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

2024-05-12

大师(通用10篇)

大师 篇1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下册中有这样几篇课文: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莫泊桑的《福楼拜家里的星期天》、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很多老师教过之后可能抛之脑后了,其实如果把这几篇课文从作文指导的角度联系起来,对矫正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脸谱化现象有很好的作用。笔者对这几篇课文梳理之后提炼出了一个关于肖像描写的个性化命题。

这里之所以要选肖像描写,主要是鉴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目前初中生乃至高中生在写人时肖像描写环节非常薄弱,存在着“千人一面”的毛病。说到男人,往往是“中等身材,不肥不瘦,鼻子上面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说到女人,往往是“瓜子脸,白皙的面庞,水灵灵的大眼睛”等。这些套话,毫无个性,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有必要探讨肖像描写的个性化问题。

第二,新《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写作部分的目标中说:“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其中“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应包含肖像描写的个性化问题,因此也有进一步学习实践的必要。

笔者将上述几篇文章中对贝多芬、都德和左拉、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的段落摘录并做了一番探究后,发现这几个人物的肖像描写大有文章可做。所谓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容貌、体态、衣着、神情等外部特征的描写,肖像描写个性化就是尽可能地使读者能从肖像中感受到人物的面部特征、性格特点等。肖像描写在人物描写系统中承担着视觉形象的艺术任务,同时和其他描写方法共同担负着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艺术使命,因此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和成败。

贝多芬、都德、左拉、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都是一种写真式描写,很细腻、很丰富,描写了头发、鼻子、胡须、眼睛等,其中以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最为全面。但由于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不同、创作客体的差异性及创作方法的多元化等,不同的作家描写同一部位时,往往表现出主观随意性和描写类型的丰富深刻性。例如,同样是描写头发,贝多芬是“火一样蓬勃”,都德则是“乌木色的浓密卷发”,左拉的头发是“很短很短的头发”,列夫·托尔斯泰的头发更绝:“一绺绺灰白色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真是一样头发,但各有千秋。鼻子也是如此,贝多芬的鼻子“长而笨重”,左拉的是“像被人很突然地在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列夫·托尔斯泰则是“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的样子”。为清晰起见不妨列表示之。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的作家在观照不同的对象时,都体现了肖像描写的高度个性化。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敏锐的观察力。人和人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世上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只小羊能在羊群中迅速地找到它的妈妈,靠的是什么呢?个体的差异。抓住个体的差异进行描写就能做到个性化。画眼睛,如都德“也许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而左拉的眼睛则是“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探求的目光”。鲁迅说得好:要极省力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先画他的眼睛。

二、丰富的想象力。写真式描写如果仅仅写得真、写得像,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优质的照相机,太真太像的肖像令人在赞叹之余产生呆板、乏味之感。优秀的作家总是善于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或借助于修辞发挥想象,或结合情境描写直觉赋予人物肖像以更深刻丰富的内涵和韵味,如贝多芬的头发“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头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热带森林般茂密”。不仅写出了各人头发的特点,而且生动形象,拓宽了读者思维的空间。

三、高度的概括力。作者在进行肖像描写时,舍弃了其他一些非特征性的东西,而主要地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精神的重点。如贝多芬的头发“火一样蓬勃”,左拉的鼻子“直挺挺”,都德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等。这些不仅活生生地刻画出人物形象,而且揭示出其精神境界。

老师在写作教学中,怎样对肖像描写进行指导呢?以下几点仅作参考:

一、专题训练法。对事物的特征,有的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的同学则要通过点拨才能发现。老师不仅要有耐心,还要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通过图片比较或通过文字分析找到两者之间的微小差别,如选择一对双胞胎兄弟或姐妹,描写他们(她们)的肖像时力求写出差异,或选择一个人不同时期的照片进行描写,力求写出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面貌。

二、阅读积累法。积累多种素材,在遇到同类写作题材时便于借鉴。肖像描写仅课本上就有很多素材,像外国的有贝多芬、都德、左拉、列夫·托尔斯泰等,中国的有老王、杨二嫂、闰土、祥林嫂等,课本推荐的名著如《骆驼祥子》等也很多,阅读时不妨留心摘录并归纳在一起,用心揣摩。

