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大师的语言魅力

2024-07-25

感悟大师的语言魅力(精选6篇)

感悟大师的语言魅力 篇1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 有它一定的特殊性。就内容而言, 与其他学科相比, 语文不但要关注教材“说什么”, 更要关注教材“怎么说”。语文教学其实是一个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说什么”, 进而理解“怎样说”的过程。在这里, 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说什么”是与其他学科相同或相似的要求, 而理解“怎样说”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要求, 是语文教学应该特别关注的内容。

一、从“怎样说”思考教学目标的准确性

《夹竹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有位老师对《夹竹桃》这一课的教学预设了三个目标:一是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二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文中一些精彩段落体会想象。三是通过学习文本, 学会仿写, 做到读写结合。显然, 这三项目标中核心的是第一条:“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其他两项或是为之服务, 或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应用。然而, 这一核心目标的指向明显的是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课文“说什么”, 是与其他学科教学相似的目标, 看不出语文教学特有的要求。它将把语文悄悄上成单纯认识花卉的“常识课”和“欣赏课”。

那么, 语文该怎么上呢?本课富有“特殊性”的内容主要是两条:一是课文是通过什么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和月光下引起的幻想;二是感受、理解散文这类课文的基本特征, 学习、体验这类课文的表达和阅读方法。即由理解“说什么”到理解“怎样说”。这样看来, 该老师预设的三个目标就不准确了。

二、从“怎样说”感受作品语言的优美

为什么“怎样说”是语文教学需要关注的内容呢?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和任务决定的。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交际, 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要往来, 特别是信息往来, 靠什么, 语言文字必然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因此, 要掌握这个特殊工具, 必然要知道它是“怎样说”的, 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学会运用, 学会表达,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往来。另外, 在语文教学中, 理解与把握“怎样说”, 常常是感受和体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最佳途径。

《夹竹桃》的作者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本文语言清新, 结构严谨。课文第2自然段说道:“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 一盆红色的, 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 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 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 宛如火上有雪, 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 十分有趣。”很多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这一自然段描写的景象如何奇妙, 可是学生说得再奇妙, 也不如作者写得奇妙, 有些话不说不明, 有些话说了也不明, 不如去读语言文字。而读, 如何体会奇妙, 只可意会。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激发其想象, 借助想象, 体会奇妙, 感受奇妙, 才能读得入情。还要在学生感受奇妙之后, 理解作者怎样把它写奇妙, 并触摸作者潜藏于文字背后的情感。所以, 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往往就在对“怎样说”的理解与把握之中。

为什么要重视“怎样说”?还可以从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来看, 从多个教学大纲到现在的课程标准, 不管怎么变, 我们不难发现, 语文课程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教材中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内容不可能脱离一定的形式, 有效的形式也都不可能不表现一定的内容, 两者互为依存, 不可分割。但两者又不互相等同, 形式呈现于课文的外部, 表现为有形的结构, 直接诉诸人们的感觉、知觉, 属于物质的范畴;而内容通常是指人们的认识和情感。它存在于课文的内部, 存在于一定的形式之中。因此, 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 必然基于确切地把握具体、独特的语言形式, 而正确运用祖国语文, 就是根据情境和需要尽可能完美地组织语言形式的能力。所以,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说白了, 就是确切理解文章“怎样说”和提高自己“怎样说”的能力。

课文《夹竹桃》第4自然段有两句话描写了夹竹桃的韧性:“在和煦的春风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 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 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 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 无不奉陪。”这两句话一长一短, 却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夹竹桃花期长, 花开三季, 长盛不衰。季老是语言大师, 应该惜字如金。既然都是写花开三季, 花期漫长, 为什么不简洁明了, 直接说?去掉第2句怎样?这样写到底是要突出什么?课文“怎样说”才能更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季老对夹竹桃的韧性情有独钟?这样的句式排列, 让我们觉得夹竹桃虽历经风雨依然宠辱不惊, 一如既往, 坚持不懈。季老把自己比作夹竹桃, 季老哪里是写花, 其实是在写自己。他留德十年, 钻研梵学, 坚持一生, 文革遭难, 不丢信仰……正所谓“花如其人, 人美似花”。

