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大学教育

2024-05-12

传统大学教育(共12篇)

传统大学教育 篇1

2011年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及“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 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性冷暖和公民道德的大讨论。一段时间来, “道德无用论”、“道德代价论”的观点引起广泛争论, 但残酷的现实却给人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道德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就很难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文明、高效、和谐的社会也难以形成。因此,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弘扬与发展中国传统道德, 培养大学生传统道德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传统道德认同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切关系就包含着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是这些关系的调节器, 如优良传统道德中的仁爱、诚信、谦敬、礼让是调节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是调节人与社会之关系,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知耻、明智、勇毅、廉洁能提高精神境界, 达到理想人格, 调节个人自身的关系, 实现自身的和谐。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对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 对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风尚、建立社会和谐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传统道德认同的现状及其成因

在多年的从教实践中发现, 学生对传统道德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但认同与践行却难以统一,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处理个人关系言行脱节

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公德中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插队、公交车上不让座、考试作弊等现象持否定态度。他们认同孔子“仁学”中所倡导的“孝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民无信不立”以及个人注重礼节等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但实际生活中却难以“笃行”, 无视社会公德现象常有发生。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不协调发展。

(二) 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趋向冷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对3万名青年进行抽样调查, 有高达96%的青年认为“见死不救”是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但在看见过在公共场所歹徒持刀杀人的青年中, 现场围观看热闹的占7.98%, 装做没看见绕道走开的占34%, 拼命跑走的占7.4%。这种情况表明, 有半数青年缺少见义勇为的勇气和行为, 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是偏离的。“小悦悦”事件发生后, 笔者也曾在所教班级开展了相关讨论, 其中还包括“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 发现学生普遍认同“见义勇为”、“责任意识”、“雷锋精神”, 也被焦裕禄、丛飞、吴斌等人物精神所感动, 但问起当自己遇到此类事件时“会不会伸出援手”, 大概20%学生表示会, 10%学生表示不会, 70%学生保持了沉默。这些说明大学生对传统道德认同增强的同时, 道德践行却滞后于他们的认知水平。

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原因。道德教育呈现为由外到内, 由低到高的一个递进过程, 应当从小抓起。对父母的孝敬, 对他人的关爱都是从小潜移默化的结果。遗憾的是, 在我国应试教育观念还未彻底改变的大背景下, 成绩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学生从小养成“索取”观念, 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道德因子”严重缺失。二学校教育的原因。一直以来,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各个阶段对道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 导致许多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不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往往形成盲目从众的心理。如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大多数是看过一些媒体报道后作出的行为选择。三是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成为社会生活的首要原则, 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之风在社会中蔓延,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冲击着大学校园, 对大学生的道德践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彭宇案”、“许云鹤案”到今天的“小悦悦事件”, 这些不良影响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它所折射出来的是社会的信用危机。

三、大学生道德认同培养的途径

中国是文明古国, 仁义道德始终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道德根基。当前, 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质疑”和“挑战”, 甚至可能会走向道德滑坡的危险, 这是社会必须重视的现实。因此, 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同, 是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

(一) 晓之以理, 提高认识

1.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的内涵、功能及社会作用, 通过道德价值澄清、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及其群体规范等教育方式达到理论上的认同, 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感恩教育”、“廉洁征文”等活动方式加深认识, 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关爱、领悟崇高、体验诚信、感恩他人, 不断提高道德水平, 从而明荣辱之分, 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2.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 表现为“仁礼一体”, 以“礼”的规范修身养性, 达到“仁”的境界;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表现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万物的传统。这些对提升大学生个人品质与情操, 加强规则意识、生态意识, 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团结互助的公德心等, 提供了文化支持与价值导向。

3. 注意修养方法。

教育学生应该做到“学思并重”、要善于思索, 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不能盲目从众, 人云亦云, 并做到“省察克治”, 就是在个人独处时也应该提高自觉, 严格自律, 不做不道德的事, 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善成德。

(二) 动之以情, 引起共鸣

道德情感共鸣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感, 在进行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养时,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情感感染, 以情育情。教师以真挚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关心, 给学生一些亲近感、信任感。同时教师应做好表率, 让学生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

2.舆论强化, 以知育情。教育学生对社会中的道德现象要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 对践行良好道德的行为进行赞扬, 对不良道德行为进行谴责和否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加大正面的舆论宣传, 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好人好事, 从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 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认同, 在道德情感上与大学生产生共鸣。

(三) 导之以行, 落实行动

美国教育家理查德·哈什说过:“虽然行动不是地道的道德范畴, 但若没有机会行动以及行动后的反思, 道德发展很难发生。”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仅靠道德情感的培养和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 行动的实践才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必须体现在行为的实施上,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1.把握课堂, 组织训练。思政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要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及课外的实践活动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条件, 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分析总结道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互相帮助, 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风;鼓励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自己成长、成才的帮助。

2.进入生活, 点滴做起。“行动养成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提高道德认同, 重视道德践行,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优化公民素质, 提高德育功效具有重要作用。道德行为的养成要重视“小节”, 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手段, 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 让学生真正做到“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树立榜样, 促成迁移。“师德”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率先垂范的作用。学校要树立“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结合的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给学生提供榜样行为, 通过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让学生从中受到积极的道德教育, 同时要加强管理, 严格要求学生, 纠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最后促成迁移。

(四) 完善制度, 消除障碍

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认同和践行中产生矛盾, 因为环境的负面影响会使人想道德而不敢道德, 如南京的“彭宇案”和天津的“许云鹤”案因做好事被讹, 甚至有些人因见义勇为而付出巨大的个人代价, 还常常得不到社会的补偿, 以至英雄流血之后还要流泪。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走向反面。”可见, 公民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不仅需要靠个人内心的信念、良心, 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来维系, 道德的存续更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因此, 要提高大学生对道德的认同, 使其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除优化社会环境外, 还要加强道德立法、完善有关社会政策, 建立公民道德的外围支撑性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Z].中发[2004]8号.

[2]于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

[3]曾晓强.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

[4]钱崇贤.青少年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偏离和矫治[EB/OL].[2005-11-16].http://www.cycs.org/Article.asp?ID=1031.

传统大学教育 篇2

新形势下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初探

中国传统道德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尤其是那些超越时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以及如何引发出传统道德精华,使之融入现代道德教育之中,以利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

作 者:王宝玲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2刊 名:濮阳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U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15(2)分类号:B825关键词:传统道德 思想教育 具体要求 实践途径

传统大学教育 篇3

【关键词】儒家传统思想 大学生 诚信教育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诚信问题已经赋予了当代社会新的思想内涵,展现出来新的时代特征。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了新变化、新规律、新特点。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关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令人十分担忧。高等院校作为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个特殊载体,其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培养、人格教育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如何积极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模式,既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全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诚信思想作为该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深刻,内容丰富,在中华大地根深蒂固,多年来已经得到了不断传承和弘扬,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思想、文化等多方面支持。在当今社会,儒家传统诚信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它已不再只是一种道德义务,而是成为了道德、经济、法律、文化等社会规范的综合,成为了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一,更是成为了现代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

诚信作为儒家思想体系的一项重要道德规范,在历史社会生活中,对于个人道德人格的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坦诚友好交往、各类经济及社会活动的有序开展、社会各领域的正常维持、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与政治关系的和谐调剂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当今社会生活中,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尤其在所谓诚信危机日甚一日的情况下,诚信问题依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各个领域诚信缺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较大影响。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先秦儒家诚信思想,深入研究和探索其思想精髓与资源,汲取其思想学说中积极的、闪光的、有益的内容,对个社会活动的正常维持、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政治关系的和谐调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其现代价值和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筹谋划,科学安排,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公民的道德建设。新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文件规定,明确提出,把“明礼诚信”作为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導方针;党的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当前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并且特别指出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也充分反映了,全党全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和殷切希望,无余也对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深入挖掘儒家传统诚信思想的理论内涵,加以梳理汇总,有效地借鉴其应用价值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之中,从而提出可行、实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这对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和要求,不断开拓高等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大学生诚信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繁荣昌盛,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关系,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品质缺失的原因,充分借鉴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有益价值,针对新形势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积极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增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剖析中华传统文化对其的启示方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文明发展史,随着2001年我国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后,诚信思想已经逐步深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衡量人们日常行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准。近年来,诚信教育虽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为此,它们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对大学生诚信问题更是带来较多的不利因素。如何更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和力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不良言行的冲击力,扎实做好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已成为广大学者,尤其是高等教育教育教学工作者和理论届学者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传统大学教育 篇4