大师背后有大师 篇2

而齐白石初来北京时,也困顿不堪。租不起房子,住在法源寺,画价低得可怜。在《白石老人自述》中,他说:“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受美术大家陈师曾鼓舞,他“衰年变法”,历经十载,自成一格,画风全新,但他却仍被孤立于北京画坛之外。守旧的画家讥诮他的画为“野狐之禅”、“俗气熏人”,虽然佳作迭出,却很难出手。

杰出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1929年来到北京,就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他一眼就看出了齐画的艺术价值:格调清新,妙法自然。在画展上,率先把“徐悲鸿定”的字条挂在齐白石画下。此后,他为齐白石编画集、写序,送到上海出版,又聘请他为教授,并每日派马车去接。车轮碾过胡同的石板路,蹄声得得,惊醒了京城的清梦。

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一位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他高调地将齐白石推上了艺术的高台。齐白石在给徐悲鸿的一首诗中,感激地说:“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独倾瞻徐君。”在给他的一封信里更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也。”感念之深,发自肺腑。

不独齐白石,傅抱石也深深得益于徐悲鸿。当青年傅抱石彷徨于生计和艺术的十字街头时,徐悲鸿决然把他拉向艺术之途,极力肯定他的画作,坚定他的艺术人生,并资助他东渡日本留学。傅抱石学成归国,与齐白石齐名,“南北二石”在中国画界交相辉映。

那么,谁又是徐悲鸿背后的大师呢?徐悲鸿早年客居上海,地產大王哈同征集仓颉的画像,为了生计,徐悲鸿精心画了一幅应征。哈同请康有为鉴定,康看过后,为之激赏。康有为学养深厚,维新失败后,专心治学,后游历欧洲,学贯中西,为一代国学宗师。他不惟文理经史,书画亦是大家,学子仰慕。

很快,徐悲鸿与康有为建立了师生关系,成了康有为的“入室弟子”,住在辛家花园康宅。康有为拿出自己的珍藏:古今善本图书、绘画、金石、碑帖、雕刻,供徐观览,并一一讲解。在老师的指点下,徐悲鸿造诣日深。

康有为常在花荫下喝茶,手捋胡须,观看爱徒屋内用功。纳徐悲鸿为弟子,是他晚年最为得意之事。此后。他又动用京师人脉,辗转促成徐悲鸿公费留学法国。

需要指出的是,康有为是最早提出“美术革命”的人,他改革中国画的思想对徐悲鸿影响甚深。徐悲鸿美术观念的形成,并最终成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人,康有为的作用绝不可低估。

大师 篇3

由砂浆搅拌站、筛砂机、搅拌车、砂浆泵组成的三一A8砂浆大师成套设备被行业认为是湿拌设备的回归之作,坦白说,就干拌与湿拌谁是趋势的问题,我刊编辑部也有过一番口水之争,恕我当时与“A8砂浆大师”未曾蒙面,没有参与争论,但挨口水多了不免有些心得,加上体验活动之前恶补了一些专业知识,所以长沙之行目标明确,体验现场也有幸为几位大众媒体的朋友充当了半个解说,并有模有样的体验了一次“喷枪在手,天下我有”的豪情。

喷涂的体验活动是在绿地·海外滩楼盘的施工现场,所以“A8砂浆大师”的整套作业流程一览无遗。主办方将体验路线考虑的十分周全,你可以沿着内墙展示、内墙喷涂、外墙展示、外墙喷涂的顺序体验,由于A8砂浆大师的砂浆搅拌站修建在工地,所以从外墙喷涂区出来后可直接穿过甬道参观砂浆搅拌站站与筛砂设备。因为国家“禁现令”的原因,我特意留心了工地现场的作业环境,虽然楼盘尚在建设,但并没有传统施工灰尘漫天的场面,这并不仅限施工场地,在不远的砂浆搅拌站也见不到灰尘,这绝非偶然,严格意义上讲,A8从源头就实现了砂石、水泥等原材料的全封闭输送,所以保持工地干净的面貌变得轻而易举。

通俗地理解,这套设备主要有4个方面优势:首先,与传统的抹灰工艺相比,A8砂浆大师优化了40%的施工步骤,而配备的大压力砂浆泵泵送高度可突破100m,有效解决了高层砂浆泵送的效率难题;其次,传统砂浆施工中,建筑材料露天堆放,筛砂、搅拌等环节尘土飞扬,而A8砂浆大师实现了全过程封闭运行,并配合了诸多收尘技术,大幅减少粉尘污染,据测算,预拌砂浆可减少粉尘排放0.3mg/m3,解决了环保顾虑;再次,砂浆泵的高压喷涂上墙,有效避免了砂浆上墙的人工技艺不一致问题,确保砂浆层均匀紧实,同时也大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确保后期砂浆抹平的工作质量;最后一点,至于用户最关心的成本问题,因为效率的提高,人工成本的大幅下降,单位面积砂浆的人力成本相比传统人工模式下降了66%。

