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传统和创新(共9篇)
工业设计的传统和创新 篇1
工业设计的传统和创新
从“传统”二字的本意考察,是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等;就时间上说,传统就是过去,昨天是传统,今天是现代,明天是未来,今天的现代将变成明天的传统,传统在时间的流变中不断产生位移,不断扩大时限。据此,我们对“传统工业设计”的理解不应是一成不变的。目前来说,它不仅包括了中外古代工业设计与近代工业设计,而且也包括了19世纪中叶至2000年以前的中外工业设计,同时,也不可忘记原始社会处于萌芽状态的工业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借鉴作用。工业设计的出路在于创新。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世纪,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科学迅猛发展的世纪,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西文化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交融的世纪。如何使工业设计适应这种喜人而又逼人的新形势,是工业设计艺术界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惟一的办法就是两个字——创新。
创新,必须认真研究传统。创新,站在实践论的角度去理解,应是个具有浓厚系统意味的联系之词,它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是说,传统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未来的基础。比如说,达•芬奇发现了倒孔成像,这一发现成为后来发明照相机的前提和基础,照相机又成为发明摄像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前者也就没后者。如果我们把照相机的发明创造比作现在,那么其传统就是倒孔成像,同时它又预示着将来摄像机的必然问世——尽管当时并不知道摄像机为何物。所以我们说,创新是对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也预示着将来的发展趋势。工业设计也是一样,要创新,就得了解传统、学习传统、研究传统,否则,创新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黄永玉先生正是深入地了解和熟悉了用麻、丝、兽毛等纤维捻结成绳或经纺织、缝缀制成袋、兜对商品进行捆扎、储运等传统工业手段,并从中得到启发才设计出具有浓厚传统民族特色而又不失强烈现代感的酒鬼酒酒瓶的。DOLCN.com
创新,必须更新观念。工业设计要创新,首先应是工业设计家观念的更新,我们必须树立大传统观、大设计观。
对于传统的理解,不知什么原因,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脑海里,似乎专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非常重要,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对于那些专门研究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人来说,这样理解也无可指责,但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家,这样去理解传统还远远不够,还显得太狭隘,起点应该更高些,视野应该更开阔些。所以,我们应树立大传统观,我们所讲的传统,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传统,我们不仅要了解、熟悉、研究本民族、本地域工业设计的传统,还要了解、熟悉、研究世界各国各民族工业设计的传统。
从事工业设计的艺术家不仅要研究工业设计的历史与现状,还要研究整个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整个文化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不仅要研究工业设计的技能技巧,还要研究如绘画、书法、诗词、影视等姊妹艺术的技能技巧,以此扩大眼界、启迪思维、开发智能。要跳出工业设计看工业设计,跳出工业设计进行工业设计,这就是我们所应该提倡的大设计观。创新,必须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谁都知道,任何部门、任何行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有发展、腾飞的希望,所以,近些年来流行一个口号是:谁拥有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工业设计艺术界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途径主要是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两个方面。从学校教育来看,各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在逐年扩招,学生数量是大大增加了,而教学质量是否也在同步相应提高?我说句不太中听的话,目前,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内的高校教育,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只重计算机设计手段而轻视基础理论学习与基本技能训练的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思想,在部分学生中依然存在;某些高校,办学条件满足不了不断扩招的需要,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我们必须经过反复调查论证,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明确办学思想,改善办学条件,严格办学纪律,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继续教育来看,一方面应该狠抓在职人员的带职培训、脱产进修和鼓励年轻的优秀设计人员报考高一级学校接受学历教育;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学术交流,组织规范化的展览与评奖。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让优秀设计人才脱颖而出。
工业设计的传统和创新 篇2
随着我国工艺市场不断扩大,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转型,加强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方向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满足工艺市场的竞争需要,把握设计者的工作形式和工作状态,提升工艺美术设计者综合水平、推动传统工艺美术创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
1.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进步,以往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美术精神享受,美术工艺的改革在当前是必要的。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民俗性和实用性的优点,从内涵和形式上不断的进步和创新,从而形成符合现代人审美的美术工艺。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实用和审美是当前的主流。随着美术工艺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并且有着鲜明的工艺色彩。
2.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特征
2.1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美术工艺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传统工艺美术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加强设计技术的提升,不断对技术研发创新是很有必要的。跟上时代的脚步,就需要新的设计模式和新的构思方法。根据艺术的发展进程来看,传统工艺美术在设计部分打破了传统的形式,不只是看重产品的功能和效用,更多地注重设计理念,在作品中添加更多的时代感元素。 当前的设计,在审美情趣、文化涵养、道德理念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创新性,把握作品的艺术品位。
2.2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构思的创新性
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设计构思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也是设计开始的环节,良好的美术工艺作品,需要创新思维作为创作指导,将审美理念融入到工艺美术设计当中去,才能保证美术工艺作品的价值性。通过采用创新的思维对素材进行收集,然后加工、处理。在当前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创新性的构思模式已经慢慢体现出来。结合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式,从价值观、审美、科学科技等方面体现出创新性。 当代的美术工艺艺术家,对社会中各个方面的信息广泛关注,当出现热门的事物,就会被加入到美术工艺艺术创作。 因此,当前的艺术创作具有鲜明的实效性。为了能够提升构思的创新性,美术工艺设计者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查找资料, 对资料进行处理,结合自身的体会,为工艺设计理念提供更多的创新性内容。
3.加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发展创新对策
3.1加强合作设计
