运演与时代俱进,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必须促进历史意识与当代精神的融合,继承、创造和发展优秀的传统。

2、传统,是现代人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而是滋养现代人精神的源头,是培育现代人格的养料,是走向未来的依托。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它无处不在地制约和阻碍着现代化的进程,使投身于创造新生活的人们无不感到这负荷的沉重。

因此,在传统的洪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有泥沙和珠玉齐沉、糟粕和精华共存;它既包含着促进现代化的契机,又滋长着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毒瘤。因此,既不能把传统当作神圣的偶像供奉起来,也不能把传统当作历史的垃圾,简单地予以抛弃。

遗憾的是,面对当代生活泥沙俱下的紊乱现象,不少人表现出茫然失措的价值尺度,他们难以分清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更难以分清精华中混杂的糟粕、糟粕中包裹的精华,找不到“白玉之瑕”,也淘不出“沙里之金”,真正做到取之有度,舍之有节,分寸适宜,恰如其份,而显得良莠不辩,囫囵吞枣,或人云亦云,盲目反叛。

3、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文化发展演变所围绕的中心。文化的发展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一定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艺术、风尚、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国土、同胞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对亵读民族感情行为的厌恶、仇视等,表现出自己的传统以及民族的自毫感、尊严感。我们不应借口更新传统,借口继承西方社会的文化成果而否认、丧失传统的民族性。更新传统,必须强调民族的主体性。任何个人都不能回避民族的利益和命运,侈谈自我的观念更新。

只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的独立性(肯定自己的独立存在)、自觉性(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主动性(积极改造环境的能动力量),社会文化才有勃发的活力和坚固的凝聚力。

因此,深入传统肥沃的底层,淘金般获得许许多多闪光的金沙,并熔铸成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金塔。

4、超越是对传统的一种否定和不满足,它追求并实现着向未来挺进的崭新层次和境界。“回复故道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迁移;维持现状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改变”。正是由于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继承,才形成了无法遏制的人类历史长河,既不可能断裂,也不可能干涸。但超越又是艰难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的艰辛之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灵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样,当代人的骨髓和血液中也顽固地浸入了历史因袭的沉重,虽然身着髦得合时的现代服装却并没有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人。超越不是超脱。超越是立足大地而又直插霄汉般昂然挺起,是继承传统又从传统中脱颖而出,是在继承中追求发展;超脱则是双脚悬空如浮云飘移,是抛弃传统建构虚幻的海市蜃楼,是在虚无中滑向毁灭。超越,这是客观的规律;超脱,则是幻想的花朵。

5、创造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是迷人的呼唤,前进的动力、精神不竭的支撑点。完整的人是为传统所创造并创造传统的人。人总是站在双重的历史意识中,一方面,他是过去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濡染、镂刻,同时又主动地选择、吸收、激浊扬清,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赋于新的特征、意义和功能,使其得到发育、成长、拓展。

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

要在扬弃地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并反映历史走向的新传统,从而把传世之宝与现代新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挥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6、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没有对传统的继承,个体就不会拥有创造的智慧,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基础,人类永远只能滞留在茹毛饮血的洪荒之中。因此,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所以,“个体必须吸取文化传统,必须登上他所出生时代的文化顶峰”。离开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智慧、品质、作风的继承,是不可能健全发展的。

科学的求异精神是旧思想的“爆破手”,是新思想的“助燃气”,是新传统的“设计师”。但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精髓基础上的标新立异,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贪新骛奇。

因为,新奇之物并非都有生命力,浅薄无聊的东西也常有新奇的面孔。但有些人甚至热衷于“反其道而行之”,把过去否定的传统一概肯定,把过去肯定的传统一概否定,今日倒过来,明日颠过去,结果未获现代化,已患现代病。

7、必须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植根于浓厚的民族土壤上,又置身于宏大的世界背景;既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又具备气度恢弘、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也就是说,首先必须立足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以鲜明的时代责任感,以深厚真挚的民族情感和品质,为创造更合理的文化模型而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样,也才能获得洞悉现实和预见未来的透视力,否则,只能在“一无所有”之中“跟着感觉”做无根的、失去精神家园的漂泊者。同时,应使这种深沉的民族历史感与开放的世界眼光相结合,在使中国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向中国的交相辉映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外来传统的营养成分以滋补自身。

要最大限度地汲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汲取现代社会的一切科学文明,“洋为中用”,即采外来文化之长,固民族文化之根。在继承中吸收,在开放中筛选,在批判中提高,不断摒弃保守、封闭、落后,高擎起民族传统的旗帜,绽放出一簇簇古今贯通、中西合壁的绚丽火花。

8、在历史的渐进时期,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按照传统的习惯方式来思维、生活、活动,并不觉传统有一种异己的压迫感。

但在历史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变时期,人们就强烈地感到传统负荷的沉重,也强烈地渴望从无形的纠缠中解脱,因而,使得个人情感的偶发性、不稳定性加剧,极易被不可名状的下意识所驱使,为感情所冲动,导致破坏性思维的泛滥。这是我们这个过渡时代的突出心态。