从上墙讲起

说到喷涂首先得提一下砂浆泵,由于欧洲建筑施工标准非常严格,粉刷上墙的砂浆要求粒径≤2.5mm,而国内的建筑标准则要求上墙的砂浆粒径≤5mm,因此对砂浆泵的适应性要求较高。以现场使用的这款SY0816UB2 A8分析,为了适应砂浆作业的需要,其泵送流道进一步优化,这将减小泵送的阻力,也降低了堵管的发生概率,砂浆泵采用了砂浆截止阀泄压,并采用泵送清洗球水洗,使清洗操作更加安全快捷。这款砂浆泵最大理论排量为8m3/h,其出口的最大压力为6MPa,最大喷涂骨料直径为5mm,我在喷涂时体验了一把砂浆泵动力的充沛。

墙体质量是A8砂浆大师喷涂的一项优势,在真内墙喷涂的展示区,操作人员现场演示了喷涂与刮平的工艺,已经喷涂好的墙面并没有出现常见的空鼓开裂、墙体色差、墙体渗水等现象,显然A8砂浆大师有效解决了传统抹墙作业中导致的墙体空鼓、渗水、开裂、色差等问题。相比人工作业,砂浆上墙的效果与效率都有明显改善。现场计时器显示,即使算上2次喷涂中间的冷却时间,喷一面12m2的内墙也只需6min54s,即使算上刮平时间也用不了60min,而人工抹墙在60min内仅有不到4mm2的作业效率。我在体验环节换上工作服体验了一下实际的喷涂,喷枪拿在手里非常有质感,砂浆泵会根据一次喷涂量间歇性停止,以方便操作人员移动,相比人工抹墙轻松了不止一星半点。据技术人员统计,一台砂浆泵的施工效率为1000m2/天,相当于40名人工作业的日工作量。以房地产开发为例,据估算,使用A8成套设备可缩短80%的砂浆施工周期,房屋造价每平方可以降低2~3元。

距离就是财富

个人觉得,A8砂浆大师因为可在施工现场附近搅拌,这将节省许多运输开支,同时使用专业的砂浆搅拌运输车短距离转运,能有效避免离析现象。现场附近直接搅拌也减少了搅拌车的使用,这也拉低了用户的投资门槛。施工现场南面的小区甬道上每隔几十米便配有一辆砂浆搅拌车与砂浆泵,几乎看不到车水马龙的混乱场景。之前我曾对砂浆搅拌车的容量耿耿于怀,不过考虑到运输距离较短,并需要保证搅拌质量,4m3搅拌容积的SY204 A8(Ⅳ)型搅拌车其实更合理。这款搅拌车只有不到3.3m的高度,长度也不过8m,在地形复杂的工地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能。其主槽采用了圆弧形设计,最大倾斜角达39°。,卸料残余<2%,此外,双联多路阀的控制,可轻松实现高低速的切换、搅拌筒正反转等操作。

A8砂浆大师的湿砂转运、砂浆复合粉料转运都配有专门的大容量转运设备,不必考虑正常作业时砂浆搅拌站的续航问题。

筛分与搅拌站

在施工现场的对面,穿过马路就看到了A8砂浆搅拌站。坦白说,对比不远处的混凝土站,三一这款型号为SZS1000A的湿拌砂浆搅拌站占用空间非常小,但实际作业时,每小时也能达到32m3的产量,这将满足现场多台砂浆泵作业。“船小好调头”的理论在这里同样适用,据了解,这款模块化的搅拌站整站面积仅为22m×14m,7天即可完成安装,主体采用全钢结构,以及集装箱层叠式的主楼,粉罐采用嵌套式,转场非常方便。计量精度是搅拌站的核心,这款搅拌站采用了高精度的传感器,并采用专用的粉料微计量设备,突破了传统计量的精度,可确保原料配比精确一致。

A8砂浆大师的筛砂机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筛网的面积,提升了筛分处理的能力,采用了抗磨损能力更强的双层网结构及托梁缓冲结构,使用寿命更长。