季老的文字也是一首清丽的小诗:

在和煦的春风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

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

无日不迎风吐艳。

这里一字未改, 只是变换一下形式, 却更能读出季老散文的内在美。

作为语言大师, 季老不仅揣摩推敲, 注重遣词造句, 更注意内容上的把握, 同时留意段与段之间在形式上的联系。课文第3自然段近200字的描写, 只字未提夹竹桃, 细细品味, 这样的行文更能从侧面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韧性可贵, 感受到季老那独特的语言风格。

三、从“怎样说”学习文章的表达

从《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的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看, 阅读教学的起步阶段是以理解“说什么”为主要目标的。但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注重文章的表达方法, 即“怎样说”, 逐渐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夹竹桃》从内容上说, 季老描述了夹竹桃常开不败的特点和它特有的欣赏价值, 以清新淡雅、朴实自然的风格将人带入美的境界。显然, 把握这些,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既不是什么难事, 也不应该是语文教学唯一的最终追求。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 我们还应当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写法上的实虚结合。课文主要写夹竹桃的韧性及作者诸多的幻想, 分别是第4、5自然段。“悄悄地一声不响”, 夹竹桃开花是那样的实在、默默沉静;“无日不迎风吐艳”, 它不争春, 不闹夏, 不知秋, 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无不奉陪”, 花期之长, 多了不起。第4自然段具体描写夹竹桃的韧性。月光下, 看不清花的样子, “花朵是一团模糊;……它把影子投到墙上, 叶影参差, 花影迷离, 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 它居然就是地图了。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 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 叶影吹动, 这幅画竟变成活画了。”这第5自然段写夹竹桃的影子给我的幻想则是虚写。虚实结合, 更加突出了我对夹竹桃的爱。

结构上的首尾呼应。课文开头:“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 也不是最美丽的花, 但是对我说来, 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季老为什么连用两个“最”字来表达对夹竹桃的喜爱, 其实答案就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韧性, 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我爱上了夹竹桃。”文章这样写可以引人入胜, 还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完整。这也是抒情散文常用的写法。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说什么”, 更要关注“怎样说”, 尤其是进入中高年级以后。要克服当前语文教学只重“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弊端, 真正把“语言形式”, 即“怎样说”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季老的这篇《夹竹桃》以其独特的语言、独到的见解, 在“怎样说”上下工夫, 写出了不一样的夹竹桃, 被作家宗璞称为“夹竹桃知己”。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也要在“怎样说”上下工夫, 理解语言才能习得语言, 以尽快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感悟大师的语言魅力 篇2

2015-03-13

文随心走,文风即人。领导干部的学识、品质、风范,往往在其文风中得到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因其风格鲜明、内涵深刻,被国外媒体赞誉为“习式风格”。探究这种语言魅力背后的力量,是他执政为民、勇于担当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

有“魂”

讲话要立得住,有分量,要有明确的观点,这就是讲话的魂。研读习近平的讲话,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他指出:“信仰问题是头号考题”,“如果丢失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者”,“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告诉大家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同时,对于党内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他敢于“唱黑脸”,敢于亮剑,经常列举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讲到现在社会上浪费现象以及奢靡之风等问题时痛心疾首;讲到一些干部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严重时直指病根。特别是对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更是敢于与之进行坚决斗争,强调“苍蝇”、“老虎”一起打,“出重拳”、“用重典”。正是因为他信仰坚定、党性纯洁、勇于担当,才使得他的语言有底气、有定力,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有“势”

古人论文,讲气,气贯长虹。品读习近平的讲话,一种摄人心魄的气势扑面而来。这种气势表现在语言的气势上。比如,他这样阐述中国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这种气势又表现在坚定的历史自信上。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他向世界这样展示中国的力量和形象:“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这种气势还表现在对事物规律的把握上,他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样朴实无华的话,来阐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同样一桌饭,即使再丰盛,8个人吃和80个人吃、800个人吃是完全不一样的”,来讲述现实国情;通过讲述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深刻阐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易,等等。这些讲话具有很强的历史纵横感和现实深邃感,体现着理性的光芒。