当前的工艺美术设计发展已经有所提升和改善,从单一的注重技能训练提升到人文性质设计者的创新精神,但是现在的美术工艺设计中还缺乏对设计师合作交流的重视,只停留在表面。根据设计者的自身情况和能力接受情况,制定有效的设计方案,在管理形式上,重视对设计者小组合作设计的培养[1]。加强设计者之间共同协作,共同探讨,合作解决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所遇到的问题,获取相应的知识,相互之间进行探讨,让设计者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所处的位置。如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管理者要转变管理形式,从单一的指派任务形式到自由的发挥自身的特点,选择其他设计者进行工艺美术设计,促进创新思想的交流,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通过多方面的平台和途径,来满足设计的需求,促进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提升设计者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能力。
3.2营造民主、平等的工作环境
从古代的艺术发展进程来看,艺术开始没有界限,强调和展现的是艺术的个性。在当前的艺术设计环境下,如果设计者的思维特性没有能够完全的施展开来,那么就会使得所设计的作品缺少灵魂[2]。因此,在美术工艺设计者设计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工作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保证作业空间的舒适性,从而更好的激发和提升设计者的创作激情和创作灵感。在和谐的环境下,可能创作出让人震惊的作品。真正的艺术家都有着各自的个性思维,可能一些个性不能被大众所接受,但是正是这些各异的个性思维才创作出许多个性的作品。因此,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创作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作品。
3.3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运用,当前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综合性人才水平还有待提升, 应该要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以此来满足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需要。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更应该对现有的美术工艺设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相关的信息技术,对设计人员进行指导,更好地培养创新、实践性人才,保障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稳定,满足传统工艺美术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工业设计的传统和创新 篇3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93-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使中国蕴含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传统工艺技术。同时工艺美术作为我国表现艺术的重要形式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及艺术的发展,现代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术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形式下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这种新的表现形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在推动我国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进行创新,对我国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什么是工艺美术
所谓的工艺美术就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对物质的需求以及对精神领域的需求,利用各种工艺技术和材料以及物质材料所制造出来的人工建筑造型的统称。工艺美术作为传统历史的组成部分,即可以说它是物质,又可以说成是非物质。同时。工艺美术完美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相融合,其蕴含了民族伟大的文化。另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的美术设计中,充分展现了设计师、工匠师的伟大智慧。除此之外,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作为商品看待时,它具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作为传统艺术来看待的话,则将历史文化的传承充分表现了出来。可以说,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无论是商品还是文化,都代表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与科技。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
确切地说,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最开始起源于中国的远古时期。远古时期的人类为了捕猎及劳动,发明了第一件劳动工具。虽然当时的劳动工具无论从外观还是性能来看都十分粗略,但却凝聚了当时人类的精神内涵,从而也正式走向了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开端。同时,单从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来看,工艺美术设计是贯穿于人们生活劳动的整个环节中的。对人类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具有着深入广泛的特性,是人类发展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
另外,至清代中期,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发展达到了顶峰,当时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所蕴含的人类智慧及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其它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超越的。然而清朝末期,由于清政府一系列的改革,使传统工艺美术设计逐渐走向了衰弱,甚至一度进入了最低迷的时期。
直至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重新认识,才使传统工艺美术设计逐渐回暖。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使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不断融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特别是改变了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注重观赏性而忽略实用性的特点,现代工艺美术设计更加注重其事物的实用性。如:服装美术设计、室内美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等,这些全新的设计理念不仅增强了所设计出事物的实用性能,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三、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也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使其更能够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建设以及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转换市场观念
针对于国外对我国工艺美术设计作品的需求量逐年减少这一现象,首先要转换我国市场的工艺品设计观念。将目光由紧盯国外市场转入国内市场。在以往的工艺美术设计作品中,设计人员大多考虑的是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及兴趣,从而造成了多年来我国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始终被局限于一种固定的模式中,无法得到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市场进行重新的定位。就目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来说,工艺美术设计要将重心放在全内市场中,但同时也要紧跟国外市场。从这一角度出发,首先要设计出符合国内人均所需求的工艺品。随后在满足于国内人们审美观的工艺品设计理念中融入一些国外的设计元素,才能够使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发扬光大。
(二)开创多层次发展路线
首先,由于国内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物质经济基础不同,因此,工艺品设计应该满足于各层次的人均需求。例如:对于一些高层次的消费群体来说,可以在工艺美术设计中融入更多的高端元素,以此来满足于这类人群的消费观念。同时,对于一些消费能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来说,可以设计一些外观漂亮实用性较高的工艺品。如:旅游纪念品、室内装饰品、小礼品等。来满足于低消费人群的需求。
另外,随着市场的变换,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不仅要保留传统的设计理念,也要随之融入一些现代时尚的设计元素,使工艺美术设计即能够显现出传统文化内涵,又能充分体现现代时尚的多元化特征。从而促进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传统工艺美术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只有不断地更新理念才会满足于不同阶段的需求。因此,在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中,要将传统的文化与现代发展元素相结合,才能使传统工艺美术设计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娜.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J].现代园艺,2011,(04X).