直抒己见

湿拌砂浆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1958年,普茨迈斯特的创始人卡尔·施莱希特就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灰浆机,今日再去讨论湿拌设备云云似乎有炒冷饭的嫌疑,不过湿拌与干拌的争论始终不休,自从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后,作为湿拌砂浆代表的三一的确最有话语权,A8设备也曾被称为湿拌设备回归的代表,作为一名称职的产品编辑,有必要与A8“大师”来一次亲密接触。

大师与大师的碰撞 篇4

有趣的是,两位大师在世时却从未谋面,在谈及对方时也少有溢美之词。史料记载,瓦格纳每逢谈及有关威尔第的话题,措辞总是十分小心谨慎。威尔第八十六岁接受德国某报采访时称颂瓦格纳为“伟大的天才,……创造了不朽的作品。”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并不是威尔第发自肺腑之言。专家们试图探索两位大师创作的作品是否存在相互影响之处,结果是否定的。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两位大师创作上的成就,都受到了贝多芬音乐的影响。

人们自然会质疑这一说法,因为贝多芬并不擅长歌剧,他经过一再努力才完成了三幕歌剧《菲岱里奥》,被认为音乐宏伟、剧情感人。贝多芬在交响曲、奏鸣曲上的成就给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使后代的作曲家对他有一种敬畏之情。不过,音乐历史研究者大都认为,在吸收贝多芬的财富,把贝多芬的作曲技巧运用于创作歌剧这一点上,瓦格纳和威尔第作出了出色的成绩。

瓦格纳在创作上继承了贝多芬古典交响曲所达到的高度,而他写歌剧时,其灵感大多来自歌词和故事情节,他面临的挑战是,怎样把写歌剧的灵感和交响音乐结合起来。史料记载,他十五岁时尝试以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为样版写一部悲剧情节的歌剧,这就激励他学习和声。在十七岁时,他写信给斯各特出版社,推销他写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钢琴独奏版本,称他改编的钢琴独奏可以使这部“被误解”的交响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斯各特”没有理会他。

两年以后,瓦格纳再度向“斯各特”发去这个“贝九”钢琴独奏版本,说是可供它们免费发表,仅希望“斯各特”能寄给他贝多芬的一些晚期作品,如《弦乐四重奏》(作品127和作品131)等作为回报。显然,年轻的瓦格纳和当时许多音乐家一样,沉迷于贝多芬的这些梦幻般的、非常深沉内省的晚期作品之中。

贝多芬对和声和调的运用,他在形式、结构上的创新,特别是他音乐所具有的戏剧性影响了瓦格纳的创作。贝多芬创作中常用 “小主题”——几个一晃而过的音符或是独特的节奏——来组织乐曲的架构。在其著名的《热情奏鸣曲》《英雄交响曲》中,贝多芬反复用“小主题”把乐章之间反差非常强烈的乐句联系起来,这种技巧对瓦格纳的影响尤其大。1870年,瓦格纳为纪念贝多芬百年诞辰写了《贝多芬》一文,其中并没有特别指出他写的歌剧作品中有取自贝多芬的“小主题”技法,但他歌剧中代表某一角色、某一戏剧场面的短小的音乐主题不时重复出现,足以证明他从贝多芬音乐中汲取了这一技法。

瓦格纳毕生都在学习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作品131),在《贝多芬》一文中,他把作品131尊崇为足以让“整个世界翩翩起舞”的精彩之作。贝多芬的这部作品有七个乐章,演奏时乐章之间不停顿,结构精炼复杂,情绪瞬息变化,是一部既有交响曲气势、又有深刻自省的杰作。不难想象,作品131实际上是瓦格纳构思其气势雄伟的歌剧的一个范本。

威尔第的名字永远和意大利、意大利的歌剧同在。他对贝多芬一直非常崇敬,1889年,贝多芬的诞辰地波恩举行音乐节,有人问威尔第是否愿意列入祝贺者的名单,他说:“我怎么能拒绝这份荣誉呢?……他是贝多芬,在这个伟大的名字面前,我们只能虔诚地匍匐在地。”