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非常特殊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 书院萌芽于唐末至五代时期, 发展兴盛于宋元, 延续至明清, 并在清末时期发生转型。书院以私人创办为主, 集收徒讲学、学术研究、藏书印书、议政论事于一体。宋代是其鼎盛时期, 主要原因包括官学的长期低迷、理学思想的兴起、科举制度的腐败、印刷技术的进步等等。在这一时期, 书院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 众多著名书院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纷纷出现, 并且在日后的长期发展和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诸多教学思想理念, 科学内涵丰富, 值得后人借鉴和发扬。

首先, 书院教育学生为人之道。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书院教育的方针是实施“五教”,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并相应提出了为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 (正其谊, 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 和接物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的重要原则。由此可以看出, 书院教育的目的是学生人格的陶冶和境界的提升, 希望学生明理, 懂得为人之道, 养成规范, 从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其次, 书院致力于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宋代理学家张栻在主持岳麓书院时曾提出:“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 以传道而济斯民也。”他否定了追名逐利的“官才”和只擅言语文辞的文人, 指出书院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致君泽民”的品德。在张栻的基础上, 朱熹又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 则不教也, 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 则无不在于学, 此教之道也。”他强调了天下国家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 书院教育注重学术研究与教学的结合, 并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重视对学生的启发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从始至终给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研究, 提出问题, 寻求解决方案。

另外, 书院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感情十分深厚。书院老师大多博学多识、热心教学, 对学生的教育孜孜不倦, 倾注了大量心血, 关怀学生如同子女, 并且自己以身作则, 为学生们树立做人为学的榜样, 因而学生们也爱戴和尊敬老师, 将其看做亦师亦友的长者, 尊师重道。有些学生常年追随老师左右, 在老师去世后继承师业、广招门徒, 以继续研究、发展和传播老师的学说。宋代各书院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院精神, 如实事求是、潜心钻研、兼容并包、敢于质疑等等。譬如朱熹有言:“读书始读, 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有疑, 方始是学。”这些精神财富应当被广泛接受和吸纳进当代各高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之中。

二当代大学教育弊端漫谈

“书院里坐堂讲学、研修的学人一般都不是急功近利之人, 他们达则兼济天下, 隐则独善其身, 多有求是做学问之意。这种治学传统和研修氛围千百年沿袭下来, 形成了一种实事求是的书院精神, 这是很可贵的。”然而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功利主义、追逐名利的现象, 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并没有真正到达深处。部分大学生机械化地上课下课, 讲台上的人在说什么已经无关紧要, 期末考试能够通过便足矣。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的是成绩、学分和排名, 如何获得更多综合加分, 如何拿到各种荣誉, 如何充实自己的简历, 使自己看起来更加优秀, 在现在和未来更具竞争力。于是, 各种负面效果接连产生, “唯分是图”而不择手段、盲目攀比而陷入非理性的状态, 诚实和道德被推挤到了最外层, 现实功利的思想渐渐占了上风。这种现象的存在十分危险。

或许中国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相对无法满足的现状是需要考虑的。我们的课堂一坐就是几十人、上百人, 为了相对公平地分配最好的资源, 以成绩排名似乎也变得无可厚非。于是顺理成章, 成绩最好的学生拿到了奖学金, 获得了荣誉称号, 得到了推优和保荐的资格, 被推举为入党候选人,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义务教育的开端——小学起我们的教育就多以分数论英雄, 到了高等教育的学府依然摆脱不了如此尴尬而无奈的局面, 此种弊端由来已久, 对此我们或许可以借鉴传统书院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模式。书院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上注重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各个书院都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学规”或“学制”, 从制度上约束学生, 强化学生个人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性认识, 同时强调学生的自省自克, 要求学生能严于律己, 从各方面来进行自我反省, 做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同时正视自己的过失, 并能改过迁善。从这个角度来看, 日常规范的树立和长年累月的道德品格熏陶的确能促进书院学生的人格陶冶和境界提升——先是通过学、问、思、辨的“为学”过程, 使其认同和明理, 再将这些道理运用到每个学生个体的“修身”、“处事”和“接物”中。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学不能致用, 与实际脱轨。有些大学生在校园里成绩优秀,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发现教材上的内容与实际相去甚远, 很多现实问题是纯理论知识无法解决的。这便涉及书院教育理念中“经世致用”的思想。张栻“致君泽民”的育人目标在现今看来尽管带着当时阶级社会的种种封建等级思想, 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但较之以往传统世俗的人才观已是极大进步。此后, 朱熹提出的教育之首要任务即为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书院精神的影响,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品德高尚、克己奉公、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虽然古今“经世致用”的外延不尽相同, 两者的内涵却始终有着共通之处。反观当下, 学生时代, 学习课本知识固然重要, 但以此为基础, 我们还需要学而能用, 不断在生活中培养实际操作、人际交往、处理事务等能力。“高才低能”的现象令人心痛也倍感惋惜, 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经历, 着力培养有学识、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另外, 师生关系疏远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有高校教师在期末的最后一堂课上感叹, 大学真不同于小学和中学, 一年又一年的学生来了又走, 往往课程一结束就成了几乎毫无关联的人, 师生感情淡薄太多。这应是单纯的选课模式和学分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之传统书院教育,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古代书院教育成绩斐然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的思想言行和知识水平影响着学生, 学生反过来也影响着老师, 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而我们的大学现状往往是大多数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仅限于课堂, 课后则接触甚少, 有些学生甚至连自己的老师姓甚名谁、长相如何都毫无印象。缺少沟通与了解的交往, 自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也恰恰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其实, 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大家有意识地彼此关心或是探讨问题、进行交流, 学习古代书院中师生的相处方式等, 都可以很好地构建师生关系。

古代书院的许多治学精神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对于今日我们探讨的大学精神有借鉴意义, 这些精神财富应当被广泛接受和吸纳进当代各高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之中, 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育人中, 而非仅仅是一条挂在墙上的标语。

书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特殊的一种教育机构, 它为我们提供的诸多值得当代借鉴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仍需要不断践行和发扬。汲取其教育之精华, 反思当代大学教育的种种弊端, 并努力改善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一条长路。

参考文献

[1]格物通.卷六十一[O].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格物通.卷六十一

[2]郑慎德.中国书院教育与大学精神[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4 (1) :121~124

[3]张宇.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现代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4 (1) :94~96

传统大学教育 篇5

摘要..............................1 1.所谓“和”是指中国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所包含的因素......1 1.1在食料摄取的种类、方式、时间方面,强调“和”的原则......1 1.2在就餐的环境氛围,用“和”构建其精神形态的根基......1 2.所谓“异”是指受地理因素差异影响区域的分布性定.............2 3.所谓“变”是指饮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2 3.1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就不间断的进行着自我更新的过程.......2 3.1.1饮食文化的多样化与差异特征.............................2 3.1.2中国农业的发展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自我更新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3 3.2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交流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3 3.2.1饮食在不同层面的差异..................................3 4.总结......................................................4 5.参考文献..................................................4

中国饮食文化特征

摘要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中国哲学、美学、医学等的深远影响,也持久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思维与生活方式。中国人见面一句习惯性招呼“你吃了吗?”囊括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朝代更迭、百姓生灵涂炭的沧桑历史;中国人的语言里,“同甘共苦”、“秀色可餐”、“脍炙人口”、“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治大国如烹小鲜”等各类词则不失生动地阐述着广泛、丰富、深刻的社会意识与智慧。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又与时俱进,谈及其特征,我想用三个字简要概括一下自己的理解——“和”、“异”、“变”。

关键词:饮食文化

差异

完善

1、所谓“和”是指中国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所包含的因素

1.1在食料摄取的种类、方式、时间方面,强调“和”的原则

《黄帝内经·素问》中早就记载着古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配膳思路,体现了中国式样的食物多样化及其膳食平衡。中国人的饭菜结构往往是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虽然饭为主食,菜只为下饭,但我们对副食食料和合相偕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为了把不同来源的食物缔结柔和在一起食用并尽量达到色香味俱全,中国人发明了炖、熬、煎、炒、涮、煨、焙、煮、卤等多种烹饪方法,不同食材之间的搭配通常也大有讲究。中国人还有“不食不时”(即不吃反季食品)的说法,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饮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1.2在就餐的环境氛围,用“和”构建其精神形态的根基

以“丝竹绕梁”来增强就餐愉悦气氛是自古至今不断延续、发扬和改进着的特色传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则传达出中国人“美食加美景”意识的最朴素却最真切的表白。

中国饮食往往还兼具敦睦群体情感、整合人际关系的强大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取决于饮食的物质功能,更取决于饮食的人际调合功能,这种人际调合功能实际上就是一个“和”字。在中国人

