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中的工业设计(通用12篇)
交互设计中的工业设计 篇1
人们使用产品的整个过程由一系列交互行为组成, 这些构成了人与产品的交互集合。产品交互设计以用户使用产品的愉悦体验为目标, 以产品的快捷性、实用性为核心, 创造更加简易、完善的产品。交互设计思想已经更加全面地引入了实体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领域, 一些发达国家在交互式产品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如苹果公司采用交互设计思想设计的IPhone手机, 设计简单, 用户使用时也很容易操作, IPhone系列手机成为了全球最畅销的手机之一。我国对于交互产品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主要以软件界面领域为主, 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成果相对较少。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增, 技术不断提高, 交互设计思想在工业产品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原则。
1.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设计目标
在交互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工业设计目标包括可用性目标和用户体验目标。可用性目标是从产品层面出发, 使产品更加的简易, 用户体验目标是从用户层面出发, 使产品更加的人性化、情感化。可用性目标是设计的基础, 用户目标是设计的追求。
(1)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可用性目标
以可用性为前提的交互设计产品通常具有有效性、易用性、易学性及容错性这几项特征。产品使用的有效性是设计的重中之重, 只有充分地发挥了产品的有效性, 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易用性是指产品能够被目标用户中的大多数人所使用, 符合目标用户的特征、习惯、水平等。易学性指新设计出来的产品要让用户感到熟悉感, 以便能够快速的理解和使用产品。容错性是指能够防止由于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错误操作而造成对用户和产品的危害。
(2)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用户体验目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产品的可用性能够满足对产品的硬件需求, 但无法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用户体验目标就是为了顺应这种需求而设定。用户体验目标强调用户的主观感受, 从多个层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如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为体验等。感官体验是针对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进行设计, 使产品达到更加完美的体验, 为用户提供最直接的感知方式。情感体验更加注重产品为用户带来的舒适感和愉悦感, 让用户的情感能够通过产品得到完美地释放。行为体验需要人们亲身参与到产品的互动中, 才能够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色, 行为体验不拘束于简单的观察行为。不同层次的体验代表着用户对产品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 以用户体验为目标的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更加全方位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也体现出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
2.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交互设计理念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 所设计的产品也让用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不过交互设计还没有在工业设计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交互设计思想能够实现产品的情感化、高效化, 在工业设计中引入交互设计, 应以用户为中心、认知心理学为原则、以情感交互为设计方法, 充分发挥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
(1) 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的设计, 是设计行业内的共识, 特别是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 开始追求产品带给自己的精神满足, 这就对设计行业提高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成为了设计核心。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因此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 分析、设计可能的使用方法, 经过反复的验证来确定产品的最终设计方案, 以便满足用户的需求。
(2) 很多情况下, 人们面对新产品时不能立刻了解其作用或使用方法, 这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以认知心理学为原则, 充分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 造成用户无法对产品的功能做出回应。而认知心理学能够对交互式的工业设计做出有力的指导, 在认知心理学的指导下, 通过具备足够认知经验的用户、具备充分认知信息的产品以及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设计人员将这三要素进行有机整理。充分采纳形态、色彩以及材质来的视觉编码, 融入认知负荷理论, 使产品的设计元素具有可识别性、操作结构具有简易性、产品与用户的认知具有一致性, 有针对性的设计产品的形态与功能。
结语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产品的功能不断更新, 迫使设计行业必须摆脱传统的设计方法, 寻求与社会相适应的设计模式。传统的设计模式注重的是产品的形态和功能, 而在多元化发展的当下, 设计行业应该以用户为中心, 不仅满足用户对形态与功能的需求, 还应满足用户对情感层面的诉求。交互设计方法在工业设计中的引入, 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合适的载体形式, 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提高了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效率。通过了解用户已经形成的认知模式来设计新的产品, 接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 让用户快速的掌握新产品, 获得情感化的体验结果。交互式产品是未来产品的发展方向, 交互设计也将成为未来工业设计的主要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嘉嘉.后工业时代跨文化设计在数字交互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12, 02:168-173.
[2]程玖平, 李世国, 张玕.基于刺激寻求动机的情绪体验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 2013, 14:68-71+80.
[3]卢兆麟, 汤文成.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J].工程图学学报, 2009, 06:1-9.
[4]张珣, 赵伟超.自然交互方式在铁路自助终端服务设备界面交互性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15, 01:198-199.
交互设计中的工业设计 篇2
1.1 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
传统的展示设计采用陈列式将展品和展项信息机械地传播给观众,却忽视了观众的感受,使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展品和展项信息;而新媒体展示设计重视观众的感受,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使观展变得有趣,使观众愿意主动去了解展品和展项信息,并将自己的观展感受反馈给展览方,与之形成自然高效的互动。
1.2 从单向参与到双向互动
传统的展览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而新媒体展示设计则更加重视观众的参与度,形成了以观众为核心的双向或多向交流,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使观众与展览方达成了共识。
1.3 从单一感官到多重体验
传统的展览以图片和文字叙述为主,通过视觉传达信息,缺乏互动性,较为枯燥,内容也不易理解;而新媒体展示设计应用了多种技术来拓宽了展示手段,通过声、光、电、影像、数字等元素在新媒体展示设备中的合理应用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立体的观展空间,使观众得到了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上的刺激,带来了全面立体的感官体验[1].纽约中央公园POLO 2015年春季 4D 女装秀见图 1(图片摘自《展示设计》),POLO2015 年春季女装秀采用了 4D 全息投影技术,用影像模特代替了真人模特。新媒体展示设计的特征
2.1 时间的自由性
现如今,大众文化成为主流,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持续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这要求展览活动在信息交流方面应具有灵活性和自由性的特点。新媒体展示设计的时间自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网络虚拟展馆的出现,这使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展示现场的信息并及时作出反馈,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开办网上世博会使观众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世博会信息;(2)临时性展览的数量逐渐增多,这使观众能够自己掌控参观时间[2].2.2 空间的拓展性
新媒体展示设计打破了传统展览活动那种固定、静态的空间模式,使交互空间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同时还能适应多变的活动和事件。与此同时,展示空间逐渐呈现出由室内向室外发展的趋势。阿迪达斯的 3D 楼体投影见图 2(图片摘自《新媒体与展馆展示设计》),阿迪达斯的商业展示活动以楼体为信息载体,通过 3D 数字技术向广场上的人群和过路人展示了视觉与立体音效结合的室外观展空间。
2.3 展示内容的非物质性
传统的展会以物质实体为主要展品。随着新媒体展示设计的出现,展示主题逐渐向抽象概念转变,呈现出展示内容的非物质性的特征。日本着名建筑师伊东丰雄设计的《日本印象展》通过新媒体装置和媒体墙的运用、通过光影和抽象的表现手法,将影像映射到反射面板和参观者的衣服上,将城市缩影展示给了观众。
2.4 展示形式的多媒体性
新媒体展示设计采用了全媒体的技术手段,增强了展示形式的多媒体性,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新媒体展示设计实现了展示形式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的转变,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应用壁垒,综合运用了图、文、声、光等多种表现方法,通过刺激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带来了多层次的观展体验,实现了展示信息的立体式传播[3].2.5 交互设计成为展示设计重点
新媒体展示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重视观众与展方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并将其作为展示设计的重点。新媒体展示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和展品的信息交流,其最佳方式就是增加交互在展示设计中的比重、提高交互在展示设计中的位置。新媒体展示设计的交互设计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和设备,从展览主题的内容和形式出发,重视观众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实现了展示信息的立体传播,使展览更加有趣、生动。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原则