因此,剔除情绪化的思想和情绪化的行为,具备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建设性意识,这对于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9、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可贵的民族文化,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旗帜鲜明地张扬着本民族的精神。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个民族生命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蓬勃生长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因为独特,所以存在;因为独特,所以不可替代。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奇葩,是一束承载传统、映照现代并昭示未来的人类文明的鲜花。它既为本民族代代传承,并为其它民族所欣赏。欣赏是一种由衷的赞美,不是低下的恭维;欣赏是一种理性的深刻审视,不是一种观光式肤浅的浏览;欣赏更是一种洋溢着科学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批判性借鉴,而不是奉若神明般的顶礼膜拜。所以,对外来文化的欣赏或称之为“赏花”,体现着一个民族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自信的开放与坦然的抉择,也是一个民族永葆发展活力之必需。但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是一个辩证扬弃和自觉内化的过程,是其它民族文化的绚烂火花与本民族璀璨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过程。因此,博采外来民族文化不能采取“插花”的方式,不能生吞活剥地折下一枝插进花瓶,并摆在文化的花架上供奉礼赞。如果这样,那枯萎的不仅是外来文化的精华,还有本民族的精神。外来的文化成果只有和固有的深层基础结合起来,才能重新开出鲜艳的花朵。还是象“栽花”一样对待外来文化吧,把外来文化的花枝深深地植入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才能使民族文化的家园鲜花竟放。

10、虽然新事物不全是有生命力的,但当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就热衷于求新猎奇时,那就叫“过激”;我们对新事物不感兴趣,也不研究、不分析的时候,那就叫“落伍”;当我们对新事物看不惯的时候,那就叫“失衡”;而当我们对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冷嘲热讽甚至阻碍的时候,那就叫“顽固”。

过激”可以矫正,“落伍”可以赶上,“失衡”也可以求得平衡,“顽固”却是一种必须排除的阻力。

11、虽然新的不一定有生命力,但追求新事物始终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

12、传统是过去的时尚,时尚是将来的传统。传统是流传的,时尚是流行的。

传统在流传中更新为时尚,时尚在流行中沉淀为传统。

13、开拓者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没有抄袭别人,更在于没有抄袭自己。第二,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说:“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适。”祖辈改造环境的文化创造,以符号或物化形式遗存下来,后辈则掌握前辈创造的文化成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通过层层积淀而不断积累,这种垂直式的文化传递积累,形成民族或区域的文化传统,对现存文化保持长期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还有水平式的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系统通过接触交流,可以互相渗透、吸收和融合,引起文化变迁与重构。要使文化正常、健康地发展,既需要垂直式的文化传递积累,又需要水平式的文化交流融合。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的编辑规律,正是文化正常、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传播已有文化成果,是文化传递积累的要求。其中有经过长期积淀、成为传统文化精华的部分,如历代整理出版的文化典籍;也有当代人新的文化创造,包括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文艺作品等。有些重大的文化创造会引起文化变迁,即文化内容和结构的重大变化。文化变迁的原因除了本民族的重大文化创造外,还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编辑活动的一项基本任务。这样,在文化传播中就会出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碰撞,需要发挥编辑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选择优化功能,进行文化整合与重构,以实现文化的整体创新。在整合重构中,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被保留下来,并得到新的解读和意义,在现代文化中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特质。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也被民族文化所摄取,成为民族文化新的特质。这种文化体系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有的论者提出,创造性是编辑活动的规律。这种论点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创造性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的许多活动,因此需要揭示编辑活动的创造性的特点。编辑活动的创造性不仅指具体文化产品的创造(准确地说,是再创造),尤其是指通过文化整合与重构所发挥的文化整体建构作用。编辑活动的产品,也不仅是具体的文化产品,还有由各种文化产品建构的出版文化体系,以及其中反映的理想信念、社会风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反映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创新重构,都是文化发展的要求。没有文化的传承积累,文化就没有基础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创新重构,文化就没有活力和生命。而文化的发展又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它受经济、政治、科技诸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因此,这条编辑规律不仅反映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也反映编辑活动与经济、政治、科技的关系。编辑活动不仅要适应文化发展的要求,还要适应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要求,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三,保证文化产品质量与掌握最佳传播时机相统一规律。

在编辑活动中,产品质量与最佳传播时机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制约文化传播的效果。徐柏容提出的质量与社会效益同步规律,是就质量与传播效果的一致性说的。逸士提出的最佳运行规律,则在质量之外,增加了时效性和编辑周期的因素,认为在最短的编辑周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定稿品,并不失时机地向社会传播,才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本文综合他们的意见,将文化产品质量、传播时机与传播效果作为编辑活动的基本目标,分析它们的对立统一关系。

传统文化的创新的例子 篇2

语文教师都听说过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 但对这句话能做出全面、合理解释的恐怕并不是很多。“例子”的作用是多向度的, 应该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恰当的切入口设计实施教学, 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大多数语文课上, “例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相关知识与常识的底本, 阐释解析的经卷, 学习写作的模板。从课文中积累字词、修辞等知识, 文学、文化等常识;通过阅读课文, 提高思维质量及文本阅读能力;向课文学习立意构思、谋篇布局的方法, 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语文教学常态化“落子”的套路。但也不能不承认, 有不少教师在作如上处理的时候, 是以仰视的姿态, 甚至是把课文作为“圣经”来膜拜的。于是, 对有些课文中存在的瑕疵或者可商榷之处也就视而不见, 浪费了大好的教学资源。课文 (尤其是名家作品) 中的瑕疵, 如果作为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利用, 对学生而言, 印象绝对是深刻的, 教学效果也应是极高的;而对课文中的可商榷之处, 引导学生或理性质疑或丰富佐证, 无疑对开发学生思维是大有帮助的。

一、修改“病句”,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文中的“病句”数量不多, 有的属于作者的“失误”, 如鲁迅《拿来主义》“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一句中, “们”明显是多余的;重点应放在那些在表意、逻辑方面有错误的句子上, 引导学生“小心诊断”, 这样, 既有助于对文意的理解, 又可以让学生在为名家“找茬儿”的过程中形成不迷信名家、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