看来,饮食之和即是人和,人与人在一起吃饭,可以提供联络并交流感情的机会:亲戚朋友之间送往迎来,都习惯于在餐桌上表达心情;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往往借饮酒聚餐而得以化解;与陌生人交往,也总以饮食为媒介得到融合,建立良好的关系。

2、所谓“异”是指受地理因素差异影响区域的分布性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历史渊源、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东西迥异、南北殊同的饮食文化现象(例如人们普遍接受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饮食口味地理方位观)。

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分布明显”的特点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早在距今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便形成了以粟、菽、麦等“五谷”为主要食物原料的黄河流域饮食文化区、以稻为代表主食原料的长江流域饮食文化区、以肉酪为主要食料的中北草原地带饮食文化区这三大饮食文化风格不同的区域类型。其后历经数千年之久的演变,至19世纪末,在今天的中国版图内,出现了东北、中北、京津、黄河下游、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下游、长江中游、西南、青藏高原、东南11个子属饮食文化区。与各饮食文化区相对应,又形成了“粤、川、鲁、淮扬、浙、闽、湘、徽”等八大菜系。各菜系因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地方风味。比如川菜以麻辣、鱼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为主要特点;粤菜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鲁菜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闽菜则制作细巧、色调美观、调味清鲜。

3、所谓“变”是指饮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

3.1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就不间断的进行着自我更新的过程

3.1.1饮食文化的多样化与差异特征

从物质形态上看,不同历史时期人们饮食生活的内容和质量在不断提高,酒、茶、乳、肉肴、素肴、果蔬的种类日趋精美繁多。

从功能上看,饮食由最初单纯的“果腹、充饥”作用衍生出后来的养生(比如古人有“医食同源”、“医食一家”的传统,大量日常食用之物成为中草药的原材料,寻常食物的特殊食用也逐步发挥出治疗疾病的作用)、调和人际关系(吃饭可以给人们提供联络并交流感情的机会,因而渐渐演变成一种重要的交际活动)、传承文化(比如古人有《食疏》、《食鉴》、《乡饮礼》等各类饮食理论著作,有众多茶诗、酒诗等文学作品)等其他附加功能。

从覆盖范围来看,自唐宋以后,饮食跳出了固有的“家庭生活”的小圈子,开始走向商品经

济的轨道,饮食业蓬勃发展,各地域的饮食店铺逐渐呈现自由网状分布的状态,经销方式上还产生了固定经营和流动经营相结合的模式。

3.1.2中国农业的发展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自我更新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众所周知,饮食与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农业,饮食就成了无米之炊。而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到秦国的“商鞅变法,奖励耕战”,从汉武帝时期的“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再到清代西北地区的农业垦殖政策,历朝历代统治者们对本土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大,这就间接刺激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饮食文化相对于它前一个基点的持续进步与繁荣。此外,历代农民在精心发展本地农业的同时,还从国外引进了不少粮食、蔬菜、水果品种。比如仅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的食物原料品种就有葡萄、石榴、苜蓿、芝麻、核桃、大蒜、豌豆、蚕豆、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莴苣、香菜、芹菜、胡萝卜、扁豆、大葱、金桃、蓖麻、胡椒、波斯枣、无花果、茴香、旦杏、齐墩果等。明清时期又从海外引进了辣椒、番茄、菜豆、甘蓝、向日葵(17世纪从南洋传入)、花菜(欧洲种、光绪时传入)。诸多外来作物的引入在改善我国农作物品种结构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内地的菜肴品种,进而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3.2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交流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

同前几千年相对缓慢的发展历程相比,从19世纪中期至今,中国饮食文化大量地选择性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的优秀因子,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

3.2.1饮食在不同层面的差异

从物质层面讲,受西方影响,我们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谷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体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肉食消费在日常消费中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而且受西方影响,在清朝时期,国内也开始烹食牛肉,并出现了“无赖子遍地宰屠,莫之能禁“,“明目张胆陈于市肆,不为异也。酒家雇保颇工烹煮之法,沽饮者无一不尝鼎脔”的现象,形成了近代中国在肉类消费方面的一个重要转变。(在此之前,由于我们是农耕社会,长期以来与牛保持着的良好感情让中国人在传统观念里认定了食用牛肉是不仁不道的。清代朝廷为了保护农耕生产力,起初也禁止宰牛食牛。)此外,味精、果酱、鱼露、蛇油、咖哩、芥末、奶油、苏打粉、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等逐渐进入中国人的食域,中国饮食在增加了新食料的使用后,提高了自己传统食品的风味和质量。咖啡、啤酒、冰激淋等西式饮料的引入则使得中国饮食的多样性更加丰富,更易满足不同人的差异性需求。

从动态的行为层面讲,近世以来,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背景下,中国人饮食行为方式(主要是宴请方式和进餐方式)产生了变化。

在宴请方式上,中国通常以大、全、礼为主,而西式宴请则强调简单、方便,特别是西菜的

上菜程序为先凉后热,给中式宴会以启发,简化了中国宴会的进餐时间,为很多中餐馆和家庭所吸收。

在进餐方式上,中国传统饮食多为“合餐制”,虽然在饮食行为上重情感交流和精神体验,但存在合餐中大家选择自主性不大,往往要咸一起咸,要淡一起淡,很难调和众口的问题。而且你用筷子捅一下,他用筷子戳一下,每个人的唾液、口水都飞溅、溶解在菜里,不太符合现代的卫生要求。因而西方“分食制"被许多中国人效仿,并将其在幼稚园、学校、工厂企业等场所普及开来,成为了家庭成员传统佳节“团圆”合餐的必要补充。

从心理文化层面讲,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变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人性化。而且女子在饮食活动中逐渐以与男子平等的身份出现,成为近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亮点与中国文明进步的一个体现。

总结

总之,近世的中国饮食文化凭借着她自身多向开放的体系、博采众长的文化心态以及雄健的消化能力,在吸收异质饮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最终得以在世界各族饮食中光彩熠熠并雄踞全球饮食文化前列。

参考文献

1《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复旦学报,2002年第5期,于世谦。

2《文化视角下的汉语饮食类词语探析》,山东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学位论文,郑淼,2010年5月10日.3《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4月,邓天 杰,陈许娟。

4《中国饮食文化地理研究综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年4月,张述 林,张帆,唐为亮,邹成林,苏清委。数字解读中国饮食变化,中国食品科技网,2000年12月31日。

传统大学教育 篇6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重要文件,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保证等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事实上,高校领导重视度还不够,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上有误区,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这就要把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各高校主要是通过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校园心理情景剧、观看心理电影、心理征文、心理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校卫生保健的基础。因此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集中、系统、全面介绍大学生生理心理及常见身心疾病的特点。对于大学生全面了解自身,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心身健康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把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作为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阵地,还可以举办专题讲座,请有关专家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就某一专题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三)表演校园心理情景剧

校园心理情景剧是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自己表演、自己观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有效地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并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发现、思考及解决自身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与观看者一同感受、一同发现的一个过程。

(四)心理征文

把在过去的大学岁月里,你如何在心理上从一名高中生转变为一名大学生,如何逐步适应大学生活,或者当你即将面对社会的时候,大学生活为你提供了什么心理准备;和谐的心灵需要主动的自我调适,当你遭遇学业、情感、就业等挫折时,你曾有过何种心情故事,又是如何重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谈谈自己经历挫折或困境的心路历程中,你是如何在他人的帮助下重新站起来,或者如何在心理咨询与辅导下逐渐走出心理困境等情形用文字呈现出来,与同学一起分享。

(五)心理知识竞赛

通过进行心理知识竞赛,让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到每一位同学的心中,让更多的同学关注心理保健,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学会正确认识、评价自我;让同学们掌握处理简单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尊重、彼此关心、相互理解,消除了同学们对心理咨询的一些片面看法。也让教育者能够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不同表现和解决的方法。这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观看心理电影

心理影片就如同一个个现实的案例,一段段丰富的、真实的,或者极端的生活片段再现,把人性中的黑暗病态,和人性丰富、正向的一面都生动鲜活的呈现,给观影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对应和深切触动。当艰深的心理学搭载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上,就成为引发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健康知识的良好途径,这也是目前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传播心理知识的模式。

(七)新生心理普查,普遍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由于每个人受社会、家庭、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其个性心理发展也因人而异。因此,新生入学两周后进行普查,根据普查情况,针对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特征,把普遍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给予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八)确立大学新生正确的角色认知

确立角色意识,实现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大学毕竟不同于中学,大学的教育层次较高,对学生进行高标准的既严格又宽松的开放式管理,很多地方都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就要教会学生正确寻找自己的位置和差异,认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发展变化的,各有所长所短,努力发展自我。