3.1 契合展示的主题内容
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应选择与展示主题内容契合的交互形式,使展览能有效地表达主题,并使观众与展品产生交流。要想实现与展示主题内容相契合的交互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采用具象信息元素设计交互形式,这能使观众从感官上与展览产生联系;(2)采用抽象信息元素设计交互形式,这能使观众从心理上与展览产生联系。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见图3(图片摘自《展示设计》),它诠释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一主题。展项用灯光营造出了一种如沐真境的沉浸式展示空间,并将《清明上河图》放大了 25 倍,用全景式影像投放在长128 m,宽6.5 m的帷幕上。这样的交互设计不但能使观众从视觉上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精品的恢弘气势,而且从感知上使观众感到震撼[4].3.2 自然化
在新媒体展示设计中,自然化的展示设计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展品和展项,能自然、高效地实现观众与展品的交互,能直接、便捷地满足观众的需求,使观众得到真实的观展体验。例如在新媒体展示中运用多媒体触摸屏,这使人们能通过手指触摸来获取信息,进行放大、拉伸、移动等操作[5].这些技术使人们仅通过日常行为习惯就能获取展品信息,增加了认知过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减少了互动过程的认知负担,使观众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顺畅地获得了观展体验。
3.3 恰当运用情感化要素
新媒体展示设计将人作为情感化交互设计的核心对象,使人们便捷地获得展示信息成为了展示设计的重点。从设计要素角度看,情感化交互设计主要具有3类要素:(1)感官要素,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5种要素;(2)行为要素,主要包括语言、声音、动作等要素;(3)环境要素,即人所处的空间环境[6].情感化交互设计要求其通过不同层次的设计与人们进行交互,这首先要通过与人们的感官交互来引发人们对展品的情感反应,其次要通过与人们的行为交互来引发人们对展品的感知体验,最后要通过为人们营造的展示环境来使人们对展览产生情感共鸣。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
4.1 交互对象的设计
在新媒体展示设计中,可以将交互对象的设计分为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设计和人际间的交互设计。
就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设计而言,由于展览中的信息传达需要以空间为依托,且新媒体展示设计具有空间的拓展性特征,因此,在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人与空间的交互设计就格外重要。设计师应在展示设计中将展示空间、交互主体和交互行为作为整体,充分考虑观众与空间环境的联系,将新媒体展示空间作为集合物质空间和非物质虚拟空间的统一体,利用空间形态、材料、色彩、灯光的变化来准确传达展品信息,通过营造环境氛围为观众带来特殊的观展体验,使展示效果最大化。
就人机交互设计而言,新媒体展示设计是从数字媒体展示设施发展而来的,并能通过数字媒体展示设施与观众进行互动,为观众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缩短展品与观众的距离,使展品信息得到最高效地传播。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人机交互设计通过新媒体展示设施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传播方式。在新媒体展示设计中,数字媒体展示设施只起到工具性作用,居于辅助地位,展示工作的重点仍应放在展品本身及与观众的交互上,仍应以展览的信息是否得到高效传播为标准去判断展示效果。
就人际间的交互设计而言,在新媒体展示设计中,观众既是展示的服务对象,又是展示对象[7].新媒体展示设计的开放性和参与性使观众能够参与到展示中,其中最能激发参与热情的就是展示活动的设计,比如角色扮演、亲子互动。人际间的交互设计鼓励观众与展品和观众互动,以增强展示效果,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和深度。例如神念科技在“中华世纪坛2013 智慧城市国际设计展”中展出的一款名为“意念球场”的游戏,它要求两个观众佩戴头箍,以头箍对脑电波进行检测,观众通过意念来控制小球运动、穿过各种障碍。这种强交互型的展示设计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使观众乐在其中,增强了展览效果。
4.2 交互行为的设计
新媒体展示设计以人为核心,重视展品与观众的互动。在交互过程中,观众通过语言、声音、表情、手势、肢体动作、位置移动等与展品产生互动、参与到展品的操作中[8].《圣地的险境》见图 4(图片摘自百度图库),它通过 3 块大型投影屏幕、微软 Kinect 体感监控探头和红外线探测器来捕捉观众的影像并投影在大屏幕上。然后在观众的影像上生成一对翅膀,带领观众体会飞翔的感觉,展示了“诞生”、“死亡”、“超越”的理念,与观众形成了良好的互动[9].此外,交互行为还包括脑电波和肌肉活动产生电波等信息传达方式。《猫的秘密》见图 5(图片摘自《展示设计》),它通过内置的脑波侦测CPU来探测和分析脑电波,然后根据人的情绪起伏作出动作、实现互动。
4.3 交互反馈的设计
交互反馈的设计是由观众的行为触发的,它通过一定形式和效果将信息输出给观众,主要分为感官型反馈设计和物理型反馈设计两种[10].感官型反馈设计主要通过人的五感来呈现信息。2010 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互动展项《神奇之水》见图6(图片摘自《新媒体与展馆展示设计》)。水底的初始颜色为灰色,当观众将手浸入水中,水底则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当观众用手拨动水,图像则随之发生变化。物理型反馈设计能使观众在参与展示活动的同时增强趣味。结语
中国的新媒体展示设计发展较晚、发展程度不高,但随着展会数量的不断增加,新媒体展示设计的实践成果会越来越好。新媒体展示设计能加强展品与观众的互动,推动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交互设计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通过交互设计来加强展品与观众的互动,可以促进产品销售,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值得人们深入探讨。这里研究了新媒体展示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希望能为整个新媒体展示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意见,能在新媒体展示设计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交互设计中的扁平化设计风格 篇3
Daily life is filled with a variety of interactive designs. When many companies still pursue traditional skeuomorphic design style, flat design style comes into being with a non-mainstream attitude, and deeply influences the traditional skeuomorphic design.
在这个交互设计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交互设计,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无疑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当众多公司还在追求传统的拟物化设计风格的时候, 扁平化设计风格以一种非主流的姿态应运而生,冲击着传统的拟物化设计,这种趋势就好比是19世纪后期法国产生的印象画派一样,以创新的姿态出现,来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
扁平化设计的起源
首先来认识下扁平化设计, 扁平化设计最早是由A l l a n Grinshtein在设计者的版本控制系统LayerVault中创造和推广的。在他的博客文章“扁平化设计时”里,Allan曾提到“优雅的界面是用最少的元素达到最佳的效果的界面”。这个理念比更多修饰、更复杂的界面更适合于当前的界面功能。
从那时起,扁平化设计得到了快速成长。微软是最早使用扁平化设计的公司,苹果IOS7系统的推出将扁平化设计推向顶峰。扁平化设计具有几大特点:造型简单不添加细节效果、注重色彩、排版等。
扁平化设计发展非常快速,观察它的发展过程,其实和字体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都是经历了一个拟物化到抽象化的过程, 从最开始的象形文字到现在的简体字,字体变得更加抽象和简洁,识别性也变得更清晰。这也是扁平化发展的一个过程,在最开始人们接触拟物化设计的时候,可能被其对每个图标的细致表现所吸引,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有些细节会令人产生疲惫,而这时候扁平化的产生,无疑是对交互设计的一次革命。
扁平化设计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在我们讨论扁平化设计发展必然性的时候不得不提一个视觉理论,就是差别阈限(J.N.D just noticeable diffrernce)。人的神经系统对于任何刺激都能做出反应,但人明确感觉到刺激, 不仅如传统理解的那样,需要超出感觉阈限;并且通常刺激只有超出一般规律的变化,才能作为外界信号被接受,这种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阈限,就叫做差别阈限。这里列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图表1中左边的图形内的白色明显比右边图形被的白色要深的多,其实在理论上两个白色的色值是一样的,只是旁边不同色度的黑和白色形成对比,给人的视觉刺激是不一样的,通过神经反射到人大脑中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当额外刺激的强度不能引起个体的感觉,则是感觉上的适应,也就是通常说的“久闻不觉其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再次超出差别阈限的刺激时才能引起人的注意。图表(1)
通过以上的理论可以了解到平时在用长时间的拟物化设计时,拟物化本身就是对实物进行概念化的模拟,这里的模拟是以写实为主,所以拟物化的设计在人们慢慢习惯的时候,它本身和背景之间给人的差别阈限越来越小,对人视觉上的刺激也越来越小,而它每个图表上的细节也在减小这个差别阈限。所以,扁平化设计的出现,其实是在原来拟物化设计上进行的一次更深层次的提炼,删减掉一些影响视觉的东西,加大对比度、大量使用色彩、更加注重设计的排版和字体的使用,使其能够更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加大图标的识别度,使操作变得更加简单,交互界面变得更加美观。
扁平化设计造型分析
在扁平化出现的起初,受到了很多的争论,在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遮蔽效应”,即强烈的变化会阻碍对微妙变化的知觉。心理学中以“通道”流量来解释这一问题,即心理只有有限的资源来执行全部信息加工,强烈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信息量,它占用了大量的信息通道,其他信息则被过滤掉了,因此人们在感受巨大变化时会忽略那些细微的变化。所以,扁平化出现的时候,大家都忽略了可能扁平化设计是删减掉很多的细节,但是, 它在增加对比度的同时也加大了很多我们不易发现的细节。它不仅仅是一个色块与一个色块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图标更抽象化的推敲,所以在扁平化出现的时候,受到了大家很多的批评,当人们接触了更多的扁平化设计应用之后,才慢慢地发现,这一变化其实是对设计的一种更精准的提炼,就好比毕加索画的牛,并不是简单地去提炼,而是艺术更深层次的提炼,这要求设计师充分了解设计的本质,并且表现出物体的美感。所以在我们慢慢接受了扁平化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去感受扁平化设计带给我们的变化,这里以IOS7为例,向大家解释扁平化带来的变化。