举个例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三段是个长句: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 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便构成基础, 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 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很多学生 (包括教师) 可能会感到这个句子不好理解。其实, 从整体上把握这个句子并不是很难, 句子的主干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冒号以后的文字, 与“简单事实”构成复指成分;难点在冒号以后的文字。冒号后面的文字是对“简单事实”的具体解释。“所以”的前面是条件关系, 揭示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理。由这个原理又推导出一个结论, 即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且必须由经济基础解释上层建筑, 而不是由上层建筑解释经济基础。

对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来说, 很容易就能做出如上的判断;对高一学生而言, 读这样的文字总感觉是一头雾水。原因在于教科书的翻译有欠清晰妥帖的地方。有几个问题要厘清: (1) 何为“经济发展阶段”?对经济基础, 一般解释为“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而生产关系就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可以这样理解, 长句中的“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主要指生产力而言 (前两个“的”多余) , “经济发展阶段”主要指生产关系而言。 (2) 何为“国家设施”?对上层建筑, 通行的解释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其相适应的制度与设施”。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观点、法律观点、哲学、道德、艺术、宗教观点等;制度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 包括宪法、法律、法令等;政治设施和机构指国家机关、法院、军队、警察、监狱、党派团体等。很明显, 长句中的“国家设施”应该包括“制度”与“政治设施”两项内容。 (3) 关于“从而”与“以至”。“从而”是连词, 上文是原因、方法等, 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一般可理解为“因此就”。长句中“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是经济基础中的组成因素, 两者之间尽管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但用“从而”连接总显别扭。《现代汉语词典》对“以至”有两个解释: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 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与“宗教观念”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应该属于并列关系, 用“以至”似不妥, 改成“以及”更好些。

据此, 长句的后半句如做以下的改动, 就“通畅”多了。

“因此, 直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便构成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人们的国家设施 (包括各种制度) 、法的观点、艺术以及宗教观念等。当然, 它们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如果教学中能引领学生做如上的“诊治”, 效果如何, 大家能想象得出。

二、辨明“舛误”, 培养严谨学风

很多课文的作者是大师, 但大师也有“打盹儿”的时候, 或者说大师也只是其研究领域内的大师。其作品中的有些“舛误”如果不加辨明, 就会“谬种流传”;若引导学生探究一下大师错在何处, 为何会出错, 如何修改, 相信会对学生严谨学风的形成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余秋雨的《都江堰》关于李冰任职蜀地的时间是这样表述的:“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在这里, 余秋雨先生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 把李冰任蜀郡守的终止时间误作为其上任的时间。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课下关于李冰的注解, 找出文中文史方面的错误。学生一定会心而笑, 原来大名鼎鼎的余秋雨也弄不清公元前251年与公元前256年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啊。如果时间充足的话, 还可以补充一些资料, 如, 关于这一错误早就有人撰文指出, 但余秋雨先生好像并没有改正的意思, 《文化苦旅》再版多次, 未见“改正”;收入中学教科书, 仍“保留原貌”。个中原由, 外人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大师”认错并不影响大师的高度, 反之则有损“大师”的形象。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对“推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韩愈的修改并不一定妥当, 到底用“推”还是“敲”, 关键要看当时的情境。此说甚是。但朱先生对《题李凝幽居》中“僧敲月下门”一句的理解却有不妥之处。

诗题已经明示, 全诗所写的是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小事。首联写幽居的周围环境, 颔联是名句, 以动衬静, 颈联写归路上所见, 尾联点明诗人归隐之幽情。准确理解“僧敲月下门”句, 必须弄清两个问题:这个“僧”到底是谁, “门”到底是谁家的“门”。朱先生认为, 此“僧”为诗人拜访李凝途中偶然遇到的, 此“僧”或是孤身步月归寺或是月夜访友 (此说颇为流行) 。我觉得, 这样理解总有些突兀和勉强。李凝的居所“闲居少邻并”, 这寺庙又从何而来;此僧若是访友, 访的是谁, 敲的是谁家的门。此时的贾岛好像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乖乖地做了个旁观者, 然后就回返了。这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其实, 此“僧”不是别人, 就是诗人自己。贾岛从年青时因贫穷出家, 为僧多年;后结识韩愈才还俗, 但赶考多年也没能金榜题名。他的好友张籍、王建、雍陶等人常在诗中称他为“僧”, 有时贾岛也自称为“僧”。如此, “僧敲月下门”的理解也就合情合理了:贾岛去拜访友人李凝, 到了其家, 敲了一阵子门, 惊起树上眠宿的鸟, 却没有等到主人开门, 于是才明白友人不在而往回返。这样理解, 全诗起承转合自然, 浑然一体, 似更符合当时的情境。至于“推”“敲”哪一个更好, 这要看贾岛与李凝关系的亲疏程度了, 尤其是在日间, 李凝家的门只是虚掩而已, 两人亲则“推”, 疏则“敲”;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 由于此时是夜晚, 贾岛认为李凝从里面插上了门, 所以才“敲”上一阵。

引领学生对朱光潜的“推敲”进行“反推敲”, 既能强化学生不迷信大师的意识, 又使学生在推敲中对古典诗歌的鉴赏有了深入体会,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对可“商榷之处”进行“商榷”, 让思维摆脱窄化与泛化

名家的一些作品 (尤其是散文) 里的内容或观点往往是很自我化的, 是在其时其文特定语境下的一种“临时”化的处理, 或者是其写作上的一种技巧、手段而已。离开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 作者的观点可能就是不太合理的了。换言之, 不能把某一篇作品中的某些论断作为广而化之的观点, 否则就会犯思维的窄化与泛化的错误。