[2]王利达.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和创新[J].中国电子商务,2012,(02).
[3]苏日娜.从草原传统审美文化到现代民族产品设计——谈民族特色文化在设计中的发展与创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篇4
[内容摘要]设计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并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是文化心理逻辑,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它们在工业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建设等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设计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词] 儒家文化;天人合一;中庸;
中国的的民族文化是什么?是儒学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这就是一种文化,是现代设计在中国的源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庸思想对于对现代设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正因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设计才更具本土特色,更具深厚的文化内涵,儒家思想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
现在设计是怎样体现儒家思想的呢?换句话说儒家思想是怎么样渗透到现代设计中的呢,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说我们中国人自己本人,在有的时候我们自己没有感觉到我们所具有什么样的儒家思想的品质,国人的谦虚、忠厚这也许是我们渗透到骨子里的品质。设计也是一样的,传统思想不留痕迹的渗透在设计当中,这才是真正的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而不是表面看起来很有中国味道的,比如说:在家的墙上挂一副名人字画,在客厅里摆上一把明式椅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设计只是设计的一个附属品而已。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来说明一下:
案例1:苏州博物馆(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包括三个方面:天和、心和、人和,它是三者的综合。天和即与天合,即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沟通,自由相处。
苏州博物馆设计者是贝利铭,他的作品可以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的如火纯清,博物馆在设计时为了不打破原有的格局和充分考虑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采用了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的模式,在这里充分考虑到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新馆在设计时巧妙的借助水面,与紧挨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这风格上也表现出了与周边环境形似而神不是却为一体的效果。在贝利铭的设计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在作品中他没有实时表明自己的思想,而是潜移默化的。
白色的粉墙成为他作品的主旋律,颜色的接取来源于江南传统建筑的灰色,而在坡顶和窗框的设计上他却运用了花岗岩来代替灰色的小青瓦,无论是在色调和材料商都显得具有现代感,但是在整体却没有脱离传统文化。玻璃屋顶和是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是源于传统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也将被现在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顶棚结构所代替,把现在的材料和工艺用传统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一种相识而为曾见过的感觉。
案例2:床的设计(中庸的设计思想)
说到中庸,人们往往会误以为“和稀泥”、折中主义。折中主义的东取一点、西取一点的做法实则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相去甚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从古到今床的设计演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雕花精美带有帐的床发展到今天的平床,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思想却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我们现代的床(上课老师的案例)床头采用弧线型深色,在整体上没有很大的菱角,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不张扬,忠厚,实在,踏实。可以说我们在它的身上看不到什么优点,但是如果我们联想下儒家文化中庸思想的话,那么它全身都会成为它的优点。
床不是现在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它是在不停演变,就像河床上得石头,河水已经把它打磨的很光滑,床也是一样的,经历着历史的车轮,历史已经把它打磨成了精华,中国传统思想的的一个小得缩影。
工业设计的传统和创新 篇5
杨顺花
摘要:
通过对传统教案和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案;新课程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以“三中心”和“五环节”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观念严重束缚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学设计理论引入国内已有20多年,教学设计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脱节较为严重,应用的重点还停留在知识的重点难点的处理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出现了“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局面。
笔者希望通过对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比较和分析,使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现代教学设计技术,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形成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思想、新理念,构建现代教学观念,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一、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概念分析
在传统教学中,教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案,设计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目前教案的形式主要是:教案必须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案正文、教后感想。正文中又包括导入、每一部分的详细教法、过渡语、小结、总结等。这样的教案,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从一般内容到重点难点,从教师引导到学生活动,从提出问题到可能出现的答,大到总体结构,小到一句话,一句也不能少。众所周知,教案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原文照抄教师参考书。既然参考书上已有,教师读了心中有数即可,为何还要再抄写一遍呢,这真是典型的“现代八股文”。教学的过程包括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一直使用了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模式。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修改方案的一个过程。当前比较权威的教学设计概念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该定义与张祖忻、史密斯、雷根、皮连生、何克抗等专家所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大体一致,即他们都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般来说,可以从学习理论的角度将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划分成三代: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一代教学设计、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二代教学设计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三代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实践中,应当对各种理论和方法取长补短,还要考虑教学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教育理念的改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然不能什么都建构主义,过度地强调建构主义,忽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同样会带来不少问题。现代教学技术就是这三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是:1)前期分析,包括学习背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2)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3)制定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解决怎么样实施教学的整体方案,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内容;4)教学媒体的选择、组织和设计;5)制定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6)试行教学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对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二、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差异分析