图(2)是传统的拟物化日历设计,在界面的设计上营造了复杂的装饰效果,这种效果其实增加了人们在使用上的障碍,而图(3)的扁平化设计中,去掉了很多装饰,增加了主体与背景的差别,用简单的黑白两色使人在使用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阅读,而当天日期的红色重要标记提醒使人的大脑能够第一时间对其作出反应。在人们进行日期查阅的时候,扁平化的设计能够第一时间通过画面的强对比对人的视觉神经进行刺激,将信息快捷地传达给受众。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准确性,也提高了界面的直观性和美感。
在图(5)的图标设计上,扁平化的设计给人的感觉更加的简洁,有的人会说,拟物化的设计看起来更有空间感,在使用时能够更有动感。其实,拟物化设计上的立体感不仅仅增加的是空间感,同时增加的是人对其使用时的计算量,而扁平化的设计它是与背景存在于一个空间之内,在视觉上我们相对于之前的拟物化设计,扁平化设计所塑造的空间更加简洁,使我们在使用时减小视觉上的空间感。
而扁平化设计会不会增加使用上的难度,每个图标都扁平地摆放在桌面上,会不会使我们会混淆有些图标?其实不然,例如IOS7在图标的设计上虽然减少了很多的细节,但是在图标的表现力上则是加强了对比,使图标表达得更加准确,而图标的简化是否会带来使用上的混淆?在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用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中提到的“心理模型”来解释。诺曼认为,当物品的设计与大脑中的“模型”一致时即形成“自然匹配”,人们或者能下意识地、自然地作出反应,明白如何使用,从而减少大脑信息加工资源,提高效率。扁平化设计图标在颜色上提高了纯度,增加颜色的分类和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对比度,提高了图标的识别度,在进行使用时能更好地区分图标,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达到匹配效果,完成使用的过程,所以说,虽然扁平化设计在许多细节上去掉了装饰的效果,但是基于人机工程学考虑是增加了人们使用的便利性,使用户界面更加高效。在美观上,扁平化设计也更加有现代感。
扁平化设计色彩分析
我们在讨论扁平化设计的同时,其实也可以换种说法,那就是色彩化设计,拟物化的设计大多采用的色彩在2-4种颜色之间,而扁平化设计的色彩运用达到了6-8种之多,所以,我们在看扁平化设计时,色彩的运用无疑是设计最重要的环节。虽然色彩上比原来多了很多,但是为什么画面会比原来更清晰?原来扁平化设计有些图标的设计上去掉了拟物化的大部分特征,更多是去用色彩来表现,用色彩来刺激人的视觉达到更好的功能性。而在很多界面,扁平化更多地是根据表现的对象来提炼它的色彩, 在这里可以打一个比方,如果之前的拟物化设计是对现实中进行真实的模拟,来实现在交互中达到一个和现实相似的环境,扁平化设计就是设计者对实物进行色彩提炼,使用户感受到一个不同于现实的环境,这个环境更加抽象,色彩更加丰富。
扁平化设计在互补色的运用上也更加大胆,互补色的巧妙运用就成为了强调使用重点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以苹果IOS7系统为例,在苹果IOS7系统中可以看到苹果公司在去掉了拟物化细节的同时,同时提升了重要图标的绿色纯度,使用者在使用电话的时,最重要的几个功能就是手机的短信和电话功能,所以重要的功能键上苹果均采用了绿色,而在重要提醒上则是采用了红色的通知,强烈的色彩对比度使人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信息,进行回复。同时,扁平化设计的色彩对比相对于拟物化的设计,少了更多的细节,在减少细节和颜色提纯的同时也是在加大差别阈限, 增加了图标对人视觉上的刺激,使相互设计变得更加及时与高效。所以,综上所述,扁平化设计虽然在色彩上的运用十分丰富,但是在运用了强化对比度、减少细节等手段,画面不仅仅是增加了色彩,也使画面更加地清晰,设计感更强。
扁平化设计排版分析
扁平化设计排版一出现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设计风格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其实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仔细观察扁平化设计风格,它和瑞士平面设计十分相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经历了一段时间不长的停滞。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终于在联邦德国与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Swiss Design)。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此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同样风格明确简单,传达功能准确,这也是扁平化最大的特点,所以说扁平化设计也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延续。
这里以苹果的I O S 7为例分析下扁平化设计在排版上的变化。在排版上,字体变得更加地纤细,更多的地方留有空白,这里的空白并不是表面意义上的空白,而是在强调字体之外形成的另外一个空间,这种空间是一种力量,就像原研哉在《白》中写到空不仅指形式的简单、逻辑的复杂等。空其实提供了一个让我们的想象力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感知力以及相互理解力。因此扁平化设计中的空是一种力量,它是一种“机前” 状态,代表着可以令人充分想象的力量,我们在看到空的状态时,会刺激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充分想象填充它的内容, 而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正是空的价值所在,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这也使扁平化设计中的空成为一种有力能量,给人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力量。而在塑造这种空的同时,也加大了交互界面色彩的对比,使画面看起来风格更加统一和简洁。所以在扁平化设计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留白,这种留白通过设计研究的提炼给人充分的设计感与想象的空间,而采用纤细的字体也增加了这种空的感觉,相比之前拟物化的设计,扁平化设计更加精准与细致,而拟物化过多的细节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在使用时,首先会影响用户的视觉感受,其次会降低用户在进行交互时候的准确率,增加使用障碍,所以扁平化设计在排版上是更深层次的再设计,其目的是使交互界面更加地便利。
当大家还在讨论扁平化设计利弊的时候,条理清晰、色彩丰富、风格统一的扁平化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交互设计已经慢慢成为了主导视觉的最大载体,而扁平化设计也在引领着使用者的视觉审美。扁平化设计的出现, 很多人都认为是降低了设计的门槛,使每个人都能成为设计师, 其实这是一种很肤浅的理解,扁平化在表面上可能是降低了一些设计细节,但是这种删减是一种艺术性的删减,并不是简单的软件操作就能做到,相比添加,有的时候删减是一件更难的事情。所以,在接触扁平化设计时也应该更理性地去分析它的优缺点, 设计相对于艺术来说,是视觉与功能双向存在的,所以在交互设计上无论视觉还是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掌握好这两者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掌握设计,扁平化设计可能并没有最完美地分配好这两点,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相对于拟物化的设计,扁平化设计确实是一次极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设计心理学》柳沙著.[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03-1.[ISBN: 9787532277964].
[2]《设计心理学》柳沙著.[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03-1.[ISBN: 9787532277964].
[3]《设计心理学》(美)诺曼著.[M].中信出版社.2010-03-1.[ISBN: 9787508619156].P18页
探究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篇4
1 交互设计的应用
交互设计并没有被明确的概念化, 但是很多行业专家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情感希冀, 就是在产品和客户之间要增加情感互动的成分, 提升对客户需求的关注。
1.1 人机交互。
较为传统的人机交互侧重点在于视觉同听觉的交互感应, 产品设计最关注的方向是产品自身功能的最大化。现代化的交互设计突破了行为以及感官的设计范畴, 朝着更加人性化的轨迹发展, 集中体现在关注客户在产品体验中的参与度和亲密度。
1.2 触觉交互。
作为新兴的交互模式, 触觉交互更容易满足客户群的直观感触以及体验过程, 在众多交互理念中倍受青睐。举一个最生活的例子, 手机的智能化让越来越多的手机设计理念涌现, 行业内部也有着自己的潜意识就是“得触屏技术即得天下”。正如图1所示, 苹果的触屏技术最先获得关注, 其将先进的“多点触摸”投射到手机中, iphone开创了移动软件高端技术的先河, 这种交互设计的实现在二年零零七年也被评为了最佳发明, 其重新定义了用户体验。还是拿iphone举例, 多点触摸屏幕手势、放大镜功能这种直接的人机互动, 让手机已经从功能型产品实现了生活化的转变。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电脑的技术革命, 尝试利用触摸的手段取代鼠标和键盘, 已经改变了人机交互的模式。触点技术已经从手机拓展到电脑等行业, 譬如点击桌面的银行卡, 一些余额的信息就会显示, 如果进行购物可以直接将选中的商品在桌面进行拖动, 进而实现交易的过程。显然这种商业前景极好的电脑技术必然会在未来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1.3 虚拟现实交互。
生活节奏的加快, 深化了人们内心对呵护的需求, 层出不穷的电子动物和虚拟网络空间正是迎合这种心理产生的交互技术。虚拟现实交互不仅集合了多媒体、图像还有感应机械等技术知识还将感官的一体化在虚拟的空间中获得实现, 人可以在现实的世界同虚拟的事物交互体验, 得到不一样的感受经历。
二零零九年, 微软公司推出了Natal方案, 成为全球首个3D追踪软件, 无需借助任何手部支持, 可以通过声音指令来识别、操控游戏装置, 让人实现游戏的亲身感受, 如图2所示, 传感器、多点麦克风等技术和微软公司个性定制软件结合一体, 在一零年发布的Natal方案, 这种人性化的交互理念在未来的发展中势必会衍生到多个工业生产领域中。
2 交互设计———未来产品新走向
要想获得最佳的体验效果, 就一定要用心感受产品的体验价值, 这也是未来产品发展、创新的新走向。很多国际知名的工业设计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加大交互设计的运用比例。在技术设计与用户体验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这也加快了新的产品推出的速度, 如图3所示, 使用木块做成的镜子, 人伫立在该产品前就会出现自己的影像, 这种“不一般”的镜子反馈效应极大满足了用户的体验乐趣。
未来时代, 交互设计会实实在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设计的领域可能是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甚至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我们的交互设计产品会拥有更多的人文情感和呵护, 同时也会越来越智能化。科学会促进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但是产品最终的服务对象是人, 人性化依然会成为未来产品创新和全方位发展的大方向。交互设计的技术飞跃和性能创新必然会影响未来世界。未来的交互设计将会是产品同人文、科技的有机契合。
结束语
交互设计作为未来产品更新的重要途径, 广泛被应用在工业设计及其相关领域, 将工业设计推向更贴近人们生活的境界。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技术功能还要充分考虑到人性化因素, 让产品更加灵动, 符合人们更深层次的需求。
摘要:探究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设计人员定位客户的需求、设计出来符合客户习惯的产品以及强化客户群的产品体验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世界, 交互设计这一新兴设计理念必将引领新的设计风潮。本文探究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的同时, 阐释了交互设计在高端产品应用领域的可能性。
关键词:交互设计,工业设计,产品体验
参考文献
[1]牛东方, 谢里阳, 邓明, 钟莹.产品交互设计中的视觉形态认知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 2013 (6) .