余秋雨《都江堰》开头一句是:“我以为,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 而是都江堰。”文章的第一部分从修建时间、社会功能、文明特征等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 贬长城褒都江堰的倾向昭然。在《都江堰》这篇散文里, 作者这样处理是可以的, 以长城作为都江堰的陪衬, 以贬长城来突出对都江堰及其修造者的颂扬, 进而提倡一种为民的为官精神。但若将作者的观点剥离出来, 作为一种广义的评价, 无疑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站不住脚的。前两天听一位教师讲《都江堰》, 对该文作了经卷式图解, 其间居然说出“长城今天已经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了”的话来。这位教师不明白, 文学评价是一种很情绪化、很自我的认识, 不能把在某种特定语境中的认识作为“普遍真理”来对待。文学评价是一回事儿, 历史评价又是一回事儿, 两者可能互有轩轾甚至截然对立都是可能的。作为教师, 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才可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高地。

有些名家的作品由于特定的原因, 如成文仓促来不及精雕细琢, 或是写作追求的差异, 等等, 其中可能有引起争议的地方 (包括内容与技法) 。对此, 教师切不可“为名家讳”, 像算命先生一样为名家“圆谎”。可取的做法是, 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对此展开讨论, 言是言非均可, 但必须言之有理持论有据。

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倒数第三段忽然把笔宕开, 大谈中外诗人对秋的歌颂与悲啼, 并引用相关的作品与诗句。对这段文字, 教师用书是肯定的, 认为“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 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 与‘故都’题旨暗合”, 同时, 这些议论, 也可以“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也有人认为其是多余的, 因为去掉这段文字, 文章更顺畅更精炼。教师不妨把“问题”引入课堂, 制造“矛盾”, 在辩论中学生一定会有实实在在的提高与收获的。

日中文化交流的宝贵例子 篇3

譬如说:荻生徂徕(1666—1728)的《读荀子》、久保筑水(1759—1835)的《荀子增注》、东条一堂(1778—1857)的《老子王注标识》、太田全斋(1781—1788在世)的《韩非子翼毳》、释大典(1719—1801)的《世说钞撮》、恩田蕙楼(1753—1813)的《世说音释》、释大典的《诗语解》、《诗家推敲》、西成喜的《诗家用字格》、释熊山的《诗语群王》以至吉川、入矢、田中的《元曲选释》、东北大学中文研究室的《校注刘知远诸宫调》等等。实在数不胜数。

以往日本人学习中文,学得很好,说得很流利,写也写到了家。唐朝有个僧人叫圆仁(794—865),在长安留学时,有时去听文溆(《稗海》本《因话录》卷四角部)的俗讲,他居然听得懂,其语文水平当可想见。我们读《游仙窟》时,圆仁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便可以做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简明世界史》(古代部分第七章),以为圆仁的文章是唐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很有见地的。

旧时,日本人有用中文翻译日本的文学作品的。寒斋藏有一本书,叫做《四鸣蝉》(一册附图)。是亭亭亭逸人译,堂堂堂主人训,昭和八年(1771)刊印的。这本书收载了《惜花记》、《扇芝记》、《移松记》、《曦铠记》,共四出。《惜花记》是谣曲的《汤屋》;《扇芝记》是谣曲的《赖政》;《移松记》是歌舞伎的《山崎舆次兵卫道行》中的一段;《曦铠记》是义太夫的《大塔宫》。译文都仿效元杂剧的形式。据《西泽文库·脚色余录》第二编说,亭亭亭是冈白驹,但是《典籍作者便览》则以为是都贺庭钟。

还有冈冠山(1674—1724)写的《太平记演义》五卷三十回共两册,享保四年(1719),京洛松柏堂刊。每页下面,有《太平记》原文,上面有汉语译文。行文流利,叙事简明,词汇丰衍,文藻富赡,尤其雅俗共赏,好象《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似的,可与罗贯中文章相媲美。我想这本书,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宝贵遗产。

据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东方文化研究室主任李芒先生,正在翻译《万叶集》、《徘句》等日本文学作品。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希望将来还能推陈出新,建设两国共同的精神文化。

1979年7月7日

于日本横滨本牧望湖楼实事求是室

创新思维管理的例子 篇4

高标准,严要求

“高标准”还要“严要求”,这难道不够崇高吗?但事实上,“高标准”的结果通常只能是“不要求”或“低要求”。

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在于标准有多高,而在于要求有多严。“低标准,严要求”做到了,自然会进化到“中标准,严要求”乃至“高标准,严要求”。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很多老板一讲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一定很自豪,等着众人的赞誉。然而,这句农业社会的用人观是不适合现代商业社会的。现代人活动半径很大,人口流动频繁,社会身份变换速度快。真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结果可能是无人可用,或只有亲信可用。

什么是人才?就是做得事,吃得了亏,负得了责的人!“用人要疑,疑人可用”才是现代社会的用人观。我的观点是,用人就要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通过制度、制衡、监督、控制,避免“好人”经不住诱惑而犯错误,让“坏人”找不到犯错的机会而成为“好人”。

“用人要疑”,主要是指约束和监督机制,用了的人不等于不需要监督,疑问在先,就能把可能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疑人要用”,就是在其人格、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观察、选拔和使用他,免埋没人才和浪费人才。敢用疑人,会用疑人,才能保证企业的人才用之不竭。

“用人不疑”的往往是小老板——他身边只有几个人是“不疑”的,最终无人可用;奉行“疑人可用”的往往是大老板,因为“疑人可用”,所以人才很多。

左膀右臂、不可缺少的人

二战时期美军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只要听到谁是“少不了的人”,一定会及时将其调离。站在个人角度看,“少不了的人”确实是荣誉;而站在组织角度看,“少不了的人”恰恰反映了组织上存在问题。调离“少不了的人”,就是为了避免个人弥补组织的缺陷,从而强化组织功能。

如果你被称为上司的“左膀右臂”或“少不了的人”,通常意味着由于你过分杰出而掩盖了上司的无能和组织的缺陷。

21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吗?