在音乐创作上,威尔第的歌剧充满贝多芬音乐中常有的紧迫感、结构上的完整性以及丰富亮丽的交响色彩。但音乐史专家也承认,寻找直接的证据来说明贝多芬对威尔第的影响可能并不十分容易。众所周知,威尔第的名作《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依达》等在1870年代问世后,创作陷于长期的停顿,正当众多评论家认为威尔第“天才不再”时,斯特拉文斯基在其《音乐诗论》一书中力挺威尔第,他认为其《女人善变》( La Donna e Mobile,歌剧《弄臣》选曲)是对 咏叹调的真正创新;斯氏还认为当时的评论界对此视而不见,仅热衷于瓦格纳《指环》的雍容华贵。

启功大师受骗以后 篇5

有一年,启功大师乘火车去 上海书画院做学术讲座。火车上 一名乘务员认出了他,这名乘务 员是位书法爱好者,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启功大师。这位乘务员最 大的愿望,就是获得启功大师的 亲笔签名。可是启功大师一向低 调为人,很多想索取他的签名的 人都没有如愿。怎样才能得到大 师的签名呢?这位乘务员在车厢 里连走了两个来回后,终于想出了一个点子。

一会儿,乘务员来到启功大 师的软卧车厢开始查票。趁启功大师没注意,他将一把扯碎的纸 片撒在了启功大师的床头,然后 装作不认识启功大师的样子说: “先生,你怎么随地乱扔垃圾呢?”

启功大师说:“没有啊,我很 爱护卫生的。”

乘务员指着地上的纸片说: “这不就是你刚才扔的吗?”

启功大师一看也莫名其妙, 他刚刚上床睡觉时地上还干干净净的,怎么突然会冒出这么多纸片?

于是启功大师解释说:“乘务员同志,的确不是我扔的……”

“这节软卧车厢只有你一个 人,不是你还有谁? ”乘务员佯装 生气地打断了启功大师的话。

启功大师一向光明磊落,宁 折不弯,他义正词严地说:“太过 分了,你怎么能不做调查研究就主观臆断地下结论呢?请你们的 意见本来,我要投拆!”

乘务员心中暗喜,马上从怀 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签名簿,双 手递给启功大师。启功大师奋笔 疾书了自己的意见,并签上了自 己的名字。

乘务员"诡计”得逞后,马上 清洗干净了地上的纸片,并向启 功大师道歉,如实讲明了自己的 “骗局”。他满以为启功 大师会大发雷霆,要回 签名簿撕掉,然而,启功 大师只是拍了拍脑门, 然后宽容地笑了起来。 启功大师和蔼地说:“小 伙子,你很聪明,很有鬼 点子。能告诉我你的名 字吗?”

乘务员激动地写下 了自己的名字、地址和电话交给了启功大师。

启功大师讲完学回 到北京后,将这名乘务 员推荐给了一家广告策 划公司。乘务员果然不 负所望,如鱼得水,连续 做了几个极其成功广告策划,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大师很幽默 篇6

突然想到我的恩师———贾志敏老师。贾老师已年近八旬,是一位在讲台上默默耕耘了59载的小学语文教师。日前,受河北师范大学国培中心的邀请,贾老师专程从上海来到石家庄,为来自河北省农村基层学校的近500名语文教师做培训。贾老师执教了他的经典课例《我的发现》。课堂精彩纷呈,贾老师的幽默更是令人难忘。

在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我的发现》进行说话练习时,其中一个学生说:“我发现贾老师今天特别帅!”现场师生都笑了,贾老师问:“你以前见过我吗?”学生摇摇头:“没见过。”“那你怎么能说我今天特别帅呢?其实我一直都这么帅!”贾老师还特意把“一直”两个字说得又重又长,现场掌声四起,这掌声是因为贾老师的幽默。

其实,幽默是一种智慧。学生所说的“我发现贾老师今天特别帅”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今天帅,其他时候不一定帅”,而这名学生以前并没有见过贾老师,可见这句话说得就不那么严谨了。经过贾老师幽默的点拨,学生立刻明白了,马上说:“我发现贾老师很帅!”贾老师朝她竖起大拇指:“聪明的孩子就是这样的,说话时要用好每一个词。”语言的训练和指导在贾老师的幽默中悄然进行着。