1、教案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理念不同。传统教学观念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可以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现代教学观念认为: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与外在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学生是有生命意识、社会意识、有潜力和独立个性的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案与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要求不一样。传统教案用“教学目的”表达教学目标,而教学目的是由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任务的上限,教学中不能超纲偏纲,教师没有创造发挥的余地;教学目的的表述也较笼统,操作性不强,教师较难把握;教学目的以教师为阐述主体,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所谓“双基”。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来表达目标,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设定教学任务的下限,教师具有较大的创造发挥余地;教学目标在表达上也更具体,可操作性强(例:“领会”目标层次可供选用的行为动词有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理解、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等);教学目标以学生为阐述主体,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即三维目标)的统一。
3、教学分析内容不同。传统教案中,分析的重点是教材、教法和教学重点难点。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观念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首先应关注的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对学习背景、学习需要、学习者、学习任务进行分析。
4、教案设计与教学设计运用教学策略的侧重点不同。传统教案中,侧重传授的策略和帮助学生记忆的策略,媒体选择以传统媒体为主,强调技能训练和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设计中,侧重学法指导、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媒体使用、反馈调控等策略,媒体更加丰富,除传统媒体外,还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等,强调知识、技能、方法、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
5、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教学过程也有较大差异。
传统教学以讲台、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80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论;90年代提出双中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论,双中心论争议较大,一个事物应该只有一个心,所以认为是一个驳论。
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交往教学过程”教学论,“交往教学过程”教学论超越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对话,强调体验与共鸣,强调理解与共识,领悟是个体的一种感悟。交往教学过程教学论主要内容体现在五个统一: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教学是认识过程与知识掌握过程的统一;演绎与归纳得到适当的统一;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鼓励在学生体验、探究、发现、思考、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自身提高和发展。
6、教学效果评价不同。
传统教学中,主要通过考试来测量学生掌握的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程度。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手段,测量知识的掌握情况,强调知识体系的掌握,较难体现价值取向。在新课程中,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态度、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强调元认知,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
础,评价更体现了一种价值观。
三、摆脱传统教学观念,构建现代教学观念
从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构建现代教学观念”的转折点是掌握和使用好现代教学设计技术,我们只有弄清了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参考文献:
试论苏州传统手工业的创新发展 篇6
2014年11月28日,苏州市成功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获此殊荣的中国城市仅仅3座,也是中国首批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苏州传统手工业品类丰富、技艺精湛,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历来是我国重要的手工艺品生产基地,“苏作”指的是苏州的“玉石制品”、“竹木制品”、“刺绣缂丝”等几个手工艺门类,以及鲜明地域特色的缂丝、宋锦、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自明代中晚期成熟于以苏州为中心地域,以样式巧、技艺精引领行业潮流。
在全国工艺美术11大类中,苏州就拥有10大类共3000余个品种,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6项,其中工艺美术类占一半,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苏州工艺美术各门类作为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分别为18项、26项和56项,遥遥领先于全国同类城市。
二、苏州传统手工业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
从全国范围内各行业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手工艺行业处于行业的弱势状态,手工行业内缺乏完善的系统管理与疏导,生产性行业缺乏业务交流、技术指导以及销售环节的版权保护,濒危品种缺乏抢救性保护措施。2007年9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启动的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显示,列入普查范围的全国1865个工艺美术品种中,发展良好的959个,占51.42%;生存困难的536个,占28.74%;濒危和停产的370个,占19.84%,一些老工艺正随着传承人的逝世而一起消失。
苏州的传统手工业现况整体上要比全国稍好,目前其发展现状大致概括为四类:一是市场关注度高,如刺绣、玉雕、核雕等;二是基本维持生存,如苏作红木家具、石雕、苏扇等;三是生存比较困难,如缂丝、桃花坞年画、仿古铜器等;四是处于濒危状态或即将失传,如铜响器等。传统手工艺品到底是失去了消费者的兴趣还是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笔者由此抽取100消费者进行调查对传统手工艺品是喜欢还是排斥,发现较感兴趣的为53%,有一点兴趣的为43%,无兴趣仅有4%;消费者成员的结构以年轻和知识型为主,其中15-35岁的占87%,在苏工作或旅游人士占77%,专科学历以上为66%,从中可以发现传统手工艺品还是受到年轻的认同和认可,市场前景广阔。
三、苏州传统手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苏州的传统手工技艺行业产值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来统计,2014年度全年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565亿元亿元,增速约1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6%,文化产业规模和增速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发展态势良好,但产业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整体发展情况和打造文化强市还有很大差距。