人才真的很重要,为什么那么多从优秀企业挖来的人才最后一事无成,变成了“废才”?

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表演的舞台更重要。没有舞台,人才就不能成为人才。微软在中国招聘的员工是人才,难道进入微软之前就不是人才吗?微软的舞台成就了所谓的人才,而不是相反。

常见到业绩不断下滑的企业人才济济,快速成长的企业反而人才捉襟见肘。优秀企业之所以有人才,是因为他们有人才培养体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管理力量。

招人首先要招贤

我很了解,现在很多企业招聘有一个通病:招聘一个普通的岗位都会设定了很多限定条件。为什么?因为他们是按某个最优秀的人才的模板设计的。于是,这个岗位成为“不可能岗位”、“坑人的岗位”。

德鲁克提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设计原则,“一个职位,如果先后由两人或三人担任都失败了,就能肯定这是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必须重新设计。”员工不胜任岗位工作,多数企业的做法是培训员工,但这是很困难的。比较简单的办法是重新设计岗位,让普通人也能胜任。

比执行力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管理力、控制力。执行力的初衷是让管理变得简单,执行变得复杂,这不符合现代管理的趋势。真正的趋势是组织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一线岗位的执行动作日益标准化。

执行力为王

执行力的流行,隐含的基本逻辑是:员工没有执行力,所以业绩上不去。可是道德上像雷锋一样、能力上像上尉“罗文”一样的下属,到哪里去找?

管理的前提应该是:在道德上把员工想象为“自私自利”的普通人——这是人的本性;在能力上把员工想象为平凡的人——普通岗位留不住高水平的人。在此前提之下,企业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让员工的“自私自利”不损害企业和他人的利益,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创新就是超越

曾经举办过一个以“创新前沿”为主题的栏目,主持人提出了与创新有关的30个词汇,其中包括背叛、摒弃、超越、改良、颠覆、发现、妥协、模仿、实践、学习、整合、执行、不破不立、成功破坏、与众不同等。与会的100多位企业家、经济学家、职业经理人对他们心仪的词汇进行点击。结果,超越、与众不同、打破框框,分别以60%、40%、40%的点击率成为最受欢迎的词汇。

这又是一个光荣的错误。如果这就是创新,那么,创新就只能是少数技术人员、经理人和“聪明人”的“专利”,普通人从此绝缘。他们说的其实是创造,而不是创新。

最高科技的产品才是最伟大的产品

创新为何不可以是模仿(创新性模仿)、整合、改良、妥协、尝试?德鲁克提出创造性模仿以及创新的源泉和流程,认为创新不是“缪斯的宠儿”,而是从概念、制度和流程角度把创新变成普通人的工作,这样的创新才是最有价值的创新。

创新思维的例子有哪些 篇5

公元1066年,我国宋朝英宗年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将两岸岸边用来拴住铁桥的每个1万斤重的8个铁牛,也冲到了河里。洪水退去以后,为了重建浮桥,需将这8个大铁牛打捞上来。在当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府衙为此贴了招贤榜。后来,一个叫怀炳的和尚揭了招贤榜。怀炳经过一番调查摸底和反复思考,指挥一帮船工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捞上了岸。怀炳提出的办法是,在打捞的那一天,他指挥一帮船工,将两条大船装满泥沙,并排地靠在一起;同时在两条船之间搭了一个连接架。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后,他叫人潜人水下,把拴在木架上绳子的另一端牢牢地绑在铁牛上。然后船上的船工一面在木架上收紧绳子,一面将船里的泥砂一铲一铲地抛人河中。随着船里泥沙的不断减少,船身一点一点地向上浮起。当船的浮力超过船身和铁牛的重量时,陷在泥沙中的铁牛便逐渐浮了起来。这时,通过船的划动,很容易地就能把铁牛拉到江边并拉上岸。如此反复进行了8次,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打捞到了岸上。怀炳的打捞情景的设想,运用了形象思维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

生活中具有创新思维的例子二:如何带走这些蛋

有一个篮球运动员,有一天只穿了一条内裤,戴了一块手表,在球场上练习投篮。有个人给了他20个鸡蛋,这个人把鸡蛋放在球场边的地上就走了。这时,球场边没有任何可以用来装鸡蛋的东西,也找不到可以帮忙的人,实在让这位运动员为难。可是他想了一会,还是想出了办法。由于仅有的一条内裤显然不能再脱,手表又显然派不上用场。惟一可以使他动脑筋的,只有篮球。思考如何对篮球加以利用,必须在头脑里通过预示想象事先设想一番:这20个鸡蛋能不能放得进去?放进去以后能不能拿着它走路?拿着它走回家鸡蛋会不会滚出来摔坏?如果不对这些具体情景在头脑里预先设想一番拔腿就走,那可是有些玄,只有冒失鬼才会那么干。这位篮球运动员想出的办法是;放掉篮球里的气,并且把篮球弄成盆状,然后把鸡蛋放在里面。他思考这个问题运用了形象思维中思维想象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教师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思维培养融入教学