有“情”

习近平曾长期在基层工作,对中国的国情有着深刻的了解,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寄语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在与普通群众的交流中,他的一句“你比我大,我叫你大姐”温暖无数人心;他用拉家常的方式与干部谈心,要求大家“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好似邻家大哥、自家长辈;谈到城镇化建设,他要求,“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直抵百姓心坎,滋润群众心田;他在看望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干部和乡亲们时,抑制不住重回故地的喜悦,对乡亲们说:“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今天就是来听大家的,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有“趣”

习近平讲治国理政的大问题、大道理,却不搞说教,而是娓娓道来。这不仅是他的讲话风格和语言特点,更是一个大国领袖对自己的事业、力量和韬略有充分信心的表现。他善于用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坦桑尼亚时,他讲了一对中国年轻人如何热爱非洲的故事;在刚果时,他讲了三位中国华侨冒险救出12名刚果邻居的故事;在哈萨克斯坦时,他讲了冼星海在阿拉木图创作的故事。特别是他讲述的中哈两国人民交往的两个故事,一个是半个世纪后儿子找母亲,一个是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无偿献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他善于运用生活中的语言叙事说理,赋予“家常话”以全新的意蕴。他用“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阐述政贵有恒的道理,要求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强调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的极端重要性;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形象地阐述青年时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用“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说明不同文明既各具特色又能够包容互鉴;他引用哈萨克斯坦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倡议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交流和地区安全。这些语言源于生活、源于群众,朴实自然接地气,让人在轻松愉快中茅塞顿开,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事理。

有“典”

习近平的演讲、发言、会谈和署名文章中,援引了大量的中华古典词句,不仅向世人深刻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而且充分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国领袖的博学、睿智、包容、亲和的人格魅力。比如:他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阐明中国和澳大利亚虽然远隔大洋,但历史和现实的纽带将两国紧紧连在一起,成为好朋友和战略伙伴;用“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倡导中国和新西兰携手合作,谱写中新关系发展新篇章,更好造福两国人民;用“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表明中国与斐济双方完全能够将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优势互补,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好伙伴;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阐明中国与太平洋建交岛国一道努力,求友谊之真,务合作之实,结共赢之果,圆发展繁荣之梦。习近平讲话中的精辟用典,丰富多彩,蔚为壮观,读来贴切、精当,赋予中华典籍以新的时代内涵,达到出神入化的意境。

——学习积累。习近平语言风格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他从青年时代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是他青年时期就立下的志向。在熟读中外传统文化的经典中,不仅开阔了时空视野,提升了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也极大地丰盈了他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积累。

——爱民情怀。习近平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说到“这一年,我们也经历了一些令人悲伤的时刻。马航MH370航班失踪,150多名同胞下落不明,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我们一定要持续努力、想方设法找到他们。这一年,我国发生了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不少同胞不幸离开了我们,云南鲁甸地震就造成了600多人遇难,我们怀念他们,祝愿他们的亲人们都安好。”这么一段亲切感人的话,让人感到无比温暖和充满力量。“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正因为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时刻牵挂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所以,他的话语才有一种泥土的芬芳,体现了人民领袖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责任担当和政治品格。

——坦诚务实。“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领导干部要做到用真理说服人、用真话赢得人,就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群众中获得真知;就得有一说一,襟怀坦荡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四下基层”;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大兴调查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还通过四副春联来表达求“四真”、务“四实”;去年又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做人、做事、讲话讲究一个“实”字、一个“真”字,表现在语言的风格上,自然就真实朴实,打动人心。