[2]康辉, 毛惠志.基于感性工学下的数字化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4) .
[3]曹小琴.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3.
[4]蔡煦.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体系中的教育教学[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3 (6) .
互联网产品中的邀请机制交互设计 篇5
什么样的网站适合利用邀请机制
首先有一定得品牌影响力,再利用邀请机制吸引用户就等同于广告,而这种广告是用户的口碑传播,转化率很高。
如果是新入行的网站,使用邀请要慎重,本来就啥也没有呢,再给自己加个门槛,当心自己把自己玩死。
垂直型、内容足够有吸引力的网站除外。这种网站不重用户数量,重质量。
互联网产品中的邀请
邀请使用新产品,
通过邀请码、邀请信等,让新用户获得使用新产品的机会。
邀请使用产品功能、参与互动。如SNS中邀请好友加入某游戏一起使用。
从邀请机制中得到了什么
普通用户。一来是虚荣心驱使,先体验了某个抢手产品后心理上的优越,有炫耀的成分;二来是利益驱使,邀请好友加入社交网站游戏以获得更多游戏币。
网站。获得了口碑、知名度和关注度等。得到更多用户才是网站盈利的基础。
邀请机制也是一种营销手段,在产品设计初期就有一个配套的营销运营方案,会让产品更有计划的展现给用户,在生命周期中良性迭代。
本文来自:blog.b3inside.com/essay/invitation-mechanism-for-internet-products/
★ 互联网交互设计体会:交互设计师和产品经...
★ 互联网产品口号的特点解析
★ 互联网产品策划书模版
★ 互联网技术合同范本
★ 互联网产品助理简历
★ UED技术层次初探交互设计
★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论文
★ 互联网产品市场:通信和社区
★ bi产品技术方案
交互设计中的工业设计 篇6
关键词:网页交互设计;视觉传达
因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是必然的,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觉传播媒介,具有迅速、价廉、及时、传播面广的特点。网页作为互联网的代表传播方式之一,它的设计既要有传统平面该有的设计特点,还要有现代技术的组成,将技术与艺术巧妙的相融为一体的交互性活动。本文尝试着从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色彩和排版对人生理和心理的作用应如何运用到网页设计的交互式上,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利用视觉表现让客户达到良好体验。
在笔者看来,一个好的设计师或互联网技术人员未必能够做好网页设计,因为它不只是光需要设计师的审美或技术人员的开发。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需要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的三方沟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其实可以胜任产品经理加设计师的工作。所以我们在做网页设计时,应该以一个产品经理加设计师的思维共同设计。心里的思路应该很清晰,例如我们的客户群体是哪些、他们有哪些习惯、我的颜色该如何搭配、字体用什么才能吸引让客户群体等等,这些都是在进行网页设计前所要思考的,至于如何正确地匹配到这些选项,还需要我们仔细地探究。
一个好的网页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图片放上去就够了,我们需要揣测用户的心理因素和生理本能,比如说网页的大小比例、字体大小、图片大小和整体的排版风格。下面就跟大家浅谈下网页设计中的信息视觉传达:
1 文字
对于在网页上的文字设计来说字体的基本要求是可阅读性,其包括文字的大小、字与字的间距、段与段的间距和行列长短间距等方面的处理。
很少一些网页对字体进行再次设计,原因是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字体文件安装都是不同的,所以必须选取一些常规的字体,否则一部分用户上的字体就会变成默认字体,这将与设计者本身的设计意图大大相否。
其次,用户使用的屏幕显示也对字体有一定的影响,设计是大多数会采用宋体或黑体两种字体,从用户心理感受来说,宋体字较为活跃、生动,阅读起来不容易疲劳。而黑体字方正端庄,线条粗犷醒目,但在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容易模糊,造成识别困难。
2 色彩
色彩设计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在网页设计中也是设计的关键,在互联网快速的阅读中如何第一秒吸引到用户成为视觉传播的关键。人对色彩是相当敏感的,当他们首次接触一个网页时,最先吸引其注意力的就是网页的颜色,其次是图像,最后是文字。色彩给其他人的印象特别强烈,所以设计师最容易通过色彩去表达他的设计意念,例如天猫和京东的红白色主页的设计,强烈的颜色冲击了人们的心理视觉给人强烈的购买欲望。
网页上的颜色主要表现在主导色、辅助颜色和背景颜色这几个方面。占颜色面积最大的是网页主色调。主色调像是一幅画中的主色,在创造特定的气氛与意境上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大的是辅助颜色,起的作用是强调或调和。网页的背景色是增加画面空间感的重要措施。例如,较暗的背景色与鲜明的主导色形成鲜明的前后空间关系。
设计师对不同功能的色彩进行理解和分析,搭配好主色、辅色和背景色的运用比例才能给用户一个良好的视觉体验。
3 排版
排版设计在网页设计中也可以叫做页面布局,把零散的网页名称、导航栏、搜索栏、图形、文字和符号进行点线面排版。四周的“空间”并不是没有的,可以留白或留灰,突出页面主题物让网页在使用中更加简洁和便利。
设计师根据“以虚托实、以无衬有”和信息传达的要求进行合理排版,此时需要注重用户心理的潜意识和生理的行为习惯进行排版设计。比如用户在浏览页面时,第一眼优先注意到的是四周留白的文字,這就是视觉的边际效应在虚空间的一个体现。从而使设计师设计的平面网页能够充分与用户有所“交互”,使用户体验获得更佳的视觉印象。
4 视觉规律
视觉规律是根据人的视觉心理因素和生理习惯而决定的。人有两只眼睛但是因为人的眼球原理只允许产生一个视觉焦点,不能同时停留在两处以上(包含两处)的地方。因此人们自由阅读时,都会有一个生理习惯,从上往下和从左往右阅读。
心理学研究显示出,在一个平面内人在阅览上半部分时会让人感到轻松愉悦,下半部分时则会感到郁闷压抑。同样左半部分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右半部分则会感到郁闷压抑。所以左上部分称为“最佳阅览区”。视觉流程导向又分为导向类视觉流程、重心视觉流程、反复视觉流程、散点视觉流程,我们在网页设计中就可以依据这些用户的生理和心理的“规律”来进行交互设计,从而使用户达到良好的使用体验。
优秀的网页设计师提供愉悦的交互式体验,不仅对文字、色彩和排版进行探究设计。网页上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开关和导航的分栏等,设计师利用交互性及时让用户知道如何操作这是很重要的。那么设计师必须合理地运用示能、意符、约束、映射和反馈这几个心理学概念进行科学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愉,隋涌.论网页视觉要素设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04).