课堂上,贾老师的睿智和幽默无处不在。记得有一个女生在发言时,说了一段很长很长的话,而且语言啰唆,表达的意思并不明确。我想贾老师一定会马上纠正,但没想到的是,他叫起了旁边一个一直在举手、迫不及待想发言的男生。该男生站起来说:“我不同意她的观点,因为她说得自相矛盾,越说越乱!”贾老师表现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难怪呢,我刚才努力听都没听懂!”现场笑声一片,这笑声又是因为贾老师的幽默。然后,贾老师转身对刚才发言的那位女生说:“你现在明白了吗?说话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明白,这才是最重要的!”女生点点头,欣然接受。后来在与老师们的互动交流中,贾老师告诉大家:“做老师的,目光一定要准。”贾老师根据经验,推断出这名男生一定会说出老师想说的话:“因为,在女生发言的过程中,他的神态、动作都表现得十分迫切,这样的教学契机,老师们要善于捕捉。学生能说的话,老师不要说,老师的话必须句句精练,恰到好处!”

贾老师的睿智和幽默总能有效地推动教学的进程。有两个学生在自由发言的过程中因为观点不同而形成了激烈的辩论,更何况其中的一名男生在上课之初就表现得就十分出色,贾老师已表扬过他多次,课堂气氛有些紧张。这时,贾老师静静地听着,微笑地看着又要站起的男生,明显地放慢了语速,说:“反正我不参与。”这位男生似乎心领神会,看着贾老师,说:“其实刚才他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解了,教学继续进行。

技能大师 篇7

张文市, 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公司掘进一区机掘组长, 党的十八大代表,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在紧张的工作之余, 坚持刻苦学习与采煤有关的科学知识, 研究和探索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6种快速截割进尺法, 2012年以来累计完成自主创新项目80余项。他还撰写了《掘进机事故百例剖析》、《掘进机事故的超前发现与处理》等多本专业书籍, 被工友们称为“技术大拿”和“工人专家”。

张文市荣获了“中华技能大奖”等多项荣誉。“张文市大师工作室”, 已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图为张文市 (左二) 向工友们传授技术。

翻译大师——许渊冲 篇8

When Xu Yuanchong, born in 1921, stood up from a podium seat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few helpfulhands to exit the hall where he had just delivered a speech on translation, hundreds in the audience all sat qui-tion, and no one left the room until he was out ofsight.It happened at an awards ceremony for the Chi-

nese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Administration andTranslator Association of China held on Aug 22, 2014.

Yang Zhenning, the first Chinese-American NobePrize laureate, and Wang Xiji, an academician of th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oth of whom were college classmates of Xu in the 1930s, and Li Zhaoxingformer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and president of theassociation, also attended the ceremony and madespeeches to congratulate Xu.

’winning of the 2014 FIT (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nslators) “Aurora Borealis”prize, one of the highest honors a translator can possibly get for expertise inthe world, on Aug 2, 2014 in Germany.

the award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999. Considering Xu was too fragile for a long-distantflight, the FIT decided to let CIPG (China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and the associationpresent the award and honor to the master inChina.

Xu’s masterful accomplishments in the past70 years, both translation and perfection oftranslation theories, make him deserve this su-preme award as a translator without any doubt. His translation works inject vitality (注入活力) into world literature, transfer the beauty of Chinese poetic language into different cultures, as well as enable people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to catch a glimpse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In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need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Xu devoted his career to translation of

“In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need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Xu devoted his career to translation ofChinese, English and French, and contributes greatly to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aid Zhou Mingwei, thepresident of the CIPG.

The 93-year-old has long been a household name in China because his translation works between Chinese, English, and French, including literatureand political essays by Chinese leaders, areconsidered among the best, if not the best.He is also the only person in China

He is also the only person in Chinawho successfully translates ancient Chinesepoetry into English and French poetry andvice versa, in a very precise and beautifulway. His books and works are often usedas textbooks for foreign languages learners.

ing the best part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tothe world, Xu Yuanchong has won worldwide reputation. In 1994, the world-famousPenguin Books published Xu’s Song of theImmortals: An Anthology of Classical Poetry.It’s the first time that this publishing’’That marked Xu’s translation had already come out of China to the world.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60 books and the English publications, including On Chinese Verse in EnglishRhyme—From the Book of Poetry to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Bower, Song of the Immortals, Golden Treasuryof Chinese Poetry from Han to Sui, 300Tang Poems, 300 Song Lyrics and soon and on. What’s more, his translationof The Song of the South was crownedby the west as“a peak of English literature which can vie with Shakespeare”.