课堂语言艺术魅力的感悟点滴 篇3

[关键词]:课堂 语言 艺术 感悟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语言的產生和发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祖国的语言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精妙绝伦,源远流长,高高地矗立在世界语言文化之林中。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现代科技早已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其直观形象、操作便捷等优点,大力提升了课堂效益。但课堂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也是思想与智慧碰撞的阵地,课堂语言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在第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的老师,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感悟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语言要规范标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的是传承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后代的神圣使命。其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懂得教育教学规律,还要有流畅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山区学校里千家万户的莘莘学子们来自不同区域、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他们没有进过幼儿园、读过学前班,一步直接跨入学堂,不少孩子就连起码的汉语都无法交流,学校老师教学的压力十分大。实际工作中,有许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时,没有正确使用规范的教学用语,课堂交流语言随意,口语多、语序颠倒、表达不流畅等现象,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而且必须在课堂中正确使用规范的语言,就得从平时的点滴中做起,做到‘万丈高楼平地起’,持之以恒,使课堂成为标准书面语交流中心。

二、课堂语言重在积累、贵在应用

有一句话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课堂中有语惊四座,光芒耀眼、口若悬河的表达能力,使课堂成为真正探索科学文化的阵地,教师就得放弃更多的休息时间,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琢磨推敲、学习表达技巧,并有意识的加以应用。公众场合的演讲、同事之间的探讨交流沟通、师生之间的对白、家访活动、课堂教学等无不是锤炼的好机会。通过实践、反思总结、提升质量,就能达到学与致用的目的,为今后的课堂有效的教学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语言要经典精辟

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学,教师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课堂语言并非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为佳,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言多必失’,那种反复啰嗦、颠三倒四、转弯抹角的言语,课堂中却显得多么的繁琐累赘、苍白无力。让课堂变得筋疲力尽、激不起一丝丝的涟漪。课堂中真正经典精辟、一气呵成的语言,能使课堂变得‘柳暗花明、茅塞顿开’。列如:在表达推理演示后得出的结论、定理、公式;在表达文章、诗词歌赋中心和意境时,就要高度概括、切中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

四、课堂语言要大气大量,品位高雅

课堂既是严肃认真的阵地,又是宽松活泼的舞台。真正懂得教育的人,会灵活自如地掌控熟悉万变的课堂,或抑扬顿挫、或一平如镜;或万马奔腾、或万事俱静。课堂间谈笑风生、恢趣幽默、语言高雅大度,造就舒适、宽松、活泼的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去探究,去思索、去创造。大气大量、品位高雅的语言能催人奋进、激发斗志,会为成功的教学带来无尽的乐趣!

在品读欣赏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篇4

一、细读品味,增强感悟

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在于融会贯通,特别是通过抓住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关键字词、情感主线来把握全文。从细微处入手,潜移默化,教给方法,让学生养成细读品味的习惯,对提高语感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1. 抓主要内容品味。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丰富生动的内容,但是呈现的方式不同,要引导学生去欣赏,去阅读,让学生发挥想象,读出文中的美,品出文中的味。有些散文似的课文,如:《秋天的雨》、《草丛的村落》等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知———体会———领悟———想象———诵读中,去领略课文的意境和作者的独特感受;有些故事性强的课文,如《穷人》、《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等可以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去体会人物的语言、形象以及内心、情感,感悟文章带给人的震撼和深思;有些介绍名人的文章,如《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孔子拜师》等可以通过认识人物,了解生平,走进文本,链接阅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悟伟大人物的高尚品德。

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其事,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再现情境,让语文课变得可感可触。

2. 抓关键词语品味。

引导学生自主地品读欣赏课文,在品读感悟中抓住关键词语去体会、去想象,就能真正走进文本,深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抓关键词语进行揣摩品读能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有些关键词是文章的“眼”,有些关键词体现了文章的“情”,而有些则是文章的“魂”。如三年级上册的《花钟》,九种不同的花开放的方式都不一样,我根据不同花的特点从不同处着手,如牵牛花一句通过抓住“吹、喇叭”形象地感受拟人写法的妙和趣;睡莲一句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睡眼惺忪不要惊扰的那份善解人意;万寿菊一句通过欣赏众花开放的情景体会“欣然怒放”的盛况,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万花丛中的一朵万寿菊你会是什么心情?昙花一句,通过介绍昙花的开花特点,引导体验“含笑一现”的神秘和惊艳……赋予花朵于各种有生命的语言,让孩子走进每一朵花的心灵,领略大自然的奇妙。