浅析交互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篇7
包装设计是一门集美学、科技、营销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实用性的设计艺术科学。包装设计与商品形影不离, 它不仅能存储、保护商品, 而且成功的包装设计还可以美化商品, 建立品牌标志, 提升企业形象。包装设计的发展进入到了全新的时期, 时代的变革使其不仅要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具有人性化、绿色环保理念的特征, 还要在表现手法中融入新奇元素。所以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适应时代的发展, 具有“交互性”理念的包装设计逐渐蓬勃发展起来, 为人与包装之间建立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通过包装设计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使消费者接收到包装设计所传递的信息, 以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2 交互式包装设计的含义
包装设计的人性化, 在现代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和用户所重视, 包装设计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因此在包装设计中, 最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设计, 运用交互设计理念中的人机互动和视觉影响等这些方式, 使得包装的互动性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并产生购买欲, 然后通过包装在互动中产生的趣味性让他们对产品产生好奇和接受包装所要传达出来的信息。
3 交互式包装设计的原则
进行交互式包装设计, 有三个原则必须要注意, 即可用性 (accessible) 、易用性 (usable) 和宜人性 (engaging) 。为了能够实现这些原则, 我们的包装设计应该以人为中心, 而不是优先考虑技术或者其他的什么。
3.1 可用性原则
可用性是对一个包装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 是对一款包装设计是否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的考核。只有满足了可用性的要求, 一款包装才能称之为包装, 我们才可能进一步的去追求易用性和宜人性。
3.2 易用性原则
易用性是对包装是否方使人们使用的要求。在満足可用性的基础上, 包装设计师应该井始着手考虑易用性的问题。与可用性相比, 易用性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满足易用性是任何一款包装设计的基本目标, 只有满足了易用性, 才能消除消费者对包装的恐惧感, 才能增强消费者使用这款商品的信心, 进而认可这款设计, 开始从心理上接受这款产品。
3.3 宜人性原则
宜人性是对包装的情感层面的要求, 满足宜人性就包装可以增加使用者和包装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设计中体现出人文关怀。这是对交互式包装设计的高层次要求, 它要求在满足可用性和易用性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增强人与包装之间的情感沟通, 增加使用乐趣。这也是交互设计思想的精髓所在, 增强与消费者的信息交流, 真正做到包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
交互式理念包装设计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易用性。它使消费者在接受所传达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准确地理解商品, 从而达到沟通无障碍, 改善了从前的产品的包装设计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消费者在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充分了解后获得了产品的独特性而产生某种心理、情感的满足。
4 交互式包装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交互式包装设计是由人 (People) 、人的行为 (Action) 、包装使用的环境 (Context) 和包装中融合的技术 (Technology) 四个基本元素 (简称PACT) 组成的系统。交互式包装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考虑这四个基本元素, 使包装设计达到可用性、易用性和宜人性的过程。
4.1 人.交互式包装设计的终极关怀
包装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包装设计过程中的终极关怀, 是交互式包装设计的根本目标。设计师必须把人放在设计进程的中心位置, 而不是技术, 很多设计人员长期从事包装设计, 他懂得任何一种包装的正确使用方法, 但是他从没考虑过一个第一次接触这类包装的人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因此, 让消费者直接参与到包装设计的全过程中, 随时对我们的设计进行评估, 及时的发现设计中的问题, 并在第一年时间纠正, 是实现交互式包装设计的重要手段。
4.2 人的行为.交互式包装设计的围绕中心
交互式包装设计中的行为指的是任何与该包装有产生关系的行为, 包装设计人员总要考虑很多的行为。对于生产商, 要考虑包装材料的成本, 包装对商品的保障程度, 包装商品时的生产数率等行为;对于销售商, 设计人员要考虑商品上货架时对包装的行为;对消费者, 要考虑购买商品后如何把商品买回家后和使用商晶包装后的反馈行为等。
4.3 环境.交互式包装设计的针对性因素
任何包装都要受到产晶使用环境的制约, 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着重考虑产品使用环境对包装的影响, 不同的使用坏境应该搭配不同的包装策略与之相适应, 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因地制宜的进行包装设计。
4.4 技术.交互式包装设计融合的对象
设计师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将新技来物化, 把新技术应用到批量的大工业生产中, 使之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设计师的创造灵感, 能使包装设计更为出色, 是做出优秀包装设计的捷径, 技术的进步使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因此, 如何将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应用于包装设计也是包装设计师面临的同题之一。
5 交互式理念的包装设计是时代发展所趋
5.1 交互式理念促进包装设计与消费者沟通无障
设计的本质是为了追求平等, 为社会上的不论性别、年龄、职业都有权利去享受设计的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服务。但是在现实中, 有些设计让普通的消费者使用时感觉吃力或者是茫然, 那就更别提那些特殊的受众群体了。唐纳德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中就曾经提到类似的例子:一款收音机因为技术的更新使得其功能增多, 表面上看上去像是简化了人们的生活, 但同时按钮增多、说明书的冗长又实际上把产品变得难学难用, 结果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复杂化。
5.2 交互式理念増强品牌商品与企业的识别性
一款商品如果想在消费者心目中获得较高的评价, 那么这款商品的包装设计不仅要具备易用性, 还要让消费者感受到丰富的设计情绪和商品信息———识别性, 它是商品包装设计的一种特征, 主要是通过利用先进的包装技术和工艺, 采用新颖独特的创意在商品包装设计中将触觉和视觉等感官表达方式融合, 以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理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如果利用交互式理念来设计商品的包装, 就可以使得商品更加标新立异, 消费者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涵。例如苹果公司的包装设计, 就是运用交互式的设计思想, 通过独特的识别性来传递企业的理念, 给消费者一种整齐、有规划、创意、理性的情感。
5.3 交互式理念促进包装设计材料的循环再利用
生态环境的平衡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中许多难以回收和处理的包装固体废弃物材料, 给社会造成了大量污染, 尤其是塑料包装废弃物造成的“白色污染”, 时刻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阻碍, 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己经刻不容缓。交互式理念的包装设计通过某些设计方法可以精简包装, 例如增加一些辅助功能或者使消费者再次设计包装等, 都能使得包装可以再次回收利用。这一关键也符合当下社会的环保理念发展趋势:减少废弃物的投放, 防止资源的浪费。
所以说, 交互式理念的包装设计是时代的发展所趋。随着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发展, 人们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已经不是单纯的视觉设计, 而是更多的去关注要如何更简单、更好的使用设计, 和如何更好的去提供用户体验, 反馈给消费者丰富的信息。
参考文献
[1]PREECE Jennifer, ROGERS Yvonne, SHARP Helen.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M].刘晓晖, 张景,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梅琼译.NORMAN D A.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
[3]付秋芳译.NORMAN D A.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4]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5]朱和平.产品包装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1.
[6]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交互设计中的工业设计 篇8
一、电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数据表明, 2011年, 美国网民中网络购物人数达到1亿4千万人, 电子商务使用率70%多。根据专业调查机构的数据, 2011年美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为1664亿美元。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根据CNNIC的报告, 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人数为1.94亿人, 电子商务使用率37.8%。根据艾瑞报告, 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7736亿元人民币。根据日本政府报告, 2011年日本B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为84590亿日元。
据调研数据显示, 希望通过电子商务购买的消费者比例, 3个国家都超过8成。有电子商务渠道购物3年以上经验者, 日本、美国均超过6成, 中国达到5成。由此看出, 电子商务市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
二、建设电商网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中国互联网的网速越来越快, 服务越来越多, 上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手机客户端带动消费必然是一种趋势。现阶段, 众多企业在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 进入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 成为高效率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前提是企业必须先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 进行营销和产品宣传推广。互联网电商网站如今浩如烟海, 多如牛毛, 如何在web上进行有效的宣传, 提升公司品牌的影响力, 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说, 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可访问性、交互性、可用性、标准化、搜索引擎等成为网站设计、网站推广的必备需求和特征。
交互性等是web-based产品独有的, 对一个数码设计网页设计师来说, 不光是美工界面设计, 还要体现程序所能支持的动画设计, 交互设计, 后台数据库的了解和简单的修改。
三、建设交互性网站的基本技能
本人曾经在济南电信公司从事官网美工界面设计师多年, 按照多年的设计经历和理解, 美工设计师最初的职能只是美工界面设计, 但是一个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 按照企业的需求, 要求你掌握更多的技能。软件要求是photoshop图片处理技巧, Dreamweaver网页编辑器, Flash动画制作, Html语言代码, PHP编程语言等, 都要有所接触并学会使用。在今天的电商网站平台需要而言, 要精通大量的图片处理技巧, 比如要熟练掌握抠图、磨皮等最常用的技巧, 以及产品摄影、人物摄影和后期处理的技巧。
四、电商网站建设的实践案例和建设步骤
前段时间, 本人帮助广州雪贝儿美妆用品有限公司设计网站, 这是一家专门从事美妆用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 坐落在花都工业园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 公司有自己的工厂、车间、办公大楼, 员工三千多人, 年营业额上亿。有固定的分销商, 在全世界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管道。为了在电扇时代扩大营销, 公司决定建设自己的形象网站, 展示产品, 扩大影响。因为电商人员配置相对不足, 网站定位为产品展示, 形象宣传。销售产品部分加入天猫销售平台试水。经过多次沟通, 网站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进行设计:
1. 策划阶段——网站目标、用户需求、功能规格、内容说明
广州雪贝儿美妆用品有限公司网站是生产批发美妆用品的, 出口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日本系列的产品系列风格为主。之前在阿里巴巴网站, 淘宝都做过网站, 因为风格不够统一, 导致形象设计有些混乱。趁着夏季淡季, 管理层想认真理顺一下公司形象设计, 借助网站宣传, 进行品牌形象推广。前期沟通阶段, 我拿到详细的构思和网站架构图。
2. 设计阶段——信息架构、交互设计、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视觉设计、界面设计
根据我对美妆产品的理解, 网站一定要给人以清新、透气、轻松、愉悦的感觉, 以适应时下年轻人对时尚的追求, 和简洁凸显功能的浏览习惯。为了宣传公司的品牌形象, 设计企业形象页面, 设计Flash动画形象广告作为欢迎页。
3. 制作阶段——完成网站制作、交互设计
购物的完成以视觉、听觉、触觉为需求满足为前提, 交互性是体验营销的重要特征, 但对于产品设计公司来说, 在版权保护、专利保护还不健全的中国, 企业之间还是要“防止盗版”, 有些商家, 可以看, 但不允许拍照, 放上网上、宣传册的产品, 并不是最新的产品。
根据客户的要求, 图片不能被下载以防盗用。鼠标移动到小图标上显示产品的大图。据此, 研究了相关网页特效, 寻找java代码, 完成了此项功能设计。
留言板:用户在看了网站后随机留言给网站管理员, 以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有购买下单的用户和商家, 会留言给公司, 进入传统销售渠道进行洽谈订货。留言板也是交互性的重要交流特征, 在今天, 留言板的功能体现有多种形式完成:QQ客服, 微信, 微博, 联系电话等。
界面创意获得认可后, 洽谈合同, 工期1个月, 进行忙碌的内容制作和上传, 边做边修正。充分运用ps图片处理、网页编辑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动态网站制作等技巧, 网站完整的网站设计。
五、结语
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 对网页设计人才和美工设计人才求贤若渴。把握机遇, 找准位置, 就能把握未来。数码网站设计作为广告设计的重要课题, 在今天的设计生活和社会发展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商人才急缺的摄影人才、美工人才、后台编程等, 好多公司求贤若渴, 工资薪酬也节节攀升。急需我们顺应市场需求, 调整专业建设思路, 以市场就业为导向, 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电商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傅晶.网站设计的艺术性与可用性[J].2004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 2004 (11) .