据不完全统计,当今在苏州城乡分布有六千家民营企业或工作室,主要分布在姑苏区、吴中区、高新区、相城区、常熟市等地,从业人数约10余万人,前几年经济总量约150亿元,刺绣、玉雕、明清家具、核雕、民族乐器、檀香扇、折扇、剧装戏剧等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近年来,受市场影响有一定幅度下降。
1、苏州传统手工业法律法规不完善
手工业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所依据的法律基本是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定,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了应急性的条例、规定等,既散又缺乏系统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传播、交易以及人才引进等。
2、苏州缺乏传统手工艺的品牌效应
传统手工业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效应,虽然苏州的传统手工业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但是严重缺少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同一种类的手工艺品题材单一,我市手工行业中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较少,对整个行业的带动和引领以及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
3、苏州缺乏传统手工业集群化优势
苏州手工业虽已初步形成新兴文化、旅游文化等产业格局,传统手工业产业链虚弱集群化优势不足,大多不成规模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作用不明显。产业集群化可以融合研究开发、销售渠道、服务供应商以及相关产业,传统手工产业要发展还必须在市场推广、企业之间在开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上的密切协同与合作,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全市范围内多个产业的融合,构成区域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否则,由于产业链的不完善整体竞争能力差,最终难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和竞争优势。
4、苏州传统手工业创意人才匮乏
苏州手工业的经营模式以家庭作坊式居多,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传授技艺,很大一部分从业者缺乏美术功底与文化修养,使得创新的动力缺乏,体现出手工艺品的题材内容单一,创新活力不足。
目前手工业人才存在总量少、精英少、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在产品研发环节和作品的原创性上人才严重不足。通常经济收入决定就业方向,被市场所追捧的玉雕、核雕,即使学费昂贵依然吸引年轻人争相拜师学艺,而有些手工业如石雕、苏式木制盆桶、织席以及铜响器等,政府即使免费培训,发放误工费,也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从业者后继乏人严重影响产业生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苏州传统手工业创新发展的定位和思路
1、加强政策引导发挥行业协会引领作用
苏州市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政府部门要结合苏州手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知识产权、销售贸易等方面相关的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政策法规,由于手工业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文化属性,涉及到经济因素和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形态是有别于其他产业的最大特征。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既要兼顾到经济学理论角度和市场视觉,从而制定出适合苏州地区传统手工业健康、有序的政策。一方面,政府为传统手工业搭建政校企的服务平台,将政府、研究机构和产业艺者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政府协作行业协会或相关机构以科研经费,建立手工业的评估标准,鼓励、推动和督促研究机构、从业人员、企业开展多形式的研究和开发,逐渐完善研发机制,推动产业的发展。
政府协作行业协会建立专门的产业研究机构,研究发达国家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结合本地市场的需求,科学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协作政府制定地方性行业标准,为规范行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生产、经营行为提供必要的指导。行业协会具有社会性、非营利性和非政府性的特征,其参与者是具有丰富行业专业技艺和生产经营能力的从业者,是受到行业内从业人员拥护的代言人,即对推进行业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又可以协作政府加快推动手工业集群化发展,既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也可以弥补传统手工业规模小、资金缺、技术开发能力弱等问题。
2、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引导多元化的消费
技艺的传承要尊重历史,尊重市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可以采取分层,满足大众消费和奢侈消费两种不同的需求。大众消费让广大民众既能接受市场价位,又具有收藏把玩的价值;奢侈消费,如比较高端玉雕品种,选材为名贵的和田白玉籽料,创意独特、雕工细腻,玉雕相比核雕、苏绣等其他苏州传统工艺,已经开始走向高端、奢侈化,好的玉雕价格将越来越远离普通群众,高端玉雕的珠宝化将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有一种传统宋锦打造的爱马仕高档箱包一经面世就引起引人瞩目。
3、加强行业与文化消费的融合拓展销售空间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和娱乐、健身、旅游等方面。文化消费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具有主流化、科技化、全球化等特征。苏州传统手工产业以协会通过建立主题、文化展厅以实景体验、在线互动、设计衍生产品等手段。也可以产业为背景建立电子销售平台,由于部分工艺品的不同原材料售价差异性大、昂贵、网上销售时的识别难度大,这就需要政府和协会协作处理监督、维权买卖双方共赢的管理模式,既传承又宣传苏州的特色文化还可以形成新的产业链。
4、加强手工业人才的梯队建设
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5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目标,推行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双模式,一方面在各类中小学开始苏州传统手工艺的通识课,另一方面对于具有深入研究和特种技艺的从业者,由政府扶持或配备专人跟师学艺,通过名师带徒式以及社会培训等方式,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普及教育,同时重点培养基础的文化人才,创意人才,为苏州市民间手工业发展储备力量,增强发展活力,为手工业的保护、传承、发展起到链条作用,推动产业发展。
摘要:苏州是我国最重要的民间手工艺中心,历史悠久,门类众多以“苏作”(亦称“苏式”)著称于世,具有自然简洁、装饰灵巧、色彩典雅、做工精细、造型精致和技艺精湛等特点。建国以来,苏州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令全国同行瞩目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苏州传统手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手工业传承上的“断代”,其次是传统手工艺应用上的“障碍”,再次手工业保护机制的“缺失”。本文试图通过政策引导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引导多元化的消费,加强行业与文化消费的融合拓展销售空间,加强手工业人才的梯队建设,这四个方面思路求得苏州手工业再创辉煌。
关键词:苏州,传统手工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简亚主编.苏州文化概论.[G].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2]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3
传统物理教学法的思考和创新 篇7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评价;整合;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00-3
一、引言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进行的共同活动。实践证明,正确地选择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而在教学过程中以“注入式”为主要指导思想,运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媒体的传统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是否还有一定地位?本文主要对传统教学法进行了思考,探究并与多媒体教学整合。