又如教学《孔子拜师》一文,我抓住了“相距上千里”一词,“相距上千里”说明路途遥远。(出示地图)讲解长度单位“里”:别看地图上相隔很近,实际上孔子要走大约50万米,(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相当于绕学校操场走2500圈(学生惊叹不止)。你还想到了哪些词:千里迢迢、迢迢千里……我又引导让学生想象,这上千里的路程像学校操场一样平坦吗?孔子一路上又会遇上什么困难?一个词语引出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啊,尽管山高路远,孔子坚持———(指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不管日晒,还是雨淋,孔子依然———

哪怕再苦再累,孔子仍然———

在多次朗读句子后,我又引导学生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出示) 孔子饿了就_____,累了就_____,不分_____,不停地赶路。通过品读这些关键词,孔子坚忍不拔,勤奋好学的形象就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

3. 抓情感主线品味。

小学的课文中每一篇都有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游园不值》和《芙蓉楼送辛渐》前者是春意盎然中的访友情趣,后者是朋友之间一诺千金的深情厚谊。有的在一篇课文中就有着强烈的对比。如《圆明园的毁灭》,对昔日圆明园的辉煌的体会愈加深刻,那么对比毁灭后的圆明园就愈加心痛,对侵略者的恶劣行径就更为痛恨。我们也可以把课文和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体会情感,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可以和学生生活的环境对比,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体会语感。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学语文离不开朗读的指导,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机巧,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都会在朗读中得以解决。

1. 读通读顺,精读巧读。

首先读通读准课文,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通过读准词,读顺句子,读通课文等方式让学生真正读通读顺课文,体现语文教学应扎扎实实花在读原文上。文章应该一句一句地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每句话都要给予同样的关注。怎样在四十分钟里,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文中人物真情实感读出来。要善于发现课文中的重点句,而这些句子,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蕴涵着文章的感情线。因此以课文中规范、精美、鲜活的语言为主,读原汁原味的课文,把读与理解,读与思考,读与想象有机结合,让学生的精力、智力和主力投入到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中去。

2. 感悟语言,以读激情。

在课堂上我注重“以读激情,以情促读”。用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引导学生:用独唱的感觉领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和体会,张扬自己的个性;用小组唱的感觉分角色读,读出不同人物的特点,或缓或急、或轻或重;用合唱的感觉齐读,通过合作的、细腻的、有共鸣的声音来表达对文章的理解,读出感动,读出思考。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启发使学生能生动形象地体会读的艺术性、重要性。因此当学生朗读毛泽东的《长征》时,就会使人联想到红军不畏艰难,寻求金色理想的万丈豪情。朗读《狼牙山五壮士》就会使人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五位英勇战士的英姿,让人无法忘怀其就义时的悲壮场面。再如鲁迅的《少年闰土》,文章描绘了四幅图画———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潮汛看鱼。朗读时,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营造一种氛围,将学生带入“这淳朴”的美境之中,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课堂也因朗读而生动而精彩起来。

3. 感悟内涵,陶冶情操。

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发展语感,陶冶情操。朗读,其实就是学生和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的深刻的对话,好的朗读让人如临其境,与文本与人物交织在一起,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会随着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进而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构建起一座健康而美丽的精神家园。例如:朗读《窃读记》,会知道读好书是一件无以伦比的快乐之事;朗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会知道朋友情谊的深厚;朗读《梅花魂》,会知道爱国之情的源远流长;朗读《地震中父与子》,会知道父爱的伟大;朗读《落花生》,会知道做人应该朴实无华……

三、积累运用,深化感悟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清风活水何处来?”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会积累,并尝试运用。

1. 课内积累。

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好词佳句,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其次,注重利用课文进行想象、说话训练,并适当结合练笔,也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的需要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如:了解作者的生平,收集有关知识等,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也积累了语言。

2. 课外积累。

“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课外读物,教给学生摘录、归类、整理的方法,教会学生读时批注,读后写心得体会的方法。这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真正的以读促积累,长此以往,必定会读有所获。

总之,教师通过精心的指导,教给阅读方法,施之有效的语言训练,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语言的魅力,学生的知识、情感到气质都会变得灵秀起来。

参考文献

[1]卫灿金.叶圣陶的语文思维教育观[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2) .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7.