创造性思维本质上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创新是数学教学的灵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数学的内在规律和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鼓励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趣,乃是唤起青少年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参与和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操作、观察、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常规的归纳演绎推理之外,重要的是帮助、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

举个例子,比如在教学江苏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4的组成》时:

①让学生把4个桃子(或用4个圆片代替)放在两个盘里,交流各人的放法,出现多种分法;

②带领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分法,抽象出4的一种组成,再让学生在小组里照样思考,从其他种分法中抽象出4的其他几种组成;

③让学生观察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有多种放法,教4分成两部分也有多种分法,体会数的组成的学习方法;

④引导学生对应4的每种分法,认识几和几合成4,悟出4能分成几和几,也就是几和几合起来是4,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及其辩证统一。

这样学生学得活,知识扎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意识。

三、关注学生的经验积累,将熟悉的生活引入课堂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积累了相当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极少或不可能经常用数学的思想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如果教师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将其恰当地引进课堂,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文化的创新的例子 篇6

(FanSo.com)是由清华大学学生于月日创建的,它是国内第一家由在校大学生创业、吸引风险投资创办的互联网公司。FanSo作为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公司开辟了“新闻在线”、“环球影视”、“啸林书院”、“打开音乐”、“游戏辞海”和“我的家”等频道,FanSo还提出了一套全新的“CampusAge中国高校电子校园解决方案”,为加速中国高校校园电子化建设进程服务。FanSo已经从一个不到10人的创业团队发展成为拥有60余名员工的初具规模的商业公司,月再次成功融资660万,其页面流览量已经突破250万,在四个月内就成长为教育网内最大的站点。

FanSo的创业理念就是源于校园、服务学生,其业务内容跟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FanSo的创业模式和创业的切入点可以说是很有特色的:一是它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契机,互联网是个新生事物,它是一种有效的载体和工具,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ICP是一种重要的基于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创业者作为在校大学生对互联网具有灵敏的感悟,他们既能认识到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又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是利用新经济机遇的一种典型;二是它以学生和校园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大学为业务背景,这是创业者更主要的长项,他们本身作为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心理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又有年轻人特有的朝气、灵敏果敢和想象力,同时他们利用丰富的学校资源,FanSo已经与多家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三是FanSo引进了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但对于创业初期的公司尤其是ICP公司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马克.安得森和美国网景公司

美国网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马克.安得森,一位改变Internet历史的青年,刚大学毕业时还没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编写互联网浏览软件,开发出了Mosaic浏览器。1994年月与硅谷风险投资家吉姆.克拉克联手创立Mosaic通讯公司(网景公司的前身),克拉克投资400万美元,把安得森和他的伙伴们都拉到了硅谷,集中全力开发网络浏览器。不到两个月,安得森和他的伙伴们就成功地开发了Mosaic的新版本,并把它命名“Navigator”(领航员),随后新浏览器的销售在互联网上突飞猛进,一下就占据了80%的份额。

1995年月日,成立还不到16个月、从未赢利过的网景公司在纽约上市,这家创始资金只有400万美元的小公司一夜之间成为20亿美元的巨人。年仅25岁的安得森也仿佛神话般地从一文不名到拥有5800万美元的“互联网富翁”。月,美国《旗帜》周刊把安得森称为“无限制资本家”,预言“技术马克思主义”已经到来。而身为网景公司董事长的克拉克在公司上市的第二天身价就达5.65亿美元,这位出身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教授,正是敏锐地感觉到Internet的强大潜力和发现了安得森这样的一位优秀年轻人的价值,才会有这样的成就。

3杨致远和雅虎

提到雅虎,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杨致远。1993年底,他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在上网浏览器问世的时候,他整天都泡在网上,博士论文也不做了。他和学友戴维.菲洛决定创办一家网络公司,但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也不能从父母或朋友那里找钱,所以想到得找有眼光的风险投资家。他们很顺利,第一个就找到了硅谷成功的企业家、国际购物网络的创始人亚当斯,一拍即合,成立了Yahoo!

4月12日,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天之内雅虎的市值达到8.5亿美元,是一年前准备收购者估计的200倍。上市为雅虎筹集了20亿美元的资金,年仅28岁的杨致远也因此成了亿万富翁。今天雅虎的市价已接近75亿美元,用美国《商业周刊》的话说:“Yahoo!就像在沙滩上搭起的楼阁,然而一夜之间四周就建立起了摩天大厦。”

4视美乐——中国第一家大学生高科技公司

“视美乐”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家大学生高科技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叫做“多媒体投影机”,是由清华大学材料系学生邱虹云发明的。19月,邱虹云、王科和徐中三位清华学生靠打工挣的钱和朋友、家人的资助,筹集50万元注册了公司。两个月后,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与“视美乐”签定分两期注入5250万元风险投资的协议,这是中国第一例本土化的风险投资。年12月,“视美乐”的专利产品——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机中试成功。20月,澳柯玛集团投资3000万元与“视美乐”合资注册成立北京澳柯玛视美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澳视),开发、生产、销售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机及相关视听产品。年月,年产10万台多媒体投影机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成,该投影机涉及光学、电子、机械等多方面的尖端专业技术,可播放计算机、电视等多种数字及模拟信号,是与Internet相连的领导世界新潮的产品,目前产品已顺利投放市场。