(九)帮助大学新生挖掘潜能学会学习

帮助大学新生挖掘潜能学会学习,掌握既符合大学学习特点,又符合个体心理特征的学习方法;这是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教师要明确告诉新生,与中学相比,大学阶段的学习至少发生了3大变化:一在学习任务上,由为了继续升学或就业变为培养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二在学习内容上,由多科性的普遍教育变为有一定方向的专业技能教育;三在学习方法上,由主要靠老师教授变为主要靠学生自己学习。为此,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端正学习动机,提高成就欲望,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科学安排学习计划和生活作息,掌握适合自己的思维学习方法;同时,要帮助大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还要帮助大学生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十)发展健康的恋爱心理行为

首先分析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对大学生是否可以谈恋爱,大学生谈恋爱利多还是弊多,学业与恋爱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大学生较全面的、客观的、正确的认识恋爱及其过程。其次,分析大学生谈恋爱的类型、特点以及恋爱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端正恋爱态度,发展健康的恋爱心理行为。

(十一)介绍心理调适的方法

介绍心理调适的方法,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并以文化为根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各学科教学的教师主动利用本学科特点进行渗透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优质校园文化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在教育过程中通常是使用口头语言(有时也使用文本语言)进行会谈。会谈作为“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的对话式交流”,包括倾听和影响两个方面。倾听包括充分运用开放式提问、恰当运用封闭式问题、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准确运用说明、有效运用情感反映等技术;影响包括指导、解释、忠告和提供信息、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等技术。无论是倾听还是影响,都要借助于语音、语调、语气技巧(诸如声音的高低、强弱、起伏、节奏、音域、转折、速度、腔调等),来传达“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 心理健康教育者是最主要的教育信息源,教育者可通过受教育者的表情、形体语言以及言语表达情况有效的把握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真实心态。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这种抑制在特定的时候甚至破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声誉,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主持网站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的各种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介绍心理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服务。它包括网上心理文章阅读、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心理教育因其极强的平等性、保密性、隐蔽性、快捷性及实时性,进行心理教育不易产生心理阻抗和逆反心理。在匿名的环境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说心理咨询、性教育等,没有心理压力,可以消除来访者在面对面咨询时产生的各种顾虑,“使得任何人都能够通过网络真正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隐私”,暴露自己的问题,从而使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并做出切合实际的引导及处理。

(一)拓展教育时空。互联网具有超越时空的特征,在这自由开放、高速运转的网络世界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实时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参与心理健康论坛,接受心理辅导。能使教育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增强了工作的即时性、广域性、渗透性。

(二)丰富教育资源。互联网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有着信息海量的特征,且网上一切资源皆为我之资源。其中高实时性与无穷储量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辅导信息,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读到心理学大师的名著,可以与素不相识的心理学大师进行心理健康对话,可以聆听远隔云涯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心理健康讲座,可以搜索、查询任何需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与信息。

(三)增多服务对象。网络的快捷复制方式可使一位咨询员能“同时”接待多位来访者。网上的团体咨询或辅导,将能使服务对象大大增多。

(四)降低教育成本。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个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和学校运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都得到了降低。比如,心理测试量表的网上使用可让来访者随时自测增进自我了解,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在必要时寻求帮助。网上测试与传统笔纸测试相比省时、省力、省钱,诊断分析也更为便捷。再如,电子邮件的快速发送和接受,经济又便利。此外,教师在网上的学习和培训,其教育经济价值也是难以估计的。

(五)促进心灵开放。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由于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与他人距离较远,因而有一种安全感,愿意作更多的自我袒露。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使学生不必担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因而可以直接而真实地表述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减少传统心理咨询中阻抗的发生,从而更有利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六)提高教育质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一切心理教育都要归结为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作为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它必须积极调动起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保守的教育观念总是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则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心理教育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方面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难望其项背的: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学生既能以求助者的身份出现,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服务项目;又能以助人者身份出现,通过BBS、电子邮件、线上交谈、网络新闻组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这种网上的心对心的交流所构成的互动,可以增进学生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的目标。

相对于其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教育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身心素质与人格发展都带来了潜在与深远的影响和冲击。同时,网络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同时并存、交错影响的复杂状态。目前,大学生出现诸如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实现、恋爱交友、人格发展、求职择业等心理问题的种类有所增多,人数有所加大。青年学生作为网络主体,因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容易造成认知混乱、人格异常、交际受阻、情绪冲突、网络依赖等几个方面网络心理问题。同时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由于对网络文化和技术缺乏了解和运用,无法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更无法解决大学生因网络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教育者虽然掌握了网络技术,但由于网上教育缺少表情、形体语言的交流,会丧失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全面把握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真实心态。由于网络技术的局限和管理方面的漏洞,使得互联网上侵害行为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病毒及电脑黑客随时可能破坏心理教育资源,使个人秘密、心理隐私得不到保护。如电子邮件的泄密问题,收发对不上号的乱码问题等屡见不鲜。

三、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心理教

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心理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丰富了网络的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促进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沟通与并举。虽然校园网络为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方便,然而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事与愿违。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更需要面对面的沟通与交往,他们与老师、家长也需要直接的交流与了解,如果习惯了面对冰冷的电脑倾诉自己的内心秘密,势必会导致学生不敢面对现实生活,变得逃避现实或自我封闭。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建设、运作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抓好网站建设的同时,更应全面带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效地开展,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得到更贴心的呵护,以更健康、饱满的心态去迎接数字时代的挑战。“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模式。

参考文献:

[1]谢海光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刘秀伦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 

[3]薛志芬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1):16-1

[4]林红 关于在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思索辽宁教育研究,20031

[5]陈济川,康井利 21世纪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

加强高校大学生优良道德传统教育 篇7

当前大学生中令人堪忧的不良道德观念和行为主要表现以下方面:第一:在成才目标和人际交往上, 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缺乏社会责任感。许多大学生只重个人价值、忽视社会价值, 缺乏社会主人翁意识, 社会责任心和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于各类社会问题, 他们常以旁观者自居而恣意评论或抱怨, 但在行为上却缺乏担当、无所作为, 奉行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人际交往中, 许多大学生功利主义道德取向严重, 以自我为中心, 过分强调个人利益, 缺乏换位思考、关爱他人的思维;注重“实际”“实惠”, 丧失道德原则和底线的低俗行为并不鲜见。第二:在个人信念和意志上急功近利, 缺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多数大学生普遍渴望成名成才, 具有较强上进心, 但在成才过程中, 许多人强调偶然性和暂时性因素, 缺乏自觉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如:等、靠观念严重, 热衷“拼爹”等外围因素;幻想一蹴而就、一夜成名;意志薄弱、不愿吃苦, 抗压能力差;等等。第三, 在道德修养和自律上, 诚信严重缺失。真诚和守信, 是良好人格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 大学生本应是一代青年中践行诚信之德的楷模。但令人遗憾的是,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 缺乏诚信的观念和行为比比皆是。如:大学考场舞弊之风十分盛行, 荣辱观念淡漠, 许多学生甚至将作弊列为所谓“必修课”之一, “枪手”屡现;为了功利目的, 许多大学生浮夸成风, 满篇优点、完美无缺, 缺少客观的自我评价等等。

造成大学生道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的改革开放, 一方面带来了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的巨大变化。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 一些见利忘义、营私舞弊的不良现象, 通过家庭和社会学生思想和认识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也带来了中西文化和道德观念交流与碰撞, 价值观念多元化。尤其是, 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潮的渗入, 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中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和观念, 极大地影响了判断能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 成为部分学生奉行个人主义的理论依据。此外, 学校思想教育模式和方法上的滞后和效果的局限性, 也削弱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实效性。

笔者认为, 积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 是一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本人共同努力的长期工程。仅就学校教育内容而言, 加强对学生的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 是一个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因为, 优良传统道德, 既是我们民族固有的基因和烙印, 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经验之精髓。引导大学生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汲取民族优良传统道德, 对于提升大学生道德状况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弘扬“仁”“义”道德精神, 激发大学生关爱他人和社会, 追求人际和谐。“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己欲立而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仁”既是一种道德品质, 也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义”包含“正义”、“公正”和“公平”等。中国传统道德强调, 能否坚持“公平”、“正义”, 是衡量一个人和一个社会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唯一标准。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 (《论语·阳货》) , 又说“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这些观念在当代仍然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实践证明, 功利主义往往导致“见利忘义”、狭隘自私、不择手段, 造成矛盾激化、人际紧张。社会有“正义”“公义”, 人际之间才更有情义。强调“仁”的合理之处在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尊重, 乐助才可能享受“多助”;没有人永远强势或弱势, 关爱他人实际上是自身权利和资源的让渡和调剂, 利人、利己。引导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传统道德所蕴含的智慧和作用, 才能自觉弘扬其要义,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重视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 摒弃功利主义行为, 学会爱别人、爱自己, 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