网络游戏中的用户交互设计 篇9
多用户交互, 主要通过用户间的比较、协作与对抗来体现。
一、用户间的比较行为, 主要是用户间对角色多
种属性的比较来体现的, 对于满足玩家的成就感有非常大的帮助。实际上, 互相比较的原动力来源于心理层面被关注及被肯定的需求。游戏用户, 同普通人在社会生活中对关注度的需求并无二致, 网络社会中的微博热就说明了“被关注”对社会人的吸引力。因此, 要提升游戏中用户比较系统的有效性, 就要以增强“关注感”及“肯定感”来作文章。
关注感的营造, 主要是通过用户关注及系统关注两方面进行的。在游戏中我们无法强制用户关注他人, 只能进行引导。一般的手段是增强用户的形象特性来获得其他用户的关注, 这样的形象特性, 就需要同角色的高属性挂钩, 或者是玩家有较多的游戏时间及消费投入。
系统关注, 主要是通过系统的手段让用户感觉在游戏中的“被肯定感”。一般是通过排行系统来实现。玩家的等级、经验、金钱、荣誉等等都可以进行排行, 列于前位的玩家获得的肯定感非常强烈, 为了维持这种肯定感, 少数玩家通过大量的时间及消费投入以维持排行前列。而系统也可以通过系统广播的辅助手段来强化这种肯定感。
二、用户的协作, 就是指玩家共同结伴游戏。
早前网络游戏的协作只有组队这一种形式, 现在的网络游戏在这个层面上进行了细化, 派生出更多的玩家协作关系。按人数来说, 主要是多人数的结盟型关系和少人数的亲密型关系两类。
结盟型关系, 主要有国家、联盟、派别等几种基本形式。一个游戏中有一到多种结盟型关系存在, 结盟型关系的基本特征是:1、有组织结构。2、参与人数较多, 数十人到数百人或更大数量。结盟型关系设计的主要目的, 就是营造用户的“集体归属感”。结盟型关系, 较为松散, 因此, 结盟型关系的设计重点主要在这么几个方面:1、强化同盟间竞争, 增强同盟内部凝聚力;2、同盟日常活动, 加强同盟玩家交流;3、给予排名前列的同盟视觉及游戏数值上的奖励, 增强同盟成员成就感。
亲密型关系, 对于加强玩家交流, 增加游戏粘度有很大作用, 亲密型关系有几个特征:1、人数很少;2、强调协同完成任务;3、发起难度低。一般游戏中, 我们知道的夫妻、结拜、师徒都属于这类型关系, 多种类型的亲密关系, 让玩家间的协同玩法更为丰富。
三、对抗, 在网络游戏的用户交互中,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人与人之间的较量, 远比人与系统之间的较量来得来激动人心。巨大的乐趣让对抗型玩家乐此不疲。
在与其他用户的对抗中, 玩家比起在系统中遭受的“挫折感”和获得的“超越感”都要强烈得多, 往往胜负就是一切, 玩家对其额外奖励并不敏感, 玩家如果进入这个阶段, 也最容易成为游戏的消费用户。
对抗设计, 主要是分为个人对抗、多人对抗及群体对抗等, 通常来说这三种对抗形式是逐步升级的。玩家在初期的一些任务或者活动中, 开始领略到个人对抗的乐趣, 这时玩家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通过强化个人成长来达到获得胜利的目的。但随着对抗的次数逐渐增加, 玩家感觉到个人强化并不是获得胜利的全部, 因为游戏设计中对职业的相克设计, 导致低属性玩家也可以战胜高属性玩家。这样的设定, 让游戏的变化性增加, 进而让玩家更加注意协同作战, 多种职业配合, 多人的参与, 玩家的友情让对抗的乐趣进一步增加。
对抗本身就是有趣的事情, 职业间的平衡相克, 更能维持玩家长久的对抗乐趣。随着游戏时间的增加, 群体对抗也就成为了对抗型玩家的终极选择。这时候的对抗不再是单纯的决斗, 更增加策略性。如走位, 团队配合等。这些因素的加入, 也增强了玩家人群间组织结构的重要性, 适当的指挥, 加之完善的战争准备, 成为群体对抗的制胜法宝。
游戏一旦进入到这一阶段, 则用户交互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团队间的对抗, 显得激烈而现实, 团队间的合作和凝聚力显得尤其重要。玩家间的互动就从系统引导、玩家被动参与转换为了玩家自发组织, 主动参与。
因此我们看到, 有效的用户交互设计, 实际上是一个循环。初期玩家仅仅是单纯比较数值排行的高低, 如同《俄罗斯方块》中的高分, 这时的用户间交互是单纯而零散的。随着用户属性不断增加, 玩家对初期缓慢单一的成长模式开始厌倦, 协作形式的出现, 让玩家有了更多更快的成长方式选择。这时的协作就成为了中级玩家的选择, 他们开始加入各类同盟, 同其他玩家建立亲密关系。做这些的目的, 玩家本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属性收益, 但在参与的同时, 系统引导他们进行了更多合作, 为进一步的互动奠定了技术及情感基础。
在中高级阶段, 玩家开始更多接触对抗。从最开始的在同阵营内部的无伤挑战, 只到正式的面对狰狞的敌对玩家, 自己的每一次失败就意味着死亡, 每一次胜利就意味着荣耀。玩家对游戏角色的认识从单纯的数值发展到更为立体的操作技巧、职业特性、玩家协作等多方面。这样丰富的游戏认识, 让玩家更加难以放弃自己的角色, 投入越多, 也就更为珍惜。
在更为高级的群体对抗阶段, 用户间进行了定位的分流, 少部分有时间、有财力、有指挥欲望的玩家成为了领导者, 主动承担起来了游戏中引导其他玩家、培养低级玩家、领导其他玩家共同战斗的角色。这样新的玩家就逐渐跟随高级玩家进入新的一轮用户互动循环。
一个优秀的游戏, 必须能够让玩家顺畅地完成这样的循环, 让大部分玩家进入到最高级的群体对抗阶段, 并且在每个阶段之间的衔接显得合理及容易理解, 玩家就会从初期的依靠系统奖励进行成长到后期复合的受纯精神乐趣和系统成长奖励双重动力驱使, 这时的玩家就成为了游戏的忠实用户, 也更容易成为消费用户。当大部分玩家完成这个循环, 就意味着游戏将更加具有口碑效应, 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加入。
总体来说, 用户的互动, 是一个完整的连贯系统。让玩家在每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成长的节点上, 也往往是用户容易流失的地方。因此如何让这些节点更具有让用户向下一阶段转换的动力, 是游戏设计者需要仔细考虑及深入工作的。
摘要:近年来, 游戏制作行业发展迅速, 各个游戏制作公司都致力于研发受市场欢迎的优秀网络游戏作品, 针对游戏产品设计中的重点——多用户交互设计, 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有助于网络游戏策划人员在设计一款优秀的网络游戏时梳理创作思路。对多用户交互设计中的比较行为、用户协作、用户对抗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证明, 一款优秀的网络游戏作品, 良好的用户交互设计起到关键性作用。
智能交互玩具设计中的情感构思 篇1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的不断冲击, IT技术在玩具设计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 伴随交互设计的加入, 市场上新型的玩具类型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交互设计在玩具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语音控制和肢体触碰这两个方面。其提供给消费者的只是形式上的娱乐。呈现出来的玩具也只是一个冰冷的机器。在情感体验方面却是一个弱项, 所以导致玩具的寿命周期缩短。
针对中国的独生子家庭增多,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 儿童由于缺乏与之心理年龄相适应的沟通语言、游戏伙伴, 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玩具的外形、声音、表情和图像等形式的设计使其与儿童沟通, 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 促使他们的心理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二、玩具市场的现状
( 一) 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市场上受欢迎的玩具类型、消费者对玩具的需求和影响玩具市场的因素, 以及对智能交互玩具期望改进的方面有哪些, 从而方便我们对智能交互玩具进行改良和创新设计, 对智能交互玩具使用的技术、材料、类型等方面来进行问题的分析, 然后将分析的问题整合化。
1. 玩具类型。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 智能玩具在玩具市场中已经渐渐成熟, 占有率达到了54%。智能玩具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体验, 其中声音类玩具占市场的60%, 电动遥控类51. 4%。
2. 消费者对智能交互玩具的需求。如今智能化、科技化和电子化是玩具市场的一大主流。在独生子女家庭中, 儿童缺乏与之心理年龄相适应的沟通语言, 而现有的玩具主要是儿童与玩具单方面的交流, 缺乏与父母的交流, 导致了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家长在选择玩具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智能玩具的意义跟作用, 也认识到了儿童语音交流的缺乏。他们希望儿童在玩耍过程中通过与物体或其他个体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实现其身心发展。希望玩具对儿童的身体运动、语言、认知、社会性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 家长对玩具的选择变得越来越谨慎也越来越细化, 什么样子的玩具是不适合于孩子成长健康的; 什么玩具礼品是适合于孩子身心发展; 又有什么样的玩具可以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交流。
3. 智能交互玩具对玩具市场的影响。
智能交互玩具给玩具市场注入了一个新生力量。智能交互玩具融入了新技术、新材料、新体验等形式, 打破了传统玩具古板, 笨重。让使用者可以体验到玩具中丰富多彩的项目, 从而也拓展玩具的种类, 实现了玩具的自身价值。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智能交互玩具对玩具市场有着刺激性的作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体验的玩具大量涌入玩具市场, 从而带动了玩具市场快速发展, 拉动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 由于玩具市场运用高科技的玩具过多, 真正体现劳动和儿童参与的很少, 玩具几乎完全是以成人的技术来代替幼儿的创造, 儿童只能在虚幻世界中拥有主动, 而往往会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显得无所适从。玩具机械化的冰冷使儿童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 与大自然的距离远了, 缺乏交流沟通的机会。这样将会严重压抑儿童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 使他们陷入局促狭隘的境地。