“I spend more than two monthstranslating one book. I plan to finishthe complete works of Shakespeare infive years, ” said Xu on receiving thenew honor.

of the translator association, said winning the “Aurora Borealis” prize is notonly quite another achievement for Xu, ’2010, and he called on young translators to learn from his devotion to translation as a career, and his diligencein building a communication bridg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Selected Readings on Translations of Xu Yuanchong:

江雪Fishing in Snow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ed man in a boat, lo!

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春晓Spring Mornings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a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静夜思A Tranquil Night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大风歌Song of the Great Wind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A great wind rises, oh! the clouds are driven away.

I come to my native land, oh! now the world is under my sway.

Where can I find brave men, oh! to guard my four frontiers today!

天净沙·秋思The Tune of Tian Jing Sha:“Autumn Thoughts”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大师为什么是大师 篇9

假冒启功的书法之作颇多,还真有几家店铺专卖这种作品。启功听说此事,路经一家店,便进去一件一件地细看。有人特地走近他身旁问道:“启老,这字是您写的吗?”他微微一笑,答道:“比我写得好!”在场的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紧接着,启功改口说:“这是我写的。”事后,他解释说:“人家用我的名字写字,这是看得起我。再者,此人一定是生活困难缺钱,他要是找我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

一个叫吴庚舜的青年写了一篇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论文,登门求教于钱锺书先生。钱先生给予了热心帮助,一字一句地斟酌修改。青年过意不去,非要钱先生一同署名。钱先生当然不肯。在青年的一再央求下,钱先生勉强同意署上一个“郑辛禹”的笔名。为什么要署上这样一个名字?原来,《百家姓》里的“郑”在“吴”之后,天干中“辛”在“庚”之后,古代圣贤“尧舜禹”三人“禹”在“舜”之后。

大师为什么是大师?我想不是因为他在这一行处在顶尖地位,而是他的品德和修养,让我们尊重和折服。

(编辑/张金余)

看大师的坚持 篇10

一、当前中学教育的困境

再看看中学教育的真实现状:学生厌学, 教师厌教, 家长不得不逼着孩子去“死学”, 教师不得不逼着自己去“死教”, 学校不得不逼着教师去加班补课。一是以大量的时间投入为主要手段, 教师和学生在封闭的教室里全力以赴, 研究高考, 应对高考, 以获得高考佳绩为唯一目标。早晨5点左右起床, 晚上10点多离开教室, 每天工作、学习长达十五、六个小时。学生不准随便出校门, 不允许接触任何与学习无直接关系的书籍, 否则以违纪论处。就是这样用巨大的身心损失换取时间来进行高考科目的学习。二是不停地挑起学生之间的残酷竞争来保持学习的动力。激励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 考取高分, 甩掉竞争对手。而教师为了保持这种竞争的态势, 经常频繁地进行周练、月考、摸底、模拟、调研、抽查等花样繁多的考试, 按成绩排定名次。根据名次决定学生在普通班和重点班之间的滚动。三是鼓励教师互相攀比, 以学生的平时成绩和高考结果来论教师的成败和荣誉, 使得教师之间有所保留, 相互拆台, 表面平静, 内心较劲, 再把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由此, 培养出了一些自私、保守、没有团队精神、缺乏合作能力、整体素质不高但能考高分的“怪异”学生, 也训练出了一些不讲教育规律、不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死缠烂打、不择手段但能使学生考高分的“怪异”教师。

二、教育大师的困惑与坚持

面对着当前教育的困惑, 笔者想起了一则故事, 天津南开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 自1904年建校以来, 南开中学共培育出两名共和国总理, 两名清华大学校长, 50多位省部级领导, 近60位院士。如曹禺、老舍等诸多文豪、艺术家, 再加上民国时期如张学良、张励生 (民国时期行政院副院长兼内政部长) 等许多人才, 真可谓英才辈出, 星光灿烂。中学时代是人生重要的发展时期, 是什么原因使得南开中学的学子们如此出色呢?回顾历史, 南开人说, 正是由于校父严修先生“尚公”、“尚能”的建校育人主张和教育大师张伯苓的“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这一博大精深而凝练概括的八字校训, 才有了南开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今天。南开的成就, 足以和世界上任何一所顶级中学相媲美。所谓允公允能, 就是公能兼备, 即要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爱集体的公共道德和服务社会的多方面能力;日新月异, 则是要求与时俱进, 每天每月都要有创新和发展。

周恩来总理曾于1913年至1917年就读于南开中学。在校期间他以优良的品德和出众的才华, 深得南开创办人严修先生的常识, 被称为“宰相之才”, 又得到了张伯苓先生思想方面的指导和经济方面的资助。温家宝总理从1954年至1960年, 在南开度过了6年青春岁月, 当年的老师同学, 对温总理无不赞赏有加。而他们当年均是各种文艺、文学等社团的发起者或积极参与者, 也是各类赛场上的运动健将。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得益于他们从学生时代起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学校良好校风的孕育。当年的教育大师早已意识到素质教育在人生成长历程中的极端重要性, 并且在办学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

难道大师们在教育过程中没有遇到过像今天这样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吗?他们是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的呢?