2弘扬谦敬礼让精神,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培养平等、宽容的健康人格。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礼”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实践证明, 谦逊则好学, 虚怀若谷才会不断进取。而礼让是人生必备的美德, 它既是十分有效地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也极能体现一个人的心胸和涵养。汲取这个传统美德的养分, 有助于学生客观认识自身和他人, 学会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对待得失成败上更加泰然和从容, 善于认可自己, 欣赏他人;在处理人际矛盾中, 减少极端思维和行为, “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一时风平浪静”, 并学会自省, 避免“自矜”、“自是”等不良习惯, 培养平等、宽容等成熟健康的人格习惯等。

3弘扬“智”、“信”精神, 帮助学生确立明辨是非、从善如流、恪守诚信、知行合一。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不匮乏, 但许多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精神。传统道德中的“智”, 不仅包含知识、技能, 也包括学习精神、认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抉择和坚持。“信”, 主要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要“诚实守信”。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 (言、行、忠、信) 和“五大规范” (恭、宽、信、敏、惠) 之一, 强调要“言而有信”。弘扬“智”“信”精神, 就是要学会明辨是非、坚持真理, 在生活里做到知行合一、诚实守信。

此外, 我国优良传统道德中, 立志乐道、克己内省、改过迁善、笃实躬行等观念, 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道德素养上, 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大学教育 篇8

一、传统大学课堂模式及问题

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是课堂, 所以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也是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应用于传统大学课堂教学中,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 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使用。目前, 大学课堂应用最广泛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包括投影仪、投影屏幕、扩音器与电脑终端等。随着这些设备的使用, 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电子课件, 课堂演示实验程序及结果, 播放音频、视频文件,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 这也是多媒体得到迅速普及的原因所在。

正是因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使得课堂越来越“PPT”化, 有些老师完全照屏讲课, 快速地使用多媒体课件, 这样学生就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做笔记, 学生只是跟着课件全盘接收, 并没有过多的思考, 成为了真正的“抬头一族”。

2.“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现今课堂, 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门数越来越多, 造成每门课程的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为了完成课程任务, 采取“满堂灌”的形式, 真正留给学生理解并消化所学知识的时间并不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在“满堂灌”教学过程中, 将教学单单看成是教的单向传递, 认为“东西那么多,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都讲给学生”, 而不去关心学生学多少、学会多少。另一方面,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准备课程也是比较容易的, 只需要熟悉教材内容, 按照教材内容教授给学生, 不需要花很多精力去设计教学过程, 直接复述就可以了。最后,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得学分, 关注的内容只是哪些是重点、哪些在考试范围, 主动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

二、“互联网+大学教育”助推传统大学教育发展的优势

“‘互联网+教育’会生成什么?无疑是智慧教育。”真格基金创始人、一起作业网董事长王强2015年3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他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计划。我认为, 具体到教育领域, 可大致概括为一个简单等式:‘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

“互联网+大学教育”, 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中的大数据, 获取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师资和教育资源, 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学习平台, 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互联网+”模式:

1.幕课。“慕课” (MOOC) , 即借助于互联网, 使课程在网络平台上大规模在线开放共享。慕课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大规模网络课程的公开性, 学习内容的自由选择性, 世界一流名校为保证的网络课程的高质性, 网络学习工具和资源的多元性, 使得“慕课”以爆炸式速度在我国发展起来, 这种发展不仅是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 而且对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年, 国内许多著名高校加盟慕课平台:3月, 北京大学启动“慕课”开发工作。5月,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宣布与始于MIT和哈佛大学的ed X签约, 发展在线教育。7月,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始于斯坦福大学的“Coursera”签约。根据“十二五”的建设规划目标, 我国高校计划将向公众开放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在中国大学MOOC上, 共开设课程1759门, 具体分布如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 慕课涵盖理工科和文科的多门课程, 特别是针对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所开设的大学先修课, 是高中到大学一个很好的过渡, 使学生可以尽快地适应大学学习。慕课的一个优点就在于无论学生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 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学生参与度较高。下面选取一些课程, 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一流名校的实力远远高于二三流的学校, 但是借助于“慕课”平台, 学生通过注册可以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随时上网学习。现今的大学生经常说他们“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 “慕课”平台也可以就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办法:“慕课”除了提供传统专业基础课程外, 还提供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新型课程, 比如参加“大数据算法”这门课程的人数达到了38404人, 而“大数据”正是“互联网+”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可以大大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2.智能手机。现在,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的随身之物, 作为高校学生也不例外, 走在学校各个地方都可以听到各种消息的提示音。那能否把智能手机应用于课堂教学呢?教学实践表明, 手机进入高校课堂, 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会引导高校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今大学生, 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山东建筑大学的学生对关于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的调查报告里显示, 几天不玩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如表2:

从表2里可以看出, 智能手机已经是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课堂上, 时间有限, 教师大都采用PPT讲授课程, 翻页速度过快, 这就造成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记笔记, 这时候用手机拍照或录制视频、音频, 或者利用云存储功能上传大容量文件, 如:课件或视频等, 课下再仔细学习巩固。现在在手机的应用商店里有很多的APP学习应用软件, 如:慕课网、开源中国、BBC六分钟英语、考研帮、网易公开课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下载使用。手机还可以用来看时事新闻, 可以看微课与慕课, 可以阅读学习电子教材等, 而且这种学习是随时随地的, 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排队、等车等碎片化时间。在学校, 老师或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群进行交流, 传递文件, 可以通过声音或视频进行短时通话或授课等等。手机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 还可以让学生听听音乐, 看看电影, 玩玩游戏, 和家人通通电话, 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从上面几个方面来看, 手机在高校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不是干扰, 反而起到如此大的作用, 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它进入课堂。

三、结束语

“互联网+大学教育”不是取代传统的大学教育, 而是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实现世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实现教育的公平性, 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从长远看, 未来的大学教育的教与学活动, 都将围绕着互联网进行。教师在互联网上授课, 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讨论, 知识在互联网上传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影响, 大力发展智慧教育, 增强学生从互联网获取、识别、加工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通过互联网交流和学习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摘要:现今, 信息化技术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而“互联网+”计划自提出之日起, 就成为各行发展的重要主题。作为高级人才输出的大学也面临着“互联网+”计划的冲击, 这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构成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传统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使用、“满堂灌”、过分囿于知识本位的问题;其次介绍“互联网+大学教育”助推传统大学教育发展的优势;最后针对“互联网+大学教育”对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提出一些观点和意见, 以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教学,大学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化腾.“互联网+”是种能力, 激活更多信息能源[J].潮商, 2015 (4) :34-36.

[2]杨凯.布道“互联网+”[J].华东科技, 2015 (4) :35-43.

[3]黄楚新, 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 2015 (5) :5-9.

[4]陈丽, 林世员, 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 2016 (1) :3-10.

[5]王竹立, 李小玉, 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 2015 (4) :14-21.

[6]吴旻瑜, 刘欢, 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 2015 (4) :8-13.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 篇9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语言学习的需要

长期以来, 我国的外语教学撇开母语及母语文化而独行, 各级教育工作者对母语及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过多地强调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错误地认为外语学习就是要摆脱母语的影响。但“忽视母语文化的学习就丧失了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因为语言是有共性的, 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 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这也是外语学习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所在。“语言之间有很多普遍现象, 不参考母语, 又不与母语进行对比, 会造成莫大的损失”。因此, 我们在学习外语时是以我们的母语为参照, 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母语文化“过滤”, 其中的各种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必须以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为背景, 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 完全脱离母语和母语文化来进行英语学习是不可能的。

2.跨文化交际的的需要

大学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但是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却非常不尽人意。据一份调查问卷表明,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无从下手, 有的按字面意思翻译, 有的是解释性的意译, 大部分人是不知所云。这是大学生们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看不到、听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所致, 是大学英语教育过分强调了英美文化的主体性而漠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上的重要性所致。一个忽视或漠视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怎么能在世界跨文化交际的舞台上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双向交流呢?