二、传统教学法的特点
1、传统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教学方法虽然是由许多的具体教学方式和手段构成的,但又不是各种方式和手段的简单叠加,它总是由一个指导思想贯穿,形成一个体系。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启发式”或“注入式”,主要是从教学方法体系的指导思想来说的,它不是指一个具体的个别的教学方式或手段。[1]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而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就蕴运而生产生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是以“注入式”为主要指导思想的一种方法体系。
注入式,就其指导思想来说,是把学生当作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使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过分地强调或夸大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和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靠教师的讲解,教师不讲解学生不会,在這种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即使采用探究发现的方式和手段,实际执行的仍然是教师的命令和讲解。
中国传统教学历来非常重视启发教学,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诱导,身体力行和自省改过。”[2]所以传统的教学中也含有一定的“启发式”指导思想。
2、传统教学中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也称为传统教学模式,又称“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该教学模式是由19世纪下半叶的赫尔巴特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学生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人的社会文化,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文化知识教育。
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为: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及复习旧课——揭示新课题,确定对已学功课的联系——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该教学模式是在赫尔巴特的上述模式基础上提出的,经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后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它强调了知识的系统学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智能发展。当期望学生在短时间掌握一定的知识去应试时比较可以,教师不可能在任何教学内容上都运用这种模式,长此以往必然造成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一大批没有思想主见的高分低能者。[3]
“指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创始人为杜威,20世纪被称为进步教育的活动教学模式,提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的教学观,但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忽略学科系统性,在教育史上褒贬不一。
布鲁纳的“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其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制定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1957年布鲁纳提出教育改革,彻底否定和抛弃传统的讲授学习,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这种理论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自主发现和创造精神,符合时代需求,但由于各种原因,这次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自学——辅导”模式,其特点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中心和先导,变教师的讲授为辅导,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基本教学程序为:指出自学要求——开展自学——讨论启发解决疑难——练习应用——评价反馈——系统小结。这种模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符合现代教学要求,但如果学生对自学内容不感兴趣,则可能在课堂上一无所获,而且需时较长,需要教师非常敏锐地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讲解和教学,很难在人数多的班级中开展。这种模式不是任何教材内容(包括物理)都能适应的,更不是任何水平的教师都能驾驭的。
3、传统教学中几种常用的教学
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教学历来非常重视启发式教学,代表人为我国的孔子,他主张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诱导。学习是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与进行行为实践的“习”相结合的活动,启发式教学中非常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习”与“行”,重视练习与实践,提倡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安排一些要求更高的带有探究性的题目,以促使学生自己获得新的知识,发展智能。这与探究式学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启发式着眼于教师的教而探究式是从学生角度来说的。[4]
引导发现法。这是我国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对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式教学法而采用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法。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强调学生独立地去发现,这样的发现法带有随机性,费时多,不利于学习系统完整的知识。因此我国学者主张引导发现法,即在学生开展发现时,教师适当给予启发引导。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科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同步划分为多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结构,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探索并有所发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师根据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探究、领悟、发现的全过程。其目的在于尽量扩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用发现的方法去探究获取并掌握知识的能力。
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是我国小学教育专家邱学华教授潜心40多年的实验研究所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的实质是先练再讲,即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尝试来练习,在尝试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进行尝试练习后,再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5]简单的可将尝试教学分为五个步骤:提出问题(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交流成果(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形成结论)。可见尝试教学法是从学生主动学习出发,让学生基于课本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在物理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或书本设计好的,结论是现成的,使得学生的创造思维未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三、中学物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
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不以学生为中心,是被动而不是主动地发展学生,它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分数教育”或“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从而导致了物理学科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2、教学内容