1934年, 陶行知大师应邀到南开去演讲, 适逢河北省会考, 在会考的69所学校中, 南开中学男校名列第18名, 女校名列第37名。行知大师一见到伯苓大师, 便向他道喜。伯苓大师问:“喜从何来?”行知大师说:“贺南开会考成绩。”伯苓大师说:“成绩不好。”行知大师说:“我所贺的就是因为不好, 如果好, 我倒要来吊香 (吊丧) 呢!”为此, 行知大师特意作诗一首:“什么学校最出色?当推南开为巨擘;会考几乎不及格, 三千里路来贺客。请问贺客贺什么?贺你几乎不及格。倘使会考得第一, 贺客就要变吊客。”

对南开这样的名校, 在69所学校中排名18, 名次已算靠后了, 排名37, 就更属于后列, 该算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教师们也是垂头丧气, 郁闷得很, 张伯苓校长一定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家长们的压力, 这一点从陶、张的对话中即可感觉出来。但是大师毕竟是大师, 置压力于不顾, 敢于顶住压力, 承担责任, 丝毫没有责怪任课教师的意思, 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也并没有因为这区区分数问题小觑了办学业绩卓著的学校, 仍然认定“当推南开为巨擘”, 赞扬“南开学校在一般学校中是办得最认真而有精神的, 它之所以有这种精神, 是因为它在教课之外还相当地注意学生的整个生活, 不肯把学生完全当做书呆子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 这正是大师们的胸襟和眼光。

三、对我们的启示

张先生和陶先生对考试的种种弊端是深恶痛绝的。“拼命的赶啊!熄灯是从十点延到十一点了……这自杀杀人的制度, 还是普遍在那儿毁灭中华民族的生活力……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

我们今天的教育环境, 从中考、高考到研究生考试, 与张伯苓先生的那个时代已大不相同了, 但陶先生所描述的、张先生所遇到的种种怪现象, 今天看来, 仍然似曾相识。一些学校为了升学率, 把学生的整个生活都包办了, 整个人格都扭曲了, 像老舍先生说的, “考试能把人考得不像人了”, 甚至不惜花大价钱不择手段挖竞争对手的墙角, “移植”一些分数高的学生来, 再把本学校分数低的学生“排除”出去, 提高“分子”的分值, 缩小“分母”的数量。2005年12月21日《扬子晚报》一篇题目为《学校“劝离”广遭非议》的文章, 报道了江苏教育最先进的南通市某中学在高考综合科目考试结束后劝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放弃高考的事件, 就是典型的表现。每年中考后的高一新生的“招生大战”也就不足为怪了———争夺好生源就是提高升学率, 然而其危害不言而喻。

所以, 造成当前教育问题的根源, 是当前的高考制度, 是将教育当作政府形象工程。如果教育只是研究怎样考试, 怎样应付考试, 必然会走入死胡同, 危害的是整个民族的教育大业。凡是有良知、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都应该牢记我国的教育方针, 把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看成是科技兴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之一。应该坚持教书育人, 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为己任, 像大师们那样, 咬定青山不放松, 遵循教育规律, 狠抓素质教育。江苏省2008年高考改革方案的颁布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南京从2004年的高考之痛, 到现在的全面开花, 广收硕果 (2007年南京市很多中学, 在各科奥林匹克竞赛中, 在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自主招生、特长生选拔中的成绩和合格的总人数在全省遥遥领先, 说明了南京市的素质教育效果已经显现, 也说明了素质教育绝不是也不可能是短期行为) , 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像大师那样, 坚持抓住素质教育不动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参考文献

[1]胡百良.“十三中现象”讨论走向纵深老专家对招生提建议[Z].南京晨报, 2005 (4) .

上一篇:政府利益下一篇:传统大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