交流, 就是要在吸收、认可外来文化的同时, 传播我们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老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为外国人所看重。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睿智地发现:“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被全世界吸纳, 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而对这种至高无上的优秀文化的传播则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母语文化素养。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对比学习, 能让学生了解到语言学习的真谛, 成为一个合格的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3.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需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 在世界跨文化交际的舞台上肩负着向世界介绍中国, 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不仅代表着个人的形象, 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骄傲。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更应有深厚的母语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他们学习和掌握母语文化的自觉意识, 深刻理解和热爱民族文化。在校园里,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大学生们热衷于过西方节日, 却无法用英语表达各种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沉醉于莎士比亚的戏剧, 却对中国的京剧、茶道、绘画、武术、中医以及各种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他们欢度着圣诞节却不知道春节放鞭炮的讲究;他们沉湎于情人节的浪漫却说不清七夕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他们津津乐道于复活节的彩蛋, 却道不明端午龙舟赛的来龙去脉。他们肤浅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常常令对中国传统文化无比向往的外国人都困惑不解。

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这种不足和缺憾。笔者曾在教学实践中做过一次有益的尝试:在学完《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Five FamousSymbolsofAmerican Culture之后, 请同学们自选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讲解。中医、书法、武术、长城、茶道……学生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学习中, 并从中发出了出人意料的感悟。他们通过这次课件制作, 知道了以往觉得英语学习枯燥、没有成就感的原因;从一幅幅绚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画卷中, 他们也体会到因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英语学习也因此而生辉。

无独有偶, 有研究者的调查问卷显示:9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98%的被试者认为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需要, 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更是学生们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需要。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1.课程的设置

课程和教材是语言教学的核心。在课程的设置上应确立平等的文化意识, 使学生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平等地欣赏、珍视异域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关注自我、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新审视和研究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研究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改变现有的过于重视英美国家文化的课程设置, 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比如, 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母语文化素养, 以及一些中西文化比较的课程, 并作为考试科目以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大三、大四时则可开设一些英文选修课, 传授中国传统文化, 诸如“中国经典文学选读、“中国传统习俗”、“中国名胜古迹”、“中国饮食文化”等, 让已结束大学英语学习的大三、大四学生能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延续大学英语的学习。

2.教材内容的选编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所占的分量是微乎其微的, 笔者对现行较为通用的三套大学英语读写教材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篇幅做了一些统计, 如下表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 现行的几种主要大学英语读写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零星的涉及, 这种以英美文化为中心忽视本土文化的做法正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症”的主要原因, 因为学生们在以往的学习和阅读中几乎见不到也听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因此, 应重新认真审视我们的培养目标, 研究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 适量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 使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平与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及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呈同步增长之势。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学者与国人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过程中具有坚实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操守。

3.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外语教师是英语知识及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学理念以及课堂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涉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知识功底, 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中西方文化素养, 要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 具备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在教学中将这些素养、意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 使其内化于学生的思维之中并服务于语言应用。外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文化交流意识, 既培养他们对异族文化的欣赏和宽容态度, 又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使其在日后对外交流中不辱使命。为此, 英语教师们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己的中西文化综合素质, 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 肩负起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是我国各层次英语教学所应共同担负的重要任务, 在各层次英语教学中系统引入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是成功地开展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也是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互补与融合的时代需求。大学英语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吸收目的语的文化精髓, 还要培养其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认同差异与包容多元的能力, 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

摘要: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 也是文化教学。目前, 在跨文化交际中屡见不鲜的“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是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过分强调英美文化的介绍和学习, 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所造成的, 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大缺陷。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需要, 也是跨文化交际和学生们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需要, 而重新审视和研究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 适量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含量及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传统大学教育 篇10

一、变迁:自近代大学始看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起落和影响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传统经典教育自此从教育体制上被中止了。同年10月颁布的《大学令》也废止了大学中的经科。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对于废止经科的缘由曾这样解释:“清季学制,大学中仿各国教育科的例,于文科外又设经科。我以为十四经中,如《易》、《论语》、《孟子》等已入哲学系;《诗》、《尔雅》已入文学系;《尚书》、《三礼》、《大戴记》、《春秋三传》已入史学系;无再设经科的必要,废止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蔡元培主张废除经科并非是反对传统经典教育,而是由于学科门类的调整,传统儒家经典已分别纳入按照西方学科体制设立的各领域中。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候,他不停的鼓吹尊孔读经,要求大学必须增设经学院,而且要“独立建设,按经分科”,“专以阐明经义、发扬国学为主”。但很快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儒家经学教育在大学中也逐渐被贬斥,1916年北洋政府又颁布了删除读经的条款。自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门类的经学从大学中被放逐了。之后的国民政府虽然在确立“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时候,也强调“恢复民族精神,发扬固有文化”,但实际上也只是国民党教育的一个幌子而已。不过我们仔细看整个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会发现传统经典教育还是通过开设国语、国文课程等方式延续着,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中的中国文学、哲学、史学等学科的教育与研究,成为了处在剧烈变革时期的现代中国传承民族文化经典遗产的最主要载体,如当时的鲁迅、胡适、顾颉刚等人开设的传统文史课程,都对开展传统经典教育、传承和整理民族传统人文经典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中传统经典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批判和解构。诚然,从历史进程变迁和社会发展时期的需要看,我们要充分肯定近代大学对传统经典教育的批判和废除,但并不是说这种文化教育的价值选择没有历史代价的。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进一步激进和非理性,几乎所有的儒家典籍被作为封建糟粕而剔出在大学教育体系之外,传统的文史经典如《论语》、《大学》等一律被束之高阁,无人传授和解读,由此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真实原貌和深厚内涵被遮蔽,也导致了几代中国大学生对传统经典和民族文化的茫然无知或误解、曲解,进而也影响了自20世纪50年代后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民众主体文化观念严重退化,对传统文化经典普遍存在陌生感、冷漠感,很少有人愿意去读这些经典,民众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官场抑或学界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的世俗化和粗鄙化现象等。“崇洋媚外”、“厚古薄今”已积淀为一种民族集体的“文化无意识”。美国学者阿特巴赫深刻指出:“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结构、科学与知识的基础以及知识结构在本质上都是西方的,且逐渐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当代所有大学,不管它位于何方,都基于西方模式。”这种崇尚欧美文化的“文化移民”心态必然忽视了民族文化经典教育,削弱了青年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民族认同感,故大学发展和整个中国大文明出现“无根”状态也是必然了。

二、意义: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之于大学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国学热”、“百家讲坛”重新解读经典古籍等的兴起就是例证,说明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经典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传统文化经典之于大学教育应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辩证的看,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与大学的本质属性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契合,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是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得以研究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学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高地也需要传统文化经典的滋养与支撑。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是理性、情感与人格协调统一的人,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人。而要实现大学教育这一根本使命,在众多丰富的教育资源中传统文化经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大学应当把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作为体现大学本质属性、实现大学文化使命的根本途径,作为大学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基础部分,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点缀,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欧美大学开展的通识教育的做法,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模式。笔者认为这或许是解决当代中国大学甚至是社会大文化底蕴不足、精神境界不高的治本之策。

第二,加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大学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要求培养质量合格的建设人才;其二,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精神价值独立性的社会实体,通过自己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分工来辐射和影响社会。因此,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学术、知识、技能上的培养,它的社会责任还体现在通过自身课程、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塑造出求真、创造、高知识、高文明的大学环境,完成对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完全成为人”的社会价值引导功能。传统经典对学生人文修养的熏陶作用,修身治事的指导作用,是其他方式所难以取代的。这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要重视传统经典的教育。

第三,从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人文素养亟需加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近十几年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无论是教育的规模、还是软硬件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对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实施层面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当前在社会公众视野中,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价不断下滑,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期望与评价的距离在不断扩大,从近年媒体上出现的对大学生质量和素质的质疑、以及许多相关的负面报道中也略见一斑。诚然,学生素质的下滑,与社会风气和大环境影响有关,但也跟大学的教育目标和理念的模糊,教育模式的缺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上的漠视相当严重,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在人文修养,尤其是传统文化上的修养让人实在失望。

三、尝试: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传统经典教育

笔者基于多年学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试图探索一种与理工科学生现状相适应的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方式。拟定从2011年初开始,笔者在自己所带的三个专业300多名学生中,开设《我读经典》栏目,对经典进行仔细研读,同时尝试注解。试图通过对经典的解读积累理科学生的人文知识、加强他们的自身修养。这一栏目以《弟子规》的注解为第一部分,打算陆续讲解其他传统经典。首先注解训读的传统经典是《弟子规》。之所以选择《弟子规》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启蒙读物具有典型性。其内容主要是伦理层面的,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修养上的提高。

其二,《弟子规》语言接近白话,易记好懂,韵味十足,诵读时琅琅上口,也便于注解引申,适宜理工科学生的阅读学习。探索的方式如下:

1. 在2009级所有的教室里设置《我读经典》栏目,以黑板报的形式给学生选注《弟子规》,选注形式为:把《弟子规》全文分为60个小节,每周解读3小节,共用20周注完。选取与学生修身、求学、处事等密切相关的章句进行注解引申,根据栏目开设的目的和理工科学生的特点,注重从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角度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索。