5互联网实验室

“互联网实验室”的创始人方兴东过足诗人瘾又做IT界主治大夫,如今成了当代创富神话的一个主角。2000年月,方兴东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中国重要的高科技企业家”,业内人士甚至给他打个价,说方兴东的名字至少值486万元。互联网实验室的首席理论家姜奇平这样评价方兴东:“盖茨、杨致远和安德森,至少要等到离开学校才获得他们的第一个100万。这一点上,方兴东(清华在读博士)显得更成功”。国内另一位运用“注意力经济”的高手张朝阳说过:能否得到社会的注意,关键看其手头有多少吸引人的话题。

1例子宫破裂合并膀胱破裂的护理 篇7

1 病例介绍

女, 28 岁, 哈族, 孕4 产3, 停经40 周, 浮肿22 天, 腹痛2 天, 于2014 年6 月11 日急诊入院, 神志清, 精神状态差, 查件:眼睑及颜面部浮肿, 睑结膜, 唇及四指 (趾) 甲床苍白,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 湿性罗音, 心率100 次/ 分, 律齐, 心音有力,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背部, 腹壁及双下肢浮肿, 腹部隆起, 全腹压痛。产科检查:宫底脐上三横指, 子宫触诊硬, 压痛, 轮郭不清, 腹壁下清楚扪及胎体, 未闻及胎心音, 头先露已入盆。内诊:阴道通畅, 宫口开全, 先露, S-0, 导尿时可见全段肉眼血尿。血常规:WBC26.6×109/L, Hb48g/L, NO.12 急行剖宫手术, 术中见暴露于腹腔内死胎, 子宫下段完全破裂, 膀胱侧有一约10 cm不规则破裂口, 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及膀胱修补术, 术后给予抗炎, 止血, 输血, 营养支持等治疗, 持续冲洗膀胱2 周, 保持外阴清洁, 每日外阴冲洗3 次, 术后9 天腹部拆线, 切口愈合好, 留置尿管拔出观察1 周无尿急及小便失禁症状, 全身情况好, 住院23 天, 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预防子宫破裂建立健全三级保健网, 宣传孕妇保健知识, 加强产前诊断, 密切观察产程, 及时发现导致难产的诱因, 有剖腹产史的或子宫手术史的患者, 应在预产期前2 周住院待产, 根据指征及前次手术的情况, 决定此次分娩的途径, 若无头盆不称情况, 可在严密观察下经阴道分娩, 对于催产素, 前列腺素等子宫收缩剂的使用指征和方法应严格掌握, 避免滥用。

2.2 缓解疼痛告知患者疼痛的原因, 让其理解根本解决疼痛的方法是手术, 手术还是挽救母婴生命的唯一途径, 使其知情同意, 允许产妇诉说疼痛感受, 耐心倾听产妇对疼痛的描述, 并取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 做好手术前准备, 必要时送产妇进手术室。

2.3 检测胎儿情况及时了解胎儿的心率变化, 若胎心率先加快后减慢, 表示胎儿有宫内缺氧, 若胎心听不清, 应及时报告医生, 并迅速做好剖宫产准备。

2.4 预防感染, 纠正休克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尽快做好手术前准备, 同时注意观察产妇的生命特征, 定时为产妇测血压、脉搏、呼吸, 评估和记录产妇的生命特征。

2.5 提供心理支持向产妇家属解释子宫破裂的治疗计划, 和对未来妊娠的影响, 若胎儿死亡, 帮助产妇度过悲伤阶段, 为产妇及家属提供适宜的环境, 允许其表现悲哀情绪, 甚至哭泣, 倾听患者诉说内心的感受, 给孕妇生活上的护理, 鼓励其进食, 多陪伴产妇。与其谈心, 对产妇及家属的悲伤表示理解和同情, 允许产妇及其家属看望死亡婴儿, 鼓励产妇及其家属接受现实, 为产妇提供产褥期的修养计划, 及下次怀孕的安排, 帮助产妇尽快调整情绪, 适应现实生活。

2.6 出院指导为产妇提供产褥期的修养计划, 做好产后安排, 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促进身体的恢复, 同时做好死亡婴儿母亲的回奶指导, 如再怀孕, 应定期去产科门诊做好孕期保健;在预产期前2 周住院待产, 注意评估腹部伤口的愈合情况, 了解伤口处有无疼痛, 子宫下段有无压痛等。

3 小结

上述几点对牧区的少数民族孕妇更为重要。子宫破裂一旦发生, 处理困难, 危及孕产妇及胎儿生命, 应积极预防。认真进行产前检查, 正确处理产程, 提高产科质量, 绝大多数子宫破裂可以避免发生。 (1) 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避免多次人工流产, 节制生育, 减少多产; (2) 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 认真作好产前检查, 有瘢痕子宫、产道异常等高危因素者, 应提前入院待产; (3) 正确处理产程,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警惕并尽早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并及时处理; (4) 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诊为头盆不称、胎儿过大、胎位异常或曾行子宫手术者产前禁用;应用缩宫素引产时, 应有专人守护或监护, 按规定稀释为小剂量静脉缓慢滴注, 严防发生过强宫缩;应用前列腺素制剂引产应谨慎; (5) 正确掌握产科手术助产的指征及操作常规, 阴道助产术后应仔细检查宫预及宫腔, 及时发现损伤心给予修补; (6)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对前次剖宫产指征为骨盆狭窄、术式为子宫体部切口、术式为子宫下段切口撕裂、术后感染愈合不良者, 均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关键词:子宫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护理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0.