[3]高林生.整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小学语文教学, 2006.3.

感悟大师的语言魅力 篇5

《西门豹》一课教学中,西门豹惩治恶人的三处语言可谓精典至极,既展示出西门豹的智慧,也展现了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下面以《西门豹》一课教学为例,浅谈研究性阅读中语言感悟的艺术。

一、充分研读,感悟语言的丰富性

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悟语言,体验情感,读是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感悟语言文字隐含的深层意义,感悟语言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体会作者遣字造句之奥妙。

片断一:”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投巫婆时的话)

师:这句话巧妙在哪里?

生1:这些话表面意思是因为新娘不漂亮,西门豹叫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生2:其实,西门豹真正的目的是救出新娘,惩治巫婆。

生3:我是从“不漂亮”这个词中体会到的。说姑娘不漂亮,是西门豹惩治巫婆,救出新娘的借口而已。

生4:我是从“河伯不会满意的”体会到的。其实,西门豹知道河里并没有河伯,这只是他寻找借口,借助迷信来惩治巫婆,救出新娘。

生5:我是从“麻烦”一词中读懂的。当时,西门豹对巫婆恨之入骨,怎么还会那么客气,他只不过想借机除掉巫婆。

师:大家学得很好。老师在读课文时也发现了这句话的精彩。可是,老师还是弄不懂作为当时邺的地方官,西门豹要除掉巫婆,救出新娘轻而易举,他完全可以这样说:“不行,这个姑娘不能去。我知道,给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来人,把巫婆扔进漳河去!”大家认为行吗?

生1:不行!这样一来,会造成混乱局面,官绅们趁机会捣乱!

生2:老百姓长期受巫婆和官绅的蒙骗,万一漳河发大水,老百姓会责怪西门豹得罪河伯的。

生3:这样老百姓只是将信将疑,不利于西门豹彻底破除迷信,也不利于他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师:你们认为西门豹这样说妙在哪里? 生1:既救了百姓,又除了巫婆。生2:既教育百姓,又破除迷信。生3:真是一箭四雕!

生4:这就叫“假戏真做”“真话假说”。生5:这又可以称“直话曲说”。

师:大家理解得很好。那么,你们想当时西门豹应该怎样将计就计说这一番话呢?

生1:我认为,既要读出西门豹生气的语气,显示他的威严,又要假装客气,将计就计稳住巫婆和官绅。

生2:我认为三个“不”要读出生气的样子,”麻烦”一词要读得特别的客气。

以上片段,教师给每个学生创设了平等对话的机会,大胆引导学生捕捉西门豹的语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进行着平等的、个性化的对话,构建起一个立体型的交流网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理解文本,丰富了文本,体现出研读的多元性和交流的高效率。

二、对比辨析,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语言感受、体会、积累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的精确性,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对比就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好方法。

片断二:“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西门豹惩治官绅头子时说的话)“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西门豹吓官绅时说的话)师:这两处话应该怎么读呢?(同桌互读后,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1:我从“催催”这个词语看出来。前面用”催一催”,这里用“催催”,说明西门豹心里很急,所以第二句要读得着急一点。

生2:我从标点“!”中发现。前面只用“”。而这里用了“!”,说明西门豹语气更强了,心里更急了。因此,对官绅说的话要读得急一点,语气也要强烈一点。

生3:我从“请”字看出来。前面用“麻烦”,显得很客气,这里用“请”,语气显得平常,所以,第二句要读出西门豹不耐烦,又着急的语气。

师:西门豹真的那么急吗?

生1:不是。西门豹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吓吓官绅,叫他们以后不敢再为非作歹了!生2:西门豹这样说还可以教育老百姓,破除迷信。师:西门豹的目的达到了吗?

生1:达到了。我从官绅们的神态中看出来:“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我想他们再也不敢了,不然,下一个投进漳河的就是他们!生2:我是从这儿发现的:“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这说明,西门豹的计策已教育了百姓,破除了迷信。

师:西门豹的话妙在哪里?