2. 结合《我读经典》栏目的内容,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相关工作。比如,在各班的班会中穿插人文典籍的介绍,每次班会介绍一本人文经典或一个人文学者,并鼓励学生去翻阅相关资料;针对《我读经典》的进程,适时举行相关主题班会、座谈会或讨论会。

3. 做好《我读经典》栏目效果的反馈,计划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这一形式的反响和效果。

自然,对于经典阅读热潮的讨论和纷争一直未停息过,其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如何甄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思想界和学术界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对于一些看似简单或者已经盖棺定论的界定我们都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定义。因此,在《我读经典》的尝试中,我决定对典籍和章句的筛选尽量细致,努力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都得到提升,我知道这是个富有挑战性的尝试。人文教育永远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所谓“润物细无声”是对其最好的描述,它的功效远远大于赤裸裸的说教和硬性灌输。尤其是当我们面对90后这些年轻、激情、但容易偏激、任性的青年群体时,我们要重视的是教育方式的革新,要逐渐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得他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来发现经典的魅力,体悟其真谛,同时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和自身素质。

传统大学教育 篇11

【关键词】传统礼学;大学生;礼仪教育

中国素来被称作“礼仪之邦”。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禮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管理着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务和外事。同样,礼也是一个政府的准则,统辖着一切内务和外交。”事实的确如此。在中国古代,礼既是社会的伦理秩序,又被上升为国家的典章制度。礼对每个人很重要,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礼学文化被打断应该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吃人的礼教”被觉醒的中国人所抛弃,但是就如批判费尔巴哈所说的一样,人们在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小孩子也一起倒掉了!而在当代,传统礼学文化的流失速度更是惊人。“今天我们却无奈地看到,中国人在礼仪方面的缺失与落后几乎令人无法再与曾经的华夏相媲美。”在传统礼学文化逐渐流逝的背景下,大学生亟需礼仪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多年来学校、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大学生在礼仪素养方面却表现出于其知识水平不相匹配的特点。如何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本文认为,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礼学文化中汲取营养是必须的。现提出几点建议和启发,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在礼仪教材中适当加入传统礼学的内容

当前,很多大学礼仪教学中,有重西方礼仪而轻本土礼仪文化的特点,甚至全盘西化。不可否认,西方礼仪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日后踏入社会更好的适应全球化的社会趋势。但是,抛弃了民族文化,失去了民族特色,也就等于抛弃了我们的民族。在礼仪教材中适当加入传统礼学内容,一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了解礼于人的成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二也是为了古为今用,把传统礼学中的精华传承下来。

古语有云:“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传统礼学思想中有很多内容仍具有现代意义,而且正是这些亘古不变的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魅力。比如传统礼仪中辞让中和敬老尊师诚信等观念。因此在礼仪教材建设上不能撇开我国传统礼仪文化,而要加强传统礼仪文化的学习研究,对其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整理,将蕴含在传统礼仪中的合理思想提炼出来,寻求当代大学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文化的结合点,探索传统礼仪文化进入现代礼仪教学的新模式,打造继承文化传统的现代社会礼仪,比如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家庭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融入一些具有传统色彩的礼仪规范,使传统礼仪在与时俱进中得到延续。

二、在礼仪教育中重视礼义的讲述

如果说礼法是礼的外壳,那么礼义就是礼的内核。如果徒具形式,而没有合理的思想作为依托,礼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所以孔子反对行礼以器物仪节为主,强调要以礼义为核心。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洋货》)认为玉帛、钟鼓不过是表现礼义的工具。所以,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没有对礼仪的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力,更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所以,对大学生的礼仪教决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而是把礼仪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德情操的起点。礼记有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强调礼仪和修身相结合。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都是主张外在的礼节仪表要以内在的美好德性为支撑,内外兼修才能称为君子。所以,在礼仪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更要重视教导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要重视礼义的讲解。

三、通过对传统礼仪仪式的编排模拟和调查,加强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了解

在传统礼学文化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仪式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比如冠礼,冠礼是古代男子的成人礼。《礼记·冠义》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可知,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认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而司马迁也曾说过,废除冠礼就会使得人情轻薄,自幼至长不知成人之道,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程颐也极力倡导冠礼,认为“冠礼废,则天下无成人”。所以由此看来,在古代社会,冠礼的举行,对于启发青年人对于成人的责任感社会感有着重要作用。

虽然古代冠礼等仪式程序复杂繁复,但是如果使其适当简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就可以在大学校园里让学生组成社团,演练出来让其他学生观摩和参与。如果条件达不到,还可以寻找相关录像视频让学生观看,比如孔子之乡曲阜每年都有大规模的古代礼仪的演示活动,既可以看录像,更可以去现场观摩。另外,对于其他民间流传的礼仪仪式,比如婚丧嫁娶,都可以让学生就行调查研究,写成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研究其中的可取之处,发扬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

四、传统礼学中的礼乐结合对现代礼仪教育的启示

在儒家的礼仪文化体系中,礼与乐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礼记·乐记》说:“乐由天作,礼以地制。”礼乐结合史天地万物秩序的体现,没有乐的礼不是礼,没有礼的乐不是乐。而且认为礼外乐内,就是说礼以治外,旨在规范人的行为举止,使之处处中节,恰到好处。乐以治内,重在引导人的性情心志,是要解决礼的根源问题。如果人的行为举止中规中矩,但是不是内心德行支配的结果,就是单纯的模仿,则教育的目的仅仅完成了一般,而且是非主要的一般,只有内心的德行支配人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礼。

传统礼学中这种以乐促进礼的教化的方法,在今天大学生礼仪教育中也很实用,能给我们以启发和思考。古代礼文化那么深入人心,表现为人人追求的人生境界和生活态度的原因之一就是乐在内而礼在外,通过乐引起内心的激荡和共鸣,那么礼就是水到渠成的。而我们在大学课堂上讲授礼仪,大多侧重于礼仪形式程序的讲解,让学生觉得礼仪就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内心的激荡和共鸣。所以,在礼仪课堂中营造好的环境非常重要,比如在多媒体教学中经常引入一些高雅的音乐,让学生去欣赏陶醉其中,舒缓心境,提高涵养,这正是目前浮躁的社会中所缺乏的。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礼学文化博大精深,对大学生礼仪涵养不足、加强礼仪教育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要重塑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盛名,需要我们发扬传统礼学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参考文献:

[1]彭林.中国古代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云中天.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第三辑)[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3]彭林.中国古代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杨烨.基于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意蕴[J].河南: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简介:

毛娜(1980~),女,山东聊城人,聊大东昌学院基础部讲师。

传统大学教育 篇12

在“奥运战略”的号召下,传统武术一直没有受到国家的重视,与竞技武术相比,大量传统武术拳种的发展陷入无可奈何的境地,从各级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到投入的人才物力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资源分配上的的差异,导致长期以来,以国家队、大中专院校为正规军的竞技武术人才基本垄断了全部国家分配出的武术工作岗位,市场教育教学主体也都是以竞技武术人才开办为主。而脱开武术特点本身,我发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武术人在官方与市场两个主体中几乎全部缺位,导致了时下整个中国大学武术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几乎完全的竞技武术化。上海体育学院的邱丕相教授把这种现象总结为竞技武术的单一化。很多本专业的学生认为,传统武术虽好,却不能谋生,所以无法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传统武术的学习上去。我却不禁地回忆每次竞技套路比赛,那稀少的观众,少之又少的媒体报纸参与和报道,完全无法维持生活的奖金、难以筹措的社会赞助等等,难道能说明套路武术就能够谋生吗?所以,我们认为,套路武术之所以能够谋生,仅仅是由于国家的一贯支持,国家对编制内的武术教师资质的认定是以竞技武术为唯一模式而设计的。民间自我维持的传统武术长期深入不到武术政策的决策参与层面,连寻常的教师岗位工作都不可得,故而形成了今天的弱势发展格局。在过去几十年培养的,拥有高学历的武术人才基本都与传统武术无关,负责高校体育部招聘工作的老师,绝大多数来自体育类大学,耳濡目染都是套路武术,完全没有传统武术的概念,对于引进一位传统武术人才的意识,几乎是没有的。这就形成了一种非竞技武术人才不要的排他式人才引进安排。竞技的套路武术和传统武术作为武术产品的两个细分,根据西方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取得更大市场分额的是更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那么若我们不加审视的下一结论,就很容易得出传统武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缺少与套路的竞技武术竞争的本领,故而在逐渐被淘汰。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国早期业态的发展,计划大于市场,况且竞技的套路武术是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形成的,竞技套路武术以马良新武术为借鉴,在上世纪50年代经过一番热烈讨论,逐渐被确定为武术的主导发展方向。这样一来,即便在市场完全放开的今天,这两种武术形式的较量也早已经不在一个体量上,无论在影响政府政策层面、武术人才资质背景、专业化准备和训练、还是其他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要素资源上,传统武术都毫无竞争的筹码。