“例子”教学中的鲜活因素 篇8

“例子”,在教学中的鲜活因素,指的是课堂讲授知识的同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所授之课有兴趣,适当的“例子”可使课堂活跃起来,可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为兴趣才是学生入门真正的老师。

一、把歌声带入课堂

青少年学生大都喜欢唱歌、听歌,一些优秀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于是在讲一些抽象语法时,我举了歌词创作为例。

如:通感是高中第一学期讲到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特点是各种感觉的互通,如把描写听到的声音用于看到的景象,高中语文第一册有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其中一句是“光与影有和谐的搭配,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用的就是通感。但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张口唱了一句杨钰莹的歌“甜甜的酒窝,甜甜的笑”,酒窝和笑都是视觉形象,而这里却把形容味觉的词“甜”用采形容视觉,这就是通感。通过举例,学生就理解了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了。

我讲授歌剧《白毛女》的时候,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情韵,创设情感基础,一上课,我就打开录音机,让学生们欣赏“北风吹,雪花飘”的乐曲,这样,乐曲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大学纷飞,北风呼啸的境界,这悲凉哀转的音调所描述的农民生活的悲惨,从伴着音乐的喜儿的歌声里呈现出来,激起了同学们对农民悲惨生活的同情。欣赏杨白劳给喜儿扎红头绳的对唱时,也激起了学生对以黄世仁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仇恨。

作文课上,要求学生陈述一件事,学生犯的最多的毛病,就是随随便便换句子的主语,如有的同学写道:“远处看,山顶上明显的有座宝塔。可是走进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这句话前后两部分的陈述主体发生了变化,使句意不太准确,表述不太畅通。修改时应强调前后句保持主语一致,我唱了一句济公和尚的主题曲为例,这例子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济公和尚正在把破扇子摇”。说话中提到某事某物,应紧接着以此物作主语,而不能中途更换,录上面的歌词,就不能这样说“从前有座山,有座庙在山上……”,这样通过举歌词为例,同学们就掌握了这一语法知识。

二、让成语活起来

成语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具有固定含义或固定结构的短语,其中古代汉语的一些用法和词语的含义都可在这里找到。所以,课堂讲授时,讲一些生动的成语,让千百万年前的语言现象在当今复活,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古代汉语中有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叫做名词作状语,学生单纯的记忆要领大都是枯燥乏味,而两个成语则可记得又快又准,如“抱头鼠窜”、“蜂拥而至”、“狼吞虎咽”三个成语,这三个成语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们并不知道包含着典型的语法现象,老师一讲,便会产生豁然开朗之感,学生知道这四个加点的词并不是成语的主语,成语的主语应是人,加点的词仅仅是动作进行的方式,可译作“像……一样”,这就是名词作状语,记住了这三个成语也就理解了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

文言实词“任”有几个不同义项,同样也可以举几个成语为例。如:

任重道远,任:名词,意思是“担子、职务”

任劳任怨,任:动词,意思是“担任”

任人唯贤,任:动词,意思是“听凭,任凭”

总之,让成语活起来,还需要有个方向,必须帮助学生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文本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所占位置,并使之明确化、具体化。

三、恰到好处地利用“故事”、“笑话”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语,能激励学生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语言文学课本就应以语言的生动、幽默来感染学生,而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也就是在于使学生敢说、会说、善说,说得恰到好处,这种语言的技巧在一些生动的故事和幽默的笑话中比比皆是。

说话讲究口语化,否则就晦涩难懂,分不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达不到表达的目的。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古板迂腐的私塾先生带着他的弟子去野外采风,途中有个小树林,林中有一对青年男女坐在一起正窃窃私语。一位弟子见后信口对同伴说:“瞧,里面两个人在搞对象。”先生听了他的话,瞪了他一眼,说道:“说话要文雅,以后再见到这种事情应该说‘龙戏凤’。”于是他们接着赶路,在小河边有只乌龟在爬,又一弟子大声说:“快看,王八!”先生又训斥了弟子一番,并告诉他们以后应该说:“爬地龙”。当他们走到一个村庄外时,一队全身披麻戴孝的人迎面而来,一个弟子见状嚷道:“快看,死人了,死人了”,先生斥责道:“怎么这么说,应该含蓄的说‘朝西去’”。最后他们又回到了镇子上,在一处勾栏门口,有个女子以手帕掩口,冲着行人笑,一弟子又悄声说道:“妓女!”,结果又挨了先生一顿训,先生捋着胡须、摇着头对弟子说:“含蓄点,应该说‘立门停’。”第二天,弟子们把所做诗文交了上来,先生看后气的大病一场,其中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师父师娘龙戏凤,

生个儿子爬地龙。

师傅朝西去,

师娘立门停。

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笑话,是因为私塾先生只顾着说话含蓄而忽视了词语的感情色彩。

古文化常识要学到对人的称呼问题,不注意这些称谓,就会闹大笑话。有位农民问一个秀才:“令尊是什么意思?令郎是什么意思”这位秀才想捉弄这个农民,便回答道:“令郎是父亲的意思,令尊就是儿子”。农民听后,问秀才“你有几个令尊?”,曰:“一个”。农民说:“哎,我有三个儿子,给你一个吧,那你就有两个令尊了。”这样的笑话学生就了解了令尊和令郎的意思了。除此之外,人物的语言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如一秀才、官吏、财主、农民在一起赏雪,有人提议每人一句,作一首诗:

秀才说:“大雪纷飞落地”,

官吏说:“都是皇家瑞气”。

财主说:“下他三年何妨”?

农民说:“放你娘的狗屁”!

以上的阐述,都说明了例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了它,教学的节奏性就充分的表现出来了,内容充实,手法多样,听、说、读、写、思巧妙安排,长短多少合节奏,就起到了有计划的调动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有节奏的转换。

上一篇:润滑油厂办公楼防水施工方案下一篇:同学相处防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