生1:他这是缓话急说,真的很高明!生2:他这是轻话重说,实在巧妙!

学生通过朗读,从语言文字的对比中捕捉语言的变化,深切体会西门豹的内心世界,充分感悟到西门豹轻话重说,缓话急说的巧妙所在,同时领略作者描写的传神所在。这样的训练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超越文本,提升语言,让学生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三、入境体验,升华语言的情感性(观看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录像片段后)

师:那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人,有老人、小孩,有新娘、卫士,有外地的青年、官绅,看到西门豹巧妙惩治恶人的精彩一幕,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新娘:谢谢西门大人,谢谢西门大人救命之恩!小孩:姐姐得救了!姐姐得救了!我有喜糖吃了!

官绅:西门大人真厉害。我们可得小心呀!不然,下一个投进漳河的就是我们哪!卫士:西门大人真是足智多谋,名不虚传。

老人:好官哪,好官!真是皇天有眼,我们的生活有盼头了!这一情境创设,读写结合,超越了文本,实现情与理的有机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感悟语言魅力 篇6

一、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 通过对课文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

看《冬阳·童年·骆驼队》中的一段文字:“我站在骆驼的面前, 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 那样长的牙, 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 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 大鼻孔里冒着热气, 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 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这样的一段平实的文字, 你能读出什么来?骆驼的吃态, 我的神态, 骆驼咀嚼的样子, 我看呆的样子, 跃然纸上。不细读, 无法品味其更深的内蕴, 不细读, 也无法品味出老师教给“我”的道理。

“老师教给我, 要学骆驼, 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 慢慢地走, 总会到的;慢慢地嚼, 总会吃饱的。”

如果不是对这一段文字的品味, 怎么会有对生活如此深的感悟?又干又冷的冬天, 骆驼队缓缓地一步一步走来, 铛、铛、铛的驼铃声寂寥悠长, 唤起我童年无尽的遐想, 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 没有一点点声响, 正是那磨来磨去咀嚼的干草, 战胜了三天三夜的饥饿与干渴。

童年的“我”从中看到了乐趣, 而老师却悟出了人生哲理, 慢慢地走, 总会到的;慢慢地嚼, 总会吃饱的;作家的“我”懂得了, 一篇巨著的完成要靠慢慢地写, 默默地想;读过这篇文章的我们, 从中得到什么呢……

阅读和阅读教学不同, 阅读只要读懂内容即可, 而阅读教学要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要教会学生阅读。因此, 在教学上必须体现两个过程:一是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的过程;阅读一篇文章, 首先要整体感知语言, 达到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是让学生读懂文章写的是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如果停留在这个过程上, 仅仅是阅读, 而不能称为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要负责教会学生去读———怎样读懂、读透、读熟;怎样学写, 读写是结合的。所以阅读教学还有第二个过程, 即由思想内容要点———语言表达的过程;是理解作者写文章的过程, 是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用什么语言承载了这些内容, 即理解作者怎样写的。这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其处提出问题, 令学生思之, 思而不得, 则为之讲明。”所以我们在讲解的时候, 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 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而不那么说, 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 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 所有这些, 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讲, 这一堂讲思想内容, 另一堂专门讲语言;教师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这堂课才算成功。

二、感悟语言魅力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 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

朱自清《<文心>序》中曾写到:“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标点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事实上, 很多的时候我们还确实忽略了很多细节, 往往也就错过了精彩的一瞬。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 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 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 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这是多么朴素的一句话, 这里用的是多么常见的分号, 然而这分号却举足重轻, 这是生死抉择的一瞬间。五壮士选了分号前的路, 就选择了“活”;五壮士选择了分号后的路, 就选择了“死”。“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在生死抉择面前, 选择“舍生取义”“以身殉国”这是壮士之举。这是我们这个民族世代遗传下来的“骨气”。文章的意蕴就在两条路的对比里浸润着神圣的洗礼, 语文课的种种实质也就落在了实处, 这样的课堂感悟着语言的魅力, 陶冶着美丽的心灵, 更提升着灵魂的高度。

上一篇:动脉插管下一篇: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