2、两种武术在市场上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

诚如张长思在《冲突与规避: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关系之研究》一文中指明的:竞技武术实质上已几乎完全脱离传统武术的实践体系而独立发展,然而在理论上竞技武术依然牵强地依赖于传统武术理论。竞技武术摆脱不了中国武术的大的理论框架,却显然又在实质上与之缺乏联系;在市场上,由于共用“武”的概念,并在招生时夸大其词,混淆不懂武术的消费者的武术认知,将竞技武术套路功能上升至兼具实战、表演在内的综合体,导致了广大消费者认为的真武术是会“翻跟头”的武术,并对“翻跟头”的理解是既可以展露于人以供消遣,又可以临战去敌,防身自卫的。如此,那些动作简单、技术纯朴的传统武术则被完全蔑视了。传统武术人又不能进入学校、科研院所获得公职,又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颠覆已被大众广为接受的“真武术”样式,是传统武术对竞技套路武术怀有敌意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注意到,商业上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虚假宣传尽管有为道德规范却普遍存在,商业的核心目的是持续的维持商业存在并尽可能的扩大市场分额,直至实现打压全部市场竞争对手,获得垄断利润。而当垄断不能形成,就会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这时候各市场主体自然就会有意无意寻求卑劣的做法,相互之间互相诋毁,以为各自争取更多生源。

3、对传统武术在高校发展的建议

3.1、高校的时代使命

大学作为直接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培养基地,自然要全力以赴地满足国家的需求。对于今天整体产业发展的大势,国家是逐渐放手,不再大包大揽,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选择。这个时候的高校,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时代的精神、战略的谋划,将传统的武术和竞技的套路武术同时抓起来,尤其是弥补过去传统武术发展迟滞的空缺,努力将这个学科建设提升到与其他体育类二级学科相同的水平上来。今天的大学武术老师队伍,绝大多数都与传统武术关系不大,表现在对传统武术方面接触少、练习少、知识少。所以今天大学武术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传统武术的师资力量薄弱,有些根本没有。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培养更多的传统武术高学历人才,积累该学科力量,并适时的向国内主要大学推进。

3.2、传统武术学的学科建设

传统武术的高校之路,必要以具有一个独立的地位开始,传统武术与现在体育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具有更为广阔的外延,只是时下的发展使之向武术方向过渡集中而已。而传统武术因为本身门类广泛,内容丰富,按照现在学科专业性设置,实在不应该被笼统的放在这样的专业下,我们希望,在未来“传统武术学”可以单独成系,以方便专业化培养人才。学科早期的师资配备可以上以外聘专家和学校老师两部分共同构成,外聘那些没有文凭学历的民间拳师讲学,可以整体提高体制内武术教师的水平,可以为中长期的学科发展储备人才。现在的博士头衔大学老师,具备真正传统武术技艺的少之又少,如果让他们直接替代这些民间武师,极有可能令学生所学无成,有始无终。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增添传统文化类课程,取消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体育类课程,并将武术核心课程的课时数应该增加;各地传统武术学的发展可以已各地的优势拳种展开,这样尽管全国开展传统武术学,人才的知识体系确有各自特色,方便未来武术人才的跨区域流动,提高传统武术学的学科活力。

3.3、建立“传统武术大学”的建议

国家教育部等部委发起建立“中国传统武术大学”,作为中国传统武术高等院校的领军院校,按照重要拳种分设下级学科,增加对濒临灭绝的拳种的武术公开课教学,使得学生可以不仅专精一门门派武艺,并且还能辅修到其他小拳种。

传统武术大学的办学宗旨应该以传统武术的训练科学化、拳功拳理的标准化和现代科学解释、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传承上等等核心功能为主,并成为脱离体育框架下的武术第一阵地,完全不受体育约束的自由地研究传统武术的本身属性。

如果有了大学这个正规阵地,甚至国家可以建立各拳种武术研究院,享受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待遇,那么民间武术的传承就可以下降的第二位来看。因为大学等由官方主导的机构如果能够汇聚到传统武术的精英,自然就有了保存各拳种的一片土地;另外,官方建立的体系较为稳定,较易形成合力解决现在的问题;官方也可以运用适当的选拔方式和考评方式不断评价拳师的水平。

4、民间武术传承的时代劣势

我们强烈建议将高校等官方主导机构逐渐上升到传统武术的主要阵地,是有民间现状不可解决之困难处的。传统武术在民间传承是目前的主流,以当前的社会组织结构看,却非必然。民间传承的松散状态是与过去旧社会迥然不同的,“昨日”的门派具有很强的“黏性”,传承人之间都有一致承认的门派掌门人或者众望所归的领头人。今日及未来之势,却断不会有精诚团结的民国时期面貌。民间自发的发展有其天然的劣势和弊病。若遇外敌强加之侮辱,或可一时团结一致,共抗外辱。今天和平年代,便不复有此形式。现在比如追求短期利益、忽视教学效果、坑蒙拐骗、没有武术发展整体大局观、拳技的理解莫衷一是等等,更可悲的是传承人之间拉帮结派,或者互吹乎捧,或者相互诋毁。使得今日之习武者,竟不能分辨武术的真假。所有这些问题现在都无法有效的禁止,所以我说民间传承无法承担武术复兴的重任就在于此。民间若不能接受统一领导,是无法在新时代发挥重要作用的(现在的实际情况也是,任何产业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领导和支持),充其量是“低质量”地延续传承,传承人没有实战能力,没有标准化的武术理论知识和认识,不具备武术科学研究的素质。传统武术的老师们,除了极少数道德高尚的,绝大多数都是想着“多收徒弟多挣钱”,他们其实是不太考虑中国武术的未来的。哪个徒弟多“孝敬”了师傅,师傅就多传授几招的现象极为普遍,试想如此如何做到真正的武术遗产的保存工作呢?

5、以国家领导传统武术是本时期的唯一良策

我们认为,国家对武术的规划应该逐渐走向以大学等教学、科研机构研究为主力军,以各地武术协会为代表的民间辅助的形式去展开,真正做到从“产品制造”环节上的官民并举。将传统武术资质认定工作交由国家体育总局的专门机构负责,每年或每几年要对重要传承人进行考核和重审,随时清理不合格的拳师,以“市场”的眼光倒逼武术顶层人才的持续努力。

在保护民间传承上,很多学者都提到了对重要传承人的待遇保证的问题,其实际执行在我看来是有很多难点的。比如认定上的困难,需要做大量的调查、检验、比对工作,这本身就是很困难的;还有如造成“伤和气”的现象,对某类人的资助支持势必加剧民间拳师的相互“敌对”状态,况且若被资助者实际上武术水平并不高,更容易造成民间习武者对政府的不满。今天的传统武术,我们要正视一件事情,就是门派虽然存在,拳种虽然存在,但没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去归口管理,大家谁也不服谁,谁做掌门都不会得到支持。所以现在很多民间拳师,为了做一派掌门,又避免同门失和,干脆另起炉灶,冠之以亡师的姓氏,建立新流派;我认为,对这些近些年新出来的流派,要加大打假力度,他们的存在没有丰富传统武术的内涵和外延,反而加剧了武术界的相互吹捧和毁谤,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6、结语

今天的现实,需要我们根据两种武术不同的特点功能,做均衡发展的考虑。传统武术在其文化意义上有更强的吸引力,有助于国家软实力的建设。传统武术的当代传承,有必要转变思路将责任转移到以学校、科研院所为主阵地的场所,民间发展的流弊将长期盛行不衰,只有通过国家建立标准,统筹规划,方有武术市场回归秩序的可能,也只有在高等学府设置目的明确的学科,才有将传统武术科学化研究的可能。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归纳法重点解释了传统武术与竞技套路武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冲突的主要原因,提炼了传统武术发展传承问题上的症结,并给出了将传承重点向高校转移的建议。作者通过常年在教学一线和民间武术教学现场两个重要阵地的长期观察发现,目前松散的民间传承所培养的人才和大专院校提供的传统武术毕业生达不到以行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质量。传承人虽然很多,基数不断增加,可是“质量”普遍很低,根据这样的观察结果,从理论上探讨了可行的应对方案。

关键词:传统武术,学科建设,中国传统武术大学,国家领导

参考文献

[1]武冬.传统武术评价、整合和推广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8),31(8).

[2]邱丕相,翁信辉.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思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传统武术人才招生改革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5).

[3]周伟良.竞技武术套路的历史透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3(7).

上一篇:大师下一篇:双向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