现在的中学物理教材中,虽然很多内容知识点、物理规律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辅以启发式或探究式的方法来让学生获得新知识。但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又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觉得物理学科有些空洞,与现实的社会生活联系不是那么的紧密,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手段、方法
在传统的物理教法中,教师运用传统的媒体如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进行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权威绝对化,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都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和职责,再加上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施教过程中强制学生接受的方法经常出现。如高中物理中在讲解伏安法测电阻这个知识时,教师一味地强调“内大外小”这一结论,而对这四个高度概括的字的具体意思只作了一个简单的讲解,即被测的电阻大时用内接,被测的电阻小时用外接。而对为什么要这样连接,这样连接的效果如何,判断一个待测电阻是大还是小,缺少了必要的分析、讲解和验证。只让学生把这个结论重点记下,很大程度上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感到困惑不解,在电路设计上部分同学总是无从下手。
强制学生接受的方法表现为多采用灌输、讲授、说服等多少带有强制意味的教育方法,停留在一本课本,一支粉笔的刻板教学上。这种做法将教学理解为单向的过程,忽视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禁固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降低了物理学科的实效性。
如果物理教学还是一味地单向灌输和说教,不但与现实脱节,而且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特别是现在资讯高速发展,网络信息非常先进,学生的信息来源非常丰富,假如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那么物理教学则可能落后于学生的步伐,最终与学生抵触。
4、学生能力方面
物理学是和日常生产、生活、社会现象密切相关的,中学物理传统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明显地与社会生活实际、科学应用的联系不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习物理常常演变为解题训练,应用和实践似乎与理论无关,所涉及的习题大多是模型化的,诸如“小球,轻杆、光滑水平面、木块在斜面上滑上或滑下”等高度理想化的模型,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很少需要对研究对象和物理环境进行抽象化和理想化的处理,或者只需进行简单的模型化。在近年来的物理高考中常常出现一些现实中存在的,与生活很贴近的一些计算题,如磁悬浮列车、神舟飞船、黑洞等。学生们在遇到这类新情境题时,总是不会筛选信息,进行分析,题中涉及的因素较多且相互交组在一起,问题的本质往往被表面现象所掩盖,学生容易受到表象因素干扰,给解题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不善于抽象出问题的本质特征,导致自己建立模型更困难,这就反映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确实在传统的教学法中比较薄弱。
四、对传统物理教学法的评价和改革意见
1、对传统物理教学方法的评价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由于受其指导思想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教学形式单调、陈旧、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没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学中没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地强调了教师的权威和作用,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解的概念、规律和公式,把学生当做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使大多数学生养成了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也不想问“为为么”的习惯,束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环境中。但传统的教学法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它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堂情况,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学进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主导教学的进度和讲授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决定授课方式,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边板书边讲解,节奏舒缓,能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消化知识,实现了师生的思维同步,利于师生相互配合完成教与学。同时教师授课的积极性越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师生间情感交流就越多,构成了良性的师生循环,提高了教学效果。
2、对传统物理教学法改革的意见
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应以“启发式”为主要指导思想。其次要正确的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应以“学习”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做到与学生思维同步,充分抓住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去进行教学。最后要努力构建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使其真正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且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思维得到锻炼和发挥。
五、传统教学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整合
1、强调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
以传统的教学为主,公式的推导,公式的求解,难点问题的解答,复杂的计算过程,随堂练习等教学内容都应以传统教学为主。
2、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教师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教学情境的设计者,需要有过硬的教学技能,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也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操作台要装有电源开关,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室内光线的强弱,以便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
3、强调教学节奏的控制
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追求大量信息而忽视教学节奏的控制,要让学生来得及看,来得及想,来得及论。
4、强调课件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高质量的课件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以切实合理反映教学为最终目标,以授课内容为依据,避免出现重视课件形式而忽略授课内容的现象,课件要精炼,条理要清晰,重点要突出。
5、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要多元化,学生是一元,多媒体是一元,以多媒体为纽带把师生联系在一起。[6]由于多媒体的媒介作用,容易使学生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教师也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此种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传统教学角度讲,教师讲课要富有感染力,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媒体辅助授课时,要注重“教”与“学”的互动交流,采用讨论、提问、课件插入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广泛进行课堂互动。
六、小结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教学技术的成果,将传统教学之精华溶入到现代教学中,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阎金铎,田世尾.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2):34-43.
[2]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1983:19.
[3] 罗明东,褚远辉,顾永清,张平海,李天凤,陈瑫.教育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235-237.