( 二) 调研总结
通过对用户的研究以及需求定位, 对用户的认知结构以及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情境、使用经验以及与玩具互动过程中的感受。这样可以更好地彰显玩具的教育价值和激励引导价值, 提升玩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智能交互玩具的必要性
( 一) 发展的趋势
近些年来, 中国儿童玩具的智能化设计趋势日渐明显。玩具产业正在经历着一场科技革命, 未来玩具产业将朝高科技、智能化、多元互动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微传感器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 使玩具变得更富有生机和变幻神奇。玩具设计在交互设计的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新型的玩具类型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成为研究交互设计的有效途径。交互设计在玩具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语音控制和肢体触碰这两个方面。
( 二) 玩具的弊端
随着技术的进步, 商业化玩具的更新换代速度惊人, 玩具内在价值情感的缺失, 往往容易让儿童失去新鲜感, 儿童变得没有那么珍惜玩具, 商业化的玩具往往从外形来吸引儿童, 玩具设计往往忽视了玩具内在的品质, 其提供给消费者的只是形式上的娱乐。呈现出来的玩具也只是一个冰冷的机器, 缺乏与第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体验。
四、设计构思
通过对市场的调查以及结合智能交互玩具发展的必要性进行概念设计, 提出强调以情感交流体验为目标的智能交互玩具设计的思路。根据儿童心理年龄, 通过玩具的外形、声音、表情和图像等形式, 让儿童以玩具为媒介与第三者有情感上的交互, 从而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 加强了儿童语言交流能力; 缓和儿童心里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促使他们的心理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 一) 情感交互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儿童情感的发展: 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分化, 不同的阶段儿童所能感知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从儿童的认知水平来看, 在儿童情感体验层次主要集中于物境和情境两个层次。
在儿童缺乏与之心理年龄相适应的沟通语言的情况下, 以及现有的玩具主要是儿童与玩具单方面的交流, 缺乏与父母的交流, 导致了儿童容易形成孤独感和失落感。我们以玩具为媒介通过具体的形态、色彩、声音等外在的物质表现刺激人的感官器官, 让儿童从玩具的物境到与第三者交互的情境中去。比例: 一位小孩犯错了, 他不敢当面与父母承认错误。他的第一感觉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对着自己的布娃娃进行交流。这种方式只是儿童与玩具单方面的交流, 也正是因为这样造成了儿童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媒介, 一个能给他带来欢乐, 又能让他与外界有一个很好的缓和的交流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语音功能与视频功能的应用, 把儿童与父母远程沟通的场景与儿童玩具融合在了一起。让儿童在享受快乐的时候又能与父母或周围的人有很好的情感交流。
( 二) 真实游戏智能化交互
在现代的城市中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导致儿童的活动空间变小。而在一个家庭中能让儿童活动空间更是有限, 许多真实的游戏都无法进行。因此儿童也无法享受到其他真实游戏带来的欢乐。在很多真实竞技游戏中需要的是团队的合作, 需要的是队友之间交流。为了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 锻炼儿童的逻辑能力, 增加儿童的乐趣。在玩具中可以引入无线Wi - Fi可视技术, 儿童通过自己的玩具无线Wi - Fi可视技术来帮助自己的队友完成任务, 从中获取胜利的喜悦。在小的空间里儿童也可以通过玩具来做捉迷藏的游戏。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 各自将无线Wi -Fi可视玩具藏好, 然后再通过无线Wi -Fi可视玩具寻找其他的玩具。这样的交互方式不仅能给儿童带来一种新的游戏模式, 而且还能提高儿童的乐趣, 锻炼儿童的逻辑能力与合作能力。
( 三) 智能交互玩具设计的方案
此设计是一款新型的玩具车。这款玩具车是以情感交互体验为玩具设计的核心。运用了无线Wi -Fi可视技术、智能语音技术、APP终端来控制玩具车运作。这款玩具主要是为儿童提供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以玩具为媒介通过具体的形态、色彩、声音等外在的物质表现刺激人的感官, 让儿童从玩具的物境到与第三者交互的情境中去。让儿童在娱乐的同时也能与周围的人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1. 态。形态是吸引儿童注意的首要因素。因此本设计在形态设计方面遵循了“形式追随情感”的设计原则。在大自然中, 动物形态以其特有的亲和力、生命力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孩子们在与小动物的接触过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满足。因此本设计采用动物仿生设计的方法来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在形态设计中经过对动物形体的了解与分析, 最终选用了甲壳虫为形态设计的目标。通过甲壳虫形体的提炼设计, 玩具车的基本形体为图 (1) 。
2. 儿童喜爱艳丽明快的颜色, 尤其是对比明显的颜色。通过心理专家调研实践证明, 儿童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白、灰等10种颜色中, 儿童更多地偏爱红、黄、绿色。因此玩具车色彩设计时, 应更多地使用明度高与纯度高的色彩。黄色是暖色系的代表, 其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 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在儿童缺乏情感交流现状下, 更多的是需要呵护和温暖。所以在玩具车色彩设计中使用了黄色为主色系, 其他颜色为辅。
3. 能。本设计是以情感交互体验为玩具设计的核心。以玩具为媒介通过具体的形态、色彩、声音等外在的物质表现刺激人的感官, 让儿童从玩具的物境到与第三者交互的情境中去。所以在功能设计中运用了摄像头交互、智能语音交互、APP终端控制功能。以玩具为儿童与外界交流的桥梁, 让儿童在娱乐的同时也能丰富儿童与父母、同学和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玩具车功能设计介绍如图 (2) 。
五、结论
智能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带动消费者对玩具消费的需求。玩具设计在新技术、新方式、新功能、新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是时代趋势。智能交互玩具设计不仅要掌握新的科技技术, 同时不能忽略儿童在不同时间段对玩具需求变化。在智能交互玩具设计中要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文化、情怀和内涵。通过丰富玩具内在变化给消费者带来精神情感上的交流。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 玩具设计在新技术、新方式、新功能、新体验和用户的时代需求上都有新的突破。也顺应了玩具产业朝高科技、智能化、多元互动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玩具的快速发展。过于追求功能的变化, 渐渐地忽视了情感体验, 缺乏人性化。所以要不断探索研究, 不断创新改进智能交互玩具的设计方法。从而设计出人性化的儿童玩具, 给玩具产业带来更大的突破和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关键词:玩具,智能,交互,娱乐,情感体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姚力宁, 应放天, 应佳伟.儿童智能玩具的设计策略模型[J].包装工程, 2009, (8) .
[2]沙强, 王秋茹, 包云钧.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玩具设计研究[A].2008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C]2008.
[3]张文华, 李会凯.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的互动式玩具的设计[J].现在电子技术, 2009, (23) .
[4]吴国荣, 王微.儿童智能玩具中人机交互设计的研究[J].包装工程, 2012, (18) .
[5]王秋茹, 沙强, 陈怡星.交互式儿童玩具设计探析[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0, (8) .