[4] 柳斌.课堂素质教育手册[M].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447.
[5] 邱學华.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13-14.
工业设计的传统和创新 篇8
2激发兴趣,设疑提问:大家猜猜看理发师会怎么解决秃头顾客的苛刻要求?
(答案预设:理发师给那个秃头戴上假发套。理发师将自己和对方都剃成光头。)
3层层递进,答疑解惑:为什么这位理发师如此容易就得到5000美元?
(答案预设:这位理发师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发型师面对秃头顾客提出的苛刻要求,他不是按照常规在顾客身上做文章,而是从自己身上做文章。)
二 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想一想,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答案预设: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即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辩证的思维方式。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创作了现代芭蕾杂技舞剧《天鹅湖》。该剧将柴可夫斯基的经典作品《天鹅湖》和中国国粹杂技以及世界高雅艺术之一的芭蕾巧妙地进行糅合创新。该剧原创的“空中芭蕾”、“倒跳芭蕾”、“单轮芭蕾”等环节让观众目不暇接、拍绝叫好。
现代芭蕾杂技舞剧《天鹅湖》的成功创作启示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拓展探究:你还能举出哪些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创新事例?(答案预设:纵观中外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创新的结果。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它的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的徽班。徽班与其他剧种交流渗透,吸收了其他杂曲的优点而形成。)
三 总结:
工业设计的传统和创新 篇9
贵州有很多少数民族会做蜡染,尤以苗族为甚。贵州安顺被誉为“蜡染之乡”,是少数民族传统蜡染中最著名、最典型的。苗族的蜡染图案多半是花、草、鸟、兽、虫、蝶等,根据图案的寓意大体分为三种类型:民间传说、图腾崇拜及生殖崇拜、动植物组合图案。民间传说:如,蝴蝶纹来源于苗族神话古歌《妹榜妹留》与《十二个蛋》中的故事,龙纹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旋涡纹来源于民间流传的故事,等等,这些图案都是根据本民族的传说或者信仰衍生至今的,具有深刻的寓意。图腾崇拜及生殖崇拜:鱼鸟纹的内涵是生殖崇拜,是歌颂生命力的美的纹样。动植物组合图案:花草植物纹表现的是自然与生活,如荞花、蕨花、梅花、桃花、杏花、棉花等。不难看出,苗族人热爱生活,这些花纹通过他们的创造,有的大气、变化多端,有的严谨、构图精美,手法多样,富有艺术力和表现力。
二、蜡染图案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不足
图案的创新最主要的是对原有图案的理解,并将其简化,就像中国汉字一样,但简化不是从繁到无,而是再简也能体现出本民族的东西。我们在设计图案时,考虑更多的还是怎样对传统元素进行对接,找出本民族的特色,这是图案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综观当代设计现状,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一些图案设计只是在传统蜡染的基础上,模仿和微改以前的蜡染图案,设计出的新图案没有原来的耐看。其二,由于设计水平不高,没有获得很好的市场效应,使设计者更加缺乏信心。其三,抄袭、模仿国外的图案,本土品牌较少。从这三点可以看出,图案的设计对于市场营销至关重要。在手工时代,人靠的是感官和技能,而在高科技时代,艺术创作更强调思维、观念的重要性。
三、苗族蜡染图案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如同文字一般,蜡染图案可以作为载体,用来记录和传承民族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历史记忆。苗族蜡染纹样描绘了人们对宗教图腾的崇拜,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任何东西都在变化,虽然苗族蜡染图案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性不变,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的形式、主题、风格都在不断地变化,也在不断地进步。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利用传统的蜡染图案,并使之与设计相结合?在苗族蜡染中,蜡染图案是蜡染艺术的核心,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成为区别于其他艺术作品的标志,所以要对图案进行不同层次的创新,包括对图案进行解构和重组。苗族有很多支系,这些支系的蜡染图案又有所区别,它们有的对称,有的夸张,谱写了苗族人的生活常态,以生动和夸张的形象体现出了苗族人丰富的想象力,自然地表现出了苗族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其相互依存的关系。就拿蝴蝶纹来说,它原本是一个传说,对于它的图案可以随意地想象,其图案不是来自对自然的模仿,而是源于心灵的创造。从传统蜡染图案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蜡染图案通常比较繁琐,而在现代蜡染图案设计中,可以根据现代设计中不对称和简洁的方式,打破传统图案的束缚感,结合现代的流行趋势,为人们带来不同以往的视觉感受。
四、现代生活中蜡染的应用
【工业设计的传统和创新】推荐阅读:
工业设计的创新05-13
设计的传统与创新论文06-28
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教案设计11-17
工业设计创新方法10-12
工业产品设计创新管理10-02
功能主义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发展和演变12-23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人教大纲)必修下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 5.8传统工业区(备课资料)09-09
工业品的营销创新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