交互设计中的工业设计 篇11
关键词:交互设计;行为分析;产品设计;应用分析
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交互是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行为互动及信息交换过程。交互行为一般有两个以上的参与对象并且伴随信息的交流动作。交互行为是为了达到用户的特定目标,交互行为和信息交流伴随着产品使用的全过程。人们与产品的交互行为在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例如,传统常见的交互行为有使用ATM机取款、使用手机接打电话、使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以及收看电视节目等。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现代新型交互行为,多点触摸、手势交互、语音输入、虚拟现实等等广泛应用,很多产品操作复杂、功能隐匿、操作上难学、难记。人们在把高科技、新技术转化成产品的过程中,热衷于实现新颖的产品功能,但是却忽视了对人的关怀、理解,淡忘了人是产品的使用主体,产品给人们带来的应该是时尚、便捷、易用的使用体验。
1 产品设计中的交互设计理念
产品设计的实质是人工造物的创造行为。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理解人类造物:注重造物的内在功能(机能)与外在美感(形态),创造出一个平衡、舒适、高度便利、科学、美的生活空间。现代设计理念更强调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结合。
交互设计理念聚焦于最终用户,是直接影响到最终用户的“设计”。设计产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工作、学习或生活需求,使用产品能否达到用户的目标是衡量产品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用户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有用——功能上满足基本需求;易用——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能够为大多数人所用;想用——产品有吸引力、动人和有趣。有用和易用为可用性目标,想用为用户体验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交互设计。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Rorman所说,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
产品交互设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与功能、结构、人因、形态、色彩、环境等设计要素以及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功能的实现手段等相关,是间接影响产品最终用户的设计。交互设计强调的是用户与产品系统的交互行为、支持行为的功能和技术以及交互双方的信息表达方式和情感等,是直接影响产品最终用户的设计。采用交互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由于“认知摩擦”使之忍受“要想弄明白操作方法,你需要获得工程学学位”的无奈,而且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提供舒适生存方式的交互式产品。
2 交互设计中用户的使用行为分析
交互设计中的使用行为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既不关注特殊产品也不关注一般文化,而是重点分析人们使用产品和得到服务时的行为。通过对使用者操作产品过程中所得到数据及使用者的操作感受进行分析,常采用观察、访谈、焦点小组和可用性测试等方法。通过对产品实际使用的观察、对用户的访谈和测试,设计者可以进一步对于人与产品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使用环境的关系、空间的利用效能以及产品的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找出用户与产品交互关系的关键点,用户的核心诉求与预期,由此来引导下一步的产品设计过程。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从使用行为方面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满足使用者的习惯、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洞悉某些产品新的发展趋势。
(1)使用角色设定。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有多个用户群体,而每个用户群体都会有一个用户角色相对应。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产品按照满足多个角色来设计,这样的产品就是一个多功能的集合体。首先分析角色的特征,针对角色的特征,分析其在生活中的使用行为方式,从而明确出其对产品的独特的使用诉求和预期,进而找到产品以何种形态,何种方式进行设计来满足角色的使用行为需求。例如,行为不便的老年人在卫生间的行为分析:通过观察发现角色在使用马桶时,起立与坐下的动作行为不如正常人那样自如、快捷,经常需要手扶一个地方才能完成整个动作。角色诉求是能获得辅助支撑,以保障其安全并节省力气。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考虑在马桶两侧增加扶手,并在其高度设计上要比正常的马桶稍高,而且最好要有斜面支撑,这样更方便其起立的动作。通过角色的使用行为方式的分析后,可以更好地明确其使用诉求和预期,从而在进行方案构思过程中,可以围绕着角色的目标诉求的一系列问题有的放矢的展开设计。
(2)根据分析建立产品原型。所谓产品原型主要是把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从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对产品的一种近似的和有限的表现形式。一个维度上的原型侧重于表达产品的某一个属性,如主要表达产品外观的外观原型,主要用于验证产品功能的实验性原型等。多个维度上的原型用于表达产品的多个属性,如外观、操作界面、内部功能和结构等。产品交互设计中原型的构建比较随意、自由,主要方便对用户进行可用性测试等操作。有了产品原型,不仅可以将设计师前期的分析方案快速付诸实践,检验其可行性,也可以帮助其在产品量产前进行测试与评估,从而有效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交互行为方面的问题。设计师将构思好的产品原型做出低保真的实物,利用这些低保真的实物原型对目标人群做第一轮的可用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和方案的迭代改进,还可在此基础上做成高保真的陶瓷材质的真实样品,并放在目标人群熟悉的家庭环境下做第二轮测试,从而保证在产品量产前能够发现真实可靠的角色与产品的交互行为方面的问题和设计方案是否能将其有效解决。
(3)针对原型展开可用性测试。为检验基于上述分析方案而构建的产品原型究竟能否满足用户的最终需求,是否还存在着一些看不见的交互行为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在原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可用性测试。测试的过程主要是邀请几位目标用户,如作为主要設计角色的行动不便的老人,为其安排几项需检测的任务,并对每项任务都安排录像和计时,从而保留分析依据并检验成效。若任务失败或时间过长,如老人的蹲坐测试花了几十分钟都无法完成,便认定为交互行为问题,需要进一步迭代改进。通过对低保真、高保真产品原型在不同用户不同环境的几轮的可用性测试后,可以发现很多交互行为方面的问题,而且其中一些可能是前期阶段很难发现的。针对这些问题,要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完善,然后进行再测试,直到所有产品与用户的交互行为方面的核心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为止。在这个迭代的过程结束后,方可进行交互式产品结构和工艺的设计直至产品完成。
通过角色设定、使用行为分析、原型制作及可用性测试等步骤,可以有效地发现、分析和解决目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关心的交互行为问题。这种将目标用户的使用行为分析引入产品交互设计过程中的方法,使设计师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设计对象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马艳青.论产品设计对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5).
[2] 吴勘.基于角色分析的概念设计方法和系统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9(06).
[3] 蔡晓宁.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导向的产品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4] 李荣丽,黄艳群.人机界面设计中的用户模型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02).
交互设计中的工业设计 篇12
1 交互设计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
1.1 交互设计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了交互设计的定义, 并把交互设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教学。交互设计即“人类交流和交互空间的设计”, 它强调的是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这两者之间的共存, 关注的是交互空间以及场所的构建。交互设计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机工程学、视觉设计、工业设计、认知心理学等诸多学科, 其交叉性强, 目的在于实现用户对产品的具体需求。
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交互设计, 目的在于满足城市环境、公共设施与使用这三者间的信息传递、交流体验的反馈需求, 确保城市公共设施能够发挥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和服务市民的作用。
1.2 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指的是国家政府为广大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一类设施, 其具有服务性与公共性等特征。从广义上而言, 我国城市的公共设施有:学校、博物馆、体育馆、公路、影剧院、医院等。但从狭义上而言, 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即“城市家具”, 包括了信息设施, 卫生设施, 娱乐服务, 交通设施, 照明安全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等。其中信息设施包括了指路标志、电话亭、导游图、邮箱等。卫生设施包括了公测、饮水器以及垃圾箱等。娱乐服务设施包括了坐具、售货亭、游乐器械以及桌子等。艺术景观设施包括了艺术小品、雕塑等。交通设施包括了车棚、巴士站等。
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城市的稳步发展, 使得城市公共设施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城市的公共设施作为整个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城市环境和公众之间起着纽带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 以及各种数字平台、计算机二维码产品等逐渐被开发出来, 使得感应式灯具、LED大屏幕、智能公交车站以及智能导游查询机等城市公共设施的出现。
2 我国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交互设计
2.1 交互信息的及时反馈
在我国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额过程中, 要求从用户角度出发, 在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中, 建立从市民到公共设施的双向信息反馈系统, 为整个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体验平台。现阶段, 在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中, 多点接触技术、信息共享技术、感应技术等应用较为成功。
2.2 和附近环境的结合
城市公共设施是整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 要求充分注意到附近的环境因素, 将地域特色符号和城市的文化符号融入到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
2.3 为市民的使用提供方便
城市公共公共设施主要是为了市民的生活服务的, 使用公共设施的便利性作为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首要问题, 对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存在意义以及使用频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融入交互设计理念, 满足市民对设施的使用需求, 完善信息双向传导。
2.4 从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媒介材料上分析
城市文化信息的传递以城市公共设施作为载体, 展示的是城市的文明建设和市民素质。目前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媒介材料包括了现代媒介材料以及传统媒介材料。其中现代媒介材料包括了:感应装置、LED大屏幕等, 是城市居民和公共设施沟通、交流的纽带, 也是传达公共设施功能的基本材料。而科技的发展, 使得新型媒介材料被应用到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 为实现交互设计创造了条件。例如:城市交通导向、滚动宣传栏、车位信息以及城市景观灯等。石材、水泥、木材、不锈钢以及玻璃钢等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等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传统材料, 在市民的使用和体验过程中, 并不能引起双向信息反馈。
2.5 从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类型上分析
城市公共设施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功能可以划分为信息传达设施、公共生理服务设施、艺术服务设施这三大类。从交互设计构成要素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的二次分类而言, 信息传达设施较早融合了交互设计理念。信息传达设施的主要功能在于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信息传达设施的交互设计的优势较多, 更容易完成交互设计目的。目前, 艺术服务设施正朝着互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交互设计理念逐渐实现, 这也使得国外的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发展趋于成熟。如:美国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就已经构建了交互系统, 为公众创造了良好的交互交流平台。
结语
交互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产品的具体需求。城市公共设施的交互设计涉及到的领域逐渐扩大。此外, 随着市民对于信息传递与体验交流的需求在提高, 城市公共设施的交互设计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唐亚捷.以“文化之光泽”为主题的交互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探究[J].艺术科技, 2014, 12 (15) :330-331.
[2]孙彤宇.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9 (20) :304-305.
[3]马涛.基于“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的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模型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 2013, 09 (15) :110-112.
[4]张中华, 张沛, 朱菁.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 2010, 04 (15) :120-121.
【交互设计中的工业设计】推荐阅读:
交互设计中的情感体现07-11
谈交互设计需注意的规范与创新交互设计09-24
品牌交互设计07-18
课程交互设计05-23
交互设计原则08-10
信息交互设计10-10
交互设计作品07-11
交互动画设计08-06
交互设计模式09-13
多媒体交互设计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